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名言名句

关于李时珍名言名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李时珍名言名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李时珍名言名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李时珍名言名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958) 语录(1k+) 说说(118) 名言(4k+) 诗词(1k+) 祝福(1) 心语(9)

  • 李时珍是哪个朝代的?

  • 语文
  • 李时珍是哪个朝代的?

      李时珍的名字我们一定知道,他著有《本草纲目》一书。那他是哪个朝代的人呢?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李时珍是哪个朝代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李时珍是哪个朝代的

      李时珍是明代人,著名的医学家,著有《本草纲目》一书。李时珍出生于1518年,即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卒于1593年,即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享年七十六岁。

      李时珍出生于一个医药世家,父亲和祖父都是医生,并且在当地都有很大的名气,在当时,医生的社会地位不高,因为这个原因,李时珍想要弃医从文,他决心苦读,希望通过参加科举考试能走上仕途。但是,他先后参加了三次考试,都名落孙山,眼看希望越来越渺茫,在他二十三岁时,还是跟随了父亲学*医术。

      李时珍从小受祖父和父亲的影响,在医学方面有极高的天分,通过自己对医学的感悟,很快就成为了一代名医,在社会上享有很高的盛名。1551年,李时珍治好了富顺王儿子的病,名声大噪,被推荐到太医院工作。任职四年后,李时珍便辞官回乡了。而对于李时珍的这段任职经历,有人在研究历史之时,有很多争议,都是关于李时珍太医院职位高低的`说法,但是李时珍在太医院任职是不争的事实。在太医院,李时珍通过自己研究和解读相关大量的医学著,为他后来在著《本草纲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太医院有很多珍稀的药材和医学书籍,无疑给李时珍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样本。后来,李时珍还成立了东壁堂,一边行医,一边潜心写医学著作,比如《命门考》、《濒湖医案》、《五脏图论》等作品都出自于李时珍之手。

      李时珍祖传秘经

      《李时珍祖传秘经》是路宝彬所著的一部医术,2008年由延边人民出版社发行。在这本书里,路宝彬根据李时珍医书,进行融合改编,在《李时珍祖传秘经》中,系统的讲述了人体各个方面的疾病,高血压、冠心病、其他心血管疾病、呕吐、胃脘痛、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肠炎、胃下垂等疾病,然后根据中药疗法进行治疗。

      在《李时珍祖传秘经》中,将现代医学和传统临床经验进行结合,在治疗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本书籍不单单是传统医学,里面的内容丰富多样,包括李时珍时期的各种临床治疗经验,以及系统的理论知识。

      这本《李时珍祖传秘经》从人体的内科、外科、儿科、妇科等方面入手,根据日常疾病案例,提出了治疗方法,这本书籍包含的方面较多,适合家庭日常治疗方法。所以,这本书籍也可作为家庭医用书。这本书中提到了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治疗疑难杂症时,所采取的中药方法,里面的药材大多都是中药,还有李时珍的经典治疗方法。针对病因,选取治疗药材,再根据煎药方法和喝药方法,才能从根本上进行根除。

      这本《李时珍祖传秘经》是路宝彬在总结李时珍医术的同时,在这基础之上又提出了新的医学治疗方法,有很高的实用性和适用性。这部作品集李时珍治疗方法于一体,并提出用中药疗法,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阅读全文]...

2022-06-28 16:00:52
  • 李时珍是哪个朝代的人

  • 语文
  • 李时珍是哪个朝代的人

      李时珍是明代著名医药学家,他历时十八年著成192万字的医学巨作《本草纲目》为后代敬仰,人们给他“药圣”、“医圣”等尊称,《本草纲目》更是被达尔文誉为*古代百科全书。你知道,李时珍是哪个朝代的人吗?下面跟小编来看一下!

      李时珍是哪个朝代的

      李时珍,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农历五月二十六日(1518年7月3日)生于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是明代著名医药学家。

      李时珍生*简介

      李时珍自小体弱多病,然而性格刚直纯真,对那些空洞乏味的八股文毫无兴趣,放弃了科举作官的打算,专心学医。李时珍果然成很有名望的医生。大约到了三十八岁,就被武昌的楚王召去,任王府“奉祠正”,兼管良医所事务。三年后,又被推荐上京任太医院判。只任职一年,李便辞职回乡。

      在这十几年中,李时珍阅读了大量古医籍,又经过临床实践发现古代的本草书籍中错误很多,会遗祸无穷。于是,他决心要重新编纂一部本草书籍。他阅读了八百余种上万卷医书以及历史、地理和文学名著,而且亲自到各地去寻找药材。每到一地,就虚心向各式各样的人物求教。就这样,李时珍经过长期的艰苦的实地调查,搞清了药物的许多疑难问题,于1578年完成了《本草纲目》编写工作。达尔文称赞它是“*古代的百科全书”。

      李时珍被称为什么

      关于李时珍的“药圣”的来源,是因为李时珍编修《本草纲目》而得来的,为了能够修改关于众多本草书籍中错误的记载还有很多缺失的记载,李时珍想要完善它们,并且出一本完整的本草书籍。

      李时珍在药草上的专研精神还有所做出的贡献,为世人称为“药圣”这一称号,从他的突出贡献来看,这一称号完全不为过。

      而李时珍“医圣”的尊称,是现代作家郭沫若提出来的,他称李时珍为“医中之圣”,便有了李时珍医圣的.尊称。

      李时珍是哪个朝代的

      李时珍是明代人,著名的医学家,著有《本草纲目》一书。李时珍出生于1518年,即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卒于1593年,即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享年七十六岁。

      李时珍出生于一个医药世家,父亲和祖父都是医生,并且在当地都有很大的名气,在当时,医生的社会地位不高,因为这个原因,李时珍想要弃医从文,他决心苦读,希望通过参加科举考试能走上仕途。但是,他先后参加了三次考试,都名落孙山,眼看希望越来越渺茫,在他二十三岁时,还是跟随了父亲学*医术。

