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关于石头的四句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石头的四句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石头的四句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关于石头的四句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古诗除夜宿石头驿翻译赏析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两类。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除夜宿石头驿翻译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除夜宿石头驿
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注释:
⑴《全唐诗》题下注曰:"一作石桥馆"。
⑵支离:即分散。《全唐诗》校:"一作羁离"。
⑶愁颜与衰鬓:《全唐诗》校:"一作衰颜与愁鬓"。
⑷又:《全唐诗》校:"一作去"。
译文:
在这寂寞的旅店中有谁来看望慰问,只有一盏冷清的孤灯与人相伴相亲。
今夜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夜晚,我还在万里之外作客飘零未能回转家门。
回首前尘竟是一事无成,令人感到悲凉伤心;孤独的我只有苦笑与酸辛。
愁苦使我容颜变老,白发爬满双鬓,在一片叹息声中又迎来了一个新春。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诗人晚年任抚州(今属江西)刺史时期。这时他正寄寓石头驿(在今江西新建县赣江西岸),可能要取道长江东归故乡金坛(今属江苏)。
《除夜宿石头驿》是一首五律。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这两句是说,诗人飘泊在外,客中寂寞,又值除夕之夜,独自滞留在他乡逆旅,于是引发出无穷的感慨和凄凉——今夜除夜,一年将尽,此时家人团聚,欢度新年,唯独我孤寂一人,仍在万里之外滞留,心情十分难堪。两句诗把悠远的时间性和广漠的空间感,对照并列在一起,具一种百感苍茫的情思,显示出诗人高超的艺术概括力,具深沉的形象感染力。
赏析: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二*。下面是*现代作家、文学翻译家、学者施蛰存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诗人作诗,如果是思想感情的自然发泄,总是先有诗,然后有题目,题目是全诗内容的概括。这首诗的题目是"除夜宿石头驿",可知诗的内容主要是"除夜"和"夜宿"。夜宿的地点是"石头驿",可知是在旅途中夜宿。
第一联"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就写明了一个孤独的旅客夜宿在旅馆中。接着用第二联"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补充说明这个"夜"是"除夜",这个"人"是离家很远的人。
第三联就转到这个"人",独宿在旅馆中,又是在大年夜,他的思想感情怎样呢?"寥落悲前事"是说过去的一切事情,也就是种种生话遭遇,都是非常寂寞,非常失意,只会引起悲感。"支离笑此身"是说现在这个漂泊天涯的躯体,又如此之支离可笑。上句回想过去,没有得意事可供现在愉快地回忆;下句是自怜,现在已没有壮健的躯体能忍受流浪的生活。
第四句紧紧地承接上句。"愁颜与衰鬓"就是"此身"的"支离"形状。这样一个既忧愁,又衰老的旅客,独宿在旅馆里,明日又将逢到春天,真不知今后的命运如何。"明日又逢春"这一句,有两个意义:第一,它的作用是点明题目,结束全诗。今晚是除夕,明天是新年初一,春季的第一天。写的是明日,意义却在今夕。第二,作者用了一个"又"字,有点出人意外。仔细玩味其意义,可以体会到作者的思想基础是对于"逢春"并没有多大乐观的希望。年年逢春,年年仍然在漂泊中,而到了明天,又是一年的春天了。这一句底下,作者还有许多话,没有说出来,让读者去体会。这就是所谓"馀味"。
宋代诗人姜夔在他的《白石道人诗说》中曾谈到诗语以有含蓄为贵,他说:
诗贵含蓄,东坡云:"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也。"山谷尤谨于此,清庙之瑟,一唱三叹,远矣哉。后之学诗者,可不务乎?若句中无馀字,篇中无长语,非善之善者也,句中有馀味,篇中有馀意,善之善者也。
