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描写蜀道的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描写蜀道的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描写蜀道的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描写蜀道的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蜀道难》
三峡之险彼自险,蜀道之难彼自难。——王冕《饭牛图》
千峰庐山锦绣谷,一水蜀道玻璃江。——陆游《记梦·我梦结束游何邦》
蜀道峨眉远,庐山瀑布悬。——王恭《送衲子游方》
上陇计全谋蜀道,长城功半废少丘。——李吕《感兴》
霜早楚江枫叶赤,雨晴蜀道菊花黄。——薛瑄《送姚侍郎巡察云南》
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李白《蜀道难》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行客。——辛弃疾《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秦开蜀道置金牛,汉水元通星汉流。——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
汉家天子驰驷马,赤军蜀道迎相如。——李白《赠从弟南*太守之遥其一》
星楼望蜀道,月峡指吴门。——骆宾王《送费六还蜀》
金碧禺山远,关梁蜀道难。——卢照邻《大剑送别刘右史》
痛杀明皇,蜀道艰辛,唐室荒凉。——卢挚《双调·蟾宫曲·碧波中范蠡》
何如千山尽勦绝,眼见蜀道都*夷。——苏泂《猛虎行》
关山悲蜀道,花鸟忆秦川。——卢照邻《于时春也,慨然有江湖之思,寄赠柳九陇》
白首有诗悲蜀道,清宵无梦到钧天。——陆游《秋思·西风吹叶满湖边》
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白居易《南湖晚秋》
遇害陈公殒,于今蜀道怜。——杜甫《送梓州李使君之任》
蜀道多早花,江间饶奇石。——杜甫《石柜阁》
芎藭生蜀道,白芷来江南。——苏轼《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煌煌帝王都》
长江险可逾,蜀道难可陟。——朱诚泳《杂诗十首·其四》
已见红军归蜀道,俄闻玉女降秦台。——陈文述《阿》
兹事未渠央,万里蜀道难。——范成大《初发桂林,有出岭之喜,但病余便觉登顿,至》
玉翰飞过汉江东,蜀道三年兴已穷。——李新《送钱使者三首·玉翰飞过汉江东》
清冬宾御出,蜀道翠微间。——耿湋《送崔明府赴青城》
正解柴桑缆,仍看蜀道行。——杜甫《*送李二十九弟晋肃入蜀,余下沔鄂》
江陵旧是襟喉地,蜀道东来第一关。——边贡《留别诸友联句二首·其二》
使星照蜀道,惠爱流三巴。——楼钥《分韵送卢国华福建提刑得华字》
弦望如朝夕,宁嗟蜀道行。——陈子昂《夏日晖上人房别李参军崇嗣》
胡尘轻拂建章台,圣主西巡蜀道来。——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
谪仙纵多才,蜀道无险巇。——赵蕃《冬至后五夕频梦陈择之》
汉宫入奏贤臣颂,蜀道荣观驷马车。——李廌《哀都官王申》
机云乍自吴中出,坡颍初从蜀道来。——刘克庄《小圃有双莲夏芙蓉之喜文字祥也各赋一诗为宗·一色双葩费剪裁》
云连蜀道三千里,柳拂江堤十万家。——袁宏道《古荆篇》
潘年三十外,蜀道五千中。——卢照邻《送郑司仓入蜀》
荆江随地卷,蜀道与天侵。——曾丰《别陆德隆黄叔万》
乡茔宿草荒春雨,蜀道疏林澹夕晖。——王佑诗《先祖父讳日宿青城哀感》
青年心死秋梧悴,老国魂归蜀道难。——梁启超《自题新中国未来记》
*得襄阳报,仍闻蜀道难。——戴复古《所闻·北风如许急》
志愿且未遂,而趋蜀道难。——梅尧臣《送杨浩秘丞入蜀》
易觉锦城销白日,难歌蜀道上青天。——薛田《成都书事百韵》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zhàn)相钩连。
1,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引用五丁开山的传说有什么作用
2.答:三部分:(1)从开头至“……难于上青天
” (2)从“蚕丛及鱼凫”至“……相钩连。
” (3)从“上有……”至结束。
引用传说的作用是点染神话色彩、引人入胜,更突出了蜀道的艰难。
这个传说用在这里真是恰倒好处.如果有帮到您,请给予采纳和好评,如果还有新问题,请重新提问哦,谢谢拉#^_^#祝您学*快乐。
1西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2地崩壮士死,然后石栈相钩连。
3上有六龙回日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4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5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6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7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8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9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10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11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12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如麻。
