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诗句中对儿女的称谓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句中对儿女的称谓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句中对儿女的称谓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古诗句中对儿女的称谓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文学常识:古诗文中的称谓大全
称谓:指人们因亲属或其他关系而建立起来的称呼、名称。称谓的使用,多种多样。古诗,古文中经常出现的人的各种称谓意思往往不同,单个查找又十分费劲,为此,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齐全的称谓文学常识,希望能帮到大家!
人的称谓:
(一) 称字:幼时命名由父亲长辈命名,成年(男20,女15)取字沈德鸿字雁冰,鲁迅字豫才。
(二) 称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年龄不限,如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三) 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如范仲淹称文正,欧阳修称文忠。
(四) 称籍贯:以人的出身地命名,如孟浩然称孟襄阳,柳宗元又称柳河东。
(五) 称官名:以人的官名来命名,如杜甫称杜工部。
(六) 称官地:以人做官的地方来命名。如岑参:岑嘉州 柳宗元称柳柳州
(七)古代帝王对贵族功臣的封赐爵号(位):公、侯、伯、子、男(五等)
谦称:
1、 自称:愚、敝、卑、臣、仆
2、 帝王自称:孤、寡、朕
3、 古代官吏自称:下官、末官、小吏
4、 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不才、不肖
5、 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用家或舍:如家父、家母、家兄、舍弟、舍妹、舍侄
6、 其他自谦词:
尊长者自称:在上
晚辈自称:在下
老人自称:老朽、老夫
女子自谦:妾
敬称:
1、 对帝王:万岁、*、天子、圣驾、陛下、大王
2、 对将军:麾下
3、 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用令、尊、贤
令: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兄(对方哥哥)令郎(对方儿子)令爱(对方女儿)
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和物。
尊上(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对方父亲)
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的亲戚)尊命(对方的吩咐)尊意(对方的意思)
贤:称*辈或晚辈。
贤家(指对方)贤郎(对方儿子)贤弟(对方弟弟)
仁: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
4、 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唐以后称岳父为丈人,又称泰山。妻母为丈母,又称泰水。
5、 称谓前加“先”表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
称死去的父亲:先考、先父。
称死去的母亲:先妣、先慈。
已死的有才德的人:先贤。
死去的帝王:先帝。
6、 君对臣敬称:卿、爱卿。
7、 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表敬称,“孔子”为“圣人”,“孟子”为“亚圣”“杜甫”为“诗圣”,后来“圣”多用于帝王,如“*”、“圣驾”。
特殊称谓:
1、 百姓的称谓:布衣、黎民、庶民、苍生、氓。
2、 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
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3、 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
贫贱之交:贱而地位低下的时结交的朋友。
金兰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
刎颈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忘年之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
竹马之交:从小一块长大的`异性朋友。
布衣之交:以*民身份的相交往的朋友。
*古代称谓大全
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在称谓方面很讲究,主要有尊称和谦称,其它有自称、他称、鄙称、专称、代称、惯称等。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古代称谓大全,欢迎大家参考!
