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关于禾黍的诗句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禾黍的诗句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禾黍的诗句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关于禾黍的诗句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李绅《古风二首 / 悯农二首》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水浒传·第十六回》
夫惜草茅者耗禾穗,惠盗贼者伤良民。——《韩非子·难二》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聂夷中《田家》
花下一禾生,去之为恶草。——聂夷中《公子家 / 公子行 / 长安花》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佚名《伐檀》
荆棘满野,而望收嘉禾者愚;私念满胸,而欲求福应者悖。——《格言联璧·悖凶类》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杜甫《兵车行》
村喜禾花实,峰看岭岫重。——赵汝愚《雨后送李将军还祠偕同寅饮一杯亭》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苍。——聂夷中《田家》
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许浑《登洛阳故城》
古道无人行,秋风动禾黍。——耿湋《秋日》
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佚名《麦秀歌》
麦秋正急又秧禾,丰岁自少凶岁多,田家辛苦可奈何!——张舜民《打麦》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佚名《七月》
松楸远*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许浑《金陵怀古》
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乾。——白居易《杜陵叟》
娟娟缺月隐云雾,濯濯嘉禾秀稂莠。——苏轼《石鼓歌》
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刘安 撰《嫦娥奔月 / 嫦娥飞天》
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孔*仲《禾熟》
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孔*仲《禾熟》
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稠。——张籍《牧童词》
虽有玉山禾,不能疗苦饥。——李白《天马歌》
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王实甫《长亭送别》
汉家陵阙起秋风,禾黍满关中。——萨都剌《木兰花慢·彭城怀古》
虫思机杼悲,雀喧禾黍熟。——王维《宿郑州》
禾役穟穟,麻麦幪幪,瓜瓞唪唪。——佚名《大雅·生民》
黍稷重穋,禾麻菽麦。——佚名《七月》
燮理阴阳禾黍丰,调和中外无兵戎。——元稹《连昌宫词》
铎声连振起,镰子刈禾头。——元鹏《山中四咏》
岂知秋禾登,贫窭有仓卒。——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 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过隆中、桑柘倚斜阳,禾黍战悲风。——王质《八声甘州·读诸葛武侯传》
南顿张助于田中植禾,见李核,欲持去,顾见空桑中有土,因植种,以余浆灌溉,后人见桑中复生李,转相告语。——佚名《桑中生李》
