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含苏璟安的一句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含苏璟安的一句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含苏璟安的一句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含苏璟安的一句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李璟《摊破浣溪沙》的古诗赏析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泛指*古代诗歌。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李璟《摊破浣溪沙》的古诗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摊破浣溪沙》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注释
摊破浣溪沙:词牌名,又名“山花子”,是“浣溪沙”的变式。
菡萏:荷花的别名。
韶光:美好的时光
梦回鸡塞:梦回,梦醒。鸡塞,即鸡鹿塞,汉时边塞名,今在内蒙古西部。此泛指塞外。
吹彻:吹到最后一曲。彻,大曲中的最后一遍。
玉笙寒:玉笙以铜质簧片发声,遇冷则音声不畅,需要加热,叫暖笙。
倚:凭靠。
译文
满塘鲜艳的荷花都凋谢了,翠绿的荷叶也残败了。愁人的秋风吹起了绿色的`波纹,使人产生无限的哀愁。这荷花和时节一样都憔悴了,叫人不愿再看。
梦中想着国家边塞的战事,醒来时却正淅淅沥沥地下着秋雨。小楼上传来玉笙那哀婉幽怨的吹奏之声,使人感到秋的寒意和无限的凄凉。倚着栏杆远望,心中有多么愁苦,又流了多少泪水啊!
赏析
李璟(916-961),初名景通,字伯玉,徐州人,南唐烈祖李昪长子,五代南唐中主。在位十九年,因受北周的威胁,迁都南昌,抑郁而死。其词仅存四首,风格凄婉。
这首词是南唐中主李璟的一篇得意之作,历来备受名家推崇。据说,一次词人戏谓冯延巳:“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冯说:“未若陛下‘小楼吹彻玉笙寒’也。”这是真心话,决非奉承之辞?词人通过秋景写心中忧愁,写出了一国之君在国家面临灭亡危险的时候却无能为力的无限哀愁。
开端“菡萏香销翠叶残”一句,从词语的选用上,便已达成了一种深微的感受。“菡萏”即“荷花”,亦称“莲花”,后两者较为浅*通俗,而“菡萏”则别有一种庄严珍贵之感。“翠叶”即“荷叶”,而“翠”字又表现了一种情感上的珍美。然后于“菡萏”之下,缀以“香销”二字,又于“翠叶”之下缀一“残”字,诗人虽未明白叙写自己的任何感情,而其对如此珍贵芬芳生命的消逝摧伤的哀感,便已经尽在不言中了。
次句继之用“西风愁起绿波间”,便是写珍美的生命在充满萧瑟悲伤的环境中重现。“西风”二字原已代表了秋季的萧杀凄清,其下又接“愁起绿波间”,便造成多种不同的联想和效果:一则就人而言,满眼风波,使人想见其一片动荡凄凉的景象;再则就花而言,“绿波”原为其托身之所在,而今则绿波风起,当然便更有一种惊心的悲感和惶惧,故曰“愁起”。“愁起”者,既是愁随风起,也是风起之堪愁。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韶光”一般指“春光”,伸引为青春岁月。这里的“韶光”后紧跟“憔悴”,既是美好的景物时节的憔悴,也是美好的人间年华容色的憔悴。所以下面的“不堪看”,才有无限深重的悲慨。
此词上阕从“菡萏香销”的眼前景物叙写下来,层层引发,直写到所有的景物时光与年华同此凋伤憔悴的下场,并与“韶光”“不堪看”做结,呼应了开端的“菡萏香销”“西风愁起”的景色。
词的下阕前两句“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是对上阕的呼应。上阕景中虽也有人,但基本上却是以景物之感发为主;下阕则是写已被景物所感发以后的人之情意。“鸡塞”是鸡鹿塞的简称,是汉时一个边塞,原句出自《汉书?匈奴传下》:“又发边郡士马以千数,送单于出朔方鸡鹿塞。”因此后人多用“鸡塞”以代指边塞远戍之地。全句寄托着思妇之情,因而才有着“细雨梦回”的情意。
“小楼吹彻玉笙寒”中“小楼”之高迥,“玉笙”之珍美,“吹彻”之深情,方能体会到“细雨梦回”“小楼吹彻”之苦想与深悲。这一种意境,一直到“多少泪珠无限恨”,方将前二句所渲染的悲苦之情以极为质直的叙述一泻而出,正好像引满的弓箭,一举中的。然而一发之后,却又戛然而止,把文笔一推,不复再作情语,而只以“倚栏干”三字做了结尾。遂使得前一句之“泪”与“恨”也都更有了一种悠远含蕴的余味。
注:后六节来源于网络,有改动。
姑苏杂咏 百花洲(在姑苏台下)
高启〔明代〕
吴王在时百花开,画船载乐洲边来。吴王去后百花落,歌吹无闻洲寂寞。花开花落年年春,前后看花应几人。但见枝枝映流水,不知片片堕行尘。年来风雨荒台畔,日暮黄鹂肠欲断。岂唯世少看花人,纵来此地无花看。
拟苏轼偃松法并志以诗即用题苏画韵
弘历〔清代〕
偃松写自元祐载,春秋八百沧桑改。模松意乃思其人,松则传焉人亦在。
似乎否乎我不知,兴来还叠瀛仙诗。底须娄举黄与倪,试听古籁千年吹。
苏武慢 鸣鹤余音 世传全真冯尊师苏武慢二
凌云翰〔元代〕
篇论学仙之事。道园先生谓费无隐独善歌之,则能知者亦罕矣。及观先生所作,非惟足以追配尊师,而使世之汩没尘埃流连光景者闻之,而有遗世独立羽化登仙之想,则是篇於世,其可少乎。著雍阉茂之岁,灯夕后三日,偶阅道园遗,欲尽和之,甫成一篇,辄为韵拘,笔弗得骋。於是行思坐维,或得一句一韵,索纸书之。越三日又成四篇,尚少大半,意殊闷闷。二十三日城南醉归,拥孤咏,连得四篇半,与未已而夜寒手龟,不能足也。明日更成二篇半,并无俗念一篇,凡十又三篇,览者幸为正焉云缕虹竿,月钩星饵,海上金鳌曾钓。蓬岛连根,昆仑无外,不比人间嵩少。返本还源,成功满行,坐待紫皇飞诏。笑令威、千岁来归,知换几番华表。谁曾伴、阿母重游,蟠桃再结,目断西飞青鸟。林屋无扃,洞天不老,铁笛一声云杪。皎皎灵台,荧荧明镜,尘土等闲昏了。看火轮、飞出扶桑,万户千门皆晓。
自关塞归将北上寄苏道先时苏谪居浙东
林大春〔明代〕
去年分袂忽西游,离怀世路空悠悠。却从燕赵走河洛,欲乘紫气凌青牛。
