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曹丕名言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曹丕名言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曹丕名言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曹丕名言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曹丕《燕歌行二首·其一》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曹丕《燕歌行二首·其一》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曹丕《燕歌行二首·其一》
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曹丕《燕歌行二首·其一》
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曹丕《杂诗二首》
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曹丕《杂诗二首》
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曹丕《燕歌行二首·其一》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曹丕《燕歌行二首·其一》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曹丕《燕歌行二首·其一》
展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曹丕《杂诗二首》
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曹丕《杂诗二首》
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曹丕《杂诗二首》
天汉回西流,三五正纵横。——曹丕《杂诗二首》
向风长叹息,断绝我中肠。——曹丕《杂诗二首》
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曹丕《杂诗二首》
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曹丕《杂诗二首》
吴会非吾乡,安能久留滞。——曹丕《杂诗二首》
阳春无不长成,草木群类,随大风起。——曹丕《大墙上蒿行》
零落若何翩翩,中心独立一何茕。——曹丕《大墙上蒿行》
四时舍我驱驰,今我隐约欲何为?——曹丕《大墙上蒿行》
生居天壤间,忽如飞鸟栖枯枝。——曹丕《大墙上蒿行》
冬被貂鼲温暖,夏当服绮罗轻凉。——曹丕《大墙上蒿行》
不及君少壮之时,乘坚车、策肥马良。——曹丕《大墙上蒿行》
上有沧浪之天,今我难得久来视。——曹丕《大墙上蒿行》
御左右,奈何致福祥?——曹丕《大墙上蒿行》
知名前代,咸自谓丽且美,曾不如君剑良绮难忘。——曹丕《大墙上蒿行》
冠青云之崔嵬,纤罗为缨,饰以翠翰,既美且轻。——曹丕《大墙上蒿行》
表容仪,俯仰垂光荣。——曹丕《大墙上蒿行》
风尘不起,天气清凉。——曹丕《大墙上蒿行》
女娥长歌,声协宫商。——曹丕《大墙上蒿行》
感心动耳,荡气回肠。——曹丕《大墙上蒿行》
酌桂酒,脍鲤鲂。——曹丕《大墙上蒿行》
与佳人期为乐康。——曹丕《大墙上蒿行》
今日乐,不可忘,乐未央。——曹丕《大墙上蒿行》
为乐常苦迟,岁月逝,忽若飞。——曹丕《大墙上蒿行》
知音识曲,善为乐方。——曹丕《善哉行·有美一人》
感心动耳,绮丽难忘。——曹丕《善哉行·有美一人》
离鸟夕宿,在彼中洲。——曹丕《善哉行·有美一人》
嗟尔昔人,何以忘忧。——曹丕《善哉行·有美一人》
魏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豫州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220年—226年在位)。魏武帝曹操次子,与正室卞夫人的嫡长子。
曹丕自幼文武双全,博览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丕击败了其弟曹植,被立为魏王世子。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逝世,曹丕继任丞相、魏王。同年,受禅登基,以魏代汉,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的统治,建立了魏国。
