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壮族3月3的古诗

关于关于壮族3月3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壮族3月3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壮族3月3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关于壮族3月3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407) 语录(145) 说说(135) 名言(5) 诗词(659) 祝福(39) 心语(6)

  • 壮族三月三*俗

  • 壮族三月三*俗

      说到壮族三月三*俗,很多人只知道对歌谈情,其实壮族三月三*俗有很多,抢花炮、抛绣球、吃五色糯米板等也是有趣的节日活动。下面小编为您介绍壮族三月三*俗。

      1、包五色糯米板

      节前家家准备五色糯米板和彩蛋。人们采来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蕃藤、用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红、黄、黑、紫、白五色糯饭。相传,这种食品是深得仙女们的赞赏后流传下来的;也有人说是祭祀歌仙刘三姐的。吃了这种饭,人丁兴旺,身体健壮。彩蛋则是歌圩中男女青年用以交际传达情感的物品。

      壮家人喜爱五色饭,把它作为幸福吉祥的象征。除了农历三月初三外,社日、中元节,甚至过年等,也有人做五色糯米饭吃。在孩子满月、新居落成等喜庆日子里,也要蒸煮五色饭分送左邻右舍。壮人也爱枫叶,认为枫叶能除邪驱鬼,给人带来吉利和*安。所以,农历三月三做五色饭的时候,家家户户门口都插上一枝精心挑选的枫叶。甚至做五色饭的染料渣,也要撒在房屋外围的墙脚下,以求驱邪保*安。

      2、抢花炮

      在农历三月三以及秋收之后,广西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民间会自发组织抢花炮运动。男女老少都会穿上节日盛装,天刚亮就争先恐后地奔向活动场所,抢得花炮的人被认为来年最有福气,也最受姑娘青睐。

      参与抢花炮的每支队有8人,队员通过突破、挡人、变向、快冲等方式冲进对方炮台,将花炮放入算得分。规则类似于西方的橄榄球运动,故被称为东方橄榄球。传统的花炮是一个铁制圆环,直径约5厘米,外用红布或红绸缠绕。比赛场地通常设在河岸或山坡上,不限人数,也不分队数,每炮必抢,三炮结束。

      3、绣球传情

      歌圩的绣球是姑娘们在节前赶制的工艺品,制作工艺都很精巧,个个都是丝织工艺品:十二花瓣连结成一个圆球形,每一片花瓣代表着一年中的某个月份,上面绣有当月的花卉。有些绣球做成方形、多角形等。绣球内装豆粟或棉籽。球上连着一条绸带,下坠丝穗和装饰的珠子,象征着纯洁的爱情。

      传说靖西县旧州古镇,贫穷人家的儿子阿弟爱上了邻村的姑娘阿秀。阿秀在一次赶圩时,被镇上一个恶少看上了,要娶阿秀为妻,阿秀以死相胁,誓死不从。恶少贿赂官府,将阿弟判了死刑并关进地牢,等待秋后问斩。阿秀哭瞎了双眼后,开始为阿弟缝制绣球。针扎破了手,血流在了绣球上。经过九九八十一天,绣球做好了。

      阿秀用变卖了手饰的钱和家中的积蓄,买通了狱卒,见到了已被折磨的骨瘦如柴的阿弟,阿秀从身上取出绣球戴在了阿弟的.脖子上。这时,奇迹出现了,只见灵光一闪,阿秀、阿弟和家人便不见,等醒来时,已躺在远离恶魔的一处美丽富饶的山脚下。后来,阿秀和阿弟结婚了,生了一儿一女,靠着自已勤劳的双手,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就是绣球的由来。

      4、打扁担

      打扁担是传统的自娱自乐活动,每一个壮家人都是打着堂的演员,妇女的动作轻巧优美,男子的动作刚劲有力,自娱自乐的打着堂,寄托着壮族人民祈望丰收的愿望。

      打扁担的舞蹈形式有双人舞、四人穿花、多人穿花等各种套式。舞者多为双数。表演者手拿扁担,围在长凳或舂米槽旁,有节奏地时而敲打板凳,时而互相撞击扁担。扁担在手中运用自如,或正面、或反面、或侧面敲打,发出的声音或脆、或沉,声声相异,形成节奏明快、起伏有致的韵律。在扁担不断相击中,表演者不停地穿花转动,更使人眼花缭乱。技巧娴熟的各种动作,在声声扁担撞击声中轻松完成。

      5、对歌谈情

      三月三歌圩是男女青年进行交际的好时机。每逢歌圩,方圆数十里内的男女青年聚集在歌圩点。小伙子在歌师的指点下与中意的姑娘对歌。

      通常是男青年先主动唱游览歌,观察物色对手,遇到合适的对象,便唱起见面歌、邀请歌。女方若有意就答应。男青年再唱询问歌,彼此有了情谊,唱爱慕歌、交情歌。歌词皆即兴发挥,脱口而出。若姑娘觉得眼前的小伙子人才、歌才都满意,便趁旁人不注意,悄悄将怀中的绣球赠与意中人,他则报之以手帕、毛巾之类的物品,然后歌声更加甜蜜,遂订秦晋之好。

      对歌前,刘三姐的神像由众人抬着*一周,人们祈求她赐予歌才,保佑三月三歌圩人人对歌如意。人们敬完了歌仙刘三姐,争相亮开歌喉,相互对唱,歌声此起彼落。男女老少在这歌圩中度过一个个不眠之夜。

      6、打铜鼓

      广西的一些少数民族素来有在节日庆典或祭祀中击打铜鼓的*惯,这一风俗一直沿袭至今,现在东兰、天峨等地壮族群众每年过三月三和春节,都安、巴马、大化等地瑶族群众过祝着节,南丹瑶族举行葬礼祭祀,南丹中堡苗族过春节或遇上喜庆时都要以击铜鼓的方式表示庆贺或悼念之情。

      铜鼓是壮族最具代表性的文物,不仅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也曾是传递战争信号、陪葬和祭祖驱邪的器物使用。壮族每逢婚丧嫁娶、乔迁新居和盛大节日,都有打铜鼓、唱山歌的*惯,铜鼓文化已经成为壮族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流传在壮族地区的铜鼓舞,表演时,一般是将四面铜鼓挂在村前的大榕树上,由四个小伙子敲击,作为伴奏;前面置一大皮鼓,由一老鼓手双手持棍敲击,他是舞蹈的主要表演者。他边敲鼓,边舞蹈,有正面打、抬腿打、转身打、翻身打等各种击鼓动作,节奏由慢到快,反复变化,舞姿灵活敏捷。另有两个小伙,一个左肩扛竹筒,右手持竹棍边敲竹筒边舞,另一个拿雨帽为击鼓者扇凉,边扇边舞,三人彼此穿插跳跃,配合自然协调,场面热烈,情绪欢腾。

      7、碰彩蛋

      彩蛋是把熟鸡蛋染成彩色用以传情之物。小伙子在歌圩中手握彩蛋去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如果不愿意就把蛋握住不让碰,如果有意就让小伙子碰。蛋碰裂后两人共吃彩蛋,这就播下了爱情的种子。如今,碰彩蛋有了碰碰碰,碰出好运气的意头。

      壮族

      三月三赶歌圩,搭歌棚,举办歌会,青年男女们对歌、碰蛋、抛绣球,谈情说爱。相传为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而形成的节日,故又称歌仙节。壮族多于三月三来扫墓,通常在三月三时蒸五色糯米饭。

      花炮节

      侗家传说,古时侗家的原始属地总是以桐树开花时为插秧节。但有一年桐树没有开花,结果误了农时,只好逃荒到报京一带,为了吸取过去的教训,每到三月初三人们便吹芦笙唱歌,走访亲友,并相互提醒该忙农事侗族,多于节日举行抢花炮、斗牛、斗马、对歌、踩堂等活动,亦称“花炮节”。

      侗族三月三,节期为五天。每逢农历三月初一,家家户户便开始准备。

      初二,姑娘们相邀到河边捞鱼抓虾,并与小伙子们在坡上备办野餐。

      初三清晨,姑娘们精心打扮后,提上精巧的竹篮,到菜园采来满监葱蒜,在泉边用水洗净。她们排成一字长龙,站在水边小路上,羞涩地挥动篮子,悄悄地向山坡上张望,等待情郎讨取。此时山坡上早已站满了人,里边有姑娘的家人,要看看到底是哪家后生讨走了篮子。一群穿着整洁青布对襟上衣的小伙子,在人们善意的哄笑中,一个跟一个地走上水边小路。这时,小伙子们当众向意中人讨篮,得到者会迎来一阵"噢噢"的赞叹声,小伙子可与姑娘悄声约定还篮时间。讨不到篮子的小伙子会招来围观者"嘘嘘"的嘲讽声,而后在寨旁山坡上对歌,以歌声继续寻觅知音,一直唱到天亮。这天中午,人们集中在寨中心的场地上欢歌狂舞。

      三月初四还要举行盛大的化装舞会。初五下午要为前来观看的邻*村寨的客人举行欢送仪式。

      会男女

      三月三上巳节中有一种奇特的风俗,即“会男女”。我国众多少数民族,如壮族、侗族、布依族、水族、低佬族、舍族等民族中,三月三是一个传统节日。

      这一天,壮族同胞都赶歌坪,搭歌棚,举办歌会,让青年男女们对歌、碰鸡蛋、抛绣球、谈情说爱。侗族同胞抢花炮、斗牛、斗鸟、对歌、踩堂。布依族杀猪祭社神、山神,吃黄色糯米饭,各寨三四日内不相往来。瑶族也以三月三为歌节,除唱序歌、散歌外,还唱诉苦歌和谢仙歌。但很少唱情歌。舍族以三月三为谷米的生日,家家吃乌米饭。

      三月三、踏沙滩

      在象山石浦镇流传着三月三踏沙滩的*俗。相传当地农历三月初三前后,地温和水温逐渐升高,浅海辣螺争相爬上滩头繁殖。当地人便在这个季节去沙滩拾螺,由此产生“三月三、踏沙滩”的劳动场景。及至如今在当地已经形成了以民间民俗文化活动为主体,以体育、渔业竞技项目以及所邀外地歌舞、杂技节目为陪衬的活动。

    [阅读全文]...

