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归国田居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归国田居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归国田居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归国田居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意译】
野外天高地阔少有纷繁人事,街巷清净少有车辆来往。
白天关上小院的柴门,静下来饮酒忘却红尘的烦恼。
有时又寻到隐蔽的山村人家,拨开庄稼互相说说话。
和乡亲见面没有其它的话题,只是谈论庄稼的长势好不好。
稼苗一天天的长高,种植的土地每天都在增广。
经常担心霜雪突如其来,使庄稼凋零如同杂草。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误落一作:误入)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颠通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译文
少小时就没有随俗气韵,自己的天性是热爱自然。
偶失足落入了仕途罗网,转眼间离田园已十余年。
笼中鸟常依恋往日山林,池里鱼向往着从前深渊。
我愿在南野际开垦荒地,保持着拙朴性归耕田园。
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
榆柳树荫盖着房屋后檐,争春的桃与李列满院前。
远处的邻村舍依稀可见,村落里飘荡着袅袅炊烟。
深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
庭院内没有那尘杂干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
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
注释
1.少:指少年时代。适俗:适应世俗。韵:本性、气质。一作“愿”。
2.尘网:指尘世,官府生活污浊而又拘束,犹如网罗。这里指仕途。
3.三十年:有人认为是“十三年”之误(陶渊明做官十三年)。一说,此处是三又十年之意(*惯说法是十又三年),诗人意感“一去十三年”音调嫌*,故将十三年改为倒文。
4.羁(ji)鸟:笼中之鸟。恋:一作“眷”。
5.池鱼:池塘之鱼。鸟恋旧林、鱼思故渊,借喻自己怀恋旧居。
6.野:一作“亩”。际:间。
7守拙(zhuō):意思是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
8.方宅:宅地方圆。一说,“方”通“旁”。
9.荫(yìn):荫蔽。
10.罗:罗列。
11.暧暧(ài):昏暗,模糊。
12.依依:轻柔而缓慢的飘升。墟里:村落。
13.户庭:门庭。尘杂:尘俗杂事。
14.虚室:空室。余闲:闲暇。
15.樊(fán)笼:蓄鸟工具,这里比喻官场生活。樊,藩篱,栅栏。
16.返自然:指归耕园田。
归园田居·其二
陶渊明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墟曲中一作:墟曲人)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译文
乡居少与世俗交游,僻巷少有车马来往。
白天依旧柴门紧闭,心地纯净断绝俗想。
归园田居·其四古诗词鉴赏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归园田居·其四古诗词鉴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
归园田居·其四
魏晋:陶渊明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
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译文
离开山川湖泽而去做官已经很久了,今天有广阔无边的林野乐趣。
姑且带着子侄晚辈,拨开丛生的草木寻访废墟。
我往返在荒野墓地之间,依稀地可认出往日旧居。
房屋的水井炉灶尚有遗迹,桑竹残存枯干朽株。
上前向在这里打柴的人打听:这里过去的居民迁往何处了?
砍柴之人对我说到:全都已经去世了再无*。
三十年就改变朝市变面貌,此语当真一点不虚。
人生好似虚幻变化,最终都不免归于空无。
注释
去:离开。游:游宦。
浪莽:*、放旷。
试:姑且。
榛(zhēn):丛生的草木。荒墟:废墟。
丘垄(lǒng):坟墓。
依依:思念的意思。
杇(wū ):涂抹。这两句是说这里有井灶的遗迹,残留的桑竹枯枝。
此人:此处之人,指曾在遗迹生活过的人。焉如:何处去。
没(mò):死。一作“殁”。
一世:三十年为一世。朝市:城市官吏聚居的地方。
幻化:虚幻变化,指人生变化无常。
赏析:
这首诗的前四句写归田园后偕同子侄、信步所之的一次漫游。
首句“久去山泽游”,是对这组诗首篇所写“误落尘网中”、“久在樊笼里”的回顾。次句“浪莽林野娱”,是“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的作者在脱离“尘网”、重回“故渊”,飞出“樊笼”、复返“旧林”后,投身自然、得遂本性的喜悦。这句中的“浪莽”二字,义同放浪,写作者此时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身心状态;逯钦立校注的《陶渊明集》释此二字为“形容林野的广大”,似误。句中的一个“娱”字,则表达了“性本爱丘山”的作者对自然的契合和爱赏。
从第三句诗,则可见作者归田园后不仅有林野之娱,而且有“携子侄辈”同游的家人之乐。从第四句“披榛步荒墟”的描写,更可见其游兴之浓,而句末的“荒墟”二字承上启下,引出了后面的所见、所问、所感。
