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关于恨的古诗典故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恨的古诗典故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恨的古诗典故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关于恨的古诗典故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古诗词中常见的典故
*一直讲究含蓄之美,古诗更是多用典故,隐喻,辛弃疾有时候甚至一首诗中多个典故,不清楚这些典故的来历,还真不好把握整首诗的意思。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词中常见的典故,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哀鸿
哀鸿比喻哀伤苦痛、流离失所的人。
《诗·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比哲人,谓我劬劳。”诗歌写使臣行于四方,见流民如鸿雁飞集于野,流民喜使者到来,皆合词倾诉,如鸿雁哀呜之声不绝。后来以鸿雁在野、哀鸿遍野喻指百姓流离失所。
龚自珍《己亥杂诗》:三更忽轸哀鸿思,九月无襦淮水湄。
秦晋
春秋时,秦晋两国为婚姻,后因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
《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倒赔家门,情愿与英雄结婚姻,成秦晋。
寒食
寒食,一个节日,清明节前一天或两天。
传说晋国介子推隐居山中,晋文公用烧山之法逼他出来做官,介子推不出被烧死。晋文公为纪念介予推,在其死亡之日禁止举火,只吃冷食。
韩翃《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桑梓
代指家乡。
《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躬敬止。”是说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对它要表示敬意。后来人们用来喻指故乡。
采薇
隐居避世。
殷朝末年,周武王伐殷,孤竹国国君的儿子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以臣弑君,就拦马谏阻。殷之后,两人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终饿死。后以此喻隐居避世。
王绩《野望》: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三径
指隐居生活。
西汉末,兖州刺史蒋诩隐居后,在院子里竹下开辟三径,只与求仲、羊仲来往。后来,三径便成了隐士住处的代称。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鸡黍
特指招待客人的饭菜。
《论语》中:子路随孔子出游时与孔子走散了,遇见一位正在劳动的老人,就向他打听。由于子路的态度非常恭敬,老人就留子路住宿,还杀鸡做黍米饭厚待他。后来就用“鸡黍”专指招待客人的饭菜。
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化碧
多用以称颂忠臣志士。
《庄子·外物》:" 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后来人们就常用“化碧”形容刚直中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
郑元佑 《汝阳张御史死节歌》:孤忠既足明丹心,三年犹须化碧血。
楼兰
指边境敌人。
《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
王昌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双鲤
书信。
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双鲤”就用作书信的代称。
李商隐《寄令狐郎中》:蒿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劳歌
送别歌的总称。
劳歌本指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劳劳亭旧址在南京,是古代著名的送别之地。“劳歌”后来成为送别歌的代称。
李白《劳劳亭》: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红豆
常用于象征爱情或相思。
传说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疆,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红豆又称“相思树”。
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献芹
自谦说法。
《列子·杨朱》有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个人在乡里的豪绅面前大肆吹嘘芹菜如何好吃,豪绅尝了之后,竟“蜇于口,惨于腹”。后用“献芹”谦称赠人的礼品菲薄、或所提的建议浅陋。也说“芹献”。
1.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王翰《凉州词》
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生。——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5.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
8.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9.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安。——岑参《逢入京使》
10.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1.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李煜《望江南·多少恨》
12.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13.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杜甫《前出塞九首》
14.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白居易《琵琶行》
15.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曹植《白马篇》
16.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韩愈《题张十一旅舍三咏榴花》
17.叔于田,乘乘马。执辔如组,两骖如舞。——《诗经》
18.黄河曲里沙为岸,白马津边柳向城。——高适《夜别韦司士》
19.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杜甫《登岳阳楼》
20.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皇甫冉《春思》
21.今日园林过寒食,马蹄犹拟入门行。——徐铉《从兄龙武将军没于边戍,过旧营宅作》
22.火速的驱军校戈矛,驻马向长江雪浪流。——关汉卿《杂剧·关张双赴西蜀梦》
23.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岑参《碛中作》
24.鞍马四边开,突如流星过。——李白《少年子》
25.景物偏堪,车马游人览,赏清明三月三。——张可久《南吕·一枝花·湖上归长天》
26.青海只今将饮马,黄河不用更防秋。——高适《九曲词三首》
27.况回首、洗马塍荒,更寒食、宫人斜闭,烟雨铜驼。——刘辰翁《大圣乐·音韵低黯》
28.马蹄又上吴山翠,知音今有谁?——张可久《湘妃怨·乐闲吹箫按》
29.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0.闻道长安灯夜好,雕轮宝马如云。——毛滂《临江仙·都城元夕》
31.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李贺《马诗》
32.春风轻柳絮,夜雨瘦梨花,绿杨阴谁系马?——张可久《红绣鞋·次韵剑击西》
33.鸡声连绛市,马色傍黄河。——李端《送张少府赴夏县》
34.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李颀《古从军行》
35.好水好山看未足,马蹄催趁明月归。——岳飞《登池州翠微亭诗》
36.深入匈奴战未休,黄旗一点兵马收,乱杀胡人积如丘。——王昌龄《箜篌引》
37.长江极目带枫林,匹马孤云不可寻。——刘长卿《送侯中丞流康州》
38.银鞍白鼻騧,绿地障泥锦。——李白《白鼻騧》
39.笳悲马嘶乱,争渡黄河水。——王维《从军行·吹角动行人》
40.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李白《侠客行》
41.良马不回鞍,轻车不转毂。——秦嘉《赠妇诗·皇灵无私亲》
