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山海经经典语录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山海经经典语录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山海经经典语录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山海经经典语录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1、又东二十里,曰末山,上多赤金。末水出焉,北流注于役。
2、又东三百七十里,曰杻阳之山,其阳多赤金,其阴多白金。
3、又东二十里,曰金星之山,多天婴,其状如龙骨,可以已痤。
4、弱水、青水出西南隅,以东,又北,又西南,过毕方鸟东。
5、北方禺强,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青蛇。
6、其草有萆荔,状如乌韭,而生于石上,亦缘木而生,食之已心痛。
7、有人曰大行伯,把戈。其东有犬封国。贰负之尸在大行伯东。
8、有木焉,其状如棠而赤叶,其名芒草,可以毒鱼。
9、又东南二百里,曰前山,其木多槠,多柏,其阳多金,其阴多赭。
10、西次二经之首,曰钤山,其上多铜,其下多玉,其木多杻橿。
11、东北五百里,曰条谷之山。其木多槐、桐,其草多芍药、虋冬。
12、西五十里,曰罢父之山,洱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洛,其中多茈、碧。
13、又东五百里曰成山。四方而三坛,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雘。
14、又东六十里,曰皮山,多垩,多赭,其木多松柏。
15、又北二百里,曰景山,有美玉。景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海泽。
16、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
17、肃慎之国在白民北。有树名曰雄常,先入伐帝,于此取之。
18、有盈民之国,於姓,黍食。又有人方食木叶。
19、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际,非仁羿莫能上冈之岩。
20、兕兕知人名,其为兽如豕而人面,在舜葬西。
21、帝尧之二女,游于江中,出入必风雨自随,故曰孟婆。
22、汉水出鲋鱼之山,帝颛顼葬于阳,九嫔葬于阴,四蛇卫之。
23、交胫国在其东,其为大交胫。一曰在穿匈东。
24、又南水行三百里,流沙百里,曰北姑射之山,无草木,多石。
25、厌火国在其国南,兽身黑色。生火出其口中。一曰在讙朱东。
26、南海之内,有衡山,有菌山,有桂山。有山名三天子之都。
27、鸟飞以翼,当扈则须,废多任少,沛然有余。
28、湘水出舜葬东南陬,西环之,入洞庭下。一曰东南西泽。
29、水兽。人面豺身,有翼,蛇行,声音如叱呼。招大水。
30、伯夷父生西岳,西岳生先龙,先龙是始生氐羌,氐羌乞姓。
31、窫窳龙首,居弱水中,在兕兕知人名之西,其状如龙首,食人。
32、有五采之鸟,相乡弃沙。惟帝俊下友。帝下两坛,采鸟是司。
33、昆仑之虚,方圆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
34、又东二十五里,曰大支之山,其阳多金,其木多榖、柞,无草木。
35、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余,食之不饥。
36、又西二十里,曰又原之山,其阳多青雘,其阴多铁,其鸟多雊鹆。
37、志望幼海,东望博木,无草木,多风,是山也,广员百里。
38、庐江出三天子都,入江,彭泽西。一曰天子鄣。
39、又东四百里,至于非山之首,其上多金玉,无水,其下多蝮虫。
40、又东五百里,曰灌湘之山,上多木,无草。多怪鸟,无兽。
41、又北十里,曰超山。其阴多苍玉,其阳有井,冬有水而夏竭。
42、其中有虎蛟,其状鱼身而蛇尾,其音如鸳鸯,食者不肿,可以已痔。
43、又东四十五里,曰衡山,其上多青雘,多桑,其鸟多雊鹆。
44、流沙出钟山,西行又南行昆仑之虚,西南入海,黑水之山。
45、有巫山者,西行黄鸟。帝药,八斋。黄鸟于巫山,司此玄蛇。
46、又南水行三百里,曰南姑射之山,无草木,多水。
47、又西三百五十里,曰莱山,其木多檀楮,其鸟多罗罗,是食人。
48、有兽焉,名曰山膏,其状如逐,赤若丹火,善詈。
49、其状如狸而白首,名曰天狗,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凶。
50、又北二百里,曰童戎之山。皋涂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溇液水。
51、又东三百里,曰堂庭之山。多棪木,多白猿,多水玉,多黄金。
1、有天神焉,其状如牛,而八足二首马尾,其音如勃皇,见则其邑有兵。
2、洋水、黑水出西北隅,以东,东行,又东北,南入海,羽民南。
3、面有九井,以玉为槛。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
4、北百二十里,曰燕山,多婴石。燕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5、戎,其为人,人首三角。
6、西王母梯几而戴胜杖。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在昆仑虚北。
7、有人名曰吴回,奇左,是无右臂。
8、又东四百里,曰蛇山,其上多黄金,其下多垩,其木多栒,多橡章,其草多嘉荣、少辛。有兽焉,其状如狐,而白尾长耳,名犭也狼,见则国内有兵。
9、又西七十里,曰丙山,其木多梓檀,多弞杻。
10、又东南一百里,曰江浮之山,其上多银砥砺,无草木,其兽多豕鹿。
11、西北海之外,赤水之西,有先民之国,食谷,使四鸟。
12、又东次四经之首,曰北号之山,临于北海。有木焉,其状如杨,赤华,其实如枣而无核,其味酸甘,食之不疟。食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海。有兽焉,其状如狼,赤首鼠目,其音如豚,名曰猲狙,是食人。有鸟焉,其状如鸡而白首,鼠足而虎爪,其名曰鬿誉亦食人。
