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描写农历七月半月夜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描写农历七月半月夜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描写农历七月半月夜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描写农历七月半月夜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有关农历七月半是什么节日
农历七月,**俗上称它为鬼月,谓此月鬼门关大门常开不闭,众鬼可以出游人间。七月十四,是鬼月中阴气最重的一天。以下是小编搜集并整理的有关农历七月半是什么节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历七月十五,我们口中的七月半,也是*传统的“中元节”。
拓展阅读:
中元节的来历
中元节的来源应该与*古代流行的土地祭祀有关。*传统教派的道教会在七月十五开盛大法会,纪念地官大帝的诞辰,同时也是为人间的`孤鬼赦罪。这个七月十五祭鬼传统就一直流传下来了。儒家重孝道敬祖宗,古人中元节放水灯,普渡孤魂野鬼,同时是也奉上当年秋收的谷物与鲜果祭祀祖宗,向祖先禀告当年的收成,请祖先享用子孙的供奉。也是祈求先人保佑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中元”之名起於北魏,中元节又称“鬼节”或“孟兰盆会”。根据五杂俎的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修行记说:“七月中元日 ,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於是夜诵经,饿节囚徒亦得解脱。”佛教也在这一天,举行超渡法会,称为“屋兰玛纳”(印度话ULLAMBANA)也就是“孟兰会”。孟兰盆的意义是倒悬,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挂在树头上的蝙蝠,悬挂著、苦不堪言。为了使众生免於倒悬之苦,便需要诵经,布绝食物给孤魂野鬼。此举正好和*的鬼月祭拜不谋而合,因而中元节和孟兰会便同时流传下来。
古人怎么过“鬼节”?
放河灯
中元夜将河灯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 目的是为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
烧街衣
一踏入农历七月,人们都会于入黑后,带备香烛、金银衣纸和一些祭品如豆腐、白饭在路边拜祭一番。人们“烧街衣”的目的是让那些无依的孤魂有衣物御寒,有食物裹腹。
祈丰收
中元节施祭孤魂与祈望丰收又常联系在一起。施孤之夜,家家户户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祷祝稻谷丰收,并把香枝插于地上,这叫做“布田”(插秧),插得越多越好,以此象征着秋收稻谷丰登。
祭祖
祭祖节在阴历七月十五日,所以简称为“七月半”祭祖。民间相信祖先也会在此时返家探望子孙,故需祭祖。祭拜的仪式一般在七月底之前傍晚时分举行,并不局限於特定的一天。
放天灯
鬼节这天放天灯,一是把自己家霉运带走,带的越远越好。二是说,家家都希望自己逝去的先人都能进入极乐世界,鬼节这天放天灯,是为飞升极乐世界的先人们照亮升天的路。
七月半的来历是什么
中元节,俗称鬼节、施孤、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三节是*传统的祭祖大节,也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那么,七月半的来历什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吧。
七月半的来历是什么
七月十五中元节,人称鬼节。其实,从农历七月初一开始到七月三十日都是鬼门大开的日子。民俗相信,在这一段时间会有许多的孤魂徘徊在阳间。中元节,是华人很重视的一个日子,每一年的中元节都会有许许多多普渡祭拜的盛会举行。这个鬼节也是众多的华人节日中规模最大,花钱最多的一个节日。中元节,也是佛教的“盂兰节”。
七月半起源于亡灵信仰和祖先崇拜。“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祭天祀祖成为古代宗教生活的两大要务。对于庶民百姓来说,祖先与自己血肉相连,情感相通,祀祖尤为有意义。七月半就是在上古秋祭*俗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南北朝时期佛教日盛,“目连救母”的故事广为流传,最后演变为盂兰盆会。道教亦有“三官三元”之说,将五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定为上中下三元,分别为天官、地官、水官的诞辰,成为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的三元节。结果七月半成了僧、道、俗三家的共同节日。
这个节日也是和儒家相通的。儒家强调重孝道,当父母在生时,做儿女的自应当亲奉甘旨;当父母死后,也要“祭如在”,跟父母在生时一个样。故儒家倡导对祖先春秋二祭之外,七月半也可祭祖先。这样,七月半便是佛、道、儒三教合流,融为一体了。
在*古人观念中,天地之间不是绝对对立的,天地之间还有人和其他许多动植物,所以,上天者与入地者之间,应该还有一些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寻找归宿的孤魂野鬼,这样,夏历七月十五的七月半,人们在祭祀自己祖先和孝敬母亲的同时,还不会忘记那些没有着落的孤魂野鬼们,人们也会在这天祭祀一下各路的孤魂野鬼。长此以往,就在民间形成了敬孤文化传统。