2022-04-16 18:00:22
  • 壮族三月三歌节

  • 修养,传统节日
  • 壮族三月三歌节

      节日,是指生活中值得纪念的重要日子。是世界人民为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是世界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壮族三月三歌节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广西素有“歌海”之称,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其中以农历三月初三为隆重。

      这一天,家家户户制作五色糯饭,染红彩蛋,欢度节日,有的持续二三天。各地歌节有特定的聚会场地。一般为峒场坡地。有的以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参加者以未婚男女青年为主体,老人小孩亦来游乐助兴。

      在歌圩场四周,摊贩云集,民间贸易活跃。较大的歌圩,方圆几十里成千上万的男女老少都前来参加,人山人海,歌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著名的歌圩有巴马的.盘阳河畔、都安的棉山、田阳的乔业、田东的仰岩、宜山的下涧、柳州的鱼峰山等处。人们到歌圩场上赛歌、赏歌;男女青年对歌交情,情投意合者便互赠信物,以为定情。

      三月歌圩亦称三月三歌节,是壮族的传统节日。

      节日*俗

      包五色糯米饭

      节前家家户户准备五色糯米饭和彩蛋。人们采来红兰草、黄饭花或黄栀子、枫叶、紫蕃藤,用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红、黄、黑、紫、白五色糯米饭。相传,这种食品是深得仙女们的赞赏后流传下来的;也有人说是祭祀歌仙刘三姐的。吃了这种饭,人丁兴旺,身体健壮。

      抢花炮

      在农历三月初三以及秋收之后,广西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民间会自发组织抢花炮运动。

      参与抢花炮的每支队有8人,队员通过突破、挡人、变向、快冲等方式冲进对方炮台,将花炮放入算得分。规则类似于西方的橄榄球运动,故被称为“东方橄榄球”。传统的“花炮”是一个铁制圆环,直径约5厘米,外用红布或红绸缠绕。比赛场地通常设在河岸或山坡上,不限人数,也不分队数,每炮必抢,三炮结束。

      绣球传情

      歌圩的绣球是姑娘们在节前赶制的工艺品,制作工艺都很精巧,个个都是丝织工艺品:十二花瓣连结成一个圆球形,每一片花瓣代表着一年中的某个月份,上面绣有当月的花卉。有些绣球做成方形、多角形等。绣球内装豆粟或棉籽。球上连着一条绸带,下坠丝穗和装饰的珠子,象征着纯洁的爱情。

      打扁担

      打扁担是传统的自娱自乐活动,每一个壮家人都是“打着堂”的演员,妇女的动作轻巧优美,男子的动作刚劲有力,自娱自乐的“打着堂”,寄托着壮族人民祈望丰收的愿望。

      打扁担的舞蹈形式有双人舞、四人穿花、多人穿花等各种套式。舞者多为双数。表演者手拿扁担,围在长凳或舂米槽旁,有节奏地时而敲打板凳,时而互相撞击扁担。

      对歌谈情

      “三月三”歌圩是男女青年进行交际的好时机。每逢歌圩,方圆数十里内的男女青年聚集在歌圩点。小伙子在歌师的指点下与中意的姑娘对歌。

      通常是男青年先主动唱“游览歌”,观察物色对手,遇到合适的对象,便唱起见面歌、邀请歌。女方若有意就答应。男青年再唱询问歌,彼此有了情谊,唱爱慕歌、交情歌。歌词皆即兴发挥,脱口而出。若姑娘觉得眼前的小伙子人才、歌才都满意,便趁旁人不注意,悄悄将怀中的绣球赠与意中人,“他”则报之以手帕、毛巾之类的物品,然后歌声更加甜蜜,遂订秦晋之好。

      打铜鼓

      广西的一些少数民族素来有在节日庆典或祭祀中击打铜鼓的*惯,这一风俗一直沿袭至今,东兰、天峨等地壮族群众每年过“三月三”和春节,都安、巴马、大化等地瑶族群众过祝着节,南丹瑶族举行葬礼祭祀,南丹中堡苗族过春节或遇上喜庆时都要以击铜鼓的方式表示庆贺或悼念之情。

      碰彩蛋

      彩蛋是把熟鸡蛋染成彩色用以传情之物。小伙子在歌圩中手握彩蛋去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如果不愿意就把蛋握住不让碰,如果有意就让小伙子碰。蛋碰裂后两人共吃彩蛋,这就播下了爱情的种子。如今,碰彩蛋有了“碰碰碰,碰出好运气”的意头。

    [阅读全文]...

2022-03-24 18:32:02
  • 壮族三月三的*俗

  • 壮族三月三的*俗

      说到壮族三月三*俗,很多人只知道对歌谈情,其实壮族三月三*俗有很多,抢花炮、抛绣球、吃五色糯米板等也是有趣的节日活动。下面是语文迷小编为收集整理的壮族三月三*俗,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1、包五色糯米板

      节前家家准备五色糯米板和彩蛋。人们采来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蕃藤、用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红、黄、黑、紫、白五色糯饭。相传,这种食品是深得仙女们的赞赏后流传下来的;也有人说是祭祀歌仙刘三姐的。吃了这种饭,人丁兴旺,身体健壮。彩蛋则是歌圩中男女青年用以交际传达情感的物品。

      壮家人喜爱五色饭,把它作为幸福吉祥的象征。除了农历三月初三外,社日、中元节,甚至过年等,也有人做五色糯米饭吃。在孩子满月、新居落成等喜庆日子里,也要蒸煮五色饭分送左邻右舍。壮人也爱枫叶,认为枫叶能“除邪驱鬼”,给人带来吉利和*安。所以,农历三月三做五色饭的时候,家家户户门口都插上一枝精心挑选的枫叶。甚至做五色饭的染料渣,也要撒在房屋外围的墙脚下,以求驱邪保*安。

      2、抢花炮

      在农历三月三以及秋收之后,广西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民间会自发组织抢花炮运动。男女老少都会穿上节日盛装,天刚亮就争先恐后地奔向活动场所,抢得花炮的人被认为来年最有福气,也最受姑娘青睐。

      参与抢花炮的每支队有8人,队员通过突破、挡人、变向、快冲等方式冲进对方炮台,将花炮放入算得分。规则类似于西方的橄榄球运动,故被称为“东方橄榄球”。传统的“花炮”是一个铁制圆环,直径约5厘米,外用红布或红绸缠绕。比赛场地通常设在河岸或山坡上,不限人数,也不分队数,每炮必抢,三炮结束。

      3、绣球传情

      歌圩的绣球是姑娘们在节前赶制的工艺品,制作工艺都很精巧,个个都是丝织工艺品:十二花瓣连结成一个圆球形,每一片花瓣代表着一年中的某个月份,上面绣有当月的花卉。有些绣球做成方形、多角形等。绣球内装豆粟或棉籽。球上连着一条绸带,下坠丝穗和装饰的珠子,象征着纯洁的爱情。

      传说靖西县旧州古镇,贫穷人家的儿子阿弟爱上了邻村的姑娘阿秀。阿秀在一次赶圩时,被镇上一个恶少看上了,要娶阿秀为妻,阿秀以死相胁,誓死不从。恶少贿赂官府,将阿弟判了死刑并关进地牢,等待秋后问斩。阿秀哭瞎了双眼后,开始为阿弟缝制绣球。针扎破了手,血流在了绣球上。经过九九八十一天,绣球做好了。

      阿秀用变卖了手饰的钱和家中的积蓄,买通了狱卒,见到了已被折磨的骨瘦如柴的阿弟,阿秀从身上取出绣球戴在了阿弟的脖子上。这时,奇迹出现了,只见灵光一闪,阿秀、阿弟和家人便不见,等醒来时,已躺在远离恶魔的一处美丽富饶的山脚下。后来,阿秀和阿弟结婚了,生了一儿一女,靠着自已勤劳的双手,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就是绣球的由来。

      4、打扁担

      打扁担是传统的自娱自乐活动,每一个壮家人都是打着堂的演员,妇女的动作轻巧优美,男子的动作刚劲有力,自娱自乐的“打着堂”,寄托着壮族人民祈望丰收的愿望。

      打扁担的舞蹈形式有双人舞、四人穿花、多人穿花等各种套式。舞者多为双数。表演者手拿扁担,围在长凳或舂米槽旁,有节奏地时而敲打板凳,时而互相撞击扁担。扁担在手中运用自如,或正面、或反面、或侧面敲打,发出的声音或脆、或沉,声声相异,形成节奏明快、起伏有致的韵律。在扁担不断相击中,表演者不停地穿花转动,更使人眼花缭乱。技巧娴熟的各种动作,在声声扁担撞击声中轻松完成。

      5、对歌谈情

      三月三歌圩是男女青年进行交际的好时机。每逢歌圩,方圆数十里内的男女青年聚集在歌圩点。小伙子在歌师的指点下与中意的姑娘对歌。

      通常是男青年先主动唱“游览歌”,观察物色对手,遇到合适的对象,便唱起见面歌、邀请歌。女方若有意就答应。男青年再唱询问歌,彼此有了情谊,唱爱慕歌、交情歌。歌词皆即兴发挥,脱口而出。若姑娘觉得眼前的小伙子人才、歌才都满意,便趁旁人不注意,悄悄将怀中的绣球赠与意中人,“他”则报之以手帕、毛巾之类的物品,然后歌声更加甜蜜,遂订秦晋之好。