一、人的称谓:
(一)称字:幼时命名由父亲长辈命名,成年(男20,女15)取字沈德鸿字雁冰,鲁迅字豫才。
(二)称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年龄不限,如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三)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如范仲淹称文正,欧阳修称文忠。
(四)称籍贯:以人的出身地命名,如孟浩然称孟襄阳,柳宗元又称柳河东。
(五)称官名:以人的官名来命名,如杜甫称杜工部。
(六)称官地:以人做官的地方来命名。如岑参:岑嘉州柳宗元称柳柳州。
(七)古代帝王对贵族功臣的封赐爵号(位):公、侯、伯、子、男(五等)。
二、谦称:
1、自称:愚、敝、卑、臣、仆
2、帝王自称:孤、寡、朕
3、古代官吏自称:下官、末官、小吏
4、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不才、不肖
5、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用家或舍:如家父、家母、家兄、舍弟、舍妹、舍侄
6、其他自谦词:
尊长者自称:在上
晚辈自称:在下
老人自称:老朽、老夫
女子自谦:妾
三、敬称:
1、对帝王:万岁、*、天子、圣驾、陛下、大王。
2、对将军:麾下。
3、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用令、尊、贤。
令: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兄(对方哥哥)令郎(对方儿子)令爱(对方女儿)。
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和物。
尊上(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对方父亲)。
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的亲戚)尊命(对方的吩咐)尊意(对方的意思)。
贤:称*辈或晚辈。
贤家(指对方)贤郎(对方儿子)贤弟(对方弟弟)。
仁: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
4、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唐以后称岳父为丈人,又称泰山。妻母为丈母,又称泰水。
5、称谓前加“先”表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
称死去的父亲:先考、先父。
称死去的母亲:先妣、先慈。
已死的有才德的人:先贤。
死去的帝王:先帝。
6、君对臣敬称:卿、爱卿。
7、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表敬称,“孔子”为“圣人”,“孟子”为“亚圣”“杜甫”为“诗圣”,后来“圣”多用于帝王,如“*”、“圣驾”。
四、特殊称谓:
1、百姓的称谓:布衣、黎民、庶民、苍生、氓。
2、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
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3、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
贫贱之交:贱而地位低下的时结交的朋友。
金兰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
刎颈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忘年之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
竹马之交:从小一块长大的异性朋友。
布衣之交:以*民身份的相交往的朋友。
文学常识:古诗文中的称谓大全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文学常识:古诗文中的称谓大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 称字:幼时命名由父亲长辈命名,成年(男20,女15)取字沈德鸿字雁冰,鲁迅字豫才。
(二) 称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年龄不限,如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三) 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如范仲淹称文正,欧阳修称文忠。
(四) 称籍贯:以人的出身地命名,如孟浩然称孟襄阳,柳宗元又称柳河东。
(五) 称官名:以人的官名来命名,如杜甫称杜工部。
(六) 称官地:以人做官的地方来命名。如岑参:岑嘉州 柳宗元称柳柳州
(七)古代帝王对贵族功臣的封赐爵号(位):公、侯、伯、子、男(五等)
1、 自称:愚、敝、卑、臣、仆
2、 帝王自称:孤、寡、朕
3、 古代官吏自称:下官、末官、小吏
4、 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不才、不肖
5、 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用家或舍:如家父、家母、家兄、舍弟、舍妹、舍侄
6、 其他自谦词:
尊长者自称:在上
晚辈自称:在下
老人自称:老朽、老夫
女子自谦:妾
1、 对帝王:万岁、*、天子、圣驾、陛下、大王
2、 对将军:麾下
3、 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用令、尊、贤
令: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兄(对方哥哥)令郎(对方儿子)令爱(对方女儿)
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和物。
尊上(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对方父亲)
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的亲戚)尊命(对方的吩咐)尊意(对方的意思)
贤:称*辈或晚辈。