紫气微茫不可见,关山浩荡若为愁。仰天长啸更西去,朝行暮行边塞头。
边场风色满眼新,*沙荒碛半胡尘。日暮独吟古战地,白草茫茫愁**。
胡笳何处入云哀,烽烟又报白登台。三月大河尚冰雪,虏骑冯河踏雪来。
逐北正思汉飞将,中夜昂藏动星剑。欲请长缨缚左贤,归来疏奏未央殿。
论兵愧乏卢龙策,作赋空惊梁兔苑。兔苑词人称绝奇,一时冠履尽追随。
临川翻怜骤雨笔,宋玉总愧雄风辞。羌云陇树非吾土,东望沧溟万馀里。
揽剑翻然下朔方,王孙惜别骊歌起。佩玉珊珊送玉人,兰芷纷纷忆公子。
归向秦川正暮春,去时倾盖转相亲。索居已就兰若远,门前车马何諠嗔。
题诗仍留长乐观,祖道重开灞浐滨。主人投辖意良苦,贱子驱车辞已勤。
竟去三秦指百粤,还趋江汉循河津。可怜赤地几千里,区区欲效淮阳臣。
春尽未嗟行路难,太行回首更西看。篮舆偏念仆夫苦,每从险仄傍银鞍。
银鞍飘忽洛阳转,访旧夜宿黄泥阪。兴亡战处迹已陈,今古繁华事空叹。
山径周驰愁郁纡,翻忆关河势空荡。长城万里连霄起,黄河九曲来天上。
前朝陵庙宛依然,百代遗文馀断简。游览忽销旅客愁,恨不移置怀人眼。
一从别后两茫茫,奇文胜迹空中玩。风前倚棹入匡庐,雨际题诗招惠远。
四月薰风五岭东,故山归及荔枝红。亲颜顿开游子至,秉烛相看梦寐中。
綵衣起舞为亲寿,老亲犹念别离久。满堂宾客尽含愁,相宽更酌荷花酒。
幼女出门问父谁,山妻脉脉重回首。酒阑客散扇枕罢,洞房涕泪询安否。
青镜朝临尘土容,当日妙年成老丑。人生离别宁足论,但念年华暗奔走。
何况区区身外名,底事谁能为不朽。秦中洛浦帝王都,当年帝业今何有。
抵应长醉杯中物,百年愿结神仙友。誓将及此爱吾庐,犹诵诗人畏简书。
因记天涯留宿约,拟从江上问谪居。秋云淡淡秋水多,已办青钱易棹歌。
便期明发渡江去,迁客有酒定如何。
满江红 其六 苏公堤苏东坡
吴藻〔清代〕
管领湖山,天付与、仙人玉局。能会到、传神西子,嫣然眉目。
终古高风怀吏隐,前身明月寻僧屋。遍长堤、杨柳属苏家,垂垂绿。
三两处,轩窗拓。千万首,诗篇足。记年时放鸽,絮花扑扑。
雨湿翠翘云舫女,凉生金缕瑶台曲。试参寥、泉水碧无痕,茶香熟。
苏武慢 次蔡友古韵,汉苏武玉印
吴湖帆〔清代〕
卫律言轻,阿云情重,几许消磨肠断。栖幽北海,望极南云,生死寸心不乱。
雁足传书,羊头酬节,凄其河梁归晚。叹朔风毳幕,寒沙衰草,牧羝人远。
却细看、垂宇名高,悬腰印小,凝想镌华真面。文龟娴雅,土象斑斓,不尽玉怜金怨。
翠羽吟珍,赤刀图宝,从今词林赏遍。且开奁、双武齐扬,欢揉倦眼。
姑苏杂咏 姑苏台(在横山西北麓)
高启〔明代〕
金椎夜筑西山土,催作高台贮歌舞。文身泽国构王基,却笑先人独何苦。铜铺玉槛盛繁华,幻作峰头一片霞。望处直穷三百里,役时应废几千家。蟠空曲路迷仙仗,攀尽瑶梯才到上。外绕雕龙宛转栏,中施绣凤葳蕤帐。熏炉长爇郁金香,共道千龄乐未央。茂苑月来秋佩冷,洞庭雨过夏绡凉。当窗众妓如仙女,扬袂迎风欲轻举。人从天上见经过,鸟向云间惊笑语。日暮横塘花尽开,卷帘台上望王来。宴舟初自观鱼返,猎骑还从射鹿回。从登不用持铍队,自列红妆侍高会。香传罗帕进黄柑,缕切鸾刀供玉鲙。烛光远落太湖波,惊起鱼龙出没多。城上乌啼河汉转,此时谁问夜如何。管弦嘈嘈聒人耳,不闻兵来渡溪水。欲携西子走登舟,醉倚画筵娇不起。瞑目无因到甬东,可怜一炬绮罗空。献楣竟堕仇人计,赐剑应辜谏士忠。客来试问遗宫路,物色荒凉总非故。搴衣始信不虚言,满地荆榛见零露。当年争夺苦劳机,却把江山付落晖。闻说越王台殿上,如今亦有鹧鸪飞。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毛羽未成,不可以高蜚——《史记·苏秦列传》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戴叔伦《苏溪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前虑不定,後有大患——《史记·苏秦列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 / 夜泊枫江》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佚名《山有扶苏》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曹松《己亥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
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佚名《旧题苏武诗 / 别诗四首·其一》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陆游《除夜雪》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杜荀鹤《送人游吴》
我有一罇酒,欲以赠远人。——佚名《旧题苏武诗 / 别诗四首·其一》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战国策·秦一·苏秦始将连横》
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梅尧臣《苏幕遮·草》
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梅花月满天。——唐寅《把酒对月歌》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李白《苏台览古》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戴叔伦《苏溪亭》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战国策·韩一·苏秦为楚合从说韩王》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燎沉香,消溽暑。——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李贺《苏小小墓》
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李白《乌栖曲》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韦庄《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苏轼《前赤壁赋》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曾几《苏秀道中》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杜甫《江汉》
