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描写秋夜寒的诗句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描写秋夜寒的诗句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描写秋夜寒的诗句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描写秋夜寒的诗句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写秋夜的诗句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重凄凉。
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辗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天汉回西流,三五正纵横。草虫鸣何悲,孤雁独南翔。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愿飞安得翼,欲济河无梁。向风长叹息,断绝我中肠。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日明中。
秋夜凉风起,清气荡暄浊。蜻蛚吟阶下,飞蛾拂明烛。君子从远役,佳人守茕独。离居几何时,钻燧忽改木。房栊无行迹,庭草萋以绿。青苔依空墙,蜘蛛网四屋。感物多所怀,沉忧结心曲。
秋夜独坐王维
独坐悲双鬓, 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 灯下草虫鸣。
白发终难变, 黄金不可成。
欲知除老病, 唯有学无生。
秋夜香闺思寂寥。漏迢迢。鸳帏罗幌麝烟销。烛光摇。正忆玉浪游荡去,无寻处。更闻帘外雨潇潇。滴芭蕉。
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
辗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雨滴长门秋夜长,愁心和雨到昭阳。泪痕不学君恩断,拭却千行更万行。
秋夜寄丘员外 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腐儒碌碌叹无奇,独喜遗篇不我欺;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高梧策策传寒意,叠鼓冬冬迫睡期;秋夜渐长饥作祟,一杯山药进琼糜。 .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秋夜凉风起,清气荡暄浊。
蜻蛚吟阶下,飞蛾拂明烛。
少睡多愁客,中宵起望乡。沙明连浦月,帆白满船霜。*海江弥阔,迎秋夜更长。烟波三十宿,犹未到钱唐。
秋夜独坐怀故山古诗
在*日的学*、工作和生活里,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秋夜独坐怀故山古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秋夜独坐怀故山
李白
小隐慕安石,远游学屈*。天书访江海,云卧起咸京。
入侍瑶池宴,出陪玉辇行。夸胡新赋作,谏猎短书成。
但奉紫霄顾,非邀青史名。庄周空说剑,墨翟耻论兵。
拙薄遂疏绝,归闲事耦耕。顾无苍生望,空爱紫芝荣。
寥落暝霞色,微茫旧壑情。秋山绿萝月,今夕为谁明。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天宝二载(743)秋,时李白奉诏入京已一年,政治抱负未得施展,遭到同僚谗毁,又生退隐之念。
文学鉴赏
诗的前两句概言入朝前隐居、漫游,接着写奉诏入京得玄宗宠信,但他的文韬武略不为所用,渐被疏远。不如归耕陇亩。后四句写傍晚秋山之美景,抒发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诗中用扬雄、司马相如、庄周、墨翟之事,说明他的受宠与失意。比喻巧妙。用典贴切。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护府管辖)。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他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公元742年(天宝元年),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唐玄宗所赏识。
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公元756年,即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失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李白诗歌以抒情为主。
他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的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吸取其丰富营养,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独特风貌。他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一切可惊可喜、令人兴奋、发人深思的现象,无不尽归笔底。李白是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重凄凉。
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辗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天汉回西流,三五正纵横。草虫鸣何悲,孤雁独南翔。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愿飞安得翼,欲济河无梁。向风长叹息,断绝我中肠。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日明中。
秋夜凉风起,清气荡暄浊。蜻蛚吟阶下,飞蛾拂明烛。君子从远役,佳人守茕独。离居几何时,钻燧忽改木。房栊无行迹,庭草萋以绿。青苔依空墙,蜘蛛网四屋。感物多所怀,沉忧结心曲。