曹丕在位期间,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于黄初元年(220年)命其制定九品中正制,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而且*定了青州、徐州一带的割据势力,最终完成了北方的统一。对外*定边患,击退鲜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复在西域的建置。曹丕于诗、赋、文学皆有成就,尤擅长于五言诗,与其父曹操和弟曹植,并称“建安三曹”,今存《魏文帝集》二卷。另外,曹丕著有《典论》,当中的《论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有系统的文学批评专论作品。
黄初七年(226年),曹丕病逝于洛阳,时年四十岁。谥号文帝,庙号高祖(《资治通鉴》作世祖),葬于首阳陵。
乐府
《临高台》
《诗纪》云:此曲三段,辞不相是“鹄欲南游”以下乃古辞《飞鹄行》也。汉曲大略意同。 临台行高,高以轩。下有水清且寒,中有黄鹄往且翻。行!为臣当尽忠,愿(令)[今]皇帝陛下三干岁,宜居此宫。鹄欲南游,雌不能随。我欲躬衔汝,口噤不能开。[我]欲负之,毛衣摧颓。五里一顾,六里徘徊。
《钓竿》
崔豺《古今注》云:钓竿者,伯常子避仇河滨为渔者,其妻思之而作也。每至河侧辄歌之。后司马相如作《钓竿诗》,遂传为乐曲,汉辞今亡。 东越河济水,遥望大海涯。钓竿何珊珊,鱼尾何簁簁。行路之好者,芳饵欲何为。
《十五》
《古今乐录》云:十五歌,文帝辞,后改歌瑟调西山,此似未全。
登山而远望,溪谷多所有。楩楠千馀尺,众草芝盛茂,华叶耀人目。五色难可纪。雉雊山鸡鸣,虎啸谷风起。号罴当我道,狂顾动牙齿。 《陌上桑》
弃故乡,离室宅,远从军旅万里客。披荆棘,求阡陌,侧足独窘步,路局苲。虎豹啤动,鸡惊禽失,群鸣相索。登南山,奈何蹈盘石,树木丛生鬱差错。寝篙草,荫松柏,涕泣雨面沾枕*。伴旅单,稍稍日零落。惆怅且自怜,相痛惜。
《短歌行》
《古今乐录》云:王僧虔《技录》曰:《短歌行》“仰瞻”一曲,此曲声制最美,辞不可入乐府。
仰瞻帏幕,俯察几筵,其物如故,其人不存。一解神灵倏忽,弃我退迁,靡瞻靡恃,泣涕涟涟。二解哟哟游鹿,草草鸣麑,翩翩飞鸟,挟子巢栖。三解我独孤茕,怀此百离,忧心孔疚,莫我能知。四解人亦有言,“忧令人老”,嗟我白发,生一何早。五解长吟永叹,怀我圣考。曰:“仁者寿”,胡不是保。六解。(右一曲,为晋乐所奏。魏遗令节朔奏乐,魏文制此辞,自抚筝和歌,歌者云贵官弹筝,此也。)
《猛虎行》 与君媾新欢,托配于二仪。充列于紫微,升降焉可知。梧桐攀凤翼,云雨散洪池。
《燕歌行》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一解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多思肠,二解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三解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四解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五解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六解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七解。(多思肠一作思断肠。右一曲晋乐所奏。)
本篇属《相和歌。*调曲》。《乐府广题》说:“燕,地名。言良人从役于燕而为此曲。”此诗写妇人秋夜思念在远方作客的丈夫,是今存最早的一首完整的七言诗。诗歌采用景与情交融的手法来表现思妇内心的哀怨,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笔法极尽曲折之妙,几经掩抑往复,具有一唱三叹的韵致。故而沈德潜称:“子桓诗有文士气,一变乃父悲壮之*矣。要其便娟婉约,能移人情。”(《古诗源》卷五)(韦风娟)
《燕歌行》
别日何易会日难,山川悠远路漫漫。釉陶思君未敢言,寄(声)浮云往不还。涕零雨面毁容颜,谁能怀忧独不叹。展诗清歌聊自宽,乐往哀来摧肺肝。耿耿伏枕不能眠,披衣出户步东西,仰看星月观云间。飞鸧晨鸣声可怜。留连顾怀不能存。右一曲本辞。
