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诗起兴的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起兴的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起兴的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古诗起兴的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起兴的作用是什么
起兴是古代诗歌中一种常见的创作手法,那么这种诗歌创作手法有什么特别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所谓比兴原本是《诗经》的两种表现手法,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比即以此物比彼物也。比兴后来成为*诗歌创作和批评的一条重要艺术原则,即不仅仅指一般的“寄情于物”、“情景交融”,同时要达到“托物以讽”、“比类切至”的目的。也就是要在物的描写中寄寓现实社会的内容和深厚真挚的情感。
什么是比兴?
诗集传:「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 比,是比喻,借助具体形象的事物,来说明事理。以现代修辞学来说,比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明喻(像、一般、似):小明像一只顽皮猴子。
暗喻(是、变成、成为):小明是一只顽皮猴子
借喻:那只猴子真顽皮!(猴子=小明,而不是真猴子!)
- 兴分起兴和寄托两种:先写一个事物(如写景)用来引起某种思想感情,放在开头,具有发端的作用,就是起兴;用这个事物寄托某种思想感情,便是寄托。兴在表现上比「比」更曲折幽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更为深远,耐人回味。兴和比常常合一,既是兴又是比,「兴中有比」。
如何把赋比兴发挥到最好的效果?
- 比/兴: 或寓情于景,或托物言志,夕阳秋风、云山雾水、香草美人、花鸟树木、淡月疏星等等都是词人感情和心志的寄托,却很少把他们的心灵之窗敞开,让读者直接窥视。这样,表面看来是写风花雪月、闺房儿女,其深层含义就有可能是身世感慨、君臣大义、家国兴废、人格操守,这就形成了词的婉约风格,读词也更有味道
有没有好例子?
以《诗经.秦风.蒹葭》为例
- 比兴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 兴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所谓比兴原本是《诗经》的两种表现手法,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比即以此物比彼物也。比兴后来成为*诗歌创作和批评的一条重要艺术原则,即不仅仅指一般的“寄情于物”、“情景交融”,同时要达到“托物以讽”、“比类切至”的目的。也就是要在物的描写中寄寓现实社会的内容和深厚真挚的情感。 什么是比兴? 诗集传:「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 比,是比喻,借助具体形象的事物,来说明事理。以现代修辞学来说,比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明喻(像、一般、似):小明像一只顽皮猴子。 暗喻(是、变成、成为):小明是一只顽皮猴子 借喻:那只猴子真顽皮!(猴子=小明,而不是真猴子!) - 兴分起兴和寄托两种:先写一个事物(如写景)用来引起某种思想感情,放在开头,具有发端的作用,就是起兴;用这个事物寄托某种思想感情,便是寄托。兴在表现上比「比」更曲折幽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更为深远,耐人回味。兴和比常常合一,既是兴又是比,「兴中有比」。 2.如何把赋比兴发挥到最好的效果? - 比/兴: 或寓情于景,或托物言志,夕阳秋风、云山雾水、香草美人、花鸟树木、淡月疏星等等都是词人感情和心志的寄托,却很少把他们的心灵之窗敞开,让读者直接窥视。这样,表面看来是写风花雪月、闺房儿女,其深层含义就有可能是身世感慨、君臣大义、家国兴废、人格操守,这就形成了词的婉约风格,读词也更有味道 3.有没有好例子? 以《诗经.秦风.蒹葭》为例 - 比兴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 兴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蒹葭艺术表现手法起兴
《蒹葭》是诗经中最优秀的篇章之一。它的主要特点,集中体现在事实虚化、意象空灵、整体象征这紧密相关的三个方面。