      对歌前,刘三姐的神像由众人抬着*一周,人们祈求她赐予歌才,保佑三月三歌圩人人对歌如意。人们敬完了歌仙刘三姐,争相亮开歌喉,相互对唱,歌声此起彼落。男女老少在这歌圩中度过一个个不眠之夜。

      6、打铜鼓

      广西的一些少数民族素来有在节日庆典或祭祀中击打铜鼓的*惯,这一风俗一直沿袭至今,现在东兰、天峨等地壮族群众每年过三月三和春节,都安、巴马、大化等地瑶族群众过祝着节,南丹瑶族举行葬礼祭祀,南丹中堡苗族过春节或遇上喜庆时都要以击铜鼓的方式表示庆贺或悼念之情。

      铜鼓是壮族最具代表性的文物,不仅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也曾是传递战争信号、陪葬和祭祖驱邪的器物使用。壮族每逢婚丧嫁娶、乔迁新居和盛大节日,都有打铜鼓、唱山歌的*惯,铜鼓文化已经成为壮族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流传在壮族地区的铜鼓舞,表演时,一般是将四面铜鼓挂在村前的大榕树上,由四个小伙子敲击,作为伴奏;前面置一大皮鼓,由一老鼓手双手持棍敲击,他是舞蹈的主要表演者。他边敲鼓,边舞蹈,有正面打、抬腿打、转身打、翻身打等各种击鼓动作,节奏由慢到快,反复变化,舞姿灵活敏捷。另有两个小伙,一个左肩扛竹筒,右手持竹棍边敲竹筒边舞,另一个拿雨帽为击鼓者扇凉,边扇边舞,三人彼此穿插跳跃,配合自然协调,场面热烈,情绪欢腾。

      7、碰彩蛋

      彩蛋是把熟鸡蛋染成彩色用以传情之物。小伙子在歌圩中手握彩蛋去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如果不愿意就把蛋握住不让碰,如果有意就让小伙子碰。蛋碰裂后两人共吃彩蛋,这就播下了爱情的种子。如今,碰彩蛋有了“碰碰碰,碰出好运气”的意头。

      来历:

      三月三是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对歌又是三月三的一项主要活动,因此又称“歌圩”或“歌节”。

      歌圩,是壮族民间传统文化活动的',也是男女青年进行社交的场所。壮族歌圩,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有着许多动人的传说。其中比较流行的是“赛歌择婿”的故事。传说在以前,有位壮族老歌手的闺女长的十分美丽,又很会唱山歌,老人希望挑选一位歌才出众的青年为婿。各地青年歌手纷纷赶来,赛歌求婚,从此就形成了定期的赛歌*。阿昌族会街节是户撒和腊撒地区的传统节日。过去多在农历九月中旬举行,一般持续5天左右,现在已改在国庆节前后的三天举行。

      *俗:

      “三月三”,方圆数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兴高采烈地穿上节日盛装赶来参加,少者几百人,多达数千人或上万人。顿时,人山人海,歌声嘹亮,成了歌的海洋。搭彩棚、摆歌台、抛彩球、择佳偶,别有风情。在歌圩上,各村屯的男女青年,各自三五或群,寻找别村的青年,集体对唱山歌。通常由男青年主动先唱“游览歌”,观察物色对手;遇有比较合适的对象,便唱“见面歌”和“邀请歌”;得到女方答应,就唱“询问歌”;彼此互相了解,便唱“爱慕歌”、“交情歌”;分别时则唱“送别歌”,歌词随编随唱,比喻贴切,亲切感人,青年男女经过对歌后接触,建立一定感情,相约下次歌圩再会。

      歌圩上,除对歌外,还举行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有精彩的抛绣球,有趣的碰红蛋,热闹的放花炮,以及演出群众喜闻乐见的壮戏等。

    [阅读全文]...

2022-01-15 10:52:37
  • 壮族三月三的来历

  • 修养
  • 壮族三月三的来历

      壮族三月三是广西打造的展现民族文化魅力、推动经济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凝聚发展动力的盛会。下面为大家带来了壮族三月三的来历,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农历三月初三,俗称“三月三”,是壮族人民举行歌圩的日子。因此,又叫歌婆节(歌舞节)。

      “歌圩”,是外族人给壮族定的汉名,壮语叫“欢龙垌”,意思是到田间去唱的歌;有的地方叫“欢窝敢”,意为出洞外唱的歌。因为过去壮族人很少建寺庙,神像都放在岩洞里。岩洞里是神圣的地方,必须保持肃穆,只有到岩洞外才能放声自由歌唱。

      “如今广西成歌海,都是三姐亲口传”这句在广西流传的山歌歌词,说明壮族歌圩节的起源,和歌仙刘三姐有着密切的关系。

      据说刘三姐是唐朝人,出生在广西宜山一个渔民家里。从小爱唱山歌,成年以后容貌美丽,出口成歌。附*有个财主莫怀仁想强抢刘三姐与他成亲,刘三姐誓死不从,莫怀仁叫人把刘三姐抛入河中。刘三姐顺水漂流到柳州,幸被搭救,生活在鱼峰山下。乡亲们闻讯,纷纷赶来学歌。后来她与一青年猎人结为夫妇,就一直在这里传歌。莫怀仁得知后,又勾结官府,把刘三姐夫妇抛入鱼峰山下小龙潭。半夜,月明星稀,当乡亲们把他们两个打捞上来时,忽然一阵清风,只见刘三姐和青年猎人骑在一条鱼背上,一边唱歌一边腾空而去。自此,人们都说刘三姐成仙去了,便把刘三姐称为歌仙。后世的人为了纪念这位歌仙,便在每年农历三月三,刘三姐“成仙”的日子,唱山歌三天三夜,歌圩就此形成。

      据记载,歌圩节已有上千年历史。宋人著的《太*寰宇记》中,已有壮族“男女盛服……聚会作歌”的记载。宋元以后,壮族山歌的发展尤为突出,歌会十分盛行。到了清代,形成了数百人以致数千人聚唱的大规模“歌墟”。

      每到歌圩期间,青年男女便穿上节日的盛装,云集山头旷野或竹林草坡即兴对唱,相互盘答,歌声此起彼伏。在歌墟中,勤劳智慧的壮族人,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山歌,使这一传统的民族节日充满了迷人的音韵。

      壮族三月三*俗

      1、包五色糯米板

      节前家家准备五色糯米板和彩蛋。人们采来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蕃藤、用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红、黄、黑、紫、白五色糯饭。相传,这种食品是深得仙女们的赞赏后流传下来的;也有人说是祭祀歌仙刘三姐的。吃了这种饭,人丁兴旺,身体健壮。彩蛋则是歌圩中男女青年用以交际传达情感的物品。

      壮家人喜爱五色饭,把它作为幸福吉祥的象征。除了农历三月初三外,社日、中元节,甚至过年等,也有人做五色糯米饭吃。在孩子满月、新居落成等喜庆日子里,也要蒸煮五色饭分送左邻右舍。壮人也爱枫叶,认为枫叶能“除邪驱鬼”,给人带来吉利和*安。所以,农历三月三做五色饭的时候,家家户户门口都插上一枝精心挑选的枫叶。甚至做五色饭的染料渣,也要撒在房屋外围的墙脚下,以求驱邪保*安。

      2、抢花炮

      在农历三月三以及秋收之后,广西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民间会自发组织抢花炮运动。男女老少都会穿上节日盛装,天刚亮就争先恐后地奔向活动场所,抢得花炮的人被认为来年最有福气,也最受姑娘青睐。

      参与抢花炮的每支队有8人,队员通过突破、挡人、变向、快冲等方式冲进对方炮台,将花炮放入算得分。规则类似于西方的橄榄球运动,故被称为“东方橄榄球”。传统的“花炮”是一个铁制圆环,直径约5厘米,外用红布或红绸缠绕。比赛场地通常设在河岸或山坡上,不限人数,也不分队数,每炮必抢,三炮结束。

      3、绣球传情

      歌圩的绣球是姑娘们在节前赶制的工艺品,制作工艺都很精巧,个个都是丝织工艺品:十二花瓣连结成一个圆球形,每一片花瓣代表着一年中的某个月份,上面绣有当月的花卉。有些绣球做成方形、多角形等。绣球内装豆粟或棉籽。球上连着一条绸带,下坠丝穗和装饰的珠子,象征着纯洁的爱情。

      传说靖西县旧州古镇,贫穷人家的儿子阿弟爱上了邻村的姑娘阿秀。阿秀在一次赶圩时,被镇上一个恶少看上了,要娶阿秀为妻,阿秀以死相胁,誓死不从。恶少贿赂官府,将阿弟判了死刑并关进地牢,等待秋后问斩。阿秀哭瞎了双眼后,开始为阿弟缝制绣球。针扎破了手,血流在了绣球上。经过九九八十一天,绣球做好了。

      阿秀用变卖了手饰的钱和家中的积蓄,买通了狱卒,见到了已被折磨的骨瘦如柴的阿弟,阿秀从身上取出绣球戴在了阿弟的脖子上。这时,奇迹出现了,只见灵光一闪,阿秀、阿弟和家人便不见,等醒来时,已躺在远离恶魔的一处美丽富饶的山脚下。后来,阿秀和阿弟结婚了,生了一儿一女,靠着自已勤劳的双手,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就是绣球的由来。

