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风俗的名句或古诗

关于关于风俗的名句或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风俗的名句或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风俗的名句或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关于风俗的名句或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484) 语录(29) 说说(29) 名言(9) 诗词(3k+) 祝福(2) 心语(168)

  • 描写节日风俗的著名古诗句

  • 节日,著名
  • 描写节日风俗的著名古诗句

      1、上苑风烟好,中桥道路*。——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2、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白居易《除夜》

      3、织女牵牛送夕阳,临看不觉鹊桥长。——德容《七夕二首·其二》

      4、瓜果几度凄凉,寂寞罗池客。——吴文英《六么令·夷则宫七夕》

      5、记前度、刘郎曾赋。——吴文英《西子妆慢·湖上清明薄游》

      6、安得诛云师,畴能补天漏。——杜甫《九日寄岑参》

      7、天笑道,此不由乎我,也不由他。——谢枋得《沁园春·寒食郓州道中》

      8、明诏始端午,初筵当履霜。——储光羲《大酺得长字韵时任安宜尉》

      9、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10、却扇藏娇,牵衣索笑,今夜差凉。——刘镇《柳梢青·七夕》

      11、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12、不知何处火,来就客心然。——沈佺期《寒食》

      13、天长梦短,问甚时、重见桃根。——黄孝迈《湘春夜月·*清明》

      1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15、鸿北去,日西匿。——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16、无限枝头好颜色,可怜开不为重阳。——丘浚《咏菊》

      17、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18、数日西风,打秋林枣熟,还催人去。——吴文英《惜秋华·七夕前一日送人归盐官》

      19、巾欹更觉霜侵鬓,语妙何妨石作肠。——陈师道《次韵李节推九日登南山》

      20、又是重阳*也,几处处,砧杵声催。——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21、禁烟不到粤人国,上冢亦携庞老家。——赵鼎《寒食》

      22、中秋佳月最端圆。——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23、夜深微雨润堤沙,香风万家。——王元鼎《醉太*·寒食》

      24、空接灵台下,方恧辨支机。——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25、万里秋光客兴赊,同人九日惜年华。——沈辂《九日登高台寺》

      26、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27、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28、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29、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30、谁念文园病客?夜色沉沉,独抱一天岑寂。——张埜《夺锦标·七夕》

      31、大明韬日月,旷野号禽兽。——杜甫《九日寄岑参》

      32、天应有意故遮阑。——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33、一樽岁酒拜庭除,稚子牵衣慰屏居。——钱谦益《丁卯元日》

      34、秋明白鹭双飞处。——吴文英《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35、恨无端、添叶与青梧,倒减却、黄杨一寸。——顾贞观《步蟾宫·闰六月七夕》

      36、无半点闲愁去处,问三生醉梦何如。——乔吉《折桂令·七夕赠歌者》

      37、一郡官闲唯副使,一年冷节是清明。——王禹偁《清明日独酌》

      38、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乙卯重五诗》

      39、双星何事今宵会,遗我庭前月一钩。——德容《七夕二首·其一》

      40、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李白《忆秦娥·箫声咽》

      41、西风吹鹤到人间。——吴文英《诉衷情·七夕》

      42、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殷尧藩《同州端午》

      43、何处楼高,想清光先得。——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44、葱蒨松犹嫩,清明月渐圆。——欧阳詹《酬裴十二秀才孩子咏》

      45、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46、空惆怅,谁复吊沅湘。——舒頔《小重山·端午》

      47、寒食时看郭外春,野人无处不伤神。——云表《寒食诗》

      48、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49、窗中草色妬鸡卵,盘上芹泥憎燕巢。——温庭筠《寒食日作》

      50、寂寞风蝉至,连翩霜雁来。——阴行先《和张燕公湘中九日登高》

    [阅读全文]...

2022-06-09 11:43:58
  • 描写节日风俗的著名古诗句

  • 著名,节日,文学
  • 描写节日风俗的著名古诗句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描写节日风俗的著名古诗句,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上苑风烟好,中桥道路*。——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2、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白居易《除夜》

      3、织女牵牛送夕阳,临看不觉鹊桥长。——德容《七夕二首·其二》

      4、瓜果几度凄凉,寂寞罗池客。——吴文英《六么令·夷则宫七夕》

      5、记前度、刘郎曾赋。——吴文英《西子妆慢·湖上清明薄游》

      6、安得诛云师,畴能补天漏。——杜甫《九日寄岑参》

      7、天笑道,此不由乎我,也不由他。——谢枋得《沁园春·寒食郓州道中》

      8、明诏始端午,初筵当履霜。——储光羲《大酺得长字韵时任安宜尉》

      9、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10、却扇藏娇,牵衣索笑,今夜差凉。——刘镇《柳梢青·七夕》

      11、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12、不知何处火,来就客心然。——沈佺期《寒食》

      13、天长梦短,问甚时、重见桃根。——黄孝迈《湘春夜月·*清明》

      1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15、鸿北去,日西匿。——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16、无限枝头好颜色,可怜开不为重阳。——丘浚《咏菊》

      17、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18、数日西风,打秋林枣熟,还催人去。——吴文英《惜秋华·七夕前一日送人归盐官》

      19、巾欹更觉霜侵鬓,语妙何妨石作肠。——陈师道《次韵李节推九日登南山》

      20、又是重阳*也,几处处,砧杵声催。——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21、禁烟不到粤人国,上冢亦携庞老家。——赵鼎《寒食》

      22、中秋佳月最端圆。——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23、夜深微雨润堤沙,香风万家。——王元鼎《醉太*·寒食》

