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箜篌有关的古诗句

关于和箜篌有关的古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和箜篌有关的古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和箜篌有关的古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和箜篌有关的古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93) 语录(5) 说说(19) 名言(2) 诗词(2k+) 祝福(19) 心语(1)

  • 关于箜篌的诗句

  • 下帘弹箜篌,不忍见秋月。——崔国辅《古意·净扫黄金阶》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孔雀东南飞》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李贺《李凭箜篌引》

    箜篌所悲竟不还。——李白《公无渡河》

    箜篌别后谁能鼓,肠断天涯。——纳兰容若《采桑子·冷香萦遍红桥梦》

    今日闲窗拂尘土,残弦犹迸钿箜篌。——元稹《六年春遣怀八首》

    十三初学擘箜篌,弟子名中被点留。——王建《宫词一百首》

    箜篌乃戈矛,卮酒为敌国。——朱诚泳《杂诗十首·其四》

    扼臂交光红玉软,起来重拟理箜篌。——和凝《宫词百首》

    国府乐手弹箜篌,赤黄绦索金鎝头。——顾况《李供奉弹箜篌歌》

    只照箜篌弦上手,不照箜篌声里能。——顾况《李供奉弹箜篌歌》

    希音解人幽人听,世间俗俗耳徒箜篌。——阳枋《赋赵守接竹引岩泉》

    搥羯鼓,弹箜篌,烹羊宰牛坐糟丘,一笑再笑扬清讴。——汪元量《夷山醉歌·楚狂醉歌歌正发》

    微雨沾衣令人愁,有一迁客登高楼,不言不寐弹箜篌。——王昌龄《箜篌引》

    有一迁客登高楼,不言不寐弹箜篌。——王昌龄《箜篌引·卢溪郡南夜泊舟》

    侍臣簪武弁,女乐抱箜篌。——苏轼《壬寅二月,有诏令郡吏分往属县灭决囚禁。自》

    真防舞如意,佯盖卧箜篌。——李商隐《拟意》

    赵女弹箜篌,复能邯郸舞。——王维《偶然作六首》

    女乐翩翩次第举,搊筝弹瑟鸣箜篌。——宋濂《天麦毒行》

    为君啸一曲,且莫弹箜篌。——王昌龄《留别岑参兄弟》

    玲珑箜篌谢好筝,陈宠觱栗沈*笙。——白居易《霓裳羽衣舞歌》

    二十五弦弹箜篌,猩红衫子葡萄筿。——袁宏道《拟古乐府》

    珠靴玉指擘箜篌,谁记山南秉烛游?——陆游《无题·珠靴玉指擘箜篌》

    红尘筝笛耳一洗,便觉箜篌愤抑琵琶哀。——仇远《竹素山房小饮南徐唐正方善歌吴伶以长箫和之》

    想挽北斗下挹浆,箜篌更对高秋张。——李公麟《谨次元韵奉酬慎思学士年友》

    南邻新酒熟,有女弹箜篌。——岑参《冀州客舍酒酣贻王绮寄题南楼》

    [阅读全文]...

2022-03-26 23:47:17
  • 描写箜篌的诗词

  • 描写箜篌的诗词

      从古时诗歌内容来看,描写箜篌的诗歌多是哀怨离愁,可能也与箜篌所处的环境有关。箜篌一般出在深宫大内,弹箜篌的人往往是孤独之人,诗人借物比兴,借用箜篌来表达这种哀怨离愁的心情。

      箜篌是十分古老的弹弦乐器,最初称“坎侯”或“空侯”,在古代除宫廷雅乐使用外,在民间也广泛流传,在古代有卧箜篌、竖箜篌、凤首箜篌三种形制。与箜篌有关,或用箜篌弹奏配乐的诗词歌赋,是为“箜篌诗文”。

      早期卧箜篌出现在春秋时的`楚国,与古琴同一起源,但其长形共鸣箱面板上却有像琵琶一样的品位,这是它与琴瑟在形制上的主要差异,演奏方式是以竹片拨奏或击奏。竖箜篌(古竖琴)虽然在秦以前即已从中亚流入西域,但却是在东汉时才传入内地的。记述东汉以前年代的诗文,“箜篌”二字指卧箜篌,东汉以后则主要指竖箜篌。

      东汉无名氏所作的《孔雀东南飞》这首大家耳熟能详的感人诗歌——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箜篌引》所依的典故“公无渡河”出自晋人崔豹《古今注·音乐》,古乐曲由朝鲜艄公霍里子高的妻子丽玉所作。一天早晨,霍里子高去撑船摆渡,望见一个披散白发的疯颠人提着酒壶奔走。眼看那人要冲进急流之中了,他的妻子追在后面呼喊着不让他渡河,却已经赶不及,疯癫人终究被河水淹死了。那位女子拨弹箜篌,唱《公无渡河》歌曰: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

      堕河而死,将奈公何!

