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诗人的经典诗句

关于蒙古诗人的经典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蒙古诗人的经典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蒙古诗人的经典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蒙古诗人的经典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936) 语录(41) 说说(147) 名言(3) 诗词(7k+) 祝福(46) 心语(2)

  • 描写蒙古草原的诗句

  • 描写蒙古草原的诗句

      蒙古大草原,鲜碧如画,一望无际,是目前*最佳的天然牧场之一,也是一处旅游胜地,那么关于它的.诗句又有哪些呢?

      草原诗三首

      (一)

      黄毯悄然换绿坪,古原无语释秋声.

      马蹄踏得夕阳碎,卧唱敖包待月明.

      (二)

      极目青天日渐高,玉龙盘曲自妖娆.

      无边绿翠凭羊牧,一马飞歌醉碧宵.

      (三)

      斜阳无睹看斜阳,山包林荫俱染黄.

      莫道老牛归去饱,牧人炉下正生香.

      附塞北草原诗

      出语真实惹众嫌,一身乌色更招谗.

      预知福祸殷勤报,反被智愚颠倒冤.

      衔肉唱歌留笑柄,投石喝水作佳传.

      抑扬褒贬由他去,依旧枝头畅所言.

      《塞上行》

      唐·鲍溶

      西风应时筋角坚,承露牧马水草冷。

      可怜黄河九曲尽,毡馆牢落胡无影。

      1、草色青青柳色浓,玉壶倾酒满金钟。

      2、西风应时筋角坚,承露牧马水草冷。可怜黄河九曲尽,毡馆牢落胡无影。

      3、一川草色青袅袅,绕屋水声如在家。怅望美人不携手,墙东又发数枝花。

      4、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5、三月蓝青腊月黄,无边草色沐秋光。牧歌声里雄鹰叫,风拂葱茏现牛羊。

      6、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7、一碧无垠骏马翔,少年鞭响牧歌扬。姑娘舞动裙欢悦,篝火星燃醉晚阳。

      8、草色青青柳色浓,玉壶倾酒满金钟。笙歌嘹亮随风去,知尽关山第几重。

      9、极目青天日渐高,玉龙盘曲自妖娆。无边绿翠凭羊牧,一马飞歌醉碧宵。

      10、黄毯悄然换绿坪,古原无语释秋声。马蹄踏得夕阳碎,卧唱敖包待月明。

      11、斜阳无睹看斜阳,山包林荫俱染黄。莫道老牛归去饱,牧人炉下正生香。

      12、西岫烧红百丈霞,飞鸦结队急归家。*川渐渐蒙蒙色,草野匆匆淡淡纱。

      13、出语真实惹众嫌,一身乌色更招谗。预知福祸殷勤报,反被智愚颠倒冤。衔肉唱歌留笑柄,投石喝水作佳传。抑扬褒贬由他去,依旧枝头畅所言。

      14、羽色深深何众嫌?真言诤语反诬谗!相依福祸随君往,无妄灾殃任客冤。鸦噪树低无绝唱,乌啼月落有余篇。俗清风雅本难定,大智如愚乃巨贤。

      15、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6、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早低见牛羊。

      17、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8、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9、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20、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阅读全文]...

2021-12-26 00:24:45
  • 描写蒙古草原的诗句

  •   蒙古大草原,鲜碧如画,一望无际,是目前中国最佳的天然牧场之一,也是一处旅游胜地,那么关于它的又有哪些呢?

      草原诗三首

      (一)

      黄毯悄然换绿坪,古原无语释秋声.

      马蹄踏得夕阳碎,卧唱敖包待月明.

      (二)

      极目青天日渐高,玉龙盘曲自妖娆.

      无边绿翠凭羊牧,一马飞歌醉碧宵.

      (三)

      斜阳无睹看斜阳,山包林荫俱染黄.

      莫道老牛归去饱,牧人炉下正生香.

      附塞北草原诗

      出语真实惹众嫌,一身乌色更招谗.

      预知福祸殷勤报,反被智愚颠倒冤.

      衔肉唱歌留笑柄,投石喝水作佳传.

      抑扬褒贬由他去,依旧枝头畅所言.

      《塞上行》

      唐·鲍溶

      西风应时筋角坚,承露牧马水草冷。

      可怜黄河九曲尽,毡馆牢落胡无影。

      1、草*青柳色浓,玉壶倾酒满金钟。

      2、西风应时筋角坚,承露牧马水草冷。可怜黄河九曲尽,毡馆牢落胡无影。

      3、一川草*袅袅,绕屋水声如在家。怅望美人不携手,墙东又发数枝花。

      4、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5、三月蓝青腊月黄,无边草色沐秋光。牧歌声里雄鹰叫,风拂葱茏现牛羊。

      6、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7、一碧无垠骏马翔,少年鞭响牧歌扬。姑娘舞动裙欢悦,篝火星燃醉晚阳。

      8、草*青柳色浓,玉壶倾酒满金钟。笙歌嘹亮随风去,知尽关山第几重。

      9、极目青天日渐高,玉龙盘曲自妖娆。无边绿翠凭羊牧,一马飞歌醉碧宵。

      10、黄毯悄然换绿坪,古原无语释秋声。马蹄踏得夕阳碎,卧唱敖包待月明。

      11、斜阳无睹看斜阳,山包林荫俱染黄。莫道老牛归去饱,牧人炉下正生香。

      12、西岫烧红百丈霞,飞鸦结队急归家。*川渐渐蒙蒙色,草野匆匆淡淡纱。

      13、出语真实惹众嫌,一身乌色更招谗。预知福祸殷勤报,反被智愚颠倒冤。衔肉唱歌留笑柄,投石喝水作佳传。抑扬褒贬由他去,依旧枝头畅所言。

      14、羽色深深何众嫌?真言诤语反诬谗!相依福祸随君往,无妄灾殃任客冤。鸦噪树低无绝唱,乌啼月落有余篇。俗清风雅本难定,大智如愚乃巨贤。

      15、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6、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早低见牛羊。

      17、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8、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9、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20、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阅读全文]...

2021-11-25 12:31:10
  • 关于描写蒙古族的诗句

  • 关于描写蒙古族的诗句

      (一)

      走进蒙古,

      就走进,

      奶酒与马头琴,

      牧歌悠扬 琴声凄婉,

      牧马汉子,

      长鞭甩落太阳,

      蒙古姑娘,

      羞涩装扮月亮。

      ∥

      说一声:赛拜努,

      就成为蒙古人,

      烈酒和烈马,

      必不可少,

      奶茶与盛情,

      必不可少,

      当,

      金黄焦嫩的烤全羊,

      芳香四溢。

      ∥

      当哈达高举过头,

      这一刻庄严与隆重,

      不是想象,

      成为蒙古人吧,

      马奶酒一饮而尽,

      抛弃竹制的筷,

      用闪亮的蒙古刀,

      解决问题。

      ∥

      成为蒙古人,

      活成粗糙本性,

      简单纯粹的生活,

      一如,

      草原上的风肆无忌惮,

      一如,

      腾格里的天空,

      ——永远明亮,

      (二)

      从苍狼白鹿的传说中,

      走来,

      成为,

      草原上的天之骄子。

      蒙兀室韦使天族,

      成就,

      成吉思汗的魅力。

      忽必烈,

      以八思巴文的灿烂,

      征服了,

      世界东方的神话,

      令萨满教,

    [阅读全文]...

