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义利观名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义利观名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义利观名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义利观名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悲观的诗词名句(精选50句)
人难免会有悲观的心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一些关于悲观的.诗词名句(精选50句),欢迎大家阅读!
1、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周晋《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2、若问二妃何处所,零陵芳草露中愁。——屈大均《潇湘神·零陵作》
3、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白居易《梦微之》
4、算翠屏应是,两眉馀恨倚黄昏。——孔夷《南浦·旅怀》
5、草木虽无情,因依尚可生。——李白《树中草》
6、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王昌龄《闺怨》
7、不枉东风吹客泪。——欧阳修《青玉案·一年春事都来几》
8、深院锁黄昏,阵阵芭蕉雨。——欧阳修《生查子·含羞整翠鬟》
9、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10、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阑干,想君思我锦衾寒。——韦庄《浣溪沙·夜夜相思更漏残》
11、花渐凋疏不耐风,画帘垂地晚重工,堕阶萦藓舞愁红。——孙光宪《浣溪沙·花渐凋疏不耐风》
12、叹息此人去,萧条徐泗空。——李白《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
13、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沈佺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14、明妃留在两眉愁,万古春山颦不尽。——元好问《玉楼春·惊沙猎猎风成阵》
15、回首昭阳离落日,伤心铜雀迎秋月。——文天祥《满江红·代王夫人作》
16、伤心莫语,记那日旗亭,水嬉散尽,中酒阻风去。——纳兰性德《摸鱼儿·午日雨眺》
17、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李白《丁督护歌》
18、无限伤心夕照中,故国凄凉,剩粉余红。——夏完淳《一剪梅·咏柳》
19、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20、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21、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丘逢甲《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
22、使君怜小阮,应念倚门愁。——李嘉祐《送王牧往吉州谒王使君叔》
23、无作牛山悲,恻怆泪沾臆。——李白《君子有所思行》
24、桃花洞,瑶台梦,一片春愁谁与共?——和凝《天仙子·柳色披衫金缕凤》
25、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沈如筠《闺怨二首·其一》
26、伤心故人去后,冷落新诗。——李邴《汉宫春·梅》
27、总是愁媒,欲诉谁消遣。——苏轼《蝶恋花·蝶懒莺慵春过半》
28、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29、泪湿罗衣脂粉满。——李清照《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
30、杏花无处避春愁,也傍野烟发。——韩元吉《好事*·汴京赐宴闻教坊乐有感》
31、劝君频入醉乡来,此是无愁无恨处。——晏几道《玉楼春·雕鞍好为莺花住》
32、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与恭《思母》
33、偷弹清泪寄烟波,见江头故人,为言憔悴如许。——袁去华《剑器*·夜来雨》
34、乍听得、鸦啼莺弄,惹起新愁无限。——吕渭老《薄幸·青楼春晚》
35、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柳如是《金明池·咏寒柳》
36、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杜审言《渡湘江》
37、无言暗将红泪弹。——纳兰性德《河传·春浅》
38、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李清照《念奴娇·春情》
39、无处不伤心,轻尘在玉琴。——纳兰性德《菩萨蛮·萧萧几叶风兼雨》
40、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吴激《人月圆·南朝千古伤心事》
41、想得此时情切,泪沾红袖黦。——韦庄《应天长·别来半岁音书绝》
42、泪滴千千万万行,更使人、愁肠断。——乐婉《卜算子·答施》
43、更无人处一凭阑。——朱彝尊《卖花声·雨花台》
44、欲共柳花低诉,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黄孝迈《湘春夜月·*清明》
45、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纳兰性德《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46、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吴融《途中见杏花》
47、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黄庭坚《清明》
48、但令人饱我愁无。——苏轼《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
49、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义利之辨文言文翻译
道德行为与物质利益的关系。 是*古代关于道德行为与物质利益的关系问题的争辩。下面小编收集了义利之辨文言文翻译,供大家参考。
义利之辨文言文翻译