      4、打扁担

      打扁担是传统的自娱自乐活动,每一个壮家人都是打着堂的演员,妇女的动作轻巧优美,男子的动作刚劲有力,自娱自乐的“打着堂”,寄托着壮族人民祈望丰收的愿望。

      打扁担的舞蹈形式有双人舞、四人穿花、多人穿花等各种套式。舞者多为双数。表演者手拿扁担,围在长凳或舂米槽旁,有节奏地时而敲打板凳,时而互相撞击扁担。扁担在手中运用自如,或正面、或反面、或侧面敲打,发出的.声音或脆、或沉,声声相异,形成节奏明快、起伏有致的韵律。在扁担不断相击中,表演者不停地穿花转动,更使人眼花缭乱。技巧娴熟的各种动作,在声声扁担撞击声中轻松完成。

      5、对歌谈情

      三月三歌圩是男女青年进行交际的好时机。每逢歌圩,方圆数十里内的男女青年聚集在歌圩点。小伙子在歌师的指点下与中意的姑娘对歌。

      通常是男青年先主动唱“游览歌”,观察物色对手,遇到合适的对象,便唱起见面歌、邀请歌。女方若有意就答应。男青年再唱询问歌,彼此有了情谊,唱爱慕歌、交情歌。歌词皆即兴发挥,脱口而出。若姑娘觉得眼前的小伙子人才、歌才都满意,便趁旁人不注意,悄悄将怀中的绣球赠与意中人,“他”则报之以手帕、毛巾之类的物品,然后歌声更加甜蜜,遂订秦晋之好。

      对歌前,刘三姐的神像由众人抬着*一周,人们祈求她赐予歌才,保佑三月三歌圩人人对歌如意。人们敬完了歌仙刘三姐,争相亮开歌喉,相互对唱,歌声此起彼落。男女老少在这歌圩中度过一个个不眠之夜。

      6、打铜鼓

      广西的一些少数民族素来有在节日庆典或祭祀中击打铜鼓的*惯,这一风俗一直沿袭至今,现在东兰、天峨等地壮族群众每年过三月三和春节,都安、巴马、大化等地瑶族群众过祝着节,南丹瑶族举行葬礼祭祀,南丹中堡苗族过春节或遇上喜庆时都要以击铜鼓的方式表示庆贺或悼念之情。

      铜鼓是壮族最具代表性的文物,不仅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也曾是传递战争信号、陪葬和祭祖驱邪的器物使用。壮族每逢婚丧嫁娶、乔迁新居和盛大节日,都有打铜鼓、唱山歌的*惯,铜鼓文化已经成为壮族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流传在壮族地区的铜鼓舞,表演时,一般是将四面铜鼓挂在村前的大榕树上,由四个小伙子敲击,作为伴奏;前面置一大皮鼓,由一老鼓手双手持棍敲击,他是舞蹈的主要表演者。他边敲鼓,边舞蹈,有正面打、抬腿打、转身打、翻身打等各种击鼓动作,节奏由慢到快,反复变化,舞姿灵活敏捷。另有两个小伙,一个左肩扛竹筒,右手持竹棍边敲竹筒边舞,另一个拿雨帽为击鼓者扇凉,边扇边舞,三人彼此穿插跳跃,配合自然协调,场面热烈,情绪欢腾。

    [阅读全文]...

2022-01-24 19:15:36
  • 广西壮族三月三的来历

  • 幼儿
  • 广西壮族三月三的来历

      伏羲和其妹女娲抟[tuán]土造人,繁衍后代,豫东一带尊称伏羲为“人祖爷”,在淮阳(伏羲建都地)建起太昊陵古庙,由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为太昊陵庙会,善男信女,南船北马,都云集陵区,朝拜人祖。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广西壮族三月三的来历,欢迎大家参考!

      壮族三月三的*俗

      三月三在壮族人民特别隆重,相传是为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故又称歌仙节。壮族多于三月三来扫墓,通常在三月三时蒸五色糯米饭。还有赶歌圩,搭歌棚,举办歌会,青年男女们对歌、碰蛋、抛绣球,谈情说爱。包五色糯米:节前家家准备五色糯米板和彩蛋。 人们采来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蕃藤、用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红、黄、黑、紫、白五色糯饭。相传,这种食品是深得仙女们的赞赏后流传下来的;也有人说是祭祀歌仙刘三姐的。吃了这种饭,人丁兴旺,身体健壮。彩蛋则是歌圩中男女青年用以交际传达情感的物品。绣球传情:绣球活动早在南宋文人朱辅的《溪蛮丛笑》中就有描述:“土俗节数日,野外男女分两朋,各以五彩新囊豆粟,往来抛接,名为飞纶。”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也说:“土已日(三月三),男女聚 会,各为行列,以五色结为球,歌而抛之,谓之飞纶。男女目成,则女受纶而男婚已定。”飞纶即为今天的绣球。歌圩的绣球连起了男女爱情,成为壮族青年男女交际的一种*俗。是姑娘们在节前赶制的工艺品,制作工艺都很精巧,个个都是丝织工艺品:十二花瓣连结成一个圆球形,每一片花瓣代表着一年中的某个月份,上面 绣有当月的花卉。有些绣球做成方形、多角形等。绣球内装豆粟或棉籽。球上连着一条绸带,下坠丝穗和装饰的珠子,象征着纯洁的爱情。

      歌圩 对歌谈情:三月三歌圩是男女青年进行交际的好时机。每逢歌圩,方圆数十里内的男女青年聚集在歌圩点。小伙子在歌师的指点下与中意的姑娘对歌。通常是男青年先主动唱“游览歌”,观察物色对手,遇到合适 的对象,便唱起见面歌、邀请歌。女方若有意就答应。男青年再唱询问歌,彼此有了情谊,唱爱慕歌、交情歌。歌词皆即兴发挥,脱口而出,贴情贴景。歌声是条红 线,牵引着两颗爱心,若姑娘觉得眼前的小伙子人才、歌才都满意,便趁旁人不注意,悄悄将怀中的绣球赠与意中人,“他”则报之以手帕、毛巾之类的物品,然后 歌声更加甜蜜,遂订秦晋之好。对歌前,刘三姐的神像由众人抬着*一周,人们祈求她赐予歌才,保佑三月三歌圩人人对歌如意。人们敬完了歌仙刘三姐,争相亮 开歌喉,相互对唱,歌声此起彼落。歌词内容包括天文、地理、民族历史、现实生活、生产知识等等。男女老少在这歌圩中度过一个个不眠之夜,歌圩也成为传授知 识的好场所。歌圩的文娱活动也很活跃、丰富。

      碰彩蛋:彩蛋是把熟鸡蛋染成彩色用以传情之物。小伙子在歌圩中手握彩蛋去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如果不愿意就把蛋握住不让碰,如果有急就让小伙子碰。蛋碰裂后两人共吃彩蛋,这就播下了爱情的种子。此外,还有抢花炮、演壮戏、耍杂技、舞彩龙、舞彩凤、武术表演、唱桂剧等,整个山乡沉浸于节目的气氛中。

      广西壮族“三月三”的由来及*俗

      “三月三”节日

      三月三,汉族及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时在农历三月初三。 古称上巳节。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三月三各族代表节日

      (一)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畲族百姓都欢度“乌饭节”,家家都做乌米饭,全家共餐,馈赠亲友。同时还聚集一起盘歌、跳舞,纪念这一节日。连江县小沧民族自治乡畲族百姓也过乌饭节,这一天山村热闹非凡。乌米饭是畲族人用山上的一种叫乌稔树野生植物,取叶煮汤,然后将糯米泡在汤里数小时捞起,放在木甑里蒸熟而成。这种乌米饭色泽蓝绿乌黑,并带油光,吃到嘴里香软可口。由于乌稔有防腐、开脾作用,将乌米饭用苎麻袋装起来,挂于通风阴凉处,数日不馊。如果再加上猪油熟炒,更加味美可口。因此有“一家蒸十家香”之说。

      乌米饭的来由,传说是唐朝时,畲族英雄雷万兴领导畲军反抗官府,被朝庭军队围困在大山里,失去外援,粮草断绝,畲家军只得在大山里寻找食物。时值深秋,山里大部分树木落果,唯有一种叫乌稔树的野生植物,叶虽落了,枝条上却挂着串串象珍珠一样的甜果,大家采来一把带回营地,雷万兴也尝了尝,感到香甜可口,于是传令大量采集野果充饥,军粮解决了,抗击官军取得了胜利。

      过后有一年三月初三,雷万兴突然忆起大山里食过的甜果,便又想吃乌稔果,可是这时正是春天,乌稔树刚刚抽出绿叶,那有甜果呢?乡民只好采下乌稔树叶子加工后和着糯米一起炊煮,结果糯米也呈现出同乌稔果一样的蓝黑色,香味很浓,雷万兴吃了,食欲大增,异常高兴,下令畲军每年这一天都煮乌米饭。

      畲民们为了纪念雷万兴率领畲军反抗官兵的胜利,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男男女女都出门“踏青”,采集乌稔叶,家家都做乌米饭,流传至今便成为畲族的一个节日,现在的“乌饭节”除了保留原有的*俗外,还载歌载舞,更加热闹非凡了。

      (二)

      土族传统节日鸡蛋会。节日时间为每年农历三月三日或三月初八日、三月十八日,因地而异。届时,在寺庙里举行献牲酬祭,请法师诵经跳酬神舞,以禳灾祛祸,保五谷丰登,人畜两旺。与会群众还随身携带许多熟鸡蛋,一是自食,二是相互敲击作戏。

      (三)

      三月三日,是布依族较为普遍的传统节日,俗称“三月三”。节日来源与活动内容,随居住地区不同有所区别。贵阳市乌当区新堡乡一带布依族将“三月三”又叫“祭地蚕”,俗称“地蚕会”。传说古时有一庄稼汉,发现年年春播之后都有许多地蚕将幼苗咬死。经过反复观察,他认为地蚕是天神放到大地的“天马”。为避免幼亩遭受虫害,他用了许多方法祭把都不灵验。后来,他在春播时炒包谷花去喂地蚕,结果保住了幼苗。这个消息很快传到远*的布依人家。

      此后,这一带的布依族为了保护农作物,争取获得丰收,于每年三具初三会天,不动上砂包谷花作供品,三五成群地至附*山坡祭祀“天神、地蚕”,祈求天神保佑,不叫地蚕咬死田地里的.禾苗,让五谷丰登。祭毕,人们沿田边土坎边走边唱山歌,并把包谷花撒向田土中。

    [阅读全文]...

