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读书笔记摘抄

关于聊斋志异读书笔记摘抄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聊斋志异读书笔记摘抄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聊斋志异读书笔记摘抄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聊斋志异读书笔记摘抄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k+) 语录(429) 说说(45) 名言(1k+) 诗词(190) 祝福(6) 心语(4k+)

  • 聊斋志异读书笔记

  • 聊斋志异读书笔记(通用10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书笔记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书笔记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聊斋志异读书笔记(通用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呀,不太喜欢读长篇巨著,没有时间,也没有耐心。我喜欢读短小精悍,情节又引人入胜的小故事。为此,妈妈特意为我买了本《聊斋志异》,并笑称这书最适合我的口味。

      《聊斋志异》这本书里描写了许许多多关于鬼怪、狐仙的故事。让我深受感动的是《聂小倩》这篇,它讲述了一段人鬼恋的感人故事。聂小倩是一个善良、美丽、心灵纯洁的女鬼,在阴间她常受到其它恶鬼的欺凌,过着担惊受怕的日子,她非常渴望过上正常的人类生活。在一天夜里,她偶然遇上了性情豪爽,品行端正的书生宁采臣。通过接触、相互了解,彼此产生了感情。最后,凭借他们俩的坚贞纯洁的爱情力量,宁采臣历尽千辛万苦帮助小倩变成了人,并和小倩过上了安定的幸福日子。因为彼此的恩爱,使得原本不可能发生的事变为真实,爱的力量还真是伟大呀!这种美好结局也正是我这个看故事的人最想要看到的结果。

      还有让我感动的是《蛇人》这篇,这是一篇非常短小并简单的故事,它讲述了蛇人与他喂养的两条小蛇之间的情感故事。他们在一起的时候相依为命,蛇人就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的对待小蛇,彼此有了深厚的感情。在蛇人放生小蛇的几年后,小蛇竟然还记得蛇人的养育之恩,并回到他的身边来报答他。这虽然是描写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但也正是我们人与人之间所应该有的真情、真心、真意,要有知恩图报,善待他人的美德。

      《聊斋志异》这本书里的故事虽然都不是很长,但情节曲折离奇,给了我很大的幻想空间,深深地吸引着我,我喜欢这本书。另外,我根据里面的人物描写,还画了几幅古代美女图呢!

      但是面对黑暗的现实,作家在书中提出的改革社会的方案确实不现实的。他在《促织》中提出了请天子关心民命,在《*方*》中请二郎神主持公道,在《红玉》中请侠客义士救困扶弱,另外再一些公案故事中,想靠清官来除暴安良。这些又表现了他对封建统治阶级还存在着幻想。

      《聊斋志异》广泛地揭露了科举制度的弊端,批判了科举制度。这方面的代表作有《考弊司》《叶生》《王子安》等等。这些作品对考场的黑暗、考官的混愦,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对考生的变态心理作了入木三分的刻划。

      《考弊司》写阴间主管考试的靠弊司司主虚肚鬼颁下定例,凡考生初次谒见,要先割脾肉一块孝敬司主,但贿赂丰者可以免割。可是他在堂上悬挂的楹联却是“孝悌忠信”“礼仪廉耻”。这正是对人间黑暗的考场和寡廉鲜耻的考官的无情揭露和辛辣讽刺。

      作者不仅写了科举制度的黑暗,而且揭露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灵魂的副食和精神摧残。王子安因对功名利禄的渴望而失去理智,自以为中了进士翰林,大摆进士翰林的架子,闹出了许多悲剧性的笑话。叶生因屡试不第竟一病不起。在《王子安》中作家对考生们的心理和神态,作了穷形尽相的描绘,他们入场考试,似丐、似囚、似秋末之冷蜂、似出笼之病鸟;他们盼望喜报,坐立不安,如痴如狂,对秀才士子灵魂的这些刻画细致入微。作品通过对知识分子变态心理的描写,告诉人们科举制度是怎样侵蚀人们的灵魂的。所以《聊斋志异》的更深刻之处。

      反对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歌颂纯真爱情,也是《聊斋志异》的重要内容。这方面的著名作品有《阿宝》、《连城》、《莲香》等等。《聊斋志异》中的爱情小说有它鲜明的特点:作家多通过非现实的幻想的世界的人与事来表现强烈的反封建礼教、反封建婚姻制度的精神,来表现他的爱情理想。再作家笔下,那些花妖狐魅所幻化的少女,尽管性情各异,但大多美丽聪明,善良无私,不图富贵,不慕权势,以才德取人,爱的忠诚,爱的坚贞,历经祸患而不渝。她们来去自如,离合随心,不受封建戒律拘束;不矫情,不虚伪,生气勃勃,一往无前。她们再没有恋爱自由的封建社会,获得了幸福的爱情。

      例如:《婴宁》婴宁是一个狐女,在坟墓里长大,他能摆脱人世间任何的束缚,不受封建礼教的规范,不受庸俗的世间人情污染,天真无邪,纯洁透明,,是现实生活中没有的新人。王子服同样是一个思想单纯、感情真挚的男子,作家让着两个人自由的结合,曲折的表现了他对世俗婚姻的不满。《聊斋志异》中的爱情故事不管是喜剧还是悲剧,人们都能寻着故事发展的线索,窥见其中包含的尖锐的社会矛盾和深刻的社会矛盾斗争。

      《聊斋志异》中的爱情小说提出的新的爱情观。《阿宝》和《连城》是在爱情观上别开声面的作品。《阿宝》写的是一个迂讷的孙子楚,不顾门第悬殊,迷恋着富商大贾的女儿阿宝。女戏曰:“渠去其枝指,余当归之”。他果真用斧头砍去枝指,虽“大痛彻心,血溢倾注,滨死”而不悔。后又魂托鹦鹉,飞达女室。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孙子楚与阿宝终于结成了美满婚姻。这个故事写的是痴情,全篇笔笔写痴,字字关情。它鼓励读者:在男女之间要的是真心,有至情,就可以冲破一切阻力,实现婚姻的理想。这种爱情观,突破了封建主义的樊篱,带有强烈的市民意识,具有进步的民主思想。

      《连城》写孝廉之女连城诗求偶,乔生的诗受到它的赏识,但他的父亲以乔生贫穷不许,女又赠金助乔生学,于是乔以女为知己,“倾城结想,如饥似啖”。但史孝廉终于将女儿嫁给了盐商的儿子王化城。不久女病,需男胸肉一钱,捣合药屑,王化城不肯献肉,乔生竟“自出白刃”割肉做药引。后来女并负发而死,乔生进魂随地下。再阴间他们得到了别人的帮助复生,终成夫妻。《连城》给了人一个全新的观念,那就是要男女双方互相知心。乔生爱连城,是因为它赏识了自己的诗。连城爱乔生,是因为他能真正理解自己的处境。这样他们的基础便十分牢固,可以冲破任何障碍,终成眷属。

      出上述的三类作品外,《聊斋志异》还队当代社会进行里多方面的揭露和批判,或讽刺事态的庸俗,和刻画人心的险恶,或歌颂劳动者的正直勇敢。总之,《聊斋志异》所战士的人生画图是十分广泛的,反映社会生活的内容十分丰富。

      但是《聊斋志异》中也有相当多的篇幅宣扬了落后的甚至*的思想,就是在那些优秀的篇章中,也常常夹杂着封建性的糟粕。例如:有些篇章敌视和丑化农民起义,有些篇章宣扬因果报应、生死轮回,有些篇章宣扬了封建伦理道德,还有些篇章美化了一夫多妻制或羡慕功名富贵。此外,猥亵的语言和淫秽的描写也不少。

      清末,有一“鬼狐居士”,其《聊斋志异》流传于后世,谓之蒲松龄。松龄怪异,喜以鬼狐为记,故得名。鬼、狐、精、怪,在人看来是不及人的,那么松龄为什么要用它们做为素材呢?人往往看不到自己,然而只要是别的“东西”,便一目了然。待他们将这些“东西”嘲笑一番,却恍然大悟:哦,原来这就是我们自己。

      以比较幼稚的分法,鬼狐精怪也就分那么两类:要么是好的,要么是不好的;要么是奸诈的,要么是真诚的;要么是深邃的,要么是无知的。它们的分类的确比较明显,人可就不一样了。

      人有时看狐,觉得狐比人好;而狐看人,又觉得狐不如人。在人看来,鬼狐自由;在鬼狐看来,人活得踏实。在人看来,鬼狐法力无边;在鬼狐看来,*凡是福。于是,人认为鬼狐没有要“**”的理由,然而,鬼狐们却为此而绞尽脑汁。

      鬼狐之中,道行高的,此志不渝;道行不足的,前仆后继。不少的鬼狐有着悲惨的下场,或是魂飞魄散,或是含恨而终。对于它们来讲,**的道路是那样的崎岖,那样的艰险。多少得道高僧,多少降妖术士,他们本着“狐是狐,人是人”的“公理天命”,狠狠地挡在了鬼狐们**成仙的路上。可是鬼狐们屡败屡战,就算尸骨无存,也在所不惜。人们看来,鬼狐们是那样值得同情的角色,那些所谓降魔服妖的道士和尚又是那样的多管闲事、冷血无情。

      尽管如此,人们却仍是对鬼狐们敬而远之,他们怕它们那种追求时的顽固,追求时的阴险,追求时的不惜一切。鬼狐们的`追逐已经不是可以轻易放下的欲望,而仿佛有这一种不知名的力量在支配着它们。那种不知名的**或是成仙的欲望,逐渐集结成了一种盲目而可怕的追求。在它们的心中,就有这么的一个信念: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人”字,是一种奢侈。于是,或是诱惑,或是惊吓;或是勾魂,或是索命;或是投之以情,或是杀之以暴。然后,鬼狐们得以换上了人的衣裳,尝着人间的疾苦,经历着人世的生老病死,而无怨无悔。

      而活在尘世中的人,却为了得到鬼狐所抛弃的长生不老,千辛万苦。为了得到鬼狐所不屑一顾的高超法力,不惜上刀山、下油锅。

      有时候觉得,要是两者可以一开始便将角色对换,那也许就没有了不必要的悲剧。其实,即便将他们的角色对调,结果还会是一样的,因为两者都会追逐对方的角色。

      在没有鬼狐的现实社会中,人却有着同样的追逐。只要人与人之间没有绝对的*等,那么这种追逐便无休无止。过着幸福小日子的老百姓们,都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升官加禄。而那些位高权重的人,在心底却向往着*凡的日子。于是,在这两者之间,便是一种思想追求上的循环。穷人一旦变成了富人,便会怀念穷人的生活;富人若不幸变成了穷人,也自然会回想那富人的生活。当然,在这之前,有一段艰苦的追逐,甚至有痛苦的悲剧。

      其实这种无谓的追逐也不只是存在于像穷人和富人这样有着明显差距的两者之中。人,总是这样的观念:别人的东西总是比自己的好。就是两样完全相同的东西,在一个人看来,也会觉得对方的比较好。于是便有了这样的一种人,他们总是希望得到别人的东西,甚至是性格。在寻觅之中,他们看不见原来的自己。他们将别人的优点看成是不可多得的优点,却将自己的亮点一味地抹杀。有朝一日,当他们真正地变成了另外的一个人,也许就只会对着往昔的日记问到:陌生人,你到底是谁?

      就像《聊斋志异》中的鬼狐精怪,追逐的低手,却是遗忘的高手。

      倘若鬼狐安心做它们活得如浮萍一样的鬼狐,人安心做他们*凡甚至于庸俗的人,世上当然是能太*些许。但那停歇了的追求,那所谓的安宁,却会使尘世不但少了些引人的故事,更是没有了进步的光彩。现实之中,亦当如此。

      再读《聊斋》,再得后感。不去感慨鬼狐精怪的报恩复仇,不去叹息人世间的世道炎凉,不去讨论人怪之间的孰对孰错。偶得谬感,不知所言。

      《聊斋志异》是一部具有独特思想风貌和艺术风貌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多数小说是通过幻想的形式谈狐说鬼,但内容却深深地扎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之中,曲折地反映了蒲松龄所生活的时代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的思想愿望,熔铸进了作家对生活的独特的感受和认识。

      蒲松龄在《聊斋自志》中说:“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矣!”在这部小说集中,作者是寄托了他从现实生活中产生的深沉的孤愤的。因此我们不能只是看《聊斋志异》奇异有趣的故事,当作一本消愁解闷的书来读,而应该深入地去体会作者寄寓其中的爱和恨,悲愤和喜悦,以及产生这些思想感情的现实生活和深刻的历史内容。

      由于《聊斋志异》是一部经历了漫长时期才完成的短篇小说集,故事来源不同,作者的思想认识前后有发展变化,加上作者世界观本身存在矛盾,因而全书的思想内容良莠不齐,比较复杂。但从总体看来,优秀之作占半数以上,主要倾向是进步的,真实地揭示了现实生活的矛盾,反映了人民的理想、愿望和要求。歌颂生活中的真、善、美,抨击假、恶、丑,是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总的艺术追求,也是这部短篇小说集最突出的思想特色。

      书中的作品情节离奇曲折,但又简洁,幻化形象刻划得独具特色。虽为文言,但凝练之外又极形象传神,富有表现力,而且语言利落直观明了。三百年来,《聊斋》故事在民间广为传播历久不衰,先后被译成十几种文字,成为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聊斋志异》是*古典小说的珍品,这部短篇小说集在他创作之初便有人传抄,成书之后流传更加广泛。十九世纪中叶传播到国外,已有英、法、德、日等二十多个语种的译本。《聊斋志异》在叙述、描写人和各种灵异之物的交往时,往往按照同类相应、同气相求的模式安排故事情节。同类相应、同气相求是一种古老的观念,指的是同类事物能够彼此趋*,产生感应,实现生命层面的沟通。《聊斋志异》的许多就是以同类相应、同气相求为契机而发生、延展的故事。

      郭沫若评价说:“写鬼写妖高人一筹,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聊斋志异》,清代短篇小说集,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在他40岁左右时基本完成,此后不断有所增补和修改。“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全书有短篇小说491篇。题材非常广泛,内容极其丰富。多数作品通过谈狐说鬼的手法,对当时社会的黑暗进行了有力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但其中也夹杂着一些封建伦理观念和因果报应的宿命论思想。《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很高。它成功的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古典短篇小说之巅峰。

      据说作者蒲松龄在写这部《聊斋志异》时,专门在家门口开了一家茶馆,请喝茶的人给他讲故事,讲过后可不付茶钱。听完之后再作修改写到书里面去。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文短篇小说集。有传奇、志怪、轶事等,诸体兼备,为*文言小说集大成之作。内容十分广泛,多谈狐、魔、花、妖,以此来概括当时的社会关系,反映了17世纪*的社会面貌。书中写的是一个花妖鬼狐的世界,既有对如漆墨黑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又有对怀才不遇、仕途难攀的不*;既有对贪宫污吏狼狈为奸的鞭笞,又有对勇于反抗,敢于复仇的*民的称赞;而数量最多、质量上乘、写得最美最动人的是那些人与狐妖、人与鬼神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纯真爱情的篇章。

      “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斋名,所谓“聊”就是在交谈,话说蒲松龄在他居住的地方附*设一茶棚,凡是进来的人是不收银子的,捧上一壶茶坐下来和客人闲谈,他就专门问一些奇闻异事,蒲松龄的“聊斋”变由此而生。然后,蒲松龄就把听来的这些事情经过自己的加工润色后记录下来。“志”变产生了(记录)。“异”当然就是旨在说明自己所记录的事情都是奇闻异事。“聊斋志异”变由此而生。

      一本好书,就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今天,我读了一本书,我觉得是一本好书—《聊斋志异》。这本书写了人们是怎样相信迷信的,以及相信迷信的后果。这才是开导着我们大家不要相信迷信。

      我读了《道士》这篇文章是说一个人去道士山上练功。一天,道士过生日,嫦娥来跳舞,还有许多神仙也来了。一天,老道给这个人说;“徒儿啊!你下山吧,你的法力已经够高了。”这个人就听道士一言返回家中。它给母亲展示自己的法力,他直冲墙上碰去,碰得潢头是血。结果一切都是幻想,他死了。读了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相信迷信的人,不会有什么好下场,那都是自欺欺人。

      我觉得这是一本好书,是一份营养品,是一位高尚的老师。这本书不仅让我们学到了知识,还提醒了我们不要迷信。迷信是人类愚昧无知的手物,作为学生只有崇高科学,去破除迷信,才能使自身健康地成长。

      作为后生应崇尚科学,破除迷信,做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

      《聊斋志异》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的著作。在文学史上,它是*文学一部著名短篇小说集。全书内容十分广泛,多谈狐、仙、鬼、妖,以此来概括当时的社会关系,反映了17世纪*的社会面貌。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那篇《酒友》。

      这篇《酒友》讲述的是车生和狐狸夜中奇遇塑造了狐狸知恩图报的形象。车生家庭贫穷却酷爱喝酒,一天晚上,他偶遇狐仙并与狐仙结为知心的酒友。后来他通过狐仙的帮助发家致富,最终有了美满的家庭。车生死后,狐仙也就不再出现了。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狐仙却是长生不死的,狐仙等到车生死后便消失了,可见二人感情之深厚。

      人们常说狐狸性狡猾,只会祸害人类,而这则故事中的狐狸却懂得报恩。因为车生的几缸子酒,报之以绵绵无尽的财富。然而,这对酒友之间的友谊也令我羡慕。虽然一个是人,一个是狐狸,但是他们之间的情谊也不亚于人与人之间的情谊。

      在人看来,鬼狐是不及人的,但鬼狐也是可以与人类和谐相处的,那我们又为什么要带上有色眼镜看待鬼狐呢?*常,狐狸给人的印象就是"狡猾奸诈",但永远不要在不了解它们之前,给它们叩上任何帽子。而有些人看上去和颜悦色,但实际上笑里藏刀。由此看来,有时候人是不及鬼狐的。

      在《聊斋志异》中,鬼狐也是有情有义的。相反,有些人却是阿谀奉承,阴险狡诈,这样的人与鬼狐相比不是更加可怕吗?