2022-02-17 08:56:53
  • 描写内蒙古大草原蒙古人的句子20条

  • 1.啊,这草甸子真是太大了,一望无垠,像一张绿色的大地毯一直铺向天边。碧绿闪光的野草在微风中摇摇曳曳,中间夹杂着一簇簇的小野花。小星告诉,洁白的是康乃馨,殷红的是百合,深粉的是马兰,浅蓝的是铃挡,金黄的是蒲公英……远远看去,就像绿地毯上绣的花图案。春天,冰雪融化,万物复苏。

    2.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同一了蒙古地域诸部,逐步构成了一个新的*易*族配合体。

    3.有的时候,风从牧群中间送过来银铃似的叮当声,那是哈萨克牧女们坠满衣角的银饰在风中击响。牧女们骑着骏马,优美的身姿映衬在蓝天雪山和绿草之间,显得十分动人。她们欢笑着跟着嬉逐的马群驰骋,而每当停下来,就倚马轻轻地挥动着牧鞭歌唱她们的爱情。

    4.和许多艺人不同,乌兰托娅一直在用心去歌唱,用其纯绿色的天籁之音去诠释完美感化疲惫。早在年月,乌兰托娅就推出专辑《阿尔斯楞的眼睛》,专辑中,乌兰托娅所展现的特有的纯天然的草原之声,所演绎出来的草原人独有的汩汩而流的情感,更是打动了当时许多向往草原的人们,也感动了许多热爱草原歌谣的人。从此,乌兰托娅就被冠以了“草原天籁之音”的美誉。 她的代表作品:《套马杆》《我要去*》《爱不在就放手》《高原蓝》《火凤凰》《爱琴海》等时下最流行歌曲之一。

    5.雨后的草原,野花竞放,像一块刚浸过水的花头巾,连露珠儿也都是五颜六色的了!

    6.多彩的衣饰 在常人的心目中,蒙古族的衣饰仿佛很简单,不过就是一件袍子,一双靴子罢了。

    7.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早年居住的房子。游牧时代,蒙古人赶着他们的马牛羊骆驼,终年寻找新的牧场。找到一处新的牧场,暂时安顿下来,开始一段时间的放牧生活。然后再去寻找更好的牧场……。蒙古族人为了适应这种游牧生活,创造出了易于搭建适合居住易于拆卸便于运输的草原上的游动房屋,即蒙古包。可以说蒙古包是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为强烈的民族特色。

    8.蓝蓝天上白云飘——蒙古族。蒙古族自古以来,以能歌善舞著称。勤劳勇敢的蒙古族劳动人民,世代生息在祖国北方,以游牧为主,他们创造了自己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绚丽多姿的草原文化中,蒙古民歌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堪称草原上的艺术之花。蒙古民歌曲调优美,节奏舒展,有着草原宽阔的气息。在情感表达上,则朴素豁达,深沉内在,带有强烈的抒情性;犹如醇香的马奶酒,散发出草原生活的芬芳。

    9.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看不见甚么工具

    10.大草原美丽家乡的山水滋养了她们得天独厚的嗓音,蒙古族质朴赤诚豪爽的性格成就了她们对歌唱事业的热情和执着,共同的理想和信念让她们在演艺和歌唱道路上不负众望,潜心专业,脚踏实地,用情用心演唱好每一首歌和每一场演出。把舞台视为生命的列车,把歌唱作为毕生的追求。所以,她们的歌声融入百姓心中永唱不衰,她们的人品感动百姓永存留香。

    11.手抓羊肉蒙古族同胞*惯把羊肉切成大块,煮熟了吃。吃的时候用刀割,用手抓,叫“手抓羊肉”。

    12.应同学们的邀请,赵溥澍的妈妈尹湘阿姨来到二年级四班,带领大家一起走进了美丽的蒙古族。尹阿姨从成吉思汗讲到忽必烈李四光,从蒙古族的语言文字到漂亮的蒙古袍优美的蒙古族舞蹈特色的摔跤运动再到美味的烤羊手抓羊肉奶皮子,还有蒙古人特有的交通工具——马拉爬犁,蒙古人特有的房子——蒙古包……最后,尹阿姨还给同学们带来了两首蒙古族歌曲和好吃的蒙古族酸奶糖。聆听着优美的音乐,品尝着美味的酸奶糖,同学们忍不住闭上眼睛,仿佛在美丽的大草原畅游了一番,开心极了!

    13.到处翠**流,轻轻流入云际。

    14.蒙古族地区被称为歌的海洋,不论你走到什么地方,都能听到优美动人的歌声。在美丽的呼伦贝尔草原听到了嘹亮悠远的乌日图音道“辽阔的草原”;在巍峨的成吉思汗陵听见了古老深厚的潮日歌曲"圣主成吉思汗";在人丁兴旺的科尔沁地区既听到了悲壮崇高的歌颂民族英雄的叙事民歌“陶克陶胡”和“嘎达梅林”,又听到了爱情的绝唱“达那巴拉”和感叹人生的“大雁”。

    15.《丰乐亭游春·其三》宋 欧阳修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16.于内蒙古额济纳旗。年进内蒙古艺术学校声乐研究班学声乐,年进*音乐学院声乐系学*。毕业后,先后在内蒙古巴彦淖尔盟文工团内蒙古民族歌剧团内蒙古歌舞团担任独唱演员和歌剧演员。年调入中央民族歌舞团。九十年代在全国民族唱法十大女歌唱家比赛中获得第一名。年获得蒙古国国家文化艺术最高奖。

    17.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画那样,到处翠**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8.夏日的草原,早晨空气格外清新,缠着父亲在草原上漫步。幽幽的草香迎面拂来,红艳艳的朝阳正从地*线上冉冉升起,为辽阔的草原镀上一层金色。草叶上的露珠,像镶在翡翠上的珍珠,闪着五颜六色的光华。看到草丛中夹着许多粉红色白色黄色或是蓝色的不知名的花,把草原装扮得十分美丽。还有那活泼的小鸟儿唧唧喳喳地在草丛中跳跃。

    19.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无论是川西草原的海子还是内蒙草原上的泡子,散落在大草原深处的一个个或大或小的湖泊就象是上天的滴滴眼泪,湖面上开着点点的野花又象是泡子的眼泪。

    20.当你尽情策马在这千里草原上驰骋的时候,处处都可以看见千百成群肥壮的羊群,马群和牛群。它们吃了含有乳汁的酥油草,毛色格外发亮,好象每一根毛尖都冒着油星。特别是那些被碧绿的草原衬托得十分清楚的黄牛花牛白羊,红羊,在太阳下就象绣在绿色缎面上的彩色图案一样美。

    [阅读全文]...

