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道德教化的古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道德教化的古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道德教化的古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道德教化的古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道德品行的诗句
未有不能正身而能正人者。
【出处】宋·苏辙《盛南仲知衡州》
【讲解】正:使端正。意思是:从来没有过自身品德行为不端正却能使别人端正的人。
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
【出处】《礼记·中庸》
【讲解】涂:同"途"。意思是:君子遵循待人处事不偏不倚、不过头也无不及的原则前行,如在半路上停止不前(就不能算是君子),我是不会停止自己前进的步伐的。
去得一分己私,便是一分圣学。
【出处】明·高拱《本语》卷三
【讲解】去除一点利己的私心,就等于从圣人身上学得一点好品质。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出处】《论语·季氏》
【讲解】患:忧虑,害怕。寡:少。意思是:不怕东西少而怕分配不均匀,不怕贫困而怕不安定。
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
【出处】《国语·越语上》
【讲解】古代贤明的君主,不担心他统治的人民数量不多,而担心他们的心志行为缺少羞耻。说明统治者必须重视提高国人的思想品德素质。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讲解】摩:通"磨"。倜傥(ti tǎng):卓异。意思是:古时发财做官而名誉不著的人,不知多少,只有卓异才能的人才能被后人称颂
自立自重,不可随人脚根,学人言语。
【出处】宋·陆九渊《象山先生全集》
【讲解】意谓人要有人格,要有独立性,要自我尊重,不可亦步亦趋,人云亦云。
宁可清贫,不可浊富。
【出处】明·罗贯中《三遂*妖传》第三回
【讲解】浊:浑浊,形容卑劣的手段。意思是:宁可一生清白贫穷,不可用卑劣的手段致富。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出处】《论语·子路》
【讲解】自身言行正当,即使不下命令,别人也会跟着行动;若自身言行不正当,即使三令五申,别人也不会跟着行动。意谓领导者必须以身作则,为人表率。
善为吏者树德,不能为吏者树怨。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讲解】善于做官的,能注意培养自己的.品德;不善于做官的,往往招来怨恨。意谓为官者
要树德,不要积怨。
宁固穷以济意,不委曲而累己。
【出处】晋·陶渊明《感士不遇赋》
【讲解】济:(对事情)有益。意思是:宁愿固守穷困以有益于心意,不愿低声下气去劳累自己。
不自信而人孰信之?不自度而安度人?
【出处】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九
【讲解】度(duó):揣度,认识。如果不相信自己,那么别人谁能相信你?如果不能认识自己,那么怎能认识别人?意谓人既要自信,也要有自知之明。
宁为兰摧玉折,不作萧敷艾荣。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
【讲解】兰摧玉折:喻有节操才能的人死亡。萧、艾:古人以为恶草,比喻奸邪小人。敷、荣:指花叶繁盛。意思是:宁可做兰草美玉被摧残,也不做萧艾之类恶草而繁茂。 丈夫贵不挠,成败何足论?
【出处】宋·陆游《入瞿唐登白帝》
【讲解】丈夫:指有才能有抱负的人。意思是:大丈夫贵在不屈不挠,成功与失败有什么值得顾虑的!
布衣可终身,宠禄岂足赖?
【出处】三国魏·阮籍《咏怀》
【讲解】布衣:*民。宠禄;因恩宠而得到的爵禄。意思是:富贵无常,不足羡慕,不如召*(原为秦东陵侯,后沦为*民)东门种瓜,可以安享天年。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出处】《国语·周语》
【讲解】学*美好的东西,就象登山一样不容易;学*不好的行为,就象山崩一样迅速。
卑而不失义,瘁而不失廉。
【出处】《晏子春秋·内篇》
微道德以久娱,跨天地而处尊。——阮籍《大人先生传》
且圣人以道德为心,不以富贵为志;以无为用,不以人物为事。——阮籍《大人先生传》
上上高节者,鬼神钦道德。——寒山《诗三百三首》
恬淡道德之基,不义富贵奚为。——释文珦《骖服腾飞行》
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韩愈《原道》
枯桂衰兰一遍春,唯将道德定君臣。——王建《上崔相公》
间世英明主,中兴道德尊。——杜牧《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韵》
天既职性命,道德人自强。——元稹《人道短》
先探道德要,留待圣明辰。——张说《奉和圣制经河上公庙应制》
大科异等固其常,文章道德相角掎。——曾丰《谢新淦令徐信甫至赣相过》
道德无贫贱,风采照乡闾。——苏轼《答任师中家汉公》
枉直回邪灭,颠狂道德持。——赵光义《缘识·寂静人歌咏》
尧行道德终无敌,秦把金汤可自由。——*甫《上元怀古二首》
自以为能足与造化推移,故默探道德,不与世同。——阮籍《大人先生传》
成亏在道德,不在功利区。——陈与义《次韵张矩臣迪功见示建除体》
我家世道德,旨意匡文明。——皇甫松《古松感兴》
文章成小伎,道德负初心。——仇远《偶作》
后代传青史,方钦道德垂。——许棠《哭宣城元征君》
于斯之时亦浮华而相尚兮,饰翡翠而道德戕。——葛高行文《抚玉镜》
仁义足饱饫,道德堪咀嚼。——石介《三子以食贫困藜藿为诗以勉之》
惭无善政及邦人,况负*生道德心。——吴芾《释奠于学和刘判官韵》
淳朴相传今复兴,逍遥道德后宗亚。——赵光义《缘识·妙手弹琴无向束》
受命钟材不已凉,未论道德与文章。——曾丰《呈罗春信》
道德简介
道德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dào dé。一指社会意识形态之一;二指合乎道德的;三指老子《道德经》的省称;四指僧道修行的功夫、法术。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用的是拟人化手法。
“潜入夜”和“细无声”相配合,不仅表明那雨是伴随和风而来的细雨,而且表明那雨有意“润物”,无意讨“好”。
如果有意讨“好”,它就会在白天来,就会造一点声势,让人们看得见,听得清。
惟其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它才选择了一个不妨碍人们工作和劳动的时间悄悄地来,在人们酣睡的夜晚无声地、细细地下。
春夜喜雨 作者: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六年级的吧
还是苏教版的吧!万涓成河,势必集少成多,它则是宽大为怀。
百川赴海,终究海天一色,它如同天下归心 。
水,若满则溢,它好像很知足。
水,无边无际,深不可测,它好像胸怀宽广。
善施教化出现在《孔子游春》中: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
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
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
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 “教”教育、“化”感化,整个词的意思是:善于通过教育来启迪人。
写道德情操的诗句
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2、精忠报国。
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4、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5、君子**之美,不**之恶。
6、却是*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7、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8、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9、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10、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
11、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13、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14、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15、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1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8、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19、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20、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1、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22、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23、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24、言必信,行必果。