2022-03-02 03:39:06
  • 壮族是怎么来的

  • 生活
  • 壮族是怎么来的

      壮族是我国五十六个民族里面的其中一个民族,那么你知道壮族是怎么来的吗,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关于壮族的起源,欢迎大家阅读。


      壮族是怎么来的

      壮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现代民族学、历史界一般公认壮族是由*古代岭南的越人的一支发展而来。她与周奉时期的西瓯、骆越,汉唐时的僚、俚(译音“俚”字,实是壮语中对“蛇”的称呼)、乌浒,宋以后的僮(撞、獞)人、俍(狼)人、土人等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

      壮族与百越中的西瓯、骆越是一脉相承的,从汉至唐初,壮族地区不断的主动或被动的接受汉语言文化,在今壮族地区出现了一些“雄于乡曲”的大姓,如番禺的吕氏,高凉、合浦的冼氏,钦州的宁氏等,称为“百越大姓”,各自雄居一方。唐代,曾把岭南道分置岭南东、西两道,设五府经略使于广州,下分五管。

      其中桂、邕、容三管都是壮族先民的聚居区。两宋、元、明时期,中央王朝加强了对岭南地区的统治,建州县、派官史、征贡赋,中央王朝在壮族地区实行的羁縻州县制度,任用壮族有名望之人为土司管理本族。而*的漠视及土司的横征暴敛给壮族人民带来的沉重负担使壮族人民不堪其奴役,多次反抗。

      唐朝的西原“黄洞蛮”起事,宋朝侬智高起义,明朝的俯江农民起义,清朝数百年不间断的起义直到轰轰烈烈的太*天国运动就起事于这片地区。但历次起义都遭到了镇压而告失败。壮族人民在抗击法国殖民者入侵、辛亥革命斗争和抗日战争中做出了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壮族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

      壮族主要居于岭南。岭南地区自远古时代就有人类居住,在先秦时代,壮族就属于百越的骆越、西瓯等,远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有柳江县的“柳江人”和,“甘前人”,来宾市的“麒麟山人”,荔浦县的“荔浦人”。都安县的“干淹人”和“九楞山人”,柳州市的“白莲洞人”和“都乐人”桂林市的“宝积岩人”,田东县的.“定模洞人”,灵山县的“灵山人”等等。这些古人类所在的区域,恰好是壮族先民的活动地域,也是现在壮族的聚居地区。据此部分专家推测壮族为这些古人类的后代。

      先秦时期,广西为骆越国,居住着百越中的“骆越”、“西瓯”、“苍梧”人。骆越国是岭南壮族祖先著名的方国,最早见于《逸周书·王会》,其中提到“路人大竹”,朱右曾《逸周书·集训校释》云:“路音*骆,疑即骆越。”路即骆,此说中的。《逸周书》亦称《周书》,乃先秦古籍,多数篇章出于战国,其中所记商周之事,必有所本。在《吕氏春秋·本味》里,又提到“越骆之菌”,汉代高诱注:“越骆,国名。菌,竹笋。”越骆是汉语提法,意为越(山)谷或越鸟,越人语言倒装为骆越。“僮”这个民族名称,是南宋时出现的。宋人李曾伯在上宋理宗的“奏议”中,曾提到宜山有“僮丁”。宋人朱辅在《溪蛮丛笑》中进一步指明南方“洞民”“有五:曰苗、曰瑶、口嘹、曰獞、曰仡佬”。

      以后历代均多沿用“獞(僮)”名,到明代“獞”名引用逐渐增多,但往往与“瑶”并举。到清代对“獞(僮)”名的引用已遍于广西各地。1949年后,经过深入调查和进行民族识别,人民*把广西、广东、云南等地自称“布壮”、“布土”、“布农”、“布泰”、“布班”、“布陇”、“布诺”、“布衣”、“布民”、“布越”、“布寮”、“布雅衣”、“布曼,”等等的人们统一称为僮族。后因“僮”字的含义不够清楚,又容易读错音,一九六五年,按照**的倡议,把“僮”改为“壮”,把“僮族”改为“壮族”。

      民族区域自治。1952年12月9日在广西的西半部建立桂西僮族自治区,1956年春改为自治州。1958年3月5日,建立以原广西省地区为范围的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年4月1日,建立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1962年9月26日,建立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壮族名称虽随代而异,其主要源流:百越一瓯一瓯骆一西瓯骆一西瓯骆越一乌浒一俚僚一僮一俍一沙一侬一壮,为一脉相承。

      壮族简介

      壮族是*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主要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少数分布在广东、湖南、贵州、四川等省。壮族族称来源于部份壮族的自称“布壮”。此外,还有自称布侬、布土、布样、布斑、布越、布那、侬安、布偏、土佬、高栏、布曼、布岱、布敏、布陇、布东等20多种。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壮族人口数为16926381。

      历史概况

      壮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壮族是由*古代越人的一支发展而来。它与周奉时期的西瓯、骆越,汉唐时的僚、俚、鸟浒,宋以后的僮人、土人等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

      当秦朝势力进入岭南以前,在祖国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主要居住着属于百越系统的西瓯和骆越两族群,这两个族群就是壮族的先民。

      根据出土文物发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壮族先民已普遍使用铜器,这些金属工具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随着私有财产的出现和发展,壮族社会无阶级的原始公社进入到奴隶社会。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尉屠睢率领50万大军,兵分5路,进军岭南。秦军战胜西瓯人,统一了岭南,设立了桂林、南海、象三郡,置于中央集权制的统治之下。又派监禄在广西修筑灵渠,把湘江与漓江连接起来,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接着,从中原迁来大批*“与越杂处”。这些*在与瓯、骆越的交往、通婚过程中,部分成为壮族,同时加速了越人社会经济的发展。

      从汉至唐初,在今壮族地区出现了一些“雄于乡曲”的大姓,如番禺的吕氏,高凉、合浦的冼氏,钦州的宁氏等,称为“百越大姓”,各自雄居一方。唐代,曾把岭南道分置岭南东、西两道,设五府经略使于广州,下分五管。其中桂、邕、容三管都是壮族先民的聚居区。两宋、元、明、清时期,中央王朝加强了对岭南地区的统治,建州县、派官史、征贡赋,中央王朝在壮族地区实行的羁縻州县制度,给壮族人民带来了沉重负担。壮族人民不堪奴役,多次反抗。轰轰烈烈的太*天国运动就起事于岭南的壮族地区。但历次起义都遭到了*统治者的血腥镇压而告失败。壮族人民在抗击法国殖民者入侵、辛亥革命斗争和抗日战争中做出了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壮族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

      文化艺术

      壮族人民能歌善唱,右江一带称为“欢”,左江一带称为“诗”,桂北一带称为“比”和“欢”,都是唱山歌的意思。有定期举行的唱山歌会,称为歌圩。歌圩日期各地不同。

      唐代,壮族已有舞蹈,如舂堂舞以舂米为内容,以敲击声伴舞。宋代有扁担舞、采茶舞、捞虾舞、春牛舞等。大约在清代,壮族开始出现戏剧。一种是用壮语演唱的壮剧、师公戏、木偶戏;另一种是在民间歌舞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歌舞剧。壮剧又分为流行于田林、西林、百色一带的“北路壮剧”,是在滇戏的影响下,于民间说唱曲艺“板凳戏”的基础上形成,吸收了滇戏的唱腔,伴奏的乐器有壮族的马骨胡、葫芦胡、木叶和汉族的笛子、三弦、二胡。流行于青西、德保一代的“南路壮剧”,是在马隘土戏的基础上,受邑剧影响而形成演唱合一的戏曲形式,伴奏乐器除本民族的马骨胡、葫芦胡外,还采用了邑剧的文锣、武锣、大钹、小钹、二胡、三弦、笛子、鼓、梆子。

      古代壮族先民在今广西宁明、龙州、凭祥、崇左、扶绥五县市境内的断崖陡壁上,绘制了众多的崖壁画,仅在明江、左江沿岸连绵200多公里的地段上就有60多处。画面有人形、兽形和圆形图案等,人物画像最多。

      壮族铸造和使用铜鼓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铜鼓的类型很多,大小不一。壮锦是壮族人民享有盛名的纺织工艺品。它用棉纱和五色丝绒织成,花纹图案别致,结实耐用。武术活动在壮乡不仅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而且有独特的*俗。如明代桂西壮人,男孩长到十来岁,就要教他练武。当地土司提倡群众*武,群众也崇尚武术,每年冬闲时节,壮乡的各个村寨都延聘师傅传授武艺。这种*俗经久不衰,一直延续到**前后。而今壮乡的传统武术又逐步恢复发展起来。

