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辩证法的古诗词

关于包含辩证法的古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包含辩证法的古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包含辩证法的古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包含辩证法的古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k+) 语录(53) 说说(143) 名言(728) 诗词(8k+) 祝福(54) 心语(7)

  • *古代哲学其辩证法思想与现实意义

  • 哲学,思想,古代
  • *古代哲学其辩证法思想与现实意义

      在日常学*、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你写论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代哲学其辩证法思想与现实意义,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其哲学传统一直以来都受到很多学者的关注。我国古代的哲学辩证法思想具有非常独特的地方,在特殊的社会环境中,其形成与发展都是值得我们注意的,不仅如此,在激烈的阶级竞争中,古代人们怎样主张自身的观点来看待事物,这也与其哲学辩证思想有关。本文就*古代哲学辩证法思想进行分析,就其概念、范畴等内容进行解析,并就其现实意义展开分析。

      关键词:*古代;现实意义;哲学辩证思想

      在我国古代,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人们的思维、观念与思想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辩证法是人们在谈话以及论战的过程中揭露对方矛盾并克服这种矛盾的方法与艺术,事实上,哲学辩证思想是由对立到统一的一个过程,是在争论矛盾、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显露出的我国古代哲学思维的特点的重要表现。下文针对我国古代几种哲学辩证思想进行解析,就其思想、主体、内容等展开研究,揭示其存在的不足,并就其现实意义展开研究。

      一、*古代哲学辩证思想概述

      所谓辩证法就是说人们在谈话以及论战的过程中,用以揭露对方矛盾并克服这些矛盾的方法。事实上,*古代的辩证法是一种由对立到统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以追求矛盾与真理的辩证思想而存在,这也是*古代辩证思想的特点所在。自先秦以来,*古代的哲学家就是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形成的朴素的辩证思想。、

      早在公元前十一世纪时,*古代的人们在与自然的争斗中总结出了丰富等的经验,在那时,就有人提出阴阳学说,主要指出天地万物的相互对立、相互作用的特点。显然这两种特征是矛盾的,正是因为这种矛盾,人们才因此产生了辩证的思维。而发展至今,随着国际形势的复杂化发展,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涌现,这也给人们的思想带来了进一步的深化。面对各种矛盾问题与实践问题,要从认识问题到研究问题并进行分析,这也使得解决矛盾并克服矛盾成为了哲学界关注的焦点。

      二、*古代哲学辩证法的主要内容

      1、儒家辩证法

      众所周知,儒家思想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备受关注的思想,而在儒家的各种经典中都对辩证法思想进行了丰富的贯穿。但由于文本限制等因素,儒家辩证法并没能对*古代辩证法思想进行详细的讨论。比如在《易经》中提到的辩证法思想。《易经》所指的阳代表的是积极进取、刚强等特征以及拥有这些特征的事物。而阴则代表消极、退守,柔性等特征以及拥有这些特征的事物。事实上,世界上的事物都是以这两种对抗性的状态存在的,也正是在这种阴阳概念的推动下逐渐发展。从这个方面足以看出,儒家辩证法思想是在探索事物的发展内在原因。

      2、道家辩证法

      道家辩证法是我国古代历史上辩证法的主要类型,而在道家的经典学作中也体现了非常丰富的辩证法思想。道家辩证法的主要代表就是我们熟悉的老子,老子是*古代的大哲学家,是早期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的哲学精华就是辩证法思想,他提出“反者道之动”的理论意义,也是*辩证法思想史上一个理性形态的观点。老子的辩证法思想比较系统给的揭示出了事物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概念,而在当时,关于矛盾统一到朴素观念的形成是当代人们深化认识世界的表现。事实上老子的辩证法思维带有一定的消极性,但因其无为而治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也为处于劣势的力量取得最终的胜利,提供了思想武器因此使其成为了古代辩证法思想的重要类型之一。

      3、兵家辩证法

      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扩大,为适应战乱,各个国家的战略战术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对于战争经验的总结也越来越高。此时,军事辩证法的出现正是对长期以来社会变化以及战争的产物。在兵家辩证法思想中,尤其是我们大家所熟知的《孙子兵法》一书,书中所体现的正是新兴地主积极奖励耕战的精神,解释了战争中的有些重要规律,也为丰富古代辩证法和唯物主义思想提供了助推作用。事实上,兵家辩证法强调的就是佣兵打仗,根据不同的敌人和不同的特点产生不同的变化,是一种主观指导也符合客观的实际,因而受到国内外许多哲学家的关注。

      4、法家辩证法

      首先,法家学派的产生也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与兵家辩证法思想一样,共同是当时的重要学派之一。兵家辩证法思想主张以法治国,在各种经典的学作当中更是体现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法家辩证法思想在关于物质运动变化的思想上,主张大自然的物质是不同运动并变化的,我们的行为与认识也不都是不变的。将这样的观念延伸到治国上来,法家辩证法思想发挥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5、墨家辩证法

      最后,墨家的辩证法思想在很多领域当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墨家学派是由墨子创立的,包含了人类思想的精华,主要以体现*劳动人民思想的集中表现。墨家辩证法表现的是典型的我国人民吃苦耐劳、勤劳节约的优秀品德,同时,墨家学派在社会活动的基础上总结了当时的哲学,从自然学科到社会科学都进行了丰富且深刻的哲学思考,整体来说较为全面,这也是墨家辩证法得到社会以及自然观认可的重要因素。在墨子提出的异同辩证关系上,一直以来都受到*人民的关注。因事物之间都存在异同关系,且人类认知也是从认识事物的异同开始的,因此,《墨经》对这种异同关系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在《墨经》中,墨子还针对矛盾对立面的相互转化进行了论述,他对于对立统一的法则认识不仅仅体现在异同关系的阐述中,更是从矛盾关系中得到了认识。墨子还通过一些具体的实例,向我们论述了矛盾对立面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主张对事物问题的深入和全面分析,这也是使得墨家辩证法思想至今闪耀光芒的原因。

      三、*古代哲学辩证法思想存在的不足

      1、缺少彻底的矛盾论

    [阅读全文]...

2022-04-27 07:34:30
  • 北航自然辩证法论文

  • 自然
  • 北航自然辩证法论文

      现如今,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论文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北航自然辩证法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建筑中自然通风技术的作用原理,指出了自然通风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进而论证了在建筑设计中如何实现自然通风,提出自然通风这项传统的技术要与建筑所处地域的自然地理气候特征相适应,并辅以实例分析了自然通风与地域气候的完美结合。旨在引起在地域建筑设计中对自然通风传统适宜技术的重视。

      [关键词]

      自然通风;原理;优势;地域建筑;设计

      随着空调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能主动的控制室内环境,创造前所未有的室内舒适气候要求,从而使人们逐渐淡化对自然通风这种气候适宜性技术的应用。然而,在今天全球能源紧张、节能压力增大、空气品质(IAO)恶化以及建筑综合征(SBS)等发生的情况下,人们不得不从新审视自然通风这一传统的气候适宜性技术,自然通风这种古老而有效的技术在今天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空调的产生,使人们可以主动地控制居住环境,而不是象以往一样被动地适应自然;空调的大量使用,使人们渐渐淡化了对自然通风的应用。而在空调技术得以普及的今天,迫于节约能源、保持良好的室内空气品质的双重压力下,全球的科学家不得不重新审视自然通风这一传统技术。在这样的背景下,把自然通风这种传统建筑生态技术重新引回现代建筑中,有着比以往更为重要的意义。

      一、自然通风技术的原理

      通常意义上的自然通风指的是通过有目的的开口,产生空气流动。这种流动直接受建筑外表面的压力分布和不同开口特点的影响。压力分布是动力,而各开口的特点则决定了流动阻力。就自然通风而言,建筑物内空气运动主要有两个原因:风压以及室内外空气密度差。这两种因素可以单独起作用,也可以共同起作用。