      李时珍从小受祖父和父亲的影响,在医学方面有极高的天分,通过自己对医学的感悟,很快就成为了一代名医,在社会上享有很高的盛名。1551年,李时珍治好了富顺王儿子的病,名声大噪,被推荐到太医院工作。任职四年后,李时珍便辞官回乡了。而对于李时珍的这段任职经历,有人在研究历史之时,有很多争议,都是关于李时珍太医院职位高低的说法,但是李时珍在太医院任职是不争的事实。在太医院,李时珍通过自己研究和解读相关大量的医学著,为他后来在著《本草纲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太医院有很多珍稀的药材和医学书籍,无疑给李时珍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样本。后来,李时珍还成立了东壁堂,一边行医,一边潜心写医学著作,比如《命门考》、《濒湖医案》、《五脏图论》等作品都出自于李时珍之手。

      李时珍祖传秘经

      《李时珍祖传秘经》是路宝彬所著的一部医术,2008年由延边人民出版社发行。在这本书里,路宝彬根据李时珍医书,进行融合改编,在《李时珍祖传秘经》中,系统的讲述了人体各个方面的疾病,高血压、冠心病、其他心血管疾病、呕吐、胃脘痛、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肠炎、胃下垂等疾病,然后根据中药疗法进行治疗。

      在《李时珍祖传秘经》中,将现代医学和传统临床经验进行结合,在治疗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本书籍不单单是传统医学,里面的内容丰富多样,包括李时珍时期的各种临床治疗经验,以及系统的理论知识。

      这本《李时珍祖传秘经》从人体的内科、外科、儿科、妇科等方面入手,根据日常疾病案例,提出了治疗方法,这本书籍包含的方面较多,适合家庭日常治疗方法。所以,这本书籍也可作为家庭医用书。这本书中提到了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治疗疑难杂症时,所采取的中药方法,里面的药材大多都是中药,还有李时珍的经典治疗方法。针对病因,选取治疗药材,再根据煎药方法和喝药方法,才能从根本上进行根除。

      这本《李时珍祖传秘经》是路宝彬在总结李时珍医术的同时,在这基础之上又提出了新的医学治疗方法,有很高的实用性和适用性。这部作品集李时珍治疗方法于一体,并提出用中药疗法,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李时珍是明朝的人。

      李时珍(1518年7月3日-1593年),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与“医圣”万密斋齐名,古有“万密斋的方,李时珍的药”之说。后为楚王府奉祠正、皇家太医院判,去世后明朝廷敕封为“文林郎”。

      轶事典故

      巧用炼金术

      嘉靖皇帝迷信仙道,祈求长生不老。方士看准了皇帝的心意,便大炼不死仙丹,取悦皇帝,因而在全国掀起了一股炼丹热潮,但不少人因服用仙丹后中毒死亡。

      李时珍知道仙丹多用水银、铅、丹砂、硫磺、锡等炼取,含有毒素,于是疾呼:“丹药能长寿的说法,决不可信。”并列举服食丹药后死亡的例子,但有方士反驳说:“古代药书上说,水银无毒,服食可以成仙,是一种长生药。”李时珍认为前人遗留下来的知识可以参考,但一定要经过分析,不能尽信书上所说的。

      李时珍虽然坚决反对服食仙丹,却以科学的态度应用炼丹的方法。他亲自研制水银来医治疮疥等病,又利用炼金术烧制外用药物,他还把研究的数据记载在《本草纲目》里。

    [阅读全文]...

2022-02-14 11:47:33
  • 李时珍简介

  • 写作,文学
  • 李时珍简介

      李时珍,*古代伟大的医学家、药物学家。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李时珍简介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李时珍简介

      李时珍(1518—1593),字东壁,号濒湖,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人,汉族,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农历五月二十六日(公元1518年7月3日,合新历7月13日),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3年)。*古代伟大的医学家、药物学家。著有《濒湖脉学》、《本草纲目》等中医药经典。

      其父李言闻是当地名医,李时珍继承家学,尤其重视本草,并富有实践精神,肯于向劳动人民群众学*。李时珍三十八岁时,被武昌的楚王召去任王府“奉祠正”,兼管良医所事务。三年后,又被推荐上京任太医院判。太医院是专为宫廷服务的医疗机构,当时被一些庸医弄得乌烟瘴气。李时珍在此只任职了一年,便辞职回乡。李时珍曾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二十七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是我国明朝时代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在国内外均有很高的评价,已有几种文字的译本或节译本,另著有《濒湖脉学》。

      李家世代业医,祖父是“铃医”;父亲李言闻,号月池,是当地名医。那时,民间医生地位很低。李家常受官绅的欺侮。因此,父亲决定让二儿子李时珍读书应考,以便一朝功成,出人头地。李时珍自小体弱多病,然而性格刚直纯真,对空洞乏味的八股文不屑于学。自十四岁中了秀才后的九年中,其三次到武昌考举人均名落孙山。于是,他放弃了科举做官的打算,专心学医,于是向父亲求说并表明决心:“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李月池在冷酷的事实面前终于醒悟了,同意儿子的要求,并精心地教他。不几年,李时珍果然成了一名很有名望的医生。

      在他父亲的启示下,李时珍认识到,“读万卷书”固然需要,但“行万里路”更不可少。于是,他既“搜罗百氏”,又“采访四方”,深入实际进行调查。李时珍穿上草鞋,背起药筐,在徒弟庞宪、儿子建元的伴随下,远涉深山旷野,遍访名医宿儒,搜求民间验方,观察和收集药物标本。

      他首先在家乡蕲州一带采访,后来,他多次出外采访。除湖广外,还到过江西、江苏、安徽好多地方,均州的太和山也到过。盛产药材的江西庐山和南京的摄山、茅山、牛首山,估计也有他的足迹。后人为此写了“远穷僻壤之产,险探麓之华”的诗句,反映他远途跋涉,四方采访的生活。李时珍每到一地,就虚心地向各式各样的人物请求,其中有采药的,有种田的,捕鱼的,砍柴的,打猎的,热情地帮助他了解各种各样的药物。比如芸苔,是治病常用的药,但究竟是什么样的?《神农本草经》说不明白,各家注释也搞不清楚。李时珍问一个种菜的老人,在他指点下,又察了实物,才知道芸苔,实际上就是油菜。这种植物,头一年下种,第二年开花,种子可以榨油。于是,这种药物,便在他的《本草纲目》中一清二楚地解释出来了。

