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的诗词

关于行的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行的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行的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行的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 语录(9k+) 说说(6k+) 名言(263) 诗词(55) 祝福(3k+) 心语(75)

  • 诗词三行

  • 文学
  • 诗词三行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诗词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两类。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诗词三行,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诗词三行

      1.淅淅沥沥的雨,多少有点遥远的模样

      梦中,我们交谈甚欢,肆无忌惮

      可是现实里,谁沉默着,不再说话。

      2.我幻想有一天你是我的妻子

      然后亲吻我的脸庞说:

      其实,我爱你比悲伤多一点

      3.请原谅我曾说过爱你

      在这青春的年纪,我不懂爱

      只是忍不住胡乱的想着你。

      4.天色昏暗,街道零散落了几个人

      在没有你的下雨天,我自私的让上帝

      把我的思念换做寒流,使你不得在桌前独自发呆。

      5.从前,我非你不爱

      后来,我喜欢上了她

      现在,我娶了陌生女子为妻。

      6.“我能喜欢你吗?”你问。

      “那多不好意思呀。”我笑答。

      “可是,我没有其他的选择了。”你委屈的赌气。

      7.又过了一个五年,时间消失的措手不及

      我们开始失去联系,忙着相亲

      把最初的恋人,藏在了最深的微笑里。

      8.在我最寂静的时光里,言语失去魅力

      面带笑容,勾勒你笑起来的样子

      好像下一秒你会从回忆里走出来,在我面前活蹦乱跳。

      9.我喜欢你,这四个字太重

      连一遍对你说的勇气都没有了

      为减苦恼,干脆不认识这几个字罢了。

      10.假设我未曾结识你

      是否,生活会是另一种状态

      那么,谁又会再次来到我的身边。

      11.我们就像冬天温暖的阳光和寒冷的`天气

      即使有同时存在的可能性

      也少了一丝交集。

      12.搬家了,新房子比原先的更宽敞明亮

      又要熟悉新邻居了

      我在心里默想,这次谁能取代你呢?

      13.和你一样轻盈的轻音乐

      飘进了我的心里,而我的心不是录音机

      一遍播完,只好让你离去。

      14.这是认识你的第五年,今后我们认识的时间

      会增加到第六年,第七年,一直下去

      哪怕有一天你嫁为人妇,我也会用眼泪祝福你。

      15.我删掉了你的电话、、短信

      来惩罚你对我的毫不在乎

      殊不知,到头来惩罚的却是自己。

      16.好喜欢你,也好心痛呀

      独自走在灰暗的小街尽头,看着远方

      有寒风来袭,吹散我满心的悲伤。

    [阅读全文]...

2022-07-22 22:07:08
  • 村行古诗词

  • 村行古诗词

      古诗原文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译文翻译

      马儿穿行在山路上菊花已微黄,任由马匹自由地行走兴致悠长。

      千万的山谷回荡着声响静听夜,看数座山峰在夕阳下默默无语。

      棠梨的落叶红得好似胭脂一般,香气扑鼻的荞麦花啊洁白如雪。

      是什么让我在吟诗时忽觉惆怅,原来乡村小桥像极了我的家乡!

      注释解释

      信马:骑着马随意行走。野兴:指陶醉于山林美景,怡然自得的乐趣。

      晚籁:指秋声。籁,大自然的声响。

      棠梨:杜梨,又名白梨、白棠。落叶乔木,木质优良,叶含红色。

      荞麦:一年生草本植物,秋季开白色小花,果实呈黑红色三棱状。

      原树:原野上的树。原,原野。

      创作背景

      宋太宗淳化二年(991),王禹偁得罪了宋太宗,贬官商州,任商州团练副使。在王禹偁的“商山五百五十日”里,曾写下二百余首诗,占其全部诗作的三分之一,许多艺术水*较高的诗都作于此时。王禹偁的代表作《村行》便是这一时期的产物,作于淳化三年。

      诗文赏析

      古代文人被贬谪期间,难免情绪抑郁,但却摆脱了案牍之劳形,可以纵情流连于山水胜景之中,而偏远之地,美丽的大自然最能安顿迁客的心灵。商州的自然美景带给王禹偁极大的抚慰,他曾在《听泉》诗里自嘲说:“*生诗句是山水,谪宦方知是胜游”。时间久了,一方山水之美也就渐渐融化在他那颗诗心里,化作人与自然相谐的动人诗篇。这首诗是他与商山的自然风景进行心灵对话的艺术结晶。

      开头两句,交代了时、地、人、事。时令是秋季,这是以“菊初黄”间接交待的;地点是山间小路,这是以“山径”直接点明的;人物是作者本人,这是从诗的结句中的“吾”字而得出的'结论;事情是作者骑马穿山间小路而行,领略山野旖旎的风光,这是从诗行里透露出来的消息。这两句重在突出作者悠然的神态、浓厚的游兴。

      三、四两句分别从听觉与视觉方面下笔。前句写傍晚秋声万壑起,这是耳闻;后句写数峰默默伫立在夕阳里,这是目睹。这里,“有声”与“无语”两种截然不同的境界相映成趣,越发显示出山村傍晚的沉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数峰”句写数峰宁静,不从正面着墨,而从反面出之,读来饶有情趣。这正如钱钟书先生在《宋诗选注》中所说的“山峰本来是不能语而‘无语’的,王禹偁说它们‘无语’或如龚自珍《己亥杂诗》说‘送我摇鞭竟东去,此山不语看中原’,并不违反事实;但是同时也仿佛表示它们原先能语、有语、欲语而此刻忽然‘无语’。这样,‘数峰无语’、‘此山不语’才不是一句不消说得的废话······”

