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利用想象手法的古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利用想象手法的古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利用想象手法的古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利用想象手法的古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这首诗几乎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其中如金色、胭脂色、紫红色,不但鲜明而且浓艳,它们跟黑色、秋色、白色等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色彩斑斓的画卷。
诗作想象极为丰富,引用神话传说,托古寓今,*誉为“诗鬼”。
李贺诗歌的意象个性特征 【摘 要】 李贺是一个以“辞尚奇诡”著称的诗人,其诗歌意象风格独具。
李贺诗歌意象的个性特征具体表现为虚荒诞幻、阴幽飒沓、设色秾妙、雕锼刚硬等四个方面。
【关键词】李贺 诗歌意象 美学特征 李贺的诗以凄艳诡激诗风,“惊迈时辈”,屹然别立于中国诗歌长河,其诗歌意象风格独具,体现了诗人独特的美学追求。
对李贺诗歌意象的个性特征,本文拟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虚荒诞幻” 黑格尔曾说过:“诗人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艾青也认为:“没有想象就没有诗”。
在中国文学史上,李贺可以说是最富于想象的作家之一。
李贺的想象,是一种常人的思维很难进入的、甚至*于病态的天才幻想。
正是这种丰富奇特的想象,使得李贺笔下的诗歌意象“幽深诡谲”、“奇而入怪”。
对李贺诗歌意象的这一美学特点,杜牧在里有非常形象的概括:“鲸吸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
” 李贺诗歌意象的“奇而入怪”、“虚荒诞幻”首先表现为大量超现实意象的塑造。
在诗歌极度繁荣的唐代诗坛上,能作超现实想象、并以构建超现实意象为审美追求的诗人寥寥无几,李贺无疑是这极少数诗人中最为杰出的一位。
李贺深受屈原、李白的影响,为表达其苦闷情怀,总是竭力创设虚幻的、超现实的意象世界,如:“长眉凝绿几千年,清凉堪老镜中鸾”、“王母桃花千遍红,彭祖巫咸几回死”、“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花”、“提出西方白帝惊,嗷嗷鬼母秋郊哭”、“百年老成木魅,笑声碧火巢中起”等。
比如同样是称颂丝织品的精美奇绝,白居易的基本上是从现实存在的事物中提炼出意象来进行比喻:“应似天台山上月明前,四十五尺瀑布泉。
中有文章又奇绝,地铺白烟花簇雪”;而李贺却是大量借用让人感到诡异莫测的意象来表达:“依依宜织江雨空,雨中六月兰台风。
博罗老仙时出洞,千载石床啼鬼工。
蛇毒浓凝洞堂湿,江鱼不食衔沙立。
欲剪湘中一尺天,吴娥莫道吴刀涩。
” 李贺诗歌意象的“虚荒诞幻”还表现为在塑造现实意象时,不按照客观事物本来的样式去加以描摹,而是经过移位和变形,重新拼合在一起,带有很大的虚幻和想象的成分。
比如在李贺的笔下,风可以是酸的:“东关酸风射眸子”;鱼能够当坐骑:“放妾骑鱼撇波去”;金钗可以言语:“晓钗催鬓语南风”;浮云会发出水声:“银浦流云学水声”,马骨嶙峋刚硬,敲打时其响如铜:“上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太阳光洁明亮,击之则声如玻璃:“羲和敲日玻璃声”;铜人能哭且泪重如铅:“忆君清泪如铅水”;香气有形且能咚咚作响:“玉炉碳火香冬冬”……如此等等,无不给人以新奇的感受。
钱钟书有一段话虽然不是直接评价李贺的,但用它来概括李贺诗歌意象的这种特点,则是再恰当不过的了:“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体质。
”①——李贺诗中的意象的确就是这样的怪诡。
二、“阴幽飒沓” 李贺生活在各种矛盾复杂交织的唐贞元元和年间,虽然才华横溢、富于幻想、有远大的抱负,但腐朽的政治、险恶的世态、沦落的家境、卑微的官职,乃至孱弱多病的身体等,无不给他以致命的打击,使他陷入了未老先衰的生命悲愁之中:“长安有男儿,二十心已朽”、“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庞眉秋客感秋蓬,谁知死草生华风”——年轻的身躯内包裹着的竟是一颗临老之心。
咏柳诗句想象
《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下面是关于咏柳诗句想象的内容,欢迎阅读!
贺知章是古代唐朝著名的一位诗人。有一年二月,他来到一个地方,这个地方的柳树又多又漂亮。他走到一处湖边,湖边上正好有一棵高高的柳树,贺知章抬头望着这棵柳树,柳树上长满了嫩绿的新叶,就像用碧玉打扮的一样。远远望去,柳树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柳树垂下的无数根枝条就像少女的发丝。这时,他想:这嫩绿的新叶是出自于哪位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忽然一阵春风吹来,这无数根枝条随风飘摇,真像春风姑娘给这位亭亭玉立的少女梳洗和修剪她的长发,让她更加美丽,惹人喜爱。这时,贺知章默默感叹,用右手抹着自己的胡子,望着柳树说:“真美啊!这么美的柳树,我要用诗句来赞美、歌颂它”。
随后,贺知章便吟诗起来:《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晚上,贺知章把今天所吟的这首诗写在了纸上,然后慢慢韵味。直到现在,这首古代唐朝著名的诗人贺知章所写的《咏柳》,已经变成了一首非常闻名的古诗了。
春天,在美丽的湖边,那株株柳树亭亭玉立,纤细的`嫩叶泛着点点绿光,远远望去,就像一树绿色的宝石,还像一个个小眼睛,注视着周围的一切。
柳枝也不逊色,低眉顺眼.缠缠绵绵,似风姿绰约美人,摆动长长的秀发。
空中几只燕子在空中划出美丽的弧线,呢喃着,好象在美丽的春光中翩翩起舞。
湖边,人们都在自由自在地春游踏青,或三两搭伴,或几人同行,不易乐乎,一个书生模样的人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贺知章。他身材偏瘦,皮肤白皙,戴着斗笠,背着行囊,步履轻快。他看见了丝丝柳条,他想是谁剪出来的?
