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和他弟子的古诗

关于孔子和他弟子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孔子和他弟子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孔子和他弟子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孔子和他弟子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08) 语录(128) 说说(10) 名言(124) 诗词(69) 祝福(2) 心语(9k+)

  • 孔夫子的弟子歇后语

  • 学*
  • 孔夫子的弟子歇后语

      歇后语由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歇后语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孔夫子的弟子歇后语,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孔夫子的弟子歇后语是什么?孔夫子被称为圣贤,所以孔夫子的弟子就被称为贤。贤同闲

      孔夫子的弟子歇后语:闲(贤)人

      相传孔夫子共有学生三千人,其中比较突出的有七十二人,称为贤人。“贤”与“闲”谐音。指没有事情做的人,或与正事无关的人。有时含有多余的意思。

      [例] 在他们的思想中,没有八小时工作制的约束,也没有顶头上司来管他们,这可倒好,原材料断了来源,一个个都成了孔夫子的弟子--贤(闲)人,不但加工合同完不成,而且连生计也渐渐成了问题。

      歇后语大全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关羽卖肉--没人敢来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

      关公开凤眼--要**

      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

      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关公射黄忠--手下留情

      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貂蝉唱歌--有声有色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

      孔夫子游列国-净是礼

      孔夫子吃粥--心里没数

      孔夫子拿笤帚――斯文扫地

      孔夫子放屁――文气冲天

      孔夫子当教授--古为今用

      孔夫子的褡裢--书呆(袋)子

      孔夫子的坟--久慕(墓)

      孔夫子穿西装――不土不洋

      孔夫子挂腰刀--文不文,武不武

      孔夫子面前讲《孝经》--假斯文

      孔夫子偷钱包--文明人不做文明事

      孔夫子游列国--尽是理(礼)

      孔夫子的徒弟――闲人

      孔夫子的背包--准是书(输)(比喻注定要失败)

      孔夫子的砚台--心太黑(比喻人心肠狠毒)

      孔夫子念书--咬文嚼字(比喻过分地斟酌词句)

      孔夫子背书箱-里面大有文章

      孔夫子打哈欠-一口书生气

      孔夫子出门-三思而行

      孔夫子讲学-之乎者也

      孔夫子挂腰刀-能文能武

      孔夫子门前讲《论语》-不自量力

      孔夫子教《三字经》-大材小用

      孔夫子拜师--不耻下问

    [阅读全文]...

2022-04-04 06:56:45
  • 季氏将伐颛臾孔子及弟子的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

  • 孔子
  • 季氏将伐颛臾孔子及弟子的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

      在日复一日的学*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文言文吧?文言文就是白话文的提炼跟升华。为了让更多人学*到文言文的精华,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季氏将伐颛臾孔子及弟子的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季氏将伐颛臾

      先秦孔子及弟子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译文

      季孙氏将要讨伐颛臾。冉有、季路拜见孔子说:“季孙氏要对颛臾用兵。”

      孔子说:“冉有!恐怕应该责备你们吧。那颛臾,先王曾把颛臾的国君当作主管东蒙山祭祀的人,而且它地处鲁国境内,是鲁国的藩属国,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冉有说:“季孙要这么干,我们两个做臣下的都不愿意。”

      孔子说:“冉有!周任有句话说:‘能施展才能就担任那职位,不能胜任就该辞去。’如果盲人摇晃着要倒下却不去扶持,颤颤巍巍将要跌倒却不去搀扶,那么何必要用那个搀扶的人呢?况且你的话错了,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跑出,(占卜用的)龟甲和(祭祀用的)玉器在匣子里被毁坏,这是谁的过错呢?”

      冉有说:“如今颛臾城墙坚固而且靠*季孙氏的封地,现在不夺取,后世一定会成为子孙们的忧虑。”

      孔子说:“冉有!君子厌恶那些不肯说(自己)想要那样而偏要找借口的人。无论是诸侯或者大夫,不担心财富不多,只是担心财富分配不均匀;不担忧人民太少,只担忧境内不安定。若是财富*均,便无所谓贫穷;境内和*团结,便不会觉得人少;境内*安,国家便不会倾危。做到这样,远方的人还不归服,就再修仁义礼乐的政教来招徕他们。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如今由与求两人辅佐季孙氏,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使他们来归顺;国家四分五裂却不能保持它的稳定统一;反而策划在境内兴起干戈。我恐怕季孙氏的忧虑,不在颛臾,而是在鲁国内部。”

