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北宋张载名言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北宋张载名言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北宋张载名言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北宋张载名言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张载名言(精选125句)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比较经典的名言吧,名言作为一种引导、激活、推动教学的手段,具有释疑解惑、点拨诱导、强化联系、深化认识的功能。究竟什么样的名言才是优秀经典的.名言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张载名言(精选125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学之行之而复疑之,此*矣而不察者也。故学礼所以求不疑,仁守之者在学礼也。
2、圣人文章无定体,诗、书、易、礼、春秋,只随义理如此而言。
3、古者天子既不养兵,财无所用,必大殷富,以此知井田行,至安荣之道。
4、古之能知诗者,惟孟子为以意逆志也。
5、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
6、见闻之知,乃物交而知。
7、读古人书,求修身道;友天下士,谋救时方。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
8、贫富不均,教养无法,虽欲言治,皆苟而己。
9、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
10、诚明所知,乃德良知,非闻见小知而已。
11、不知疑者只定不便实作,则实作则须有疑,必有不行达理疑也,在可疑而不可疑不曾学,学则须疑,守旧无功。
12、礼不必皆出于人,至如无人,天地之礼自然而有,何假于人?
13、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
14、天无心,心都在人之心。一人私见固不足尽,至于众人之心同一则却是义理,总之则却是天。
15、天地之气,虽聚散、攻取百涂,然其为理也顺而不妄。
16、教者如洪钟,洪钟未尝有声,由叩乃有声。
17、礼反其所自生,乐乐其所自成。
18、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同天地之性存焉。人之刚柔缓急,有才与不才,气之偏也。
19、立本既正,然后修持。修持之道,既须虚心,又须得礼,内外发明,此合内外之道也。
20、清则无碍,无碍故神;反清为浊,浊则碍,碍则形。
21、人多是耻于问人。假使今日问于人,明日胜于人,有何不可?
22、天资美不足为功;唯矫恶为善,矫惰为勤,方是内功。
23、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24、古之小儿,便能敬事长者,与之提携,则两手奉长者之手,问之,掩口而对。
25、礼所以持性,盖本出于性,持性,反本也。
26、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
27、论学则必期于圣人,语治则必期于三代,至于进为之方,设施之术,具有节级,凿凿可行,非徒托诸空言者。
28、此天地之仁也。仁人则须索做,始则须勉勉,终则复自然。
29、学者既知此心,且择所安而行之己不愧。
30、使蒙者不失其正,教人者之功也。
31、心既虚则公*,公*则是非较易见,当为不当为之事自知。
32、欲事立须是心立,心不钦则怠惰,事无由立,况圣人诚立,故事无不立也。
33、不尽材,不顾安,不由诚,皆是施之妄也。教人至难,必尽人之材,乃不误人。观可及处,然后告之。
34、常人教小童亦可取益。绊已不出入,一益也。授人数次,己亦了此文义,二益也。对之必正衣冠、尊瞻视,三益也。尝以因己以坏人之材为之忧,则不敢堕,四益也。
35、人人有利欲之心,与学者正相背驰,故学者要寡欲。
36、心苟不忘,则虽接人事即是实行,莫非道也,心若忘之,则终身由之,只是俗事。
37、教之而不受,虽强告之无益。譬之以水投石,必不纳也,今夫石田虽水润沃,其干可立待者,以其不纳故也。
38、今人为学,如登山麓,方其迤俪之时,莫不阔步大走,及到峭岭之处便止,须是要刚决果敢以进。
39、学者行礼时,人不过以为迂。彼以为迂,在我乃是径捷,此则从吾所好。
40、天资美不足为功,惟矫恶为善,矫惰为勤,方是为功。
41、诚意而不以礼则无征,盖诚非礼无以见也。
42、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譬之行道者,将之南山,须问道路之出。自若安坐,则何尝有疑?
43、于无疑处有疑,方是进矣。
44、拂去旧日所为,使动作皆礼,则气质全好。
45、道要*旷中求其是,虚中求出实,而又博之以文,则弥坚转诚。
46、大中,天地之道也;得大中,阴阳鬼神莫不尽之矣。
47、百货亦有全不售时,官则出钱以留之,亦有不可买时,官则出而卖之,官亦不失取利,民亦不失通其所滞而应其所急。
48、义理有疑则濯去旧见,以求新意,心中苟有所闻,即命名札记,不思则还塞之矣?更须和朋友之助。
49、天地之道要一言而道尽亦可,有终日善言而只在一物者,当识其要,总其大体,一言而乃尽尔。
1、学之行之而复疑之,此*矣而不察者也。故学礼所以求不疑,仁守之者在学礼也。
2、圣人文章无定体,诗、书、易、礼、春秋,只随义理如此而言。
3、古者天子既不养兵,财无所用,必大殷富,以此知井田行,至安荣之道。
4、古之能知诗者,惟孟子为以意逆志也。
5、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
6、见闻之知,乃物交而知。
7、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
8、贫富不均,教养无法,虽欲言治,皆苟而己。
9、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
10、诚明所知,乃德良知,非闻见小知而已。
11、不知疑者只定不便实作,则实作则须有疑,必有不行达理疑也,在可疑而不可疑不曾学,学则须疑,守旧无功。
12、礼不必皆出于人,至如无人,天地之礼自然而有,何假于人?