可知最好的诗,必须做到句有馀味,编有馀意,总起来说,就是不可把话说尽,要留有让读者思考的'馀地。作诗者固然要达到这样一种艺术高度,读诗者也需要具备一种探索馀味、馀意的高度欣赏力。
这首诗,一向被认为是唐人五律中的著名作品。其所以著名,完全是由于颔联"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历代以来,到年三十还住宿在旅馆里的人,总会感伤地朗诵这两句,以为诗人已代他形象地说出了寥落支离的情绪。因此,这两句诗成为唐诗中的名句。但是,这两句诗并不是戴叔伦的创作成果,而是他"偷"得来的。早在二百年前,梁武帝萧衍有一首《冬歌》:
一年漏将尽,万里人未归。
君志固有在,妾躯乃无依。
王维《送丘为下第归江东》诗曰:"五湖三亩宅,万里一归人。"这就是戴叔伦的"赃"证。梁武帝写的是一个妇女在除夕怀念她出门在外的丈夫。戴叔伦改了一个字,换了两句的结构,强调了"夜"和"人",放在他这首诗中,就成为警句。
名家点评:
明人唐汝询评云:"幼公去石头不远,而曰万里未归,诗人多诬,不虚哉。"(《唐诗解》)
清人沈德潜评曰:"应是万里归来,宿于石头驿,未及到家也。不然,石城与金坛相距几何,而云万里乎?"(《唐诗别裁》)
吴汝伦:"此诗真所谓情景交融者,其意态兀傲处不减杜公。首尾浩然,一气舒卷,亦大家魄力。"(《唐宋诗要》)
吴山民批此诗:"翻古却健。"(《唐诗正声评醳》)
吴昌祺批此诗:"句警则不免于诞,犹胜‘舍弟江南没’二句也。"(《删订唐诗解》)
徐竹心评此诗:"全诗写情切挚,寄慨深远,一意连绵,凄恻动人,自非一般无病**者可比。"
君至石头驿,寄书黄鹤楼。——李白《答裴侍御先行至石头驿以书见招期月满泛洞庭》
一夜空江烟水冷,石头明月雁声中。——刘翰《石头城》
六代绮罗成旧梦,石头城上月如钩。——鲁迅《无题二首》
万里长江天上来,石头却欲打江回。——杨万里《陪留守余处恭、总领钱进思、提刑傅景仁游清·万里长江天上来》
仙掌月明,石头城下,影摇寒水。——苏轼《水龙吟·雁》
石头巉岩如虎踞,凌波欲过沧江去。——李白《金陵歌送别范宣》
大江盘金陵,诸山横石头。——岑参《送许拾遗恩归江宁拜亲》
快活枕石头,天地任变改。——寒山《诗三百三首》
饥餐一粒伽陀药,心地调和倚石头。——寒山《诗三百三首》
正朔从江左,经营仅石头。——叶绍翁《石头感古》
夜火金陵城,春烟石头濑。——刘长卿《早春赠别赵居士还江左,时长卿下第归嵩阳旧居》
得麟角兮石头足,捋虎须兮林际颠。——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兀然而然》
玉颜送酒铜鞮歌,金管留人石头宿。——韩翃《送中兄典邵州》
雪岭同风当日事,石头束篾旧时麟。——释正觉《送从上人驰书至京西》
宾客追随白下里,莺花明媚石头城。——孙蕡《送高文质游杭州》
火云飞上支提峰,路上石头如火热。——白玉蟾《云游歌·云游难》
又记得江东夏热时,路上石头如火热,教我何处歇。——白玉蟾《云游歌·尝记得洞庭一夜雨》
蕉鹿呦呦栩栩,石头为枕苔为毡。——屠隆《韩蕲王花园老卒歌和吴渊颖》
战骨秋埋湖外草,捷书夜报石头城。——蓝智《赤壁》
李将军本穿杨手,误向南山射石头。——释法薰《送圭士庵归蜀》
若向沧洲犹笑傲,江山虚有石头城。——司空图《南北史感遇十首》
朝云暮雨镇相随,石头城下还相遇。——徐铉《月真歌》
枣巷风雨秋,石头烟水夕。——权德舆《奉和崔评事寄外甥刘同州…杨少尹、李侍御并见寄之作》
夜火人归富春郭,秋风鹤唳石头城。——王维《同崔傅答贤弟》
春天门崒嵂,*石壁立,石头钟阜龙虎东西分。——刘过《望幸金陵》
重入石头城下寺,南朝杉老未干燋。——贾岛《送崔约秀才》
窦融表已来关右,陶侃军宜次石头。——李商隐《重有感》
沧江石头下,沄沄泻天东。——梅尧臣《江宁李谏议》
下通坤轴深莫测,山根欲动石头冷。——谢榛《书客吴海归抚州为乃翁索题四山长歌》
一片暮云千里隔,石头城上望天台。——萨都剌《寄浙东聂经历》
忽忆绣衣人,乘船往石头。——李白《玩月金陵城西孙楚酒楼,达曙歌吹,日晚乘醉》
君家临秦淮,傍对石头城。——岑参《送许子擢第归江宁拜亲,因寄王大昌龄》
云暧淡竹岭,雨昏石头田。——方回《石头田》
免有诸徒弟,时来吊石头。——齐己《自遣》
虏沟桥边石头滑,飞锡径入明光宫。——陆文圭《送北禅释天泉长老入燕》
山围故国周遭在,
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
夜深还过女墙来。
此诗是刘禹锡《金陵五题》的第一首。全诗着眼于石头城,凸显古城的荒凉和寂寞,格调莽苍,境界阔大,感慨深沉。此时大唐帝国是日趋衰败,朝廷大臣相互排挤,藩割势力有所抬头。此诗不只是抒发思古的幽情,实寓有引古惜兴亡之意,望君主以前车之覆为鉴,用内在对比结构暗连出六朝古都昔日的繁华和今日的荒凉。
作者生活在中唐时期,当时朝廷昏庸无能,*荒淫腐败,宦官专权干政,藩镇割据混战,百姓流离失所。这首七绝借慨叹六朝之兴亡,提醒当权者引古鉴今。