      不论是在四处采访中,还是在自己的药圃里,李时珍都非常注意观察药物的形态和生长情况。蕲蛇,即蕲州产的白花蛇,这种药有医治风痹、惊搐、癣癞等功用。李时珍早就研究它,但开始,只从蛇贩子那里观察。内行人提醒他,那是从江南兴国州山里捕来的,不是真的蕲蛇。那么真正蕲蛇的样子又是怎么样的呢?他请教一位捕蛇的人,那人告诉他,蕲蛇牙尖有剧毒,人被咬伤,要立即截肢,否则就中毒死亡。在治疗上述诸病有特效,因之非常贵重。州官逼着群众冒着生命危险去捉,以便向皇帝进贡。蕲州那么大,其实只有城北龙峰山上才有真正的蕲蛇。李时珍追根究底,要亲眼观察蕲蛇,于是请捕蛇人带他上了龙峰山上。那里有个狻猊洞,洞周围怪石嶙峋,灌木丛生。缠绕在灌木上的石南藤,举目皆是。蕲蛇喜欢吃石南藤的花叶,所以生活在这一带。李时珍置危险于度外,到处寻找。在捕蛇人的帮助下,终于亲眼看见了蕲蛇,并看到了捕蛇、制蛇的全过程。由于这样深入实际调查过,后来他在《本草纲目》写到白花蛇时,就得心应手,说得简明准确。说蕲蛇的形态是:“龙头虎口,黑质白花、胁有二十四个方胜文,腹有念珠斑,口有四长牙,尾上有一佛指甲,长一二分,肠形如连珠”;说蕲蛇的捕捉和制作过程是:“多在石南藤上食其花叶,人以此寻获。先撒沙土一把,则蟠而不动,以叉取之。用绳悬起,刀破腹以去肠物,则反尾洗涤其腹,盖护创尔,乃以竹支定,屈曲盘起,扎缚炕干。”同时,也搞清了蕲蛇与外地白花蛇的不同地方:“出蕲地者,虽干枯而眼光不陷,他处者则否矣。”这样清楚地叙述蕲蛇各种情况,当然是得力于实地调查的细致。

      李时珍了解药物,并不满足于走马看花式的调查,而是一一采视,对着实物进行比较核对。这样弄清了不少似是而非、含混不清的药物。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一一采视,颇得其真”,“罗列诸品,反复谛视”就这样,李时珍经过长期的实地调查,搞清了药物的许多疑难问题,于万历戊寅年(公元1578年)完成了《本草纲目》编写工作。全书约有200万字,52卷,载药1892种,新增药物374种,载方10000多个,附图1000多幅,成了我国药物学的空前巨著。其中纠正前人错误甚多,在动植物分类学等许多方面有突出成就,并对其他有关的学科(生物学、化学、矿物学、地质学、天文学等等)也做出贡献。达尔文称赞它是“*古代的百科全书”,李时珍于1593年逝世,享年75岁;他逝世后遗体被安葬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竹林湖村,李时珍一生著述颇丰,除代表作《本草纲目》外,还著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五脏图论》等十种著作;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将永远被世界人民所怀念。

      人物生*

      随父学医

      李时珍,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农历五月二十六日(1518年7月3日)生于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

      其祖父是草药医生,父亲李言闻是当时名医,曾任太医院例目。当时民间医生地位低下,生活艰苦,其父不愿李时珍再学医药。李时珍14岁时随父到黄州府应试,中秀才而归,李时珍出身于医生世家,自幼热爱医学,并不热衷于科举,其后曾三次赴武昌应试,均不第,故决心弃儒学医,钻研医学。23岁随其父学医,医名日盛。

      为太医

      明世宗嘉靖三十年(1551年),李时珍33岁时,因治好了富顺王朱厚焜儿子的病而医名大显,被武昌的楚王朱英裣聘为王府的“奉祠正”,兼管良医所事务。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李时珍又被推荐到太医院工作。授“太医院判”职务。三年后,又被推荐上京任太医院判。任职一年,便辞职回乡。

      关于李时珍这一段在太医院工作的经历,史学界有诸多争论,有人认为李时珍曾出任太医院院判(正六品),但也有人认为他只是担当御医(正八品)。无论其职位高低,李时珍被荐于朝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太医院的工作经历,有可能给他的一生带来了重大影响,为编写《本草纲目》打下基础。这期间,李时珍积极地从事药物研究工作,经常出入于太医院的药房及御药库,认真仔细地比较、鉴别各地的药材,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同时还有机会饱览了王府和皇家珍藏的丰富典籍,包括《本草品汇精要》。与此同时从宫廷中获得了当时有关民间的大量本草相关信息,并看到了许多*时难以见到的药物标本,开阔了眼界,丰富知识。

      东璧堂行医

      东璧堂是李时珍于明世宗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从太医院还乡后创立的堂号,辞官返乡后坐堂行医,致力于对药物的考察研究,在此期间,以自己的字——东璧为堂号,创立了东璧堂。

      潜心著述

      李时珍在数十年行医以及阅读古典医籍的过程中,发现古代本草书中存在着不少错误,决心重新编纂一部本草书籍。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李时珍着手开始编写《本草纲目》,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参考了800多部书籍,其间,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起,多次离家外出考察,足迹遍及湖广、江西、直隶许多名山大川,弄清了许多疑难问题。

      在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中,最使李时珍头痛的就是由于药名混杂,往往弄不清药物的形状和生长的情况。过去的本草书,虽然作了反复的解释,但是由于有些作者没有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而是在书本上抄来抄去,所以越解释越糊涂,而且矛盾百出,使人莫衷一是。例如药物远志,南北朝著名医药学家陶弘景说它是小草,象麻黄,但颜色青,开白花,宋代马志却认为它象大青,并责备陶弘景根本不认识远志。又如狗脊一药,有的说它象萆薢,有的说它象拔葜,有的又说它象贯众,说法很不一致。在他父亲的启示下,李时珍认识到,“读万卷书”固然需要,但“行万里路”更不可少。于是,他既“搜罗百氏”,又“采访四方”,深入实际进行调查。

      经过27年的长期努力,于明神宗万历六年(1578年)完成《本草纲目》初稿,时年61岁。以后又经过10年三次修改,前后共计40年。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去世。万历二十五年(1596年),也就是李时珍逝世后的第三年,《本草纲目》在金陵(今南京)正式刊行。