在艺术手法上,《蒹葭》“兴”的特点更加突出。“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做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开头写秋天水边芦苇丛生的景象,这正是“托象以明义”,具有“起情”的作用。
因为芦苇丛生,又在天光水色的映照之下,必然会呈现出一种迷茫的境界,这就从一个侧面显示了诗的主人公心中的那个“朦胧的爱”的境界。主人公跟“伊人”并无交往,甚至还不知道对方的名字,但只要能够远望,便心满意足。“朦胧”和“距离”正是这首诗的动人之处。
事实的虚化
一般说来,抒情诗的创作是导发于对具体事物的感触,因而在它的意境中,总可看到一些实实在在的人事场景。然而(蒙蒙)的作者却似乎故意把其中应有的主要人物事件都虚化了。追寻者是 什么人?他为什么而追寻?我们不知道;被追寻的“伊人”是什么 身份?为什么他那么难以得到?我们也不知道;以至于连他们是 男是女也无从确认。特别是“伊人”,音容体貌均无,一会儿在河的上游,一会儿在河的下游,一忽儿在水中央,一忽儿在水边草地,飘忽不定,来去渺茫,简直令人怀疑他是否真有实体存在。无疑,由于追寻者、特别是被追寻者的虚化,使整个追寻人物、追寻事件、追寻内容都变得虚幻愿陇起来;然而也正是由于这事实的虚化、膜犹,诗的意境才显得那么空灵而富有象征意味。
意象的空灵
实际上,诗中所描述的景象,并非目之所存的现实人事,而是一种心家。这种心象,也不是对曾经阅历过的某件真事的回忆,而是由许多类似事件、类似感受所综合、凝聚、虚化成的`一种典型化的心理情境。这种心理情境的最大特点,是不粘不滞、空灵多蕴。“在水一方”,可望难即,就是这种空灵的心理情境的艺术显现。在这里,由于追寻者和被追寻者的虚化,那看来是真景物的河水、道路险阻,乃至逆流、顺流的追寻路线,以及伊人所在的“水中央”等诸种地点,也都成了虚拟的象征性意象。对它们均不可作何时何地、河山何水的深究,否则,伊人既在河的上游又在河的下游就自相矛盾,连两个人何以都不渡过河去也成了问题。《蒹葭》的成功,就在于诗人准确地抓住了人的心象,创造出似花非花、空灵蕴藉的心理情境,才使诗的意境呈现为整体性象征。
意境的整体象征
诗的象征,不是某词某句用了象征辞格或手法,而是意境的整体象征。“在水一方”,可望难即是人生常有的境遇,“溯徊从之,道阻且长”的困境和“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的幻境,也是人生常有的境遇;人们可能经常受到从追求的兴奋。到受阻的烦恼、再到失落的惆怅这一完整情感流的洗礼,更可能常常受到逆流奋战多痛苦或顺流而下空欢喜的情感冲击;读者可以从这里联想到爱情的境遇和唤起爱情的体验,也可以从这里联想到理想、事业、前途诸多方面的境遇和唤起诸多方面的人生体验。意境的整体象征,使嫌夜)真正具有了难以穷尽的人生哲理意味。
王国维曾将这首诗与晏殊的〔蝶恋花〕“昨夜西风调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相提并论,认为它二“最得风人情致”,这显然是着眼于它的意境的人生象征意蕴。 事实的虚化、意象的空灵和意境的整体象征,是一个问题的三个层面。从事实虚化到意象空灵,再到整体象征,这大致上就是象征性诗歌意境的建构过程
《春兴》古诗赏析
在*日的学*、工作和生活里,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两类。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春兴》古诗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原文:
春居杂兴·两株桃杏映篱斜
两株桃杏映篱斜,妆点商州副使家。
何事春风容不得?
和莺吹折数枝花。
译文:
两株桃树和杏树斜映着篱笆,点缀着商山团练副使的家。
为什么春风竟然容不得这些,惊走了莺黄又吹折数枝花。
注释:
⑴副使:作者当时任商州(今属陕西)团练副使。
赏析:
991年(太宗淳化二年),王禹偁从开封被贬官到商州,任团练副使。此诗即作于次年春。“一郡官闲唯副使(《清明日独酌》),团练副使在宋代是一个常被用以安置贬调官员的空衔,商州的生活条件在当时也很差。诗人便在那“坏舍床铺月,寒窗砚结澌”(《谪居感事》)的困苦条件下空怀壮志,过着无所事事的生活。在这种状况中,以“拜章期悟主”(《谪居感事》)而无辜被贬的诗人,心情是十分愤懑的。这首七绝就是以触事兴感的形式,通过咏叹风折花枝这样的琐事来曲拆隐微地反映诗人凄苦的生活,并抒发心头的难言之痛。
诗人住所的竹篱下侧生长着桃杏树各一株,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的诗人简陋的住房就靠它装饰点缀着。可是这一日无情的春风不但吹断了几根花枝,连正在树头啭鸣的黄莺也给惊走了。于是诗人责问春风:你为什么容不得我家这点可怜的装饰呢?