      注释

      季氏:季康子,春秋鲁国大夫,把持朝政,名肥。颛臾(zhuān yú),小国,是鲁国的属国,故城在今山东费县西北。旧说季氏贪颛臾土地而攻之。依文意乃季氏与鲁君矛盾极深,历代鲁君欲除季氏,季氏恐颛臾再为患,这就助了鲁君,故欲攻之。本文批评了季氏兼并颛臾的企图,并阐发了孔子以礼治国为政以德的主张。

      冉有和季路当时都是季康子的家臣。冉有,名求,字子有。季路,姓仲,名由,字子路。两人都为孔子弟子。见:谒见。

      有事:这里指军事行动。古代把祭祀和战争称为国家大事。当时季氏专制国政,与鲁哀公的矛盾很大。他担忧颛臾会帮助鲁哀公削弱自己的实力,所以抢先攻打颛臾。

      无乃尔是过与:恐怕该责备你吧?“无乃……与”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恐怕……吧”。尔是过,责备你,这里的意思是批评对方没尽到责任。是:结构助词,提宾标志。(在苏教版中,“是”复指“尔”,用作代词)过:责备。

      先王:指周之先王。

      东蒙主:指受封于东蒙。东蒙,山名,及蒙山,在今山东蒙阴南。主:主管祭祀的人。

      是社稷之臣也:是:代词,这,指颛臾。社稷:社,指土神,稷,指谷神。社稷是祭祀谷神和土神的祭坛。有国者必立社稷。国亡,社稷被覆盖起来废掉,故社稷为国家的象征,这里指鲁国。社稷之臣意译为附属于大国的小国。

      何以伐为:为什么要攻打它呢?何以,以何,凭什么。为:表反问语气。

      夫子:季康子。春秋时,对长者,老师以及贵族卿大夫等都可以尊称为夫子

      周任:上古时期的史官。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能施展自己才能,就接受职位;如若不能,就应辞去职务。陈:施展。就:担任。列:职位。止:不去。

      危:名词作动词,遇到危险(摇晃着要倒下)。持:护持。

      颠:跌倒。扶:搀扶。

      相(xiàng):搀扶盲人走路的人(辅助者)。

      兕(sì):独角犀牛。柙(xiá):关猛兽的`笼子。

      龟玉都是宝物。龟:龟版,用来占卜。玉,在:指玉瑞和玉器。玉瑞用来表示爵位,玉器用于祭祀。椟(dú):匣子。

      固:指城郭坚固。*:靠*。费(古读bì):季氏的私邑,及今山东费县。一说读fèi,当地人称费(fèi)县。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君子厌恶那些不肯说(自己)想要那样而偏要找借口的人。疾:痛恨。夫:代词,那种。舍:舍弃,撇开。辞:托辞,借口。

      有国有家者:有国土的诸侯和有封地的大夫。国:诸侯统治的政治区域。家:卿大夫统治的政治区域。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意思是“不担忧贫困而担忧分配不均,不担忧人(东西)少而担忧社会不安定”。患,忧虑,担心。寡,少。

      盖均无贫:财富分配公*合理,上下各得其分,就没有贫穷。

      和无寡:和*了,人口就不会少了。

      安无倾:国家安定,就没有倾覆的危险。

      夫:句首语气词。如是:如此。

      文:文教,指礼乐。来:使……来(归附)。

      安:使……安定。

      相:(xiàng)辅佐。

      分崩离析:国家四分五裂,不能守全。守:守国,保全国家。

      干:盾牌。戈:古代用来刺杀的一种长柄兵器。干戈:指军事。

      萧墙:国君宫门内迎门的小墙,又叫做屏。因古时臣子朝见国君,走到此必肃然起敬,故称“萧墙”。萧:古通“肃”。这里借指宫廷。

      鉴赏

      季氏伐颛臾一事,是在“陪臣执国政”的鲁国的特殊背景下发生的。“陪臣”指的是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他们的先祖即*、叔牙和季友都是鲁桓公(前771---前694在位)的儿子、鲁庄公(前693---前662在位)的弟弟,号称“三桓”。到孔子这时,“三桓”执鲁国国政已达一百六七十年之久。在这一百多年间,公室(鲁君)和私室(三桓)之间的主要斗争有:①前594(鲁宣公十五年)针对三家分地扩展颁布了“税亩”制度;②前562(鲁襄公十一年)三家“作三军,三分公室,各有其一”;③前517(鲁昭公二十五年)欲诛季,三桓联合进攻,昭公被迫逃亡。这斗争一直继续到战国初年,《史记·鲁周公世家》说:“悼公之时,三桓胜,鲁如小侯,卑于三桓之家。”