嗯,主要是营造一种。
《蜀道难》的感觉,从历史的角度来。
用夸张的手法衬托蜀道的艰难。
中引用神话传说进行夸张的诗句是: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原文】:蜀道难朝代:唐代作者:李白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
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也若此 一作:也如此)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译文】:唉呀呀
多么高峻伟岸
蜀道真太难攀登,简直难于上青天。
传说中蚕丛和鱼凫建立了蜀国,开国的年代实在久远无法详谈。
自从那时至今约有四万八千年,秦蜀被秦岭所阻从不沟通往返。
西边太白山有飞鸟能过的小道。
从那小路走可横渡峨眉山顶端。
山崩地裂蜀国五壮士被压死了,两地才有天梯栈道开始相通连。
上有挡住太阳神六龙车的山巅,下有激浪排空迂回曲折的大川。
善于高飞的尚且无法飞过,即使猢狲要想翻过也愁于攀援。
青泥岭多么曲折绕着山峦盘旋,百步之内萦绕岩峦转九个弯弯。
屏住呼吸仰头过参井皆可触摸,用手抚胸惊恐不已徒长吁短叹。
好朋友呵请问你西游何时回还
可怕的岩山栈道实在难以登攀
只见那悲鸟在古树上哀鸣啼叫;雄雌相随飞翔在原始森林之间。
月夜听到的是杜鹃悲惨的啼声,令人愁思绵绵呵这荒荡的空山
蜀道真难走呵简直难于上青天,叫人听到这些怎么不脸色突变
山峰座座相连离天还不到一尺;枯松老枝倒挂倚贴在绝壁之间。
漩涡飞转瀑布飞泻争相喧闹着;水石相击转动像万壑鸣雷一般。
那去处恶劣艰险到了这种地步;唉呀呀你这个远方而来的客人,为了什么而来到这险要的地方
剑阁那地方崇峻巍峨高入云端,只要一人把守千军万马难攻占。
驻守的官员若不是自己的*亲;难免要变为豺狼踞此为非造反。
清晨你要提心吊胆地躲避猛虎;傍晚你要警觉防范长蛇的灾难。
豺狼虎豹真叫人不安;毒蛇猛兽*如麻即令你胆寒。
锦官城虽然说是个快乐的所在;如此险恶还不如早早地把家还。
蜀道太难走呵简直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令人不免感慨与长叹
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的少有往来的句子是“尔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蜀道难》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相和歌辞·蜀道难》
年代: 唐 作者: 张文琮
梁山镇地险,积石阻云端。
深谷下寥廓,层岩上郁盘。
飞梁架绝岭,栈道接危峦。
揽辔独长息,方知斯路难。
《蜀道难》
年代: 南北朝 作者: 阴铿
王尊奉汉朝,灵关不惮遥。
高岷长有雪,阴栈屡经烧。
轮摧九折路,骑阻七星桥。
蜀道难如此,功名讵可要。
白以变化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诗中那些动人的景象宛如历历在目。
李白之所以描绘得如此动人,还在于融贯其间的浪漫主义激情。诗人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他对自然景物不是冷漠的观赏,而是热情地赞叹,借以抒发自己的理想感受。那飞流惊湍、奇峰险壑,赋予了诗人的情感气质,因而才呈现出飞动的灵魂和瑰伟的姿态。诗人善于把想象、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进行写景抒情。今人有谓此诗表面写蜀道艰险,实则写仕途坎坷,反映了诗人在长期漫游中屡逢踬碍的生活经历和怀才不遇的愤懑,迄无定论。
蜀道难原文及译文
蜀 道 难
李白
原文: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从雌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译文:
噫,哎呀,好高啊好险啊!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和鱼凫是古蜀国的帝王,他们开国的事业何等茫然。从古到今四万八千年,秦蜀二地从不通人烟。西面太白山上只有鸟飞的路线,可以通往峨眉山巅。多少壮士在地裂山崩中死去,然后才有一条天梯似的栈道互相钩连。上有那驾着六龙的日车也要回头的高峰,下有那奔腾澎湃的激流也要倒退的回川。连高飞的黄鹤也不得过啊,猿猴要过也无法攀援。青泥岭上路,盘旋又盘旋,百步九折绕山峦。抬起头来不敢出大气,手摸星辰头顶天。只好坐下来手按胸口发长叹。
西行的人啊,你什么时候回来呢?这可怕的蜀道,实在难以登攀!只听见鸟儿在古树上哀号,雌的跟着雄的飞绕在林间。又听见子规在月下哭泣:“不如归去!不如归去!……”一声声,愁满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听一听也会使人失去青春的容颜。山峰连着山峰,离天还不到一尺远,千年枯枝倒挂在悬岩上边。激流和瀑布各把神通显,冲得山岩震,推着巨石转,好一似雷霆回响在这万壑千山。“蜀道是这样的艰险啊!可叹(你们这些)远道而来的人,不知是为了什么?”