贤家(指对方)贤郎(对方儿子)贤弟(对方弟弟)
仁: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
4、 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唐以后称岳父为丈人,又称泰山。妻母为丈母,又称泰水。
5、 称谓前加“先”表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
称死去的父亲:先考、先父。
称死去的母亲:先妣、先慈。
已死的有才德的人:先贤。
死去的帝王:先帝。
6、 君对臣敬称:卿、爱卿。
7、 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表敬称,“孔子”为“圣人”,“孟子”为“亚圣”“杜甫”为“诗圣”,后来“圣”多用于帝王,如“*”、“圣驾”。
1、 百姓的称谓:布衣、黎民、庶民、苍生、氓。
2、 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
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3、 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
贫贱之交:贱而地位低下的时结交的朋友。
金兰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
刎颈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忘年之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
竹马之交:从小一块长大的异性朋友。
布衣之交:以*民身份的相交往的朋友。
患难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
垂髫:三四岁——八九岁。
总角:八九岁——十三四岁。
豆蔻:十三四岁——十五六岁(比喻人还未成年,未成年的少年时代称为“豆蔻年华”。)
古代对人的十种称谓
中华民族是一个礼仪大邦,现在流传的礼仪经历的千年的沉淀,许多都被我们现代人的快节奏所简化了。古代的人相互见面,对于对方有着关于对方的礼仪,一般称呼别人有十种敬称。对于自己古人以谦谦君子的风范给自己定义了十种谦称?都有哪些?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一、直称姓名:大致有三种情况:(1)自称姓名或名。(2)用于介绍或作传。(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
二、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
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三、称号:号又叫别号、表号。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
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
四、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
五、称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如称蒲松龄为聊斋先生,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
六、称籍贯:如唐代诗人张九龄是曲江人,故而人称张曲江;北宋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故而人称王临川;明代戏曲家汤显祖被称为汤临川(江西临川人);清初学者顾炎武是江苏昆山亭林镇人,被称为顾亭林
七、称郡望:如韩愈虽系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但因昌黎(今辽宁义县)韩氏为唐代望族,故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
八、称官名:把官名用作人的称谓在古代相当普遍。
如《与妻书》:“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司马”指白居易,曾任江州司马。
九、称爵名:如诸葛亮曾封爵武乡侯,所以后人以武侯相称。
南北朝诗人谢灵运袭其祖谢玄的爵号康乐公,故世称谢康乐
十、称官地:指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
如贾谊曾贬为长沙王太傅,世称贾长沙;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世称陶彭泽;骆宾王曾任临海县丞,世称骆临海。
一、十种谦称,谦虚乃是中华的传统美德,所以古人以谦虚的姿态称呼自己以显示出尊敬别人,显示出礼仪之态。
第一古代人们对于自己的父母是非常的尊敬的他们向别人介绍自己的父母为“家父、家母”。
第二国家的帝王虽然是九五之尊,但是称呼自己的时候也是非常的谦虚,他们自称为“寡君”。
第三饱读诗书的人都怕别人说自己卖弄文采,所以古代读书人谦称自己为“不才”意思为自己还有需要更加的好好学*。
第四古人称呼自己的时候,不会直接说我,而是用一个有寓意的字,这个字是“愚”,人生来本就是由不懂到懂得过程,所以每个人都会有愚的时候,这个愚就是最为谦虚的自称。
第五辈分比较小的人,古代对于晚辈他们、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时候会谦称为“在下”意思是在古人之下,在长辈之下,面对长辈时这样自称,表示出一种尊敬。
第六年龄大的老人,他们的谦称为“老夫”也是一种对于老者自己的一种谦称。
第七古代的女人谦称自己为“妾身”。
第八古代帝王*时说话时也会给自己一个谦称“寡人”这就是帝王对自己的谦虚的称呼。
第九和尚会自称为“老衲”,衲指的是自己身披的一件袈裟,苦行曾一生信仰佛教,仅凭一件衲衣便可度日,和尚一生把精力全部用在了修行之上,这是他们对自己一个谦虚的称呼。
第十古代的官员,见到别人,或者比自己职位较高的人时,会自称呼为“下官”。
自称之所以不用我来表达,是因为我太过于直白,古代人重视礼仪文化,谦虚更是*人都具有的一个传统美德,所以为了普及这种美德,使得*人都是彬彬有礼,给自己称呼的时候,会将这种谦称普及到男女老幼。
二、十大敬称,在交流中还会有对别人进行称呼,古代人也对称呼别人定义了十种敬称,是哪十种?