13、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
14、天无心,心都在人之心。一人私见固不足尽,至于众人之心同一则却是义理,总之则却是天。
15、天地之气,虽聚散、攻取百涂,然其为理也顺而不妄。
16、教者如洪钟,洪钟未尝有声,由叩乃有声。
17、礼反其所自生,乐乐其所自成。
18、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同天地之性存焉。人之刚柔缓急,有才与不才,气之偏也。
19、立本既正,然后修持。修持之道,既须虚心,又须得礼,内外发明,此合内外之道也。
20、清则无碍,无碍故神;反清为浊,浊则碍,碍则形。
21、人多是耻于问人。假使今日问于人,明日胜于人,有何不可?
22、天资美不足为功;唯矫恶为善,矫惰为勤,方是内功。
23、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24、古之小儿,便能敬事长者,与之提携,则两手奉长者之手,问之,掩口而对。
25、礼所以持性,盖本出于性,持性,反本也。
26、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
27、论学则必期于圣人,语治则必期于三代,至于进为之方,设施之术,具有节级,凿凿可行,非徒托诸空言者。
28、此天地之仁也。仁人则须索做,始则须勉勉,终则复自然。
29、学者既知此心,且择所安而行之己不愧。
30、使蒙者不失其正,教人者之功也。
31、心既虚则公*,公*则是非较易见,当为不当为之事自知。
32、欲事立须是心立,心不钦则怠惰,事无由立,况圣人诚立,故事无不立也。
33、不尽材,不顾安,不由诚,皆是施之妄也。教人至难,必尽人之材,乃不误人。观可及处,然后告之。
34、常人教小童亦可取益。绊已不出入,一益也。授人数次,己亦了此文义,二益也。对之必正衣冠、尊瞻视,三益也。尝以因己以坏人之材为之忧,则不敢堕,四益也。
35、人人有利欲之心,与学者正相背驰,故学者要寡欲。
36、心苟不忘,则虽接人事即是实行,莫非道也,心若忘之,则终身由之,只是俗事。
37、教之而不受,虽强告之无益。譬之以水投石,必不纳也,今夫石田虽水润沃,其干可立待者,以其不纳故也。
38、今人为学,如登山麓,方其迤俪之时,莫不阔步大走,及到峭岭之处便止,须是要刚决果敢以进。
39、学者行礼时,人不过以为迂。彼以为迂,在我乃是径捷,此则从吾所好。
40、天资美不足为功,惟矫恶为善,矫惰为勤,方是为功。
41、诚意而不以礼则无征,盖诚非礼无以见也。
42、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譬之行道者,将之南山,须问道路之出。自若安坐,则何尝有疑?
43、于无疑处有疑,方是进矣。
44、拂去旧日所为,使动作皆礼,则气质全好。
45、道要*旷中求其是,虚中求出实,而又博之以文,则弥坚转诚。
46、大中,天地之道也;得大中,阴阳鬼神莫不尽之矣。
47、百货亦有全不售时,官则出钱以留之,亦有不可买时,官则出而卖之,官亦不失取利,民亦不失通其所滞而应其所急。
48、义理有疑则濯去旧见,以求新意,心中苟有所闻,即命名札记,不思则还塞之矣?更须和朋友之助。
49、天地之道要一言而道尽亦可,有终日善言而只在一物者,当识其要,总其大体,一言而乃尽尔。
50、君子不必避他人之言,以为太柔太弱。
51、人谓已有知,由耳目受也。
张载,又称张子。北宋哲学家,理学创始人之一,程颢、程颐的表叔,理学支脉——关学创始人,封先贤,奉祀孔庙西庑第38位。其庙庭与周敦颐、邵雍、程颐庙、程颢庙合称“北宋五子”庙。字子厚,汉族,祖籍大梁(今开封),徙家凤翔郿县(今宝鸡眉县)横渠镇,人称横渠先生。
张载经典名言:
学者欲其进,须钦其事,钦其事则有立!有立则有成;未有不钦而能立;不立则安可望有成!