      1、风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

      风的形成是由于大气中的压力差。如果风在通道上遇到了障碍物,如树和建筑物,就会产生能量的转换。动压力转变为静压力,于是迎风面上产生正压(约为风速动压力的0.5—0.8倍),而背风面上产生负压(约为风速动压力的0.3—0.4倍)。由于经过建筑物而出现的压力差促使空气从迎风面的窗缝和其他空隙流入室内,而室内空气则从背风面孔口排出,就形成了全面换气的风压自然通风。某一建筑物周围风压与该建筑的几何形状、建筑相对于风向的方位、风速和建筑周围的自然地形有关。

      2、热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

      热压是室内外空气的温度差引起的,这就是所谓的“烟囱效应”。由于温度差的存在,室内外密度差产生,沿着建筑物墙面的垂直方向出现压力梯度。如果室内温度高于室外,建筑物的上部将会有较高的压力,而下部存在较低的压力。当这些位置存在孔口时,空气通过较低的开口进入,从上部流出。如果,室内温度低于室外温度,气流方向相反。热压的大小取决于两个开口处的高度差和室内外的空气密度差。而在实际中,建筑师们多采用烟囱、通风塔、天井中庭等形式,为自然通风的利用提供有利的条件,使得建筑物能够具有良好的通风效果。

      3、风压和热压共同作用下的.自然通风

      在实际建筑中的自然通风是风压和热压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是各自的作用有强有弱。由于风压受到天气、室外风向、建筑物形状、周围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风压与热压共同作用时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叠加。因此建筑师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使风压和热压作用相互补充,密切配合使用,实现建筑物的有效自然通风。

      4、机械辅助式自然通风

      在一些大型建筑中,由于通风路径较长,流动阻力较大,,单纯依靠自然风压与热压往往不足以实现自然通风。而对于空气污染和噪声污染比较严重的城市,直接的自然通风还会将室外污浊的空气和噪声带入室内,不利于人体健康。在这种情况下,常常采用一种机械辅助式的自然通风系统。该系统有一套完整的空气循环通道,辅以符合生态思想的空气处理手段(如土壤预冷、预热、深井水换热等),并借助一定的机械方式加速室内通风。

      二、自然通风技术的优势

      自然通风是当今建筑普遍采取的一项改革建筑热环境、节约空调能耗的技术,采用自然通风方式的根本目的就是取代(或部分取代)空调制冷系统。而这一取代过程有两点至关重要的意义:一是实现有效被动式制冷,当室外空气温湿度较低时自然通风可以在不消耗不可再生能源的情况下降低室内温度,带走潮湿气体,达到人体热舒适,即使室外空气温湿度超过舒适区,需要消耗能源进行降温降湿处理,也可以利用自然通风输送处理后的新风,而省去风机能耗,且无噪声。这有利于减少能耗、降低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二是可以提供新鲜、清洁的自然空气(新风),有利于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室内空气品质的低劣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少充足的新风。空调所造成的恒温环境也使得人体抵抗力下降,引发各种“空调病”。而自然通风可以排除室内污浊的空气,同时还有利于满足人和大自然交往的心理需求。

      三、自然通风系统设计中的限制性条件

      自然通风技术作为一种免费的技术,它的应用必然受到环境的限制。对于室外环境温、湿度比较温和的地区(如英国),该技术的应用非常成熟,下面基于他们的应用经验,介绍有关自然通风技术应用的限制性条件。

      (一)室内得热量的限制

      应用自然通风的前提是室外空气温度比室内低,通过室内空气的通风换气,将室外风引入室内,降低室内空气的温度。很显然,室内、外空气温差越大,通风降温的效果越好。对于一般的依靠空调系统降温的建筑而言,应用自然通风系统可以在适当时间降低空调运行负荷,典型的如空调系统在过渡季节的全新风运行。对于完全依靠自然通风系统进行降温的建筑,其使用效果则取决于很多因素,建筑的得热量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得热量越大,通过降温达到室内舒适要求的可能性越小。现在的研究结果表明,完全依靠自然通风降温的建筑,其室内的得热量最好不要超过40W/m2。

      (二)建筑环境的要求

      应用自然通风降温措施后,建筑室内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室外环境进行调节,除了空气的温、湿度参数外,室内的空气品质和噪音控制也将被室外环境所破坏。根据目前的一些标准要求,采用自然通风的建筑,其建筑外的噪音不应该超过70dB;尤其在窗户开启的时候,应该保证室内周边地带的噪音不超过55dB。同时,自然通风进风口的室外空气质量应该满足有关卫生要求。

      (三)建筑条件的限制

      应用自然通风的建筑,在建筑设计上应该参考以上两点要求,充分发挥自然通风的优势。

      1、建筑位置

      周围是否有交通干道、铁路等一般认为,建筑的立面应该离开交通干道20米,以避免进风空气的污染或噪音干扰;或者,在设计通风系统时,将靠*交通干道的地方作为通风的排风侧。地区的主导风向与风速根据当地的主导风向与风速确定自然通风系统的设计,特别注意建筑是否处于周围污染空气的下游。周围环境由于城市环境与乡村环境不同,对建筑通风系统的影响也不同,特别是建筑周围的其它建筑或障碍物将影响建筑周围的风向和风速、采光和噪音等。

      2、建筑形状

      形状建筑的宽度直接影响自然通风的形式和效果。建筑宽度不超过10米的建筑可以使用单侧通风方法;宽度不超过15米的建筑可以使用双侧通风方法;否则,将需要其它辅助措施,例如烟囱结构或机械通风与自然通风的混合模式等。建筑朝向为了充分利用风压作用,系统的进风口应该面对建筑周围的主导风向。同时建筑的朝向还涉及减少得热措施的选择。开窗面积系统进风侧外墙的窗墙比应该兼顾自然采光和日射得热的控制,一般为30%—50%。建筑结构形式建筑结构可以是轻型、中型或重型结构。对于中型或重型结构,由于其热惰性比较大,可以结合晚间通风等技术措施改善自然通风系统的运行效果。

      3、建筑内部设计

      层高比较大的层高有助于利用室内热负荷形成的热压,加强自然通风。室内分隔的形式直接影响通风气流的组织和通风量。建筑内竖直通道或风管可以利用竖直通道产生的烟囱效应有效组织自然通风

      4、室内人员

      室内人员密度和设备、照明得热的影响对于建筑得热超过40W/m2的建筑,可以根据建筑内热源的种类和分布情况,在适当的区域分别设置自然通风系统和机械制冷系统。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将影响其它辅助技术的选择(如晚间通风系统)。

      (四)室外空气湿度的影响

      应用自然通风对降低室内空气温度效果明显,但对调节或控制室内空气的湿度,效果甚微。因此,自然通风措施一般不能在非常潮湿的地区使用。

      四、建筑中的自然通风考虑因素

      自然通风技术在运用的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当地气候、环境条件,采取相适应的技术措施,才能保证自然通风达到良好的生态效能。自然通风在考虑普通的诸如气候、建筑朝向、室外绿化、通风构造细部等要素的影响外,越来越多的考虑以下两点要素:

      ①太阳能强化自然通风。太阳能强化自然通风的建筑构件主要有屋面太阳能烟囱、Trombe墙以及与建筑一体化安装的太阳能空气集热器。为了在夏季达到更好的冷却效果,通常将这些作法与其他建筑构件复合成一个有组织的自然通风系统;

      ②计算机模拟自然通风。计算机模拟技术,特别是计算立体力学(CFD)对自通通风设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利用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能量方程等控制方程对空气动力进行分析,然后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计算机模拟,得出可视化的直观效果,对建筑师设计出合理的建筑风环境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因此,随着计算机模拟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模拟对自然通风的设计无疑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总之,自然通风技术作为一种与气候相适宜的生态技术,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太阳能、建筑材料、自然采光、地下蓄冷蓄热、自动控制等技术,并运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对实际的案例进行分析,定量的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相信随着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发展,自然通风这种廉价、健康的通风方式将会越来越多地被利用。

    [阅读全文]...