秋夜独坐王维
独坐悲双鬓, 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 灯下草虫鸣。
白发终难变, 黄金不可成。
欲知除老病, 唯有学无生。
秋夜香闺思寂寥。漏迢迢。鸳帏罗幌麝烟销。烛光摇。正忆玉浪游荡去,无寻处。更闻帘外雨潇潇。滴芭蕉。
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
辗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雨滴长门秋夜长,愁心和雨到昭阳。泪痕不学君恩断,拭却千行更万行。
秋夜寄丘员外 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腐儒碌碌叹无奇,独喜遗篇不我欺;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高梧策策传寒意,叠鼓冬冬迫睡期;秋夜渐长饥作祟,一杯山药进琼糜。 .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秋夜凉风起,清气荡暄浊。
蜻蛚吟阶下,飞蛾拂明烛。
少睡多愁客,中宵起望乡。沙明连浦月,帆白满船霜。*海江弥阔,迎秋夜更长。烟波三十宿,犹未到钱唐。
秋夜曲 (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这首诗绝妙之处,在于紧紧围绕“秋夜”二字展开叙述。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风特点,在这首诗中也展现得淋漓尽致。一幅美人抚琴画卷,将读着带入诗文描绘的画面中。
桂魄初升,秋露微团,乃秋夜之“静美”。明月光,白露,秋风,秋凉,然而就是没有“你”。秋夜虽“美”,然无“你”又何欢。
轻罗已薄,却未更衣,乃秋夜之“凉”,“我”之无绪慵懒。白露秋风夜,寂寂凄凉夜。物换星移,节序更替,理应添衣保暖,可是诗中女主却偏偏不肯添衣,这是为何呢?心之凉与身之凉,到底哪一个才更凉。即便添衣身暖了,心中的凉意又有谁来消除呢? 又或许身愈暖心愈寒,莫如不添衣。
夜深人静,百无聊赖,唯有倾诉银筝,殷勤拨弄。此乃秋夜之“长”之“深”。拨弄银筝,不知不觉已到深夜,还是不愿睡去。这又是为何?是“心凉”之后的“孤寂”,是“喧闹”之后的“孤独”,是“无处排解”的忧愁和打发不掉的“时光”。一个人的秋夜,太安静,太孤单,唯有向瑶琴倾诉,用琴声来掩饰自己内心的孤独于寂寥。
心怯空房,不忍归去,惧怕独自归去,这是说秋夜之“孤”。身着轻罗薄衣,举头仰望明月,殷勤拨弄银筝等等行为都是为了突出一个“孤”字。“空房”二字,则愈发加深了这种孤独寂寞感。一月,一露,一人,一琴,一空房,虽未言“孤”,而“孤”自现,未言“愁”,而愁绪满满。
盛唐诗人王维的《秋夜曲》,语言优美,意境优美尤甚。虽有虚实相生、动静相应、声色交融、时空交错等艺术表现技巧,但更重要的是诗人感受人世间的一颗敏锐慈悲的心。
只有内心真正静下来,才能感受到桂魄初生,秋露渐微,季节与时光在身边的不停流淌流转,悄然流转。
中秋夜
——唐 李峤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世上的事千差万别,不可能全都一样。正如中秋夜,此处皓月当空,他处却风两交加。
描写中秋夜景的诗句
导语:中秋节的时候,我们总是免不了赏月。如:“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明清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等古迹。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八月十五夜月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南斋玩月
王昌龄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月
齐已
空碧无云露湿衣,众星光外涌清规。
东林莫碍渐高势,四海正看当路时。
还许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
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夜
古诗《朝天子·秋夜客怀》的阅读答案及赏析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或生活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广义的古诗,泛指*战争以前*所有的诗歌,与*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诗《朝天子·秋夜客怀》的阅读答案及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吕】朝天子·清夜客怀
(元)周德清
月光,桂香,趁着风飘荡。砧声催动一天霜,过雁声嘹亮。
叫起离情,敲残愁况,梦家山身异乡。夜凉,枕凉,不许愁人强。
(1)“叫起离情,敲残愁况”一句中“敲残”二字有何妙处?
答:“敲残”二字极为凝练,化无形为有形,把看不见、摸不着的离愁写得可闻可感,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游子内心的愁苦。(意对即可)
(2)本曲描写了哪些意象?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本诗借秋夜的月光、桂香、砧声、雁声等意象表达了游子思乡的离愁别恨。月光桂香在随风飘荡,砧声雁声打破了秋夜的沉寂,构筑了令人思乡断肠的秋夜氛围,从视觉、听觉、嗅觉上勾起了游子的离愁别绪。(意对即可)
(3)试分析“过雁声嘹亮。叫起离情,敲残愁况”的妙处。
答:雁叫声嘹亮,一声声牵动词人的“离情”,敲打词人的“愁况”。雁鸣可以敲打愁绪,“敲残”把看不见、摸不着的离愁写得可闻可感,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游子心中漂泊思家的愁苦情怀。
解析本题是对诗歌炼句的考查。抒发主人公客中思乡,夜不能寐,耳闻“雁声”,心系“离情”,内心的愁苦可想而知。
二:
1.“月光,桂香,趁着风飘荡”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有什么作用?