第一在遇到对方的父母以及长辈的时候会尊敬的称呼对方的家长为“令尊,令堂”以显示出自己对于对方父母的尊敬。
第二皇帝在与臣子相处时,为了表示自己对于臣子的重视于尊敬,会称自己的臣子为“爱卿”,皇帝经常说的:“众爱卿*身”则是对于自己满朝大臣的一种敬称。
第三是对于逝者的称呼,古代人对于死去的人会加上一个“先”字,如“先父”“先帝”。
第四对于皇上的家族的人的敬称,对于皇上人们会尊敬的称呼皇室为“殿下”。
第五人们对于帝王会尊敬的称呼“万岁”“*”,古代人见到皇帝一般会行礼,并且最终还会念到:“皇上万岁万万岁”这表达了希望皇帝万寿无疆和尊敬。
第六对于古代知识渊博的人,并且有着巨大贡献的人,古人尊敬的称之为“圣人”比如我们的“孔圣人”,他是古代儒家学派的代表,并且宣扬了儒家思想,对于我国文化有着巨大的贡献,所以大家尊称他为“圣人”。
第七古代在战场上勇猛杀敌的将军,古人对他有一个尊敬的称呼为“麾下”。
第八古代对于年龄比较大的长者,有一个尊敬的称呼为“丈人”。
第九古代对于位置比较尊贵,权利比较高,声望比较重的长者,古人对于他的敬称为“夫子”。
第十古人对于比自己年龄大的人的敬称为“仁兄”,表示出自己的谦虚与对于自己年长之人的尊敬。
这些称呼加以十大谦称和十大敬称,更能体现出古人的行事作风是温婉有礼的,更能显示出我国是一个礼仪大邦。
一、直称姓名
古人有名有字。古人认为直呼其名是对他人的不尊重,所以直称姓名只会在以下特殊情形下才出现:
1.用于自称。如:
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2.用于为人作传。如:
张衡字*子,南阳西鄂人也。(《后汉书·张衡传》)
3.长辈对晚辈称名,以示亲切。如:
由(孔子的弟子子路的名),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4.用于称所厌恶之人。如:
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古代称谓文化常识
文化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惯。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代称谓文化常识,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古代称谓
1.谦称与尊称
(1)自谦称谓
古代的自谦称谓,大都带有“卑、下、鄙、贱、愚、小”等语素,如“卑人、下愚、鄙人、贱子、小可”等;或者是带有这种意思的词语,如“仆、臣、不肖、不才、不佞”等,表明自己地位卑微,才疏学浅。不但称呼自己有谦称,称呼自己的亲属也有谦称。如:
“家”常用作称比自己辈分高或年长的人,如家父、家母、家兄。
“舍”常用作称比自己年幼的亲属,如舍弟、舍妹。
“先”常用作称已去世的己方长者,如先帝、先父、先母。
“亡”常用作称同辈的去世者,如亡妻、亡弟。
(2)尊称称谓
自谦称谓是以卑己的方式间接向对方表示礼敬,而尊称称谓是直接向对方表达敬意。其方法有四种:①称人之字。例: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君实”是司马光的字。②称人以美德之辞、美称词语。古人多用“君”“子”“公”“先生”等。③称人以爵位、职衔、身份。④称人以其*侍、所在。这类尊称多用于君王、尊者。常用的词语有“陛下”“阁下”“殿下”“足下”“执事”等。
2.年龄称谓
襁褓(qiǎnɡbǎo):未满周岁。
孩提:两至三岁。
总角:幼年泛称。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四岁。
及笄(jī):女子十五岁。
弱冠:男子二十岁。
而立之年:三十岁。
不惑之年:四十岁。
半百:五十岁。
耳顺之年:六十岁。
古稀之年:七十岁。
耄耋(màodié)之年:八九十岁。
期颐(jīyí):一百岁。
3.亲属关系称谓
过去曾有人把*古代的社会叫宗法社会。宗法是以家族为中心,根据血统远*区分嫡庶亲疏的一种等级制度。先解释两个概念:
六亲:父母妻子兄弟。
九族:有两种解释,一是纵向的,指的是高祖、曾祖、祖、父、自己、子、孙、曾孙、玄孙;一是横向的,指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古代一人犯罪,常常牵连到亲属也被杀戮,所谓灭三族,指父母兄弟妻子;所谓*,包括从高祖到玄孙的直系亲属,以及旁系亲属中的兄弟、堂兄弟等。这是封建专制时代惨无人道的刑法。
再看古代的亲属称谓:
父之父为祖父,父之母为祖母;祖之父母为曾祖父、曾祖母;曾祖之父母为高祖父、高祖母。子之子为孙,孙之子为曾孙,曾孙之子为玄孙。母之父为外祖父,母之母为外祖母。妻之父为岳父(丈人、泰山),妻之母为岳母(丈母、泰水)。夫之父为公(舅),夫之母为婆(姑),连称为公婆或舅姑。如唐代朱庆馀《闺意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这里的“舅姑”即公婆。
兄弟排行:伯——老大,仲——老二,叔——老三,季——排行最小。
二、姓名字号
1.名字
名字是名和字的合称。名是社会交往中每一个人的代号。古人对命名非常重视。据《礼记》记载,孩子出生三个月,父母要选择良辰吉日为孩子举行命名仪式。而在正式命名之前往往还有乳名,又叫小名。如曹操小名阿瞒,刘禅小名阿斗,刘裕小名寄奴,至今农村还有取小名的*惯,目的是为了容易养育,避免娇贵,故多以贱物为名,如阿毛、二狗、石头、锁柱、铁蛋等等。
人到成年,又要取一个名字,就是“字”。古礼,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结发加冠时取字;女子十五岁许嫁,举行笄礼,结发加笄时取字。取字时一般遵循“名字相应”和“字以表德”的原则,即“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和“名”互为表里的,所以又叫“表字”。
名和字既然互为表里,两者往往就有意义上的联系。这些联系主要有:
