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带雁的古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带雁的古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带雁的古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带雁的古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鸿雁作为审美对象,具有丰富的美学意蕴。鸿雁是随阳之鸟,它虽然在季节和环境的渲染下带有“秋”的意象,但它与蟋蟀、鸣蝉等秋虫之美仍有所不同。秋虫潜鸣,是对寒冷的畏惧和哀叹;鸿雁南翔,则是对寒冷的抗争,对光明与温暖的追求和向往。听秋虫之浅吟低唱,不免产生物华将尽的寂寥之感;看鸿雁之布阵南征,则令人心境开阔,精神振奋。故秋虫的审美基调表现为凄清低婉,鸿雁的审美基调则主要表现为辽阔高远。
一、鸿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乘着长风,奋力飞往南方越冬。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在古诗词中,文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
二、以鸿雁来指代书信,或托鸿雁传书,抒思乡怀亲之情。
“鸿雁传书”的“来龙”即传说有着两个版本,一个是“男人版”:出自《汉书·苏武传》中“苏武牧羊”的故事。据载,汉武帝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汉朝使臣中郎将苏武出使匈奴被单于(匈奴君主)扣留,他不肯就范,单于便将他流放到北海(今贝加尔湖)无人区牧羊。19年后,汉昭帝继位,汉匈和好,结为姻亲。汉朝使节来匈,要求放苏武回去,但单于不肯,却又说不出口,便谎称苏武已经死去。后来,汉昭帝又派使节到匈奴,和苏武一起出使匈奴并被扣留的副使常惠,通过禁卒的帮助,在一天晚上秘密会见了汉使,把苏武的情况告诉了汉使,并想出一计,让汉使对单于讲:“汉朝天子在上林苑打猎时,射到一只大雁,足上系着一封写在帛上的信,上面写着苏武没死,而是在一个大泽中。”汉使听后非常高兴,就按照常惠的话来责备单于。单于听后大为惊奇,却又无法抵赖,只好把苏武放回。苏武因此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有气节的外交官,而“鸿雁传书”一时亦被传为美谈,这只虚拟的大雁就从此成为了中国邮政翩翩展翅的象征的雏形。
有关“鸿雁传书”,民间还流传着另一个凄美的“女人版”:唐朝薛*贵远征在外,妻子王宝钏苦守寒窑数十年矢志不移。有一天,王宝钏正在野外挖野菜,忽然听到空中有鸿雁的叫声,勾起她对丈夫的思念。动情之中,她请求鸿雁代为传书给远征在外的薛*贵,好心的大雁欣然同意,可是荒郊野地哪里去寻笔墨?情急之下,她便撕下罗裙,咬破指尖,用鲜血写下了一封盼望夫妻早日团圆的家书,让鸿雁捎去。
三、以鸿雁喻人生际遇、人生精神境界。
1、在古诗词中,文人常常以“孤鸿”、“哀鸿”的悲鸣来喻人生遭遇的凄凉悲惨。如《诗经·小雅·鸿雁》中有:“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此哲人,谓我劬劳。维彼愚人,谓我宣骄。”该诗写使臣行于四方,见流民如鸿雁飞集于野,流民喜使者到来,皆合词倾诉,如鸿雁哀呜之声不绝。*常常以“哀鸿”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呼号的饥民,以“鸿雁在野”、“哀鸿遍野”喻指百姓流离失所。
2、鸿雁是候鸟,春秋迁徙。在古诗词中,诗人常常取鸿雁春秋迁徙,一生漂泊无定,没有依靠,喻人生遭遇的凄凉悲苦。如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首词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期写的,苏轼用比兴的手法,以缥缈的“孤鸿”喻“幽人”,孤鸿惊恐不安,心怀幽恨,拣尽寒枝,都不肯栖息,只得归宿于荒冷的沙洲,这正是苏轼贬居黄州时心情与处境的写照。
3、鸿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乘着长风,飞往南方越冬。在古诗词中,诗人常常取鸿雁翱翔于天际,自由自在,喻一种超然于物外,自由自在的人生精神境界。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赠秀才入军》)是嵇康的名句,诗人的视线追随着天空中自由飞翔的鸿雁,随归鸿远去的,不仅仅是目光,也是他那渴望精神自由的心灵。他已化身飞鸟,神游寥阔长空,达到一种超然玄远的境界—道家向往的逍遥游的境界。
赠秀才入军·息徒兰圃
魏晋–嵇康
息徒兰圃,秣马华山。
流磻*皋,垂纶长川。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
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嘉彼钓翁,得鱼忘筌。
郢人逝矣,谁与尽言?