晨出肆微勤,日入负禾还。——陶渊明《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
禾黍高低六代宫,楸梧远*千官冢。——马致远《拨不断·布衣中》
草茅弗去,则害禾谷;盗贼弗诛,则伤良民。——《管子·明法解》
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吴兢《唐太宗吞蝗》
古城莽苍饶荆榛,驱马荒城愁**,魏王宫观尽禾黍,信陵宾客随灰尘。——高适《古大梁行》
天风拔大木,禾黍咸伤萎。——李白《寓言三首·其一》
然而数世之后,欲求其仿佛,而破瓦颓垣,无复存者,既已化为禾黍荆棘丘墟陇亩矣,而况于此台欤!——苏轼《凌虚台记》
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苏轼《喜雨亭记》
曰:十日不雨则无禾。——苏轼《喜雨亭记》
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敌,以名其子。——苏轼《喜雨亭记》
禾麻芃芃,仓庾崇崇。——苏洵《张益州画像记》
秋,又取成周之禾。——左丘明《周郑交质》
南顿张助,于田中种禾,见李核,欲持去,顾见空桑,中有土,因植种,以余浆溉灌。——佚名《桑生李树》
岂若西山草,琅玕与丹禾。——阮籍《咏怀八十二首》
西溪禾早已尝新。——辛弃疾《浣溪沙·常山道中即事》
到头禾黍属他人,不知何处抛妻子。——张碧《农父》
去岁嘉禾生九穗,田中寂寞无人至。——白居易《牡丹芳》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孟浩然《过故人庄》
鸡黍年年乡社,桃李家家春酒,*地有神仙。——元好问《水调歌头·史馆夜直》
相留且待鸡黍熟,夕卧深山萝月春。——沈佺期《入少密溪》
鸡黍重回千里驾,林园闇换四年春。——白居易《答尉迟少监水阁重宴》
款曲鸡黍期,酸辛别离袂。——高适《赠别王十七管记》
鸡黍何必具,吾心知道尊。——祖咏《田家即事》
秾芳晓落花时雨,东家西家具鸡黍。——汪广洋《班枝花曲》
西风黄叶滞公车,鸡黍从君怀故庐。——晁补之《赠送张愈秀才》
匪但鸡黍约,要资药石良。——赵蕃《有怀二首·桑落黄而陨》
鸡黍三家会,莺花二节连。——白居易《会昌春连宴即事》
开樽荐瓜韭,汲井具鸡黍。——李存《赠胡巡检民》
陈雷胶漆,范张鸡黍。——李瀚《蒙求》
旋了比邻鸡黍局,并无尘事到吾庐。——钱谦益《丁卯元日》
青鞋布袜云门路,鸡黍容吾叩主人。——孙应时《送陆华父归越》
赴君鸡黍约,仍被酒壶绕。——胡寅《赴德秀海棠之集》
寻常鸡黍休嫌薄,不浅交情二十年。——李攀龙《夏日袭生过鲍山楼》
不忘鸡黍*生约,更泛潇湘下水船。——胡寅《赠李子扬》
政如何蓧翁,鸡黍止季路。——陈造《次韵严文炳暂别归吴门》
厨人具鸡黍,稚子摘杨梅。——孟浩然《裴司士、员司户见寻》
村盘既罗列,鸡黍皆珍鲜。——权德舆《拜昭陵过咸阳墅》
敢辞鸡黍费,农事及春兴。——张耒《腊日四首·日暖村村路》
一首小学课本里的诗句,深深的刻在每一位读过小学的人心中,就拿野哥自己来说,众多古诗词当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它。这首《悯农》,在我上学的时候,名字还是《锄禾》,也是在最*才得知《锄禾》已经改名《悯农》,这才又想起聊聊这首曾经让我每次吃饭都不剩下一粒米的诗句来。
这首诗产自唐朝,它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高深的语言,整首诗透露出一股朴素的气质,可能正是因为它的这种别具一格,才能在那个诗篇造诣极高的盛唐脱颖而出,至今仍流传甚广。
这首《锄禾》为何改名《悯农》?具体的原因我也不了解,但是我猜想,这应该是为了让这首诗的出处回归本处,让更多的人知道它的由来与过往。所以,今天借着这篇文章,我给大家讲讲关于这首《悯农》背后的历史。
其实《悯农》并非是一首单独存在的古诗,只是《悯农二首》(也称《古风二首》)的后半部分,在“锄禾日当午”之前还有四句,这四句阐述了作者对于唐朝当时的看法,大胆说出唐朝农民的悲苦现状,与后面的《悯农》衔接起来,才能完整体现《悯农二首》真正蕴含的意义。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悯农二首》