鲁国有规定,凡是到国外旅行去,看到有鲁国人在外国被卖为奴隶的,可以花钱把他赎出来,回到鲁国后,到国库去报帐,国库照付。有一个学生,在国外看到有鲁国人被卖为奴隶了,就把他赎出来。赎出来以后,他没到国库去报帐,别人都说这个人品格高尚。知道后,大骂这个学生,说这个学生做错了。说看问题不能这样看,他这个做法,实际上妨碍了更多的奴隶被赎出来。这个人回来后没有去报帐,将来别人看见做奴隶的鲁国人,本想赎他出来,去报帐的话,别人就要议论品格不如他。这样,这个人就可能装作没看见,不去赎人了。所以,这个做法就妨碍了更多的鲁国奴隶被人家赎买出来,是有害的。
有一个人掉到水里去了,孔子的一个学生跳下水去,把人救起来了,家属感谢他,给他一头牛,他就收了。别人就在背后议论孔子的这个学生。孔子知道了,表扬了这个学生,说这个学生做得对,这样做这会使更多的落水人被救。因为救了人之后,人家给东西,是可以收的,于是再有人落水,就有人愿意去救。所以要看客观的效果。
其他: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哲学家劳思光详辨“所谓‘义’,在《论语》中皆指‘正当’或‘道理’。偶因语脉影响,意义稍有变化,但终不离此一意义”。另一位哲学家陈大齐则指出:
孔子此言只在表示:君子知道义的好处而爱好义,一切行事都以义为准则;小人只知道利的好处而爱好利,一切行事都以利为准则。不可推测过甚,以为义与利两相矛盾、不能并容,义者必不利,利者必不义。亦不可推测过甚,以为“喻于义”与“喻于利”是君子与小人所由分,君子只可“喻于义”,不可“喻于利”,一“喻于利”,便成小人。过甚的推测足以令人误解孔子思想的真意。孔子并未主张:义与利是两不相容的;亦未主张:君子见了利,便应掉头不顾,不容作任何考虑。
这是不无道理的。从《论语》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说“见利思义”、“见得思义”,都在教人不要忘义,而不在教人应该弃利。忘义固为真小人,取利未必非君子。陈氏还引孔子“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之言来证明“富且贵是私利,然孔子所视若浮云而不欲得的只是不义的富贵;若是合义的富贵,不在孔子摒弃之列”;引孔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之言来证明“合义的富贵不但不应当摒弃,而且是应当求取的”,都是贯通《论语》全书后对孔子思想所作的.精当分析。
原文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第四》)
今译
孔子说:“君子明白的是义,小人明白的是利。”
孔子的“义利”观
“义利之辩”,这个伦理学中道德评价标准的问题,在*是由孔夫子最先揭举的。他在《论语·里仁》中提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夫子这个命题中的“君子”,并非即指后来所谓“道德高尚的人”,而是指“劳心者”,即当时的统治阶级成员,包括来他这里学*道术的“士”;“小人”,也并非如后来专指“卑鄙无耻之人”,而是指“劳力者”,即被统治的生产创造物质财富的劳动人民,包括*民和奴隶。为什么这样认定呢?我们可以从《论语》中找到证据: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孔子说:君子念念不忘道德,小人念念不忘乡土。君子关心法制,小人挂念恩惠)。“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论语·阳货》,孔子说:君子学懂了道理就会仁爱他人,小人学懂了道理就容易服从统治)。“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孔子说:君子具有勇气而不具有正义感就会制造动乱,小人具有勇气而不具有正义感就会造反做强盗)。“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孔子说:君子当中不仁爱的人是有的吧,没有小人而做到仁爱的呢)。从以上这些孔子的言论应可看出,《论语》中所称“君子”并不即等于道德高尚的人,“小人”也并不就是卑鄙无耻的人。孔夫子的学生樊迟“请学稼”、“请学为圃”,向老师要求学*种菜种庄稼,孔夫子批评他“小人哉,樊须也”;这不是骂樊迟“卑鄙无耻”(樊迟被列为孔门弟子的七十二贤人中呢),而是指责他以自己“士君子”、“劳心者”的身份却要混同于“劳力者”(普通老百姓)。孔夫子要求“君子谋道不谋食”(《论语·卫灵公》);君子而要去“学稼”、“为圃”,抢做老百姓的工作,那么,“耕也,馁在其中矣”,就会搞得大家都没有饭吃了。
孔子以上提出的伦理道德标准,将“义”属之于“君子”,要求他们遵循;而将“利”归之于“小人”,让劳动者能够生存发展。
孔子要求:“君子义以为上”(《论语·阳货》),以“义”作为行动的指南;“君子义以为质”(《论语·卫灵公》),把“义”化为自己的血肉,使自己思想起本质变化;“君子”应该成为完美的人,而完美的人应该“见利思义”(《论语·宪问》)。孔子对自己提出的这些要求身体力行,以身作则,他表白自己:“不义而富且贵,于我为浮云”。孔子提出的这个“义”,怎么解释呢?《中庸》解释说:“义者,宜也”,凡事适宜就叫做“义”。怎样才是适宜呢?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礼记·礼运》扩充说明曰:“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简括而言之,“义”,就是人心中认同的做人的伦理道德准则。从当今的观点来看,孔子提出的这个“义”,属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孔夫子将“义”属之于“君子”,就是要求统治阶级成员、各级官吏,首先要加强道德修养,“讲政治、讲正气”,搞好自身精神文明建设;这样才能做到“行己也恭”、“养民也惠”、“使民也义”,“其身正,不令而行”。
孔夫子培养人才的目标是做“君子”,君子如果“放于利而行,多怨”(《论语·里仁》孔夫子说:任凭个人利益指导行动,会招来很多怨恨),所以君子不能谋求个人私利。而由于“小人喻于利”,所以孔子要求“君子”把利益和恩惠给予老百姓。他提出“君子”美德之一“惠而不费”,是“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论语·尧曰》)。他指出“君子”行政的“大节”应该是“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民”(《左传·成公二年》,孔夫子说:礼法用来推行道义,道义用来产生利益,利益用来安定人民)。孔子诚然蔑视劳动人民,如说“未有小人而仁者也”,等等;这自然是他的错误。但是,他把“利”归之于“小人”,要求统治者保护和给予劳动人民以利益,让劳动人民富裕起来而又接受教育【老百姓人口增长(“庶矣”)了,孔子提出要“富之、教之”《论语·子路》】,这应该是孔子学说中最大的*民性之所在吧。对比而言,后世那些与民争利、夺利残民的统治者、贪官污吏,不应该羞愧么?