2022-02-11 20:59:21
  • 《蒙古草原狼》导学

  • 《蒙古草原狼》导学

      导学案是教师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学*而编制的有学*目标、学*内容、学*流程的学*活动方案,是指引学生自主、高效学*的路线图,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具有“导读、导思、导做”的功能。接下来由小编为大家整理出《蒙古草原狼》导学,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目标

      1. 理清故事情节,培养概括能力。

      2. 把握小说中的艺术形象,多角度发表自己的见解,合作探讨小说主题。

      3. 了解蒙古草原狼的生活*性,感受动物身上的精神魅力。

      教学重、难点:

      1、赏析精彩的细节描写,把握蒙古草原狼的形象。

      2、对狼形象的重新认识和把握主旨。

      课文知识分析

      1、作家:

      姜戎:1946 年,姜戎出生于苏北根据地,父亲是抗战时期参加新四军的老革命,是知识分子,因参加革命在战场上受伤致残。受父亲影响,读初中的他,就阅读了《史记》《资治通鉴》《红与黑》《约翰克利斯朵夫》《简爱》等著作。1967年,21岁的姜戎和120名知青离开北京,奔赴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1978年姜戎离开草原回到北京。次年4月,考进了*社会科学院。1997年动笔写《狼图腾》。姜戎把自己的人生哲学、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文化的差异和融合一起写进了《狼图腾》这部书中。

      2、作品:

      《狼图腾》是一部以狼为叙事主体的小说,本书由几十个“狼故事”组成。那些蒙古草原狼随时从书中呼啸而出:狼的每一次侦察、布阵、伏击、奇袭的战术;狼对气象、地形的利用;狼族中的友爱亲情;狼与草原万物的关系;小狼艰难成长的过程。这是一部关于狼的著作,一部对*历史进行解读的小说,一部可以给包括商界、文化界、学术界带来震撼的作品。

      概括内容:

      1. 自读课文,积累词语。

      皑皑 蛮荒 嚼子 一蹴而就 出鞘

      铮铮 脊椎 钢镫 毡靴

      2、朗诵课文,概括内容:

      有一天,陈阵一个人骑着大青马回村,路遇狼群,镇定地与狼对峙,后狂击钢镫,吓跑狼群。

      3、研读文章,深入理解。

      a、遇到狼群之前陈阵处在怎样的环境中?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陈阵正处在苍凉、寒冷、孤寂的草原之上。

      环境描写:形象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又渲染了紧张的气氛,暗示将要有险情发生。

      b、阅读文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大青马是一匹身经百战的著名猎马?

      明确:在遇到狼群之前,大青马就凭借自己与狼斗争的经验,判断出狼群的存在,并想办法提醒陈阵。看到狼群之后,它没有惊慌失措,而是异常镇定,保护此时不知所措的陈阵, 同时作出正确的判断,抵御狼群。由此可见,大青马是一匹勇敢、机智、身经百战的著名猎马。

      c、“结合文章内容说说,陈阵遇到的草原狼是什么样的?能看出其什么特点?作者是从哪些角度进行描写的?”

      明确:可以在书中找出关于狼的描写,如 “金毛灿灿”“大如花豹”, “长尾*翘”“准备扑杀”,白狼王的“灰白毛发出白金般的光亮”,被“大狼们簇拥着”,狼王“伸长脖子向他身后的山坡瞭望”,并派出了探子想查看他身后有无伏兵,当受到铁器敲击声的威吓时,“狼群在狼王的率领下,全体大回转,倒背耳朵,缩起脖子像一阵黄风一样,呼地向山里奔逃而去。”“狼群撤得井然有序……保持着草原狼军团的古老建制和队形……完全没有鸟兽散的混乱”等等描写。

      明确:作者分别从毛色,体型,气势,动作,神态,细节等角度对狼进行了细腻的刻画。体现了蒙古草原狼的强悍威猛、杀气腾腾;白狼王的王者风范,谨慎智慧,纪律严明。

      d、陈阵仅仅是靠个人的勇敢和机智逃离狼口的吗?从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不是。陈阵能够逃离狼口,不仅是靠自己的冷静、机智,还有大青马的帮助,毕利格阿爸教他的抵御狼的办法。毕利格阿爸的御狼经验和大青马的勇敢机智,是草原人与大自然、与草原上的王者--草原狼,在无数次的斗争中得来的。

      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草原、对狼、对草原人、对游牧生活的难忘和赞美之情。

      e、本篇文章是如何使我们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感到紧张不安的?

      明确:主要是从对陈阵的心理和行为变化的刻画中感受到的。陈阵的绝望和抵抗的交叠牵动着读者紧张的心弦。另外,从对环境的渲染,对狼群的'刻画上,也使读者感到紧张不安,仿佛身处其境。

      f、读完本篇文章后,你认为文中的蒙古草原狼和蒲松龄《聊斋志异》中所写的狼的形象一样吗?

      明确:不一样。文章中的蒙古草原狼虽然生性多疑,令人感到畏惧,但它们在从出现到离开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镇定自若、勇敢睿智、团结如一,后退中依然保持着血脉里的尊严与威严,都使人折服。从文中我们可感受到作者对草原狼的赞美之情。而蒲松龄笔下的狼则是凶恶贪婪、阴险狡诈的,其对狼及像狼一样的恶人给予了辛辣的讽刺。

      4、揣摩重点语句,理解深层含义。

      A、在“天越来越冷,大约走了一半路程,太阳被冻得瑟瑟颤抖,缩到地*线下面去了”一句中,“瑟瑟颤抖”和“缩”有什么样的表现力?

      明确:“瑟瑟颤抖”“缩”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事物人格化,生动写出了天气的寒冷和迫*傍晚的时间,同时也暗示了危险情境将要出现。

      B、“陈阵忽然一阵战栗,心里有些莫名的紧张”,是什么原因使陈阵感到紧张?

      明确:他怕大青马迷路,怕变天,怕暴风雪,怕冻死在冰雪荒原上。

      C、“后来,陈阵跟毕利格详细讲起狼群当时的阵势,老人用食指刮了一下额上的冷汗”,毕利格阿爸是一位勇敢、睿智且有着丰富御狼经验的草原牧民,他怎么会从额头上 “刮”下冷汗呢?

      明确:此处采用了侧面烘托的写法,极言蒙古草原狼群的凶猛,以及当时情况的危急。陈阵最后还能狼口逃生,也体现了草原人民的智慧。

      D、图腾的含义?蒙古人为什么崇拜狼图腾?

