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怒江的古诗

关于关于怒江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怒江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怒江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关于怒江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7) 语录(1) 说说(3) 名言(479) 诗词(397) 祝福(1k+) 心语(51)

  • 描写愤怒的古诗句

  • 愤怒,写作
  • 描写愤怒的古诗句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两类。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描写愤怒的古诗句,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九歌国殇》

      2、青松怒向苍天发,败叶纷随碧水驰。——《七律·有所思》

      3、道是水柔无性气,急声声怒慢声悲。——《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4、洞门不可见,但闻水声怒。——《昔游诗其九》

      5、如来宝仗降魔相,慈悲威怒震十方。——《南山罗汉赞十六首》

      6、三日无行人,二江声怒号。——《大雨》

      7、昨夜东风怒不成。晓来犹自扫残英。——《鹧鸪天》

      8、称意多怒嗔,易可出艰难。——《感遇》

      9、石头城下涛声怒,武骑千群谁敢渡?——《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10、马师父子亲提掇,血喷千山怒号。——《颂古四十四首》

      11、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代出自蓟北门行》

      12、长淮浪高蛟龙怒,十年不见来何时。——《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

      13、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14、向来何事令公怒,问著渠侬自不知。——《杂感》

      15、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氓》

      16、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7、有情无意东边日,已怒重惊忽地雷。——《鹧鸪天·漠漠轻□拨不开》

      18、痛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19、阊阖九门不可通,以额扣关阍者怒。——《梁甫吟》

      20、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风号怒天上来。——《北风行》

      21、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无家别》

      22、潮退沙*凫雁静,夜深月黑鱼龙怒。——《满江红·楼倚虚空》

      23、因兹惹起阎罗怒。炉炭镬汤烧又煮。——《渔家傲·听说娑婆无量苦》

      24、忧忘寝食怒裂眦,孰若凭高寄孤咏。——《短歌行》

      拓展:

      古诗励志名言名句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2: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4:修身、齐家、治国、*天下。——《大学》

      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9: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10: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1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史记.陈涉世家》

      12: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后汉书.陈蕃传》

      13: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传》

      1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17: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18: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19: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20: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将进酒》

      21: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

      2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23: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阅读全文]...

2022-04-22 00:02:30
  • 含有怒字的古诗词 带怒字的诗词名句

  •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岳飞《满江红·写怀》

    怒是猛虎,欲是深渊。——《格言联璧·存养类》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老子·德经·第六十八章》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吴伟业《圆圆曲》

    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逸而劳之,亲而离之。——《孙子兵法·始计篇》

    守恬淡以养道,处卑下以养德,去嗔怒以养性,薄滋味以养气。——《小窗幽记·集景篇》

    怒不过夺,喜不过予。——《荀子·修身》

    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孙子兵法·火攻篇》

    喜怒不形于色。——《晋书·列传·第十九章》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苏轼《留侯论》

    言吾善者,不足为喜;道吾恶者,不足为怒。——《警世通言·卷四》

    时有满虚,事有利害,物有生死,人主为三者发喜怒之色,则金石之士离心焉。——《韩非子·观行》

    盛喜中勿许人物,盛怒中勿答人书。——《格言联璧·接物类》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天有阴阳风雨晦明之气,人有喜怒哀 乐好恶之情。——《隋书·志·卷二十九》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战国策·魏四·秦王使人谓安陵君》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战国策·魏四·秦王使人谓安陵君》

    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此岂非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乎?——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

    善用威者不轻怒,善用恩者不妄施。——《格言联璧·接物类》

    言极则怒,怒则说者危。——《吕氏春秋·论·贵直论》

    喜来时一检点,怒来时一检点,怠惰时一检点,放肆时一检点。——《格言联璧·存养类》

    喜无以赏,怒无以杀——《管子·版法》

    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孙子兵法·作战篇》

    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杜甫《百忧集行》

    怒猊抉石,渴骥奔泉——《新唐书·列传·卷八十五》

    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体。——《小窗幽记·集法篇》

    闻恶不可遽怒,恐为谗人泄忿;闻善不可就亲,恐引奸人进身。——《格言联璧·接物类》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鲁迅《惯于长夜过春时》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李白《北风行》