苏小门前柳万条,毵毵金线拂*桥。——温庭筠《杨柳八首·其三》
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徐铉《七绝·苏醒》
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白居易《杭州春望》
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梅尧臣《苏幕遮·草》
长条别有风流处,密映钱塘苏小家。——寇准《柳·晓带轻烟间杏花》
人皆欲会说话,苏秦乃因会说而杀身——《围炉夜话·第七则》
行人怅望苏台柳,曾与吴王扫落花。——姜夔《姑苏怀古》
幽兰露,如啼眼。——李贺《苏小小墓》
绿杨白鹭俱自得,*水远山皆有情。——苏舜钦《过苏州》
安民之术,在於丰财。丰财者,务本而节用也。——《三国志·魏书·任苏杜郑仓传》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骨肉缘枝叶,结交亦相因。——佚名《旧题苏武诗 / 别诗四首·其一》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宁为鸡口,无为牛後。——《史记·七十列传·苏秦列传》
五月渔郎相忆否。——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苏轼写的古诗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苏轼写的古诗,欢迎阅读与收藏。
《鹧鸪天》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惠崇春江晓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洒豚欲上时。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南歌子·游赏》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
游人都上十三楼。
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
谁家水调唱歌头。
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拓展延伸】
苏轼的咏茶诗词
东坡写了许多茶诗,有一些提到当时的名茶。
双井茶,产于江西省修水县是当时的贡茶之一,诗见苏轼《鲁直以诗馈双井茶,次其韵为谢》。“江夏无双种奇茗,汝阴六一夸新书。磨成不敢付僮仆,自看雪汤生玑珠。列仙之儒瘠不腴,只有病渴同相如。明年我欲东南去,画舫何妨宿太湖。”这个茶好的东坡都不敢让书童仆人过手,要他自己亲自沏泡,他要好好欣赏如雪茶汤仿佛生出玑珠美玉。
月兔茶,产于四川省涪州,诗见苏轼《月兔茶》。“环非环,玦非玦,中有迷离玉兔儿。一似佳人裙上月,月圆还缺缺还圆,此月一缺圆何年。君不见斗茶公子不忍斗小团,上有双衔绶带双飞鸾。”小凤团茶像环又不是环,像玦又不是玦。环状的团茶,烹煮由环变成玦就缺了,这与月的阴晴圆缺又同又不同,月团缺了还会圆,团茶缺了就无法再也圆不了。所以爱茶人“不忍斗小团”。
垂云茶,产于浙江省杭州市宝严寺。宋时葛岭宝严院出产“垂云茶”,是形如“雀舌”的散茶,垂云茶当不是普通山茶,而是佛门上品茶。怡然送与东坡,东坡回礼以贡茶“大龙团”。《怡然以垂云新茶见饷,报以大龙团,仍戏作小诗》云:“妙供来香积,珍烹具大官。拣芽分雀舌,赐茗出龙团。晓日云庵暖,春风浴殿寒。聊将试道眼,莫作两般看。”
不断的贬谪生活使东坡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也为东坡提供了品尝天下名茶的机会。因此苏轼一生写下了*百首咏茶的诗词。东坡所作的这些茶诗融茶艺茶趣于笔端,意境幽美,引人入胜。后世人读了仿佛与东坡一道曾神游于山水之间,品茗于松竹之下,何其惬意淋漓痛快。
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试院监考后,东坡和二三个监考官打水煎茶。东坡作《试院煎茶》一首,诗曰:
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
银瓶泻汤夸第一,未识故人煎水意。(古语云:煎水不煎茶。)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从活火发新泉;又不见,今时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我今贫病长苦饥,分无玉碗捧蛾眉。且学公家作茗饮,砖炉石铫行相随。
不用撑肠拄腹文字五千卷,但愿一瓯常及睡足日高时。
《诚斋诗话》还有一则东坡《煎茶》诗云:活水还须活火煮,自临钓石取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杨万里解析这首诗第二句“自临钓石取深清”七字时,说它具有五方面的意思:一是水是清澈的;二是水是深处的清水;三是水是石头下面的水,没有泥土;四是石是钓石,不是一般寻常之石;五是水是东坡自己打上来的,不是让仆人做的这件事。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这句是形容水的状态是清澈甜美之极。“分江”二字,用的.十分绝妙。“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仍作泻时声。”这句是倒语,是诗人的独家行文妙法,尤为诗家妙法。如杜甫对香稻的赞美“红稻吸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语反而意全。“枯肠未易禁三椀,卧听山城长短更。”这句又把卢仝吃茶的公案打翻。仝吃茶吃到七椀,东坡不禁三椀,山城更漏无定。长短二字,有无穷之味。
《游惠山》:“明窗倾紫盏,色味两奇绝。”