2022-02-21 13:19:34
  • 考研政治必背辩证法知识点

  • 教育
  • 考研政治必背辩证法知识点

      我们在准备考研政治凡人时候,有很多必背的辩证法知识点,需要我们去了解清楚。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考研政治必背辩证法知识点,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考研政治必背知识点——辩证法的五大基本范畴

      辩证法作为自然、社会、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包含有五大基本范畴,分别是:①现象与本质;②内容与形式;③原因与结果;④必然与偶然;⑤可能性与现实性。

      考研政治必背知识点——辩证法的三大规律

      辩证法三大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把握唯物辩证法的一把钥匙,回答的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就是矛盾规律。矛盾对立面双方既有同一性又有斗争性。

      量变质变及其辩证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一切事物变化都从量变开始;当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发生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的发展就是沿着量变到质变再到新的量变,这样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在量变与质变的相互交替中实现。

      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是事物内部的肯定和否定两方面矛盾斗争的结果,是事物自我发展的过程,但是否定并不是全盘抛弃,而是“扬弃”,是克服和保留的统一。新事物否定旧事物然后被更新的事物否定,一切事物都是如此“螺旋式”向前发展。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即事物的发展表现为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考研政治必背知识点——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观点

      联系的观点: 物质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作用。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联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发展的观点: 物质世界是不断发展的世界,运动是宇宙间一切的存在方式。发展是指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运动过程,它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是客观的,有规律的。

      一分为二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主张全面地看待事物,既要看到普遍联系,又要承认它们之间的区别,既要看到事物运动的绝对性,又要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又要看到事物的反面,既要看到个别,又要看到一般。

    [阅读全文]...

2022-06-19 05:57:15
  • 自然辩证法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具体应用论文

  • 生命,自然
  • 自然辩证法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具体应用论文

      在现实的学*、工作中,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达到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自然辩证法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具体应用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摘要:自然辩证法中一些哲学概念的理论内容来源于生命科学研究具体实践。同时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需要不断更新相关理论方法。这种形成之后的科学理论又反过来进一步指导生命科学研究,给人们提供思想启迪,进而推动研究工作向前发展。农业生产中的除草剂2,4-D以及解决世界粮食问题的杂交水稻等都是自然辩证法指导下生命科学研究的具体应用。在自然辩证法指导下进行的生命科学研究对人类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生命科学研究;具体应用;

      一、生命科学研究对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影响和推动

      以物种起源为例,关于生物(包括人类)的发展演进规律早在欧洲中世纪时便有所讨论,圣经中把生物起源归结为先验于万物而存在的主宰—上帝。当时整个自然科学领域都处于神学控制之下。就连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在提出了物体运动的三大定律之后却把最初始的来源归结为上帝之手的推动。到了19世纪初期,整个自然科学领域又受到了唯心主义的影响,生物学家拉马克在关于生物起源与发展演进方面提出了“活力论”,认为物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可以发生变化的,其原因不是出自上帝之手,而是生物自身的内部力量即“活力”驱动了生物进化,使之变得越来越复杂。这种观点虽然相比前者有所进步,打破了神学对自然科学的统治,但却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深渊,把物种演进看作是脱离自然界而不受自然规律支配的内部发展变化过程。19世纪中叶,达尔文在继承了拉马克的观点基础之上对其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物种是可以进化发展的,这种进化发展的动力来源于对生物生存环境的适应能力。达尔文注意到了外部客观自然界对生物发展演进的影响,开启了自然科学研究的新视野,对于此种观点,马克思、*也给予了较高评价:“达尔文的著作非常有意义,这本书我可以用来当作历史上的阶级斗争的自然科学根据”[1]。*甚至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直接用达尔文所提出的观点批判把必然性和偶然性对立起来的形而上学观点。

      二、自然辩证法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指导意义

      (一)作为世界观的指导

      自然辩证法掌握了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一般规律而为自然科学研究发展提供了关于研究对象的规律性认识的正确把握。从这点来说,它为生命科学研究提供了世界观指导。比如:前述提及对关于生命起源的看法上先后存在“神创论”、“机械不变论”。*在其著作《自然辩证法》中对此也指明过自己的观点,他根据当时的生物学、生物化学研究成就,给生命下了一个经典的定义。“生命是蛋白体的存在方式,这个存在方式的基本因素在于和它周围的外部自然界的不断新陈代谢,这种新陈代谢一停止,生命就随之停止,结果便是蛋白质的分解。”[2]277在《反杜林论》中又根据生命科学研究的发展而对这一定义做了进一步细化。“生命是蛋白体的存在方式,这种存在方式本质上就在于蛋白体的化学组成部分地不断的自我更新。”[3]再如:关于生物和环境的关系问题上,自然辩证法指导人们认识到生物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首先,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到生物体的生存和繁衍,改变着生物种群的特性以及数量。其次,生物自身的一些*性和现象是为适应环境而产生的。.这就为我们认识和研究生命活动提供了前提和基本遵循。

      (二)作为方法论的指导

      虽然生命科学研究之中每一个研究个体都具有自身的独特性,但从中却能抽象总结出来具有共性的、一般性的特征。生命科学基础概念的界定便坚持了上述方法论的指导。生物实验中关于过程分析、实验数据的搜集整理、结果推导以及材料论证也需要科学的方法论指导。从而加深理解、启发思维深度,更加客观的、全面的认识和看待问题。生命科学领域的许多跨学科研究,比如把生态学和法学以及社会学学科联系起来而形成的法律生态学、社会生态学,把生物学相关理论方法和化学学科联系起来形成的生物化学等等。这些现象的出现更需要自然辩证法提供分析和看待问题的具有普遍性的科学方法,从而进一步提升跨学科理论研究的能力和水*。此外,如何从复杂的现象中抓住本质,如何从现象的变化中觉察事物的发展规律,如何处理好偶然与必然、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都要求有一个辩证思维的头脑,都需要有作为方法论的自然辩证法的指导。

      三、自然辩证法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具体应用

      (一)生命科学研究中坚持对立统一规律

      关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认识。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同属于自然界,二者几乎是由相同的化学元素构成的,这便是二者的同一性。但相同的化学元素在生物界和非生物界之间的具体含量有所不同。在自然界中非生命的无机物构成元素主要是氧,硅,铝以及铁等元素,碳元素的含量较少,而生物界主要是由氧,碳,氢,氮以及其他一些生命必需元素构成,其中碳元素是构成生物界所必须的元素,但是碳元素在非生物界的含量远不及生物界的含量多。这便是二者的差异性。这种同一性和差异性便是对立统一规律的体现。认清二者间的关系,把握有机界和无机界之间的必然联系,并在这种辩证思维的指导下去分析问题。

      生物体内部的新陈代谢蕴含着能量存储与释放的对立统一规律。我们日常所摄入的食物在体内经过一定时间的分解之后并不会全部被机体抛弃,机体会自动将其中的某些物质元素存储起来,通过不断的吸收存储这些外来物质来合成细胞所需的原生质,这种能量的存储过程便被称为同化。同时,机体内部还存在着对自身所吸收物质的'分解和释放过程,这一过程便被称为异化。“异化分解的物质正是同化作用合成的,而异化释放的能量,正是进行同化作用的动力。”[4]自然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在这种吸收、存储与分解、释放过程中得到了体现。

      生物遗传与变异过程中体现的对立统一规律。一般在正常情况下生物的遗传过程趋向于稳定状态,亲代和子代间的性状传递会存在较好的继承性。但不能避免当条件出现较大变动时会影响到传递的稳定性从而发生性状的变异。自然界中存在的生物之所以能够呈现多样性的特征,正是由于这些因素的存在。生物学中概括的发生变异的原因一种是基因突变,另一种是基因重组。由于DNA分子的这种双重特性(稳定性、可变性)的存在,遗传和变异二者间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矛盾和斗争。“其实质是核酸密码的复制与改制间的矛盾。”[5]正是二者间存在着的对立统一关系不断使生命体发生质的飞跃,进而进化成新的形态。对这一规律性的认识和把握构成了育种工作的理论基础。杂交水稻便是在生物实践中对这一自然辩证法原理的把握和运用的产物。