明代胡应麟云:“子桓《燕歌》二首,开千古妙境。”(《诗薮》内编卷三)这是第二首,虽然未及第一首有名,但也写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写游子思妇之情,而能把情与景融合在一起,在总体诗境的构成上有天然浑质之妙。不过曹丕这两首《燕歌行》最大的贡献还是在于作为完整七言诗的出现上,萧子显在《南齐书。文学传论》中谓:“桂林湘水,*子之华篇,飞馆玉池,魏文之丽豪,七言之作,非此谁先?”考张衡《四愁诗》首句尚用“兮”字,仍不脱楚调。曹丕之作虽句句用韵颇为单调,但毕竟是完整的七言之作了。(亦夫) 《秋胡行》 尧任舜禹,当复何为。百兽率舞,凤凰来仪。得人则安,失之则危。唯贤知贤,人不易知。歌以咏言,诚不易移。鸣条之役,万举必全。明德通灵,降福自天。泛泛绿池,中有浮萍。寄身流波,随风靡倾。芙蓉含芳,菡萏垂荣。朝采其实,夕佩其英。采之遗谁,所思在庭。双鱼比目,鸳鸯交颈。有美一人,婉如清扬。知音识曲,善为乐方。右曲一作《浮萍篇》,“有美”四句,又见《善哉行》。
《秋胡行》
朝与佳人期,日夕殊不来。嘉看不尝,旨酒停杯。寄言飞鸟,告余不能。俯折兰英,仰结桂枝。佳人不在,结之何为。从尔何所之,乃在大海隅。灵若道言,贻尔明珠。企予望之,步立踌蹰。佳人不来,何得斯须。
《善哉行》其一
上山采薇,薄暮苦饥。溪谷多风,霜露沾衣。野雉群雊,猿猴相追。还望故乡。鬱何垒垒。高山有崖,林木有枝。忧来无方,人莫之知。人生如寄,多忧何为。今我不乐,岁月如驰。汤汤川流,中有行舟。随波转薄,有似客游。策我良马,被我轻裘。载驰载驱,聊以忘忧。岁一作日,如一作其。
本篇选自《魏文帝》集。此篇写客子怀乡之情,是四言诗中有名的作品。全诗用“上山采薇”发端,用意与《诗经。小雅》中《采薇》一片相似。诗歌通过一系列并不细致比较抽象的景物刻画,来表现诗人的游子之思,这种写景的粗糙正是魏诗的显著特色,故带有浑朴之气。诗中还采用了民歌中传统的双关手法,“林木有枝”与下句“人莫之知”音义双关。这就本于古《越人歌》:“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亦夫)
《善哉行》其二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研姿巧笑,和媚心肠。知音识曲,善为乐方。哀弦微妙,清气含芳。流郑激楚,度宫中商。感心动耳,绣丽难忘。离鸟夕宿。在彼中洲。延颈鼓翼,悲鸣相求。眷然顾之,使我心愁。嗟尔昔人,何以忘忧。
《同前》
朝日乐相乐,酣饮不知醉。悲弦激新声,长笛吹清气。弦歌感人肠,四座皆欢悦。寥寥高堂上,凉风入我室。持满如不盈,有德者能卒。君子多苦心,所愁不但一。慊慊下白屋,吐握不可失。众宾饱满归,主人若不悉。比翼翔云汉,罗者安所羁。冲静得自然,荣华何足为。
《同前》
朝游高台观,夕宴华池阴。大酋奉甘醪,狩人献嘉禽。齐唱发东舞,秦筝奏西音。有客从南来,为我弹清琴。五音纷繁会,柑者激微吟。淫鱼乘波听,踊跃自浮沈。飞鸟翻翔舞,悲呜集北林。乐极哀情来,寥亮摧肝心。清角岂不妙,德薄所不任。大哉子野言,弭弦且自禁。右二曲,为晋乐所奏。
《丹霞蔽日行》
丹霞蔽日,彩虹垂天。谷水潺潺,木落翩翩。孤禽失群,悲鸣云间。月盈则冲,华不再繁。古来有之,嗟我何言。 《折杨柳行》
西山一何高,高高殊无极,上有两仙童,不饮亦不食。与我一丸药,光耀有五色。服药四五日,身轻生羽翼。轻举乘浮云,候忽行万亿。流览观四海,茫茫非所识。彭祖称七百,悠悠安可原?老耽适西戎,于今竞不还。王乔假虚辞,赤松垂空言。达人识真伪,愚夫好妄传。迫念往古事,愦愦千万端。百家多迂怪。圣道我所观。右一曲为晋乐所奏。
《古今诗话》云:相州栖霞谷,乔顺二子服飞龙药,十年不饥。
《饮马长城窟行》
浮舟横大江,讨彼犯荆虏。武将齐贯婢,征人伐金鼓。长戟十万队,幽冀百石驾。发机若雷电,一发连四五。
《上留田行》
世居一何不同?上留田,富人食稻与(梁)[粱]。上留田!贫子食糟与糠。上留田I贫贱亦何伤?上留田!禄命悬在苍天。上留田!今尔叹息,将欲谁怨?上留田!
《大墙上篙行》
《古今乐录》云:王僧虔《技录》有《大墙上蒿行》,今不歌。
阳春无不长成,草木群类。随大风起,零落若何翩翩,中心独立一何茕!四时舍我驱驰,今我隐约欲何为?人生居天地间,忽如飞鸟栖枯枝。我今隐约欲何为?适君身体所服,何不您君口腹所尝?冬被貂鼲温暖,夏当服猗罗轻凉。行力自苦。我意欲何为?不及君少壮之时,乘坚车策肥马良。上有仓浪之天,今我难得久来视;下有蠕蠕之地,今我难得久来履;何不您意邀游,从君所喜?带我宝剑。今尔何为自低昂?悲丽*壮观,白如积雪,利若秋霜。骏犀标首,玉琢中央。帝王所服,辟除凶殃。御左右,奈何致福祥(一作服之御左右,除凶致吉祥)。吴之辟闾,越之步光,楚之龙泉,韩有墨阳,苗山之铤,羊头之钢,知名前代,咸自谓丽且美,曾不知君剑良绮难忘。冠青云之崔嵬,纤罗为缨,饰以翠翰,既美且轻。表容仪,俯仰垂光荣。宋之章甫,齐之高冠,亦自谓美,盖何足观。排金铺,坐玉堂。风尘不起,天气清凉。奏桓瑟,舞赵倡。女娥长歌,声协宫商。感心动耳,荡气回肠,酌桂酒,脍鲤鲂。与佳人期为乐康。前奉玉尼,为我行觞。今日乐,不可忘。乐未央。为乐常苦迟,岁月逝,忽若飞。为何自苦,使我心悲?