      学术思想

      李时珍临证,推崇张元素,重辨病证,立法严谨,用药得当。治疗时,或化裁古方,或自组新方,或用民间单验方,多有良效。李时珍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很有特色,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自己的实践经验为基础,改善了古代科学方法,积累了科学研究的新经验。李时珍成功地运用了观察和实验、比较和分类、分析和综合、批判继承和历史考证方法。

      ①观察和试验是本草药研究的基本方法。李时珍对药物采用亲自采集、仔细观察,以得其真的方法,获得很大成功。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任务,分类使药物研究体系化,关键还是如何确立分类的标准。李时珍打破本草学沿用已久的上中下三品分类法,建立了三界十六部分类法,使分类体系更为科学化。此外,他还在陶弘景主治药分类法基础上,建立了更完善的百病主治药分类法,创立了药物归经分类法。

      ②李时珍为弄清每味药物,提出释名、集解、辨疑、正误、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方八项任务,这八项不是每味药全有,有的五项、六项不等。实际上是对每味药既作出系统分析,又进行了全面综合,而在分析基础上,又作了高度概括和综合。

      ③批判继承和调查研究是李时珍研究的重要方法。他研究每味药,总是先参考诸家本草,考核诸家异同,用自己观察试验结果,加以参证:《本草经》中只载枸杞之名,未言明药用部位;《名医别录》指出根大寒,子微寒;《药性论》谓枸杞甘*、子、叶皆同,《本草衍义》说枸杞是梗皮,李时珍说:“窃谓枸杞:苗、叶,味苦甘而气凉;根,味淡气寒;子,味甘气*,气味既殊,则功用当别。此后人发前人未到之处也”。李时珍经过研究,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发前人未到之处”,这种精神,贯穿于他的全部研究活动中。

      ④李时珍躬亲实践,广泛向劳动人民学*,注意调查研究,是他又一重要研究方法。莶一药,众说纷坛,有谓似酸浆,有说为苍耳,有曰即地菘;李时珍经过广泛征询,聚诸草谛视,得出莶即猪膏母之确论,他从京师还,见车夫用旋复花治跌打损伤,遂肯定其益气续筋,补劳损之功。邻家小儿食积,偶取羊食之,归而大吐愈,李时珍因此首载此品种入本草。他从猎户口中知虎骨强志壮神之功能;从菜农处明确芸苔即油菜,从工人处学得防止采矿中毒之法,山人、渔翁、农夫、皮匠、猎户,都是他的老师,使他从调查研究中获益非浅。

      ⑤历史考证方法是李时珍常用的科学方法。通过文献考柬,《本草纲目》中记载了来自天竺、大食、南洋、胡人、蕃人及由梵文、佛经中得到的医药知识。经过历史考证,指出“按《本经》胡麻亦名巨胜,《抱朴子》云,巨胜一名胡麻,以黄麻于及大藜子伪为胡麻,误而又误矣,不可不辨”。

      李时珍主张人定胜天,通过以上研究方法取得的成果,使他更加坚定了这一信念,认为药性不是固定的,可用人工方法改造其自然性能。药性下沉者,用酒引之使其升;升浮者以咸寒药引之使降,李时珍昭示迷信神仙说之误,批判服食飞升举之谬,服金银,为赖水谷血肉之躯所不堪,“求仙而丧生,可谓愚也矣”。居住水中,步履水上,是邪说;服食成仙“误食之罪,通乎天下”,药物“治病可也,服食不可也”。

      个人著述

      李时珍的著作尚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传世;还有《命门考》《濒湖医案》《五脏图论》《三焦客难》《天傀论》《白花蛇传》等,皆佚。

      轶事典故

      雨湖传说

      李时珍出生那天,他的父亲李言闻正在雨湖上打鱼。*常运气还不错,这一次却连下几网都一无所获,李言闻很丧气。最后一网拉起来感觉沉甸甸的,心中暗喜,以为是条大鱼,原来是一块大石头。李言闻叹道:石头呀石头,我与你无冤无仇,今日为何捉弄我?叫我愁上加愁。石头突然也说话了:石头呀石头,前来贺喜不用愁。先生娘子快落月,不知先生有何求?原来这石头就是雨湖神。李言闻急忙赶回家,正好李时珍生下地,于是给他起名叫“石珍”。当晚李言闻又做了一个梦,梦见仙人铁拐李前来道喜说:“时珍时珍,百病能诊。做我高徒,传我名声。”

      死人诊活

      一天,李时珍和大徒弟王广和来到湖口,见一群人正抬着棺材送葬,而棺材里直往外流血。李时珍上前一看,见流出的血不是淤血而是鲜血,于是赶忙拦住人群,让抬棺材的人停下来,众人听了,面面相觑,不敢相信。李时珍看出了大家的心思,反复劝说,终于使主人答应开棺。先是进行了一番按摩,然后又在其心窝处扎了一针,不一会儿,就见棺内的妇人轻轻哼了一声,醒了。不久之后,这名妇女又顺利产下一个儿子,原来这名妇女是因难产而陷入假死。

    [阅读全文]...

