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带有行舟的古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带有行舟的古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带有行舟的古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带有行舟的古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
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舟在江海,不为莫乘而不浮。君子行义,不为莫知而止休。——《淮南子·说山训》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苏轼《自题金山画像》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佚名《柏舟》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王湾《次北固山下》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王士祯《题秋江独钓图》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李煜《望江南·闲梦远》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杜甫《登岳阳楼》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苏轼《行香子·过七里濑》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似*原走马易放难收。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李白《赠汪伦》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孟浩然《宿建德江》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杜甫《旅夜书怀》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李商隐《安定城楼》
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李白《渌水曲》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吞舟之鱼,陆处则不胜蝼蚁——《吕氏春秋·览·审分览》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蒋捷《梅花引·荆溪阻雪》
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徐俯《春游湖》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周晋《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过载者沉其舟,欲胜者杀其生——《抱朴子·外篇·安贫》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杨万里《昭君怨·咏荷上雨》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范仲淹《江上渔者》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佚名《越人歌》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村行古诗词
古诗原文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译文翻译
马儿穿行在山路上菊花已微黄,任由马匹自由地行走兴致悠长。
千万的山谷回荡着声响静听夜,看数座山峰在夕阳下默默无语。
棠梨的落叶红得好似胭脂一般,香气扑鼻的荞麦花啊洁白如雪。
是什么让我在吟诗时忽觉惆怅,原来乡村小桥像极了我的家乡!
注释解释
信马:骑着马随意行走。野兴:指陶醉于山林美景,怡然自得的乐趣。
晚籁:指秋声。籁,大自然的声响。
棠梨:杜梨,又名白梨、白棠。落叶乔木,木质优良,叶含红色。
荞麦:一年生草本植物,秋季开白色小花,果实呈黑红色三棱状。
原树:原野上的树。原,原野。
创作背景
宋太宗淳化二年(991),王禹偁得罪了宋太宗,贬官商州,任商州团练副使。在王禹偁的“商山五百五十日”里,曾写下二百余首诗,占其全部诗作的三分之一,许多艺术水*较高的诗都作于此时。王禹偁的代表作《村行》便是这一时期的产物,作于淳化三年。
诗文赏析
古代文人被贬谪期间,难免情绪抑郁,但却摆脱了案牍之劳形,可以纵情流连于山水胜景之中,而偏远之地,美丽的大自然最能安顿迁客的心灵。商州的自然美景带给王禹偁极大的抚慰,他曾在《听泉》诗里自嘲说:“*生诗句是山水,谪宦方知是胜游”。时间久了,一方山水之美也就渐渐融化在他那颗诗心里,化作人与自然相谐的动人诗篇。这首诗是他与商山的自然风景进行心灵对话的艺术结晶。