      颔联耳闻“有声”与目睹“无语”两种截然不同的境界相映成趣,越发显示出山村傍晚的沉寂,富有情趣。诗人迷恋山间那份宁静,然而暮色已悄然降临,还是且行且回。第三联写山乡的红叶与荞麦花:经霜的棠梨叶随风飘落,红艳似火,在山野间分外耀眼;成片的荞麦花开如雪,阵阵清香扑鼻而来。“胭脂”与“白雪”对举,令红的更艳,白的更纯,给读者带来极唯美的视觉感受。诗人乘兴而游,胜景触目,吟咏成诗,可是吟完诗句,一丝怅惘涌上心头,诗人看见了:前面的小桥流水、原野*林,很是眼熟。似乎重归故里,那份*乡情切的感觉也许仅在刹那间一闪,便恍然回转过来,——此地并非诗人的故乡,诗人心中的那份恼意自不待言说,这次村行的情绪也由悠然转入怅然。满目山川,清晖娱人,宦途失意的异乡人却有家不得归,此情此景,真的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作者在前六句诗里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斓、富有诗意的秋日山村晚晴图,较好地体现了宋人“以画入诗”的特点。诗的最后两句由写景转入抒情。前句设问,写诗人在吟诗之后不知为什么忽然感到闷闷不乐;后句作答,写这原来是诗人因蓦然发现村桥原野上的树像他故乡的景物而产生了思乡之情。这样写,就使上文的景物描写有了着落,传神地反映出了作者的心情由悠然至怅然的变化,拓深了诗意。

    [阅读全文]...

2022-04-16 15:15:34
  • 古柏行诗词

  • 古柏行诗词

      古柏行

      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

      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

      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

      忆昨路绕锦亭东,先主武侯同閟宫。

      崔嵬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户牖空。

      落落盘踞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风。

      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功。

      大厦如倾要梁栋,万年回首丘山重。

      不露文章世已惊,未辞剪伐谁能送。

      苦心岂免容蝼蚁,香叶终经宿鸾凤。

      志士幽人草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

      注解

      1、先主:指刘备。

      2、落落:独立不苟合。

      3、不露文章:指古柏没有花叶之美。

      译文

      孔明庙前有一株古老的柏树,枝干色如青铜根柢固如盘石。

      树皮洁白润滑树干有四十围,青黑色朝天耸立足有二千尺。

      刘备孔明君臣遇合与时既往,至今树木犹在仍被人们爱惜。

      柏树高耸云雾飘来气接巫峡,月出寒光高照寒气直通岷山。

      想昔日小路环绕我的草堂东,先生庙与*在一个脊。

      柏树枝干崔嵬郊原增生古致,庙宇深邃漆绘连绵门窗宽空。

      古柏独立高耸虽然盘踞得地,但是位高孤傲必定多招烈风。

      它得到扶持自然是神明伟力,它正直伟岸原于造物者之功。

      大厦如若倾倒要有梁栋支撑,古柏重如丘山万年也难拉动。

      它不露花纹彩理使世人震惊,它不辞砍伐又有谁能够采送?

      它虽有苦心也难免蝼蚁侵蚀,树叶芳香曾经招来往宿鸾凤。

      天下志士幽人请你不要怨叹,自古以来大材一贯难得重用。

      赏析

      此诗是比兴体。诗人借赞久经风霜、挺立寒空之古柏,以称雄才大略、耿耿忠心的孔明。句句咏古柏,声声颂武侯。写古柏古老,借以兴起君臣际会,以老柏孤高,喻武侯忠贞。诗的前六句为第一段,以古柏兴起,赞其高大,君臣际会。“云来”十句为第二段,由夔州古柏,想到成都先主庙的古柏,其中“落落”两句,既写树,又写人,树人相融。“大厦”八句为第三段,因物及人,大发感想。最后一句语意双关,抒发诗人宏图不展的怨愤和大材不为用之感慨。

      杜甫《古柏行》

      孔明庙前有老柏⑴,柯如青铜根如石⑵。

      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⑶。

      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⑷。

      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⑸。

      忆昨路绕锦亭东⑹,先主武侯同閟宫⑺。

      崔嵬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户牖空⑻。

      落落盘踞虽得地⑼,冥冥孤高多烈风⑽。

      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工⑾。

      大厦如倾要梁栋,万牛回首丘山重⑿。

      不露文章世已惊⒀,未辞翦伐谁能送⒁?

      苦心岂免容蝼蚁,香叶终经宿鸾凤⒂。

      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⒃。

      【作品简介】

      《古柏行》由杜甫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这首诗大概作于公元766年(大历元年),和《夔州歌十绝句》当为同时之作,借古柏以自咏怀抱,正意全在未一段,此诗对偶句特多,凡押三韵,每韵八句,自成段落,格式与《洗兵马》极相似。

      【注解】

      ⑴成都的武侯的祠附在先主庙中,夔州的`孔明庙则和先主庙分开,这是夔州的孔明庙。

      ⑵这句写柏之古老。柯,枝柯。

    [阅读全文]...

2022-04-24 06:25:58
  • 诗名含有行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行字的诗词

  • 行行重行行

    佚名〔两汉〕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知 一作:期)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行香子·腊八日与洪仲简溪行其夜雪作

    汪莘〔宋代〕

    野店残冬。绿酒春浓。念如今,此意谁同。溪光不尽,山翠无穷。有几枝梅,几竿竹,几株松。

    篮舆乘兴,薄暮疏钟。望孤村,斜日匆匆。夜窗雪阵,晓枕云峰。便拥渔蓑,顶渔笠,作渔翁。

    拟行行重行行诗

    陆机〔魏晋〕

    悠悠行迈远。戚戚忧思深。此思亦何思。思君徽与音。音徽日夜离。缅邈若飞沈。王鲔怀河岫。晨风思北林。游子眇天末。还期不可寻。惊飙褰反信。归云难寄音。伫立想万里。沈忧萃我心。揽衣有余带。循形不盈衿。去去遗情累。安处抚清琴。

    逼仄行,赠毕曜(一作bX々行,一作赠毕四曜)