诗人想象嵇喜行军之暇领略山水乐趣的情景。他将在长满兰草的野地上休息,在鲜花盛开的山坡上喂马,在草地上弋鸟,在长河里钓鱼。一边若有所思地目送南归的鸿雁,一边信手抚弹五弦琴。他的心神游于天地自然之中,随时随地都对自然之道有所领悟。显然这里所写的与其说是征人生活,不如说是抒写诗人自己纵心自然的情趣。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宋–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整首诗运用陪衬、烘托和夸张的手法,没有一句正面直接描写楼高,句句从俯视纵观岳阳楼周围景物的渺远、开阔、高耸等情状落笔,却无处不显出楼高,不露斧凿痕迹,自然浑成,巧夺天工。
闺怨
唐-沈如筠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诗写得情意动人。三四两句尤为精妙,十字之外含意很深。“孤月”之“孤”,流露了思妇的孤单之感。但是,明月是可以跨越时空的隔绝,人们可以千里相共的。愿随孤月,流照亲人,写她希望从愁怨之中解脱出来,显出思妇的感情十分真挚。
霜月
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仅从文本看,诗写深秋月夜景色,然不作静态描写,而借神话传说宛言月夜冷艳之美。首句以物候变化说明霜冷长天,深秋已至。次句言月华澄明,天穹高迥。三四句写超凡神女,争美竞妍。诗以想像为主,意境清幽空灵,冷艳绝俗。颇可说明义山诗之唯美倾向。
长安秋望
唐-杜牧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这是一曲高秋的赞歌。题为“长安秋望”,重点却并不在最后的那个“望”字,而是赞美远望中的长安秋色。“秋”的风貌才是诗人要表现的直接对象。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作者从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而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1、——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2、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3、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韦应物《闻雁》
4、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徐昌图《临江仙·饮散离亭西去》
5、莫道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王恭《春雁》
6、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7、——曹操《蒿里行》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8、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
9、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10、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李益《春夜闻笛》
11、古戍三秋雁,高台万木风。——屈大均《鲁连台》
12、——江总《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 雁足无书古塞幽。
13、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苔。——钱起《归雁》
14、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韩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15、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16、芦酒烧蓬媛,霜鸿捻箭看。黄河古城道,秋雪白漫漫。——李廓《送振武将军》
17、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时候。——关汉卿《沉醉东风·重九》
18、——陈达叟《菩萨蛮·举头忽见衡阳雁》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19、大都秋雁少,只是夜猿多。——高適《送郑侍御谪闽中》
20、——韦承庆《南中咏雁诗》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赞美关于大雁的诗句古诗大全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文森《九日》
六六雁行连八九,只待金鸡消息。——施耐庵《念奴娇·天南地北》
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附书。——王维《伊州歌》
浮雁沈鱼,终了无凭据。——晏几道《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
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苔。——钱起《归雁》
几行归去尽,片影独何之。——崔涂《孤雁》
猎人箭底求伤雁,钓户竿头乞活鱼。——王建《寄旧山僧》
白雁乱飞秋似雪,清露生凉夜。——吴西逸《清江引·秋居》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杜甫《孤雁》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庾信《重别周尚书》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温庭筠《瑶瑟怨》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晏殊《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韦应物《夕次盱眙县》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刘彻《秋风辞》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白居易《南湖早春》
大都秋雁少,只是夜猿多。——高適《送郑侍御谪闽中》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杜牧《齐安郡晚秋》
高馆张灯酒复清,夜钟残月雁归声。——高適《夜别韦司士》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梦回芳草思依依,天远雁声稀。——李煜《喜迁莺·晓月坠》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江总《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
举头忽见衡阳雁。——陈达叟《菩萨蛮·举头忽见衡阳雁》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適《别董大二首》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好把音书凭过雁。——李清照《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
鸿雁在云鱼在水。——晏殊《清*乐·红笺小字》
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陆游《秋晚登城北楼》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王勃《蜀中九日》
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刘长卿《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雁起青天,数行书似旧藏处。——吴文英《齐天乐·与冯深居登禹陵》
孤雁儿
年代:【宋】作者:【李清照】体裁:【词】
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
藤床纸帐朝眠起,
说不尽无佳思。
沈香烟断玉炉寒,
伴我情怀如水。
笛里三弄,
梅心惊破,
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
又催下千行泪。
吹箫人去玉楼空,
肠断与谁同倚?
