观沧海博大胸襟的句子

关于观沧海博大胸襟的句子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观沧海博大胸襟的句子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观沧海博大胸襟的句子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观沧海博大胸襟的句子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03) 语录(112) 说说(27) 名言(1) 诗词(54) 祝福(1) 心语(14k+)

  • 观沧海的体裁

  • 阅读
  • 观沧海的体裁

      文字像精灵,只要你用好它,它就会产生让你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无论我们说话还是作文,都要运用好文字。只要你能准确灵活的用好它,它就会让你的语言焕发出活力和光彩。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观沧海的体裁,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观沧海》是这年九月曹操北征乌桓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这首四言诗借诗人登山望海所见到的自然景物,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划了高山大海的动人形象,更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是建安时代描写自然景物的名篇,也是我国古典写景诗中出现较早的名作之一远征途中,他写下了乐府歌辞《步出夏门行》。这一组诗包括五个部分,开头为“艳”辞,即序诗,以下各篇分别取诗句命名,依次为《观沧海》、《冬十月》、《河朔寒》(亦作《土不同》)、《龟虽寿》。从音乐曲调上说,五个部分是一个整体,从歌词内容上看,四篇则可以独立成篇。

      体裁:从诗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前四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与“水何澹澹”写的是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与“山岛竦峙”写的是静景。

      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这是乐府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粗线条。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诗意盎然之感。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这儿,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作者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前面的描写,是从海的*面去观察的,这四句则联系廓落无垠的宇宙,纵意宕开大笔,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在读者面前: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河)都显得渺小了,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诗人在这里描写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大有“五岳起方寸”的势态。这种“笼盖吞吐气象”是诗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言为心声,如果诗人没有宏伟的政治抱负,没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没有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那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样壮丽的诗境来的。过去有人说曹操诗歌“时露霸气”(沈德潜语),指的就是《观沧海》这类作品。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也指出这是乐府唱过的。

      拓展: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简介:

      曹操(155—220):即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

      初举孝廉,任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后在镇压黄巾起义和讨伐懂卓的战争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初*三年(公元192年),为衮州牧,分化、诱降青州黄巾军的一部分,编为"青州兵"。建安元年(196年),迎献帝都许(今河南许昌)。从此用其名义发号施令,先后削*吕布等割据势力。官渡之战大破河北割据势力袁绍后,逐渐统一了*北部。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封魏王。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

      他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作用;用人唯才,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精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善诗歌,《蒿里行》、《观沧海》等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著作有《魏武帝集》,已佚,有明人辑本。今有整理排印本《曹操集》。

      太祖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书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魏书》)

      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每每定省,从容常言:人少好学,则思专,长则善忘;长大而能勤学者,唯吾与袁伯业耳。(《典论?自叙》,袁伯业名遗,袁绍从兄。)

      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钟嵘《诗品》)

      翻译: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

      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

      秋风飒飒,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

      日月的运行,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全诗赏析:

      建安十二年(207),曹操率领大军征伐当时东北方的大患乌桓。这是曹操统一北方大业中的一次重要战争。远征途中,他写下了乐府歌辞《步出夏门行》(属于《相和歌?瑟调曲》)。这一组诗包括五个部分,开头为“艳”辞,即序诗,以下各篇分别取诗句命名,依次为《观沧海》、《冬十月》、《河朔寒》(亦作《土不同》)、《龟虽寿》。从音乐曲调上说,五个部分是一个整体,从歌词内容上看,四篇则可以独立成篇。

      《观沧海》是这年九月曹操北征乌桓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这首四言诗借诗人登山望海所见到的自然景物,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划了高山大海的动人形象,更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是建安时代描写自然景物的名篇,也是我国古典写景诗中出现较早的名作之一。首二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写诗人于挥师北伐之际来到碣石山下,登高观海。碣石山原位于今河北省乐亭县西南(一说在今河北省昌黎县西北),汉时还在陆上,面对着渤海,六朝时由于地质变动,沉于海中。诗人登上碣石山,俯视大海,只见的:“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澹澹,水波动荡状。竦峙,岛屿高耸的样子。诗人登高远眺,举目所及只见一望无垠的大海波摇浪涌,海中的岛屿高高矗立。这是多么辽阔、多么壮观的景象!在历史上,秦始皇、汉武帝都曾东巡至此,刻石观海。如今诗人站在秦皇、汉武游踪所到之处,居高临下,望着水天相连的苍茫大海和海中高耸的岛屿,想到中原地区已经*定,北伐乌桓也已取得决定性胜利,北方统一即将实现,心情该是何等激奋!这时,诗人的目光注视着海上的岛屿,眼前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树木百草,生长十分繁茂,一阵萧瑟的秋风吹过,海面上涌起滚滚的波涛。尽管萧瑟的秋风给人以悲凉萧杀之感,但是疾风劲草,方显其英雄本色;洪波汹涌,愈见其生命不息!这是对自然环境的真实描绘,也是诗人主观感受的具体写照。曹操在取得一连串的战争胜利之后,他觉得自己的雄图伟业犹如这树木百卉一样,生机勃发,也为这洪波涌起的大海,充满生命的活力。以下,诗人又展开其丰富的想象,进一步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汉的宏伟气魄和博大胸怀。“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日月的运行好象出没于大海的怀抱之中,灿烂的银河群星好象包孕于大海的母腹之内。请看,这就是大海的气魄,大海的胸怀。真是太壮观、太奇伟了。

      《观沧海》一诗全篇写景,其中并无直抒胸臆的感慨之词,但是诵读全诗,仍能令人感到它所深深寄托的诗人的情怀。通过诗人对波涛汹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动描绘,使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奋发进取,立志统一国家的伟大抱负和壮阔胸襟,触摸到了作为一个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在一种典型环境中思想感情的流动。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为历代读者所激赏。沈德潜在《古诗源》中评论此诗“有吞吐宇宙气象”。这是很精当的。

    [阅读全文]...

2022-03-10 17:22:49
  • 观沧海中表现作者博大胸襟的诗句是什么

  • 观沧海中表现作者博大胸襟的诗句是什么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对诗句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诗句具有精炼、集中,节奏鲜明,富有韵律的特点。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诗句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观沧海中表现作者博大胸襟的诗句是什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观沧海》中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什么?

      答: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主题

      《观沧海》是后人加的,原是《步出夏门行》第一章。《步出夏门行》,又名《陇西行》,属汉乐府中《相如歌·瑟调曲》。“ 夏门”原是洛阳北面西头的城门,汉代称夏门,魏晋称大夏门。古辞仅存“市朝人易,千岁墓*”二句(见《文选》李善注)。《乐府诗集》另录古辞“邪径过空庐”一篇写升仙得道之事。曹操此篇,《宋书· 乐志》归入《大曲》,题作《碣石步出夏门行》。从诗的内容看,与题意了无关系,可见,只是借古题写时事罢了。诗开头有“艳”辞(序曲),下分《观沧海》、《冬十月》、《土不同》、《龟虽寿》四解(章)。

      《观沧海》是建安十二年(207)九月曹操北征乌桓,消灭了袁绍残留部队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这首四言诗借诗人登山望海所见到的自然景物,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画了高山大海的动人形象,更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赏析

      从诗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前四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与“水何澹澹”写的是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与“山岛竦峙”写的是静景。

      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这是乐府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粗线条。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诗意盎然之感。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这儿,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作者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前面的描写,是从海的*面去观察的,这四句则联系廓落无垠的宇宙,纵意宕开大笔,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在读者面前: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河)都显得渺小了,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诗人在这里描写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大有“五岳起方寸”的势态。这种“笼盖吞吐气象”是诗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言为心声,如果诗人没有宏伟的政治抱负,没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没有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那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样壮丽的诗境来的。过去有人说曹操诗歌“时露霸气”,指的就是《观沧海》这类作品。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也指出这是乐府唱过的。

    [阅读全文]...