这首诗目前有一位主流承认的作者,名叫李绅,是唐朝的一位宰相,地位很高。当年他还没有考中进士的时候,带着这首诗去见吕温,吕温读罢这首诗,连连称赞,当时就表态说,李绅前途不可限量,有做宰相的本事,后来果然应验。虽然在史料之中,对于吕温的这番话有明确记载,但是我认为,这也就是吕温的一句客气话而已,只不过后来真的成真。但是李绅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起起伏伏多次,能够成为宰相,也有运气的成分。
“吾观李二十秀才之文,斯人必为卿相。”——《云溪友议》
由此可见,《悯农二首》在李绅年轻的时候,就已经依靠它扬名,后来又考中进士,应该也与此诗有关,比较一个人在文人圈里的名气,对于考官来说,在评判的时候也会有所影响。至于评卷是看不到名字的问题,这里不多做解释,一个人出名后,他的文风便会被人认识,这还只是其一。
李绅能够写出这样的诗句来,可见在李绅少年时,也是一位性情中人,对于时事针砭利弊,敢说,敢写,大有为唐朝农民*发声的架势。只不过在他考中进士之后,做了官,这种作诗的风格虽然也有出现,但是却带有了明显的功利心。
李绅做官前期,并不顺利,起起伏伏的十数年,期间主要还是以写诗为主,与白居易、元稹等人,一起发起新乐府运动,说的直白一点,就是李绅与白居易、元稹,重新引导诗歌在当时的风格,以讽喻时事为主。
当时几个大诗人凑到一起,写一些对于时事讽喻的诗,一人写了几十首,汇聚到一起,就成了《新乐府》,其中就包含《悯农二首》,还有一些耳熟能详的诗,比如《卖炭翁》。
李绅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官也做的越来越大,只是他却没有坚持自己的路线,反而加入朋党之争中。他成为李德裕的左膀右臂,与元稹一起,是“李党”的主力成员,与敌对方“牛党”进行了长达十数年的斗争,而他在争斗开始几年间,便因为“李党”的不利局面被贬,被贬期间,李绅很郁闷,写了许多诗,来发泄自己内心不满,同时也是在利用这些诗作为与“牛党”斗争的工具。
终于在10几年后,李德裕成为宰相,因为李绅这么多年来,一直写诗在侧面继续支持李德裕,所以,李德裕当宰相后第一件事,就是将李绅重新启用,而且是重用。这样一样,李绅在《悯农二首》之后所作的诗,虽然也是对时事进行讽喻,但是却与做《悯农二首》时的心境完全不同,一个是为民*,一个是为己谋功利,早已经忘了初心。
后来李绅官路亨通,一直做到宰相位置,随着官职的变化,李绅的为人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早不是当年“慷慨陈词”的少年,而是生活奢侈糜烂,贪图享受。这一点说法从刘禹锡的一首诗里就能看出来,“高髻云鬓新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这首诗是刘禹锡任苏州刺史时,赴李绅的家宴时,因为看见李绅家的美人俊美,所以即兴吟诗一首《赠李司空妓》,送给这位李绅家的私 妓。
李绅家的美人众多,见到刘禹锡如此喜欢这名女子,也没表现出什么不悦,而是慷慨相赠。刘禹锡也有官职在身,加上本身是一位才子,自然见过不少的美人,但是在李绅的家中,依然能遇到令他情不自禁的美女,可见李绅家美女如云,因为如此容貌出众之人,显然在李绅家也算不得什么,随便就被李绅给送人了,没有丝毫的不舍。
除此之外,李绅在野史的记载中,更是奢侈无度,史料对他发迹后的描述是“渐次豪奢”。
李绅喜欢吃鸡舌,吃一顿鸡舌要300多只鸡才能凑够一盘,导致后院的死鸡堆积如山,其奢靡程度可见一斑。而且,对于发迹之前的友人也并不友善,不仅不念及故人曾经的好处,而且还要苦苦相逼,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厉害。
比如,在李绅发迹之前,有一人名为李元将,李绅去他家做客的时候,总是亲热的叫他叔叔。但是李绅发迹之后可就不一样了,李元将去拜访他,自称弟弟李绅不开心,自称侄子,反过来叫他叔叔,还是不开心。李元将被逼无奈之下,自称孙子,李绅这才笑逐颜开起来。
李绅在发迹前后变化极大,无论是为人还是诗词,再也找不到当年做《悯农二首》时意气风发的样子,有时候读《悯农二首》的时候,不禁会联想,难道这样一首反应唐朝农民疾苦的诗句,真的是李绅所作吗?