      所谓图腾,就是原始时代的人们把某种动物,植物或非生物当作自己的亲属,祖先或保护神。相信它们不仅不会伤害自己,而且还能保护自己,并且能获得它们的超人的力量,勇气和技能。人们以尊敬的态度对待它们,一般情况下不得伤害。氏族、家族等社会组织以图腾命名,并以图腾作为标志。

      五、帮你总结

      作者对蒙古草原狼怀有一种崇敬、钦佩、敬畏的感情,把它视为“图腾”。狼给陈阵以威胁,给他以强烈的恐慌感,但同时也激发出他的勇敢与智慧。这也正是草原人在与自然抗争的过程中在敌人身上不断汲取精神力量,强大自我,赢得生存的过程的缩影。狼在小说中一改我们过去熟知的形象,成为英勇、义气、智慧、具有团队精神和献身精神、不屈不挠、视死如归的人类的老师和图腾。

      六、课外拓展:

      1. 推荐学生阅读姜戎的《狼图腾》这部小说。

      2. 了解图腾文化。

      3. 积累有关狼的故事,品味其中的图腾精神。

    [阅读全文]...

2021-12-24 21:39:55
  • 描写蒙古大漠的句子

  • 优美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 (王维·唐)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陲。

    --白马篇【魏晋】曹植 穷荒绝漠鸟不飞,万碛千山梦犹懒。

    --与独孤渐道别长句,兼呈严八侍御【唐】岑参 萧条万里外,耕作五原多。

    一扫清大漠,包虎戢金戈。

    --发白马【唐】李白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马诗【唐】李贺

    蒙古高原词曲:阿汝汗演唱:齐峰编曲:吕学东缩混:李军高高的大漠荒野上山川连绵林海茫茫山林淌出的江河水奔流不息源远流长倾诉着远古神山上苍茫咆哮的传 说仿佛听见父亲召唤的回响那是铁骑驰骋 锤炼的民族呼唤着牛羊走向远方古老神奇的地方永远向往的地方那就是蒙古高 原我的家乡辽阔的大漠原野上草原碧绿天地苍茫高原闪 烁的湖 泊圣境幻化微波荡漾隐现出远古森林中白鹿嘶鸣的故 事仿佛听见母亲呼唤的期望那是马背摇篮 养育的民 族俯瞰着勒勒车 走向天堂古老神奇的地方永远向往的地方那就是蒙古高原我的家乡

    契丹王妃蒙古王妃大漠谣情系西夏王大漠鹰飞

    敕》,这是一首敕勒人唱的。

    是由鲜卑语译语的。

    全诗寥寥二十余字,展现出我国牧民生活的壮丽图景。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①敕勒川――敕勒族居住的*川。

    敕勒是古代一个游牧民族,活动在今甘肃、内蒙一带。

    ②阴山――就是大青山,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东西走向。

    ③穹庐――游牧人住的圆顶毡帐,形状像蒙古包。

    ④见――同“现”,呈现。

    这首古代民歌,歌咏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

    “敕勒川,阴山下”,说出敕勒川的地理位置。

    阴山是绵亘塞外的大山,草原以阴山为背景,给人以壮阔雄伟的印象。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环顾四野,天空就像其大无比的圆顶毡帐将整个大草原笼罩起来。

    “天苍苍,野茫茫”,天空是青苍蔚蓝的颜色,草原无边无际,一片茫茫。

    诗的前六句写*川,写大山,写天空,写四野,涵盖上下四方,意境极其阔大恢宏。

    但是,诗人的描写全从宏观着眼,作总体的静态的勾画,没有什么具体描绘,使人不免有些空洞沉闷的感觉。

    但当读到末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进修,境界便顿然改观。

    草原是牧民的家乡,牛羊的世界,但由于牧草过于丰茂,牛群羊群统统隐没在那绿色的海洋里。

    只有当一阵清风吹过,草浪动荡起伏,在牧草低伏下去的地方,才有牛羊闪现出来。

    那黄的牛,白的羊,东一群,西一群,忽隐忽现,到处都是。

    于是,由静态转为动态,由表苍一色变为多彩多姿,整个草原充满勃勃生机,连那穹庐似的天空也为之生色。

    因此,人们把这最后一句称为点晴之笔,对于“吹”、“低”、“见”三个动词的主动者――“风”字,备加欣赏。

    敕勒族人用穹庐――圆顶毡帐来比喻草原的天空,对“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色讴歌赞美,这样的审美情趣与他们的生活方式有着密切联系。

    穹庐是游牧异议的活动居室,牛羊和牧草是他们的衣食来源,对于这些与他们的生活和命运相关的事物 ,他们有着极深极厚的感情。

    所以我们说,他们讴歌草原,讴歌牛羊,就是赞美家乡,赞美生活;我们并且认为,这首民歌具有浓厚的民族和地方色彩,原因也在这里。

    没有固定的皇宫,所谓的匈奴王庭、突厥牙帐都不过是游牧过程中的驻地而已。

    爱你爱到死播放歌手:同恩语言:国语所属专辑:海角七号 电影原声带发行时间:2008-10-24

    新疆和蒙古,元朝漠北行省就包括这两个地方

    [阅读全文]...

2022-01-13 03:47:49
  • 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

  • 修养
  • 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

      导读: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人民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活动,也是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形式。“那达慕”是蒙古语的译音,不但译为“娱乐、游戏”,还可以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最*,恰逢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大家可以欣赏蒙古族的传统节日。

      那达慕大会,也称“那雅尔”。是蒙古族特有的传统节日。每年七八月份举行。那达慕在蒙古语中有“娱乐欢聚”的意思。据传,那达慕大会始于东汉末年。最早记载大会盛况的是畏兀儿蒙文。现在的那达慕大会不仅范围扩大了,从蒙古族聚居的大草原发展到北京、沈阳、哈尔滨等大城市的蒙古族较多的`居住地,而且规模也多样化了,既有全国性的,也有个人组织的。

      那达慕大会日程没有硬性规定,一般1~7天。节日期间,热闹的会场吸引了方圆几百里的蒙古族同胞。大家身穿节日盛装,或驾车,或骑马,不辞辛苦聚集在会场上。那达慕大会内容相当丰富。有蒙古族男子汉的“三艺”,即摔跤、赛马、射箭。这三项古老的技能。

      如今,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大大地削弱了其浓厚的军事色彩,成为人们喜爱的体育和娱乐活动。大会期间还举行传统歌舞表演,进行物资交流,有些地方还举行图片展、放电影及各种体育竞赛活动。

      那达慕是蒙古族进行游乐活动的盛会。杜尔伯特县的那达慕大会历史悠久清代,这里的那达慕分为“呼苏”(旗)、“奴图克”(区)、“也拉”(乡)三级,均由蒙古族王公贵族们主持。

      1956年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成立以后,决定每年秋季举行全县那达慕大会。次年第一届大会如期召开。以后每年那个时候,全县各乡镇农牧民、工人、学生、机关干部都组织代表队参加。外县市也派出竞技代表队前来助兴,逐渐形成了全县各族群众的盛大节日。

      现在除了全县的那达慕大会以外,各蒙古族聚居区每年也都举办那达慕大会。现在那达慕大会内容十分丰富,会上除了项目赛马、射箭、摔跤三项竞技比赛及踢牛膑骨、下蒙古棋、抛、“布鲁”等三项游艺比赛外,还增添了文艺演出、大型团体操、商品交易会、田径、篮球、排球等现代体育比赛项目。

    [阅读全文]...