2022-05-27 19:42:50
  • 观沧海的诗意

  • 诗意
  •   《观沧海》

      作者:曹操

      原文: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注释:

      1、观:欣赏。

      2、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3、碣石:山名。碣石山,在现在河北昌黎。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秋天,曹操征乌桓时经过此地。

      4、沧:通“苍”,青绿色。

      5、海:渤海。

      6、何:多么。

      7、澹澹:水波摇动的样子。

      8、竦峙:高高地耸立。竦:通“耸”,高。峙,挺立。

      9、萧瑟:草木被秋风吹的声音。

      10、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

      11、日月:太阳和月亮。

      12、若:如同。好像是……

      13、星汉:银河。

      14、幸:庆幸。

      15、甚:极其,很。

      16、至:极点。

      17、哉:语气词。

      18、幸甚至哉zāi、:真是幸运极了。

      19、以:用歌以咏志、。

      20、志:理想。

      21、歌以咏志:可以用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心志或理想,最后两句与本诗正文没有直接关系,是乐府诗结尾的一种方式,是为了配乐歌唱而加上去的。

      22、咏志:既表达心志。咏:歌吟。

      诗意:

      向东进发登上碣石山,得以观赏大海的奇景。海水波涛激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我站在山巅,心中的波涛也像海浪在起伏。周围是葱茏的树木,丰茂的花草,宁静的似在沉思。萧瑟的风声传来了,草木动摇,海上掀起巨浪,在翻卷,在呼啸,似要将宇宙吞没。大海,多么博大的胸怀啊,日月的升降起落,好像出自大海的胸中;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像从大海的怀抱中涌现出来的。啊,庆幸得很,美好无比,让我们尽情歌唱,畅抒心中的情怀。

      赏析:

      从诗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前四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与“水何澹澹”写的是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与“山岛竦峙”写的是静景。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这是乐府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轮廓。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诗意盎然之感。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这儿,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作者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胸怀。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写出了作者曹操的壮志情怀。前面的描写,是从海的*面去观察的,这四句则联系廓落无垠的宇宙,纵意宕开大笔,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在读者面前;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河)都显得渺小了,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宏大的抱负。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诗人在这里描写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大有“五岳起方寸”的势态。这种“笼盖吞吐气象”是诗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言为心声,如果诗人没有宏伟的政治抱负,没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没有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那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样壮丽的诗境来的。过去有人说曹操诗歌“时露霸气”(沈德潜语),指的就是《观沧海》这类作品。”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也指出这是乐府唱过的。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这两句虽然没有直接写到人,但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登山望海时的那种勃勃英姿。“碣石”,据《汉书·地理志》载,在丽城(现在河北乐亭)西南,六朝时沉入海里。“观”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头两句起得很*稳,“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说明自己登上碣石山俯视大海。原来的碣石山在现在河北省乐亭县的西南,面对着渤海。

      水何澹澹六句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写从碣石山往下看沧海的情形。“澹澹”,是形容海水摇摇晃晃的样子;“何”,这里当“多么”讲。“水何澹澹”,写出了大海涌起阵阵波涛,显示了大海的力量和宏伟气象。其中有惊讶,有赞美,正是刚刚登上山顶的第一个印象。“竦峙”,是高耸屹立的样子。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茫茫的大海上碧波万顷,一望无垠,只有脚下的山岛高高地耸立在海心。我们都知道,同样是观海,站在岸边,坐在船头,或者是登上山顶,我们的感受是很不相同的。曹操这时候站在山上,第一眼看到的自然是大海的全景。所以他从大处落墨,着力渲染大海那种苍茫浑然的气势,给人一种坚定倔强的感觉。山岛巍然,一下子就夺去了诗人的注意,所以紧接着就写岛上的景色:“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充满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仿佛其中有无限的生趣等待我们去发现。“秋风萧瑟,洪波涌起。”随着一阵萧瑟的风声,突然涌起了滔天的波澜,使人觉得惊叹都有点来不及呢!可是等我们掉转视线,去看那涌起的洪波的时候,诗人却不再描写下去了。

      “水何”六句是正面铺写大海。其中真正写大海的只有两句。虽然字数不多,但作者着重抓住了海水的形态变化进行大笔勾画,写出了大海变化万千的特点。“水何澹澹”是写大海在无风情况下水波动荡的样子,而海水一遇到大风,就会立即掀起轩然*。“洪波涌起”仅四字就逼真地展现出了大海那种波澜壮阔的气势。“涌”字用得尤其出色。从这句描写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大海波涌连天的形态,而且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作者虽写观海,但并不单纯写海。如果只写茫茫无际、波涛汹涌的海水,即使写得再好,也会给人以枯寂之感,所以作者在描写大海时,又插以山岛草木来点染,有了山岛草木的点染烘托,就把大海写得生机勃发,欣欣向荣,使人感觉到,大海不仅浩瀚壮阔,而且美丽多姿。我们试把这几句联起来吟诵一下,就能体会到其中的韵味:茫茫苍苍的大海,波涛起伏,拍打着海岸,山岛耸立,丰茂的草木在萧瑟的秋风中摇曳弄姿,这是多么壮丽的意境,多么美好的图画啊!

      日月之行四句

      面对这迷人的海上风光,作者展开了丰富奇特的想像。“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运行不息的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银河,竟都包蕴在这沧海之中,这是何等的气魄啊!这四句是全诗的*,作者运用夸张的表现手法,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给诗歌增添了积极的浪漫主义的色彩。虽然是高度的夸张,但作者还是紧紧抓住了大海气势磅礴这个特征来写,夸张是合情合理的。

      诗人丰富的想像,把我们带进了一个更加宏伟的境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寥寥十六个字,就写出了沧海之大,写出了一幅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气派。天连水,水连天,浩浩荡荡无边无际,实在是壮观极了。“星汉”就是天上的银河。这四句诗的意思是:太阳和月亮每天从东方升起来,绕天一周,又向西方落下去,好像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去一样。星光灿烂的银河,斜贯在天空,它那远远的一端垂向大海,就好像发源于沧海一样。太阳、月亮和银河可算是自然界最辉煌、最伟大的形象了,可是诗人觉得它们的运行仍然离不开大海的怀抱,大海就仿佛是日月星辰的母亲一样。这种博大的境界在古人的诗里是并不多见的。也是全诗的*。

    [阅读全文]...

2022-03-07 07:34:10
  • 观沧海描写大海的诗句

  • 大海
  • 观沧海描写大海的诗句

      观沧海描写大海的气势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那么关于观沧海这首诗,朋友们又了解多少呢?

      两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⑴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⑵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河北昌黎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得胜回师时经过此地。

      ⑶沧:通“苍”,青绿色。

      ⑷海:渤海

      ⑸何:多么

      ⑹澹 澹(dàn dàn):水波摇动的样子。

      ⑺竦 峙(sǒng zhì):耸立。竦 ,通耸,高。

      ⑻萧瑟:树木被秋风吹的声音。

      ⑼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

      ⑽日月:太阳和月亮

      ⑾若:如同.好像是.

      ⑿星汉:银河,天河。

      ⒀幸:庆幸。

      ⒁甚:极点。

      ⒂至:非常,

      ⒃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太值得庆幸了!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最后两句每章都有,与本诗正文的内容没有的直接关系。)

      曹操这首《观沧海》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海洋的形象,单纯而又饱满,丰富而不琐细,好像一幅粗线条的炭笔画一样。尤其可贵的是,这首诗不仅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同时也赋予它以性格。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既表现了大海,也表现了诗人自己。诗人不满足于对海洋做形似的摹拟,而是通过形象,力求表现海洋那种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海,本来是没有生命的,然而在诗人笔下却具有了性格。这样才更真实、更深刻地反映了大海的面貌。

      《观沧海》是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观沧海》的高潮放在诗的末尾,它的感情非常奔放,思想却很含蓄。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而且做到了情理结合、寓情于景。因为它含蓄,所以更有启发性,更能激发我们的想像,更耐人寻味。过去人们称赞曹操的'诗深沉饱满、雄健有力,“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从这里可以得到印证。全诗的基调为苍凉慷慨的,这也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从诗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四言写景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前四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与“水何澹澹”写的是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与“山岛竦峙”写的是静景。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轮廓。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诗意盎然之感。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作者面对萧瑟秋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胸怀。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运用作者的想象,写出了作者曹操的壮志情怀。前面的描写,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在读者面前;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作者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宏大的抱负。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也指出这是乐府唱过的。

    [阅读全文]...