《艳歌何尝行》
何尝快乐无忧?但当饮醇酒,炙肥牛。长兄为二于石,中兄被貂裘。小弟虽无官爵,鞍马馺馺,往来王侯长者游。但当在王侯殿上,快独樗蒲六博,坐对弹棋。男儿居世,各当(驽)[努]力。蹙迫日暮,殊不久留。少小相触抵,寒苦常相随。忿恚患安足诤?吾中道与卿共别离。约身奉事君,礼节不可亏。上惭仓浪之天,下顾黄口小儿。奈何复老心皇皇,独悲谁能知?少小下为趋,曲前为艳。
《煌煌京洛行》
《古今乐录》云:王僧虔《技录》云,《煌煌京洛行》歌,文帝“园桃”一篇,《乐府解题》云:晋乐奏文帝夭夭园桃。
夭夭园桃,无子空长。虚美难假,偏轮不行。淮阴五刑,鸟尽弓藏。保身全名,独有子房。大愤不收,褒衣无带。多言寡诚,抵令事败。苏秦之说,六国以亡。倾侧卖主,车裂固当。贤矣陈轸,忠而有谋。楚怀不从,祸卒不救。祸夫吴起,智小谋大,西河何健,伏尸何劣。嗟彼郭生,古之雅人,智矣燕昭,可谓得臣。峨峨仲连,齐之高士,北辞千金,东蹈沧海。 《月重轮行》
三辰垂光,照临四海。焕哉何煌煌,悠悠与天地久长。愚见自前,圣睹万年。明暗相绝,何可胜言。
诗 《黎阳作》其一 朝发邺城,夕宿韩陵。霖雨载涂,舆人困穷。载驰载驱,休雨栉风。舍我高殿,何为泥中。在昔周武,爱暨公旦。载主而征,救民涂炭。彼此一时,惟天所赞。我独何人,馀不静乱。
《黎阳作》其二
殷殷其雷,濛濛其雨。我徒我车,涉此艰阻。遵彼洹湄,言刈其楚。班之中路,涂潦是御。磷磷大车,载低载昂。嗷嗷仆夫,载仆载僵。蒙涂冒雨,沾衣濡裳。
《黎阳作》
干骑随风靡,万骑正龙骧。金鼓震上下,干戚纷纵横。白族若素霓,丹旗发朱光。迫思太王德,胥宇识足减。经历万岁林,行行到黎阳。
《燕歌行》
作者:曹丕
秋风萧瑟天气凉,
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雁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
何为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
忧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
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
尔独何辜限河梁?
注释:
1、本篇属《相和歌辞·*调曲》。燕是北方边地,征戍不绝,所以《燕歌行》多半写离别。
2、摇落:凋残。
3、鹄:天鹅。
4、慊慊:空虚之感。淹留:久留。上句是设想对方必然思归,本句是因其不归而生疑问。
5、清商:乐名。清商音节短促,所以下句说“短歌微吟不能长”。
6、夜未央:夜已深而未尽的时候。古人用观察星象的方法测定时间,这诗所描写的景色是初秋的夜间,牛郎星、织女星在银河两旁,初秋傍晚时正见于天顶,这时银河应该西南指,现在说“星汉西流”,就是银河转向西,表示夜已很深了。
7、尔:指牵牛、织女。河梁:河上的桥。传说牵牛和织女隔着天河,只能在每年七月七日相见,乌鹊为他们搭桥。
翻译:
秋风萧瑟,天气清冷,
草木凋落,白露凝霜。
燕群辞归,天鹅南飞。
思念出外远游的良人啊,
我肝肠寸断。
思虑冲冲,怀念故乡。
君为何故,淹留他方。
贱妾孤零零的空守闺房,
忧愁的时候思念君子啊,
我不能忘怀。
不知不觉中珠泪下落,
打湿了我的衣裳。
拿过古琴,
拨弄琴弦却发出丝丝哀怨。
短歌轻吟,似续还断。
那皎洁的月光啊照着我的空床,
星河沉沉向西流,忧心不寐夜漫长。
牵牛织女啊远远的互相观望,
你们究竟有什么罪过,被天河阻挡。
赏析:
这是今存最早的一首完整的七言诗。它叙述了一位女子对丈夫的思念。笔致委婉,语言清丽,感情缠绵。这首诗突出的特点是写景与抒情的巧妙交融。
诗歌的开头展示了一幅秋*:秋风萧瑟,草木零落,白露为霜,候鸟南飞……这萧条的景色牵出思妇的怀人之情,映照出她内心的寂寞;最后几句以清冷的月色来渲染深闺的寂寞,以牵牛星与织女星的“限河梁”来表现思妇的哀怒,都获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诗歌在描述思妇的内心活动时,笔法极尽曲折之妙。比如,先是写丈夫“思归恋故乡”;继而设想他为何“淹留寄他方”,迟迟不归;再转为写自己“忧来思君不敢忘”,整日里在相思中过活;苦闷极了,想借琴歌排遣,却又“短歌微吟不能长”,只好望月兴叹了。如此娓娓叙来,几经掩抑往复,写出了这位女子内心不绝如缕的柔情。
这首诗仿柏梁体,句句用韵,于*线的节奏中见摇曳之态。王夫之称此诗“倾情,倾度,倾声,古今无两”,虽是溢美之辞;但此诗实为叠韵歌行之祖,对后世七言歌行的创作有很大影响。
这是曹丕《燕歌行》二首中的第一首。《燕歌行》是一个乐府题目,属于《相和歌》中的《*调曲》,它和《齐讴行》、《吴趋行》相类,都是反映各自地区的生活,具有各自地区音乐特点的曲调。燕(Yān)是西周以至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名,辖地约当今北京市以及河北北部、辽宁西南部等一带地区。这里是汉族和北部少数民族接界的地带,秦汉以来经常发生战争,因此历年统治者都要派重兵到这里戍守,当然那些与此相应的筑城、转输等各种摇役也就特别多了。拿最*的事实说,建安十二年(207)曹操北伐乌桓的战争,就发生在这古燕国的北部今辽宁省兴城一带。反映这个地区战争徭役之苦的作品,早在秦朝就有“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骨相撑拄”的民歌,到汉代更有了着名的《饮马长城窟》。曹丕的《燕歌行》从思想内容上说就是对这种文学作品的继承与发展。郭茂倩《乐府诗集》引《乐府解题》说:“魏文帝‘秋风’‘别日’二曲言时序迁换,行役不归,妇人怨旷无所诉也。”又引《乐府广题》说:“燕,地名也。言良人从役于燕,而为此曲。”这样来理解作品的内容是正确的。《燕歌行》不见古辞,这个曲调可能就创始于曹丕。这篇作品反映的是秦汉以来四百年间的历史现象,同时也是他所亲处的建安时期的社会现实,表现了作者对下层人民疾苦的关心与同情。
曹操的名言
1、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
2、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
3、月明星稀,乌雀南飞。
4、计行如转圜,事成如摧朽。
5、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6、莫不有终期,圣贤不能免,何为怀此忧?