中元节,俗称鬼节、施孤、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它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组成*传统的祭祖大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称上元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称下元节,乃食寒食,纪念贤人。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十五,部分地区在七月十四。
中元节是什么节?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佛教称“盂兰盆节”,有些地方俗称“鬼节”、“施孤”,又称亡人节、七月半。
传说该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凡有新丧的.人家,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个儿是以祀鬼为中心的节日,是*民间最大的鬼节。
民间*俗
山东省:长岛渔民以木板秫稽制成小船,上贴一纸条“供××使用”,或供溺海者的牌位,再装上食物、衣帽、鞋袜等用具,然后点燃蜡烛,由已婚的男子将小船放入海中。沾化县各各家采麻柯及新鲜草叶搭棚子,称为“麻屋”,请祖先牌位于其中祭祀。独陵县称中元节为掐嘴节,家家吃粗茶淡饭。
陕西省:临潼县七月十五日烧纸祭麻姑。城固县中元节农家会饮,称为“挂锄”。延缓农家,中元节早晨至田间,择取最高、最茂密的稻穗,挂上五色纸旗,名为“田旛”。
河北省:泊头市、南皮县七月十五携带水果、肉脯、酒、楮钱等前往祖先墓地祭扫。并持麻谷至田梗,称为“荐新”。广*县中元节以时鲜食物祭拜祖先,并准备果蔬、蒸羊送给外孙,称为“送羊”。清河县七月十五上坟祭扫,以蒸面羊赠送女儿。
江苏省:吴县居民中元节以锡箔折锭,沿路焚化,谓之“结鬼缘”。仪征县各地尚流行一种纸鬼,内藏碗灯,有赌鬼、酒鬼、大老官等等。宜兴县中元节河中放四艘船,一艘放焰口,一艘载佛婆念佛,一艘烧锡箔纸锭,一艘放河灯。东县乡民于此日吃扁食,是一种以面粉和糖作成畚箕形的食品。上海放河灯时,在船尾点缀红红绿绿的纸灯,称为“度孤”。
四川省:四川省俗以中元祭祖烧袱纸。即将纸钱一叠、封成小封,上面写着收受人的称呼和姓名,收受的封数,化帛者的姓名及时间。俗传七月十五鬼门关闭,各家都要“施孤送孩”。成都一带人们用纸扎“花盘”,上放纸钱及供果,端在手上,在屋内边走边念:“至亲好友,左邻右舍,原先住户,还舍不得回去的亡魂,一切孤魂野鬼,都请上花盘,送你们回去罗!”说完后端到屋外焚化。
浙江省:嘉善县以中元节下雨为水稻丰收之兆。桐庐县民中元节晚上鸣锣撒饭于野,称之“施食”。浙东的盂兰盆会,请廿四位老太太“走八结”,一边念经。天台中元节吃“饺饼”,筒类似春卷。又有放路灯的*俗,以六个壮丁为一组:一人敲锣、一人打梆、一人提灯笼、一人沿途撒盐米、一人沿途摆设香烛(插在一片蕃薯或芋头上),一人沿途摆设一块豆腐及一饭团(置于一片大树树上),大约每隔百来步设一处祭品。
农历七月半是什么节日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节日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农历七月半是什么节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月半俗称“鬼节”,是*古人对逝去亲人和长辈的吊念的节日。
农历七月十五日,道教称为中元节,佛教称为盂兰节,民间旧称鬼节(俗称七月半)。七月半,有“探亡人”、“烧阴香”等活动。据传说,每年七月十五日,是主管间祸福的神灵地官来到人世考察和判定人间善恶的日子。因此,在“中元节”,民间有拜祭地官、祭祀祖宗和普度亡魂的风俗。拜祭地官是尊奉神灵;祭祖是为了尽孝;普度,是为仁义。其基本内涵,是民间百姓寄托对祖先的追念产哀思。
由于*道教的中元节、佛教的盂兰盆节和民间的鬼节都带有奖善罚恶和祭祀先烈及其提倡忠孝等共同文化内涵,所以,自唐宋以后,七月十五还被一些地方*和家族借用,搞成了集体祭祀先烈和忠孝大德之人的节日,这就是说,*历史上,七月十五,又是个祭祀国家和地方的忠孝大德之人的日子,这里说的忠孝大德之人,并不仅仅是指家庭伦理范畴中的忠孝之人,还是指意那些历史上曾经为国家、集体、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和国家地方安全作出过出贡献的人。
道教的中元节
*道教的“中元节”,其实主要是传播道德伦理的节日,也就是倡导人们在这天注重修德。中元节这天,有思想和有时间的人就要集中在一起一起共同学*老子的《道德经》,且要互相交流和沉思反省自身。而对于一般教众,道教则创造了一些故事去“寓教于游乐之中”。比如,道教杜撰出有有个叫做陈子祷的人与龙王女儿结婚,分别在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天生下了“天官、地官、水官”三个孩子,这“三官”主管人间的赐福、赦罪、解厄三个任务,他们法力无边,分别要在这三天到人间巡游,检察人们的道德品质是否好还是坏,对于那些道德品质好的人,他们就给予赐福,否则,他们就要降罪。但是,*道教又是一个很宽容和随时给予人转变更新自己的机会的宗教,所以,“中元节”并不仅仅是个奖励善良和惩罚恶劣的的节日,而主要是个“赦罪节”,所以,“中元节”又是*节日中的“忏悔节”和“赎罪节”,一年中有罪过的人可以在中元节这天通过各种仪礼去检讨自己和请求天地人的宽恕。
七月十五日主祭日,亦称“接公妈”。这一天,不少旅居海外的华人、华侨和在外省市工作、打工的亲人,赶回家乡,全家人聚集一堂,共祭祖先。这个时节,因为天气炎热,莆仙百姓俗称“公妈热”。各家祭品,一般以素菜、干果为主,避免食物霉变。所以,主祭品主要是金粿和薄荷糕。中元节晚上,莆仙一些寺庙还举行普度和孟兰会,沿海民间也有“放水灯”(用白纸叠折成各种花朵、船只,在中间点上蜡烛,放飘水上)的风俗。七月十六日,各家举行“送公妈”,中元节主祭至此结束。