      蒲松林的经典著作《聊斋志异》影响着一代代*人,此书让我见识了一个似真似幻的奇异世界。

      据悉,蒲松林由于一生失意科场,所以对试官的昏聩、考场的弊端、士子的痛苦与渴望都有别具一格的体会和明晰的洞察。小说集内容十分广泛,以狐、魔、花、妖来概括当时的社会关系,反映出当时的社会面貌。其中既有对贪官污吏狼狈为奸的鞭答,又有对勇于反抗、敢于复仇的*民称赞。写得最多最美最动人的是那些人与狐妖、人与鬼神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纯真的爱情篇章。情节曲折离奇,幻化形象刻画得独具特色。特别是他抓住了人们内心对鬼、妖的恐惧,对神灵的深信不移,多处运用象征手法,把当时社会风貌表现得淋漓尽致,更能让人深刻体会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不堪,容易让人联想到现实生活而产生共鸣。

      在现实生活中虽没有“鬼神”之说,但在人们心中还是有“鬼神”之分的。那些损人利己、助纣为虐、仗势欺人的人在人们心中就是“鬼”;反之,在生活中那些乐于助人、无私奉献、尊老爱幼的人,在人们心中就是“神”。以前的封建社会,由于“鬼”大行其道,害得老百姓无法安居乐业,“神”自然成了人们的美好向往。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虽然人们再也不必为生活无着而烦恼,全社会也都在倡导正能量,但是由于封建残余思想的存在,总有那么一些不怀好意的人损人利己,甚至铤而走险、违法乱纪。

      但我相信,只要我们携起手来,用自己绵薄之力抑恶扬善,我们的生活就一定会更加祥和、美好!

      这天是村子里一月一次的聚会,很多商人都聚在次,叫卖着自己的货物。这是 来了一个三十多岁的老乡,他推了一车的李子停在了集市上。老乡的梨个大汁甜,价格也很贵很多庄稼人看着都想买,但又醉的价格太贵,便跟老乡讨价还价。谁知老乡不客气地说:“我的梨是最上等的好梨,你们没钱就走开些,别耽误了我做生意。”众人看见了他这样狂妄无礼,便散开了。

    [阅读全文]...

2022-06-16 23:03:10
  • 聊斋志异读书笔记

  • 聊斋志异读书笔记(精选45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何不写一篇读书笔记记录下呢?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书笔记头疼,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聊斋志异读书笔记(精选4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这个周末,我读了《聊斋志异》一书,它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的代表作。“聊斋”是蒲松龄书斋的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故事。这本书大多说在谈狐说鬼。其中,有反映了当时民风的黑暗的《促织》,《红玉》;有揭示科举考试时规章的种种罪端,如《叶生》,《僧术》;有赞扬百姓勇于战斗的精神的《*方*》,《田七郎》。最吸引人的就是描写人与妖之间的爱情故事,如《青风》,《阿纤》等,写得非常精彩。

      我最爱看《聂小倩》这一篇。

      宁采臣在去金华办事时,在庙里遇到了燕赤霞。在晚上,一个妙龄女前来调戏他,被宁采臣轰走了。第二天夜晚,她又来了,但却是诚恳地告诉他,她是受妖魔胁迫,才去害人的,后来又告诉了他躲避的办法,为了报答,宁采臣把聂小倩的尸骨移回了家。一年后,宁采臣续娶了小倩,并有了三个有出息的儿子。

      真是好看啊!

      在蒲松龄笔下,那些妖鬼狐精,花妖水怪,不再让人感到狰狞可怕,她们有的机智聪慧,有的正义勇敢,人物形象生动,故事情节生动曲折,是一本值得我们看的好书!

      《聊斋志异》是一部具有独特思想风貌和艺术风貌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多数小说是通过幻想的形式谈狐说鬼,但内容却深深地扎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之中,曲折地反映了蒲松龄所生活的时代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的思想愿望,熔铸进了作家对生活的独特的感受和认识。

      蒲松龄在《聊斋自志》中说:“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矣!”在这部小说集中,作者是寄托了他从现实生活中产生的深沉的孤愤的。因此我们不能只是看《聊斋志异》奇异有趣的故事,当作一本消愁解闷的书来读,而应该深入地去体会作者寄寓其中的爱和恨,悲愤和喜悦,以及产生这些思想感情的现实生活和深刻的历史内容。

      由于《聊斋志异》是一部经历了漫长时期才完成的短篇小说集,故事来源不同,作者的思想认识前后有发展变化,加上作者世界观本身存在矛盾,因而全书的思想内容良莠不齐,比较复杂。但从总体看来,优秀之作占半数以上,主要倾向是进步的,真实地揭示了现实生活的矛盾,反映了人民的理想、愿望和要求。歌颂生活中的真、善、美,抨击假、恶、丑,是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总的艺术追求,也是这部短篇小说集最突出的思想特色。

      书中的作品情节离奇曲折,但又简洁,幻化形象刻划得独具特色。虽为文言,但凝练之外又极形象传神,富有表现力,而且语言利落直观明了。三百年来,《聊斋》故事在民间广为传播历久不衰,先后被译成十几种文字,成为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聊斋志异》是*古典小说的珍品,这部短篇小说集在他创作之初便有人传抄,成书之后流传更加广泛。十九世纪中叶传播到国外,已有英、法、德、日等二十多个语种的译本。《聊斋志异》在叙述、描写人和各种灵异之物的交往时,往往按照同类相应、同气相求的模式安排故事情节。同类相应、同气相求是一种古老的观念,指的是同类事物能够彼此趋*,产生感应,实现生命层面的沟通。《聊斋志异》的许多就是以同类相应、同气相求为契机而发生、延展的故事。

      郭沫若评价说:“写鬼写妖高人一筹,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聊斋志异》,清代短篇小说集,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在他40岁左右时基本完成,此后不断有所增补和修改。“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全书有短篇小说491篇。题材非常广泛,内容极其丰富。多数作品通过谈狐说鬼的手法,对当时社会的黑暗进行了有力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但其中也夹杂着一些封建伦理观念和因果报应的宿命论思想。《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很高。它成功的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古典短篇小说之巅峰。

      据说作者蒲松龄在写这部《聊斋志异》时,专门在家门口开了一家茶馆,请喝茶的人给他讲故事,讲过后可不付茶钱。听完之后再作修改写到书里面去。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文短篇小说集。有传奇、志怪、轶事等,诸体兼备,为*文言小说集大成之作。内容十分广泛,多谈狐、魔、花、妖,以此来概括当时的社会关系,反映了17世纪*的社会面貌。书中写的是一个花妖鬼狐的世界,既有对如漆墨黑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又有对怀才不遇、仕途难攀的不*;既有对贪宫污吏狼狈为奸的鞭笞,又有对勇于反抗,敢于复仇的*民的称赞;而数量最多、质量上乘、写得最美最动人的是那些人与狐妖、人与鬼神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纯真爱情的篇章。

      “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斋名,所谓“聊”就是在交谈,话说蒲松龄在他居住的地方附*设一茶棚,凡是进来的人是不收银子的,捧上一壶茶坐下来和客人闲谈,他就专门问一些奇闻异事,蒲松龄的“聊斋”变由此而生。然后,蒲松龄就把听来的这些事情经过自己的加工润色后记录下来。“志”变产生了(记录)。“异”当然就是旨在说明自己所记录的事情都是奇闻异事。“聊斋志异”变由此而生。

      我呀,不太喜欢读长篇巨著,没有时间,也没有耐心。我喜欢读短小精悍,情节又引人入胜的小故事。为此,妈妈特意为我买了本《聊斋志异》,并笑称这书最适合我的口味。

      《聊斋志异》这本书里描写了许许多多关于鬼怪、狐仙的故事。让我深受感动的是《聂小倩》这篇,它讲述了一段人鬼恋的感人故事。聂小倩是一个善良、美丽、心灵纯洁的女鬼,在阴间她常受到其它恶鬼的欺凌,过着担惊受怕的日子,她非常渴望过上正常的人类生活。在一天夜里,她偶然遇上了性情豪爽,品行端正的书生宁采臣。通过接触、相互了解,彼此产生了感情。最后,凭借他们俩的坚贞纯洁的爱情力量,宁采臣历尽千辛万苦帮助小倩变成了人,并和小倩过上了安定的幸福日子。因为彼此的恩爱,使得原本不可能发生的事变为真实,爱的力量还真是伟大呀!这种美好结局也正是我这个看故事的人最想要看到的结果。

      还有让我感动的是《蛇人》这篇,这是一篇非常短小并简单的故事,它讲述了蛇人与他喂养的两条小蛇之间的情感故事。他们在一起的时候相依为命,蛇人就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的对待小蛇,彼此有了深厚的感情。在蛇人放生小蛇的几年后,小蛇竟然还记得蛇人的养育之恩,并回到他的身边来报答他。这虽然是描写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但也正是我们人与人之间所应该有的真情、真心、真意,要有知恩图报,善待他人的美德。

      《聊斋志异》这本书里的故事虽然都不是很长,但情节曲折离奇,给了我很大的幻想空间,深深地吸引着我,我喜欢这本书。另外,我根据里面的人物描写,还画了几幅古代美女图呢!

      谭晋玄是县里的秀才,深信导气引体之类的养生术,不管天气冷热都不间断练功,过了几个月,似乎有了一些成就。

      一天正盘腿打坐,听见耳朵里有像苍蝇营营的声音说:“能够出来了。”睁开眼睛就听不见了;闭上眼睛,稳定呼吸又能像刚才那样听见了。他以为这是所练功法内丹将成的朕兆,心里暗暗高兴。以后每当打坐就能听到那种声音,于是决定再听到时就试着回应它,看看有什么状况产生。一天,耳中又有那种营营的声音,于是谭晋玄就小声地回答说:“能够出来了。”一会儿,觉得耳朵里窸窸窣窣地好像有个东西出来。他略微瞟了一眼,发现是一个三寸多的小人,相貌狰狞丑恶,好像夜叉,跑到地上不停地旋转。谭晋玄私下惊异不止,决定姑且集中精神看看它要怎样变化。

      忽然有个邻居来借东西,敲着门呼喊。那个貌似夜叉的小人听到了邻居的呼唤声,神情显得十分惊慌,围绕着屋子奔跑,好像老鼠无法回到洞穴一样。

      这个时候谭晋玄觉得精神和魂魄都失去了,再也不明白小人跑到那里去了。于是得了颠狂的疾病,不停地号叫,看病吃药,经过半年多才慢慢地痊愈。

      文中的丹指“内丹”,道教认为,用自我内在的精气修练成的丹药叫内丹,所谓的内丹练成后,人就成了金刚不坏之身,一举成“神”。世上是没有“神”的,子不语怪力乱神,春秋时代的孔夫子就不相信有神。然而读《聊斋志异》,对怪力乱神却要以为是真的,或者把它算作是神话,逻辑上才讲得通。如读本篇,练气功居然从耳朵中跑出一个相貌狰狞有如夜叉一样的小人儿,真是怪异极了。然而又不奇怪,现实生活中不是有人在公众场合中道貌岸然是一种形象,私下为非作歹狰狞凶恶又是一种形象吗?再从人的本性来说,几乎人人都有善良、丑恶的一面,“夜叉”看作是人们灵魂中丑恶一面的象征,那么从耳朵里跑出一个夜叉,与“从皮袍里榨出小来”似乎也有相*的地方。

      《聊斋志异》,虽说已经是清代小说了,但本人读起来还是有些吃力。故事大意虽能读懂,但个中情节究竟怎样迂回曲折,个中许多具体的词语所指的人或物在如今的我看来也是不懂的。所以读书的时候,读完一遍文言,我不由得还得去看一看后人所写下的注解。

      《王六郎》,这是我看这本书以来,感到有意思的第一个故事。

      因为之前的故事,大都十分短小,内容也十分简单,或者是那种异常恐怖的描写。虽说看的时候确实觉得蒲松龄描写的恐怖场景和情节十分精彩,但读来总是让人感到战栗和排斥。

      这篇故事则不同,虽然也是写人鬼之事,但却少了恐怖,多了温情,让人不由得心生欢喜。

      讲的是一人一鬼之间的深厚友谊。

      这个故事也改变了我之前对所谓溺死鬼的印象。往常看到的志怪小说或故事,总是把溺死鬼描述得十分可怖,它时时刻刻想要抓人偿命的形象也十分鲜明地刻在人们的脑海中。这个故事中的溺死鬼却不一样,虽然已经没有了生命,但仍有着悲天悯人的伟大情怀,并且有情有义。讽刺的是,现实中活生生的许多人甚至都没有王六郎这个鬼品德高尚,不说高尚吧,有些人的所作所为都让人不愿称之为一个“人”。

      王六郎和主人公之前的情谊是十分令人感动的。

      刚看开头我以为这会是个以悲剧收尾的故事,王六郎会因为慈悲之心而长久地被困河中。然而小说却来了一个翻转,让仁慈之人得到他应有的善果——当官,或者是当神了。这就让本来压抑的读者心情豁然开朗,从正面宣扬了善有善报的道理。

      而王六郎在他镇当神,主人公不远千里前去探望的故事,更表明了二人之间的深厚友谊,主人公的敦厚守信与王六郎的知恩图报。

      故事最后以美满结局结束,也是给予了读者一个美好的愿望和想象吧。

      第二则令我印象深刻的文章则是《偷桃》。

      这是一篇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故事,使人读来颇有一种回忆少时轶事的意味。看后人的注解,也有这么一说。但是当我阅读这个故事时,我不由得感到惊奇,故事中对于“偷桃”幻术的描写过于神奇了一些,以今人之眼光看来也是绝不可能发生之事。

      其实之前我本以为这只是一个古时魔术——幻术中一个小把戏,但蒲松龄的描绘实在是让人惊异,以至于让我怀疑这不太可能是他年少时亲眼所见的表演,如若他的确看过这个“偷桃”幻术,那书中的叙述恐怕也是*添了许多夸张的描写吧。因为我之前也对魔术这一艺术有些兴趣,也探得了一些魔术的基本原理,可书中的幻术表演在我看来还是那么的难以想象,有些不切实际了。

      不过想想这本就是存在于《聊斋志异》这本志怪小说中的一篇小故事,不奇的话怎能对得起其“志怪”之名呢?