春风无知,诗人责问得无理,但正是这无理的责问真切地描摹出了诗人心头的恼恨,由此也反衬出了诗人对那倾斜于篱前的桃杏和啭鸣于花间的黄莺的深厚感情,曲折地反映出了诗入生活的孤寂凄凉。同时,这一责问还另有含意。灼灼桃杏和呖呖莺声本是妆点这明媚春光的,而春风又正是召唤花开鸟啭的春天主宰。这有功无过的桃杏与黄莺不为春风所容,正是隐喻诗人的遭遇。以篇幅短小的绝句,不用一典而能包含十分丰富、深远的意蕴,技巧已臻化境。
《蔡宽夫诗话》记载,诗人作此诗后,其子曾提出诗的后半部分与杜甫诗“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相似,建议改写。诗人听后高兴地说:“我诗的.命意竟能与杜子美暗合吗?”不但没改,还又咏一诗道:“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杜甫是前身!”(《苕溪渔隐丛话》引)此处杜甫诗是指《绝句漫兴九首》之二。诗人在遣辞命意上与杜甫诗有点类似,但师其辞而不师其意,包含有新的境界。
此诗首句写景;第二句落实景之所在,又引出诗人并点明其身分,为下文的发问作铺垫;第三句以发问来抒情;第四句补述所感之由。全诗篇幅虽小而布置得宜,曲折有致。
《春兴》
「唐」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赏析」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这是一个细雨初晴的春日。杨柳的颜色已经由初春的鹅黄嫩绿转为一片翠绿,枝头的残花已经在雨中落尽,露出了在树上啼鸣的流莺。这是一幅典型的暮春景物图画。两句中雨晴与柳暗、花尽与莺见之间又存在着因果联系
“柳色雨中深”,细雨的洒洗,使柳色变得深暗了;“莺语花底滑”,落尽残花,方露出流莺的身姿,从中透露出一种美好的春天景物即将消逝的意象。异乡的春天已经在柳暗花残中悄然逝去,故乡的春色此时想必也凋零阑珊了吧。那漂荡流转的流莺,更容易触动羁泊异乡的情怀。触景生情,悠悠乡思便不可抑止地产生了。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这是两个出语*易自然,而想象却非常新奇、意境也非常美妙的诗句。上句写春风吹梦,下句写梦逐春风,一“吹”一“逐”,都很富有表现力。它使人联想到,那和煦的春风,像是给入眠的思乡者不断吹送故乡春天的信息,这才酿就了一夜的思乡之梦。而这一夜的思乡之梦,又随着春风的踪迹,飘飘荡荡,越过千里关山,来到日思夜想的故乡。在诗人笔下,春风变得特别多情,它仿佛理解诗人的乡思,特意来殷勤吹送乡梦,为乡梦作伴引路;而无形的乡梦,也似乎变成了有形的缕缕丝絮,抽象的主观情思,完全被形象化了。
不难发现,在整首诗中,“春”扮演了一个贯串始终的角色。它触发乡思,引动乡梦,吹送归梦,无往不在。由于春色春风的熏染,这本来不免带有伤感怅惘情调的乡思乡梦,也似乎渗透了春的温馨明丽色彩,而略无沉重悲伤之感了。诗人的想象是新奇的。在诗人的意念中,这种随春风而生、逐春风而归的梦,是一种心灵的慰藉和美的享受,末句的“又”字,不但透露出乡思的深切,也流露了诗人对美好梦境的欣喜愉悦。
【名句】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出处】
唐?武元衡《春兴》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译注】
昨天晚上一夜春风吹起了我的思乡之梦,在梦中我再一次追逐着春风飞回了我的家乡。
【说明】
《春兴》是唐代大臣武元衡的诗作。此诗是集春景、乡思、归梦于一身的作品。前二句述写异乡的春天已经过去,隐含了故乡的春色也必将逝去的感慨;后二句想象春风非常富有感情而且善解人意,仿佛理解了诗人的心情而特意为他殷勤吹送乡梦。全诗语言*白浅直,构思精巧奇特,以即将逝去的春景贯穿始终,把令人黯然神伤的思乡之情淡化育即将逝去的春景之中,透露出一种温馨的惆怅之情。
【赏析】