剑门关气象非凡,但也格外高险。一人来把守,万人难过关。把关的人若是不可靠,他反而成为祸患。行人来到这里,早上要防备猛虎的袭击,晚上要警惕长蛇的暗算。它们磨快了牙齿,时刻要摆人肉宴。被它们杀害的人啊,密密麻麻,成千上万。“锦城虽说是个好地方,倒不如早早回家去!”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当我踏上归途回身西望,还止不住连声长叹。
这首诗大约是天宝(唐玄宗年后,742~756)初年,李白第一次到长安时写的。
《蜀道难》的奇
《蜀道难》开篇即凭空起势,骤响彻天。诗人把三个叹词相叠,两个形容词各带一个语气词并列,另用一个比喻,来突出蜀道之难,诗句气势磅礴,使读者在心目中对蜀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蜀道难》的奇,欢迎大家分享。
殷蹯《河岳英灵集》称,李白《蜀道难》“奇之又奇,然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奇”者,别创新路,尽脱超凡,不拘陈套。《蜀道难》“奇”在何处?前人已有相关的评论,本文试在前人说法基础上略作分析。
一、奇在构思:“劈空落想”“一唱三叹”
“噫吁(口戏)!危乎高哉!”开篇即气势不凡。“噫”、“吁”、“哦”三字,本是三个独立的叹词,“危”、“高”亦为同义词语。作者起笔,将其连缀一处,用极其强烈的情感警示读者,突出蜀道的高峻险阻。周敬等辑《唐诗选脉会通评林》称其诗“劈空落想,窍凿幽发”,这两个感叹句,劈空而来,犹如一支歌曲的高音,一开始即定下了诗歌雄壮豪迈的基调。
“蜀道之道,难于上青天。”诗人以这一散文化的句式反复咏叹,则如这支雄壮歌曲的主旋律,时时回荡于听众的心田,一曲终了,依旧余音袅袅,缭绕不散。三次反复,一次有一次的妙用:开头凭空起势,惊警醒目;中间应首挈尾,上下呼应:结尾重申诗旨,余韵无穷。诚如钱良择《唐音审体》所评:“三言蜀道之难,所谓一唱三叹也。”关切入蜀者,劝其早归还,这一思想内容贯串全篇,同样有“一篇之中三致志”之妙。先是“问君西游何时还”之陡然一“问”,中间穿插“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之喟然一叹,最后以“侧身西望长咨嗟”*稳收束,留下绵邈情思,令人回味无穷。
二、奇在风格:“笔势纵横”“雄浑飘逸”
沈德潜称《蜀道难》“笔势纵横,如虬飞蠖动,起雷霆于指顾之间”(《唐诗别裁》)。那延绵“四万八千岁”的蜀国历史,那“地崩山摧”的开路传说,从不通人烟的“鸟道”,到钩连秦蜀的“天梯石栈”,数千年历史,纵横奔涌于诗人笔下,为古老蜀道染上了神奇色彩。剑门关是蜀道上一座险关。诗人写剑阁,不仅言其“峥嵘”和“崔嵬”,而且言其“所守或匪亲”。诗中的“狼豺”、“虎豹”、“长蛇”地理形势的忧虑,这就从社会意义上进一步深化了作品内容。诗人用一支如椽巨笔点染山川融汇古今,产生了动人心魄的效果。
桂天祥《批选唐诗正声》以“辞旨深远,雄浑飘逸”评《蜀道难》风格。风格即人,诗人豪放飘逸的个性汇入蜀道特征鲜明的景观,于蜀道山水中寄寓着自己的生命体验。那孤傲兀立的山峰、雄奇秀丽的河川、飘忽不定的云彩、冷落寂寞的月亮,都或多或少地再现着诗人奔放不羁的个性。李白善于从山水的声色动静中,把握瞬间的感觉,以意象的组合,将瞬间化作永恒,为后人提供了反复观赏的可能。“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砅崖转石万壑雷。”连绵的山峰离天不满一尺,古老的苍松倒挂悬崖绝壁,急流瀑布飞泻而下,轰击山崖,冲走石块,万壑千山,雷鸣轰响,使人魂悸魄动,目不暇接。这是何等雄浑的景象!常态的、飞见的景物,诗人使之变形异化,给人以新奇生动的艺术享受。“西飞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惟有鸟道可通,行人不可横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动物尚难飞越,行人又何以堪。这是何等飘渺的境界!诗人健笔凌云想像奇幻,表现出自己独特的风格和个性。
三、奇在用语:“语次崛奇”“无理而妙”
《蜀道难》的语言,刘须溪有“才思放肆,语次崛奇”(高棅《唐诗品汇》)之评。写“剑阁”一段,纯为散文句式,具有古朴质拙的美感和力度,读之突兀,却又与全诗奇险风格相合。李白抒发的情感特别强烈,带有这种情感描摹客观景物,就展现出一种十分深邃的意境。“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杜鹃的啼叫是十分悲切的,作者选用一个“啼”字,何时啼?夜啼;何处月?山月;何等山?空山。一无动物的空山中惟有哀鸣的杜鹃鸟,已是写尽了蜀道的凄凉。这还不够,作者又在“空山”前著一主视感受极强的词:“愁”。此景抒情,堪称文字崛奇,独具一格。
《蜀道难》多用夸张手法。“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连峰去天不盈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等,以夸张手法突出了山峰关塞的高峻险要。“连峰去天不盈尺”无理之极,俗本作“连峰入烟几千尺”,有理之极。无理之妙,妙不可信:有理之不妙,其不妙亦不可胜言。”(焦袁熹《此木轩论诗汇编》)作者在描写自然景观时,采用的不是照相式的复制手段,而是融进了自己的生命感受和美学体验。作者的想像如同是一面放大镜,把诗人要强调的事物特征,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加以放大,使艺术美得到凸现,读者为这种艺术美震撼,丝毫不会产生不真实的印象。山峰离天的距离用“尺”来衡量,雄关守卫者仅需“一夫”,如此等等,逻辑上的“无理”蕴含着艺术上的“精妙”,读来亲切自然。