佛教的盂兰盆节
传说,有个叫做目莲的人做梦,他梦见自己去世的母亲沦落在饿鬼行列中,于是,他送饭给母亲,却屡屡不行。木莲将此事告诉佛,佛劝他供养僧众多行善事,以解脱母亲在阴间的'罪孽,木莲在七月十五这天作盂兰盆(梵意为“解救倒悬”),于是,佛教僧众集体为木莲母亲念经超脱,使得其母脱离了苦海。由此可见,佛教的七月十五的盂兰盆节,有两层涵义,一是教育人们要供养宗教僧众,二是教育人们多做善事超脱先人罪孽,并提倡孝道。
民间的鬼节
七月十五为“鬼节”,这大概是因为民间人们要在七月初一到十五这半月的时间中给先人烧纸钱和祭祀,这种人魂对话的气氛,使得人们产生了鬼的节日之说。*民间鬼节中,七月初一为开鬼门,死去的先人就要魂归人间检察后代们是否善恶,后人也要乘机祭祀他们;七月十五,为鬼节。过了七月十五,就关鬼门了,七月三十之前,如果有人还没有祭祀他自己的先人,他的先人一年就要游魂人间。
民国时期,城隍庙香火鼎盛。在城隍庙焚化纸锭,名“寄库”。前一夜,乡村妇女纷纷汇集城隍庙,*地而坐,烧香念佛,名“伴城隆”。民间祭祖一如清明,唯以馄饨代替团子。桐乡县东南部与海宁市西北部农村,七月半吃馄饨。建国后,“伴城隍”等活动废止,但民间祭祖、吃馄饨等*俗仍延续。如今,云南富民民间仍有七月半烧纸钱、泼水饭等*俗,还传民谣曰“六月二十四的水,七月半的鬼”;另外,也是一些野生菌类和薯类生长的时令标志,民谚“五月端午,鸡枞拱土; 六(陆)月六(陆),地瓜熟;七月半,地瓜烂;九月十三,鸡枞烂滩”说的便是。
鬼节的来历
相传,每年从七月一日起阎王就下令打开地狱之门,让那些终年受苦受难禁锢在地狱的冤魂厉鬼走出地狱,获得短期的游荡,享受人间血食,所以人们称七月为鬼月,这个月人们认为是不吉的月份,既不嫁娶,也不搬家。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便是*一年一度的“鬼节”中元,佛教中称为“盂兰节”。相传到了这一天,阎罗王就会打开地狱之门“鬼门关”,让关押的鬼类出来自由活动,直至七月结束才回归地府。
因此,民间便盛行在这段时间对死去的亲人进行拜祭招魂,烧冥钱元宝、纸衣蜡烛,放河灯,做法事,以祈求祖宗保佑,消灾增福,或超度亡魂,化解怨气。
许多人都不知道*“鬼节”的由来,实际上,“鬼节”源自佛教“盂兰盆会”。
盂兰节源于佛教《大藏经》中的目连救母的故事:“有目连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焰,饥苦太甚。目连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为说盂兰盆经,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据说当时目连在阴间地府经历千辛万苦后,见到他死去的母亲,发现她受一群饿鬼折磨,目连想用钵盆装菜饭给她吃,菜饭却被饿鬼夺走。目连只好向佛祖求救,佛祖被目连的孝心感动,授予其盂兰盆经。按照指示,目连于农历七月十五用盂兰盆盛珍果素斋供奉母亲。
挨饿的母亲终于得到了食物。为了纪念目连的孝心,佛教徒每年都有盛大的“盂兰盆会”,即我们所说的“鬼节”。
盂兰盆是印度梵语“倒悬”的意思,本来这个节日与*的中元没有关系,但刚好*本土宗教道教的中元地官赦罪日也在这一天,道教有所谓天官、地官、水官,合称三官,这三位是玉帝派驻人间的代表,每年都要考察人间的善恶,向上天汇报。三官分别以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为诞辰,这三个日子也叫三元。七月十五日,叫中元,正值地官校籍赦罪之时,这一天,他要拿出厚厚的花名册,根据神仙、凡人、动物们的表现,勾勾画画,赦罪免刑。
于是“盂兰盆会”的故事与中元相融合,并加入许多*化的元素,比如与儒家的孝道思想结合,形成了具有教化作用的*民间传统节日——鬼节中元。
鬼节的*俗与禁忌
目前鬼节的*俗主要有:
(1)祭祀祖先:缅怀先祖,祭拜地官,在阳间的人们会准备丰富的祭品,烧香焚纸,祭拜这些来自阴间的祖先。
(2)放河灯:河灯也叫“荷花灯”、“水灯”,一般是纸糊的或折纸的荷花,在底座放上小蜡烛或油灯,中元夜放在河流湖泊之中,任其漂泊,为亡者照亮回家之路。
(3)做茄饼:据一些年长的人说,在中元节,江南一带还有个旧俗是做茄饼,有的大户人家要多做一些,送给亲眷。茄饼的主要用途,是要用来“上供”的,上供完了之后,为了不浪费,一般大人孩子们便会把它们分着吃掉。油炸的茄饼,形状类似半个月亮,表皮蓬松而脆,内馅鲜香可口,也算是道诱人的美食了。
(4)祈丰收:中元节临*秋收的季节,除了施祭孤魂,同时也承担祈望丰收的任务。施孤之夜,江南江北,家家户户会在自己家门口焚香祷祝稻谷丰收,并把香枝插于地上,这叫做“布田”(插秧),插得越多越好,以此象征着秋收稻谷丰登。
(5)燃天灯:鬼节这天放天灯也有两个说法,其一是把自己家霉运带走,带得越远越好。这时候就很忌讳别人家的天灯落在属于自己家的地方,如果落下来,就要重新放飞出去。其二是说,家家都希望自己逝去的先人都能进入极乐世界,鬼节这天放天灯,是为飞升极乐世界的先人们照亮升天的路。
(6)吃鸭: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这天,全国很多地方都会选择吃鸭子。为什么呢?原来“鸭”就是“压”,取其谐音,吃鸭子是为了压住鬼魂。至于怎么吃,大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身为“鸭都”的南京,自不必多说,吃鸭的方式多了去了,鬼节这天,不妨“斩只鸭子”吃吃,镇压邪祟。
鬼节的主要禁忌有:
(1)勿晚上晒衣服,红色最忌。
(2)勿轻易的回头看,尤其是在荒郊野外或人烟稀少的地方。
(3)筷子勿插在饭中央。
(4)看见别人拜鬼神时勿胡言乱语。
(5)勿捡路边的钱。
(6)中午,傍晚,深夜尽量别一个人去人烟稀少的地方。
(7)非特定场合勿烧冥纸。
(8)勿偷吃祭品。
(9)勿婚嫁、乔迁搬家等。
鬼节真的有鬼吗?