诗的前两句描写暮春之景。“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这是暮春时节典型景色。杨柳枝繁叶茂,天气乍阴乍晴,残花落尽,流莺开始尽情地活动。这两句表面上只是单纯地写景物变化,其实也意味着春天已渐行渐远,和春天一起远去的还有如水的时光。人生易老,不堪长期漂泊,于是思乡之情油然而生。更多描写思乡的古诗词名句请关注“”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这两句抒发思乡之情。出语*易自然,想象新奇,意境优美。作者思乡却不能及时回去,只有将这份念想寄托于梦境。梦是何等虚无缥缈,无形无迹,诗人却将之想象成可以被春风吹走的东西,像是轻盈的柳絮,又像浮软的游丝,它随着春风回到了洛城。这一“吹”一“逐”,都极具表现力。“吹”字,突出春风之多情,它似乎看懂了作者的心思,殷勤吹送乡梦,为乡梦作伴引路;“逐”字,将乡梦形象化,它追逐着春风,不远万里来到作者的故乡,亦是有情之物。
乡梦,极其普通,但凡想家之人,都有亲身体验。作者却将之写成一个有情有形之物,为全诗*添出无尽的情趣。乡愁是苦涩的,但在诗人的笔下,这苦涩之中又孕育着一种希望,给人以一种慰藉。
《春兴》
【唐】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赏析】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这是一个细雨初晴的春日。杨柳的颜色已经由初春的鹅黄嫩绿转为一片翠绿,枝头的残花已经在雨中落尽,露出了在树上啼鸣的流莺。这是一幅典型的暮春景物图画。两句中雨晴与柳暗、花尽与莺见之间又存在着因果联系
“柳色雨中深”,细雨的洒洗,使柳色变得深暗了;“莺语花底滑”,落尽残花,方露出流莺的身姿,从中透露出一种美好的春天景物即将消逝的意象。异乡的春天已经在柳暗花残中悄然逝去,故乡的春色此时想必也凋零阑珊了吧。那漂荡流转的流莺,更容易触动羁泊异乡的情怀。触景生情,悠悠乡思便不可抑止地产生了。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这是两个出语*易自然,而想象却非常新奇、意境也非常美妙的。上句写春风吹梦,下句写梦逐春风,一“吹”一“逐”,都很富有表现力。它使人联想到,那和煦的春风,像是给入眠的思乡者不断吹送故乡春天的信息,这才酿就了一夜的思乡之梦。而这一夜的思乡之梦,又随着春风的踪迹,飘飘荡荡,越过千里关山,来到日思夜想的故乡。在诗人笔下,春风变得特别多情,它仿佛理解诗人的乡思,特意来殷勤吹送乡梦,为乡梦作伴引路;而无形的乡梦,也似乎变成了有形的缕缕丝絮,抽象的主观情思,完全被形象化了。
不难发现,在整首诗中,“春”扮演了一个贯串始终的角色。它触发乡思,引动乡梦,吹送归梦,无往不在。由于春色春风的熏染,这本来不免带有伤感怅惘情调的乡思乡梦,也似乎渗透了春的温馨明丽色彩,而略无沉重悲伤之感了。诗人的想象是新奇的。在诗人的意念中,这种随春风而生、逐春风而归的梦,是一种心灵的慰藉和美的享受,末句的“又”字,不但透露出乡思的深切,也流露了诗人对美好梦境的欣喜愉悦。
[《春兴》赏析]
古诗《漫兴》赏析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诗《漫兴》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原文】
杜甫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
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鉴赏】
这首绝句是杜甫《绝句漫兴九首》中的第五首,这组诗创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当时杜甫的成都草堂已建成两年了。诗人在这一段时期内兴之所至而陆续写下了一组诗,因此叫做“漫兴”。而这组绝句的创作手法,亦是属于“漫兴”式的:即信手看拈来、草草点缀而意趣盎然,自成佳篇,如一个精通金石书画的大手笔,偶然随意点染小幅花鸟画,虽然率然成之,而于活泼有趣之中亦见功力之深厚,精力之充沛。
诗中写的是暮春中风和日丽的一天。诗人闲居无聊,为户外关不住的春光所吸引,沿着浣花溪漫步。这里的春江,指的是成都草堂边上的浣花溪,这一带风景秀丽宜人,是诗人闲居时
常来的地方。成都草堂的生活也比较安定,给长期流浪的诗人以栖身之所。诗人这一段时间内大概是一直埋头在书斋中过着悠哉闲哉的日子,可是这一天到了户外却忽然发现时间已是暮春天气。一年一度的春天,正如这浣花溪水一般在潺潺流去,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看着这一切,自己身世的年老困顿、一事无成蓦上心头来,怎能不为之肠断!