      季氏将伐颛臾一事,不见经传。后世注家以为是子路、冉有向季氏转达了孔子的意见,季氏惧祸而止。《史记·孔子世家》载:“仲由为季氏宰”在前497(定公十三年);季康子召冉有在前492(鲁哀公三年),其时子路随孔子在陈。至于二人何时同为季氏家臣,则不得而知。《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有季康子向孔子询问季路、冉有才能的事,也不著年代。据推测当在鲁哀公初年。

    [阅读全文]...

2022-06-03 21:36:45
  • 关于孔子的读书古诗

  • 孔子,读书
  • 关于孔子的读书古诗

      孔夫子关于读书有着怎样的见解呢?他有哪些名言值得我们借鉴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孔子的`读书古诗,欢迎参考阅读!

      (1)学而时*之,不亦说乎?

      (2)巧言令色,鲜矣仁!

      (3)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4)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5)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9)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10)朝闻道,夕死可矣。

      (11)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12)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1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谓之“文”也。

      (14)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15)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6)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17)笃信好学,死守善道。危邦不人,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18)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9)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2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1)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0)寝不尸,居不容。

      (21)过犹不及。

      (22)克己复礼,为仁。

      (23)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2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25)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26)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

      (27)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2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9)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30)刚、毅、木讷,*仁。

      (31)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3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3)人无远虑,必有*忧。

      (34)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35)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36)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37)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38)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39)见得思义。

      (40)性相*也,*相远也。

      (41)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42)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43)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44)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45)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46)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

      (47)德不孤,必有邻。

    [阅读全文]...

2022-02-12 21:25:04
  • 孔子名言,孔子语录

  • 孔子,名言,语录
  •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9.小不忍则乱大谋。

    10.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1.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

    1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14.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15.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16.朝闻道,夕死可矣。

    17.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18.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19.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20.人无远虑,必有*忧。

    21.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22.听其言而观其行。

    2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26.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27.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28.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9.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30.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31.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3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33.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34.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35.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36.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7.不迁怒,不贰过。

    3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3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40.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41.不学礼,无以立。

    4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43.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语言无味。

    44.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4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6.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47.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48.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49.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50.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5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阅读全文]...

2022-04-30 16:09:20
  • 孔门最得意的十名弟子

  • 孔门最得意的十名弟子

      弟之子在中古时期称为弟子,弟子在当时是常用的宗亲称谓词之一。到唐代以后开始广泛地称为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孔门最得意的十名弟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孔门十哲指的是孔子门下最优秀的十位学生(子渊、字骞、伯牛、仲弓、子有、子贡、子路、子我、子游、子夏)的合称。《论语.先进》载,“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颜回(前521~前481),字子渊,鲁国人,小孔子三十岁。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以德行著名,家贫不忧,好学不倦。孔子赞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回也好学,不迁怒,不贰过。”颜回大智若愚,“闻一能知十”,在众多弟子中最能理解孔子,一生追随,不离左右,视师若父。他评价孔子说:“仰之弥高,钻之弥深。”颜回二十九岁头发白尽,四十一岁英年早逝,孔子哭之极恸,痛如丧子,悲呼:“天丧我矣!天丧我矣!”