    血气之怒不可有,义理之怒不可无。

    君子安礼乐利,谨慎而无斗怒,是以百举而不过也。——《荀子·臣道》

    圣人以智笼群愚,亦犹狙公之以智笼众狙也。名实不亏,使其喜怒哉。——《列子·黄帝》

    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高适《塞下曲》

    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行且知。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佚名《喜怒哀乐未发》

    世俗之君子,贫而谓之富则怒,无义而谓之有义则喜。——《墨子·46章 耕柱》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杜甫《石壕吏》

    喜怒岂妄发哉?皆逆之所犯也。——《列子·黄帝》

    闻誉而说谓之躁,闻毁而怒谓之暴。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屈原《国殇》

    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篇》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佚名《富贵不能淫》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庄周《逍遥游(节选)》

    秋色冷并刀,一派酸风卷怒涛。——陈维崧《南乡子·邢州道上作》

    仁人之于弟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亲爱之而已矣。——《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三节》

    [阅读全文]...

2022-05-06 11:15:06
  • 有关赞美怒江的诗词

  • 赞美
  • 有关赞美怒江的诗词

      一鞭怒水,

      挟裹着万钧雷霆,

      挟裹着,

      旷世绝代的刚烈,

      横空抽下,抽下,

      在开天辟地的刹那之间。

      巨石崩摧,

      绝壁爆裂,

      大峡谷在创世纪的,

      阵痛中,

      轰然衍生。

      天空被疾驰而来的,

      孤峰绝壁,

      挤压得嘎嘎作响,

      消瘦得只剩下一线,

      窄窄的湛蓝。

      如一面凝固的,

      蓝色绸带,

      猎猎于群山之巅。

      深及大地骨髓,

      和内脏的鞭痕,

      犹如一条,

      狂草的龙蛇,

      历经亿万岁,

      风的*复,

      时光的疗治,

      依旧敞筋露骨,

      永不弥合的`伤口,

      展览成一道,

      世界瞩目的自然奇观。

      总有前赴后继的春天,

      沿着大峡谷的走向,

      挥洒下,

      百折不挠的生机,

      挥洒下让僵冷的石块,

      也能长芽舒枝的甘霖。

      于是便有了,

      四季的更迭,

      人间的烟火,

      在大峡谷深刻的,

      皱褶里,

      与地久与天长。

      于是便有松散,

      而古朴的村寨,

      在连阳光都很难,

      歇脚的岩壁上,

      星罗棋布,

      让每一个,

      走进峡谷的旅人,

      心惊胆颤,

    [阅读全文]...

2022-02-22 08:29:29
  • 古诗江南

  • 江南
  •   《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注释:

      1、汉乐府:原是汉初采制乐的官署,后来又专指汉代的乐府诗。汉惠帝时,有乐府令一官,可能当时已设有乐府。武帝时乐府规模扩大,成为一个专设的官署,掌管郊祀、巡行、朝会、宴飨时的音乐,兼管采集民间歌谣,以供统治者观风察俗,了解民情厚薄。这些采集来的歌谣和其他经乐府配曲入乐的诗歌即被*称为乐府诗。

      2、田田:荷叶茂盛的样子。

      3、可:在这里有“适宜”、“正好”的意思。

      译文:

      江南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了,莲叶浮出水面,挨挨挤挤,重重叠叠,迎风招展。在茂密如盖的荷叶下面,欢快的鱼儿在不停的嬉戏玩耍。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又忽然游到了那儿,说不清究竟是在东边,还是在西边,是在南边,还是在北边。

      赏析:

      这是一首采莲歌,反映了采莲时的光景和采莲人欢乐的心情。在汉乐府民歌中具有独特的风味。

      民歌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回旋反复的音调,优美隽永的意境,清新明快的格调,勾勒了一幅明丽美妙的图画。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荷叶,莲叶下自由自在、欢快戏耍的鱼儿,还有那水上划破荷塘的小船上采莲的壮男俊女的欢声笑语,悦耳的歌喉,多么秀丽的江南风光!多么宁静而又生动的场景!从文化学的角度,我们又会发现这是一首情歌,它隐含着青年男女相互嬉戏,追逐爱情的意思。你看那些鱼儿,在莲叶之间游来躲去,叫人怎能不想起北方的“大姑娘走进青纱帐”?