开头两句,交代了时、地、人、事。时令是秋季,这是以“菊初黄”间接交待的;地点是山间小路,这是以“山径”直接点明的;人物是作者本人,这是从诗的结句中的“吾”字而得出的'结论;事情是作者骑马穿山间小路而行,领略山野旖旎的风光,这是从诗行里透露出来的消息。这两句重在突出作者悠然的神态、浓厚的游兴。
三、四两句分别从听觉与视觉方面下笔。前句写傍晚秋声万壑起,这是耳闻;后句写数峰默默伫立在夕阳里,这是目睹。这里,“有声”与“无语”两种截然不同的境界相映成趣,越发显示出山村傍晚的沉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数峰”句写数峰宁静,不从正面着墨,而从反面出之,读来饶有情趣。这正如钱钟书先生在《宋诗选注》中所说的“山峰本来是不能语而‘无语’的,王禹偁说它们‘无语’或如龚自珍《己亥杂诗》说‘送我摇鞭竟东去,此山不语看中原’,并不违反事实;但是同时也仿佛表示它们原先能语、有语、欲语而此刻忽然‘无语’。这样,‘数峰无语’、‘此山不语’才不是一句不消说得的废话······”
颔联耳闻“有声”与目睹“无语”两种截然不同的境界相映成趣,越发显示出山村傍晚的沉寂,富有情趣。诗人迷恋山间那份宁静,然而暮色已悄然降临,还是且行且回。第三联写山乡的红叶与荞麦花:经霜的棠梨叶随风飘落,红艳似火,在山野间分外耀眼;成片的荞麦花开如雪,阵阵清香扑鼻而来。“胭脂”与“白雪”对举,令红的更艳,白的更纯,给读者带来极唯美的视觉感受。诗人乘兴而游,胜景触目,吟咏成诗,可是吟完诗句,一丝怅惘涌上心头,诗人看见了:前面的小桥流水、原野*林,很是眼熟。似乎重归故里,那份*乡情切的感觉也许仅在刹那间一闪,便恍然回转过来,——此地并非诗人的故乡,诗人心中的那份恼意自不待言说,这次村行的情绪也由悠然转入怅然。满目山川,清晖娱人,宦途失意的异乡人却有家不得归,此情此景,真的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作者在前六句诗里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斓、富有诗意的秋日山村晚晴图,较好地体现了宋人“以画入诗”的特点。诗的最后两句由写景转入抒情。前句设问,写诗人在吟诗之后不知为什么忽然感到闷闷不乐;后句作答,写这原来是诗人因蓦然发现村桥原野上的树像他故乡的景物而产生了思乡之情。这样写,就使上文的景物描写有了着落,传神地反映出了作者的心情由悠然至怅然的变化,拓深了诗意。
古诗词泛舟原文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词泛舟原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宋代:周密
老火浊不流,热恼无可避。驾言清溪滨,濯缨税尘辔。
扁舟无定游,放缆任其至。荡桨三汇交,空明发清思。
摘鲜得野实,钓水投香饵。碧筒注芳酒,湘奁荐新芰。
主宾略酬酢,冷暖随所嗜。须臾月轮上,烟水合空翠。
清风真可人,意厚万金施。露叶生辉光,水华多妩媚。
欲拍洪崖肩,欲挽湘君帔。虽无管弦乐,一洗世俗伪。
清弹发邻舸,暗搅潜虬睡。应作蜩蛙观,亦足助幽致。
岂惟家山乐,要是会心地。热官岂办此,未易轻拟议。
我年未四十,齿发已憔悴。往者不可追,来者何可觊。
富贵难幸求,岁月不少置。于此贫贱中,此乐已不啻。
鹤长与凫短,造物正儿戏。功名类蚁梦,身世等萍寄。
百年几良晤,何暇计荣悴。纵有身后名,不博今夕醉。
高歌未知晓,坐见斜河坠。谪仙宫锦舟,继者仅一二。
老坡赤壁游,始尽阐天閟。我后二百年,乃默契此意。
会当歃斯盟,勿使等闲弃。高咏三百言,聊用谂同志。
吴南屏先生自岳阳泛舟金陵兼有苏浙之游次湘乡曾相国韵奉简
清代黎庶昌
尺土欲作阿房筛,万夫撼山龙膊摧。黄金之埋地纪绝,破碎乃自秦以来。
承*一瞬阅三载,池有水竹庭有槐。丽佳未接冠盖盛,战斗喜无笳鼓豗。
当时盗弄等蛮触,人事一生何其乖。相公起试活国手,洗涤浩劫沙虫灰。
遗民来归土渐辟,虽有旱潦不为灾。山川精神要湔祓,凭藉文字辉蓁莱。
南屏老人今诗伯,豪气渐除心尚孩。九江楼头恣游宴,泽国那逢当路豺。
君山如宾集户牖,一回一上真佳哉。天机浩荡物与狎,追逐鸥鹭无嫌猜。
洞庭三月浪花下,桃杏已落青春隤。扁舟访古诣吴越,欲寻兴废生远哀。
十年干戈沦战血,六代歌舞荒烟霾。霸图王业亦安在,白日但照须眉皑。
新诗百篇易感激,把酒莫负千金杯。长江拍天际云海,万里孤帆应好开。
胥台禹穴有余兴,东穷岭峤西岐邰。
《燕歌行·并序》古诗词
在日常学*、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燕歌行·并序》古诗词,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原文】
《燕歌行·并序》
作者:高适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筋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风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注解】
1、《燕歌行》:乐府《相和歌辞·*调曲》旧题,前人曹丕、萧绎、庾信所作,多为思妇怀念征夫之意。
2、御史大夫张公:此指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开元二十三年张因与契丹作战有功,拜辅国大将军兼御史大夫。遂恃功骄纵,不恤士卒,开元二十六年(738),其部将败于契丹,张却隐瞒败绩,虚报战功,并贿赂奉命前去调查的牛仙童。高适从"客"处得悉实情,乃作此诗以"感征戍之事"。