25、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26、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27、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28、位卑未敢忘忧国。
29、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30、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31、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32、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3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34、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35、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3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7、临患不忘国,忠也。
38、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3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4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1、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何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论道德教育论文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论文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论道德教育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环境道德”的溯源
道德是反映和调整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利益关系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由各种各样的规则所构成的规范体系。道德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一定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形成一定的道德。
按照人类与自然打交道的方式,人类经历了三种社会形态: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目前正向信息社会迈进。在渔猎时代,由于自然力异常强大,人们对自然非常崇拜。据人类学研究,图腾、风俗、礼仪、禁忌等说明了原始人在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不得不依赖自然、归属自然、畏惧自然。当时入农业社会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和人口剧增,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大增,开发和破坏相伴前进,主要表现在破坏地表植被,导致水土流失,洪水泛滥。在前工业社会及工业社会早期,资源对于人类来说还不是那样稀缺,当时的道德并未危害人类对自然的规范,或者说并未将破坏环境提升到道德的高度。如果说已出现了保护环境观点,也只能算是一种朴素的、建立在感性认识上的观点,其影响范围也是小规模的。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即工业革命以后,人口膨胀,工业化步伐加快,生产力突飞猛进,极力追求经济增长,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导致了资源严重浪费,环境严重破坏。正如*所指出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的极端行为终于到了危及自身存在与发展的地步。这些事实使人们不得不进行深刻反思,于是生态问题变成了一个道德问题。由此可见,环境道德是在一定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它是道德进化的结果。
“环境道德”的内涵
环境道德就是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于生态环境利益关系的规范。环境道德规范的核心主要是人类应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环境道德的建立把道德行为的领域从人与人、人与社会扩展到人与自然之间,将善恶、良心、正义、义务等道德观念应用到处理人与自然、生态关系中去,从人类能动性的角度出发,倡导人们主动承担起对自然界的道德责任和义务,它是新形势下人类道德的进步和完善。其基本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代内公*
代内公*系指当代人在利用自然资源、满足自身利益上机会均等。由于大自然是人类共同栖居的家园,因而,在空间和地域上不同国家和民族应公*地享有地球,*等地享有生存和发展的权利。这就意味着任何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都不能以牺牲其它国家和地区的利益为代价,但是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当代社会存在巨大的贫富差距。发达国家总是利用不*等手段和方式,廉价地过多地利用地球资源,掠夺不发达地区资源,因此,富裕地区的人们应对自己的发展行为实行自律,并且履行扶持贫困的责任和义务,已成为人类真正*等的道德要求与道德责任。
2.代际公*
代际公*系指当代人与后代人公*地享有自然资源与生态资源。由于地球资源的有限性,人类的经济活动方式,直接影响到资源的持续性。工业时代那种浪费式、掠夺式的资源开发和利用方式,急功*利的短视行为导致人与自然的对立,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因此,强调既要满足当代的需要,又不能对满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不可以因当代人的自私和无限度地消耗自然资源而使人类发展的链条中断,而应该给后代留下一个健全的生态环境。
3.人地公*
人地公*系指人与自然界保持一种公正的关系。这一全新的观念要求尊重、实现和维护自然价值,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进。尊重自然,摈弃对自然的极端功利主义态度,把人类与环境、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融合在一起,要求人类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合理地控制利用、改造自然界的程度,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环境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环境道德作为人类道德整体的一部分,从表面上看,是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着重强调人对自然界的态度,实际效果却是对人类的保护。现代社会需要培育环境道德,这不仅是道德自身的要求,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要将环境道德观付诸实践,环境道德教育是一个首要和必要的有效途径。
1.更新道德价值观念
道德对象从人与人扩展到人与自然,特别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大大拓展了传统价值观的内涵。首先要向人们揭示自然的内在价值,使人们能够将自然视为人类的伙伴,并产生一种尊重自然的态度,产生对自然的亲*感情和关怀。其次引导当代人要自觉维护下一代的发展权利,学会正确处理当代人之间、当代人与子孙后代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利益关系,从而在*等的基础上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2.树立合理的利益理念
利益是道德的基础,道德与利益是统一的。正确对待利益问题也是一切道德的出发点。环境道德作为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于生态环境利益关系的规范,其基本原则就是生态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高于一切。在利用和改进自然引导各种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要注重自然界各个要素的互利共生、协调发展。环境道德将我们置于一种挑战性的困境中,因为“它们可能会要求我们抛弃一些物质理想,即我们的生活应达到一定的水准以及为了维持这种水准应该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尽管如此,培育环境道德并非是可有可无的精神游戏。人类应重新规范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利益分配,以生态优先的原则重新定位一些产业。