      读完此诗,仿佛一股夏日的清新迎面扑来,想着就令人觉得清爽。还不止于此,我们感受着诗人那种安宁恬静的情怀的同时,自己的心情也随着变得轻松起来。

      诗中没有一字是写人的,但是我们又仿佛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感受到了一股勃勃生机的青春与活力,领略到了采莲人内心的欢乐和青年男女之间的欢愉和甜蜜。这就是这首民歌不朽的魅力所在。

    [阅读全文]...

2022-02-21 03:26:01
  • 江南古诗

  • 江南
  •   《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注释:

      1、汉乐府:原是汉初采诗制乐的官署,后来又专指汉代的乐府诗。汉惠帝时,有乐府令一官,可能当时已设有乐府。武帝时乐府规模扩大,成为一个专设的官署,掌管郊祀、巡行、朝会、宴飨时的音乐,兼管采集民间歌谣,以供统治者观风察俗,了解民情厚薄。这些采集来的歌谣和其他经乐府配曲入乐的诗歌即被*称为乐府诗。

      2、田田:荷叶茂盛的样子。

      3、可:在这里有“适宜”、“正好”的意思。

      译文:

      江南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了,莲叶浮出水面,挨挨挤挤,重重叠叠,迎风招展。在茂密如盖的荷叶下面,欢快的鱼儿在不停的嬉戏玩耍。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又忽然游到了那儿,说不清究竟是在东边,还是在西边,是在南边,还是在北边。

      赏析:

      这是一首采莲歌,反映了采莲时的光景和采莲人欢乐的心情。在汉乐府民歌中具有独特的风味。

      民歌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回旋反复的音调,优美隽永的意境,清新明快的格调,勾勒了一幅明丽美妙的图画。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荷叶,莲叶下自由自在、欢快戏耍的鱼儿,还有那水上划破荷塘的小船上采莲的壮男俊女的欢声笑语,悦耳的歌喉,多么秀丽的江南风光!多么宁静而又生动的场景!从文化学的角度,我们又会发现这是一首情歌,它隐含着青年男女相互嬉戏,追逐爱情的意思。你看那些鱼儿,在莲叶之间游来躲去,叫人怎能不想起北方的“大姑娘走进青纱帐”?

      读完此诗,仿佛一股夏日的清新迎面扑来,想着就令人觉得清爽。还不止于此,我们感受着诗人那种安宁恬静的情怀的同时,自己的心情也随着变得轻松起来。

      诗中没有一字是写人的,但是我们又仿佛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感受到了一股勃勃生机的青春与活力,领略到了采莲人内心的欢乐和青年男女之间的欢愉和甜蜜。这就是这首民歌不朽的魅力所在。

    [阅读全文]...

2021-12-11 16:56:20
  • 长江的古诗2017

  • 长江
  •   长江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

      明·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唐·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着,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唐·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魏晋·阮籍

      湛湛长江水,上有枫树林。

      皋兰被径路,青骊逝骎骎。

      远望令人悲,春气感我心。

      三楚多秀士,朝云进荒淫。

      朱华振芬芳,高蔡相追寻。

      一为黄雀哀,泪下谁能禁。

      唐·

      朝来又得东川信,欲取春初发梓州。

      书报九江闻暂喜,路经三峡想还愁。

      潇湘瘴雾加餐饭,滟预惊波稳泊舟。

      欲寄两行迎尔泪,长江不肯向西流。

      唐·崔季卿

      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

      尽日不分天水色,洞庭南是岳阳城。

      唐·窦巩

      金钱赎得免刀痕,闻道禽鱼亦感恩。

      好去长江千万里,不须辛苦上龙门。

      唐·杜甫

      畏途随长江,渡口下绝岸。

      差池上舟楫,杳窕入云汉。

      天寒荒野外,日暮中流半。

      我马向北嘶,山猿饮相唤。

      水清石礧礧,沙白滩漫漫。

      迥然洗愁辛,多病一疏散。

      高壁抵嶔崟,洪涛越凌乱。

      临风独回首,揽辔复三叹。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阅读全文]...