3、"汉家"四句:开元十八年(730)五月,契丹及奚族叛唐,此后唐与契、奚之间战事不断(参《通鉴》213卷)。汉将:指张守珪将领。"非常赐颜色":破格赐予荣耀。
4、摐金伐鼓:军中鸣金击鼓。榆关:山海关。逶迤:连绵不断。碣石:山名,在今河北昌黎县北。此借指东北沿海一带。
5、羽书:插有羽毛的紧急军事文书。瀚海:大沙漠。猎火:狩猎时所举之火。狼山:阴山山脉西段,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此外借瀚海、狼山泛指当时战场。
6、凭陵:逼压。
7、穷秋:深秋。腓(一作衰):变黄。隋虞世基《陇头吟》"穷秋塞草腓,塞外胡尘飞"。
8、"身当"二句:一写主帅受皇恩而轻敌;一写战士拼死苦战也未能冲破敌人的包围。
9、铁衣:借指将士。《木兰辞》:"寒光照铁衣"。玉箸:白色的筷子,比喻思妇的泪水如注。
10、城南:长安城南,当时是百姓居住区;蓟北:唐蓟州治所在渔阳(今天津蓟县)。此泛指东北战场。
11、边风飘飖:一作边庭飘飘,形容边塞战场动荡不宁。绝域:更遥远的边陲。"更何有":更加荒凉不毛。
12、三时:早、午、晚。阵云:战云。刁斗:军中夜里巡更敲击报时用的铜器。
13、死节:为节义而死,此指国捐躯。
14、李将军:指汉将军李广,能征善战,在战场上常身先士卒,又体恤将士,被后世视为好将军的典范。事见《史记·李将军传》。
【注解】:
1、元戎:主帅,指幽州节度使张守啤
2、啵夯鳎
3、金:钲,行军乐器。
4、极边土:临边境的尽头。
5、胡骑句:意谓敌人来势凶猛,像疾风暴雨。凭陵:侵凌。
6、身当两句:意谓战士们身承朝庭的恩遇,常常不顾敌人的凶猛而死战,但仍未能 解除重围。
7、铁衣:指远征战士。
8、玉筋句:指战士们想象他们的妻子,必为思夫远征而流泪;玉筋:旧喻妇女的眼 泪。
9、蓟北:唐蓟州治所在渔阳,今天津蓟县,这里泛指东北边地。
10、刁斗:军中打更用的铜器。
【韵译】:
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 有个随从主帅出塞回来的人, 写了《燕歌行》诗一首给我看。 我感慨于边疆战守的事, 因而写了这首《燕歌行》应和他。
东北边境上的烽烟尘土蔽日遮天; 将领们为扫*凶敌辞家上了前线。
好男儿本看重驰聘沙场为国戍边; 汉家天子对这种精神又格外赏脸。
敲锣打鼓队伍雄赳赳开出山海关; 旌旗蔽日在北方的海边蜿蜓不断。
明月棹孤舟 题吴江徐检讨孤舟垂钓图
毛奇龄〔清代〕
甫里先生何处是。家住*、垂虹亭子。著罢新书,开门闲望。
但见一湖烟水。
放棹偶然垂钓饵。人道是、松陵渔史。若问羊裘,投竿何所,应在白苹洲里。
三姝媚(古卫舟。人谓此舟曾载钱塘宫人)
詹玉〔宋代〕
一篷儿别苦。是谁家、花天月地儿女。紫曲藏娇,惯锦窠金翠,玉璈钟吕。绮*传宣,笑声里、龙楼三鼓。歌扇题诗,舞袖笼香,几曾尘土。因甚留春不住。怎知道人间,匆匆今古。金屋银屏,被西风吹换,蓼汀苹渚。如此江山,应悔却、西湖歌舞。载取断云何处。江南烟雨。
明月棹孤舟 中秋夜舟中坐月
黄燮清〔清代〕
银汉微茫迟画舸。扶残醉、倚篷凉坐。蛩絮芦根,雁稀星外,零落水房灯火。
今夜红楼秋梦锁。罗帷底、玉箫谁和。两处西风,半窗离恨,不独销魂是我。
舟过会稽山下因系舟游*村迨暮乃归
陆游〔宋代〕
六十齿发衰,岁月如逝波。秦王酒瓮边,知复几经过?欣然舍画楫,仄步扪青萝。一径入幽谷,四面闻樵歌。白云忽破碎,翠木相荡摩。潋潋春塘满,柳阴戏双鹅。浮生百忧中,此乐顾岂多。日暮吾其归,已恐烂斧柯。
九月十六日出郡登舟如钱塘十七日舟中杂兴
汪莘〔宋代〕
天地穷时事不穷,最伤心处是凉风。少年每下悲秋泪,投老情如泪亦空。
庚戌春下鄱阳舟中诸作·解舟汭口
陈文蔚〔宋代〕
浩荡春江洗客愁,歌声欸乃发中流。溪斋却忆凭栏日,数尽来舟与去舟。
和之美舟行杂诗八首 其二 舟中夜坐
司马光〔宋代〕
汀沙落*帆,岸柳萦单舸。小市远微茫,簇水初灯火。
龙湾阻风次日舟人必行解舟风回喜赋
何中〔元代〕
东风吹船行,西风留船住。髼松黄头郎,作底使风去。
芦篷两扇当江开,船船相趁风初回。龙渊烟气隔洲失,宣化山光随棹来。
潮头又上推船走,一时便过新河口。两人胜负篷底棋,船行迟速人不知。
黄头郎,稳扶柁,信风宿。大信肉色花枝红,采石酒波春水绿。
舟泊龙江陈比部马参军携酒舟中
游朴〔明代〕
江城五月燕雏飞,江上游人尚未归。目极菰蒲牵雀舫,心怜笙葛换貂衣。
三山指点行难*,六代风流事已非。何处轻舟频载酒,客愁聊傍醉中挥。
舟出龙江奉次廖教授同舟述怀之作
刘崧〔元代〕
承恩解组下蓬莱,万里归舟拂曙开。东日高衔潮水上,北风*渡海门来。
乡情浓似宫壶酒,心事寒于野烧灰。归到西溪寻旧隐,追随还许日迟回。
《舟过安仁》古诗词鉴赏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舟过安仁》古诗词鉴赏,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舟过安仁杨万里〔宋代〕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译文
一艘小小的渔船上有两个小孩,他们把撑船的长竹篙收起来,坐在船里。
怪不得没下雨他们就张开了伞,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当帆让船前进啊。
注释
安仁:县名,1914年因与湖南安仁县同名而改名余江县。
篙:撑船用的竹竿或木杆。
棹:船桨。
怪生:怪不得。
使风:诗中指两个小孩用伞当帆,让风来帮忙,促使渔船向前行驶。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公元1192年,作者乘舟路过安仁县(现在的江西省余江县)时,看到两个孩童以伞当帆来使船前进。诗人被孩童的稚气和可爱行为感染,从而创作了此诗。