此天地之仁也。仁人则须索做,始则须勉勉,终则复自然。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贫富不均,教养无法,虽欲言治,皆苟而己。
大中,天地之道也;得大中,阴阳鬼神莫不尽之矣。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天地之道要一言而道尽亦可,有终日善言而只在一物者,当识其要,总其大体,一言而乃尽尔。
道德性命是长在不死之物也,己身则死,此则常在。
以有限之心,止可求有限之事;欲以致博大之事,则当以博大求之,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也。
心苟不忘,则虽接人事即是实行,莫非道也,心若忘之,则终身由之,只是俗事。
人虽有功,不及于学,心亦不宜忘。
凡人为上则易,为下则难。然不能为下,亦未能使下,不尽其情伪也。
知之而不信而行之,愈于不知矣,学者须得中道乃可守。
学未至而好语变者,必知终有患。盖变不可轻议,若骤然语变,则知操术已不正。
天资美不足为功,惟矫恶为善,矫惰为勤,方是为功。
人多言安于贫贱,其实只是计穷力屈,才短不能营画耳,若稍动得,恐未肯安之。
学者所志至大,犹恐所得浅,况可便志其小,苟志其小,志在行一节而已,若欲行信亦未必能信。
立本既正,然后修持。修持之道,既须虚心,又须得礼,内外发明,此合内外之道也。
人能不疑,便是德进,盖已于大本处不惑,虽未加工,思虑必常在此,积久自觉渐变。
学者既知此心,且择所安而行之己不愧。
道要*旷中求其是,虚中求出实,而又博之以文,则弥坚转诚。
君子不必避他人之言,以为太柔太弱。
欲事立须是心立,心不钦则怠惰,事无由立,况圣人诚立,故事无不立也。
诚意而不以礼则无征,盖诚非礼无以见也。
若心但能弘大,不谨敬则不立;若但能谨敬而心不弘大,则入于隘,须宽而敬。
居仁由义,自然心和而体正。
学者行礼时,人不过以为迂。彼以为迂,在我乃是径捷,此则从吾所好。
学之行之而复疑之,此*矣而不察者也。故学礼所以求不疑,仁守之者在学礼也。
礼不必皆出于人,至如无人,天地之礼自然而有,何假于人?
礼即天地之德也,如颜子者,方勉勉于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勉勉者,勉勉以成性也。
礼所以持性,盖本出于性,持性,反本也。
张载经典名言
张载名言名句
1、学之行之而复疑之,此*矣而不察者也。故学礼所以求不疑,仁守之者在学礼也。
2、圣人文章无定体,诗、书、易、礼、春秋,只随义理如此而言。
3、古者天子既不养兵,财无所用,必大殷富,以此知井田行,至安荣之道。
4、古之能知诗者,惟孟子为以意逆志也。
5、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
6、见闻之知,乃物交而知。
7、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
8、贫富不均,教养无法,虽欲言治,皆苟而己。
9、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
10、诚明所知,乃德良知,非闻见小知而已。
11、不知疑者只定不便实作,则实作则须有疑,必有不行达理疑也,在可疑而不可疑不曾学,学则须疑,守旧无功。
12、礼不必皆出于人,至如无人,天地之礼自然而有,何假于人?
13、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
14、天无心,心都在人之心。一人私见固不足尽,至于众人之心同一则却是义理,总之则却是天。
15、天地之气,虽聚散、攻取百涂,然其为理也顺而不妄。
16、教者如洪钟,洪钟未尝有声,由叩乃有声。
17、礼反其所自生,乐乐其所自成。
18、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同天地之性存焉。人之刚柔缓急,有才与不才,气之偏也。
19、立本既正,然后修持。修持之道,既须虚心,又须得礼,内外发明,此合内外之道也。
20、清则无碍,无碍故神;反清为浊,浊则碍,碍则形。
21、人多是耻于问人。假使今日问于人,明日胜于人,有何不可?
22、天资美不足为功;唯矫恶为善,矫惰为勤,方是内功。
23、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24、古之小儿,便能敬事长者,与之提携,则两手奉长者之手,问之,掩口而对。
25、礼所以持性,盖本出于性,持性,反本也。
26、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
27、论学则必期于圣人,语治则必期于三代,至于进为之方,设施之术,具有节级,凿凿可行,非徒托诸空言者。
28、此天地之仁也。仁人则须索做,始则须勉勉,终则复自然。
29、学者既知此心,且择所安而行之己不愧。
30、使蒙者不失其正,教人者之功也。
31、心既虚则公*,公*则是非较易见,当为不当为之事自知。
32、欲事立须是心立,心不钦则怠惰,事无由立,况圣人诚立,故事无不立也。
33、不尽材,不顾安,不由诚,皆是施之妄也。教人至难,必尽人之材,乃不误人。观可及处,然后告之。
34、常人教小童亦可取益。绊已不出入,一益也。授人数次,己亦了此文义,二益也。对之必正衣冠、尊瞻视,三益也。尝以因己以坏人之材为之忧,则不敢堕,四益也。
35、人人有利欲之心,与学者正相背驰,故学者要寡欲。
36、心苟不忘,则虽接人事即是实行,莫非道也,心若忘之,则终身由之,只是俗事。
37、教之而不受,虽强告之无益。譬之以水投石,必不纳也,今夫石田虽水润沃,其干可立待者,以其不纳故也。
38、今人为学,如登山麓,方其迤俪之时,莫不阔步大走,及到峭岭之处便止,须是要刚决果敢以进。
39、学者行礼时,人不过以为迂。彼以为迂,在我乃是径捷,此则从吾所好。
40、天资美不足为功,惟矫恶为善,矫惰为勤,方是为功。
41、诚意而不以礼则无征,盖诚非礼无以见也。
42、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譬之行道者,将之南山,须问道路之出。自若安坐,则何尝有疑?