      24、空接灵台下,方恧辨支机。——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25、万里秋光客兴赊,同人九日惜年华。——沈辂《九日登高台寺》

      26、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27、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28、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29、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30、谁念文园病客?夜色沉沉,独抱一天岑寂。——张埜《夺锦标·七夕》

      31、大明韬日月,旷野号禽兽。——杜甫《九日寄岑参》

      32、天应有意故遮阑。——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33、一樽岁酒拜庭除,稚子牵衣慰屏居。——钱谦益《丁卯元日》

      34、秋明白鹭双飞处。——吴文英《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35、恨无端、添叶与青梧,倒减却、黄杨一寸。——顾贞观《步蟾宫·闰六月七夕》

      36、无半点闲愁去处,问三生醉梦何如。——乔吉《折桂令·七夕赠歌者》

      37、一郡官闲唯副使,一年冷节是清明。——王禹偁《清明日独酌》

      38、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乙卯重五诗》

      39、双星何事今宵会,遗我庭前月一钩。——德容《七夕二首·其一》

      40、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李白《忆秦娥·箫声咽》

      41、西风吹鹤到人间。——吴文英《诉衷情·七夕》

      42、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殷尧藩《同州端午》

      43、何处楼高,想清光先得。——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44、葱蒨松犹嫩,清明月渐圆。——欧阳詹《酬裴十二秀才孩子咏》

      45、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46、空惆怅,谁复吊沅湘。——舒頔《小重山·端午》

      47、寒食时看郭外春,野人无处不伤神。——云表《寒食诗》

      48、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49、窗中草色妬鸡卵,盘上芹泥憎燕巢。——温庭筠《寒食日作》

    [阅读全文]...

2022-05-10 11:33:00
  • 描写节日风俗的古诗

  • 节日
  • 描写节日风俗的古诗

      在学*、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描写节日风俗的古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迎春歌》

      袁宏道

      东风吹暖娄江树,三衢九陌凝烟雾。

      白马如龙破雪飞,犊车辗水穿香度。

      绕吹拍拍走烟尘,炫服靓装十万人。

      额罗鲜明扮彩胜,社歌缭绕簇芒神。

      绯衣金带衣如斗,前列长宫后太守。

      乌纱新缕汉宫花,青奴跪进屠苏酒。

      采莲盘上玉作幢,歌童毛女白双双。

      梨园旧乐三千部,苏州新谱十三腔。

      假面胡头跳如虎,窄衫绣裤槌大鼓。

      金蟒纩身神鬼妆,白衣合掌观音舞。

      观者如山锦相属,杂沓谁分丝与肉。

      一路香风吹笑声,千里红纱遮醉玉。

      青莲衫子藕荷裳,透额裳髻淡淡妆。

      拾得青条夸姊妹,袖来瓜子掷儿郎。

      急管繁弦又一时,千门杨柳破青枝。

      2、《春节看花市》

      *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队列,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

      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3、《甲午元旦》

      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4、《新年有感》

      钱来苏

      金瓯何事告凋残,此责当涂敢自宽。

      遥望中原烽火急,狂流一柱在延安。

      满地疮痍不忍看,三边耕织有余欢。

      勤劳无逸能兴国,士马腾欢敌胆寒。

      5、《迎春》

      叶燮

      律转鸿钧佳气同,肩摩毂击乐融融。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

      6、《卖痴呆词》

      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买。

      二物于人谁独无?就中吴侬仍有余;

      巷南巷北卖不得,相逢大笑相揶揄。

      栎翁块坐重帘下,独要买添令问价。

      儿云翁买不须钱,奉赊痴呆千百年。

      1、上苑风烟好,中桥道路*。——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2、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白居易《除夜》

    [阅读全文]...

2021-12-18 19:12:48
  • 描写节日风俗的古诗句

  • 节日
  • 描写节日风俗的古诗句

      1、上苑风烟好,中桥道路*。——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2、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白居易《除夜》

      3、织女牵牛送夕阳,临看不觉鹊桥长。——德容《七夕二首·其二》

      4、瓜果几度凄凉,寂寞罗池客。——吴文英《六么令·夷则宫七夕》

      5、记前度、刘郎曾赋。——吴文英《西子妆慢·湖上清明薄游》

      6、安得诛云师,畴能补天漏。——杜甫《九日寄岑参》

      7、天笑道,此不由乎我,也不由他。——谢枋得《沁园春·寒食郓州道中》

      8、明诏始端午,初筵当履霜。——储光羲《大酺得长字韵时任安宜尉》

      9、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10、却扇藏娇,牵衣索笑,今夜差凉。——刘镇《柳梢青·七夕》

      11、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12、不知何处火,来就客心然。——沈佺期《寒食》

      13、天长梦短,问甚时、重见桃根。——黄孝迈《湘春夜月·*清明》

      1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15、鸿北去,日西匿。——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16、无限枝头好颜色,可怜开不为重阳。——丘浚《咏菊》

      17、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18、数日西风,打秋林枣熟,还催人去。——吴文英《惜秋华·七夕前一日送人归盐官》

      19、巾欹更觉霜侵鬓,语妙何妨石作肠。——陈师道《次韵李节推九日登南山》

      20、又是重阳*也,几处处,砧杵声催。——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21、禁烟不到粤人国,上冢亦携庞老家。——赵鼎《寒食》

      22、中秋佳月最端圆。——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23、夜深微雨润堤沙,香风万家。——王元鼎《醉太*·寒食》