这样想着,一边扶着藜杖走着,不觉来到了草绿如茵、鲜花怒放的溪边,他的脚步不知不觉地放慢了,到了后来甚至立住脚,不再前行。为什么呢?下面两句诗为我们作了解释:“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原来,这样一幅大自然春光的美丽图画而使得我们的诗人忘记了忧愁而为之驻足良久,沉浸在深深的.陶醉之中。从“徐”到“立”,诗人在春光中流连不去的状态宛然可见。三、四两句乃是就诗人之眼前所见的一幅画面,它在很大程度上带有诗人的感情色彩,柳絮漫天飞舞,何等撩人,桃花鲜红艳丽多么可爱!春光如许恼人!诗人忍俊不禁,不由得笑着嗔怪柳絮乱飞,实在是太“颠狂”了,而桃花的艳丽显得很“轻薄”。事实上,柳絮只能“因风起”,“桃花”也只能被水漂去,都是自然物,更无所谓“颠狂”或“轻薄”,可在诗人笔下,却都成了活生生的有感情的、有生命的,这真是:“以我观物,故物皆在我之色彩”(王国维《人间词话》)。诗人在这时已和大自然深深地融为一体了。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官场不得志,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杜甫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别”等名作。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大历五年(770年)冬,病逝,享年五十九岁。杜甫在*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注释】
(1)漫兴:随性而至,信笔写来
(2)芳洲:长满花草的水中陆地
(3)颠狂:放荡不羁
【译文】
都说春江景物芳妍,而三春欲尽,怎么会不感到伤感呢?拄着拐杖漫步江头,站在芳洲上,只看见柳絮如颠似狂,肆无忌惮地随风飞舞,轻薄不自重的桃花追逐流水而去。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老子·道经·第三十六章》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李华《春行即兴》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李白《江上吟》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罗隐《西施》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程颢《秋日》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得时无怠,时不再来,天予不取,反为之灾。——《国语·越语·越兴师伐吴而弗与战》
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五》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辛弃疾《西江月·遣兴》
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资治通鉴·后周纪五》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武元衡《春兴》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张昪《离亭燕·一带江山如画》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张可久《人月圆·山中书事》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老子·道经·第三十六章》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王禹偁《清明》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苏洵《心术》
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世说新语·任诞》
不觉新凉似水,相思两鬓如霜。——刘辰翁《西江月·新秋写兴》
以铜为鉴,可整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幼学琼林·卷三·器用》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王禹偁《点绛唇·感兴》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王禹偁《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
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中庸·第二十四章》
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孙子兵法·火攻篇》
不兴其艺,不能乐学。——《礼记·学记》
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柳永《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
情往似赠,兴来如答。——《文心雕龙·物色》
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中庸·第二十七章》
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辛弃疾《定风波·暮春漫兴》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
阿婆还似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袁枚《遣兴》
飞龙御天,故资云雨之势;帝王兴运,必俟股肱之力。——《晋书·列传·第三十五章》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茶鼎熟,酒卮扬,醉来诗兴狂。——张大烈《阮郎归·立夏》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大智兴邦,不过集众思;大愚误国,只为好自用。——《格言联璧·从政类》