《送南屏禅师》:“勿惊午盏兔毛斑,打出春瓮鹅罗酒。”《水调歌头·桃花茶》:“老龙团,真凤髓,点将来兔毫盏里。”《壑源试焙新茶》:“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白云茶》:“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
《送刘寺丞赴余姚》:“千金买断顾渚春,似与越人降日注。”《邵伯梵行寺山茶》:“山茶相对阿谁栽,细雨无人我独来。”
《西江月》:“龙焙今年绝品,谷帘自古珍泉。雪芽双井散神仙,苗裔来从北苑。”《水调歌头》:“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结就紫云堆。轻动黄金碾,飞起绿尘埃,老龙团、真凤髓。”
《次韵周种惠石铫》:“铜腥铁涩不宜泉,爱此苍然深且宽。蟹眼翻波汤已作,龙头拒火柄犹寒。”
《送南屏谦师》:“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二昧手。”“先生有意续《茶经》,会使老谦名下朽。”
《和钱安道寄惠建茶》:“我官于南今几时,尝尽溪茶与山茗。”《浣溪沙》:“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寄周安孺茶》这首长达120句的苏拭第一长诗,正是咏茶之作。“大哉天宇内,植物知几族。灵品独标奇,迥超凡草木。名从姬旦始,渐播《桐君录》。赋咏谁最先?厥传惟杜育。唐人未知好,论著始于陆。常、李亦清流,当年慕高躅。遂使天下士,嗜此偶于格。”
海棠苏轼的古诗
苏轼,苏轼,有人说你的文章似行云流水,是天地奇观,我说你的诗文是开在你心上的璀璨烟花,每一次绽放都惊天动地,留下恒久的惊叹与怀想。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海棠苏轼的古诗,希望大家喜欢。
海棠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霏霏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更烧高烛照红妆。
思想感情
苏轼由花及人,生发奇想,深切巧妙地表达了爱花惜花之情。
翻译
袅袅的东风吹动了淡淡的云彩,露出了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花朵的香气融在朦胧的雾里,而月亮已经移过了院中的回廊。由于只是害怕在这深夜时分,花儿就会睡去,因此燃着高高的蜡烛,不肯错过欣赏这海棠盛开的时机。
赏析
这首诗开头两句,并不拘限于正面描写。首句“东风袅袅”形容春风的吹拂之态,化用了《楚辞·九歌·湘夫人》中的.“袅袅兮秋风”之句。着一“泛”字,活写出春意的暖融,这为海棠的盛开造势。次句侧写海棠,“香雾空蒙”写海棠阵阵幽香在氤氲的雾气中弥漫开来,沁人心脾。“月转廊”,月亮已转过回廊那边去了,照不到这海棠花;暗示夜已深,人无寐,从中还可读出一层隐喻:处江湖之僻远,不遇君王恩宠。这两句把读者带入一个空濛迷幻的境界,十分美丽,然而略显幽寂。
后两句,苏轼由花及人,生发奇想,深切巧妙地表达了爱花惜花之情。“只恐夜深花睡去”,这一句写得痴绝,是全诗的关键句。此句转折一笔,写赏花者的心态。当月华再也照不到海棠的芳容时,苏轼顿生满心怜意:海棠如此芳华灿烂,不忍心让她独自栖身于昏昧幽暗之中。一个“恐”写出了苏轼不堪孤独寂寞的煎熬而生出的担忧、惊怯之情,也暗藏了苏轼欲与花共度良宵的执著。一个“只”字极化了爱花人的痴情,此刻他满心里只有这花儿璀璨的笑靥,其余的种种不快都可暂且一笔勾销了:这是一种“忘我”、“无我”的超然境界。
最后一句更进一层,将爱花的感情提升到一个极点。“故”照应上文的“只恐”二字,含有特意而为的意思,表达了苏轼对海棠的情有独钟。宋释惠洪《冷斋夜话》记载:唐明皇登香亭,召太真妃,于时卯醉未醒,命高力士使待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明皇笑日:“岂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此句运用唐玄宗以杨贵妃醉貌为“海棠睡未足”的典故,转而以花喻人,点化入咏,浑然无迹。
“烧高烛”遥承上文的“月转廊”,这是一处精彩的对比,月光似乎也太嫉妒于这怒放的海棠的明艳了,那般刻薄寡恩,竟然不肯给她一方展现姿色的舞台。于是苏轼用高烧的红烛,为她驱除这长夜的黑暗。此处隐约可见苏轼的侠义与厚道。“照红妆”呼应前句的“花睡去”三字,极写海棠的娇艳妩媚。“烧”“照”两字表面上都写苏轼对花的喜爱与呵护,其实也不禁流露出些许贬居生活的郁郁寡欢。他想在“玩物”(赏花)中获得对痛苦的超脱,哪怕这只是片刻的超脱也好。虽然花儿盛开了,就向衰败迈进了一步,尽管高蹈的精神之花毕竟远离了现实的土壤,但他想过这种我行我素、自得其乐的生活的积极心态,没有谁可以阻挠。
全诗语言浅*而情意深永。写这首诗时,苏轼虽已过不惑之年,但这首诗却没有给人以颓唐、萎靡的感觉,从“东风”“崇光”“香雾”“高烛”“红妆”这些明丽的意象中分明可以感触到苏轼的达观、潇洒的胸襟。
李璟的《摊破浣溪沙》是思妇的伤春之作。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卷起珍珠编织的帘,挂上帘钩,我在高楼上向外眺望,楼外的春天,和我一样,愁绪依然深锁。随风飘荡的落花谁才是它的主人呢?想到此,我忧思不尽。
传说中的青鸟不曾捎来远方人的音讯,而雨中的丁香花却让我想起凝结的忧愁。我回头眺望暮色里的三峡,看江水从天而降,浩荡奔流。
主人公身锁重楼之上百无聊赖之际,她将珠帘挂在钩子上,向外眺望,窗外春色迷蒙烟锁重楼。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面对春天的美好,却是春恨锁重楼?为何会有“春女思”甚至是春女恨呢?王昌龄的“忽见莫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是最好的答案。春天是恋爱的季节,是成双入对“留连戏蝶时时舞”的时节,但眼前却只有孤身一人,美丽的青春无人欣赏,更显寂寞之深。春花蓬勃,但不需多久,就可能是“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无人堪摘”了。时光之美,却恨身边无人陪伴,只能在春光渐老中,眼睁睁地随着时间流逝,怎么叫人不伤悲呢?