陶诗大多即景就事,*铺直叙,在*淡中见深意、奇趣。这首诗也是一首*铺直叙之作。诗的第五到第八句“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杇株”,紧承首段的末句,写“步荒墟”所见,是全诗的第二段。这四句诗与首篇中所写“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那样一幅生机盎然的田园画适成对照。这是生与死、今与昔的对照。既淡泊而又多情、既了悟人生而又热爱人生的作者,面对这世间的生与死、时间的今与昔问题,自有深刻的感受和无穷的悲慨。其在“丘垄间”如此流连徘徊、见“昔人居”如此依依眷念、对遗存的“井灶”和残杇的“桑竹”也如此深情地观察和描述的心情,是可以想象、耐人寻绎的。
诗的第九到第十二句是全诗的第三段。前两句写作者问;后两句写薪者答。问话“此人皆焉如”与答话“死没无复余”,用语都极其简朴。而简朴的问话中蕴含作者对当前荒寂之景的无限怅惘、对原居此地之人的无限关切;简朴的答话则如实地道出了一个残酷的事实,而在它的`背后是一个引发古往今来无数哲人为之迷惘、思考并从各个角度寻求答案的人生问题。
诗的第十三到第十六句“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是最后一段,写作者听薪者回答后的所感。这四句诗参破、说尽了盛则有衰、生则有死这样一个无可逃避的事物规律和自然法则。诗句看似**淡淡,而所包含的感情容量极大,所蕴藏的哲理意义极深;这正是所谓厚积而薄发,也是陶诗的难以企及之处。读陶诗,正应从中看到他内心的境界、智慧的灵光,及其对世事、人生的了悟。
有些赏析文章认为作者此行是访故友,是听到故友“死没无复余”而感到悲哀。但从整首诗看,诗中并无追叙友情、忆念旧游的语句,似不必如此推测。而且,那样解释还缩小了这首诗的内涵。王国维曾说,诗人之观物是“通古今而观之”,不“域于一人一事”(《人间词话删稿》),其“所写者,非个人之性质”,而是“人类全体之性质”(《红楼梦评论·馀论》)。这首诗所写及其意义正如王国维所说。作者从“昔人居”、耕者言所兴发的悲慨、所领悟的哲理,固已超越了一人一事,不是个人的、偶然的,而是带有普遍性、必然性的人间悲剧。
作品原文
归园田居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杇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
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
想必今天一整天,大家的内心都万分激动。时隔1028天,孟晚舟终于回国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孟晚舟归国文案,欢迎阅读!
1、英雄归来, 万马千军。
2、挣脱异国囹圄, 重归祖国怀抱。
3、紫罗兰铺满大地, 从此芬芳染遍华夏大地。
4、泪水与欢笑同飞, 思念共喜悦一色。
5、万家灯火照亮归途, 星河璀璨指引方向。
6、王者的路必定坎坷, 飞越北极重回宝座。
7、从“晓”等到“晚”的那刻, 所有爱情都比不过。
8、翱翔于天的雄鹰, *囚不住她对自由的执念。
9、晚舟欠父亲1028天的“债务”, 现在终于可以还了。
10、阔别三年, 我们以繁荣发展, 报以你奋不顾身。
11、不只有国人的欢呼声, 还有加美的打脸声迎你回家。
12、涅槃重生,来日方长; 凤凰浴火,其道大光。
绝句古诗凝练而隽永,情深而意长,在写作中,掌握经典的绝句古诗能让您的文章增色不少。为此,“励志的句子”为您整理精华《陶渊明 归园田居·其一》,愿对您有所启发。
《归园田居其一》
作者: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注释:
1、少:指少年时代
翻译:
从小没有投合世俗的气质,
赏析:
公元405年(东晋安帝义熙元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愉悦的心情。这是第一首。
陶诗通常呈现素淡*易的面貌,不见组织雕镂之工。然而苏东坡说: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与苏辙书》)又说:渊明诗初看若散缓,熟看有奇句。(《冷斋诗话》引)东坡偏爱陶公之为人,尤推崇其诗,以为自古无人能及,反复吟咏,烂熟在胸,并一一唱和,着有《和陶集》,体验实较常人为深。这一首主要体现其质朴中的深味,散缓中的精巧。
起首四句,先说个性与既往人生道路的冲突。韵、性,都是指为人品格与精神气质。所谓适俗韵无非是逢迎世俗、周旋应酬、钻营取巧的那种情态、那种本领吧,这是诗人从来就未曾学会的东西。作为一个真诚率直的人,其本性与淳朴的乡村、宁静的自然,似乎有一种内在的共通之处,所以爱丘山。前二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但是,人生常不得已。作为一个官宦人家的子弟,步入仕途乃是通常的选择;作为一个熟读儒家经书、欲在社会中寻求成功的知识分子,也必须进入社会的权力组织;便是为了供养家小、维持较舒适的日常生活,也需要做官。所以不能不违逆自己的韵和性,奔波于官场。回头想起来,那是误入歧途,误入了束缚人性而又肮脏无聊的世俗之网。一去三十年,当是十三年之误。从陶渊明开始做官到最终归隐,正好是十三年。这一句看来不过是*实的纪述,但仔细体味,却有深意。诗人对田园,就像对一位情谊深厚的老朋友似地叹息道:呵,这一别就是十三年了!内中无限感慨,无限眷恋,但写来仍是隐藏不露。
下面四句是两种生活之间的过渡。虽是误入尘网,却是情性未移。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两句集中描写做官时的心情,从上文转接下来,语气顺畅,毫无阻隔。因为连用两个相似的比喻,又是对仗句式,便强化了厌倦旧生活、向往新生活的情绪;再从这里转接下文: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就显得自然妥贴,丝毫不着痕迹了。守拙回应少无适俗韵因为不懂得钻营取巧,不如抱守自己的愚拙,无须勉强混迹于俗世;归园田回应性本爱丘山既有此天性,便循此天性,使这人生自然舒展,得其所好。开始所写的冲突,在这里得到了解决。
年代:魏晋 作者: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抱拙归园田。