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辛弃疾《西江月·遣兴》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欧阳修《伶官传序》
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国语·郑语·史伯为桓公论兴衰》
唐代诗人写过许多出色的思乡之作,《春兴》也是其中一首。
唐代:武元衡
yang liu yin yin xi yu qing , can hua luo jin jian liu ying 。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chun feng yi ye chui xiang meng , you zhu chun feng dao luo cheng 。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乡 一作:香)
《春兴》注释
⑴春兴:春游的兴致。唐皇甫冉《奉和对山僧》:“远心驰北阙,春兴寄东山。”
⑵阴阴:形容杨柳幽暗茂盛。
⑶流莺:即莺。流,谓其鸣声婉转。南朝梁沈约 《八咏诗·会圃临东风》:“舞春雪,杂流莺。”
⑷乡梦:美梦;甜蜜的梦境。乡:一作“香”。
⑸梦:一作“又”。洛城:洛阳,诗人家乡缑氏在洛阳附*。
《春兴》译文
在一个细雨初晴的春日,杨柳的颜色已经由初春的鹅黄嫩绿变得苍翠浓郁,经过细雨的洗浴后,柳色变得更加深暗,枝头的残花也在雨中全都落尽,露出了在枝头啼鸣的流莺。
昨天晚上一夜春风吹起了我的甜蜜的思乡梦,在梦中我追逐着春风飞回了我的家乡。
《春兴》赏析
此诗的开头两句,从春天的景物写起。“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这是一个细雨初晴的春日。杨柳的颜色已经由初春的鹅黄嫩绿转为一片翠绿,枝头的残花已经在雨中落尽,露出了在树上啼鸣的流莺。这是一幅典型的暮春景物图画。两句中雨晴与柳暗、花尽与莺见之间又存在着因果联系。
“柳色雨中深”,细雨的洒洗,使柳色变得深暗了;“莺语花底滑”,落尽残花,方露出流莺的身姿,从中透露出一种美好的春天景物即将消逝的意象。异乡的春天已经在柳暗花残中悄然逝去,故乡的春色此时想必也凋零阑珊了吧。那漂荡流转的流莺,更容易触动羁泊异乡的情怀。触景生情,悠悠乡思便不可抑止地产生了。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这是两个出语*易自然,而想象却非常新奇、意境也非常美妙的。上句写春风吹梦,下句写梦逐春风,一“吹”一“逐”,都很富有表现力。它使人联想到,那和煦的春风,像是给入眠的思乡者不断吹送故乡春天的信息,这才酿就了一夜的思乡之梦。而这一夜的思乡之梦,又随着春风的踪迹,飘飘荡荡,越过千里关山,来到日思夜想的故乡。在诗人笔下,春风变得特别多情,它仿佛理解诗人的乡思,特意来殷勤吹送乡梦,为乡梦作伴引路;而无形的乡梦,也似乎变成了有形的缕缕丝絮,抽象的主观情思,完全被形象化了。
不难发现,在整首诗中,“春”扮演了一个贯串始终的角色。它触发乡思,引动乡梦,吹送归梦,无往不在。由于春色春风的熏染,这本来不免带有伤感怅惘情调的乡思乡梦,也似乎渗透了春的温馨明丽色彩,而略无沉重悲伤之感了。诗人的想象是新奇的,奇妙的想象将强烈的乡思形象化、具体化了。在诗人的意念中,这种随春风而生、逐春风而归的梦,是一种心灵的慰藉和美的享受,末句的“又”字,不但透露出乡思的深切,也流露了诗人对美好梦境的欣喜愉悦。
唐代诗人写过许多出色的思乡之作。悠悠乡思,常因特定的情景所触发;又往往进一步发展成为悠悠归梦。武元衡这首《春兴》,就是春景、乡思、归梦三位一体的佳作。这首诗所写的情事本极*常:看到暮春景色,触动了乡思,在一夜春风的吹拂下,做了一个还乡之梦。而诗人却在这*常的生活中提炼出一首美好的诗来,在这里,艺术的想象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树的古诗诗句
1、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3、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5、忽如一夜春风来,干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灏《黄鹤楼》)
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
8、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9、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0、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
1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夏的诗句古诗
夏天来了,让烦恼随着落花一起凋零,让快乐的莲花美丽绽放。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蜒立上头。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初夏绝句
宋·陆游
“纷纷红紫已成尘,
布谷声中夏令新。
夹路桑麻行不尽,
始知身是太*人。”
红紫:泛指各色花朵。
描写夏天景色的诗
客中初夏 (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初夏睡起 (杨万里)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三衢道中 (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初夏游张园 (戴敏)
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
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山亭夏日 (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11、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唐·方干《题报恩寺上方》