      (二)生命科学研究中坚持质量互变规律

      细胞分化过程中体现出的质量互变规律。一般情况下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的存在而造成的细胞分化贯穿于生物体整个生命进程之中,分化后的细胞会同与自身有着相同功能的其他细胞结合在一起而形成一个新的个体,生物学上叫做组织。这种组合生成新事物的过程便蕴含着事物“质”的变化。但分化过程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胞外信号分子、细胞自身的记忆与决定功能、**卵细胞质的不均一性、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与位置效应、染色质变化与基因重排对细胞分化的影响等。从而使这种分化在量变过程中就会产生局部性的质变。同时在某些条件下,分化了的细胞也不全部呈现的是稳定的状态,其基因表达模式也可以发生可逆性变化,又回到其未分化时候的状态。这种细胞分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可逆性”、“重新组合性”以及分化过程中凸显的局部性的变化便是质量互变规律的再现。对这一规律的把握有助于在生物实验中认清各种复杂化的器官生理机能。

      (三)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基本遵循

      除以上两点外,自然辩证法还为生命科学研究确立了基本遵循:坚持把实践看作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以及坚持人与自然界之间的辩证统一。生命科学研究中获得的新认识、得出的新理论都来自于研究者们反复多次的实验尝试,在日常的生物试验中对实验数据的搜集整理、结果的推导以及材料的论证只有经过实验才能知道结果的正确与否,同时通过反复论证得出的经验反过来对同类实验活动的开展起到指导作用。自然辩证法科学地解决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生命科学研究中对自然界本身的内在运动、自然因素对生物自身活动以及*性塑造、特征形成的影响等这些问题的研究能够加深对自然界规律性的认识。促使人们在掌握科学认知基础上更好开展实践活动。相反,在没有充分把握自然规律基础上的人类实践作用于自然界之后会产生破坏作用,此时又需要生命科学研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对自然生态进行修复,生命科学研究中的生态学正是坚持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体现。在自然辩证法指导下进行的生命科学研究对人类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转引自《自然辩证法》读书班.自然辩证法学*讲座(四)—第十一讲生物学中的一些辩证法问题[J].大连工学院学报1976(4) :24-30.

      [2]*.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277.

      [3]转引自黄德裕.建立生物学辩证法学科的必然趋势[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4):79-84

      [4]王骥远.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J].宜宾师专学报1991(1):19-26

      [5]陈紫明.生物遗传与变异的辩证关系探析[J].福建农学院学报1984(3):257-261.

      扩展:

      论文格式要求

      (一)需报送全文,文稿请用word录入排版。字数不超过5字。

      (二)应完整扼要,涉及主要观点的图片、曲线和表格不能缺少,正文要有“结论”部分。如稿件内容不清或文章篇幅超长等原因,编辑有权删改。

      (三)论文结构请按下列顺序排列:

      1.大标题(第一行):三黑字体,居中排。

      2.姓名(第二行):小三楷字体,居中排。

      3.作者单位或通信地址(第三行):按省名、城市名、邮编顺序排列,用小三楷字体。

      4.关键词。需列出4个关键词,小三楷字体。第1个关键词应为二级学科名称。学科分类标准执行国家标准;关键词后请列出作者的*科协所属全国性学会个人会员的登记号

      5.正文。小四号宋体。文中所用计量单位,一律按国际通用标准或国家标准,并用英文书写,如km2,kg等。文中年代、年月日、数字一律用*数字表示。

      正文中的各级标题、图、表体例见下表:

      表;标题体例

      标题 级别 字体字号 格式 说明

      一级标题 三号标宋 居中 题目

      二级标题 四号黑体 左空2字,单占行 汉字加顿号,如“一、”

      三级标题 四号仿宋体 左空2字,单占行 汉字加括号,如“(一)”

      四级标题 小四号黑体 左空2字,单占行 *数字加下圆点,如“1.”

      五级标题 小四号宋体 左空2字,右空1字,接排正文 *数字加括号,如“(1)”允许用于无标题段落

      图、表、注释及参考文献体例

      内容 字体字号 格式 说明

      图题 五号宋体 排图下,居中,单占行 图号按流水排序,如“图1;“图2”

      图注 小五号宋体 排图题下,居中,接排 序号按流水排序,如“1.”;“2.”

      表题 五号黑体 排表上,居中,可在斜杠后接排计量单位,组合单位需加括号 如“表2几种发动机的最大功率/kW”“表5几种车辆的速度/(km/h)”表序号按流水排序,如“表1”、“表2”

      表栏头 小五号宋体 各栏居中,计量单位格式同上

      图文/表文 小五号宋体 表文首行前空1字,段中可用标点,段后不用标点

    [阅读全文]...

2022-04-29 18:50:01
  • 古诗词的辩证表现手法分析

  • 古诗词的辩证表现手法分析

      古人在诗词创作中非常注重表现艺术,在写景、状物、言情、述志时,往往采用既对立又统一,既相反而又相成的辩证手法,让读者在品味赏读中获得无穷的艺术享受。这些辩证的表现手法包括点染、虚实、疏密、浓淡、离合、雅俗、曲直、隐显、巧拙等。下面以中学课本中涉及到的诗诗词为例,试作说明。

      1、点染

      点染,是国画的术语。原指画家在绘画时,有的地方点,有的地方染,从而绘出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后来借用到古诗词中来,指的是作者在有些地面正面点明旨意,有些地方侧面渲染。

      这种手法在写景抒情的诗词中比较常见,一般用景物来染;用一句话,一个词来点出作者要抒发的感情。渲染是为了突出旨意,旨意统率渲染,相互依存,和谐统一。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其中的“断肠人在天涯”是点;其余各句均是“染”,以突出相思的伤悲。这样的例子在中学语文课本中还有很多,如柳永《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其中第一句是“点”,点出“伤离别”;其余各句是“染”,渲染伤别之情。李清照的《声声慢》一词用“乍暖还寒”、“三杯两盏淡酒”、“晚来风急”、“雁过也”、“满地黄花”、“梧桐更兼细雨”来渲染自己的心绪,最后用“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点出“愁”的主旨。王实甫《长亭送别》中的[正宫][端正好],前面“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都是染,后面的“都是离人泪”是点。

      2、虚实

      虚实结合是古诗词重要的艺术手法之一。所谓“实”,是诗词中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具体捉摸到的部分;所谓“虚”则是指诗词中表现的存在于人的思想意识之中的部分。换言之,就方法而言,详细为实,简略为虚;具体为实,抽象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就对象而言,景为实,情为虚;眼见为实,想象为虚;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显者为实,隐者为虚;当前为实,过去和将来为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

      虚实结合,可以给人以无穷的暇想和绵长的回味,也可以使诗人的感情表达得更深沉而充分。如李白的《蜀道难》,以虚写实,从蚕丛开国说到五丁开山,由六龙回日写到子规夜啼,天马行空般地驰骋想象,创造出了让人惊叹不已的蜀道形象;诗人的情感表达得强烈而飘逸。李商隐的《锦瑟》运用“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四个典故,以虚(传说、典故)写虚(过去的经历、梦想、挫折等),诗人的感情真切而又深藏,让后学者产生了众多的揣度和想象,被喻为古代“朦胧诗”。而李煜的《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却又以实写虚,将诗人抽象的“愁”化为了具体可感的江水滚滚,新鲜美妙。

      3、疏密

      诗词的疏密手法,主要是指描写人、事、景、物的密度。密度小者为疏,密度大者为密。疏者大笔勾勒,重在传神;密者工笔细描,重在铺写渲染。

      在诗词中,疏利于写大景,密利于写小景;在词、曲中,婉约者较密;豪放者较疏。但在一首诗词中,诗人们也时而采用疏密结合的手法,构成一定的意境,如杜甫的《登高》中“风急天空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四句,前两句“风急”、“天高”、“猿啸”、“渚清”、“沙白”、“鸟飞”一句三个意象,显得绵密急促;后两句“落木”、“长江”一句一意象,显得物象稀少而疏阔。从美学角度看,密可以产生了一种紧促感,疏可以产生了一种弛缓和开朗感,一紧一缓,能给欣赏者带来心理的`愉悦。又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四句,也是深得疏密之妙。前两句交代“雨后空山”、“秋天傍晚”,一写环境,一写时间,可谓疏朗简洁;后两句却写到“明月”、“青松”、“月光”、“清泉”、“石头”、“水花”,意象十分丰富;一疏显得宏阔,一密显出清幽,给人心旷神怡之感。