孟子的“义利”观
孟子继承孔子思想,特别推重“义”。他认为“义”是“人之正路”(《孟子·滕文公下》);为了“义”,他甚至表示愿意放弃生命:“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孟子的“义利”观引起后世批评争议的,是他谒见梁惠王时所说的“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这一回著名“公案”值得我们再次分析。
梁惠王即魏惠王。据《史记·魏世家》,魏惠王“二年,魏败韩于马陵,败赵于怀”;惠王三年,与齐战,败;五年,为秦所败;“六年伐取宋仪台;九年,伐败韩于浍;与秦战少梁”;“十年,伐取赵皮牢”;“十六年,侵宋黄池”;“十七年,与秦战”,失去少梁;又攻赵,“十八年,拔邯郸”,被救赵的齐军打败于桂陵;“三十年,魏伐赵,赵告急齐,齐宣王用孙子计,救赵击魏;魏遂大兴师”,“与齐人战,败于马陵”。从以上历史记载可以看出,这位魏惠王执政三十多年,频频攻伐,穷兵黩武;然而东败于齐,西丧地于秦,损兵折将,国力空虚,被迫迁都大梁,因而被称为“梁惠王”。
造成如此困难局面,梁惠王才“卑礼厚币以招贤者”,以高待遇延请贤能的人来帮助他。孟子谒见,梁惠王是怎么提出问题的呢?他说:“寡人不佞,兵三折于外,太子掳,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丑之。叟不远千里,辱幸至弊邑之廷,将何以利吾国?”这样一番话,可见梁惠王仍然没有认识到自己穷兵黩武的错误,没有认识到国君的责任首要在于“敬天保民”、富民教民。他所谓“利吾国”,并非指有利于国富民丰、人民安居乐业;而是指希望国富兵强,继续征战以开疆拓土,为他“先君宗庙”洗刷“羞”辱,为他这个“寡人”遮“丑”,给他带来更多的财富和享受。这不是要求“利吾国”,而纯粹是欲以利他的一己之私。孟子当年勇敢地、超前地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对于梁惠王这种不顾人民,只图自己的论调自然反感,所以当即斥之曰:“王何必曰利!”
孟子这段论述开头如此推崇仁义,是否根本不要“利”呢?非也非也。我们应该首先分析一下“利”。人世间的“利”,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即:一、利己,这是生物的本性之一,且在个体多为主导方面;利己性是推动个人奋发进取的最主要的原初力量,却也由于利己性,才产生攻击性、侵略性、占有欲大膨胀;二、共利、互利,这也是生物本性之一,在群体、社会中善于用此,可以生存得更好、发展得更繁荣;人类社会能够很好地发扬这种“利”,如墨子提倡的“兼相爱,交相利”,它其实已经渗入到“义”的范畴了;三、利他,如“苟利国家,生死以之”的“利”,虽称为“利”,实在又纯是“义”,相当于新*提倡的“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讲究“天时地利”,更讲求“人和”的孟夫子,所反对的是“上下交征利”那种统治者只图利己的“利”。孟子呼吁推行“仁义”,要求统治者梁惠王:第一、“不违农时”,第二、“数罟不入洿池”,第三、“斧斤以时入山林”。这三条,第一条是要求遵照和利用自然规律以发展生产,不在农忙时征兵打仗,也不搞长官意志瞎指挥扰乱生产;第二第三条反对竭泽而渔、乱砍滥伐,是要求合理使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是要走一条促进民丰国富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孟子希望这样能达到的目的是:“黎民不饥不寒”,“使民养生丧死无撼”,“七十者衣帛食肉”,“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孟子·梁惠王上》);也就是安定人民、富裕人民、教育人民。孟子向梁惠王宣传的这些主张,对人民有利;人民安定了,国家也就能巩固,因而对国家也有利。可见孟子的主张是人民和国家及君主互利、共利、“双赢”、都赢。孟子这些重民轻君,反对攻伐的主张,不利于统治者黩武称霸、享受威风,因而被视为迂阔迂腐,不受短视、恶劣的统治者欢迎。后来明太祖朱元璋甚至作决定将孟子逐出文庙,不准以孟子陪祀孔子,可见对孟子厌弃之深。而从我们今天的眼光、从人民的立场来看,孟子的这些主张确实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光大啊!
【拓展】义利之辨历史词典解释:
关于道德行为与功利相互关系之辨析和争论。《左传·昭公十年》:“思义为愈。义,利之本也。”指出“义”既是“为愈(贤)”之依据,又是“利”之根本,认为义重于利。《论语·里仁》:“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将“义”、“利”对立作为区别“君子”、“小人”之道德标准。战国时期,墨子后学则以“义”为“利”,提出“义,利也”(《墨子·经上》)之义利统一观。孟子继承孔子之义利对立观,反对言“利”,主张存“义”(《孟子·梁惠王上》)。韩非子则提倡重“利”,谓“利所禁,禁所利,虽神不行”,指出“委利而不使进”,犹“为门而不使入”,是“乱之所以生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下》)。西汉董仲舒坚持儒家义利对立观,提出“仁人者,正其谊(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汉书·董仲舒传》)。司马迁则认为,凡天下人,上自国君,下至百姓,无不谋利,故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宋代理学家沿袭孔孟义利对立之说,谓“大凡出义则入利,出利则入义”(《二程遗书》卷十一),认为义利不可并存;又以“天理”为“义”,“人欲”为“利”,把儒家存义去利之说发展为“存天理去人欲”。南宋时陈亮、叶适倡功利之学,反对理学家之义利观,主张“义利双行,王霸并用”(《陈亮集》卷十一),“既无功利,则道义者乃无用之虚语尔”(《*学记言》卷二十三),视“功利”为“道义”之本。明李贽针对董仲舒“正其谊(义)不谋其利”,明确指出:“夫欲正义,是利之也;若不谋利,不正可矣。吾道苟明,则吾之功毕矣;若不计功,道又何时而可明也?”(《藏书·德业儒臣后论》)以义利统一观反对儒家关于义利对立之正统观点。清颜元更提出“盖正谊(义)便谋利,明道便计功,全不谋利计功,是空寂,是腐儒”(《颜*斋先生言行录·教及门》)。
