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范仲淹忧乐精神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范仲淹忧乐精神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范仲淹忧乐精神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范仲淹忧乐精神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范仲淹古诗大全
范仲淹是*北宋文学家。1015年通过科举考试成为进士;1043年呈上新政纲领《答手诏条陈十事》,提出了十项改革主张;1046年创作了个人代表作《岳阳楼记》。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范仲淹古诗大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江上渔者——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2、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3、苏幕遮——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4、御街行——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攲,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5、范仲淹罢宴——范仲淹
范文正公守邠州,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未举觞,见缞绖数人营理葬具者。公亟令询之,乃寓居士人卒于邠,将出殡*郊,赗敛棺椁皆所未具。公怃然,即彻宴*,厚赒给之,使毕其事。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6、岳阳楼记——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作者介绍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唐宰相履冰之后。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祖籍邠州(今陕西省彬县),后迁居苏州吴县(今江苏省吴县)。
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1052 年(皇佐四年)5月20日病逝于徐州,终年64岁。是年十二月葬于河南洛阳东南万安山,谥文正,封楚国公、魏国公,有《范文正公集》传世,通行有《四部丛刊》影明本,附《年谱》及《言行拾遗事录》等。
人物简介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谥号“文正”。少年时家贫但好学,当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提出严密官制、劝课农桑、整顿武备、减轻徭役、推行法制等10条建议,遭保守派反对,出任陕西四路宣抚使。后病死于赴颍州途中。善于诗词散文,风格清新明健。有《范文正公集》,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财富。
范仲淹从小刻苦读书,生活得非常简朴,每天只吃一碗稀粥,凉了以后分为四份,拌几根腌菜和醋,早晚各吃两份,吃完继续读书。