    杜甫〔唐代〕

    逼仄何逼仄,我居巷南子巷北。可恨邻里间,

    十日不一见颜色。自从官马送还官,行路难行涩如棘。

    我贫无乘非无足,昔者相过今不得。实不是爱微躯,

    又非关足无力。徒步翻愁官长怒,此心炯炯君应识。

    晓来急雨春风颠,睡美不闻钟鼓传。东家蹇驴许借我,

    泥滑不敢骑朝天。已令请急会通籍,男儿信命绝可怜。

    焉能终日心拳拳,忆君诵诗神凛然。辛夷始花亦已落,

    况我与子非壮年。街头酒价常苦贵,方外酒徒稀醉眠。

    速宜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

    拟行行重行行

    杨慎〔明代〕

    遥遥涉长途,悠悠愁我心。我心愁未央,暌离日以深。

    山高水无梁,寄书多浮沉。鱼乐在故渊,鹿鸣思长林。

    觉时影与身,梦来裯与衾。端居迟日月,旦暮如古今。

    孤愿人讵知,沉忧自难任。君子不遐弃,怀我以好音。

    少年行(一作汉宫少年行)

    雍陶〔唐代〕

    不倚军功有侠名,可怜球猎少年情。戴铃健鹘随声下,

    撼珮骄骢弄影行。觅匠重装燕客剑,对人新按越姬筝。

    岂知儒者心偏苦,吟向秋风白发生。

    达哉乐天行(一作健哉乐天行)

    白居易〔唐代〕

    达哉达哉白乐天,分司东都十三年。七旬才满冠已挂,

    半禄未及车先悬。或伴游客春行乐,或随山僧夜坐禅。

    二年忘却问家事,门庭多草厨少烟。庖童朝告盐米尽,

    侍婢暮诉衣裳穿。妻孥不悦甥侄闷,而我醉卧方陶然。

    起来与尔画生计,薄产处置有后先。先卖南坊十亩园,

    次卖东都五顷田。然后兼卖所居宅,仿佛获缗二三千。

    半与尔充衣食费,半与吾供酒肉钱。吾今已年七十一,

    眼昏须白头风眩。但恐此钱用不尽,即先朝露归夜泉。

    未归且住亦不恶,饥餐乐饮安稳眠。死生无可无不可,

    达哉达哉白乐天。

    [阅读全文]...

2022-06-22 00:00:22
  • 从军行诗词

  • 从军行诗词

      从军行(七首其三) 王昌龄 唐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注释】:

      ①关城:指边关的守城。

      ②云沙:像云一样的风沙。

      ③表:上表,上书。

      ④掩尘骨 :掩是埋,掩尘骨指尸骨安葬.

      ⑤龙荒:荒原.

      【译文】:

      深秋边城榆树上的叶子早已疏黄开始飘落,傍晚红日欲坠,大风突起,一转眼城外的古战场就被如云的风沙弥漫.风沙过后,无数枯骨暴露在战场上。

      这些年来,多少将士为保卫家园,战死在这荒凉的边城.应该上书朝廷将他们的尸骨好好安葬,别让这些为保卫国家而死的将士们像孤魂野鬼一样到死还在游荡。

      【赏析】:

      这首诗诗截取了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断,通过描写一阵大风吹过古战场将战死的`枯骨暴露在外.说明当时的战争有多么的惨烈,无数的将士们死在边关,而没有办法好好安葬.表现了诗人对将士们深切的同情之心。

      唐朝前期,中国国力强盛,但在边关战火却一直没有停止过.无数离开故乡到边关去争战的将士们都死在了离故乡几万里之外的陌生之地.但他们的的报国热情却感染着诗人。关山迢递,戎马劻勷,奋槊进击,血染征袍……

    [阅读全文]...

2022-04-12 01:25:52
  • 《行香子》诗词鉴赏

  • 《行香子》诗词鉴赏

      李清照《行香子·七夕》赏析

      【原词】

      宋…李清照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

      云阶月地,关锁千重。

      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牵牛织女,莫是离中。

      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注释】

      ①蛩:蟋蟀。

      ②云阶月地:指天宫。语出杜牧《七夕》诗。

      ③“纵浮槎”三句:张华《博物志》记载,天河与海可通,每年八月有浮槎,来往从不失期。有人矢志要上天宫,带了许多吃食浮槎而往,航行十数天竟到达了天河。此人看到牛郎在河边饮牛,织女却在很遥远的天宫中。浮槎:指往来于海上和天河之间的木筏。此三句系对张华上述记载的隐括,借喻词人与其夫的被迫分离之事。

      ④星桥鹊驾:传说七夕牛郎织女在天河相会时,喜鹊为之搭桥,故称鹊桥。韩鄂《岁华记丽》卷三引《风俗通》: “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

      ⑤牵牛织女:二星宿名。 《文选·曹丕〈燕歌行〉 》: “牵牛织女遥相望。”李善注:《史记》曰“牵牛为牺牲,其北织女,织女,天女孙也。”曹植《九咏》注曰:“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一旁,七月七日得一会同矣。”

      ⑥甚霎儿:“甚”是领字,此处含有“正”的意思。霎儿:一会儿。

      【赏析】

      这首双调小令,以托事言情的手法,通过对牛郎织女悲剧故事的描述,形象地表达了词人郁积于内的离愁别恨。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词首从人间的七夕着笔,写周围环境的沉寂和抒发主人公孤独痛苦的心情。词人巧妙地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大兴夸张之笔,说那几张飘然落地的梧桐老叶是。呜蛩”所“惊落”,极写出万籁俱静的环境特点,烘托了词人内心孤寂凄怆的心情,引出了“正人间。天上愁浓”的联想,把自己的心境与牛郎织女的离愁紧紧地编织在一起,成为所托之事与所言之情的纽带。下面写牛郎织女的故事:“云阶月地,关锁千重。”描写牛郎,织女远隔云阶月地、莽莽星河不得相见的痛苦,正抒发了自己与丈夫身在异地,心相牵系的离愁;描写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瞬息离散的苦难,正倾吐了自己与丈夫远隔千里、不得欢聚的别恨。正所谓:“纵浮搓来,浮槎去,不相逢。”整个上片由人间写到天上,于叙述中旬旬含情,句句扣紧着词人的感情脉搏。最后,在下片词人的感情已经完全化他为我,将自己夫妻的境况与牛郎、织女的境况融合为一,因此,她从现实自我处境出发,展开了奇特的联想:“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天宇间风雨变幻莫测,鹊桥或许还未搭就,牵牛织女或许现在还是在离别之中未能相聚吧?这种推测联想,完全是移情的结果,含蓄婉转地抒写了人间七夕夫妻不得相见的难言苦衷。