      闵损(前536~前487),字子骞,鲁国人,小孔子十五岁。以德行著名,深得孔子赞赏。幼时遭后母虐待,其父怒而欲将后妻赶走,闵损反为后母求情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他因后母生了两个孩子,后母若被赶走了,两个孩子就没人照顾了。时人咸称其孝,后世二十四孝故事中亦彰其孝行。闵损守身自爱,“不仕大夫,不贪污君之禄”,品格很高。季代曾派人去请他出任费邑宰,他却要来人替他婉言推辞,并说,如果你们再来强邀,我就离开鲁国到汶上去。

      冉耕(前544~?),字伯牛,鲁国人,小孔子七岁。以德行著名,与颜回、闵损并称,为人端正,善于待人接物。因恶疾早逝,患病之时,孔子前去探望,自牖执其手而叹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悲痛惋惜之情溢于言表。

      冉雍(前522~前466),字仲弓,鲁国人,小孔子二十九岁。与冉耕同宗,乃少昊之裔,周文王之后。曹叔振铎数传至冉离,世居“菏泽之阳”。家贫,以牧为业,人称“犁牛氏”。其父冉离不肖,“贱而恶”。冉雍曾做过季氏私邑的长官,他为政“居敬行简”,主张“以德化民”。但是在季氏“仕三月,虽待以礼貌,而谏不能尽行,言不能尽听,遂辞去,复从孔子。居则以处,行则以游,师文终身”。冉雍在孔门弟子中以德行著称,孔子对其有“雍也可使南面”之誉,即说冉雍有帝王之才,这是对其他弟子从来没有的'极高评价。孔子临终时在弟子们面前夸奖他说:“……贤哉雍也,过人远也。”所以后世对冉雍的评价甚高。如荀子在他的《儒效》篇中,就把冉雍与孔子相提并论,说:“通则一天下,穷则独立贵名,天不能死,地不能埋,桀跖之世不能污,非大儒莫之能立,仲尼、子弓(即仲弓)是也。”及孔子卒,恐失圣道之传,他与闵子诸贤,共著《论语》一百二十篇。又独著六篇,谓之《敬简集》。自经秦火,书已不存。

      冉求(前522~?),字子有,鲁国人,小孔子二十九岁。与冉耕、冉雍同宗,皆在孔门十哲之列,世称“一门三贤”,又称“三冉”。青年时期曾做过季氏家臣,后随孔子周游列国。冉求精通六艺,长于政事,深沉谦退,志在民足,孔子称赞他“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其后,季康子继持国柄,招冉求辅政,孔子欣然曰:“鲁人招求,非小用之,将大用之也。”冉求遂回国为季氏宰。鲁哀公十一年,齐师伐鲁,兵临城下。冉求慷慨赴敌,率军击退齐师,立下赫赫战功。战后,季氏问曰:“学之乎?性之乎?”冉求答曰:“学之于孔子”。季氏遂招孔子。孔子返鲁,冉求侍师殷切,朝政之余,必登门受教。然于季氏旅泰山、伐颛臾、用田赋,皆不能救,或反助之。孔子斥之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冉求亦尝婉言以“力不足”告罪于夫子。孔子面折之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画。”虽然,未闻冉求有愠色,师事孔子恭谨如初。孔子晚年,序《易》,删《诗》、《书》,作《春秋》,传道授业,亦不可谓无冉求之力也。

      仲由(前542~前480),字子路,又字季路,鲁国人,小孔子九岁。出身寒微,幼至孝,百里负米养亲,是历史上二十四孝子之一。好勇力,性伉直,讲信义,重然诺,深具豪侠之气。曾凌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之,乃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然后来仍多直言顶撞,是孔门痴儿,孔子容而爱之。自从子路追随左右,无人再敢欺慢孔子,孔子自谓“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孔子周游列国期间,子路贴身护卫,屡次救孔子于危难。孔子由衷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长于政事,孔子曾赞其“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后子路为卫国蒲邑宰,治蒲三年,勤政爱民,孔子过蒲,三称其善。卫国*,诸人皆弃主而逃,子路独仗义而返,终因寡不敌众,被乱刀剁成肉酱。死前犹慷慨而言:“君子死,冠不免。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孔子闻讯大恸,为之不食肉糜。

      宰予(前522~前458),字子我,又称宰我,鲁国人,小孔子二十九岁。长于辞令,以言语著名,乃孔门十哲之一。因昼寝而不为孔子所喜,骂其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於予与何诛!”甚至不无懊悔地道:“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实则宰予深思好问,有独见,敢犯颜,是孔门弟子中唯一敢正面对孔子学说提出异议的人。孔子提出居丧要以三年为期,宰予反驳说:“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孔子难以辩解,唯有痛心指责:“予之不仁也。”孔子曾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宰予便向孔子提出了一个两难假设:“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意即明知下井必死无疑,到底该舍命救人,还是保全自身。孔子答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言下之意,此问是在愚弄人。虽然孔子对宰予这个刁钻的学生颇多不满,但仍毫不迟疑地将其列为自己最得意的弟子之一,位居言语科之首*,犹在大名鼎鼎的子贡之上。宰予亦对老师敬佩无已:“以予观于夫子,贤于尧、舜远矣。”

