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孔子有关读书的名言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孔子有关读书的名言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孔子有关读书的名言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孔子有关读书的名言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蠹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孔子读书名人名言,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No.1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No.2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No.3 性相*也,*相远也。
No.4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No.5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No.6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No.7 人无远虑,必有*忧。
No.8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No.9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No.10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No.11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No.12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No.13 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No.14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No.15 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No.16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No.17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No.18 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No.19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No.20 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
No.21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No.22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No.23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No.24 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No.25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No.26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No.27 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
No.28 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No.29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No.30 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No.31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No.32 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No.33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No.34 学而不思则闰;思而不学则殆。
No.35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
No.36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No.37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No.38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No.39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No.40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谓之“文”也。
No.41 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语言无味。
No.42 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
No.43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No.44 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No.45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No.46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No.47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No.48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No.49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No.50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1、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3、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4、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5、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8、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
9、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10、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11、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1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1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4、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6、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17、学*不晚。——高尔基
1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19、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20、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1、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2、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2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2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6、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27、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28、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29、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30、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31、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32、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铜匙。——列夫托尔斯泰
33、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3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35、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3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37、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藏克家
38、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39、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雨果
40、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41、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若禅
4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4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44、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45、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46、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2、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5、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6、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7、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8、当仁,不让于师。
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0、弗学何以行?弗思何以得?
11、刚、毅、木讷,*仁。
12、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13、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1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5、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17、过而不改,是谓过也。
18、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19、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2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1、克己复礼,为仁。
22、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3、寝不尸,居不容。
24、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5、性相*也,*相远也。
26、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27、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28、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29、道不同,不相为谋。
30、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31、朝闻道,夕死可矣。
32、有教无类。
33、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
34、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3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36、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37、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3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谓之“文”也。
39、好学*乎知,力行*乎仁,知耻*乎勇。
40、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41、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4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後君子。
43、知其说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也。
4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46、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47、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48、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4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0、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51、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好句摘抄网为大家收集整理了精选的孔子关于读书名言警句大全,如果觉得不错就请收藏一下,下面咱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1、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2、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乎?
4、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5、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6、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7、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8、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
9、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10、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11、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12、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13、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1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5、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16、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17、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1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9、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20、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21、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22、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23、有教无类。
24、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
25、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2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7、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8、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2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3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1、学而时*之,不亦说乎?
32、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33、不学礼,无以立。
34、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35、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36、放于利而行,多怨。
37、不学诗,无以言。
38、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9、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40、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4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2、巧言乱德。
43、过,则匆惮改。
44、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45、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46、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47、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48、刚毅木讷*仁。
49、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50、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克己复礼,为仁。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孔子曰: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不迁怒,不二过。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好学*乎知,力行*乎仁,知耻*乎勇。
孔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子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子路问事君,子日: 勿欺也,而犯之。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学而时*之,不亦说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德不孤,必有邻。
不学礼,无以立。
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关于孔子的读书古诗
孔夫子关于读书有着怎样的见解呢?他有哪些名言值得我们借鉴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孔子的`读书古诗,欢迎参考阅读!
(1)学而时*之,不亦说乎?
(2)巧言令色,鲜矣仁!