2022-03-28 10:55:30
  • 关于长江的古诗

  • 长江
  •   1、《江上》

      宋·王安石

      江北秋阴一半开,晓云含雨却低徊。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2、《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3、《惠崇春江晓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4、《临江仙》

      《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开场词

      明·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5、《北固山看大江》

      清·孔尚任

      孤城铁瓮四山围,绝顶高秋坐落晖。

      眼见长江趋大海,青天却似向西飞。

      6、《念奴娇·赤壁怀古》

      明·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7、《旅夜抒怀》

      唐·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着,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8、《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9、《咏怀》

      魏晋·阮籍

      湛湛长江水,上有枫树林。

    [阅读全文]...

2022-01-14 17:01:20
  • 忆江南古诗

  •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注释:

      1、忆江南:既是标题,也是词牌名。

      2、旧曾谙:从前很熟悉。

      3、江花:江边的花。

      4、蓝:蓝草,叶子青绿,可制染料。

      译文: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象湛蓝的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题解:

      白居易曾在江南杭州和苏州做官,很受当地群众的爱戴。这首词是他回忆江南景物的作品,艺术上很有特色。

      诗人早年因避乱来到江南,曾经旅居苏、杭二州。晚年又担任杭、苏刺史多年。江南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给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他也与那里的人民结下了深挚的友谊,直到晚年回到北方以后,仍然恋恋不已。《忆江南词》就是这种心情下的产物。作品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以后文人词的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赏析:

      古语云,言而无文,行而不远。白居易的忆江南词从写成,流传至今,已是一千多年,而且还将一直流芳百世,那么这寥寥数语,文在何处?如何能“行”如此之远呢?

      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呆了两年,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应该说,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二年,他六十七岁时,写下了三首忆江南,可见江南胜景仍在他心中栩栩如生。

      要用十几个字来概括江南春景,实属不易,白居易却巧妙地做到了。他没有从描写江南惯用的“花”、“莺”着手,而是别出心裁地从“江”为中心下笔,又通过“红胜火”和“绿如蓝”,异色相衬,展现了鲜艳夺目的江南春景。异色相衬的描写手法,在大诗人杜甫的诗里常常可见,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两种不同的颜色互相映衬,使诗意明丽如画。白居易走的也是这条路,从他的诗里也可见端倪,“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春草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长安”、“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因而江南的春色,在白居易的笔下,从初日,江花,江水之中获得了色彩,又因烘染、映衬的手法而形成了我们想象中的图画,色彩绚丽耀眼,层次丰富,几乎无需更多联想,江南春景已跃然眼前。

      既是“能不忆江南”,那么杭州这个白居易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是什么给他的感受最深呢?古籍载:“杭州灵隐寺多桂。寺僧曰:‘此月中种也。’至今中秋望夜,往往子堕,寺僧亦尝拾得。”既然寺僧可以拾得,那么看起来,白居易做杭州刺史的时候,很有兴趣去拾它几颗,也似多次去灵隐寺寻找那月中桂子,正好欣赏三秋月夜的桂花。白居易是诗人,自然不乏浪漫的气质,在八月桂花暗飘香的月夜,徘徊月下,流连桂丛,时而举头望月,时而俯首细寻,看是否有桂子从月中飞堕于桂花影中。这是何等美丽动人的一副画面。一个寻字,而情与景合,意与境会,诗情画意,引人入胜。

    [阅读全文]...