1、在观察的领域中,机遇只有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
2、戴上墨镜,世界在你眼前就立即失去了光彩。个人的不幸往往是脆弱者观察生活的墨镜。
3、正理观察是对事物有无自性进行分析,进行抉择。
4、在观察的领域中,机遇只有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
5、要测量一个人真实的个性,只须观察他认为无人发现时的所作所为。
6、细心观察产业界中那些自大的、维持不变的、独断的恐龙之所以一夕倒下的原因。
7、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中得来。
8、对微小事物的仔细观察,就是事业、艺术、科学及生命各方面的成功秘诀。——史迈尔
9、仔细观察生活中的事物,用自己的慧眼,自己的心智去领悟生活。
10、到生活中去,去观察,去倾听,去体验,去创造,去成长。
11、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苏霍姆林斯基
12、观察与经验和谐地应用到生活上就是智慧。——冈察洛夫
13、观察的领域中,机遇只有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
14、要从对小事物的细心观察中找出发现自然奥秘的途径。
15、观察,观察,再观察。
16、对微小事物的仔细观察,就是事业、艺术、科学及生命各方面的.成功秘诀。
17、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宋帆
18、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19、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
20、不论如何强大的公司,都不能安于现状,必须随时机警地留意公司内部和外面大环境的变化。
21、观察与经验和谐地应用到生活上就是智慧。
22、要测量一个人真实的个性,只须观察他认为无人发现时的所作所为。——麦考莱
23、细心观察产业界中那些自大的、维持不变的、独断的恐龙之所以一夕倒下的原因。
24、细节在于观察,成功在于积累。
25、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兰亭序》
26、戴上墨镜,世界在你眼前就立即失去了光彩。个人的不幸往往是脆弱者观察生活的墨镜。——培根
27、观察,观察,再观察。——巴甫洛夫
28、智力教育就是要扩大人的求知范围。
29、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中得来。——伽利略
30、细节在于观察,成功在于积累。——爱默生
1、坚持者能在命运风暴中奋斗。
2、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有志者事竟成。
4、耐心之树,结黄金之果。
5、百败而其志不折。
6、失败是块磨刀石。
7、忍耐和坚持是痛苦的,但它会逐给你好处。
8、骆驼走得慢,但终能走到目的地。
9、耐心是一切聪明才智的基础。
10、伟大的作品,不是靠力量而是靠坚持才完成的。
11、成功是一段路程,而非终点,所以只要在迈向成功的过程中一切顺利,便是成功。
12、毅力是永久的享受。
13、斧头虽小,但经历多次劈砍,终能将一棵最坚硬的橡树砍刀。
14、不经历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
15、看日出必须守到拂晓。
16、才气就是长期的坚持不懈。
17、成功最终属于耐心等待得人。
18、表示惊讶,只需一分钟;要做出惊人的事业,却要许多年。
19、耐心和恒心总会得到报酬的。
20、成功的.秘诀在于永不改变既定的目标。
21、壮志与毅力是事业的双翼。
22、顽强的毅力可以克服任何障碍。
23、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4、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达到生命的彼岸。
25、生命没有完结,生命只有前进。
26、志高不如德高。
27、伟大的作品,不是靠力量而是靠坚持才完成的。
28、经历沧桑的人是不会轻易气馁的。
29、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
30、你要是爬山,就爬到底,一跌倒就会跌到深渊里。
31、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32、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天下天易事,只怕粗心人。
33、取得成就时坚持不懈,要比遭到失败时顽强不屈更重要。
34、忍耐和坚持虽是痛苦的事情,但却能渐渐地为你带来好处。
35、不经一番彻骨寒,哪有梅花扑鼻香?
36、一日一钱,十日十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37、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
38、无论是美女的歌声,还是鬣狗的狂吠,无论是鳄鱼的眼泪,还是恶狼的嚎叫,都不会使我动摇。
39、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
40、意志若是屈从,不论程度如何,它都帮助了暴力。
41、谁有历经千辛万苦的意志,谁就能达到任何目的。
42、不作什么决定的意志不是现实的意志;无性格的人从来不做出决定。尔
43、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简介:
伽利略·伽利雷(1564-1642)世界知名科学家,他既是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哲学家又是发明家,他发明了温度计和天文望远镜。是*代实验物理学的开拓者,被誉为“*代科学之父”。他是为维护真理而进行不屈不挠的科学战士。*称他是“不管有何障碍,都能不顾一切而打破旧说,创立新说的巨人之一”。历史上他首先提出并证明了同物质同形状的两个质量不同的物体下降速度一样快,他反对教会的陈规旧俗,由此,他晚年受到教会迫害,并被终身监禁。他以系统的实验和观察推翻了亚里士多德诸多观点。他的工作,为牛顿的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伽利略名言:
1、真理不在蒙满灰尘的权威著作中,而是在宇宙、自然界这部伟大的无字书中。
2、世界是一本以数学语言写成的书。
3、追求科学需要特殊的勇敢。
4、生命如铁钻,愈被敲打,愈能发出火花。
5、当科学家们被权势吓倒,科学就会变成一个软骨病人。
6、当我历数了人类在艺术上和文学上所发明的'那许多神妙的创造,然后再回顾一下我的知识,我觉得自己简直是浅陋之极。
7、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得来。
8、科学不是一个人的事业。
9、数理科学是大自然的语言。
10、教育是艰险的工作,我们只能从旁协助,使教育的对象能自悟而已。
11、科学的惟一目的是减轻人类生存的苦难,科学家应为大多数人着想。
12、真理就是具备这样的力量:你越是想要攻击它,你的攻击就越是充实了和证明了它。
13、你无法教别人任何东西,你只能帮助别人发现一些东西。
14、当我历数了人类在艺术上和文学上所发明的那许多神妙的创造,然后再回顾一下我的知识,我觉得自己简直是浅陋之极。
15、科学的真理不应该在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去找,而应该在实验中和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中去找。真正的哲学是写在那本经常在我们眼前打开着的最伟大的书里面的,这本书就是宇宙,就是自然界本身,人们必须去读它。
功利是指以超阶级的功利作为人们行为的资级哲学思想。
18末英国哲学家、经济学家J.边沁创立,对西方经济学研究曾产生过很大影响。
出发点和前提。
边沁之前,A.斯密在启蒙学派的“自然秩序”和“理性观念”的基础上,把人性归结为个人利己主义,认为个人追求一己利益,便会自然而然地促进全社会的利益。
边沁在《道德和立法原理导论》(1789)一书中进一步阐明功利原理,并把它应用于法学、政治学、经济学、伦理学之中,并以此作为判断一切行为和立法措施的准则。
边沁的功利原理有两个出发点和前提:①功利原理或最大幸福原理;②自利选择原理。
关于功利原理,边沁认为,人们一切行为的准则取决于是增进幸福抑或减少幸福的倾向。
不仅私人行为受这一原理支配,*的一切措施也要据此行事。
按照边沁的看法,社会是由各个人构成的团体,其中每个人可以看作是组成社会的一分子。
社会全体的幸福是由组成此社会的个人的幸福的总和。
社会的幸福是以最大多数的最大幸福来衡量的。
如果增加社会的利益即最大多数的最大幸福的倾向比减少的倾向大,这就适合于功利原理。
边沁把功利原理应用于经济学,各种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恰当与否以功利原理作为权衡标准。
所谓自利选择原理,按边沁的说法是:什么是快乐、什么是痛苦,每个人自己知道最清楚,所以什么是幸福也是各个人所知道的。
各个人在原则上是他自身幸福的最好判断者。
同时,各个人追求一己的最大幸福,是具有理性的一切人的目的。
在人类社会生活中,自利的选择占着支配地位。
当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的时候,凡是对自己的最大幸福能有最高的贡献,不管对自己以外的全体幸福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他都会全力追求,这是人性的一种必然倾向。
自由放任主义 边沁以所谓功利原理和自利选择原理为依据,在经济方面鼓吹自由放任主义。
他认为,在经济活动中应以个人的活动自由为原则,国家应为之事,只限于保护个人活动的自由和保护私有财产的安全,除此之外,不应作任何干涉。
按照边沁的解释,在经济上实行自由放任,生产上将会得到最大量,分配上将越趋于*等,从而使幸福也达到最大量。
如果安全与*等不能两立,就必须放弃*等,而维护私有财产的安全。
边沁功利主义的影响 边沁的功利主义思想深深影响当时和以后英国及欧洲大陆上许多经济学家如J.B.萨伊、D.李嘉图、J.密尔、J.S.密尔、A.L.C.德斯蒂·德·特拉西(1754~1836)、W.S.杰文斯、A.C.庇古等。
嘿嘿 这个回答可获2分是什么意思啊 这分有什么用啊
边沁的功利主义不主张个人自我,这与主张为了公共利益而不惜牺己的葛德文的观点是相,可以说这一点与社会主义精神也是相违背的,但是作为一部真正的利于民的法律我们真的是不应奢求公民牺牲字的利益去成全公共利益,在这一点上边沁的思想是比较具有现实意义的。
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之中我们仍然不能过于要求公民作为。
同时边沁提出的“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在我们今天看来也是有借鉴意义的,我们完全可以由一种新的角度去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即效益主义,是伦理学中的一个理论。
提倡追求「最大幸福」(Maximum Happiness),认为实用即至善的理论,相信决定行为适当与否的标准在於其结果的实用程度[1]。
主要哲学家有约翰·史都华·米尔、杰瑞米·边沁等。
早在功利主义正式成为哲学理论之前,就有功利主义思想雏型的出现。
西元前5世纪的亚里斯提卜(Aristippus)、前4世纪的伊比鸠鲁、中国古代的墨子及其追随者的伦理学中都存在着如何促使最大快乐的思维,他们是古人中的功利主义先驱。
*代英国哲学家与伦理学家如坎伯兰 (Richard Cumberland)、法兰西斯·哈奇森与大衞·休谟都有功利主义的倾向。
据边沁指出,他在英国化学家约瑟夫·普利斯特里、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Claude-Adrien Helvetius)、义大法学家贝卡里亚 (Cesare Beccaria) 以及休谟等的著作中都发现了功利主义的身影。
功利主义正式成为哲学系统是在18世纪末与19世纪初期,由英国哲学家兼经济学家边沁和米尔提出。
其基本理论是:一种行为如有助於增进幸福,则为正确的;若导致产生和幸福相反的东西,则为错误的。
幸福不仅涉及行为的当事人,也涉及受该行为影响的每一个人。
19世纪末期的功利主义代表人物亨利·西奇威克(Henry Sidgwick)认为功利主义来自对「常识」的道德系统的反省。
他论证多数的常识道德被要求建立在功利主义基础上。
他也认为功利主义能解决常识学说的模糊和前後矛盾而产生的困难和困惑之处。