“山围故国周遭在”——写山。石头城如旧,六国豪华已失,人事不修,地形之险不足依。
“潮打空城寂寞回”——写水。赋予“潮”以人的情思,因感知拍打的是一座空城而寂寞,江潮犹有今昔盛衰的感慨,何况人呢?用“故”和“空”,使空间和时间结合,给人以荒芜悲凉、物是人非之感。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写月照空城。用万古不变的明月作为古今治乱存亡的见证人,抒发了更深沉的感叹。石头城上的女墙仍在,却无人守护;只有曾照旧时的繁华月,在深夜人静的时候从淮水东边升起可是富贵风流,转眼成空,昔日秦淮河的繁华早已不复存在,此情景是多么寂寞啊!
这首诗咏怀石头城,句句写景实则句句抒情。诗人用深邃独到的眼光透视出自然现象和沧桑变化间的关系。描写石头城,却不描写城内的人、事、物,而放眼寂寞的群山,凄凉的潮水和朦胧的月光,这样石头城更显没落荒凉,扩大了意境,更显雄浑莽苍、深邃幽远的山水长卷的气魄。
四句春节古诗
一、除夕节日来源
除夕,即岁除之夜,它与岁首(新年)首尾相连。旧岁至此夕而除,第二天就换新岁了,故俗以为除夕。除夕作为年尾的节日,源自上古时代岁末除旧布新、祭祀祖先风俗,岁除之日是传统的祭祖节。古籍中有讲到:“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意思就是说天地是生命的根本,祖先是我们人类的根本,祭祖就是一种传承孝道的*俗。
现存文献中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是西晋周处撰著的地方风物志《风土记》。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另据《吕氏春秋·季冬记》中说,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疬之鬼”,每年将尽的时候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据说这也是当时“除夕”节令的*俗之一。
二、四句春节古诗(精选50首)
在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两类。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四句春节古诗(精选50首),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
《春节看花市》
*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列队,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
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2、《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3、《守岁》
宋·苏轼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4、《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5、《人日寄杜二拾遗》
唐·高适
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
身在南蕃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
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
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
6、《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7、《元日玉楼春》
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寻石者
江河岸边的鹅卵石滩上
有那么多玩石爱好者
他们都在认真地寻找着
自己欣赏、最喜爱的奇形石
石头
在石友们眼里就是一种宝贝
倘若寻到那奇形的鹅卵石
是他们最大的收获
也是最开心的一刻
生形别致的奇怪石头
在玩石爱好者手里
有着沉甸甸的份量
是用金钱买不来的宝贝
石友们喜得如意奇石
心里自然乐不可支
如获至宝地带回家
通过精心打磨
再配上那美丽的石座
端端正正地放在客厅里
便成了供人观赏的艺术展品
再取个恰如其分的美妙石名
真是妙不可言,赏心悦目
◇“穿天石”和“穿天节”
在我国不少地方
每年的农历正月中旬
总要举行一次“穿天节”
在这天里
男女老少身着穿天节盛装
活跃在江河岸边的沙滩上
敲锣打鼓,载歌载舞
欢庆“穿天节”的盛大节日