      尾句写天上七夕的自然景色,与首句人间七夕之景遥相呼应:一边是风雨飘忽,阴晴不定的银河*,一边是蟋蟀低吟、梧桐落叶的深闺庭院,这就开创出一种清冷凄凉的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词人孤寂悲伧的心情。尾句“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成功地提炼了口语,用排句形式集中描绘了宇宙天体的瞬息万变,在创造意境上起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增添了词的音乐美。

      总的看,这首词的艺术构思十分巧妙。开头是寂静的人间七夕,结尾是风云变幻的天上七夕。全篇以描绘牛郎织女的离愁,衬出词人自身的绵绵别恨。描绘天下七夕又把自己的真情融于其中,以自己痛苦的切身感受,深切体验为天帝所责,为天河所阻的牛郎和织女的境遇。这首词鼓起想象的羽翼,翱翔于天地之间。开头,从静夜蛩鸣、梧桐叶落,想到自己身处在离恨孤寂之中;再由自身的孤寂,联想到将要相会的天上的牛郎织女的艰难处境。她为牛郎织女感叹,感叹他们为浓重的离愁所苦,纵浮槎来去,也不能相逢;她为牛郎织*虑,忧虑他们经年才见,见后又别,别恨难穷。最后,又遥望太空,寄情于风云变幻的天宇,希望天帝不再从中作梗,盼望牛郎织女不再有波折,顺利实现一年一度的会晤。从而,使真、善、美得到统一。这首词是咏七夕诗词中不可多得的艺术佳作。

      【试题】

      1. 词的上片抒发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5分)

      答:上片从人间写到天上,在云阶月地的星空中,牛郎织女被千重关锁阻隔,只有在如浩渺星河中的划着木筏,游来荡去,终不得相会聚首。(2分)借感叹牛郎、织女离愁之浓重,来抒发自己与之同病相怜的浓重的离愁。(2分)也有对牛郎织女因阻隔极深不得团聚的深切同情。(1分)

      2. 本词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举出三种并结合文本加以赏析。(6分)

      答:①虚实结合(想象)。词作从人间的鸣蛩和落叶梧桐写到天上分离的牛郎织女,开拓了意境,丰富了词的意蕴,使境界更加奇丽。

      ②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如“草际鸣蛩,惊落梧桐”句,寒蛩哀鸣,梧桐叶落,借这凄凉之景,奠定了感伤的基调。又如,借描写天上牛郎、织女分离之景,抒发自己的离愁。

      ③一语双关。上下片的后三句都语意双关。上片三句表面写天上的分别,实则写人间有情男女的离别。下片三句表面写天气阴晴变化,实则写人的悲喜交集,由喜而悲。构思新颖别致。

      ④语句叠用(反复)。上片,叠用三个“浮槎”,写有情人划着木筏,游来荡去,终不得相会聚首。将离别的幽怨表现的淋漓尽致。下片,叠用三个“霎儿”,写天气阴晴不定,忽风忽雨,大概牛郎织女还在分离吧。将离别的幽怨表现的淋漓尽致。

      (答其中的三个技巧,并能分析鉴赏即可)

      行香子·树绕村庄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翻译

      绿树绕着村庄,春水溢满池塘,淋浴着东风,带着豪兴我信步而行。小园很小,却收尽春光。桃花正红,李花雪白,菜花金黄。

      远远一带围墙,隐约有几间茅草屋。青色的旗帜在风中飞扬,小桥矗立在溪水旁。偶然乘着游兴,走过东面的山冈。莺儿鸣啼,燕儿飞舞,蝶儿匆忙,一派大好春光。

      注释

      陂塘:池塘。

      徜徉:自由自在来回地走动。

      飚:飞扬,飘扬。

      青旗:青色的酒幌子。

      鉴赏二

      这首词描绘春天的田园风光,写景抒情朴质自然,语言生动清新。唐、五代、北宋的词一般都是描写男女之情夫妇之爱,像这样用朴素的语言、轻快的格调描写农家风景的,可谓异类,与秦观的一贯词风也不大相同。

      上片先从整个村庄起笔,一笔勾勒其轮廓,*凡而优美。“绕”字与“满”字显见春意之浓,是春到农村的标志景象,也为下面抒写烂漫春光做了铺垫。“倚东风”二句承上而来,“东风”言明时令,“豪兴”点名心情,“徜徉”则写其怡然自得的神态,也表现了词人对农村景色的喜爱。“小园”五句,集中笔墨特写春之一隅。色彩鲜明,暗含香气,绚烂多彩而又充满生机,达到了以点带面的'艺术效果。

      下片“远远围墙”四句,作者的视野由*放远。周墙,茅堂,青旗,流水,小桥,动静相生,风光如画,而又富含诗蕴,引入遐想。这几句也颇似辛弃疾《鹧鸪天·和子似山行韵》词中:“山远*,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的意境。“偶然乘兴,步过东冈”,照应上文的“豪兴徜徉”,进一步写其怡然自得情状。“正莺儿啼”三句,仍是特写春之一隅,地点却已经转到田野之中。与上阕对应部分描写静静绽放的开花植物不同,这里集中笔力写的是动感极强、极为活跃的虫鸟等动物;“啼”、“舞”、“忙”三字概括准确,写春的生命活力,更加淋漓尽致。比起小园来,是别一种春光。

      全词写景状物,围绕词人游春足迹这个线索次第展开,不慌不忙而意趣自出;结构方面上节片完垒对称,组成两副相对独立的活动图画,相互辉映而又和谐统一。在艺术创新上,是自有其特色的。

      词人运用通俗、生动、朴素、清新的语言写景状物;使朴质自然的村野春光随词人轻松的脚步得到展现。全词下笔轾灵,意兴盎然,洋溢着一种由衷的快意和舒畅,如此风格情调在秦观的词中并不多见,但崭然一出便别开一番天地,对后代词曲在题材和意境的开拓方面有较大影响。

      创作背景

      该词大约作于作者创作早期的熙宁年间,当时作者家居,尚未出仕。在此期间作者也曾写过同类题材的《田居四首》等诗,也曾写过一些学*乡言土语的诗词。

      鉴赏

    [阅读全文]...