四、奇在描摹:“倏过倏落”“变幻恍惚”
诗人善于从不同角度写蜀道之“奇险”。“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于山势高峻中见“奇险”。“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于山林冷寂中见“奇险”。“飞湍瀑流争渲屈,砾崖转石万壑雷”,复于水声渲闹中见“奇险”。其中,状空山夜月、古木荒凉、悲鸟哀啼,进一步从侧面烘托了蜀道的“奇险”。作者写入蜀途中的旅愁,特别扣住古蜀王望帝精魂所化杜鹃“不如归去”的凄楚叫声,强化了令羁旅之人“凋朱颜”这一主观感受。运思实有“倏起倏落,忽虚忽实”(清朱之荆《增订唐诗摘抄》)之妙。
“变幻恍惚,尽脱蹊径,实与屈子互相照应。”(许学夷《诗源辨体》)诗中两处写山势高竣,却不给人以雷同之感。写太白山、青泥岭数句,着重刻画山峰的高危险阻,表现道路的崎岖难行。写悬崖苍松、急流瀑布数句,则是通过山险、巨响和惊心动魄的自然场景描绘,揭示蜀道的奇险可怖。而在两处描写之间,又独具匠心地穿插哀愁气氛的渲染,使诗的格调形成了由高昂到低沉,再由低沉到高昂的变化,读起来波澜起伏,变幻莫测,毫无板滞的感觉。
五、奇在诗律:“才性独诣”“出鬼入神”。
《蜀道难》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清思路,熟读成诵,了解诗歌的主旨、寓意。
2、学*作品描写蜀道雄奇险峻的手法,用心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
3、品味其飘逸豪放、流转自然的语言,体会其诗作的艺术风格;
二、教学重、难点
1、理清思路,熟读成诵,了解诗歌的主旨、寓意。
2、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本诗进行赏析,学*作品描写蜀道雄奇险峻的手法。(难点)
三、教学方法:朗读法、串讲法、赏析法。
四、2课时
五、教学过程
导入:在我国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人们尊称为“诗仙”。
李白初到长安,贺知章往访,看到了李白写的《蜀道难》,他看完了之后,大叹一声:李白不是人,你是仙人被贬谪到人世上了啊”,所以李白被我们尊称为“诗仙”,那么这首给李白带“诗仙”美誉的《蜀道难》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一下。
1、作者及背景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时期的着名诗人。少年时代在四川度过,25岁,出三峡,泛洞庭,东游吴越,北上太原,有“大济苍生”之志。唐玄宗天宝九年(742年),李白奉召进京,他本想此行能够施展才华,有所作为,但理想很快破灭了,皇帝的不重用,权臣的排挤,加之个人的傲岸不羁,一年多便被赐金放还,因而思想上便由入世转为出世,于是放浪形骸,寄情山水,诗酒逍遥,最后客死安徽当涂。他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最能代表其艺术特色。他兼善各体诗歌,尤以古诗为精,是唐代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家。
②课题简析。
《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乐府解题》云:“《蜀道难》备言铜梁、玉垒(均为蜀山名)之阻。”本篇根据这一诗题传统的内容,以雄健奔放的笔调,运用夸张形容的手法,描绘了由秦入蜀道路上惊险而奇丽的山川,既写了蜀道的艰难,又写了人生旅程的艰难。全诗气势磅礴,风格豪放,表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象力,充分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的创作特点。
2、教师范读这首诗,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把握诗中比较生僻的读音和本诗的句读
噫吁嚱(yixūxi) 鱼凫(fú) 秦塞(sai) 萦绕(yíng)
石栈(zhàn) 猿猱(náo) 参(shēn) 峥嵘(zhēngróng)
抚膺(yīng) 巉岩(chán) 飞湍(tuan) 咨嗟(zījiē)
喧豗(huī) 砯崖(png) 崔嵬(wéi) 吮血(shǔn)
2、在教师范读学生听读的基础,有学生齐声朗读本诗,教师检查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读音和句读,在学生有失误的地方予以纠正。在学生朗读的基础,教师对本诗中比较重要的字词予以解释,疏通文意。