      其声凄怆,曲终亦投河而死。霍里子高回到家,把那歌声向妻子丽玉作了描绘,丽玉也甚为悲伤,于是弹拔箜篌把歌声写了下来,听到的人莫不吞声落泪。丽玉又把这个曲子传给邻居女儿丽容,名字就是《箜篌引》。

      此事唐人颇有诗叹和之:

      公无渡河 李贺

      公乎公乎,提壶将焉如?

      屈*沉湘不足慕,徐衍入海诚为愚!

      公乎公乎,床有菅*盘有鱼。

      北里有贤兄,东邻有小姑,陇亩油油黍与葫,瓦甒浊醪蚁浮浮。

      黍可食,醪可饮,公乎公乎其奈居,被发奔流竟何如?

      贤兄小姑哭呜呜。

      公无渡河李白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吼万里触龙门。

      波滔天,尧咨嗟,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

      杀湍湮洪水,九州始蚕麻。其害乃去,茫然风沙。

      被发之叟狂而痴,清晨径流欲奚为。

      旁人不惜妻止之,公无渡河苦渡之。

      虎可搏,河难凭,公果溺死流海湄。

      有长鲸白齿若雪山,公乎公乎,挂骨于其间。箜篌所悲竟不还!

      公无渡河王建

      渡头恶天*远,波涛塞川如叠坂。

      幸无白刃驱向前,何用将身自弃捐。

      蛟龙啮尸鱼食血,黄泥直下无青天。

      男儿纵轻妇人语,惜君性命还须取。

      妇人无力挽断衣,舟沉身死悔难追。公无渡河公自为。

      公无渡河李咸用

      有叟有叟何清狂,行搔短发提壶浆。

      乱流直涉神洋洋,妻止不听追沈湘。

      偕老不偕死,箜篌遗凄凉。

      刳松轻稳琅ぃ艏卑裼购畏痢

      见溺不援能语狼,忍听丽玉传悲伤。

      公无渡河温庭筠

      黄河怒浪连天来,大响谹谹如殷雷。

      龙伯驱风不敢上,百川喷雪高崔嵬。

      二十五弦何太哀,请公勿渡立裴回。

      下有狂蛟锯为尾,裂帆截棹磨霜齿。

      神锥凿石塞神潭,白马飒沓赤尘起。

      公乎跃马扬玉鞭,灭没高蹄日千里。

      按:“白马飒沓赤尘起”中三、四两字无法显示,银河以“飒沓”代替。

      公无渡河王睿

      浊波洋洋兮凝晓雾,公无渡河兮公苦渡。

      风号水激兮呼不闻,提壶看入兮中流去。

    [阅读全文]...

2021-11-29 08:47:21
  • 《李凭箜篌引》古诗翻译

  • 《李凭箜篌引》古诗翻译

      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全诗翻译

      吴丝蜀桐制成精美的箜篌,奏出的乐声飘荡在晴朗的深秋。

      听到美妙的乐声,天空的`白云凝聚,不再飘游;

      那湘娥把点点泪珠洒满*,九天上素女也牵动满腔忧愁。

      这高妙的乐声从哪儿传出?那是李凭在国都把箜篌弹奏。

      像昆仑美玉碰击声声清脆,像凤凰那激昂嘹亮的歌喉;

      像芙蓉在露水中唏嘘饮泣,象兰花迎风开放笑语轻柔。

      长安十二道城门前的冷气寒光,全被箜篌声所消融。

      二十三根弦丝高弹轻拨,天神的心弦也被乐声吸引。

      高亢的乐声直冲云霄,把女娲炼石补天的天幕震颤。

      好似天被惊震石震破,引出漫天秋雨声湫湫。

      夜深沉,乐声把人们带进梦境,梦见李凭把技艺向神女传授;

      湖里老鱼也奋起在波中跳跃,潭中的瘦蛟龙翩翩起舞乐悠悠。

      月宫中吴刚被乐声深深吸引,彻夜不眠在桂花树下徘徊逗留。

      桂树下的兔子也伫立聆听,不顾露珠儿斜飞寒飕飕!

    [阅读全文]...

2022-05-25 20:28:22
  • 李贺《李凭箜篌引》全文赏析

  • 李贺《李凭箜篌引》全文赏析

      李贺《李凭箜篌引》全文是怎样的呢?李贺是唐代名噪一时的诗人,深受人们的喜爱,也在唐诗上作出了一番贡献。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李贺《李凭箜篌引》全文赏析,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李凭箜篌引

      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①十二门:长安城有十二道城门,这里指全城。

      ②二十三丝:竖箜篌的琴弦。

      ③神妪:传说中善于弹箜篌的仙女。

      ④吴质:即月亮上砍桂树的吴刚。

      像昆仑山上的美玉碰击的清脆之声,像凤凰激昂嘹亮的歌喉;像出水芙蓉在低声地抽泣,像兰花迎风笑语盈盈。整个长安城都在琴声中变得温馨,二十三根弦丝打动了天神的心弦。乐声似乎震破了女娲炼石补天的地方,引出漫天秋雨。李凭在梦中把技艺教给了神女,琴声让湖里的鱼龙都兴奋得舞蹈欢腾。被关在月宫中砍树的吴刚沉醉于音乐,在桂花树下徘徊逗留,无法入睡。桂树下的兔子也静静地聆听,顾不上露珠打湿了地面。