在20世纪功利主义虽然经过摩尔 (G.E. Moore) 的批判,但英美哲学家与英国自然科学家兼伦理学家图尔明(Stephen Edelston Toulmin)、牛津大学的诺埃尔-史密斯 (Patrick Nowell-Smith)、厄姆森 (J.O. Urmson)以及澳大利亚的斯马特 (J. J. C. Smart)等人仍为功利主义辩护。
功利主义认为人应该做出能「达到最大善」的行为,所谓最大善的计算则必须依靠此行为所涉及的每个个体之苦乐感觉的总和,其中每个个体都被视为具相同份量,且快乐与痛苦是能够换算的,痛苦仅是「负的快乐」。
不同於一般的伦理学说,功利主义不考虑一个人行为的动机与手段,仅考虑一个行为的结果对最大快乐值的影响。
能增加最大快乐值的即是善;反之即为恶。
边沁和米尔都认为:人类的行为完全以快乐和痛苦为动机。
米尔认为:人类行为的唯一目的是求得幸福,所以对幸福的促进就成为判断人的一切行为的标准。
功利主义的影响甚为广泛。
它在法律、政治学、经济学方面更有特别显著的重要性。
例如在惩罚方面,功利主义反对「一报还一报」的「报应」理论。
功利主义者认为惩罚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改造罪犯或保护社会不受罪犯破坏,从而避免发生更多的犯罪行为,同时也使其他人因惧怕受到惩罚而不敢犯罪。
在政治哲学上,功利主义者赞成将民主作为使*利益与公众利益取得一致的一种方法。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三皇五帝。古代英雄闲争气。勇猛韩彭。十大功劳空有名。——王观《减字木兰花·三皇五帝》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调雨为酥,催冰做水,东君分付春还。——王观《庆清朝慢·踏青》
何人便将轻暖,点破残寒?——王观《庆清朝慢·踏青》
结伴踏青去好,*头鞋子小双鸾。——王观《庆清朝慢·踏青》
烟郊外、望中秀色,如有无间。——王观《庆清朝慢·踏青》
晴则个,阴则个,饾饤得天气有许多般。——王观《庆清朝慢·踏青》
须教镂花拨柳,争要先看。——王观《庆清朝慢·踏青》
不道吴绫绣袜,香泥斜沁几行斑。——王观《庆清朝慢·踏青》
东风巧,尽收翠绿,吹上眉山。——王观《庆清朝慢·踏青》
王观(1035~1100),字通叟,如皋(现属江苏)人,宋代词人。王安石为开封府试官时,科举及第。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考中进士。后历任大理寺丞、江都知县等,相传曾奉诏作《清*乐》一首,描写宫廷生活。高太后对王安石等变法不满,认为王观属于王安石门生,就以《清*乐》亵渎了宋神宗为名,第二天便将王观罢职。王观于是自号“逐客”,从此以一介*民生活。王观代表作有《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临江仙-离杯》、《高阳台》等,其中《卜算子》一词以水喻眼波,以山指眉峰;设喻巧妙,又语带双关,写得妙趣横生,堪称杰作。《红芍药》词写人生短暂,从而提出人生应追欢及早,写法亦颇有特色。
寒食今年,*山下蛮江左。竹篱烟锁。何处求新火。——陈与义《点绛唇·寒食今年》
独无尊酒酬端午。移舟来听明山雨。——陈与义《忆秦娥·五日移舟明山下作》
九日登临有故常。随晴随雨一传觞。——陈与义《定风波·九日登临有故常》
记得眉山文翰老。曾道。四时佳节是重阳。——陈与义《定风波·九日登临有故常》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陈与义《咏牡丹》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陈与义《登岳阳楼二首》
明山雨。白头孤客,洞庭怀古。——陈与义《忆秦娥·五日移舟明山下作》
立秋后三日行,舟之前后,如朝霞相映,望之不断也。——陈与义《虞美人·扁舟三日秋塘路》
今年何以报君恩。一路繁花相送、过青墩。——陈与义《虞美人·扁舟三日秋塘路》
闭户了冬至,日长添数珠。——陈与义《冬至二首·少年多意气》
江城八月枫叶凋,城头哦诗江动摇。——陈与义《欲离均阳而雨不止书八句寄何子应》
寒食清明惊客意,暖风迟日醉梨花。——陈与义《清明》
浓阴花照野,寒食柳围村。——陈与义《寒食·草草随时事》
竹篱寒食节,微雨澹春意。——陈与义《寒食·竹篱寒食节》
东风也作清明节,开遍来禽一树花。——陈与义《清明二绝·街头女儿双髻鸦》
秋雨留人意恋恋,水风泛树声萧萧。——陈与义《欲离均阳而雨不止书八句寄何子应》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陈与义《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十年花底承朝露。看到江南树。——陈与义《虞美人·十年花底承朝露》
伊轧篮舆不受催,湖南秋色更佳哉。——陈与义《初识茶花》
青裙玉面初相识,九月茶花满路开。——陈与义《初识茶花》
不如淡生活,吟诗北窗里。——陈与义《诸公和渊明止酒诗因同赋》
尚须学王通,艺黍供祭祀。——陈与义《诸公和渊明止酒诗因同赋》
马上摩挲眼,出门光景新。——陈与义《赴陈留二首·马上摩挲眼》
旧岁有三日,全家无十人。——陈与义《赴陈留二首·马上摩挲眼》
*生鹦鹉盏,今夕最关身。——陈与义《赴陈留二首·马上摩挲眼》
朝食三斗葱,暮饮三斗醋。——陈与义《别岳州》
丈夫少壮日,忍穷不自恕。——陈与义《别岳州》
辞巢已万里,两脚未遑住。——陈与义《别岳州》
水落君山高,洞庭秋已素。——陈与义《别岳州》
浮云易归岫,远客难回顾。——陈与义《别岳州》
飘然一瓶锡,未知所挂处。——陈与义《别岳州》
寂寞短歌行,萧条远游赋。——陈与义《别岳州》
乾坤杳茫茫,三叹出门去。——陈与义《别岳州》
娥眉淡淡自成妆,驿使还家空断肠。——陈与义《画梅》
脂粉不施憔悴尽,失身未嫁易元光。——陈与义《画梅》
风雨一叶过,黄花已陈迹。——陈与义《再用迹字韵成一首呈判府》
人贫交旧疏,岁暮日月疾。——陈与义《再用迹字韵成一首呈判府》
贪人积胡椒,智不到鬼录。——陈与义《再用迹字韵成一首呈判府》
晚逢葛先生,怜我出无仆。——陈与义《再用迹字韵成一首呈判府》
谈诗不知疲,或作夜半客。——陈与义《再用迹字韵成一首呈判府》
庙堂无计可*戎,坐使甘泉照夕峰。——陈与义《伤春》
孤臣霜发三千丈,每岁烟花一万重。——陈与义《伤春》
稍喜长沙向延阁,疲兵敢犯犬羊锋。——陈与义《伤春》
池光修竹里,筇杖季春头。——陈与义《纵步至董氏园亭三首·池光修竹里》
客子愁无奈,桃花笑不休。——陈与义《纵步至董氏园亭三首·池光修竹里》
百年今日胜,万里此生浮。——陈与义《纵步至董氏园亭三首·池光修竹里》
仲冬吉日,风穆气休。——陈与义《以玉刚卯为向伯共生朝》