7、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8、吾梦中好*;凡吾睡着,汝等切勿*前!何人杀吾*侍?
9、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
10、选明达法理者,使持典刑。
11、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
12、天地间,人为贵。
13、性不信天命之事。
14、为表不必三让,又勿得浮华。
15、心恬澹,无所愒(Kai) 欲。
16、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17、圣人之用兵,戢时而动,不得已而用之。
18、天子授予官爵,人臣上表辞让,不一定要三次。
19、辞爵逃禄,不以利累名,不以位亏德谓之让。
20、黜陟幽明。
2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22、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23、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24、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
25、选其乡之俊造者而教学之,庶几先王之道不废,而有以益于天下。
26、让礼一寸,得礼一尺。
27、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28、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29、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30、没有才能的人,不能立功,无益于国家,不得受禄赏。
3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32、明君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治*尚德行,有事赏功能。
33、未闻无能之人,不斗之士,并受禄赏,而可以立功兴国者也。
34、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35、士有偏短,庸可废乎!
36、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37、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38、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39、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40、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
41、恃武者灭,恃文者亡。
4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43、夫治定之化,以礼为首;拨乱之政,以刑为先。
1、生于乱世是为不幸,但如能变乱为治,岂非不幸中之大幸!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3、欲取胜他人,自己先要立于不败之地!
4、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5、宁可我负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负我。
6、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7、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龙乘时之变化,可比世之英雄!
建安二十五年,一代英雄曹操逝世,曹操的次子曹丕继承丞相、魏王之位,同年,他接受汉献帝的“禅让”,登基为帝,结束了汉朝四百余年的统治,建立了魏国,成为第一任正式的魏国皇帝,没过多久,刘备、孙权分别称帝,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曹丕在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的镜头不是很多,而且负面形象居多,比如逼迫其弟曹植七步作诗、逼汉献帝退位等。但其实,历史上的曹丕,不仅是一位开国皇帝,更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和诗人,与其父曹操、其弟曹植并称为“建安三曹”。
曹丕自幼文武双全,通晓诸子百家,擅长诗、文、赋,尤其是在诗歌方面,成就颇高,其七言古诗《燕歌行二首》可以说是后世七言诗的开创之作,更难得可贵的是,他著有文艺批评作品《典论》,其中的《论文》更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有系统的文学批评专著。
当得了皇帝,写得出名诗,作得了文艺批评,曹丕的一生,可以说是开挂的一生,不仅在三国的历史上,在所有的封建朝代中,也是屈指可数的。
曹丕最具代表性的诗歌之一,当数这首《燕歌行》了(燕歌行不见古辞,有许多人认为就是创始于曹丕),其在文学和诗歌形式上的影响力,都十分长远,所以我们重点来看一下这首著名的七言诗作。
燕歌行二首·其一
曹丕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小注:(1)慊慊[qiàn],指空虚或失意之感;(2)茕茕[qióng],指孤单寂寞的样子。