2022-05-03 17:50:47
  • 笑歌行古诗词鉴赏

  • 写作
  • 笑歌行古诗词鉴赏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笑歌行古诗词鉴赏,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古诗原文

      笑矣乎,笑矣乎。

      君不见曲如钩,古人知尔封公侯。

      君不见直如弦,古人知尔死道边。

      张仪所以只掉三寸舌,苏秦所以不垦二顷田。

      笑矣乎,笑矣乎。

      君不见沧浪老人歌一曲,还道沧浪濯吾足。

      *生不解谋此身,虚作离骚遣人读。

      笑矣乎,笑矣乎。

      赵有豫让楚屈*,卖身买得千年名。

      巢由洗耳有何益,夷齐饿死终无成。

      君爱身后名,我爱眼前酒。

      饮酒眼前乐,虚名何处有。

      男儿穷通当有时,曲腰向君君不知。

      猛虎不看几上肉,洪炉不铸囊中锥。

      笑矣乎,笑矣乎。

      宁武子,朱买臣,扣角行歌背负薪。

      今日逢君君不识,岂得不如佯狂人。

      译文翻译

      真可笑呀,真可笑,君不见曲如钩吗,古人知此可以封公侯;

      君不见直如弦吗,古人知此可要死道边。

      张仪之所以愿鼓三寸不烂之舌,苏秦之所以不愿种洛阳负郭二顷田,皆是此由之故也。

      真可笑呀,真可笑,君不见沧浪老人唱一曲吗,“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可怜的屈大夫,连自己保身都无术,却虚作《离骚》教人读。

      真可笑呀,真可笑,赵国有个豫让,楚国有个屈*,卖身却只买得千载虚名。

      许由洗耳又有什么用?伯夷和叔齐饿死也至无所成。

      君爱身后之名,我爱眼前之酒。

      饮酒眼前即能享乐,虚名身后又在何处?

      男儿穷通当有时,今日之不遇,并非将来也没有时机。

      如今我曲腰向君,君却不明白这个道理。

      猛虎向来不食案上之死肉,洪炉也不铸囊中锥一类的小玩意儿。

      真可笑呀,真可笑,宁武子和朱买臣,当年也是叩着牛角唱歌,背着柴薪诵书。

      这些一时遭困顿的贤土若今日逢君,君却看不出来,岂不令人佯狂而傲世哉!

      注释解释

      曲如钩:《后汉书》志第一三《五行志一》引京都童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张仪”句:张仪,战国时纵横家,魏国人。游说入秦,首创连横,先后任秦相、魏相。《史记·张仪列传》:张仪通楚,“掠笞数百,不服,释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观吾舌尚在不?’其妻笑曰:‘舌在也。’仪曰:‘足矣。’”《汉书·蒯通传》:“郦生一士,伏轼掉三寸舌,下齐七十余城。”颜师古注:“掉,摇也。”⑶“苏秦”句:苏秦,战国时纵横家,洛阳人。倡六国合纵抗秦。《史记·苏秦列传》:“苏秦喟然叹曰:‘此一人之身,富贵则亲戚畏惧之,贫贱则轻易之,况众人乎?且使我有洛阳负郭田二顷,吾岂能佩六国相印乎?”二顷田,全唐诗本作一顷田。误。

      “沧浪”二句:《楚辞·渔父》:“渔夫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虚作”句:指屈原。

      “赵有”句:豫让,春秋战国间人。始事范中行氏而不悦,去而投知伯。知伯宠之。及三晋分知氏,赵襄子最怨知伯,而将其头为饮器。豫遁逃,变姓名为刑人,入宫欲刺襄子未果。豫让又漆身为厉,灭须去眉,自刑变容,又吞炭哑音,一再谋刺襄子,均不果。后被兵包围,请求襄子衣而击之,呼曰:“而可以报知伯矣!”遂伏剑而死。事见《战国策·赵策一》。屈*,即屈原。事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洗耳:皇甫谧《高士传》卷上《许由》:“尧又召为九州长,由不欲闻之,洗耳于颖水滨。时其友巢父牵犊欲饮之,见由洗耳,问其故,对曰:‘尧欲召我为九州长,恶闻其声,是故洗耳。’”

      夷齐:伯夷、叔齐二人。《史记·伯夷列传》:“武王已*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遂饿死于首阳山。”

      “猛虎”句:猛虎,含有苛政之意。看,观察,注意。机上肉,机同几,全唐诗本作几上肉。指案板上的肉。比喻任人宰割者。《新唐书》卷一二○《桓言范传》:“会日暮事遽,言范不欲广杀,因曰:‘(武)三思机上肉尔,留为天子藉手。’”

      “洪炉”句:洪炉,指天地。《庄子·大宗师》:“今一以天地为大炉,造化为大冶。”《抱朴子·勗学》:“鼓九阳之洪炉,运大钧乎皇极。”引申为陶冶锤炼人才的环境,薛逢《送西川杜司空赴镇》诗:“莫遣洪炉旷真宰,九流人物待陶甄。”铸,熔炼金属以成器。囊中锥,比喻有才能而未展露的人。《史记·*原君列传》:“*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也。’”周昙《咏史诗·毛遂》:“不识囊中颖脱锥,功成方信有英奇。”此句意谓熔炼人才的洪炉,不铸就像囊中之锥这样有才能而未展露的人。也即设有使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