2.试分析“过雁声嘹亮,叫起离情,敲残愁况”的妙处。
参考答案
1.描绘了秋夜月色朦胧、桂花随风飘香的清幽静寂又带着温情的一幅画面;营造了秋夜怀乡的氛围,为抒发思乡之情做铺垫。
2.在诗人笔下,雁鸣可以唤起离情,敲打愁绪。“叫起”“敲残”两个词语把看不见、摸不着的离愁写得可闻可感,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游子内心的极度愁苦。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思乡之情”的小令,借秋夜的月光、桂香、砧声、雁声等意象体现了游子思乡的离愁别恨。
写景主要写动景,月光桂香在随风飘荡,砧声雁声打破了秋夜的沉寂。它们从视觉、听觉、嗅觉上勾起了游子的离愁别绪。描绘了秋月夜色朦胧、桂花飘香的寂静而温情的画面;营造了怀乡的氛围,为抒发思乡情做铺垫。雁鸣可以敲打愁绪,“叫起”“敲残”把看不见、摸不着的离愁写得可闻可感,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游子内心的愁苦。此曲特点是用凝练的语言,浓缩的典型意象,构筑了令人思乡断肠的秋夜氛围。全曲情景一体,清丽秀美,口语自然而又有韵律感。
作者先精心营造了清幽、寂静、凄凉的氛围。所见到的清冷月光、所听到的鸿雁悲呜,所嗅到的桂花芳香,莫不带有秋夜的气息,莫不触动游子的思乡情怀。曲中的景物描写富于动感,“月光、桂香、趁着风飘荡”,描写金风吹拂,树影婆娑,月光中的一切显得摇曳飘忽,若即若离,若有若无,衬托出思乡愁绪的绵长,难以排遣。“桂花”在古代多容易引起人的思乡之情,因为“桂”音同“归”*,在这里作用是巧妙的衬托出诗人思乡的情绪,于自然中入景入情,就好像把那愁绪写活了,自己飘到了诗人的眼前。“砧声催动一天霜”一句中,单调而有节奏的捣衣声,对主人公的精神世界具有特殊的冲击力。因为越是普通的生活场景,越能勾起对往事、对家乡的怀念,因此秋夜里的捣衣声,声声撞击着远行人的心扉。“过雁声嘹亮。叫起离情,敲残愁况。”在古代大雁是用来传书的,采用了“大雁”这个意象,用在这里是写归感。大雁的鸣叫本身是不带任何感情的,但是落在诗人耳里就带了离愁别绪,叫得人心震荡,一声声敲打着诗人脆弱的心,引动带着离愁况味的情,作者对情的打磨可谓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这首小令的高妙之处还在于他的结尾。“夜凉,枕凉,不许愁人强。”游子有心要外出开创一番事业,又时时被乡情所缠绕,内心深处时常激起感情和理性的矛盾。这样,曲中所抒发的情感更显得波澜起伏,所创造的意境有更丰富的内涵。
赏析二
“月光,桂香”,是秋夜最典型的性征,所谓“何夜无月”(苏轼《记承天寺夜游》)、“香满自然秋”(李峤《咏桂》),作者也先从这最常见的秋景入手擒题。妙在紧接而至的“趁着风飘荡”,化静为动,不仅将秋意向空间弥散,也见出了秋夜之中作者心旌的动荡,为过渡到“客怀”创造了条件。以下作品就由秋夜的色、香,转入更为触目惊心的“声”上。着重写了两种秋声,一是砧声,二是雁声。秋日捣衣通常是妇女为外出的游子准备冬衣,对于离家的旅人来说自然是不堪卒听;而秋雁本身属“过雁”,夜空的雁鸣最易引起游子天涯漂泊的羁旅感与岁聿云暮的悲秋感。前者“催动一天霜”,见其声繁;后者仅用“嘹亮”二字形容,又使人感觉刺耳。“叫起离情”应雁声,“敲残愁况”应砧声,“起”字见离情之不可已,“残”字见愁况之不可耐,各为句眼。这“离情”与“愁况”就构成了“客怀”的内容,具体说来,就是使作者意识到愿望(“梦家山”)与现实(“身异乡”)的巨大反差。这种心态,便自然而然地带出了结尾三句的主观感受。“夜凉,枕凉”,两个“凉”字,与其说是生理感觉,毋宁说是心理感受;与其说是记录秋夜凉意的表象,毋宁说是寓示环境氛围与人生遭际的惨淡凄凉。而“不许愁人强”的“不许”二字,同李清照《念奴娇》“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朱淑真《闺恨》“梨花细雨黄昏后,不许愁人不断肠”的用法一样,表现了秋夜客怀的沉重与无奈。
这首小令寓情于景,通过色、香、声、感,将“秋夜”与“客怀”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作者简介
周德清
(1277—1365)元代散曲作家。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北宋词人周邦彦的后代。工乐府,善音律。终身不仕。著有音韵学名著《中原音韵》,为*古代有名的音韵学家。《录鬼簿续篇》对他的散曲创作评价很高,“德清三词,不惟江南,实天下之独步也。”《全元散曲》录存其小令三十一首,套数三套
秋夜惆怅的诗句大全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诗句吧,诗句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你所见过的诗句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秋夜惆怅的诗句,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秋夜凉风起,清气荡暄浊。