中国好诗词,风雅颂古今!中国好诗词打造最纯粹的诗词分享*台!品读、鉴赏经典诗词歌赋,分享、交流精美原创文学。不一样的文学阅读体验,不一样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播。欢迎各位关注,同时也欢迎各位投稿!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鸿雁作为审美对象,具有丰富的美学意蕴。鸿雁是随阳之鸟,它虽然在季节和环境的渲染下带有“秋”的意象,但它与蟋蟀、鸣蝉等秋虫之美仍有所不同。秋虫潜鸣,是对寒冷的畏惧和哀叹;鸿雁南翔,则是对寒冷的抗争,对光明与温暖的追求和向往。听秋虫之浅吟低唱,不免产生物华将尽的寂寥之感;看鸿雁之布阵南征,则令人心境开阔,精神振奋。故秋虫的审美基调表现为凄清低婉,鸿雁的审美基调则主要表现为辽阔高远。
一、鸿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乘着长风,奋力飞往南方越冬。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在古诗词中,文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
二、以鸿雁来指代书信,或托鸿雁传书,抒思乡怀亲之情。
“鸿雁传书”的“来龙”即传说有着两个版本,一个是“男人版”:出自《汉书·苏武传》中“苏武牧羊”的故事。据载,汉武帝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汉朝使臣中郎将苏武出使匈奴被单于(匈奴君主)扣留,他不肯就范,单于便将他流放到北海(今贝加尔湖)无人区牧羊。19年后,汉昭帝继位,汉匈和好,结为姻亲。汉朝使节来匈,要求放苏武回去,但单于不肯,却又说不出口,便谎称苏武已经死去。后来,汉昭帝又派使节到匈奴,和苏武一起出使匈奴并被扣留的副使常惠,通过禁卒的帮助,在一天晚上秘密会见了汉使,把苏武的情况告诉了汉使,并想出一计,让汉使对单于讲:“汉朝天子在上林苑打猎时,射到一只大雁,足上系着一封写在帛上的信,上面写着苏武没死,而是在一个大泽中。”汉使听后非常高兴,就按照常惠的话来责备单于。单于听后大为惊奇,却又无法抵赖,只好把苏武放回。苏武因此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有气节的外交官,而“鸿雁传书”一时亦被传为美谈,这只虚拟的大雁就从此成为了中国邮政翩翩展翅的象征的雏形。
有关“鸿雁传书”,民间还流传着另一个凄美的“女人版”:唐朝薛*贵远征在外,妻子王宝钏苦守寒窑数十年矢志不移。有一天,王宝钏正在野外挖野菜,忽然听到空中有鸿雁的叫声,勾起她对丈夫的思念。动情之中,她请求鸿雁代为传书给远征在外的薛*贵,好心的大雁欣然同意,可是荒郊野地哪里去寻笔墨?情急之下,她便撕下罗裙,咬破指尖,用鲜血写下了一封盼望夫妻早日团圆的家书,让鸿雁捎去。
三、以鸿雁喻人生际遇、人生精神境界。
1、在古诗词中,文人常常以“孤鸿”、“哀鸿”的悲鸣来喻人生遭遇的凄凉悲惨。如《诗经·小雅·鸿雁》中有:“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此哲人,谓我劬劳。维彼愚人,谓我宣骄。”该诗写使臣行于四方,见流民如鸿雁飞集于野,流民喜使者到来,皆合词倾诉,如鸿雁哀呜之声不绝。*常常以“哀鸿”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呼号的饥民,以“鸿雁在野”、“哀鸿遍野”喻指百姓流离失所。
2、鸿雁是候鸟,春秋迁徙。在古诗词中,诗人常常取鸿雁春秋迁徙,一生漂泊无定,没有依靠,喻人生遭遇的凄凉悲苦。如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首词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期写的,苏轼用比兴的手法,以缥缈的“孤鸿”喻“幽人”,孤鸿惊恐不安,心怀幽恨,拣尽寒枝,都不肯栖息,只得归宿于荒冷的沙洲,这正是苏轼贬居黄州时心情与处境的写照。
3、鸿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乘着长风,飞往南方越冬。在古诗词中,诗人常常取鸿雁翱翔于天际,自由自在,喻一种超然于物外,自由自在的人生精神境界。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赠秀才入军》)是嵇康的名句,诗人的视线追随着天空中自由飞翔的鸿雁,随归鸿远去的,不仅仅是目光,也是他那渴望精神自由的心灵。他已化身飞鸟,神游寥阔长空,达到一种超然玄远的境界—道家向往的逍遥游的境界。
赠秀才入军·息徒兰圃
魏晋–嵇康
息徒兰圃,秣马华山。
流磻*皋,垂纶长川。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
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嘉彼钓翁,得鱼忘筌。
郢人逝矣,谁与尽言?