2022-06-04 07:16:08
  • 珍惜时间名言名句大全

  • 珍惜,时间,名言
  • 1、时间象奔腾澎湃的急湍,它一去无返,毫不流连。

    2、时间是贷款,保护信用的贷款人也不能偿还。

    3、时间好比河水,只能流去不能回。

    4、时间没有等我,是你忘了带我走,我们就这样迷散在陌生的风雨里,从此天各一方,两两相忘。

    5、我们总有太多舍不得,可惜时间回不去了。

    6、在时间的大钟上,只有两个字现在。

    7、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过去了,不能再追了。

    8、晚上给老人带来*静,给年轻人带来希望。

    9、可惜时间的齿轮绕不回初识的那个点,不然最后我怎么会找不到你。

    10、最有希望的成功者,并不是才干出众的人而是那些最善利用每一时机去发掘开拓的人。

    11、韶华易老,光阴易逝,你若不珍惜时间,时间便会把你抛弃。

    12、写小说,说到底,就是写人物。小说艺术的精髓就是创造人物的艺术。作者:鲁迅。

    13、善于选择要点就意味着节约时间,而不得要领的瞎忙,却等于乱放空炮。

    14、浪费时间叫虚度,剥用时间叫生活。

    15、在一切与天俱来的天然赠品中,时间最为宝贵。

    16、光阴有脚当珍惜,书田无税应勤耕。

    17、时间是一条金河,莫让它轻轻地在你的指尖溜过。

    18、珍惜时光,珍惜你,珍惜自己,因为这全都不能重来。

    19、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时间是财富。

    20、忘掉今天的人将被明天忘掉。作者:歌德。

    21、时间是由分秒积成的,善于利用零星时间的人,才会做出更大的成绩来。华罗庚。

    22、夜晚给老人带来*静,给年轻人带来希望。

    23、时间像弹簧,可以缩短也可以拉长。

    24、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作者:谚语。

    25、人生有一道困难,那就是如何使一寸光阴即是一寸生命。

    26、不浪费时间,每时每刻都做些有用的事,戒掉一切不必要的行为。

    27、青年是一个美好的而又是一去不可再得的时期,是将来一切光明和幸福的开端。作者:加里宁。

    28、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29、用经济学的眼光来看,时间就是一种财富。

    30、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

    31、一切问题,最终都是时间问题。一切烦恼,其实都是自寻烦恼。

    32、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33、时间要珍惜脚,书田要勤奋耕作。

    34、时间是一笔贷款,即使在守信用的借贷者也还不起。

    35、没有一种不幸可与失掉时间相比了。作者:屠格涅夫。

    36、你爱生命吗?不要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构成生命的材料富兰克林。

    37、人生天地之间,白驹过隙,突然只有庄子。

    38、时间待人是同等的,而时间在每个人手里的价值却不同。

    39、不爱尺壁而重爱寸阴,时难遭而易失也。作者:诸葛亮。

    40、懂得生命真谛的人,可以使短促的生命延长。

    41、要想事业成功,就要花一辈子的时间。列文虎克。

    42、不是我们不珍惜时间。而是时间走了。把我们忘了不会在回来了。

    43、向所有美好的旧时光道歉,因为那些不知珍惜的曾经。

    44、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贫穷而坚定,不落青云志王勃。

    45、丢失的牛羊可以恢复,但丢失的时间不能恢复。

    46、要成功一项事业,必须花掉毕生的时间。列文虎克。

    47、时间乃是万物中最宝贵的东西,但如果浪费了,那就是最大的浪费。

    48、想要过一种生活,有情趣做饭,有心情看书,有时间旅行,最最重要的,是这一切都有人陪伴。

    49、时间给空想者带来痛苦,给创造者带来幸福。

    50、对活者的人来说,是没有明天的;死了的人则没有今天。

    51、人们说得好,真理是时间的女儿,不是权威的女儿。作者:培根。

    [阅读全文]...

2022-02-07 19:06:17
  • 李汝珍名言

  • 名言
  •   李汝珍名言

      1、桃花流水杳然去,朗月清风到处游。

      2、学问无大小,能者为尊。

      3、此书所载,虽闺阁琐事,儿女闲情,然如大家所谓四行者,历历有人,不惟金玉其质,亦且冰雪为心。

      4、四时有不谢之花,八节有长青之草。

      5、天上枝枝,人间树树。曾何春而何秋,亦忘朝而忘暮。

      6、宁可湿衣,不可乱步。

      7、看破红尘,顿开名缰利锁。

      8、人见利而不见害,鱼见食而不见钩。

    [阅读全文]...

2022-06-16 09:33:27
  • 关于李时珍是哪个朝代的人

  • 语文
  • 关于李时珍是哪个朝代的人

      李时珍是哪个朝代 李时珍是明代人,著名 医学家,著有《本草纲目》一书。和小编一起来看看下文关于李时珍是哪个朝代 内容 ,欢迎借鉴!

      李时珍是哪个朝代

      李时珍是明代人,著名 医学家,著有《本草纲目》一书。李时珍出生于1518年,即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卒于1593年,即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享年七十六岁。

      李时珍出生于一个医药世家,父亲和祖父都是医生,并且在当地都有很大 名气,在当时,医生 社会地位不高,因为这个原因,李时珍想要弃医从文,他决心苦读,希望通过参加科举考试能走上仕途。但是,他先后参加了三次考试,都名落孙山,眼看希望越来越渺茫,在他二十三岁时,还是跟随了父亲学*医术。

      李时珍从小受祖父和父亲 影响,在医学方面有极高 天分,通过自己对医学 感悟,很快就成为了一代名医,在社会上享有很高 盛名。1551年,李时珍治好了富顺王儿子 病,名声大噪,被推荐到太医院工作。任职四年后,李时珍便辞官回乡了。而对于李时珍 这段任职经历,有人在研究历史之时,有很多争议,都是关于李时珍太医院职位高低 说法,但是李时珍在太医院任职是不争 事实。在太医院,李时珍通过自己研究和解读相关大量 医学著,为他后来在著《本草纲目》打下了坚实 基础。太医院有很多珍稀 药材和医学书籍,无疑给李时珍提供了很好 研究样本。后来,李时珍还成立了东壁堂,一边行医,一边潜心写医学著作,比如《命门考》、《濒湖医案》、《五脏图论》等作品都出自于李时珍之手。

      李时珍祖传秘经

      《李时珍祖传秘经》是路宝彬所著 一部医术,2008年由延边人民出版社发行。在这本书里,路宝彬根据李时珍医书,进行融合改编,在《李时珍祖传秘经》中,系统 讲述了人体各个方面 疾病,高血压、冠心病、其他心血管疾病、呕吐、胃脘痛、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肠炎、胃下垂等疾病,然后根据中药疗法进行治疗。

      在《李时珍祖传秘经》中,将现代医学和传统临床经验进行结合,在治疗方面具有重要 指导意义。这本书籍不单单是传统医学,里面 内容丰富多样,包括李时珍时期 各种临床治疗经验,以及系统 理论知识。

      这本《李时珍祖传秘经》从人体 内科、外科、儿科、妇科等方面入手,根据日常疾病案例,提出了治疗方法,这本书籍包含 方面较多,适合家庭日常治疗方法。所以,这本书籍也可作为家庭医用书。这本书中提到了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治疗疑难杂症时,所采取 中药方法,里面 药材大多都是中药,还有李时珍 经典治疗方法。针对病因,选取治疗药材,再根据煎药方法和喝药方法,才能从根本上进行根除。