      24、空接灵台下,方恧辨支机。——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25、万里秋光客兴赊,同人九日惜年华。——沈辂《九日登高台寺》

      26、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27、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28、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29、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30、谁念文园病客?夜色沉沉,独抱一天岑寂。——张埜《夺锦标·七夕》

      31、大明韬日月,旷野号禽兽。——杜甫《九日寄岑参》

      32、天应有意故遮阑。——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33、一樽岁酒拜庭除,稚子牵衣慰屏居。——钱谦益《丁卯元日》

      34、秋明白鹭双飞处。——吴文英《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35、恨无端、添叶与青梧,倒减却、黄杨一寸。——顾贞观《步蟾宫·闰六月七夕》

      36、无半点闲愁去处,问三生醉梦何如。——乔吉《折桂令·七夕赠歌者》

      37、一郡官闲唯副使,一年冷节是清明。——王禹偁《清明日独酌》

      38、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乙卯重五诗》

      39、双星何事今宵会,遗我庭前月一钩。——德容《七夕二首·其一》

      40、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李白《忆秦娥·箫声咽》

      41、西风吹鹤到人间。——吴文英《诉衷情·七夕》

      42、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殷尧藩《同州端午》

      43、何处楼高,想清光先得。——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44、葱蒨松犹嫩,清明月渐圆。——欧阳詹《酬裴十二秀才孩子咏》

      45、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46、空惆怅,谁复吊沅湘。——舒頔《小重山·端午》

      47、寒食时看郭外春,野人无处不伤神。——云表《寒食诗》

      48、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49、窗中草色妬鸡卵,盘上芹泥憎燕巢。——温庭筠《寒食日作》

      50、寂寞风蝉至,连翩霜雁来。——阴行先《和张燕公湘中九日登高》

    [阅读全文]...

2022-01-23 21:36:47
  • 描写节日风俗的古诗句

  • 节日,文学
  • 描写节日风俗的古诗句(精选115句)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描写节日风俗的古诗句,欢迎大家分享。

      1、上苑风烟好,中桥道路*。——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2、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白居易《除夜》

      3、织女牵牛送夕阳,临看不觉鹊桥长。——德容《七夕二首·其二》

      4、瓜果几度凄凉,寂寞罗池客。——吴文英《六么令·夷则宫七夕》

      5、记前度、刘郎曾赋。——吴文英《西子妆慢·湖上清明薄游》

      6、安得诛云师,畴能补天漏。——杜甫《九日寄岑参》

      7、天笑道,此不由乎我,也不由他。——谢枋得《沁园春·寒食郓州道中》

      8、明诏始端午,初筵当履霜。——储光羲《大酺得长字韵时任安宜尉》

      9、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10、却扇藏娇,牵衣索笑,今夜差凉。——刘镇《柳梢青·七夕》

      11、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12、不知何处火,来就客心然。——沈佺期《寒食》

      13、天长梦短,问甚时、重见桃根。——黄孝迈《湘春夜月·*清明》

      1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15、鸿北去,日西匿。——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16、无限枝头好颜色,可怜开不为重阳。——丘浚《咏菊》

      17、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18、数日西风,打秋林枣熟,还催人去。——吴文英《惜秋华·七夕前一日送人归盐官》

      19、巾欹更觉霜侵鬓,语妙何妨石作肠。——陈师道《次韵李节推九日登南山》

      20、又是重阳*也,几处处,砧杵声催。——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21、禁烟不到粤人国,上冢亦携庞老家。——赵鼎《寒食》

      22、中秋佳月最端圆。——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23、夜深微雨润堤沙,香风万家。——王元鼎《醉太*·寒食》

      24、空接灵台下,方恧辨支机。——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25、万里秋光客兴赊,同人九日惜年华。——沈辂《九日登高台寺》

      26、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27、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28、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29、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30、谁念文园病客?夜色沉沉,独抱一天岑寂。——张埜《夺锦标·七夕》

      31、大明韬日月,旷野号禽兽。——杜甫《九日寄岑参》

      32、天应有意故遮阑。——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33、一樽岁酒拜庭除,稚子牵衣慰屏居。——钱谦益《丁卯元日》

      34、秋明白鹭双飞处。——吴文英《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35、恨无端、添叶与青梧,倒减却、黄杨一寸。——顾贞观《步蟾宫·闰六月七夕》

      36、无半点闲愁去处,问三生醉梦何如。——乔吉《折桂令·七夕赠歌者》

      37、一郡官闲唯副使,一年冷节是清明。——王禹偁《清明日独酌》

      38、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乙卯重五诗》

      39、双星何事今宵会,遗我庭前月一钩。——德容《七夕二首·其一》

      40、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李白《忆秦娥·箫声咽》

      41、西风吹鹤到人间。——吴文英《诉衷情·七夕》

      42、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殷尧藩《同州端午》

      43、何处楼高,想清光先得。——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44、葱蒨松犹嫩,清明月渐圆。——欧阳詹《酬裴十二秀才孩子咏》

      45、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46、空惆怅,谁复吊沅湘。——舒頔《小重山·端午》

      47、寒食时看郭外春,野人无处不伤神。——云表《寒食诗》

      48、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49、窗中草色妬鸡卵,盘上芹泥憎燕巢。——温庭筠《寒食日作》

    [阅读全文]...