成语“断齑画粥”就来源于范仲淹的苦学事迹。他的这种生活很像孔子的弟子颜回的经历:“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考中进士之后,范仲淹进入仕途,参与政事。他在担任右司谏时,多次进谏,得罪了太后和宰相—当时,年幼的宋仁宗即位,由刘太后垂帘听政—被贬到了苏州。后因治水有功,才被调回京城,担任开封知府。
范仲淹深受百姓爱戴,所到之处,政绩卓著。宋夏交战,已经52 岁的范仲淹被任为陕西安抚经略招讨使,亲临前线视察。他号令严明,爱抚士卒,奖拔人才,阻止了西夏的入侵,成功地化解了多次边境危机。
多年的仕途和军营生涯,让范仲淹看到了北宋朝廷政治和军事方面的诸多弊端,如果不改革,国家将面临灭顶之灾。在宋仁宗的支持下,范仲淹出任参知政事,开始改革,史称“庆历新政”。
初期,新政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宋朝进入建国以来最繁荣的阶段。但是,触碰到当权者利益的改革最终失败了;支持改革的大臣纷纷被贬,范仲淹也在其中,几年之后郁郁而终。
在新政中,范仲淹非常重视教育和治学。他早年就主持过应天府府学,从来都是诲人不倦。有时,还用自己微薄的俸禄招待学生们吃饭,他还联络和资助过许多著名的学者,如“宋初三先生”、张载等。
为了给国家培养实用人才,范仲淹还提议将教育和科举考试的内容转向讲求经旨的义理之学和注重实用的经济之学。此后,考试内容开始注重考察学生的理论思维,学校教育减少了死记硬背、脱离社会实际的章句记诵及词赋学问。
这些改变在儒学的发展史上有着深远的意义,可以说,它彻底改变了儒学的价值取向,是*儒学发展史上少数几个重要的转折点之一,而范仲淹就是这些革新的主要推动者。
他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统帅,也是—位卓越的文学家和教育家。他领导的庆历革新运动,成为后来王安石变法的前奏;他对某些军事制度和战略措施的改善,使西线边防稳固了相当长时期;经他荐拔的一大批学者,为宋代学术鼎盛奠定了基础;他倡导的先忧后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是中华文明史上闪灼异彩的精神财富:朱熹称他为“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
范仲淹的故事
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他生于宋太宗端拱二年(公元9*),卒于宋仁宗皇佑四年(公元1052年),终年六十四岁。仁宗时,他武官曾任枢密副使(大致相当于*副部长),文官曾任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是一位出将入相,文武兼备的人才。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范仲淹虽是苏州吴县人,但他却是出生在徐州。他的老家是苏州。范仲淹两岁的时候,他的父亲病逝,幼小的范仲淹便随其母亲改嫁,来到了长山县的朱氏家中,少年时期的`范仲淹是在一种十分艰苦的境遇中度过的。他在博山的荆山寺刻苦攻读。
范仲淹在范泉边勤奋学*。他的学*生活非常艰苦。范仲淹在追忆他的少年生活时这样写到:"我过去和一姓刘的同学,在少年时代的学*生活都是极为艰苦的,每天煮两升粟米粥,冷了,切成四块,早晚吃二块。把咸菜切碎,加半杯醋,少量盐,烧熟当菜,就这样的生活过了三年多" 。虽然范公少年时代的生活非常艰苦,但他学*勤奋,胸有大志。曾有人在一座灵祠中听到范仲淹的祷问:"我将来能当宰相吗?"神说不能。又问:"我不能当宰相,做个良医如何?"或当宰相,或当良医,工作性质虽然不相同,但为民造福却是相同的。范仲淹不做宰相就做良医的思想,确实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思想的精华。 "毅然出走"是说范仲淹在二十岁时得知自己的身世,毅然离家出走,到南部"应天府书院"读书学*。