13、有五采之鸟,有冠,名曰狂鸟。
14、少皞生般,般是始为弓矢。
15、海内有两人,名曰女丑。女丑有大蟹。
16、聂耳之国在无肠国东,使两文虎,为人两手聂其耳。县居海水中,及水所出入奇物。两虎在其东。
17、昆仑之虚,方圆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
18、有北齐之国,姜姓,使虎、豹、熊、罴。
19、北五十里,曰劳山,多茈草。弱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洛。
20、又北三十五里,曰阴山,多砺石、文石。少水出焉,其中多雕棠,其叶如榆叶而方,其实如赤菽,食之已聋。
21、又北五十里,曰县雍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铜,其兽多闾麋,其鸟多白翟白[有鸟]。晋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汾水。其中多鮆鱼,其状如鯈而赤麟,其音如叱,食之不骄。
22、又西二百五十里,曰柄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铜。滔雕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洛。其中多羬羊。有木焉,其状如樗,其叶如桐而荚实,其名曰茇,可以毒鱼。
23、又西南二十里,曰勇石之山,无草木,多白金,多水。
24、有人名曰石夷,来风曰韦,处西北隅以司日月之长短。
25、又东北二百里,曰剡山,多金玉。有兽焉,其状如彘而人面。黄身而赤尾,其名曰合窳,其音如婴儿,是兽也,食人,亦食虫蛇,见则天下大水。
26、帝俊生三身,三身生义均,义均是始为巧倕,是始作下民百巧。后稷是播百谷。稷之孙曰叔均,是始作牛耕。大比赤阴,是始为国。禹、鲧是始布土,均定九州。
27、东五百里,曰祷过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犀兕,多象。有鸟焉,其状如鵁,而白首、三足、人面,其名曰瞿如,其鸣自号也。泿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海。其中有虎蛟,其状鱼身而蛇尾,其音如鸳鸯,食者不肿,可以已痔。
28、又北三百里,曰敦题之山,无草木,多金玉。是錞于北海。
29、青丘国在其北,其狐四足九尾。一曰在朝阳北。
30、五色发作,以和柔刚。
31、又北三百五十里,曰涿光之山。嚣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河。其中多鳛鳛之鱼,其状如鹊而十翼,鳞皆在羽端,其音如鹊,可以御火,食之不瘅。其上多松柏,其下多棕橿,其兽多鹿霝羊,其鸟多蕃。
32、兕兕西北有犀牛,其状如牛而黑。
33、洛水出洛西山,东北注河,入成皋之西。
34、又西南四百里,曰峄皋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白垩。峄皋之水出焉,东流注于激女之水,其中多蜃珧。
35、跂踵国在拘缨东,其为人大,两足亦大。一曰大踵。
36、又西二百五十里,曰少阳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赤银。酸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汾水,其中多美赭。
37、奢比尸国在其北,兽身、人面、大耳,珥两青蛇。一曰肝榆之尸在大人北。
38、有人方齿虎尾,名曰祖状之尸。
39、有不死之国,阿姓,甘木是食。
40、西胡白玉山在大夏东,苍梧在白玉山西南,皆在流沙西,昆仑虚东南。昆仑山在西胡西。皆在西北。
41、兕在舜葬东,湘水南。其状如牛,苍黑,一角。
42、北望河曲,是多驾鸟。
43、有三青鸟,赤首黑目,一名曰大鵹,一曰少鵹,一名曰青鸟。
44、大荒之中,有山名曰鏖鏊钜,日月所入者。
45、又东十五里,曰囗谷之山。其中多赤铜。
46、黄帝乃取峚山之玉荣,而投之钟山之阳。
47、有人曰苗民。有神焉,人首蛇身,长如辕,左右有首,衣紫衣,冠旃冠,名曰延维,人主得而飨食之,伯天下。
48、又东三百里,曰堂庭之山。多棪木,多白猿,多水玉,多黄金。
49、凡济山之首,自煇诸之山至于蔓渠之山,凡九山,一千六百七十里,其神皆人面而鸟身。祠用毛,用一吉玉,投而不糈。
50、又北四百里,曰尔是之山,无草木,无水。
51、又东五百八十里,曰南禺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水。有穴焉,水出辄入,夏乃出,冬则闭。佐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海,有凤皇、鵷雏。
《阿长与山海经》的说课稿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阿长与山海经》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说教材
《阿长与〈山海经〉》一文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都是以“爱”为主题的叙事性作品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这是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所追忆的阿长不是一个文化人,而是一个粗人,在文中,作者似乎用较多篇幅批判了阿长的愚昧迷信,但在这些材料的背后却隐藏了作者对阿长纯朴、善良的品格的赞美,特别是阿长为我买山海经这一情节,是文章的动情点,也是读懂阿长的关键而这种赞美在文末被渲染到了极点,化成了对阿长的怀念与祝福文中作者从孩子的视角来写,其中却渗透了对人生的思考学*本文,应当让学生能够理解隐藏在文中批判性语言下的对阿长的赞美与尊重,能够学会从生活琐事中发现爱,发现普通者人性的光辉
二、说教学目标
新课标中重点提出,要让学生“关注人类,关注身边的人”,“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根据以上的要求,结合本课的内容和特点我这样确立这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一)、根据教材的知识构建特点和学生思维活跃的特点,我确立本文的“知识能力目标”为