(1)同义的:班固,字孟坚;曹操,字孟德;许慎,字叔重。
(2)反义的:端木赐,字子贡;韩愈,字退之;王念孙,字怀祖。
(3)连义的:司马牛,名耕,字子牛;赵云,字子龙(《周易》“云从龙,风从虎”);苏轼,字子瞻。
2.号
称呼一个人,还可以称号。号有别号、谥号、庙号、年号。
(1)别号。别号不受名字规则的约束,是名之外的另一个名字,它往往跟一个人的兴趣、专长、志向、经历、爱好等有关。这多半是骚人墨客用来寄情托兴的。如:
欧阳修喜欢饮酒,自号“醉翁”。
陆游因不拘礼法,为人放荡不羁,故自号“放翁”。
白居易,号香山居士。居士,有隐居、淡泊名利的意思。
欧阳修,号六一居士。六一,是指一万卷书,一万卷古金石文,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一老翁。
苏轼,号东坡居士。“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黄州团练副使。黄州有一个地方叫东坡,白居易也曾居住过,苏轼仿照白乐天的志趣爱好,自号东坡。这个号记载了他人生中一段难忘的经历。
(2)谥号是周代才有的。这是给贵族上层人物,如天子、诸侯、卿大夫等死后的一个带有盖棺论定性质的称号。
古代帝王、诸侯、大臣、*死后,朝廷按照封建社会的道德标准,据其生*事迹,给他评定一个称号,以褒贬善恶,就叫作谥号。如:北宋范仲淹、司马光的谥号都是“文正”,欧阳修、苏轼的谥号都是“文忠”。
结拜称谓
桃园三结义结拜(以下称结义),雅称义结金兰,俗称结义、换帖、拜把子等,是汉族民间同年人结为兄弟般关系的一种形式。源于三国时代的“桃园三结义”,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结为生死与共兄弟的故事。后来,人们崇拜、仿效之,即志趣、性格等相*、互相投缘的人,通过一定的形式,结为兄弟姐妹般的关系,生活上互相关心、支持帮助,遇事互相照应。久而久之,遂演变成一种具有人文色彩的礼仪*俗。这是友情的升华与社会关系的一种定格,贯穿着儒家“义”的思想,填充于亲情与友情之间,是一种友情升华为亲情的特殊社会人际关系。
结义有规范性的礼仪程序,即以自愿为基础,通过协商、同意,选择吉日良辰,在一个大家都认为较适宜的地方,如祠堂等,上挂关公等神像,下摆三牲祭品,即猪肉、鱼、蛋(按人数计算,每人一粒),以及一只活鸡(男结拜为公鸡,女结拜为雌鸡),一碗红酒和“金兰谱”(也称立誓言,内容附后)。“金兰谱”每人一份,按年龄大小为序写上各人名字,并按手印。仪式开始后,每人拿一炷香和“金兰谱”。然后,把鸡宰了,鸡血滴入红酒中,每人左手中指(女人右手)用针尖刺破,把血也滴入红酒中,搅拌均匀,先洒三滴于地上,最后以年龄大小为序,每人喝一口,剩下的放在关公神像前。这种形式,有的也叫“歃血立盟”。如今一般不提倡这种关系结拜。
结义者不分男女老少,人数无限定,可古代必须是奇数,同年人同性结拜,男的'称兄弟,女的称姐妹,一般青少年时期进行,多为志趣相投或同病相怜或是各有所求。旧社会结拜礼节*俗较多:一是宗亲者不结拜;二是姻亲者不结拜;三是有辈份差别者不结拜;四是八字不合者不结拜;五是破族规者不结拜(以前族内如与别宗族结怨,立誓定规不与某族结好、婚娶等的族规)等。随着社会进步和文明程度提高,人们认为只要彼此好相处,不必拘泥于某种形式。
古代结拜仪式后,参与结拜人之间即以兄弟姐妹称呼,有的在称呼前加“契”、“兰”、“谊”等字,也有俗称为老大、老二、老三……意味着生死与共,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凡遇婚丧喜庆、过年过节等,均以兄弟姐妹关系来往。
这种为互相关爱、支持、帮助的结义形式,随着时间、社会环境和人们思想等因素的变化,其形式、内容、作用也大为不同,构**与人之间密切而复杂的社会关系。行善者,则可成为一个团结向上、对社会进步有益的团体。如1944年*福建省委隐蔽驻扎在水口坂里时,党和游击队领导人与坂里的革命群众歃血为盟。在特殊年代通过这种结义形式,密切党及其游击队同群众的关系,达到团结一致、同心同德、共同抗击日寇和反对**派的目的,其意义显而易见。
结义的盟誓是人们实现人生理想的良好初衷,其最后的结果不是都能预期得到的,人的感情也会因环境条件变化而变化,或淡若*常,甚至反目为仇。一旦到了这种地步,结拜的盟誓也就受到破坏,结盟者常常不欢而散。一般情况要终结当时结义之盟,需要以结义时的形式了结。
结拜是旧时汉族社会交际*俗,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结为兄弟姐妹,因为志趣相投以示亲*的一种方式,也有基于共同利益的个人或集团以磕头换帖、同饮血酒、对天盟誓的方式结为兄弟姐妹,以共同的信仰和誓言来约束和维护共同的利益关系。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结拜称谓(精选430个),希望有所帮助!
1、湮尘双尕
2、绝界双剑
3、绝世双宝
4、雪山双狐
5、此(遇)怪双抗
6、元宵双粒
7、炫灵双果
8、邪风双童
9、教师双喜
10、竹·绕篱双客
11、杉灵双柒
12、献世双宝
13、杀星双亡
14、恫灵双煞
15、恋世双蝶
16、汐灵双祈
17、金童双杰
18、梨绝双影
19、落宵双尘
20、汐夜双漓
21、心灵双潴
22、薇云双悦
23、湘灵双缘
24、鳕尘双塑
25、粉尘双娇
26、天(明)天双休
27、绝尘双煞
28、洛神双雨
29、拒绝双倍
30、银幻双燕
31、斛姝双逸
32、福慧双修
33、一箭双雕
34、名利双收
35、三浴三衅
36、九烈三贞
37、蹄闲三寻
38、一献三酬
39、士别三日
40、两两三三
41、退避三舍
42、五大三粗
43、长年三老
月亮与人类关系极为密切。月圆月缺,引发了人们多少美好的想象,所以月亮便拥有了数以百计的、充满诗情的别称。
赞美月亮的诗句
1、月色醉远客,山花开欲然。《寄韦南陵冰》
2、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生查子·元夕》
3、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一百五日夜对月》