界上有没有鬼只有鬼才知道。我们现在的很多说法是没有事实依据的,信则有不信则无,其实对于鬼节这样的传统节日,与其说迷信,不如说敬畏、感恩,缅怀亲人、敬畏生死,敬畏自然。
一个人有所敬畏,做人做事便会有所顾忌,事事给自己和别人都留有余地,所谓生活,亦是如此,总之,这个节日教会我们,人生苦短,所以更要珍惜,学会感恩,认真生活,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七月半写包称呼格式
汉族信仰*俗。流行于四川各地。由烧纸钱演化而来。民间在每年农历七月十三日祭祖或*常祭奠亡灵时,都要烧袱子。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七月半写包称呼格式,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接老人:就是在七月初,把写有先人名号的祖宗牌挂在家中墙上,牌位下边的桌上摆放金山、银山、鲜花、香花、麦芽、盘香、蜡烛等摆设和水果、蛋糕、糖果等供品,每天早中晚做新鲜饭食供奉,供奉时需要先净手作揖上香,供饭完后需要烧化纸钱。
二、封包:包,也叫包袱,封包就是将纸钱分为约一公分厚一叠一叠的然后用封皮封成包。包,分为花包和白包,花包和白包的区别主要是封皮上有无沙衣和路票,沙衣相当于衣物等行李,路票相当于过路的介绍信,有沙衣和路票的'是花包,没有沙衣和路票的是白包。白包用于死亡未满三年的人(也叫新亡人),花包则用于死亡超过三年的先人。
三、写包:就是在包的封皮上相关栏目内写上先人的称呼和姓名、收受的封数、烧包者的姓名及时间等。这虽是一项简单工作,但由于学校里没这科目,就使许多人不懂而经常弄错。写包时,需要搞清楚收包的先人和烧包的后人之间的关系,然后才按规定的称呼写包。现将其体写法介绍如下:
1、封皮内容解释:封皮的文字是直排的,从右到左各列内容(以花包为例,括号内为解释)为:
第一列:中元胜会之期虔备冥资成封(中元节鬼魂胜会之期虔诚准备冥界纸钱并打包成多少封)
第二列:上奉(恭敬地奉送给)
第三列:故收用(已经故去的XXXX老人收用)
第四列:孝祀(阳世孝人XXXX祭奠)
第五列:天运年月日叩化(农历XX年XX月XX日跪拜焚化)
七月半写包称呼
七月半写包称呼之九代:称鼻祖故鼻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孝耳孙。
七月半写包称呼之八代:称远祖故远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孝云孙。
七月半写包称呼之七代:称太祖故太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孝乃孙!
七月半写包称呼之六代:称烈祖故烈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孝弟孙)。
七月半写包称呼之五代:称天祖故天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孝来孙。
七月半写包称呼之四代:称高祖故高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孝玄孙。
七月半写包称呼之三代:称曾祖父故曾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孝曾孙。
七月半写包称呼之二代:称祖父故祖考(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孝孙。
七月半写包称呼之一代:称父亲故显考(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孝男。
七月半写包称呼之父之兄:称伯伯故伯考公老大人收用孝胞侄。
七月半写包称呼之父之弟:称叔叔故叔考公老大人收用孝胞侄。
七月半写包称呼之父之堂兄:称伯伯故堂伯公老大人收用孝堂侄。
七月半写包称呼之父之侄:称兄或弟故堂兄或弟老大人收用堂兄或弟。
七月半写包称呼之母之父:称外祖父故外祖考公讳老大人收用孝外孙。
七月半写包称呼之母之兄或弟:称舅故舅考公讳老大人收用孝外侄。
七月半写包称呼之母之伯爷:称堂外祖故堂外伯祖公讳老大人收用孝堂外孙。
七月半写包称呼之母之堂兄:称堂母舅故堂母舅公讳老大人收用堂外侄。
七月半写包称呼之父之姐夫:称姑父故姑父公讳老大人收用内侄具。
七月半写包称呼之父之姐妹:称姑母故姑母府氏老孺人收用胞侄。
七月半写包称呼之父之姑爷:称故姑公公讳老大人收用孝内侄孙。
七月半写包称呼之父之姑娘:称姑婆故姑婆府氏老孺人收用孝侄孙。
七月半写包称呼之同父母之姐:称胞姐故胞姐府氏收用胞弟。
七月半写包称呼之胞姐之丈夫:称姐夫故姐夫收用内弟叩:
七月半写包称呼之母之姐夫:称姨父故姨父府老大人收用姨侄。
七月半写包称呼之母之姐妹:称姨母故姨母府老孺人收用姨侄。
七月半写包称呼之妻之父:称岳父故岳父公讳老大人收用孝婿。
七月半写包称呼之妻之伯爷:称伯岳父故伯岳考公讳老大人收用侄婿。
七月半写包称呼之妻之伯娘:故伯岳妣母讳氏老孺人收用侄婿。
七月半写包称呼之妻之祖父:故内祖考公讳老大人收用孙婿。
七月半写包称呼之妻之姐夫:故襟兄收用襟弟。
七月半写包称呼之妻之姐姐:故姨姐府氏收用姨妹弟。
七月半写包称呼之祖母之姨侄:故姨表爷公讳老大人收用表侄。
七月半写包称呼之母之姨侄:故姨表兄收用姨表弟。
七月半写包称呼之岳母之舅娘老表:内表母舅老大人收用外侄婿。
七月半写包称呼之妻之表兄:内表兄收用表妹弟。
七月半写包称呼之乾爹:故寄父考老大人收用寄男叩。
七月半写包称呼之乾爹之父亲:故寄祖考老大人收用寄孙男。
七月半写包称呼之乾爹之岳父:故寄祖考老大人收用寄外孙。
七月半写包称呼之乾爹之子:故寄兄收用寄弟叩。
七月半的禁忌有哪些
中元节又叫鬼节。听名字就觉得这个传统节日带着一丝诡异的氛围。但凡是过节,总是会与*日有些不同。那么对于这样的一个节日,有什么事情是能做的,什么事情是不能做的,你都知道吗?和小编一起来看看七月半的禁忌有哪些吧!