3.加强生态保护意识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的支持。人们应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了解自然,与自然为友;只有掌握了自然规律,才有可能正确利用规律,满足人类自身需求,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
4.建立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观念
据有关资料显示,占世界人口20%的发达国家,每年消耗资源占全球的80%。如果所有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如此,那么,对全球生态影响将是毁灭性的。正如《只有一个地球》一书中所指出的:“对消费的喜新厌旧成风,无限制的使用能量,我们的前途只能是生态系统的灾难。因此,在消费中考虑对资源环境的影响,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应作为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必须考虑它们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即使可以再生,也必须给它以喘息的机会,让其能够休养生息,否则人就在吃子孙饭、断自己后代的生路。我们应大力宣传和引导人们购买那些生产使用中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符合环保要求的绿色产品,培育绿色消费的情感和市场,从根本上杜绝一次性的消费。总之,我们强调:“自然界能够提供人类生存的资源,而人类消费过的东西又能够被自然界分解和吸收,成为自然界发育的有益养分,然后再以更多的财富回
报人类。这样就形成了社会—人类—自然的良性循环”,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人类可持续的发展。
【摘 要】道德教育是夸美纽斯教育思想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他把道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中的首要任务,提出了带有浓厚自然主义色彩的道德教育方法。他主张道德教育要及早进行;重视通过实践来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行;主张树立榜样,并制定明确的行为准则;强调纪律在道德教育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夸美纽斯;道德教育;方法
夸美纽斯是17世纪捷克的教育改革家和宗教领袖,他的《大教学论》在教育发展的历史上有着重大的影响,被认为是教学论诞生的标志。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详细地阐述了他的教育和教学思想,其中,道德教育思想是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他认为在智力、德行和虔信三方面教育中,德行是最不能缺少的,并深信通过教育可以改变人的德行,认为教育最基本的任务之一就是形**的德行。夸美纽斯曾说:“我们的真正工作是什么呢?是智慧这种学*,它提高我们,使我们得到稳定,使我们的心灵变高贵DD我们把这种学*叫做道德。”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带有浓厚的自然主义色彩,出于对自然界的观察和对经院教育的否定,提出了带有浓厚自然主义色彩的道德教育方法。对其道德教育方法的分析与论述,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和全面系统把握夸美纽斯道德教育的方法,还可以为我国目前的学校道德教育在方法上提供某种启示和帮助。
一、 强调对儿童及早进行道德教育
夸美纽斯认为道德教育就像种地一样,“假如你不把优良的种子撒在地上,它便生长不出别的东西,只会生长最坏的莠草。但如果你想开垦那块土地,并能在开春的时候把它犁一遍,撒一遍种子,耕耙一遍,你的工作就比较容易,成功的希望就比较大。”[1]因此,夸美纽斯主张及早的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打好道德教育的基础,使良好的德行成为儿童的第二天性。对儿童及早的进行道德教育确乎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好像一只瓶子新的时候可以沾染任何的气味,并且,这种气味可以保持很久。因此,德行的教育应该在邪恶尚未占领儿童的心灵之前早早的实行,也就是《学记》中的“禁于未发”。为此,夸美纽斯要求儿童必须小心的防备一切腐败的根源,如不良的社交、不道德的谈话、无益的书籍之类(因为邪恶的榜样,不论是有眼睛进入或是从耳朵进入的对于心灵都是一种毒害),他还要求儿童练*饮食节制、衣物清洁、尊敬长者、信仰真理。夸美纽斯认为“树木刚以生成便长出日后成为主干的嫩枝,在这最初的学校里面,我们也必须把一个人在一生的旅途中所应当具备的全部知识的种子播种到他身上。”也就是说,把一切德行都应培植到儿童身上,不能有例外,因为在道德上面,没有一件事情是可以省略而不留下一道罅隙的。此外,夸美纽斯认为“懒惰也应当加以防备,否则,由于懒惰,青年人便去做邪恶的事情,或养成一种怠惰的倾向。”为了使儿童避免懒惰,就要求他们勤勉。儿童毕竟总是爱活动的,因此,应该使他们不断工作或从事游戏,同时,还要避免一切过度的压力。这样就可以产生一种勤奋的性情,使人非常活波,享受不了懒惰的安逸。
二、强调通过实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行
维未斯说:“理论是容易的而且是简单的,但是除了它所给予的满足以外,没有别的结果。反之实践是困难而且是冗长的,但有极大的效用。”也正是因为如此,夸美纽斯主张通过实践来培养人的德行。德行的培养是由经常做正当的事情而学来的,而不是靠文字。一味的叮嘱或告诫而不去实践,在道德教育中是根本行不通的。夸美纽斯在他的著作《大教学论》中写到“孩子们容易从行走学会行走,从谈话学会谈话,从写字学会写字,同样,他们可以从服从学会服从,从节制学会节制,从说真话学会真话,从有恒学会有恒。”因此,孩子们同样会从良好的道德品行中学得良好的道德品行。孩子们会在不断的工作或游戏中学会忍苦耐劳,从而会产生一种勤奋的品行。此外,儿童在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给予他们一定的忠告,对他们加以正确的引导。这样,他们就能学会日后的生活中所需要的正确行为,同时也会引起他们的身心不断的发生变化,从而产生良好的性情,并最终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行。
三、主张为儿童树立良好的榜样,制定明确的行为准则
儿童就像猿猴一样,爱去模仿他们所见到的一切,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就算是没有吩咐他们去做,也是一样。也正是由于这个缘故,以至于他们在学会运用他们的心灵之前,就已经学会了模仿。为此,夸美纽斯主张“父母、保姆、导师和同学的整饬生活的'榜样必须不断的放到儿童的跟前。”所谓“榜样”,夸美纽斯认为是兼指“活”榜样和书本上的榜样。书本上的榜样显然是指儿童从书本上学*模仿的东西,“活”榜样是指儿童所模仿的现实生活中的人。事实上,“活榜样”比书本上的榜样更加重要,因为儿童现实生活中接触的人给他们留下的印象更为深刻,对他们的影响也更加强烈。所以,“假如父母是有道德的,是家庭教育中的小心谨慎的保护人,假如导师是用了最大可能的小心选来的,具有优异的德行,这对青年人的道德的正确的训练,便是一大进展。”儿童既然天生爱好模仿并且榜样又有着巨大的影响,那么儿童就能够通过模仿良好的榜样,免受不良环境的影响。夸美纽斯还要求“儿童必须非常用心的避免不良的社交,否则,他们就会受到感染”。由于夸美纽斯受到宗教原罪论的影响,认为儿童天性xxxx,他们的心灵极易受到邪恶的侵袭,所以他们必须格外小心地防备一切xxxx的根源,例如不良的社交、不道德谈话。
从古至今,道德教育一直是我国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随着道德教育的不断发展,我国高校的道德教育产生了很多滞后的现象,各种各样的道德问题层出不穷。审视我国道德教育的历史,我们不难看出,道德教育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对人性的预设发生了偏差。这种偏差,使得人格中的善良与恶意、情感与理智、有意识与无意识发生了分裂、排斥和压制,并且否认人性中存在的阴影部分。这样,就使得高校道德建设中理论的基础科学性以及客观性出现了很大问题,最终对高校的道德教育效果产生很大影响。
一、高校道德教育缺少关心的主题
目前,我国高校道德建设的内容大多都是陈旧、僵化的,这种道德教育离学生的生活越来越远,其本身就缺乏丰富性以及生活化的形态,根本无法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也不能构建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除此之外,我国的道德教育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把道德理论灌输给学生,希望学生能够自己把这些理论付诸实践。然而,这种教学模式使得学生构建道德人格的主观性缺失,让学生成为一个学*道德的机器。久而久之,学生极有可能采用消极的方法来抵抗这种教学模式。