      我呀,不太喜欢读长篇巨著,没有时间,也没有耐心。我喜欢读短小精悍,情节又引人入胜的小故事。为此,妈妈特意为我买了本《聊斋志异》,并笑称这书最适合我的口味。

      《聊斋志异》这本书里描写了许许多多关于鬼怪、狐仙的故事。让我深受感动的是《聂小倩》这篇,它讲述了一段人鬼恋的感人故事。聂小倩是一个善良、美丽、心灵纯洁的女鬼,在阴间她常受到其它恶鬼的欺凌,过着担惊受怕的日子,她非常渴望过上正常的人类生活。在一天夜里,她偶然遇上了性情豪爽,品行端正的书生宁采臣。通过接触的、相互了解,彼此产生了感情。最后,凭借他们俩的坚贞纯洁的爱情力量,宁采臣历尽千辛万苦帮助小倩变成了人,并和小倩过上了安定的幸福日子。因为彼此的恩爱,使得原本不可能发生的事变为真实,爱的力量还真是伟大呀!这种美好结局也正是我这个看故事的人最想要看到的结果。

      还有让我感动的是《蛇人》这篇,这是一篇非常短小并简单的故事,它讲述了蛇人与他喂养的两条小蛇之间的情感故事。他们在一起的时候相依为命,蛇人就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的对待小蛇的,彼此有了深厚的感情。在蛇人放生小蛇的几年后,小蛇竟然还记得蛇人的养育之恩的,并回到他的身边来报答他。这虽然是描写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但也正是我们人与人之间所应该有的真情的、真心、真意,要有知恩图报,善待他人的美德。

      《聊斋志异》这本书里的故事虽然都不是很长,但情节曲折离奇,给了我很大的幻想空间,深深地吸引着我,我喜欢这本书。另外,我根据里面的人物描写,还画了几幅古代美女图呢!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题记

      初读聊斋,并无太多感受,只是浅显的以为人类是人类,鬼狐是鬼狐。人是绝对正确的,而鬼狐是绝对错误的。

      再读聊斋,我才有了些微其他的感受。鬼狐和人类又何尝不是一样的呢,都在拼命的追求对方的东西。鬼狐有丑恶的,也有善良的。人类不惜为了鬼狐的长生不老,特异能力而赴汤蹈火,鬼狐却为了追求人类*淡的幸福而孤苦修炼上千年才得以幻化为人形。而正是这种互相渴望,互相追求,人世间才从未*静过。

      鬼狐看人,觉的人活的踏实,人看鬼狐,觉得鬼狐法力无边。鬼狐希望得到人踏实的生活,人却觉得鬼狐来去自由,比人要好。

      《聂小倩》中的聂小倩,生前只活到十八岁,不幸被妖怪夜叉胁迫害人,但是被宁采臣的正气打动,侍奉宁采臣的家人,最后嫁给宁采臣作鬼妻。聂小倩是一个女鬼,她拥有令世人羡慕的绝世美丽和永远的容貌,并且勤劳善良,但还是想要过上死前的生活,救了宁采臣,一心想要抛弃自己鬼的身份,于是长期接触活人,逐渐犹如常人。聂小倩是幸运的,她遇上了那个她命中的人,成功的过上了人的生活。但是,也有不少鬼狐,前仆后继的踏上一定要成为人的不归路。道行高的幻化**,道行低的,灰飞烟灭。人羡慕鬼狐的能力,却惧怕鬼狐。鬼狐只能或诱惑,或惊吓,或勾魂,或索命,或动之以情,或施之以暴。但是这一切切,却都是为了**。对于鬼狐,人这个字是奢侈的,终于,鬼狐追求到了人的生活,披着人的皮囊,体会着生老病死,人间百态。读聊斋,于酸甜苦辣中我读出了对善良美好人性的追求。

      《崂山道士》里的王生,是一个慕仙渴道的人,一心想着能获得鬼狐的法术,就能不劳而获。他在崂山拜师学艺,但是他却吃不了苦,学到一招穿墙术,稍一卖弄,就不灵验了。王生是广大希望得到法术的人类的代表,他们渴望得到鬼狐所不屑一顾的法术,他们渴望利用这些法术而是自己不劳而获。他们觉得鬼狐比人好,心甘情愿的为了那些所谓的法术上刀山,下火海,但最后,基本都是以失败告终。读聊斋,于生动曲折中我读出了贪婪的人只会自食恶果。

      有时候我会想,如果鬼狐和人类的角色调换一下又会如何呢。这无休止的互相追求是否会停止。但答案是否定的,他们永远不会满足,永远都会舍弃自己已有的,而追求对方的东西。

    [阅读全文]...

2022-01-05 19:42:55
  • 《聊斋志异》读书笔记

  • 《聊斋志异》读书笔记(通用20篇)

      《聊斋志异》是*清朝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该作品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这本书的读书笔记,欢迎大家阅读!

      一听到《聊斋志异》这个名字,我就不由得毛骨悚然,因为听说这本书里全都是关于妖魔鬼怪的恐怖故事。可是,今年暑假赵老师却给我们推荐了这本书,作为我们五年级的必读书目。没办法,当妈妈把这本书买回来的时候,我只好硬着头皮,怀着恐惧的心理,翻开了这本书。

      刚看第一个故事《小官人》,我就被那离奇的故事情节,充满童趣的语言给吸引住了。没想到,越往后看越精彩,书中有各种各样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充满了传奇色彩,那一个个看似*凡的故事情节却蕴含着一个个意味深长的道理,让我在阅读的同时收获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崂山道士》这个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王七是一个有钱人家的孩子,他去向一位崂山的道士拜师学艺。刚开始,道士只让王七干粗活,他忍了很久,道士还是什么也没有教他,他就准备下山回家。在王七回家之前,他恳求道士教他穿墙术,道士教会了他,并在他临走之前嘱咐:“回家后不要卖弄法术,否则就不灵了。”王七当时答应了道士,可是,他一回到家,就迫不及待地向别人炫耀,并给别人表演,结果法术果然不灵了,他的头上被撞了一个大包,还遭到了别人的嘲讽。

      我觉得故事中的王七真是自作自受,他只学到了一种简单的法术,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了,一回到家就把答应别人的事情给忘到脑后。我真想对王七说,你虽然学会了一种法术,但是你不应该那么的骄傲自大,回家以后你应该先去刻苦地练*,即使你练*的已经很好了,也不要这么骄傲,不要急着去向别人炫耀,而是要把道士的话牢记在心,因为骄傲只会带给你失败。

      读完了这个故事,我不由得反思了自己。在生活中,我也有骄傲自满的时候。有一次,我数学考试得了一百分,而且全班就我一个考一百分的,我觉得考一百分太容易了,自己真是太了不起了,就有点儿骄傲。结果第二次考试,我一看题真是太简单了,所以根本就没把这些题放在眼里,拿起笔就马马虎虎地做了起来,做完后也没有细致、认真地检查,就把卷子交上去了。我美滋滋地等着一百分再来找我,结果,发下试卷后,我却只考了九十五分,而那次考试班却里有30多个考一百分的。自从那次以后,我就明白了“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这个道理。现在,我认真地看书,认真地写作业,认真地练小提琴,再也不敢有一丝的马虎和骄傲。

      这本书,虽然每个故事都很短小,却都蕴含着深奥的大道理。这本书,让我一下子懂得了许多,让我在以后更加懂事,更加优秀,这本书,真是让我收获多多。

      《聊斋志异》是*古代灵异、志怪小说的集大成者,有空前绝后之美誉。

      《聊斋志异》有许多家喻户晓的故事,如:《画皮》、《小翠》、《促织》等。《画皮》告诉我们要分清善恶是非,不能光看一个人的表面来妄下定论。《小翠》这故事告诉我们要知恩图报,不能忘恩负义。故事讲的是一天晚上,夜深人静,一只狐狸逃到了王府,并在王夫人的床底下躲了一夜,其实这狐狸就是小翠的母亲。不久,一位妇人带了一个少女登门,说要把女儿嫁给王夫人的儿子王元丰。过了几天,王元丰在屋里一直喊热,小翠并没有注意。

      过了一会儿,王元丰竟然闷死了。王夫人以为是小翠害死了王元丰,就把小翠赶出了家门。那个妇人就是躲在王夫人床底下的狐狸,因为被电神追击,不得已才逃进了王府,躲过了一劫,为了报恩,才把女儿嫁给了王元丰,而王元丰的死只是一场意外,王夫人没弄清来龙去脉就把小翠赶走了。

      这些名著在*的历史上有着显赫的地位,罗贯中通过《三国演义》带我们回到了那个群雄纷争、英杰辈出的战乱年代,去结识忠肝义胆的关云长、足智多谋的诸葛亮、狡诈多疑的曹操等典型人物;施耐庵在《水浒传》中塑造了一批啸聚山林、打家劫舍的绿林好汉,描写出了他们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西游记》则是一部伟大的神话,作者吴承恩凭借天才的想像力将神仙、妖怪和普通人的故事讲得跌宕起伏、惊心动魄;曹雪芹的《红楼梦》呈现出一批可爱又可怜的青年男女,他们缠绵悱恻的感情故事感动了所有读者,成为千古绝唱;还有《聊斋志异》……它们都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也是*史上的耀眼明珠,其中我最喜欢看的还是《聊斋志异》。

      暑假,妈妈给我买了一本《聊斋志异》。《聊斋志异》非常有趣,不久我就看完了这本书。

      《聊斋志异》是一部经典小说,是蒲松龄的著作。《聊斋志异》是古代灵异、志怪小说的集大成者,有“空前绝后”之美誉。《聊斋志异》看来偏偏讲的鬼、狐、仙、怪,其实字字都是人、情、世、态字里行间无不饱含着作者对人生的丰富体验和深刻智慧。

      在《聊斋志异》中的《婴宁》这章中,讲述了一个容貌美丽的狐仙婴宁与一位叫子服的秀才相恋的故事,婴宁有情有义、心灵纯洁,比现实中的人更加可亲可爱。虽说她是一只托给鬼母所养的狐狸精,可她并没有邪恶,喜欢笑。她让子服将自己的父母合葬,并且感激子服一家人对自己的关照,后来,子服的母亲给他们两个人主持了婚礼,一年过后,婴宁生下一个胖儿子,不认生,见人就笑,很像他母亲。

      其实,《聊斋志异》表面上在讲鬼、狐一类的故事,而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腐败。从这本书上感受到了,蒲松龄当时所在的那个时代,贪污成风,赃官比比皆是,清官没有几个。想到这里,还有谁没有理由再去好好学*,去把社会不规则的事情改正过来?我想,每个读过《聊斋志异》的人,都能深刻的体会这本书的含义,要是想过上美好、不被欺负的生活,那么我们就要从现在开始,从身边做起,以自己为榜样,做一个有素质的人。在这里,我又不禁佩服作者的慧眼明珠,佩服他敢于正视现实的精神!

      最后,还是以作者的一首诗为结尾吧:

      姑妄言之故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给唱诗!

      《聊斋志异》题材的特点在于一个异字。它同明代拟话本小说描写现实生活中的世态人情不同,大多写花妖狐鬼的故事。其中有写鬼的,有写狐的,也有既写鬼有写狐的。此外虫鱼鸟兽,花草树木,在蒲松龄的笔下无不可以成精变人。就是就是一些没有出现虫鱼鸟兽、花草树木的故事中,也总有怪异之事。如《促织》中成名之子魂化蟋蟀,《阿宝》中孙子楚魂附体鹦鹉等。

      这是一部借非现实的幻景物来寄托对现实不满的孤愤之书。《聊斋志异》的内容丰富复杂,瑕瑜互见,但总的看来,它所触及的社会生活相当广泛,反映的社会问题相当深刻,无论是接露社会政治的黑暗和科举制度的弊端,还是描写爱情生活,都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

      再揭楼黑暗与官府的本质方面,《狼梦》同样写的很深刻。《狼梦》写白翁梦见自己走进儿子的县衙内,看见道上、厅上、堂上、堂下坐着、躺着的都是吃人肉的狼,而他们的周围白骨成堆,又看到自己的儿子有变成了老虎。作者在篇末写到:窃叹天下只官虎而吏狼者,比比也。明白的告诉人们梦里的虎狼就是现实中官吏。

      《聊斋志异》不仅写了现实的黑暗和被压迫与被损害的苦难,而且表现了人民群众的反抗。*方*不畏死亡替父伸冤,受尽了许多酷刑之后,对冥王表示:大冤未伸,寸心不死,必诉!这种反抗精神是十分顽强的。另外,如《窦氏》中所描写的农村姑娘,但她被恶霸骗子南三复蹂躏抛弃后,再阳世冤屈难伸,就化为厉鬼将仇人杀死。

      在这类作品中,还有《红玉》更脍炙人口。冯相如在狐女红玉的帮助下,同林村美丽的姑娘卫氏结合了,不料罢官在家的宋御使依仗权势,打伤相如打死相如的父亲,强走了卫氏女。冯相如到处伸冤,可无人为他申冤。后来一位虬髯侠士,为他杀死了仇人。

      作者简介:《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在他40岁左右已基本完成,此后不断有所增补和修改。“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全书有短篇小说491篇。题材非常广泛,内容极其丰富。多数作品通过谈狐说鬼的手法,对当时社会的腐败、黑暗进行了有力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但其中也夹杂着一些封建伦理观念和因果报应的宿命论思想。《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很高。它成功的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古典短篇小说的高峰。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有传奇、志怪、轶事等,诸体兼备,为*文言小说集大成之作。内容十分广泛,多谈狐、魔、花、妖,以此来概括当时的社会关系,反映了17世纪*的社会面貌。书中写的是一个花妖鬼狐的世界,既有对如漆墨黑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又有对怀才不遇、仕途难攀的不*;既有对贪宫污吏狼狈为奸的鞭笞,又有对勇于反抗,敢于复仇的*民的称赞;而数量最多、质量上乘、写得最美最动人的是那些人与狐妖、人与鬼神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纯真爱情的篇章。书中的作品情节离奇曲折,幻化形象刻划得独具特色。虽为文言,但凝练之外又极形象传神,富有表现力。三百年来,《聊斋》故事在民间广为传播历久不衰,先后被译成十几种文字,成为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聊斋志异》是*古典小说的珍品,这部短篇小说集在他创作之初便有人传抄,成书之后流传更加广泛。十九世纪中叶传播到国外,已有英、法、德、日等二十多个语种的译本。《聊斋志异》在叙述、描写人和各种灵异之物的交往时,往往按照同类相应、同气相求的模式安排故事情节。同类相应、同气相求是一种古老的观念,指的是同类事物能够彼此趋*,产生感应,实现生命层面的沟通。《聊斋志异》的许多故事,就是以同类相应、同气相求为契机而发生、延展的……

      《聊斋志异》是一部具有独特思想风貌和艺术风貌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多数小说是通过幻想的形式谈狐说鬼,但内容却深深地扎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之中,曲折地反映了蒲松龄所生活的时代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的思想愿望,熔铸进了作家对生活的独特的感受和认识。蒲松龄在《聊斋自志》中说:“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矣!”在这部小说集中,作者是寄托了他从现实生活中产生的深沉的孤愤的。因此我们不能只是看《聊斋志异》奇异有趣的故事,当作一本消愁解闷的书来读,而应该深入地去体会作者寄寓其中的爱和恨,悲愤和喜悦,以及产生这些思想感情的现实生活和深刻的历史内容。由于《聊斋志异》是一部经历了漫长时期才完成的短篇小说集,故事来源不同,作者的'思想认识前后有发展变化,加上作者世界观本身存在矛盾,因而全书的思想内容良莠不齐,比较复杂。但从总体看来,优秀之作占半数以上,主要倾向是进步的,真实地揭示了现实生活的矛盾,反映了人民的理想、愿望和要求。歌颂生活中的真、善、美,抨击假、恶、丑,是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总的艺术追求,也是这部短篇小说集最突出的思想特色。

      前两天,我读了蒲松龄先生的《聊斋志异》。“聊斋”是他书屋的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故事。连起来解释,顾名思义,在聊斋这个书屋记述的奇异故事。

      《聊斋志异》以神奇怪异作为情节构思的基本风格,以曲折离奇作为情节结构的基本模式,以简洁准确的细节刻画作为情节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刻画人物形象作为情节的最终宗旨,并间以丰富多变,千姿百态的叙事手法,使其成为情节小说的典范。这本书题材的特点就在于一个“异”字。它大多写花妖狐鬼的故事。其中有写鬼的,有写狐的,也有既写鬼又写狐的。此外虫鱼鸟兽,花草树木,在蒲松龄的笔下无不可以成精变人。就是一些没有出现虫鱼鸟兽、花草树木的故事中,也总有怪异之事。如《促织》中成名之子魂化蟋蟀,《阿宝》中孙子楚魂附体鹦鹉等。

      这些神狐鬼寐的故事,有的揭露封建官府的黑暗,有的批判科举制度的弊病,有的表现青年男女冲破封建礼教、争取婚姻自由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矛盾,以惩恶扬善为主,表达了人民的愿望。我们也应该努力学*,弘扬社会真理。

      我呀,不太喜欢读长篇巨著,没有时间,也没有耐心。我喜欢读短小精悍,情节又引人入胜的小故事。为此,妈妈特意为我买了本《聊斋志异》,并笑称这书最适合我的口味。

      《聊斋志异》这本书里描写了许许多多关于鬼怪、狐仙的故事。让我深受感动的是《聂小倩》这篇,它讲述了一段人鬼恋的感人故事。聂小倩是一个善良、美丽、心灵纯洁的女鬼,在阴间她常受到其它恶鬼的欺凌,过着担惊受怕的日子,她非常渴望过上正常的人类生活。在一天夜里,她偶然遇上了性情豪爽,品行端正的书生宁采臣。通过接触、相互了解,彼此产生了感情。最后,凭借他们俩的坚贞纯洁的爱情力量,宁采臣历尽千辛万苦帮助小倩变成了人,并和小倩过上了安定的幸福日子。因为彼此的恩爱,使得原本不可能发生的事变为真实,爱的力量还真是伟大呀!这种美好结局也正是我这个看故事的人最想要看到的结果。

      还有让我感动的是《蛇人》这篇,这是一篇非常短小并简单的故事,它讲述了蛇人与他喂养的两条小蛇之间的情感故事。他们在一起的时候相依为命,蛇人就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的对待小蛇,彼此有了深厚的感情。在蛇人放生小蛇的几年后,小蛇竟然还记得蛇人的养育之恩,并回到他的身边来报答他。这虽然是描写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但也正是我们人与人之间所应该有的真情、真心、真意,要有知恩图报,善待他人的美德。

      《聊斋志异》这本书里的故事虽然都不是很长,但情节曲折离奇,给了我很大的幻想空间,深深地吸引着我,我喜欢这本书。另外,我根据里面的人物描写,还画了几幅古代美女图呢!