2022-04-17 23:04:05
  • 古诗 《江南春》

  •   《江南春》描绘出了江南的春天,烟雨的江南,为人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唐代: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译文

      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

      散译

      干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有相互映衬的绿树红花,有临水的村庄,有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昔日到处是香烟缭绕的深邃的寺庙,如今亭台楼阁都沧桑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注释

      ⑴莺啼:即莺啼燕语。

      ⑵郭:外城。此处指城镇。酒旗:一种挂在门前以作为酒店标记的小旗。

      ⑶南朝:指先后与北朝对峙的宋、齐、梁、陈*。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据《南史·循吏·郭祖深传》说:“都下佛寺五百余所”。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虚数。

      ⑷楼台:楼阁亭台。此处指寺院建筑。烟雨:细雨蒙蒙,如烟如雾。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的这首诗看来简单,没有一个字不认得,也没有什么看不懂的。但是,要说出它的好处来,却不容易。第一句,“千里莺啼绿映红”,说的不过是长江南岸的春天,鲜花盛开,处处鸟语鸣转。问题在于,直接说“处处”,就没有什么诗意,一定要说“千里”。在里,数字,是认真不得的。

      但是,恰恰有一个人,对这个“千里”发出了疑问,此人名叫杨慎。他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杨慎《升庵诗话》)这个问题,当时没有人能够回答,又过了几百年,到了清朝,有一个人叫何文焕,他说:“‘千里莺啼绿映红’云云,比杜牧《江南春》诗也。升庵谓‘千’应做‘十’。盖‘千里’已听不着,看不见矣,何所云‘莺啼绿映红’耶?余谓作‘十里’,亦未必听得着、看得见。”这种抬杠,在逻辑上,属于反驳中的导谬术:不直接反驳论点,而是顺着你的论点,推倒出一个荒谬的结论来,从而证明你的论点是错误的。何文焕最后说,杜牧说“千里莺啼绿映红”,不过是说诗人觉得到处都是花开鸟语而已。何文焕的原则与杨慎有根本的区别,他认为诗歌只要表现诗人自己的感情和感受就行了。这在当时是一种直觉,今天我们已经有了文艺心理学,大家都知道,诗人带上了感情,感觉就可能产生变异,在语言上就有夸张的自由,没有这种自由,就不能想象;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 想象、虚拟、假定是理解诗歌的关键。

      进入想象和假定、虚拟境界不仅是诗人的自由,而且是读者的自由,诗人用自己的自由想象,激发起读者的想象,带动读者在阅读中把自己的感情和投入到文本的理解中,一起参与创造。越是能激起读者想象的作品越有感染力,读者的想象也是一种创造,这不仅仅表现在所谓“夸张”这一类现象中,而且表现在许多微妙的方面。如下面一句“水村山郭酒旗风”,如果用杨慎的逻辑来推敲,也是有问题的:除了水村、山郭、酒旗以外,就什么也没有了?怎么光有酒旗,为什么没有提到酒店呢?风吹着酒旗,为什么没有人呢?等等,这样的问题,是问不完的,这种问题是外行的问题。 诗人调动读者的想象来参与,却并不提供信息的全部,他只提供了最有特点的细部,把其他部分留给读者去想象,让读者用自己的经验去补充。诗歌的语言越能调动想象,越有质量,关键是要有效地调动。诗人要表现的客观世界和主体情感是无限丰富的,人类的语言不可能全部表达出来。诗人只能选取其中最有特征的部分。特征不是整体,但是它可以刺激读者的想象,把他们的经验和记忆激活。被诗人排斥了的部分就由读者凭自己的想象去填充。所以诗人的语言,从正面来说,要抓住有特点的局部,从反面来说,就是要大幅度省略,在特征以外留下空白。

      回到这首诗上来,为什么诗人只提供了几个意象:水村、山郭、酒旗和风,就抓住了最有特征的部分?这句诗的省略是很大胆的,四个意象之间的空间关系并不确定。它们是任意的并列还是意象叠加呢?好像没有必要太认真,对于想象来说,精确的定位,是有害的。 要彻底弄明白这个问题,还要明确:诗歌的想象性与语法存在着一点矛盾。