赏析
此诗写诗人乘舟路过安仁时,所见到的情景。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这里有作者的所见:一叶小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篙,停下了船桨。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这里省略了诗人看到的两个孩子撑伞的事,省略了作者心中由此产生的疑问,而直接把疑窦顿解的愉悦写了出来。怎么解开的呢?可能是诗人看到孩童异常的行为,就开始更认真地观察、思考,结果当然是恍然大悟: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舞动伞柄使风吹动小船使船前进啊!也可能是直接就问两个孩子,孩子把原因讲给他听的。不管怎样,知道了原因,作者一定是哑然失笑,为小童子的聪明,也为他们的童真和稚气,于是欣然提笔,记录下这充满童趣的一幕。
杨万里写田园诗,非常善于利用儿童稚态,起到点化诗境的效果。他的《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
①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②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
可以参阅。不同的是,《舟过安仁》是直接把目光聚焦到儿童身上,全诗都是写儿童的稚气行为。杨万里对儿童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对两个小童子玩耍中透出的聪明伶俐赞赏有加。当然,从中也可以看出诗人的童心不泯。表达了作者对天真、可爱的孩子的喜爱之情。
《舟过安仁》原文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一只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竿,停下了船桨,坐在船中。
怪不得没下雨他们就张开了伞,原来他们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当帆让船前进啊。
注释
①安仁:县名,1914年因与湖南安仁县同名而改名余江县。
②篙:撑船用的竹竿或木杆。
③棹:船桨。
④怪生:怪不得。
⑤使风:诗中指两个小孩用伞当帆,让风来帮忙,促使渔船向前行驶。
鉴赏
此诗写诗人乘舟路过安仁时,所见到的情景。这首诗语言浅白如话,充满情趣,展示了无忧无虑的两个小渔童的充满童稚的行为和行为中透出的只有孩童才有的奇思妙想。这里有作者的`所见:一叶小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篙,停下了船桨。也有作者的所悟: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风让船前进啊!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这里省略了诗人看到的两个孩子撑伞的事,省略了作者心中由此产生的疑问,而直接把疑窦顿解的愉悦写了出来。怎么解开的呢?可能是诗人看到孩童异常的行为,就开始更认真地观察、思考,结果当然是恍然大悟: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舞动伞柄使风吹动小船使船前进啊!也可能是直接就问两个孩子,孩子把原因讲给他听的。不管怎样,知道了原因,作者一定是哑然失笑,为小童子的聪明,也为他们的童真和稚气,于是欣然提笔,记录下这充满童趣的一幕。
杨万里写田园诗,非常善于利用儿童稚态,起到点化诗境的效果。他的《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①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②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可以参阅。不同的是,《舟过安仁》是直接把目光聚焦到儿童身上,全诗都是写儿童的稚气行为。杨万里对儿童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对两个小童子玩耍中透出的聪明伶俐赞赏有加。当然,从中也可以看出诗人的童心不泯。表达了作者对天真、可爱的孩子的喜爱之情。
李白《古朗月行》古诗词鉴赏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李白《古朗月行》古诗词鉴赏,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古朗月行
唐代: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青云一作:白云)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译文
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称为白玉盘。
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
月中的仙人是垂着双脚吗?月中的桂树为什么长得圆圆的?