2022-02-20 05:17:53
  • 关于清明节的风俗古诗(精选10首)

  • 清明节
  • 关于清明节的风俗古诗(精选10首)

      在**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清明节的风俗古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长安清明》

      【唐】韦庄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游人记得承*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2、《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3、《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4、《清明》

      【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5、《寒食上冢》

      【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6、《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7、《清明》

      【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8、《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9、《寒食野望吟》

      【唐】白居易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10、清明日对酒

    [阅读全文]...

2022-03-31 07:58:47
2021-12-05 03:54:51
  • *的风俗过年

  • 过年,放假,春节
  • *的风俗过年

      *的风俗有哪些?全国*有860万人,其中新疆共有*约73万多人,新疆的*也同口内的*一样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的风俗过年,欢迎来参考!

      *的年是开斋节

      *人民一年一度最盛大的节日。其他民族称其为“*过年”。开斋节要过三天,第一天从拂晓开始就热闹起来。家家户户都要早早起来,打扫院内院外、巷道厕所,给人以清洁、舒适、愉快的感觉。成年*个个都要洗大净、沐浴净身。男女老少都换上自己喜爱的新衣服,小孩子也都个个把脸洗得干干净净,头发梳得光光亮亮的。*群众聚会和活动的场所——*寺,节日前该维修的维修,节日里也都打扫得干干净净,有的地方还专门布置一番,悬挂“庆祝开斋节”的巨幅标语和彩灯。

      早晨八点以后,*群众腋下夹一个小毯子或小拜毡,从东南西北,四面八方,汇集到*寺。有的地方因参加会礼的*达万人之多,*寺容纳不下,就另选择一个地势*坦、宽敞干净的场地。当阿訇宣布会礼开始,*群众铺下毯子或小拜毡,脱下鞋子,立即面向圣地麦加古寺克尔白方向叩拜。

      *过年*俗

      这一月,*的生活安排得比往常要好得多。一般都备有白米、白面、羊肉、油茶、白糖、茶叶等有营养的食品。

      对*来说最重要的节日是开斋节,但春节仍然是*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非常重视的一个传统节日,*依然保留了很多属于自己的春节*俗。

      扫尘

      “扫尘”也在这个时候拉开序幕。扫尘就是打扫家里的尘土。选个晴好的天气,把家里的每个角落都要打扫一遍。每到这个时候,就要起个大早,把家具该搬得搬出来,该遮的遮上。把炕上的被褥都拿出来。让屋里空徒四壁,好拿着大扫帚在墙上,屋顶挥来挥去,把一年的尘土都打扫干净。

      吃饺子

      年三十晚上包饺子,这一天要把素日里喜欢搬弄是非的小人的'“嘴”捏上。端上热腾腾的饺子,打开预先做好的腊八醋,一家人团坐在桌前,欢声笑语,其乐融融!孩子们却对桌上摆的各种零食更感兴趣,果壳可以随便扔满一地,三十晚上不能扫,叫“踩碎(岁)”。

      请阿訇

      *大年三十不贴春联,除夕夜也不放鞭炮,请阿訇则是大多数家庭必做的事情,由于一个村里一般只有一所*寺一个阿訇,很多人也会选择把请阿訇的事情放到年后。(阿訇,意为“教师”、“学者”,**对主持*寺宗教事务人员的称呼,是全面执掌*寺教务工作的*,重大节日有的*会请阿訇到家里诵经祈祷,*家中红白喜事常邀请阿訇来主持料理,也负责屠宰*各家反刍动物等。)

      *人的婚姻风俗

      *人的婚礼多选在“主麻”日(星期五聚礼日),婚仪大都在女家举行,一般都要宴请宾客。

      *的婚姻,在新*成立前,子女结婚一般都由父母决定,而且多*亲结婚,尤其是姨表、姑表结婚的现象较为普遍。从开始订婚到结婚,聘礼繁多,且要给女方家长送一定数量的:“奶费钱”。新*成立后,废除了包办、买卖婚姻,提倡自由恋爱,但形式上仍保留了旧婚姻制度的一些残迹。青年男女虽然自由恋爱了,但仍要通过媒人提亲,送上“开口礼”(糖、茶、核桃、枣各一包,称谓四色礼)。女方留下礼品便意味着同意成亲,便可择日订婚、送大礼、会亲家(双方家长互相邀请),最后定结婚日期(也有在送礼的同时商定结婚日期的)。

      举行婚礼时,*人一般要请客。前来祝贺的亲友都要馈赠礼品。娶亲时新郎由已婚青年做“陪女婿”(伴郎),并对女家父母亲戚说“赛俩目”(问安)认亲。新娘则由未婚少女陪伴,由姨姨、姑姑以及兄弟姐妹送亲,父母不去。成亲时,要请阿訇念“尼卡”。

      新娘入洞房后,除父母及直系长辈外,其余人都可闹新房,要新婚夫妇唱歌、对话及做一些诙谐嬉谑的游戏。婚后第二天清早,娘家要送一盘包子,叫做“睁眼包子”给新婚夫妇,祝福婚后夫妻和睦,生活美满。娘家人还要携带礼品去婆家“下堂”,新娘拜见公婆及亲戚,认“大小”。三天“回门”,新婚夫妇和公婆到女方家拜谢新娘父母,随后再由新婚夫妇俩去女方亲戚家逐一认亲。女方父母和亲戚还要在新娘新郎临走时赠礼祝福。

      *一般是小家庭,也有三、四代同堂的大家庭。实行一夫一妻制。限制并反对*姑娘嫁给其他民族的男子,而不反对*男子娶其他民族的女子。离婚比较少见。*孩子一般都要起一个教名,入学时再请长者起大名。男孩七岁行“割礼”。女孩要扎耳眼。