诗人想象嵇喜行军之暇领略山水乐趣的情景。他将在长满兰草的野地上休息,在鲜花盛开的山坡上喂马,在草地上弋鸟,在长河里钓鱼。一边若有所思地目送南归的鸿雁,一边信手抚弹五弦琴。他的心神游于天地自然之中,随时随地都对自然之道有所领悟。显然这里所写的与其说是征人生活,不如说是抒写诗人自己纵心自然的情趣。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宋–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整首诗运用陪衬、烘托和夸张的手法,没有一句正面直接描写楼高,句句从俯视纵观岳阳楼周围景物的渺远、开阔、高耸等情状落笔,却无处不显出楼高,不露斧凿痕迹,自然浑成,巧夺天工。
闺怨
唐-沈如筠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诗写得情意动人。三四两句尤为精妙,十字之外含意很深。“孤月”之“孤”,流露了思妇的孤单之感。但是,明月是可以跨越时空的隔绝,人们可以千里相共的。愿随孤月,流照亲人,写她希望从愁怨之中解脱出来,显出思妇的感情十分真挚。
霜月
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仅从文本看,诗写深秋月夜景色,然不作静态描写,而借神话传说宛言月夜冷艳之美。首句以物候变化说明霜冷长天,深秋已至。次句言月华澄明,天穹高迥。三四句写超凡神女,争美竞妍。诗以想像为主,意境清幽空灵,冷艳绝俗。颇可说明义山诗之唯美倾向。
长安秋望
唐-杜牧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这是一曲高秋的赞歌。题为“长安秋望”,重点却并不在最后的那个“望”字,而是赞美远望中的长安秋色。“秋”的风貌才是诗人要表现的直接对象。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作者从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而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使至塞上
唐–王维
1、——赵嘏《长安晚秋》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2、——关汉卿《大德歌·春》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
3、日翻龙窟动,风扫雁沙*。——谢榛《渡黄河》
4、——杜牧《早雁》 杨柳千条送马蹄,北来征雁旧南飞。
5、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李煜《清*乐·别来春半》
6、——史达祖《鹧鸪天·卫县道中有怀其人》 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苔。
7、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韦应物《夕次盱眙县》
8、几行归去尽,片影独何之。——崔涂《孤雁》
9、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韦庄《章台夜思》
10、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李颀《送魏万之京》
11、——江总《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 雁足无书古塞幽。
12、一春鱼雁无消息,则见双燕斗衔泥。——关汉卿《大德歌·春》
13、大都秋雁少,只是夜猿多。——高适《送郑侍御谪闽中》
14、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李煜《长相思·一重山》
15、雨霁鸡栖早,风高雁阵斜。——陆游《幽居》
16、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刘长卿《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17、早雁忽为双,惊秋风水窗。夜长人自起,星月满空江。——李益《水宿闻雁》
18、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
19、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韩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20、风紧雁行高,无边落木萧萧。——纳兰性德《河渎神·风紧雁行高》
雁的诗句
1) 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 ——出处: 韦承庆《南中咏雁诗》
2)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出处: 王勃《蜀中九日 》
3)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出处: 欧阳修《戏答元珍》
4)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出处: 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
5)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出处: 杜甫《孤雁 》
6)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出处: 李商隐《春雨》
7)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出处: 韦应物《闻雁》
8)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出处: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9) 鸿雁在云鱼在水。 ——出处: 晏殊《清*乐•红笺小字》
10)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出处: 杜甫《孤雁 》
11)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出处: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12)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出处: 薛道衡《人日思归》
13)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出处: 杜甫《天末怀李白》
14)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出处: 曹操《蒿里行》
15)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出处: 温庭筠《瑶瑟怨》
16)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出处: 刘禹锡《秋风引》