“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风中落花飘零,谁在主宰落花的命运呢?推而广之,谁在主宰人的命运,谁又在偷走我的青春呢?再推而广之,国家、人生以及命运,谁是背后的推手呢?为什么人总是不由自主而无可奈何呢?李璟的这首词,已经将眼前的落花上升到对人生命运深层次的思考了。也许还是苏东坡说得对,“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人生是一场偶然,你偶然留下的痕迹,终将在一场风雪之中被抹去,人生就是偶然的快乐必然的悲剧罢了。
下阙的“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乃千古名句。神话中有青鸟传信,但现实中却无鸿雁传书,每日里都是云中不见锦书来的寂寞。“丁香空结雨中愁”,化用了晚唐诗人李商隐的“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女子看到丁香含苞欲放的花蕾,感受到的竟然是丁香的愁眉不展,其实丁香何曾愁眉不展,愁的只是孤寂的思妇而已,这就是文学中的“移情艺术”。通俗地说,移情是将人的主观感情投射到到客观事物上,也就是说,客观景物本没有感情,是作家将自己的情感移植到景物上面,从而以景衬情,人、物一体情景交融。再通俗一点说,你开心时看到的一切好像都对你含情脉脉,你不开心时,你好像觉得一切事物都对你横眉冷对。
李白的《独坐敬亭山》说,“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现实中,云彩和敬亭山没有什么感情,但那天李白心情很爽,他凝视着美丽的敬亭山,觉得那敬亭山也在含情脉脉地看着自己。白居易的《长恨歌》有“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的句子,说月亮发出的是一种叫人看了“伤心”的光,铃子摇响的是一种叫人听了“断肠”的声。月亮不会伤心,铃声也不会断肠,伤心断肠的大概就是诗人笔下的痛失爱妃的唐玄宗李隆基了。最典型的移情艺术,大概要算五代词人牛希济的“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了,红豆肯定不会有相思泪,有相思泪的,只能是恋爱中的男女了。
这首词的前几句写的都是*景,都是细小的幽微的情感,最后两句,词的境界一下子阔大起来,“回首绿波三峡暮,接天流”,此时但见长江浩荡,正从三峡奔流而下,而暮色苍茫,又将这浑天一色的绿波笼罩在无边的暗色之中。这是用浩荡的长江之水来暗喻愁思,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想必就是来源于此吧。
我们再来看李璟的另外一首词,《应天长》:
一钩初月临妆镜,蝉鬓凤钗慵不整。重帘静,层楼迥,惆怅落花风不定。
柳堤芳草径,梦断辘轳金井。昨夜更阑酒醒,春愁过却病。
李璟再次写了一个思妇的春愁。女子一大早就坐在镜子前,但无心整理妆容。“女为悦己者容”,但悦己者不在身边,那妆容就毫无意义,于是女子就无心“对镜贴花黄”了。“蝉鬓凤钗慵不整”,一个“慵”字,道出了这首词的词眼。帘幕低垂,重楼紧锁,一片寂寞清冷的气氛中,窗外落花随风起舞,思妇的心犹如落花一般惆怅不安。上片是*景,下片写远景,绿杨芳草,柳丝缠绵,辘轳金井边,或许是一段美好的爱情开始的地方,也许那里凝结了太多的温馨与思念,那也是无法忘怀的地方。
南宋词人吴文英怀念一段已逝的恋情时,写下了《风入松》: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吴文英说,我听着凄风苦雨之声,独自寂寞地过着清明。掩埋好遍地的落花,我满怀忧愁地起草葬花之铭。楼前依依惜别的地方,如今已是一片浓密的绿荫。每一缕柳丝,都寄托着一份柔情。料峭的春寒中,我独自喝着闷酒,想借梦境去与佳人重逢,不料又被啼莺唤醒。
西园的亭台和树林,每天我都派人去打扫干净,依旧到这里来欣赏新晴的美景。蜜蜂频频扑向你荡过的秋千、绳索上还有你纤手握过而留下的芳馨。我是多么惆怅伤心,你的倩影总是没有信音。幽寂的空阶上,一夜间长出的苔藓便已青青。
这就是对恋爱之地的念念不忘,看到蜜蜂在秋千旁飞舞,还以为是被恋人身上曾经的香味所吸引。而李璟的“柳堤芳草径,梦断辘轳金井”也是如此,想必在这里,也曾经有过刻骨铭心的恋爱情节。但一切已成过往,思妇只好对酒消愁,但无奈是愁上加愁。喝了一夜的酒,但酒醒时分一切又归之于虚无,这种思之不得而百无聊赖的春愁,实在是比生病还要难受。
南唐词至李璟,抒情模式上同花间词一样,仍然是“男子作闺音”替女子代言。而晚唐五代词抒情模式的转移,直接我手写我心,表达强烈的自我,则是从冯延巳和后主李煜开始的。纵然是代思妇之言,但作者势必将自己的情感体验融入其中,毕竟“诗言志词言情”。那么,李璟在思妇的背后到底是想要表达什么呢?也许“惆怅落花风不定”可以给出答案,十国江湖风波恶,南唐命运风不定,这或许就是李璟内心深处的焦虑吧。
李璟的最后一首词是悲秋词,《望远行》:
玉砌花光锦绣明,朱扉长日镇长扃。夜寒不去寝难成,炉香烟冷自亭亭。
残月秣陵砧,不传消息但传情。黄金窗下忽然惊,征人归日二毛生。
这本是一个春光明媚的时节,但女子心情极差,整日将自己锁在朱楼之上,相思成灾,想做梦但梦不成。夜深了,夜冷了,但长夜漫漫孤枕难眠,只能看着香炉内的香烟弥漫着的房间。下片写女子的心理活动,她怪罪秣陵的月光太撩人,她怪罪秣陵满城的砧声太不解风情,撩动着自己的怀人之情,但却带不来远方人的一丝消息。沉思中的女子在秋夜中忽然惊醒,待到爱人回来之时,怕已经是“鬓已星星也”,两鬓都是华发了吧。
在这首词中,李璟想要表达的已经超越了思妇的闺怨,而是人们对时间逝去的焦虑了,已经上升为对人生的哲理性思考了。当然,在李璟看来,人生就是一种悲剧性的存在,就像他的儿子李后主所说的那样,“人生愁恨何能免,消魂独我情何限”。因为,人生永远抵不过时间,而人生对时间一去不复返、青春瞬间变苍颜的焦虑,从来都是中国诗歌的主题。李白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陶渊明说“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人生聚散无常,时间一去不返,在时间的驱使之下,一切都将归之于虚无。或许这就是李璟对江河日下的国事,对家庭的变故而生发的一种痛彻心扉的领悟吧。
苏轼写的古诗有哪些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苏轼写的古诗有哪些,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惠崇春江晓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洒豚欲上时。
3、《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4、《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5、《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6、《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7、《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冈。
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8、《满江红》
江汉西来,高楼下、葡萄深碧。
犹自带、岷峨云浪,锦江春色。
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
对此间、风物岂无情,殷勤说。
江表传,君休读。
狂处士,真堪惜。
空洲对鹦鹉,苇花萧瑟。
不独笑书生争底事,曹公黄祖俱飘忽。
苏轼古诗全集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苏轼古诗全集,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碧纱窗下水沈烟。——出自作品:《阮郎归·初夏》
2、谁家水调唱歌头。——出自作品:《南歌子·游赏》
3、蓝桥何处觅云英。——出自作品:《南歌子·寓意》
4、枝上柳绵吹又少。——出自作品:《蝶恋花·春景》