2022-04-19 19:32:19
  • 蒙古舞蹈的种类以及特点

  • 舞蹈
  • 蒙古舞蹈的种类以及特点

      蒙古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蒙古族舞蹈的特点是节奏明快,热情奔放,语汇新颖,风格独特。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蒙古舞蹈的种类以及特点,欢迎大家阅读!

      蒙古族是*北方的游牧民族,从事畜牧狩猎生产。由于长期生活在草原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自古以来崇拜天地山川和雄鹰图腾,因而形成了蒙古族舞蹈浑厚、含蓄、舒展、豪迈的特点。

      蒙古族民间舞蹈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盅碗舞。

      盅碗舞一般为女性独舞,一般是舞者头顶瓷碗,手持双盅,在音乐伴奏下,按盅子碰击的节奏,两臂不断地舒展屈收,身体或前进或后退,意在表现蒙古族妇女端庄娴静、柔中有刚的性格气质。

      二是安代舞

      安代舞于明末清初发祥于科尔沁草原南端的库伦旗。最初是一种用来医病的萨满教舞蹈,含有祈求神灵庇护、祛魔消灾的意思,后来才演变成为表达欢乐情绪的民族民间舞蹈。在科尔沁地区,在逢年过节时、在庆祝丰收的日子里、在喜丧婚嫁和迎宾的宴会上,人们都要跳安代舞。

      姑娘媳妇挥舞头巾跳,小伙子脱去马靴光着脚丫跳,孩子们做着鬼脸跳……舞蹈动作有甩巾踏步、绕巾踏步、摆巾踏步、拍手叉腰、向前冲跑、翻转跳跃等等,形成了盛大的狂欢场面,把美和对美的追求推向了极致。

      三是查玛

      查玛是藏传佛教为了弘扬佛法、传播教义、阻止邪恶诱惑、坚定佛门信念而举办的一种带有庆典性质的艺术活动。历史上,在“殿宇雄壮、比拟佛国”的科尔沁地区乃至内蒙古自治区全境,绝大多数寺院召庙都曾一年一度由*们表演这种舞蹈。至今,部分召寺依然传承表演这种舞蹈。查玛在蒙古族舞蹈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科尔沁地区查玛表现形式有三种:一是经堂查玛。表演者二至四人,于经堂诵经时主要通过手势动作对佛进行功德礼赞。二是米拉查玛。在召寺前广场搭台表演。人物有米拉、黑白老头、狗、鹿(均由人扮演)等,以说、唱、舞、乐的形式,颂扬米拉撇家弃业,苦意修行,云游四方,传播佛理,终成正果的故事。三是广场查玛。在大雄宝殿前广场上表演。

      人物众多,程式固定,动作规范,舞蹈性最强,流传较为普遍。

      在查玛表演中,登场者统称护法神。护法神分大查玛(主神)、小查玛(皈神)两类。查玛一般由13—15个舞蹈段落组成,多以单人、双人、四人的形式表演。凡属大查玛者,均以单人舞的形式表演一个独立舞段;亦有一神化作多神、按东西南北中方位同时起舞的。小查玛多以四人舞的形式出现;亦可在主神舞蹈时,以侍者的身份在旁伴舞。相对而言,舞蹈中大查玛的动作沉稳犷悍,神态超然,举手投足都很有造型性,体现了强烈的宗教内涵和人物的思想情感;小查玛则动作灵活,节奏明快,不拘形态,较少神威,有很强的韵律性。

      某些规模较大的召寺,为了便于传承,还将*似的人物动作予以规范,确定名称。

      四是科尔沁“博”舞。

      “博”,是萨满教中的巫师,研究者称之为“萨满”。蒙古人则自称为博。博所进行的宗教祭祀活动称为行博。博舞即指行博时所跳的舞蹈。博教曾为蒙古族所长期信奉,但自藏传佛教传入后即日渐衰落,现在仅有少量残存,主要流传于科尔沁草原。

      博舞保留较完整的是兴安盟和通辽市。博舞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形态,由于其自身的丰富内涵及其所具有的艺术性和娱乐性,不仅仍有一定的生命力,而且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科尔沁地区的行博,主要是用来祭祀求福和驱魔治病。以歌舞事神,治病驱魔,是其具有的主要特征。

      科尔沁地区的博舞动作基本相同,但风格各异,有的古朴雄壮,有的典雅健美,有的`刚柔相济,有的风趣幽默,有的舒缓曼妙,有的潇洒明快。个别女博跳的博舞,其舞姿更是细腻柔媚,别具风韵。博舞也有其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博们在行博时都须头戴沉重的铜制五佛冠,腰扎九个圆形铜镜,身着法裙、法服等;行博过程中要做出颤腿、扭腰、旋转、跳跃等动作,并且能够对神鼓、神鞭、铜镜、宝剑、腰刀等运用自如。粗犷、炽烈、颠狂的激情表演是科尔沁博舞的独特风格。

      著名的传统舞蹈有《安代舞》、《盅碗舞》、《筷子舞》等。当代创作舞有《鹰》、《马刀舞》、《驯马舞》、《奔腾》、《**员舞》、《鄂尔多斯婚礼舞》、《牧民的喜悦》等。

      由于长期生活在草原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自古以来崇拜天地山川和雄鹰图腾,因而形成了蒙古族舞蹈浑厚、含蓄、舒展、豪迈的特点。

      蒙古族舞蹈久负盛名,有了高兴事就要跳舞。蒙古族舞蹈最鲜明的特点,就是节奏明快,舞步轻捷,在一挥手、一扬鞭、一跳跃之间洋溢着蒙古人的纯朴、热情、勇敢、粗犷和剽悍,表现了他们开朗豁达的性格和豪放英武的气质,具有强烈的民族色彩。

      蒙古族舞蹈的种类

      1、安代

      2、顶碗舞

      3、角斗

      一、太*鼓舞

      太*鼓,系用铜圈驴皮制成,呈圆形或椭圆形,鼓皮涂绘山、水、花哉或人物,饰以绒球、花穗,柄部小圈处系有小铁环。多于丰年节日由妇女表演,分集体和单人舞两种表演形式。舞时,左手横握鼓柄,右手持一带穗木棍,边击边舞。动作名称有“拜鼓”、“跑走马”、“拉大锯”、“扑堞”、“弹棉花”、“滚元宵”、“赶鸟”、串门”、“滚秀球”等。顾名思义,这此名目繁多、变化多端的击鼓动作,与劳动人民日常生活密切相联。身段动作一般比较夸张,基本舞姿多是以腰为轴心的仰、俯、倾、侧。舞步开放有力,富有弹性,杂有跳、转等技巧,亦有技艺娴熟者可同时舞耍四、五面鼓,在身体不同部位盘绕回旋,带有杂技色彩。

      二、灯舞、盅碗舞

      灯舞、盅碗舞是节庆欢宴、亲朋相聚时所跳的一种女子独舞,主要流传在鄂尔多斯草原。此舞因受地点(蒙古包)道具(灯碗)所限,基本上是在原地跪、坐、立而舞。主要赁借手、腕、臂、肩的樟、挑、拉揉和以腰为轴的前俯、后仰进行表演。技艺精湛者,亦能双手各托燃灯,边快步奔走边作流星般盘绕动,此时灯焰飘忽摇曳,舞姿轻盈流畅,富有独特魅力。