“穿天石”和“穿天节”
都有个古老的神话传说
它是来自女娲补天的故事
当时女娲和兄长伏羲相婚
产生了而今天的人类种族
在欢庆“穿天节”这天
青年男女都用红线绳儿
穿系着有孔的小奇石头
配戴在自己的脖子胸前
以纪念爱情的神话传说
这有小孔的石头
关于石头的诗词
诗较为适合“言志”,而词则更为适合“抒情”。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关于石头的诗词,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答人》
年代: 唐 作者: 太上隐者
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
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
[注释](1)答人:此诗是太上隐者回答别人的问话。此隐者居终南山。(2)历日:日历。(3)不知年:不知道是那年那月。
[译文]我偶然来到这深山的松树下游玩,累了就用石头当枕头无忧无虑地睡上一觉。山中没有记载年月时令的历书,冬去春来,也不知道是那年那月。
如果说陶渊明身居魏晋,慨想羲皇,主要是出于对现实的不满;那么,唐人向往那据说是恬淡无为的太古时代,则多带浪漫的意味。唐时道教流行,此诗作者大约是其皈依者。据《古今诗话》载,这位隐者的来历为人所不知,曾有好事者当面打听他的姓名,他也不答,却写下这首诗。首联“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这与其说是“答人”,毋宁说是有点象传神的自题小像。“偶来”,其行踪显得多么自由无羁,不可追蹑。“高枕”,则见其恬淡无忧。“松树”、“石头”,设物布景简朴,却富于深山情趣。
在这“别有天地非人间”的山中,如同生活在想象中的远古社会,“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陶渊明《桃花源诗》)“寒尽”二字,就含四时成岁之意。而且它还进了一步,虽知“寒尽”岁暮,却又“不知年”。这里当含有两层意思:一层是从“无历日”演绎而来,意即“不解数甲子”(唐人诗句:“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二层是不知今是何世之意,犹《桃花源记》的“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可见诗中人不但在空间上独来独往,在时间上也是无拘无碍的.。到这里,“太上隐者”的形象完成了,且有呼之欲出之感。
“五绝无闲字易,有余味难。”(刘熙载《艺概》)此诗字字无虚设,语语古淡,无用力痕迹;其妙处尤在含意丰茸,令人神远。李太白《山中答俗人问》写问而不答,不答而答,表情已觉高逸。此诗则连问答字面俱无,旁若无人,却又是一篇绝妙的“答俗人问”。只不过其回答方式更为活泼无碍,更为得意忘言,令人有“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之感。
《西塞山怀古》
年代: 唐 作者: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注释】:
西塞山:在今湖北省大冶县东。王濬:晋武帝时益州刺史,受命征吴,造大楼船,直取吴都,吴帝孙皓奉表请降。
【简析】:
这是一首怀古的诗,表明国家统一是人心所向,告诫要防止历史上分割局面的重演,写得含蓄、贴切、自然。
西塞山,在今湖北太冶东面的长江边。岚横秋塞,山锁洪流,形势险峻,是六朝有名的军事要塞。长庆四年(824)刘禹锡由夔州刺史,调任和州刺史,沿江东下,途经西塞山,即景抒怀,写下了这首诗。太康元年(280)晋武帝命王濬率领以高大的战船组成的水军,顺江而下,讨伐东吴。诗人便以这件史事为题,开头写“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便黯然消失。益州金陵,相距遥遥,一“下”即“收”,何其速也!两字对举就渲染出一方是声势赫赫,一方是闻风丧胆。第二联便顺势而下,直写战事及其结果。东吴的亡国之君孙皓,凭借长江天险,并在江中暗置铁锥,再加以千寻铁链横锁江面,自以为是万全之计,谁知王濬用大筏数十,冲走铁锥,以火炬烧毁铁链,结果顺流鼓棹,径造三山,直取金陵。“皓乃备亡国之礼,……造于垒门”(《晋书·王濬传》)。第二联就是形象地概括了这一段历史。
诗的前四句,洗炼、紧凑,在对比之中写出了双方的强弱,进攻的路线,攻守的方式,战争的结局。它只用第一句诗写西晋水军出发,下面就单写东吴:在战争开始的反映,苦心经营的工事被毁,直到举旗投降,步步紧逼,一气直下。人们不仅看到了失败者的形象,也看到了胜利者的那种摧枯拉朽的气势。可谓虚实相间,胜败相形,巧于安排。