43、于无疑处有疑,方是进矣。
44、拂去旧日所为,使动作皆礼,则气质全好。
45、道要*旷中求其是,虚中求出实,而又博之以文,则弥坚转诚。
46、大中,天地之道也;得大中,阴阳鬼神莫不尽之矣。
47、百货亦有全不售时,官则出钱以留之,亦有不可买时,官则出而卖之,官亦不失取利,民亦不失通其所滞而应其所急。
48、义理有疑则濯去旧见,以求新意,心中苟有所闻,即命名札记,不思则还塞之矣?更须和朋友之助。
49、天地之道要一言而道尽亦可,有终日善言而只在一物者,当识其要,总其大体,一言而乃尽尔。
50、君子不必避他人之言,以为太柔太弱。
清湘庭下千竿竹,百尽斑斓耸苍玉。——张载《宿兴庆池通轩示同志》
通轩轩外万顷陂,陂接南山天与齐。——张载《宿兴庆池通轩示同志》
我来正当摇落时,尘埃七日无人知。——张载《宿兴庆池通轩示同志》
叔子莫痛凤沼湮,又莫悲愁花萼堕。——张载《宿兴庆池通轩示同志》
所忧圣道久榛塞,富贵浮云空点涴。——张载《宿兴庆池通轩示同志》
眇冀州兮何有,眷兹士兮淹留。——张载《虞帝庙乐歌辞》
皇欲下兮俨相羊,烈风雷兮暮雨。——张载《虞帝庙乐歌辞》
听驾兮天门,羽毛兮缤纷。——张载《虞帝庙乐歌辞》
俯故宫兮一慨,越宇宙兮无邻。——张载《虞帝庙乐歌辞》
信玄功兮不宰,犹仿佛兮山阿。——张载《虞帝庙乐歌辞》
西晋文学家。字孟阳。安*(今河北安*)人。生卒年不详。性格闲雅,博学多闻。曾任佐著作郎、著作郎、记室督、中书侍郎等职。西晋末年世乱,托病告归。张载与其弟张协、张亢,都以文学著称,时称“三张”。其中,载、协相*,亢则略逊一筹。《文心雕龙》说:“孟阳、景阳,才绮而相埒。”一说,“三张”指张华与张载、张协二人,张亢不在其内。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着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其中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有“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之说。柳永作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有 《雨霖铃》、《八声甘州》、《凤栖梧》等,现存有大量诗篇。
柳永名人名言:
剪裁用尽春工意,浅蘸朝霞千万蕊。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国防要隘中天堑,寰宇称雄是此关。
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 竞无语凝噎。
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暗想当初,有多少、幽欢佳会;岂知聚散难期,翻成雨恨云愁。阻追游,没登山临水,惹起*生心事,一场消黯,永日无言,却下层楼。
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
薄衾小枕天气。乍觉别离滋味。展转数寒更,起了还重睡。毕竟不成眠,一夜长如岁。也拟待、却回征辔。又争奈、已成行计。万种思量,多方开解,只恁寂寞厌厌地。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重湖叠岳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自古多情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名人名言
北宋古诗《书河上亭壁》鉴赏
导语:这是一首描写的黄河的古诗,写景寓情,北宋诗人寇凖将自然之景与人的情感深深结合,让我们感受到了满满诗意。现在就跟着小编一起来欣赏下诗人寇凖的《书河上亭壁》这首古诗词吧!
《书河上亭壁》
北宋·寇凖
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槛思何长。
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译文:
宽阔的黄河,只有不多几条船在航行,眼前是波浪滚滚,一派渺茫。我独自登上河边的亭子,斜靠着栏杆,愁绪像河水,源源不断。那河边、远处,萧瑟秋风中,有片稀疏的树林,林后是耸立的高山,一半沐浴着西斜的阳光。
注释:
①樯:桅杆。此代指船。
②危槛:高处的栏杆。
③萧萧:风声。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绝句,题写在黄河边一座亭子的壁上。既然以秋天的景色为主,自然而然也就染上些“愁”色。
第一句从三个方面来描写黄河上的景象,一是“阔”,的“潮**阔”,被诗人浓缩为“岸阔”,江水浩渺,放眼望去,黄河恢宏阔大;二是“渺茫”,因为河阔,一眼望不到边,加上太阳快要下山,自然是“烟波微茫信难求”,看不到对岸;三是“樯稀”,河上没有几条船,虽然看不见“百舸争流”的'热闹场面,却使人觉得河似乎更阔了,烟波似乎更渺茫了,河上的烟波又能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
第二句的“思”字就回答了前面提出的问题,独自靠在亭边的栏杆上,诗人究竟在想些什么?也许想到了“耐可乘流直到天”,也许想到“欲渡黄河冰塞川”,也许想到“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泻入胸怀间”……性格刚毅的诗人此时也许荡上了一丝忧愁,但面对着“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黄河,岂能“恨到归时方始休”呢?