1、理解、积累字词;
2、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3、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要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要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因此我确立本文的“过程和方法目标”为:
1、运用探究式学法,调动已有知识储备和对生活的感悟走进文本;
2、通过阅读,形成自己独特而有创造性的见解;
3、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品味语言逐步走进阿长的心灵,发现普通者人性的光辉,感受生活中质朴的爱
(三)、新课标要求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由此,我确立本课的“情感和态度目标”为
了解鲁迅对阿长的深厚感情;学*感受生活,学会读懂他人的爱,发现普通人身上的闪光点
(四)、教学重点:选取典型事例生动、传神地表现人物性格,体会鲁迅对阿长的深厚感情
(五)、教学难点:学会关注普通人,在生活琐事中发现爱,能读懂鲁迅心中的阿长
三、说教法
1、听说读写结合法这是针对本文内容和语言上的特点而设计的,课堂教学中主要通过听说读来引领学生触摸文本,解读文本,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拓展阅读意在让学生初步体验优秀文学作品的思想与艺术的魅力,而课外练笔则是引导学生由解读文本到解读生活的延伸,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2、提示点拨法学生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陷入迷茫时,教师在一旁给予必要的引导、点拨,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3、赏识、成功教育首先,我认为进入文本的第一个问题的设计要简单,这样才能让成功的体验伴随着学生走进文本其次,学生在讨论合作、解决疑难问题过程中,教师应适当的给予表扬鼓励,让其体会到合作与成功的喜悦,这样才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四、说学法
1、圈注法指导学生在对课文的分析中,用符号圈点出重点词、句,以助于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养成圈点批画的良好*惯
2、小组合作讨论法通过探究、讨论,培养学生质疑解疑的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鲁迅除了写自己的老师寿镜吾先生之外,还写到一个人,这个人是谁呢?对,是长妈妈阿长,是鲁迅儿时的保姆在鲁迅的童年生活中,长妈妈是一个对鲁迅很有影响的人物在长妈妈去世三十年后,作者仍写此文来纪念她,可见作者对长妈妈的深厚感情那么,长妈妈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对小时候的鲁迅有什么影响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
(这样设计导入,与以前所学知识很好的联系在一起,让知识成为一个整体)
(二)、字词大比拼:以“开火车”的方式让学生读老师所罗列的生字难词(设计这一环节的意图是: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的*惯阿长与《山海经》这篇课文篇幅较长,生字难词多,这样课前我就布置同学预*,字词大比拼这一环节正是检查落实预*的方式)
(三)初识阿长:
为了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结构,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
1、阿长是谁?她的外貌、身世怎样?
2、文章写了阿长的哪些事情?各用一句话说出来这些事情中哪些事是详写?哪些事是略写?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3、文中的我体会到了阿长对自己的感情了吗?
题1,让学生听读课文,然后边听边解决问题,并将要点批注在书上相应的位置,问题比较简单,学生自己就可解决
题2,回答前三问,较容易;第四问,学生理解较难,为解决这一难点,我引导提示学生从选择材料突出中心方面来考虑,学生就比较好理解
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小结:作者围绕中心选择了7个事例,有详有略,详写了长妈妈买《山海经》,很好的突出了中心,我们在写作文时,也应注意详略得当通过小结,让学生明白了怎样围绕中心来选材,为下面的作文练*打好基础
这一环节中较好的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批注能力,同时及时对学生进行表扬鼓励,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惯
而题3,则较难理解,我就设计了第6至11段学生分角色朗读这一环节,通过朗读让学生明白,当时的“我”还没有理解长妈妈对我的感情,再通过追问“后来我理解到了阿长对我感情到底是什么呢?”自然过渡到下一个环节
(四)读懂阿长
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精读能力,深入理解人物,仔细品味人物的思想感情,我让学生抓住重点,重点研读长妈妈买《山海经》部分,把握重点语句,体会蕴含的作者的感情因此,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引导学生阅读:
1、文中哪些词句体现了我对《山海经》的渴慕?