开头三句,“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渲染深秋肃杀的景象,为下面女主人公的出场而作铺垫。三句话,将视觉、听觉、感觉融为一体,给人一种凄凉、空旷、衰败的感觉,正是传统的悲秋情怀,正如宋玉笔下所说的:“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接着三句,女主人公登场,“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这位满面愁容、思君断肠的主人公,望着远方,自言自语,爱人离家已久,为何还不归来?一句“何淹留”,将女主人公的柔肠牵挂,是因为什么久留他方呢?是战争,生病,还是有了别人?因为胡思乱想,更增沉重的心情!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这三句描绘了女主人公在家独守空房的景象,他白天思君,晚上哭泣,令人感动。这一方面表现了她的孤寂无聊,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她的忠贞专一,除了思念爱人,她没有别的心思。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在秋夜的月色下,她取过瑶琴想要弹奏一曲,借以寄情,可是弹来弹去都是一些哀怨凄婉的短调,这更加令人断肠了。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明月透过帘幕照在了她空荡荡的床上,她发现后抬头一望,看到银河西转,才知道夜已经很深了。银河西转,极言夜之深,可见她临风而立,抚琴低吟,早已经过去很久很久了。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她看到了牛郎织女星,不禁充满了同情,质问苍天,为什么要将这有情人隔断在银河两边呢?这是双关的手法,也是说自己和爱人的处境,看似痴话,却表现了女主人公的一片情痴,她不接受这样的安排,所以她敢于质问苍天,这在古代是非常有勇气的。所以这个结尾,结的漂亮,言有尽而意无穷。
整体来看,曹丕的这首诗,思想不算复杂,题材也并非独创,但是在曹丕笔下,却将写景、抒情巧妙地融为一体,再通过对女主人公的心理描写,酝酿成了一篇凄婉哀怨的诗篇,辞藻华丽但不滥用,精心布局却又不带雕琢痕迹,足见这首诗艺术上的成功。难怪后世评价极高,王夫之说:“倾情倾度,倾色倾声,古今无两”;吴淇说:“风调极其苍凉,百十二字,首尾一笔不断,中间却具千曲百折,真杰构也”。
另外,《燕歌行》的七言形式,在诗歌发展史上也是非常具有开拓性的,《诗经》主体是四言诗,《楚辞》虽然是七言,但几乎每句话中都有一个“兮”字,还不是纯粹的七言,自《楚辞》之后,虽然偶有七言诗作,但多不纯粹,直到曹丕的《燕歌行二首》,句句压*声韵,清丽婉转,才真正摆脱了《楚辞》的羁绊。所以说,曹丕的开创之功,是不可磨灭的。
正史曹丕曹植七步诗
曹植广为流传的“七步诗”的故事,尤其“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诗句大家耳熟能详。以下是小整理的正史曹丕曹植七步诗,一起来看看正史三是否存在曹丕曹植七步诗的故事?
曹丕登基以前,曹操确实考虑过继承人问题,主要的人选就是曹丕、曹彰、曹植、曹熊四个嫡子。其中,曹熊体弱多病,首先推出了竞争。而曹操在问诸子的志向的时候,曹彰明确表示愿意为将,所以曹操派他去征讨匈奴(南匈奴),并取得了大胜。最后,实际形成了曹丕、曹植两个人争夺的局面。由于曹丕是长子,得到了诸如贾诩、司马懿在内的很多大臣的明确支持,但是曹魏的五大谋臣,二荀和郭嘉都死了,程昱年龄差不多到了80岁左右,所以曹操的主要谋士变成了贾诩、司马懿和刘晔,曹操对这三个人的意见还是很看重的。
史书中曹植并没有主动参与争夺储位,反而他手下人杨修、丁仪兄弟不停闹腾,想要扶曹植上位来谋取利益。曹操一开始就是对曹丕区别对待的,给很多儿子封了侯,唯独曹丕是五官中郎将、丞相副,在一门多侯的情况下,不封侯的那个是要继承老爹的爵位的。
所以曹操立曹丕为太子时的诏令“汝等悉为侯,而子桓独不封,而为五官中郎将,此是太子可知矣”。我觉得曹操的令文的意思是这样;你们闹腾什么,曹丕早就是我定的继承人,否认自己曾经欲立曹植引起的风波。刚开始曹操不做声,下面人以为有机会。曹老板的心思确定了,就不让人闹腾了。还说自己一开始就是让曹丕做接班人的,有推卸责任的'意味。中间曹操也只是摇摆不定。如果说曹操对曹丕不满意,想换个继承人,大概在建安十九年曹植被封为临淄侯的时候,然而在建安二十二年曹丕就成为太子,可见争储时间很短。
曹植主要是得到了杨修的支持。但是又由于曹植、杨修缺乏政治斗争经验,在很多地方都显示了不足。而三国志上又说杨修是袁术的外甥,所以曹操很不喜欢他,这肯定不是主要因素。曹操对杨修的父亲杨彪倒是很看不上,差点杀掉。所以,曹操在明确了立曹丕为太子以后,找借口杀掉了杨修,也标志着曹植集团的最终失败。
曹丕即位以后,首先杀掉了帮助曹植的二丁,让曹植回到了封国。一般来说,回到封国的人,是不能随便回首都的。曹植多次上书要求带兵打仗,可见至少他自认为曹丕对他没有任何的怀疑。
而在曹操去世的时候,曹彰曾经带兵来到邺城,也就是当时魏国(汉朝的国中国)的首都奔丧。实际上很可能有夺权之意,被贾逵劝说交出了兵权。后来曹彰很可能是被曹丕谋杀。
而相比于曹彰,曹植则活过了曹丕,死在曹睿一朝,还敢于在曹彰死的时候,写了一篇颇为露骨的批判曹丕的文章,所以可见,曹丕对于曹植,还是颇为容忍放纵的。并没有拿这个失败者,当做自己的政敌看待。
我们可以看三国演义里德七步诗和兄弟诗:
两肉齐道行,头上带凹骨。相遇块山下,郯起相搪突。二敌不俱刚,一肉卧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气不泄毕。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两首都是很不错的五言诗。可是,在三国时期,五言诗才刚刚出现(不带兮字的),像这种整齐地五言绝句和八旬诗是很难看到的。到了东晋隋唐的时候,才颇为常见。
认为曹丕对曹植狠毒无非是“七步诗”罢了,研究正史的话,还是不要相信了。因为所谓七步诗和兄弟诗都是*杜撰的。三国志没有记载!