其实,《悯农》这首诗的作者,还真的就存在过争议。一说《悯农》的作者并非李绅,而是同为唐朝诗人的聂夷中。
聂夷中是唐朝时期河南的一位诗人,这位诗人写诗的风格很独特,语言以朴实为主,而且辞浅意哀。最主要的是,聂夷中的诗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残暴和剥削,一种是对田家农户农户疾苦的同情。
值得注意的是,在聂夷中诗作当中,有一首叫《田家二首》,其中后半段让我们熟悉,这里引用一下,给大家赏析: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念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聂夷中的《田家二首》后半段,几乎与《悯农》没有区别,说聂夷中是《悯农》作者也不为过。而起,类似这种深得民间疾苦的诗作,聂夷中的作品当中还有很多,有的作品甚至连讽喻的手法都不用了,直接就明言为民*,在那个封建社会国家里,做到这个地步的诗人,才是真正的悯农之人。
例如,聂夷中所作的《咏田家》,就是一首聂夷中对于民间疾苦最直接的陈述,感同身受,令人动容。同时,聂夷中对于当权者也直接明言,希望他们能够给农民多一些关照,因此诗形成了一个成语“剜肉补疮”,表现了聂夷中对农民疾苦感受的深刻,同时无形之中也对他以诗来为民*的做法进行了肯定和纪念。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咏田家》
从二位作者为人来看,我更愿意相信这首《悯农》的作者是自始至终都具备“悯农”思想的聂夷中,而不是在升官发财之后,忘记了初心的李绅。
古文赏析:诗经王风黍离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文赏析:诗经王风黍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诗经、王风、黍离》原文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注释]
1、黍:俗称"小米";
2、离离:茂盛的样子。
3、稷:高梁。行迈:远行;
4、靡靡:迟迟、犹疑不决。
5、摇摇:心中愁闷难忍。
6、悠悠:遥远、渺茫。
7、噎:食物塞住咽喉。
[译文]
那黍子长得一排排,那高梁生出苗儿来。离家远行难迈步,心中烦闷方寸乱。了解我的知我有忧愁,不了解我的当我有所求。悠悠苍天啊,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
那黍子长得一排排,那高梁抽出穗儿来。离家远行难迈步,心中昏乱如醉酒。了解我的知我有忧愁,不了解我的当我有所求。悠悠苍天啊,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
那黍子长得一排排,那高梁结出粒儿来。离家远行难迈步,心中郁闷如噎食。了解我的知我有忧愁,不了解我的当我有所求。悠悠苍天啊,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
《诗经、王风、黍离》赏析
西周末年,周朝遭到来自北方的犬戎的入侵和蹂躏。周*王继位之后,丰镐残破不堪,被迫东迁雒(今河南洛阳),建立东周王朝。东迁之后,丰镐旧有的宗庙宫室全都荒废,长满黍稷。旧臣行役路此,不禁伤怀悲怆,连呼苍天不已。这首诗就反映了这种情景,充满了缠绵悲戚的情绪。
第一章写诗中主人公悲怆慨叹丰镐一片荒废,长满一行行的黍子,一行行稷苗;脚下的步子慢吞吞地迈着,心里显得十分不安。路上碰到了人,理解他的,说他心里有沉重的忧愁;不理解他的,说他在寻求什么。他不禁发出呼喊,高高在上的苍天啊,这是谁造成的呢!