2、作者对阿长的感情是怎样变化的?
解决第一问我让学生速读相关文段,用笔勾画出相关语句,并做简单批注,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之后,七嘴八舌起来发言,畅所欲言,教师在一旁进行点拨提示这过程当中进行一系列的追问(如: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
当阿长买来《山海经》时,“我”有什么反应?表现出怎样的心情?)
解决第二问时,我让学生朗读并比较第17节与25节,通过理解两个“敬意”的不同,从而让学生理解儿时的我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在这过程当中我再进行为什么在此时作者认为“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这句和前面的阿长讲“长毛的故事”时的“却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有何区别?)的追问
这样教师教给方法后,由学生合作完成任务,很好的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以及圈点批注能力,养成了良好的学**惯
(五)怀念阿长
学生齐读最后两段,用一句话表达自己对文中阿长的感受(可用自己创造的话或化用古诗、歌词、俗语等来表达)
最后,为了锻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自主学*的能力,并让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文章,我设计了以下两道题:
《山海经》阅读理解
《山海经》,成书于战国时期至汉代初期,与《易经》《黄帝内经》并称为上古三大奇书。《山海经》展示的是远古的文化,记录的是大荒时期的生活状况与人们的思想活动,勾勒出了上古时期的文明与文化状态,为后世提供了许多有用的信息。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山海经》阅读理解,一起来看看吧。
【自读目标】
1、学*欲扬先抑的写法。
2、感受阿长的特点:有众多的缺点,但身上却闪烁着善良、淳朴、真诚的天性。
【试卷内容】
一、整体把握
1、快读全文,完成板书一,理清文章思路。
2、我不大佩服她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3、阿长最令“我”讨厌的事有哪些?
4、阿长让我感到不耐烦的事是什么?
5、“我”对阿长第一次产生的“空前的敬意为什么会逐渐淡薄乃至完全消失?
6、后来我对阿长产生的“新的敬意”为什么不会淡薄与消失?
二、片段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1、当阿长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表明了“我”的什么心理?
。
2、文中画线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
3、结合全文,写出与“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相照应的句子。
。
4、为什么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
三、拓展阅读
留点空白
①人与人在交往中应留点空白,为他人留点空白,才能友好相处;给自己留点空白,才会快乐度日。
②为他人留点空白,遇事能让出三分,自己就多了一份爱心;为他人留下三分宽恕,人际关系就不会紧张;凡是能为他人留下设想的空白,世界就会多一份美好。不要忘了,你留给他人的空白,也是留给自己的出路。人生舞台,风云变幻,何处没有矛盾,何时没有纷争?世界上,有坦坦君子,也有戚戚小人,若是你没有坚忍的心智,没有宽容的胸怀,就无法与他人和睦相处:即便你一身清白,有德有才,也要允许他人的误解,刁难,甚至伤害……但是,一切都将过去,惟有真理永存,倘若你能包容理解,为他人留下三分余地,反省自身,解剖自己,矛盾就会迎刃而解,就能化干戈为玉帛,化误会为理解,化狭窄为广阔。最终会得到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③人是感情动物,有喜也有悲,有爱也有恨。给自己留点空白,会使心灵更畅快地呼吸。当你得意时,留点空白给思考,莫让得意冲昏头脑;当你痛苦时,____, ;当你烦恼时, , ;当你孤独时,留点空白给友谊,真诚的友谊是第二个自我。人就是这样,痛苦可以忍受,泪水可以恣情,但绝对不能灰心,低头,停止不酋:当生活把你逼进狭窄的小路,留点空白,留点光亮给心境,就会变小路为宽广大道。
④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若是给他人和自己留点空白,就会无怨无忧,知足常乐。其实,一个人只有工作往上比,才会看到自己的不足;生活往下看,才会得到满足,不会去攀比。*淡的生活,足以滋养世人,粗茶淡饭具备人体所需要的营养,就不必眼馋他人常吃山珍海味;自己有自行车骑,又能锻炼身体,就不必眼馋他人有小汽车接送……人世间的事物纷繁,有领导者就有被领导者,有名人就有凡人,何必要与他人比高低?靠自己的诚实劳动,会获得一份甜蜜的果实,且俭朴的生活,会更贴*生活的本质,享受生活的乐趣,不至于迷失在光怪陆离的表面。为此,何不给他人和自己留点空白,求得安宁,活得开心、快乐一点呢?