(3)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4)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5)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9)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10)朝闻道,夕死可矣。
(11)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12)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1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谓之“文”也。
(14)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15)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6)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17)笃信好学,死守善道。危邦不人,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18)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9)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2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1)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0)寝不尸,居不容。
(21)过犹不及。
(22)克己复礼,为仁。
(23)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2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25)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26)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
(27)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2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9)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30)刚、毅、木讷,*仁。
(31)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3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3)人无远虑,必有*忧。
(34)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35)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36)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37)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38)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39)见得思义。
(40)性相*也,*相远也。
(41)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42)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43)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44)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45)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46)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
(47)德不孤,必有邻。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摘孔子《论语》
(年轻人是可怕的,因为怎么能知道他的将来不如我们现在呢?但如果一个人到了四十、五十岁还默默无闻,他也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摘孔子《论语》
(战斗中,三军的统帅可以被俘虏,但一个普通人的意志却不能被迫改变的。)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摘孔子《论语》
(只有到了气候寒冷的时候,才能了解松柏傲霜独立的品格。)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摘孔子《论语》
(连人都不能很好地事奉,还怎么能事奉鬼呢?)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摘孔子《论语》
(死和生听凭命运的安排,富与贵在于上天的决定。君子只要尽心尽力而没有过失,对人恭敬而合乎礼法,那么四海之内的人都如兄弟一般了。)
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摘孔子《论语》
(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成全别人的恶行。小人与此恰恰相反。)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摘孔子《论语》
(政就是正的意思。如果你能带头走正道,谁还敢不行正道呢?)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摘孔子《论语》
(如果名分不正理论上便讲不通,理论上讲不通,事情便办不成;……因此,君子给某种事物起名字时,就一定要在理论上讲得通,在实践上就一定能行得通。)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之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摘孔子《论语》
(虽然熟读了《诗经》三百篇,但让他去处理政事,却办不好;派他出使国外,却不能独立地根据具体情况应对自如;这样的人,读的即使再多,又有什么用处呢?)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摘孔子《论语》
(只要身居上位的人自己行为端正,那么就是不发命令,下面的人也会照着去做;如果他的行为不正,即使发布命令,下面的人也不会服从。)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摘孔子《论语》
(君子能够协调左右但并不盲从附和,小人则只会盲从附和而不能和他人和睦相处。)
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能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摘孔子《论语》
(君子容易事奉,但要想讨得他的喜欢则很难。以不正当的方式讨他喜欢,他是不会喜欢的;但他在用人上,却能做到量才使用。小人难以事奉,但要想博得他的欢心则很容易。如果以不正当的手段讨他喜欢,他是会喜欢的;但当他用人时,则会求全责备。)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摘孔子《论语》
(一个人不应该发愁没有官位俸禄,而应该发愁没有为官的本领。不应该发愁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应追求能够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才能。)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摘孔子《论语》
(君子知道追求道义,小人则只知道追求私利。)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摘孔子《论语》
(见到贤人便应考虑怎样才能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便应在内心反省,看自己有没有同样的缺点。)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摘孔子《论语》
(君子说话要谨慎,而做事则要雷厉风行。)
朽木不可雕也。——摘孔子《论语》
(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摘孔子《论语》
(如果三个人一同走路,其他两个人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他们有优点,我就学*,他们有缺点,我就作为借鉴而改掉。)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摘孔子《论语》
(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学生:学*文化,修养德行,忠诚不渝,言行一致。)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摘孔子《论语》
(君子的心胸坦荡开朗,小人的心胸则狭隘忧愁。)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摘孔子《论语》
(鸟快要死的时候,叫声是悲切的,人快要死的时候,说话是善良的。)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摘孔子《论语》
(读书人不能不心胸宽广意志刚强,因为肩负重任而且征途遥远。他把实现仁的理想作为自己的使命,担子难道不重吗?他为这种理想而奋斗,直到死去为止,路途难道不远吗?)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摘孔子《论语》
(孔子没有如下四种毛病:主观臆断,绝对肯定,固执已见,自以为是。)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摘孔子《论语》
(向前看好象在前面,忽然间又好象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古代的文化典籍开阔我的视野,又用礼法来约束我的行为。)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摘孔子《论语》
有关孔子的名言
在*日的学*、工作和生活里,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名言都不陌生吧,名言作为一种引导、激活、推动教学的手段,具有释疑解惑、点拨诱导、强化联系、深化认识的功能。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名言才是好的名言,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有关孔子的名言,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修己以敬以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1、性相*也,*相远也。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7、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8、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0、小不忍则乱大谋。
11、匹夫不可夺志也。
12、道不同,不相为谋。
1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4、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15、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7、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18、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9、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0、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1、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22、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23、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24、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25、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6、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27、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28、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29、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0、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译文孔子说:“知道学*不如喜欢学*,喜欢学*不如以学*为快乐。”
31、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译文孔子说:“明智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明智的人快乐,仁慈的人长寿。”
32、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3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4、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孔子世家》读书笔记5篇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书笔记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书笔记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孔子世家》读书笔记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孔子世家》云:“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孔子的一生,就这样注定要以恢复周礼,以礼经济天下为己任了。为了实现此道,孔子周游列国,花了十四年,正与后世玄奘取经所费时日相仿,真是“路漫漫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然而孔子之道终不为天下容,最终只好回到鲁国,研《诗》,读《易》,著《春秋》。
我读《孔子世家》尤感佩于孔子在颠沛流离之中,受蒲人之阻、匡人之拘、陈蔡之厄,却能弦歌不断,安之若素。非有对道之坚守,对命之不疑,焉能如此!