      *人的饮食风俗

      *人的饮食以面食为主,有拉条子、烩面、拌面、蒸馍、烤饼、花卷等。肉食有牛、羊、鸡、鸭、鱼等。逢年过节、婚丧嫁娶,一般都要自制油炸食品和糕点,做羊肉粉汤招待客人。*喜欢饮茶,各家都备有茶具,来客则以盖碗盅沏茶并加方块糖。

      *人的风味小吃拌面、炒面、烩面、羊肉泡馍、油糕、凉粉、酿皮子、黄面、粉汤、清汤牛(羊)肉面、糖酥馍、麻花、油香散子、枣糕、酱牛肉、酱牛口条、油茶等,独具风味,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家庭日常饭食,一般以拉条子(拌面)、揪片子(汤面)、臊子面(常含成哨子面)、饺子、包子、油塔子、蒸馍、香豆花卷为主。

      节日里,一般要炸馓子、油香饼、油果子等油炸食品,还做羊肉粉汤。喜事或宴*,有的做“碗儿菜”(又叫“九碗三行子”,共九大碗蒸菜),有的做五盘(两大盘红烧牛(羊)肉,两大盘炒肉菜,一盘凉菜),有的做粉汤,有的则上大菜。*人喜食蔬菜,冬季几乎家家腌制酸辣白菜、咸菜和酱醋泡菜,也喜欢抓饭、胡尔炖(牛羊肉烧土豆)和烤馕,还喜欢食糕点、喝茶。

      *人的其它风俗*惯

      *青年见了老人要问好、不许对长辈恶声浪气;宴请安,言谈要和蔼,不允*上,老人坐上方,老人先动筷;行路,让老人走在前面。

      *人生了孩子,要请阿訇起一经名,长大读书时再起大名(也叫学名)。男孩七岁要行割礼,女孩要扎耳眼。

      *酷爱养花。无论城市或农村,凡是*人家的庭院中都种有花卉,室内也多养盆花。*非常讲究卫生,室内外注意保持清洁。

      *人民热情好客,礼貌待人,尊老爱幼。亲戚朋友及相识的人见面都要道安问好,家里来了客人都热情接待。

    [阅读全文]...

2022-01-16 12:42:52
  • 蒙古族的风俗*惯

  • 蒙古族的风俗*惯

      蒙古族,是主要分布于东亚地区的一个传统游牧民族,是*的少数民族之一,同时也是蒙古国的主体民族。此外,蒙古族在俄罗斯等亚欧国家也有分布,鄂温克族和土族也有时被认为是蒙古族的分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蒙古族的风俗*惯,一起来看看吧。

      美丽的草原——蒙古族的家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这一首我国古代著名的民歌,生动地表现了蒙古族人民的草原生活,如今已是家喻户晓。站在这几乎象是触手可及的蓝天白云下,脚踏着无边的绿色,极目都是成群的牛羊和骏马,我们不尽心旷神怡,仿佛来到了梦中的人间天堂。

      走在辽阔的草原上,我们回看到星星点点的毡包。这便是蒙古族人居住的帐篷——蒙古包了。它的结构非常简易,由陶脑、乌泥和哈那组成,外面再覆上一层羊毛毡,既保暖又轻便,再安上门窗,两个人用不了一个小时就可以搭建完成。火膛放在屋内的正中央,再在顶上开一个小天窗,把烟囱伸出去就可以啦。这种房子冬暖夏凉,是蒙古族人为适应草原生活而发明的流动的家。 在每年骄阳似火的七八月间,蒙古族人们要举办一年一度热闹非凡的那达慕大会。这是蒙古族人民特有的传统节日,在这里人们买掉牛羊,用换来的钱买些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同时还可以欣赏到各种蒙古草原人民特有的节日,如摔跤、赛马等,让人赏心悦目,留恋忘返……

      说起草原人民的服装,那可就更美啦!既简洁又大方。每一种颜色有着不同的象征。白色是如乳汁一般无暇的颜色,象征纯洁,一般在节日盛典时才能拿出来穿;。蓝色象征忠诚坚定。红色象征热烈开朗,是人们最常穿的颜色。黄色只有活佛与王亲才可以穿,一般人不会穿。他们的腰间总是系一条宽大的腰带,通长长三至四米不等,起到防寒的作用,具有极其浓郁的民族特色。

      他们饲养的牛马和羊群,不仅是牧民们生活的保障,而且构成了草原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绿绿的草原因为有了牛羊而更加富有活力。

      蒙古族世代生活在辽阔的大草原上。他们勤劳善良、憨厚朴实,却在不经意间流露出一种优秀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美妙而悠扬的歌声,仿佛诉说着草原人民的豪迈与奔放。

      服饰

      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4个主要部分。蒙古袍很受蒙古族男女老幼的喜爱,是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形成的独特衣着装饰。

      蒙古族妇女头上的装饰品,用宝石、金银等制成,大多在节庆宴会上或探亲访友时使用,*时则用彩色长绸缠绕。蒙古袍两袖长而宽大,下面左右不分衩,领子很高;领口、袖口、衣边常用花边作为装饰。男袍大多为蓝色、棕色;女袍大多为红色、绿色、紫色。穿蒙古袍必备腰带和马靴,这样的着装使男子汉显得强悍潇洒;女子则显得身材苗条、矫健。蒙古靴有布靴、皮靴两种。布靴:美观别致、柔软轻便;皮靴:挺括光洁,结实耐穿。

      蒙古族的服饰是我们生活在城市的孩子没有尝试过的,令我们很向往!

