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致远的爱国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马致远的爱国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马致远的爱国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马致远的爱国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马致远的诗句
1、拨不断——马致远
酒杯深,故人心,相逢且莫推辞饮。
君若歌时我慢斟,屈原清死由他恁。
醉和醒争甚?
2、拨不断——马致远
叹寒儒,谩读书,读书须索题桥柱。
题柱虽乘驷马车,乘车谁买《长门赋》?
且看了长安回去!
3、落梅风——马致远
蔷薇露,荷叶雨,菊花霜冷香庭户。
梅梢月斜人影孤,恨薄情四时辜负。
4、落梅风——马致远
人初静,月正明。纱窗外玉梅斜映。
梅花笑人偏弄影,月沉时一般孤零。
5、落梅风——马致远
因他害,染病疾,相识每劝咱是好意。
相识若知咱就里,和相识也一般憔悴。
6、清江引——马致远
林泉隐居谁到此,有客清风至。
会作山中相,不管人间事。
争甚么半张名利纸!
7、清江引——马致远
西村日长人事少,一个新蝉噪。
恰待葵花开,又早蜂儿闹,
高枕上梦随蝶去了。
8、双调·拨不断——马致远
酒杯深,故人心。相逢且莫推辞饮,
君若歌时我慢斟。屈原清死由他恁,
醉和醒争甚!
9、双调·拨不断——马致远
叹寒儒,谩读书,读书须索题桥柱。
桥柱虽乘驷马车,乘车谁买长门赋。
且看了长安回去。
10、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1、金字经——马致远
絮飞飘白雪,鲊香荷叶风。且向江头作钓翁。
穷,男儿未济中。风波梦,一场幻化中。
12、双调·夜行船——马致远
百岁光阴如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
今日春来,明朝花谢。急罚盏夜阑灯灭。
13、小桃红——马致远
画堂春暖绣帏重,宝篆香微动。
此外虚名要何用?醉乡中,东风唤醒梨花梦。
主人爱客,寻常迎送,鹦鹉在金笼。
14、水仙子——马致远
春风骄马五陵儿,暖日西湖三月时,管弦触水莺花市。
不知音不到此,宜歌宜酒宜诗。
山过雨颦眉黛,柳拖烟堆鬓丝,可喜杀睡足的西施!
马致远最著名的古诗词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马致远最著名的古诗词,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马致远最著名的古诗词
耍孩儿·借马
朝代:元朝|作者:马致远
借马
*来时买得匹蒲梢骑,气命人般看承爱惜。逐霄上草料数十番,喂饲得膘息胖肥。但有些污秽却早忙刷洗,微有些辛勤便下骑。有那等无知辈,出言要借,对面难推。
〔七煞〕懒设设牵下槽,意迟迟背后随,气忿忿懒把鞍来备。我沉吟了半晌语不语,不晓事颓人知不知。他又不是不精细,道不得“他人弓莫挽,他人马休骑。”
〔六煞〕不骑啊,西棚下凉处栓。骑时节拣地皮*处骑。将青青嫩草频频的喂。歇时节肚带松松放,怕坐的困尻包儿款款移,勤觑着鞍和辔,牢踏着宝镫,前口儿休提。
〔五煞〕饥时节喂些草,渴时节饮些水,着皮肤休使粗毡屈。三山骨休使鞭来打,砖瓦上休教稳着蹄。有口话你明明记:饱时休走,饮时休驰。
〔四煞〕抛麦时教乾处抛,尿绰时教净处尿,栓时节拣个牢固桩橛上系。路途上休要踏砖块,过水处不要践起泥。这马知人义,似云长赤兔,如益德乌骓。
〔三煞〕有汗时休去檐下栓,渲时节休教浸着颓,软煮料草铡底细。上坡时款把身来耸,下坡时休教走得疾。休道人忒寒碎,休教鞭颩着马眼,休教鞭擦损毛衣。
〔二煞〕不借时恶了弟兄,不借时反了面皮。马儿行嘱咐叮咛记:鞍心马户将伊打,刷子去刀莫作疑。则叹的一声长吁气。衰衰怨怨,切切悲悲。
〔一煞〕早晨间借与他,日*西盼望你,倚门专等来家内,柔肠寸寸因他断,侧耳频频听你嘶。道一声好去,早两泪双垂。
〔尾〕没道理,没道理;忒下的,忒下的。恰才说来的话君专记:一口气不违借与了你。
寿阳曲·江天暮雪
朝代:元朝|作者:马致远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南吕·金字经·夜来西风里
朝代:元朝|作者:马致远
夜来西风里,九天雕鹗飞,团煞中原一布衣。
悲,故人知未知?
登楼意,恨无上天梯!