      译文

      在深秋的夜晚,弹奏起吴丝蜀桐制成精美的箜篌。听到美妙的乐声,天空的白云凝聚起来不再飘游。

      湘娥把泪珠洒满*,九天素女也牵动满腔忧愁。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乐工李凭在京城弹奏箜篌。

      乐声清脆动听得就像昆仑山美玉击碎,凤凰鸣叫;时而使芙蓉在露水中饮泣,时而使香兰开怀欢笑。

      清脆的乐声,融和了长安城十二门前的清冷光气。二十三根弦丝高弹轻拨,打动了高高在上的天帝。

      高亢的乐声直冲云霄,冲上女娲炼石补过的天际。好似补天的五彩石被击破,逗落了漫天绵绵秋雨。

      幻觉中仿佛乐工进入了神山,把技艺向女仙传授;老鱼兴奋得在波中跳跃,瘦蛟也翩翩起舞乐悠悠。

      月宫中吴刚被乐声吸引,彻夜不眠在桂树下逗留。桂树下的兔子也伫立聆听,不顾露珠斜飞寒飕飕!

      【动心之美】

      李贺的《李凭箜篌引》紧扣“打动人心”这四个字,先是形容琴声之美,如花似玉;然后具体说到琴声化解了京城的寒气,打动了天神的心灵,“惊天地,泣鬼神”,就连广寒宫中的吴刚和玉兔听见了李凭的箜篌,都呆坐着听得入神。这些听音乐的人本身就很不凡,他们对箜篌之声都如痴如醉,何况是凡人呢?

      【写作指导】

      同样是写音乐,与《琵琶行》比起来,《李凭箜篌引》的想象就更加自由、无拘无束。这里李贺不再将音乐比喻成某种声音,而是直接说它给人的感觉像是“芙蓉泣露香兰笑”的形态,它们都给人春风拂面的惬意感,这样的写法就是“通感”。通感不局限于形似,而要求神似。

      【智慧点拨】

      音乐、诗文、画作、雕塑等,都能带给人美的感受,都能打动人的内心,激发我们的想象力。这是因为它们内在是相通的,都是在追求一种精神上的美与和谐。美不仅是这些艺术品的精髓,也是我们生活的动力和目标。无论是在我们的举止言行、穿着打扮中,还是在我们与别人的交往、合作中,都有一股寻找美的力量,所以我们的生活也是一种艺术。

      李贺的作品

      诗人简介

      李贺 (唐代诗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 。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 。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 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

      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贺因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宗室王孙

      李贺于唐德宗贞元六年(公元790年),出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洛阳宜阳县三乡)一个破落贵族之家,远祖是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大郑王),属于唐宗室的远支,武则天执政时大量杀戮高祖子孙,到李贺父亲李晋肃时,早已世远名微,家道中落,隐沦昌谷。李贺对自己有李唐宗室高贵血统这一点十分自豪,在他的降里一再提起:“唐诸王孙李长吉”、“宗孙不调为谁怜”、“为谒皇孙请曹植”。但实际上,他这个“宗室王孙”恐怕连大郑王房的嫡脉也不是,至少是家道早就衰落了。

      李贺自述家境时说:“我在山上舍,一亩嵩硗田。夜雨叫租吏,舂声暗交关。”(《送韦仁实兄弟入关》)父亲李晋肃,早年被雇为“边上从事”。大历三年(768)去蜀任职,曾与表兄杜甫相遇于*,“漂泊”一生,到李贺出生的贞元年间,晋肃稍得升迁,任陕县令,但不久老死。母亲郑氏,生一女二子,长守昌谷。大女出嫁后,家境愈贫寒。李贺兄弟二人外出谋生,欲饱肌腹。“欲将千里别,特此易斗粟”(《勉爱行二首送小季之庐山》),凄凉之状,于此可见。

      李贺自幼体形细瘦,通眉长爪,长相极有特征。他才思聪颖,七岁能诗,又擅长“疾书”。相传贞元十二年(公元796)李贺正值七岁,韩愈、皇甫湜造访,李贺援笔辄就写就《高轩过》一诗,韩愈与皇甫湜大吃一惊,李贺从此名扬京洛[10-12] 。年纪稍长,李贺白日骑驴觅句,暮则探囊整理,焚膏继晷,十分刻苦。李商隐作《小传》云:“恒从小奚奴,骑巨驴,背一古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所见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耳!’”。贞元二十年(804年),十五岁的李贺就已经誉满京华与李益齐名了。