      宁武子:王本注云:“岂武子是戚之字耶。”《吕氏春秋·举难篇》:“宁戚欲干齐桓公,穷困无以自进。于是为商旅将任车以至齐,暮宿于郭门之外。桓公郊迎客,夜开门辟任车,……宁戚饭牛居车下,望桓公而悲,击牛角疾歌。桓公闻之,抚其仆之手曰:‘异哉,之歌者非常人也。’命后车载之。”叩角,指击牛角。朱买臣:汉武帝时人,官至会稽太守。《汉书·朱买臣传》:“朱买臣,字翁子,吴人也。家贫,好读书,不治产业。常艾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其妻亦负载相随,数止买臣毋歌讴道中。买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买臣笑曰:‘我年五十当富贵,今已四十余矣。汝苦日久,待我富贵报汝功。’妻恚怒曰:‘如公等,终饿死沟中耳,何能富贵?’买臣不能留,即听去。其后买臣独行歌道中,负薪墓间。”背负薪,《乐府诗集》作皆负薪。

      佯狂,《史记·殷本纪》:“箕子惧,乃佯狂为奴。”佯狂即装疯。

      创作背景

      至德二载(757),李白五十七岁。正月,永王军次寻阳,李白下山人幕。作《永王东巡歌十一首》言志抒怀,旨在思抒奇计以济时艰。二月,皇室内讧,兄弟交兵。永王兵败丹阳,李白于乱军中仓皇逃亡,旋陷寻阳狱中。有鸣冤求援之作多首。

      诗文赏析

      此诗可分为四段。每段都是以“笑矣乎”开头。第一段,诗人化用汉代童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来讽刺是非错位、黑自颠倒的丑恶社会现实。接着举了战国时张仪、苏秦的例子来说明“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的现象。张仪和苏秦是战国时有名的纵横家。他们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权诈之术,取得了人主的信任。张仪曾作过秦国的丞相,而苏秦却能佩六国相印,成了纵约长。他们都凭着“曲如钩”的本领,成了显赫一时的权贵。如果他抱诚守直,老老实实在家种地的话,说不定他们早就饿死在道边了。李白的这些诗句,借古讽今,旨在揭露当时国君昏聩,才使得象张仪、苏秦那样朝秦暮楚、反复无常的小人,一个个受宠得势,而象自己守直不阿的人,却只能作阶下囚了。

    [阅读全文]...

2022-05-18 17:58:39
  • 长歌行诗词鉴赏

  • 阅读,文学
  • 长歌行诗词鉴赏

      鉴赏是对文物、艺术品等的鉴定和欣赏。人们对艺术形象进行感受,理解和评判的思维活动和过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长歌行诗词鉴赏,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长歌行

      作者:汉无名氏 朝代:汉代 体裁: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原文赏析

      本诗选自《乐府诗集》乐府原是汉武帝刘彻设置的音乐机关,专门制作乐章并采集整理歌谣和文人的诗来配乐曲,以备朝廷祭祀和宴会时演奏。后来把乐府搜集、整理、保存的诗歌叫做“乐府”。它也就成为继《诗经》、《楚辞》而起的新诗体。以民歌俗曲为主的乐府诗,常见的有“歌”、“行”、“吟”、“曲”、等形式。本诗属于歌形体,歌形体形式自由,多用五言、七言或杂言,富于变化。

      1、四时的变化,万物的盛衰各有其时。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园中青葵,一片青翠,金黄的花儿饱沾朝露,正期待着日光把它晒干。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红日升起,阳光散布恩惠,把温暖无私地施舍给万物。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秋天将至,花儿凋谢,草木枯黄的衰败景象怎能不让人忧虑、担心呢?

      从春天的生机盎然到秋天的萧条冷落,寓意人生也是如此,告戒人们要趁着青春年少的大好时光努力奋斗。

      2、劝勉人们要及时努力,不可蹉跎岁月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所有的河流都向东直奔大海,什么时候才再向西流回呢?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如果少壮时代不发奋图强,那么年老力衰时,悲伤悔恨也来不及了。

      本诗造语*淡,但细加体味就会觉得意味深长。诗句不多,感染力却极强。

      诗的主旨在结尾两句,但诗人的思想又不是赤裸裸地推出,而是从现实世界中撷取出富有美感的具体形象,寓教于审美之中。

      长歌行(节录)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译文

      园中的葵菜呵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

      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

      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赏析]

      乐府诗是最能代表汉代诗歌成就的一种体裁。它常采用赋、比、兴、互文、反复歌咏的修饰手法及铺陈、对比、烘托等技巧状物抒情,这首《长歌行》便代表了这种特色。

      “青上园中葵”四句描述了春天的景象。清晨、朝露、青葵、阳光,这是一副多么生机盎然的图画。春回大地,万物生长,大自然赐与人间春光和恩泽。诗人的欣喜,感激之情力透纸背,随即又抒发了悲壮的情绪。“哀”字既是对萧瑟景象的描述,又是对惋惜心情的表达。

      接着联想到百川归海、一去不回,并以此来比喻韶光之匆匆易逝。最后感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劝勉世人要珍惜光阴,有所作为。全诗从青葵起兴,联想到四季变化;又以江河作比,得出应当抓紧时间、奋发努力的结论,其比、兴手法是很明显的。

      《长歌行》属汉乐府《相和歌、*调》两首中的第一首。“长歌”适宜表达深沉的感情,这一首娓娓道来,有描述,有抒情,有叹惋,也有劝勉,使整首诗含蕴细腻,余意无穷。既继承了“歌以咏志”的传统,又极富形式上的美感,便于反复吟诵。

      长歌行(节录)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注释]

      1.青青:植物生长得旺盛时颜色。2.晞(xī):晒干。3.阳春:暖和的春天。4.德泽:恩惠。5.秋节:秋季。6.焜(kūn)黄:枯黄色。7.华:同“花”。8.老大:年老。9.徒:徒然。

      [今译]

      河水滔滔流向东海,怎么可能再往回流呢?少壮年华不努力有所作为,待到年纪老时,就是懊悔悲伤也没有用。

    [阅读全文]...