姑举一例。孔子遇陈蔡之厄,以同一问先后令子路、子贡、颜回作答:“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贡答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少贬焉?”孔子严厉地批评了子贡:“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子贡是说,老师的道太大了,所以不能被天下所容,为什么不把这道变小一点,而让天下能够接受呢?孔子说,一个好农夫能做到的只有好好耕种,却不能保证有个好收成,一个好工匠技艺高超,也不能保证做出来的东西都令人满意,君子该做的就是修道,而不是去在意这道能否被天下接纳,子贡你不修道,而是谋求道被接纳,你的志向太不远大了!
孔子的话中包含了一个令人为之肃然的道理:道不可弃,不可降;道能不能被容,不是我们该考虑的,因为那是天命。而芸芸众生,乐道的却是另外一句话:改变不了环境,就要适应环境。殊不知,有多少曾经壮志凌云之人,就是因为这句颇有苦口婆心意味而其实邪恶无比的句子,最后变得低头,弯腰,匍匐在地面上,最后,干脆萎缩到地面之下了!
古往今来的圣贤,无一不是道的坚守者,甚至殉道者。《史记》中《列传》的第一篇,就是不食周粟而饿死首阳山的殉道者伯夷叔齐兄弟俩。往汨罗江里纵身一跃的,是“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的三闾大夫。濮水边上持竿不顾,拒绝楚王以国事相累的,是自由独立之道的坚守者庄周。例子多得很,往前,还有对尧以天下相托毫无兴趣的许由,往后,至少到民国,例子多得不是这篇小文装得下的。我是东坡的铁粉,就说说东坡吧。
对于前面孔子的那个问题,颜回说,天下不容,才显现出君子的品格。孔子非常高兴,开玩笑说:“回啊,如果你有很多钱的话,我来给你做管家吧。”所以判断一个人的品格,看他是君子还是小人,关键还是看他困厄之时是如何说的,怎么做的。时穷节乃现嘛。
东坡的的倒霉,从乌台诗案开始,到海南岛上遇徽宗之赦,他自己用“黄州惠州儋州”来概括。在黄州,给秦观的信中说,说好听点是节俭,其实不过是悭罢了,每个月的俸禄*均分成三十份,小袋子装好,挂在房梁上,每日限用一袋,如有剩余,别置之竹筒中,朋友来访,以尽当日一袋和竹筒中所有为限。试想,苏东坡,大文豪,大名士,大书法家,文与可墨竹画法的继承与发扬者,他会穷吗?会的。因为他不卖!哪怕不亲自出面卖,也不屑于卖。大不了我少用一点,做人的品格,绝对不能降低。不卖,当然也就不会买。只需按照芸芸众生的思维,用一点买卖之道,东坡的仕途自然风生水起,*步青云。然而,君子不齿。在道德上、节操上,君子无一不是有洁癖之人。
电视剧《神探狄仁杰》中,元芳对如燕说过这样的话:“没有是非观念的,不是人,是禽兽;明知是错,还要去做的,那就是禽兽不如。”这话对芸芸众生来讲,是重了点,且把它当作一味发汗药吧。对于人生的大是非,如何选择?我们从来就有圣贤给出的答案,它是孟轲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陶渊明的“少无适俗韵”和“守拙归园田”,是李太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是杜子美漂泊潦倒时的一饭不忘家国,是于谦的“碎骨焚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是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太多的人只会抱怨而表示无奈:“不是我不想,而是现实如何如何,而是生活如何如何。”孔子说过:“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不想说什么了,话多如水。最后引一首放翁当年给他儿子们看的小诗,诸君共勉之吧,即便不能做到道之坚守,命之不疑,起码也该心向往之罢。
这篇又拖了很久,老是看了一段又回过去看前面相关篇目的内容,比如说到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就回去看“宋微子世家”,后来又说到孔子在鲁国的经历,于是又回去把“鲁周公世家”浏览了一遍。这一篇通篇看来,总体感觉是:孔子一生在仕途上可说是郁郁不得志,四处漂泊如丧家之犬;在学术上却是逐渐精深逐渐博大终于积累弟子三千,书成春秋经典。