⑤人生一世,对有些事情不需要刻意去面对,更不需要费心去思考其细节,给人给已留更多的空白和余地,留更多的灵气,才会快乐、幸福度过一生。
──摘2005江苏无锡中考卷
1、标题“留点空白”的含义是 。
2、结合语境,解释第②段中加粗词语的含义。
坦坦君子:
戚戚小人:
3、仿照第③段中的相关句式,在下面横线上填人恰当的句子。
当你痛苦时,
当你烦恼时,
4、本文是如何围绕中心加以阐述的?请作简要分析。
答:
5、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你认为“人生一世”,哪些事情“不需要刻意去面对,更不需要费心去思考其细节”?请作简要分析。
答:
6、文中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品味的语句,请自选一处作简要赏析。
答:
7、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所谈论的话题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对目前正在开展的“创建文明城市”、“打造和谐社会”等活动同样具有启发作用。
1、漳水出山阳东,东注渤海,入章武南。
2、有兽焉,名曰山膏,其状如逐,赤若丹火,善詈。
3、帝俊生晏龙,晏龙是为琴瑟。
4、大运山高三百仞,在灭蒙鸟北。
5、潦水出卫皋东,东南注渤海,入潦阳。
6、北方禺强,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青蛇。
7、赤水出东南隅,以行其东北。
8、又东十里,曰踵臼之山,无草木。
9、帝俊有子八人,是始为歌舞。
10、是多奇鸟、怪兽、奇鱼,皆异物焉。
11、又有朱卷之国。有黑蛇,青首,食象。
12、在其北,各有两首。一曰在君子国北。
13、有木焉,其状如棠而赤叶,其名芒草,可以毒鱼。
14、有小人,名曰菌人。
15、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
16、白水出蜀,而东南注江,入江州城下。
17、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
18、又东三十里,曰虎首之山,多苴椆椐。
19、南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
20、魃不得复上,所居不雨。
21、又北百里,曰罴差之山,无草木,多马。
22、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
23、西方蓐收,左耳有蛇,乘两龙。
24、有人反臂,名曰天虞。
25、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神陆吾司之。
26、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融天,海水南入焉。
27、少皞生般,般是始为弓矢。
28、有牛黎之国。有人无骨,儋耳之子。
29、又南水行三百里,曰南姑射之山,无草木,多水。
30、又北五十二里,曰合谷之山,是多薝棘。
31、河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无达。
32、歧舌国在其东。一曰在不死民东。
33、西海之内,流沙之西,有国名曰泛叶。
34、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
35、黄帝乃取峚山之玉荣,而投之钟山之阳。
36、寻木长千里,在拘缨南,生河上西北。
37、开目为昼,闭目为夜,烛龙睁眼,赤地万里。
38、阘非,人面而兽身,青色。
39、有人方食鱼,名曰深目民之国,盼姓,食鱼。
40、欧丝之野大踵东,一女子跪据树欧丝。
41、丈夫国在维鸟北,其为人衣冠带剑。
42、又东十五里,曰囗谷之山。其中多赤铜。
43、有青鸟,身黄,赤足,六首,名曰鸀鸟。
44、有人衣青,以袂蔽面,名曰女丑之尸。
45、黄帝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马是为鲧。
46、有人方齿虎尾,名曰祖状之尸。
47、沁水出井陉山东,东南注河,入怀东南。
48、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融父山,顺水入焉。
49、其木多椒椐,多封石。其阳多赤金,其阴多铁。
50、又东六十里,曰皮山,多垩,多赭,其木多松柏。
51、淮水出馀山,馀山在朝阳东,义乡西,入海淮浦北。
山海经原文和译文
古籍是指未采用现代印刷技术印制的书籍。图书在古代称作典籍,也叫文献,兼有文书、档案、书籍三重意义。随着时间的进展,将记事类文件加以编排,供人阅读,并达到传播知识经验的目的,便形成了一部图书,图书的内容日益增多,载体趋向多元,制作技术不断改进,为了方便阅读,产生了“简册”、“卷轴”、“册页”、“线装书”等不同的装帧样式。下面为大家带来山海经原文和译文,快来看看吧。
内容简介:
《山海经》是*先秦古籍。一般认为主要记述的是古代神话、地理、物产、巫术、宗教、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有些学者则认为《山海经》不单是神话,而且是远古地理,包括了一些海外的山川鸟兽。
原文: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译文:
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