诗人在剪裁上颇具功力。他从众多的史事中单选西晋灭吴一事,这是耐人寻味的,因为东吴是六朝的头,它又有颇为“新颖”的防御工事,竟然覆灭了。照理*应引以为鉴,其实不然。所以写吴的灭亡,不仅揭示了当时吴王的昏聩,更表现了那些后来者的愚蠢,也反映了国家的统一是历史的必然。其次,诗人写晋吴之战,重点是写吴,而写吴又着重点出那种虚妄的精神支柱“王气”、天然的地形、千寻的铁链,皆不足恃。这就从反面阐发了一个深刻的思想,那就是“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刘禹锡《金陵怀古》)。可见如此剪裁,就在于它能完满地表现其主题思想。
清代屈复评这首诗说:“前四句止就一事言,五以‘几回’二字括过六代,繁简得宜,此法甚妙。”(《唐诗成法》)不过应该指出,若是没有前四句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思想,第五句是难以收到如此言简意赅的效果。第六句“山形依旧枕寒流”,山形,指西塞山;寒流,指长江,“寒”字和结句的“秋”字相照应。诗到这里才点到西塞山,那么前面所写,是不是离题了呢?没有。因为西塞山之所以成为有名的军事要塞,之所以在它的身边演出过那些有声有色载入史册的“活剧”,就是以南北分裂、南朝*存在为条件的。因此前面放眼六朝的兴亡,正是为了从一个广阔的历史背景中引出西塞山,从而大大开拓了诗的境界。诗人不去描绘眼前西塞山如何奇伟竦峭,而是突出“依旧”二字,亦是颇有讲究的。山川“依旧”,就更显得人事之变化,六朝之短促,不仅如此,它还表现出一个“江山不管兴亡恨,一任斜阳伴客愁”(包佶《再过金陵》)的意境。这些又从另一个角度对上一句的“伤”字作了补充,所以纪昀说:“第六句一笔折到西塞山是为圆熟”
第七句宕开一笔,直写“今逢”之世,第八句说往日的军事堡垒,如今已荒废在一片秋风芦荻之中。这残破荒凉的遗迹,便是六朝覆灭的见证,便是分裂失败的象征,也是“今逢四海为家”、江山一统的结果。怀古慨今,收束了全诗。
刘禹锡的这首诗,寓深刻的思想于纵横开阖、酣畅流利的风调之中,诗人好象是在客观地叙述往事,描绘古迹,其实并非如此,翻一翻历史,便知道在唐宪宗时期曾经取得了几次*定藩镇割据战争的胜利,国家又出现了比较统一的局面,不过这种景象只是昙花一现,公元八二一年到八二二年河北三镇又恢复了割据局面。刘禹锡在这首诗中,把嘲弄的锋芒指向在历史上曾经占据一方、但终于覆灭的统治者,这不正是对重新抬头的割据势力的迎头一击吗!当然,“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花》”(《金陵五题·台城》),这个六朝覆灭的教训,对于当时骄侈腐败的唐王朝来说,也是一面很好的镜子。
月亮的古诗四句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战争以前*所有的'诗歌,与*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月亮的古诗四句,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月亮的四句古诗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玉阶怨》【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秋浦歌其十三》【唐】李白
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月》【唐】薛涛
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
《暮江吟》【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霜月》【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漫兴》一首【唐】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泊秦淮》【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枫桥夜泊》【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明月夜留别》【唐】李冶
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
《江楼有感》【唐】赵嘏