噫吁 :感叹词,蜀地方言。
开国何茫然:茫然,渺远貌。意谓远古事迹,茫昧难详。
尔来四万八千岁:尔,那,指开国之初。
不与秦塞通人烟:塞,山川险要的地方。通人烟,相互往来。
可以横绝峨眉巅:横绝,横着飞过去。巅,顶峰。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回,迂回、绕道。高标,可以做一方标志的最高峰。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逆折,回旋、倒流。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鹤”通“鹄”。
扪参历井仰胁息:扪,摸。参、井,皆星宿名。胁息,屏住呼吸。
以手抚膺坐长叹:膺,胸口。
使人闻此凋朱颜:凋,使动用法,使……凋谢,这里指憔悴。朱颜,红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去,距、离。盈,满、足。
砅崖转石万壑雷:砅,水冲击石壁发出的声响。这里作动词,冲击。
所守或匪亲:或,倘若。匪,同“非”。狼与豺,比喻叛逆的人。
侧身西望长咨嗟:咨嗟,叹息。
3、①在教师串讲重要字词,学生已经能够疏通文意的基础上,从总体上把握文章结构。
开篇: 主旨句一见
一 叹 高 蜀道来历
难 行 蜀道高峻
二 叹 险 景物凄清——以“何时还”起
可 畏 山水险恶 主旨句二见
三 叹战祸之烈 剑阁险要
申 戒 *惨景——以“早还家”结
结尾:主旨句三见
②在总体把握文章的过程中,以把握文章结构为线索,鉴赏本诗。
(1)、诗人怎样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
明确:神话传说:五丁开山、六龙回日—写出历史上的不可逾越之险阻。
虚写映衬:黄鹤不得飞渡、猿猱愁于攀缘—映衬人行走难上加难。
《蜀道难》高考名句赏析
引导语:李白《蜀道难》,里面浪漫而夸张的修辞手法让这首诗中的很多句子一度成为高考必考内容,让我们一起把这些名句都掌握了吧!
《蜀道难》高考名句赏析
1、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直译为:蚕丛和鱼凫等远古蜀王开国的事迹是完全不知道了!
解释为:“茫然”的意思是“模糊不清的样子”.由于年代久远,有关蚕丛和鱼凫等远古蜀王是如何开国的,已经没办法知晓了.
2、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直译为:(长安)西面有太白山挡住了入蜀的道路,只有一条鸟儿飞行的路线可以通过峨眉山的顶峰.
解释为:这两句诗是说由秦入蜀十分困难.秦蜀两地长期隔绝,无路可通.
3、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直译为:(太白山)山崩地裂,五位壮士牺牲了生命,这以后才有了一条由高峻的山路与凿石架木而成的的栈道相连而成的蜀道.
解释为:这里以“五丁开山”的神话传说烘托了蜀道开辟的艰险.
4、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直译为:(蜀道的)上面有迫使太阳神的车子绕道而行的高峻的山峰,下面有波涛滚滚的.回旋的急流.
解释为:两个“之”字,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结构助词“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这两句诗分别通过对山高、水险的刻画,从侧面烘托出了蜀道的艰险.
5、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直译为:最善于飞翔的黄鹤,尚且不能够飞过去;最善于攀援的猿猱,也为难以攀援过去而发愁.
解释为:这两句诗是承上两句“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而来的.正因为山峰如此高峻,所以连善于高飞的黄鹤也飞不过去;正因为川流如此险急,所以连善于攀援的猿猱也为攀登而发愁.动物尚且如此,不言而喻,人行走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6、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直译为:(行人)伸出手来就可以触摸到天上的星辰,抬起头来望天紧张得不敢呼吸,只好坐下来用手抚胸长长地叹气.
解释为:这两句诗描绘了人行蜀道之上的艰难情状和畏惧心理.
7、畏途巉岩不可攀.
直译为:可怕的道路、险峻的山岩实在难以登攀.
解释为:这一句刻划了行人行至青泥岭地段时,看到蜀道如此艰险后望而却步的心理.
8、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直译为:又听见子规鸟在夜月下哭泣,一声声使这空寂的山间显得更为愁惨.
解释为:“愁空山”是一个使动句,意思是“使空山……愁”,“愁”是“使……愁惨”的意思.
9、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直译为:蜀道的难行比登天还要难,使人一听说它的艰险之状便大惊失色.