      风俗*惯

      壮族的婚姻,过去是父母包办,但婚前恋爱是自由的。富有人家纳妾,劳苦人民是一夫一妻。盛行“不落夫家”或“坐家”,现在有些地方还保持这种*俗。青年男女结婚后,新娘便返回娘家居住,遇重大节日和农忙时节才到丈夫家短暂居住,直到怀孕之后才长住婆家。因此,“不落夫家”的时间为三、五年不等。在历史上,“不落夫家”期间有性自由,后来认为这是一种不正当的行为,遭到严禁,违者会被处死。现在恋爱自由,婚姻自主。

      壮族住房多数与当地汉族相同。部分地区居民住“干栏”(又称“麻栏”),分上下两层,楼上住人,楼下养牲畜和堆放杂物。*三、四十年来,这种建筑形式已有改变,实行人畜分居。

      壮族服饰各地不一,广西西北部,老年壮族妇女多穿无领、左衽、绣花滚边的衣服和滚边、宽脚的裤子,腰间束绣花围腰,喜戴银首饰;广西西南部龙州、凭祥一带的妇女,着无领、左衽的黑色上衣,包方块形状的黑帕,穿黑色宽脚裤子。男子多穿唐装。衣料过去多是自织的土布,现多用机织布。过去有凿齿(即打掉一两颗牙,再装上金牙)、文身*俗,现已改变。

      饮食方面,喜吃腌制的酸食,以生鱼片为佳肴。主食是大米和玉米。年节时,用大米制成各种粉、糕。妇女有嚼槟榔(也称吃蒌)的*俗。结婚送聘礼时,榔槟是必需赠送的礼物。

      宗教信仰

      壮族除祭祀祖先外,还有自然崇拜如祭祀山神、水神、土地神、灶神、太阳神等。唐宋以后,佛教、道教先后传入壮族地区。*代以来,一批传教士到壮族城镇建立基督教、天主教教堂,发展教徒,但影响不大。

      壮族祟奉多神,各支系的神名不一。一般祭献关公、孔子、岳飞、杨六郎、家神、财神和神农等。部分神只有偶像和牌位。如神农等牌位即设在"老人厅"内。同时保留着万物有灵崇拜,如祭献太阳、木桥、石头等。祖先崇拜在壮族的宗教生活中占有一定地位。每家正屋都供奉"天地君亲师"神位。"侬人"所供奉的家神有三兄弟,神位通常设于门角、梁上或后墙,并且供奉外祖父母。"土人"和"侬人"已出嫁女子每逢年节要在男家祭献自己已死去的父母。"沙人"在卧室内供有"花王圣母"。负责壮族社会宗教活动的头目有魔公和师娘。魔公都由男子担任,凡丧葬祭把等活动,便负责念经、作道场;有汉文经典,并师徒相传。师娘有男有女,专管"请鬼"、"送鬼",行巫术以"治病消灾";没有经书。

      语言、文字

      壮族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全国壮语分为北部和南部两个方言。红河州的“布依”语(侬人话)属南部方言,“布雅依”语(沙人话)属北部方言,“布傣”语(土老话)同南部方言比较接*。壮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根据史籍记载,壮族由于长期和汉族交往,很多人不但“能*汉语”,而且“知读书”、“知向学”,能使用汉文。

      11世纪时,曾有学过汉文的壮族根据汉字的形、音、义的规律,采用汉字和两个字相切的记音记义方法,创造过一种方块字——土俗字。但仅限于宗教经文、山歌和书信使用,没有广泛流传。1956年,国家为壮族人民创造了一种拼音文字的壮文,但红河州至今未推广使用,原因是大多数壮族都懂汉语文。

    [阅读全文]...

2022-07-22 02:19:18
  • 壮族三月三的由来和传统*俗

  • 节日
  • 壮族三月三的由来和传统*俗

      农历三月初三日是壮族的一个节日,是我国古代的“上巳节”,也叫修锲节、歌圩节,古时以农历三月上旬巳日为“上巳”,魏晋后始定为农历三月三日。那么壮族三月三的来历和风俗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壮族三月三的由来和传统*俗吧,欢迎查阅!

      壮族三月三的由来

      三月三是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壮族人称“窝埠坡”或“窝坡”,原意为到垌外、田间去唱歌,所以也称“歌圩节”。也有称是为纪念刘三姐,因此也叫“歌仙会”。关于它的来历,民间有许多动人的传说。

      一说古代有一对情人,经常唱山歌来表达爱意。但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两人不能结为夫妻,于是他们双双殉情。人们为了纪念这对情侣,遂在三月初三唱歌致哀。

      传说最广是关于刘三姐的:壮族歌仙“刘三姐”经常用山歌歌颂劳动和爱情,揭露财主们的罪恶。有一年的三月初三,刘三姐在山上砍柴时,财主派人砍断了山藤,使她坠崖身亡。后人为了纪念这位歌仙,便在这天聚会唱歌,一唱就是三天三夜,歌圩就此形成。

      这些传说现已难于考证,但在宋人着的《太*寰宇记》中就有记载:“壮人于谷熟之际,择日祭神,男女盛会作歌。”这说明当时的歌圩也很兴盛。

      宋元以后,壮族山歌的发展尤为突出,歌圩也成了文化娱乐和男女谈情说爱的场所,并出现了抛绣球的游戏。女子将绣球抛给自己心爱的男子后,双双退出歌场,互赠定情信物,到了清代,便形成了成千上万人参加的大型活动。到1934年编的《广西各县概况》记载,当时广西有歌圩活动的就有二十六个县,几乎遍布广西各地。

      壮族对歌的场所叫歌坪,壮语“欢龙洞”。意思是到田间唱,也叫“欢窝敢”,即到岩洞外唱歌。届期,人们用枫树叶、黄花草、三月花煮染糯米饭,以祭奠刘三姐,并自己食用,俗说食此可以像花木一样兴旺茁壮。

      壮族歌墟,是壮族传统文化的结晶,它是在长期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关于它的来历,有许多动人的传说。其中以“赛歌择婿”的故事流传最广。传说在很久以前,一位壮族歌师的女儿,品貌端序、美丽,歌声婉转清脆。歌师一心想为女儿选一个歌才、人品都出众的青年做女婿。消息传开,男青年一批接一批前来赛歌,负者自然离去,歌才最好的一个小伙子留下来与歌师的女儿成了亲,他们的结合被传为佳话。从此,男女青年借歌传情择偶。就形成了歌墟。

      壮族三月三*俗

      1.包五色糯米板

      节前家家准备五色糯米板和彩蛋。人们采来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蕃藤、用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红、黄、黑、紫、白五色糯饭。相传,这种食品是深得仙女们的'赞赏后流传下来的;也有人说是祭祀歌仙刘三姐的。吃了这种饭,人丁兴旺,身体健壮。彩蛋则是歌圩中男女青年用以交际传达情感的物品。

      壮家人喜爱五色饭,把它作为幸福吉祥的象征。除了农历三月初三外,社日、中元节,甚至过年等,也有人做五色糯米饭吃。在孩子满月、新居落成等喜庆日子里,也要蒸煮五色饭分送左邻右舍。壮人也爱枫叶,认为枫叶能“除邪驱鬼”,给人带来吉利和*安。所以,农历三月三做五色饭的时候,家家户户门口都插上一枝精心挑选的枫叶。甚至做五色饭的染料渣,也要撒在房屋外围的墙脚下,以求驱邪保*安。

      2.抢花炮

      在农历三月三以及秋收之后,广西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民间会自发组织抢花炮运动。男女老少都会穿上节日盛装,天刚亮就争先恐后地奔向活动场所,抢得花炮的人被认为来年最有福气,也最受姑娘青睐。

      参与抢花炮的每支队有8人,队员通过突破、挡人、变向、快冲等方式冲进对方炮台,将花炮放入算得分。规则类似于西方的橄榄球运动,故被称为“东方橄榄球”。传统的“花炮”是一个铁制圆环,直径约5厘米,外用红布或红绸缠绕。比赛场地通常设在河岸或山坡上,不限人数,也不分队数,每炮必抢,三炮结束。

      3.绣球传情

      歌圩的绣球是姑娘们在节前赶制的工艺品,制作工艺都很精巧,个个都是丝织工艺品:十二花瓣连结成一个圆球形,每一片花瓣代表着一年中的某个月份,上面绣有当月的花卉。有些绣球做成方形、多角形等。绣球内装豆粟或棉籽。球上连着一条绸带,下坠丝穗和装饰的珠子,象征着纯洁的爱情。

      4.打扁担

      打扁担是传统的自娱自乐活动,每一个壮家人都是“打着堂”的演员,妇女的动作轻巧优美,男子的动作刚劲有力,自娱自乐的“打着堂”,寄托着壮族人民祈望丰收的愿望。

      打扁担的舞蹈形式有双人舞、四人穿花、多人穿花等各种套式。舞者多为双数。表演者手拿扁担,围在长凳或舂米槽旁,有节奏地时而敲打板凳,时而互相撞击扁担。

      5.对歌谈情

      “三月三”歌圩是男女青年进行交际的好时机。每逢歌圩,方圆数十里内的男女青年聚集在歌圩点。小伙子在歌师的指点下与中意的姑娘对歌。

      通常是男青年先主动唱“游览歌”,观察物色对手,遇到合适的对象,便唱起见面歌、邀请歌。女方若有意就答应。男青年再唱询问歌,彼此有了情谊,唱爱慕歌、交情歌。歌词皆即兴发挥,脱口而出。若姑娘觉得眼前的小伙子人才、歌才都满意,便趁旁人不注意,悄悄将怀中的绣球赠与意中人,“他”则报之以手帕、毛巾之类的物品,然后歌声更加甜蜜,遂订秦晋之好。