      端木赐(前520~?),字子贡,卫国人,小孔子三十一岁。据说子贡出生之时,其母梦神赐以宝玉,因取名曰赐。子贡生就异相,山庭斗口,仪表不凡,天性至孝,资禀颖慧,三岁既知人善恶。十八岁时,游于鲁,闻孔子在阙里授徒,心窃景仰,遂执贽往见而受业。他谦逊好学,通达敏辩,深得孔子赞赏,称其为“瑚琏之器”。子贡以言语著名,利口巧辞,长于外交。齐相田常伐鲁,他奉命出使,游说诸侯,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一举而动五国之政。孔子周游列国,厄于陈蔡,子贡毅然使楚,引来救兵,终解陈蔡之围。子贡还精于理财,经商有道,“货殖焉,臆则屡中”,家累千金。每出使则结驷连骑,车仆之盛,拟于王侯,所到之处,直可与国君分庭抗礼。时鲁国大夫孙武赞曰:“子贡贤于仲尼。”子贡谦道:“譬诸宫墙,赐 之墙也及肩,窥见家室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视孔子有如日月,自谓不能超过。孔子逝世,子贡独守墓六年,哀丧至极。

      言偃(前506~前443),字子游,吴国人,小孔子四十五岁,是孔门中唯一的南方弟子,被称为“北学*,南方一人”。言偃以文学著名。曾任鲁国武城宰,阐扬孔子学说,用礼乐教化士民,境内到处有弦歌之声,为孔子所赞,曾云:“吾门有偃,吾道其南。”意即我门下有了言偃,我的学说才得以在南方传播。故言偃又被誉“南方夫子”。

      卜商(前507~?),字子夏,卫国人,小孔子四十四岁。以文学著名,与孔子论《诗》,独阐精微,孔子赞曰:“商始可与言《诗》已矣。”在孔门弟子中,子夏不像颜回、曾参之辈恪守孔子之道,而是颇具独创精神和异端倾向。孔子教诲他道:“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子夏任莒父宰,问政,孔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从孔子的遵遵告诫中,已约略可见出子夏对正统儒学的偏离。子夏对“君子”的理解与孔子所说的“温文尔雅”颇有不同,他说:“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这不似坦荡醇厚的儒者,倒似心机深沉的法家了。孔子没后,子夏去鲁至魏,行教于西河,治学严谨,敢于质疑经史之谬误。曾听人言史志曰:“晋师伐秦,三豕渡河。”子夏说:“‘三豕’应为‘己亥’之笔误。”读史志者问诸晋史,果然是“己亥”之误。于是名重天下,从学者众,门下人才辈出,如田子方、段干木、李悝、吴起、禽滑厘、商鞅之属,皆受业于子夏,而荀子、李斯、韩非等也俱是其隔代再传弟子。西河学派既传授儒家经典“六艺”,也是法家政术思想的先驱。子夏操守高迈,言曰:“诸侯之骄我者,吾不为臣。大夫之骄我者,吾不复见。”魏文侯以师礼事之,乃许咨以国政。晚年,因哭子丧明,为曾参所责。孔门弟子之有著作传世者,以子夏为最多。相传《论语》即为子夏与仲弓合撰,《毛诗》亦传自子夏,《诗序》即为子夏作,《仪礼丧服篇》亦传自子夏,《易传》一卷,亦子夏所撰。*徐防又有“诗书礼乐,定自孔子;发明章句,始于子夏”之说,更可见他在孔门诸子中地位之重要。

      孔门十哲分别为:颜子、子骞、伯牛、仲弓、子有、子贡、子路、子我、子游、子夏。

      1、颜子:颜回(公元前521年-公元前481年)尊称颜子,字子渊,春秋末期鲁国人。十四岁拜孔子为师,终生师事之,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孔子对颜回称赞最多,赞其好学、仁人。颜回敏而好学,能闻一知十,注重仁德修养,深得孔子欣赏和喜爱。因此被列为孔门四科十哲(德行科)之一。