解释为:“凋朱颜”原指“衰老”,用在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大惊失色”.
10、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直译为:连绵的山峰离天不满一尺,千年枯松好像倒挂在悬崖绝壁上.
解释为:诗的前一句用了夸张的表现手法,极言山峰之高.“枯松倒挂倚绝壁”是衬托绝壁之险.这里主要是从静态的山川之险来揭示蜀道之难,着力渲染一种惊险的气氛.这是以静来衬托下文中的动(飞湍、瀑流、悬崖、转石).
11、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直译为:奔腾的急流、瀑布争相轰鸣,大水冲击山崖,碎裂的石块滚滚而下,千山万壑间响起雷鸣般的声音.
解释为: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给人以一种惊心动魄的感觉.
12、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直译为:假若把关的将领不是自己的亲信,就会变成叛逆的人.
解释为:这里用了一个比喻句,用狼和豺来比喻那些据险叛乱的人.诗人从剑阁的险要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劝人警惕战乱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3、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直译为:时时刻刻都要躲避猛虎、长蛇.
解释为:这是一种互文的用法,要将两句联系起来确定意义.猛虎、长蛇,一方面是当时蜀山荒险,有蛇虎出没的真实写照;另一方面,比喻如同蛇虎一般残害人民的军阀割据者,即旧注所说的暗示蜀中将有军阀叛乱发生.
14、侧身西望长咨嗟!
直译为:(行人)转过身子,向西望去,叹息不止.
解释为:这是描写行人在走到剑阁以后,回首来时的蜀道还会感慨不已.
拓展
《蜀道难》写作背景
对《蜀道难》的写作背景,从唐代开始人们就多有猜测,主要有四种说法
甲、此诗系为房琯、杜甫二人担忧,希望他们早日离开四川,免遭剑南节度使严武的毒手;
乙、此诗是为躲避安史之乱逃亡至蜀的唐玄宗李隆基而作,劝喻他归返长安,以免受四川地方军阀挟制,
丙、此诗旨在讽刺当时蜀地长官章仇兼琼想凭险割据,不听朝廷节制。
《蜀道难》原文及翻译
《蜀道难》是高一语文必修三课本的内容,也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品。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蜀道难》原文及翻译,希望对你有帮助。
《蜀道难》原文: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蜀道难》原文翻译:
唉呀呀多么危险多么高峻伟岸,蜀道真太难攀简直难于上青天。
传说中蚕丛和鱼凫建立了蜀国,开国的年代实在久远无法详谈。
自从那时至今约有四万八千年,秦蜀被秦岭所阻从不沟通往返。
西边太白山有飞鸟能过的小道,从那小路走可横渡峨眉山顶端。
山崩地裂蜀国五壮士被压死了,两地才有天梯栈道开始相通连。
上有挡住太阳神六龙车的山巅,下有激浪排空迂回曲折的大川。
善于高飞的黄鹤尚且无法飞过,即使猢狲要想翻过也愁于攀援。
青泥岭多么曲折绕着山峦盘旋,百步之内萦绕岩峦转九个弯弯。
屏住呼吸仰头过参井皆可触摸,用手抚胸惊恐不已徒长吁短叹。
好朋友呵请问你西游何时回还?可怕的岩山栈道实在难以登攀!
只见那悲鸟在古树上哀鸣啼叫;雄雌相随飞翔在原始森林之间。
月夜听到的是杜鹃悲惨的啼声,令人愁思绵绵呵这荒荡的空山!
蜀道真难走呵简直难于上青天,叫人听到这些怎么不脸色突变?
山峰座座相连离天还不到一尺;枯松老枝倒挂倚贴在绝壁之间。
漩涡飞转瀑布飞泻争相喧闹着;水石相击转动像万壑鸣雷一般。
那去处恶劣艰险到了这种地步;唉呀呀你这个远方而来的客人,
为了什么而来到这险要的地方?剑阁那地方崇峻巍峨高入云端,
只要一人把守千军万马难攻占。驻守的官员若不是自己的*亲;
难免要变为豺狼踞此为非造反。清晨你要提心吊胆地躲避猛虎;
傍晚你要警觉防范长蛇的灾难。豺狼虎豹磨牙吮血真叫人不安;
毒蛇猛兽**如麻即令你胆寒。锦官城虽然说是个快乐的所在;
如此险恶还不如早早地把家还。蜀道太难走呵简直难于上青天;
侧身西望令人不免感慨与长叹!