42.处处哭声悲,行人马亦迟。店闲无火日,村暖斫桑时。 ——许浑《途中寒食》
43.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王昌龄《塞下曲·其二》
44.马蹀阏氏血,旗袅可汗头。 归来报明主,恢复旧神州。——岳飞《送紫岩张先生北伐》
45.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李商隐《韩冬郎即*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其一》
46.西湖断桥路,想系马垂杨。依旧欹斜。——吴文英《忆旧游·别黄澹翁》
47.山色日微茫,黄花绽也,妆点马蹄香。——杨果《仙吕·赏花时》
48.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李白《将进酒》
49.且探虎穴向沙漠,鸣鞭走马凌黄河。——李白《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
50.儿童不惯见车马,走入芦花深处藏。——胡令能《喜韩少府见访》
一场霁雨打湿了我所有的记忆,故乡的一切都在我的记忆中闪烁。
古代思乡诗句
1、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高适的《除夜作》
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3、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的《次北固山下》
4、*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的`《渡汉江》
5、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两年。--薛道衡的《人日思归》
6、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的《旅次朔方》
7、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的《春夜洛阳城闻笛》
8、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的《登黄鹤楼》
9、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佚名的《悲歌》
10、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佚名的《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1、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其二》
12、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的《清*乐》
13、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的《浪淘沙令》
14、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柳宗元的《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15、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杜甫的《赠卫八处士》
16、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宋之问的《题大庾岭北驿》
17、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
18、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9、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0、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杜甫《春望》
22、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23、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
24、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25、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杜甫《月夜忆舍弟》
26、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高适《除夜作》
27、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 王昌龄《出塞二首》
28、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 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29、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 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30、*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 宋之问《渡汉江》
31、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王湾《次北固山下》
3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33、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 王维《杂诗三首•其二》
34、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35、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 白居易《望月有感》
36、夜来幽梦忽还乡。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37、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 于谦《观书》
38、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 王绩《野望》
39、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
40、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41、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 张籍《秋思》
42、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3、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 王维《杂诗三首》
44、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45、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 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46、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 李白《渡荆门送别》
47、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
48、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 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49、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 张九龄《西江夜行》
典故:大风歌
同源典故:大风曲 大风歌 大风歌沛邑 大风词 威加四海 守四方 忆大风 歌大风 歌汉风 歌风 沛公大风 沛歌风 海内风 猛士 猛士歌 大风诗
相关人物:刘邦(汉高祖)
《史记》卷八〈高祖本纪〉~389~
高祖还归,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高祖击筑,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儿皆和*之。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谓沛父兄曰:「游子悲故乡。吾虽都关中,万岁后吾魂魄犹乐思沛。且朕自沛公以诛暴逆,遂有天下,其以沛为朕汤沐邑,复其民,世世无有所与。」沛父兄诸母故人日乐饮极欢,道旧故为笑乐。十余日,高祖欲去,沛父兄固请留高祖。高祖曰:「吾人众多,父兄不能给。」乃去。沛中空县皆之邑西献。高祖复留止,张饮三日。沛父兄皆顿首曰:「沛幸得复,丰未复,唯陛下哀怜之。」高祖曰:「丰吾所生长,极不忘耳,吾特为其以雍齿故反我为魏。」沛父兄固请,乃并复丰,比沛。于是拜沛侯刘濞为吴王。
典故
简释
大风歌
咏帝王,或指慷慨悲歌及治国安邦之志。唐杜甫《伤春五首》之五:“得无中夜舞,谁忆大风歌?”