      2、子骞:即闵损,姓闵名损,字子骞,比孔子小十五岁,鲁国人。闵损以德行著称,孔子特别表彰他的孝行,说他顺事父母,友爱兄弟。闵损是孔门弟子中唯一明确主张不作官的人。被列为孔门四科十哲(德行科)之一。

      3、伯牛:即冉耕,姓冉名耕,字伯牛,比孔子小七岁,鲁国人,以德行著称,被列为孔门四科十哲(德行科〕之一。

      4、仲弓:即冉雍,姓冉名雍,字仲弓,比孔子小二十九岁,鲁国人。冉雍气量宽宏,沉默厚重,深得孔子的器重,冉雍参加做过季氏宰,以德行著称,被列为孔门四科十哲(德行科)之一。战国时期的荀况很推崇他,把冉雍与孔子并列为大儒。

      5、子有:即冉求,姓冉名求,字子有,通称冉有,比孔子小二十九岁,鲁国人。冉求生性谦退,是孔门弟子中多才多艺的人,深受孔子称赞。被列为孔门四科十哲(政事科)之一。

      6、子贡:即端木赐,姓端木名赐,字子贡,比孔子小三十一岁,卫国人。他口才很好,雄辩滔滔,又能料事。见于《论语》中的孔门弟子与孔子的问答之言,属他最多,孔子器重他次于颜回。被列为孔门四科十哲(言语科)之一。

      7、子路:即仲由,姓仲名由,字子路,因他曾为季氏的家臣,又被称作季路,比孔子小九岁,鲁国人。仲由出身微贱,家境贫寒。他生性豪爽,为人耿直,有勇力才艺。被列为孔门四科十哲(政事科)之一。

      8、子我:即宰予,姓宰名予,字子我,也称宰我,鲁国人。宰予口齿伶俐,能说善辩,宰予遇事有自己的主见,常与孔子讨论问题,很有独到的见解。被列为孔门四科十哲(言语科)之一。

      9、子游:即言偃,姓言名偃,字子游,比孔子小四十五岁,鲁国人。言偃长于文学。被列位孔门四科十哲(文学科)之一

      10、子夏:即卜商,姓卜名商,字子夏,比孔子小四十四岁,卫国人。子夏是孔子门高足,擅长文学。子夏被列为孔门四科(文学科)之一。

    [阅读全文]...

2022-03-28 17:33:14
  • 论语名句 学好这些名句,让你受益终生!(孔子第九代弟子规)

  • 孔子
  • 《论语》是*现传扬并学*的古代著作之一,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论语》名句值得一读。

    论语名句

    1、 君子不自重就缺乏威严,学*的知识也无法牢固掌握

    2、 学过的内容在适当的时候温*,不也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吗?

    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4、 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5、 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6、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

    7、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8、 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9、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10、 过而不改,是谓过已。--《论语·卫灵公》

    11、 人无远虑,必有*忧。

    12、 我每天都要作多次自我检讨:为主人出谋献计做到忠心不二了吗?与朋友交往合作做到诚信了吗?老师所传授的东西经常温*了吗?

    13、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14、 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15、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ju.51tietu.net

    16、 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论语·季氏》

    17、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18、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19、 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愉快吗?

    20、 礼的作用,在于使人的关系和谐为可贵。先王治国,就以这样为'美',大小事情都这样。有行不通的时候,单纯地为和谐而去和谐,不用礼来节制,也是不可行的。

    21、 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论语·卫灵公》

    22、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温故知新)

    23、 做一个君子,应当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求舒适,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

    24、 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之学),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

    25、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一起补节语文课_重温经典《论语》

    26、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7、 子谓--《韶》:“尽善矣,尽美矣。”--《论语·八佾》(尽善尽美)

    28、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

    29、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0、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1、 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32、 虽然贫穷也不谄媚,富有也不骄傲,富贵仍然好礼

    33、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

    34、 孝弟(tì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35、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36、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37、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38、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ju.51tietu.net

    39、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40、 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啊!日日夜夜不停流去。

    41、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42、 人没有对将来的考虑,就必定会有*在眼前的忧愁。

    43、 君子不器。--《论语·为政》ju.51tietu.net

    44、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45、 君子和睦相处而不盲从附和,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谐相处。

    46、 聪明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

    47、 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48、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49、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富而好礼。

    [阅读全文]...