5、绿槐高柳咽新蝉。——出自作品:《阮郎归·初夏》
6、又恐被、秋风惊绿。——出自作品:《贺新郎·夏景》
7、黄鸡白酒渔樵社。——出自作品:《阳羡歌·山秀芙蓉》
8、卷起杨花似雪花。——出自作品:《减字木兰花·立春》
9、真游洞穴沧波下。——出自作品:《阳羡歌·山秀芙蓉》
10、水殿风来暗香满。——出自作品:《洞仙歌·冰肌玉骨》
11、解佩投簪,求田问舍。——出自作品:《阳羡歌·山秀芙蓉》
12、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出自作品:《念奴娇·中秋》
13、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出自作品:《卜算子·感旧》
14、春未老,风细柳斜斜。——出自作品:《望江南·超然台作》
15、山秀芙蓉,溪明罨画。——出自作品:《阳羡歌·山秀芙蓉》
16、谁似临*山上塔,亭亭。——出自作品:《南乡子·送述古》
17、使君元是此中人。——出自作品:《浣溪沙·软草*莎过雨新》
18、苦被多情相折挫。——出自作品:《蝶恋花·雨霰疏疏经泼火》
19、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凉。——出自作品:《临江仙·送王缄》
20、雪晴江上麦千车。——出自作品:《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
21、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出自作品:《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
22、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出自作品:《阳关曲》
23、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出自作品:《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
24、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出自作品:《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25、午醉未醒红日晚,黄昏帘幕无人卷。——出自作品:《蝶恋花·蝶懒莺慵春过半》
26、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出自作品:《一丛花·今年春浅侵年》
27、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出自作品:《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28、翠袖倚风萦柳絮,绛唇得酒烂樱珠。——出自作品:《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
29、细腰肢自有入格风流,仍更是、骨体清英雅秀。——出自作品:《洞仙歌·咏柳》
30、软草*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出自作品:《浣溪沙·软草*莎过雨新》
31、涪江与中泠,共此一味水。——出自作品:《送金山乡僧归蜀开堂》
32、盆山不见日,草木自苍然。——出自作品:《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33、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出自作品:《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3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出自作品:《惠崇春江晚景》
35、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出自作品:《西江月·顷在黄州》
36、犹自带、岷峨云浪,锦江春色。——出自作品:《满江红·江汉西来》
37、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出自作品:《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38、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出自作品:《临江仙·送钱穆父》
39、金鞭争道宝钗落,何人先入明光宫。——出自作品:《虢国夫人夜游图》
40、微雨如酥,草色遥看*却无。——出自作品:《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
41、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出自作品:《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42、徐州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出自作品:《浣溪沙·软草*莎过雨新》
43、我醉拍手狂歌,举怀邀月,对影成三客。——出自作品:《念奴娇·中秋》
44、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出自作品:《满江红·江汉西来》
45、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出自作品:《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46、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出自作品:《蝶恋花·密州上元》
47、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出自作品:《书李世南所画秋景》
48、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出自作品:《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49、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出自作品:《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苏轼《入寺》古诗原文
入寺注释
【玉堂仙】翰林学士的雅号。宋苏轼《舟行至清远县见顾秀才极谈惠州风物之美》诗:“到处聚观香案吏,此邦宜著玉堂仙。江云漠漠桂花湿,海雨翛翛荔子然。”明何景明《赤壁图》诗:“黄州逐客玉堂仙,停舟到此悲秋天。”清查慎行《舟过三水邑宰徐君来晤口占赠之》:“谁知花县宰,旧是玉堂仙。”参见“玉堂”。漢【摩尼珠】宝珠。晋法显《佛国记》:“﹝师子国﹞多出珍寳珠璣,有出摩尼珠地,方可十里。”唐杜甫《赠蜀僧闾丘师兄》诗:“惟有摩尼珠,可照浊水源。”宋苏轼《次韵吴传正枯木歌》:“东南山水相招呼,万象入我摩尼珠。”元顾瑛《金粟冢中秋日燕集》诗:“又若摩尼珠,跃出驪龙湫。”漢
苏轼简介: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北京大学教授、引碑入草开创者李志敏评价:“苏轼是全才式的艺术巨匠。”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 。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枯木怪石图卷》等。
文学成就
词作
参见:苏词、诗词一体、以诗为词
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苏轼对词的变革,基于他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念和“自成一家”的创作主张。自晚唐、五代以来,词一直被视为“小道”。柳永虽然一生专力写词,推进了词体的发展,但却未能提高词的文学地位。而苏轼首先在理论上破除了诗尊词卑的观念。他认为诗词同源,本属一体,词“为诗之苗裔”,诗与词虽有外在形式上的差别,但它们的艺术本质和表现功能应是一致的。因此他常常将诗与词相提并论,由于他从文体观念上将词提高到与诗同等的地位,这就为词向诗风靠拢、实现词与诗的相互沟通渗透提供了理论依据。