现在,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在家人的呵护中长大,一直以来都是把知识教育摆在首位,不注重人格修养,所以很多大学生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他们只关心自己,却很少关心身边其他人,也缺少感受身边其他人对自己关心的能力,所以我们常常听到很多大学生抱怨没有人关心自己。其实,父母的唠叨、教师的批评,都是对他们的关心,只是他们感受不到罢了,而且他们不能很好地处理与同学之间的关系,缺乏对他人的信任。
面对大学生出现的各种道德问题,包括自虐、伤害他人以及自杀等,作为一名教育人员,在感叹学生为什么如此缺乏道德修养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反思自己的道德教育方法是否合理呢?学生做出伤害自己、伤害他人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高校的道德教育缺乏对学生心理的关心教育。
二、心理学对于高校道德教育的基本观点
心理学研究表明,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出关心他人、关心自己且有能力的人,并强**师只有重视个体性、具体性以及学生的真实感受,才能实现道德教育的要求,才能培养出有能力、会关心自己和他人的学生,才能让学生感受到人生的幸福。
鉴于此,有的教师提出了重视个体的差异性,教师应以关心为基础来组织教学,让学生学会关心自己、关心他人,培养学生感受关心的能力,即关心理论关注学生关心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在对关心进行界定时,心理学家发现,关心不仅仅是人类对于其他事物产生的情感,同时也是人们在做任何一件事情时的考虑,它能够体现出生活的最终本质。还有的心理学家认为,关心是一种全身心投入的状态,能使人以很强的责任感去完成事情,对人、对事都有所担心和牵挂,所以关心也意味着对某人、某事负责。
马丁斯认为关心的品质是具有生成性、渗透性、开放性以及基础性,所以关心有助于道德修养的学*。和道德修养学*的其他一些方法相比,形成、渗透以及催化的关系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学*道德修养,发展学生的道德人格。
就关心理论来说,心理学的道德教育主要分为四个阶段,也是高校道德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四个部分:树立一个榜样、与学生进行对话、进行实践、证实效果。树立榜样是心理学道德教育中最关键的一部分,教师不需要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只要通过自己与别人的相处,来展现自己如何关心别人即可;与学生进行对话,主要是指教师通过与学生的沟通,来了解彼此,这样就可以建立人与人之间充满关心的良好关系;进行实践,是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发展自己个性的态度;证实效果,是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了解人的本质。
三、心理学教育在高校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1.让大学生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心
关心是一种含有积极关注、尊重、宽容等价值取向的主题。从整个社会角度看来,在呼唤整个社会和谐的同时,良好的道德品质有助于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整个社会朝着和谐的方向发展。大学生是一个特别的群体,他们承担的社会角色能给整个社会的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并且他们承受着道德价值的期望,能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所以合作、关心、尊重等理念应该成为大学生应有的道德品质;从个人的角度来看,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学关心教育,能够使大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目前,大学生因不具备关心的能力和态度而产生的各种问题,就能够充分说明心理学的关心理论对整个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教师应高度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心,通过心理学的关心理论让大学生真正学会关心别人、了解别人、爱护别人,引导大学生走出去了解别人、关心别人,学会与别人进行分享和沟通,他们才能做出一系列有道德的行为。
2.促进师生的德性共同成长
事实上,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就是对大学生的价值观进行教育。价值观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不仅仅是受环境的影响产生,更多的是主体在进行思考以及实践时产生的。所以说,只是简单地给学生灌输道德思想的观念,是没有多大作用的,特别是大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很强,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根本不起作用。
1,仁义礼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货财粟米之于家也。 ——荀子
2,满招损,谦受益,莫伸手,终日乾乾,自强不息。 ——*
3,性情的修养,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自己增强生活能力。 ——池田大作
4,修养的本质如同人的性格,最终还是归结到道德情操这个问题上。 —— 爱默生
5,切忌浮夸铺张。与其说得过分,不如说得不全。 ——列夫·托尔欺泰
6,许多思想是从一定的文化修养上产生出来的,就如同幼芽是长在绿枝上一样。 —— 歌德
7,文化修养的目的在于增强和提高鉴赏那些最高尚、最深奥的事物的真和美的能力。 —— 波伊斯
8,生活里最重要的是有礼貌,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学识都重要。——佚名
9,人的思想是可塑的;一个人如果每天观赏一幅好画,阅读某部佳作中的一页,聆听一支妙曲,就会变成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一个新人。 —— 罗斯金
10,虔诚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通过灵魂的最纯洁的宁静而达到最高修养手段。 —— 歌德
11,一个人只要有耐心进行文化方面的修养,就绝不至于蛮横得有可教化。 —— 贺拉斯
12,怀着善意的人,是不难于表达他对人的礼貌的。 ——卢梭
13,健全自己身体,保持合理的规律生活,这是自我修养的物质基础。 —— *
14,审美的感官需要文化修养,借助修养才能了解美,发现美。 —— 黑格尔
15,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到人家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孟德斯鸠
16,人之所以为贵,以其有信有礼;国之所以能强,亦云惟佳信与义。——唐张九龄
17,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道德文化的名言)宋朱熹
18,要想有教养,“就要去了解全世界在谈论和思索的最美好的东西”。——阿诺德
19,礼仪又称教养,其本质不过是在交往中对于任何人不表示任何轻视或侮蔑而已,谁能理解并接受了这点,又能同意以上所谈的规则和准则并努力去实行它们,他一定会成为一个有教养的绅士。——洛克
20,一种虽然拙劣的辩词或*凡的观察,如果这样提出来,前面加几句尊重别人的意见的话,他便可以得到更多的荣誉和重视。——佚名
21,年轻人不可中途插嘴,说的时候要用请教的态度,不能像教训别人似的。应该避免固执的态度和傲慢的神情,要谦逊地提出问题。谦逊不会遮住他们。
22,有些老人显得很可爱,因为他们的作风优雅而美。而尽管有的年轻人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 —— 培根
只有美貌而缺乏修养的人是不值得赞美的。 —— 培根
23,让一得百,争十失九。 ——马克
24,谦逊是美德的色彩。 ——提奥格尼斯
道德名言
1、有真道德,必生真胆量。凡怕天怕地怕人怕鬼的人,必是心中有鬼,必是品行不端。——宣永光
2、真理和美德是艺术的两个密友。你要当作家,当批评家吗?请首先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狄德罗
3、只有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
4、所谓恶人,无论有过多么善良的过去,也已滑向堕落的道路而消逝其善良性;所谓善人,即使有过道德上不堪提及的过去,但他还是向着善良前进的人。——杜威
5、一个人如果不是真正有道德,就不可能真正有智慧。精明和智慧是非常不同的两件事。精明的人是精细考虑他自己利益的人;智慧的人是精细考虑他人利益的人。——雪莱