1、避免带红绳、铃铛、风铃等招鬼物,尽量避免出门。若遇到鬼压身、鬼打墙等灵异事件,不要慌张,集中一切注意力,睁开眼睛。
2、床头勿挂风铃!风铃容易招来鬼,而睡觉的时候是最容易被“入侵”的时刻。
3、勿夜游!八字轻的人千万不要夜游,否则只会自找麻烦……
4、非特定场合勿烧冥纸!冥纸是烧给鬼的,金纸是烧给神的,烧冥纸的结果只会招来更多的鬼。
5、勿偷吃祭品!这些是属於鬼的食物,未经过他们的同意就动用,只会替自己招来难以解决的厄运。
6、勿晚上晒衣服!当鬼觉得你的衣服好看,他就会借去穿,顺便在衣服上留下他的味道等……
7、勿喊名字!夜游的时候千万不要叫出名字,尽量都以代号相称,以免被鬼记住你的名字就麻烦了。
8、勿游泳!此时鬼会和你玩鬼抬脚的游戏的,一不小心……命就会被抬走了!
9、勿乱看!鬼是喜欢躲起来吓人,万一乱看被吓到了,就是他们入侵你最好的`时候。
10、榕树勿放在家门口!因为榕树是聚阴的植物,同时也是鬼的最爱,除非你希望好兄弟来你家里坐坐……
11、勿熬夜!人气最虚的时候是在深夜,鬼气最旺的时候也是在深夜,相较之下,谁会赢……
12、勿靠墙!鬼*时喜欢依附在冰凉的墙上休息,此举很容易引起鬼上身……
13、勿捡路边的钱!这些钱是用来买通牛头马面的,如果侵犯了他们东西,就很容易被他们教训……
14、勿轻易的回头看!当走在荒郊野外或人烟稀少的地方时,觉得『好像』有人叫你,不要轻易回头,那可能是鬼叫你……
15、勿随地勾肩搭背!人的身上有3把火,头顶一把,左右肩膀各一把,只要灭了其中1把,就容易被会鬼上身的。
16、拖鞋头勿朝床的方向!鬼会看鞋头的方向来判断生人在哪里,如果鞋头朝床头摆,那麽鬼就会上床和你一起睡……
17、筷子勿插在饭中央!这是祭拜的模式,就好比香插在香炉上,此举只会招来鬼与你分享食物……
18、勿一个人!一个人容易引起鬼的觊觎,是真的……
19、勿晚上拍照!此举动容易将灵界的朋友一起拍进来,然后带回家……
20、勿玩碟仙!*常时刻玩碟仙就很容易发生事情,更何况在这鬼时份……
21、拖鞋勿整齐的放床边!在外旅行时,拖鞋整齐的放在床边,会招来灵界朋友的好奇,造成他们的闹床……
22、勿吹口哨!免得骚扰到鬼的行动……
七月半写包称呼
七月半写包是我国有些地方的一个*俗,七月半写包少不了对过逝亲人的称呼,那么七月半写包称呼要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七月半写包称呼,欢迎大家阅览。
男称大人,女称孺人。
老人死三年内:亡男称新逝显考,亡女称新逝显妣。
三年后:亡男称故显考,亡女称故显妣。
孝家称呼 烧袱子火单写法 自称
九代:称鼻祖 故鼻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耳孙
八代:称远祖 故远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云孙
七代:称太祖 故太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仍孙
六代:称烈祖 故烈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弟孙
五代:称天祖 故天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来孙
四代:称高祖 故高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玄孙
三代:称曾祖父 故曾祖(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曾孙
二代:称祖父 故祖考(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孙
一代:称父亲 故显考(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男
父之兄:称伯伯 故伯考 公 老大人收用 孝胞侄
父之弟:称叔叔 故叔考 公 老大人收用 孝胞侄
父之堂兄:称伯伯 故堂伯 公 老大人收用 孝堂侄
父之侄:称兄或弟 故堂兄或弟 老大人收用 堂兄或弟
母之父:称外祖父 故外祖考 公讳 老大人收用 孝外孙
母之兄或弟:称舅 故舅考 公讳 老大人收用 孝外侄
母之伯爷:称堂外祖 故堂外伯祖 公讳 老大人收用 孝堂外孙
母之堂兄:称堂母舅 故堂母舅 公讳 老大人收用 堂外侄
父之姐夫:称姑父 故姑父 公讳 老大人收用 内侄 具
父之姐妹:称姑母 故姑母 府 氏老孺人收用 胞侄 叩
父之姑爷: 称故姑公 公讳 老大人收用 孝内侄孙 叩
父之姑娘:称姑婆 故姑婆 府 氏 老孺人收用 孝侄孙 叩
同父母之姐:称胞姐 故胞姐 府 氏收用 胞弟 叩
胞姐之丈夫:称姐夫 故姐夫 收用 内弟 叩
母之姐夫:称姨父 故姨父 府 老大人收用 姨侄 叩
母之姐妹:称姨母 故姨母 府 老孺人收用 姨侄 叩
妻之父:称岳父 故岳父 公讳 老大人收用 孝婿 叩
妻之伯爷:称伯岳父 故伯岳考 公讳 老大人收用 侄婿 叩
妻之伯娘: 故伯岳妣 母讳 氏老孺人收用 侄婿 叩
妻之祖父: 故内祖考 公讳 老大人收用 孙婿 叩
妻之姐夫: 故襟兄 收用 襟弟 叩
妻之姐姐: 故姨姐 府 氏收用 姨妹弟 叩
祖母之姨侄: 故姨表爷 公讳 老大人收用 表侄 叩