2022-04-23 19:51:59
  • 《燕歌行·并序》古诗词

  • 《燕歌行·并序》古诗词

      在日常学*、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燕歌行·并序》古诗词,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原文】

      《燕歌行·并序》

      作者:高适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筋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风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注解】

      1、《燕歌行》:乐府《相和歌辞·*调曲》旧题,前人曹丕、萧绎、庾信所作,多为思妇怀念征夫之意。

      2、御史大夫张公:此指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开元二十三年张因与契丹作战有功,拜辅国大将军兼御史大夫。遂恃功骄纵,不恤士卒,开元二十六年(738),其部将败于契丹,张却隐瞒败绩,虚报战功,并贿赂奉命前去调查的牛仙童。高适从"客"处得悉实情,乃作此诗以"感征戍之事"。

      3、"汉家"四句:开元十八年(730)五月,契丹及奚族叛唐,此后唐与契、奚之间战事不断(参《通鉴》213卷)。汉将:指张守珪将领。"非常赐颜色":破格赐予荣耀。

      4、摐金伐鼓:军中鸣金击鼓。榆关:山海关。逶迤:连绵不断。碣石:山名,在今河北昌黎县北。此借指东北沿海一带。

      5、羽书:插有羽毛的紧急军事文书。瀚海:大沙漠。猎火:狩猎时所举之火。狼山:阴山山脉西段,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此外借瀚海、狼山泛指当时战场。

      6、凭陵:逼压。

      7、穷秋:深秋。腓(一作衰):变黄。隋虞世基《陇头吟》"穷秋塞草腓,塞外胡尘飞"。

      8、"身当"二句:一写主帅受皇恩而轻敌;一写战士拼死苦战也未能冲破敌人的包围。

      9、铁衣:借指将士。《木兰辞》:"寒光照铁衣"。玉箸:白色的筷子,比喻思妇的泪水如注。

      10、城南:长安城南,当时是百姓居住区;蓟北:唐蓟州治所在渔阳(今天津蓟县)。此泛指东北战场。

      11、边风飘飖:一作边庭飘飘,形容边塞战场动荡不宁。绝域:更遥远的边陲。"更何有":更加荒凉不毛。

      12、三时:早、午、晚。阵云:战云。刁斗:军中夜里巡更敲击报时用的铜器。

      13、死节:为节义而死,此指国捐躯。

      14、李将军:指汉将军李广,能征善战,在战场上常身先士卒,又体恤将士,被后世视为好将军的典范。事见《史记·李将军传》。

      【注解】:

      1、元戎:主帅,指幽州节度使张守啤

      2、啵夯鳎

      3、金:钲,行军乐器。

      4、极边土:临边境的尽头。

      5、胡骑句:意谓敌人来势凶猛,像疾风暴雨。凭陵:侵凌。

      6、身当两句:意谓战士们身承朝庭的恩遇,常常不顾敌人的凶猛而死战,但仍未能 解除重围。

      7、铁衣:指远征战士。

      8、玉筋句:指战士们想象他们的妻子,必为思夫远征而流泪;玉筋:旧喻妇女的眼 泪。

      9、蓟北:唐蓟州治所在渔阳,今天津蓟县,这里泛指东北边地。

      10、刁斗:军中打更用的铜器。

      【韵译】:

      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 有个随从主帅出塞回来的人, 写了《燕歌行》诗一首给我看。 我感慨于边疆战守的事, 因而写了这首《燕歌行》应和他。

      东北边境上的烽烟尘土蔽日遮天; 将领们为扫*凶敌辞家上了前线。

      好男儿本看重驰聘沙场为国戍边; 汉家天子对这种精神又格外赏脸。

      敲锣打鼓队伍雄赳赳开出山海关; 旌旗蔽日在北方的海边蜿蜓不断。

    [阅读全文]...

2022-01-06 15:04:00
  • 《陇西行》诗词鉴赏

  • 《陇西行》诗词鉴赏

      古诗原文

      汉主东封报太*,无人金阙议边兵。

      纵饶夺得林胡塞,碛地桑麻种不生。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陇戍三看塞草青,楼烦新替护羌兵。

      同来死者伤离别,一夜孤魂哭旧营。

      黠虏生擒未有涯,黑山营阵识龙蛇。

      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诗文赏析

      《陇西行》是乐府《相和歌·瑟调曲》旧题,内容写边塞战争。陇西,即今甘肃宁夏陇山以西的地方。这首《陇西行》诗反映了唐代长期的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虚实相对,宛若电影中的蒙太奇,用意工妙。诗情凄楚,吟来潸然泪下。诗人共写了《陇西行四首》,此处赏析第二首。

      首二句以精炼概括的语言,叙述了一个慷慨悲壮的激战场面。唐军誓死杀敌,奋不顾身,但结果五千将士全部丧身“胡尘”。“誓扫”、“不顾”,表现了唐军将士忠勇敢战的气概和献身精神。汉代羽林军穿锦衣貂裘,这里借指精锐部队。部队如此精良,战死者达五千之众,足见战斗之激烈和伤亡之惨重。

      接着,笔锋一转,逼出正意:“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这里没有直写战争带来的悲惨景象,也没有渲染家人的悲伤情绪,而是匠心独运,把“河边骨”和“春闺梦”联系起来,写闺中妻子不知征人战死,仍然在梦中想见已成白骨的丈夫,使全诗产生震撼心灵的悲剧力量。知道亲人死去,固然会引起悲伤,但确知亲人的下落,毕竟是一种告慰。而这里,长年音讯杳然,征人早已变成无定河边的枯骨,妻子却还在梦境之中盼他早日归来团聚。灾难和不幸降临到身上,不但毫不觉察,反而满怀着热切美好的希望,这才是真正的悲剧。

      明代杨慎《升庵诗话》认为,此诗化用了汉代贾捐之《议罢珠崖疏》“父战死于前,子斗伤于后,女子乘亭鄣,孤儿号于道,老母、寡妻饮泣巷哭,遥设虚祭,想魂乎万里之外”的文意,称它“一变而妙,真夺胎换骨矣”。贾文着力渲染孤儿寡母遥祭追魂,痛哭于道的悲哀气氛,写得沉痛而富有情致。文中写家人“设祭”、“想魂”,已知征人战死。而陈陶诗中的少妇则深信丈夫还活着,丝毫不疑其已经死去,几番梦中相逢。诗意更深挚,情景更凄惨,因而也更能使人一洒同情之泪。