三、四句写远处,说萧瑟秋风中,依稀可见一片凋落的树林,林后的山脉,一半浸沉在夕阳照射中。这两句视野更远,摄像更大。就景而言,这两句是以远树远山作为前两句黄河的背景,带有灰暗的色调;前两句空旷,这两句繁富,使整个画面疏密得当,浑融一色。就情而言,前两句以景起,直言对景茫然;这两句以萧瑟秋景,表现自己凄然黯然的愁思。当时诗人被排挤出朝,眼见黄河秋色,自然因季节的转换与景物的摧伤产生愁怨。登临送目,水流无限,落叶萧萧,总是被诗人直接藉以言愁,寇凖脱去俗套,只是构出一个令人愁怨的气氛,描写出令人愁怨的场景,隐括自己的心情,更显得含蓄深致。这样,自然之景与人的感慨紧紧结合,诗境诗意都得到了全面地发挥。
作者生*
寇凖(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改大名府成安县。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历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后两度入相,一任枢密使,出为使相。乾兴元年(1022年)数被贬谪,终雷州司户参军,天圣元年(1023年)九月,病逝于雷州。
《张载,字子厚》阅读答案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与知识的活动。它是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视觉材料主要是文字和图片,也包括符号、公式、图表等。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张载,字子厚》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7分)
张载,字子厚,长安人。少喜谈兵。至欲结客取洮西之地。年二十一,以书谒范仲淹,一见知其远器,乃警之曰:“儒者自有名教可乐,何事于兵。”因劝读《中庸》。载读其书,犹以为未足,又访诸释、老,累年究极其说,知无所得,反而求之《六经》。尝坐虎皮讲《易》京师,听从者甚众。一夕,二程至,与论《易》,次日语人曰:“比见二程,深明《易》道,吾所弗及,汝辈可师之。”撤坐辍讲。与二程语道学之要,涣然自信曰:“吾道自足,何事旁求。”于是尽弃异学,淳如也。
举进士,为祈州司法参军,云岩令。政事以敦本善俗为先,每月吉,具酒食,召乡人高年会县庭,亲为劝酬。使人知养老事长之义,因问民疾苦,及告所以训戒子弟之意。
熙宁初,帝以为崇文院校书。移疾屏居南山下,终日危坐一室,左右简编,俯而读,仰而思,有得则识之,或中夜起坐,取烛以书。其志道精思,未始须臾息,亦未尝须臾忘也。敝衣蔬食,与诸生讲学,每告以知礼成性、变化气质之道,学必如圣人而后已。以为知人而不知天,求为贤人而不求为圣人,此秦、汉以来学者大蔽也。
因吕大防之荐,诏知太常礼院。与有司议礼不合,复以疾归,中道疾甚,沐浴更衣而寝,旦而卒。贫无以敛,门人共买棺奉其丧还。翰林学士许将等言其恬于进取,乞加赠恤,诏赐馆职半赙。
【注释】二程:即程颐、程颢,他们兄弟二人都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
赙:拿钱帮助别人办丧事。
A、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A. 以书谒范仲淹( ) (2)终日危坐一室( )
20.敝衣疏食( )(4)诏知太常礼院( )
13.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7.乃警之曰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8.因问民疾苦 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
9.以为知人而不知天 及凯旋而纳之
10.复以疾归 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19.下列句中加点词没有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 )。(2分)
16.反而求之六经
17.涣然自信曰
18.为祈州司法参军