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注释
⑴适俗韵,适合世俗的性情。
⑵尘网,尘世的罗网,指仕途。意谓仕途有如罗网,使人不得自由。
⑶三十年,有人认为当作“十三年”,因从陶氏初仕江州祭酒至辞彭泽令归田,前后恰为十三年。
⑷羁,jī。羁鸟,谓被束缚于笼中之鸟。池鱼,谓被养于池中之鱼。此二句以羁鸟池鱼比自己过去仕途生活的不自由,以“旧林”“故渊”比田园。
⑸守拙,自己没有智能继续做官,故说“守拙”。拙,指不善为官,也就是不会取巧逢迎之意。
⑹罗,排列。
⑺暧暧,昏昧。
⑻依依,轻柔。一说,隐约可见。
⑼虚室,静室。
简析
陶渊明,诗作多描写农村日常生活,表现农村的美好风光,诗人的闲适生活和心情,和他不愿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诗风质朴自然而形象鲜明,对后代诗人的创作曾起过很大影响。
此诗为组诗《归园田居》第一首,写辞职归田的愉快心情和乡居自然舒适的乐趣。其中“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乃寓情志于景致名句。开篇二句即表明自己异于世俗的禀性:爱丘山。一“误”字一“尘网”的比喻,写出诗人对仁途官场的厌倦,所谓“心为形役”是也。由开荒守拙二句始下十二句,以乡村特有的景观作为寄寓本性之意象,固然是生活其中,但更多的是诗人关照的对象,更多的是以审美眼光看待。久在句照应三四句,末句照应一二句。全诗结构不着痕迹而浑然一体。
说明
这组诗大约是陶渊明由彭泽令任上弃官归隐后的第二年,即晋安帝义熙二年(406)所作,当时诗人四十二岁。
只做了八十多天彭泽县令的陶渊明,已实在无法忍受官场的污浊与世俗的束缚,他坚决地辞官归隐,躬耕田园,且从此终身不再出仕。脱离仕途的那种轻松之感,返回自然的那种欣悦之情,还有清静的田园、淳朴的交往、躬耕的体验,使得这组诗成为杰出的田园诗章,也集中体现了陶渊明真朴、静淡、旷达的风格。
其一(1)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2)。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3)。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4)。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5)。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6)。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7)。
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8)。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9)。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10)。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11)。
注释
(1)这首诗写辞职归田的愉快心情和乡居的乐趣。诗中以极大的热情赞美了*和静穆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于官场的厌恶及其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情趣。
(2)适俗韵:适应世俗的气质、品性。性:禀性,本性。丘山:指大自然。
(3)尘网:世俗的罗网,比喻仕途、官场。三十年:疑当为“十三年”。陶渊明从二十九岁初仕江州祭酒,至辞彭泽令归田,前后恰好十三年。
(4)羁(ji 基)鸟:被束缚在笼中的鸟。池鱼:养在池塘中的鱼。这两句以羁鸟、池鱼比喻自己过去在仕途生活中的不自由,以旧林、故渊比喻田园。
(5)守拙:保持拙朴、愚直的本性。是说自己不肯投机逢迎,不善于做官。
(6)方宅:住宅方圆四周。
(7)罗:排列。
(8)暖(ai 爱)暖:昏暗不明的样子。依依:轻柔的样子。墟里:村落。
(9)此二句化用汉乐府《鸡鸣行》“鸡鸣桑树巅,狗吠深宫中”而来。巅:顶端。
(10)虚室:虚空闲寂的居室。比喻心室纯净而无名利之念。语本《庄子?人间世》:“瞻彼阕者,虚室生白。”
(11)樊笼:关鸟兽的笼子。比喻不自由的境地。
译文:
归园田居其一原文
归园田居其一笔下的乡村,也有意忽略了生活艰难和残酷的一面。但作为诗的构造,却给人以美的安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归园田居其一原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归园田居·其一
作者: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⑴,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⑵,一去三十年。
羁鸟⑶恋旧林,池鱼思故渊⑷。
开荒南野际⑸,守拙归园田⑹。
方宅十余亩⑺,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⑻,桃李罗堂前⑼。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⑽。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⑾。
户庭无尘杂⑿,虚室有余闲⒀。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⒁。
注释
1、适俗:适应世俗。韵:情调、风度。
2、尘网:指尘世,官府生活污浊而又拘束,犹如网罗。这里指仕途。
3、羁鸟:笼中之鸟。池鱼:池塘之鱼。鸟恋旧林、鱼思故渊,借喻自己怀恋旧居。
4、南野:一本作南亩。际:间。