      三、达力根巴雅尔

      在鄂尔多斯草原,自古留传着一种“招福致祥”的民间祭祀仪式,名日“达力根巴雅尔”。多于丰年或战争凯旋时举行,以示感恩,祈求康乐太*。祭祀完毕,所有参加者便开始在草原上尽兴欢歌起舞,往往跳至更深不止。主要动作有甩臂击鼓、跪蹲请安、拧身跺足、横摆漫步等。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真挚地表现了以游牧为生的蒙古族人民欢乐时的情感和豪迈的精神气质。

      四、宗教舞蹈查玛

      “查玛”(俗称“跳神”或“打鬼”) 是蒙藏宗教文化交流的产物。于十六世纪后半叶随同黄教传入,至今已有四百年的历史。 并在长期的演变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它是一种以演述宗教经传故事为内容的面具舞。人物繁多,形态各异,有殿堂舞、米扩佛传舞、寺院舞、大场舞四种表演形式,独舞、双人舞、多人舞、大群舞一应俱全,亦可穿插即兴表演。表演程式化、规范化。舞蹈语汇的运用多以所表演人物的个性划分。“查玛”舞在内蒙古地区流传十分广泛,绝大多数寺庙均于宗教节日时表演。其舞蹈形式影响甚广,至今仍在蒙古族舞蹈的创作、表演和教学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五、安代舞

      在蒙古族传统民间舞蹈中,安代舞以其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健康活跃的世术特色,为各族人民所喜闻乐见。依据*俗,早期的'安代舞表演场地,中间立一断轴车轮或木杆(意为镇妖避邪之物),参加者围成圆圈,右手握一块绸巾或扯起蒙古袍下摆,随领唱(领舞者)边歌边舞。曲调悠扬婉转,韵味醇厚,善于表达情感。唱词内容丰富,活泼生动,富即兴色彩。舞蹈动作主要有:原地踏脚摆绸或向旁轻移:前倾身甩绸立起后向前“小踢步”迈动:边绕圈奔跑边甩绸;连续做“吸腿跳”步并用力向两旁甩绸等。

      六、筷子舞

      “筷子舞”流传于伊克昭盟鄂托克旗和乌审召旗,多于喜庆欢宴的场合由男子单人表演。舞者原地单手或双手握一把筷子,随着腿部韧性屈伸、身体的左右晃摆,快速抖动双肩。两臂松驰流畅地用筷子敲打手、肩、腰、腿等各个部位,继而绕圈行进或直线进退。舞姿洒脱利落,击筷动作灵巧多变。至高潮时,边舞边呼号助兴。

      七、育呼尔舞

      流传在呼伦贝尔盟布利亚特蒙古族聚居地区,于传统节日或喜庆的场合以群舞的形式表演。舞时男女各半,相互拉手成横排或圆形,载歌载舞。主要动作有:“擦地拖步”、“跺踏步”、“ 跑跳步”等。身体动律自然各谐,时而左右摇摆,时而前俯、后爷。并随着歌声和“育呼尔”的呼号声逐步推向高潮。该舞爽朗、流畅,有着自由、舒展的特色。

      蒙族舞中另有表现赛马、射箭、摔跤等民族*俗的舞蹈,亦有特色。

      蒙古族舞蹈产生于民间,其特点是节奏明快,热情奔放,语汇新颖,风格独特。动作多以抖肩、翻腕来表现蒙古族姑娘欢快优美,热情开朗的性格。男子的舞姿造型挺拔豪迈,步伐轻捷洒脱,表现出蒙古族男性剽悍英武,刚劲有力之美。

      蒙古族舞蹈最鲜明的特点,就是节奏明快,舞步轻捷,在一挥手、一扬鞭、一跳跃之间洋溢着蒙古人的纯朴、热情、勇敢、粗犷和剽悍,表现了他们开朗豁达的性格和豪放英武的气质,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

      蒙古族民间流传的舞蹈。两**替悠晃步,粗狂奔放的跳踏步,明快潇洒的下身或侧身跑跳步等几种动作组成。上身动作有甩手,与人背后拉手,众人手拉手,围着圆圈跳舞,所以通常人们又称布里雅特民间舞蹈为圈舞。慢板跳得抒情柔和,快板跳得欢快敏捷,跳跃性强。民风淳朴,具有远古色调,感情热烈奔放。

    [阅读全文]...

2022-02-27 01:59:18
  • 关于蒙古舞的六大种类

  • 舞蹈
  • 关于蒙古舞的六大种类

      蒙古族舞蹈最鲜明的特点,就是节奏明快,舞步轻捷,在一挥手、一扬鞭、一跳跃之间洋溢着蒙古人的纯朴、热情、勇敢、粗犷和剽悍,表现了他们开朗豁达的性格和豪放英武的气质,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下面,小编为大家讲讲蒙古舞的六大种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顶碗舞

      鄂尔多斯蒙古族从元代承传下来的传统民间舞蹈。形式新颖,动作优美,气质高雅,风格独特,具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在整个蒙古族民间舞蹈发展史上占居重要的位置。能歌善舞的鄂尔多斯蒙古人在婚宴和喜庆佳节的聚会上1人或2人头顶茶杯或碗状小油灯或碗,碗里盛满清水或奶酒;双手各拿两个酒盅或一束竹筷在歌声和乐声中翩翩起舞。

      顶灯、顶碗舞的动作没有固定的套数、掌握好基本动作和击盅、打筷子的规律之后,舞者现场即兴发挥,情绪越激昂,动作、舞姿的变化越丰富多彩,充分展现出舞者的技艺、智慧和民间舞蹈丰富、灵活、多变的特性。

      筷子舞

      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民间舞蹈形式之一。表演者两手各握一把筷子,手持筷子的细头,击打筷子的粗头。动作有双手胸前交叉击打筷子,也可击打双肩;双手腹前交叉击打筷子;双手胸前击打筷子,接一手打肩一手交叉打腿;一手打肩一手转圈打击地面蹲转;双手胸前打筷子接一手顺着打腿,再双手胸前打筷子接一手交叉打肩等。脚下舞步有*步行进与后退,亦有点地步行进后退,或各种转和跳跃动作随舞者即兴而做。筷子舞凝结着蒙古族人民热爱生活的情意和美化生活的智慧,是蒙古族人民精神生活的组成部分。

      安代

      蒙古族传统民间歌舞。是古代"踏歌顿足"、"连臂而舞"、"绕树而舞"等集体舞形式的演变和发展。安代的表演形式,在场院里几十、上百人不等,围成大圆圈,圈里由两名歌舞能手对歌对舞,众人呼应踩脚、甩动衣襟伴舞伴唱,形成热烈,欢腾的场面。

      **后广大舞蹈工作者通过搜集、整理、改编、创新,使古老的安代发展为反映生活,表现时代的新的艺术形式。形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在广场上自娱性的集体舞,一种是在舞台上表演性的'。