歌大风
喻治国安邦之情怀。唐李世民《过旧宅二首》之二:“八表文同轨,无劳歌大风。”
作者
诗句
上官仪
大风迎汉筑,丛烟入舜球。
刘祎之
延襟小山路,还起大风歌。
孙处玄(一作立)
一遇风尘起,令谁守四方。
常衮
网已袪三面,歌因守四方。
张俨
天命屈雄图,谁歌大风起。
张继
雅乐未兴人已逝,雄歌依旧大风传。
张说
君赋大风起,人歌湛露濡。
张说
岩壑清音暮,天歌起大风。
李世民
共乐还乡宴,欢比大风诗。
李世民
八表文同轨,无劳歌大风。
李咸用
*思壮士,谁应大风歌。
李峤
会入大风歌,从龙赴圆阙。
李峤
飞感高歌发,威加四海回。
李白
君王歌大风,如乐丰沛都。
李隆基
不学刘琨舞,先歌汉祖风。
杜甫
得无中夜舞,谁忆大风歌。
杜甫
将军临气候,猛士寒风飙。
杜甫
出兵整肃不可当,为留猛士守未央。
杜甫
公来练猛士,欲夺天边城。
古代爱情典故诗句
1、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2、几次细思量,情愿相思苦!
3、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4、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5、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
6、君歌杨叛儿,妾劝新丰酒。
7、离恨又迎春,相思难重陈。
8、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9、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10、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11、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12、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13、相见争如不见,有情还似无情。
14、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15、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16、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
17、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18、无情明月,有情归梦,同到幽闺。
19、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20、一入红墙深院锁,霞扉不忆旧年妆。
21、名播兰簪妃后里,晕生莲脸君王侧。
22、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23、独立小桥风满袖,*林新月人归后。
24、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
25、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26、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27、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28、不是鸟中偏爱尔,为缘交颈睡南塘。
29、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
30、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31、芙蓉不及尤物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32、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33、劝君频入醉乡来,此是无愁无恨处。
34、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馀。
35、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36、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
37、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38、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39、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40、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41、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42、相思已是不曾闲,又那得、工夫咒你。