      蒲松林的经典著作《聊斋志异》影响着一代代*人,此书让我见识了一个似真似幻的奇异世界。

      据悉,蒲松林由于一生失意科场,所以对试官的昏聩、考场的弊端、士子的痛苦与渴望都有别具一格的体会和明晰的洞察。小说集内容十分广泛,以狐、魔、花、妖来概括当时的社会关系,反映出当时的社会面貌。其中既有对贪官污吏狼狈为奸的鞭答,又有对勇于反抗、敢于复仇的*民称赞。写得最多最美最动人的是那些人与狐妖、人与鬼神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纯真的爱情篇章。情节曲折离奇,幻化形象刻画得独具特色。特别是他抓住了人们内心对鬼、妖的恐惧,对神灵的深信不移,多处运用象征手法,把当时社会风貌表现得淋漓尽致,更能让人深刻体会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不堪,容易让人联想到现实生活而产生共鸣。

      在现实生活中虽没有“鬼神”之说,但在人们心中还是有“鬼神”之分的。那些损人利己、助纣为虐、仗势欺人的人在人们心中就是“鬼”;反之,在生活中那些乐于助人、无私奉献、尊老爱幼的人,在人们心中就是“神”。以前的封建社会,由于“鬼”大行其道,害得老百姓无法安居乐业,“神”自然成了人们的美好向往。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虽然人们再也不必为生活无着而烦恼,全社会也都在倡导正能量,但是由于封建残余思想的存在,总有那么一些不怀好意的人损人利己,甚至铤而走险、违法乱纪。

      但我相信,只要我们携起手来,用自己绵薄之力抑恶扬善,我们的生活就一定会更加祥和、美好!

      《聊斋志异》,虽说已经是清代小说了,但本人读起来还是有些吃力。故事大意虽能读懂,但个中情节究竟怎样迂回曲折,个中许多具体的词语所指的人或物在如今的我看来也是不懂的。所以读书的时候,读完一遍文言,我不由得还得去看一看后人所写下的注解。

      《王六郎》,这是我看这本书以来,感到有意思的第一个故事。

      因为之前的故事,大都十分短小,内容也十分简单,或者是那种异常恐怖的描写。虽说看的时候确实觉得蒲松龄描写的恐怖场景和情节十分精彩,但读来总是让人感到战栗和排斥。

      这篇故事则不同,虽然也是写人鬼之事,但却少了恐怖,多了温情,让人不由得心生欢喜。

      讲的是一人一鬼之间的深厚友谊。

      这个故事也改变了我之前对所谓溺死鬼的印象。往常看到的志怪小说或故事,总是把溺死鬼描述得十分可怖,它时时刻刻想要抓人偿命的形象也十分鲜明地刻在人们的脑海中。这个故事中的溺死鬼却不一样,虽然已经没有了生命,但仍有着悲天悯人的伟大情怀,并且有情有义。讽刺的是,现实中活生生的许多人甚至都没有王六郎这个鬼品德高尚,不说高尚吧,有些人的所作所为都让人不愿称之为一个“人”。

      王六郎和主人公之前的情谊是十分令人感动的。

      刚看开头我以为这会是个以悲剧收尾的故事,王六郎会因为慈悲之心而长久地被困河中。然而小说却来了一个翻转,让仁慈之人得到他应有的善果——当官,或者是当神了。这就让本来压抑的读者心情豁然开朗,从正面宣扬了善有善报的道理。

      而王六郎在他镇当神,主人公不远千里前去探望的故事,更表明了二人之间的深厚友谊,主人公的敦厚守信与王六郎的知恩图报。

      故事最后以美满结局结束,也是给予了读者一个美好的愿望和想象吧。

      第二则令我印象深刻的文章则是《偷桃》。

      这是一篇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故事,使人读来颇有一种回忆少时轶事的意味。看后人的注解,也有这么一说。但是当我阅读这个故事时,我不由得感到惊奇,故事中对于“偷桃”幻术的描写过于神奇了一些,以今人之眼光看来也是绝不可能发生之事。

      其实之前我本以为这只是一个古时魔术——幻术中一个小把戏,但蒲松龄的描绘实在是让人惊异,以至于让我怀疑这不太可能是他年少时亲眼所见的表演,如若他的确看过这个“偷桃”幻术,那书中的叙述恐怕也是*添了许多夸张的描写吧。因为我之前也对魔术这一艺术有些兴趣,也探得了一些魔术的基本原理,可书中的幻术表演在我看来还是那么的难以想象,有些不切实际了。

      不过想想这本就是存在于《聊斋志异》这本志怪小说中的一篇小故事,不奇的话怎能对得起其“志怪”之名呢?

    [阅读全文]...

2021-12-15 16:33:22
  • 聊斋志异好词好句摘抄赏析

  • 聊斋志异好词好句摘抄赏析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清朝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最早的抄本在清代康熙年间已有流传。下面是小编带来的聊斋志异好词好句摘抄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好词摘抄:

      1 . 急不可待:急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怀急切或形势紧迫。

      2 . 健步如飞:健步:脚步快而有力。步伐矫健,跑得飞快。

      3 . 急不择路:急得来不及选择道路地乱跑,形容非常紧迫。

      4 . 盎盂相敲:比喻一家人争吵。

      5 . 变化不穷:指变化多种多样,没有穷尽。

      6 . 不容置辩:置:安放。不容许别人进行辩解。指没有辩护的余地。

      7 . 传为笑谈:笑谈:笑话;笑料。流传开去成为人们谈笑的资料。

      8 . 阐幽明微:使幽深隐微的'事物或道理显露出来。

      9 . 齿牙馀惠:指帮人说好话。

      10 . 涤故更新:涤除陈旧,换上新的。

      11 . 道貌岸然:道貌:正经严肃的容貌;岸然:高傲的样子。指神态严肃,一本正经的样子。

      12 . 顿足失色:顿足:跺脚。失色:因惊恐而变以脸色。形容十分惊慌。

      13 . 砥志研思:专心致志,深思钻研。

      14 . 恶籍盈指:犹恶贯满盈。

      15 . 恩同山岳:犹恩重如山。

      16 . 返哺之恩:返哺:雏鸟长大,衔食哺其母。比喻报答亲恩。

      17 . 蜚短流长:指散播谣言,中伤他人。

      18 . 忿火中烧:犹言怒火中烧。

      19 . 伏首贴耳:畏缩恐惧的样子。

      20 . 匪伊朝夕:不止一个早晨一个晚上。指是子不少。

      21 . 付之梨枣:指刻版刊印书籍。梨枣:旧时刻书多用梨木枣木,古代称书版

      22 . 官虎吏狼:官如虎,吏如狼。形容官吏贪暴。

      23 . 鼓舌掀簧:掉动舌头,掀动乐器中的簧片。指用动人的言辞蛊惑人。

      24 . 故态复作:指旧的*气或毛病等又出现了。同“故态复萌”。

      25 . 顾影弄姿:顾影:看着自己的身影;弄姿:做出各种姿态。对着自己的身影,做出各种姿态。形容卖弄身形,自我欣赏。

      26 . 昏昏欲睡:昏昏沉沉,只想睡觉。形容极其疲劳或精神不振。

      27 . 豁然顿悟:同“豁然大悟”。形容彻底晓悟。

      28 . 恍如梦寐:指好像做梦一样。

      29 . 呼天吁地:指呼喊天地以求救助。

      30 . 憨状可掬:可掬:可以用手捧取。形容顽皮娇痴、单纯幼稚的样子充溢在外。招人喜爱。

      31 . 傲骨嶙嶙:傲骨:指高傲不屈的性格。嶙嶙:山崖突兀貌。比喻高傲不屈。

      32 . 暗无天日:昏暗得看不到天上的日光。形容在*势力统治下社会的黑暗。

      33 . 岸然道貌:指严肃的神态。

      好句摘抄:

      1 . 宜勤勿懒,宜急勿缓;迟之一日,悔之已晚!

      2 . 性痴则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

      3 . 官宰悠悠,竖人毛发,刀震震入木,何惜不略移床上半尺许哉?

      4 . 一笑之知,许之以身,世人或异其痴;彼田横五百人,岂尽愚哉!

      5 . 家有女豫让而不知,则兄之为丈夫者可知矣。然三官之为人,即萧萧易水,亦将羞而不流;况碌碌与世沉浮者耶!

      6 . 苟有其人,可以补天网之漏;世道茫茫,恨七朗少也!

      7 . 香草沉罗,血满胸臆;东山配砄,泪渍泥沙。

      8 . 轻薄之态,施之君子,则丧吾德;施之小人,则杀吾身。

      9 . 申贺者,捉坐者,寒暄者,喧杂满屋。耳有听,听四娘;目有视,视四娘;口有道,道四娘者也。

      10 . 一狐也,以无心之德,而犹思所报;而身受再造之福者,顾失声与破甑,何其鄙哉!

      11 . 窃叹天下官虎而吏狼者,比比也!--即官不为虎,而吏且将为狼,况有猛于虎者哉!

      12 . 死友而不忍忘,感恩而思所报,独何人哉!

      13 . 大凡秀才作事,可以共胜,而不可以共败:胜则人人贪天功,一败则纷然瓦解,不能成聚。

    [阅读全文]...

2022-07-16 06:31:20
  • 《聊斋志异之促织》的原文及译文

  • 智慧
  • 《聊斋志异之促织》的原文及译文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短篇小说集。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聊斋志异之促织》原文及译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聊斋志异之促织》原文及译文

      原文:

      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令以责之里正。

      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为人迂讷,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百计营谋不能脱。不终岁,薄产累尽。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忧闷欲死。妻曰:“死何益?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成然之。早出暮归,提竹筒铜丝笼,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即捕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宰严限追比,旬余,杖至百,两股间脓血流离,并虫不能行捉矣。转侧床头,惟思自尽。时村中来一驼背巫,能以神卜。成妻具资诣问,见红女白婆,填塞门户。入其室,则密室垂帘,帘外设香几。问者爇香于鼎,再拜。巫从旁望空代祝,唇吻翕辟,不知何词,各各竦立以听。少间,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成妻纳钱案上,焚香以拜。食顷,帘动,片纸抛落。拾视之,非字而画,中绘殿阁类兰若,后小山下怪石乱卧,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旁一蟆,若将跳舞。展玩不可晓。然睹促织,隐中胸怀,折藏之,归以示成。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细瞩景状,与村东大佛阁真逼似。乃强起扶杖,执图诣寺后,有古陵蔚起。循陵而走,见蹲石鳞鳞,俨然类画。遂于蒿莱中侧听徐行,似寻针芥,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冥搜未已,一癞头蟆猝然跃去。成益愕,急逐之。蟆入草间,蹑迹披求,见有虫伏棘根,遽扑之,入石穴中。掭以尖草不出,以筒水灌之始出。状极俊健,逐而得之。审视:巨身修尾,青项金翅。大喜,笼归,举家庆贺,虽连城拱璧不啻也。土于盆而养之,蟹白栗黄,备极护爱。留待限期,以塞官责。

      成有子九岁,窥父不在,窃发盆,虫跃踯径出,迅不可捉。及扑入手,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儿惧,啼告母。母闻之,面色灰死,大骂曰:“业根,死期至矣!翁归,自与汝复算耳!”儿涕而出。未几成入,闻妻言如被冰雪。怒索儿,儿渺然不知所往;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夫妻向隅,茅舍无烟,相对默然,不复聊赖。

      日将暮,取儿藁葬,*抚之,气息惙然。喜置榻上,半夜复苏,夫妻心稍慰。但儿神气痴木,奄奄思睡,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亦不复以儿为念,自昏达曙,目不交睫。东曦既驾,僵卧长愁。忽闻门外虫鸣,惊起觇视,虫宛然尚在,喜而捕之。一鸣辄跃去,行且速。覆之以掌,虚若无物;手裁举,则又超而跃。急趁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往。徘徊四顾,见虫伏壁上。审谛之,短小,黑赤色,顿非前物。成以其小,劣之;惟彷徨瞻顾,寻所逐者。壁上小虫。忽跃落襟袖间,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喜而收之。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思试之斗以觇之。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因出己虫,纳比笼中。成视之,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较。少年固强之。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拚博一笑。因合纳斗盆。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少年又大笑。试以猪鬣毛撩拨虫须,仍不动。少年又笑。屡撩之,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振奋作声。俄见小虫跃起,张尾伸须,直龁敌领。少年大骇,解令休止。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成大喜。

      方共瞻玩,一鸡瞥来,径进一啄。成骇立愕呼。幸啄不中,虫跃去尺有咫。鸡健进,逐逼之,虫已在爪下矣。成仓猝莫知所救,顿足失色。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叮不释。成益惊喜,掇置笼中。

      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诃成。成述其异,宰不信。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又试之鸡,果如成言。乃赏成,献诸抚军。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既入宫中,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一切异状,遍试之,无出其右者。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益奇之。上大嘉悦,诏赐抚臣名马衣缎。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后岁余,成子精神复旧,自言:“身化促织,轻捷善斗,今始苏耳。”抚军亦厚赉成。不数岁,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

      异史氏曰:“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加之官贪肆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第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

      译文:

      明宣德年间,皇宫中流行斗蟋蟀的蝣戏,每年都要向民间征收大量蟋蟀。蟋蟀本不是陕西特产,有个华阴县令,为了讨好上官,奉上一只蟋蟀。让它试斗了一番,却非常厉害,于是上官就责令华阴县每年供奉。县令又把这差事交给了里正。集市上那些游手好闲的人,每得到一只好的蟋蟀,便用笼子养着,抬高价格,当作奇货高价出售。乡里的公差狡猾奸诈,常借此按人口摊派费用;每征一头蟋蟀,常要好几户人家倾家荡产。

      县里有个叫成名的,是个童生,好久考不中秀才。成名为人老实憨厚,不善谈吐,因此被刁滑的小吏报到县里,让他担任里正,他想尽了办法也推脱不掉。不到一年,家中那点微薄的家产就折腾光了,这一年,正遇上皇宫征收蟋蟀,成名不敢勒索百姓,自已又没钱赔偿,忧愁烦闷得要死。妻子说:“死了有什么益处?不如自己去捉捉看,说不定还有希望得到一只。”成名认为很对,于是早出晚归,提着竹筒、丝笼,在破墙下草丛中,搬石挖穴,什么办法都用了,始终没有捉到一只可以进贡的。即使捕到两三头,也是又弱又小,不够规格。县令限期追逼,只十多天,成名就挨了一百大板,两条腿被打得脓血淋漓,连蟋蟀也不能去捉了;天天躺在床上,翻来复去,只想自尽。