12、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秦观的《纳凉》
1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
14、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15、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唐·韩愈《送刘师服》
花的诗句古诗
各色的花都开得缤纷绚灿,好像天上降下了一道彩云,又好像展开了几幅油画。那么我们一起阅读学*下面的一些花的诗句古诗。
不摇香已乱,无风花自飞 南朝梁·柳恽《咏蔷薇》
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 唐·李白《忆东山二首(其一)》:“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 白云还自散, 明月落谁家。”
不用镜前空有泪,蔷薇花谢即归来 唐·杜牧《留赠》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宋·秦观《春日》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宋·苏轼《海棠》
只恐夜深花睡去。火照红妆,满意留宾住 宋·葛胜仲《蝶恋花》
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 宋·苏轼《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士人不知贵也》
春似酒杯浓,醉得海棠无力 宋·周紫芝《好事*》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宋·陈与义《春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宋·李清照《如梦令》
海棠开后春谁主,日日催花雨 宋·李弥逊《虞美人》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
一树樱桃带雨红 南唐·冯延已《罗敷艳歌》:“惆怅墙东,一树樱桃带雨红。”
绿葱葱,几颗樱桃叶底红 宋·赵彦端《豆叶黄》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宋·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宋·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乱点碎红山杏发,*铺新绿水苹生唐·白居易《南湖早春》
莫怪杏园憔悴去,满城多少插花人 唐·杜牧《杏园》
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 李商隐《日日》
知有杏园无路入,马前惆怅满枝红 唐·温庭筠《经李徵君故居》(又作王建诗)
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 唐·温庭筠《菩萨蛮》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宋祁《玉楼春》
风吹梅蕊闹,雨红杏花香 宋·晏殊《临江仙》
杏子梢头香蕾破。淡红褪白胭脂涴 宋·苏轼《蝶恋花》
疏疏晴雨弄斜阳,凭栏久,墙外杏花香 宋·曹组《小重山》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一段好春藏不住,粉墙斜露杏花梢 宋·张良臣《偶题》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宋·释志南《绝句》
满阶芳草绿,一片杏花香 宋·刘彤《临江仙》
岸苇新花白,山梨晚叶丹 唐·郑愔《贬降汝州广城驿》
带叶梨花独送春
唐·杜牧《残春独来南亭因寄张祜》:“高枝百舌犹欺鸟,带叶梨花独送春。”
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 唐·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 唐·岑参《送杨子》
月胧胧,一树梨花细雨中 宋·陈克《豆叶黄》
无风杨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满地花 宋·范成大《棠梨》
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战国楚·屈原《九歌 礼魂》
春兰秋菊,各一时之秀也 宋·洪兴祖《楚辞·九歌·礼魂》补注
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浥露似沾巾
唐·刘禹锡《和乐天白居易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
著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 宋·曹组的《卜算子·兰》
茶的古诗诗句
关于茶的古诗诗很多,特别是唐宋著名诗人的茶诗更是绚丽多采。现从钱树霖先生编著的《*古代茶诗》和李传轼编的《*茶诗》中摘录了五十多首唐宋明清茶诗(词),以餐读者。读了一首好茶诗,犹如品尝一杯芬芳甘味的名茶,使人心旷神怡,美不胜收,其乐无穷。
唐朝茶诗
1.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并序
李白
尝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白如鸦,倒悬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曝成仙人掌,以拍洪崖肩。
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宗英乃婵伯,投赠有佳篇。
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朝坐有馀兴,长吟播诸天。
说明:这首诗写名茶“仙人掌茶”,也是“名茶入诗”最早的诗篇。作者用雄奇豪放的诗句,把“仙人掌茶”的出处,品质、功效等作了详细的描述。因此这首诗成为重要的茶叶资料和咏茶名篇。
2.送陆鸿渐?妓虏刹?