当时他的母亲哭着追出去很远,他甚至都没回头看一眼心爱的母亲。在南部应天府书院,他"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枕的舒适生活,寒冬腊月,读书困倦了,就用冷水洗脸,再继续读。日常生活也非常艰苦,经常吃不上饭,他就以喝粥充饥,一位南都官员的儿子和他是同学,非常同情他,便把他学*勤奋、生活艰苦的情况告诉了父亲。父亲便叫儿子把官府为自己准备的饭菜送一份给他,他婉言谢绝了,并说:"我吃粥惯了,一吃好吃的,就要以吃粥为苦了" 。就这样他在南部应天府后院寒窗苦读五年。
经过五年"人所不堪""自刻益苦"的生活,大中祥府八年(公元1015年)范仲淹考中了进士,这年他二十六岁,做官后,他清正廉洁,办事公正。
范仲淹古诗
在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范仲淹古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河朔吟》
太*燕赵许闲游,三十從知壮士羞。
敢话诗书为上将,犹怜仁义对诸侯。
子房帷幄方无事,李牧耕桑合有秋。
民得夸襦兵得帅,御戎何必问严忧。
2、《怀庆朔堂》
庆朔堂前花自栽,便移官去未曾开。
年年忆着成离恨,祇托春风管句来。
3、《寄安素高处士》
吏隐南阳味日新,幕中文雅尽嘉宾。
满轩明月满谭夜,共忆诗书万卷人。
4、《寄题孙氏碧鲜亭》
天地何风流,复生王子猷。
黄金买碧鲜,绿玉排清秋。
非木亦非草,东君岁寒实。
耿耿金石性,雪霜不能老。
清风乃故人,徘徊过此君。
泠泠钧天音,千载犹得闻。
应是圣贤魄,钟为此标格。
高节见直清,灵心隐虚白。
筠多体貌,锦箨见儿童。
上交松桂枝,下结兰蕙丛。
秀气蔼晴岚,翠光凝绿水。
明月白露中,静如隐君子。
不愿湘灵泣,不求伶伦吹。
凤皇得未晚,蛟龙起何时。
萧萧云水间,良与主人宜。
红尘满浮世,何当拂长袂。
坐啸此亭中,行歌此亭际。
逍遥复逍遥,不知千万岁。
5、《寄题溪口广慈院》
越中山水绝纖尘,溪口风光步步新。
若得会稽藏拙去,白云深处亦行春。
6、《寄题岘山羊公祠堂》
休哉羊叔子,辅晋功勋大。
化行江汉间,恩被疆埸外。
*倚而安,治为天下最。
开府多英僚,置酒每高会。
徘徊临岘首,兴言何慷慨。
此山自古有,游者千万辈。
堙灭皆无闻,空悲岁月迈。
公乎仁泽深,风采独不昧。
于今堕泪碑,观之益钦戴。
卓有王源步,文学伟当代。
借麾来襄阳,高怀极恬退。
山姿列云端,江响拂天籁。
行乐何逍遥,览古忽感概。
不见叔子祠,芜没民畴内。
千金赎故基,庙貌重营绘。
1、《河朔吟》太*燕赵许闲游,三十从知壮士羞。敢话诗书为上将,犹怜仁义对诸侯。子房帷幄方无事,李牧耕桑合有秋。民得夸襦兵得帅,御戎何必问严忧。
2、《怀庆朔堂》庆朔堂前花自栽,便移官去未曾开。年年忆着成离恨,祇托春风管句来。
3、《寄安素高处士》吏隐南阳味日新,幕中文雅尽嘉宾。满轩明月满谭夜,共忆诗书万卷人。
4、《寄题孙氏碧鲜亭》天地何风流,复生王子猷。黄金买碧鲜,绿玉排清秋。非木亦非草,东君岁寒实。耿耿金石性,雪霜不能老。清风乃故人,徘徊过此君。泠泠钧天音,千载犹得闻。应是圣贤魄,钟为此标格。高节见直清,灵心隐虚白。粉筠多体貌,锦箨见儿童。上交松桂枝,下结兰蕙丛。秀气蔼晴岚,翠光凝绿水。明月白露中,静如隐君子。不愿湘灵泣,不求伶伦吹。凤皇得未晚,蛟龙起何时。萧萧云水间,良与主人宜。红尘满浮世,何当拂长袂。坐啸此亭中,行歌此亭际。逍遥复逍遥,不知千万岁。
5、《寄题溪口广慈院》越中山水绝纤尘,溪口风光步步新。若得会稽藏拙去,白云深处亦行春。
6、《寄题岘山羊公祠堂》休哉羊叔子,辅晋功勋大。化行江汉间,恩被疆埸外。中国倚而安,治为天下最。开府多英僚,置酒每高会。徘徊临岘首,兴言何慷慨。此山自古有,游者千万辈。堙灭皆无闻,空悲岁月迈。公乎仁泽深,风采独不昧。于今堕泪碑,观之益钦戴。卓有王源步,文学伟当代。借麾来襄阳,高怀极恬退。山姿列云端,江响拂天籁。行乐何逍遥,览古忽感概。不见叔子祠,芜没民畴内。千金赎故基,庙貌重营绘。襄人复其祀,水旱有攸赖。太守一兴善,比户皆欢快。源叔政可歌,又留千载爱。