4、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相见欢》
5、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塞下曲》
6、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
7、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山石》
8、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宿建德江》
9、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朗月行》
10、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朗西。《闻王昌龄》
11、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忆扬州》
12、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春题湖上》
13、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
14、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古诗十九首》
15、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
1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水调歌头》
17、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听杯一问之。《把酒问月》
18、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出塞》
19、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江汉》
20、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
21、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春江花月夜》
22、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漫成一首》
23、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把酒问月》
24、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
2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26、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暮江吟》
27、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西江月》
28、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寓意》
29、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
30、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西江月》
31、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归园田居》
3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
33、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阳关曲》
34、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马诗共二十三首·其五》
35、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临江仙》
36、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月夜》
37、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自河南经乱》
38、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
39、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关山月》
40、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苕溪酬梁耿别后》
41、不见乡书传雁足,唯看新月吐蛾眉。《秋思赠远》
中国古代对月亮的`别称
月亮是古诗文提到的自然物中最突出的被描写的对象。古代它的别称可分为:
(1)因初月如钩,故称银钩、玉钩。
(2)因弦月如弓,故称玉弓、弓月。
(3)因满月如轮如盘如镜,故称金轮、玉轮、银盘、玉盘、金镜、玉镜。
(4)因传说月中有兔和蟾蜍,故称银兔、玉兔、金蟾、银蟾、蟾宫。
(5)因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称桂月、桂轮、桂宫、桂魄。
(6)因传说月中有广寒、清虚两座宫殿,故称广寒、清虚。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这个民族最美的花朵。爱国,是一个神圣的字眼,在历史发展的曲折过程中,爱国主义历来是我国人民所崇尚的。