6、历史使人贤明,诗造成气质高雅的人,数学使人高尚,自然哲学使人深沉,道德使人稳重,而伦理学和修辞学则使人善于争论。——培根
7、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道德经》
8、修养的本质如同人的性格,最终还是归结到道德情操这个问题上。——爱默生
9、感情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为的重要前提。——凯洛夫
10、道德是一种获得——如同音乐,如同外国语,如同虔诚扑克和瘫痪——没有人生来就拥有道德。——马克·吐温
11、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周易》
12、如果儿童让自己任意地不论去做什么而不去劳动,他们就既学不会文学,也学不会音乐,也学不会体育,也学不会那保证道德达到最高峰的礼仪。——德谟克利特
13、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德谟克利特
14、我所谓共和国里的美德,是指爱祖国也就是爱*等而言。这并不是一种道德上的美德,也不是一种基督教的美德,而是政治上的美德。——孟德斯鸠
15、没有任何东西比人类的爱更富有智慧、更复杂。它是花丛中最娇嫩的而又最质朴、最美丽和最*凡的花朵,这个花丛的名字叫道德。——苏霍姆林斯基
16、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成儿童自觉的纪律性,这是儿童道德教育最重要的部分。——陈鹤琴
17、道德当身,不以物惑。——管仲
18、人们宣扬的一切道德家庭的道德,社会的道德,只有失掉了利己主义才是美好的,只有在为了过分人道的亲爱者——好儿女或好配偶——而牺牲了自己神圣的思想时才是美好的。——罗曼·罗兰
19、法律是显露的道德,道德是隐藏的法律。——林肯
20、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苏霍姆林斯基
21、道德衰亡,诚亡国灭种之根基。——章炳麟
22、美德与过恶,道德上的善与恶,都是对社会有利或有害的行为;在任何地点,在任何时代,为公益作出最大牺牲的人,都是人们称为最道德的人。——伏尔泰
23、良心是一种根据道德准则来判断自己的本能,它不只是一种能力;它是一种本能。——康德
24、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清洁的。——契诃夫
25、爱劳动是*道德主要成分之一。但只有在工人阶级获得胜利以后,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条件--劳动,才不会是沉重而可耻的负担,而成为荣誉和英勇的事业。——加里宁
26、如果儿童任意地让自己不论去做什么而不去劳动,他们就既学不会文学,也学不会音乐,也学不会体育,也学不会那保证道德达到最高峰的礼仪。——德谟克里特
27、道德和才艺是远胜于富贵的资产。堕落的子孙可以把贵显的门第败坏,把巨富的财产荡毁,而道德和才艺却可以使一个凡人成为不朽的神明。——莎士比亚
28、良好的*惯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乌申斯基
29、道德的最大秘密就是爱;或者说,就是逾越我们自己的本性,而溶于旁人的思想、行为或人格中存在的美。——雪莱
30、劳动受人推崇。为社会服务是很受人赞赏的道德理想。——杜威
31、人生最美的东西之一就是母爱,这是无私的爱,道德与之相形见绌。——武者小路实笃
32、革命道德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是从日常的坚持不懈的斗争和锻炼中发展和巩固起来的,正如玉石越磨越亮,黄金越炼越纯一样。——*
33、人类在道德文化方面最高级的阶段,就是当我们认识到应当用理智控制思想时。——查尔斯·达尔文
34、无私是稀有的道德,因为从它身上是无利可图的。——布莱希特
35、真诚的爱情,并不等于娓娓动听的甜言蜜语,慷慨陈词的海誓山盟,如胶似漆的接吻拥抱。爱情是一种高尚、美丽、纯真的感情,应当以忠实诚恳取代虚伪欺诈,以互尊互敬取代利己自私,以道德文明取代轻率行动。——黄少*
36、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德谟克里特
37、如果良好的*惯是一种道德资本,那么,在同样的程度上,坏*惯就是道德上的无法偿清的债务了。——乌申斯基
38、谁能从道德败坏的地方脱出来,还保持洁白,便是有了最伟大的功德。——显克微支
39、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苏霍姆林斯基
4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41、感情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为的重要前提,谁要是没有强烈的志向,也就不能够热烈地把这个志向体现于事业中。——凯洛夫
42、我们有力的道德就是通过奋斗取得物质上的成功;这种道德既适用于国家,也适用于个人。——罗素
43、厚者不毁人以自益也,仁者不危人以要名。——杜文澜《古谣谚》
44、有两样东西,我思索的回数愈多,时间愈久,它们充溢我以愈见刻刻常新、刻刻常增的惊异和严肃之感,那便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康德
45、只有在不仅消灭了阶级对立,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忘却了这种对立的社会发展阶段上,超越阶级对立和超越这种对立的回忆的、真正人的道德才成为可能。——*
46、道德活动既受*长官支配,又受良心的制约。——洛克
47、有道德的人不损人而利己,不害人而求名。——杜文澜
48、在重视劳动和尊重劳动者的基础上,我们有可能来创造自己的新的道德。劳动和科学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两种力量。——高尔基
49、道德中最大的秘密是爱。——雪莱
50、道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使每个人确立崇高的生活目的。人每日好似向着未来阔步前进,时时刻刻想着未来,关注着未来。由理解社会理想到形成个人崇高的生活目的,这是教育,首先是情感教育的一条漫长的道路。——苏霍姆林斯基
幼儿道德情感教育方法
随着我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孩子在父母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他们既是每个家庭的宠儿,又是每个家庭的期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道德情感教育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要:一个人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曲折的发展过程。幼儿道德教育在幼儿园的教学中占重要的地位。它是指教师根据幼儿道德教育的任务,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幼儿品德发展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
关键词:道德教育环境 教育方法与策略 家园同步
随着我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孩子在父母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他们既是每个家庭的宠儿,又是每个家庭的期望。这使得他们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一种“营养过剩、教育不当”的现象。另一个面,为了迎合家长的望子成龙的心理,学校的教育方面也偏重于智力开发、增长知识,忽视对幼儿的品德教育。独生子女不佳的品德行为表现,不是先天就固有的,而是后天不良教育形成的。我们的家长、老师乃至社会,对幼儿的关爱不应仅仅是哺育他们或不辞劳苦地进行智力投资,更重要的是教育他们悟出做人的道理,品德教育应成为幼儿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一、创设一个良好的道德教育环境。
爱模仿是幼儿的天性,也是幼儿的年龄特点。对幼儿来说,周围的人都是孩子模仿的对方。因此,我们不仅要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还要为他们创设一个良好的与品德教育相适应的人际社会交往环境。
榜样作用对幼儿的影响很大。在幼儿园,教师作为孩子最亲*的人,应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教师本身的言行,都是一种无言的教育。其次是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应协调一致。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位老师,家长的品德、行为、*惯和对子女的教育方法,对幼儿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特殊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将道德教育渗透到各种活动中
现在的幼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而养成了很多不良*惯。教师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惯、卫生*惯、生活自理能力、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使幼儿获得好的发展。我们设计、组织的活动,注重综合运用各种教育手段,从而发挥教育的整体效益,寓教于乐。