7、《晋祠泉》神哉叔虞庙,地胜出嘉泉。一源其澄静,数步忽潺湲。此异孰可穷,观者增恭虔。锦鳞无敢钓,长生同水仙。千家溉禾稻,满目江乡田。我来动所思,致主愧前贤。大道果能行,时雨宜不愆。皆如恶祠下,生民无旱年。
8、《京口即事》突兀立孤城,诗中别有情。地深江底过,日大海心生。甘露楼台古,金山气象清。六朝人薄命,不见此升*。
9、《庐山瀑布》灵源何太高,北斗想可挹。凌日五光直,逗云千仞急。白虹下涧饮,寒剑倚天立。阔电不得瞬,长雷无敢蛰。万丈岩崖坼,一道林峦瀑。险逼飞鸟坠,冷束山鬼润。须当截海去,独流不相入。
10、《欧伯起相访》海涯牢落若为怀,惟子相过未忍回。劲覃不随风偃去,孤桐何意凤飞来。樽藏金醴迟迟进,匣锁云和特特开。万古功名有天命,浩然携手上春台。
11、《送丁司理赴明州》仙家枝叶令威孙,南去司刑庇越民。金阙道书微旨在,狱多阴德是真人。
12、《送何涉秀才》蜀道归来万里身,上堂嘉庆动诸邻。贤良诏下先生起,休向成都问卜人。
13、《送虎丘长老》暂向天台参众真,虎丘风月远随身。琼台肯便长栖去,无限人间未度人。
14、《送刘牧推官之兖州》相国镇束鲁,开合多英豪。羡子赋从军,壮思如波涛。当有非常遇,所得连六鳌。故人孙复之,卧云生二毛。或作梁甫吟,秋风共呼号。翩翩草檄外,可与相游遨。益以夫子心,万物都一毫。此行名与节,须似泰山高。
15、《送欧伯起》天与神交忽解携,一溪风月更同谁。自惭萧洒如猿鹤,却向周郎怨别离。
16、《送石曼卿》河光岳色过秦关,英气飘飘酒满颜。贾谊书成动西汉,谢安人笑起东山。亨途去觉云天*,旧隐回思水石闲。此道圣朝如不坠,疏封宜在立谭间。
17、《送鄞江窦尉》片帆飞去若轻鸿,一霎春潮过浙东。王谢江山久萧索,子真今为起清风。
18、《送郧乡尉黄通》少年好逸骥,老者重安车。争先尚逐逐,致远贵徐徐。勿言一尉卑,千户击惨舒。外矜固不足,内乐则有馀。子游与季路,作邑宁欷嘘。五斗对万钟,所问道何如。
19、《岁寒堂三题其二·君子树》二松何年植,清风未尝息。天矫向庭户,双龙思霹雳。岂无桃李姿,贱彼非正色。岂无兰菊芳,贵此有清德。万木怨摇落,独如春山碧。乃知天地威,亦向岁寒惜。有声苦江河,有心若金璧。雅为君子材,对之每前*。
20、《滕子京魏介之二同年相访丹阳郡》长江天下险,涉者利名驱。二公访贫交,过之如坦途。风波岂不恶,忠信天所扶。相见乃大笑,命歌倒金壶。同年三百人,太半空名呼。没者草自绿,存者颜无朱。功名若在天,何必心区区。莫竞贵高路,休防谗嫉夫。孔子作旅人,孟轲号迂儒。吾辈不饮酒,笑杀高阳徒。
21、《同年魏介之会上作》寒苦同登甲乙科,天涯相对合如何。心存阙下还忧畏,身在樽前且笑歌。闲上碧江游画鹢,醉留红袖舞鸣鼍。与君今日真良会,自信粗官乐事多。
22、《西湖筵上赠胡侍郎》官秩文昌贵,功名信史褒。朝廷三老重,乡党二疏高。涯业尽图籍,子孙皆俊髦。西湖天下绝,今日盛游遨。
23、《西溪见牡丹》阳和不择地,海角亦逢春。忆得上林色,相看如故人。
24、《西溪书事》卑栖曾未托椅梧,敢议雄心万里途。蒙叟自当齐黑白,子牟何必怨江湖。秋天响亮频闻鹤,夜海曈昽每见珠。一醉一吟疏懒甚,溪人能信解嘲无。
25、《献百花洲图上陈州晏相公》穣下胜游少,此洲聊入诗。百花争窈窕,一水自涟漪。洁白怜翘鹭,优游羡戏龟。阑干红屈曲,亭宇碧参差。倒影澄波底,横烟落照时。月明鱼竞跃,春静柳闲垂。万竹排霜杖,千荷卷翠旗。菊分潭上*,梅比汉南迟。岸鹊依人喜,汀鸥不我疑。彩丝穿石节,罗袜踏青期。素发频来醉,沧浪减去思。步随芳草远,歌逐画船移。绘写求真赏,缄藏献己知。相君那肯爱,家有凤皇池。
26、《谢柳太博惠鹤》新诗遗鹤指真经,对此仙标讵敢轻。万里华亭思去伴,千年辽海识归程。鸡群与处曾非辱,鹏路将翔孰谓荣。独爱九皋嘹唳好,声声天地为之清。
范仲淹古诗大全
导语: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范仲淹古诗大全,欢迎大家参考!