独上江楼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安石《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李白《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卢纶《塞下曲》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刘禹锡《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王昌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卢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拓展阅读:更多描写月亮的古诗
《采桑子》
宋·吕本中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
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
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玉阶怨》
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秋浦歌其十三》
唐·李白
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
石头现代诗歌
在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诗歌很是熟悉吧,诗歌饱含丰富的感情和想象。那什么样的诗歌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石头现代诗歌,欢迎大家分享。
石头
有人骂我顽固不化
有人骂我铁石心肠
我始终缄口不言
我不懂用什么去辩白
我是无辜的
但历史却给我背上黑锅
我注定是要沉默的
在荒芜的坟冢
我的身上刻着别人的名字
痛的是我
垂青的却是别人
我天生是硬性的
我该庆幸
我是铁骨铮铮的汉子
有着铁一般的血性
直到有一天
我有幸从某人口中,听到
撞出思想的火花
我的生命仿佛从那刻起
开始点燃
石头无言
太阳照耀石头微笑
我听见夏虫在吟唱
细声低语
浪漫多情
在石头的心灵里倾诉
月亮隐入石头的梦中
我听见了花的梦呓
带着雨露
牵着温暖
在石头的缝隙间灼灼妖艳
星辰沐浴了石头的笑脸
我听见了小草的缠绵
成熟香软
呢喃甜蜜
在石头的水珠里娇嫩
我听见了花的梦呓
带着雨露
牵着温暖
哦
小小的虫儿
小小的花朵
小小的青草
在石头无言的温暖中
渴望读懂心中的永恒
它说
一块石头不安于被土覆盖
整日里叽叽喳喳,瓮声瓮气
孔子评价《诗经》的功能在于“兴观群怨”,这里的“怨”就是指的讽喻诗,就是表达出诗歌乃至于古代文学的批判和讽刺功能。
其实对于这些古代诗人来讲,他们不见得一定要在诗歌当中表达出多么强烈的批判性,只需要客观反映社会现实就可以了。最具代表性的那就是杜甫的诗词。虽然他极少在诗歌当中用评述的语言加以直接批判,但是却也能够读得出蕴含在其中的讽刺和批判意味。
但同时还有很多的文人更加*惯于歌功颂德,而这样的行为也被不少的诗人当作了批判的对象。比如清代一首古诗并不太知名,却狠狠地讽刺了那些歌功颂德的文人们。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这首古诗就是清代诗人袁枚的《马嵬》,从题目当中就能够看得出这是借唐玄宗和杨贵妃之间的故事而表达出的内容。马嵬是杨贵妃的自缢之地,也是唐玄宗和杨贵妃之间爱情故事的终结之地。
第一句“莫唱当年长恨歌”,提到典故,就是白居易的《长恨歌》。在白居易的《长恨歌》当中,对于唐玄宗杨贵妃他们俩的爱情故事进行了非常详细地描绘。这首古诗非常长,而且情真意切,流传甚广。把唐玄宗宠幸杨贵妃而造成的政治悲剧和爱情悲剧书写得比较全面。
但是在清代诗人袁枚的笔下,白居易的这首古诗就有几份歌功颂德之嫌。毕竟白居易把重点放在了两个人的爱情故事之上。“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为什么一定要写帝王的爱情故事呢?要知道在民间也曾经有牛郎织女这样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啊!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而且要抒发两个人的爱情悲剧,杜甫笔下三吏三别当中的哪一篇,不是真正能够激动人心的诗歌,哪一个不比《长生殿》所叙述的爱情故事更加动人?
这里的《长生殿》就是清清初剧作家洪昇创作的传奇(戏剧),同样讲述的也是杨贵妃和唐玄宗两人之间的爱情故事。
杜甫《石壕吏》、《新婚别》是他“三吏三别”中的名篇,尤其是《新婚别》中拟写一个新娘子“暮婚晨告别”的痛苦,最为凄婉动人。在《垂老别》中,又描写了一个“子孙阵亡尽”的老翁,更是让人不忍卒读。
在袁枚看来,除了杜甫的唐诗之外,不管是白居易还是清代的剧作家洪昇,都专注于描写帝王将相的家事。他们的故事固然是动人的,但又如何能比得上普通民众的喜怒哀乐?如此一代代演绎下去,岂不就是在为帝王将相歌功颂德而贬低普通人吗?