5、守拙:守正不阿。潘岳《闲居赋序》有“巧官”“拙官”二词,巧官即善于钻营,拙官即一些守正不阿的人。守拙的含义即守正不阿。
6、方:读作“旁”。这句是说住宅周围有土地十余亩。
7、荫:荫蔽。
8、罗:罗列。
9、暧暧:暗淡的样子。
10、依:轻柔的样子。墟里:村落。
11、这两句全是化用汉乐府《鸡鸣》篇的“鸡鸣高树颠,犬吠深宫中”之意。
12、户庭:门庭。尘杂:尘俗杂事。
13、虚室:闲静的屋子。余闲:闲暇。
14、樊:栅栏。樊笼:蓄鸟工具,这里比喻仕途。返自然:指归耕园田。这两句是说自己像笼中的鸟一样,重返大自然,获得自由。
译文
从小没有投合世俗的气质,性格本来爱好山野。错误地陷落在人世的罗网中,一去就是三十年。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居住过的树林,养在池中的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潭。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依着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种田园。住宅四周有十多亩地,茅草房子有八、九间。
榆树、柳树遮掩着后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堂前。远远的住人村落依稀可见,树落上的炊烟随风轻柔地飘扬。狗在深巷里叫,鸡在桑树顶鸣。门庭里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空房中有的是空闲的时间。长久地困在笼子里面,现在总算又能够返回到大自然了。
归园田居其一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大家想不想听?诗大家想不想读诗?想不想写诗?想不想当诗人?
生:想……
师,好,既然大家激这么高涨,那老师今天就给大家提供一个大大的舞台,让大家尽情地去听,读,然后过把写诗的瘾!在次之前我们先来学*一首诗,题目是《归园田居》,同学们知道它的作者是谁吗?
生;陶渊明。
师:对,大家都知道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时期的一位诗人,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同学们想一想关于陶渊明的诗,除了这首《归园田居》外,你还知道那几首诗?
生:《归园田居》(其三)、《吟酒》等。
师:很好,现在就让我们来学*他的这首非常有名的诗《归园田居》(其一),同学们从题目里能看出什么眉目吗?
生:陶渊明回到了农村,过起了田园生活。
师:那作者之前干什么去了呢?
生:当官。
师:那他又为什么回来呢?归来后他的生活又怎样呢?他的心情又如何呢?
生:(默然后一阵私语)
师:同学们,这或许就是我们今天要追寻的问题,那么要知道此事的原由,我们还得从原诗说起,我们今天分四个环节:仔细地听,投入地读,认真地品,好好地说(多媒体显示)下面我们进入第一个环节:仔细地听,我们先请两位同学来读,其它同学来评价。
生1:读(个别字音不准确,语速过快,没有把握住节奏。)
生2:读(对作者的感情把握较好,普通话标准。)
生1:评:第一位同学声音洪亮,但对诗预*不够扎实,对个别字读的不到位。第二位同学有较强的朗读基础,而且感情充沛。
生2:评:第一位同学的语气我认为不符合本诗的感情基调,第二位同学的诗的整体内容掌握的较好。)
师:看来这两位同学各有千秋啊,而且点评的这两位同学也是头头是道,下来我们就来听,第一遍听老师读,看和这两位同学读的有和不同?请同学们整体感受诗的意境,特别是诗的读音、节奏、语气、强弱、快慢等。
归园田居五首注音
田园诗不断得到发展,到唐代就已形成了田园山水诗派。宋以后,描写田园的'诗人就多到不可胜数了 指出重点:陶渊明的这次辞官回家是最后一次,从此再也没有出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归园田居五首注音,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guī yuán tián jū wǔ shǒu
归园田居五首
qí yī
其一
shǎo wú shì sú yùn , xìng běn ài qiū shān 。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wù luò chén wǎng zhōng , yī qù sān shí nián 。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jī niǎo liàn jiù lín , chí yú sī gù yuān 。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kāi huāng nán yě jì , shǒu zhuō guī yuán tián 。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fāng zhái shí yú mǔ , cǎo wū bā jiǔ jiān 。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yú liǔ yìn hòu yán , táo lǐ luó táng qián 。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ài ài yuǎn rén cūn , yī yī xū lǐ yān 。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gǒu fèi shēn xiàng zhōng , jī míng sāng shù diān 。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hù tíng wú chén zá , xū shì yǒu yú xián 。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jiǔ zài fán lóng lǐ , fù dé fǎn zì rán 。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qí èr