      4、动静

      客观事物的动静之态,给了诗人们许多创作的灵感,他们常常将事物的动、静结合起来描写,做到静中见动,动中见静,动静相生,动静互衬,妙趣无穷。

      如查慎行的《舟夜书所见》:“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天星。”前两句写静,后两句写动,富有生活情趣。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月静春山空。月出惊飞鸟,时鸣春涧中。”以动写静,花落、月出、山鸟的动,突出了春涧的幽静。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前两句写动,绘出一幅绚丽的图景;后两句写静,一言空间之广,一言时间之久,但也静中见动:景物动静的结合,反映了诗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心理活动。李白的《望天门山》更是高妙,以“天门中断楚天开”写出了水神奇的“动”,力量巨大;又用“碧水东流至此回”写出了山雄奇险峻的静——强大力量的静;然后又用“*青山相对出”写静,又静中有动;“孤帆一片日边来”写动,又动中有静:动静相衬,即有力量的对抗,又有宁静与和谐,真可谓运笔如神!

      5、浓淡

      浓淡在绘画中,主要指色彩的深浅、明暗。后来用于文学创作,主要指语言的色彩。浓者,重笔浓彩,绚丽;淡者,素笔淡写,不尚雕饰。

      就作者个人而言,有的追求素淡,有的追求浓艳,有的则浓淡兼施。浓淡相互映衬,可以收到鲜明生动的艺术效果。如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上片写金陵的壮丽秋景,用了“似练”、“翠峰”、“残阳”、“彩舟云淡”等,语言色彩华美;下片叹六朝竞逐豪华,吊古伤今,语言素淡;以浓衬淡,服务于政治家睹今鉴古的深远思虑。又如李清照的《一剪梅》,上片写“红藕”、“玉簟”、“罗裳”、“兰舟”、“锦书”、“月满”,色彩较浓;下片写“花”、“水”、“闲愁”,色彩较淡;浓淡相映,充分地渲染和抒发了词人的相思之苦:“浓”尚不可解其愁,“淡”又让她何以堪?

      6、雅俗

      雅俗是运用语言的一种艺术。“雅”是典雅,“俗”是通俗。

      在诗词中适当运用雅语和俗语,就会雅俗共赏,增强诗歌的艺术魅力。如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前七句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用词典雅,造句精工;结尾两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用语却极是通俗:这样以俗入雅,突出表达了词人关注百姓疾苦的情怀。又如白居易《忆江南》词,“江南好,风景旧曾谙”、“能不忆江南”,用语通俗;而“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用语典雅:不用雅,写不出江南之优美;不用俗,便失去了亲切感和独特的向往之情,可谓相得益彰。

      7、巧拙

      巧拙也是语言运用的艺术。“巧”是工巧,“拙”是朴拙,二者结合,常可收到别具一格、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

      如姜夔的《扬州慢》:“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前一句朴拙,后两句工巧。无前者,后两句失去依托;无后者,前一句,失去了应有的表达效果:前后相合,一幅凄清之景顿生,一股兴叹之情流动。又如周邦颜的《苏幕遮》:“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前一句写太阳初升,露水渐干,比较朴实;后二句写青青池水,风吹水动,晃动的叶子仿佛在不断高举一样,用笔和造景都很巧。

      8、曲直

      曲与直是诗人表达感情的两种方式。“曲”是婉曲含蓄,“直”是直率明了。

      一般来说,诗人心情*静时,喜欢含蓄委婉,感情激动时,便直吐为快。在现实生活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常常是复杂变化的,因而在作品中总是兼用曲与直两种手法来表情达意,力求做到曲直互补,妙合其心。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描写令人神往的仙境世界,明写了对仙境的向往,暗写了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属于“曲”的手法;到诗的结尾处却大呼:“安能摧眉折腰事*,使我不得开心颜!”这就是“直”,一曲一直间将诗人率真可的个性表现得淋漓尽致。白居易的《琵琶行》虽然也曲直兼用,但没有了李白的率真,而是以曲为主;他写琵琶女的身世遭遇,直接表明的是对下层歌妓和劳苦百姓的同情,曲折表达的却是政治受挫后,对现实的深刻认识和对世态炎凉的强烈不满。说自己的遭际属于“直”吧,可他还是表达得那么“曲”,不讲原委,只说同感。曲折与直率的运用,与诗人的心境有关,耐人寻味。

      9、隐显

      “隐”与“显”,也是诗人表达感情的两种方式。“隐显”与“曲直”非常相似,常常将两者联系在一起说,曲就显得隐,而直就显。

      诗人在表达深藏内心而不便明言的思想感情时,往往隐约其辞,采用隐讳曲折的方式。如朱庆馀的《*试上张水部》,明明是想说自己考前心里没底,又期待成功,盼望张籍的帮助,却又隐讳曲折地虚拟新妇的口气问新郎:“画眉深浅入时无?”又如苏轼《江城子》“……不思量,自难忘”,在明了抒发哀悼亡妻之情的同时,也隐约地抒发了“尘满面,鬓如霜”的政治失意之情。

      10、离合

      离合是一种离题旁涉与紧扣题目的辩证表现手法。直写题目,内容就会局促;荡开笔墨,内容又会偏离题目。而离合就是要讲究直写与旁写,正写与侧写的和谐,侧写、旁写都要做到服务于正写,服务于题目,从而使诗词意脉相连,似断实续,摇曳多姿。

      这种手法在咏物的诗词中表现得非常突出,因为古人主张咏物要力求“不即不离”、“不沾不滞”。如苏轼的《水龙吟》:“似花还是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开篇摇曳入题,以似花非花、无情有思吟咏杨花,接着由杨花衍生出思妇意象,人与花、物与情,在不即不离之间,咏物而不滞于物,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阅读全文]...

2022-04-05 00:49:06
  • 古典诗词的辩证表现手法

  • 古典诗词的辩证表现手法

      古人在诗词创作中非常注重表现艺术,在写景、状物、言情、述志时,往往采用既对立又统一,既相反而又相成的辩证手法,让读者在品味赏读中获得无穷的艺术享受。这些辩证的表现手法包括点染、虚实、疏密、浓淡、离合、雅俗、曲直、隐显、巧拙等。下面以中学课本中涉及到的诗诗词为例,试作说明。

      1、点染

      点染,是国画的术语。原指画家在绘画时,有的地方点,有的地方染,从而绘出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后来借用到古诗词中来,指的是作者在有些地面正面点明旨意,有些地方侧面渲染。

      这种手法在写景抒情的诗词中比较常见,一般用景物来染;用一句话,一个词来点出作者要抒发的感情。渲染是为了突出旨意,旨意统率渲染,相互依存,和谐统一。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其中的断肠人在天涯是点;其余各句均是染,以突出相思的伤悲。这样的例子在中学语文课本中还有很多,如柳永《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其中第一句是点,点出伤离别;其余各句是染,渲染伤别之情。李清照的《声声慢》一词用乍暖还寒、三杯两盏淡酒、晚来风急、雁过也、满地黄花、梧桐更兼细雨来渲染自己的心绪,最后用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点出愁的主旨。王实甫《长亭送别》中的[正宫][端正好],前面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都是染,后面的都是离人泪是点。

      2、虚实

      虚实结合是古诗词重要的艺术手法之一。所谓实,是诗词中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具体捉摸到的部分;所谓虚则是指诗词中表现的存在于人的思想意识之中的部分。换言之,就方法而言,详细为实,简略为虚;具体为实,抽象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就对象而言,景为实,情为虚;眼见为实,想象为虚;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显者为实,隐者为虚;当前为实,过去和将来为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