白兔捣成的仙药,到底是给谁吃的呢?
蟾蜍把圆月啃食得残缺不全,皎洁的月儿因此晦暗不明。
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天上人间免却灾难清明安宁。
月亮已经沦没而迷惑不清,没有什么可看的不如远远走开吧。
心怀忧虑啊又何忍一走了之,凄惨悲伤让我肝肠寸断。
韵译
小时不识天上明月,把它称为白玉圆盘。怀疑它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上边。
月中仙人垂下双脚?月中桂树多么圆圆!白兔捣成不老仙药,借问一声给谁用餐?
蟾蜍食月残缺不全,皎洁月儿因此晦暗。后羿射落九个太阳,天上人间清明*安。
月亮沦没迷惑不清,不值观看想要离开。心怀忧虑不忍远去,凄惨悲伤肝肠寸断。
注释
呼作:称为。
白玉盘:指晶莹剔透的白盘子。
疑:怀疑。
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出处:《穆天子传》卷三:“天子宾于西王母,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天子答之曰:‘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武帝内传》称王母为“玄都阿母”。
仙人垂两足:意思是月亮里有仙人和桂树。当月亮初生的时候,先看见仙人的两只脚,月亮渐渐圆起来,就看见仙人和桂树的全形。仙人,传说驾月的车夫,叫舒望,又名纤阿。
团团:圆圆的样子。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白兔老是忙着捣药,究竟是给谁吃呢?言外有批评长生不老药之意。问言,问。言,语助词,无实意。与谁,一作“谁与”
蟾蜍:《五经通义》:“月中有兔与蟾蜍。”蟾蜍,传说月中有三条腿的蟾蜍,因此古诗文常以“蟾蜍”指代月亮。但本诗中蟾蜍则另有所指。
圆影:指月亮。
羿:我国古代神话中射落九个太阳的英雄。《淮南子·本经训》记载: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皆枯。尧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下面的“乌”即日,《五经通义》:“日中有三足乌。”所以日又叫阳乌。
天人:天上人间。
**:《史记·天官书》:“月者,天地之阴,金之精也。”**也指月。
沦惑:沉沦迷惑。
去去:远去,越去越远。
凄怆:悲愁伤感。
赏析
这是一首乐府诗。“朗月行”,是乐府古题,属《杂曲歌辞》。
李白有《古朗月行》鲍照有《朗月行》,写佳人对月弦歌。李白采用这个题目,故称《古朗月行》,但没有因袭旧的内容。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通过丰富的想象,神话传说的巧妙加工,以及强烈的抒情,构成瑰丽神奇而含意深蕴的艺术形象。诗中先写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以“白玉盘”、“瑶台镜”作比喻,生动地表现出月亮的形状和月光的皎洁可爱,使人感到非常新颖有趣。“呼”、“疑”这两个动词,传达出儿童的天真烂漫之态。这四句诗,看似信手写来,却是情采俱佳。然后,又写月亮的升起:“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古代神话说,月中有仙人、桂树、白兔。当月亮初升的时候,先看见仙人的`两只脚,而后逐渐看见仙人和桂树的全形,看见一轮圆月,看见月中白兔在捣药。诗人运用这一神话传说,写出了月亮初生时逐渐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然而好景不长,月亮渐渐地由圆而蚀:“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蟾蜍,俗称癞*;大明,指月亮。传说月蚀就是蟾蜍食月所造成,月亮被蟾蜍所啮食而残损,变得晦暗不明。“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表现出诗人的感慨和希望。古代善射的后羿,射落了九个太阳,只留下一个,使天、人都免除了灾难。诗人在这里引出这样的英雄来,既是为现实中缺少这样的英雄而感慨,也是希望能有这样的英雄来扫除天下。然而,现实毕竟是现实,诗人深感失望:“**此沦惑,去去不足观。”月亮既然已经沦没而迷惑不清,就没有什么可看的了,不如趁早走开吧。这是无可奈何的办法,心中的忧愤不仅没有解除,反而加深了:“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诗人不忍一走了之,内心矛盾重重,忧心如焚。
这首诗,大概是李白针对当时朝政黑暗而发的。唐玄宗晚年沉湎声色,宠幸杨贵妃,权奸、宦官、边将擅权,把国家搞得乌烟瘴气。诗中“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似是讽刺这一昏暗局面。沈德潜说,这是“暗指贵妃能惑主听”。(《唐诗别裁》)然而诗人的主旨却不明说,而是通篇作隐语,化现实为幻景,以蟾蜍蚀月影射现实,说得十分深婉曲折。诗中一个又一个新颖奇妙的想象,展现出诗人起伏不*的感情,文辞如行云流水,富有魅力,发人深思,体现出李白诗歌的雄奇奔放、清新俊逸的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唐玄宗天宝末年安史之乱前。陈沆云:“忧禄山将叛时作。”(《诗比兴笺》)萧士赟云:“按此诗借月以引兴。日,君象;月,臣象。盖为安禄山之叛,兆于贵妃而作也。”
行行重行行