孔子为人谦恭好礼,有些过分好礼了,所以齐国晏婴建议齐景公不用他,确实他不适合齐国的施政方针。要在春秋战国时期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得脸厚、心狠、手辣,得见机行事善于权变,看样子孔子不具备这些特质,而且他提倡的那一整套关于礼的理论,并不适合那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不实用啊。再说他脸皮也太薄了,与南子见了一面,回来被学生“不悦”,就急得发誓赌咒,“予所不者,天厌之,天厌之。”不必这么紧张吧,反倒引人遐想。在他后期是有所醒悟了,会权变了,但他的形象已定型,没人敢用他了。
孔子真正令人称道的,还是在思想上和教育上的成就,他整理编写的《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确是*千年文化中经典中的经典,他教育学生的种种言论,让我在这里评价一句正确都觉得不够贴切不够资格,因为孔子的思想已经构成*传统文化的灵魂,每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受到孔子思想的滋养,我们其实更多要做的是用孔子的思想来衡量现实的所作所为,而不是以一已之私对孔子思想进行评论。
关于孔子的思想是一个太博大的话题,以我笨拙的笔墨无法写出其中万一,只是觉得很奇怪的是:一个说出那么多经典的对的话的人,为什么不能做对的事,让他能够在当世得偿所愿施展才华呢?看到他那句:“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让人不能不品出一些苦涩。
孔子的思想——一颗闪耀在文化精神领域里璀璨的恒星。他的生*事迹第一次被东汉司马迁以“记实”性的笔调完整的记载了下来,并作了适当的评价。作者以充满敬仰的心情,对孔子一生的流离坎坷、困顿不遇寄予了极大的惋惜和同情。
现在读这篇文章,我深深的被孔子的精神所包围着。
孔子被尊为“至圣”,为后世人所推崇,他那渊博的学识和为人师表的精神为人所津津乐道。现代的人喜欢把具有某些特殊才能的人称作“天才”。天才何意?先天之才能也。所以,能力也被赋予了时代的新解:认为是与生俱来的。既然是“天生”的`,那么,某人不是“天才”,也不会成为天才,便不屑别人的才能,这是种自命清高得多少有点“酸葡萄”境界的状况。所以,难怪也有人如此惊异于孔子的学识了。可事实是什么呢?
孔子曾在齐国与师襄子学琴,废寝忘食,弃而不舍;在为整理古代的文献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晚年学《易》时竟会“韦编三绝”;他先后整理了《书传》、《礼记》,整理了《诗》、《乐》,使“《雅》、《颂》各得其所”,他写了最足以使自己感到欣慰和自豪的《春秋》,被司马迁称为是“周公第二”的大学者。说别人是天才,其实是一种自己懒而又不愿承认的表现。天才是怎么产生的呢?
天才,出自99%的勤奋。
孔子,是我国古代第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因材施教,是他整个教育思想最重要的一部分。即使用今天的逻辑辩证法去分析也相当地严密。孔子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他能根据个人的性格和特点,在“文、行、忠、信”的基础上去教育他的学生。他教会人的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想。他确实是一位千古师表。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理想,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有人把理想,比喻成航船到达彼岸的灯塔。凡是有成就的人都有伟大的理想。有些人,家境富裕得不会去考虑什么生计的问题,以致本来就很虚幻的理想在他们的眼里会更飘渺。一般认为,只有迫于生计的人才会有远大的理想。
孔子的政治思想是宏伟的。他任中都宰一年,就能使得“四方皆则之”;他以大司寇代理宰相,陪同鲁定公与齐景公会于夹谷,他既有文备,又有武备,他有理有据,针锋相对地坚决斗争,捍卫了国家地尊严;他杀了“鲁大夫乱政者少正”;他治理鲁国三个月后,“粥羔豚者弗饰价,男女行者别于途,途不拾遗,四方之课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司马迁大大的赞赏了孔子“政治家”的风度,而在我看来,他简直就是一个英雄。
确实,时代和环境造就英雄,英雄和常人的不一样的气概,其不一样就在这“理想”二字。因为:
有理想的人才会有英雄的灵魂。
我想,但凡世上有成就的人,都有一种别人不可理喻的倔劲:孔子有如“莲出于淤泥而不染”的高风亮节,更有“宁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奋斗精神。他的这种精神力量支撑着他面对坎坷遭遇时,身处逆境而百折不回。当孔子在鲁国大有作为时,却被鲁国的君臣排挤;当孔子刚要被卫灵公任用时,又被公孙余“假一出一入”给逼走;齐景公想用孔子,却被宰相晏婴所阻拦;楚昭王想封孔子,却被令伊子西所破坏。
孔子一生被逼得四处奔走不暇,至于在路上所受的种种折磨与侮辱,就更加令人伤心了。他在时,无辜地被当地人当作阳虎,被关了五天;他在宋国的一棵大树下演*礼仪,宋国的司马恒竟想杀死他;他在陈蔡之间,七天没有吃到东西,师徒都被饿得脸色发绿,躺在地上站不起来。如此悲惨的遭遇,却给了孔子一种执着的韧劲,这种精神感染着无数的人,以至于《史记》的作者——司马迁。
有人说“百折不挠、弃而不舍”是一种很奇怪的东西。一方面,这种自信是没有充分根据的,因为未来本身就是一个不确定的因素;它一方面,让人始终充满着自信。就是这种可能的扩大化,才使人保持一种必胜的信心。所以,才会有拼搏,才会有奋进,才会有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达尔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这种精神的集中写照。孔子拥有的正是一首生命之歌。
读《史记·孔子世家》是读《论语》的继续。读了《论语译注》和《丧家狗》,对《论语》的文本是比较熟悉了,但是孔子的生*还是比较模糊,所以看《史记·孔子世家》,接下去要看《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读《史记·孔子世家》,首先感觉最明显的一点是司马迁把《论语》中散乱的对话通过孔子一生事件串连起来了。司马迁其他的资料来源,有《左传》、《孟子》等。
《论语》中说“子不语怪力乱神”,但是《孔子世家》记录了孔子也语怪力乱神,至少说到怪,如“季桓子穿井得羊”(挖井挖出了一种叫坟羊的怪物)、“吴伐越得骨节专车”(人骨头一节有一辆车那么长)。可能原意是要体现孔子的博学多闻,但说的事情在现在看来明显是不可能的。另外“有隼集于陈迁而死”一节也有些离奇。
今天把《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学琴原文找出来看了看,准备将文言文背下来,刚读一句,发现方向性错误,我学这个故事是为了三大,最有价值的就是孔子学琴的态度、方法,而不是文言文本身,既然如此,会复述完整的意思即可,没必要浪费时间背诵别人听不懂的文言文!
孔子学琴,体现了牛人惯有的特质,他们的行为其实很简单,就是单爆,把一件事情做透,做到极致,即专注。学琴,孔子专注把每一个环节做到极致,给自己大量的时间练*,甚至于师襄子都觉得是在浪费时间。
结果是很戏剧的,也是很合理的,师襄子在催促孔子多次后拜服于孔子。对快、慢、多、少的理解的差异,决定了人生的高度。
在孔子眼里,慢就是快,少就是多,慢慢的雕琢每一个环节,达到技艺纯熟,每天理解一点,一段时间后便会看到整个森林。师襄子认为要快速的练*大量曲目,短时间能弹奏众多曲目,因为时间限制,均只能在同一个层面上泛泛而弹,难以突破,其认为的快就是快、多就是多最终会是快就是慢、多就是少。
中美篮球教练的理念很能诠释这点:美国教练教学生时,会告诉学生要慢慢的将某个动作正确的练熟,哪怕一个正常只需1秒的动作,现在就是做10秒也得正确,然后大量练*。他们认为,开始慢没关系,动作熟了,自然就快了。
国内教练呢,刚好相反,相同的动作,不要求正确掌握与否,相似即可,只求一定要快,正常1秒,练*时一定要半秒做完。
结果很多学员一辈子也没掌握好这个动作,总是失误,更别提快了。前段时间国家篮球队集训,长时间大量练*基本的动作,很能说明问题。
读书名言孔子
孔子读书名言
孔子的读书名言
孔子的读书名言警句
孔子读书名言名句大全
读书孔子的名言
孔子读书的名言
关于孔子读书的名言
孔子关于读书的名言
孔子有关读书的名言
关于读书的名言孔子
读书的名人名言孔子
读书名言
读书读书名言
我的读书名言
读书名言卡
孟子读书名言
读书名言长的
读书名言的句子
孟子的读书名言
我爱读书名言
读书名言20字
读书名言50字
读书名言7字
读书名言配画
关于读书名言的
关于读书名言
读书名言大全
读书名言的书签
五条读书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