      这时,村中来了一个驼背巫婆,能假借鬼神算卦,非常灵验。成名的妻子带着钱去问卦,见红妆少女和白发婆婆挤满了门口。走进巫婆的屋里,有间密室,挂着帘子,帘子外摆放着几案。问卦的人,先在香炉中燃上香,连拜两拜。巫婆在一边望着天空代她们祈祷,嘴唇一张一合,不知说些什么。求卦的人恭恭敬敬地站在那里听着,不多时,帘里扔出一张纸,上面写着求卦人想问的事情,没有丝毫差错。成名的妻子把钱放在香案上,像前面的人那样点香跪拜。有一顿饭功夫,帘子动了一下,一张纸片抛落出来。她忙拾起来一看,纸上不是字而是画。上面画着殿堂楼阁,像是座佛寺;寺后面的小山下,到处是奇形怪状的石头和一丛丛的荆棘,一只青麻头蟋蟀藏在那里,旁边有只蛤蟆,像要跳起来的样子。成名的妻子反复观看,不懂是什么意思。但见画上有蟋蟀,隐隐说中心事,便将纸片摺藏起来,带回家给成名看。

      成名看着画反复思索,莫不是指给我捉蟋蟀的地方吗?仔细察看了画上的景物,与村东的大佛寺很相似。于是他勉强起身,拄着拐杖,拿着图画来到村东大佛寺的后面。见在茂密的草丛中有一座古坟,成名沿着坟往前走,只见层层乱石,跟鱼鳞一样,和画中的很相像。成名便在蓬蒿野草中,一边侧身细听,一边慢慢走着,像在寻找细小的针,芥。直找到眼花耳聋,还是没一点蟋蟀的踪迹。他正在凝神搜寻着,突然一只癞蛤蟆跳了出来。成名很惊愕,急忙追赶过去,蛤蟆已钻进草丛中。他拨开草丛,仔细寻找,见一只蟋蟀趴在棘根旁,急忙用手一扑,蟋蟀钻进石洞中。成名用草尖拨弄,拨不出来;又用竹筒里的水灌它,蟋蟀才出来。见这只蟋蟀身躯健壮,体态俊美。成名捉住它仔细审看,个头很大,尾巴修长,青脖子金翅膀。成名非常高兴,忙装进笼子提回家中,全家人欢庆祝贺,把它看得比价值连城的宝玉还要珍贵。用盆子养起来,喂它好东西,爱护备至,只等到了期限,送到县里去交差。

      成名有个儿子,才九岁,看到父亲不在家,偷偷打开盆盖去看。蟋蟀一下从盆里蹦了出来,快得没法捕捉。等把它扑到手中,蟋蟀腿掉了,肚子也裂开了,一会儿便死了。孩子害怕了,哭着告诉了母亲。母亲一听,吓得面如死灰,大骂道:“祸根!你的死期到了!等你父亲回来,会同你算帐的!”孩子大哭着走了出去。

      不一会儿,成名回来,听了妻子的诉说,像被冰雪浇透了,怒气冲冲地寻找儿子,可儿子不知到哪里去了。后来,从井里打捞上来了孩子的尸体,成名夫妻顿时转怒为悲,呼天喊地,哭得要死。夫妻两人相对发呆,饭也不做,只是默默地坐着,不再感到有一点活着的乐趣。天快黑了,才拿上草*想把孩子葬了。*前抚摸儿子的身体,发现有微弱的气息,夫妻二人欢喜地把儿子放到床上。到了半夜,儿子苏醒了,夫妻二人心中稍感到宽慰。但一看到蟋蟀的笼子空空的,又气得说不出话来;又不敢再去追究儿子,从黄昏到天亮,连眼睛也没合一下。

      东方的太阳已经升起来,成名仍直挺挺地躺在床上发愁。忽然听到门外有蟋蟀的叫声,成名惊讶地起来察看,见那只蟋蟀仿佛还活着。成名高兴地捕捉它,蟋蟀一叫便跳开了,跳得还非常快。成名用手掌盖住它,感到掌心里空空的没什么东西;刚一抬手,蟋蟀又远远地跳开了。成名急忙追赶,转过墙角。蟋蟀不知钻到哪里去了。成名来回四下寻找,见蟋蟀趴在墙壁上。仔细一看,身躯短小,黑红色,不是先前那只。成名嫌它小,不捉,只是来回察看,寻找刚才追的'那只。墙壁上的小蟋蟀忽然跳到了成名的衣襟上,成名再细一看,形状像蝼蛄,长着梅花样翅膀,方头长脖子,像是好品种,这才欢喜地把它捉起来。将要献给官府时,又惴惴不安,恐怕不中官府意,便想让它试斗一番看看。

      村中有个好事的少年,驯养了一只蟋蟀,自己给它起名叫“蟹壳青”,天天同一些少年角斗,没有一次不取胜的。他想靠这只蟋蟀发财,便抬高价钱,却没有买的。这天,这少年登门找成名,看到成名养的那只小蟋蟀,忍不住捂着嘴笑起来,便拿出自己的蟋蟀,放进笼子里较量。成名见他养的蟋蟀,个头大,身子修长,心中很羞愧,不敢和他的较量。少年再三强求,成名想:养一只劣等蟋蟀也没什么用,不如让它拚一次,博众人一笑。便把两只蟋蟀都放到一个盆里,让它们角斗。成名的那只小蟋蟀趴在那里一动不动,蠢若木鸡,少年又大笑起来。他用猪鬃撩拨小蟋蟀的须子,一次又一次,小蟋蟀突然发怒了,直冲过去,接着就互相搏斗起来,跳跃腾击,振翅有声。一会儿,小蟋蟀一跃而起,直扑对手去咬它的脖子,少年大吃一惊,急忙把它们分开,停止了搏斗。小蟋蟀振起双翅,骄傲地鸣叫着,好像是报告主人知道。成名高兴极了,正在赏玩,突然过来一只鸡,径直去啄那只蟋蟀。成名惊骇地站在那里呼喊,幸好没被啄中,小蟋蟀跳出去有一两尺远。鸡又大步追上去,小蟋蟀已经落在鸡爪下了。成名惊慌失措,不知怎么救它,急得直跺脚,脸色都变了。转眼间,见鸡伸着脖子扑楞着,走*一看,原来小蟋蟀趴在鸡冠子上用力叮着不放松。成名更加惊喜,忙把小蟋蟀捧放到笼子里。

      第二天,成名把小蟋蟀献到县官那儿。县令见蟋蟀太小,愤怒地呵斥成名。成名讲述了它的奇异,县令不相信,就试着让它同别的蟋蟀斗了斗,结果所有的蟋蟀都被斗败了;又让它同鸡斗,果然同成名说的一样。县令赏了成名,把这只蟋蟀献给巡抚。巡抚非常高兴,用金笼盛着进献给皇上,并在奏章中详细讲述了蟋蟀的本领。小蟋蟀入宫后,将天下进贡的蝴蝶,螳螂、油利达、青丛额等各种稀奇的蟋蟀都斗了一遍,没有超过它的。小蟋蟀每当听到琴瑟的声音,就按着节拍舞蹈,人们越发觉得它奇特。皇上非常高兴,下诏赏赐巡抚名马和衣缎。巡抚没有忘记这荣幸是从哪来的,没过多久,县令就因政绩优异被擢升。县令也高兴了,就免去了成名的差役,又嘱咐学使,让成名进了县学。

      后来过了一年多,成名的儿子精神复原了,自己说身子变成了蟋蟀,轻捷善斗,现在才苏醒过来。巡抚也重赏了成名。不几年,成名便有田百顷,楼阁无数,牛羊满圈。一出门便穿着裘皮衣服,骑高头大马,富贵赛过了官宦世家。

      聊斋志异介绍

      人物介绍

      聂小倩

      聂小倩是一个美貌女鬼,生前只活到18岁,死后葬在浙江金华城北的荒凉古寺旁,不幸被妖怪夜叉胁迫害人。后浙江人宁采臣暂居寺院,小倩受妖怪指使,前来谋害,却被采臣的正气打动,便以实相告,助采臣转危为安。采臣也不负小倩重托,助她逃脱魔爪,并收留她侍奉母亲和久病的妻子,小倩勤劳善良,深受宁家人喜爱。小倩因长期接触活人,逐渐犹如常人,宁家人亦绝口不提她的身份。宁妻病逝后,小倩嫁给宁采臣做鬼妻,之后,又指点采臣除掉前来报复的金华妖怪。几年后,宁采臣考中进士,小倩也生下一子,宁采臣还纳一小妾,小倩、小妾又各生一子,三个儿子长大后也都成了有名望的人。

      宁采臣

      宁采臣,浙江人,为人慷爽正直。某日他借宿浙江金华北郊的一座古寺,先后结识陕西剑客燕赤霞和女鬼聂小倩。聂小倩被夜叉妖怪驱使害人,但本性善良,不愿助纣为虐。妖怪欲杀害宁采臣,幸在聂小倩和燕赤霞帮助下躲过一劫。宁采臣也助聂小倩逃离魔掌,并收留她侍奉母亲和久病的妻子。宁妻病逝后,宁采臣娶聂小倩作鬼妻。后在聂小倩指点下,宁采臣用剑袋消灭夜叉。几年后,宁采臣考中进士,聂小倩也生下一个儿子。之后他还纳了一个小妾,小倩、小妾又各生一子,一家人其乐融融,三个儿子长大后也都成了有名望的人。

      燕赤霞

      燕赤霞是一位降妖除魔的侠义之士,为人正气凛然,宽和从容,颇有仙风道骨之姿,是一位性格怪异的降魔者,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

      黑山老妖

      黑山老妖是妖魔两界之王,黑山也是个千古伤心者,莫问爱,莫问情,过去不再寻,爱过方知情重,一切只因有爱有情。我爱你,你却不爱我,我为爱成魔。据说黑山老妖是怨气与恨凝结所化。很久以前他本来是一个懵懂的少年,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可是突如其来的事情变故让他承受不了重大的打击,没有办法,唯有离开。却因狠心大作怨气太重,本想复仇,想来想去算了罢了,与其遗恨终生,不如选择原谅,居住一座万物不生、荒无人烟的万妖山,是万妖群魔之首。

      辛十四娘

      辛十四娘是一个一心为苍生奉献的小狐妖,红衣佳人,长得如同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虽身为狐妖,但心地善良,与狐狸父亲及十八个姐妹一同寄住禅院之中,因在十九个姐妹中排行第十四,故名。她着意行善积德,以助人为乐、修道成仙为志,希望追求精神层面的超脱。

      作品鉴赏

      《聊斋志异》在艺术上代表着*文言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它博采*历代文言短篇小说以及史传文学艺术精华,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造奇设幻,描绘鬼狐世界,从而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色。

      “用传奇法,而以志怪”

      鲁迅说:“聊斋志异虽如当时同类之书,不外记神仙狐鬼精魅故事,然描写委屈,叙次井然,用传奇法,而以志怪,变幻之状,如在目 前”(《*小说史略》)。这里明确指出了《聊斋志异》一书而兼志怪、传奇二体的特色。“用传奇法,而以志怪”,不能简单理解为“用传奇的笔法,去表现志怪的题材”,其实,蒲松龄对志怪传统和传奇笔法,既有继承又有超越。

      1、《聊斋》对志怪题材的继承和发展

      六朝志怪的写作目的是为了“发明神道之不诬”,内容荒诞无稽,情节简略、单调,艺术粗糙*板;《聊斋》虽然也写花妖狐魅的怪异题材,但为的是曲折反映社会现实,抒发自己内心“孤愤”,在内容的深广度上,都超过了以往的志怪、传奇。

      2、《聊斋》对传奇笔法的继承和超越

      鲁迅认为,唐传奇“虽尚不离于搜奇记异,然叙述婉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小说史略》)可见,唐传奇比之六朝志怪,除了题材内容的发展之外,特别是在艺术上的超越。从情节结构上,它从六朝志怪的“粗陈梗概”发展到丰富曲折、首尾完整的故事;在语言文字上,从志怪的简率古朴、粗糙*板发展到文辞华丽、形象生动;在表现手法上,从六朝志怪单调*板的如实记述发展为“尽设幻语”的委婉叙写。

      《聊斋》对传奇笔法的超越:

      《聊斋》除了对唐代传奇情节曲折、叙写委婉、文辞华丽等特点的继承,有又对其的超越,具体表现 在:

      一是从故事体到人物体,注重塑造形象;

      二是善用环境、心理、等多种手法写人;

      三是具有明显的诗化倾向。

      情节离奇曲折,富于变化

      《聊斋》每叙一事。力避*铺直叙,尽量做到有起伏、有变化、有高潮、有余韵,一步一折,变化无穷;故事情节力避*淡无奇,尽量做到奇幻多姿,迷离惝恍,奇中有曲,曲中有奇。曲是情节的复杂性,奇是情节的虚幻性,曲而不失自然,奇而不离真实,这是《聊斋志异》艺术力量之所在。

    [阅读全文]...

2022-05-06 21:34:38
  • 《聊斋志异》读书笔记

  • 《聊斋志异》读书笔记(通用11篇)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书笔记吧。那么如何写读书笔记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聊斋志异》读书笔记(通用11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听老师说,上了初中就要多接触文言文,于是我看了看蒲松林的《聊斋志异》。打开书的第一页,就看到了作者的简介:蒲松林,生于清初,是个文学家。他所写的《聊斋志异》充满了传奇色彩,并写了鬼与神仙的许多故事;让人眼花缭乱。

      在其中,我认为《画皮》是最精彩的,也是最恐怖的。里面讲了一位穷书生在路上遇到了一位眼睛大大犹如葡萄,两条又细又长的柳叶眉,依仗樱桃小嘴镶嵌在俊俏的脸蛋上,一头乌黑发亮的秀发。魔鬼般的身材,可她路边哭。穷书生十分好奇,便问了姑娘的来历。原来,姑娘是被人贩子卖到着而来的。有兴在半路逃脱却不知回家的路,书生出于好心把姑娘带回了家。晚上,书生在窗旁走过,发现那位貌美如花的姑娘,脱下了人皮,露出了张牙舞爪的样子。书生再定睛一看,立刻跌倒在地。因为他看见了姑娘的真面目,所以女鬼把他的心给掏了出来。家人四处寻医,终于一个乞丐能医治他的儿子。但乞丐有一个要求,要大妈吃他吐他的痰,大妈硬吃了下去。回到家中见儿子没好转,又扑在儿子胸口大哭。忽然,大妈恶心想吐,一口吐在了儿子胸口;那竟是一颗心,儿子立即醒了过来。大妈请来了大仙把那妖怪收服了……

      从中我感受到,眼睛所看到那美丽的景象深处并不一定是美好的。正如俗话所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往往那另人看不起的外表下,有着一颗纯洁、美好加钻石般透明闪亮的心灵,比海还深比宇宙还深的心灵,比水,比百合还要纯真的一颗心灵。所以,同学们啊,我们不能以貌取人,要记住孔子说过的话:“推己及人,仁爱待人”啊!

      我呀,不太喜欢读长篇巨著,没有时间,也没有耐心。我喜欢读短小精悍,情节又引人入胜的小故事。为此,妈妈特意为我买了本《聊斋志异》,并笑称这书最适合我的口味。

      《聊斋志异》这本书里描写了许许多多关于鬼怪、狐仙的故事。让我深受感动的是《聂小倩》这篇,它讲述了一段人鬼恋的感人故事。聂小倩是一个善良、美丽、心灵纯洁的女鬼,在阴间她常受到其它恶鬼的欺凌,过着担惊受怕的日子,她非常渴望过上正常的人类生活。在一天夜里,她偶然遇上了性情豪爽,品行端正的书生宁采臣。通过接触、相互了解,彼此产生了感情。最后,凭借他们俩的坚贞纯洁的爱情力量,宁采臣历尽千辛万苦帮助小倩变成了人,并和小倩过上了安定的幸福日子。因为彼此的恩爱,使得原本不可能发生的事变为真实,爱的力量还真是伟大呀!这种美好结局也正是我这个看故事的人最想要看到的结果。

      还有让我感动的是《蛇人》这篇,这是一篇非常短小并简单的故事,它讲述了蛇人与他喂养的两条小蛇之间的情感故事。他们在一起的时候相依为命,蛇人就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的对待小蛇,彼此有了深厚的感情。在蛇人放生小蛇的几年后,小蛇竟然还记得蛇人的养育之恩,并回到他的身边来报答他。这虽然是描写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但也正是我们人与人之间所应该有的真情、真心、真意,要有知恩图报,善待他人的美德。

      《聊斋志异》这本书里的故事虽然都不是很长,但情节曲折离奇,给了我很大的幻想空间,深深地吸引着我,我喜欢这本书。另外,我根据里面的人物描写,还画了几幅古代美女图呢!