      这本《李时珍祖传秘经》是路宝彬在总结李时珍医术 同时,在这基础之上又提出了新 医学治疗方法,有很高 实用性和适用性。这部作品集李时珍治疗方法于一体,并提出用中药疗法,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李时珍的故事

      传说,李时珍刚开始行医时,出过一次很大的差错,还差点闹出人命来。

      有一天,有一个病人,高烧不出汗,头痛得厉害,请李时珍去诊断。李时珍赶到他家,茶不喝,水不饮,就坐在病人床沿上切脉看病。他诊断病人患的是伤风病,首先应该发汗,于是他就叫病人在药抓回来之前先煎些生姜水喝,然后裹紧被子睡一觉,出出汗,病就会减轻。

      李时珍开好处方准备走了,病人问他:“伤风病能不能吃鱼?”李时珍一抬头看见病人家里挂着一条乌鳢鱼,就笑着说:“用生姜煮乌鳢鱼吃无妨,只要发了汗就行。”

      李时珍辞别了伤风病人就到别处去诊病,等他忙了半天回到家里,刚坐在板凳上,病人的儿子就喘着粗气赶来说,他老子吃了生姜煮的乌鳢鱼后,眼眶子变大,脸色变白,舌头打结,喘气不匀。

      李时珍一听急了,心想:不好,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幸好这时李时珍的父亲李言闻老先生挖药回来,一听说这件事,抓起几样草药就和李时珍一起心急火燎地赶到了伤风病人家中。

      李老先生也是个老中医,他让病人煎服了解毒的草药,等病情好转些再煎服治伤风病的草药,只三天工夫,病人就能起床干活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李时珍问他父亲。父亲告诉他,生姜煮乌鳢鱼能使人中毒。这件事对李时珍震动很大,他一连几夜都没睡好觉,伤风病人中毒的情景总是在他的头脑里打转转。他暗下决心,为了替天下人治病,弄懂所有中草药的药性,他一边采药行医,一边四处求拜名师。工夫不负苦心人,他后来终于成了“医圣”,写出了《本草纲目》。

      直到现在,还有些地方不用生姜煮乌鳢鱼吃。

      李时珍简介

      李时珍(1518—1593),字东壁,号濒湖,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人,汉族,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农历五月二十六日(公元1518年7月3日,合新历7月13日),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3年)。*古代伟大的医学家、药物学家。著有《濒湖脉学》、《本草纲目》等中医药经典。

      其父李言闻是当地名医,李时珍继承家学,尤其重视本草,并富有实践精神,肯于向劳动人民群众学*。李时珍三十八岁时,被武昌的楚王召去任王府“奉祠正”,兼管良医所事务。三年后,又被推荐上京任太医院判。太医院是专为宫廷服务的医疗机构,当时被一些庸医弄得乌烟瘴气。李时珍在此只任职了一年,便辞职回乡。李时珍曾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二十七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是我国明朝时代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在国内外均有很高的评价,已有几种文字的译本或节译本,另著有《濒湖脉学》。

      李家世代业医,祖父是“铃医”;父亲李言闻,号月池,是当地名医。那时,民间医生地位很低。李家常受官绅的欺侮。因此,父亲决定让二儿子李时珍读书应考,以便一朝功成,出人头地。李时珍自小体弱多病,然而性格刚直纯真,对空洞乏味的八股文不屑于学。自十四岁中了秀才后的九年中,其三次到武昌考举人均名落孙山。于是,他放弃了科举做官的打算,专心学医,于是向父亲求说并表明决心:“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李月池在冷酷的事实面前终于醒悟了,同意儿子的'要求,并精心地教他。不几年,李时珍果然成了一名很有名望的医生。

      在他父亲的启示下,李时珍认识到,“读万卷书”固然需要,但“行万里路”更不可少。于是,他既“搜罗百氏”,又“采访四方”,深入实际进行调查。李时珍穿上草鞋,背起药筐,在徒弟庞宪、儿子建元的伴随下,远涉深山旷野,遍访名医宿儒,搜求民间验方,观察和收集药物标本。

      他首先在家乡蕲州一带采访,后来,他多次出外采访。除湖广外,还到过江西、江苏、安徽好多地方,均州的太和山也到过。盛产药材的江西庐山和南京的摄山、茅山、牛首山,估计也有他的足迹。后人为此写了“远穷僻壤之产,险探麓之华”的诗句,反映他远途跋涉,四方采访的生活。李时珍每到一地,就虚心地向各式各样的人物请求,其中有采药的,有种田的,捕鱼的,砍柴的,打猎的,热情地帮助他了解各种各样的药物。比如芸苔,是治病常用的药,但究竟是什么样的?《神农本草经》说不明白,各家注释也搞不清楚。李时珍问一个种菜的老人,在他指点下,又察了实物,才知道芸苔,实际上就是油菜。这种植物,头一年下种,第二年开花,种子可以榨油。于是,这种药物,便在他的《本草纲目》中一清二楚地解释出来了。

      不论是在四处采访中,还是在自己的药圃里,李时珍都非常注意观察药物的形态和生长情况。蕲蛇,即蕲州产的白花蛇,这种药有医治风痹、惊搐、癣癞等功用。李时珍早就研究它,但开始,只从蛇贩子那里观察。内行人提醒他,那是从江南兴国州山里捕来的,不是真的蕲蛇。那么真正蕲蛇的样子又是怎么样的呢?他请教一位捕蛇的人,那人告诉他,蕲蛇牙尖有剧毒,人被咬伤,要立即截肢,否则就中毒死亡。在治疗上述诸病有特效,因之非常贵重。州官逼着群众冒着生命危险去捉,以便向皇帝进贡。蕲州那么大,其实只有城北龙峰山上才有真正的蕲蛇。李时珍追根究底,要亲眼观察蕲蛇,于是请捕蛇人带他上了龙峰山上。那里有个狻猊洞,洞周围怪石嶙峋,灌木丛生。缠绕在灌木上的石南藤,举目皆是。蕲蛇喜欢吃石南藤的花叶,所以生活在这一带。李时珍置危险于度外,到处寻找。在捕蛇人的帮助下,终于亲眼看见了蕲蛇,并看到了捕蛇、制蛇的全过程。由于这样深入实际调查过,后来他在《本草纲目》写到白花蛇时,就得心应手,说得简明准确。说蕲蛇的形态是:“龙头虎口,黑质白花、胁有二十四个方胜文,腹有念珠斑,口有四长牙,尾上有一佛指甲,长一二分,肠形如连珠”;说蕲蛇的捕捉和制作过程是:“多在石南藤上食其花叶,人以此寻获。先撒沙土一把,则蟠而不动,以叉取之。用绳悬起,刀破腹以去肠物,则反尾洗涤其腹,盖护创尔,乃以竹支定,屈曲盘起,扎缚炕干。”同时,也搞清了蕲蛇与外地白花蛇的不同地方:“出蕲地者,虽干枯而眼光不陷,他处者则否矣。”这样清楚地叙述蕲蛇各种情况,当然是得力于实地调查的细致。