43、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44、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45、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46、已过清明风未转,妾处春寒,郎处春应暖。
47、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48、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49、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我心如松柏君情复何似
50、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
第一个:宰相肚里能撑船
宋朝宰相王安石中年丧妻,后来续娶了一个妾叫姣娘。姣娘年方十八,出身名门,长得闭月羞花,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婚后,王安石身为宰相,整天忙于朝中之事,经常不回家。姣娘正值妙龄,独居空房,便跟府里的年轻仆人私下偷情。这事传到了王安石那儿,王安石使了一计,谎称上朝,却悄然藏在家中。入夜,他潜入卧室外窃听,果然听见姣娘与仆人床上调情。他气得火冒三丈,举拳就要砸门捉奸,但是就在这节骨眼上,“忍”字给他当头一棒,让他冷静下来。他转念一想,自己是堂堂当朝宰相,为自己的爱妾如此动怒实在犯不上。他把这口气咽了回去,转身走了。不料,没留神撞上了院中的大树,一抬头,见树上有个老鸹(guā)窝。他灵机一动,随手抄起一根竹竿,捅了老鸹窝几下,老鸹惊叫而飞,屋里的仆人闻声慌忙跳后窗而逃。事后,王安石装作若无其事。
一晃儿到了中秋节,王安石邀姣娘花前赏月。酒过三巡,王安石即*吟诗一首:
日出东来还转东,乌鸦不叫竹竿捅。
鲜花搂着棉蚕睡,撇下干姜门外听。
姣娘是个才女,不用细讲,已品出这首诗的寓意,知道自己跟仆人偷情的事被老爷知道了。想到这儿她顿感无地自容。可她灵机一动,跪在王安石面前,也吟了一首诗:
日出东来转正南,你说这话够一年,
大人莫见小人怪,宰相肚里能撑船。
王安石细细一想,自己年已花甲,姣娘正值弱冠年华,偷情之事不能全怪她,还是来个两全其美吧。过了中秋节,王安石赠给姣娘白银千两,让她跟那个仆人成亲,一起生活,远离他乡。这事很快传出去,人们对王安石的“忍”字当头,宽宏大量,深感敬佩。“宰相肚里能撑船”这句话也就成了宽宏大量的代名词。
第二个:压岁钱来历
传说,古时候有一种小妖,名字叫“祟”,黑身白手,每年的年三十夜里出来害人,它用手在熟睡的孩子头上摸一下,孩子吓得哭起来,然后就发烧,讲呓语而从此得病,几天后热退病去,但聪明机灵的孩子却变成了疯疯癫癫的傻子了。人们怕祟来害孩子,就点亮灯火团坐不睡,称为“守祟”。
每到年三十晚上,人们怕祟来害孩子,就和孩子玩。孩子用红纸包了八枚铜钱,拆开包上,包上又拆开,一直玩到睡下,包着的八枚铜钱就放到枕头边。半夜里,一阵巨风吹开了房门,吹灭了灯火,黑矮的小人用它的白手摸孩子的头时,孩子的枕边竟裂出一道亮光,祟急忙缩回手尖叫着逃跑了。后来大家也都学着在年夜饭后用红纸包上八枚铜钱交给孩子放在枕边,果然以后祟就再也不敢来祟害小孩子了。原来,这八枚铜钱是由八仙变的,在暗中帮助孩子把祟吓退,因而,人们把这钱叫“压祟钱”。又因“祟”与“岁”谐音,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被称为“压岁钱”了。
第三个:不三不四
“不三不四”这句话,据成语辞典解释是“不像这也不像那,不象样子。与不伦不类意思相似。指不正派或不规范”。为什么不三不四就是不像样子呢?原来在天数三四之间有一个“阴阳界”,不三不四就象:不阴不阳。
第四个:唐时有一将军权龙襄,性情急躁,不学无术。他不懂’忌日’是什么意思,手下人告诉他,父母去世后,要告假在家,独坐房中不能出门。后来老权遇到了丧忧之事,便一个人在房中*,突然有只大黑狗闯入房中,这厮大怒,厉声喝道:“好你个畜生,竟敢冲破我的忌日!”于是当即决定:明天重做忌日,看好那条该死的黑狗。
第五个:榜下捉婿——宋真宗时期,一个叫范玲孙的中了榜首,宰相便立马将女儿嫁给了他;宋神宗时期,一个叫蔡卞的中了进士,王安石让其火速娶了自己的女儿。发展到后来,人们便开始“预定”了,只要看好了某个人有可能中榜,便先定下来,只要一中便立马结婚,宋朝的大文豪欧阳修就是这样被人家定下来的。
运用典故诗句
典故,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diǎn gù。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接下来就由小编带来运用典故诗句,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
2.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3.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4. 朝闻道,夕死可矣!