拨不断·菊花开
朝代:元朝|作者:马致远
菊花开,正归来。伴虎溪僧、鹤林友、龙山客,似杜工部、陶渊明、李太白,在洞庭柑、东阳酒、西湖蟹。哎,楚三闾休怪!
四块玉·马嵬坡
朝代:元朝|作者:马致远
睡海棠,春将晚。恨不得明皇掌中看。霓裳便是中原乱。不因这玉环,引起那禄山,怎知蜀道难!
拨不断·酒杯深
朝代:元朝|作者:马致远
酒杯深,故人心,相逢且莫推辞饮。
君若歌时我慢斟,屈原清死由他恁。
醉和醒争甚?
寿阳曲·心间事
朝代:元朝|作者:马致远
心间事,说与他。动不动早言两罢。罢字儿碜可可你道是耍,我心里怕那不怕?
拨不断·叹寒儒
朝代:元朝|作者:马致远
叹寒儒,谩读书,读书须索题桥柱。题柱虽乘驷马车,乘车谁买《长门赋》?且看了长安回去!
四块玉·叹世
朝代:元朝|作者:马致远
带野花,携村酒,烦恼如何到心头。谁能跃马常食肉?二顷田,一具牛,饱后休。
佐国心,拿云手,命里无时莫刚求。随时过遣休生受。几叶绵,一片绸,暖后休。
戴月行,披星走,孤馆寒食故乡秋。妻儿胖了咱消瘦。枕上忧,马上愁,死后休。
折桂令·叹世
朝代:元朝|作者:马致远
其一
咸阳百二山河,两字功名,几阵干戈。项废东吴,刘兴西蜀,梦说南柯。韩信功兀的般证果,蒯通言那里是风魔?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醉了由他!
其二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古诗赏析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古诗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抒发一个飘零天涯之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之凄苦愁楚之情。这支小令句法别致,前三句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而意丰。全曲仅五句二十八字,语言极为凝练却容量巨大,意蕴深远,结构精巧,顿挫有致,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
原文:
天净沙⑴·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⑵,
小桥流水人家⑶,
古道西风瘦马⑷。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⑸。
词句注释
⑴天净沙:曲牌名,属越调。又名“塞上秋”。
⑵枯藤:枯萎之枝蔓。昏鸦:黄昏时之乌鸦。昏:傍晚。
⑶人家:农家。此句写出诗人对温馨之家庭之渴望。
⑷古道:古老荒凉之道路。西风:寒冷、萧瑟之秋风。瘦马:瘦骨如柴之马。
⑸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之人,此处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之旅人。天涯:远离家乡之地方。
白话译文
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之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在古老荒凉之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之瘦马驮着游子前行。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极度忧伤之旅人还漂泊在天涯。
整体赏析
这首小令很短,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全曲无一“秋”字,但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之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之心境。这首被赞为秋思之祖之成功曲作,从多方面体现*古典诗歌之艺术特征。
一、以景托情,寓情于景,在景情之交融中构成一种凄凉悲苦之意境。