      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李贺十六岁,当年顺宗带病继位(中风),任用王叔文、韦执谊等除弊革新,史称永贞革新。八月宦官俱文珍勾结贵族官僚改元永贞,逼顺宗称病退位,新政遂败。次年,顺宗病亡。唐人(刘禹锡、柳宗元等)在诗文中有影射,指称顺宗并非病故,而是遇害而死。李贺成年后,得知此事,做《汉唐姬饮酒歌》讽刺。

      仕途失意

      唐宪宗元和二年(公元807年),李贺十八岁岁左右,即已诗名远播,元和三、四年间(公元808~809年),李贺写《雁门太守行》谒韩愈,又闻韩愈在洛阳,李贺往谒。据说,韩愈与皇甫湜曾一同回访,贺写了有名的《高轩过》诗。本可早登科第,振其家声,但“年未弱冠”,即遭父丧。当时,服丧“务必以三年全期为限,所以直到元和五年(810年)韩愈才与李贺书,劝其举进士。该年初冬,二十一岁的李贺参加房式主持,韩愈参与组织的河南府试,作《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并闰月》,并一举获隽,年底即赴长安应进士举。可是“阖扇未开逢猰犬”,妒才者放出流言,谓李贺父名“晋肃”、“晋”与“进”犯“嫌名”。尽管韩愈“质之于律”“稽之于典”为其辩解,终无可奈何,李贺不得不愤离试院。元和三年(公元808年)春,十九岁的李贺离京返回昌谷,作《出城》,当年十月间,再次西入长安。经停洛阳,韩愈、皇甫湜到访慰藉落第之人,李贺作《高轩过》答谢。十月十四日,李贺在洛阳仁和里坊的宅院中,与前辈话别,作《仁和里杂叙皇甫湜》。

      元和五年(810年),这一年李贺二十一岁,韩愈调为河南令(河南府,治所洛阳),有诗《燕河南府秀才》,诗中有“惟求文章写,不敢妒与争”。可能是感怀此前李贺的不幸遭遇,诫勉本届考生。

      未能参加进士考试,对李贺打击甚重,他曾写了不少抒愤之诗,当年回到昌谷。大约因其为李唐宗室的后裔,又有韩愈为之推奖,元和六年(811年)五月,李贺又返回长安,经宗人推荐,考核后,父荫得官,任奉礼郎,从九品。从此,“牢落长安”长达3年,为官3年间,李贺亲身经历,耳闻目睹了许多事情,结交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对当时社会状况有了深刻的认识。个人生活虽不如意,却创作了一系列反映现实、鞭挞黑暗的诗篇。虽然此间心情“瞧悴如刍狗”,但增长了生活阅历,扩充了知识领域,在诗歌创作上大获丰收。所谓贺诗“深刺当世之弊,切中当世之隐”(清姚文燮语),大多数作品就产生在这一时期。他在中唐诗坛乃至整个唐代文坛的杰出地位,应该说主要是这一时期写下的*60首作品奠定的。

      晚年漂泊

      由于迁调无望,功名无成,哀愤孤激之思日深。加之妻又病卒,李贺忧郁病笃,元和八年(813年)春告病回昌谷休养了一段时日。但他不甘沉沦,又举足南游,希望在南楚或吴越一展才华。离长安时,他的友人无可和尚(青龙寺高僧)也曾写过一首《送李长吉之任东井》的诗,预祝他南游成功,但结果大约也不妙。“九州人事皆如此”,他折回洛阳,告别长辈皇甫湜等亲友,同年十月十四日又西进长安。元和九年(814年),他决然辞去奉礼郎之职,重回昌谷“归卧”。然后取道宜阳、洛阳、经河阳,入太行,过长*、高*,于深秋到达潞州(今山西长治市)。此后在潞州张彻的荐举下,做了3个年头的幕僚,为昭义军节度使郗士美的军队服务,帮办公文。元和十一年(816年),因北方藩镇跋扈,分裂势力猖獗,郗士美讨叛无功,告病到洛阳休养,友人张彻也抽身回长安。李贺无路可走,只得强撑病躯,回到昌谷故居,整理所存诗作,不久病卒,时年二十七岁。

    [阅读全文]...

2022-01-12 09:46:40
  • 李贺《李凭箜篌引》

  • 李贺《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此诗大约作于元和六年(811)至元和八年,当时,李贺在京城长安,任奉礼郎。李凭是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着名歌手李龟年。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李贺此篇想象丰富,设色瑰丽,艺术感染力很强。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见方扶南《李长吉诗集批注》卷一)。

      诗的起句开门见山,“吴丝蜀桐”写箜篌构造精良,借以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写物亦即写人,收到一箭双雕的功效。“高秋”一语,除了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还含有“秋高气爽”的意思,与“深秋”、“暮秋”之类相比,更富含蕴。二、三两句写乐声。诗人故意避开无形无色、难以捉摸的主体(箜篌声),从客体(“空山凝云”之类)落笔,以实写虚,亦真亦幻,极富表现力。