      民居

      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

      蒙古包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搬运轻便,十分适合蒙古族人们的生活。蒙古包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空气流通,光线也很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辽宁的蒙古族人现在大多数居住在与汉族或满族人相似的砖木结构的房屋,但是在室内的装饰上却有着明显的民族特色。

      蒙古族的居住*惯和地方是我们生活在城市的孩子没有居住过的,我对蒙古族的民居的风格有着一种很强烈的喜爱!

      饮食

      蒙古族人民大多居住在辽阔的大草原,以畜牧为主要生产方式。以奶和肉类食品为主,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和奶茶是他们日常生活最喜欢的饮料食品和招待客人时用的“美味佳肴”。辽宁辽西的蒙古族比较早地从事农耕生产,所以在饮食上既保留了蒙古族的传统食俗,还有一些东蒙地区独特的美食。如全羊汤、“手把羊肉”、蒙族馅饼、*糕等。

      所谓的全羊汤,就是将新鲜的羊肉加上羊的心、肝、肺、肚、肠等下水,切成条状,一起放入水中煮熟,然后放上各种佐料食用。味道鲜美可口,很受人们的喜爱,全羊汤是蒙古族人民的特色饮食。

      “手把羊肉”是蒙古人传统的食品之一。做“手把羊肉”必须选用膘肥肉嫩的羊,就地宰杀,将皮剥去后放入锅中,放入调料,进行蒸煮,可谓色香味俱全,是蒙古族待客的美味佳肴。因为不用筷子,而直接用手来吃,所以叫做手把肉。

      蒙古族的饮食是我们生活在城市的孩子没有品尝过的,令我们感到很新奇!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们*有56个民族,是个“大家庭”。

      对于蒙古族,大家肯定不陌生吧!那么,对于蒙古族的礼节,大家又了解多少呢?

      当你来到蒙古的大草原时,你会不由得陶醉在其中,有种惬意的感觉。不久后,你就会看见路边出现一位蒙古族人,你不用奇怪,这是蒙古族主人来迎接你们来啦!接着会不断有蒙古族主人来迎接,他们会在你车子的前后左右围成一个圈给你们带路。

      当你来到蒙古包时,你肯定会由衷地赞叹起来:“这里真是一块好地方,草原的大自然景色多美好!”你要是用临时学的蒙古语“赛怒!赛怒!”来赞叹的话,蒙古族人会更加高兴的。

      接着,主人会给你倒上自己酿制而成的香甜的奶酒,醇香的奶酒会使你更加喜欢这个民族,甚至会深深爱上这个民族。这也是对主人的尊重和亲密。

      品尝完了香甜的奶酒,主人会带你到美丽无边的大草原上游览一番,观赏那美丽的风景。既然,生活在大草原上,马是必不可少的。蒙古族人的主要交通工具是马。主人会给你挑上一批上等的好马。有主人带路,先熟悉一下蒙古的地理。接下来,主人会目视你在绿色的海洋里自由驰骋。

      蒙古族,是不是很特别呢,有这么多的特色。五十六个民族,有着如此多不同的风俗,真是令人赞叹不已啊!

      禁忌

      1、日常生活禁忌:蒙古人骑马、驾车接*蒙古包时忌重骑快行,以免惊动畜群;若门前有火堆或挂有红布条等记号,表示这家有病人或产妇,忌外人进入;客人不能坐西炕,因为西方是供佛的方位;忌食自死动物的肉和驴肉、狗肉、白马肉;办丧事时忌红色和白色,办喜事时忌黑色和黄色;忌在火盆上烘烤脚、鞋、袜和裤子等;禁止在参观寺院经堂、供殿时吸烟、吐痰和乱摸法器、经典、佛像以及高声喧哗,也不得在寺院附*打猎。

      2、火忌:蒙古人崇拜火、火神和灶神,认为火、火神或灶神是驱妖避邪的圣洁物。所以进入蒙古包后,禁忌在火炉上烤脚,更不许在火炉旁烤湿靴子和鞋子。不得跨越炉灶,或脚蹬炉灶,不得在炉灶上磕烟袋、摔东西、扔脏物。不能用刀子挑火、将刀子插入火中,或用刀子从锅中取肉。

      3、水忌:蒙古人认为水是纯洁的神灵。忌讳在河流中洗手或沐浴,更不许洗女人的脏衣物,或者将不干净的东西投入河中。草原干旱缺水,逐水草放牧,无水则无法生存。所以牧民*惯节约用水,注意保持水的清洁,并视水为生命之源。

      婚俗

      婚制:蒙古族有抢婚和聘婚两种婚姻制度。抢婚是奴隶制社会的一种婚姻形式。公元十三世纪以前,蒙古族社会多半为抢婚制。如成吉思汗的父亲也速该把阿秃儿与诃额仑夫人的成亲,就是抢婚形式。聘婚是封建社会的一种婚姻形式。公元十三世纪以后,蒙古族进入封建社会,即普遍实行聘婚制。但仍有抢婚制的残余。在部落间的战争中,抢婚或掠夺婚仍屡见不鲜。

      求亲:青年男女在定亲之前,男方要向女方求亲。新*成立前,通常是由男方的父母或委托媒人到女家求亲,如果女家同意,就可以定亲。按蒙古族的传统婚俗,男方须多次向女家求亲,才能得到女家的许诺。《蒙古秘史》卷一中记载:也速该把阿秃儿带领其子铁木真(即成吉思汗)到德?薛禅家求亲。德?薛禅说:“多求几遍,才许给啊,会被人尊敬;少求几遍,就许给啊,要被人轻看。”后来形成了一句蒙古谚语:“多求则贵,少求则贱。”求亲达成协议后,由男方带上哈达、奶酒和羊五叉或全羊到女家“下定”。女家请亲友陪客人饮酒,表示正式定亲。