      《聊斋志异》题材的特点在于一个“异”字。它同明代拟话本小说描写现实生活中的世态人情不同,大多写花妖狐鬼的故事。其中有写鬼的,有写狐的,也有既写鬼有写狐的。此外虫鱼鸟兽,花草树木,在蒲松龄的笔下无不可以成精变人。就是就是一些没有出现虫鱼鸟兽、花草树木的故事中,也总有怪异之事。如《促织》中成名之子魂化蟋蟀,《阿宝》中孙子楚魂附体鹦鹉等。这是一部借非现实的幻景物来寄托对现实不满的“孤愤之书”。《聊斋志异》的内容丰富复杂,瑕瑜互见,但总的看来,它所触及的社会生活相当广泛,反映的社会问题相当深刻,无论是接露社会政治的黑暗和科举制度的弊端,还是描写爱情生活,都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

      再揭楼黑暗与官府的本质方面,《狼梦》同样写的很深刻。《狼梦》写白翁梦见自己走进儿子的县衙内,看见道上、厅上、堂上、堂下坐着、躺着的都是吃人肉的狼,而他们的周围白骨成堆,又看到自己的儿子有变成了老虎。作者在篇末写到:窃叹天下只官虎而吏狼者,比比也”。明白的告诉人们梦里的虎狼就是现实中官吏。

      《聊斋志异》不仅写了现实的黑暗和被压迫与被损害的苦难,而且表现了人民群众的反抗。*方*不畏死亡替父伸冤,受尽了许多酷刑之后,对冥王表示:“大冤未伸,寸心不死”,“必诉”!这种反抗精神是十分顽强的。另外,如《窦氏》中所描写的农村姑娘,但她被恶霸骗子南三复蹂躏抛弃后,再阳世冤屈难伸,就化为厉鬼将仇人杀死。在这类作品中,还有《红玉》更脍炙人口。冯相如在狐女红玉的帮助下,同林村美丽的姑娘卫氏结合了,不料罢官在家的宋御使依仗权势,打伤相如打死相如的父亲,强走了卫氏女。冯相如到处伸冤,可无人为他申冤。后来一位虬髯侠士,为他杀死了仇人。

      今天,妈妈给我讲了《聊斋志异》中的一个故事叫《种梨》。故事里的这个人很吝啬,人们都叫他“铁公鸡”。他种了一棵梨树,结了很多又大又甜的梨。他到集市上去卖梨,可是价格太贵,没人买。有个道士向他讨梨吃,他不但不给,还骂道士,让他滚开。后来道士用障眼法和偷运法把梨分给了大家,还把他的车把砍断了。种梨的人在大家的嘲笑声中灰溜溜地回家了。

      通过这个故事,我知道了做人不能太小气、吝啬,要学会与人分享。

      那时刚刚考完试,解除了压力的我开始用阅读来排遣生活。

      我从小就害怕鬼神,我甚至不能想到他们,一想到他们,我便又会想出许多乱七八糟、令人恐惧的其他事。凡是与鬼神有关的我绝对不碰,哪怕是书。与西游记的第一次会面就把我吓一大跳,当时我第一眼便看到了一个长得像豹子又像人的怪兽,我便马上闭起了眼。

      如今,妈妈居然要我看《聊斋志异》,我只知道这本书里面是讲鬼的,别的再无了解,我也不愿去了解。又因为无聊打发时间,于是严肃地端起了书,仔细查看封面,看到了三行简介:“《聊斋志异》是清代著名文言文短篇小说集,内容十分广泛,但是主要记述神仙鬼狐精魅故事。多数篇章借助狐、仙、鬼、妖来概括当时的社会关系,反映了17世纪*的社会面貌,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作者对当时现实状况的悲愤和喜悦。”

      再看图画,是一扇古代的打开的窗子,里面有一男一女,分别身着紫色和红色的古代衣服,背景的天空也是暗血红色,旁边还有粉色的桃花和荷花,整幅图都是以红色调为主,令人看了就想到了别的东西。

      我怀着谨慎的心翻开了书,看了一篇,也没那么可怕嘛,怀着侥幸的心理,接着又看了一篇,也不过如此,一下午就在书房度过了,一下子就看了半本书,我似乎进入了蒲松龄的世界,越看越对当时的社会着迷,想了解17世纪的*人们的思想和生活到底是怎样的,可是由于看了一下午,眼睛疲劳,没有接着看下去。第一次与蒲松龄和他的作品接触,还不错。

      谁知再去翻开这本书就是一周以后了,我那一周在姐姐家,忘记带书,这一周我几乎一直惦记着那篇文章中主人公的命运,因为差一个结尾那一篇就看完了,一回到家我便拿起书把文章看完,于是来写下了这篇读后感,虽然还没有看完整本书,但蒲松龄的书使我不再害怕鬼神,我把鬼神当成了蒲松龄写现实社会状况的虚构体,于是便不再害怕。

      这是我的一次接触鬼神之书,第一次接触《聊斋志异》,第一次与蒲松龄来一个亲密接触,他让我克服心中的恐惧,更然我了解17世纪*的现实社会状况。

      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阅读。

      一听到《聊斋志异》这个名字,我就不由得毛骨悚然,因为听说这本书里全都是关于妖魔鬼怪的恐怖故事。可是,今年暑假赵老师却给我们推荐了这本书,作为我们五年级的必读书目。没办法,当妈妈把这本书买回来的时候,我只好硬着头皮,怀着恐惧的心理,翻开了这本书。

      刚看第一个故事《小官人》,我就被那离奇的故事情节,充满童趣的语言给吸引住了。没想到,越往后看越精彩,书中有各种各样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充满了传奇色彩,那一个个看似*凡的故事情节却蕴含着一个个意味深长的道理,让我在阅读的同时收获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崂山道士》这个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王七是一个有钱人家的孩子,他去向一位崂山的道士拜师学艺。刚开始,道士只让王七干粗活,他忍了很久,道士还是什么也没有教他,他就准备下山回家。在王七回家之前,他恳求道士教他穿墙术,道士教会了他,并在他临走之前嘱咐:“回家后不要卖弄法术,否则就不灵了。”王七当时答应了道士,可是,他一回到家,就迫不及待地向别人炫耀,并给别人表演,结果法术果然不灵了,他的头上被撞了一个大包,还遭到了别人的嘲讽。

      我觉得故事中的王七真是自作自受,他只学到了一种简单的法术,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了,一回到家就把答应别人的事情给忘到脑后。我真想对王七说,你虽然学会了一种法术,但是你不应该那么的骄傲自大,回家以后你应该先去刻苦地练*,即使你练*的已经很好了,也不要这么骄傲,不要急着去向别人炫耀,而是要把道士的话牢记在心,因为骄傲只会带给你失败。

      读完了这个故事,我不由得反思了自己。在生活中,我也有骄傲自满的时候。有一次,我数学考试得了一百分,而且全班就我一个考一百分的,我觉得考一百分太容易了,自己真是太了不起了,就有点儿骄傲。结果第二次考试,我一看题真是太简单了,所以根本就没把这些题放在眼里,拿起笔就马马虎虎地做了起来,做完后也没有细致、认真地检查,就把卷子交上去了。我美滋滋地等着一百分再来找我,结果,发下试卷后,我却只考了九十五分,而那次考试班却里有30多个考一百分的。自从那次以后,我就明白了“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这个道理。现在,我认真地看书,认真地写作业,认真地练小提琴,再也不敢有一丝的马虎和骄傲。

      这本书,虽然每个故事都很短小,却都蕴含着深奥的大道理。这本书,让我一下子懂得了许多,让我在以后更加懂事,更加优秀,这本书,真是让我收获多多。

      但是面对黑暗的现实,作家在书中提出的改革社会的方案确实不现实的。他在《促织》中提出了请天子关心民命,在《*方*》中请二郎神主持公道,在《红玉》中请侠客义士救困扶弱,另外再一些公案故事中,想靠清官来除暴安良。这些又表现了他对封建统治阶级还存在着幻想。

      《聊斋志异》广泛地揭露了科举制度的弊端,批判了科举制度。这方面的代表作有《考弊司》《叶生》《王子安》等等。这些作品对考场的黑暗、考官的混愦,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对考生的变态心理作了入木三分的刻划。

      《考弊司》写阴间主管考试的靠弊司司主虚肚鬼颁下定例,凡考生初次谒见,要先割脾肉一块孝敬司主,但贿赂丰者可以免割。可是他在堂上悬挂的楹联却是“孝悌忠信”“礼仪廉耻”。这正是对人间黑暗的考场和寡廉鲜耻的考官的无情揭露和辛辣讽刺。

      作者不仅写了科举制度的黑暗,而且揭露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灵魂的副食和精神摧残。王子安因对功名利禄的渴望而失去理智,自以为中了进士翰林,大摆进士翰林的架子,闹出了许多悲剧性的笑话。叶生因屡试不第竟一病不起。在《王子安》中作家对考生们的心理和神态,作了穷形尽相的描绘,他们入场考试,似丐、似囚、似秋末之冷蜂、似出笼之病鸟;他们盼望喜报,坐立不安,如痴如狂,对秀才士子灵魂的这些刻画细致入微。作品通过对知识分子变态心理的描写,告诉人们科举制度是怎样侵蚀人们的灵魂的。所以《聊斋志异》的更深刻之处,是它揭示了腐败制度对民族精神之摧残。

      反对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歌颂纯真爱情,也是《聊斋志异》的重要内容。这方面的著名作品有《阿宝》、《连城》、《莲香》等等。《聊斋志异》中的爱情小说有它鲜明的特点:作家多通过非现实的幻想的世界的人与事来表现强烈的反封建礼教、反封建婚姻制度的精神,来表现他的爱情理想。再作家笔下,那些花妖狐魅所幻化的少女,尽管性情各异,但大多美丽聪明,善良无私,不图富贵,不慕权势,以才德取人,爱的忠诚,爱的坚贞,历经祸患而不渝。她们来去自如,离合随心,不受封建戒律拘束;不矫情,不虚伪,生气勃勃,一往无前。她们再没有恋爱自由的封建社会,获得了幸福的爱情。例如:《婴宁》婴宁是一个狐女,在坟墓里长大,他能摆脱人世间任何的束缚,不受封建礼教的规范,不受庸俗的世间人情污染,天真无邪,纯洁透明,,是现实生活中没有的新人。王子服同样是一个思想单纯、感情真挚的男子,作家让着两个人自由的结合,曲折的表现了他对世俗婚姻的不满。《聊斋志异》中的爱情故事不管是喜剧还是悲剧,人们都能寻着故事发展的线索,窥见其中包含的尖锐的社会矛盾和深刻的社会矛盾斗争。

      《聊斋志异》中的爱情小说提出的新的爱情观。《阿宝》和《连城》是在爱情观上别开声面的作品。《阿宝》写的是一个迂讷的孙子楚,不顾门第悬殊,迷恋着富商大贾的女儿阿宝。女戏曰:“渠去其枝指,余当归之”。他果真用斧头砍去枝指,虽“大痛彻心,血溢倾注,滨死”而不悔。后又魂托鹦鹉,飞达女室。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孙子楚与阿宝终于结成了美满婚姻。这个故事写的是痴情,全篇笔笔写痴,字字关情。它鼓励读者:在男女之间要的是真心,有至情,就可以冲破一切阻力,实现婚姻的理想。这种爱情观,突破了封建主义的樊篱,带有强烈的市民意识,具有进步的民主思想。《连城》写孝廉之女连城诗求偶,乔生的诗受到它的赏识,但他的父亲以乔生贫穷不许,女又赠金助乔生学,于是乔以女为知己,“倾城结想,如饥似啖”。但史孝廉终于将女儿嫁给了盐商的儿子王化城。不久女病,需男胸肉一钱,捣合药屑,王化城不肯献肉,乔生竟“自出白刃”割肉做药引。后来女并负发而死,乔生进魂随地下。再阴间他们得到了别人的帮助复生,终成夫妻。《连城》给了人一个全新的观念,那就是要男女双方互相知心。乔生爱连城,是因为它赏识了自己的诗。连城爱乔生,是因为他能真正理解自己的处境。这样他们的基础便十分牢固,可以冲破任何障碍,终成眷属。

      出上述的三类作品外,《聊斋志异》还队当代社会进行里多方面的揭露和批判,或讽刺事态的庸俗,和刻画人心得险恶,或描写统治者不劳而获投机取巧的心理,或歌颂劳动者的正直勇敢。总之,《聊斋志异》所战士的人生画图是十分广泛的,反映社会生活的内容十分丰富。

      但是《聊斋志异》中也有相当多的篇幅宣扬了落后的'甚至*的思想,就是在那些优秀的篇章中,也常常夹杂着封建性的糟粕。例如:有些篇章敌视和丑化农民起义,有些篇章宣扬因果报应、生死轮回,有些篇章宣扬了封建伦理道德,还有些篇章美化了一夫多妻制或羡慕功名富贵。此外,猥亵的语言和淫秽的描写也不少。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作品,书中讲了一个个鬼狐神怪的故事,里面有许多鬼怪,但是他们却心地善良、知恩图报,比人间的正人君子还要美丽、可爱。

      尤其是《种梨》那一篇,印象最深。这篇文章讲的是一位卖梨人碰到一位穿破烂衣服的道士,道士想讨个梨解解渴。但卖梨人就是不给。一个伙计就给道士买了一个,道士吃完梨用梨核作种子,种了一棵梨树,一会儿就结满了梨,并把梨摘下来分给大家吃,并把树砍到。卖梨人说道士真傻,道士和人们都走了,卖梨人一看自己的一车梨全没了,车把也断了。哈哈!活该。

      读了这本书我感受到,眼睛所看到的美丽景象,深处并不一定是美好的。往往那令人看不起的外表下,有着一颗纯洁、美好、透明闪亮的心灵。

      “天若有情天亦老”,这是我在读完《香玉》时候的感慨。我感叹为什么神与人之间美好的爱情总是得不到上天的怜悯和眷顾。

      黄生与牡丹花神香玉相恋,又对耐冬花神绛雪纠缠不休。最初黄生对香玉可谓生死相许,爱到无法自拔的地步,因而也打动了香玉,可当香玉离去,绛雪到来时,他对香玉的思念抵不过眼前的诱惑,失心了。当香玉回来时,他居然还想着绛雪来红袖添香,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男子呢?

      与黄生其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两个花神。

      香玉热烈多情:“良夜更易尽,朝暾已上窗。愿如梁上燕,栖处自成双。”“绛姐性殊落落,不似妾情痴也。”“但相怜爱,和好也有日耳。”“妾忍风雨以待君,君来何迟也!”

      绛雪的善解人意:“妾不能如香玉之热,但可少慰君寂寞耳。”“日日代人作妇,今幸退而为友。”

      二女子均为我们诠释了何为爱。

      如果上天让爱情存在,那么为什么还要计较它是什么样的爱。倘若两个人真的相爱,上天又是如此的铁石心肠。《香玉》再一次让我看到了爱情的可贵,让我再一次相信了爱情给我们带来的美好。

      一看到这本书熟悉的题目,不少人第一时间想起一个令人耳熟的故事电视剧:《画皮》,电视剧里那些夸张的故事情节时到今日仍然令我们心有余悸,所以很多人必须会误以为《聊斋志异》这本书是一本纯粹的恐怖小说,错!那就大错特错!这本经典耐读的小说如果单单停留在这么低级的层面的话,它还会从清代一向流传至今吗?它不仅仅给我们带来了精彩绝伦的一个个故事,它还透过让我们阅读这些故事从而领会到一个个深长的道理,让我们在阅读的同时也能领悟到人生的真谛。

      前年寒假,妈妈给我买了一本《聊斋志异》。《聊斋志异》十分搞笑,不久我就看完了这本书。《聊斋志异》是古代灵异、志怪小说的集大成者,有“空前绝后”之美誉。《聊斋志异》看来偏偏讲的鬼、狐、仙、怪,其实字字都是人、情、世、态字里行间无不饱含着作者对人生的丰富体验。

      从中我感受到,眼睛所看到那美丽的景象深处并不必须是完美的,正如俗话所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往往那令人看不起的外表下,有着一颗纯洁、完美加钻石般透明。

      其实,《聊斋》表面上在讲鬼、狐……一类的故事,而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腐败,在康熙时期的中后期,也就是蒲松龄所在的那个时代,贪污成风,赃官比比皆是,清官能有几个?比作者生活好的不少,比他生活差的更多,然而他们未必都会去思考这些社会问题。作者大胆地揭开了所谓“盛世”下的“烂疤”替那些饱受迫害的下层人民提出控诉!在那里,我又不禁佩服蒲松龄慧眼明珠,佩服他敢于正视现实的精神。

      暑假,妈妈给我买了一本《聊斋志异》。《聊斋志异》非常有趣,不久我就看完了这本书。

    [阅读全文]...