19.言其恬于进取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一)比见二程,深明《易》道,吾所弗及,汝辈可师之。
(二)贫无以敛,门人共买棺奉其丧还。
21.请概括张载治学的成功之道。(3分)
参考答案:
17 . ( l )拜见(2 )端正地(3 )穿着破旧的衣服(4 )主持、管理(每小题1 分)
18 . D ( 2 分)
19 . B ( 2 分)
20 . ( 1 )*日(或等到)见了二程,(觉得他们)对《 易经》 的理解透彻,是我所比不上的,你们可以拜他们为师。(3 分)
( 2 )家中贫困没有用来人硷的钱财(或办法),他的学生就一起出资买了棺木护送他的灵枢回乡安葬。(3 分)
21 .博学慎取;虚己下人;经世致用;志道精思;志存高远。(写对3 点即可得3 分)
北宋定窑瓷的特点有什么特征
定窑以丰富多彩的装饰花纹取胜,工整素雅,一向被视为陶瓷艺术中的珍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北宋定窑瓷的特点有什么特征,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北宋定窑瓷的特点
器型:以盘、碗、碟等生活用具为主,也为宫廷生产陈设瓷器,但是出土文物中没有见到。此期汝窑、官窑、均窑大量进入宫中,宫廷用的定窑大量减少,但是质量很高(竞争造成);
胎体:洁白细腻坚硬,很薄;
釉色:白中闪黄(象牙白),北定的典型色。还生产酱釉等品种;
釉质:色泽莹润。极薄,可以见到*行的竹丝刷纹。大部分器物釉面出现泪痕。覆烧工艺出现,出现芒口;
纹饰:刻花、划花装饰登峰造极,线条极为流畅。印花工艺已经成熟;
特色:刻划花通常先刻轮廓线,然后在轮廓线的一侧划以较细的复线。印花通常在盘、碗等内侧。
北宋定窑瓷的装饰纹样
定窑器以其丰富多彩的纹样装饰而深受人们喜爱。装饰技法以白釉印花、白釉刻花和白釉划花为主,还有白釉剔花和金彩描花,纹样秀丽典雅。北宋早期定窑刻花、构图、纹样趋简,以重莲瓣纹居多,装饰有浅浮雕之美。北宋中晚期刻花装饰精美绝伦,独具一格。装饰图案常用印花、划花和堆花手法,秀丽典雅。印花图案,自然形态经巧妙变形,构成严谨;刻划花,较印花更活泼生动,别具一格。
刻花
刻花是在划花装饰工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时与划花工艺一起运用。如在盘、碗中心部位刻出折枝或缠枝花卉轮廓线,然后在花叶轮廓线内以单齿、双齿、梳篦状工具划刻复线纹。纹饰中较常见的有双花图案,生动自然,有较强的立体感,通常是对称的。定窑刻花器还常常在花果、莲、鸭、云龙等纹饰轮廓线一侧划以细线相衬,以增强纹饰的立体感。
划花
划花是宋代定窑瓷器的主要装饰方法之一。通常以篦状工具划出简单花纹,线条刚劲流畅、富于动感。莲瓣纹是定窑器上最常见的划花纹饰。有一花独放、双花并开、莲花荷叶交错而出、有的还配有鸭纹,纹饰简洁富于变化。立件器物的纹饰大都采用划花装饰,刻花的比较少见。早期定窑器物中,有的划花纹饰在莲瓣纹外又加上缠枝菊纹,总体布局显得不很协调,这是当时尚处于初级阶段的一种新装饰手法,也给定窑器断代提供了一个依据。
印花
定窑纹饰中最富表现力的是印花纹饰。这一工艺始于北宋中期,成熟于北宋晚期。最精美的定窑器物纹饰在盘、碗等器物中心,这类器型内外都有纹饰的较少。定窑器物纹饰的特点是层次分明,最外圈或中间,常用回纹把图案隔开。纹饰总体布局线条清晰,形态经巧妙变形,繁而不乱,布局严谨,讲究对称,层次分明,线条清晰,工整素雅,艺术水*很高。定窑印花大多印在碗盘的内部,里外都有纹饰的器物极为少见。
定窑印花题材以花卉纹最为常见,主要有莲、菊、萱草、牡丹、梅等,花卉纹布局多采用缠枝、折枝等方法,讲求对称。有的碗、口沿作花瓣式,碗内印一盛开的花朵,同时在外壁刻上花蒂与花瓣轮廓线。这种把印、刻手法并用于一件器物,里外装饰统一的做法,使器物造型和花纹装饰浑如一体,十分精美。其次,定窑还有大量的动物纹饰,主要有牛、鹿、鸳鸯、麒麟、龙凤、狮子和飞龙等。定窑飞龙纹一般装饰在盘、碟、碗等卧件的器物中心,祥云围绕,独龙为多,尚未见有对称的双龙纹饰。飞龙身形矫健,昂首腾飞于祥云之间,龙尾与后腿缠绕,龙嘴露齿,欲吞火球,背有鳍,身刻鱼鳞纹,龙须飘动,龙肘有毛,三爪尖利,栩栩如生。而定窑立件上只装饰有变形龙纹,其装饰水*与盘、碟上的龙纹相去甚远。禽鸟纹饰中主要有凤凰、孔雀、鹭鸶、鸳鸯、雁、鸭等,做工精美的飞凤比较少见。