      从语法上说,四个名词并列,连介词和谓语动词都没有,连一个独立的都构不成。但是,这并不妨碍读者在脑海里把它想象成一幅图画。若是把四者的关系用动词和介词规定清楚了,反倒有碍诗意的完整了。在诗中,意象的空间位置不确定,才有利于读者的自由想象。最明显的莫过于酒旗和风的关系,这关系是浮动的。这是很好的,但是,如果拘泥于现代汉语语法,读者就可能追问:是风中酒旗在默默地飘舞呢,还是酒旗被风吹得呼拉拉响呢? 正是由于意象的浮动,不确定,才有利于诗人和读者的自由想象双向互动。 既然意象浮动的方法有这样的好处,就应该一直这样浮动下去吗?第三、四句诗,杜牧是不是运用同样的方法呢?似乎不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完全是另外一种句法。 前面两句的好处是十分精练,把好几句话合并成两句话,后面怎样呢?后面的两句,说的是有许许多多的寺庙,第三句还难得地提供了精确的数字,那么第四句有没有提供新信息呢?似乎不多。只把前面的“四百八十寺”变成了“楼台”和“烟雨”的意象。这不是把本来一句话可以说完的,分成两句说了吗? 但是,楼台和烟雨是局部,而前面的千里莺啼和水村山郭、四百八十寺,则是大全景。全诗形象的中心是楼台和烟雨。很明显,对于楼台和烟雨,作者不满足于华美的印象,他先是总体感受,然后把它们笼罩在江南特有的烟雨之幕中,玩味、发现、感叹。

      因为在烟雨之中有点朦胧,让诗人发现佛寺之美,其特点是有点缥缈,超凡脱俗的。接着诗人将这种美的欣赏转化为历史的感叹,南朝已经灭亡了,但寺庙之美却没有变化。 这里有个玩味、发现和激起感慨的过程,如果用一句话,精练是精练了,心理的过程,特别是景观欣赏和历史感叹的双重意味却没有了。用两句写,就显出了心理感知的微妙层次。

    [阅读全文]...

2022-04-10 21:00:30
  • 古诗 江南春

  •   杜牧特别擅长于在寥寥四句二十八字中,描绘一幅幅绚丽动人的图画,呈现一种深邃幽美的意境,《江南春》便是这类型的代表作。

      唐代: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春》译文

      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

      《江南春》注释

      1.莺啼:即莺啼燕语。

      2.郭:外城。此处指城镇。

      3.酒旗:一种挂在门前以作为酒店标记的小旗。

      4.南朝:指先后与北朝对峙的宋、齐、梁、陈*。

      5.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据《南史·循吏·郭祖深传》说:“都下佛寺五百余所”。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虚数。

      6.楼台:楼阁亭台。此处指寺院建筑。

      7.烟雨:细雨蒙蒙,如烟如雾。

      《江南春》赏析

      这首诗是杜牧也是唐代中一首杰出的作品,虽然只是短短的一首七言绝句,但它包含内容的丰富,技巧的高超,正如前人所说,“能以简括,胜人多许”,“包罗万象,真天地间惊人语也”。

      这首诗开头两句的写景在古代诗歌中可以说是非常成功而且非常特出的一例,作者采用了非常特别的一种漂移的视角,通过语言的韵律、笔致的虚灵仅仅通过简单的组合表现出一种飘然远游的动感,而如果不很仔细地看,非常容易忽略这一点。我也是最*一次仔细地思索这首诗才发现,然后看到一位研究者说它非常象是“迅速移动的镜头掠过”江南大地。确实如此,但比起电影的这种技巧它还要更优美从容自然,因为它的动里还蕴有静,而且动静相宜。这种写法在中国的古代诗歌中,是非常少见的,作者凭借自己的想象力仅仅用十四个字便极其成功地完成了这一目的。江南秀美明媚繁丽的风景,作者游兴的欣悦飘然从容,都完美地表现了出来。

      约瑟夫·布罗茨基曾经说,“诗歌是极端个性化的艺术”,而每一件艺术品“均可理解为作者为自己绘制的肖像”。与此类似的和比较接*的说法应该是不算少的。在杜牧的这首诗里,还有相当多的中国古代的优秀诗作中,或者也能够不同程度地体现这一点。诗人艾略特则说,“诗歌不是个性的表现,而是个性的脱离”,“艺术的感情是非个人的”,“当然,只有

      具有个性和感情的人们才懂得想要脱离这些东西是什么意思”。和艾略特差不太多,批评家萨尔达说,诗人在其作品之中固然要显示出其个性,诗人同时是在努力发现某种超个人的东西——或者真理或者美或者生命。同样地,在这首诗里,在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中,也可以说同样能够找得到这样的倾向。可能在许多优秀的艺术作品中,个人性和非个人性往往会以各种形式交织于一起,难以辨清。