      6.打铜鼓

      广西的一些少数民族素来有在节日庆典或祭祀中击打铜鼓的*惯,这一风俗一直沿袭至今,东兰、天峨等地壮族群众每年过“三月三”和春节,都安、巴马、大化等地瑶族群众过祝着节,南丹瑶族举行葬礼祭祀,南丹中堡苗族过春节或遇上喜庆时都要以击铜鼓的方式表示庆贺或悼念之情。[

      7.碰彩蛋

      彩蛋是把熟鸡蛋染成彩色用以传情之物。小伙子在歌圩中手握彩蛋去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如果不愿意就把蛋握住不让碰,如果有意就让小伙子碰。蛋碰裂后两人共吃彩蛋,这就播下了爱情的种子。如今,碰彩蛋有了“碰碰碰,碰出好运气”的意头。

      节日起源

      农历“三月三”是*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其中以壮族为典型。在古代,壮族青年男女聚集街头欢歌、汇聚江边饮宴。在壮族传说中,三月三是壮族始祖布洛陀诞辰日,汉族为上巳节。三月初三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仍是一个隆重而盛大的节日。在我国北方中原地区也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轩辕生”的说法。

      壮族三月三历史发展

      农历三月初三,在古代被称为上巳节。每到这一天,人们纷纷来到水边举行祭礼,洗濯去垢,消除不祥,被称为祓禊,也叫春浴日。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南北纬度相差几十度,三月初三时节有的地区还很寒冷。

      农历三月初三,春秋时期就已有文字记载。

      《论语》有云:“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大约写的就是当时的情形。

      古时以三月第一个巳日为“上巳”。巳日多逢三月初三,魏晋以后,上巳节定为三月三,后代沿袭。“上巳”在汉代定为节日。

      《后汉书·礼仪志上》记载:“是月上巳,官民皆絜(ji,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chen,病),为大絜”。

      祓除也叫祓禊,即去水边沐浴。“上巳节”正处于季节交换,阴气还没有完全褪去,人容易患病,去水边沐浴可以祛除病痛和灾祸,并祈求福祉降临。

      魏晋时代,“上巳节”除了要祓禊之外,还演变为皇室贵族、公卿大臣、文人雅士们临水宴饮的日子,这成为“上巳节”另一项重要*俗“曲水流觞”。

      唐以后,“上巳节”的*俗逐渐淡出。

      三月三上巳节自先秦至唐十分繁盛。从宋元时代开始,渐渐不显,笔记史料和文学作品中都表现了一种追古慕古的情怀。与此同时,寒食、清明、上巳三节呈现合并混同的趋向,最终寒食“并”入清明,上巳“躲”进清明。

      三月初三在*西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仍是一个隆重而盛大的节日。但在*大部分地区,这个节日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了。

    [阅读全文]...

2022-04-29 23:37:13
  • 壮族山歌文化的来源

  • 文化,生活
  • 壮族山歌文化的来源

      壮族的山歌文化十分有名,那么壮族的山歌文化是怎么来的呢,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关于壮族山歌文化的来源,欢迎大家阅读。

      壮族山歌文化的来源

      壮族山歌简称为“壮歌”,又称“壮族民歌”,一般指壮族人民用壮话演唱的民间歌谣。壮歌最早可以追溯到壮族原始社会时代狩猎时的呐喊。虽然呐喊不能算是歌,但它无疑孕育出了壮族山歌的种子。

      真正义意上的壮歌应该是从壮族原始社会中的生产劳动和祭祀活动开始,这从现在少数民族的风俗*惯中可见一斑。广西壮族古老的歌圩*和绣球一直流传至今。关于绣球最早的记录可见于宁明花山壁画,当时是一种球状青铜武器,打猎时投出去砸猎物,这便是古书上将壮族的绣球称作飞砣的原因。

      壮族素以“善歌”着称,壮乡素有“歌海”盛誉。壮民善以山歌来表现生活,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壮族山歌历史悠久,壮民从*开天地一直唱到如今,几乎人人能歌善唱,已*“以歌代言”的地步,淳朴、自然、真实,乡土气息格外浓厚,尤其是结构短小,韵味和谐,琅琅上口,易歌易记,流传方便,使得壮族民间歌谣题材十分广泛,内容非常丰富多彩,艺术表现形式形形色色,生动而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壮族民歌从情感上的分类

      壮族古代民间歌谣包括诉苦歌(长工苦歌、媳妇苦歌、单身苦歌、叹苦歌、怨命歌等等)、情歌(散歌、套歌、探问歌、赞美歌、讨欢歌、示爱歌、定情歌、交友歌、发誓歌、分别歌等等)、风俗歌(庆贺歌、祝祷歌、仪式歌、敬酒歌、迎宾歌、送客歌、摇篮曲、哭丧歌、哭嫁歌等等)、生产劳动歌、盘歌、历史歌、时政歌、童谣、革命歌曲等等。

      壮族山歌从体裁方面来分

      主要的有壮话称为‘话诌’、‘话虽’和‘虽条’三种,即‘诗诌’、‘唱歌’和‘诗曲’。此外尚有自由体的山歌,每首无定句,每句无定字,可长可短。诗诌又名‘诗太排’。它是陈述故事之长篇诗歌。

      有诌人物、诌事物和诌猜谜(壮语称为‘诌鼓要’)等、如诌甘罗、诌乾隆皇。诌祝英白、诌蚊虫。歌词数十句或百句不等。句中五言七言九言都有。壮歌又分无韵的和押韵的两种体裁。有韵的壮歌又有单押腰韵的,有重复句的不重复句的,有脚韵互押的,也有脚韵和腰韵互押的,以及脚韵头韵互押的,尤以后者较为奇特,为各种诗歌所少有。

      壮乡山歌开唱时,必须遵守约定俗成的礼仪规范,不能瞎唱乱唱。特别是时政歌、仪式歌和情歌,在什么场合唱是有传统规矩的。风俗歌中,祭祀唱什么,婚嫁唱什么,丧礼唱什么,皆不能颠倒乱唱。连迎接不同的客人同样有不同的迎客歌。壮族山歌由于南北部方言的.不同而对山歌有不同的称呼:欢、西、加、比、论等五种。

      每一个区或乡都有好几个调子,包括叙事用的*调、抒发欢快情绪的喜调等等。山歌调的演唱方法,有独唱、重唱、领唱、合唱等方式,无论是支声式、和声式或者复调式。壮族多声部山歌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深刻的人民性,在艺术形式上比较成熟和完美,它是壮族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精神文明的一种形态,被视为壮族民间音乐史上突起的高峰。

      壮族人人爱唱歌,传说古壮人是以山歌来跟先祖布洛陀对话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凡有壮族人聚居的地方就有山歌,田间地头、晚间劳作之余以及红白喜事上,总能听到悠扬的山歌,各种大小节日,更是少不了山歌助兴。

      不同地方壮族原生态山歌曲调还不一样。不仅*时唱,家里唱,而且还有定期举行的唱山歌会,称为“歌圩”或“歌节”。歌圩的日期主要在农历三月初三。歌圩有日歌圩和夜歌圩之分。日歌圩在野外,以青年人“倚歌择配”为主要内容。夜歌圩在村子里,主要吟唱传授生产、生活知识和技能的生产歌、季节歌、盘歌和历史歌等。

      拓展知识:壮族山歌特点

      1.壮歌具有令人回味无穷、叹为观止的比喻、比兴美。壮族人的性格特点之一,是在表达自己思想感情时比较委婉、含蓄,与西方人那种赤裸裸的表达有明显的不同,这或许是比喻比兴手法在壮歌中得以普遍运用的原因。

      2.壮歌具有一挥而就、出口成章的特点。古人虽以“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得来一个字,拧断几根须”等句以及“推敲”的典故来说明诗歌创作的艰辛,但同样有曹植七步作成名诗的“快手”敏才。所以壮族歌手们普遍具有出口成章、对答如流,对唱几天几夜而不重复的令人叫绝唱功同样不足不奇。快思敏捷上更是曹植“七步成诗”的速度望尘莫及。壮人的嘴巴几乎就是山歌的源泉!

      3.壮歌具有整齐严谨、琅琅上口的辞藻美和押韵美。正如名史家黄现璠明确指出:“壮族诗歌最擅长于譬喻和生动的描写,能给予唱者和听者极大的感动。故清代闵叙说:‘壮人生于深山……其歌,字皆土音,韵则天籁,译而通其意,殆亦工于词者。’”(《粤西笔述》引《粤西偶记》)

      总体而言,淳朴、自然、真实,乡土气息格外浓厚,尤其是结构短小,韵味和谐,琅琅上口,易歌易记,流传方便,使得壮族民间歌谣题材十分广泛,内容非常丰富多彩,艺术表现形式形形色色,生动而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阅读全文]...