第二、三章内容和第一章意思相同,只不过把第二句的"苗"换成"穗"和"实",把第四句的"摇摇"换成"如醉"、"如噎",既表示时节的.推移又表明主人公的忧愁越来越沉重。全诗充满了缠绵悲戚的气氛,表现了对西周王朝的灭亡悲悼的伤感,对本阶级的没落的伤感。因此,这是一首伤感西周王朝的衰落的诗。主人公发出"悠悠苍天,此何人哉"的慨叹,既表现了他对西周王朝衰亡后一片荒废的惊心休目,更显示出他对西周的衰亡深感已经无可挽回。
全诗通过主人公的所见、所忧、所喊,塑造了一个感伤国家衰亡的人物形象,刻画了人物的"行迈靡靡","摇摇"、"如醉"、"如噎"的"中心"(心中),加上两句"谓我"的点染,"悠悠"两句的呼喊,使这个悲怆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其次,全诗三章反复咏叹,造成缠绵悱恻的气氛,令人感到悲痛欲绝,产生了极其感人的艺术魅力。
锄禾日当午古诗及赏析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两类。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锄禾日当午古诗及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悯农二首》全诗及注解
悯农
作者: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注释
⑴悯:怜悯。这里有同情的意思。诗一作《古风二首》。
⑵粟:泛指谷类。
⑶秋成:一作“秋收”。
⑷四海:指全国。闲田:没有耕种的田。
⑸餐:一作“飧”。
译文:
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
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种田的农夫却仍然有饿死的。
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落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
谁又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二、《悯农二首》赏析
第一首诗一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第三句再推而广之,展现出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黄金”的生动景象。“引满”是为了更有力的“发”,这三句诗人用层层递进的笔法,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巨大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这就使下文的反结变得更为凝重,更为沉痛。“农夫犹饿死”,它不仅使前后的内容连贯起来了,也把问题突出出来了。勤劳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还是两手空空,惨遭饿死。诗迫使人们不得不带着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谁制造了这人间的悲剧”这一问题。诗人把这一切放在幕后,让读者去寻找,去思索。要把这两方综合起来,那就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劳动替富者生产了惊人作品(奇迹),然而,劳动替劳动者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替劳动者生产了洞窟。劳动生产了美,但是给劳动者生产了畸形。”
第二首诗,一开头就描绘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那一滴滴的汗珠,洒在灼热的土地上。这就补叙出由“一粒粟”到“万颗子”,到“四海无闲田”,乃是千千万万个农民用血汗浇灌起来的;这也为下面“粒粒皆辛苦”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可谓一以当十。它概括地表现了农民不避严寒酷暑、雨雪风霜,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是空洞的说教,不是无病的**;它*似蕴意深远的格言,但又不仅以它的说服力取胜,而且还由于在这一深沉的慨叹之中,凝聚了诗人无限的愤懑和真挚的同情。
这两首小诗在百花竞丽的唐代诗苑,同那些名篇相比算不上精品,但它却流传极广,妇孺皆知,不断地被人们所吟诵、品味,其中不是没有原因的。
首先,这两首诗所抒写的内容是人们经常接触到的最熟悉的事情。但是,最熟悉不一定真知道,生活中就有许多熟视无睹的情况,如果一旦有人加以点拨,或道明实质,或指出所包含的某种道理,就会觉得很醒目,很清楚,从而加深了认识。这两首小诗所以有生命力,就有这一方面的道理。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个春种秋收的景象大概是人人*见,众人皆知的,然而往往难于像诗人那样去联系社会、阶级而思考一些问题。诗人却想到了,他从“四海无闲田”的大丰收景象里看到“农夫犹饿死”的残酷现实。这一点拨就异常惊人醒目,自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如“盘中餐”,这原是人们天天接触,顿顿必食的,然而并没有谁想到把这粒粒粮食和农民在烈日之下的汗水联系在一起。诗人敏锐地观察到了,并凝聚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这就给人们以启迪,引人去思索其中的道理,从而使那些不知珍惜粮食的人受到深刻的教育。
其次,诗人在阐明上述的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采用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像第一首的前三句,从总体意义来说都是采用了鲜明的形象概括了农民在广大田野里春种秋收等繁重劳动的辛苦。这些辛苦并换来了大量的粮食,该说是可以生活下去的,但最后一句却凌空一转,来了个“农夫犹饿死”的事实。这样,前后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引发读者从对比中去思考问题,得出结论,如此就比作者直接把观点告诉读者要深刻有力得多。再如第二首,作者在前两句并没有说农民种田怎样辛苦,庄稼的长成如何不易,只是把农民在烈日之下锄禾而汗流不止的情节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就使人把这种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体、深刻且真实。所以诗人最后用反问语气道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说服力。尤其是把粒粒粮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体微察细,形象而贴切。
最后,诗的语言通俗、质朴,音节和谐明快,朗朗上口,容易背诵,也是这两首小诗长期在人民中流传的原因。
我国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而在这漫长的历史中,很多前人的文学作品都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当然流传至今的也有不少。不过这些流传至今有些我们现代人可以通过历史的传承和各种记载揣摩出其中的意思,但是也有一些却让今人费解,只能给出各种各样的猜测,却难以下定论。就像本期笔者要说的关于“锄禾日当午”中“锄禾”一词的争议,这句话可谓是人所皆知,大多数人对于“锄禾”的理解也都是“除掉地中的杂草”,那么这样一句人所皆知的诗句又怎么会产生争议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句诗的出处,它是出自于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一诗,全诗如下: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相信这首诗大家都是耳熟能详,毕竟在小学的课本中大家都已经背诵过,而且在成长的过程中也一直被长辈所念叨,所以想不影响深刻都难。而这首诗所表达的大概意思就是农民种庄稼不易,所以大家要珍惜粮食。就这么简简单单20字,言语又这般直白的诗为什么会引起广泛争议呢?