      优美悦耳的弦歌声一经传出,空旷山野上的浮云便颓然为之凝滞,仿佛在俯首谛听;善于鼓瑟的湘娥与素女,也被这乐声触动了愁怀,潸然泪下。“空山”句移情于物,把云写成具有人的听觉功能和思想感情,似乎比“天若有情天亦老”(《金铜仙人辞汉歌》)更进一层。它和下面的“江娥”句互相配合,互相补充,极力烘托箜篌声神奇美妙,具有“惊天地,泣鬼神”的魅力。第四句“李凭中国弹箜篌”,用“赋”笔点出演奏者的名姓,并且交代了演奏的地点。前四句,诗人故意突破按顺序交待人物、时间、地点的一般写法,另作精心安排,先写琴,写声,然后写人,时间和地点一前一后,穿插其中。这样,突出了乐声,有着先声夺人的艺术力量。

      五、六两句正面写乐声,而又各具特色。“昆山”句是以声写声,着重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芙蓉”句则是以形写声,刻意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昆山玉碎凤凰叫”,那箜篌,时而众弦齐鸣,嘈嘈杂杂,仿佛玉碎山崩,令人不遑分辨;时而又一弦独响,宛如凤凰鸣叫,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芙蓉泣露香兰笑”,构思奇特。带露的芙蓉(即荷花)是屡见不鲜的,盛开的兰花也确实给人以张口欲笑的印象。它们都是美的化身。诗人用“芙蓉泣露”摹写琴声的悲抑,而以“香兰笑”显示琴声的欢快,不仅可以耳闻,而且可以目睹。这种表现方法,真有形神兼备之妙。

      从第七句起到篇终,都是写音响效果。先写*处,长安十二道城门前的冷气寒光,全被箜篌声所消融。其实,冷气寒光是无法消融的,因为李凭箜篌弹得特别好,人们陶醉在他那美妙的弦歌声中,以致连深秋时节的风寒露冷也感觉不到了。虽然用语浪漫夸张,表达的却是一种真情实感。“紫皇”是双关语,兼指天帝和当时的皇帝。诗人不用“君王”而用“紫皇”,不单是遣词造句上追求新奇,而且是一种巧妙的过渡手法,承上启下,比较自然地把诗歌的意境由人寰扩大到仙府。以下六句,诗人凭借想象的翅膀,飞向天庭,飞上神山,把读者带进更为辽阔深广、神奇瑰丽的境界。“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乐声传到天上,正在补天的女娲听得入了迷,竟然忘记了自己的职守,结果石破天惊,秋雨倾泻。这种想象是何等大胆超奇,出人意料,而又感人肺腑。一个“逗”字,把音乐的强大魅力和上述奇瑰的景象紧紧联系起来了。而且,石破天惊、秋雨霶霈的景象,也可视作音乐形象的示现。

      第五联,诗人又从天庭描写到神山。那美妙绝伦的乐声传入神山,教令神妪也为之感动不已;乐声感物至深,致使“老鱼跳波瘦蛟舞”。诗人用“老”和“瘦”这两个似*干枯的字眼修饰鱼龙,却有着完全相反的艺术效果,使音乐形象更加丰满。老鱼和瘦蛟本来羸弱乏力,行动艰难,现在竟然伴随着音乐的旋律腾跃起舞,这种出奇不意的形象描写,使那无形美妙的箜篌声浮雕般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了。

      以上八句以形写声,摄取的多是运动着的物象,它们联翩而至,新奇瑰丽,令人目不暇接。结末两句改用静物,作进一步烘托:成天伐桂、劳累不堪的吴刚倚着桂树,久久地立在那儿,竟忘了睡眠;玉兔蹲伏一旁,任凭深夜的露水不停在洒落在身上,把毛衣浸湿,也不肯离去。这些饱含思想感情的优美形象,深深印在读者心中,就象皎洁的月亮投影于水,显得幽深渺远,逗人情思,发人联想。

      这首诗的最大特点是想象奇特,形象鲜明,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诗人致力于把自己对于箜篌声的抽象感觉、感情与思想借助联想转化成具体的物象,使之可见可感。诗歌没有对李凭的技艺作直接的评判,也没有直接描述诗人的自我感受,有的只是对于乐声及其效果的摹绘。然而纵观全篇,又无处不寄托着诗人的情思,曲折而又明朗地表达了他对乐曲的感受和评价。这就使外在的物象和内在的情思融为一体,构成可以悦目赏心的艺术境界。

    [阅读全文]...