17)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出处: 杜甫《孤雁 》
18)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出处: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19)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出处: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20)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出处: 高適《别董大二首》
21)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出处: 黄庭坚《寄黄几复》
22)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出处: 李颀《古从军行》
23) 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 ——出处: 朱敦儒《采桑子•彭浪矶》
24)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出处: 江总《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
25)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出处: 王维《使至塞上》
26)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出处: 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27)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出处: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28)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出处: 王湾《次北固山下》
29) 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出处: 徐昌图《临江仙•饮散离亭西去》
30)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出处: 李颀《送魏万之京》
31)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出处: 赵嘏《长安晚秋 》
32)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出处: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33) 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出处: 李煜《长相思•一重山》
34) 雁足无书古塞幽。 ——出处: 史达祖《鹧鸪天•卫县道中有怀其人》
35) 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苔。 ——出处: 钱起《归雁》
36)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出处: 李商隐《霜月》
1、*安日问南归雁,三峡清秋依晓猿。——张玉娘《和谪弟三一三峡晓征寄回韵》
2、洞庭无过雁,书疏莫相忘。——杜甫《潭州送韦员外牧韶州》
3、芦笋穿荷叶,菱花罥雁儿。——王维《戏题示萧氏甥》
4、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5、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李商隐《春雨》
6、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7、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陆游《夜泊水村》
8、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温庭筠《菩萨蛮·水精帘里颇黎枕》
9、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杜牧《齐安郡晚秋》
10、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11、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温庭筠《瑶瑟怨》
12、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13、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姜夔《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14、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沈如筠《闺怨二首·其一》
15、秋雨雁来急,夜舟人未眠。——梅尧臣《宿邵埭闻雨因买藉芡人回呈永叔》
16、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李颀《送魏万之京》
17、长沙入楚深,洞庭值秋晚。人随鸿雁少,江共蒹葭远。 ——韩愈《送湖南李正字归》
18、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19、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李益《春夜闻笛》
20、猎人箭底求伤雁,钓户竿头乞活鱼。——王建《寄旧山僧》
夜游宫人去西楼雁杳古诗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广义的古诗,泛指*战争以前中国所有的诗歌,与*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夜游宫人去西楼雁杳古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夜游宫·人去西楼雁杳
宋代:吴文英
人去西楼雁杳。叙别梦、扬州一觉。云澹星疏楚山晓。听啼乌,立河桥,话未了。
雨外蛩声早。细织就、霜丝多少。说与萧娘未知道。向长安,对秋灯,几人老。
译文
人离去后西楼就变得空空如也,鸿雁也早已经飞往远方而渺无踪影。与旧日朋友畅叙别离之情也只能在那虚幻的梦境。我和你站立在河桥上,倾述着分别以后的彼此的相思与深情。话还没有说完,却被窗外鸟儿的啼声惊醒了。只见外面云淡星稀,天才刚刚拂晓,楚山迷蒙不清。
秋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夹杂着蟋蟀的哀鸣,仿佛织布机梭在来往穿行,织出了我那如同繁星般的满头白发。这种凄清艰苦的境况,即使我告诉伊人,恐怕也难以体会到我现在的心情。我遥望京师,独自一人对着一盏荧荧秋灯,怎能不百愁俱生,那丝丝白发,怎能不再添几茎?