2、秋气满堂孤烛冷,清宵无寐忆山归。
3、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日明中。
4、秋月仍圆夜,江村独老身。
5、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6、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7、午窗千嶂雨,幽梦一帘香。
8、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9、昨夜圆非今夜圆,却疑圆处减婵娟。
10、竹窗秋睡美,荻浦夜渔寒。
11、秋夜渐长饥作祟,一杯山药进琼糜。
12、幽居正想餐霞客,夜久月寒珠露滴。
13、天上秋期*,人间月影清。
14、汉水旧如练,霜江夜清澄。
15、一声远过南楼去,月满碧天秋水寒。
16、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17、一番骤雨洗骄阳,秋色先贻枕簟凉。
18、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
19、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20、高秋夜分后,远客雁来时。
1、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2、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3、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范仲淹《苏幕遮》
4、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5、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钱起《题苏公林亭》
6、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7、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8、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9、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10、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杜牧《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11、落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辛弃疾《昭君怨》
12、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柳永《八声甘州》
13、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秦观《浣溪沙》
14、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搂。——柳永《八声甘州》
15、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张炎《清*乐》
16、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17、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18、秋色无远*,出门尽寒山。——李白《赠庐司户》
19、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20、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柳永《八声甘州》
21、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李琼《浣溪沙》
22、萧远树流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寇准《书河上亭壁》
23、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苏轼《赠刘景文》
24、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25、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1、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黄庭坚《鹧鸪天·坐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
2、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琵琶引》