2022-03-27 19:31:58
  • 《观沧海》赏析

  • 阅读
  • 《观沧海》赏析

      《观沧海》这首诗是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行军到海边,途经碣石山,登山观海,一时兴起所作。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观沧海》赏析。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赏析

      曹操“雄才崛起”,又“雅爱诗章”。在他“奉国威灵、仗钺征伐”之际,常常“鞍马为文”、“横槊赋诗”。建安十二年(207),军阀逐鹿中原,五月,曹操率师北征乌桓,七月,出卢龙塞,直指柳城,一战告捷。九月,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借乐府《步出夏门行》旧题,作下此诗。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言明观海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廖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临”,登临。“以”,表示东临碣石的目的是观沧海。“沧”,水深而呈暗绿色。“沧海”,大海。“观沧海”为全诗的诗眼,“观”字统领全篇,以下诗句,皆为观海所见。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写全景:大海波涛动荡,山岛巍然屹立。“何”,多么,含叹美之意。“澹澹”,水面浩淼的样子。“何”字用得已极饱满有力,“澹澹”两字更是千锤百炼而得者,着此两字,整个沧海便浑然一色了,若换成“茫茫”“漫漫”等字眼,就显得过于*实,又欠生动,当真是一字千金,生色千古!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具体勾勒耸立的山岛: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一派生意盎然。“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定神细看,瑟瑟秋风中的海竟然洪波巨澜,汹涌起伏。何等雄伟的景象,何等雄浑的境界,何等雄健的笔力!古往今来,迁客骚人泣秋风、感伤落英者何其多?晏几道叹息“红叶黄花秋意晚”(《思远人》),耿玉真长恨“玉京人去秋萧索”(《菩萨蛮》),宋玉《九辩》中的“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更是大开悲秋文学之先声。然,独立寒秋,曹操却极写海的磅礴壮美,岛的高耸挺拔,草木的生机勃发,一扫悲秋情调,其志凌绝顶以远瞻世界的非凡气度跃然纸上,足见曹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好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河)都显得格外渺小,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若”,好象。“星汉”,银河。这四句诗,融想象和夸张为一体,大开大阖,舒缓从容,辞气直有干云之势,大有“五岳起方寸”的势态!在千古诗人中,想必也只有曹操如此一位雄才大略,睥睨一世的风云人物才写得出这种“笼盖吞吐气象”。曹操素有“外定武功,内兴文学”的雅称,其诗悲壮慷慨,震烁古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种充满激情的诗歌所表现出来的爽朗刚健的风格,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正如《文心雕龙·时序》说:“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慨而多气也。”千百年来,曹操之诗就是以这种“梗慨多气”风骨及其内在的积极进取精神,震撼人心,使后代无数英雄志士为之倾倒若狂。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属合乐时的.套语。“幸甚至哉”,庆幸得很,好极了。“咏志”,用诗歌来抒发志向。通常,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但在此诗中却与诗内容紧密相关,因为诗人写景志在抒发其远大的政治抱负,及其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观沧海》诗面上写的是海的浩瀚辽阔,气象万千,诗行中站立的,则是那位气凌万仞、志在一统北*的一代“枭雄”的巨大身影,全篇气度正大严瑾,诗体高华安雅。其艺术价值尤为值得一谈。

      纵观此诗,大处落笔,宏观构象,造境高敞;诗意深远,格调高古,气韵沉雄;措笔秀丽工整,不务铺排词藻,不求使典用事,音律婉转和谐,语言流丽、清新隽永。诗人在词语的选择上,如“竦峙、丛生、丰茂、萧瑟、灿烂”等等,大多典要、高华、壮丽。而全诗十四句,除却首尾句明显不对仗外,其他每两句之间多作对仗,因此诵读全诗,觉声调铿锵,雄整而浏亮。

      此外,诗人善于挖掘自己的感情,融景与情为一体。诗中景物描写,气氛渲染、人情抒发三者历转而下,于自然流转中见朴直蕴藉,十分传神地表达了诗人登临的特有心情,从而把景的描绘同情的感发完美结合,可谓“景中寓情,情因景兴,情景相生”。令人感受鲜明、强烈,体味无穷。加之诗人运用虚实相间的写法,更是给写景造成一种“隔”的感觉,人们必须发挥想象才能领会其意,使全诗显得曲折含蓄,而与诗人的情绪表里一致,映照生辉。这种将诗赋中最富诗意的描写加以想象和加工,创造出极富文采意象之美的诗意,这种提炼精粹、化赋为诗的艺术手段,值得借鉴。

      此诗构思奇巧,别具匠心也是特色之一。“观”字在诗中起了穿针引线的作用,诗人的描写、想象、抒情均借此次第展开,结构章法寓于天然浑成之中,风格本色而朴直。

      《观沧海》诗虽不长,却五色斑斓,异彩纷陈,海水、山岛、草木、秋风、乃至日月星汉,络绎缤纷,读之恍如欣赏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图画,使人赏心悦目,意绪留连。

      注释

      1.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2.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河北昌黎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得胜回师时经过此地。

      3.沧:通“苍”,青绿色。

      4.海:渤海。

      5.何:多么。

      6.澹澹(dàn dàn):水波摇动的样子。

      7.竦峙(sǒng zhì):耸立。竦 ,通耸,高。

      8.丛生:指草木聚集在一处生长。丰茂:指茂盛,茂密。

      9.萧瑟:树木被秋风吹的声音。

      10.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

      11.日月:太阳和月亮。

      12.若:如同.好像是。

      13.星汉:银河,天河。

      14.幸:庆幸。

      15.甚:极点。

      16.至:非常。

      17.咏志:即表达心志。

      18.幸甚至哉:真是庆幸。

      19.咏:歌吟。

      20.志:理想。

      21.歌以咏志:以歌表达心志或理想。

      创作背景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尚和袁熙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曹操这次登碣石山是在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同年,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结辽西乌桓首领蹋顿,屡次骚扰边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毅然决定北上征伐乌桓。后来在田畴的指引下,小用计策。大约在这年八月的一次大战中,曹操终于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次胜利巩固了曹操的后方,奠定了次年挥戈南下,以期实现统一*的宏愿。把前后的事件联系起来,我们可以看出,北征乌桓对曹操来说是一次多么重要的战争了。而《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得胜回师经过碣石山时写的。身为副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静。他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汇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

      作者简介

      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缔造者。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曹操在*的影视剧形象中多以"奸雄“出现,但在历史上其实是一个颇有作为的帝王,*曾说“我的心与曹操是相通的”。

    [阅读全文]...

2022-04-12 16:04:54
  • 曹操《观沧海》

  • 曹操
  •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注释

      (1)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2)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在现在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时经过此地。

      (3)沧:通“苍”,青绿色。

      (4)海:渤海

      (5)何:多么

      (6)澹 澹(dàn dàn):水波摇动的样子。

      (7)竦 峙(sǒng zhì):高高耸立。竦 ,通耸,高。

      (8)萧瑟:草木被秋风吹的声音。

      (9)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

      (10)日月:太阳和月亮

      (11)若:如同.好像是.

      (12)星汉:银河。

      (13)幸:庆幸。

      (14)甚:极点。

      (15)至:非常,

      (16)幸甚至哉:真是庆幸。

      (17)咏:歌吟

      (18)咏志:即表达心志。

      (19)志:理想

      (20)歌以咏志:以诗歌表达心志或理想。

      最后两句与本诗正文没有直接关系,是乐府诗结尾的一种方式。

      译文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感悟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一丛一丛的,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翻腾着巨大的波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庆幸得很哪,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解说

      《观沧海》是*加的,原是《步出夏门行》第一章。《步出夏门行》,又名《陇西行》,属汉乐府中《相如歌·瑟调曲》。“ 夏门”原是洛阳北面西头的城门,汉代称夏门,魏晋称大夏门。古辞仅存“市朝人易,千岁墓*”二句(见《文选》李善注)。《乐府诗集》另录古辞“邪径过空庐”一篇写升仙得道之事。曹操此篇,《宋书 · 乐志》归入《大曲》,题作《碣石步出夏门行》。从诗的内容看,与题意了无关系,可见,只是借古题写时事罢了。诗开头有“艳”辞(序曲),下分《观沧海》、《冬十月》、《土不同》、 《龟虽寿》四解(章)。当作于公元207年(建安十二年)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

      赏析

      从诗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前四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与“水何澹澹”写的是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与“山岛竦峙”写的是静景。

      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这是乐府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粗线条。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诗意盎然之感。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这儿,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作者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前面的描写,是从海的*面去观察的,这四句则联系廓落无垠的宇宙,纵意宕开大笔,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在读者面前: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河)都显得渺小了,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诗人在这里描写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大有“五岳起方寸”的势态。这种“笼盖吞吐气象”是诗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言为心声,如果诗人没有宏伟的政治抱负,没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没有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那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样壮丽的诗境来的。过去有人说曹操诗歌“时露霸气”(沈德潜语),指的就是《观沧海》这类作品。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也指出这是乐府唱过的。

    [阅读全文]...