关于曹丕曹植七步诗的真相
《七步诗》是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曹植的一首诗。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曹丕残害弟弟,表达了对曹丕的强烈不满,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和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沉郁愤激的思想感情。下面跟着小编来看看曹丕曹植七步诗的真相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曹丕真的逼迫曹植写过《七步诗》吗?
曹操去世后,长子曹丕继位。据说曹丕因为害怕几个弟弟与他争位,便夺了曹彰的兵权,还逼曹雄自杀,又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以“兄弟”为题即兴吟诗一首,但诗中不能现“兄弟”二字,不成便要处死他。曹植不假思索,立刻脱口而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听了以后潸然泪下,只是把曹植贬为安乡侯。那么,历史上真有曹植七步成诗的事吗?
从当时的具体情况来看,曹植不可能写出如此感情直露,矛头直指曹丕的诗作。曹丕即位后,作为曾经和曹丕争夺嗣位的曹植,处境之难可想而知,明里暗里都会受到曹丕的排斥和打击。身在屋檐下的曹植只能选择把不满的情绪藏在心里。并且,表面上还要表现出对曹丕诚惶诚恐。被贬为安乡侯的时候,曹植写了《谢初封安乡侯表》。黄初四年,又写过《封鄄城王谢表》。这些诗里虽然流露出难掩内心的苦闷,但还是努力把话说得很委婉、含蓄。在《赠白马王彪》中,曹植曾借手足离别之情来表达对当局的不满,但仍然措辞讲究,把矛头指向别处,对曹丕保持着恭敬的态度。从这些可以看出,曾遭受过多次迫害的曹植,已经变得非常谨慎。而“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之句显然是对曹丕的不顾骨肉亲情的揭批,是对他残害自己亲兄弟的强烈指责。这样的表达,与他一贯忍气吞声、低头做人的风格大为不符。
正史《三国志》和《资治通鉴》都没有记载曹丕让曹植七步成诗的事情。“七步成诗的”的说法源于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发;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愧色。”而《世说新语》带有小说的性质,不可作为实据。元末明初,《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把这个故事写进小说中,并发展了这个情节,从而使这首《七步诗》家喻户晓。
曹丕究竟有没有迫害曹植作《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身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七步诗》,据说是曹丕准备要杀曹植时,命令曹植走七步,曹植遭受迫害时所作。
但三刀却颇为怀疑!
以三刀看来,作古诗对现代不读书的人而言,确实难度不小,但对于曹植——人称天下才高十斗独占八斗的男人,不就是家常便饭么?而且曹家三父子在历史上建安文学时代都是文笔出众的佼佼者,出口作一首兄弟情谊的诗还不是砍瓜切菜?曹丕如果真要为难曹植,为啥偏偏要挑曹植最擅长的文学呢?所以此处有第一个漏洞:因为如果曹丕如果真要杀曹植,完全可以派他去领军打仗,然后打败回来再处置,这样杀得也是大家心服口服。
第二个疑点,姑且不论曹丕要曹植作诗的逻辑合理性,再来看看走七步作诗的时间问题。
走七步需要多少时间?这在传说中完全没有说。曹植可以走一步想一个小时说一句,也可以走两步再想一个小时说一句,想出第三步再想一个小时。也即七步诗的'难度等于一点难度也没有,因为没有限定一步走多长时间。真正有难度的除非曹丕下令曹植七秒内做出七步诗,或者每一步必须一秒内走完,但是根本没有吗!
第三个疑点,就是居然有小太监向卞夫人通风报信,然后卞夫人出场救下曹植!
姑且不论古代女人地位低下,也不说曹丕居然那么听话,区区一个太监,竟然在没有曹丕同意的情况下,会去为了救曹植搬救兵。
这个太监完全就是曹植同党吗!曹丕怎么可能会允许这样一个胆敢当着朝臣面子上,跟他唱反角的小太监在他身边,不早就咔嚓了么?
而且素来皇宫大院都是各类心机权术玩家的角斗场,这个小太监有什么胆量敢于干涉这类兄弟争权最忌讳的事情?退一万步来说,即使他跟曹植有交情,但是彼时曹丕已经登上大位,完全是赢家,作为人本能趋利避害,肯定要站在胜利者背后吗,怎么可能和落水狗一样的曹植明目张胆勾结?