5. 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6. 亲射虎,看孙郎。
7. 西北望,射天狼。
8.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9.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10.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11.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12. 南国烽烟正十年, 此头须向国门悬。
13.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14.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5.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16.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题乌江亭》
17.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18.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19. 楼船雪夜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20.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21.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22.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温廷筠《商山早行》
23.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骆宾王《易水送别》
24.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崔灏《黄鹤楼》
25.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绝句》
1、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
2、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3、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4、相见争如不见,有情还似无情。
5、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6、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7、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8、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9、相思已是不曾闲,又那得、工夫咒你。
10、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11、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1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1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颉,此物最相思。
14、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海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15、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16、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17、我欲与君相知,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18、哀叹声声痛饮中,酒醉醒来愁未醒,红颜知己去何处,忆当初,伤流景,往事悠悠记心中。
19、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20、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醉莫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
曹植的七步诗典故
人们总认为曹植在“三曹”中的文学造诣应当是最高的,无非是受了曹植的《七步诗》、《洛神赋》、《白马赋》的影响。下面小编为你整理了曹植的七步诗典故,希望能帮到你!
《七步诗》,是三国时期的魏国著名文人曹植的名篇。此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和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沉郁愤激的感情。
《七步诗》
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附:
【现代《七步诗》】——是*所改
【三国·魏】 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七步诗注释
漉:过滤。意思是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羹: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
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即豆秸。
釜:锅。
持:使用、用来。
然:燃烧。
煎:煎熬。
本:原本。
七步诗翻译
煮豆子是为了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做羹。豆秸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中哭泣。我们本来是同胞兄弟,为什么你那么急迫地加害于我呢?
附注:
漉菽以为汁中的“菽”,只要是出自正版的《世说新语》,没有作“豉”的。至于流传的其他诗歌版本,可附注说明,不应列在《世说新语》的书名之后。
本自同根生中的“自”,有版本为“是”,疑为今人修改,不如“自”字好!
萁在釜下燃有“在”,有版本作“向”。
另有别本《七步诗》为四句(是*所改),以《三国演义》为代表,首句为“煮豆燃豆萁”,第三句为“本是同根生”。
七步诗典故
典出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曹植是曹操的小儿子,从小就才华出众,很受到父亲的疼爱。曹操 l 死后,他的哥哥曹丕当上了魏国的皇帝。曹丕是一个忌妒心很重的人,他担心弟弟会威胁自己的皇位,就想害死他。 有一天,曹丕叫曹植到面前来,要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以证明他写诗的才华。如果他写不出,就等于是在欺骗皇上,要把他处死。
曹植知道哥哥存心要害死他,又伤心又愤怒。他强忍着心中的悲痛,努力地想着想着……果然,他就在七步之内作了一首诗,当场念出来。