哦~!原来是二月春风裁剪出来的,二月的春风像一把神奇的剪刀,把柳叶剪的那么美丽啊~祖国的春天多么的欢畅~~!!
唐代诗人贺知章一生中,喜欢饮酒做诗,更喜欢在闲暇时游山玩水,这一天,他来到一个风景优美的小乡村,当晚,他住进了一家小客栈。
第二天,蔚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晴空万里。贺知章一早起床,推开窗门,一阵清鲜的空气扑鼻而来,窗前的美景令他陶醉。他带着愉悦的心情下楼,刚到楼梯口遇见店小二。
店小二说:“贺大人,昨晚睡得可好?”
贺知章(摸摸胡子)说:“还不错,请问有啥好风景?”
店小二说:“大人,俺们这美景可多了,不远处就有一个天鹅湖,那风景优美,你可一定要去看看。”
贺知章说:“太好了,我这就去。”他慢慢的朝湖边走去,青青的草儿在他眼前跳,美丽的花儿朝他*笑,贺知章诗兴大发,一边走,一边吟诗'''''''
突然,他踩到一堆软软的牛粪,站立不稳摔了个跟斗。他不但不生气,还作了一首打油诗,“一脚踩入里,不过摔跟斗而已,谁要再敢嘲笑我,满身牛粪臭死你。”
这时,远远有个牧童骑着老黄牛走来,贺知章问:“请问天鹅湖怎么走?” 牧童说:“大人,朝西走一里就到了。” 贺知章走着走着,忽然眼睛一亮,一个雄伟的白色宝塔矗立在眼前,宝塔旁有几座农舍,农舍屋顶上飘着枭枭炊烟。宝塔下是美丽的天鹅湖,明如镜的湖面上有几只鸭子,它们正在欢快的嬉戏。湖边上有一奇特的柳树,这棵柳树好象被玉妆而成,青青的柳枝在湖面上迎风起舞。啊!这细细的绿叶是谁裁出来的呢?原来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贺知章由感而发,一首《咏柳》落在纸上:
碧玉妆成一树高,
垂下万条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阳春三月,春光醉人。
一天,诗人贺知章养病在家,心情很烦闷,便打开苹果电脑想上网聊天,一解愁绪。突然,收到一封电子邮件,内容如下:贺兄,我乃好友李白,小弟独居家中很是无聊,特请贺兄前来饮酒作诗,共度春光。贺知章看罢,烦闷顿消,病情皆无,便开新买的奔驰车前往。
因要和好友相聚,贺知章心情格外舒畅,一路上他一边喝着小调,一边欣赏着路边的景色,青的草,绿的叶,艳的花,真是心旷神怡。半路上,贺知章眼前豁然一亮,情不自禁地说:“好美的柳树!”于是,他减小油门,放慢车速,慢慢欣赏起来。只见清澈湖中的水面上,一只伶俐的小燕子,一会贴着湖面,一会窜向空中,好不快活。岸边,一棵棵柳树如同碧玉翡翠装扮成的,贺知章陶醉其中,忽然脑中有一灵感出口:“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他反复读此诗,感觉非常不错,忽然手机响了一下,一看原来是好友李白催他快去。
贺知章收起苹果手机,心想:我呀不拿此诗与李白兄小酌呢?想罢,便加大油门,驱车疾驰。
分析想象手法在唐诗中的应用
内容提要:想象手法在唐诗中被广泛应用,诗人借助奇妙的想象展现丰富的情感世界。本文拟从三个方面举例赏析。一是从此地遥想彼地的情境,着眼点放在空间上;二是从现在设想未来的情境,着眼点放在时间上;三是将时间和空间都揉进想象中去,诗歌中既有现在对未来的设想,又有此地遥想彼地的情境。
关键词:想象手法,唐诗时间空间
唐代的文人给后世留下了诗歌王国的传奇,令我们醉心其中。他们的才情、智慧让人称不容舌,他们在诗歌艺术上取得的成就,*难以比肩。走进唐诗,我常常被诗人们奇妙而丰富的想象所吸引,玩味吟咏,顿觉妙趣横生,境界全出。
想象手法在唐诗中的运用极为普遍,现将其分成三种情况举例赏析。一种情况是从此地遥想彼地的情境,着眼点放在空间上。
先看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时的作品,由诗题可知这首诗是诗人重阳节怀念家乡兄弟们的作品。当时王维正在长安。“山东”指华山以东,长安地处华山以西,故称故乡蒲州(今山西永济,在华山之东)的兄弟为“山东兄弟”。年轻的诗人初到长安,生活在这个繁华而陌生的环境里,而且又是这个环境里的陌生人。“独在异乡为异客”,两个“异”字突出了十人寄居外乡的孤寂心情。而“每逢佳节倍思亲”已成为普天之下华人游子表达思乡之情的共同心声。
前面两句已经精妙绝伦,后两句则成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特写境头。诗人宕开笔墨,不落窠臼,从兄弟们一方写起,这应该是诗人想象中的情境。本来是自己佳节思亲,却不直说,而谈兄弟在家乡思念自己。写兄弟思念自己,还不明说,而是设想了一个动人的情景:今天是重阳佳节,家中的兄弟们照例要去登山,在他们登上山顶遍插茱萸的时候,就会发现少了一个兄弟——我!这明明是诗人想象中虚构出来的情节,却让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我们来看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冬至在唐代是个盛大的节日,皇帝要接爱群臣庆贺,朝廷里放假,民间互赠酒食,穿新衣,戴新帽,跟过年一样。诗人是如何度过的呢?从诗题我们知道热闹异常的佳节夜景全然不在诗人心上,因为诗人此时此刻形单影只,唯有孤灯相伴,情到深处人孤独,诗人此时只一件要紧事——思家。
思家就思家吧,诗人却想象了一幅感人的场景:自己在客栈孤灯独坐,想念家人。家里人也会同样坐到夜深,并且还在谈论着远行之人,诗人丰富的想象说尽了思乡之苦之切!