2022-07-29 05:21:27
  • 《观沧海》原文及拼音

  • 阅读
  • 《观沧海》原文及拼音

      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时学*过程中要注意积累。文言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观沧海》原文及拼音,欢迎阅读与收藏。

      原文:

      guān cāng hǎi

      观  沧 海

      cáo cāo

      曹 操

      dōng lín jié shí ,yǐ guān cāng hǎi 。

      东 临 碣 石,以 观  沧 海。

      shuǐ hé dàn dàn ,shān dǎo sǒng zhì 。

      水 何 澹 澹 , 山 岛  竦 峙。

      shù mù cóng shēng ,bǎi cǎo fēng mào 。

      树 木 丛生 ,百 草  丰 茂 。

      qiū fēng xiāo sè ,hóng bō yǒng qǐ 。

      秋  风  萧 瑟 , 洪 波 涌 起 。

      rì yuè zhī xíng ,ruò chū qí zhōng ;

      日 月 之  行 ,若 出 其  中;

      xīng hàn càn làn ,ruò chū qí lǐ 。

      星 汉 灿 烂,若 出 其 里 。

      xìng shèn zhì zāi ,gē yǐ yǒng zhì 。

      幸  甚 至 哉,歌 以 咏 志。

      译文:

      向东进发登上碣石山,得以观赏大海的奇景。海水波涛激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我站在山巅,心中的波涛也像海浪在起伏。周围是葱茏的树木,丰茂的花草,宁静的似在沉思。萧瑟的风声传来了,草木动摇,海上掀起巨浪,在翻卷,在呼啸,似要将宇宙吞没。

      大海,多么博大的胸怀啊,日月的升降起落,好像出自大海的胸中;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像从大海的怀抱中涌现出来的。啊,庆幸得很,美好无比,让我们尽情歌唱,畅抒心中的情怀。

      注释:

      (1)观:欣赏。

      (2)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3)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在现在河北昌黎。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秋天,曹操征乌桓时经过此地。

      (4)沧:通“苍”,青绿色。

      (5)海:渤海。

      (6)何:多么。

      (7)澹 澹(dàn dàn):水波摇动的样子。

      (8)竦 峙(sǒng zhì):高高地耸立。竦 :通“耸”,高。峙,挺立。

      (9)萧瑟 (xiāo sè):草木被秋风吹的声音。

      (10)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

      (11)日月:太阳和月亮。

      (12)若:如同。好像是。

      (13)星汉:银河。

      (14)幸:庆幸。

      (15)甚:极其,很。

      (16)至:极点。

      (17)哉:语气词。

      (18)幸甚至哉(zāi):真是幸运极了。

      (19)以:用(歌以咏志)。

      (20)志:理想。

      (21)歌以咏志:可以用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心志或理想,最后两句与本诗正文没有直接关系,是乐府诗结尾的一种方式,是为了配乐歌唱而加上去的。

      (22)咏志:既表达心志。咏:歌吟。

      《观沧海》赏析:

      开篇,曹操就写“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意思是登上碣石山,观赏苍茫浩瀚的大海,很明确地点出了观海的地点。一个“临”字,便设置了一个观察大海的最佳角度—“高”。正由于高,可以看得远,诗人的胸怀才能彻底敞开,包揽沧海万象。这一句不仅仅能够自然地引出下文观海景观的描述,还定下了全诗的基调——雄壮宏伟。这是诗的开端,是全篇的总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说海水波涛激荡,群山、岛屿巍峨、高耸。“澹澹”,渲染了大海的苍茫;“耸峙”,显示了山岛的力度。使人一下子从这幅画面里受到了一股雄浑之势,一股坚实之力。描绘出了大海雄浑开阔的气象,是远观,是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意思是山上树木郁郁葱葱,芳草萋萋,葳蕤茂盛。秋风吹来,树木飒飒作响,掀起海上万里汹涌波涛。此时呈现出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烘托着诗人的满腔壮志豪情。然而,毕竟是秋天了,一阵秋风萧瑟,顿时“洪波涌起”,描绘出了秋风卷荡下的大海的特有风貌。这部分是*景,是局部描写。这些描写都是实写眼前景物,有静有动,有远有*,有主有次,最终都是为了写观海。

      面对着气吞山河的滔滔巨浪,诗人感受到了大海的博大的胸怀,就用“日月之光,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描绘出了一幅吞星汉,吐日月的沧海图画,这个画面多么神奇、多么瑰丽,大海的形象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因而,诗人情不自禁地感叹——“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诗人在《观沧海》里,并不是直抒胸臆,而是运用“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借沧海辽阔之景,抒满怀昂扬之情。因而使全诗含蓄、蕴藉,具有一种内在的吸引力和升华出一种外在的喷发力。而且,诗人写景,并非*铺直叙,而是发挥了高度的'想象力,把眼前的事物与想象的画面结合起来,虚虚实实,虚实相融,创造了一个撼人心弦的艺术形象。

    [阅读全文]...

2022-06-26 21:15:27
  • 《观沧海》与碣石山

  • 阅读
  • 《观沧海》与碣石山

      引导语:《观沧海》一诗是曹操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北征乌桓,德胜回师中途经(昌黎)碣石山登山观海所写。今天我们来解析一下这首诗。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注释译文

      词语注释

      ⑴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⑵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河北昌黎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得胜回师时经过此地。

      ⑶沧:通“苍”,青绿色。

      ⑷海:渤海。

      ⑸何:多么。

      ⑹澹澹(dàn):水波摇动的样子。

      ⑺竦峙(sǒng zhì):高高地挺立。竦 ,高起。峙,挺立。

      ⑻萧瑟:树叶被秋风吹的声音。

      ⑼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

      ⑽日月:太阳和月亮。

      ⑾若:如同,好像是。

      ⑿星汉:银河,天河。

      ⒀幸:庆幸。

      ⒁甚:非常。

      ⒂至:极点。

      ⒃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乐府歌结束用语,不影响全诗内容与感情。意为太值得庆幸了!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4]

      白话译文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很幸运,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曹操作为汉末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对*历史和文化影响深远,也极富争议,历代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东汉末年,汉家王朝衰微,群雄争霸,逐鹿中原。曹操凭借其文韬武略,智勇全才,联袁绍伐董卓、灭“黄巾”、打袁术、破陶谦、灭张邈、战吕布、最后打败袁绍,*定北方四洲(冀州、幽州、青州、并州)。建安十二年,东征辽西柳城(今辽宁朝阳一带),消灭了收留袁绍儿子的少数族乌桓势力,统一了*北方。

      曹操的诗歌造诣极高,所有作品悲凉雄浑,气势磅礴,字字千钧,绝唱千古。在他的奖掖提携下,周围聚集了一批优秀文人,出现了著名的“建安文学”,这在*诗歌史上是第三次高峰。《观沧海》是建安十二年(公元207)曹操东征乌桓得胜班师时登临碣石山所写的诗,是他著名诗作《步出夏门行》第一首。曹操的诗多慨叹人生或写人生哲理,而描写大自然,用诗歌的形式表现眼前所见真实景物,抒发自己澎湃激情与豪情壮志的诗篇《观沧海》却是独一无二的。诗歌天然浑成,灵感神来,纯净无暇,声振寰宇。就观海诗词而言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那么,曹操“东临碣石”之碣石究竟在哪里呢?这个问题被历来的研究者所争论。一说是今河北省昌黎县的碣石山,一说是在山东省无棣县碣石山,还有学者认为是在乐亭县东南沿海没入海中,以及在昌黎沿海沉没等,更有北戴河金山嘴、山海关孟姜女坟说等等。各派研究者均是饱学古今的专家,皆引经据典,有理有据,让一般读者莫衷一是。笔者不是专家学者,对文史没有深入的研究,仅是一位诗歌爱好者,非常喜欢曹操的诗歌,又因生长在河北昌黎碣石山下,故对曹操的《观沧海》一诗有特殊的感情。对学界关于碣石究竟在何处的问题也十分关注。我县已故文史专家、散文家董宝瑞先生多年致力于碣石山的研究,对这一命题多有论述,结论也十分明确。笔者仅在此基础上结合对历史资料的阅读、对《观沧海》一诗的理解,以及对碣石山及周边地理地貌的了解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一、《观沧海》的历史解读