其二
yě wài hǎn rén shì , qióng xiàng guǎ lún yāng 。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bái rì yǎn jīng fēi , xū shì jué chén xiǎng 。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shí fù xū qū zhōng , pī cǎo gòng lái wǎng 。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xiāng jiàn wú zá yán , dàn dào sāng má cháng 。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sāng má rì yǐ cháng , wǒ tǔ rì yǐ guǎng 。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cháng kǒng shuāng xiàn zhì , líng luò tóng cǎo mǎng 。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qí sān
其三
zhǒng dòu nán shān xià , cǎo shèng dòu miáo xī 。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chén xīng lǐ huāng huì , dài yuè hé chú guī 。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dào xiá cǎo mù cháng , xī lù zhān wǒ yī 。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yī zhān bù zú xī , dàn shǐ yuàn wú wéi 。
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
qí sì
陶渊明诗作《归园田居》赏析
在*日的学*、工作和生活里,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陶渊明诗作《归园田居》赏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陶渊明诗作《归园田居》赏析
(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 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时复墟里人,披衣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志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这一首,写作者归田后的闲适自得生活和对于庄稼的浓厚情感。全诗可分为三层意思:开端四句是写田园生活的静谧;中间四句是写生活在田园与田夫野老相得的志趣;末四句是写作者对农作物的关注和与之共命运的情感。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中的野外、穷巷,是与繁华闹市、官场争斗相对立的。轮,车轮。鞅,驾车时马颈上套用的皮带。轮鞅,指车马。这两句写农村荒野僻静,少有应酬交往。农村虽处“野外”,只有“穷巷”,但却没有“人事”的烦恼和“轮鞅”的喧哗,作者暗中流露出欣喜快慰之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荆扉”是柴门。这两句写作者归隐后生活简陋愉快,思想单一纯真。他安贫乐道,以守志为荣,以幽居为乐,“以善自名”。“绝尘想”三字,看出他摒弃了个人利欲杂念,与当权者作了最后决裂。这是由于“立善”的信念支持着他,使他保持了名节。
从这两句诗我们看到作者初归田园,颇有几分闲适。他一边劳动,一边读书赋诗,饮酒弹琴,过着悠游自得的生活。他开初的劳动不象后来那样艰苦,生活也不象后来那样贫穷。这是因为他刚辞彭泽县令,还略有余资,犹有储存。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他有奴子。汉晋时候的奴子,是不但侍候主人,并且给主人种地、营商的,正是生财器具。所以虽是渊明先生,也还略略有些生财之道在”。故在衣食温饱之余,得以逍遥自乐,这正是初归田园时的生活写照。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曲中”一作“里人”。似以“里人”为是。作者在耕作之余与农民随意交往,亲密无间。他没有封建士大夫的架子,是那样*易*人;而农民也把他当作知己,热诚相待,这比起在官场“束带见督邮”的拘谨来,是多么自在!“时复”二句,生动地写出诗人劳动之余与农民随意攀谈交往的情状。
他们攀谈些什么呢?“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不言它事,唯道桑麻,说明已无尘世的奢想。他归田后专心致力农事,对亲手种植的庄稼十分关切,他是真心归耕田园,不象某些人为了窃取名利而假隐,也不象某些人虽不满统治者,但又眷恋利禄而作“中隐”,他是从思想上行动上与统治者作了真正的决裂。他身在田园,志在田园,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清代温汝能说;“‘相见’二语,逼真田家气象,陶诗多有真趣,此类是也”。