七步诗赏析
此诗纯以比兴的手法出之,语言浅显,寓意明畅,无庸多加阐释,只须于个别词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第二句中的“漉菽”是指过滤煮熟后发酵过的豆子,用以制成调味的汁液。“萁”是指豆茎,晒干后用来作为柴火烧,萁燃烧而煮熟的`正是与自己同根而生的豆子,比喻兄弟逼迫太紧,自相残害,实有违天理,为常情所不容。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语,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说明此诗在人民中流传极广。
通过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的现象,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
此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同样此首诗的比喻十分贴切,浅显生动。虽然诗歌是否真的是曹植所写,但是此诗却写得活灵活现,此诗体现了当时社会为争夺皇位同胞兄弟之间的残忍,所以不得不说这首诗是好诗。
但是诗歌绝大部分反映的 是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感情沉郁愤激。
七步诗作者
曹植(192~232),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字子建。他是曹操之妻卞氏所生第三子。曹植自幼颖慧,年10岁余,便诵读诗、文、辞赋数十万言,出言为论,下笔成章,深得曹操的宠信。曹操曾经认为曹植在诸子中“最可定大事”,几次想要立他为世子。然而曹植行为放任,屡犯法禁,引起曹操的震怒,而他的兄长曹丕则颇能矫情自饰,终于在立储斗争中渐占上风,并于建安二十二年(217)得立为太子。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曹丕继魏王位,不久又称帝。曹植的生活从此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他从一个过着优游宴乐生活的贵公子,变成处处受限制和打击的对象。黄初七年(226),曹丕病逝,曹叡继位,即魏明帝。曹叡对他仍严加防范和限制,处境并没有根本好转。曹植在文、明二世的12年中,曾被迁封过多次,最后的封地在陈郡,232年12月27日曹植逝世,卒谥思,故*称之为“陈王”或“陈思王”。诗歌是曹植文学活动的主要领域。前期与后期内容上有很大的差异。前期诗歌可分为两大类,一类表现他贵介公子的优游生活,一类则反映他“生乎乱、长乎军”的时代感受。后期诗歌,主要抒发他在压制之下时而愤慨时而哀怨的心情,表现他不甘被弃置,希冀用世立功的愿望。今存曹植比较完整的诗歌有80余首。曹植在诗歌艺术上有很多创新发展。特别是在五言诗的创作上贡献尤大。首先,汉乐府古辞多以叙事为主,至《古诗十九首》,抒情成分才在作品中占重要地位。曹植发展了这种趋向,把抒情和叙事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五言诗既能描写复杂的事态变化。又能表达曲折的心理感受,大大丰富了它的艺术功能。曹植作为建安文学的集大成者,对于后世的影响是不小的。在两晋南北朝时,他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曹植生前自编过作品选集《前录》78篇。死后,明帝曹□曾为之集录著作百余篇,《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30卷,又《列女传颂》1卷、《画赞》5卷。然而原集至北宋末散佚。今存南宋嘉定六年刻本《曹子建集》10卷,辑录诗、赋、文共 206篇。明代郭云鹏、汪士贤、张溥诸人各自所刻的《陈思王集》,大率据南宋本稍加厘定而成。清代丁晏《曹集铨评》、朱绪曾《曹集考异》,又对各篇细加校订,并增补了不少佚文□句,为较全、较精的两个本子。*人黄节有《曹子建诗注》,古直有《曹植诗笺》,今人赵幼文有《曹植集校注》。
其实,曹植并未犯下什么大罪,只是有人告发他经常喝酒骂人,他竟把曹丕派出的使者扣押起来,并没有招兵买马,阴谋反叛的迹象和征兆。而这算不上犯罪,杀之怕众不服,曹丕便想出个“七步成诗”的办法,治罪其弟。所幸的是,出口成诗是曹植的拿手好戏,此“七步诗”便成了救命诗,曹丕不得不收回成命,降低曹植的官爵了事。
此首诗虽然救了曹植一命,但是,他的处境并没有得到根本好转,魏国仍是奉行对宗室严格限制的政策,曹植在郁郁寡欢中死去。
纵观上下几千年历史,帝王子孙和睦相处、互忍互让、不争权夺利的实在少的可怜。春秋时期的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齐桓公),秦朝的扶苏与胡亥(秦二世),唐朝的玄武门之变……在这样兄弟相残的例子数不胜数。
封建时代此种兄弟之间的争权夺利自相残杀现象是社会制度的必然结果,在那权力即一切的社会制度里,不择手段的争夺权力似乎是很正常的。推翻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国,少了多少兄弟相残的悲剧。然而,特权不除,“七步诗”还是免不了有人来作。
清明节典故诗词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日子,下面是清明节典故诗词,请参考!
1、《寒食上冢》
(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2、《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3、《清明》
(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4、《清江引·春思》
(元)张可久
黄莺乱啼门外柳,雨细清明后。
能消几日春,又是相思瘦。梨花小窗人病酒。
5、《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6、《清明》
(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清明节的*俗是丰富有趣,除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节日。
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最初目是用来训练武士。
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景象,正是郊游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惯。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放风筝
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小灯笼,象闪烁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关于恨的古诗典故
古诗的典故
有典故的古诗
牛的典故古诗
马的古诗典故
有典故短的的古诗
蕴典故的古诗
古诗典故中的
琰的古诗典故
雪的古诗典故
典故的古诗句
典故里的古诗
含有典故的的古诗
帝乡古诗的典故
直用典故的古诗
有典故的古诗句
采薇古诗的典故
古诗的典故辞典
琼花古诗的典故
引用古诗的典故
还珠在古诗的典故
含光的古诗典故
斧声古诗的典故
古诗酒名的典故
古诗的五个典故
卖驴古诗的典故
有典故的诗句
带典故的经典古诗
古诗婵娟的典故
运用典故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