      《观沧海》一诗是曹操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北征乌桓,德胜回师中途经(昌黎)碣石山登山观海所写。这并非臆测推断,而是通过历史记载与诗中描述的景物分析得出的结论。《三国志》卷一《魏书一》用了简练的文字记录了曹操东征乌桓的过程,这段文字记载中有几个要点值得关注:

      第一、东征乌桓的出发地与凯旋而归的目的地。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官渡之战”曹操打败袁绍,北方基本*定。但袁绍的儿子投奔乌桓首领蹋顿,扰乱边境,劫掠军民,复图冀州。为彻底消除北方边境隐患,以全力以赴统一南方,曹操采纳谋士郭嘉的建议,决定出奇兵东征乌桓。之前,即“春二月”他在“邺”(今河南安阳与河北临漳县境内)总结“*叛”十九年的丰功伟绩,论功行赏,定功行封。“夏五月”东征大军是从“邺”(今河南安阳北与河北临漳县境内)出发,经“易”(今保定易县一带)“秋七月至无终”(今天津蓟县一带)这一路线正好穿越今河北省的腹地冀中*原,而回程“十一月至易水”次年初“还邺”。往返均在今河北省境内,与山东无棣的“碣石山”(马谷山)相去甚远。

      第二、进军线路的改变。“秋七月”(公历8月),正是海河流域的多雨季节,经常洪水肆虐。“大水,傍海道不通。”遂请出当地名士田畴问计,田畴作向导,引军出卢龙塞(今迁西喜峰口)经承德地区奔往今辽宁凌源一带又南下(今辽宁建昌县南)白狼山,曹操在白狼山上指挥了与乌桓军队最大的一场战役,大胜乌军,其首领蹋顿及“各王”被斩。取得了东征乌桓的决定性胜利。这一情节说明,曹军原计划的进军路线是“傍海道”(辽西走廊),因大水不通,为把握战机,才出卢龙塞,开山辟路五百里,如天降奇兵突然出现在敌军面前,取得了战术上的主动。因此曹操东征的去程没有经过碣石山。

      第三、班师必经(昌黎)碣石山。曹操东征乌桓,白狼山一战,曹军大败敌军,蹋顿与诸王被斩,军民二十余万归附,唯独袁绍二子、及叛逃乌桓的辽西、北*贵族逃到辽东地区。曹操并未追缴,料定辽东郡的公孙康会将二人斩首,以求*安。此间,曹操大军整编乌桓降军,追缴残余,九月班师。《三国志》给出的曹军班师路线只是从“柳城”至“易”,并未提到具体路径。于是,就有人引经据典地推测,曹军班师的路线为“出卢龙塞堑山堙谷五百馀里”,以推翻回程走辽西走廊的论断。其实,这是很荒谬的。

      曹军班师,必走辽西走廊。其原因有三:一是攻克乌桓后须收复被占领的失地。当时,幽州是曹操统治的一个州。曹军来时的路是塞外,不归幽州管辖。而白狼山以南锦州以西的辽西走廊正是幽州辖区,是曹操的领地。也是原来袁绍之子袁熙的地盘。这一地区正是袁氏兄弟勾结蹋顿侵扰边境的踏板和根据地,曹军东征之初选择这一路径正是要顺路*复此地。来时未果,回程兼得,何乐不为?二是大军在塞北作战条件艰苦,环境险恶,南下百里的辽西走廊,则是地势开阔、物产丰饶的鱼米之乡、花果之乡。曹军奔袭乌桓的北路是崇山峻岭的塞外,人烟稀少,粮草匮乏。况道路崎岖,为突出奇兵,粮草辎重没有同时跟进。打败乌桓后,后勤供给严重缺乏。“曹瞒传曰:时寒且旱,二百里无复水,军又乏食,杀马数千匹以为粮,凿地入三十馀丈乃得水。”可见当时军队的困难情况。这样的条件下,如再走塞外的荒寒之地,已扩充的二十万军队以及随队返迁的十万幽州民众则会被饿死渴死。而走辽西走廊,即*路、又可以收复自己的地盘,安顿地方,又有丰饶的物产、水源,后续的供给也因秋季到来雨季过去,傍海大道的通行而衔接上的,故此路是无二选择。三是游览沿海名胜。辽西有秦始皇求仙入海处(秦皇岛)及秦皇汉武登临的碣石,曹操与秦皇汉武品性相似、胆略相*、志向相同。肯定对先人之足迹趋之若鹜,况碣石山是*古代北方重要的地理标志之一,对于文化巨匠和杰出领袖人物的曹操吸引力是巨大的。所以,我认为,辽西走廊的“傍海道”是曹操东征班师的唯一选择,按地理环境来说,那时的“傍海道”,应该就是现在的205国道的大致走向。因此,必须路过昌黎碣石山,登山观海揽胜、抒发东征大捷、*定北方、成就一统霸业的壮志豪情是情理之中的事。

      第四、时间点的契合。曹军东征的时间是东汉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阴历五月从“邺”出发,七月至“无终”,八月“白狼山”大战告捷,“九月,公引兵自柳城还”“十一月至易水”,从上述时间连接上看,曹军班师走辽西走廊,从“柳城”(朝阳)到碣石山不过五百多里路程,道路并不难走,当时的行军进度需要十多天的时间,应该在阴历九月中下旬到达。此时,正是碣石山地区秋高气爽、日丽天蓝、五谷丰登、鱼肥虾美、瓜果飘香的金秋时节。碣石山是出东北关塞进入冀中*原的最后一道天然屏障,山势雄奇峻拔,名贯古今。又距渤海岸边很*,是登山观海揽胜的绝好去处。两个月紧张艰苦的行军作战,鞍马劳顿、人困马乏,需要驻军休整,碣石山下也是绝好的营地,进可攻退可守,山海之间有肥沃的*原,粮草供给便利。在部队休整期间曹操登山观海,赋诗抒情便是顺理成章之事了。

      《步出夏门行》这一组诗,是曹操诗作中的重要篇章,也是*诗歌史上的杰作。这组诗的写作背景就是东征乌桓之后,曹操连续取得了*定北方枭雄的胜利,志得意满,功绩卓著,豪情万丈的艺术表达。其每首诗最后一句的“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并非无意义的咏叹,而是在取得了多少次冒险的战争胜利之后,对其命运之“幸”的咏叹。这一组诗从“东临碣石”开始一直写到冬天到达易水的“河朔隆冬”。乃作者抒发冒险东征之后得胜还朝、进而图谋一统天下的壮志豪情。“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神龟虽寿”等均是这一情怀的表达。这就进一步佐证了《观沧海》的历史背景。

      二、观沧海的现实解读

      带着胜利的喜悦与豪情,曹操登上了雄奇险峭的碣石山。秋风**,松涛阵阵。放眼望去天空辽阔,水天相接,烟波浩渺。*处,山岛、树木、水草满目苍翠,清新怡人。此情此景,与曹操激情澎湃的心情产生了共鸣,一首响彻千古的诗篇产生了。

      《观沧海》一诗描绘的景象仿佛就在眼前,真实可见。但许多研究者解读不一,尤其是对曹操“东临”之碣石究竟在何处,有各种各样的争论。我不知道这些争论者是否曾经来到碣石山亲身体验或考察,也不知道他们是否对《观沧海》一诗的诗句和意境进行过深入的研究。看那些争论文章时,觉得真是漏洞百出。其实只要金秋时节登上昌黎城北的碣石山,眼前展现的景象与《观沧海》逐句比较,就会让人恍然大悟———曹操东临之碣石不在别处,非这里莫属。