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庄稼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为庄稼的茁壮成长,耕地面积的日益扩大而兴奋、而喜悦;又为庄稼遭霜霰侵袭凋零而担心、而忧虑,故说“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他这种关心农事,与农家通声息的行为,在门阀等级森严的时代,是值得肯定的。
对作者寄慨田园的诗歌,我们应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方东树说:“‘桑麻日已长’以下乃申续乐意耳。只就桑麻言,恐其零落,方见真意实在田园,非喻己也”,这评价是符合诗人创作思想的。但也曾有人违背作品原意去任意比附,以见微言大义,把这首诗硬说成是政治诗。如元人刘履说;“然我之生理有成,而志愿已遂,但恐天时变革,霜霰凋伤而零落同于草莽耳。盖是时朝将有倾危之祸,故有是喻。然则靖节虽处田野而不忘忧国,于此可见矣”。其实完全是牵强附会,歪曲了作者的写作意图。我们认为结尾两句忧念农事,形象鲜明,含义深邃,恰妙在不假雕饰。
全诗质朴自然,不借典故,不用丽藻。叙事写物,朴实无华;抒情遣兴,真切直率。语言明白省净,韵味幽深,耐人咀嚼。
(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上首写桑麻,这首写种豆,在组诗上次序井然。作者虽志在田园,但初归时的劳动效果不大理想,庄稼长得不好,豆苗还没有草多。这一方面是因土地荒芜贫瘠,杂草丛生,地广人稀,难以根除;另一方面也说明他不善于劳动,一个封建士大夫,刚离官职的县太爷,既没有耕作经验,又没有耕作能力,种不好庄稼,也是情理中的必然。他对“草盛豆苗稀”的状况是不甚满意的,但不文过非,这符合他一贯“任真自得”的性格。萧统说他为人率直,不矫饰言辞,曾与人饮酒,不论贵贱,若先醉,便对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诗人襟怀坦荡如此。
尽管豆苗长得不景气,可他却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晨兴”写早起;“带月”写晚归,看出他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辛劳。“理荒秽”,写他归耕后垦荒工作的艰难。尽管每天劳动时间很长,从日出到月出,身体很疲惫,然而诗人没有丝毫怨言,反而有“带月荷锄归”的悠闲笔调写出他劳动后的轻快。我们好象看见诗人在月出山岗后,心满意得地扛着锄头,哼着诗句,漫步归家的情景。此时,人与月与自然环境构成了一个和谐的统一体,诗人心灵的舒畅,通过艺术的笔触,净化为一种崇高的自然美、精神美、诗歌美,活脱出一个美好静谧的意境和悠闲自得的形象。“带月”句可说是神来之笔,它变劳苦为欢快,化困倦为轻松,具有点染之功。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道,是指从南山归家途中的小道,它偏僻荒野,草木丛生,难以行走。这两句是进一步写田园荒芜,归耕艰难。以上六句叙写耕作生活,真切朴实,宛如在目。
最后作者抒发感慨:“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夕露沾衣,本使人不快,而诗人却说“不足惜”,只要使“愿”无违。他的“愿”究竟是什么?它既有儒家洁身自好、安贫乐道的思想,亦有道家的反朴归真、顺应自然的意念,并且这二者常常融为一体。因此,他把劳动当作“立善”的手段,精神的寄托,生活的依靠,理想的归宿。只要保持名节,他劳而怨。末两句在诗意上作一转折,使作品进入一个思想高度,韵味悠深,耐人寻绎。
这首五言诗,主要是采用“赋”的手法,通过叙事来表现思想感情,其中没有景物的描写、气氛的烘托,也没有比兴的运用,几乎全用叙述,只在未尾稍发议论,以点明其主旨。全诗叙写真实,发自肺腑,所以《后山诗话》说:“渊明不为诗,写其胸中之妙尔。”《藏海诗话》说:“子由叙陶诗,‘外枯中膏,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乃是叙意在内者也。”日本学者*藤元粹说这首诗是“五古中之精金良玉”。陶诗受到中外诗评家的如此赞誉,可见其征服人心的艺术力量。
(其四)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垅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
一世弃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其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漉我新熟酒,
只鸡招*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诗的第四首同第五首实际是一首诗的前后两个部分。诗人怀着意满志得,甚至是带点炫耀的心情造访故友。子侄与俱,笑语不断,披榛寻径,健步而前。他要同故友共忆旧时岁月,向他们倾诉心曲,同他们畅饮几杯……然而,展现在他眼前的是“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的残破景象,听到的是故友"死没无复余”的噩耗。一向通达的诗人也不禁陷入了“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的深沉哀伤之中。
所以,第五首写归来,“怅恨独策还”,虽仍有子侄跟随,诗人却不愿多言,形同孤雁,踽踽独行,“崎岖历榛曲”,一任小径上的灌木丛牵掣他的衣衫。诗人“怅恨”什么呢?惆怅的是人生必然的幻化,恼恨的是自己的不悟。如果早离官场,多同故友相聚些时日,不就实际上最大限度地推迟了这一悲剧的降临。
那么,诗人又是如何从这种怅恨的心情中解脱出来的呢?——“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也许是因为访友不得的余哀,也许是因为旅途的困顿劳乏,诗人在溪涧边坐下来小憩片刻。这溪水清澈见底,直视无碍,濯足水中,顿时一股凉意流遍全身,也使他从纷繁的思绪中清醒过来。他仿佛又从悲哀的幻梦中回到了现实中来。我不是到底归来了么“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人生固然短暂,我不是还有所余无多的宝贵时日。昔人固已凋零,我不是还有许多“披草共来往”的友人。