*古典诗歌十分讲究意境之创造。意境是*古典诗歌美学中之一个重要范畴,它之本质特征在于情景交融、心物合一。情与景能否妙合,成为能否构成意境之关键。清王夫之《姜斋诗话》曰:“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王国维《人间词话删稿》云:“一切景语皆情语也。”马致远这首小令,前四句皆写景色,这些景语都是情语,“枯”“老”“昏”“瘦”等字眼使浓郁之秋色之中蕴含着无限凄凉悲苦之情调。而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作为曲眼更具有画龙点睛之妙,使前四句所描之景成为人活动之环境,作为天涯断肠人内心悲凉情感之触发物。曲上之景物既是马致远旅途中之所见,乃眼中物。但同时又是其情感载体,乃心中物。全曲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构成一种动人之艺术境界。
二、使用众多密集之意象来表达作者之羁旅之苦和悲秋之恨,使作品充满浓郁之诗情。
意象是指出现在诗歌之中之用以传达作者情感,寄寓作者思想之艺术形象。*古典诗歌往往具有使用意象繁复密集之特色。*古代不少诗人常常在诗中紧密地排列众多之意象来表情达意。马致远此曲明显地体现出这一特色。短短之二十八字中排列着十种意象,这些意象既是断肠人生活之真实环境,又是他内心沉重之忧伤悲凉之载体。如果没有这些意象,这首曲也就不复存在。
与意象之繁复性并存之是意象表意之单一性。在同一作品之中,不同之意象之地位比较均衡,并无刻意突出之个体,其情感指向趋于一致,即众多之意象往往共同传达着作者之同一情感基调。此曲亦如此。作者为表达自己惆怅感伤之情怀,选用众多之物象入诗。而这些物象能够传达作者之内心情感,情与景之结合,便使作品中意象之情感指向呈现一致性、单一性。众多之意象被作者之同一情感之线索串联起来,构成一幅完整之图画。
意象之繁复性与单一性之结合,是造成*古典诗歌意蕴深厚、境界和谐、诗味浓重之重要原因。
古典诗歌中意象之安排往往具有多而不乱,层次分明之特点,这种有序性之产生得力于作者以时间、空间之正常顺序来安排意象之*惯。
有人称马致远之这首《天净沙·秋思》为“并列式意象组合”,其实并列之中依然体现出一定之顺序来。全曲十个意象,前九个自然地分为三组。藤缠树,树上落鸦,第一组是由下及上之排列;桥、桥下水、水边住家,第二组是由*由远之排列;古驿道、道上西风瘦马,第三组是从远方而到目前之排列,中间略有变化。由于中间插入“西风”写触感,变换描写角度,因而增加意象之跳跃感,但这种跳跃仍是局部之,不超出秋景之范围。最后一个意象“夕阳西下”,是全曲之大背景,它将前九个意象全部统摄起来,造成一时多空之场面。由于它本身也是放远目光之产物,因此作品在整体上也表现出由*及远之空间排列顺序。从老树到流水,到古道,再到夕阳,作者之视野层层扩大,步步拓开。这也是意象有序性之表现之一。
三、善于加工提炼,用极其简练之白描手法,勾勒出一由游子深秋远行图。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小令中出现之意象并不新颖。其中“古道”一词,最早出现在署名为李白《忆秦娥·箫声咽》词中“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宋张炎《壶中天·扬舲万里》词中也有“老柳官河,斜阳古道,风定波犹直”。董解元《西厢记》中有一曲《赏花时》:“落日*林噪晚鸦,风袖翩翩吹瘦马,一经入天涯,荒凉古岸,衰草带霜滑。瞥见个孤林端入画,蓠落萧疏带浅沙。一个老大伯捕鱼虾,横桥流水。茅舍映荻花。”其中有六个意象出现在马曲之中。又有元代无名氏小令《醉中天》(见《乐府新声》):“老树悬藤挂,落日映残霞。隐隐*林噪晓鸦。一带山如画,懒设设鞭催瘦马。夕阳西下,竹篱茅舍人家。”也有六个意象与马曲相同。
十分明显,《醉中天》是从《赏花时》中脱化而来,模拟痕迹犹在,二曲中出现之意象虽与马曲多有相同之处,但相比之下,皆不如《天净沙·秋思》纯朴、自然、精练。
马致远在创作《天净沙·秋思》时受到董曲之影响和启发,这是无疑之,但他不是一味模仿,而是根据自己之生活体验与审美目光进行重新创作。在景物之选择上,他为突出与强化凄惨凉悲苦之情感,选取最能体现秋季凄凉萧条景色,最能表现羁旅行人孤苦惆怅情怀之十个意象入曲,将自己之情感浓缩于这十个意象之中,最后才以点晴之笔揭示全曲主题。他删一些虽然很美,但与表达之情感不合之景物。如茅舍映荻花,落日映残霞,一带山如画,使全曲之意象在表达情感上具有统一性。
在词句之锤炼上,马致远充分显示他之才能,前三句十八个字中,全是名词和形容词,无一动词,各种景物之关系以及它们各自之动态与形状,全靠读者根据意象之间之组织排列顺序以及自己之生活经验去把握。这种奇妙之用字法,实在为古之所罕见,温庭筠《商山早行》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与马曲用字法相似,但其容量仍不如马曲大。马曲用字之简练已达到不能再减之程度,用最少之文字来表达丰富之情感,这正是《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艺术上取得成功之原因之一。