佚名〔两汉〕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知 一作:期)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行香子·腊八日与洪仲简溪行其夜雪作
汪莘〔宋代〕
野店残冬。绿酒春浓。念如今,此意谁同。溪光不尽,山翠无穷。有几枝梅,几竿竹,几株松。
篮舆乘兴,薄暮疏钟。望孤村,斜日匆匆。夜窗雪阵,晓枕云峰。便拥渔蓑,顶渔笠,作渔翁。
拟行行重行行诗
陆机〔魏晋〕
悠悠行迈远。戚戚忧思深。此思亦何思。思君徽与音。音徽日夜离。缅邈若飞沈。王鲔怀河岫。晨风思北林。游子眇天末。还期不可寻。惊飙褰反信。归云难寄音。伫立想万里。沈忧萃我心。揽衣有余带。循形不盈衿。去去遗情累。安处抚清琴。
逼仄行,赠毕曜(一作bX々行,一作赠毕四曜)
杜甫〔唐代〕
逼仄何逼仄,我居巷南子巷北。可恨邻里间,
十日不一见颜色。自从官马送还官,行路难行涩如棘。
我贫无乘非无足,昔者相过今不得。实不是爱微躯,
又非关足无力。徒步翻愁官长怒,此心炯炯君应识。
晓来急雨春风颠,睡美不闻钟鼓传。东家蹇驴许借我,
泥滑不敢骑朝天。已令请急会通籍,男儿信命绝可怜。
焉能终日心拳拳,忆君诵诗神凛然。辛夷始花亦已落,
况我与子非壮年。街头酒价常苦贵,方外酒徒稀醉眠。
速宜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
拟行行重行行
杨慎〔明代〕
遥遥涉长途,悠悠愁我心。我心愁未央,暌离日以深。
山高水无梁,寄书多浮沉。鱼乐在故渊,鹿鸣思长林。
觉时影与身,梦来裯与衾。端居迟日月,旦暮如古今。
孤愿人讵知,沉忧自难任。君子不遐弃,怀我以好音。
少年行(一作汉宫少年行)
雍陶〔唐代〕
不倚军功有侠名,可怜球猎少年情。戴铃健鹘随声下,
撼珮骄骢弄影行。觅匠重装燕客剑,对人新按越姬筝。
岂知儒者心偏苦,吟向秋风白发生。
达哉乐天行(一作健哉乐天行)
白居易〔唐代〕
达哉达哉白乐天,分司东都十三年。七旬才满冠已挂,
半禄未及车先悬。或伴游客春行乐,或随山僧夜坐禅。
二年忘却问家事,门庭多草厨少烟。庖童朝告盐米尽,
侍婢暮诉衣裳穿。妻孥不悦甥侄闷,而我醉卧方陶然。
起来与尔画生计,薄产处置有后先。先卖南坊十亩园,
次卖东都五顷田。然后兼卖所居宅,仿佛获缗二三千。
半与尔充衣食费,半与吾供酒肉钱。吾今已年七十一,
眼昏须白头风眩。但恐此钱用不尽,即先朝露归夜泉。
未归且住亦不恶,饥餐乐饮安稳眠。死生无可无不可,
达哉达哉白乐天。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 / 初至山中 / 入山寄城中故人》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昭昭若日月之明,离离如星辰之行——《文心雕龙·宗经》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舟在江海,不为莫乘而不浮。君子行义,不为莫知而止休。——《淮南子·说山训》
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德经·第六十四章》
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柳永《忆帝京·薄衾小枕凉天气》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空无人!——陆游《金错刀行》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李白《侠客行》
居逆境中,周身皆针砭药石,砥节砺行而不觉;处顺境内,眼前尽兵刃戈矛,销膏靡骨而不知。——《菜根谭·概论》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五节》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佚名《青青陵上柏》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李白《客中行 / 客中作》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第二十章》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四首》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苏轼《蝶恋花·春景》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篇》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王维《老将行》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篇》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马行无力皆因瘦,人不风流只为贫。——《增广贤文·上集》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佚名《长歌行》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增广贤文·上集》
行路难,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间。——白居易《太行路》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李白《长干行二首》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传·象传上·乾》