2022-01-21 04:57:49
  • 《聊斋志异之阿宝》原文及译文

  • 智慧
  • 《聊斋志异之阿宝》原文及译文

      引导语:《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短篇小说集。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聊斋志异之阿宝》原文及译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原文:

      粤西孙子楚[1],名士也。生有枝指[2]。性迁讷,人诳之,辄信为真。或值座有歌妓,则必遥望却走。或知其然[3],诱之来,使妓狎逼之,则赪颜彻颈[4],汗珠珠下滴。因共为笑。遂貌其呆状[5],相邮传作丑语[6],而名之“孙痴”。

      邑大贾某翁,与王侯埒富[7]。姻戚皆贵胄。有女阿宝,绝色也。日择良匹,大家儿争委禽妆[8],皆不当翁意。生时失俪[9],有戏之者,劝其通媒。生殊不自揣,果从其教。翁素耳其名,而贫之。媒媪将出,适遇宝,问之,以告。女戏曰:“渠去其枝指,余当归之[10]。”媪告生。生曰:“不难。”媒去,生以斧自断其指,大痛彻心,血益倾注,滨死。过数日,始能起,往见媒而示之。媪惊。奔告女。女亦奇之,戏请再去其痴。生闻而哗辨,自谓不痴;然无由见而自剖。转念阿宝未必美如天人,何遂高自位置如此?由是曩念顿冷。

      会值清明,俗于是日,妇女出游,轻薄少年,亦结队随行,恣其月旦[11]。有同社数人,强邀生去。或嘲之曰:“莫欲一观可人否[12]?”生亦知其戏己;然以受女揶揄故,亦思一见其人,忻然随众物色之。遥见有女子憩树下,恶少年环如墙堵。众曰:“此必阿宝也。”趋之,果宝也。审谛之,娟丽无双。少顷,人益稠。女起,遽去。众情颠倒,品头题足,纷纷若狂。生独默然。及众他适[13],回视,生犹痴立故所,呼之不应。群曳之曰:“魂随阿宝去耶?”亦不答。众以其素讷,故不为怪,或推之、或挽之以归。至家,直上床卧,终日不起,冥如醉,唤之不醒。家人疑其失魂,招于旷野[14],莫能效[15]。强拍问之,则蒙昽应云:“我在阿宝家。”及细诘之,又默不语。家人惶惑莫解。初,生见女去,意不忍舍,觉身已从之行,渐傍其衿带间,人无呵者。遂从女归,坐卧依之,夜辄与狎,甚相得;然觉腹中奇馁[16],思欲一返家门,而迷不知路。女每梦与人交,问其名,曰:“我孙子楚也。”心异之,而不可以告人。生卧三日,气休休若将澌灭[17]。家人大恐,托人婉告翁,欲一招魂其家。翁笑曰:“*昔不相往还,何由遗魂吾家?”家人固哀之,翁始允。巫执故服、草荐以往[18]。女诘得其故,骇极,不听他往,直导入室,任招呼而去。巫归至门,生榻上已呻。既醒,女室之香奁什具,何色何名,历言不爽[19]。女闻之,益骇,阴感其情之深。

      生既离床寝,坐立凝思,忽忽若忘。每伺察阿宝,希幸一再遘之。浴佛节[20],闻将降香水月寺,遂早旦往候道左,目眩睛劳。日涉午,女始至,自车中窥见生,以掺手搴帘[21],凝睇不转。生益动,尾从之。女忽命青衣来诘姓字。生殷勤自展,魂益摇。车去,始归。归复病,冥然绝食,梦中辄呼宝名。每自恨魂不复灵。家旧养一鹦鹉,忽毙,小儿持弄于床。生自念:倘得身为鹦鹉,振翼可达女室。心方注想,身已翩然鹦鹉,遽飞而去,直达宝所。女喜而扑之,锁其肘,饲以麻子。大呼曰:“姐姐勿锁!我孙子楚也[22]!”女大骇,解其缚,亦不去。女祝曰:“深情已篆中心[23]。今已人禽异类,姻好何可复圆?”鸟云:“得*芳泽,于愿已足。”他人饲之,不食;女自饲之,则食。女坐,则集其膝;卧,则依其床。如是三日。女甚怜之,阴使人暗[24],生则僵卧,气绝已三日,但心头未冰耳。女又祝曰:“君能复为人,当誓死相从。”鸟云:“诳我!”女乃自矢。鸟侧目若有所思。少间,女束双弯[25],解履床下,鹦鹉骤下,衔履飞去。女急呼之,飞已远矣。女使妪

      往探,则生已寤。家人见鹦鹉衔绣履来,堕地死,方共异之。生既苏,即索履。众莫知故。适妪至,入视生,问履所在。生曰:“是阿宝信誓物。借口相覆:小生不忘金诺也[26]。”妪反命。女益奇之,故使婢泄其情于母。母审之确,乃曰:“此子才名亦不恶,但有相如之贫[27]。择数年得婿若此,恐将为显者笑[28]。”女以履故,矢不他。翁媪从之。驰报生。生喜,疾顿瘳。翁议赘诸家。女曰:“婿不可久处岳家。况郎又贫,久益为人贱。儿既诺之,处蓬茅而甘藜藿[29],不怨也。”生乃亲迎成礼[30],相逢如隔世欢。

      自是家得彦妆,小阜,颇增物产。而生痴于书,不知理家人生业;女善居积,亦不以他事累生。居三年,家益富。生忽病消渴[31],卒。女哭之痛,泪眼不晴,至绝眠食。劝之不纳,乘夜自经。婢觉之,急救而醒,终亦不食。三日,集亲党,将以殄生。闻棺中呻以息,启之,已复活。自言:“见冥王,以生*朴诚,命作部曹[32]。忽有人白:‘孙部曹之妻将至。’王稽鬼录,言:‘此未应便死。’又白:‘不食三日矣。’王顾谓:‘感汝妻节义,姑赐再生。’因使驭卒控马送余还。”由此体渐*。值岁大比[33],人闱之前,诸少年玩弄之,共拟隐僻之题七,引生僻处语,言:“此某家关节[34],敬秘相授。”生信之,昼夜揣摩,制成七艺[35]。众隐笑之。时典试者虑熟题有蹈袭弊[36],力反常经[37]。题纸下,七艺皆符。生以是抡魁[38]。明年,举进士,授词林[39]。上闻异,召问之。生具启奏。上大嘉悦。后召见阿宝;赏赉有加焉。

      异史氏曰:“性痴则其志凝[40],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且如粉花荡产[41],卢雉倾家,顾痴人事哉,以是知慧黠而过,乃是真痴,彼孙子何痴乎!”集痴类十:“窖镪食贫。对客辄夸儿慧。爱儿不忍教读。讳病恐人知。出资赚人嫖。窃赴饮会赚人赌。倩人作文欺父兄。父子帐目太清。家庭用机械。喜弟子善赌。”

      注释:

      [1]粤西:约当今广西自治区。粤,古百粤之地,辖今广东、广西地区。

      [2]枝(qí奇)指:歧指!骈指。俗称“六指”。

      [3]其:据二十四卷抄本补,底本无此字。

      [4]赪(chēng撑)颜:脸红。赪,红色。

      [5]貌:形容。

      [6]相邮传作丑语:互相传扬,当作丑话。邮传,古时传递文书的驿站,此指传播。

      [7]埒(liè列)富:同样富有。埒,相等。

      [8]委禽妆:致送订婚聘礼。委,送。禽,指雁。古时纳采用雁,因称“委禽”或“委禽妆”。《左传·昭公元年》:“郑,徐吾犯之妹美,公孙楚聘之矣;公孙黑又使强委禽焉。”杜预注:“禽,雁也,纳采用雁。”委,据二十四卷抄本,底本作“为”。

      [9]失俪:丧妻。

      [10]归之:嫁给他。古时女子出嫁曰归。

      [11]恣其月旦:肆意评论。《后汉书·许劭传》:东汉许劭与其堂兄许靖,“好共覈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称‘月旦评’焉。”后因称品评人物为月旦评,或省作“月旦”。

      [12]可人:意中人。

      [13]适:据二十四卷抄本补。

      [14]招:招魂。

      [15]效:据二十四卷抄本补。

      [16]馁:饿。

      [17]休休(xū ūx嘘嘘):同“咻咻”,喘气声。澌灭:停止;尽。[18]故服、草荐:*日穿的衣服和卧*,均是招魂的迷信用具。[19]历言不爽:——说来,毫无差错。

      [20]浴佛节:即佛诞节,纪念释迦诞生的节日。佛寺届时举行诵经

      法会,并根据佛降生时龙喷香雨的传说,以各种名香浸水浴洗佛像,并供养

      香花灯烛茶果珍馐。*汉族地区,一般以农历四月初八日为释迦诞辰。

      [21]掺(xiān纤)手:犹纤手。《诗·魏风·葛屦》:“掺掺女手,可以缝裳。”掺,纤细。

      [22]子:据二十四卷抄本补。

      [23]已篆中心:深记于内心。篆,铭刻。

      [24]瞷(jiàn见):看视。

      [25]束双弯:指缠足。

      [26]金诺:对别人诺言的敬称。金:表示珍贵。

      [27]相如之贫:喻贫穷而有才华。汉代司马们如有才名,与富人之女卓文君结好,卓父却嫌憎相如贫穷。事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28]为:据二十四卷抄本,底本作“得”。

      [29]处蓬茅而甘藜藿:住茅舍,吃野菜,都甘心情愿。蓬茅,茅屋。甘,乐意。藜藿,野菜,指粗茶淡饭。

      [30]亲迎:古婚礼之一,新婿亲至女家迎娶,见《仪礼·士昏礼》。

      《清通礼》:“迎亲日,婿公服率仪从、妇舆等至女家。奠雁毕,乘马先竣于门。妇至,降舆,婿引导入室,行交拜合卺礼。”

      [31]病消渴:患糖尿病。

      [32]部曹:古时中央各部分科办事,其属官泛称部曹。此指冥府某部属官。

      [33]大比:明清两代每三年举行一次乡试,称“大比”。

      [34]关节:应试者贿赂主考谋求考中,称“关节”。这里指贿买得到的试题。

      [35]七艺:此指七篇应试文章。乡试初场考试有七道试题,包括“四书”义三道,“五经”义四道。

      [36]典试者:主考官员。典,掌管。

      [37]力反常经:极力打破常规。经,常,常道。

      [38]抡魁:选为第一。抡,选拔。魁,首,指榜首。

      [39]授词林:授官翰林。词林,即翰林。明初建翰林院,额曰“词林”,故以之为翰林院的别称。

    [阅读全文]...

2022-06-22 07:42:55
  • 《聊斋志异之僧孽》原文及译文

  • 智慧
  • 《聊斋志异之僧孽》原文及译文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清朝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的意思是在书房里记录奇异的故事,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聊斋志异之僧孽》原文及译文,希望有所帮助!

      原文

      张姓暴卒,随鬼使去[1],见冥王[2]。王稽簿[3],怒鬼使误捉,责令送归。张下,私浼鬼使,求观冥狱[4]。鬼导历九幽[5],刀山、剑树,一一指点。末至一处,有一僧孔股穿绳而倒悬之,号痛欲绝。*视,则其兄也。张见之惊哀,问:“何罪至此?”鬼曰:“是为僧[6],广募金钱,悉供淫赌,故罚之。欲脱此厄,须其自忏[7]。”张既苏,疑兄已死。时其兄居兴福寺[8],因往探之。入门,便闻其号痛声。入室,见疮生股间,脓血崩溃,挂足壁上,宛冥司倒悬状。骇问其故。曰:“挂之稍可,不则痛彻心腑。”张因告以所见。僧大骇,乃戒荤酒,虔诵经咒。半月寻愈。遂为戒僧[9]。

      异史氏曰:“鬼狱渺茫,恶人每以自解;而不个知昭昭之祸[10],即冥冥之罚也。可勿惧哉!”

      注释

      [1]鬼使:佛教所说的受阎罗役使、到阳世追摄罪人的鬼卒。

      [2]冥王:即阎罗,详《犬奸》注。

      [3]稽簿:检核簿籍。簿:指迷信传说中阴曹掌管的生死簿。

      [4]冥狱:阴间的牢狱,即地狱。佛经记载,阎罗主管八寒八热地狱,又有十八地狱之说。狱中有刀山、剑树、炎火、寒冰等种种刑罚。

      [5]九幽:犹言九泉之下,指迷信所说地层极深处囚禁鬼魂的地方。

      [6]是为僧:这个身为僧的人。是,此。

      [7]忏:忏悔,佛教名词。仰教徒念经拜佛,发露自己的过错,表示悔悟,以求宽容,叫忏。佛教规定,教徒隔半月举行一次诵戎,给犯戒者以悔过机会。后逐渐成为专以脱罪祈福为目的的宗教行为。

      [8]兴福寺:据乾隆《淄川县志》卷二:县西三十里冶头店有兴福寺。冶头店,今为淄博市淄川区冶头村。

      [9]戒僧:即戒行僧。见《长清僧》注。

      [10]昭昭:指阳世。冥冥:指阴曹。

      译文

      有个姓张的人,突然得了暴病身亡,他的魂魄随着鬼卒去见阴曹的阎王,阎王一查对生死簿,发现是鬼卒误把他捉来的,便十分生气地下令叫鬼卒送他返回人间。

      姓张的这个人。从阎王殿退下来后,暗地里央求鬼卒,请带他去参观一下地狱。鬼卒答应了他,带他游历了九层地狱,什么刀山、剑树,都一一向他做了介绍。最后到了一个地方,见到一个和尚,被人用绳子穿过了双腿,倒挂在那里。这个和尚大声喊叫,痛得要死。到*处一看,竟然是姓张的哥哥。姓张的人见到哥哥,便问鬼卒:"这人犯了什么罪,受到这样厉害的处罚?"鬼卒告诉他说:"他作为一名和尚,大肆募捐钱财,全都拿去供自己吃喝嫖赌。就是因为这个缘故,才惩罚他!要想解脱这个惩罚,需他自己诚心忏悔。"

      姓张的人立即惊醒过来,怀疑是自己哥哥已经死去了。当时,他的哥哥住在兴福寺。由于做了这个梦,他便去探望哥哥。

      一进寺门,他就听到哥哥喊痛的声音,进到房间里,看到哥哥腿上生疮,脓肿崩裂,不断外流,只好把腿挂在墙上,就和在地狱里倒挂的情形完全一样。姓张的人吓得赶忙打听哥哥为什么要这样挂着双腿,他哥哥回答说:"只有把腿挂上才可以稍稍减轻一些疼痛,否则,便痛得钻心挖肉一般。"姓张的人一听这话,便把自己在地狱里所见所闻的情况告诉了他的哥哥。他哥哥一听便吓坏了,于是,戒了荤、酒,虔诚地诵经念佛。这样,经过半个多月的时间,腿上的疮才逐渐痊愈。从此以后,他哥哥便成为一位十分遵守戒律的和尚。

      异史氏说:"恶鬼地狱很是渺茫,坏人常用这来做自我安慰,而他不知道世间的祸事,就是阴间的惩罚,可以不害怕吗?

      作品鉴赏

      此篇构思奇特,用倒叙法,先写恶人死后的恶果。小说借张某错被鬼怪抓到阴间,看到了哥哥死后,被阎王扎穿大腿,用绳子倒挂起来,。号痛欲绝”的惨状,展现了恶人必有恶报的可怕下场。小说还用鬼差的话,概述了张某的哥哥不守戒规,用募捐的钱嫖赌逍遥的'罪孽。接着写张某由阴问返回阳世,在兴福寺内看到哥哥大腿长疮.脓血溃体,脚被挂在墙壁上。小说这样以阳世来应证阴曹地府,将恶人的’报应写得阴森可怕,意在告诫人们,生时E’奄苦,即是死后阴间的孽报,恶人应回头是岸,具有警世骇俗的艺术效果。小说根据故事的立意,略写张某哥哥的劣行和改过自新的过程,使全篇详略恰到好处,中心内容饱满而突出.显示出了短篇小说短而精的体裁特征。

      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1715),清代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山东淄博市) 人。蒲松龄一生热衷功名,醉心科举,但他除了十九岁时应童子试曾连续考中县、府、道三个第一,补博士弟子员外,以后屡受挫折,一直郁郁不得志。他一面教书,一面应考了四十年,到七十一岁时才援例出贡,补了个岁贡生,四年后便死去了。一生中的坎坷遭遇使蒲松龄对当时政治的黑暗和科举的弊端有了一定的认识;生活的贫困使他对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和体会。因此,他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写了不少著作,今存除《聊斋志异》外,还有《聊斋文集》和《诗集》等。

    [阅读全文]...