2022-01-10 00:17:06
  • 壮族节日牛魂节

  • 节日,修养,传统节日
  • 壮族节日牛魂节

      牛魂节是壮族、布依族、瑶族、侗族、汉族、土家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壮族节日牛魂节,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牛魂节又称牛生日、牛王节、脱轭节,是壮、侗、仫佬、仡佬等民族祭祀牛神的传统节日。多在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也有在六月初八或八月初八举行的。这一天,农家会给牛放假一天,各家各户把牛栏修整一新。村老们对全村的牛评头品足,并告诫各家要爱护耕牛。家家蒸制五色糯饭,用枇杷叶包裹喂牛。有的地方还在堂屋摆上酒肉瓜果供品,由家长牵一头老牛绕着供品行走,边走边唱,以赞颂和酬谢牛的功德。这一天,各家各户先把牛喂饱,然后全家人才吃节饭。70年代以来,牛王节中的.敬牛神色彩已渐淡薄,但敬牛护牛之风犹存。


      传说这一天是牛的生日,我国各民族的民间养牛人家,都要用不同形式来庆贺。

      每逢节日这天,桂北地区的壮、侗、瑶、苗等 少数民族的群众都要上山采集 乌柏等树叶,用煮出的水做一锅糯米饭,呈紫红色,叫做 乌饭。人们盛碗这样的饭,并放上几快煮好的腊肉,先端去喂给牛吃,然后自己才吃饭。不管地里的活有多少,这一天都要忌耕牛梨田耙地,免除其一切劳役。小孩清早就把牛放出栏,送到绿草如茵和牧场。老人告戒孩子们不准挥鞭甩打牛群,好让牛愉快地度过它的生日。人们还将牛栏内的类便清除掉,撒上石灰,做到栏干草足。有的人家采割新鲜草料饲养耕牛;也有时的用盐水淋湿草料喂养;还有的泡制甜酒或杂梁酒,或者在酒里敲几个鸡蛋,用竹筒喂灌耕牛;更有细心人用蓖子梳去牛虱,用茶油擦涂伤口,做到精心护理,使耕牛保持强健的体魄和持久的精力。

      牛魂节又称脱轭节,在农历四月初八,流行在桂北龙胜一带壮族山村。

      壮族人敬牛、爱牛的传统,在每年过牛魂节时更是表露无遗。

      壮族人认为四月初八是牛王的生日。牛魂节一到,人放犁,牛脱轭,主人家要用新自酿制的甜酒和用植物汁液染成的五色糯米饭来喂牛。这一天,要清扫牛栏,给牛洗刷身体;牛沐浴时,还要敲鼓助兴。当然罗,这一天是绝对不能打牛的,如果打了牛,就会把牛魂惊跑,对农事大为不利。

      到了午间,家家都要举行敬牛仪式。这时,全家坐在摆满酒*的桌边,由家长牵牛绕桌一周,同时唱起敬牛歌,喂牛吃五色饭。最后,全家站起来抚摸牛背,表示对牛的祝福。

      扩展资料

      布依族牛魂节

      贵州册亨、罗甸、贞丰、安龙、紫云等地的布依族,这一天要吃白、黑、黄、紫四色糯米饭,还用牛魂节枫香树叶泡水给牛洗澡;瑶族同胞则煮甜饭以表祝贺,祈求小牛块块长大;土家族于农历四月十八日这天都要做粑粑敬祖先及牛王菩萨,对耕牛备加关照,要将这一天最好的食品给牛吃;么佬族于农历十月初一过节,除了用饭、肉、酒敬牛王外,各家要用两个糍粑和嫩草喂牛,以示酬劳耕牛终岁劳役之苦;部分布依族地区也在十月初一过节。这天,人们先将糍粑粘在牛角上,然后再粘野菊花;还有的地方给牛挂上红绸和其他饰物,把牛打扮得威风凛凛。姜族则在农历十一月一日到牛王庙烧香、点蜡、烧纸钱,并宰一只羊和一只鸡,祈求牛王菩萨保佑耕牛*安。

      牛魂节吃乌饭

      其实,吃乌饭并不仅限于少数民族,它广泛流行于南到两广、北到江淅一带,其中包括汉族在

      牛魂节内。有的地方在清明寒食节吃,更多的地方在四月初八吃。农历四月初八那天,不仅家家户户自做乌饭,而且市场上也有出售。有的地方甚至将它作为*时的早点或点心出售,很受欢迎。江南的乌饭像北京的切糕,不过切得更为方正,也更有嚼劲,一般都是放凉了撒上白糖或红糖吃。

      吃乌饭很可能是东南沿海和江淮各族人民共同祖先之一的百越人的遗风。南方水田若用人力耕作,要比北方旱地艰苦得多。因此,自从使用牛耕后,南方人民对耕牛特别爱护甚至崇拜,从而产生牛王的神话,并专门设置一个节日来庆祝它的生日,以示感激之情。据史*载,汉族直至南北朝时仍规定严禁宰杀耕牛,违者以犯法论处,这再次说明牛魂节和农业民族爱惜耕牛、保护生产力有关。

    [阅读全文]...

2022-02-14 17:26:46
  • 广西壮族农历三月三的来历及*俗

  • 修养
  • 广西壮族农历三月三的来历及*俗

      “三月三”不仅是我区壮族的重要节日,也是汉、瑶、苗、侗等世居民族的重要传统*惯节日,以下是小编推荐的广西壮族农历三月三的来历及*俗,欢迎阅读!

      壮族三月三的来历

      农历三月初三,俗称“三月三”,是壮族人民举行歌圩的日子。因此,又叫歌婆节(歌舞节)。

      “歌圩”,是外族人给壮族定的汉名,壮语叫“欢龙垌”,意思是到田间去唱的歌;有的地方叫“欢窝敢”,意为出洞外唱的歌。因为过去壮族人很少建寺庙,神像都放在岩洞里。岩洞里是神圣的地方,必须保持肃穆,只有到岩洞外才能放声自由歌唱。

      三月三是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壮族人称“窝埠坡”或“窝坡”,原意为到垌外、田间去唱歌,所以也称“歌圩节”。也有称是为纪念刘三姐,因此也叫“歌仙会”。关于它的来历,民间有许多动人的传说。

      一说古代有一对情人,经常唱山歌来表达爱意。但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两人不能结为夫妻,于是他们双双殉情。人们为了纪念这对情侣,遂在三月初三唱歌致哀。

      传说最广是关于刘三姐的:壮族歌仙“刘三姐”经常用山歌歌颂劳动和爱情,揭露财主们的罪恶。有一年的三月初三,刘三姐在山上砍柴时,财主派人砍断了山藤,使她坠崖身亡。后人为了纪念这位歌仙,便在这天聚会唱歌,一唱就是三天三夜,歌圩就此形成。

      这些传说现已难于考证,但在宋人着的《太*寰宇记》中就有记载:“壮人于谷熟之际,择日祭神,男女盛会作歌。”这说明当时的歌圩也很兴盛。

      宋元以后,壮族山歌的发展尤为突出,歌圩也成了文化娱乐和男女谈情说爱的场所,并出现了抛绣球的游戏。女子将绣球抛给自己心爱的男子后,双双退出歌场,互赠定情信物,到了清代,便形成了成千上万人参加的大型活动。到1934年编的《广西各县概况》记载,当时广西有歌圩活动的就有二十六个县,几乎遍布广西各地。

      壮族对歌的场所叫歌坪,壮语“欢龙洞”。意思是到田间唱,也叫“欢窝敢”,即到岩洞外唱歌。届期,人们用枫树叶、黄花草、三月花煮染糯米饭,以祭奠刘三姐,并自己食用,俗说食此可以像花木一样兴旺茁壮。

      壮族歌墟,是壮族传统文化的结晶,它是在长期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关于它的来历,有许多动人的`传说。其中以“赛歌择婿”的故事流传最广。传说在很久以前,一位壮族歌师的女儿,品貌端序、美丽,歌声婉转清脆。歌师一心想为女儿选一个歌才、人品都出众的青年做女婿。消息传开,男青年一批接一批前来赛歌,负者自然离去,歌才最好的一个小伙子留下来与歌师的女儿成了亲,他们的结合被传为佳话。从此,男女青年借歌传情择偶。就形成了歌墟。

      壮族三月三的*俗

      壮族三月三歌节这天,家家户户做五色糯饭,染彩色蛋,欢度节日。那天,青年男女三五成群,互找对象以歌对答,此起彼伏彻夜不息。所唱内容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一不唱。在歌圩中,还有抛绣球作为定亲信约的,所以,它又是恋爱中青年传达情意的场合。

      在歌圩上,各村屯的男女青年,各自三五或群,寻找别村的青年,集体对唱山歌。通常由男青年主动先唱“游览歌”,观察物色对手;遇有比较合适的对象,便唱“见面歌”和“邀请歌”;得到女方答应,就唱“询问歌”;彼此互相了解,便唱“爱慕歌”、“交情歌”;分别时则唱“送别歌”,歌词随编随唱,比喻贴切,亲切感人,青年男女经过对歌后接触,建立一定感情,相约下次歌圩再会。

      一个较大的歌圩,方圆几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前来参加,男女青年山歌对唱,如果双方情投意合,就互赠信物,以为定情。此外,还有抛绣球、碰彩蛋等有趣活动。绣球则是定情信物,当姑娘看中某个小伙子时,就把绣球抛给他。碰彩蛋是互相取乐承欢,亦有定情之意。

      歌圩上还举行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有热闹的放花炮,以及演出群众喜闻乐见的壮戏等。

      民族文化

      自治区*作出决定:“壮族三月三”是广西少数民族*惯节日,从2014年开始,“壮族三月三”广西全体公民放假两天。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2014年1月7日召开第23次常务会议,已基本审议确定了“壮族三月三”放假两天的《办法(草案)》。

      这次审议确定放假两天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节假日放像办法(草案)》,适用于自治区内全体公民。《办法(草案)》称,确定为两天的假期,可以通过与周六、周日相连形成一个小长假,能够满足广西群众祭祖等相关活动要求。

      之所以称“壮族三月三”,是因为它是广西各族人民的*惯节日,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为体现节日的民族特征和民族文化特色,突出节日作为壮族自治区的民族特色,应当在节日名称中冠以广西的主体民族即壮族的名称。

      2021年壮族三月三放假4天。

    [阅读全文]...

2022-02-27 05:16:05
关于壮族3月3的古诗 - 句子
关于壮族3月3的古诗 - 语录
关于壮族3月3的古诗 - 说说
关于壮族3月3的古诗 - 名言
关于壮族3月3的古诗 - 诗词
关于壮族3月3的古诗 - 祝福
关于壮族3月3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