祝融之玉,莫此离方。——陈与义《以玉刚卯为向伯共生朝》
客里东风起,逢人只四愁。——陈与义《客里》
许多时候我们没见坚持就错过成功,胜利在于坚持,人生也是一样。下面小编准备了坚持就是胜利名言名句,希望对您有帮助!
坚持就是胜利名言名句【精选篇】1. 不作什么决定的意志不是现实的意志;无性格的人从来不做出决定。——黑格尔
2. 为学须刚与恒,不刚则隋隳,不恒则退。——冯子咸
3.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蔡锷
4.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马在思
5.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况
6. 不经一番彻骨寒,哪有梅花扑鼻香?
7. 坚持者能在命运风暴中奋斗。
8. 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佚名
9. 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罗曼·罗兰
10. 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就自然而然地会有能耐机灵和知识。——陀思妥耶夫斯基
1) 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科学的热爱,坚持长期探索。——(英国)达尔文
2)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轲
3) 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4) 点点滴滴的藏,集成了一大仓。——德国谚语
5) 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著力处。——朱熹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
6) 只要持之以恒,知识丰富了,终能发现其奥秘。——杨振宁
7) 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塞内加
8) 为学须刚与恒,不刚则隋隳,不恒则退。——冯子咸
9) 顽强的毅力可以克服任何障碍。
10) 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如果你用勇气与坚决的双手紧握着,胜利必属于希望。——普里尼
11) 只有毅力才会使我们成功,而毅力的来源又在于毫不动摇,坚决采取为达到成功所需要的手段。——车尔尼雪夫斯基
12) 你既然期望辉煌伟大的一生,那么就应该从今天起,以毫不动摇的决心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凭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去创造你和人类的快乐。
13) 科学的永恒性就在于坚持不懈地寻求之中,科学就其容量而言,是不枯竭的,就其目标而言,是永远不可企及的。——卡·冯·伯尔
14) 凡是新的事情在起头总是这样一来的,起初热心的人很多,而不久就冷淡下去,撒手不做了,因为他已经明白,不经过一番苦工是做不成的,而只有想做的人,才忍得过这番痛苦。——陀思妥耶夫斯基
15) 伟大的作品,不是靠力量而是靠坚持才完成的。
16) 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罗曼·罗兰
17) 壮志与毅力是事业的双翼。
18) 只有毅力才会使我们成功,而毅力的来源又在于毫不动摇,坚决采取为达到成功所需要的手段。——车尔尼雪夫斯基
19)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佚名
20) 一日一钱,十日十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班固
1. 谁有历经千辛万苦的意志,谁就能到达任何目的。——米南德
2. 只要持之以恒,知识丰富了,终能发现其奥秘。——杨振宁
3. 能够岿然不动,坚持正见,度过难关的人是不多的。——雨果
4.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李斯
5. 毅力是永久的享受。
6. 意志若是屈从,不论程度如何,它都帮忙了暴力。——但丁
7. 涓滴之水终能够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强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贝多芬
8. 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
9.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王国维
10. 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约翰生
11. 常常是最后一把钥匙打开了门。——彦语
12. 成功最终属于耐心等待得人。
13. 只要持续地发奋,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塞内加
14.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陆游
15. 志高不如德高。
16. 斧头虽小,但经历多次劈砍,终能将一棵最坚硬的橡树砍刀。
17. 我有两个忠实的助手,一个是我的耐心,另一个就是我的双手。——[法]蒙田
18. 点点滴滴的藏,集成了一大仓。——德国谚语
19. 忍耐和坚持是痛苦的,但它会逐给你好处。
20. 一个人所能做的就是做出好榜样,要有勇气在风言风语的社会中坚定地高举伦理的信念。——爱因斯坦
1、英雄露颖在今朝,一试矛兮一试刀。初出便将威力展,三分好把姓名标。
2、汉朝无起色,医国有称*;立誓除奸党,捐躯报圣明。极刑词愈烈,惨死气如生。十指淋漓处,千秋仰异名。
3、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
4、一凤并一龙,相将到蜀中。才到半路里,凤死落坡东。风送雨,雨随风,隆汉兴时蜀道通,蜀道通时只有龙。
5、曹操奸雄世所夸,曾将吕氏杀全家。如今阖户逢人杀,天理循环报不差!