其实这个争议的源头是来自于《诗词大会》这一档诗词类电视节目,当时节目考到了这首诗,而作为点评嘉宾的国学大师蒙曼就解释了一下这首诗,在她的解释中“锄禾”是农民播种的过程。在节目中播出之后,网上有一些诗词爱好者就对此提出了异议,他们对于“锄禾”二字的理解大概有以下两种看法:
其一:“锄禾”的意思是“除草”。持这种观点的朋友,他们认为“锄禾日当午”是倒装句,这句话应该是“日当午锄禾”,意思就是在太阳正午的时候在田里除草。因为中午天气热,这个时候除草,草*以后会被太阳晒死。
其二:“锄禾”代表了一切和种田有关的农事。持这种观点的朋友认为,李绅当时所见可能就是农民在田中务农时,写的时候考虑到韵律方面的问题就用了“锄禾”,其实这里的“锄禾” 是泛指。
当时笔者在网上看到这样的争议,再看到他们各自的解释,其实我觉得都说得通。但对于这件事我个人觉得其实是有点“闲得慌”,太过于吹毛求疵。因为这首诗的所要表达的思想就是种田不易,大家珍惜粮食。基本上大家读到这首诗就能领会到这个意思,而这也是李绅写这首诗所想要传递的思想。现在我们却忽略掉这首诗本身的意义,去纠结其中“无关紧要”的字眼,这难道不是“本末倒置”?
而且在我看来,不管是哪种解释,都不影响这首诗本身要表达的思想,这种没有明确答案的争议是没有意义的,毕竟李绅是唐代人,这“锄禾”是什么意思,不管是哪种观点都是*自己的理解,李绅写“锄禾”具体到底是什么只有他自己知道,难道我们还能找一位先去1000多年的对峙?