母之姨侄: 故姨表兄 收用 姨表弟
岳母之舅娘老表: 内表母舅 老大人收用 外侄婿
妻之表兄: 内表兄 收用 表妹弟
乾爹: 故寄父考 老大人收用 寄男 叩
乾爹之父亲: 故寄祖考 老大人收用 寄孙男 叩
乾爹之岳父: 故寄祖考 老大人收用 寄外孙
乾爹之子: 故寄兄 收用 寄弟 叩
妻之保爷: 故寄岳考 老大人收用 寄子婿
后父: 故继父 老大人收用 继男 叩
后母: 故继母 老孺人收用 继男 叩
大妈的儿子与小妈: 故妾母 老孺人收用 孝嫡男
小妈的.儿子与大妈: 故嫡母 老孺人收用 孝庶男
奶妈: 故乳母 府 氏 收用 孝奶男
农历七月十五是什么节日
节日,是指生活中值得纪念的重要日子。是世界人民为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是世界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农历七月十五是什么节日,欢迎大家阅览。
农历七月十五,是我国民间的一个重要节日,民间称为鬼节。佛教徒称之为盂兰盆节,道教徒则称为中元节。
事实上,这个节日和周朝在七月举行的几项祭礼也有着内在的联系。《礼记》「月令」篇上说:「是女也(七月),农乃登榖,天子尝新,先荐寝庙」。在收获的季节,天子象征性的以新榖祭祀祖庙,表达对祖先的敬意。由于祖先崇拜在*人的信仰中占了相当要的一环,所以「荐新」的*俗得以存活数千年,甚至在它已从国家祭典中消失以后,民间都还保持着荐新的*俗,并且集中在农历七月十五举行。
其余在七月举行的祭典还有七月初七的七夕节及七月十四的秋禊。两者的特徵都和两性相会有关。禊,如同祓除,是在水边举行的洗涤身心的.仪式。但祓禊举行的场所往往也成为男女相会的所在。七夕更是明显地以牛郎、织女相会为主题。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说,七月举行的活动都以沟通为方式(不管是世代或两性的沟通),目的在求取更美好的新生活。 因为固有的民间信仰提供了适当的土壤,所以佛、道两家的教义得以迅速的生根发芽。所谓的中元节,也就是它们结出来的果实。
*的佛教行事承袭印度旧制,在夏季有三个月安居静修之节期。据《岁时广记》卷廿九引《荆楚岁时记》的说法:
「四月十五日乃法王禁足之辰,释子护生之日。僧尼以此日就禅刹结夏力,又谓之结制。盖长养之节在外行恐伤草木虫类,故九十日安居,至七月十五日解夏,又谓之解制」。 在安居期间,僧尼与俗世的交流减至最低,到了七月十五解制之后,才又开始一个新的生活周期。因此,七月十五象征着复活与新生。
七月十五日同时又是盂兰盆节。「盂兰盆节」一词,来自佛经中的目莲救母故事,是梵文Ulambana的译音,原意为「救倒悬」,也就是解救在地狱里受苦的鬼魂。据《佛说盂兰盆经》(西晋武帝二六五-二九零时由竺法护翻译)记载:
大目莲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中。不见饮食,皮骨连立。目莲悲哀,即钵盛饭往饷其母。母得钵饭,便以左手障饭,右手抟饭,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目莲大叫悲号啼泣,驰还白佛,具陈如此。佛言汝母罪根深结,非汝一人力所奈何……吾今当为汝说救济之法……佛告目莲,十方众僧於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时,当为七世父母,及现在父母厄难中者,具饭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锭烛床敷卧具,尽世甘美以著盆中,供养十方大德众僧。
目莲依法施行后,其母果然得以脱离一切饿鬼之苦。仁慈的目莲就告诉佛祖,将来佛门弟子行孝顺者,亦应奉盂兰盆供养。佛祖闻言大悦,便传言弟子们,年年七月十五,为七世父母作盂兰盆施佛与僧。从此中元节供盂兰的*俗便广为流传。
衡阳七月半供饭要准备什么东西
鬼节,俗称“七月半”。相传这一日,鬼门关大开,阴间的全部鬼魂返回阳界,已故祖先回家团圆,也会有许多游魂野鬼出入。各家拜祭欢迎亲人时也表达了对鬼的恐惧。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衡阳七月半供饭要准备什么东西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和参考。
七月半,又称月半节,或“鬼节”。
就在衡阳这个地方,虽然相隔较*,但是,各地的风俗还是不尽相同。
今日,记者特地收集了不同地方的不同*俗,看看到底有哪些特色。
七月半要请人吃“烧衣饭”,比过年还热闹
衡东县珍珠乡,七月半又叫“接祖”或“接客”。在农历七月初一至十五这段时间,是他们过七月半的日子,不同的人家有不同日子,而且同一家族之间在时间安排上有约定俗成的规矩。
比如说,刘家是初一傍晚时候把“客”接进来,初二晚上再把“客”送走,同家族的伯父家听到他家送“客”的鞭炮声,便立刻点上香、烛、纸钱,放一挂鞭炮,就是把“客”接到他们家去了。
七月半是一件非常隆重的事情,如果无故缺*会被别人说成是数典忘祖,会被认作是没出息的人。
这时的主要活动就是祭祖,早上、中午、晚上都要供奉酒水和水果、点心。比较奇怪的是,按照传统*俗,酒水是以酿造米酒的酒糟替代。在送“客”出门的那天下午,要烧很多纸钱和纸做的“衣裳”,还有纸箱子之类的祭品,还要写一份包括已逝去的五代之内的亲人名单,然后在所有的这些物品上淋雄鸡血,选择一个方位烧掉。