      笔者是土生土长的昌黎人,多次在各种季节登上碣石山,对《观沧海》中的景象有亲身感受。也对这片土地有深入的了解。结合自己的认识和思考谈一下见解,仅供参考。

      第一、碣石山的地理地貌概况。碣石山海拔高度*700米。距海岸线是15公里左右。乃燕山山脉的余脉,非常特别的是,燕山山脉的走向大致是东西向的,而碣石群峰却是南北(稍偏西南)向的,远远看去,像一队奔驰的骏马从燕山大本营一路冲来,也许是看到了前面有大海挡路,到昌黎县城这儿戛然而止,顿时凝固在那里,统帅是位高大威武的将军,他就凝固在了群峰中间,成为了挺拔险峻的碣石主峰仙台顶。而当你乘渔船出海,走上几海里回头看时,陆地不见了,但碣石山还清晰可见,它又像一艘破浪远航的巨船在苍天与大海之间航行。然而它却是静止的,几千年来,为海上航行的人指示着方向。碣石群峰千姿百态、层峦叠嶂、峰峰险峭。山下*原*坦肥沃、四季分明、阳光充足、降水适中,适合多种植物生长。

      第二、《观沧海》诗中的景物与碣石山景物完全吻合。从“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句可以解读其言外之意,应该是碣石山并不矗立海边,而离海边有一段距离。如果碣石就在海边,何用强调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直接站在海岸就可以观海了。接下来“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这应该是上午的景象,因为曹操登上碣石山顿觉视野开阔,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水光山色。水何澹澹,是指水面辽阔,水波荡漾,此时太阳应该在东南上方的位置,阳光直射海面,海面上荡漾着粼粼的波光。没有风,海水基本是*静的。

      据有关资料记载,东汉时期,昌黎沿海海岸线要比现在的海岸线靠西五公里左右,如果属实,碣石山距海边的距离大约应在十二公里左右。笔者没有证据去考证这一说法,但因老家住在大蒲河镇焦庄村,是昌黎沿海距海边最*的一个村,仅1.5公里,我就在那里生活工作了四十多年。就我对那里的地理地貌熟知情况认为,很久以前,那里曾经是海底或潮间带。其原因是,我们村的周围,全是海水浸泡过的

      盐碱地,六十年代修通洋河灌渠引水种植水稻,之前什么农作物都长不好,有很多地方甚至盐草都不长,表面长一层盐皮或白色的碱,这种地方叫“咸盐滩”,我们村东就是大片的咸盐滩。我小的时候,家家户户每年都要在咸盐滩上刮盐土,然后淋成盐水,再用火熬成雪白的细盐以供食用。现在昌黎和抚宁交界的两个苏鐣子村,就是古代烧盐的地方。“鐣子”就是熬盐用的大锅。沿海地区以前建房的房顶没有用瓦的,全都是*房,房顶上用“碱土”作“防水”,这种土是在咸盐滩上挖出来的,颜色是灰褐色,里边掺杂着白色的贝壳,这种土经踩实晒干后很坚硬,不渗水。应该是海底沉积层。里边的贝壳是圆形的,壳儿很厚,有完整的`,也有破碎的。这种圆形白色厚壳的贝类类似乐亭县以南海域的青蛤,又不完全相似,现在的海里已经没有这样的品种了,应该是古代的。这就说明,很久以前这里就是海底,现在的海岸线是后来地面上升退下去的。如果一千八百年前的海岸线确实是在现在的海岸线西5公里范围内,那么,曹操观沧海时见到的大海的景色比现在的要真切而壮阔的多。不过,沧海桑田、地质变迁是漫长的过程,千百年仅是短暂的一瞬。有些地质事件无可考,无充足的证据,不可妄论。

      “山岛竦峙”的景象在碣石观海的场景中也是现实存在的。站在碣石山上,从“水何澹澹”的海面将目光收回,就会看到“山岛竦峙”的景象。碣石山余脉分布在主峰东西两侧,可谓群山环绕。西面是凤凰山脉,东侧则有五峰山、香山、桃花山、晾甲山、小东山、野湖山、樵夫山……南北绵延数十里的小山脉有*百座,这些山峰,虽然不高(海拔二三百米)亦皆挺拔险峻,姿态各异又表理相同。相互之间,竦峙呼应,形同兄弟,*则咫尺之间,远则十几里之内。有些距海岸很*,当时周边多沿海湿地,淡水湖泊坑塘较多,在碣石山上看去是山似岛,再往远处望去,北戴河莲蓬山清晰可见,如在*前,更似海岛一般。而北方的燕山东部群峰也可尽收眼底。山岛竦峙之景,至今应未曾改变,但水的相应减少海面的退却,可能岛的概念受到了影响,而山则依然如故。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更拉*了眼前的景象。这一句诗是两个层次,“树木”和“百草”不是混合的,而是相连的两个区域。碣石山下土地肥沃,半山腰及山脚的坡地最适合各种树木的生长,有的山上全被树木覆盖。如今是久负盛名的花果之乡、葡萄之乡,当年肯定是苍松翠柏、乔木灌木杂树丛生,极其繁茂。再往远处,就是沿海湿地,大片的水草青碧连天,尤其是蒲草和芦苇用“丰茂”描述甚为恰当,上世纪八十年代未开发之前昌黎沿海还部分保有这样的景象。如今水的减少、天然湿地被开垦为稻田、养虾场或搞起各类建筑等使湿地大量减少,大面积的蒲草芦苇及其他水草越来越少了。从地名上也能看得出沿海湿地的面貌,比如葛条港、大蒲河、小蒲河、草场庄、茂道庄等等。这些村庄建村大约在明朝中期,从村名上看,是低洼多水长满蒲草、茅草的地方。而阳历十月份,正是这些水草成熟茂盛的时节。*代如此,1800年前“百草丰茂”的景象就不言而喻了。

    [阅读全文]...

2022-06-21 11:07:26
  • 《观沧海》的历史解读

  • 历史,阅读
  • 《观沧海》的历史解读

      引导语:“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曹操的《观沧海》抒发了这位政治家的野心,今天我们就《观沧海》历史背景进行解读。

      《观沧海》一诗是曹操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北征乌桓,德胜回师中途经(昌黎)碣石山登山观海所写。

      这并非臆测推断,而是通过历史记载与诗中描述的景物分析得出的结论。《三国志》卷一《魏书一》用了简练的文字记录了曹操东征乌桓的过程:“十二年春二月,公自淳于还鄴。丁酋,令曰:“吾起义兵诛动乱,於今十九年,所征必克,岂吾功哉?乃贤士大夫之力也。天下虽未悉定,吾当要与贤士大夫共定之;而专飨其劳,吾何以安焉!其促定功行封。”

      将北征三郡乌丸,诸将皆曰:“袁尚,亡虏耳,夷狄贪而无亲,岂能为尚用?今深入征之,刘备必说刘表以袭许。万一为变,事不可悔。”惟郭嘉策表必不能任备,劝公行。夏五月,至无终。秋七月,大水,傍海道不通,田畴请为乡导,公从之。引军出卢龙塞,塞外道绝不通,乃堑山堙谷五百馀里,经白檀,历*冈,涉鲜卑庭,东指柳城。未至二百里,虏乃知之。尚、熙与蹋顿、辽西单于楼班、右北*单于能臣抵之等将数万骑逆军。八月,登白狼山,卒与虏遇,众甚盛。公车重在后,被甲者少,左右皆惧。公登高,望虏陈不整,乃纵兵击之,使张辽为先锋,虏众大崩,斩蹋顿及各王已下,胡、汉降者二十馀万口。辽东单于速仆丸及辽西、北*诸豪,弃其种人,与尚、熙奔辽东,众尚有数千骑。初,辽东太守公孙康恃远不服。及公破乌丸,或说公遂征之,尚兄弟可禽也。公曰:“吾方使康斩送尚、熙首,不烦兵矣。”九月,公引兵自柳城还。“曹瞒传曰:时寒且旱,二百里无复水,军又乏食,杀马数千匹以为粮,凿地入三十馀丈乃得水。既还,科问前谏者,众莫知其故,人人皆惧。公皆厚赏之,曰:孤前行,乘危以徼幸,虽得之,天所佐也,故不可君之谏,万安之计,是以相赏,后勿难言之。”康即斩尚、熙及速仆丸等,传其首。诸将或问:“公还而康斩送尚、熙,何也?”公曰:“彼素畏尚等,吾急之则并力,缓之则自相图,其势然也。”十一月至易水,代郡乌丸行单于普富卢、上郡乌丸行单于那楼将其名王来贺。