      李时珍了解药物,并不满足于走马看花式的调查,而是一一采视,对着实物进行比较核对。这样弄清了不少似是而非、含混不清的药物。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一一采视,颇得其真”,“罗列诸品,反复谛视”就这样,李时珍经过长期的实地调查,搞清了药物的许多疑难问题,于万历戊寅年(公元1578年)完成了《本草纲目》编写工作。全书约有200万字,52卷,载药1892种,新增药物374种,载方10000多个,附图1000多幅,成了我国药物学的空前巨著。其中纠正前人错误甚多,在动植物分类学等许多方面有突出成就,并对其他有关的学科(生物学、化学、矿物学、地质学、天文学等等)也做出贡献。达尔文称赞它是“*古代的百科全书”,李时珍于1593年逝世,享年75岁;他逝世后遗体被安葬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竹林湖村,李时珍一生著述颇丰,除代表作《本草纲目》外,还著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五脏图论》等十种著作;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将永远被世界人民所怀念。

    [阅读全文]...

2022-01-17 07:24:23
  • 李庆远名言名句

  • 名言,名人,语录
  • 李庆远名言名句

    1、饥寒痛痒,此我独觉,虽父母不能代也。衰老病死,此我独当,虽妻子不能代也。

    2、喜怒哀乐,过度则伤。谈笑食息,失时则伤。

    3、所谓俭者,非止财用,俭于饮食则养脾胃,俭于嗜欲则聚一精一神,俭于言语则养气息,俭于交游则洁身寡过,俭于酒色则清心寡欲,俭于思虑则蠲除烦恼。凡事省得一份,即受一份之益。

    4、和者,致祥之道:君臣和则国家兴盛,父子和则家宅安乐,兄弟和则手足提携,夫妇和则闺房静好,朋友和则相互维护。

    5、善养生者,所以必以慈、俭、和、静思字为根本也。

    6、余生二百年,从未食过量之食,与夫作长久之酣眠,盖以此也。

    7、致寿之道者,谓不外慈、俭、和、静四字而已。

    8、今之世,事物繁于古,机械甚于前;其人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一精一,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逆于生乐,务快其心。

    9、且不仅此,凡细小之事,人最易急,皆足以致伤。

    10、夫人寿之短长,元气之所禀也。

    11、予年二百五十,而动作不衰,人其我为神仙乎?

    12、山野之人,恒较城市之人为长寿。

    13、毋劳女形,毋摇女一精一。毋使女思虑萦萦,寡思路以养神,寡嗜欲以养一精一,寡言语以养气。此中妙旨,庸人忽之。

    14、山野之人,作息有时,起居有常,无名利之系其心,无机械之乱其神,浑然天真,如葛天之民,故可以延年也。

    15、人心能慈,即不害物,即不损人。()慈祥之气,养其天和也。

    16、元气有厚薄,不善育生者,虽禀气厚,滥用而戕贼之,亦足以促寿。

    17、古人之所以行不疾行、目不极视、耳不极听、坐不过久、卧不及疲。

    18、心无片刻宁,神无片刻安,胶扰不休,故足以促寿也。

    19、古之人,法于一陰一一陽一,调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神相俱,泰然百岁以上,不以为长寿者,职此故也。

    20、足柴足米,无忧无虑,早完官粮,不惊不辱。不欠人债而起利,不入典当之门庭,只消清茶淡饭,便可益寿延年。

    21、若置长烛于风中,则其烬也自速。护短烛于笼内,则其灭也必迟。养生之道,亦如是也。

    22、先寒而衣,先热而解。不及饥极而食,不及渴极而饮。无喜怒哀乐之系其心,无福贵荣辱之动其念也。

    23、岂时世不同,天地浑然之气有厚薄使然耶?非也。养生之道不同也!

    24、食不得过饱,过饱则肠胃必伤;眠不得过久,过久则一精一气耗散。

    25、静者,身不可过劳,心不可轻动也。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本站为你推荐的文章:

    名言名句小编推荐

    [阅读全文]...

2022-03-02 17:11:23
  • 珍惜时间的诗词名句(关于时间的诗句和名言)

  • 时间,珍惜,名言
  • 两汉: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这是一首咏叹人生的歌。唱人生而从园中葵起调,这在写法上被称作“托物起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园中葵在春天的早晨亭亭玉立,青青的叶片上滚动着露珠,在朝阳下闪着亮光,像一位充满青春活力的少年。诗人由园中葵的蓬勃生长推而广之,写到整个自然界,由于有春天的阳光、雨露,万物都在闪耀着生命的光辉,到处是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这四句,字面上是对春天的礼赞,实际上是借物比人,是对人生最宝贵的东西──青春的赞歌。人生充满青春活力的时代,正如一年四季中的春天一样美好。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宋代: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这是晏殊词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篇章。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词之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在思昔;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重在伤今。

    春宵

    宋代:苏轼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这首诗写得明白如画却又立意深沉。在冷静自然的描写中,含蓄委婉地透露出作者对醉生梦死、贪图享乐、不惜光阴的人的深深谴责。诗句华美而含蓄,耐人寻味。特别是“春宵一刻值千金”,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人们常常用来形容良辰美景的短暂和宝贵。