      普修尔乐舞

      又称托普修尔乐舞。巴拉特蒙古用蒙古语跳民间舞称为贝.贝伊勒,汉语意为身体的律动。居住在新疆*尔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的巴拉特蒙古四大部落:准格尔、陶尔扈特、杜尔别特、和硕特,每一个部落都有极其丰富的民间舞蹈,他们具有一种古老的两根弦的弹拨乐器名叫托普修尔,按巴拉特蒙古的*俗,托普修尔一响必随之贝·贝伊勒,贝·贝伊勒必在托普修尔的乐声中进行,故此,巴拉特蒙古民间舞蹈又称托普修尔乐舞。

      托普修尔乐曲较完整保存下来的有12-17支曲,以内容每一支曲都有各自的名称和不同的动作和跳法,如黑吉马、育老人、慢撤布尔登等,巴特拉蒙古民间舞所反映的生活内容有表现劳动的,如剪羊毛、赶毡、**等;有表现日常生活的,如梳头、照镜、戴头饰等;有模仿飞禽走兽的,如鹰展翅、山羊跑跳、走马、骆驼步等;有模拟自然景物的,如水波、水浪、草浪等。

      形式上分徒手与带道具2种,带道具的有顶碗和双手各拿一双筷子跳。手拿托普修尔边弹边跳,其动作中除硬肩、耸肩、转身之外有反弹托普修尔的舞姿和动作。

      跳法有达勒勒恩贝伊勒(招手式,指提压腕动作)、敖德勒恩贝伊勒(缠绕式跳,指绕臂动作)、阿查贝伊勒(托重而跳,指甲用双腿抱住乙的腰部,乙托着甲,二人面对面跳),整个舞蹈贯穿绕围动律,以双滕微微颤动,典型动作:硬肩、耸肩、压提腕、抖手、绕臂,在2人、3人和多人的对舞中动作即兴中可千变万化。

      圈舞蒙古族民间流传的舞蹈。两**替悠晃步,粗狂奔放的跳踏步,明快潇洒的下身或侧身跑跳步等几种动作组成。上身动作有甩手,与人背后拉手,众人手拉手,围着圆圈跳舞,所以通常人们又称布里雅特民间舞蹈为圈舞。慢板跳得抒情柔和,快板跳得欢快敏捷,跳跃性强。民风淳朴,具有远古色调,感情热烈奔放。

      盅子舞

      流传于鄂尔多斯的一种舞蹈。每逢佳节、喜庆欢宴之际,人们在酒足食盛之时,拿起桌子上的酒盅舞蹈起来,以表达喜悦之情。每一只手持两个盅子,击打出各种快、慢、碎、抖等声音,随着音乐舞动的双手用盅子击打出各种节奏。

      动作有双手横绕八字,上身随左右八字(*字)亦左右摆动;双手上、下、左、右十字形击盅,身体随手上下起伏;双手由里向外或由外向里划圈;双手向舞台位置的二点或八点抖盅,身体随手起落,脸和视线与手呈反方向,盅伸向哪一侧,哪一侧的耳朵便随身探过去听盅声;绕圆动律一一一手在头上方另一手在身前侧由里向外绕圈;双手从身后向一旁慢慢摆出,动作范围在胯旁为小,在身体的正旁为中,一手至头上一手在腰后为大,依次左右做即谓横摆扭动律。

      下身动作有双腿跪着,亦有迂回步等各种舞步伴之。头可顶碗、也可顶灯。舞得端庄质朴,韵味持稳雄恽,刚柔相济。

      角斗

      流传在自治区以摔跤之乡著称的锡林郭勒草原的一种模拟性舞蹈。由一个人表演两个人摔跤的生龙活虎般的拼搏动态,而且表现得比生活中的摔跤还要生动、灵巧、幽默、滑稽,所以深受群众的喜爱。表演者要穿特制的服装,身着蒙古袍的两个小假人摆好摔跤姿式(抱腰状)缝在一起,使两袍子成筒状套在身上,扎好腰带上身向前弓腰180度,两个贴在一起的假头正好顶在腰背上,用套上马靴的双手当作其中一人的双脚,在歌声或鼓点中做摔跤的各种抱、踢、蹁、钩等技巧。

      拓展:蒙古舞的肩部动作

      蒙古舞肩部动作主要有硬肩、耸肩、柔肩、绕肩等,这些动作都具有灵活多变、节奏明快、形态丰富等特征。

      (一)硬肩。

      硬肩指的是以胸部与背部肌肉收缩的力量带动肩胛骨做后缩前冲,手腕与手臂也应配合双肩在交替收缩的过程中前后摆动。在运用该肩部动作时,应注意力度僵而不硬,确保以韧性连接,可依据情节、情绪等需要,分为快慢两种,身体也可随着肩部动作做出相应幅度的运动。

      (二)耸肩。

      耸肩动作是双肩同时下放上端,不仅能单肩交替进行,而且还可双肩连贯进行。在做耸肩动作时应确保肩膀直上直下,并且向上过程应充满力量,向下时应轻松自然地回到原位。耸肩也称为笑肩,这是因为该动作就像人开怀大笑时两肩发出连续颤动时的动作。耸肩动作能展示出舞蹈作品中人物豪爽粗犷的性格特点及愉悦轻松的心情。

      (三)柔肩。

      该动作中,舞者的双肩连贯且交替柔动,展示出一种端庄、优雅之美。在蒙古舞中利用柔肩动作表达主人公深刻内涵、表达情趣、描写心理、刻画人物的作品有很多。比如蒙古舞代表作《盅碗舞》中,舞者就用横摆、双摆、柔臂、柔肩动律背向观众拉开了舞蹈序幕。由于舞者背向观众,观众看不到其表情与面容,但是借助舞者背部及肩部的优美动作,观众不由自主会想象出她们姣好的面容、愉悦的心情、柔美的性格、端庄的形态,这就给观众留下了无穷美好的想象空间。

      (四)绕肩。

      该肩部动作分双、单两种。双肩动作是舞者两个肩膀同时前上后下绕圆;单肩动作是一只肩膀前上后下绕圆。在做该动作时,应保持颈与头的*衡,双肩自然放松,腰随着以上动作前合后仰,展示出一种含蓄之美。比如,在蒙古舞作品《酒盅舞》中,舞者借助连贯而轻快的绕肩动作,配合灵动的形体变幻及横摆、双摆、绕手、柔臂动律,做出优美的交替压腕击盅、提压腕击盅、压腕击盅等动作,表现出作品中人物端庄、细腻、优美的姿态及欢愉喜悦的心情,并且还展现出了蒙古舞灵动、轻快的独特风格。

    [阅读全文]...