定窑瓷器最精美的纹饰大都集中在盘、碟上,纹饰多者可达四层。每层纹饰富于变化,外圈纹饰多为几何纹或变形莲瓣纹,中心为动物、花卉结合纹饰,充满浮雕感,艺术气息浓郁。而宋代定窑孩儿枕更是该窑名品,其造型神态及纹饰的装饰工艺等皆为上乘之作。
北宋定窑瓷的品种
定窑产品以白瓷为主,也烧制酱、红、黑等其他名贵品种,如黑瓷(黑定)、紫釉(紫定)、绿釉(绿定)、红釉(红定)等,都是在白瓷胎上,罩上一层高温色釉。元朝刘祁的《归潜志》说,“定州花瓷瓯,颜色天下白”。 可见,定窑器在当时不仅深受人们喜爱,而且产量较大。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在定州时,曾用“定州花瓷琢红玉”的诗句,来赞美定窑瓷器的绚丽多彩。
定窑还有北定、南定之分。北宋之前,定窑窑址在北方的定州,这是烧制的物品称为北定;宋室南迁之后,定窑工人一部份到了景德镇,一部份到了吉州,称为南定。在景德镇生产的釉色似粉,又称粉定。
经几代学者不懈努力,学术界认可的定窑品种:白釉、黄釉、褐釉、黑釉、紫釉、红釉、绿釉、金花、鹧鸪斑、加彩、白釉刻划印花、黑釉白花、褐釉刻印花、黑釉刻印花、白釉剔绘黄花、内外刻花、内外划花、内外印花、外刻内印花、白釉酱口、黑釉酱口、豆青地剔白花、白地绘黑釉花、唐三彩、咖啡色釉绘花、白釉剔黑花、青釉剔划白花、白釉黑花……
多年来,我在遗址考察发现的遗存还有:仿钧、绞胎、绞釉、素瓷、宋三彩陶器、仿辽三彩陶器等。
定窑生产规模宏大,品种繁多。多为碗、盘、瓶、碟、盒和枕,亦产净瓶和海螺等佛前供器,但数量极少,主要是作为贡品进入宫廷。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定州白瓷孩儿枕”,是定窑瓷器的代表作之一。
窑瓷的起源及其发展历程:
根据史料记载及出土实物来看,早在唐代晚期定窑就已经烧造白瓷。而根据这些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来看,定窑的历史应细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时期,唐早中。第二时期,晚唐。第三时期,北宋早中晚期。第四时期,金代元初。
第一期,初创期,唐早中期,定窑的创烧时间,主要产制粗胎黄釉,褐釉和白釉瓷,胎质粗松厚重,含有大量杂质。釉质粗劣,施釉不匀,呈色极不稳定。胎体厚重造型不规整,外黄釉内白釉浅腹是定窑早期特色。到唐中期,定窑产品质量有明显提高,釉色从灰白,白中泛青,乳白到纯白都有。
第二时期,晚唐,五代【960之前】。这个时期最重要特征就是模仿当时盛行金银器皿并结合瓷器特点,在器物口,圈足或流的部位镶金银或鎏金银扣,当时仿金银器一种朝流,仿金银也是代表当时贵族身份。
第三时期,北宋太祖建隆元年至真宗乾兴六年【960~1022】。此期以从博物馆出土瓷器来看,净瓶最流行,流器多样,龙头流,葫芦流,直流有的流上有盖。盖罐器身较矮,圈足,器盖有圆纽和瓜蒂纽两种,此期装饰以刻莲瓣汶为主。可能与五代及宋初吴越国频频向宋廷进贡,大量越器流入北方,定窑亦受影响。
宋仁宗天圣元年至神宗元丰八年【1023~1085】。该时主要生产罐,壶,碗,净瓶等,罐有大盖罐和小盖罐两种,大罐器身丰满,小罐腹部浑圆,有素面有刻花。这个时期较流行装饰葵瓣口沿,而浮雕莲瓣纹饰明显减少。
北宋哲宗元祐元年至金海陵王正隆五年【1086~1160】。这个时期印花兴起,由于宫廷用瓷兴起,龙凤纹大量使用,龙纹刻,印两种,在装烧方面也巳改变,窑工们首先在漏斗状匣钵正烧法的基础上发明了支圈仰烧法,但烧过程中器物易塌陷,又改为支圈覆烧法,但覆烧瓷器口沿无釉,常常镶上金银扣既美观,又时尚,弥补了口沿无釉缺陷。
第四时期,金代世宗大定元年至金未【1161~1234】。这时期主要器型是各种各样盘碗等。此时流行碗为敞口,小底,碗身斜出,里心*坦,满印花卉。多与禽鸟与花卉组合,布局严谨,层次分明,讲究对称,线条清楚,密而不乱,器物给人留下端庄,釉色精美,纹饰洒脱而享有盛誉。
马未都曾介绍说,定窑的仿制品比较多,质量也很好,所以在五大名窑中,定窑的鉴定是最难的。但是这并不妨碍人们对定窑的收藏热情,从另一方面来说,因为这个原因,定窑在市场中,也非常容易被捡漏。说到这里,有藏友问到,那么对于定窑的.鉴定应该从哪些地方去入手呢?