1、江上渔者——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2、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3、苏幕遮——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4、御街行——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攲,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5、范仲淹罢宴——范仲淹
范文正公守邠州,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未举觞,见缞绖数人营理葬具者。公亟令询之,乃寓居士人卒于邠,将出殡*郊,赗敛棺椁皆所未具。公怃然,即彻宴*,厚赒给之,使毕其事。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6、岳阳楼记——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的故事
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他生于宋太宗端拱二年(公元9*),卒于宋仁宗皇佑四年(公元1052年),终年六十四岁。仁宗时,他武官曾任枢密副使(大致相当于*副部长),文官曾任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是一位出将入相,文武兼备的人才。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范仲淹虽是苏州吴县人,但他却是出生在徐州。他的老家是苏州。范仲淹两岁的时候,他的父亲病逝,幼小的范仲淹便随其母亲改嫁,来到了长山县的朱氏家中,少年时期的范仲淹是在一种十分艰苦的境遇中度过的'。他在博山的荆山寺刻苦攻读。
范仲淹在范泉边勤奋学*。他的学*生活非常艰苦。范仲淹在追忆他的少年生活时这样写到:"我过去和一姓刘的同学,在少年时代的学*生活都是极为艰苦的,每天煮两升粟米粥,冷了,切成四块,早晚吃二块。把咸菜切碎,加半杯醋,少量盐,烧熟当菜,就这样的生活过了三年多" 。虽然范公少年时代的生活非常艰苦,但他学*勤奋,胸有大志。曾有人在一座灵祠中听到范仲淹的祷问:"我将来能当宰相吗?"神说不能。又问:"我不能当宰相,做个良医如何?"或当宰相,或当良医,工作性质虽然不相同,但为民造福却是相同的。范仲淹不做宰相就做良医的思想,确实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思想的精华。 "毅然出走"是说范仲淹在二十岁时得知自己的身世,毅然离家出走,到南部"应天府书院"读书学*。当时他的母亲哭着追出去很远,他甚至都没回头看一眼心爱的母亲。在南部应天府书院,他"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枕的舒适生活,寒冬腊月,读书困倦了,就用冷水洗脸,再继续读。日常生活也非常艰苦,经常吃不上饭,他就以喝粥充饥,一位南都官员的儿子和他是同学,非常同情他,便把他学*勤奋、生活艰苦的情况告诉了父亲。父亲便叫儿子把官府为自己准备的饭菜送一份给他,他婉言谢绝了,并说:"我吃粥惯了,一吃好吃的,就要以吃粥为苦了" 。就这样他在南部应天府后院寒窗苦读五年。
经过五年"人所不堪""自刻益苦"的生活,大中祥府八年(公元1015年)范仲淹考中了进士,这年他二十六岁,做官后,他清正廉洁,办事公正。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千古名句,被广为传颂,小孩子都能脱口而出。不过你知道这两句话出自于哪部作品吗?你肯定有印象,就是一时间不能想起来。如果告诉你出自《岳阳楼记》,你是不是有一种亲切感?
看到《岳阳楼记》,你的脑海里一定重现上学的时候,学*这篇文章的场景了!它的作者就是北宋大文学家范仲淹,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笔下的文字,看看妙处何在!
范仲淹在散文、诗歌、词三个领域均有颇深的造诣,也取得很大的成就,对后世影响巨大。
在散文方面,范仲淹反对宋初文坛的柔靡文风,崇尚宗经复古、文质相救、厚其风化的文学思想。他的散文主题以陈述时政为主,文章逻辑严密,说服力强。例如名篇《岳阳楼记》,在写法上将记叙、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文词简约,音节和谐,是我国文学史上扛鼎之作。
在诗歌方面,范仲淹受到孟子、曹丕、刘勰、白居易等名家的影响,将四位名家的思想同毁贯通,痛批宋初诗坛模仿不正之风,提倡诗歌遵循生活现实,符合实事,符合逻辑,将空谈抛之脑后。据记载,范仲淹现存305首诗歌,壮志、抒情、民生、风景、咏物等题材广泛,是宋初时期 诗歌的巅峰。
现存范仲淹的词仅有5首,但每首都是脍炙人口的作品,他的创作观念,引导当时词坛创作风气的转移,起着过渡的作用。
在散文、诗歌、词三个领域都独领风骚,范仲淹自然在求学过程中下了很大的功夫。由于他父亲在他两岁的时候便去世,母亲抱着他改嫁,长大后得知自己身世后,毅然决然离开母亲,踏上求学之路。
在求学生涯中,范仲淹结识我国历史上著名教育家戚同文,后投于其门下,研究儒家经典。数年后,范仲淹考取进士,开启了为官生涯。