      虚实结合,可以给人以无穷的暇想和绵长的回味,也可以使诗人的感情表达得更深沉而充分。如李白的《蜀道难》,以虚写实,从蚕丛开国说到五丁开山,由六龙回日写到子规夜啼,天马行空般地驰骋想象,创造出了让人惊叹不已的蜀道形象;诗人的情感表达得强烈而飘逸。李商隐的《锦瑟》运用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四个典故,以虚(传说、典故)写虚(过去的经历、梦想、挫折等),诗人的感情真切而又深藏,让后学者产生了众多的.揣度和想象,被喻为古代朦胧诗。而李煜的《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却又以实写虚,将诗人抽象的愁化为了具体可感的江水滚滚,新鲜美妙。

      3、疏密

      诗词的疏密手法,主要是指描写人、事、景、物的密度。密度小者为疏,密度大者为密。疏者大笔勾勒,重在传神;密者工笔细描,重在铺写渲染。

      在诗词中,疏利于写大景,密利于写小景;在词、曲中,婉约者较密;豪放者较疏。但在一首诗词中,诗人们也时而采用疏密结合的手法,构成一定的意境,如杜甫的《登高》中风急天空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四句,前两句风急、天高、猿啸、渚清、沙白、鸟飞一句三个意象,显得绵密急促;后两句落木、长江一句一意象,显得物象稀少而疏阔。从美学角度看,密可以产生了一种紧促感,疏可以产生了一种弛缓和开朗感,一紧一缓,能给欣赏者带来心理的愉悦。又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四句,也是深得疏密之妙。前两句交代雨后空山、秋天傍晚,一写环境,一写时间,可谓疏朗简洁;后两句却写到明月、青松、月光、清泉、石头、水花,意象十分丰富;一疏显得宏阔,一密显出清幽,给人心旷神怡之感。

      4、动静

      客观事物的动静之态,给了诗人们许多创作的灵感,他们常常将事物的动、静结合起来描写,做到静中见动,动中见静,动静相生,动静互衬,妙趣无穷。

      如查慎行的《舟夜书所见》: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天星。前两句写静,后两句写动,富有生活情趣。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月静春山空。月出惊飞鸟,时鸣春涧中。以动写静,花落、月出、山鸟的动,突出了春涧的幽静。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前两句写动,绘出一幅绚丽的图景;后两句写静,一言空间之广,一言时间之久,但也静中见动:景物动静的结合,反映了诗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心理活动。李白的《望天门山》更是高妙,以天门中断楚天开写出了水神奇的动,力量巨大;又用碧水东流至此回写出了山雄奇险峻的静强大力量的静;然后又用*青山相对出写静,又静中有动;孤帆一片日边来写动,又动中有静:动静相衬,即有力量的对抗,又有宁静与和谐,真可谓运笔如神!

      5、浓淡

      浓淡在绘画中,主要指色彩的深浅、明暗。后来用于文学创作,主要指语言的色彩。浓者,重笔浓彩,绚丽;淡者,素笔淡写,不尚雕饰。

      就作者个人而言,有的追求素淡,有的追求浓艳,有的则浓淡兼施。浓淡相互映衬,可以收到鲜明生动的艺术效果。如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上片写金陵的壮丽秋景,用了似练、翠峰、残阳、彩舟云淡等,语言色彩华美;下片叹六朝竞逐豪华,吊古伤今,语言素淡;以浓衬淡,服务于政治家睹今鉴古的深远思虑。又如李清照的《一剪梅》,上片写红藕、玉簟、罗裳、兰舟、锦书、月满,色彩较浓;下片写花、水、闲愁,色彩较淡;浓淡相映,充分地渲染和抒发了词人的相思之苦:浓尚不可解其愁,淡又让她何以堪?

      6、雅俗

      雅俗是运用语言的一种艺术。雅是典雅,俗是通俗。

      在诗词中适当运用雅语和俗语,就会雅俗共赏,增强诗歌的艺术魅力。如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前七句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用词典雅,造句精工;结尾两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用语却极是通俗:这样以俗入雅,突出表达了词人关注百姓疾苦的情怀。又如白居易《忆江南》词,江南好,风景旧曾谙、能不忆江南,用语通俗;而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用语典雅:不用雅,写不出江南之优美;不用俗,便失去了亲切感和独特的向往之情,可谓相得益彰。

      7、巧拙

      巧拙也是语言运用的艺术。巧是工巧,拙是朴拙,二者结合,常可收到别具一格、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

      如姜夔的《扬州慢》: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前一句朴拙,后两句工巧。无前者,后两句失去依托;无后者,前一句,失去了应有的表达效果:前后相合,一幅凄清之景顿生,一股兴叹之情流动。又如周邦颜的《苏幕遮》: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前一句写太阳初升,露水渐干,比较朴实;后二句写青青池水,风吹水动,晃动的叶子仿佛在不断高举一样,用笔和造景都很巧。

      8、曲直

      曲与直是诗人表达感情的两种方式。曲是婉曲含蓄,直是直率明了。

      一般来说,诗人心情*静时,喜欢含蓄委婉,感情激动时,便直吐为快。在现实生活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常常是复杂变化的,因而在作品中总是兼用曲与直两种手法来表情达意,力求做到曲直互补,妙合其心。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描写令人神往的仙境世界,明写了对仙境的向往,暗写了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属于曲的手法;到诗的结尾处却大呼:安能摧眉折腰事*,使我不得开心颜!这就是直,一曲一直间将诗人率真可的个性表现得淋漓尽致。白居易的《琵琶行》虽然也曲直兼用,但没有了李白的率真,而是以曲为主;他写琵琶女的身世遭遇,直接表明的是对下层歌妓和劳苦百姓的同情,曲折表达的却是政治受挫后,对现实的深刻认识和对世态炎凉的强烈不满。说自己的遭际属于直吧,可他还是表达得那么曲,不讲原委,只说同感。曲折与直率的运用,与诗人的心境有关,耐人寻味。

      9、隐显

      隐与显,也是诗人表达感情的两种方式。隐显与曲直非常相似,常常将两者联系在一起说,曲就显得隐,而直就显。

      诗人在表达深藏内心而不便明言的思想感情时,往往隐约其辞,采用隐讳曲折的方式。如朱庆馀的《*试上张水部》,明明是想说自己考前心里没底,又期待成功,盼望张籍的帮助,却又隐讳曲折地虚拟新妇的口气问新郎:画眉深浅入时无?又如苏轼《江城子》……不思量,自难忘,在明了抒发哀悼亡妻之情的同时,也隐约地抒发了尘满面,鬓如霜的政治失意之情。

      10、离合

      离合是一种离题旁涉与紧扣题目的辩证表现手法。直写题目,内容就会局促;荡开笔墨,内容又会偏离题目。而离合就是要讲究直写与旁写,正写与侧写的和谐,侧写、旁写都要做到服务于正写,服务于题目,从而使诗词意脉相连,似断实续,摇曳多姿。

      这种手法在咏物的诗词中表现得非常突出,因为古人主张咏物要力求不即不离、不沾不滞。如苏轼的《水龙吟》:似花还是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开篇摇曳入题,以似花非花、无情有思吟咏杨花,接着由杨花衍生出思妇意象,人与花、物与情,在不即不离之间,咏物而不滞于物,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阅读全文]...