雪的诗句古诗
引导语: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欢迎大家阅读与学*小编整理的描写雪的诗句古诗。
雪的.诗句古诗篇1:
《白雪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送卢员外》
【唐】薛涛
玉垒山前风雪夜,锦官城外别离魂。
信陵公子如相问,长向夷门感旧恩。
《观猎》
【唐】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
《终南望余雪》
【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问刘十九》
【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雪的诗句古诗篇2: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苑中遇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
花的诗句古诗
各色的花都开得缤纷绚灿,好像天上降下了一道彩云,又好像展开了几幅油画。那么我们一起阅读学*下面的一些花的诗句古诗。
不摇香已乱,无风花自飞 南朝梁·柳恽《咏蔷薇》
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 唐·李白《忆东山二首(其一)》:“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 白云还自散, 明月落谁家。”
不用镜前空有泪,蔷薇花谢即归来 唐·杜牧《留赠》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宋·秦观《春日》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宋·苏轼《海棠》
只恐夜深花睡去。火照红妆,满意留宾住 宋·葛胜仲《蝶恋花》
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 宋·苏轼《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士人不知贵也》
春似酒杯浓,醉得海棠无力 宋·周紫芝《好事*》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宋·陈与义《春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宋·李清照《如梦令》
海棠开后春谁主,日日催花雨 宋·李弥逊《虞美人》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
一树樱桃带雨红 南唐·冯延已《罗敷艳歌》:“惆怅墙东,一树樱桃带雨红。”
绿葱葱,几颗樱桃叶底红 宋·赵彦端《豆叶黄》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宋·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宋·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乱点碎红山杏发,*铺新绿水苹生唐·白居易《南湖早春》
莫怪杏园憔悴去,满城多少插花人 唐·杜牧《杏园》
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 李商隐《日日》
知有杏园无路入,马前惆怅满枝红 唐·温庭筠《经李徵君故居》(又作王建诗)
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 唐·温庭筠《菩萨蛮》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宋祁《玉楼春》
风吹梅蕊闹,雨红杏花香 宋·晏殊《临江仙》
杏子梢头香蕾破。淡红褪白胭脂涴 宋·苏轼《蝶恋花》
疏疏晴雨弄斜阳,凭栏久,墙外杏花香 宋·曹组《小重山》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一段好春藏不住,粉墙斜露杏花梢 宋·张良臣《偶题》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宋·释志南《绝句》
满阶芳草绿,一片杏花香 宋·刘彤《临江仙》
岸苇新花白,山梨晚叶丹 唐·郑愔《贬降汝州广城驿》
带叶梨花独送春
唐·杜牧《残春独来南亭因寄张祜》:“高枝百舌犹欺鸟,带叶梨花独送春。”
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 唐·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 唐·岑参《送杨子》
月胧胧,一树梨花细雨中 宋·陈克《豆叶黄》
无风杨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满地花 宋·范成大《棠梨》
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战国楚·屈原《九歌 礼魂》
春兰秋菊,各一时之秀也 宋·洪兴祖《楚辞·九歌·礼魂》补注
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浥露似沾巾
唐·刘禹锡《和乐天白居易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
著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 宋·曹组的《卜算子·兰》
茶的古诗诗句
关于茶的古诗诗很多,特别是唐宋著名诗人的茶诗更是绚丽多采。现从钱树霖先生编著的《*古代茶诗》和李传轼编的《*茶诗》中摘录了五十多首唐宋明清茶诗(词),以餐读者。读了一首好茶诗,犹如品尝一杯芬芳甘味的名茶,使人心旷神怡,美不胜收,其乐无穷。
唐朝茶诗
1.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并序
李白
尝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白如鸦,倒悬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曝成仙人掌,以拍洪崖肩。
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宗英乃婵伯,投赠有佳篇。
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朝坐有馀兴,长吟播诸天。
说明:这首诗写名茶“仙人掌茶”,也是“名茶入诗”最早的诗篇。作者用雄奇豪放的诗句,把“仙人掌茶”的出处,品质、功效等作了详细的描述。因此这首诗成为重要的茶叶资料和咏茶名篇。
2.送陆鸿渐?妓虏刹?