在范仲淹散文、诗词中,筛选出十首较为经典的作品,一起来欣赏这位北宋年间大文学家的文字魅力。
苏幕遮·碧云天
[宋]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宋]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江上渔者
[宋]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御街行·纷纷坠叶飘香砌
[宋] 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
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残灯明灭枕头敧,谙尽孤眠滋味。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定风波·罗绮满城春欲暮
[宋] 范仲淹
罗绮满城春欲暮。百花洲上寻芳去。浦
映□花花映浦。无尽处。恍然身入桃源路。
莫怪山翁聊逸豫。功名得丧归时数。
莺解新声蝶解舞。天赋与。争教我悲无欢绪。
岳阳楼记(选段)
[宋] 范仲淹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御街行·秋日怀旧
[宋] 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
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范仲淹(9*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字希文,谥文正,亦称范履霜,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
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何当换金骨,五云朝玉京。有客淳且狂,少小爱功名。
3、英雄惜此地,百万曾相距。*代无战争,常人自来去。
4、千灵无结慍,万卉不摧荣。庶几宋玉赋,聊广楚王情。
5、安得嘉宾来,当之共披襟。陶景若在仙,千载一相寻。
6、君子不独乐,我朋来远方。言兰一相接,岂特十步香。
7、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8、春山雨后青无限,借与淮南洗眼看。
9、竭我百家产,崇尔一室居。四海竞如此,金碧照万里。
10、花前人自乐,桃李岂须言。
11、红霞绿竹忘机地,未免天家下诏求。
12、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13、子孙何事为炮烙,不念嘻吁祝网时。
14、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
15、莫道官清无岁计,满山芝朮长灵苗。
16、不向摇落地,何忧岁崢嵘。勗哉肯构人,处之千万荣。
17、世间荣辱何须道,塞上衰翁也自知。
18、昔多松柏心,今皆桃李色。
19、一子贵千金,一路重千里。精思入于神,变化胡能拟。
20、密密天上语,忽忽人间有。与君置青山,解冠松桂间。
范仲淹简介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那么大家对创作诗句的诗人有什么了解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诗人范仲淹简介,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诗人简介一】
范仲淹(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先世邠人(今属陕西)人,后迁居吴县(今江苏苏州)。他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曾向仁宗赵祯上条陈十事,要求改革当时弊政。他又是一个著名的文学家,其《岳阳楼记》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后世所传诵。他的词,有的写边塞生活,有的写羁旅情怀,或苍凉悲壮,或缠绵深婉,对后来的苏轼、王安石有一定的影响。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在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若夜昏怠,辙以水沃面。往往饘(zhān)粥不继,日昃(zè)固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概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诗人简介二】
范仲淹,字希文。和包拯同朝,为北宋名臣,吴县(今属江苏)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少年时家贫但好学,当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元昊反,以龙图阁直学士与夏竦经略陕西,号令严明,夏人不敢犯,羌人称为龙图老子,夏人称为小范老子。1043年(宋仁宗庆历三年)范仲淹对当时的朝政的弊病极为痛心,提出「十事疏」,主张建立严密的仕官制度,注意农桑,整顿武备,推行法制,减轻傜役。宋仁宗采纳他的建议,陆续推行,史称「庆历新政」。可惜不久因为保守派的反对而不能实现,因而被贬至陜西四路宣抚使,后来在赴颍州途中病死,卒谥文正。