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四节》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篇》
天不再与,时不久留,能不两工,事在当之。——《吕氏春秋·览·孝行览》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佚名《车舝》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曹操《短歌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李白《侠客行》
从军行古诗词鉴赏
在**淡淡的日常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战争以前中国所有的诗歌,与*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从军行古诗词鉴赏,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古诗原文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译文翻译
身经沙场百战铁甲已破碎,城池南面被敌人重重包围。
突进营垒,射杀呼延大将,独自率领残兵千骑而归。
注释解释
沙场:胡三省《通鉴注》:“唐人谓沙漠之地为沙场。"碎铁衣:指身穿的盔甲都支离破碎。
呼延:呼延,是匈奴四姓贵族之一,这里指敌军的一员悍将。
创作背景
盛唐时期,国力强盛,君主锐意进取、卫边拓土,人们渴望在这个时代崭露头角、有所作为。武将把一腔热血洒向沙场建功立业,诗人则为伟大的时代精神所感染,用他沉雄悲壮的豪情、谱写了一曲曲雄浑磅礴、瑰丽壮美而又哀婉动人的诗篇。
诗文赏析
诗人不直述战事的进展,而将读者置身于险象环生的局势,感受紧迫的态势。
此诗以短短四句,刻画了一位无比英勇的将军形象。首句写将军过去的戎马生涯。伴随他出征的铁甲都已碎了,留下了累累的刀瘢箭痕,以见他征战时间之长和所经历的战斗之严酷。这句虽是从铁衣着笔,却等于从总的方面对诗中的主人公作了最简要的交待。有了这一句作垫,紧接着写他面临一场新的严酷考验──“城南已合数重围”。战争在塞外进行,城南是退路。但连城南也被敌人设下了重围,全军已陷入可能彻底覆没的绝境。写被围虽只此一句,但却如千钧一发,使人为之悬心吊胆。“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呼延,是匈奴四姓贵族之一,这里指敌军的一员悍将。我方这位身经百战的英雄,正是选中他作为目标,在突营闯阵的时候,首先将他射杀,使敌军陷于慌乱,乘机杀开重围,独领残兵,夺路而出。
诗中表现的是一位勇武过人的英雄,而所写的战争从全局上看,是一场败仗。但虽败却并不令人丧气,而是败中见出了豪气。“独领残兵千骑归”,“独”字几乎有千斤之力,压倒了敌方的千军万马,给人以顶天立地之感。诗没有对这位将军进行肖像描写,但通过紧张的战斗场景,把英雄的精神与气概表现得异常鲜明而突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将这场惊心动魄的突围战和首句“百战沙场碎铁衣”相对照,让人想到这不过是他“百战沙场”中的一仗。这样,就把刚才这一场突围战,以及英雄的整个战斗历程,渲染得格外威武壮烈,完全传奇化了。诗让人不觉得出现在眼前的是一批残兵败将,而让人感到这些血泊中拚杀出来的英雄凛然可敬。象这样在一首小诗里敢于去写严酷的斗争,甚至敢于去写败仗,而又从败仗中显出豪气,给人以鼓舞,如果不具备象盛唐诗人那种精神气概是写不出的。
从军行
杨 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试题】
1。请简要概括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2。“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从哪两个方面描绘了激烈悲壮的战争场面。
【参考答案】
1。诗中写了一位书生从军边塞,抵御外患的过程(意思相*即可)。
2。视觉、听觉或色彩、声音 。
【作者简介】
杨炯:(650-693?),华阴人,排行七。显庆四年(659)举神童,五年待制弘文馆,上元三年(676)补校书郎,天授元年(690)与宋之问同直*艺馆。后为婺州盈川令,世称杨盈川。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擅长五律,语言精丽严整,风格警劲弘放。有《盈川集》,《全唐诗》存诗一卷。
【注释】
①从军行:乐府《相和歌·*调曲》旧题。
②“烽火”句:化用《汉书·匈奴传》“烽火通于甘泉、长安数月”语意。西京,指长安。
③牙璋:调兵的符信,分两块,合处凸凹相嵌,叫做“牙”,分别掌握在朝廷与和主将手中,调兵时以此为凭。凤阙:指长安宫阙。《史记·封禅》:“(建章宫)其东二十余丈。”
④龙城:匈奴的名城,借指敌方要地。
⑤凋:此处意为“使脱色”。旗画:军旗上的彩画。
⑥百夫长:指下级军官。
【译文】
报警的烽火已经传到了长安,军情危急。壮士的心里难以*静。带着用兵的符信离开了都城,精锐的军队开赴敌人的巢穴。战斗正是激烈的时候,大雪纷飞,军旗上的彩画都凋残了,急风杂着鼓声呼啸着。宁愿作一名普通的百夫长浴血杀敌,也胜过作一个百无用处的书生啊?