      这诗的跌宕处全在三、四两句。“可怜”句紧承前句,为题中之义;“犹是”句荡开一笔,另辟新境。“无定河边骨”和“春闺梦里人”,一边是现实,一边是梦境;一边是悲哀凄凉的枯骨,一边是年轻英俊的战士,虚实相对,荣枯迥异,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一个“可怜”,一个“犹是”,包含着多么深沉的感慨,凝聚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赞赏此诗后二句“用意工妙”,但指责前二句“筋骨毕露”,后二句为其所累。其实,首句写唐军将士奋不顾身“誓扫匈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次句写五千精良之兵,一旦之间丧身于“胡尘”,确实令人痛惜。征人战死得悲壮,少妇的命运就更值得同情。所以这些描写正是为后二句表现少妇思念征人张本。可以说,若无前二句明白畅达的叙述描写作铺垫,想亦难见后二句“用意”之“工妙”。

      《陇西行》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

      【赏析】:

      这是王维用乐府旧题写的一首边塞诗。

      诗一开头,便写告急途中,军使跃马扬鞭,飞驰而来,一下子就把读者的注意力紧紧吸引住了。一、二句形容在“一走马”、“一扬鞭”的瞬息之间,“十里”、“五里”的路程便风驰电掣般地一闪而过,以夸张的语言渲染了十万火急的紧张气氛,给人以极其鲜明而飞动的形象感受。中间两句,点明了骑者的身份和告急的事由。一个“围”字,可见形势的严重。一个“至”字,则交代了军使经过“走马”、“扬鞭”的飞驰疾驱,终于将军书及时送到。最后两句,补充交代了气候对烽火报警的影响。按理,应当先见烽火,后到军书。然而现在,在接到军书之后,举目西望,却只见漫天飞雪,一片迷茫,望断关山,不见烽烟。是因雪大点不着烽火呢,还是点着了也望不见呢?反正是烽火联系中断了。这就更突出了飞马传书的刻不容缓。写到这里,全诗便戛然而止了,结得干脆利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尽管写形势危急,气氛紧张,而诗中表现的情绪却是热烈、镇定和充满自信的。

      这首诗,取材的.角度很有特色。它反映的是边塞战争,但并不正面描写战争。诗人的着眼点既不在军书送出前边关如何被围,也不在军书送至后援军如何出动,而是仅仅撷取军使飞马告急这样一个片断、一个侧面来写,至于前前后后的情况,则让读者自己用想象去补充。这种写法,节奏短促,一气呵成,篇幅集中而内蕴丰富,在艺术构思上也显得不落俗套。

      古诗原文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

      译文翻译

      告急的军使跃马扬鞭,飞驰而来,一走马便是十里,一扬鞭便是五里,漫长的路程风驰电掣般一闪而过。这是西北都护府的军使,他传来了加急的军书,报告匈奴的军队已经包围了我大唐的西域重镇酒泉。在接到军书之后,举目西望,却只见漫天飞雪,一片迷茫,望断关山,不见烽烟的痕迹,原来军中的烽火联系已经中断了。

      注释解释

      陇西行:乐府古题,又名“步出夏门行”,属《相和歌·瑟调曲》。陇西,陇山之西,在今甘肃省陇西县以东。

      都护:官名。汉代设置西域都护,唐代设置六大都护府以统辖西域诸国。

      匈奴:这里泛指中国北部和西部的少数民族。酒泉:郡名,在今酒泉市东北。

      关山:泛指边关的山岳原野。

      烽戍:烽火台和守边营垒。古代边疆告警,以烽燧为号,白天举烟为“燧”,夜晚举火为“烽”。戍,一本作“火”。断:中断联系。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前后。当时王维以监察御史身份,奉使出塞,出参河西节度使崔希逸幕府。

      诗文赏析

      从体裁上看,这首诗属于古体诗,从题材上看,这首诗属于边塞诗。

      诗一开头,便写告急途中,军使跃马扬鞭,飞驰而来,一下子就把读者的注意力紧紧吸引住了。一、二句形容在“一走马”“一扬鞭”的瞬息之间,“十里”“五里”的路程便风驰电掣般地一闪而过,以夸张的语言渲染了十万火急的紧张气氛,给人以极其鲜明而飞动的形象感受。这是两个倒装句,按一般的写法是:一走马十里,一扬鞭五里。但是这样写,一个五言的句子上三下二,不符合诗歌语言的正常节奏,读起来拗口。像这样“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不仅上口,也因为将“十里”“五里”提前,加以强调,而突出了马的速度之快。中间两句,点明了骑者的身份和告急的事由。一个“围”字,可见形势的严重。一个“至”字,则交代了军使经过“走马”“扬鞭”的飞驰疾驱,终于将军书及时送到。最后两句,补充交代了气候对烽火报警的影响。按理,应当先见烽火,后到军书。然而如今在接到军书之后,举目西望,却只见漫天飞雪,一片迷茫,望断关山,不见烽烟。是因雪大点不着烽火呢,还是点着了也望不见,反正是烽火联系中断了。这就更突出了飞马传书的刻不容缓。写到这里,全诗便戛然而止了,结得干脆利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尽管写形势危急,气氛紧张,而诗中表现的情绪却是热烈、镇定和充满自信的。

      这首诗,取材的角度很有特色。它反映的是边塞战争,但并不正面描写战争。诗人的着眼点既不在军书送出前边关如何被围,也不在军书送至后援军如何出动,而是仅仅撷取军使飞马告急这样一个片断、一个侧面来写,至于前前后后的情况,则让读者自己用想象去补充。这种写法,节奏短促,一气呵成,篇幅集中而内蕴丰富,在艺术构思上也显得不落俗套。

    [阅读全文]...

2022-06-13 06:09:30
行的诗词 - 句子
行的诗词 - 语录
行的诗词 - 说说
行的诗词 - 名言
行的诗词 - 诗词
行的诗词 - 祝福
行的诗词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