范仲淹喜好弹琴,然*日只弹履霜一曲,故时人称之为范履霜。他工于诗词散文,所作的文章富政治内容,文辞秀美,气度豁达。他的《岳阳楼记》一文中的“先天下人之忧而忧,后天下人之乐而乐两句,为千古佳句。也是他一生爱国的写照。
大家都知道,范仲淹不是博山人,而是苏州吴县人,博山是范仲淹的母亲谢氏的娘家,也就是说他的.外祖母家在博山。范仲淹两岁的时候,他的父亲病故了,那时他的母亲还很年轻,便冲破世俗的束缚,带他改嫁到了长山县(今淄博市周村一带)的朱氏家中,少年时代的范仲淹,在朱家经常受到虐待,他的母亲感到非常伤心,便把他护送到博山的荆山寺读书学*,后人敬佩他的政绩和节操,便在他少年读书学*的地方建祠纪念。
早年经历
宋代范仲淹画范仲淹先祖是唐朝宰相范履冰,世居邠州。范仲淹高祖范隋,唐懿宗时渡江南下,任丽水县丞,时逢中原兵乱,遂定居吴县(今苏州市)。[7]
五代时,曾祖和祖父均仕吴越,父亲范墉早年亦在吴越为官。宋朝建国后,范墉追随吴越王钱俶归降大宋,任武宁军节度掌*。[8]
宋太宗端拱二年(9*)八月丁丑日(10月1日)[1],范仲淹生于徐州节度掌*官舍。[6][9]
淳化元年(990年),范墉因病卒于任所,母亲谢氏贫困无依,只得抱着两岁的范仲淹,改嫁淄州长山人朱文翰,范仲淹也改从其姓,取名朱说(yuè)。
【范仲淹的故事】
苦读及第
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范仲淹得知家世,伤感不已,毅然辞别母亲,前往应天府(今河南商丘)求学,投师戚同文门下。 数年寒窗生涯后,范仲淹已博通儒家经典的要义,有慷慨兼济天下的抱负。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以“朱说”之名,登蔡齐榜,中乙科第九十七名,由“寒儒”成为进士,被任为广德军司理参军,掌管讼狱、案件事宜,官居九品。鉴于已有朝廷俸禄,范仲淹便把母亲接来奉养。 天禧元年(1017年),范仲淹以治狱廉*、刚正不阿,升为文林郎、任集庆军节度推官,便归宗复姓,恢复范仲淹之名 (一说,天圣六年—1028年,范仲淹服母丧后方更名 )。
泰州治堰
天禧五年(1021年),范仲淹调任泰州西溪盐仓监,负责监督淮盐贮运及转销。西溪濒临黄海之滨,唐时李承修筑的旧海堤因年久失修,多处溃决,海潮倒灌、卤水充斥,淹没良田、毁坏盐灶,人民苦难深重。于是范仲淹上书江淮漕运张纶,痛陈海堤利害,建议沿海筑堤,重修捍海堰。
天圣三年(1024年),张纶奏明朝廷,仁宗调范仲淹为兴化县令,全面负责修堰工程。天圣四年(1026)八月,母亲谢氏病逝,范仲淹辞官守丧,工程由张纶主持完成。
执教兴学
天圣六年(1028年),范仲淹向朝廷上疏万言的《上执政书》,奏请改革吏治,裁汰冗员,安抚将帅。 宰相王曾对万言书极为赞赏,时晏殊在枢府,王曾便极力推举范仲淹,晏殊遂面圣陈述范仲淹既往政绩。 十二月,仁宗征召范仲淹入京,任为秘阁校理,负责皇家图书典籍的校勘和整理。
秉公直言
天圣七年(1029年),仁宗十九岁,章献太后(宋真宗章献皇后)依然主持朝政。冬至,仁宗准备率领百官在会庆殿为太后祝寿。范仲淹认为这一做法混淆了家礼与国礼,就上疏仁宗说:“皇帝有事奉亲长之道,但没有为臣之礼;如果要尽孝心,于内宫行家人礼仪即可,若与百官朝拜太后,有损皇上威严”,谏言仁宗放弃朝拜事宜。上疏奏报内廷,没有获得答复。[35-36] 范仲淹又上书太后,请求还政仁宗。奏书入宫,再次石沉大海。
【名篇赏读】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téng)子京谪(zhé)守巴陵郡。越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zhǔ)予(yú)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fú)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shāng),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yǐ)。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yín)雨霏霏(fēi),连月不开,阴风怒号(háo),浊浪排空;日星隐曜(yào),山岳潜(qián)形;商旅不行,樯(qiáng)倾楫(jí)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qǐng),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zhǐ)汀(tīng)兰,郁郁青青(jīng)。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xié)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jiē)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yé)?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主要作品