《夸父逐日》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在这篇神话中,巨人夸父敢于与太阳竞跑,最后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为桃林。这个奇妙的神话表现了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夸父是一位十分神奇的人物。他是一个善于奔跑的巨人,他与太阳逐走。他口渴如焚,虽然接连喝干了黄河和渭水两条大河,仍不解渴,又赶往大泽,终于没来得及喝大泽的水而渴死。他遗下的手杖,化为一片桃林,还能为人类造福。夸父敢与太阳决一高低,可以奔驰于天地,可以饮干大河大江,可以化手杖为桃林,真是气概非凡,本领非凡。夸父这一神话人物形象,具有超现实的想像、夸张的浪漫主义魅力。
经典古籍《山海经》书籍简介
山海经《山海经》是一部记载我国神话、地理、植物、动物、矿物、物产、巫术、宗教、医药、民俗、民族的著作,大约是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楚国和巴蜀地方的人所作,现代*学者一般认为《山海经》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是一部上古时期荒诞不经的神话奇书。经西汉刘向、刘歆父子校书时,才合编在一起而成。
《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据说原共22篇,约32650字。分为《山经》和《海经》两个大的部分,是一部富有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奇书。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4篇、《大荒经》5篇。《汉书·艺文志》载此书时作13篇,未把《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也有人认为这5篇是西汉刘向父子校书时所增加的。全书内容,以《山经》5篇和《海外经》4篇作为一组;《海内经》4篇作为一组;而《大荒经》4篇以及书末《海内经》1篇又作为一组。每组的组织结构,自具首尾,前后贯串,有纲有目。《山经》的一组,依南、西、北、东、中的方位次序分篇,每篇又分若干节,前一节和后一节又用有关联的语句相承接,使篇节间的关系表现的非常清楚。《山经》主要记载山川地理,动植物和矿物等的分布情况;《海经》中的《海外经》主要记载海外各国的奇异风貌;《海内经》主要记载海内的神奇事物;《大荒经》主要记载了与黄帝、女娲和大禹等有关的许多重要神话资料。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该书按照地区不按时间把这些事物一一记录。所记事物大部分由南开始,然后向西,再向北,最后到达大陆(九州)中部。九州四围被东海、西海、南海、北海所包围。古代*也一直把《山海经》作历史看待,是*各代史家的必备参考书。由于该书成书年代久远,连司马迁写《史记》时也认为:“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对古代历史、地理、植物、动物、文化、交通、民俗、神话等研究,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山海经》实际上也是我国记载神话最多的一本古书。
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共工撞天、后羿射九日等神话确实出自山海经,有人质疑出自《淮南子》,这是不正确的。《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是我国西汉时期创作的一部论文集,相传根据《吕氏春秋》改编。而《山海经》早在先秦已有流传,从时间顺序来看,就显而易见了。
南山经第一
南部山系中的第一组山系叫䧿山,䧿山组的第一座山叫做招摇山。
招摇山耸立在西海岸边,山上盛产桂树,并且还蕴藏着金属矿产和玉石。招摇山上有一种长的像韭菜一样的草,开着青色的花朵,吃了它不会感到饥饿,这种草有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叫“祝余”。
招摇山上有一种形状像构树,有黑色纹理,并且光华照耀四方的树,名叫迷穀据说把它戴在身上不会迷路。
招摇山上不光有植物,还有一种野兽,他长得像猿猴,却有一对白色的耳朵,有时他会匍匐爬行,有时像人一样直立行走,这种野兽的名字叫狌狌,据说吃了他的肉可以行走如飞。
这里是丽麂之水的发源地,向西注入大海,水中生有大量的育沛,育沛是让人佩戴后不会发生腹中结块病的一种植物。
读山海经·其十
精卫②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③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④既无虑,化去⑤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⑦讵可待。
注释
②精卫:古代神话中鸟名。据《山海经·北山经》及《述异记》卷上记载,古代炎帝之女精卫,因游东海淹死,灵魂化为鸟,经常衔木石去填东海。衔:用嘴含。微木:细木。
③刑天:神话人物,因和天帝争权,失败后被砍去了头,埋在常羊山,但他不甘屈服,以两乳为目,以肚脐当嘴,仍然挥舞着盾牌和板斧。(《山海经·海外西经》)
④同物:精卫既然淹死而化为鸟,就和其它的的相同,即使再死也不过从鸟化为另一种物,所以没有什么忧虑。
⑤化去:刑天已被杀死,化为异物,但他对以往和天帝争神之事并不悔恨。
⑥徒:徒然、白白地。在昔心:过去的壮志雄心。
⑦良辰:实现壮志的好日子。讵:岂。这两句是说精卫和刑天徒然存在昔日的猛志,但实现他们理想的好日子岂是能等待得到!
⑧猛志:勇猛的斗志。
⑨在昔心:过去的壮志雄心。
⑩讵:表示反问,岂。
译文
精卫含着微小的木块,要用它填*沧海。刑天挥舞着盾斧,刚毅的斗志始终存在。同样是生灵不存余哀,化成了异物并无悔改。如果没有这样的意志品格,美好的时光又怎么会到来呢?