      聘礼:青年男女定亲后由男方家送给女方家的礼品,又叫彩礼。聘礼的多少由男方家的经济情况而定。农区多以金银首饰、柜子、衣物为聘礼;牧区常以牛、马、羊等牲畜为聘礼。牧民视“九”为吉祥数,聘礼以“九”为起点,从“一九”到“九九”,最多不得超过八十一头,取“九九”为长寿的意思。如贫困牧户不具备九数牲畜的聘礼,也可以择小于九的奇数,以三、五、七头牲畜为聘礼,但绝不能择偶数。

      嫁妆:女家陪送女儿的'出嫁礼物。蒙古族非常讲究陪送嫁妆。男方送多少聘礼,女方就要陪送相应数量的嫁妆。通常是女方陪嫁的东西,比男方送给女家的东西多。因此,蒙古族有一句俗语:“娶得起媳妇,聘不起姑娘。”

      择吉日:蒙古族的婚俗之一。又称择喜日。**前,男女两家定亲后,首先要请*占卜,选择吉日,确定结婚日期。吉日择定以后,由男家派媒人和亲友带上哈达、美酒、糖果等礼品,前往女家,同其父母商谈结婚事宜。谈妥后,男女两家开始准备婚事。一般是打扫喜房,或新搭蒙古包,宰牛杀羊,准备聘礼、嫁妆及其他结婚用品,通知双方亲朋好友,光临贺喜。

      娶亲:蒙古族的婚俗之一。过去,蒙古族的娶亲非常隆重,并保留着男到女家投宿娶亲的传统婚俗。娶亲一般是在结婚喜日的前一天。新郎在欢乐的气氛中,穿上艳丽的蒙古长袍,腰扎彩带,头戴圆顶红缨帽,脚蹬高筒皮靴,佩带弓箭。伴郎也穿上节日盛装。一同骑上马,携带彩车和礼品,前往女家娶亲。娶亲者至女家,先绕蒙古包一周,并向女家敬献“碰门羊”1只和其他礼物。然后,新郎和伴郎手捧哈达、美酒,向新娘的父母、长亲逐一敬酒,行跪拜礼。礼毕,娶亲者入*就餐。晚上,又摆设羊五叉宴*。并举行求名问庚的传统仪式。次日清晨,娶亲者起程时,新娘由叔父或姑夫抱上彩车。新郎要骑马绕新娘乘坐的彩车三圈。然后,娶亲者和送亲者一同起程离去。

      婚礼:蒙古族很注重婚礼仪式,尽管地区不同,形式各有差异,但都非常隆重、热闹。一般牧区的婚俗是:当娶亲回到男家后,新郎新娘不下车马,先绕蒙古包三圈。然后,新郎、新娘双双穿过两堆旺火,接受火神的洗尘。表示爱情的纯洁,新生活的兴旺。新郎新娘进入蒙古包后,首先拜佛祭灶,然后拜见父母和亲友。礼毕,由梳头额吉给新娘梳头。梳洗换装后,等待婚宴的开始。婚宴通常摆设羊背子或全羊*,各种奶食品、糖果应有尽有。婚宴上,新郎提银壶,新娘捧银碗,向长辈、亲友,逐一献哈达、敬喜酒。小伙子们高举银杯,开怀畅饮;姑娘们伴随着马头琴,放声歌唱。婚宴往往要延续两三天,亲友才陆续离去。而女方送亲者还要留人陪新娘住一至三日。有时,新娘的母亲也送亲,要住十多日。分别时,母女拥抱,痛哭,表示恋恋不舍。

      拜火:蒙古族婚礼中的一个重要仪式。各地蒙古族尽管拜火的形式有所不同。但在婚礼上都是不可缺少的内容。新娘娶到新郎家后,首先要举行拜火仪式,新郎新娘从两堆旺火之间双双穿过,接受火的洗礼,使他们的爱情更加纯洁,坚贞不渝,生活美满幸福,白头偕老。杜尔伯特蒙古族的拜火仪式别具一格。当新娘进入婆家后,院子里垒着一堆旺火,新郎和新娘要一齐往火里祭洒奶酒,并跪拜叩头。旁侧站着司仪诵念《火的赞词》:圣主成吉思汗发现的火石,诃额仑母夫人保存下来的火种,用洁白的哈达、奶酒祭祀,民族之火从古到今。请新郎新娘祈祷吧!神火是你们婚配的见证;请新郎新娘叩头吧!佛光为你们传宗接代。

      求名问庚:蒙古族娶亲的程序之一。求问新娘的姓名。又称讨封。是一场有趣的戏耍活动。娶亲者在女家投宿的晚上,要在新娘的闺房里摆设羊五叉或全羊宴,也叫求名宴。新郎和娶亲者,新娘及其兄嫂、姐妹们,皆为同辈,参加此宴。宴*上,大家戏耍新郎,逼他下跪或半跪,求问新娘的乳名或奶名。新娘羞怯不言,或故意不答。新娘的嫂子和姐妹们也不作答,有意拖延时间。这时,由男方的祝颂人与女方的嫂子相互答辩,并唱对歌,直到女方说出真实乳名,求名宴才告结束。求名问庚,实际上是一场智力竞赛,以此表达蒙古族青年男女的聪明智慧。

      刁帽子:也称抢帽子。过去,蒙古族在娶亲途中,娶亲者和送亲者纵马奔驰,互相追逐,都想争先到家,成为优胜者。为此双方在途中要进行刁帽子竞赛。通常是送亲者想方设法把娶亲者的帽子抢过来,挑在马鞭上,或者扔到地上,迫使新郎下马去拣,以影响其行速。娶亲者彼此掩护,而不让送亲者抢去帽子。

    [阅读全文]...