韦应物的《寒食寄京师诸弟》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韦应物是京兆长安人,常年宦游在外,在寒食节里,思念远在家中的弟弟们,因此就写下这首诗寄给他们。首句写景,点明时间、地点、物候、节气。春雨已自生寒,禁火则要寒食,又加上游历异乡,寒意更浓。通过春雨、寒食、空斋几个意象,描写了凄清的环境,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凄冷和悲凉。但“独坐听”三字显示出诗人感情流动的轨迹,突出了诗人冷落孤寂无聊的情怀。
三四句则是作者的想象,春光正好,弟弟们这时必然结伴出游,把酒赏花。以想象中诸弟在家乡春游之乐,对照自己独自一人宦游在外的.空斋之冷,思乡情愫跃然纸上。
再看晚唐诗人罗邺的《雁》
暮天新雁起汀洲,红蓼花开水国秋。
想得故园今夜月,几人相忆在江楼。
这首诗触景生情,托物起兴,借南飞的大雁引发游子的思乡之情。前两句写眼前景。征雁、蓼花、水渚、沙洲、暮天,游子飘摇在北国的秋色之中,思亲念远之情溢于言表。这两句诗是景语,更是蕴含丰富的情语。
后两句写思乡情。从对面着笔,由他乡水国,想到故园江楼,设想在今夜月光之中,必定有人在江楼之上,对月怀远吧。不写自己闻雁思亲,而说故乡的亲人值此月夜,江楼相聚思念远在异乡的自己,不但体现诗人自己思维情切,而且展示了一幅想象中的江楼望月图,意境清丽幽远,含蓄隽永。
以上四首诗借助想象手法抒发思亲念远之情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这种想象跨越了地域空间的距离,使亲人和亲人走到了一起。
第二种情况是从现在预计将来的情境,着眼点在时间上。
我们看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是诗人客居巴蜀时寄赠远在长安的家人之作。首句从家人来信说起,信中肯定还说不了许多其它的事,但重点是“问归期”,这就是突出了家人对宦游在外之人的深切怀念。而“未有期”三字,则包含了多少仕途失意、羁旅穷愁的抑郁与无奈。诗人写得很*淡是为了减轻家人的精神负担。次句宕开笔墨,描绘当时环境:巴山之畔,客舍独居,已到摇落的秋天,又遭连锦的夜雨。三四句紧扣夜雨,从深重绵长的愁思中生出异想,遥想他日重逢,那么今夜巴山夜雨的情景将会成为西窗之下剪烛夜谈的话题。
在这里,诗人写出了自己的期盼,也代家人写出了共有期盼,诗人的想象给我们刻画了“西窗剪烛”这个典型细节,渲染了重逢时亲切温暖的气氛,加浓了今宵遥想时悠然神往的情感。
读王昌龄的《送魏二》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这首诗首句点明送客的时间、地点及当时的状况。时值秋天橘柚飘香,江楼相聚,一醉为欢,只字未言离情,却已饱含离情意。次句写洒酣耳热之际送友人登舟远去,雨入船舱,更是入人愁肠,阵阵凄凉,此一句为言情进一步蓄势。
三四句应直抒离情,诗人却将眼前残景弃置不提,以“忆”字引领,为我们虚构了这样一种情景:设想在将来的某一天,朋友泊潇湘之上,明月高照,夜深人静,江岸的猿啼此起彼伏,令友人在梦中也不得安宁。友人的这种境遇全是作者的想象,诗人以这种独特的方式表达对友人的留恋和关切。
王维的《送韦评事》
欲逐将军取右贤,沙场走马向居延。
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
这是一首特殊的送别诗,不写送行的具体场景,前两句以西汉车骑将军卫青击溃匈奴右贤王的历史故事,喻指友人的请缨杀敌,赞扬友人保家卫国、建功边关的豪情壮志。三四句设想友人在赶赴沙场途中可能发生的事情。悬想友人出塞时涌出的乡愁,“孤城落日”既写征途迢遥,去乡日远的惆怅;又勾画出塞外寥廓无垠,*沙漠漠的景观,丰富了诗的意蕴。
整首诗从虚处着笔,写出韦评事立功与怀乡之情。作为韦评事的朋友,诗人的关切之意言外自现。
以上三首诗的共同特点是立足现在,想象将来的时光。
第三种情况是将时间和空间都揉进想象中去,诗中既有现在对未来的设计,又有此地遥想彼地的情景。
我们以杜甫的《月夜》为例: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这首诗大约作于公元756年秋。因为叛军的侵扰,杜甫带着妻小从潼关逃到鄜州,寄居羌村。当时玄宗已逃亡四川,杜甫便投奔在灵武即位的肃宗。兵荒马乱之际,诗人考虑的不是个人的安危,而是家国的命运。诗人一直以来都想实现他的政治抱负——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可惜半路即被抓获并送到沦陷后的长安。这首诗作于诗人生死未卜、失去自由的长安困顿之时。
作者的身体是失去了自由,可他的思想却犹如天马行空,自由翱翔。在这首诗里,杜甫不说自己怀念家人,却想象家里的妻子在月夜下怀念着他。他凭着丰富的想象,把妻子对自己的思念描绘成一幅焦虑孤苦哀婉的画面。他设想儿女还小,还不懂得思念他的父亲,以此衬托其妻的孤独。再设想其妻思夫心切,夜不能寐,所以才有云鬟湿,才有玉臂寒。更令人叹服的是,诗人设想将来有一天,夫妻相聚同时赏月,回想起现在的痛苦与磨难,直到皎洁的月光“又照泪痕干”。这里有对未来团聚的渴望,有对战乱的愤恨与谴责,整首诗诗人的思维跨越了地域,穿越了时空,此景言彼情,全凭想象,抒写了感自肺腑的人间至爱。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想象手法在唐代诗歌中被广泛应用,想象在塑造形象、抒*感表现主体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想象,诗人思念亲人、朋友的感情变得生动、具体而感人,作品的主题因此而变得丰富而隽永。想象守法的运用,展示了诗人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给我们的诗歌艺术增添了瑰丽的色彩。
古诗的表现手法及作用
古体诗是与*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体诗形成前,各种汉族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有“歌”、“行”、“吟”三种载体。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诗的表现手法及作用,欢迎大家分享。
古诗的表现手法及作用
1、直接抒情
即作者在文中把内心强烈的感情不加掩饰地直接叙述出来,让强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倾泻而出。
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全诗以慷慨悲凉的基调,通过等幽州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
2、借景抒情
(杜牧《泊秦淮》)属间接抒情的一种,通过对实景的描写来抒写作者的感情。
如: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诗歌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所写景并非晴朗的月夜、万里无云的碧空,而是迷蒙的烟月,笼罩着寒水白沙。景色是那么黯淡,氛围是那么冷寂,这就给后两句写作者的忧虑情绪增添了气氛,加浓了色泽,两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3、托物言志
属间接抒情的一种,托物言志就是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
如: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咏蝉》)诗歌中所描写的蝉的形象是:蝉垂着触须在枝头吸饮清洁的露水,阵阵的蝉声从稀疏的梧桐上传出来。身居高处,叫声自然传的很远,并非依靠风的力量。而在诗歌中作者真正所要抒发的人生感怀是:凡是品格高尚的人,总是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地提高自身修养,因而美好的声名自可远扬,不需要依靠其他人的吹嘘。由此可见,写蝉是依据,而抒怀言志才是真正目的的。
4、情景交融
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作者的主管感情,使诗歌达到“物我合一”分不清哪是“景”,哪是“情”的境界。
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诗句表面上是写景,而实际上则隐寓着诗人的一种超脱尘世、热爱自然、远离官场的感情境界。
5、动静结合
指对人、事、景处于动态或相对静态时的描写。
如: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全诗用白描手法写出了诗人夜晚在船上看到的景色,前两句写静态,后两句写动态,一动一静,相辅相成。
6、以动衬静