2022-03-01 11:55:42
  • 孔子语录

  • 孔子,语录
  • 孔子语录

    导读: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能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下面是小编为你精选的孔子语录。

    1. 孔子语录: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摘孔子《论语》

    2. 子曰:"学而不思则闰;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3. 孔子语录: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摘孔子《论语》

    4. 孔子语录: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摘孔子《论语》

    5. 孔子语录: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摘孔子《论语》

    6. 孔子语录: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摘孔子《大学》

    7. 孔子语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摘孔子《论语》

    8.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9. 孔子语录: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摘孔子《中庸》

    10. 孔子语录: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摘孔子《论语》

    11. 孔子语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摘孔子《论语》

    12. 孔子语录: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摘孔子《论语》

    13. 孔子语录:《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摘孔子《论语》

    14. 孔子语录: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摘孔子《论语》

    15. 孔子语录: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摘孔子《论语》

    16. 孔子语录: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摘孔子《论语》

    17. 孔子语录:往昔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摘孔子《论语》

    18. 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19. 孔子语录: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摘孔子《论语》

    20.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1.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22.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过呢 "

    23. 孔子语录: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摘孔子《论语》

    24. 孔子语录: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能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摘孔子《论语》

    25. 孔子语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摘孔子《论语》

    26. 孔子语录: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摘孔子《论语》

    27. 孔子语录: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摘孔子《论语》

    28.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29.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30. 孔子语录: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摘孔子《论语》

    31. 孔子语录: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摘孔子《论语》

    32.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33. 孔子语录: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摘孔子《论语》

    34.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35. 孔子语录:好学*乎知,力行*乎仁,知耻*乎勇乎。——摘孔子《中庸》

    36. 孔子说:"看见贤明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明的人要反省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37. 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38. 孔子语录:朽木不可雕也。——摘孔子《论语》

    39. 孔子语录: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摘孔子《论语》

    40.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阅读全文]...

2022-03-29 22:15:14
  • 关于孔子的句子

  • 孔子,阅读,文学
  • 关于孔子的句子(精选100句)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关于孔子的句子有哪些?相信很多人都想知道吧?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孔子的句子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1、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5、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6、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8、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9、是可忍,孰不可忍?

      10、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1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2、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13、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

      1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6、朽木不可雕也。

      17、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18、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1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0、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21、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22、人无远虑,必有*忧。

      23、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24、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2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26、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27、性相*也,*相远也。

      28、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29、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30、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31、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32、仕则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33、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34、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

      35、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3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谓之“文”也。

      37、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38、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39、不学礼,无以立。

      40、有教无类。

      41、博学而笃志,切问而*思,仁在其中矣。

      42、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43、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4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46、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47、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

      48、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49、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阅读全文]...

2021-12-19 09:43:21
  • 孔子是什么家

  • 孔子
  • 孔子是什么家

      导语: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也是我国百家文化的高屋建瓴的人物。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孔子的相关知识,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思想成就

      1、道德思想

      孔子建构了完整的“德道”思想体系:在个体层面主张“仁、礼”之德性与德行。德道思想体系是以性善论(“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为基础,以立人极(“三极之道”)为旨归,以人道与天道、地道相会通,人道中庸又适时之变为方法论的完足思想体系。

      2、政治思想

      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严格了等级制,把贵族和庶民截然划分治者与被治者。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孔子晚年时期的最高理想称之为“大同”,在大同的世界里,天下的人,不止以自己的家人为亲,不止以自己的父母儿女为爱,而是相互敬爱,爱天下所有的人。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孩子们都能获得温暖与关怀,孤独的人与残疾者都有所依靠,男人各自有自己的事情,女人有满意的归宿。天下没有欺诈,没有盗贼,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人人讲信修睦,选贤举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3、经济思想

      孔子的经济思想最主要的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与“富民”思想。这也是儒家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