从“漉我新熟酒,只鸡招*局”来看,诗人显然已经抹去了笼罩心头的不快的阴云。酒以陈为美,而“新熟酒”一词,一是说明家无余财,二也在点明诗人此刻"喝酒如狂"的迫切心情。这不禁使我想起诗人所著《晋故征西大将军孟府君传》一文中那段有趣的对答:
(桓)温尝问君(孟嘉):“酒有何好,而卿嗜之。”君笑而答曰:“明公但不得酒中趣尔。”
如果我们此刻问渊明:“酒有何好,而卿嗜之。”想来他也定会回答我们“但不得酒中趣尔”。是啊,这“酒中趣”太丰富,太玄妙了:它消除了诗人一天的疲劳,它排解了访友不得的余哀,它使诗人感受到了生活的真趣,使诗人重又乐观起来,达观起来,它也加深了诗人同邻曲的理解和感情。主客俱欢,频频举觞,暮色降临,诗人胡乱燃起荆柴,学一个“秉烛夜游”。满屋烟火之气不仅不使人感到穷酸,反而*添了热烈亲切的气氛。什么人生如寄之悲,什么故旧凋零之叹,一霎时都悄悄地消融在这人生真谛的通达领悟之中了。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新的一天开始了,而刚刚开始的新生活不也正如这旭日一般灿烂。这两句是全诗传神的点睛,是乐章的主旋律,是生活的最强音。
通观五首,官场污秽,而终获补偿的欣慰;生活贫困,却有亲朋的挚情;农事辛苦,而得心灵的满足;人生短暂,乃有人生真谛的彻悟;真个是“何陋之有”。这样,诗人就把整个隐居生活,整个人生的乐趣,包容到他浑涵汪洋的诗情中去了。这是一种高度的概括,也是一种深刻的揭示。正是在这种同污秽现实截然对立的意义上,《归园田居》达到了完美和谐的艺术意境,开拓出一片"浩浩落落"的精神世界。
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世称“靖节先生”,晋浔阳柴桑人。早年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官职,后因厌恶官场的污浊风气,遂退隐田园,直至终老。陶渊明的诗以描写归耕退隐的田园生活为主要特点,风格质朴自然,在描写田园风光、恬淡心情以及厌恶黑暗社会世俗的情操方面有重大成就和影响,是著名的田园诗人。陶渊明还有辞赋和散文作品。作品收于《陶渊明集》。
《归园田居》大概写于作者辞官后的第二年,即东晋安帝义熙二年(公园406年)。诗人因厌弃封建社会腐朽的官场生活,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因此只作了八十多天的彭泽令,就弃官归园田居了。诗人归园田后生活适情适性,心情很高兴,于是以写诗来赞美这种生活。
陶渊明(365—427),东晋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治今江西九江)人。《晋书》《宋书》均谓其为系陶侃曾孙。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后去职归隐,绝意仕途。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绘田园风光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往往隐寓着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以及对太*社会的向往;也每写及对人生短暂的焦虑和顺应自然、乐天安命的人生观念,有较多哲理成分。其艺术特色兼有*淡与爽朗之胜;语言质朴自然,而又颇为精练,具有独特风格。有《陶渊明集》。
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东晋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治今江西九江)人。《晋书》《宋书》均谓其为系陶侃曾孙。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后去职归隐,绝意仕途。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绘田园风光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往往隐寓着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以及对太*社会的向往;也每写及对人生短暂的焦虑和顺应自然、乐天安命的人生观念,有较多哲理成分。其艺术特色兼有*淡与爽朗之胜;语言质朴自然,而又颇为精练,具有独特风格。有《陶渊明集》。
今天淑悦老师选的诗是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这首诗是田园诗人五柳先生的名作,在热闹喧嚣的城市中读这首诗,大多数人把它称作田园吹来的一缕春风,带来心灵片刻的安宁和对田园生活的无限向往。但是从孩子的家庭教育角度讲,这首诗让我们看到了更广阔的意涵。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我在南山下开辟了一块田用来种豆子,可是这地里的杂草实在是长得疯狂,怎么形容呢?草比苗多!没办法,我实在是不擅长伺候农田,但既然种地了就要尽心尽力才是!于是早上天还蒙蒙亮我就去地里除草,晚上月亮都出来了才扛着锄头回家。道路狭窄草木丛生,傍晚的露珠沾湿了我的衣服。衣服沾湿了倒没什么值得哀叹可惜的,因为这是我自己的选择,这并没有违背我的意愿。
有农村生活经验的小伙伴对前六句诗应该不陌生,就像陶渊明说的,农人早出晚归侍弄庄稼,日子简单质朴。从前六句中也能读出一种田园的静谧之感,没有霓虹灯,没有鸣笛声,代替的可能是狗吠,可能是蛙鸣,远离嘈杂的人际社会,回归田园,虽然是自己一个人,但是抬头有月,低头有草木,万物回归本心,真是自在!陶渊明在前六句把自己的农田生活的亲身体验凝练地表达出来,也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可是他真的扛着锄头就心无挂碍了吗?他真的开心吗?未必呀!