这首古诗虽然已经过去了将*300年,但是今天读来依然有非常深刻的批判力量。
苏轼关于石头的诗词
话说北宋哲宗年间(1093年)苏东坡被贬定州(河北定州市),他赴任定州知州后,在自己的后花园偶得一石(图一前),此石质地坚润,黑地白脉,明快的白色花纹,形似溪水瀑泉、浪涌雪沫,犹如一幅若隐若现的山水画卷,苏东坡看后如获至宝,遂将此石定名“雪浪石”,以汉白玉大盆盛之,并将自己的居室称为“雪浪斋”。下面是苏轼关于石头的诗词的内容,欢迎阅读!
《雪浪石》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太行西来万马屯,势与岱岳争雄尊。
飞狐上党天下脊,半掩落日先黄昏。
削成山东二百郡,气压代北三家村。
千峰右卷矗牙帐,崩崖凿断开土门。
朅来城下作飞石,一炮惊落天骄魂。
承*百年烽燧冷,此物僵卧枯榆根。
画师争摹雪浪势,天工不见雷斧痕。
离堆四面绕江水,坐无蜀士谁与论。
老翁儿戏作飞雨,把酒坐看珠跳盆。
此身自幻孰非梦,故园山水聊心存。
赏析
这首咏物诗写于元祐八年在广州任上。雪浪石是作者在定州得到的石,黑色有白文,白文如水在石间奔流,形似雪浪,遂以大盆盛之欣赏,并将其居室名为“雪浪斋”。此诗既以石为名。全诗可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从开头到“此物僵卧枯榆根”。诗一开头并非直写“雪浪石”,而是从“雪浪石”不*凡的来历展开笔墨。写它来自太行山上,然后以雄健之笔描摹太行山——太行山势高大雄伟可与泰山争尊,它的飞狐、上党山脉,地势极高,故曰“天下脊”,挡住了日月出没;山势之高割开了山东二百郡,气势之大使山西北部人烟稀少。千峰万峦犹如矗立的军帐,崩崖凿断开辟了太行陉口。这样雄伟的太行山令人敬仰!这块“雪浪石”出于太行山,是当年与敌人激战时作的“飞石”,“一炮惊落天骄魂”一句,歌颂此“雪浪石”昔日与敌作战时的非凡经历。此句很好地表达了诗人驻守定州是为了备边抗敌的`雄心。“承*百年烽燧冷,此物僵卧枯榆根”二句,表面上写“雪浪石”以后僵卧枯榆树根旁,不能再抗敌的遭遇,从而表达了诗人报国不得的悲慨。此是全诗揭示题旨之处。
第二部分从“画师争摹雪浪石”到全诗结束,写雪浪石现在的处境。“画师争摹雪浪石”一句颇多感慨,原本是惊落天骄魂的飞石,现在变成了被争摹玩味的观赏石。它既没有天工斧凿伟大痕迹,放在水盆中虽可四面环水,但却发挥不了都江堰的水利作用。“坐无蜀士谁与论”一句,从都江堰又联想到四川老家,可是眼前没有蜀地老乡,能与谁人谈今论古呢?此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老翁儿戏作飞雨”以下,写自己将雪浪石放在大盆中,激水其上,犹如飞雨,只能“把酒坐看珠跳盆”了。想到石的遭遇,联想到自己被贬的处境,深感到世事变化,一切似在梦境之中,只能以石寄托思乡之情而已。
此首虽是咏物诗,并不描摹物之本身形貌,而是从“雪浪石”的来历、遭遇、处境等寄托了诗人报国不得的感慨,其立意深、构思巧由此可见。全诗风格雄伟矫健而又沉郁顿挫。
关于石头的四句古诗
与石头有关的四句古诗
石头的诗句
石头诗句
说石头的古诗
扔石头的古诗
吹石头的古诗
赞石头的古诗
摘石头的古诗
石头墙的古诗
有关石头的石的古诗
石头玉石的古诗
石头的句子
写石头的诗句
石头和玉的古诗
石头的古诗大全
水和石头的古诗
写石头的句子
有关石头的诗句
关于石头的诗句
神奇的石头古诗
石头城古诗中的石头城是哪
石头古诗的视频
有关石头草的古诗
五色石头的古诗
石头与月亮的古诗
赞赏石头的古诗
跟石头有关的古诗
有关石头的诗句古诗
关于写石头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