2022-02-14 18:20:35
  • *的过年风俗

  • 过年,放假,春节
  • *的过年风俗

      当代*通用汉语,不同地区持不同方言。关于*分布总体上看,主要表现为“大分散,小聚居”的格局。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的过年风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简介

      *是我国人口较多的一个少数民族,总人口10586087人(2010年,不包括台湾省),全国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分布。宁夏*自治区是其主要聚居区,全区拥有*人口186.25万,占全国*总人口的18.9%。另外,*人口在20万以上的地区还有:北京、河北、内蒙古、辽宁、安徽、山东、河南、云南、甘肃和新疆等。

      *的族源可以追溯到唐代,学术界一般认为*大致形成于明代,而元代是*形成的准备时期,明代是*民族最终形成的时期。各地*还以不同的形式参加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五四运动和**成立,为*人民的彻底**指明了方向。

      不论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民族在历史上都涌现过不少杰出的人物,对当时人民生活和生产建设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根据《*统计年鉴-2021》,*境内*的人口数为11377914人。

      *的过年风俗

      一到腊月,就意味着到了年根。家家户户开始为过年做准备。每家每户都把要做的事情安排的井然有序。过年要数在农村最有意思。最能体会年味儿。腊月初,村里的米面加工厂就开始忙活了,每天都有很多人预约排队,宁夏盐池县人们要加工出最白的面粉用来做春节待客的点心,还要加工很多做年糕的面粉。

      从月初到月中旬,村里总会发出“啪,啪……”的声音,那是敲打毡的声音。“毡”是农村土炕上铺的,用羊毛擀出来的。工艺比较复杂,我小时候曾经见爷爷家有个擀毡将,用很多天才擀了一条上好的白羊毛毡。因为长年铺在土炕上,难免会有尘土,人们就在年底把它拿出来用棍子使劲的敲打。一般都是两个人一人捉一个毡角,其中一个人敲打。发出的声音在整个村子里回荡。简直就是鞭炮声的前奏,也是春节的前奏。

      “扫尘”也在这个时候拉开序幕。扫尘就是打扫家里的尘土。选个晴好的天气,把家里的每个角落都要打扫一遍。每到这个时候,就要起个大早,把家具该搬得搬出来,该遮的遮上。把炕上的被褥都拿出来。让屋里空徒四壁,好拿着大扫帚在墙上,屋顶挥来挥去,把一年的尘土都打扫干净。

      *春节*俗就是要走亲戚串朋友。所以家里一定要准备好招待客人的东西,必不可少的就是自家做的点心。家里做的点心我是如何也忘不了它的香。全部手工制作,原料都很正宗很天然。面粉是自家上好的`面粉。食用油也是本地产的最香的油,有一种叫麻油,用麻子榨的油,还有一种胡麻油,都非常香。做的点心一般有油炸的和烤制的两种。

      所用到的发面都是通过酵种发的。耗时两三天。一大盆面盖着很厚的被子在温热的炕上,慢慢的发出酸酸的发酵味。做点心也是几家子合在一起,既热闹又节省时间。都准备就绪的话,一天下来可以做三四家的点心。

      对于*春节*俗来说,斋戒期满,就是*等民族一年一度最隆重的节日之一枣开斋节。

      开斋节是*语“尔德·菲土尔”的意译。开斋节在各地尽管称谓不同,但实际上就是一个规模盛大、礼仪隆重的节日。在开斋节前夕,首先要做好扫尘、理发等清洁工作。凡在外面工作的、做买卖的、出差的*,都要提前赶回家中。

      开斋节要过三天。*从第一天拂晓开始就热闹起来,家家户户都要早早起来,打扫院内院外和巷道厕所,给人一个清洁、舒适、愉快的感觉。成年*个个都要洗大净、沐浴净身。小孩子也都个个把脸洗得干干净净,头发梳得光光亮亮的。男女老少都换上自己喜爱的新衣服,*群众聚会和活动的场所枣*寺,节日里也被打扫得干干净净,有的地方还专门布置一番,悬挂“庆祝开斋节”的巨幅横标和彩灯。大约到了早晨八点以后(有的地方以敲响会礼钟声为准),*群众个个腋下夹个毯子和小拜毡,从东南西北,四面八方,汇集到*寺。在*春节*俗中,有的地方因参加会礼的*达万人之多,*寺容纳不下,就另选择一个地势*坦、宽敞干净的场地。当阿訇宣布会礼开始,*群众铺下毯子或小拜毡,脱下鞋子,老老少少自动向西方跪成很整齐的行列。立即向圣地麦加古寺克尔白方向叩拜。

    [阅读全文]...

2021-12-09 19:29:15
关于风俗的名句或古诗 - 句子
关于风俗的名句或古诗 - 语录
关于风俗的名句或古诗 - 说说
关于风俗的名句或古诗 - 名言
关于风俗的名句或古诗 - 诗词
关于风俗的名句或古诗 - 祝福
关于风俗的名句或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