      如果说诗的前两句是游走于当前以空间作为背景的江南,那接下来的两句诗人自然地转进至漫漫时间长河里的江南,虽然也还在写景,作者的身形也还是那么流动不居,而较之前两句,用笔更是极其的虚灵。既然是在此时的江南,诗人自然会看到许多南朝时留下的寺庙的楼台建筑,于是很自然诗人想到南朝——那个历史上江南开始盛丽繁华的时期,那个佛教开始兴盛并兴盛一时的时期,那个已成为历史渐渐远去只留下眼前这许多陈迹的时期。一时间,该有多少江山如画、人事代谢,浮现于诗人眼前。但是渐渐地诗人发现,所有这些都和远处烟雨之中那些当年留下的寺庙的楼台建筑一样,仿佛是在烟雨迷蒙之中而无法看清;虽然看不清楚,却也知道,总有许多人物许多事情在时光的烟雨中消磨殆尽,就像后来辛弃疾词中所写:“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只有这些楼台建筑经历了时间的风雨依然还在,“尘事繁堪织”,只有“僧语”才能够“淡如云”。现在呢,会不会将来回首看去,也一样是如此烟雨朦胧?其实就是现在向现在的那些事情看去,真的就看清楚了吗?诗人忽然觉得,都一样地看不清楚,一样地是在烟雨迷蒙之中,“多少楼台烟雨中”——“多少”的楼台啊,而又不止于这些楼台,都是在这样的烟雨之中。原来当他把视界转进时间的浩瀚之海里,无论朝哪一方向远远望去,都是如此地迷蒙而不能够看得清楚。这和的“渡口以上,渡口以下;上游茫茫,下游茫茫;两皆茫茫”,意韵岂非很有些相*。此时杜牧心中,多少迷惘、多少感慨、多少惆怅,他的身形开始变得凝重,渐渐停了下来,终于陷入了沉思之中,不再能如先前的欣悦。

      诗人的思想情感,总是很大程度上受限于他所处的时代以及他个人的时代经历。此时江南美好的春景让往往还是想振作起来的杜牧既感觉*乎无限的美好也感觉到种种迷惘怅恨,一些年后杜牧回忆起江南漫游的生活情景,心中不免怀念,便写下了《念昔游三首》:

      十载飘然绳检外,樽前自献自为酬。

      秋山春雨闲吟处,倚遍江南寺寺楼。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

      曾奉郊宫为*侍,分明??羽林枪。

      题诗水西寺,古木回岩楼阁风。

      半醒半醉游三日,红白花开山雨中。

      再过一些年后,另一位著名的晚人韦庄又来对此江南春景,却只能充满了对于人生世事的如同梦幻之感,觉得世事无常,世界不过仿佛如此无情。于是他写下那首著名的《台城》:“江雨霏霏江草齐, 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 依旧烟笼十里堤。”江南的景色其实依然的美好,只是这美好的景色根本无法让韦庄的内心产生什么希望,他只想要沉醉其中,醉而忘归:“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菩萨蛮》)

      杜牧《叹花》:“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此诗*附会一则传说,说杜牧游湖州时,遇见一民间女子,年十余岁,杜牧与其母相约过十年来娶,后十四年,杜牧始出为湖州刺史,而此时女子已嫁人三年,生二子,而杜牧感叹其事,作此诗。这故事如此富于传奇色彩,一望可知为好事者附会无疑。有学者可能以为此事大致可信或者受此说影响,于是以为此诗是写男女之情。但仔细体会全诗,似乎并非写男女之情,应该是写文人雅士游赏时一种细致幽微的感情,有些惆怅,有些感叹时光荏苒景物变幻之快,风格清俊明朗。

    [阅读全文]...

2022-02-18 15:46:53
关于怒江的古诗 - 句子
关于怒江的古诗 - 语录
关于怒江的古诗 - 说说
关于怒江的古诗 - 名言
关于怒江的古诗 - 诗词
关于怒江的古诗 - 祝福
关于怒江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