《蜀道难》读后感:
最*我读了诗人李白所写的《蜀道难》一文,这篇文章虽然不是第一次读,但是当再次读完后又让人感慨万千,又一次被李白的那种浪漫主义情怀带进了诗里,《蜀道难》凸现了大气磅礴的崇高美,演绎了迅疾变幻的运动美,奔涌出参差错落的音韵美,真正谱写了一首浪漫主义的绝唱。现淡淡读了文章后的感想:
作为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诗清新飘逸,豪迈旷达,已成了*文学史上不可动摇的'扛鼎之作,而《蜀道难》,就是这诸多审美对象中的一个经典。
李白的人格力量是什么?勿庸置疑,那就是“天生我材必有用”“长风破浪会有时”的自信,是“人生得意须尽欢”“会须一饮三百杯”的狂放。一个“狂”字,是他喷薄如日热情似火的情感的体现,也是他对自己精神家园本能的执着的选择:对“钟鼓馔玉”的嗤之以鼻,蔑视鄙弃,对黑暗现实的不满抗争,毅然绝弃;对祖国壮丽山河的一往情深,无比热爱!
总观全诗内容,真正体现了一种雄健伟岸,高峻奇险,浑然天成的崇高美,一种气象不凡的壮阔美。只有李白,只有有着风卷残云般气魄的李白,才能让蜀道上连天的群峰,壁立的悬崖,汹涌的恶水,凄凉的丛林,还有那磨牙吮血的
恐怖,全都渲染出大气磅礴的长轴画卷,才能凸现出一种惊天地泣鬼神的崇高美!“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空间上难度上的极度扩张;“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这时间上的极度绵延拓展;“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这“五丁开山”的巨大的神勇力量;“飞湍瀑流争喧豗”的汹涌激荡,“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奇险峥嵘,这一切的一切,在诗人如椽巨笔的挥洒下,没有一个不是突破景物常态的,没有一个不是宏大壮阔的,没有一个不是粗拙奇谲的,也没有一个不是令人心动魂悸的!总观全诗内容,真正体现了一种雄健伟岸,高峻奇险,浑然天成的崇高美,一种气象不凡的壮阔美!
《蜀道难》,一首狂放的浪漫的绝唱,从内容到形式,无不都是诗人狂放之情主宰下的鬼斧神工般的走笔渲染,写意泼墨!知道李白的《蜀道难》的人,应该很多,他给人以辽阔的远景,一种地*线的宽广的感觉,又有一种崩天开地的豁然。
这是一种我们民族的本质,艰辛却坚定,不易却执著。
《蜀道难》
作者:李白
噫吁,危呼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始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猿猱欲度愁攀缘。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石冰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若此,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呼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磨牙吮血,*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注释:
1、蚕丛、鱼凫:都是传说中古蜀国国王。古代的蜀国本与中原不通,至秦惠王灭蜀(公元前三一六),始与中原相通。
2、太白:山名,又名太乙山,秦岭主峰,在今陕西周至、太白县一带。旧说因其冬夏积雪,故名。太白山在当进京城长安之西,故云“西当太白”。
3、鸟道:极言山路险窄,仅能容鸟飞过。
4、地崩句:相传秦惠王嫁五美女与蜀,蜀遣五个力士迎之,回到梓潼,见一大蛇入穴中,五人引其尾使出;结果山崩,五人皆被压死,五女上山化为石。
5、六龙回日:相传太阳神乘车,羲和驾六龙而驶之。此指高标阻住了六龙,只得回车。
6、高标:立木为表记,其最高处叫标,也即这一带高山的标志。
7、扪参句:意谓山高入天,竟至可以伸手摸到一路所见星辰。古以星宿分野,凡地上某一区域,都划在星空某一分野之内,并以天象所示来占卜地上属邑之吉凶。秦属井宿分野,蜀属参宿分里。胁息:屏气不敢呼吸。
8、子规:杜鹃鸟,蜀地最多。相传蜀帝杜宇,号望帝,死后其魂化为子规,啼声悲凄。
9、锦城:即锦官城,今四川成都市。
10、咨嗟:叹息。
译文:
唉呀呀,多么危险多么高峻伟岸!