    劝学

    唐代: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劝学》中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劝”解释为“勉励”的意思。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的诗歌中,劝勉青少年要珍惜少壮年华,勤奋学*,有所作为,否则,到老一事无成,后悔已晚。使孩子初步理解人生短暂,从而提高学*的积极性。诗歌以短短的28个字便揭示了这个深刻的道理,达到了催人奋进的效果。

    偶成

    宋代: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偶成》南宋朱熹的一首七言绝句。告诉我们青春易逝,学问难成,且珍惜这年少光阴,莫轻易错过。

    金缕衣

    唐代:佚名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这首诗的含意非常通俗易懂,可以用“珍惜时光”这个词来概括。这原是一种每个人都懂的道理。可是,它使 读者感到愿望单纯而强烈,使 人感到无比的震撼,有一种不可抗拒的魅力。全诗每一句似乎都在反复强调“莫负好时光”,而每句又都有些微妙变化,重复而不啰唆,回环不快不慢,形成优美的轻盈旋律。

    杂诗十二首·其一

    魏晋:陶渊明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这首诗起笔即命运之不可把握发出慨叹,读来使人感到迷惘、沉痛。继而稍稍振起,诗人执著的在生活中寻找友爱,寻找着欢乐,给人一线希望。终篇慷慨激越,使人为之感奋。全诗用语朴实无华,取譬来自生活,质如璞玉,然而内蕴却极丰富,波澜跌宕,发人深省。

    明日歌

    明代:钱福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这一首诗七次提到“明日”,劝告迷失的世人珍惜每一天活在当下,不要永远等待明日而浪费时间,蹉跎光阴。诗歌的意思浅显,语言明白如话,说理通俗易懂,很有教育意义。

    [阅读全文]...

2022-03-09 19:04:38
  • 鼓励珍惜时间名言名句大全(劝人珍惜时间的50句名言)

  • 珍惜,时间,名言
  • 【珍惜时间的谚语】

    时间是宝贵的财富。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少而不学,老而无识。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太阳落山了,人才感到阳光的可贵。

    记得少年骑竹马,转身便是白头翁。

    有钱难买少年时,失落光阴无处寻。

    节约时间就是延长寿命。

    守财奴说金钱是*,勤奋者看时间是生命。

    时间是最宝贵的财富。

    你和时间开玩笑,它却对你很认真。

    补漏趁天晴,读书趁年轻。

    把握一个今天,胜似两个明天。

    清晨不起早,误一天的事;幼年不勤学,误一生的事。

    等时间的人,就是浪费时间的人。

    最珍贵的财富是时间,最大的浪费是虚度流年。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头方悔读书迟。

    挥霍金钱是败坏物,虚度年华是败坏人。

    谁把一生的光阴虚度,便是抛下黄金未买一物。

    珍宝丢失了还可以找到,时间丢失了永远找不到。

    懒人嘴里明天多。

    一日无二晨,时过不再临。

    【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曾国藩)

    ◇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构成生命的材料。(富兰克林)

    ◇荒废时间等于荒废生命。(川端康成)

    ◇志士惜年,贤人惜日,圣人惜时。(魏源)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文嘉《明日歌》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时间给勤奋者以荣誉,给懒汉以耻辱。 ——高士其

    ◇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莎士比亚)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郭沫若)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

    ◇时间是由分秒积成的,善于利用零星时间的人,才会做出更大的成绩来。(华罗庚)

    ◇在所有的批评家中,最伟大、最正确、最天才的是时间。(别林斯基)

    ◇要找出时间来考虑一下,一天中做了什么,是正号还是负号。(季米特洛夫)

    ◇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凡而又最珍贵,最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高尔基)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文嘉《明日歌》)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文嘉《今日诗》)

    ◇时间就象海绵里的水一样,只要你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

    ◇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鲁迅)

    ◇节省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的有限的使命更加有效,而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鲁迅)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志士嗟日短,愁人知夜长。(*)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郭沫若)

    ◇时间是由分秒积成的,善于利用零星时间的人,才会做出更好的成绩来。(华罗庚)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古云“此日足可惜”,吾辈更应惜秒阴。(*)

    [阅读全文]...

2022-02-28 20:48:23
  • 珍惜时间的励志名言名句、 时间励志名言名句大全

  • 励志,名言,珍惜
  • ◆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曾国藩)

    ◆尊重生命、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的生命,是生命进程中的伴随物,也是心理健康的一个条件。---弗洛姆

    ◆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灭,另一是踌躇满志。-萧伯纳

    ◆懂得生命真谛的人,可以使短促的生命延长。---西塞罗

    ◆不要以感伤的眼光去看过去,因为过去再也不会回来了,最聪慧的方法,就是好好应付你的现在--现在正握在你的手里,你要以堂堂正正的大丈夫气概去迎接如梦如幻的将来。---朗费罗

    ◆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愈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鲁迅

    ◆凡事都要足踏实地去工作,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功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做事,则功业可就。--*

    ◆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达尔文

    ◆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培根

    ◆过于求速是做事的最大危险之一。--培根

    ◆应当认真地观看,为的是理解;应当努力地理解,为的是行动。--罗曼罗兰

    ◆每一点滴的进展都是缓慢而艰巨的,一个人一次只能着手解决一项有限的目标。--贝弗里奇

    ◆人寿几何?逝如朝霜。时无重至,华不再阳。--晋·陆机

    ◆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三国志·魏书·王肃传》裴松之注引《魏略》

    ◆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唐·孟浩然

    ◆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唐·李峤

    ◆时而言,有初、中、后之分;日而言,有今、昨、明之称;身而言,有幼、壮、艾之期。--唐·刘禹锡

    ◆等时间的人,就是白费时间的人。(伊朗)

    ◆谁把一生的光阴虚度,便是抛下黄金未买一物。(伊朗)

    ◆最严峻的白费就是时间的白费(布封)

    ◆最白费不起的是时间(丁肇中)

    ◆节约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有限的生命愈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鲁迅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阅读全文]...

2021-11-24 12:34:56
李时珍名言名句 - 句子
李时珍名言名句 - 语录
李时珍名言名句 - 说说
李时珍名言名句 - 名言
李时珍名言名句 - 诗词
李时珍名言名句 - 祝福
李时珍名言名句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