皇甫冉
采茶非采芽,远远上层崖。
布叶春风暖,盈筐白日斜。
旧知山寺路,时宿野人家。
借问玉孙草,何时泛宛花。
3.重过何氏五首(选一)
杜甫
落日*台上,春风啜茗时。石阑斜点笔,桐叶坐题诗。
翡翠鸣衣桁,靖蜓立钓丝。自逢今日兴,来往亦无期。
说明:这首诗是写一个春日的傍晚,作者在何氏家的*台上饮茶。兴致来时,便倚着石阑在桐叶上题起诗来。旁边还有翡翠鸟,晴蜓与之作伴。此情此景,简直可以绘成一幅雅致的“饮茶题诗图”。
4.会稽东小山
陆羽
月色寒潮入剡溪,青猿叫断绿林西。
昔人已逐东流去,空见年年江草齐。
说明:陆羽曾到过绍兴监制过茶叶,他当然会到以“剡溪茗”出名的嵊县去做一番调查考查工作。从诗中得知,他是在一个夜里到嵊县去的。月光如水,青猿哀鸣,加上怀念古人,这样便自然地引起陆羽一些伤感绪,从而有“空见年年江草齐”之叹。
5.六羡歌(歌)
陆羽
不羡黄金窑,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
不羡暮入台。惟美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说明:陆羽是世界上第一部茶书的作者,他在国内外都享有崇高威望,人们称之为“茶神”。他也很会写诗,这首《歌》表明了陆羽的恬淡志趣和高风高节,他不羡慕荣华富贵,他所羡慕的是故乡的西江水。
6.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
白居易
故情周匝向交亲,新茗分张及病身。红纸一封书后信,
绿芽十片火前春,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曲尘。
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
说明:李六郎中寄给作者一包“火前春”,一是由于他们之间交情很深,二是由于白居易是一个品茶行家:“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白居易由于常常得到亲友们馈赠的茶叶,他本人还江西庐山亲自种过茶树,不断的实践,使他成为一个茶叶行家。
7.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欢宴
白居易
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盘下中分两州界。
灯前各作一家春。青娥递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
自叹花时北窗下,蒲黄酒对病眠人。
说明:这是一首常为人们所传诵的咏“紫笋茶”名篇,描写两郡太守在境会亭欢宴的情景。
8.萧员外寄蜀新茶
白居易
蜀茶寄到但惊新,渭水煎来始觉珍。
满瓯似乳堪持玩,况是春深酒渴人。
说明:作者用渭水煎四川茶,认为这是好茶配好水,这样才觉珍贵。以“渭水”作为“名泉”入诗,此为仅见。煎好了茶,作者一边欣尝,一边饮尝,显得闲适自在。
9.山泉煎茶有怀
白居易
引导语: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欢迎大家阅读与学*小编整理的描写雪的诗句古诗。
雪的诗句古诗篇1:
《白雪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送卢员外》
【唐】薛涛
玉垒山前风雪夜,锦官城外别离魂。
信陵公子如相问,长向夷门感旧恩。
《观猎》
【唐】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
《终南望余雪》
【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问刘十九》
【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雪的诗句古诗篇2: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苑中遇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春雪》
关于禾黍的诗句古诗
在古诗禾黍的含义
关于鸡黍的古诗句
抒发黍离之悲的古诗句
青禾的古诗句
禾原的古诗句
禾的诗句
禾诗句
带黍字的古诗
古诗里有曦禾的诗句
写禾字的古诗句
禾草的诗句古诗
含禾的诗句
与禾有关的诗句
含有一禾的古诗句
禾苗诗句
有水和禾字的古诗句
古诗中有禾的诗句
黍离的古诗拼音
王风黍离的古诗
黍离之悲伤的古诗
带安禾的诗句
禾苗的诗句
关于禾的诗句
稻黍稷麦菽的古诗
黍离名句
黍子的古诗词
形容秀禾的诗句
赞美禾木村的古诗句
关于黍离主题的古诗
崇尚军人的古诗
字帖中的古诗要写吗
写河花的古诗词
古诗70首80首的古诗
春景古诗联想到的词语
四个名字的古诗
村晚的古诗三首
含表白意思的古诗
含三度的古诗
苏州盘门的古诗词
了解古诗的英文
有关玉脚的古诗
古诗词中的*仄格式
亲人过世时的古诗
古诗中的四季诗
古诗与音乐的共性
感恩教师的整首古诗
七夕的雨原创古诗
描写博鳌的古诗
关于锦鲤的古诗关于锦鲤的古风
有关神兵的古诗文
写江湖道义的古诗
描写春天冰雪融化的古诗
收集两首写雨后景色的古诗
题目中带有呤的古诗
带月跟花的古诗
一起面对灾难的古诗
曾经走过的岁月古诗
雨中登泰山运用的古诗
望岳古诗的朗读视频
春在第2个字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