(一)利用节日活动,进行道德教育。
利用节日对培养幼儿道德教育也是不可忽视的。在传统的节日中,我们都会开展不同教育活动。如“母亲节”节进行爱妈妈教育,通过身体的经历,让幼儿感受妈妈的辛苦与幸福,使幼儿萌发尊敬妈妈、孝顺长辈的情感,与老师一起制作展板“妈妈,您辛苦了”。同时教师要求幼儿在家帮助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孩子之间起到榜样和鼓励的作用。在活动过程中,使幼儿懂得了尊敬妈妈等长辈,并且明白了表达感情要付之行动的道理。
(二)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抓住教育契机培养道德教育。
日常生活对幼儿道德的形成有很重要的影响,通过*时生活看似简单的日常行为,可以培养幼儿有礼貌,守纪律,诚实,勇敢,关心他人,等品德和行为*惯。对于年幼的幼儿来说,老师的关注与指导很重要,所以我们应该高度重视一日生活对幼儿的教育价值,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形成良好的品德。游戏是幼儿的基础活动,也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在游戏中,可以激发幼儿的团结意识,培养幼儿不怕困难、坚持等品德和行为,如当幼儿走独木桥,个别幼儿产生畏惧情绪时,老师都及时而恰如其分地进行勇敢与尝试教育。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是所有教育途径中最基本、最直接的教育,它的重要性和效果都是显而易见的。
(三)开展德育主题活动,创设良好育人环境。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适合幼儿的主题活动,通过开展各种的活动丰富幼儿德育的内容,如:在开展“文明你我他
礼仪靠大家”情景剧游戏,培养幼儿做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孩子。又如“大带小”活动,大班哥哥带着小班弟弟妹妹一起劳动,一起进餐,一起游戏等。哥哥姐姐对弟弟妹妹倍加关心,而弟弟妹妹对哥哥姐姐无比信赖。通过这种活动,培养了幼儿相互关心、相互照顾、团结友爱、和善交往、做事情要有责任心等优良品质。
三、多种教育方法的综合运用,培养幼儿道德情感。
(一)暗示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他的教育效果越大。”因为暗示教育法能融洽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使他们感到*等,受到尊重。暗示的方法包括有语言的暗示,榜样的暗示等。对幼儿影响最大的暗示就是体态手势,表情。
(二)移情教育法
根据孩子的认知特点和知识经验不足的实际,采用“移情教育“手段,因为移情教育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内部情感,培养对于别人情感的敏感和理解。以听故事引导幼儿识别情感;续编故事感受情感;情景表演进一步感受情感,体验情感,并且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从而产生情感的共鸣,如情景表演:文明就在我们身边。(大意)讲述小朋友兰兰和红红给奶奶送礼物,一个有礼貌,一个没有礼貌,最后没有礼貌的孩子发现自己错了,并且承认改正了自己的错误,最后成为有礼貌的孩子。让孩子们比较系统地识别什么是文明的行为,并且会为别人“伤心”、“难过”“气愤”等情绪,尤其是活动的结束部分,老师注意让每个幼儿都参与活动,促进了幼儿的情感体验。
四、家园同步,共同开展德育教育
幼儿期是人生的启蒙期,是塑造健康人格和形成良好道德素质的重要时期,家庭和幼儿园的合作密不可分。在开学初期我们就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办园目标、教育目标、教育观点,让家长明确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在*时生活中,我们利用“家校联系网”“家园联系册”每周的电话沟通等,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重视加强家园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努力使家长从观念上的积极认同转变到行动上的主动配合,使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保持一致。
要使幼儿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需要一个长期的教育培养过程。必须丰富幼儿道德观念,并使这些观念与各种情感体验联结起来,要通过培养幼儿的道德行为来形成幼儿的道德情感,要经常对幼儿提出道德品质的要求,以使幼儿的道德情感体验不断概括和深化。
人常说:一个人没有知识是次品,身体不好是废品,品德不好是危险品。可见,作为一个人,这三样哪样也不能够缺,但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道德行为了。因为纵使一个人有很渊博的知识,很强壮的体魄,但如果德行败坏,那他只会给国家社会带来更大的危害。
现在的社会,由于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各种思想潮流的侵袭,以及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发育。青少年涉世未深,自控力差,明辨是非的能力还没形成,极易受到暴力、金钱等不良思想的诱惑和侵蚀。再加上现在的孩子不比我们小时侯了,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父母的掌上明珠,捧在手心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他们在物质上都得到了充分的满足,但精神世界却极度空虚——没有理想、目标,缺少责任感,自私、任性、惟我独尊,尤为突出的是在道德行为上的严重缺失,既少尊师重教的意识,也缺少爱父母、友同学的心理。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所以,道德教育刻不容缓,责任重大。
再看我们现在许多家长和老师,为了孩子的前途,加大投资,倾注精力,请家教、购书籍、买钢琴、参加各类辅导补*班、特长班等,整天忙的不以乐乎,一味地追求学生的学业成绩和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道德行为的养成,学生每天在书海中徘徊,对于学生的心理思想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或者有时候对于问题孩子,方法简单粗暴,没有去与他多沟通,循循善诱,引导他形成正确的认识,这种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身边,许多孩子不懂得孝敬父母,尊老爱幼,与同学和睦相处,而且有的曾经那么单纯可爱的孩子却染上了不良的恶*,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多么令人可悲。我们扪心自问,这难道是孩子的过错吗,不是的,是我们的教育存在一定的问题。
人之初,性本善。没有哪个孩子一生下来就是坏孩子。孩子的道德行为的形成,与他所处的环境和受到的教育有关系,所以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作为家长尤其是我们搞教育的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孩子的道德行为教育。我们教师应把德育教育放在工作的首位,人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曾听到这样一个小故事,听后很有感触,一个因大意误诊病人的医生,在死后被打进第一层地狱,而一个不好好搞教育的老师却要被打入十八层地狱,这是为什么?因为医生医治的是人的身体,而教师却是塑造人类灵魂的,你要教给学生怎样做人,怎样处事,你不仅肩负着学生的知识教育,更肩负着学生的道德教育。一个人知识能力的高低,对他的一生有一定影响,但品德的好环,则影响他的一生。也就是我们知道的一个知识能力不足的人可以用道德来弥补,一个道德不足的人却难以用知识来弥补的道理。因为一个品德良好的人,即使智力水*不高,他照样可在不同岗位上为国家做贡献。所以,德育为先、德育为首应该成为每一个有良知的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自觉坚持的教育方向,同时我们还需要家长的大力支持与合作,不仅要强健学生体魄,更要做到文明学生精神,我们要用自己的爱心去呵护那颗颗幼小的心灵,塑造一个个充满了“爱”的灵魂,让他们不仅拥有知识,还要拥有一颗仁爱之心。我们应教会学生认识*,追求*,创造*。
人们常说“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的,我们决不能让我们的孩子输在德育的起跑线上、做人的起跑线上。因为拥有好的品行和健康的性格,孩子才会健康茁壮地成长,成长为参天大树,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这些比什么都重要!