2021-12-04 19:55:45
  • 李凭箜篌引逐句赏析及钢琴(李凭箜篌引优质课教案)

  • 钢琴
  • 李贺(唐)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在深秋的夜晚,弹奏起吴丝蜀桐制成精美的箜篌。

    听到美妙的乐声,天空的白云凝聚起来不再飘游。

    湘娥把泪珠洒满*,九天素女也牵动满腔忧愁。

    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乐工李凭在京城弹奏箜篌。

    乐声清脆动听得就像昆仑山美玉击碎,凤凰鸣叫;

    时而使芙蓉在露水中饮泣,时而使香兰开怀欢笑。

    清脆的乐声,融和了长安城十二门前的清冷光气。

    二十三根弦丝高弹轻拨,打动了高高在上的天帝。

    高亢的乐声直冲云霄,冲上女娲炼石补过的天际。

    好似补天的五彩石被击破,逗落了漫天绵绵秋雨。

    幻觉中仿佛乐工进入了神山,把技艺向女仙传授;

    老鱼兴奋得在波中跳跃,瘦蛟也翩翩起舞乐悠悠。

    月宫中吴刚被乐声吸引,彻夜不眠在桂树下逗留。

    桂树下的兔子也伫立聆听,不顾露珠斜飞寒飕飕!

    李凭:当时的梨园艺人,善弹奏箜篌。杨巨源《听李凭弹箜篌》诗曰:“听奏繁弦玉殿清,风传曲度禁林明。君王听乐梨园暖,翻到《云门》第几声?”“花咽娇莺玉嗽泉,名高半在玉筵前。汉王欲助人间乐,从遣新声坠九天。”箜篌引:乐府旧题,属《相和歌·瑟调曲》。箜篌:古代弦乐器。又名空侯、坎侯。形状有多种。据诗中“二十三丝”,可知李凭弹的是竖箜篌。引:一种古代诗歌体裁,篇幅较长,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

    吴丝蜀桐:吴地之丝,蜀地之桐。此指制作箜篌的材料。张:调好弦,准备调奏。高秋:指弹奏时间。这句说在深秋天气弹奏起箜篌。

    空白:一作“空山”。《列子·汤问》:“秦青抚节悲歌,响遏行云”。此句言山中的行云因听到李凭弹奏的箜篌声而凝定不动了。

    江娥:一作“湘娥”。李衎《竹谱详录》卷六:“泪竹生全湘九疑山中……《述异记》云:‘舜南巡,葬于苍梧,尧二女娥皇、女英泪下沾竹,文悉为之斑。’一名湘妃竹。”素女:传说中的神女。《汉书·郊祀志上》:“秦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这句说乐声使江娥、素女都感动了。

    中国:即国之中央,意谓在京城。

    昆山玉碎凤凰叫:昆仑玉碎,形容乐音清脆。昆山,即昆仑山。凤凰叫,形容乐音和缓。

    芙蓉泣露、香兰笑:形容乐声时而低回,时而轻快。

    十二门:长安城东西南北每一面各三门,共十二门,故言。这句是说清冷的乐声使人觉得长安城沉浸在寒光之中。

    二十三丝:《通典》卷一百四十四:“竖箜篌,胡乐也,汉灵帝好之,体曲而长,二十三弦。竖抱于怀中,用两手齐奏,俗谓之擘箜篌。”“紫皇”:道教称天上最尊的神为“紫皇”。这里用来指皇帝。

    女娲:中华上古之神,人首蛇身,为伏羲之妹,风姓。《淮南子·览冥训》和《列子·汤问》载有女娲炼五色石补天故事。

    石破天惊逗秋雨:补天的五色石(被乐音)震破,引来了一场秋雨。逗,引。

    坤山:一作“神山”。神妪(yù):《*》卷四:“永嘉中,有神现兖州,自称樊道基。有妪号成夫人。夫人好音乐,能弹箜篌,闻人弦歌,辄便起舞。”所谓“神妪”,疑用此典。从这句以下写李凭在梦中将他的绝艺教给神仙,惊动了仙界。

    老鱼跳波:鱼随着乐声跳跃。源自《列子·汤问》:“瓠巴鼓琴而鸟舞鱼跃。”

    吴质:即吴刚。《酉阳杂俎》卷一:“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

    露脚:露珠下滴的形象说法。寒兔:指秋月,传说月中有玉兔,故称。

    此诗大约作于公元811年(唐宪宗元和六年)至公元813年(元和八年),当时李贺任职于长安,官奉礼郎(执掌祭祀的九品小官)。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三百九十。下面是安徽省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安徽大学中文系原写作教研室主任朱世英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李凭是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李贺此篇想象丰富,设色瑰丽,艺术感染力很强。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见方扶南《李长吉诗集批注》卷一)。

    诗的起句开门见山,“吴丝蜀桐”写箜篌构造精良,借以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写物亦即写人,收到一箭双雕的功效。“高秋”一语,除了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还含有“秋高气爽”的意思,与“深秋”、“暮秋”之类相比,更富含蕴。二、三两句写乐声。诗人故意避开无形无色、难以捉摸的主体(箜篌声),从客体(“空山凝云”之类)落笔,以实写虚,亦真亦幻,极富表现力。