为了使词的美学品位真正能与诗并驾齐驱,苏轼还提出了词须“自是一家”的创作主张。此处的“自是一家”之说,是针对不同于柳永词的“风味”而提出的,其内涵包括:追求壮美的风格和阔大的意境,词品应与人品相一致,作词应像写诗一样,抒发自我的真实性情和独特的人生感受。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其文如其为人”(《答张文潜县丞书》),在词的创作上自成一家。苏轼一向以文章气节并重,在文学上则反对步人后尘,因而他不满意秦观“学柳七作词”而缺乏“气格”。
扩大词的表现功能,开拓词境,是苏轼改革词体的主要方向。他将传统的表现女性化的柔情之词为扩展为表现男性化的豪情之词,将传统上只表现爱情之词扩展为表现性情之词,使词像诗一样可以充分表现作者的性情怀抱和人格个性。苏轼让充满进取精神、胸怀远大理想、富有激情和生命力的仁人志士昂首走入词世界,改变了词作原有的柔软情调,开启了南宋辛派词人的先河。
与苏诗一样,苏词中也常常表现对人生的思考。这种对人生命运的理性思考,增强了词境的哲理意蕴。苏轼虽然深切地感到人生如梦,但并未因此而否定人生,而是力求自我超脱,始终保持着顽强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
苏词比较完整地表现出作者由积极转而矛盾苦闷,力求超脱自适而不断追求的心路历程和他疏狂浪漫、多情善思的个性气质。继柳永、欧阳修之后,苏轼进一步使词作中的抒情人物形象与创作主体由分离走向同一。
苏词既向内心的世界开拓,也朝外在的世界拓展。不同于晚唐、五代文人词所表现的狭小的生活场景,苏轼不仅在词中大力描绘了作者日常交际、闲居读书及躬耕、射猎、游览等生活场景,而且进一步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
苏轼用自己的创作实践表明:词是无事不可写,无意不可入的。词与诗一样,具有充分表现社会生活和现实人生的功能。由于苏轼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丰富了词的情感内涵,拓展了词的时空场景,从而提高了词的艺术品味,把词堂堂正正地引入文学殿堂,使词从“小道”上升为一种与诗具有同等地位的抒情文体。
“以诗为词”的手法则是苏轼变革词风的主要武器。所谓“以诗为词”,是将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苏词中较成功的表现有用题序和用典故两个方面。
有了词题和词序,既便于交代词的写作时地和创作缘起,也可以丰富和深化词的审美内涵。在词中大量使事用典,也始于苏轼。词中使事用典,既是一种替代性、浓缩性的叙事方式,也是一种曲折深婉的抒情方式。苏词大量运用题序和典故,丰富和发展了词的表现手法,对后来词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从本质上说,苏轼“以诗为词”是要突破音乐对词体的制约和束缚,把词从音乐的附属品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苏轼写词,主要是供人阅读,而不求人演唱,故注重抒情言志的自由,虽也遵守词的音律规范而不为音律所拘。正因如此,苏轼作词时挥洒如意,即使偶尔不协音律规范也在所不顾。也正是如此,苏词像苏诗一样,表现出丰沛的激情,丰富的想象力和变化自如、多姿多彩的语言风格。虽然苏轼现存的三百六十二首词中,大多数词的风格仍与传统的婉约柔美之风比较接*,但已有相当数量的作品体现出奔放豪迈、倾荡磊落如天风海雨般的新风格,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在两宋词风转变过程中,苏轼是关键人物。王灼《碧鸡漫志》说:“东坡先生非心醉于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强化词的文学性,弱化词对音乐的依附性,是苏轼为后代词人所指出的“向上一路”。后来的南渡词人和辛派词人就是沿着此路而进一步开拓发展的。
诗作
苏轼对社会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思考都毫无掩饰地表现在其文学作品中,其中又以诗歌最为淋漓酣畅。在二千七百多首苏诗中,干预社会现实和思考人生的题材十分突出。苏轼对社会现实中种种不合理的现象抱着“一肚皮不入时宜”的态度,始终把批判现实作为诗歌的重要主题。更可贵的是,苏轼对社会的批判并未局限于新政,也未局限于眼前,他对封建社会中由来已久的弊政、陋*进行抨击,体现出更深沉的批判意识。
苏轼一生宦海浮沉,奔走四方,生活阅历极为丰富。他善于从人生遭遇中总结经验,也善于从客观事物中见出规律。在他眼中,极*常的生活内容和自然景物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如《题西林壁》和《和子由渑池怀旧》两诗。在这些诗中,自然现象已上升为哲理,人生的感受也已转化为理性的反思。尤为难能可贵的是,诗中的哲理是通过生动、鲜明的艺术意象自然而然地表达出来,而不是经过逻辑推导或议论分析所得。这样的诗歌既优美动人,又饶有趣味,是名副其实的理趣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和“雪泥鸿爪”一问世即流行为成语,说明苏轼的理趣诗受到普遍喜爱。苏诗中类似的作品还有很多,如《泗州僧伽塔》、《饮湖上初晴后雨》、《慈湖夹阻风》等。苏轼极具灵心慧眼,所以到处都能发现妙理新意。
深刻的人生思考使苏轼对沉浮荣辱持有冷静、旷达的态度,这在苏诗中有充分的体现。苏轼在逆境中的诗篇当然含有痛苦、愤懑、消沉的一面,但苏轼更多的`诗则表现了对苦难的傲视和对痛苦的超越。
苏轼学博才高,对诗歌艺术技巧的掌握达到了得心应手的纯熟境界,并以翻新出奇的精神对待艺术规范,纵意所如,触手成春。而且苏诗的表现能力是惊人的,在苏轼笔下几乎没有不能入诗的题材。
以“元祐”诗坛为代表的北宋后期是宋诗的鼎盛时期,苏轼与王安石、黄庭坚、陈师道等人的创作将宋诗艺术推向了高峰。就风格个性的突出、鲜明而言,王、黄、陈三家也许比苏轼诗更引人注目。然而论创作成就,则苏轼无疑是北宋诗坛上第一大家。在题材的广泛、形式的多样和情思内蕴的深厚这几个维度上,苏诗都是出类拔萃的。更重要的是,苏轼具有较强的艺术兼容性,他在理论上和创作中都不把某一种风格推到定于一尊的地位。这样,苏轼虽然在创造宋诗生新面貌的过程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他基本上避免了宋诗尖新生硬和枯燥乏味这两个主要缺点。所以苏轼在总体成就上实现了对同时代诗人的超越,成为最受后代广大读者欢迎的宋代诗人。
文章
苏轼的文学思想是文、道并重。他推崇韩愈和欧阳修对古文的贡献,都是兼从文、道两方面着眼的。但是苏轼的文道观在北宋具有很大的独特性。首先,苏轼认为文章的艺术具有独立的价值,如“精金美玉,文章并不仅仅是载道的工具,其自身的表现功能便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一种高级形态。其次,苏轼心目中的“道”不限于儒家之道,而是泛指事物的规律。所以苏轼主张文章应像客观世界一样,文理自然,姿态横生。他提倡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和生动性,反对千篇一律的统一文风,认为那样会造成文坛“弥望皆黄茅白苇”般的荒芜。
正是在这种独特的文学思想指导下,苏轼的散文呈现出多姿多彩的艺术风貌。他广泛地从前代的作品中汲取艺术营养,其中最重要的渊源是孟子和战国纵横家的雄放气势、庄子的丰富联想和自然恣肆的行文风格。苏轼确实具有极高的表现力,在他笔下几乎没有不能表现的客观事物或内心情思。苏文的风格则随着表现对象的不同而变化自如,像行云流水一样的自然、畅达。韩愈的古文依靠雄辩和布局、蓄势等手段来取得气势的雄放,而苏文却依靠挥洒如意、思绪泉涌的方式达到了同样的目的。苏文气势雄放,语言却*易自然,这正是宋文异于唐文的特征之一。