3、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4、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秋夜寄丘二员外》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作者是宋代家。其全诗如下: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前言】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是宋代爱国诗人陆游的组诗作品。第一首落笔写银河西坠,鸡鸣欲曙,渲染出一种苍茫静寂的气氛,表现了有心杀敌无力回天的感慨。第二首写大好河山,陷于敌手,以“望”字为眼,表现了诗人希望、失望而终不绝望的千回百转的心情。诗境雄伟、严肃、苍凉、悲愤。
【注释】
⑴将晓:天将要亮。篱门:竹子或树枝编的门。迎凉:出门感到一阵凉风。
⑵天汉:银河。
⑶怆:悲伤。
⑷三万里:长度,形容它的长,是虚指。河:指黄河。
⑸五千仞(rèn):形容它的高。仞:古代计算长度的一种单位,周尺八尺或七尺,周尺一尺约合二十三厘米。岳:指五岳之一西岳华山。一说指北方泰、恒、嵩、华诸山。摩天:迫*高天,形容极高。摩:摩擦、接触或触摸。
⑹遗民:指在金占领区生活的汉族人民,却认同南宋王朝统治的人民。泪尽:眼泪流干了,形容十分悲惨、痛苦。胡尘:指金的统治,也指胡人骑兵的铁蹄践踏扬起的尘土和金朝的*。胡:中国古代对北方和西方少数民族的泛称。
⑺南望:远眺南方。王师:指宋朝的军队。
【译文】
三万里黄河东流入大海,五千仞华山高耸接青天。铁蹄下遗民欲哭已无泪,又一年盼望官军收失地。
【鉴赏】
组诗的第一首落笔写银河西坠,鸡鸣欲曙,从所见所闻渲染出一种苍茫静寂的气氛。“一再鸣”三字,可见百感已暗集毫端。三四句写“有感”正面。一个“欲”字,一个“怆”字表现了有心杀敌无力回天的感慨。
第一首以沉郁胜,第二首则以雄浑胜。第一首似一支序曲,第二首才是主奏,意境更为辽阔,感情也更为沉痛。
“三万里河”指黄河,“五千仞岳”,有人说是泰山,因为泰山最高,被列在五岳之首,历代君王也多要去泰山封禅,用黄河与泰山作为中原大好山河的象征似乎是再恰当不过的了;赖汉屏认为岳指华山,理由是黄河与华山都在金人占领区内。陆游诗中的“岳”是指华山,可以从《宋史·陆游传》以及陆游的中找到证据。《宋史·陆游传》中有这样的记载:“王炎宣抚川、陕,辟为干办公事。游为炎陈进取之策,以为经略中原必自长安始,取长安必自陇右始。”从中可以看出陆游收复中原的策略,就是通过四川进入陇右,先夺取长安,然后凭借关中的屏障进攻退守,像秦一样收复中原。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陆游把这么多心思用在这一块土地上,可见他的主张是横贯其创作的始终的,那么“五千仞山上摩天”中的岳指华山自然就最恰当了。“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两句一横一纵,北方中原半个中国的形胜,鲜明突兀、苍莽无垠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奇伟壮丽的山河,标志着祖国的可爱,象征着民众的坚强不屈,已给读者以丰富的联想。然而,大好河山,陷于敌手,使人感到无比愤慨。这两句意境扩大深沉,对仗工整犹为余事。
下两句笔锋一转,顿觉风云突起,诗境向更深远的方向开拓。“泪尽”一词,千回万转,更含无限酸辛。眼泪流了六十多年,怎能不尽?但即使“眼枯终见血”,那些心怀故国的遗民依然企望南天;金人马队扬起的灰尘,隔不断他们苦盼王师的视线。
中原广大人民受到压迫的沉重,经受折磨历程的长久,期望恢复信念的坚定不移与迫切,都充分表达出来了。以“胡尘”作“泪尽”的背景,感情愈加沉痛。结句一个“又”字扩大了时间的上限。他们年年岁岁盼望着南宋能够出师北伐,可是岁岁年年此愿落空。他们哪里知道,南宋君臣早已把他们忘记得干干净净!诗人极写北地遗民的苦望,实际上是在表露自己心头的失望。 当然,他们还是不断地盼望下去。人民的爱国热忱真如压在地下的跳荡火苗,历久愈炽;而南宋统治集团则正醉生梦死于西子湖畔,把大好河山、国恨家仇丢在脑后,可谓心死久矣。诗人为遗民呼号,目的还是想引起南宋当国者的警觉,激起他们的恢复之志。
全诗以“望”字为眼,表现了诗人希望、失望,千回百转的心情。这是悲壮深沉的心声。诗境雄伟、严肃、苍凉、悲愤,读之令人奋起。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赏析]
秋夜雨寒的诗句
描写秋夜寒的诗句古诗
秋夜寒冷的古诗
秋夜寒冷的诗词
秋夜的诗句
秋夜诗句
秋夜的诗句古诗
写秋夜的诗句
秋夜雨寒语录
秋夜丝凉的诗句
有关秋夜的诗句
秋夜凉的诗句
秋夜雨的诗句
深秋夜的诗句
秋夜无眠的诗句
古诗秋夜即景的诗句
秋夜微凉的诗句
秋夜雨的诗句古诗
描述秋夜的诗句
秋夜相思的诗句
形容秋夜的诗句
关于写秋夜的古诗句
关于写秋夜的诗句
秋夜美景的诗句
描写秋夜的诗句
秋夜失眠的诗句
秋夜月光诗句
深秋夜雨的诗句
深秋夜晚诗句
秋夜的古诗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