据《宋史》载,范仲淹作品有《文集》二十卷,《别集》四卷,《尺牍》二卷,《奏议》十五卷,《丹阳编》八卷。[177]北宋有刻本《范文正公文集》,南宋时有乾道刻递修本、范氏家塾岁寒堂刻本,皆二十卷。
体裁
作品名称
诗歌
《江上渔者》《出守桐庐道中十绝》《忆杭州西湖》《鹤联句》《河朔吟》《游庐山》《春日游湖》《新定感兴五首》《酬和黄太博》《绛州园池》《送魏介之江西提点》《归雁》《登表海楼》《过馀杭白塔寺》
《访陕郊魏疏处士》《和葛闳寺丞接花歌》《怀庆朔堂》《春日游湖》
《祠风师酬提刑赵学士见贻》《古鉴》《过太清宫》《送石曼卿》《阅古堂诗》《赠张先生》
《上汉谣》《野色》《纪送太傅相公归阙》《石子涧二首》《答梅圣俞灵乌赋》
词
《苏幕遮·怀旧》《渔家傲·秋思》《剔银灯·与欧阳公*上分题》《御街行·秋日怀旧》
《定风波·自前二府镇穰下营百花洲亲制》
散文
《岳阳楼记》《严先生祠堂记》《答手诏条陈十事》《灵乌赋》《上执政书》《天竺山日观大师塔记》《与韩琦书》《与唐处士书》《上攻守二策状》《上吕相公并呈中丞咨目》《邠州建学记》
书法
《道服赞》《师鲁帖》《远行帖》《边事帖》
人物评价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明月楼高休独倚。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以德服人,天下欣戴;以力服人,天下怨望。
迥与众流异,发源高更孤。
活动有方,五脏自和。
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家贫志不移,贪读如饥渴。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浊酒一杯家万里,羌管悠悠霜满地。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收得休欢喜,还有收人在后头。
山映斜阳天接水。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劲草不随风偃去。
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照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下山犹直在,到海得清无。
黯乡魂,追旅思。
纷纷坠叶飘香砌。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迥与众流异,发源高更孤,下山犹直在,到海得清无。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下山犹直在,到海得清无?——范仲淹《瀑布》
迥与众流异,发源高更孤。——范仲淹《瀑布》
黯乡魂,追旅思。——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碧云天,黄叶地。——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范仲淹《江上渔者》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范仲淹《江上渔者》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明月楼高休独倚。——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山映斜阳天接水。——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纷纷坠叶飘香砌。——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
夜寂静,寒声碎。——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
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忧乐精神的古诗
范仲淹的古诗范
范仲淹的古诗
范仲淹忧国忧民的诗句
宋范仲淹的古诗
范仲淹的古古诗
范仲淹的古诗配画
范仲淹的诗句
范仲淹的名言
范仲淹的诗词
范仲淹诗句
范仲淹写的古诗短的
范仲淹的古诗歌
范仲淹名句
范仲淹名言
范仲淹的名古诗
范仲淹的古诗10首
范仲淹的古诗名
范仲淹的名句
形容范仲淹的古诗
范仲淹关于酒的古诗
范仲淹的清明古诗
明月范仲淹的古诗
范仲淹报国的古诗
范仲淹的其他古诗
范仲淹的古诗古诗
诗人范仲淹的古诗
收集范仲淹的古诗
北宋的范仲淹的古诗
柳永范仲淹的古诗
杨梅的行香子古诗词
追忆父亲到心碎的古诗
祝别人一路顺风的古诗
形容非常热爱一件事的古诗
写红尘的古诗词
描写碧波荡漾的古诗
关于漫游西湖的古诗
八月十五月亮的古诗
重阳的古诗及对联
所有古诗的中心思想
坚守节操的古诗
活用古诗词的例子
关于理财的古诗词
关于承诺的古诗词朱熹
古诗词书画的形容诗词
古诗歌颂母爱的
高中重要的古诗十首
富有古诗意的图片
一点红花的古诗词
形容菜畦小苗的古诗
写动和静的古诗词
写北京庙会的古诗
小学学过的咏物言志的古诗
小学需要掌握的古诗
惜时励志的古诗
纱字开头的古诗
心酸的个签古诗词
出自古诗中好听的名字
关于菊的古诗陶渊明
初二下册的的古诗词
长的古诗文适合诵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