赏析
这首词是秋梦怀人之作,从“向长安”可知,词人所怀念的人是杭州姬妾。上片写梦中所见,叙别离而托之于梦境,虚处实写,颇有情致。首三句借用杜牧《遣怀》“十年一觉扬州梦”诗意,写人去雁杳,是从别后写起,然后再补写别时情景:男女二人伫立河桥,执手话别,依依难舍。下片写离别后叹衰老而寄相思,词调清苦。“云淡星疏”四句,结构上有倒装。“听啼乌”三字本来应在最后,但用者将其放在中间,不仅公是用韵的需要,而且可以加重埋怨、遗憾的语气,也使句法变化生动,词意曲折,增加了趣味性。全词中情景兼融,韵致清雅。陈洵《海绡说词》云:楚山梦境,长安京师,是运典,扬州则旧游之地,是赋事;此时觉翁身在临安也。词则沉朴浑厚,直是*后身。
古诗简介
《夜游宫·人去西楼雁杳》由吴文英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这首词是作者在临安思念爱妾之作。上阕开头一句“人去”即指爱妾早夭。回忆往事,犹如一梦。下阕“雨外蛩声”是眼前景,“细织”、“霜丝”写白发渐多。但一切对方无从知道,我却独对秋灯老去,这才令人无限感伤!此作采用时空跳接,现实与梦境交织等手法,营造出一个凄清而又令人痴迷的境界。
译文
人离去后西楼就变得空空如也,鸿雁也早已经飞往远方而渺无踪影。与旧日朋友畅叙别离之情也只能在那虚幻的'梦境。我和你站立在河桥上,倾述着分别以后的彼此的相思与深情。话还没有说完,却被窗外鸟儿的啼声惊醒了。只见外面云淡星稀,天才刚刚拂晓,楚山迷蒙不清。
秋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夹杂着蟋蟀的哀鸣,仿佛织布机梭在来往穿行,织出了我那如同繁星般的满头白发。这种凄清艰苦的境况,即使我告诉伊人,恐怕也难以体会到我现在的心情。我遥望京师,独自一人对着一盏荧荧秋灯,怎能不百愁俱生,那丝丝白发,怎能不再添几茎?
注释
⑴霜丝:指白发。
⑵萧娘:女子泛称。
⑶几:多么,感叹副词。
赏析/鉴赏
这首词是秋梦怀人之作,从“向长安”可知,词人所怀念的人是杭州姬妾。上片写梦中所见,叙别离而托之于梦境,虚处实写,颇有情致。首三句借用杜牧《遣怀》“十年一觉扬州梦”诗意,写人去雁杳,是从别后写起,然后再补写别时情景:男女二人伫立河桥,执手话别,依依难舍。下片写离别后叹衰老而寄相思,词调清苦。“云淡星疏”四句,结构上有倒装。“听啼乌”三字本来应在最后,但用者将其放在中间,不仅公是用韵的需要,而且可以加重埋怨、遗憾的语气,也使句法变化生动,词意曲折,增加了趣味性。全词中情景兼融,韵致清雅。陈洵《海绡说词》云:楚山梦境,长安京师,是运典,扬州则旧游之地,是赋事;此时觉翁身在临安也。词则沉朴浑厚,直是*后身。
帶雁的古诗句
写雁的古诗句
带雁的古诗句
有秋雁的古诗句
冬雁的诗句古诗
有雁的诗句
有大雁的古诗句
带雁的诗句古诗
含有雁的古诗句
古诗句中的雁
雁诗句
韩雁字的古诗句
雁的诗句
有孤雁的诗句古诗
和雁有关的古诗句
带归雁的诗句古诗
关于秋雁的古诗句
雁的怀亲诗句古诗
孤雁的诗句古诗
含有雁的诗句古诗
有关写雁的古诗句
含有雁字的的古诗句
有含大雁的古诗句
含有雁字的古诗句
芦雁诗句
含雁的诗句
带雁的诗句
写雁的诗句
雁的思乡诗句古诗
诗句里含有雁的古诗
岁月快的古诗
有关中秋和月亮的古诗全文
赵翼古诗除夕朗诵的背景音乐
一首诗有10行的古诗
描写带月字的古诗词
关于24节气大雪的古诗
古诗的歌曲抖音
撩女友的古诗词
歌颂祖国美好河山的古诗书法作品
最浪漫的中秋节最佳古诗
人群聚集到一起的古诗
描述儿童锻炼身体的古诗
冰心最着名的4首古诗
古诗词的诵读
数学一二单元的画图古诗中秋夜
小学生背诵的七言古诗
描写元宵节的古诗词及意思
那些寓意深刻的古诗
庆祝12月到来的古诗词
天下是由古诗改编的吗
关于20字雪的古诗
关于考试的古诗意义
关于对母爱的古诗
含有姻缘二字的古诗
繁星春水里的所有古诗
比较短含有冬字的古诗
小学生赞美自己家的古诗
中国古代古诗的基本格式
可下载幼儿园元日古诗的教学视频
具有发展之意的古诗词
关于静夜思的古诗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