七月半是一年之中最隆重的一次纪念逝去亲人的活动,但它也是一次人情味很浓的活动。
每年在七月初一之前,经常走往的亲戚朋友之间,早早就打好招呼,“我家是哪天接祖,你过来吃‘烧衣饭’。”因为七月半要烧很多纸剪的衣裳,所以请亲戚朋友吃的这顿午餐就叫做“烧衣饭”。
吃“烧衣饭”的时候,三姑六婆、邻居密友都来了,满屋子都是人,非常热闹。吃饭的时候,用那只血祭纸钱的雄鸡做成的一道菜——生姜爆炒雄鸡肉,大人们会在饭桌上告诉未成年的小孩子,吃了这道菜就可以长得快,大人也会特意让给孩子们吃。
七月半有时候比过年还热闹。这样的七月半*俗,和衡山、南岳很多地方都是一样的。
供“老客”时,不能碰凳子和桌子
*来备受年轻人追捧的七夕情人节(七月初七),正好是开鬼门关的日子,“老客”(指已故的先辈)在这一天全部回来了。
这段时间,大人常常会招呼家里的`小孩,“晚上早点回家。”而小孩子也是不能单独放在家里,怕被吓到,因为在七月初十之前,回到阳间的“老客”,都还没找着家。
开了鬼门关之后,除了招呼小孩子注意,其他跟*时没有多大差别。一直到七月初十的晚上,各家各户会燃放鞭炮,迎接“老客”回屋。次日开始,每天供饭,如果家里兄弟多,那就轮流供“老客”。
供“老客”的时候,是严禁碰供奉的凳子和桌子。5天的时间,到七月十五,就准备烧包,每个包里面的纸钱要一张一张分开,里面夹上冥币,然后再用白色的纸包起来。
烧包,是为了送“老客”回。每个包都要用毛笔写上“老客”的名字,不然就像我们寄信一样,没有地址和名字,收信人将有可能收不到晚辈寄过去的纸钱,他们就将没有钱用。
在烧包的同时,烧包人一般都会念念有词,大意是祈求“老客”保佑之类的话语。与此同时,还要另外在边上烧包给相当于邮差的使者。
虽然同是衡南,但是,不同的地方还是会有一些区别的。例如在向阳桥镇、花桥等东乡片区,供老客一般是七月十一至十四。
东乡这一块,每天供“老客”,早上就是油条、包子之类的,中午则要置办十几个碗,非常丰盛,晚上又要供茶和水果,在供“老客”的时候,同样是不允许碰凳子和桌子的,等供完之后,才能动用其他东西。
用桐叶粑供“老客” 祁东白鹤铺镇。
初十的晚上,家里的老大,就是最老的长辈,会把家里人召集到一起,先吃晚饭,交待供奉的相关事宜和具体安排,比如,这5天,怎么轮流供奉祖宗;如果哪家没空,又由哪家代办;纸钱、鞭炮、金银锭、冥衣裤,还有哪些时兴的烧给祖宗的祭祀用品。
当然,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全家人一起接祖宗回家过节。一般选择村口或是自家门口,看地方大小,上供奉物品,点香、烛,烧点纸钱,然后老人开始念念有词,大致介绍一下本年度以来家中发生的大事等。
接着是鸣炮,欢迎祖宗回家过一年一度的七月半节。
接下来几天里,大家轮流供奉。饭前香、烛、炮一应俱全,祖宗吃好了,大家再用餐。供奉祖宗的东西,有酒有肉,每餐都是新鲜的,剩菜饭是不能上供桌的。要是兄弟多,家里的长辈一般是会每天到场,饭前要跟祖宗们(有时称“老客”)汇报工作和求愿等,由老人帮各家说。
到了七月十五,最隆重的晚宴,款待好祖宗后,就开始最盛大的仪式,全家人一起,把纸钱、供奉品(水果、桐叶粑)等祭祀品就位,烧的纸钱架好,打好飞纸,说明某家给祖宗烧些什么,东西烧起来了,把飞纸放到火中也烧了,敬请祖宗查收。然后把预备给轿夫们的散碎银子烧了,老人也会特别说明,这些就是给各位轿夫的赏钱,或是有些野鬼在边上,让它们也从这里拿点,别抢祖宗的东西。
用嫩南竹制作钱纸,为上等冥币
在衡阳县一些地方,老百姓对已经去世的列祖列宗敬称“老客”,避讳“鬼” 字。据当地老人说农历七月十一晚,这些“老客”便从扬州鬼府日夜兼程赶往家中。这晚,同姓宗族里最年长的长辈带着后生去公家祠堂门口迎接。领头人在门口烧些许钱纸(纸质冥币),点燃三根香,神态庄重弯腰作揖,嘴里念一些类似欢迎回家的客套话。
进堂屋,中间的桌上瓜果堆叠,桌子左右每边点燃一根红烛。敲三下钟磬,然后把堂上列祖列宗的灵牌依次打开,继而烧纸、作揖、求福、问卦,一环扣一环。忙活完,又接着敬酒,酒过三巡。约莫一个钟头,就可以敲磬收场,在收场前还要烧一些钱纸。
十二至十四主要以敬供饭菜为主,一日四餐,早上、晌午、晚上均供饭菜,上午供瓜果。敬供十三代祖宗,桌上要摆十三双筷子和十三个杯子,菜数六个以上必须为双。筛酒,酒过三巡后供饭。
据说,七月十三是老客们的年三十,他们也会宴请亲友,所以这天酒菜要相对丰盛。那些客死他乡的人,因为百年时没进入自家堂屋而受到其他“老客”的排挤,所以在过节里不能入住堂屋。为了能让这些徘徊堂外的“老客”在节日里也能果腹,通常会在堂屋外摆一张小桌子,上置一些酒菜敬供。
农历十五晚,是“老客”返乡的时候。白天,按照往常敬供三餐。晚上各家各户拿出鲜果美食送别老客。敬供时,把自家送给“老客”们的钱纸用箩筐挑出来,摆在堂屋前。钱纸也有真假之分、优劣之别,而用嫩南竹制作的钱纸是冥币中的上等货,这些钱纸烧时纸灰不会乱飞,烧完后纸灰少,呈灰白色。待到钱纸烧到七八成的时候,就基本可以收器具散场了。
1.今天中元节,我要发一条相当恐怖的文案,你一定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如果你坚持要看可千万别后悔……晚上请我吃饭!
