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立秋时间不同,主要是受到地球自转影响。早立秋和晚立秋就是,每年8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35°时,所处的时分上的差异。通常的阳历是依据太阳的运行规律制定的,它和气温的变化有较密切的关系。而我国古代通行的阴历是依据月亮(太阴)的运行规律制定的,在不同的年份和阳历并不对应,有时差别较大,需要设置闰月调整,以适应回归年的长度。由于阴历不能准确反映气候的变化,在以农业为主的古代,又依据太阳运行的角度设置了二十四个节气用来指导农业生产。节气和阳历是基本对应的。从分时上分“早立秋”还是“晚立秋”:一般来讲,在立秋当天的24个小时中,立秋发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