属反衬手法中的一种,即通过对动态的描写,渲染反衬出静态,也就是在动态描写中显示出静态。
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诗歌中所写景物如花落、月出、鸟鸣等都是动景,同时又通过这些动景,更加突出显示了春涧的幽静。“鸟鸣山更幽”,动中见静,愈见其静,这里面包含着辩证法。
7、乐景写哀
属反衬手法中的一种,表面上写的是一种欢乐的场景,而实践上是借此来表达一种悲哀、凄楚的情绪。
如:青雀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鲑珍。
8、以景结情
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
如: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诗歌的前三句均是就乐声抒情,结句诗人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此时征戍者内心是浓浓的乡思,还是渴望建功立业?是对现实的忧虑,还是对祖国河山深沉的爱呢?……不得而知,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9、借古讽今
这是咏史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借历史上的事件乱来讽喻当朝。
如:台城六代竞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刘禹锡《台城》)全诗以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描写了六朝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和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把严肃的历史教训化作了触目惊心的具体形象,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
10、渲染
我国传统画技之一,后借用来指文艺创作中为突出人物形象和环境所采用的强调、反复等多方面着意铺叙的写作技法。
如: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王昌龄《秋词》)首句破题,以描写秋景来渲染深宫寒夜的气氛。
11、烘托
衬托中的正衬,原始我国传统画技之一。亦称“烘云托月”。后借用指一种写作技法,指通过特定的环境气氛的描写,以突出人物某种心绪或突现人物形象的技法。此中手法常与渲染结合起来使用。
如: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陌上桑》)
12、用典
用典是指援引历史故事或古书中的词语来说明自己观点的一种修辞方式。用典有明用,也有暗用。
如: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词人以廉颇自比,表示自己虽老却不忘为过效劳的忠贞之情。
13、虚实结合
实写,指对人物或事件进行直接的、正面的叙述和描写。虚写,指采用侧面交代或烘托性的叙述与描写。虚实结合,即两种手法在叙述、描写中同时使用。
如: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王建《十五夜望月》)地白如霜、栖鸦可见,诗人虽没有明写“月明”,但我们却处处感到“月光皎洁”。实写“地白”“栖鸦”,虚写“月明”,暗扣“望月”这一诗题。
14、抑扬
抑扬可分两种:欲扬先抑;欲抑先扬法。
如: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诗前两句写诗人乘兴游园,被拒之门外;后两句却写出诗人另有所得,看到满园春色,前后感情有个落差,前面遗憾,后面高兴。这里采用了欲扬先抑法。
15、对比
运用对比,可以把不同人物、不同的生活现象、不同的思想感情,区别得更加鲜明,使美者更美、丑者更丑。
在日常学*、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那古诗中的表现手法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中的表现手法有哪些?欢迎阅读与收藏。
表现手法又叫表达技巧、艺术手法,是指诗歌的章法和技巧。
1、用典
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这首词除了回顾作者43年前南下经历一层外,全是用事。“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作者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
“春风十里”引用杜牧的诗句,表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是虚写;“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是实写。这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又如:李商隐《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啼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连用了蜀帝化鸟,庄周化蝶,鲛人珠泪,蓝田烟玉四个典故,以隐喻手法从不同侧面写一生不幸。理想追求如同幻影,人生旅途遗恨重重,像杜鹃一样总在悲鸣,像明珠一样时时流泪。四个典故,构成了一个绵邈微婉的意境,寄寓了诗人浓重的悲慨,抒民了诗人的郁愤。
常见的用典意思
投笔:弃文从武 鸡黍:专指招待客人的饭菜 长城:守边的将士
红豆:象征爱情或相思 楼兰:边境之敌 瑟瑟:原为绿色宝石的名称,后来借指绿色
折腰:屈身事人 杜康:酒 化碧:刚直忠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
黍离: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鸿雁,雁书,雁足,鱼雁:书信,音讯
桑榆:指日落时余光所照之处,后指垂老之年 尺素:书信
商女:即歌女,后以此为不顾国家存亡而醉生梦死的典故 青鸾,青鸟:传递书信的人
鹧鸪:衬托处境的艰难或心情的惆怅 双鲤,鲤鱼,鲤素:书信
杜鹃:渲染哀怨悲凄的气氛或思归的心情 五柳:隐者
东篱,采菊: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闲雅的情致 鸿鹄:人有远大志向
雕虫:微不足道的技能,多指文字技巧 三径:隐士居住的地方
风骚:优秀的文学作品或文采 劳歌,渭城,阳关:送别时唱的歌曲
长亭,南浦,柳岸:送别地 夕阳:离别时的心情或暮年老年
牧童:淡泊,田园生活 烟波:离别后漂泊无依 吴钩:武器或有勇武豪情
明月:乡愁 青云:高的地位 孤雁,落帆,断鸿:孤独游子
青紫:*显爵 丁香:愁心或情结 青梅竹马:男女小时天真无邪一起玩耍
蝉鸣:悲秋 青天:清官 落花:伤春
落叶:秋天 黄昏日暮:死亡迫*的忧惧或苍茫的历史意味
飞蓬,孤蓬,归蓬:孤寂的游子 西楼,望江楼:送别地或悠悠愁绪
梅子:含有风情意味(梅子成熟:少女怀春)(梅雨:悠悠愁绪)
2、联想
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诗人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运用巧妙的比喻,塑造出一个别具浪漫色彩的新颖形象,一改杨柳抒离情的象征义。
3、想象
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的《望洞庭》)
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4、衬托或烘托
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有正衬和反衬两种。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这首词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写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亿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杜甫《月夜》) 颈联写妻子的美丽,反衬诗人惆怅痛苦的心情。
又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动衬静是反衬。
练*:杜甫《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是如何应用衬托手法的?