2022-02-12 15:35:15
  • 蒙古舞的肩部动作

  • 动作,舞蹈
  • 蒙古舞的肩部动作

      在蒙古族文化中,蒙古舞是非常受欢迎的,而在蒙古舞中,肩部动作更是突出。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蒙古舞的肩部动作,一起来看一下吧。

      蒙古舞肩部动作主要有硬肩、耸肩、柔肩、绕肩等,这些动作都具有灵活多变、节奏明快、形态丰富等特征。

      (一)硬肩。

      硬肩指的是以胸部与背部肌肉收缩的力量带动肩胛骨做后缩前冲,手腕与手臂也应配合双肩在交替收缩的过程中前后摆动。在运用该肩部动作时,应注意力度僵而不硬,确保以韧性连接,可依据情节、情绪等需要,分为快慢两种,身体也可随着肩部动作做出相应幅度的运动。

      (二)耸肩。

      耸肩动作是双肩同时下放上端,不仅能单肩交替进行,而且还可双肩连贯进行。在做耸肩动作时应确保肩膀直上直下,并且向上过程应充满力量,向下时应轻松自然地回到原位。耸肩也称为笑肩,这是因为该动作就像人开怀大笑时两肩发出连续颤动时的动作。耸肩动作能展示出舞蹈作品中人物豪爽粗犷的性格特点及愉悦轻松的心情。

      (三)柔肩。

      该动作中,舞者的双肩连贯且交替柔动,展示出一种端庄、优雅之美。在蒙古舞中利用柔肩动作表达主人公深刻内涵、表达情趣、描写心理、刻画人物的作品有很多。比如蒙古舞代表作《盅碗舞》中,舞者就用横摆、双摆、柔臂、柔肩动律背向观众拉开了舞蹈序幕。由于舞者背向观众,观众看不到其表情与面容,但是借助舞者背部及肩部的优美动作,观众不由自主会想象出她们姣好的面容、愉悦的心情、柔美的性格、端庄的形态,这就给观众留下了无穷美好的想象空间。

      (四)绕肩。

      该肩部动作分双、单两种。双肩动作是舞者两个肩膀同时前上后下绕圆;单肩动作是一只肩膀前上后下绕圆。在做该动作时,应保持颈与头的*衡,双肩自然放松,腰随着以上动作前合后仰,展示出一种含蓄之美。比如,在蒙古舞作品《酒盅舞》中,舞者借助连贯而轻快的绕肩动作,配合灵动的形体变幻及横摆、双摆、绕手、柔臂动律,做出优美的交替压腕击盅、提压腕击盅、压腕击盅等动作,表现出作品中人物端庄、细腻、优美的姿态及欢愉喜悦的心情,并且还展现出了蒙古舞灵动、轻快的独特风格。

      拓展内容:蒙古舞的风格特色

      一是盅碗舞。

      盅碗舞一般为女性独舞,具有古典舞蹈的风格。舞者头顶瓷碗,手持双盅,在音乐伴奏下,按盅子碰击的节奏,两臂不断地舒展屈收,身体或前进或后退,意在表现蒙古族妇女端庄娴静、柔中有刚的性格气质。舞蹈利用富有蒙古舞风格特点的“软手”、“抖肩”、“碎步”等舞蹈语汇,表现盅碗舞典雅、含蓄的风格。兴安盟民间流传的盅碗舞,舞姿质朴简单,没有严格的规律动作。

      二是筷子舞。

      筷子舞以肩的动作见长,一般由男性表演。舞者右手握筷,不时击打手、腿、肩、脚等部位,有时还击打地面(或台面)。随着腕部的翻转变化,有时肩部活泼地耸动,有时腿部灵活地跳跃,有时转身左前倾,有时转身右前倾。其肩部的动作既有律动感,又具有一种特殊的韵味,融欢快、优美与矫健为一体。动作虽简单,但却以技巧取悦观众,故有一定的表演性质。在兴安盟民间流传的筷子舞,既有男性独舞,也有男女群舞。在表演形式上由单手执筷子发展为双手执筷子,肩部、腰部、腿部的舞蹈语汇也更加丰富。因此舞蹈显得欢快、明朗、新颖,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蒙古族热情、开朗、剽悍、豪迈的民族个性。

      三是安代舞。

      安代舞于明末清初发祥于科尔沁草原南端的库伦旗。最初是一种用来医病的`萨满教舞蹈,含有祈求神灵庇护、祛魔消灾的意思,后来才慢慢演变成为表达欢乐情绪的民族民间舞蹈。传统的安代舞,有准备、发起、高潮、收场几个程序,都由“博”来主持。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兴安地区带有迷信色彩的安代舞已不复存在,而是把它作为一种民间歌舞传承下来。在科尔沁地区,在逢年过节时、在庆祝丰收的日子里、在喜丧婚嫁和迎宾的宴会上,人们都要跳安代舞。姑娘媳妇挥舞头巾跳,小伙子脱去马靴光着脚丫跳,孩子们做着鬼脸跳……舞蹈动作有甩巾踏步、绕巾踏步、摆巾踏步、拍手叉腰、向前冲跑、翻转跳跃、凌空踢腿、腾空蜷身、左右旋转、甩绸蹲踩、双臂抡绸等等,这些优美潇洒的动作,融稳、准、敏、轻、柔、健、美、韵、情为一体,形成了盛大的狂欢场面,把美和对美的追求推向了极致。

      安代舞的由来,相传很早以前,在*北方科尔沁大草原上,生活着父女俩。他们相依为命,有一天女儿得了一种奇怪的病,怎么治也治不好,老父亲只好用牛车拉着病重的女儿到外面去求医。不料车走在半路上,遇上风雨,车轮陷在泥里,车轴也断了,可怜的老父亲急得不知如何是好,围着牛车来回转。女儿奄奄一息,生命危在旦夕,老父亲哭得泪也干了,围着牛车高声唱着祈求神灵的保佑。这歌声引来了众乡亲,他们见状也潸然泪下,跟着老人甩臂跺脚,围着牛车哀歌。这样唱着舞着,感动了上苍,雨停了,太阳出来了,姑娘的病也好了,她也加入了舞蹈的人群,唱着,舞着。

      这个奇闻不胫而走,后来草原上不管是求雨、祭敖包、那达慕盛会,都用这种载歌载舞的形式,抒发人们的感情。人们围成一个圆圈,敞开长袍的下摆,右手拿一块绸巾,边歌边舞,曲调悠扬婉转,人们给这种舞蹈起了个名字叫做“安代”。

      四是查玛。

      查玛是藏传佛教为了弘扬佛法、传播教义、阻止邪恶诱惑、坚定佛门信念而举办的一种带有庆典性质的艺术活动。历史上,在“殿宇雄壮、比拟佛国”的科尔沁地区乃至内蒙古自治区全境,绝大多数寺院召庙都曾一年一度由*们表演这种舞蹈。至今,部分召寺依然传承表演这种舞蹈。查玛在蒙古族舞蹈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阅读全文]...

2022-05-08 13:00:22
蒙古诗人的经典诗句 - 句子
蒙古诗人的经典诗句 - 语录
蒙古诗人的经典诗句 - 说说
蒙古诗人的经典诗句 - 名言
蒙古诗人的经典诗句 - 诗词
蒙古诗人的经典诗句 - 祝福
蒙古诗人的经典诗句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