陶渊明接着又说了两句,衣服被露水打湿了又怎样,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从这两句你能读出什么意思?有一丝坚定,又有一次失望。坚定的是为自己的回归田园的选择并不后悔,失望的是为什么为国家做点实事怎么就这么难。
陶渊明为什么突然发出这样的感慨呢?这就要回归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其实陶渊明从29岁开始一直在官场做事,他摸打滚打十三年,看透了官场的黑暗、腐败、谄上骄下,胡作非为,廉耻扫地,在当时的政洽社会中陶渊明没有立足之地,更谈不上实现理想抱负,他想明白这一点之后,坚决不与世俗同流合胡,选择归隐田园。
田园虽好,但若能实现理想抱负,谁又不想尽心尽力为国为民做点实事呢!我有远大的理想抱负,但如果不能遵从我的内心做事、非要碰触我的底线,那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遵从自己的内心活着。这就是这首诗给我们的深远意义,所以在给孩子们讲这首诗的时候,除了认识田园生活之外,陶渊明的处世智慧将为孩子们照亮更远的路。
陶渊明高洁傲岸、淡泊名利的精神品质让我们看到了,当你和世俗价值观有冲突的时候,你可以选择走自己的路。再讲明白一点,当你和别人不一样的时候,不要害怕、不要自卑,你可以大胆做自己,除了你自己,没有人可以让你违背自己的心意活着。我觉得这是我们比给孩子讲诗词句法、技巧更重要的东西。
作为家长,你是愿意把孩子按照机器模型塑造成符合大众审美的娃娃,还是希望他成为有个性、有独立思想的人。你肯定愿意让孩子成为后者,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因为自己的控制欲、因为世俗舆论的压力,你不自觉的做着前者的事,就像修剪盆景一样,把孩子身上在你看起来多余的枝丫给修剪掉了,孩子妥协了,他眼里无光;孩子叛逆不听你的,家里从此吵闹不绝。
被父母打压的孩子,你不知道他一生要背负怎样的心理压力,你不知道他要花多长时间付出多少努力才能摆脱内心的自卑,而被鼓励的孩子、被允许做自己的孩子,自信、阳光、乐观的种子在他内心生根发芽,让他受益一辈子。
无论什么时候,价值的教育比分数的教育对一个生命来讲,更有意义。当别人走向东走的时候,你可以不盲从。请把这个告诉孩子。
少有人走的路多孤独,就像陶渊明一样,回归田园后的确没有了官场的尔虞我诈,可以轻松做自己了,但陪着他的也只有田地、锄头、月亮而已。告诉孩子凡是选择就意味着取舍,有得就有失,人生就像一个钢镚,必有两面,所以选择要慎重,想好自己得到的是什么,失去的又是什么,是否做好了面对事实的心理准备。
把一切可能都想好了之后,做出你的理智抉择。人生无时无处不充满选择,上哪所学校,去哪座城市、做什么工作、和谁结婚等等,把这个早点讲给孩子,有好处!
归国田居的古诗
学业有成早日归国的古诗
钱学归国中间的一首古诗
归田隐居的古诗
归园田居古诗的图片
古诗归园田居的拼音
归园田居其三的古诗
归园田居的整首古诗
古诗归园田居的内容
归园田居的古诗大意
归园田居的古诗原文
古诗归园田居的朗读
种田居归的古诗词
归园田居其一的古诗
归园田居的古诗默写
归园田居古诗的感悟
归园田居拼音的古诗
唐渊明的古诗归园田居
归园田居的古诗词
归园田居古诗拼音的
归田园居二首的古诗
陶渊明的古诗归园田居
归园田居名句
归园田居的古诗完整板
归园田居和饮酒的古诗
归田园居古诗的资料
归园田居其5古诗的诗意
关于归园田居的古诗配画
陶渊明作的古诗归园田居
我最喜欢的古诗归园田居
有意思的古诗女子
元宵的五言古诗
原谅孩子犯错的古诗
李商隐听鼓的古诗
幼儿园学*古诗春晓的目标
有关于古诗词的歌曲抖音
高中生该读的古诗
有没有免费的古诗
非常长的水调歌头的古诗
提莫的古诗
古诗中表示村落的词
赞美工匠技艺高超的古诗词
高二之前的必备古诗
长辈逝去怀缅的古诗
天天古诗画江南的插画
恋恋中国风古诗里的美景
不能溜须拍马的古诗
带草的积极向上的古诗
我国山水的古诗
关于写制盐的古诗
关于爱国的古诗教案
带有豆字的爱情古诗
古诗中最贵的家书
古诗小池的绘画模板
含妮的古诗
礼记有关学*的古诗
登山遇雨的古诗
古诗里的臭水沟
关于重庆旧名的古诗
敬慈的古诗
古诗词中的关于运动和静止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