以乐景衬哀情。
5、渲染
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首联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秋江景物的特点。
又如:杜甫的《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首诗是作者初至成都游诸葛亮*所作,抒写诗人对诸葛亮崇敬赞佩之情。前二联写*的景色,以古柏森森、碧草茂密、黄鹂空啼等景色渲染寂静、肃穆的气氛,表现作者对先贤深沉的缅怀。
练*:分析刘禹锡《乌衣巷》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气氛。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古诗词常见的描写手法
导语:古诗中的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进行具体的描绘和刻画。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收集整理的古诗描写方法大全,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一)动静结合。在描写景物时注重动态与静态的相互映衬,或有动有静,或以静写动,或以动写静。
1.《山居秋暝》
王维(唐)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一场大雨刚刚过去,深山中特别清朗,秋天的傍晚,天气格外的凉爽。皎洁的月光透过松林撒落下斑驳的倩影,清澈的泉水在岩石上叮咚流淌。竹林中传出洗衣姑娘的谈笑声,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顺流而下的渔船划破了荷塘的宁静。任凭春天的芳草随时令消逝吧,游子在秋色中尚可自由自在地留连观光。
此诗选择了初秋雨后终南山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系列景物,既有动态的清泉、青莲、渔舟,又有静态的明月、青松、翠竹、山石,动静结合,以动衬静,把景物和人物和谐、完美地配置在一幅画面上,描绘了幽清明净的自然美和理想中纯洁美好的社会生活美。
文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很多人取名为“松月泉石图”,视觉、听觉、触觉,一应俱全,暖色、冷色、中和之色,交相辉映。山泉清澈,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犹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这是多么清幽明净的自然之美啊!
又如唐代诗人杜甫《漫成一首》:“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拔刺鸣”。诗歌从水中月影写起,生动描写了白鹭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河滩,船尾大鱼跳出水面发出拔刺的响声的情景,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
(二)点面结合。写景状物时,不是孤立地静止地写主体物,还写主体物周围的联系物,有点有面,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
2.《江雪》
柳宗元(唐)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所有的山上,都看不到飞鸟的影子,所有的小路上,都没有人的踪影。只见一条孤零零的小船上,坐着一个老翁身披蓑衣,头戴斗笠,在大雪覆盖的寒冷江面独自垂钓。
这首诗像电影的摄像头一样先从万里高空采摘“千山鸟飞绝”的雪景,从千山万壑遍查“万径人踪灭”的孤寂,再从万里高空将镜头推向山上的小径,又从一个小径“摇”、“晃”飞掠过所有的小径,再将镜头锁定在寒江的波流,悄悄地聚焦在寒江之上的一叶孤舟,再缓缓推向孤舟中垂钓的蓑笠渔翁,然后镜头从俯视的角度调整为*视,再慢慢推进特写钓者的身形和神态,直到特写出钓者*和从容的身态,直到刻画出钓者恬淡怡然的心态,直到展现出诗人广阔畅达而丰富细腻的襟怀。
文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属于面的铺陈,两句没有一个“雪”字,但写出了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观境界,具有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韵味。“千山”、“万径”又把满天的雪景写得非常开阔,给人以无涯的想象,“鸟飞绝”、“人踪灭”是大雪后的效果,启发人们去想象雪之大。“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月”属于点的描绘,因为河水在严冬不结冰,才有了披蓑戴笠的渔翁垂钓寒江,因为孤独的鱼翁与大雪背景形成对照,雪的背景被反衬得更加辽阔深远。因为满天雪景的映衬,渔翁也越发显得生动而有内涵。全诗点面结合,写尽了人物处境的苦寒与孤寂,突出了人物坚韧不拔、卓然而立的品格。
(三)诗画结合。写景状物时,运用工笔手法,描写出一幅幅美术画面,表现出一种诗的意境。
3.《春游湖》
徐俯(北宋)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天空中,成双成对的燕子悠然自乐地飞翔,不知它们是什么时候回来的?地面上*的桃花像蘸着水面一样朵朵盛开。这几天下了一场春雨,湖水猛涨,将桥淹没,游人不能过去。怎么办呢?这时摆渡的小船正从远方的柳树下向游人缓缓撑来。
此诗通过描写春天游湖所见的双飞燕子,夹岸桃花,春雨断桥、柳荫小船等四种具体可视的美景,动静结合,远*结合构成了一幅完整的、生动优美的春游画面,图画中有动有静,有人有物,景与物完美地融合为一体,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喜悦之情,体现了*古代的写景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
这首诗全诗无一“游”字,是如何表现游的呢?诗人在漫长的湖堤上游春,走到“春雨断桥”的地方,小桥被淹,就过不去了,对称心快意的春游来说,是一个莫大的挫折。可是凑巧得很,柳荫深处,悠悠撑出了一条小船,这一次春游就更富有情趣了。断桥这个地方,集中了矛盾,是春游途中的关键,从前进中受到阻碍,又在阻碍中得到前进,这个“游”字就在这样的行动中被表现出来了。
又如唐代诗人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写出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景象,极富诗情画意。
(四)虚实结合。现实中的景物事与想象中的景物事相互映衬,相互渗透和转化,交织在一起表达同一思想或情感的艺术手法。
4.《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南宋)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里毕竟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他季节确实不同。碧绿的莲叶无边无际一直延伸到水天相接的远方,在阳光映照下荷花显得分外艳丽和鲜红。