6、当时手足似瓜分,信断音稀杳不闻。今日君臣重聚义,正如龙虎会风云。
7、可怜曹操的十万大军被一把大火烧得精光,诸葛亮初出茅庐就立了大功。
8、黄口孺子,怎闻霹雳之声;病体樵夫,难听虎豹之吼。
9、亦岂效区区书生,数黄论黑,舞文弄墨而已乎?
10、十万貔貅十万心,一人号令众难禁。拔刀割发权为首,方见曹瞒诈术深。
11、束兵秣马去匆匆,心念天言衣带中。撞破铁笼逃虎豹,顿开金锁走蛟龙。
12、诸葛亮却显得十分镇定,又说又笑的回去了。周瑜等诸葛亮一走,马上吩咐后军,不许给诸葛亮造箭用的材料。他还是不放心,又要鲁肃前去探听动静。
13、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
14、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
15、周瑜没能杀掉诸葛亮,虽然心里很懊恼,可也无可奈何。现在的头等大事是击败曹操。
16、立功名兮慰终生。慰终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
17、强中自有强中手,用诈还逢识诈人。
18、治病须分内外科,世间妙艺苦无多。神威罕及惟关将,圣手能医说华佗。
19、曹仁逃回大本营,向曹操汇报了失败的经过。曹操一边安慰曹仁,一边宣誓打败诸葛亮。
20、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21、大丈夫生居天地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
22、上盈其志,下务其功;悠悠黄河,吾其济乎!
23、军士把奄奄一息的黄盖抬回去养伤。晚上,黄盖的好朋友阚泽前来探望,当他得知黄盖使用的是苦肉计,深受感动,情愿冒死替黄盖去送诈落书。
24、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
25、独战东南地,人称小霸王。运筹如虎踞,决策似鹰扬。威镇三江靖,名闻四海香。临终遗大事,专意属周郎。
26、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27、周瑜火烧赤壁,打败曹操以后,召开了庆功大会。会后周瑜决定乘胜打击曹操,夺取南郡、荆州。与此同时,诸葛亮早就精心布置,叫刘备屯兵油江,寻机会攻下南郡、荆州。
28、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29、赤壁大战,刘备、孙权以少胜多,打败了曹操,初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30、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31、豹子尾摇穿画戟,雄兵十万脱征衣。
32、运筹又遇强中手,斗智还逢意外人。
33、威震天地第一功,辕门画鼓响冬冬。云长停盏施英勇,酒尚温时斩华雄。
34、生死无二志,丈夫何壮哉!不从金石论,空负栋梁材。辅主真堪敬,辞亲实可哀。白门身死日,谁肯似公台!
35、大丈夫处世,当努力建功立业,著鞭在先。今若不取,为他人所取,悔之晚矣。
36、曹操原想一举*定江东,不想初次交锋,就吃了败仗,心里非常生气,这天,他召集文武百官,商量进兵之策。
37、洪水滔滔淹下邳,当年吕布受擒时:空余赤兔马千里,漫有方天戟一枝。缚虎望宽今太懦,养鹰休饱昔无疑。恋妻不纳陈宫谏,枉骂无恩大耳儿。
38、皇天将崩兮后土颓身为帝姬兮命不随。生死异路兮从此毕奈何茕兮心中悲!
39、周玉婷说曹操中了连环机,非常快乐。这天,他来到江边视察,突然一阵西北风刮来,把一面旗刮挂到周瑜脸上,只见周瑜长叹一声,口吐鲜血,昏倒在地。
40、卧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
41、身未升腾思退步,功成应忆去时言。只因先主丁宁后,星落秋风五丈原。
42、将军欲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
43、曹瞒兵败走华容,正与关公狭路逢。只为当初恩义重,放开金锁走蛟龙。
44、苍天既已生公瑾,尘世何须出孔明。
45、卧龙南阳睡未醒,又添列曜下舒城。苍天既已生公瑾,尘世何须出孔明!
46、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47、前无去路,诸军何不死战?
48、这一夜大火,烧得曹军焦头烂额,几十万军顷刻瓦解,曹操也顾不上收拾残军,在张辽,徐晃等将士的掩护下,好不容易才冲出了包围。
49、血染征袍透红甲,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幼主,只有常山赵子龙。
50、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51、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见机不早,悔之晚矣。
义利观名句
强调对待义利的价值观古诗
古人关于义利的句子
关于利与义的古诗词名句
利与义的名言
义与利的名言
利路修名句
强调义与利的价值观的古诗
强调义和利的价值观的古诗
观刈麦名句
乐观的名句
秦观名句
吉檀迦利名句
陈与义名句
观书有感名句
黑塔利亚名句
见利思义的名言
看淡名利的名言名句
关于义的名句
伽利略的观察名言
观察的名言名句
关于利人利己的名句
观沧海的名句
观沧海名句
蒙台梭利名言名句
权利的游戏名句
不图名利的名句
舍利取义的名言
蒙特梭利名言名句
互利共赢的名言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