2.热思凉,今念昔,山高望水长;悲喜泪,爱恨苦,人生多歧路;中元节,祭先祖,盼前路:欢乐多,没愁苦;好运多,不停步。
3.中元节到了,送你一只开心鬼,愿你快乐每天无忧愁;送你一只富贵鬼,愿你财源滚滚财气旺;送你一只幸福鬼,愿你生活甜美万事顺。中元节快乐!
4.中元节了,半夜勿晒衣服;地上的零钱及红包袋,不要随便捡起;路经丧事场所,嘴里及心里不可有不敬的念头或言语;忌乱踩冥纸或乱烧冥纸。
5.转眼七月到十五,已然告别秋老虎,千万千万莫凉肚,健康生活快乐数,中元节日*白露,早晚凉爽热中午,思念随风来倾诉,真情牵挂来相祝。
6.七月十五中元节,为年求来这到符,保你好运展鸿图,健康合家欢,百邪不侵永*安。赶快转发吧,让你的朋友也过一个美好的中元节!
7.你一打扮比鬼难看,你一唱歌鬼都瘫痪。你一回头鬼都开溜,你一跺脚鬼都逃跑。你一笑鬼都吓出尿,你一哭鬼都去上吊。中元节大家都奉你为驱鬼带头大哥!
8.你是一个开心鬼,快乐相随;你是一个机灵鬼,好运作陪;你是一个调皮鬼,到处乱飞;你是一个捣蛋鬼,永不疲惫。中元节,祝你遇到发财鬼,相依相偎!
9.一年一度中元节,活着的人不要悲伤,斯人已逝,我们要振作起来,希望我们的哀思可以让逝去的人们不受苦,不受难!
10.念一念亡魂,寄哀思,烧一柱青香,拜先祖,扯一片思念,随风传,拽一丝哀伤,顺水淌,中元节到,愿逝去亲人安息,愿你中元节吉祥相伴,幸福围绕。
11.秋风飘,中元到,扫墓祭祖拜先人;秋阳照,中元日,朵朵菊花寄哀思;秋雨降,中元节,条条短信送祝福;中元节到,愿你中元节吉星高照,身体安康。
12.中元节向来不寻常,七月半盛夏天未凉,与清明一起祭祖上,好朋友祝愿同分享,暑热消早日秋气爽,无烦恼时刻心情朗,开心度幸福好时光!
13.中元节,是鬼节,鬼门开开群鬼闹,我不想装神弄鬼吓到你,让手机短信替我问候你,愿所有的妖魔鬼怪远离你,幸福*安永伴你,祝你中元节快乐!
14.愿天堂的逝者安息,愿活着的人更懂珍惜!珍惜每一份时光,珍惜每一份真情!珍惜活着的每一天,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珍惜这个看起来,并不完美的世界,让自己不留遗憾!
15.点一柱清香,缕缕相思飘;烧一堆纸钱,翩翩祝愿到;送一束秋菊,幽幽哀思绕。中元佳节到,莫忘前辈劳。中华传统要记牢,祝福亲人永欢笑!
16.中元节驱鬼实用妙招:倒放扫帚、身佩宝玉、咬破中指、挂钟馗像、斩公鸡头,最最关键是最后一条,要真遇到了鬼,就大喊救命!
17.郁闷的时候,扮一个鬼脸。开心的时候,眨一个鬼眼。思考的时候,想出个鬼点子。找乐的时候,冒出个鬼把戏。中元节,人鬼情未了,你被鬼盯上了!
更多>>中元节说说
描写农历七月半月夜的古诗
有关七月半的古诗
七月半的诗句
描写七月半的句子
那些描写七月半的古诗
七月半鬼节伤感句子
农历七月份的古诗
农历七月的古诗词
农历七月十一的古诗
农历七月廿七的古诗词
关于农历七月初七的古诗
作于农历七月二十四的古诗
农历二月的古诗
农历八月十七日的古诗
农历12月15的古诗句
古诗在农历3月的诗句
古诗中的月份是农历吗
农历十月的诗句
农历十月的诗词
农历十月的说说
农历三月末的古诗
农历二月份的古诗
7月半的古诗
有关农历腊月二十七的古诗
关于农历月亮的古诗
农历六月的古诗文
农历九月十九的古诗
和农历八月有关的古诗
夏历七月的古诗
农历十月十六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