诗中前两句虚写西湖六月的风光自有特色,看似突兀,实则造句大气;后两句实写西湖六月的风光,用充满强烈色彩的句子,描绘了一幅大红大绿,精彩绝艳的画面:翠绿的莲叶涌到天边,使人感到置身无穷的碧绿之中,娇美的荷花,在骄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艳丽,碧绿和艳红和谐地搭配着,非常优美。全诗虚实相生,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又如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诗中实写眼前桃花依旧,虚写去年人面桃花,表达了对并不在眼前的姑娘的思念之情。
(五)抑扬结合。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表扬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从而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
5.《闺怨》
王昌龄(唐)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闺阁里的少妇不知道忧愁,趁着春天的大好时光,浓妆之后兴高采烈登上翠楼欣赏风景。忽然看见田野路旁杨柳青青春意正浓,真后悔让夫君为了封侯长年在外征战不休。
这首诗本意写少妇的.忧愁,前三句却着墨于“不知愁”,第一句点出不知愁,第二三句写不知愁的具体体现,最后方说“悔”,先抑后扬,欲擒故纵,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
又如唐代诗人李商隐《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不问苍生问鬼神。”诗歌前三句以“求”、“访”、“虚前*”等极力渲染称颂孝文帝求贤若渴的美德,最后一句点明“求贤”的真正目的是“问鬼神”,而非寻求治国安民之道,先扬后抑,欲抑先扬,辛辣地讽刺了不顾民生的昏聩统治者,也寄寓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深沉感慨。
(六)起兴结合。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的一种描写方法。
6.《艳歌行》
乐府民歌(汉)
翩翩堂前燕,冬藏夏来见。
兄弟两三人,流宕在他县。
运用反问手法的诗句 用了反问的诗句,由整理,希望有关于运用反问手法的诗句 用了反问的诗句的这篇文章运用反问手法的诗句 用了反问的诗句能对您有所帮助!
关雎运用反问手法的诗句 首先是《诗经》的首篇《关雎》
答题步骤:第一步描绘诗中显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捉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言语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遐想和想像加以再发明,言语力求诗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小人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毛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运用反问手法的诗句
阐发诗歌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式: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墨客怎样的思想情绪?
应对阐发:这是一种最罕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拜托墨客情绪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地步。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运用反问手法的诗句
首章以河洲上关关鸣叫求偶的雎鸠为“比”的对象,兴起淑女为小人的佳偶,借助植物性的行为来烘托出抒情主人公的对佳人的殷切盼望或对抱负的执着追求,将深切的情绪和盼望隐蔽在关雎鸟的表面行为之下,团体气势派头含蓄隽永,并以此情绪统辖全诗;次章以水中左右飘摇荡动的荇菜为比,兴起小人欲求淑女或者政治抱负的动荡着的心,当主人公求之不得,支付临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的时候,甚至“寤寐思之”,“辗转反侧”;第三、第四两章,则以主人公采芼荇菜的行为为比,兴起以小人既得淑女,抱负得到发挥的情况,借助“琴瑟友之,钟鼓乐之”如许的欢乐的场面体现了抒情主人公的愉快,一层层地写来,恰到“乐而不淫”的好处。这是一首写求配偶的颠末恋爱成功而完婚、或者追求政治抱负而得到实现的诗。人生如 仿写句子 仿写句子人生
答题步骤:第一步描绘诗中显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捉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言语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遐想和想像加以再发明,言语力求诗意。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小编整理的比喻手法的诗句,供参考!
比喻手法的诗句
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院作飞花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大似翻鹅毛,密如飘玉屑。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伤心。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日岀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燕草碧如丝,秦桑低绿枝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比喻句子
1、那雪,就如白玉,铺满了大地,让你感觉来到了天界。
2、原始森林就像是一个性格粗犷骠悍的山野大汉。
3、人潮卷来卷去,地坝变成了露天舞台。
4、美丽的彩虹就像一座七彩的桥一样高挂在雨后的蓝天。
5、蒲公英的朵朵黄花开得绚丽烂漫——小巧,娇嫩,就像是一些雏鸡,它们扑动着,欢笑着,显得那么亲切可爱。
6、弯弯的月亮像1条小船挂在夜空中。
7、几次渗地雨下过,玉米苗像气吹似的长起来,没多久,一年一度的青纱帐又出现了。
8、这几天的天气真是太冷,寒风吹在脸上就像刀割一样
9、田垄里的麦苗稀稀拉拉的,像是在翘首苦盼着下雨。
10、她那张皱纹纵横的脸,舒展得像绸缎一般,光闪闪的。
11、炕沿上坐着的那个鬼子官,两眼红红的,像刚吃过死人的野狗。”
12、菜园里,韭菜吐芽,菠菜努嘴,黄瓜秧分叶,豆角苗破土,畦畦朝气勃勃。
13、雨中的桃林,没有尘埃,没有鸣噪,幽静得像是仙境。
14、美妙的小雪花呀,像只只空灵飘逸的玉蝴蝶,扇动着薄翼,初降人间。
15、树上的苹果像灯笼似的又大又红。
16、恋爱就像智力竞赛,规则能够设置无数,但有1条却一向去不掉,那就是: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最高分总是被优先淘汰。
17、庄稼灰塌塌的全拧成了绳,地上一踩就冒起一股烟。
18、西湖象一块碧玉,一面镜子。
19、石榴的外表像一个球状的小口花瓶,它的`皮是黄褐色的,剥开皮一看,一粒粒晶莹透明的果实排得整整齐齐,一层之后一层。
20、麦子长势差,稀稀拉拉,又细又蔫又黄,像狗尾巴草一样短小干瘪。
21、太阳像一个大火球似的高高地挂在蓝天。
22、雨后的草原野花竞放,就像一块刚浸过水的花头巾,连露珠儿都是五颜六色的了!