一、要有玉质感。宋代制瓷追求玉质效应,以有玉质感的为上品,特别是作为宫廷烧造的瓷品,更是必须要烧出玉质感来的。因此,一件定瓷器物上手(无论是白定,还是色釉定都是如此)首先要看有无玉质感?真品应是釉水莹润,富有灵动之气,就如白玉一般的。仿品因胎釉原料和烧造温度等不易掌握,很难烧出玉质感来。一般都是气韵呆滞、釉色苍白,无玉质感可言。个别能烧出玉质感来,但常见色彩显新,有火爆之感。
二、釉色如象牙之白。五代之后,定窑器施釉前已不施化妆土了。所施白釉的釉水为白中闪黄,所以釉面之色呈所谓的“象牙白”色,少数质差的釉为白中微闪灰黄。白定釉面呈半透明状,因为施釉较薄,所以薄处能隐约看到胎色。在器物的折腰处可见积釉呈浅浅的黄绿色。积釉处气泡稀疏通透,大小不一。这也是一个鉴识时要注意的要点。仿品因掌握不了定窑特定的烧成气氛,故难以烧出“象牙白”的釉色来。釉色常不是偏白就是偏黄,在器物折腰处也难见浅黄绿色。
三、要见“竹丝刷痕”。定窑的制胎工艺中,在胎半干之时,有用竹丝刷子旋修这一道工艺,因此在胎面上就留有一些“竹丝刷痕”。定窑因为施釉较薄,烧成后,在釉薄处透过釉面就隐约可见竹丝修胎所留下的刷痕。这是定窑瓷的一个基本特征之一,在鉴识时必须特别留意。仿品中常不见这种”竹丝刷痕”。有的做了,但做得生硬拙劣,不够自然,据此可以鉴别。
四、釉面常见'蜡泪痕”。这种“泪痕”是由于上釉不均匀,入烧时釉水垂流所致。垂流釉的下部似蜡泪状凸起,球面下部呈浅水绿色。这种”泪痕”只出现在盘碗的外部。有否“泪痕”也成为鉴识是否北定的一个基本特征。当然,不是每一个定窑瓷都有“泪痕”,但有“泪痕”比没有“泪痕的要容易确认。一般的仿品是较难做出这种泪痕”来的。
五、要看铭文。定窑瓷器由于五代时期就是贡窑,北宋早期一度为宋,辽皇室说用,辽金时期由于北方民族尚白,定窑器物一直深受皇室喜爱,所以地位一直很高。五代到宋辽早期定窑,出土了数百件带有“官”“新官”款识的白瓷,还有尚食局,尚药局,易定,东宫,朝真,定州公用等款识。都是以竹刀刻在底足上的。书法流畅有力。
六、烧制要看装烧工艺。主要有支钉叠烧,正烧和覆烧,还有一种涩圈叠烧法,主要用在金代定窑产品上。支钉支烧,垫饼垫烧和托珠叠烧都属于定窑的烧制方法。定窑北宋产品已经使用了匣钵,常见有桶型和漏斗形。覆烧法则是定窑的发明,主要在北宋中后期,用环型组合支圈把碗倒过来口沿朝下,一个匣钵内可以放置多件,从而提高了窑的利用率和瓷器产量。唯一的缺点是口沿一圈无釉,俗称“有芒”。
秦观(1049-1100),北宋词人,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别号邗沟居士,学者称淮海先生。汉族,扬州高邮(今属江苏扬州)人。曾任秘书省正字、国史院编修官等职。因政治上倾向于旧党,被目为元佑党人,绍圣后贬谪。文辞为苏轼所赏识,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工诗词,词多写男女情爱,也颇有感伤身世之作,风格委婉含蓄,清丽雅淡。有《淮海集》40卷、《淮海居士长短句》(又名《淮海词》)。
秦观名人名言: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清明天气醉游郎。莺儿狂。燕儿狂。翠盖红缨,道上往来忙。记得相逢垂柳下,雕玉佩,缕金裳。 春光还是旧春光。桃花香。李花香。浅白深红,一一斗新妆。惆怅惜花人不见,歌一阕,泪千行。
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金凤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午夜梦回,花开花落,自在轻曼; 女人如花花似海,红尘语梦,梦回梦转,如幻似真。
韵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经典名言
北宋张载名言
张载名言
张载宇的古诗
北宋张耒的天窗古诗朗读
有关北宋的古诗
张载涉及的古诗词
蚕妇北宋的古诗
北宋的爱国古诗
北宋初期的古诗
古诗上的北宋指的是
北宋苏轼的古诗
和北宋有关的古诗
北宋的范仲淹的古诗
张载写的登成都白菟楼的古诗
北宋的百家姓的古诗
描写北宋的古诗句
北宋苏辙的寒雨古诗
一日游北宋的古诗
王安石北宋的古诗
北宋八大家的古诗
踏莎行北宋晏殊的古诗
与北宋有关的园林古诗
北宋大诗人的古诗词名句
相思北宋李觏写的古诗
金兵入侵北宋的古诗
北宋灭亡的相关古诗
描写北宋的古诗词
北宋时期荷花的古诗
北宋时期的汴梁古诗
北宋灭亡的古诗资料
带江字的简单古诗
形容女朋友旅游凯旋回来的古诗
戎昱的桂州腊夜古诗
姓马的古诗简单容易背下来的
教材中的古诗词及注解
怀念以前的时候古诗
带有司棋的古诗词
关于读书看报的古诗词
古诗幽香的意象
初一上册曹操的古诗老版本
步出夏门的古诗意思
中学有竟字的古诗
游故乡的古诗词
有关大船的古诗
一块巨石在荒野中的古诗
形容人岁数大的古诗
清凉山的古诗解说
形容充实生活的古诗词
古诗中含飞禽走兽的诗
跟太空有关的古诗
念奴娇江上渔者的古诗
描写冬天小雨的古诗词
关于福建南音的古诗
骑鲸一词古诗的典故
描写银行服务的古诗词
碎石般的翻滚古诗
古诗词描写的美女有多美
形容浮云的古诗词
汉字带水字的古诗词
古诗暗示性的规律
深刻了解身边事物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