    优美悦耳的弦歌声一经传出,空旷山野上的浮云便颓然为之凝滞,仿佛在俯首谛听;善于鼓瑟的湘娥与素女,也被这乐声触动了愁怀,潸然泪下。“空山”句移情于物,把云写成具有人的听觉功能和思想感情,似乎比“天若有情天亦老”(《金铜仙人辞汉歌》)更进一层。它和下面的“江娥”句互相配合,互相补充,极力烘托箜篌声神奇美妙,具有“惊天地,泣鬼神”的魅力。第四句“李凭中国弹箜篌”,用“赋”笔点出演奏者的名姓,并且交代了演奏的地点。前四句,诗人故意突破按顺序交待人物、时间、地点的一般写法,另作精心安排,先写琴,写声,然后写人,时间和地点一前一后,穿插其中。这样,突出了乐声,有着先声夺人的艺术力量。

    五、六两句正面写乐声,而又各具特色。“昆山”句是以声写声,着重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芙蓉”句则是以形写声,刻意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昆山玉碎凤凰叫”,那箜篌,时而众弦齐鸣,嘈嘈杂杂,仿佛玉碎山崩,令人不遑分辨;时而又一弦独响,宛如凤凰鸣叫,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芙蓉泣露香兰笑”,构思奇特。带露的芙蓉(即荷花)是屡见不鲜的,盛开的兰花也确实给人以张口欲笑的印象。它们都是美的化身。诗人用“芙蓉泣露”摹写琴声的悲抑,而以“香兰笑”显示琴声的欢快,不仅可以耳闻,而且可以目睹。这种表现方法,真有形神兼备之妙。

    从第七句起到篇终,都是写音响效果。先写*处,长安十二道城门前的冷气寒光,全被箜篌声所消融。其实,冷气寒光是无法消融的,因为李凭箜篌弹得特别好,人们陶醉在他那美妙的弦歌声中,以致连深秋时节的风寒露冷也感觉不到了。虽然用语浪漫夸张,表达的却是一种真情实感。“紫皇”是双关语,兼指天帝和当时的皇帝。诗人不用“君王”而用“紫皇”,不单是遣词造句上追求新奇,而且是一种巧妙的过渡手法,承上启下,比较自然地把诗歌的意境由人寰扩大到仙府。以下六句,诗人凭借想象的翅膀,飞向天庭,飞上神山,把读者带进更为辽阔深广、神奇瑰丽的境界。“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乐声传到天上,正在补天的女娲听得入了迷,竟然忘记了自己的职守,结果石破天惊,秋雨倾泻。这种想象是何等大胆超奇,出人意料,而又感人肺腑。一个“逗”字,把音乐的强大魅力和上述奇瑰的景象紧紧联系起来了。而且,石破天惊、秋雨霶霈的景象,也可视作音乐形象的示现。

    第五联,诗人又从天庭描写到神山。那美妙绝伦的乐声传入神山,教令神妪也为之感动不已;乐声感物至深,致使“老鱼跳波瘦蛟舞”。诗人用“老”和“瘦”这两个似*干枯的字眼修饰鱼龙,却有着完全相反的艺术效果,使音乐形象更加丰满。老鱼和瘦蛟本来羸弱乏力,行动艰难,现在竟然伴随着音乐的旋律腾跃起舞,这种出奇不意的形象描写,使那无形美妙的箜篌声浮雕般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了。

    以上八句以形写声,摄取的多是运动着的物象,它们联翩而至,新奇瑰丽,令人目不暇接。结末两句改用静物,作进一步烘托:成天伐桂、劳累不堪的吴刚倚着桂树,久久地立在那儿,竟忘了睡眠;玉兔蹲伏一旁,任凭深夜的露水不停在洒落在身上,把毛衣浸湿,也不肯离去。这些饱含思想感情的优美形象,深深印在读者心中,就像皎洁的月亮投影于水,显得幽深渺远,逗人情思,发人联想。

    [阅读全文]...

2022-07-13 20:56:31
  • 云的古诗句

  • 云的古诗句

      1、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星河欲转千帆舞。——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3、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刘彻《秋风辞》

      4、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祖咏《终南望馀雪》

      5、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杜牧《山行》

      6、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杜荀鹤《小松》

      7、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卓文君《白头吟》

      8、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辛弃疾《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9、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晏几道《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

      10、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一》

      11、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寻隐者不遇》

      12、千里暮云*,南楼催上烛,晚来晴。——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13、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李商隐《寄令狐郎中》

      14、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15、鸿雁在云鱼在水。——晏殊《清*乐·红笺小字》

      16、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杜甫《孤雁》

      17、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18、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王维《送别》

      19、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满江红·写怀》

      20、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2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22、淡云来往月疏疏。——李清照《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

      23、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李白《送友人入蜀》

      24、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张孝祥《水调歌头·和庞佑父》

      25、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王勃《滕王阁诗》

      26、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李白《听蜀僧濬弹琴》

      27、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李白《古朗月行》

      28、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杜甫《春日忆李白》

      29、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陶宏景《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

      30、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高蟾《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

      31、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李商隐《嫦娥》

      32、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梅尧臣《鲁山山行》

      33、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李白《长相思·其一》

      34、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吴均《山中杂诗》

      35、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6、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陈与义《襄邑道中》

      37、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38、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李商隐《春雨》

      39、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40、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41、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

      42、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王维《终南山》

      43、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44、几日行云何处去?忘却归来,不道春将莫。——冯延巳《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45、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46、举头红日*,回首白云低。——寇准《咏华山》

      47、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48、人如风**江云,情似雨余黏地絮。——周邦彦《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

      49、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

      50、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阅读全文]...