23、生长在剑叶心中的菠萝,从院子里的绿叶丛中好奇地探着头,张望着,窥探着来往的旅客。
24、仙人掌是黄沙中的碧玉,是枯海中的岛屿,是荒漠上的英雄;它们给炽热如焚的沙漠,带来了生机,带来了繁荣,也带来了神秘的期望的色彩。
25、这一路种的都是高粱,已经长得高过人头了,绿油油的像一堵没有止境的围墙。
26、我像风筝一样,不能远走高飞,痛苦无奈像秋千一般,荡了出去又回来。
27、天上的朵朵白云就像羊群一样东游西荡。
28、远处的霓虹灯亮了,就像一道亮丽的彩虹,像仙女飘舞的裙带,像一座七彩小桥,像一朵朵耀眼,绚丽的云
古诗词的辩证表现手法分析
古人在诗词创作中非常注重表现艺术,在写景、状物、言情、述志时,往往采用既对立又统一,既相反而又相成的辩证手法,让读者在品味赏读中获得无穷的艺术享受。这些辩证的表现手法包括点染、虚实、疏密、浓淡、离合、雅俗、曲直、隐显、巧拙等。下面以中学课本中涉及到的诗诗词为例,试作说明。
1、点染
点染,是国画的术语。原指画家在绘画时,有的地方点,有的地方染,从而绘出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后来借用到古诗词中来,指的是作者在有些地面正面点明旨意,有些地方侧面渲染。
这种手法在写景抒情的诗词中比较常见,一般用景物来染;用一句话,一个词来点出作者要抒发的感情。渲染是为了突出旨意,旨意统率渲染,相互依存,和谐统一。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其中的“断肠人在天涯”是点;其余各句均是“染”,以突出相思的伤悲。这样的例子在中学语文课本中还有很多,如柳永《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其中第一句是“点”,点出“伤离别”;其余各句是“染”,渲染伤别之情。李清照的《声声慢》一词用“乍暖还寒”、“三杯两盏淡酒”、“晚来风急”、“雁过也”、“满地黄花”、“梧桐更兼细雨”来渲染自己的心绪,最后用“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点出“愁”的主旨。王实甫《长亭送别》中的[正宫][端正好],前面“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都是染,后面的“都是离人泪”是点。
2、虚实
虚实结合是古诗词重要的艺术手法之一。所谓“实”,是诗词中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具体捉摸到的部分;所谓“虚”则是指诗词中表现的存在于人的思想意识之中的部分。换言之,就方法而言,详细为实,简略为虚;具体为实,抽象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就对象而言,景为实,情为虚;眼见为实,想象为虚;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显者为实,隐者为虚;当前为实,过去和将来为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
虚实结合,可以给人以无穷的暇想和绵长的回味,也可以使诗人的感情表达得更深沉而充分。如李白的《蜀道难》,以虚写实,从蚕丛开国说到五丁开山,由六龙回日写到子规夜啼,天马行空般地驰骋想象,创造出了让人惊叹不已的蜀道形象;诗人的情感表达得强烈而飘逸。李商隐的《锦瑟》运用“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四个典故,以虚(传说、典故)写虚(过去的经历、梦想、挫折等),诗人的感情真切而又深藏,让后学者产生了众多的揣度和想象,被喻为古代“朦胧诗”。而李煜的《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却又以实写虚,将诗人抽象的“愁”化为了具体可感的江水滚滚,新鲜美妙。
3、疏密
诗词的疏密手法,主要是指描写人、事、景、物的密度。密度小者为疏,密度大者为密。疏者大笔勾勒,重在传神;密者工笔细描,重在铺写渲染。
在诗词中,疏利于写大景,密利于写小景;在词、曲中,婉约者较密;豪放者较疏。但在一首诗词中,诗人们也时而采用疏密结合的手法,构成一定的意境,如杜甫的《登高》中“风急天空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四句,前两句“风急”、“天高”、“猿啸”、“渚清”、“沙白”、“鸟飞”一句三个意象,显得绵密急促;后两句“落木”、“长江”一句一意象,显得物象稀少而疏阔。从美学角度看,密可以产生了一种紧促感,疏可以产生了一种弛缓和开朗感,一紧一缓,能给欣赏者带来心理的`愉悦。又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四句,也是深得疏密之妙。前两句交代“雨后空山”、“秋天傍晚”,一写环境,一写时间,可谓疏朗简洁;后两句却写到“明月”、“青松”、“月光”、“清泉”、“石头”、“水花”,意象十分丰富;一疏显得宏阔,一密显出清幽,给人心旷神怡之感。
4、动静
客观事物的动静之态,给了诗人们许多创作的灵感,他们常常将事物的动、静结合起来描写,做到静中见动,动中见静,动静相生,动静互衬,妙趣无穷。
如查慎行的《舟夜书所见》:“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天星。”前两句写静,后两句写动,富有生活情趣。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月静春山空。月出惊飞鸟,时鸣春涧中。”以动写静,花落、月出、山鸟的动,突出了春涧的幽静。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前两句写动,绘出一幅绚丽的图景;后两句写静,一言空间之广,一言时间之久,但也静中见动:景物动静的结合,反映了诗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心理活动。李白的《望天门山》更是高妙,以“天门中断楚天开”写出了水神奇的“动”,力量巨大;又用“碧水东流至此回”写出了山雄奇险峻的静——强大力量的静;然后又用“*青山相对出”写静,又静中有动;“孤帆一片日边来”写动,又动中有静:动静相衬,即有力量的对抗,又有宁静与和谐,真可谓运笔如神!