蜀道真太难攀简直难于上青天。
传说中蚕丛和鱼凫建立了蜀国,
开国的年代实在久远无法详谈。
自从那时至今约有四万八千年,
秦蜀被秦岭所阻从不沟通往返。
西边太白山有飞鸟能过的小道。
从那小路走可横渡峨嵋山顶端。
山崩地裂蜀国五壮士被压死了,
两地才有天梯栈道开始相通连。
上有挡住太阳神六龙车的山巅,
下有激浪排空纡回曲折的大川。
《蜀道后期》是唐朝大臣张说的诗作。此诗前两句写作者力争按时回到洛阳,不料情况突变,秋前回洛阳的希望落空了,表现了心中的怅惘。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
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蜀道后期》注释】
⑴蜀道后期:指作者出使蜀地,未能如期归家。后期,是落后于所预定的归期的意思。蜀,今四川一带。
⑵客心:客居外地者的心情。争日月:同时间竞争。
⑶预期程:事先安排好日期和行程。
⑷不相待:不肯等待。
⑸洛阳:当时的首都。武则天称帝后定都洛阳。
【《蜀道后期》白话译文】
客居思归的心总在争取时间,来来往往事先已计划好日程。
秋风性情急迫竟然不肯等待,抢先回到了我的家乡洛阳城。
【《蜀道后期》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武则天天授年间(690年九月—692年三月),其时诗人任校书郎,曾两度奉使入西蜀。诗人本已预期规程,却因事而被迫推迟,因而创作此诗。
【《蜀道后期》赏析】
此诗载于《全》卷八十九。下面是中华学会理事、广东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刘逸生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这首诗是张说在校书郎任内出使西川时写的,虽只寥寥二十字,却颇能看出他写诗的技巧和才华。
一个接受任务到远地办事的人,总是怀着对亲人的眷恋,一到目的地,就掐指盘算着回归的日期,这种心情是很自然的。但张说能把这种幽隐的心情“发而为诗”,而且压缩在两句话里,却不简单。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客心”是旅外游子之心,“争日月”,象同时间进行一场争夺战。这“争”字实在写得好,把处在这种地位的游子的心情充分表露出来了。“来往预期程”,是申说自己所以“争日月”的缘故。公府的事都有个时间规定,那就要事先进行准备,作出计划,所以说是“预”。十个字把诗人当时面临的客观情况,心里的筹划、掂量,都写进去了,简炼明白,手法很高明。
这十个字又是下文的伏笔。本来使蜀的日程安排是十分紧凑的,然而诗人回归之心更急切,他要力争按时回洛阳。他是洛阳人,在洛阳有家,预期回归,与家人团聚。
下文忽然来个大转折:“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不料情况突变,原定秋前赶回洛阳的希望落空了。游子之心,当然怅惘。然而诗人却有意把人的感情隐去,绕开一笔,埋怨起秋风来了:这秋风呵,也是够无情的,它就不肯等我一等,径自先回洛阳城去了。
这一笔,妙在避开了率直无味的毛病,而且把人格化了的秋风形容为“无情的秋风”。这秋风先至,自然要引起许多烦恼。可以试想,秋风一至洛阳,亲人们必然要翘首企盼;而自己未能如约的苦衷就更不用说了。淡淡一笔,情致隽永深厚。
在这里,诗人到底是埋怨秋风,还是抒发心中的烦恼?诗中没有明说,颇费人寻绎,正是所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六一诗话》)。不过可以想见,诗人对于这次情况的突然变化,确实感到意外,或有点不满,不过他用的是“含蓄”的语言罢了。
张说早些时就写过一首《被使在蜀》诗:“即今三伏尽,尚自在临邛。归途千里外,秋月定相逢。”归期定在秋月,即此诗所谓“预期程”。不料时届秋令,秋风已起,比诗人“先至洛阳城”,他却落后了,即诗题所谓“后期”。秋风本是按时而起,无所谓“先”;只因诗人归期“后”了,便显出秋风的“先”来。两首合看,于诗中的情味当有更深的体会。
【作者介绍】
张说(667—730)初盛唐之际家。字道济,一字说之,洛阳人。公元6*(永昌元年),举贤良方正,授太子校书郎。因不肯依附张易之兄弟,忤旨,被流放钦州。唐中宗复位,召回,进同中书门下*章事,任兵部侍郎。公元711年(景云二年)任宰相,监修国史。玄宗时封燕国公,任中书令。因与姚崇不和,贬为相州刺史,再贬岳州刺史。公元721年(开元九年),复为宰相。翌年出任朔方军节度大使,官至右丞相兼中书令。张说掌文学之任共三十年。文笔雄健,才思敏捷,朝廷重要文诰,多出其手,与许国公苏颋并称“燕许大手笔”。尤其擅长于碑文、墓志的写作,其诗除应制奉和之作外,有不少佳作传世。有《张燕公集》。
蜀道的古诗句
蜀道难诗句
描写蜀道的诗句
蜀道难的名句
蜀道难名句
蜀道难中夸张的诗句
关于蜀道难的古诗句
蜀道难中的名句
蜀道难五丁开山的诗句
赞美蜀道的古诗
有蜀道山下的古诗吗
蜀道难重点句子
蜀道难易考句子
蜀道难常考句子
写蜀道难的古诗
蜀道难的古诗是谁写的
蜀道难的古诗原文
关于蜀道难的古诗
杜甫写的蜀道古诗
蜀道难名句默写
蜀道难名句赏析
古诗蜀道难的题目
蜀道难的对应古诗
古诗蜀道难的作者是
蜀道难最常考的句子
蜀道源的古诗意思
李白蜀道难的古诗吗
李白蜀道难的古诗
蜀道难古诗的诗意
蜀道难经典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