2022-03-01 15:12:35
  • 含蓄思念的古诗词

  • 思念,含蓄,古诗文
  • 含蓄思念的古诗词

      古时诗人多以诗词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那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含蓄思念的古诗词,供大家阅读参考。

      1、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3、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

      4、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5、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6、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相思》

      7、欲写彩笺书别怨。泪痕早已先书满。——晏几道《蝶恋花黄菊开时伤聚散》

      8、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9、欲把相思说似谁,浅情人不知。——晏几道《长相思长相思》

      10、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11、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司马相如《凤求凰/琴歌》

      12、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李冠《蝶恋花春暮》

      13、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姜夔《踏莎行自沔东来》

      14、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阑干,想君思我锦衾寒。——韦庄《浣溪沙夜夜相思更漏残》

      15、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16、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九月九忆山东兄弟》

      17、遥知湖上一樽酒,能忆天涯万里人。——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18、杨柳青青江水*,闻郎江上踏歌声。——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

      19、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庾信《重别周尚书》

      20、雁字无多,写得相思几许。——周密《扫花游九日怀归》

      21、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22、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数声鶗鴂》

      23、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张炎《解连环孤雁》

      24、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25、小轩独坐相思处,情绪好无聊。——石孝友《眼儿媚愁云淡淡雨潇潇》

      26、湘江*花木深,美人不见愁人心。——卢仝《有所思》

      27、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王雱《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

      28、不见又思量,见了还依旧。——李之仪《谢池春残寒销尽》

      29、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卢仝《有所思》

      30、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纳兰性德《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

      31、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三五七言/秋风词》

      32、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乐婉《卜算子答施》

      33、相思了无益,悔当初相见。——朱彝尊《忆少年飞花时节》

      34、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晏几道《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

      35、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白居易《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

      36、羡青山有思,白鹤忘机。——汤恢《八声甘州摘青梅荐酒》

      37、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柳永《忆帝京薄衾小枕凉天气》

      38、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晏殊《玉楼春春恨》

      39、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黄庭坚《寄黄几复》

      40、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王维《送沈子归江东/送沈子福之江东》

      41、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李白《长相思其一》

      42、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晏殊《玉楼春春恨》

      43、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黄庭坚《寄黄几复》

      44、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45、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白居易《长相思汴水流》

      46、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张九龄《赋得自君之出矣》

      47、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徐干《室思》

      48、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49、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夏完淳《卜算子秋色到空闺》

    [阅读全文]...

2021-11-28 12:24:34
  • 古诗词中含冬字的诗句

  • 阅读,文学
  • 古诗词中含冬字的诗句

      冬天,又是那么的体贴。许多冬眠的动物,都在睡梦中向冬伯伯致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诗词中含冬字的诗句,希望对你有帮助。

      1、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

      2、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

      3、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4、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5、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

      6、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梅》)

      7、不知*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8、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儒却子珍。(陆游:《秋日郊居》)

      9、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10、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冬的句子

      1、寒冷的严冬,河水一改往日的活泼,似乎恬静地睡着了。

      2、朝阳把它的光芒射向湖面,微风乍起,细浪跳跃,搅起满湖碎金。

      3、隆冬的太阳也似乎怕起冷来,穿了很厚很厚的衣服,热气就散发不出来了。

      4、十冬腊月天,雪堵着窗户,冰溜子像透亮的水晶小柱子,一排排地挂在房檐上。

      5、阳光被层层叠叠的树叶过滤,漏到他身上变成了淡淡的圆圆的轻轻摇曳的光晕。

      6、下雪了,先是小朵小朵的雪花,似花絮轻轻地飘扬;然后越下越大,一阵紧似一阵。

      7、红艳艳的太阳光在山尖上时,雾气像幕布一样拉开了,城市渐渐地显现在金色的阳光里。

      8、下雪了,一片片雪花从天上飘落下来,不一会儿,地上、树上、房顶上都变成白色的了。

      9、初冬,像一位美丽的、高贵的、矜持的公主,舞动着她那神奇的面纱,送来阵阵凛冽的寒风。

      10、那刺穿云块的阳光就像根根金线,纵横交错,把浅灰、蓝灰的云朵缝缀成一幅美丽无比的图案。

      11、雪花形态万千晶莹透亮,好象出征的战士,披着银色的盔甲,又像是一片片白色的战帆在远航。

      12、冬天,不论你以什么样的姿态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你都是最冷艳的,是最美的,也是最令人怀念的。

      13、冬姑娘是来接秋姑娘的班,秋带走了菊花的金黄,桂花的芬芳,芙蓉的美丽。而冬,却送来了一片洁白的世界。

      14、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

      15、冬天,是一个迷人的季节,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雪,纷纷扬扬地下着,它像玉一样润,像雾一样轻,随风在天空中飞舞。

      16、又是一场大雪过后,天空一样蔚蓝,并且比海蓝得更晶莹剔透。千峰万岭,极目一望,尽是白色,闪耀着一片连接不断的银光。

      17、冬天的阳光是和蔼可亲的,淡淡的,舒舒的,不带一点暴戾、骄横,尤如兰花幽幽飘散着淡雅的芳香,将你的身体拥着,软酥酥的。

      18、快半夜的时候,天气冷极了,惨白的月光下,沙丘好似一座银子筑成的坟,毫无动静。他在寒冷的北风中瑟瑟的发抖,手脚都冻僵了。

      19、冬天就是这样:既有粗犷的外表,又有内在的秀巧。它仿佛在告诉我们:人生在世,只有经过严峻的考验,才会获得最美好的东西。

      20、冬天,是一个寒冷的季节,寒冷虽然给人们带来了不便,但它也有美丽可爱的一面。我喜欢冬天,因为它能磨练人的意志,使人变得更加坚强。

      21、他走了不一会儿,从嘴里、鼻孔里喷出来的热气便凝成了一层层霜花儿,冻结在皮帽四周,恰似一顶银色的头盔戴在他那冻得通红的脸膛上。

      22、寒冬,饱满的雪粒裹在树枝上,树枝好像长出了一颗颗白色的珍珠。如果雪下得再大点,就好像给树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那真是很美的景象。

      23、街上的商店已陆陆续续地开门了。我顾不得去欣赏琳琅满目的商品,也顾不得去品尝那令人垂涎三尺的食品,加快脚步,到学校去寻找冬天的早晨。

      24、冬天是个美丽的季节,美丽的似血杜鹃、鲜红艳丽的茶花、不怕严寒大雪的梅花、还有名贵的牡丹花,这些漂亮的花引人入胜,让人们驱走了寒气。

      25、一到冬天,大地更显得没有一点的生机:群山萧索,百树凋零,不见鸟飞,不闻兽叫,乍看去,就像低垂的云幕前面,凝固着一幅死气沉沉的图画。

      26、虽然已是数九寒天,阳光却暖暖的和和地照着,风儿也轻轻柔柔地吹着,园里的腊梅因为没有冰雪的映衬逊色了几分,而玫瑰却依然开得热烈而娇艳。

      27、这年冬天,地都冻裂了缝,小北风像刀子似的猛刮,大雪满天飞风呜呜地吼了起来,暴风雪来了。一霎时,暗黑的天空同雪海打成了一片,一切都看不见了。

      28、早上,我推开窗户,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仿佛是雪的海洋,就连光秃秃的树枝上也都压满了厚厚的积雪,一颗棵像雪松一样,耸立在雪地里,漂亮极了!

      29、冬泳的人,可曾想到用雪的光焰沐浴!晶莹闪烁的土地哟,我是走向我的来世,还是回到我的前生?我时常冥想着这场雪的边缘,那黑白相间,为一切征程划定的界限。

      30、雪花依旧在天空飘呀,飘呀。我用画画,留下雪花。一笔,两笔,雪花被我放大了。呃,不够。我拿起相机拍下了雪花及雪的壮景。雪花像害羞了呢,随着风飘向了另一边。

      31、冬天来了,北风呼啸,寒风刺骨。树上光秃秃的,小草也鄢了,变成了黄色,人们在寒风中直哆嗦,到处一片荒凉的景象。你一定会说,冬天一点儿也不好,我却不这么认为。

      32、雪花很白很白,白得那么纯洁。它们把大地变得很纯洁很美丽。我有种这样的感觉:雪不仅仅使万物变得纯洁,也使人们的心灵变得像它一样美丽纯洁。

      33、傍晚,黑色的'天幕像一张铺开的大毯,无数朵洁白晶莹的雪花如天使一般纷纷降下。微风吹过,这正密密斜织着的雪似珠帘卷起,再配以城市的宁静,你会感觉到大地也在跳舞。

      34、冬天,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地上扑的是雪,厚厚的,软软的;房上落的是雪,白皑皑的,又松又软;树上盖的是雪,积雪把树枝压弯了腰。太阳照在雪山上,发出耀眼的光芒。

      35、随着九九歌的数尽,伴着八九河开,九九燕来的语出,冬天与冬风也渐渐离我们而去,与此同时,我更期盼着下一次的北京冬天和它所带来的冬风,因为它的迅猛,声响与气息不同寻常。

      36、漫天的雪花飞舞,它们是那么的悠然自动,那么的纯洁无暇。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种气息所笼罩。吹口气,好像马上要将你融化。窗外的银杏不情愿的飘落下那几片的叶子,挂上了这白茫茫的一片。

      37、冬雪纷飞,覆盖庭庭深院,无瑕美景,眼影摇曳。枯河岸边风尘年少,容颜憔悴,任由雪花沾满衣裳。北风呼萧,瘦弱身躯显得几分摇晃,凝眸寂廖的石桥,眼丝伴着几分期待,亦不知等着谁人归来。

      38、天气阴沉,满天是厚厚的低低的灰黄色的浊云。东北风呜呜地吼叫,肆虐地在旷野地奔跑,它仿佛握着锐利的刀剑,能刺穿严严实实的皮袄,更别说那暴露在外面的脸皮,被它划了一刀又一刀,疼痛难熬。

    [阅读全文]...