      孔子所谓“义”,是一种社会道德规范,“利”指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谋求。在“义”、“利”两者的关系上,孔子把“义”摆在首要地位。他说:“见利思义”。要求人们在物质利益的面公元前,首先应该考虑怎样符合“义”。他认为“义然后取”,即只有符合“义”,然后才能获取。孔子甚至在《论语·子罕》中主张“罕言利”,即要少说“利”,但并非不要“利”。《左传·成公二年》记载,干不符合道义的事而获得富贵,就如同浮云一样,不屑于用不义的手段取得富贵。孔子还认为,对待“义”与“利”的态度,可以区别“君子”与“小人”。有道德的“君子”,容易懂得“义”的重要性,而缺乏道德修养的“小人”,则只知道“利”而不知道“义”。这就是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说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有人认为孔子既然重“义”,则势必轻视体力劳动。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论语》中记载他对想学农的弟子樊迟十分不满,骂他是“小人”,这是因为孔子认为人要有更大的理想和追求,要承担的是更大的责任。他要让他的学生成为价值的承担者而不是一个农民。

      4、教育思想

      ①“有教无类”、“经邦济世”的教育观,“因材施教”、“启发式”的方法论。

      ②注重童蒙、启蒙教育。

      ③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态度,要谦虚好学。

      ④他要求学生时常复*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

      ⑤要求学生对新知识引申拓宽、深入,“举一而反三”。

      孔子在*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性相*也,*相远也”)。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他主张“学而优则仕”,学*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从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所以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和“仁”。其中“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高道德准则。“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有了“仁”的精神,“礼”才真正充实。在道德修养方面,他提出树立志向、克己、践履躬行、内省、勇于改过等方法。“学而知之”是孔子教学思想的主导思想。在主张不耻下问、虚心好学的同时,他强调学*与思考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同时还必须“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

      他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谓教师应该在学生认真思考,并已达到一定程度时恰到好处地进行启发和开导,他又是在教学实践中最早采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通过谈话和个别观察等方法,他了解和熟悉学生的个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培养出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多方面的人才。孔子热爱教育事业,毕生从事教育活动。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仅言教,更重身教,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感化学生。他爱护学生,学生也很尊敬他,师生关系非常融洽。他是*古代教师的光辉典型。

      孔子的教育活动不但培养了众多学生,而且他在实践基础上提出的教育学说,为*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由于孔子保守的政治态度,因此对待经济制度的改革也反映了保守的思想。比如鲁宣公十五年(西元公元前594年)实行“初税亩”,从法律上承认私田的合法地位,是春秋时代的重大经济改革;但是据《左传》说,孔子修《春秋》时记载“初税亩”,目的是批评其“非礼也”。而民众不富足,国君没有富足的。在《论语·尧曰》中还记载,孔子主张“因民之利而利之”,即对民众有利的事情才去做。另一方面,他又主张赋税要轻一些,徭役的摊派不要耽误农时。《论语·述而》记载,孔子还对当时的为政者进行说教,要求为政者不要过于奢侈,要注意节俭。他说:“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逊也,宁固。”同时,还主张“节用而爱人”。这里面包含了把孔子“仁”的思想运用于经济领域。

      5、美学思想

      孔子的美学思想核心为“美”和“善”的统一,也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孔子提倡“诗教”,即把文学艺术和政治道德结合起来,把文学艺术当作改变社会和政治的手段,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并且孔子认为,一个完人,应该在诗、礼、乐修身成性。孔子的美学思想对后世的文艺理论影响巨大。

      孔子在易学中明确提出了“美在其中”、“见仁见智”等著名美学命题。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童子问易》在易宗基础上提出了美宗——阳刚、阴柔之美;生命之美;自由之美;中和之美。认为“阴阳之美、生命之美、自由之美、中和之美可谓是美学之宗”。

    [阅读全文]...

2022-07-20 06:12:51
  • 孔子的名言,孔子名言名句,关于孔子的名言

  • 孔子,名言
  • 一、孔子劝学名言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3、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7、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8、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9、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10、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11、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2、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13、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4、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15、有教无类。

    16、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17、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18、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19、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20、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21、不学诗,无以言。

    22、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

    23、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24、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二、孔子做人名言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2、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3、人无远虑,必有*忧。——孔子

    4、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乎?

    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6、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7、道不同,不相为谋。

    8、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

    9、不学礼,无以立。

    10、礼之用,和为贵。

    11、听其言而观其行。

    12、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13、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1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5、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6、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17、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8、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19、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20、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21、过,则匆惮改。

    22、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23、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24、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25、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阅读全文]...

2022-02-01 15:4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