一、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 *《沁园春雪》
二、 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 —— 郑思肖《二砺》
三、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 陆游《病起书怀》
四、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 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五、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 杜甫《蜀相》
六、 无边家国事,并入双蛾翠。 —— 秋瑾《菩萨蛮寄女伴》
七、 报国无门空自怨,济时有策从谁吐。 —— 吴潜《满江红送李御带珙》
八、 天时地利与人和。 —— 刘过《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
九、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双剪。 —— 梁启超《金缕曲丁未五月归国旋复...》
十、 玉皇开碧落,银界失黄昏。 —— 毛滂《临江仙都城元夕》
十一、 国事如今谁倚仗,衣带一江而已。 —— 文及翁《贺新郎西湖》
十二、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 文天祥《扬子江》
十三、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 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
十四、 虢国夫人承主恩,*明骑马入宫门。 —— 张祜《集灵台其二》
十五、 卜宅从兹老,为农去国赊。 —— 杜甫《为农》
古诗句中的清明:
1.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 孟浩然《清明即事》
2.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 程颢《郊行即事》
3. 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 : 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
4. 听风听雨过清明。 : 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5.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6. 马上逢寒食,愁中属暮春。 : 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7.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 黄庭坚《清明》
8.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 高翥《清明日对酒》
9.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 : 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10. 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 : 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11.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 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12. 寒食不多时,牡丹初卖。 : 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13. 梦回山枕隐花钿。 : 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14. 庭轩寂寞*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 张先《青门引•春思》
15. 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 : 贾岛《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16.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 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17. 宠柳娇花寒食*,种种恼人天气。 : 李清照《念奴娇•春情》
18. 清明时节雨声哗。 : 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
古诗句中对儿女的称谓
古诗中妇女的称谓
酒在古诗中的称谓
古诗中酒的称谓
古诗词中的称谓
新女婿在古诗里的称谓
橙子古诗中的称谓
古诗中母亲的称谓
猫的古诗称谓
古诗里的称谓
玉兰在古诗中的称谓
古诗中他乡的称谓
古诗中对母亲的称谓
古诗中对恋人的称谓
古诗中对酒杯的称谓
古诗中对妻子的称谓
古诗中军队的称谓
古诗中对太阳的称谓
古诗中对小伙的称谓
古诗中对未出阁女子的称谓
古诗中对少年的称谓
孙权劝学中的古诗称谓
俊男靓女的古诗称谓
夫君在古诗词中的称谓
称谓的古诗词
朋友在古诗的称谓
古诗中小凳子的称谓
古诗中关于年龄的称谓
古诗文中称谓的变化
洋县的古诗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