第四个疑点,曹操刚死,曹丕初登大位,根基不稳。如果立刻就向曹植开刀,必然曹植这个派系的人脉离心,肯定要投靠刘皇叔和孙碧眼吗!曹丕是笨蛋吗?曹操有糊涂到连位置传给谁都不知道吗?他们都是那个时代站在顶点的成熟理性的政治家好不好?
当时外部环境刘皇叔和孙权都是割据一方的政治家,豪强和英雄,如果曹家这时内部有点风吹草动,必然会遭到二人联手搞趴下。
所以,曹丕即使是要动手搞曹植,至少也得等位置坐稳了,外面局势稳定了,才搞好不好,显然此时动曹植时机不对!
而对于这一点,金正恩同学不就活生生给大家演示了下如何在封建王朝度过*交接过渡期的例子么?
最后一个疑点,就是曹植被贬到甄城后,曹丕居然还去看望他,兄弟俩居然把酒言欢,不但没有兵刃相见,也没有毒酒害命。而且曹丕挂了后,曹植居然痛哭流涕还做赋凭吊。理论上讲,如果曹丕阵压迫曹植,此时他完全可以出来高唱凯歌埋葬蒋家王朝了,而不是哀悼好伐?
说完上述疑点,再来看看这个故事是怎么产生的。
首先这个故事不是记在《三国志》或者其它史书里面,而是记在《世说新语》里面,还有《三国演义》也拿来说事。
但《世说新语》是什么书,是专门猎奇搜集八卦类的小小道消息的书,根本不是史书。里面甚至还说曹彪暴毙也是因为吃了曹丕酒*的枣子后而死,完全就是黑曹丕的小报,完全是曹丕没给钱报复人家的好不好?而《三国演义》连东风都能被诸葛亮扇两下扇子就扇出来,也就更不靠谱了好不好?
所以,不能拿来当作事实来看,同样的《七步诗》除了世说新语说是曹植写的外,其他史书根本没有提及。而且从诗歌太过的风格和语感,完全跟“翩若惊鸿,宛若游龙,飘飘兮似流风之回雪,宛若兮如轻云之蔽月”“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纵横捭阖的曹植风格不搭调好不好?
再回到当时的历史情况来看,曹丕继承大位的历史过程。
虽然有说曹丕曹植争权,甚至杨修因为跟曹植走得*被咔嚓。但相比较于曹植的才华横溢,胸有大志,曹丕一样也是才情了得,“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比起子健的奔放飘逸,更有一种稳重清丽好不好。所以才气不是决定大位是谁,问题是当时曹操集团面临的对手和局势,一个是人称刘皇叔,草根创业的枭雄,霸占汉中宝地,对曹操是虎视眈眈,随时准备“钟山风雨起仓皇,百万雄师过大江”;一个是孙权,十八岁接下孙策的位置,就敢以五六万人跟号称八十万大军的曹操大战,而且将曹操打得服服帖帖,不得不说“生儿当生孙仲谋”的男人。
这种情况下,如果曹丕和曹植争权,必然结果和袁绍挂了后的结局一样,袁氏兄弟二人争权,然后被曹操压到公孙康处,被砍头送回来,所以为了避免兄弟争权,大位只能传给曹丕。而且历史上也有记载是曹植识得大体主动让权好不好,至于什么曹植喝酒违纪开城门等等触怒曹操完全是扯淡!
曹操什么男人,号称识人用人专家的男人!对他自己的两个儿子谁行谁不行不早就一清二楚?而且曹操是军事家政治家,一代枭雄,对于曹氏集团在他死后面临的压力难道不是一清二楚?
故而,曹丕曹植争权从一开始就不存在,而且曹丕曹植也不存在有利益冲突,完全就没有什么七步诗的事情,不过是好事者为了黑曹丕编出来的小故事罢了。
曹丕的位置是曹氏集团集体决策的必然结果罢了,因此《七步诗》是假,是劳动人民总是同情弱者,*同情落魄天才曹植,故意黑曹丕罢了!
曹丕名言
曹丕名句
曹丕诗句
曹丕台词
曹丕的古诗
曹丕的短古诗
神曹丕台词
曹丕的诗词著名诗句
曹丕皮肤台词
歌颂曹丕的古诗
曹丕七步诗句
曹丕八步诗的古诗
曹丕三国杀台词
关于洛水与曹丕的古诗
三国杀曹丕台词
曹丕写的古诗及千古名句
曹丕传说皮肤台词
三国时期的古诗曹丕
曹丕杂诗带拼音的古诗
军师联盟曹丕台词
石头城的古诗曹丕
三国演义曹丕的古诗
曹丕不可忘的古诗词
我国第一首七言古诗是曹丕的
三国杀曹丕皮肤台词
曹丕的人物简介写的古诗
曹丕的诗与古诗十九首的关系
手不释卷三国曹丕的古诗
军师联盟曹丕经典台词
曹植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