2022-04-19 14:01:43
  • 聊斋志异的好词好句赏析

  • 学*,知识,语文
  • 聊斋志异的好词好句赏析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清朝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它们或者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或者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或者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下面下编给大家分享聊斋志异的好词好句赏析。希望大家喜欢。

      聊斋志异好词

      1、急不可待:急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怀急切或形势紧迫。

      2、健步如飞:健步:脚步快而有力。步伐矫健,跑得飞快。

      3、急不择路:急得来不及选择道路地乱跑,形容非常紧迫。

      4、盎盂相敲:比喻一家人争吵。

      5、变化不穷:指变化多种多样,没有穷尽。

      6、不容置辩:置:安放。不容许别人进行辩解。指没有辩护的余地。

      7、传为笑谈:笑谈:笑话;笑料。流传开去成为人们谈笑的资料。

      8、阐幽明微:使幽深隐微的事物或道理显露出来。

      9、齿牙馀惠:指帮人说好话。

      10、涤故更新:涤除陈旧,换上新的。

      11、道貌岸然:道貌:正经严肃的容貌;岸然:高傲的样子。指神态严肃,一本正经的样子。

      12、顿足失色:顿足:跺脚。失色:因惊恐而变以脸色。形容十分惊慌。

      13、砥志研思:专心致志,深思钻研。

      14、恶籍盈指:犹恶贯满盈。

      15、恩同山岳:犹恩重如山。

      16、返哺之恩:返哺:雏鸟长大,衔食哺其母。比喻报答亲恩。

      17、蜚短流长:指散播谣言,中伤他人。

      18、忿火中烧:犹言怒火中烧。

      19、伏首贴耳:畏缩恐惧的样子。

      20、匪伊朝夕:不止一个早晨一个晚上。指是子不少。

      21、付之梨枣:指刻版刊印书籍。梨枣:旧时刻书多用梨木枣木,古代称书版

      22、官虎吏狼:官如虎,吏如狼。形容官吏贪暴。

      23、鼓舌掀簧:掉动舌头,掀动乐器中的簧片。指用动人的言辞蛊惑人。

      24、故态复作:指旧的*气或毛病等又出现了。同故态复萌。

      25、顾影弄姿:顾影:看着自己的身影;弄姿:做出各种姿态。对着自己的身影,做出各种姿态。形容卖弄身形,自我欣赏。

      26、昏昏欲睡:昏昏沉沉,只想睡觉。形容极其疲劳或精神不振。

      27、豁然顿悟:同豁然大悟。形容彻底晓悟。

      28、恍如梦寐:指好像做梦一样。

      29、呼天吁地:指呼喊天地以求救助。

      30、憨状可掬:可掬:可以用手捧取。形容顽皮娇痴、单纯幼稚的样子充溢在外。招人喜爱。

      31、傲骨嶙嶙:傲骨:指高傲不屈的性格。嶙嶙:山崖突兀貌。比喻高傲不屈。

      32、暗无天日:昏暗得看不到天上的日光。形容在*势力统治下社会的黑暗。

      33、岸然道貌:指严肃的神态。

      聊斋志异好句

      1、死友而不忍忘,感恩而思所报,独何人哉!——《聊斋志异·小梅》

      2、大凡秀才作事,可以共胜,而不可以共败:胜则人人贪天功,一败则纷然瓦解,不能成聚。——《聊斋志异·张鸿渐》

      3、宜勤勿懒,宜急勿缓;迟之一日,悔之已晚!——《聊斋志异·王成》

      4、性痴则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聊斋志异·阿宝》

      5、官宰悠悠,竖人毛发,刀震震入木,何惜不略移床上半尺许哉?——《聊斋志异·红玉》

      6、一笑之知,许之以身,世人或异其痴;彼田横五百人,岂尽愚哉!——《聊斋志异·连城》

      7、家有女豫让而不知,则兄之为丈夫者可知矣、然三官之为人,即萧萧易水,亦将羞而不流;况碌碌与世沉浮者耶!——《聊斋志异·商三官》

      8、苟有其人,可以补天网之漏;世道茫茫,恨七朗少也!——《聊斋志异·田七郎》

      9、香草沉罗,血满胸臆;东山配砄,泪渍泥沙。——《聊斋志异·公孙九娘》

      10、轻薄之态,施之君子,则丧吾德;施之小人,则杀吾身。——《聊斋志异·辛十四娘》

      11、申贺者,捉坐者,寒暄者,喧杂满屋、耳有听,听四娘;目有视,视四娘;口有道,道四娘者也。——《聊斋志异·胡四娘》

      12、一狐也,以无心之德,而犹思所报;而身受再造之福者,顾失声与破甑,何其鄙哉!——《聊斋志异·小翠》

      13、窃叹天下官虎而吏狼者,比比也!--即官不为虎,而吏且将为狼,况有猛于虎者哉!——《聊斋志异·梦狼》

      聊斋志异好段

    [阅读全文]...

2021-11-26 04:12:21
  • 《聊斋志异之连城》原文及译文

  • 智慧
  • 《聊斋志异之连城》原文及译文

      引导语:《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短篇小说集。下面是yjbys小编为你带来的《聊斋志异之连城》原文及译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原文:

      乔生,晋宁人[1]。少负才名。年二十余,犹淹蹇[2]。为人有肝胆[3]。与顾生善;顾卒,时恤其妻子。邑宰以文相契重[4];宰终于任,家口淹滞不能归[5],生破产扶柩,往返二千余里。以故士林益重之[6],而家由此益替[7]。史孝廉有女,字连城,工刺绣,知书。父娇保之[8]。出所刺“倦绣图”,征少年题咏[9],意在择婿。生献诗云:“慵鬟高髻绿婆娑[10],早向兰窗绣碧荷;刺到鸳鸯魂欲断,暗停针线蹙双蛾。”又赞挑绣之工云[11]:“绣线挑来似写生[12],幅中花鸟自天成[13];当年织锦非长技,幸把回文感圣明[14]。”女得诗喜,对父称赏。父贫之。女逢人辄称道;又遣媪矫父命[15],赠金以助灯火[16]。生叹曰:“连城我知己也!”倾怀结想,如饥思。

      无何,女许字于鹾贾之子王化成[17],生始绝望;然梦魂中犹佩戴之[18]。未几,女病瘵[19],沉痼不起[20]。有西域头陀[21],自谓能疗;但须男子膺肉一钱,捣合药屑。史使人诣王家告婿。婿笑曰:“痴老翁,欲我剜心头肉也[22]!”使返。史乃言于人曰:“有能割肉者妻之。”生闻而住,自出白刃,膺授僧[23]。血濡袍裤,僧敷药始止。合药三丸。三日服尽,疾若失。史将践其言[24],先告王。王怒,欲讼官。史乃设筵招生,以千金列几上,曰:“重负大德,请以相报。”因具白背盟之由。生怫然曰[25]:“仆所以不爱膺肉者,聊以报知己耳,岂货肉哉!”拂袖而归。女闻之,意良不忍,托媪慰谕之。且云:“以彼才华,当不久落[26]。天下何患无佳人?我梦不祥,三年必死,不必与人争此泉下物也[27]。”生告媪曰:“‘士为知己者死’[28],不以色也。诚恐连城未必真知我:不谐何害[29]?”媪代女郎矢诚自剖[30]。生曰:“果尔,相逢时,当为我一笑,死无憾!”媪既去,逾数日,生偶出,遇女自叔氏归,睨之。女秋波转顾,启齿嫣然[31]。生大喜曰:“连城真知我者!”会王氏来议吉期[32],女前症又作,数月寻死。生往临吊[33],一痛而绝。史舁送其家。

      生自知已死,亦无所戚。出村去,犹冀一见连城。遥望南北一道,行人连续如蚁[34],因亦混身杂迹其中。俄顷,入一廨署,值顾生,惊问:“君何得来?”即把手将送令归。生太息,言:“心事殊未了。”顾曰:“仆在此典牍[35],颇得委任。倘可效力,不惜也。”生问连城。顾即导生旋转多所,见连城与一白衣女郎,泪睫惨黛[36],藉坐廊隅[37]。见生至,骤起似喜,略问所来。生曰:“卿死,仆何敢生!”连城泣曰:“如此负义人,尚不吐弃之,身殉何为?然已不能许君令生,愿矢来世耳。”生告顾曰:“有事君自去,仆乐死不愿生矣。但烦稽连城托生何里,行与俱去耳[38]。”顾诺而去。白衣女郎问生何人,连城为缅述之。女郎闻之,若不胜悲。连城告生曰:“此妾同姓,小字宾娘,长沙史太守女[39]。一路同来,遂相怜爱。”生视之,意态怜人。方欲研问,而顾已反,向生贺曰:“我为君*章已确[40],即教小娘子从君返魂,好否?”两人各喜。方将拜别,宾娘大哭曰:“姊去,我安归?乞垂怜救,妾为姊捧耳[41]。”连城凄然,无所为计,转谋生。生又哀顾。顾难之,峻辞以为不可。生固强之。乃曰:“试妄为之[42]。”去食顷而返,摇手曰:“何如!诚万分不能为力矣!”宾娘闻之,宛转娇啼,惟依连域肘下,恐其即去。惨怛无术[43],相对默默;而睹其愁颜戚容[44],使人肺腑酸柔[45]。顾生愤然曰:“请携宾娘去。脱有愆尤[46],小生拚身受之!”宾娘乃喜,从生出。生忧其道远无侣。宾娘曰:“妾从君去,不愿归也。”生曰:“卿大痴矣。不归,何以得活也?他日至湖南,勿复走避[47],为幸多矣。”适有两媪摄牒赴长沙[48],生属之[49],宾娘泣别而去。

      途中,连城行蹇缓,里余辄一息;凡十余息,始见里门。连城曰:“重生后,惧有反覆。请索妾骸骨来,妾以君家主,当无悔也。”生然之。偕归生家。女惕惕若不能步[50],生伫待之。女曰:“妾至此,四肢摇摇,似无所主。志恐不遂,尚宜审谋;不然,生后何能自由?”相将入侧厢中。默定少时[51],连城笑曰:“君憎妾耶?”生惊问其故。赧然曰:“恐事不谐,重负君矣。请先以鬼报也。”生喜,极尽欢恋。因徘徊不敢遽生,寄厢中者三日。连城曰:“谚有之:‘丑妇终须见姑嫜。’戚戚于此,终非久计。”乃促生入。才至灵寝[52],豁然顿苏。家人惊异,进以汤水。生乃使人要史来[53],请得连城之尸,自言能活之。史喜,从其言。方舁入室,视之已醒。告父曰:“儿已委身乔郎矣[54],更无归理。如有变动,但仍一死!”史归,遣婢往役给奉。王闻,具词申理。官受赂,判归王。生愤懑欲死,亦无之奈何[55]。连城至王家,忿不饮食,惟乞速死。室无人,则带悬梁上。越日,益惫,殆将奄逝。王惧,送归史。史复舁归生。王知之,亦无如何,遂安焉。连城起,每念宾娘,欲遣信住侦之[56],以道远而艰于往。一日,家人进曰:“门有车马。”夫妇出视,则宾娘已至庭中矣。相见悲喜。太守亲诣送女,生延入。太守曰:“小女子赖君复生,誓不他适,今从其志。”生叩谢如礼。孝廉亦至,叙宗好焉[57]。生名年,字大年。异史氏曰:“一笑之知,许之以身,世人或议其痴;彼田横五百人[58],岂尽愚哉!此知希之贵[59],贤豪所以感结而不能自已也。顾茫茫海内,遂使锦绣才人[60],仅倾心于蛾眉之一笑也,亦可慨矣!”

      注释:

      [1]晋宁:州县名。唐置晋宁县,元为晋宁州,明清因之。州治在今云南省晋宁县。

      [2]淹蹇:滞留困顿,谓科举不得志。

      [3]有肝胆:忠义诚信,勇于为人尽力。

      [4]契重:投合,尊重。

      [5]淹滞:困阻,久留。

      [6]士休:读书人中间。“之”字据二十四卷抄本补。

      [7]替:衰败。

      [8]娇保:娇养。保,养育,抚养。

      [9]征:征集。题咏:题诗赞咏。

      [10]“慵鬟”四句:此诗即图题咏,大意谓:闺中少女早起即于窗前刺绣。先绣绿荷。待绣到荷底鸳鸯时,不禁怅然神驰,不知不觉停下针线,伤神地皱拢双眉。因绣久困倦,那髻鬟边的秀发也不免有些披拂散乱。慵鬟,困倦时的发鬟。婆娑,飘拂不整貌,兰窗,兰闺之窗,少女卧室的窗户。魂欲断,谓魂驰神往。暗停,默默停下。

      [11]挑绣:挑花和刺绣;绣花时的两道工艺。

      [12]写生:指画家对实物的描摹。

      [13]天成:天然生成。

      [14]“当年织锦”二句:意思是,与连城刺绣之美相比,当年苏蕙把回文图诗织在锦缎上也算不得技巧高明,她不过侥幸取得女皇武则天的赏识罢了。据《晋书·列女·窦滔妻传》:普窦滔妻苏蕙,字若兰,善属文。滔仕前秦苻坚为秦州刺史,被徒流沙。苏氏在家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寄。诗长八百四十一字,可宛转循环以读,词甚凄惋。唐武则天为作《璇巩图诗序》,称其“五彩相宣,莹心晖目”。

      [15]矫:假托。

      [16]助灯火:资助乔生读书费用。

      [17]许字:许婚。鹾(cuó矬)贾:盐商。《礼记·曲礼》:“盐曰咸鹾。”[18]佩戴:佩恩戴德;意思是感念不忘。

      [19]瘵 (zhài债):痨病,即肺病。

      [20]沉痼:病势积久难医。

      [21]西域:此据二十四卷抄本,底本作“西城”。头陀:梵文音泽,泛指一切僧众;此特指行脚乞食僧人。

      [22]心头肉:*喻关系性命之物。唐聂夷中 《咏田家》诗:“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此指“膺肉”。

      [23](kuí奎):割。

      [24]践其言:履行自己的诺言。指以女妻乔生。

      [25]怫 (fú符)然:生气的样子。

      [26]落:沉沦。

      [27]泉下物:指死人。谓己不久将死。

      [28]土为知已者死:《汉书·司马迁传》报任安书:“士为知己用,女为悦己容。”

      [29]不谐:不能成事;指不能结为夫妻。何害:何妨。

      [30]矢诚自剖:发誓自明心迹。

      [31]嫣 (yān胭)然:形容美笑。

      [32]吉期:好日子;指完婚日期。

      [33]临吊:哭吊。哭死者叫临,慰问其亲属叫吊。

      [34]连续:此从二十四卷抄本,底本作“连绪”。

      [35]典牍:主管文书案卷。

      [36]泪睫惨黛:犹言愁眉泪眼。惨,悲伤。黛,眉。

      [37]藉坐廊隅:在廊下一角,*地而坐。

      [38]行:将。

      [39]太守:知府、知州的古称。明清于长沙置府。

      [40]*章已确:商办已妥。*章,商量处理。

      [41]捧:犹言奉中栉、侍盥沐;意为居妾媵之位,给役侍奉。,佩巾,古代妇女用以擦拭不洁。《礼记·内则》规定:“少事长,贱事贵”都有“盥卒授巾”的礼节。

      [42]试妄为之:试办一下看看。妄,姑妄。表示下循规章和没有把握。

      [43]惨怛 (dá答):忧伤,悲痛。

      [44]愁颜:此从二十四卷抄本,底本作“愁艳”。

    [阅读全文]...

2022-02-26 23:06:57
聊斋志异读书笔记摘抄 - 句子
聊斋志异读书笔记摘抄 - 语录
聊斋志异读书笔记摘抄 - 说说
聊斋志异读书笔记摘抄 - 名言
聊斋志异读书笔记摘抄 - 诗词
聊斋志异读书笔记摘抄 - 祝福
聊斋志异读书笔记摘抄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