皇甫冉
采茶非采芽,远远上层崖。
布叶春风暖,盈筐白日斜。
旧知山寺路,时宿野人家。
借问玉孙草,何时泛宛花。
3.重过何氏五首(选一)
杜甫
落日*台上,春风啜茗时。石阑斜点笔,桐叶坐题诗。
翡翠鸣衣桁,靖蜓立钓丝。自逢今日兴,来往亦无期。
说明:这首诗是写一个春日的傍晚,作者在何氏家的*台上饮茶。兴致来时,便倚着石阑在桐叶上题起诗来。旁边还有翡翠鸟,晴蜓与之作伴。此情此景,简直可以绘成一幅雅致的“饮茶题诗图”。
4.会稽东小山
陆羽
月色寒潮入剡溪,青猿叫断绿林西。
昔人已逐东流去,空见年年江草齐。
说明:陆羽曾到过绍兴监制过茶叶,他当然会到以“剡溪茗”出名的嵊县去做一番调查考查工作。从诗中得知,他是在一个夜里到嵊县去的。月光如水,青猿哀鸣,加上怀念古人,这样便自然地引起陆羽一些伤感绪,从而有“空见年年江草齐”之叹。
5.六羡歌(歌)
陆羽
不羡黄金窑,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
不羡暮入台。惟美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说明:陆羽是世界上第一部茶书的作者,他在国内外都享有崇高威望,人们称之为“茶神”。他也很会写诗,这首《歌》表明了陆羽的恬淡志趣和高风高节,他不羡慕荣华富贵,他所羡慕的是故乡的西江水。
6.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
白居易
故情周匝向交亲,新茗分张及病身。红纸一封书后信,
绿芽十片火前春,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曲尘。
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
说明:李六郎中寄给作者一包“火前春”,一是由于他们之间交情很深,二是由于白居易是一个品茶行家:“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白居易由于常常得到亲友们馈赠的茶叶,他本人还江西庐山亲自种过茶树,不断的实践,使他成为一个茶叶行家。
7.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欢宴
白居易
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盘下中分两州界。
灯前各作一家春。青娥递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
自叹花时北窗下,蒲黄酒对病眠人。
说明:这是一首常为人们所传诵的咏“紫笋茶”名篇,描写两郡太守在境会亭欢宴的情景。
8.萧员外寄蜀新茶
白居易
蜀茶寄到但惊新,渭水煎来始觉珍。
满瓯似乳堪持玩,况是春深酒渴人。
说明:作者用渭水煎四川茶,认为这是好茶配好水,这样才觉珍贵。以“渭水”作为“名泉”入诗,此为仅见。煎好了茶,作者一边欣尝,一边饮尝,显得闲适自在。
9.山泉煎茶有怀
白居易
起兴的诗句
古诗起兴的诗句
运用起兴的古诗句
托物起兴的诗句
古诗的起兴
托物起兴的古诗
古诗起兴的作用
起兴古诗的写法
蒹葭起兴的句子
起兴在古诗中的运用
关雎起兴的句子
古诗中起兴的理解
古诗词起兴的例子
运用起兴修辞的古诗
人教版托物起兴的古诗
关雎中起兴的句子是
起兴的修辞手法古诗
古诗词中运用起兴的句子
古诗中起兴手法的例子
运用起兴的手法写思乡的古诗
起兴手法开头的古诗有那些
古诗文复*关雎中起兴的句子是
古诗文中运用起兴的句子并分析
古诗秋兴的诗句
形容蓬勃兴起的古诗
有兴字的诗句古诗
扫兴的古诗句
比兴的古诗句
兴旺的古诗句
兴国的古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