鉴赏
陶渊明一生酷爱自由,反抗精神是陶诗重要的主题,这首诗赞叹神话形象精卫、刑天,即是此精神的体现。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起笔二句,概括了精卫的神话故事,极为简练、传神。《山海经·北山经》云:“发鸠之山……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精卫为复溺死之仇,竟口衔微木,要填*东海。精卫之形,不过为一小鸟,精卫之志则大矣。“精卫衔微木”之“衔”字、“微”字,可以细心体会。“衔”字为《山海经》原文所有,“微”字则出诸诗人之想象,两字皆传神之笔,“微木”又与下句“沧海”对举。精卫口中所衔的细微之木,与那莽苍之东海,形成强烈对照。越凸出精卫复仇之艰难、不易,便越凸出其决心之大,直盖过沧海。从下字用心之深,足见诗人所受感动之深。“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此二句,概括了刑天的神话故事,亦极为简练、传神。《山海经·海外西经》云:“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干,盾也;戚,斧也。刑天为复断首之仇,挥舞斧盾,誓与天帝血战到底,尤可贵者,其勇猛凌厉之志,本是始终存在而不可磨灭的。“刑天舞干戚”之“舞”字,“猛志固常在”之“猛”字,皆传神之笔。渊明《咏荆轲》“凌厉越万里”之“凌厉”二字,正是“猛”字之极好诠释。体会以上四句,“猛志固常在”,实一笔挽合精卫、刑天而言,是对精卫、刑天精神之高度概括。“猛志”一语,渊明颇爱用之,亦最能表现渊明个性之一面。《杂诗·忆我少壮时》“猛志逸四海”,是自述少壮之志。此诗作于晚年,“猛志固常在”,可以说是借托精卫、刑天,自道晚年怀抱。下面二句,乃申发此句之意蕴。“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同物”,言同为有生命之物,指精卫、刑天之原形。“化去”,言物化,指精卫、刑天死而化为异物。“既无虑”实与“不复悔”对举。此二句,上句言其生时,下句言其死后,精卫、刑天生前既无所惧,死后亦无所悔也。此二句,正是“猛志固常在”之充分发挥。渊明诗意绵密如此。“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结笔二句,叹惋精卫、刑天徒存昔日之猛志,然复仇雪恨之时机,终未能等待得到。诗情之波澜,至此由豪情万丈转为悲慨深沉,引人深长思之。猛志之常在,虽使人感佩;而时机之不遇,亦复使人悲惜。这其实是一种深刻的悲剧精神。
渊明此诗称叹精卫、刑天之事,取其虽死无悔、猛志常在之一段精神,而加以高扬,这并不是无所寄托的。《读山海经》十三首为一组联章诗,第一首咏隐居耕读之乐,第二首至第十二首咏《山海经》、《穆天子传》所记神异事物,末首则咏齐桓公不听管仲遗言,任用佞臣,贻害己身的史事。因此,此组诗当系作于刘裕篡晋之后。故诗中“常在”的“猛志”,当然可以包括渊明少壮时代之济世怀抱,但首先应包括着对刘裕篡晋之痛愤,与复仇雪恨之悲愿。渊明《咏荆轲》等写复仇之事的诗皆可与此首并读而参玩。
即使在《山海经》的神话世界里,精卫、刑天复仇的愿望,似亦未能如愿以偿。但是,其中的反抗精神,却并非是无价值的,这种精神,其实是中国先民勇敢坚韧的品格之体现。渊明在诗中高扬此反抗精神,“猛志固常在”,表彰此种精神之不可磨灭;“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则将此精神悲剧化,使之倍加深沉。悲尤且壮,这就使渊明此诗,获得了深切的悲剧美特质。
1、女丑之尸,生而十日炙杀之。在丈夫北。以右手鄣其面。十日居之,女丑居山之山。
2、有宋山者,有赤蛇,名曰育蛇。有木生山上,名曰枫木。枫木,蚩尤所弃其桎梏,是为枫木。
3、东三百里,曰沮洳之山,无草木,有金玉。濝水出焉,南流注于河。
4、有人名曰大人。有大人之国,厘姓,黍食。有大青蛇,黄头,食麈。
5、西北三百里,曰申首之山,无草木,冬夏雪。申水出于其上。潜于其下,是多白玉。
6、凡东次四经之首,自北号之山至于太山,凡八山,一千七百二十里。
7、又南三百里,曰番条之山,无草木,多沙。减水出焉,北流注于海,其中多鳡鱼。
8、有中容之国。帝俊生中容,中容人食兽、木实,使四鸟:豹、虎、熊、罴。
9、又南水行七百里,曰诸钅句之山,无草木,多沙石。是山也,广员百里,多寐鱼。
10、又西一百九十里,曰騩山,其上多玉而无石。神耆童居之,其音常如钟磬。其下多积蛇。
11、长臂国在其东,捕鱼水中,两手保操一鱼。一曰在周饶东,捕鱼海中。
12、又东四十里,曰丰山,其上多封石,其木多桑,多羊桃,状如桃而方茎,可以为皮张。
13、又东四百里,至于旄山之尾,其南有谷,曰育遗,多怪鸟,凯风自是出。
14、又西三百五十里,曰莱山,其木多檀楮,其鸟多罗罗,是食人。
15、又东一百七十里,曰贾超之山,其阳多黄垩,其阴多美赭,其木多柤栗橘櫾,其中多龙脩。
16、又东三十里,曰鲵山,鲵水出于其上,潜于其下,其中多美垩。其上多金,其下多青雘。
17、行玄丹之山。有五色之鸟,人面有发。爰有青鴍、黄鷔、青鸟、黄鸟,其所集者其国亡。
18、窫窳龙首,居弱水中,在兕兕知人名之西,其状如龙首,食人。