2022-03-29 01:08:47
  • 雪的诗句古诗

  • 雪的诗句古诗

      引导语: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欢迎大家阅读与学*小编整理的描写雪的诗句古诗。

      雪的.诗句古诗篇1:

      《白雪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送卢员外》

      【唐】薛涛

      玉垒山前风雪夜,锦官城外别离魂。

      信陵公子如相问,长向夷门感旧恩。

      《观猎》

      【唐】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

      《终南望余雪》

      【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问刘十九》

      【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雪的诗句古诗篇2: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苑中遇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

    [阅读全文]...

2022-02-21 05:04:17
  • 雪的古诗句

  • 雪的古诗句

      引导语:美丽的雪姑娘在北风的伴随下来到了人间。她穿着雪白的衣裙,手拿晶莹剔透的银色的仙棒,在天空中跳起舞来,我们一起来阅读学*下文的描写雪的古诗句。

      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描写冬天下雪的诗句<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描写冬天下雪的诗句《雪梅》(二首) 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描写冬天下雪的诗句出自晚唐诗人张孜的《雪诗》

      长安大雪天,鸟雀难相觅。

      其中豪贵家,捣椒泥四壁。

      到处爇红炉,周回下罗幂。

      暖手调金丝,蘸甲斟琼液。

      醉唱玉尘飞,困融香汁滴。

      岂知饥寒人,手脚生皴劈。

      描写冬天下雪的诗句出自元稹诗人唐代的《南秦雪》

      帝城寒尽临寒食,骆谷春深未有春。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银。

      飞鸟不飞猿不动,青骢御史上南秦。

    [阅读全文]...

2022-06-04 14:29:18
  • 鱼的古诗句

  • 鱼的古诗句

      在*日的'学*、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鱼的古诗句,欢迎大家分享。

      1、《兰溪棹歌》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月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2、《赠崔侍郎》李白

      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

      3、《渔歌子》唐朝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4、《鱼儿》宋代王安石

      绕岸车鸣水欲开,鱼儿相逐尚相欢。无人挈入沧江去,汝死哪知世界宽?

      5、《鲈鱼》宋朝范成大

      细捣橙姜有脍鱼,西风吹上四鳃鲈。雪松酥腻千丝缕,除却松江到处无。

      6、《汉口竹枝词》清徐鹄庭

      不须考究食单方,冬月人家食品良。米酒汤圆宵夜好,鳊鱼肥美菜苔香。

      7、《道情》[清]郑板桥

      老渔翁一钓竿,靠山崖,傍水湾,扁舟往来无牵绊。

      8、《莲曲》郑愔-唐

      锦楫沙棠舰,罗带石榴裙。绿潭采荷芰,清江日稍曛。

      鱼鸟争唼喋,花叶相芬氲。不觉芳洲暮,菱歌处处闻。

      9、《永州八记》[唐]柳宗元

      潭中鱼可数百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 动,倏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乐。

      10、《渔翁》[唐]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烛。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11、《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2、《酬张少府》[唐]王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13、《渔歌子》[唐]张志和

      钓台渔父褐为裘,两两三三舴艋舟。能纵棹,惯乘流,长江白浪不曾忧。

      14、《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晚唐]许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树色随山迥,河声入海遥。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15、《踏莎行》[宋]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16、《渔父》陆游

      镜湖俯仰两青天。万顷玻璃一叶船。拈棹舞,拥蓑眠,不作天仙作水仙。

      17、《渔父》陆游

      晴山滴翠水挼蓝,聚散渔舟两复三。横埭北,断桥南,侧起船篷便作帆。

      18、《浣溪沙》[北宋]苏东坡

      "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19、《江村》[唐]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水中鸥。老妻划纸作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20、《江雪》柳宗元[唐]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1、《江村即事》[唐]司空曙

      罢钓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黄花浅水边。

      22、《鹊桥仙》[南宋]陆游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水钓台四。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1、送程六——王昌龄

      冬夜伤离在五溪,青鱼雪落脍橙荠。

      武冈前路看斜月,片片舟中云向西。

      2、题李次云窗竹——白居易

    [阅读全文]...

2022-06-07 21:40:14
当前热门
和箜篌有关的古诗句 - 句子
和箜篌有关的古诗句 - 语录
和箜篌有关的古诗句 - 说说
和箜篌有关的古诗句 - 名言
和箜篌有关的古诗句 - 诗词
和箜篌有关的古诗句 - 祝福
和箜篌有关的古诗句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