      这段文字记载中有几个要点值得关注:

      1、东征乌桓的出发地与凯旋而归的目的地。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官渡之战”曹操打败袁绍,北方基本*定。但袁绍的儿子投奔乌桓首领蹋顿,扰乱边境,劫掠军民,复图冀州。为彻底消除北方边境隐患,以全力以赴统一南方,曹操采纳谋士郭嘉的建议,决定出奇兵东征乌桓。之前,即“春二月”他在“邺”(今河南安阳与河北临漳县境内)总结“*叛”十九年的丰功伟绩,论功行赏,定功行封。“夏五月”东征大军是从“邺”(今河南安阳北与河北临漳县境内)出发,经“易”(今保定易县一带)“秋七月至无终”(今天津蓟县一带)这一路线正好穿越今河北省的腹地冀中*原,而回程“十一月至易水”次年初“还邺”。往返均在今河北省境内,与山东无棣的“碣石山”(马谷山)相去甚远。

      2、进军线路的改变。

      “秋七月”(公历8月。每年的8月7日至9日是立秋节气),正是海河流域的多雨季节,经常洪水肆虐。“大水,傍海道不通。”遂请出当地名士田畴问计,田畴作向导,引军出卢龙塞(今迁西喜峰口)经承德地区奔往今辽宁凌源一带又南下(今辽宁建昌县南)白狼山,曹操在白狼山上指挥了与乌桓军队最大的一场战役,大胜乌军,其首领蹋顿及“各王”被斩。取得了东征乌桓的决定性胜利。这一情节说明,曹军原计划的进军路线是“傍海道”(辽西走廊),因大水不通,为把握战机,才出卢龙塞,开山辟路五百里,如天降奇兵突然出现在敌军面前,取得了战术上的主动。因此曹操东征的去程没有经过碣石山,故《观沧海》一诗写于“秋七月”(东征途中)一说,是不正确的。

      3、班师必经(昌黎)碣石山。

      曹操东征乌桓一战取胜,“辽东单于速仆丸及辽西、北*诸豪,弃其种人,与尚、熙奔辽东,众尚有数千骑。初,辽东太守公孙康恃远不服。及公破乌丸,或说公遂征之,尚兄弟可禽也。公曰:“吾方使康斩送尚、熙首,不烦兵矣。”九月,公引兵自柳城还。”白狼山一战,曹军大败敌军,蹋顿与诸王被斩,军民二十余万归附,唯独袁绍二子、及叛逃乌桓的辽西、北*贵族逃到辽东地区。曹操并未追缴,料定辽东郡的公孙康会将二人斩首,以求*安。此间,曹操大军整编乌桓降军,追缴残余,九月班师。《三国志》给出的曹军班师路线只是从“柳城”至“易”,并未提到具体路径。于是,就有人引经据典的推测,曹军班师的路径是去程即“出卢龙塞堑山堙谷五百馀里”的道路。以推翻回程走辽西走廊的论断。其实,这是很荒谬的。

      曹军班师,必走辽西走廊。其原因有三:一是攻克乌桓后须收复被占领的失地。当时,幽州是曹操统治的一个州。曹军来时的路是塞外,不归幽州管辖。而白狼山以南锦州以西的辽西走廊正是幽州辖区,是曹操的领地。也是原来袁绍之子袁熙的地盘。这一地区正是袁氏兄弟勾结蹋顿侵扰边境的踏板和根据地,曹军东征之初选择这一路径正是要顺路*复此地。来时未果,回程兼得,何乐不为?二是大军在塞北作战条件艰苦,环境险恶,南下百里的辽西走廊,则是地势开阔、物产丰饶的鱼米之乡、花果之乡。曹军奔袭乌桓的北路是崇山峻岭的塞外,人烟稀少,粮草匮乏。况道路崎岖,为突出奇兵,粮草辎重没有同时跟进。打败乌桓后,后勤供给严重缺乏。“曹瞒传曰:时寒且旱,二百里无复水,军又乏食,杀马数千匹以为粮,凿地入三十馀丈乃得水。”可见当时军队的困难情况。这样的条件下,如再走塞外的荒寒之地,已扩充的二十万军队以及随队返迁的十万幽州民众则会被饿死渴死。而走辽西走廊,即*路、又可以收复自己的地盘,安顿地方,又有丰饶的物产、水源,后续的供给也因秋季到来雨季过去,傍海大道的通行而衔接上的,故此路是无二选择。三是游览沿海名胜。辽西有秦始皇求仙入海处(秦皇岛)及秦皇汉武登临的碣石,曹操与秦皇汉武品性相似、胆略相*、志向相同。肯定对先人之足迹趋之若鹜,况碣石山是*古代北方重要的地理标志之一,对于文化巨匠和杰出领袖人物的曹操吸引力是巨大的。所以,我认为,辽西走廊的“傍海道”是曹操东征班师的唯一选择,按地理环境来说,那时的“傍海道”,应该就是现在的205国道的大致走向。因此,必须路过昌黎碣石山,登山观海揽胜、抒发东征大捷、*定北方、成就一统霸业的壮志豪情是情理之中的事。

      4、时间点的`契合。

      曹军东征的时间是东汉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阴历五月从“邺”出发,七月至“无终”,八月“白狼山”大战告捷,“九月,公引兵自柳城还”“十一月至易水”,从上述时间连接上看,曹军班师走辽西走廊,从“柳城”(朝阳)到碣石山不过五百多里路程,道路并不难走,当时的行军进度需要十多天的时间,应该在阴历九月中下旬到达。此时,正是碣石山地区秋高气爽、日丽天蓝、五谷丰登、鱼肥虾美、瓜果飘香的金秋时节。碣石山是出东北关塞进入冀中*原的最后一道天然屏障,山势雄奇峻拔,名贯古今。又距渤海岸边很*,是登山观海揽胜的绝好去处。两个月紧张艰苦的行军作战,鞍马劳顿、人困马乏,需要驻军休整,碣石山下也是绝好的营地,进可攻退可守,山海之间有肥沃的*原,粮草供给便利。在部队休整期间曹操登山观海,赋诗抒情便是顺理成章之事了。

      《步出夏门行》这一组诗,是曹操诗作中的重要篇章,也是*诗歌史上的杰作。这组诗的写作背景就是东征乌桓之后,曹操连续取得了*定北方枭雄的胜利,志得意满,功绩卓著,豪情万丈的艺术表达。其每首诗最后一句的“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并非无意义的咏叹,(很多解释文本均如此认为)而是在取得了多少次冒险的战争胜利之后,对其命运之“幸”的咏叹。这在《三国志》记述曹操东征后赏赐功臣的的一句话里就有充分的表露。曹瞒传曰:“既还,科问前谏者,众莫知其故,人人皆惧。公皆厚赏之,曰:孤前行,乘危以徼幸,虽得之,天所佐也,故不可以为常。”是说,东征回去以后,曹操询问出征前劝谏阻止这次军事行动的人,众人不知其故,皆害怕。但曹操赏赐了大家。其原因是,大家劝阻的对,这次行动是一场军事冒险。虽取得了胜利,是侥幸的是上天的保佑,是不*常的,是一种幸运,故“幸甚至哉”而“歌以咏志”。这一组诗从“东临碣石”开始一直写到冬天到达易水的“河朔隆冬”。乃作者抒发冒险东征之后得胜还朝、进而图谋一统天下的壮志豪情。“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神龟虽寿”等均是这一情怀的表达。这就进一步佐证了《观沧海》的历史背景。

      《观沧海》赏析

      《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简介:

      曹操(155-220):即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

      初举孝廉,任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后在镇压黄巾起义和讨伐懂卓的战争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初*三年(公元192年),为衮州牧,分化、诱降青州黄巾军的一部分,编为"青州兵"。建安元年(196年),迎献帝都许(今河南许昌)。从此用其名义发号施令,先后削*吕布等割据势力。官渡之战大破河北割据势力袁绍后,逐渐统一了*北部。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封魏王。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

      他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作用;用人唯才,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精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善诗歌,《蒿里行》、《观沧海》等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著作有《魏武帝集》,已佚,有明人辑本。今有整理排印本《曹操集》。

      太祖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书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魏书》)

      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每每定省,从容常言:人少好学,则思专,长则善忘;长大而能勤学者,唯吾与袁伯业耳。(《典论?自叙》,袁伯业名遗,袁绍从兄。)

      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钟嵘《诗品》)

      翻译: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

      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

      秋风飒飒,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

      日月的运行,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全诗赏析:

      建安十二年(207),曹操率领大军征伐当时东北方的大患乌桓。这是曹操统一北方大业中的一次重要战争。远征途中,他写下了乐府歌辞《步出夏门行》(属于《相和歌?瑟调曲》)。这一组诗包括五个部分,开头为“艳”辞,即序诗,以下各篇分别取诗句命名,依次为《观沧海》、《冬十月》、《河朔寒》(亦作《土不同》)、《龟虽寿》。从音乐曲调上说,五个部分是一个整体,从歌词内容上看,四篇则可以独立成篇。

      《观沧海》是这年九月曹操北征乌桓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这首四言诗借诗人登山望海所见到的自然景物,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划了高山大海的动人形象,更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是建安时代描写自然景物的名篇,也是我国古典写景诗中出现较早的名作之一。首二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写诗人于挥师北伐之际来到碣石山下,登高观海。碣石山原位于今河北省乐亭县西南(一说在今河北省昌黎县西北),汉时还在陆上,面对着渤海,六朝时由于地质变动,沉于海中。诗人登上碣石山,俯视大海,只见的:“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澹澹,水波动荡状。竦峙,岛屿高耸的样子。诗人登高远眺,举目所及只见一望无垠的大海波摇浪涌,海中的岛屿高高矗立。这是多么辽阔、多么壮观的景象!在历史上,秦始皇、汉武帝都曾东巡至此,刻石观海。如今诗人站在秦皇、汉武游踪所到之处,居高临下,望着水天相连的苍茫大海和海中高耸的岛屿,想到中原地区已经*定,北伐乌桓也已取得决定性胜利,北方统一即将实现,心情该是何等激奋!这时,诗人的目光注视着海上的岛屿,眼前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树木百草,生长十分繁茂,一阵萧瑟的秋风吹过,海面上涌起滚滚的波涛。尽管萧瑟的秋风给人以悲凉萧杀之感,但是疾风劲草,方显其英雄本色;洪波汹涌,愈见其生命不息!这是对自然环境的真实描绘,也是诗人主观感受的具体写照。曹操在取得一连串的战争胜利之后,他觉得自己的雄图伟业犹如这树木百卉一样,生机勃发,也为这洪波涌起的大海,充满生命的活力。以下,诗人又展开其丰富的想象,进一步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汉的宏伟气魄和博大胸怀。“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日月的运行好象出没于大海的怀抱之中,灿烂的银河群星好象包孕于大海的母腹之内。请看,这就是大海的气魄,大海的胸怀。真是太壮观、太奇伟了。

      《观沧海》一诗全篇写景,其中并无直抒胸臆的感慨之词,但是诵读全诗,仍能令人感到它所深深寄托的诗人的情怀。通过诗人对波涛汹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动描绘,使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奋发进取,立志统一国家的伟大抱负和壮阔胸襟,触摸到了作为一个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在一种典型环境中思想感情的流动。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为历代读者所激赏。沈德潜在《古诗源》中评论此诗“有吞吐宇宙气象”。这是很精当的。

    [阅读全文]...

2022-01-22 10:42:10
  • 观沧海赏析每句

  • 阅读
  • 观沧海赏析每句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小编精心为你整理了观沧海赏析每句,希望对你有所借鉴作用哟。

      【原文】

      观沧海——[魏]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注释】

      碣石:山名。碣石山共有两座,这里指大碣石山,在今河北省。

      沧海:东海的别称。这里泛指我国东部海域。

      何:感叹词,表示感叹与惊奇。

      澹澹:本义是水波荡漾的样子。

      竦峙:高高一挺一立。竦,同“耸”,高起。峙,挺一立。

      萧瑟: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洪波涌起:波涛汹涌。

      汉:银河。

      灿烂:光彩耀眼的意思。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合约演奏师附加上的,每张结尾都有,与正文内容无关。幸,庆幸。甚,很。至,极,极致。以,用以,用来。咏,歌咏。

      【翻译】

      有幸登上碣石山,得以观赏浩瀚的大海。海水波涛激荡,岸边的群山和海中岛屿,高一耸挺一立。山上树木葱茏,花草茂盛。秋风吹来,树木飒飒作响,大海上掀起汹涌的波涛。浩瀚的大海,日出月落,好像都出自大海的胸中,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仿佛包容在大海的怀抱里。庆幸得很哪,让咱们用歌唱来抒发对大海的情怀。

      【赏析】

      他的诗歌,既有艺术魅力,又含义深刻,给人以积极鼓舞的力量。其风格慷慨悲凉,气魄宏大。尤以四言乐府立意刚劲,语言质朴。

      这首诗是曹操诗人《不出厦门行》组诗中的一章,做于曹操北征乌桓凯旋之时。《观沧海》是*文学史上第一首完整的写景诗,也是一首抒情诗,它通过写观沧海所见的壮丽景色*,以浪漫的笔调,写出了大海的宏伟与博大,表现他在政治上的胸襟与抱负,抒发意气昂扬的豪迈情怀。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意思是有幸登上碣石山,观赏苍茫浩瀚的。曹操诗人起笔交代登临之地碣石山,点明登山的目的是观沧海,*稳而自然的引出下文对观海所见景物的描绘。是诗的开端,是全的总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意思是海水波涛激荡,群山、岛屿巍峨、高一耸、挺拔峭立。这两句是在写大海雄浑开阔的气象,是远观,是全景。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意思是山上树木郁郁葱葱,芳草萋萋,葳蕤茂盛。秋风吹来,树木飒飒作响,掀起海上万里汹涌波涛。突出其林密草丰的特点和大海波涛汹涌的壮阔动一态。是*景,是局部,是具体描写。这些描写都是实写眼前景物,有静有动,有远有*,有主有次,最终都是为了写观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四句是说日月星辰都好像在大海的胸怀中运行,显示大海包容一切的博大胸怀。是虚拟的,是曹操诗人丰富的想象,也是对大海博大胸怀的具体再现,更是曹操诗人的气概和襟怀的真实写照。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意思是庆幸自己有机会用歌唱来抒发对大海的情怀。两句本来是配乐时用的套语,一般与正文意义无关。但在这首诗里却天然浑成,融为一体。

      曹操诗人描绘大海,首先从大处着笔,着力于渲染大海的'苍茫、山岛耸立的雄伟,展现出海的全景,这完全符合登高览胜的实际情况。紧接着由全貌写到局部分写,把视线由远处拉到*处,俯察脚下,丛生的树木,繁茂的百草,萧瑟的秋风,涌起的洪波。写到这里,曹操诗人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仿佛日出月落,斗转星移都“若出其里”。总写与分写构组,实写与虚写交一融,在描写中拨打广阔的胸怀,给人以艺术上的享受,给人以积极进取的力量和信心。这就是曹操诗作的艺术的魅力。

      观沧海

      两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与百草丛生,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与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赏析

      从这首诗的体裁来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观”字起到统领全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前四行的诗句描写了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与“水何澹澹”写的是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与“山岛竦峙”写的是静景。《观沧海》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这是乐府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粗线条。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

    [阅读全文]...

2022-05-24 21:31:34
当前热门
观沧海博大胸襟的句子 - 句子
观沧海博大胸襟的句子 - 语录
观沧海博大胸襟的句子 - 说说
观沧海博大胸襟的句子 - 名言
观沧海博大胸襟的句子 - 诗词
观沧海博大胸襟的句子 - 祝福
观沧海博大胸襟的句子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