【鉴赏】
“初唐四杰”的从军、出塞之作,表现知识分子立功边陲的壮志豪情,慷慨雄壮,令人感动,对盛唐边塞诗的高度繁荣和成熟,有一定的影响。杨炯的从军行,是代表作之一。
《旧唐书·高宗纪》载:永隆二年 (681),突厥入侵固原、庆阳一带,裴行俭奉命出征。杨炯此诗当作于此时。
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仅仅四十个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
首联写边报传来,激起了志士的爱国热情。诗人并不直接说明军情紧急,却说“烽火照西京”,通过“烽火”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军情的紧急表现出来了。一个“照”字渲染了紧张气氛。用夸张的手法写外患严重,情势危急,生动传神的把战事紧急的军情传递给读者,并引出下文。“心中自不*”,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不愿再把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一个“自”字,表现了书生那种由衷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首二句交待了整个事件展开的背景。
第三句“牙璋辞凤阙”,描写军队辞京出师的情景。“牙璋”是皇帝调兵的符信,分凹凸两块,分别掌握在皇帝和主将手中。“凤阙”是皇宫的代称。这里,诗人用“牙璋”、“凤阙”两词,显得典雅、稳重,既说明出征将士怀有崇高的使命,又显示出师场面的隆重和庄严。第四句“铁骑绕龙城”,显然唐军已经神速地到达前线,并把敌方城堡包围得水泄不通。“铁骑”、“龙城”相对,渲染出龙争虎斗的战争气氛。一个“绕”字,又形象地写出了唐军包围敌人的军事态势。五六两句开始写战斗,诗人却没有从正面着笔,而是通过景物描写进行烘托。
颈联“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前句从人的视觉出发: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后句从人的听觉出发: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两句诗,有声有色,各臻其妙。诗人别具机抒,以象征军队的“旗”和“鼓”,表现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场面。
诗的尾联:“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艰苦激烈的战斗,更增添了他对这种不*凡的生活的热爱,宁愿做个下级军官驰骋沙场,为保卫边疆而战,也不愿作置身书斋的书生。表达了诗人忠贞的报国之心。
这首短诗,写出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能把如此丰富的内容,浓缩在有限的篇幅里,可见诗人的艺术功力。首先诗人抓住整个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片断,作了形象概括的描写,至于书生是怎样投笔从戎的,他又是怎样告别父老妻室的,一路上行军的情况怎样,……诗人一概略去不写其次,诗采取了跳跃式的结构,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跳跃式地发展前进。如第三句刚写了辞京,第四句就已经包围了敌人,接着又展示了激烈战斗的场面。然而这种跳跃是十分自然的,每一个跨度之间又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同时,这种跳跃式的结构,使诗歌具有明快的节奏,如山崖上飞流惊湍,给人一种一气直下、一往无前的气势,有力地突现出书生强烈的爱国激情和唐军将士气壮山河的精神面貌。
从军行
汉家未得燕支山,征戍年年沙朔间。
塞下长驱汗血马,云中恒闭玉门关。
阴山瀚海千万里,此日桑河冻流水。
带有行舟的古诗词
行舟的古诗行舟
古诗行舟的
形容江上行舟的古诗词
行舟的古诗诵读
行舟的古诗配画
含有行舟的古诗
有行舟的古诗两字
有关行舟的古诗
行舟捕鱼的古诗
水口行舟的古诗
关于夜行舟的古诗
烟雨行舟的古诗
赞美行舟的古诗
雨天行舟的古诗
春江行舟的古诗
行舟在古诗中的意象
行舟绿水前的古诗
写夕阳中行舟的古诗
水口行舟二首的古诗
关于雨天行舟的古诗
请问古诗行舟是谁写的
雪夜行舟游玩的古诗
描写诗人行舟的感觉
福清陆地行舟民间舞蹈的古诗
赤壁赋中描写诗人行舟的感觉
舟的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舟
写舟的古诗词
同舟的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