2022-07-15 01:57:22
  • 关于包含节日的古诗句

  • 节日,古诗文
  • 关于包含节日的古诗句

      在日常学*、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诗句吧,不同的诗句,其语言艺术所表现的语言风格、特点、技巧各不相同。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诗句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包含节日的`古诗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

      2、穿针人在合欢楼,正月露、玉盘高泻。——严蕊《鹊桥仙·碧梧初出》

      3、步月移阴,梳云约翠,人在回廊。——刘镇《柳梢青·七夕》

      4、笑拈芳草不知名,乍凌波、断桥西堍。——吴文英《西子妆慢·湖上清明薄游》

      5、八神奉命调金鼎,一气回春满降囊。——瞿佑《屠苏酒》

      6、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i冠。——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7、今日潘怀县,同时陆浚仪。——杜甫《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

      8、算明朝、未了重阳,紫萸应耐看。——吴文英《霜花腴·重阳前一日泛石湖》

      9、催趁戏旗游鼓,素澜雪溅。——吴文英《瑞龙吟·德清清明竞渡》

      10、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高翥《清明日对酒》

      11、此去杜曲,已*紫霄尺五。——吴文英《惜秋华·七夕前一日送人归盐官》

      12、的愁睇光,连娟思眉聚。——柳恽《七夕穿针》

      13、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高适《除夜作》

      14、当年弄影婆娑舞。——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15、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16、梨花榆火催寒食。——周邦彦《兰陵王·柳》

      17、中秋谁与共孤光。——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18、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吴文英《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

      19、鼎中炼熟丹砂。——谢枋得《沁园春·寒食郓州道中》

      20、想今宵、也对新月,过轻寒、何处小桥。——赵汝《恋绣衾·柳丝空有千万条》

      21、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22、新月西楼,相约同针线。——吴文英《凤栖梧·甲辰七夕》

      23、叹雨濡露润,还思宰柏,风柔日媚,羞看飞花。——谢枋得《沁园春·寒食郓州道中》

      24、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25、分钿擘钗凉叶下。——晏几道《蝶恋花·喜鹊桥成催凤驾》

      26、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27、几日西风,落尽花如雨。——吴文英《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28、空惆怅,谁复吊沅湘。——舒E《小重山·端午》

      29、功名炊黍寻常梦,怪事书空感激人。——王逊《西夏重阳》

      30、幸回郎意且斯须,一年中别今始初。——王建《七夕曲》

      31、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32、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重阳。——李清照《行香子·天与秋光》

      33、单夹衣裳,半栊软玉肌体。——杜安世《鹤冲天·清明天气》

      34、雨下飞花花上泪,吹不去,两难禁。——陈子龙《唐多令·寒食》

      35、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烟雨中。——韩《夜深》

      36、莫遣素娥知道,和他发也苍华。——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37、夜深微雨润堤沙,香风万家。——王元鼎《醉太*·寒食》

      38、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温庭筠《清明日》

      39、沉吟坐西轩,饮食错昏昼。——杜甫《九日寄岑参》

      40、途中甘弃日,江上苦伤春。——胡皓《和宋之问寒食题临江驿》

      41、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42、中秋谁与共孤光。——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43、安知今日身,不是昔时鬼。——邵谒《长安寒食》

      44、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戴复古《除夜》

      45、还似今朝歌酒*,白头翁入少年场。——白居易《重阳*上赋白菊》

      46、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47、想前人鹤驭,常游绛阙,浮生蝉蜕,岂恋黄沙。——谢枋得《沁园春·寒食郓州道中》

      48、遮莫圆明似前度,不知谁续广寒游。——慧霖《闰中秋玩月》

      49、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阅读全文]...

2021-12-24 07:31:43
  • 含有含字的古诗词 带含字的诗词名句

  •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秦观《春日》

    日**尽花含烟,月明如素愁不眠。——李白《长相思·其二》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六》

    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吴文英《浣溪沙·门隔花深梦旧游》

    静若含珠,动若木发;静若无人,动若赴的,此为澄清到底。——《冰鉴·神骨》

    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朱庆馀《宫词 / 宫中词》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王禹偁《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

    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韦庄《女冠子·四月十七》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王维《山居即事》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韦庄《含山店梦觉作》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崔道融《梅花》

    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易传·文言传·坤文言》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千金方·诸论·论大医精诚第二》

    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回。——王安石《江上》

    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陈叔宝《玉树后庭花》

    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沈佺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 古意 / 独不见》

    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杜甫《狂夫》

    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辞巧,乃含章之玉牒,秉文之金科矣。——《文心雕龙·征圣》

    日色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李白《长相思三首·其二》

    见梨花初带夜月,海棠半含朝雨。——万俟咏《三台·清明应制》

    牡丹含露真珠颗,美人折向庭前过。——佚名《菩萨蛮·牡丹含露真珠颗》

    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文心雕龙·风骨》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

    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秋鬓含霜白,衰颜倚酒红。——尹式《别宋常侍》

    柳色披衫金缕凤,纤手轻拈红豆弄,翠蛾双敛正含情。——和凝《天仙子·柳色披衫金缕凤》

    含弘光大,品物咸亨。——《易传·彖传上·坤》

    冰壶含雪魄,银汉漾清波。

    玉露金风报素秋,穿针楼上独含愁。——德容《七夕二首·其一》

    幽兰生前庭,含熏待清风。——陶渊明《饮酒·幽兰生前庭》

    带雪梅初暖,含烟柳尚青。——孟浩然《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深院锁黄昏,阵阵芭蕉雨。——欧阳修《生查子·含羞整翠鬟》

    含烟御柳拂旌旗,带露宫花迎剑戟。——《水浒传·第一回》

    二仪含皎洁,四海尽澄清。

    檀郎故相恼,须道花枝好。——佚名《菩萨蛮·牡丹含露真珠颗》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佚名《孔雀东南飞 /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雁柱十三弦,一一春莺语。——欧阳修《生查子·含羞整翠鬟》

    柔橹轻鸥外,含凄觉汝贤。——杜甫《船下夔州郭宿雨湿不得上岸别王十二判官》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司空图《诗品二十四则·含蓄》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苏轼《新城道中二首》

    秦女含颦向烟月,愁红带露空迢迢。——温庭筠《惜春词》

    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屈原《九歌·山鬼》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白居易《长恨歌》

    含笑问檀郎,花强妾貌强?——佚名《菩萨蛮·牡丹含露真珠颗》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韦庄《含山店梦觉作》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晚枝。——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二十四》

    鸟啼花发柳含烟,掷却风光忆少年。——顾况《登楼望水》

    含情春晼晚,暂见夜阑干。——李商隐《无题四首》

    一向发娇嗔,碎挼花打人。——佚名《菩萨蛮·牡丹含露真珠颗》

    [阅读全文]...

2022-05-19 08:00:16
包含辩证法的古诗词 - 句子
包含辩证法的古诗词 - 语录
包含辩证法的古诗词 - 说说
包含辩证法的古诗词 - 名言
包含辩证法的古诗词 - 诗词
包含辩证法的古诗词 - 祝福
包含辩证法的古诗词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