苏轼擅长写议论文。他早年写的史论有较浓的纵横家*气,有时故作惊人之论而不合义理,如《贾谊论》责备贾谊不知结交大臣以图见信于朝廷,《范增论》提出范增应为义帝诛杀项羽。但也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如《留侯论》谓圯上老人是秦时的隐君子,折辱张良是为了培育其坚忍之性;《*王论》批评周*王避寇迁都之失策,见解新颖而深刻,富有启发性。这些史论在写作上善于随机生发,翻空出奇,表现出高度的论说技巧,成为当时士子参加科场考试的范文,所以流传极广。苏轼早年的政论文也有类似的风格特点,但随着阅历的加深,纵横家的*气遂逐渐减弱,例如元祐以后所写的一些奏议,内容上有的放矢,言词则剀切沉着,接*于贾谊、陆贽的文风。
史论和政论虽然表现出苏轼非凡的才华,但杂说、书札、序跋等议论文,更能体现苏轼的文学成就。这些文章同样善于翻新出奇,但形式更为活泼,议论更为生动,而且往往是夹叙夹议,兼带抒情。它们以艺术感染力来加强逻辑说服力,所以比史论和政论更加具备美文的性质。
苏轼的叙事记游之文,叙事、抒情、议论三种功能更是结合得交融。
由于苏轼作文以“辞达”为准则,所以当行即行,当止就止,很少有芜词累句,这在他的笔记小品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如《记承天寺夜游》,全文仅八十余字,但意境超然,韵味隽永,为宋代小品文中的妙品。
苏轼的辞赋和四六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的辞赋继承了欧阳修的传统,但更多地融入了古文的疏宕萧散之气,吸收了诗歌的抒情意味,从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创作了《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这样的名篇。《赤壁赋》沿用赋体主客问答、抑客伸主的传统格局,抒写了自己的人生哲学,同时也描写了长江月夜的幽美景色。全文骈散并用,情景兼备,堪称优美的散文诗。
苏轼甚至在四六中也同样体现出行云流水的风格,他在翰林院任职时所拟的制诰曲赡高华,浑厚雄大,为台阁文字中所罕见。他遭受贬谪后写的表启更是真切感人,是四六体中难得的性情之作。
苏轼的散文在宋代与欧阳修、王安石齐名,但如果单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则苏文无疑是宋文中成就最高的一家。
艺术成就
书法
苏轼擅长写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他曾经遍学晋、唐、五代的各位名家之长,再将王僧虔、徐浩、李邕、颜真卿、杨凝式等名家的创作风格融会贯通后自成一家。他曾自称:“我书造意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黄庭坚称他:“早年用笔精到,不及老大渐*自然。”这说明苏轼一生屡经坎坷,致使他的书法风格跌宕。存世作品有《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和《祭黄几道文》等帖。
绘画
苏轼擅长画墨竹,且绘画重视神似,主张画外有情,画要有寄托,反对形似,反对程序的束缚,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而且明确地提出了“士人画”的概念,对以后“文人画”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其作品有《枯木怪石图卷》、《潇湘竹石图卷》等。
苏轼的古诗鉴赏
导语:一盏清茶,一室月光,一卷诗。案前寂寞的我,诗中寂寞的苏轼。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苏轼的古诗鉴赏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1、《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
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
佳节若为酬,但把清尊断送秋。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2、《少年游润州作,代人寄远》
去年相送,馀杭门外,飞雪似杨花。
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
恰似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
3、《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
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4、《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5、《蝶恋花密州上元》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
帐底吹笙香吐麝,此般风味应无价。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乍入农桑社。
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6、《蝶恋花》
记得画屏初会遇。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
燕子双飞来又去,纱窗几度春光暮。
那日绣帘相见处,低眼佯行,笑整香云缕。
敛尽春山羞不语,人前深意难轻诉。
7、《临江仙夜归临皋》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谷纹*。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8、《渔家傲送张元唐省亲秦州》
一曲阳关情几许,知君欲向秦川去。
白马皂貂留不住。回首处,孤城不见天霖雾。
到日长安花似雨,故关杨柳初飞絮。
渐见靴刀迎夹路。谁得似,风流膝上王文度。
9、《江城子别徐州》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
为问东风余如许?春纵在,与谁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
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10、《行香子过七里滩》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
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
含苏璟安的一句古诗
含远字和璟字的的古诗
含璟字的古诗词名字
璟字的诗词
有鹯和璟的古诗
含陈含苏的古诗
带川和璟的古诗
含有苏的古诗
璟的诗句
璟字开头的古诗词
含苏吴的古诗
带有璟带有溪的古诗
带璟灏的古诗词
带璟的诗句
苏轼的含花的古诗
含有苏华的古诗
璟的古诗古语成语
苏轼含有州的古诗
带璟字的诗句
含苏静晚的古诗句
含苏绾的古诗词
含苏的诗句
含亦安的古诗
含沐安的古诗
含安梓的古诗
摊破浣溪沙古诗李璟的古诗
古诗苏轼词的含义
含有映苏的古诗词
江苏海安地区的古诗
含苏字的诗句
给家人做饭的心情短语
连续下雨的心情短语
积极早安问候短语
一个人钓鱼的心情短语
晚上下雨天的心情说说心情短语
生日整蛊短语
描述的英语短语
高二英语必修五短语
游玩快乐的心情短语
爱情吵架说说心情短语
忙碌说说心情短语
没上班的说说心情短语
若有一天我消失了短语
周末祝福短语10字之内
关于幸福说说心情短语
关心累的说说心情短语
关于奋斗的短语
男生内涵说说心情短语
陪孩子旅游的心情短语
说说甜蜜爱情短语大全
狠自己的说说心情短语
正话反说短语
害怕失去一个人的短语
帮女朋友留言短语
感情吵架说说心情短语
伤感语录图片心情短语
suck的短语
watch开头的短语
简短有意义的英文短语
高一短语
晚安英文说说心情短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