从根本上讲,没有人会怀疑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尤其是父母总希望自己的孩子远离粗俗和粗野,成为道德高尚的人。从社会发展来说,当今社会也是一个倚重德来发展的社会,对道德和德性的弘扬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与民主建设、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等问题同等重要且影响人类自身生存和未来发展去向的重大问题。现代社会需要有现代性的德育,社会现代化的实现正强烈呼唤德育现代性的生成。在一定意义上,正是德育现代性才是制约德育实效性的根源,当前德育实效性不高,根源正在于其现代性不足。本文关注幼儿这一特殊发展阶段的道德教育现代性及其基础问题,构思从德育现代性的逻辑前提——幼儿道德教育必要性开始,循迹论证幼儿德育现代性内涵及其重要基础,即道德教育哲学和道德教育心理学。
一、幼儿道德教育现代性内涵
认识这一问题之前,必须强调幼儿道德教育的必要性,这不仅是因为后者是前者的逻辑前提,而且没有对这一必要性的科学认识或者根本上认为幼儿德育没有必要,那么在思想上就不会有幼儿德育应有的地位,从而实践上也就不会有幼儿德育的现代性。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构成,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因此幼儿德育也就是人完整道德教育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幼儿时期是个很特殊的时期,这一点从心理学研究即可证明。对道德教育来说,这也是个很重要的时期。幼儿时期心灵纯净,各种思想观点还没有形成,不论受到好的教育与环境影响,还是不好的教育与环境影响,都会在心灵上留下深深的烙印,所谓“少成若天性,*惯成自然”。正因如此,自古以来就不乏仁人志士尤其是教育家十分重视儿童早期的道德教育,从古罗马的昆体良(Marcus Fabius Quintilianus)、普鲁塔克(Ploutarkos)到*代大教育家夸美纽斯(Johann Amos Comenius),从*古代的颜之推到*代鲁迅等,他们都是早期道德教育的倡导者,其有关思想也早已成为德育思想史中最可宝贵的财富。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这些思想难免会带有与各自时代、社会结构相一致的印痕。然而,对历史的批判和继承正是现代德育重建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德育现代性发展的必然要求。传统德育给予现代德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其思想内容和方式方法方面的影响非常深远,至今在部分教育者的观念里还余迹犹存。比如,以讲究“使为则为,使止则止”(《颜氏家训·教子》)为核心特征的重命令轻理喻、重权威轻个性、重控制轻选择、重规训轻德性、重服从轻体验等道德教育思想和方法在家庭和幼儿教育里还大量存在,道德教育内容有教(*俗教化)无德(道德)现象仍较普遍等。应该说,这些都与德育现代化发展方向不相一致。现代社会已在工业文明基础上凭借现代科技的强力推进,正大步朝向现代化,而社会现代化必然要求人的现代化,道德教育在帮助人完成现代化并进而促进社会现代化方面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道德教育本身要尽快完成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变,以适应社会发展和人自身发展的现代性需求。在这一过程中,幼儿道德教育同其它各级各类道德教育一样,增强自身现代性是当前的首要使命,而且在一定意义上说更具有基础性作用。
现代性是相对于传统性而言的,从存在方式或表现形式上看,它体现于道德教育的性质、目标、功能、价值、内容、过程、方法、手段、途径等方方面面,而从存在特性上看,道德教育现代性则是现代德育(相对于传统德育)综合特征的表征,含有科学性、民主性、终身性、全面性、主体性、发展性、全民性、世界性等特性,其核心特性是主体性与发展性。“现代德育以促进人的德性现代化为中心,或者说是以促进主体现代德性发展为根本。主体性、发展性是现代德育的本质规定。”[1]幼儿德育现代性就是坚持以幼儿为德育主体,在发展性德育理念指导下,通过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启发、引导与幼儿的认知、体验、践行的互动,促进幼儿德性健康发展。德育现代性要求对幼儿的道德教育必须走出以往片面主知、主情或主行的德育模式,走向知情行协调发展的德育模式。在现代性的吁求下,幼儿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使自身工作更贴*幼儿心理特点,而且要不辱使命,认真反思在社会现代化背景下幼儿德育的发展理路及其功能价值。因此,幼儿教育者就要从理论上来充实幼儿德育的现代性基础,即道德教育哲学和道德教育心理学。
二、幼儿道德教育现代性的哲学基础
从哲学视角观照道德教育已有几千年的历史,道德总是哲学在思考伦理价值时的首要选择。道德哲学是时代精神的反映,是引领一个时代道德发展的航标。美国著名道德教育家柯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曾说:“道德哲学和道德心理学是研究道德教育的两个基本领域,道德心理学是研究道德发展是什么的问题,道德哲学探讨道德发展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在我们为道德教育找到一个合理的基础之前,必须把心理学上的‘是’和哲学上的‘应该’这两种研究结合起来。”[2]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直到今天道德实践领域并没有很好地实现这两者的联姻,不仅如此,教育者的观点和行为也较少明确从道德教育哲学和道德教育心理学出发。这种现象在基础教育包括幼教阶段的学校道德教育中非常明显,直接表现则是道德教育的人为痕迹随处可见。“如果说人们对道德哲学家很少直接就道德教育问题发表言论还只是感到遗憾的话,那么教育工作者不能或很少自觉利用道德哲学的成果,则可称之为教育的不幸了。”[3]实际情况正是这样,教育工作者还缺乏对道德教育价值深刻的反思,对当前如何进行道德教育和进行什么样的道德教育等问题的思考和解决也缺乏主动寻求道德教育研究成果的意识。一百多年来,道德教育在现代化的征程中已取得丰硕成果,它们对更新教育者的教育观念以及推进道德教育现代化进程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正如著名教育哲学家乔治·奈勒(G·F·Kneller)所言:“哲学**了教师的想象力,同时又指导着他的理智。教师追溯各种教育问题的哲学根源,从而以比较广阔的眼界来看待这些问题。教师通过哲理的思考,致力于系统地解决人们已经认识清楚并提炼出来的各种重大问题。那些不应用哲学去思考问题的教育工作者必然是肤浅的。一个肤浅的教育工作者,可能是好的教育工作者,也可能是坏的教育工作者——但是,好也好得有限,而坏则每况愈下。”[4]因此,与所有教育工作者一样,幼儿教育工作者首先也应是一位道德哲学家,对幼儿道德发展应有自己的且符合时代要求的思考,从而使人的德性在生命的幼年就能得到深深的培植。
现代化和多元化发展的社会对人已从多方面提出了要求,而最根本的是要求人从唯知是求、唯知是德的“知性人”困境中解脱出来,将人的发展融入社会、自然及环境和谐发展之中,建构起全面发展与和谐发展的德性人。自然,要完**自身这一伟大转变的任务就要从幼儿抓起,要让幼儿德育走出传统重智轻德、重护轻养(修养)、重教轻育等诸多一重一轻的怪圈,真正使幼儿德育建基于现代性之上。从道德教育哲学的角度来看,当前幼儿德育要认真反思并处理好以下若干重要问题:
一是道德教育与*俗教育的关系。学界普遍认为,道德与*俗同属社会规范,但*俗是非道德性社会规范,道德既有个性也有共性,而*俗则是特定社会的一致性认同或权威的规定。对幼儿道德教育来说,如何看待道德与*俗的关系,涉及到对幼儿德性价值的不同认识。有些幼儿教育工作者倾向于认为幼儿还处在道德睡眠时期,对幼儿谈道德不切实际,有“小题大作”之嫌,他们往往以*俗教育代替道德教育,认为幼儿需要的只是遵守。显然,“单纯服从并不是道德,道德不只是盲目地接受*俗和" 传统”。[5]
二是道德、社会准则与个人选择的关系。幼儿是否需要自己的道德选择?不少人认为幼儿太小,还不懂得选择,其实这是对幼儿作为道德主体这一事实的极大漠视。无视幼儿的道德选择,道德教育就只能是**的意志,是**的随意干预和强迫控制,所培养的也只是一种“听话”道德。作为道德哲学的一个公设,“‘道德的’不仅指服从和适应特定社会所认可的*俗和规则的行为,而且指个人在面临各种不同原则和行为时所作的选择行动”。[6]道德哲学家弗兰克纳(William·K·Frankena)也说:“道德的产生是有助于个人的好的生活,而不是对个人进行不必要的干预。道德是为了人而产生,但不能说人是为了体现道德而生存。”[7]与这一现代德育思想相映照,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幼儿园必须“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鼓励他们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解决问题,不轻易放弃克服困难的尝试”。(关于此点还可见下文道德心理学的进一步分析)
三是纪律与道德发展的关系。教育者*惯将纪律诠释为对外在强加的各种社会准则的服从,是控制孩子的一种手段。这种纪律观值得认真反思。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纪律是整个教育过程的结果,而不是个别的特殊的方法”,作为一种教育的结果,其目标状态表征为“自觉纪律”(即不论有无监督,主体能始终做出正确的行为)。[8]比较上述两种不同的纪律观,可以发现包含于其中的各自不同的道德主张和明显不同的道德教育取向,在前者纪律是一种工具,有很强的**取向,而在后者纪律则成为发展的目的,是一种儿童取向,纪律不再是束缚儿童自身的一种手段,而成为有益于儿童发展的发展性纪律,即实现了纪律教育由外在控制到内在自我调节的恰当转换。