19、又西五十五里,曰泾谷之山。泾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渭,是多白金白玉。
20、又北二百里,曰空桑之山,无草木,冬夏有雪。空桑空桑之水出焉,东流注于虖沱。
21、又东三十五里,曰葱聋之山,其中多大谷,是多白垩,黑、青、黄垩。
22、博父国在聂耳东,其为人大,右手操青蛇,左手操黄蛇。邓林在其东,二树木。一曰博父。
23、又南三百里,曰岳山,其上多桑,其下多樗。泺水出焉,东流注于泽,其中多金玉。
24、又东北一百里,曰美山,其兽多兕牛,多闾麈,多豕鹿,其上多金,其下多青雘。
25、又东三百七十里,曰泰头之山。共水出焉,南流注于池。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竹箭。
26、又东南二十里,曰乐马之山。有兽焉,其状如彙,赤如丹火,其名曰犭戾,见则其国大疫。
27、帝尧台、帝喾台、帝丹朱台、帝舜台,各二台,台四方,在昆仑东北。
28、又北四百里,至于虢山之尾,其上多玉而无石。鱼水出焉,西流注于河,其中多文贝。
29、其中多玉,其阴多榣木之有若。北望诸龇,槐鬼离仑居之,鹰鸇之所宅也。
30、有禺中之国。有列襄之国。有灵山,有赤蛇在木上,名曰蠕蛇,木食。
31、又东五十里,曰大孰之山。杀水出焉,东北流注于视水,其中多白垩。
32、有国名曰流黄辛氏,其域中方三百里,其出是尘土。有巴遂山,渑水出焉。
33、又西百七十里,曰南山,上多丹粟。丹水出焉,北流注于渭。兽多猛豹,鸟多尸鸠。
34、东海之内,北海之隅,有国名曰朝鲜;天毒,其人水居,偎人爱之。
35、又西南二百里,曰发视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砥砺。即鱼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伊水。
36、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
37、奇肱之国在其北。其人一臂三目,有阴有阳,乘文马。有鸟焉,两头,赤黄色,在其旁。
38、又东南二百里,曰前山,其木多槠,多柏,其阳多金,其阴多赭。
39、柔利国在一目东,为人一手一足,反厀,曲足居上。一云留利之国,人足反折。
40、又东北三百里,曰灵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雘,其木多桃李梅杏。
41、又东二十五里,曰役山,上多白金,多铁。役水出焉,北流注于河。
42、又东北百五十里,曰仁举之山,其木多榖、柞,其阳多赤金,其阴多赭。
43、又东四百里,曰虖勺之山。其上多梓枏,其下多荆杞。滂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海。
44、大荒之中,有龙山,日月所入。有三泽水,名曰三淖,昆吾之所食也。
45、虖沱水出晋阳城南,而西至阳曲北,而东注渤海,入越章武北。
46、又东南一百里,曰江浮之山,其上多银砥砺,无草木,其兽多豕鹿。
47、又东三百里,曰勾檷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黄金,其木多栎柘,其草多芍药。
48、又东南三百二十里,曰*山。*水出于其上,潜于其下,是多美玉。
49、又东二十五里,曰大支之山,其阳多金,其木多榖、柞,无草木。
50、西南有巴国。大皞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
51、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先槛大逢之山,河济所入,海北注焉。其西有山,名曰禹所积石。
山海经语录
山海经经典语录
山海经诗句
山海经句子
山海经名言
山海经名句
山海经中的古诗
阿长与山海经摘抄
山海经有关的古诗
带有山海经的古诗
山海经的古诗词
山海经唯美句子
读山海经古诗是谁写的
类似山海经的古诗
出自山海经的古诗
山海经名言名句
关于读山海经的古诗
古诗山海经的作者是谁
古诗词中的山海经
阿长与山海经好词摘抄
关于山海经的诗句古诗
阿长与山海经赏析句子
古诗文中的山海经
阿长与山海经笔记摘抄
阿长与山海经句子赏析
阿长与山海经摘抄赏析
阿长与山海经好句摘抄
读山海经这首古诗的拼音
读山海经一是哪年学的古诗
有关山海经古诗的小说
美食的句子个性签名
每日七言里所有句子
描写马奔跑的句子
人要为自己而活的句子
雨中赏花唯美句子
描写人精神品质的句子
形容很反感一个人句子
描写工地繁忙的句子
分类别句子大全
烦恼的句子和图片
男人的尊严句子
享受生活的句子英文
祝福你的句子
描写喝酒的唯美句子
生动形象的句子
有哲理性的句子
失望和伤心的句子说说
乐观心态的感悟的句子
身在外地想家的句子
很脏却很现实的句子
对家人的思念句子
呼啸山庄英文优美句子
将心比心的哲理句子
做生意的信任的句子
落叶句子
男女情爱走心的句子简短一句话
青春勉励的句子
灭了女人的柔情的句子
自己独立坚强的句子
描述春游好心情句子
携手共赢的好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