5、浓淡
浓淡在绘画中,主要指色彩的深浅、明暗。后来用于文学创作,主要指语言的色彩。浓者,重笔浓彩,绚丽;淡者,素笔淡写,不尚雕饰。
就作者个人而言,有的追求素淡,有的追求浓艳,有的则浓淡兼施。浓淡相互映衬,可以收到鲜明生动的艺术效果。如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上片写金陵的壮丽秋景,用了“似练”、“翠峰”、“残阳”、“彩舟云淡”等,语言色彩华美;下片叹六朝竞逐豪华,吊古伤今,语言素淡;以浓衬淡,服务于政治家睹今鉴古的深远思虑。又如李清照的《一剪梅》,上片写“红藕”、“玉簟”、“罗裳”、“兰舟”、“锦书”、“月满”,色彩较浓;下片写“花”、“水”、“闲愁”,色彩较淡;浓淡相映,充分地渲染和抒发了词人的相思之苦:“浓”尚不可解其愁,“淡”又让她何以堪?
6、雅俗
雅俗是运用语言的一种艺术。“雅”是典雅,“俗”是通俗。
在诗词中适当运用雅语和俗语,就会雅俗共赏,增强诗歌的艺术魅力。如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前七句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用词典雅,造句精工;结尾两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用语却极是通俗:这样以俗入雅,突出表达了词人关注百姓疾苦的情怀。又如白居易《忆江南》词,“江南好,风景旧曾谙”、“能不忆江南”,用语通俗;而“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用语典雅:不用雅,写不出江南之优美;不用俗,便失去了亲切感和独特的向往之情,可谓相得益彰。
7、巧拙
巧拙也是语言运用的艺术。“巧”是工巧,“拙”是朴拙,二者结合,常可收到别具一格、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
如姜夔的《扬州慢》:“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前一句朴拙,后两句工巧。无前者,后两句失去依托;无后者,前一句,失去了应有的表达效果:前后相合,一幅凄清之景顿生,一股兴叹之情流动。又如周邦颜的《苏幕遮》:“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前一句写太阳初升,露水渐干,比较朴实;后二句写青青池水,风吹水动,晃动的叶子仿佛在不断高举一样,用笔和造景都很巧。
8、曲直
曲与直是诗人表达感情的两种方式。“曲”是婉曲含蓄,“直”是直率明了。
一般来说,诗人心情*静时,喜欢含蓄委婉,感情激动时,便直吐为快。在现实生活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常常是复杂变化的,因而在作品中总是兼用曲与直两种手法来表情达意,力求做到曲直互补,妙合其心。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描写令人神往的仙境世界,明写了对仙境的向往,暗写了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属于“曲”的手法;到诗的结尾处却大呼:“安能摧眉折腰事*,使我不得开心颜!”这就是“直”,一曲一直间将诗人率真可爱的个性表现得淋漓尽致。白居易的《琵琶行》虽然也曲直兼用,但没有了李白的率真,而是以曲为主;他写琵琶女的身世遭遇,直接表明的是对下层歌妓和劳苦百姓的同情,曲折表达的却是政治受挫后,对现实的深刻认识和对世态炎凉的强烈不满。说自己的遭际属于“直”吧,可他还是表达得那么“曲”,不讲原委,只说同感。曲折与直率的运用,与诗人的心境有关,耐人寻味。
9、隐显
“隐”与“显”,也是诗人表达感情的两种方式。“隐显”与“曲直”非常相似,常常将两者联系在一起说,曲就显得隐,而直就显。
诗人在表达深藏内心而不便明言的思想感情时,往往隐约其辞,采用隐讳曲折的方式。如朱庆馀的《*试上张水部》,明明是想说自己考前心里没底,又期待成功,盼望张籍的帮助,却又隐讳曲折地虚拟新妇的口气问新郎:“画眉深浅入时无?”又如苏轼《江城子》“……不思量,自难忘”,在明了抒发哀悼亡妻之情的同时,也隐约地抒发了“尘满面,鬓如霜”的政治失意之情。
10、离合
离合是一种离题旁涉与紧扣题目的辩证表现手法。直写题目,内容就会局促;荡开笔墨,内容又会偏离题目。而离合就是要讲究直写与旁写,正写与侧写的和谐,侧写、旁写都要做到服务于正写,服务于题目,从而使诗词意脉相连,似断实续,摇曳多姿。
这种手法在咏物的诗词中表现得非常突出,因为古人主张咏物要力求“不即不离”、“不沾不滞”。如苏轼的《水龙吟》:“似花还是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开篇摇曳入题,以似花非花、无情有思吟咏杨花,接着由杨花衍生出思妇意象,人与花、物与情,在不即不离之间,咏物而不滞于物,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利用想象手法的古诗句
想象手法的诗句
古诗想象的手法
古诗的想象手法
运用想象手法的诗句
用想象的手法写的古诗
古诗中想象手法的诗句
运用了想象手法的古诗句
含有想象手法的古诗
运用想象手法的句子
古诗中用了想象手法的诗句
运用想象手法的两句古诗
用了想象手法的古诗词
想象的修辞手法的古诗
古诗中用到想象的手法
古诗中运用想象的手法
想象手法的古诗词例句
联想和想象的手法在古诗中
运用想象手法的古诗名句
古诗中的联想和想象手法
利用对比手法的古诗
运用想象的手法写一个古诗
高中利用白描手法的古诗句
古诗中的想象的手法答题模板
古诗词中哪些用到想象的手法
利用铺陈的手法写一段古诗
有象征手法的古诗句
象征手法的诗句
具有象征手法的古诗句
有象征手法的古诗句子
描写橘子的唐代古诗
关于树木的歌曲或者古诗
带深秋的七言古诗
语文考试关于古诗词的反思
池塘晚景的古诗语文
七月份表达思念同学的古诗
描写酸奶的古诗词
我想听郑源的古诗
播放嘻嘻节的古诗短一点的
描写大败而归的古诗词
学*古文和古诗的感悟
非常有道理的古诗词
关于继承节日传统的古诗
美女离开家乡的古诗
坚持读书写字的古诗
带有住所的古诗
关于天文的古诗原文
唐朝山水田园的古诗
小学语文课文秋的古诗
人心险恶世态炎凉的古诗词
带有陈莹的古诗
八月份天气好的古诗
女子未寻得男子的古诗
关于学*来得及的古诗
有趣的古诗三行
最深情的人用古诗的方式
寒冷的雨夜独自钓鱼古诗
描写落日的古诗有啥
播放王蓉老师的爱上古诗
古诗中的等待行为
修开头的励志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