以上三方面相互联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道德哲学要求人们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对幼儿道德教育的建设路向、德性培养等问题予以重新思考和判断。
三、幼儿道德教育现代性的心理学基础
正如柯尔伯格所言,道德心理学主要是研究幼儿道德发展是什么的问题。对幼儿教育工作者来说,研究这一问题就是要了解和掌握幼儿道德发展的心理特点和规律。幼儿有灵有情也有智,他(她)不是行为主义者手中操纵的机器,也不是认知主义者所解读的那样冰冷的理性,甚至也不可以当作等待解读的“文本”。幼儿道德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既不是**经验的总结,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随幼儿生活的发展一起发展,随幼儿的成长一道成长的。幼儿生命的鲜活性使得他对生活有着无比的热爱,对人类道德有着不尽的探索兴趣,他对道德有着一份天然的情感,这种情感就是善。幼儿对这个世界的感受会构成他对道德理解的一部分,也是今后道德自我建构极为重要的内容。因此,教育者有责任呵护并珍视幼儿对待世界的这份情感,并使对幼儿的道德教育能很好地适应其自身成长的特点和规律。
作为道德心理学领域的旗帜性人物,皮亚杰(Jean Piaget)和柯尔伯格已于上个世纪先后研究了儿童以道德认知为核心的道德发展规律,从总体上揭示出了道德发展遵从由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路向。而从20世纪下半叶以来,受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以及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建构主义心理学的启示,道德心理学领域关注的问题更为转向儿童自身及其与社会相互作用方面,这使得传统单向度的社会决定论道德教育彻底走向它的尽头。突出的表现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关于体验、移情与社会行为,二是关于选择、建构与道德发展。这两个方面的理论及其应用对于提高幼儿德育现代性水*,增强其实效性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其次,体验正被学界认为是道德生成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和途径。就幼儿来说,研究表明,幼儿一般还不会明确考虑行为的道德后果与做出道德上的自我批评或自我反思,其道德体验源于行为的直接结果。这种特点的体验方式连同**对他的处置方式一起共同决定了幼儿是一个“愉快的生活者”还是一个**眼中的“侵犯的快乐者”。心理学家吉尔·诺姆(Gil Noam,1993)的研究很好说明了这一问题,他认为“一些儿童早期不良的经验会导致一种‘不良意愿’模式的建构,而长期的伤害和同伴的拒绝则会扭曲儿童道德互惠的建构,以至于这样的孩子感到‘有权力’以攻击和剥削的方式对待别人”。[11]显然,对教育者来说,防止幼儿建构“不良意愿”模式并代之以“良好意愿”模式是件极为重要的事,否则当幼儿将这种不良模式整合到道德自我建构中时,就会在以后生活中,尤其是解读社会道德情景时形成个人偏见。
最后是移情(empathy),一种替他人着想的道德能力。目前,国内外大量相关研究一致表明,儿童亲社会道德行为同移情能力密切联系在一起,而禁止性道德行为则同负疚、羞愧以及厌恶感联系在一起。这说明移情有助于儿童做出亲社会道德行为或利他行为,而且它同儿童的道德判断、道德推理甚至道德*惯的形成是整合在一起的,是影响儿童道德图式建构的重要因素并成为其不可分离的一部分。这种研究喻示了幼儿道德教育新的方向,并成为培养幼儿合作意识的道德心理基础。
总之,发展幼儿道德教育现代性要求幼儿教育工作者在尊重幼儿道德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积极转变观念、改革教育模式,从而不断增强道德教育对幼儿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注: [2][美]柯尔伯格著,魏贤超、柯森译:《道德教育的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3][6]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7页 [5][7][美]威廉·弗兰克纳,黄伟合等译:《善的求索:道德哲学导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47页
[8]于钦波、刘民:《外国德育思想史》,四川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497页
[9]郭本禹:《当代心理学的新进展》,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10页
[10][11][美]拉瑞·P·纳希:《道德领域中的教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54、165页
6:凡是与虚伪相矛盾的东西都是极其重要而且有价值的。 (高尔基)
7: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是最难能可贵的革命品质。 (*)
8: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 ((前苏联)高尔基)
9: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春秋)孔丘)
10:*惯是我们强有力的偶像,我们都得臣服于它。 (亚兰)
11:不衿细行,终累大德。 (《尚书》)
12:不诚则有累,诚则无累。 (杨时)
13:仁者莫大于爱人。 (《礼记》)
14:劳动是人类存在的'基础和手段,是一个人在体格、智慧和道德上臻于完善的源泉。 (乌申斯基)
15供:钓名沽誉,眩世炫俗,由君子观之,皆所不取也。 (方孝孺 )
16: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又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韩愈)
17供:我不能说我不珍视这些荣誉,并且我承认它很有价值,不过我却从来不曾为追求这些荣誉而工作。 (法拉第)
18: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 (苏霍姆林斯基)
19:十分重要的是,关于祖国的豪言壮语和崇高理想在我们学生的意识中不要变成响亮的然而是空洞的辞藻,不要使它们由于一再重复而变得黯然失色、*淡无奇。让孩子们不要去空谈崇高的理想,让这些理想存在于幼小心灵的热情激荡之中,存在于激奋的情感和行动之中,存在于爱和恨、忠诚和不妥协的精神之中。 (苏霍姆林斯基)
20:德行的实现是由行为,不是由文字 (夸美纽斯)
21: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
22:人生至愚是恶闻已过,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 (申居郧)
23:勤俭是幸福之本,浪费是贫困之苗。 (谚语)
24: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 ((金)元好问)
25:上为天子而不骄,下为匹夫而不忄昏,此之谓全德之人。 ((战国)吕不韦)
26:关心公益应当是每个有相当教养的人所共同的。 (托尔斯泰)
27: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 (莎士比亚 )
28:事师之犹事父也。 (《吕氏春秋》)
29:做人要有人格,做官要有官德,做事要靠本事 (郑培民)
30:两袖清风身欲飘,杖藜随月步长桥。 ((元)陈基)
31:*惯没有法律那样明智,可它们往往更盛行。 (狄斯累利)
32:人心恶假贵重真。 (白居易)
33:我在日常生活中严守着一个美好的准则:“贵在自知之明”,我是以此来鞭策自己的。 (安格尔)
34:懒惰作者:它是一种对待劳动态度的特殊作风。它以难以卷入工作而易于离开工作为其特点。 (杰普莉茨卡娅)
35:多欲亏义,多忧害智。 (刘安)
36:成家子,粪如宝;败家子,钱如草。 (谚语)
道德教化的古诗句
道德诗句
古诗教学中的道德
道德的诗句
劝惩教化的古诗
古诗里的道德教育
有关道德教育的古诗
关于道德的诗句
有关道德的诗句
道德高尚的诗句
形容道德的古诗句
形容道德的诗句
赞美道德的诗句
赞美道德的古诗句
教师道德品质的古诗
伦理道德教育的古诗
崇尚道德的诗句
道德沦丧的诗句
古诗词中的道德教育
有关道德的古诗句知乎
伦理道德的诗句
道德修养的诗句
思想道德的古诗句
道德名句
描写道德的诗句
描写人格道德教养的古诗
关于水善施教化的古诗
道德的句子
道德句子
道德的古诗大全
月亮与秋天的古诗
赞美服务区的古诗
有古诗文的美文
古诗词中的第一个字是悲的
代表小雪的古诗
春天的海报手绘小学生加古诗
古诗中最怕的诗
播放古诗零食的厘米
形容爱情三心二意的古诗
话不多说你要的古诗词来了
关于余子的古诗
关于宇字的成语和古诗
火树银光相辉映的古诗
关于说说爱情的古诗词
学霸笔记上的古诗
有关草的古诗意象
关于雪的4首简单古诗
兰州语文中考常考的古诗
全网最火的古诗竹石
关于五月劳动节的古诗
点评学生朗读古诗的评语
朗读家族的古诗
儿童古诗啰嗦的风
关于描写仿古凤凰的古诗
古诗里的春天风景
江南春花烂漫的古诗词
春天的思乡古诗
怀古伤今的整首古诗
难忘的十大古诗
关于思琳的古诗
最难背的古诗是白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