四、采用悲秋这一审美情感体验方式,来抒发羁旅游子之悲苦情怀,使个人之情感获得普遍之社会意义。
悲秋,是人们面对秋景所产生之一种悲哀忧愁之情绪体验,由于秋景(特别是晚秋)多是冷落、萧瑟、凄暗,多与黄昏、残阳、落叶、枯枝相伴,成为万物衰亡之象征,故秋景一方面确能给人以生理上之寒感,另一方面又能引发人心之中固有之种种悲哀之情。宋玉首开*以悲秋为主要审美体验形式之感伤主义文学先河,他通过描写秋日“草木摇落而变衰”之萧瑟景象,抒发自己对人生仕途之失意之感,而且他将自己面对秋色所产生之凄苦悲凉之意绪形容成犹如远行一般,“僚僳兮(凄凉),若在远行”,“廓落兮(孤独空寂),羁旅而无友生”。这就说明悲秋与悲远行在情绪体验上有着相同之处。宋玉之后悲秋逐渐成为*文人最为普遍之审美体验形式之一,而且将悲秋与身世之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便是一例。马致远这首小令也是如此。虽然曲中之意象不算新颖,所表达之情感也不算新鲜,但是由于它使用精练之艺术表达方式,表达出*文人一种传统之情感体验,因此它获得不朽之生命力,可以引起后世文人之共鸣。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天净沙·秋思》属于*古典诗歌之中最为成熟之作品之一。尽管它是元曲(曲体),但实际上,在诸多方面体现着*古典诗歌之艺术特征。
马致远作品简介
马致远(1250年—1321年),字千里,号东篱,汉族,大都(今北京)人。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下面我们来看看马致远作品简介。
杂剧作品
马致远著有杂剧十五种,存世的有《江州司马青衫泪》、《破幽梦孤雁汉宫秋》、《吕洞宾三醉岳阳楼》、《半夜雷轰荐福碑》、《马丹阳三度任风子》、《开坛阐教黄粱梦》、《西华山陈抟高卧》七种。马致远的散曲作品也负盛名,现存辑本《东篱乐府》一卷,收入小令104首,套数17套。其杂剧内容以神化道士为主,剧本全都涉及全真教的故事,元末明初贾仲明在诗中说:“万花丛中马神仙,百世集中说致远”“姓名香贯满梨园”。
在马致远生活的年代,蒙古统治者开始注意到“遵用汉法”和任用汉族文人,却又未能普遍实行,这给汉族文人带来一丝幻想和更多的失望。马致远早年曾有仕途上的抱负,他的一套失题的残曲中自称“写诗曾献上龙楼”,却长期毫无结果。后来担任地方小官吏,也是完全不能满意的,在职的时间大概也并不长。在这样的蹉跎经历中,他渐渐心灰意懒,一面怀着满腹牢骚,一面宣称看破了世俗名利,以隐士高人自居,同时又在道教中求解脱。
《汉宫秋》是马致远早期的作品,也是马致远杂剧中最著名的一种,敷演王昭君出塞和亲故事。历史上的这一事件,原只是汉元帝将一名宫女嫁给内附的南匈奴单于作为笼络手段,在《汉书》中的记载也很简单。而《后汉书·南匈奴传》加上了昭君自请出塞和辞别时元帝惊其美貌、欲留而不能的情节,使之带上一种故事色彩。后世笔记小说、文人诗篇及民间讲唱文学屡屡提及此事,对历史事实多有增益改造。
马致远的《汉宫秋》在传说的基础上再加虚构,把汉和匈奴的关系写成衰弱的汉王朝为强大的匈奴所压迫;把昭君出塞的原因,写成毛延寿求贿不遂,在画像时丑化昭君,事败后逃往匈奴,引兵来攻,强索昭君;把元帝写成一个软弱无能、为群臣所挟制而又多愁善感、深爱王昭君的皇帝;把昭君的结局,写成在汉与匈奴交界处的黑龙江投江自杀。这样,《汉宫秋》成了一种假借一定的历史背景而加以大量虚构的宫廷爱情悲剧。
《汉宫秋》也许包含了一定的民族情绪。但是,我们要注意到马致远的基本人生态度,要么是在元朝统治下积极求取功名,要么是视一切价值标准为空幻,所以,在这方面过分强调是不适当的。这个剧本同现实生活直接相关的地方,主要是反映出在民族战争中个人的不幸。像金在蒙古压迫下曾以公主和亲,宋亡后后妃宫女都被掳去北方,这些当代史实都会给作者以较深的感受。而《汉宫秋》是一出末本戏,主要人物是汉元帝,剧中写皇帝都不能主宰自己、不能保有自己所爱的女人,那么,个人被命运所主宰、为历史的巨大变化所颠簸的这一内在情绪,也就表现得更强烈了。事实上,在马致远笔下的汉元帝,也更多地表现出普通人的情感和欲望。
《汉宫秋》中的第三折《梅花酒》写得尤其动人,他利用回环往复的手法,将汉元帝在昭君走后,凄婉的的神情形象地描写出来,也不愧为散曲高手。
当臣下以“女色败国”的理由劝汉元帝舍弃昭君时,他忿忿地说:“虽然似昭君般成败都皆有,谁似这做天子的官差不自由!”灞桥送别时,他感慨道:“早是俺夫妻悒快,小家儿出外也摇装。”
对夫妻恩爱的*民生活流露出羡慕之情。尤其第四折“孤雁惊梦”一大段凄婉哀怨的唱词,表现出汉元帝对情人的无限思恋,把剧本的悲剧气氛渲染得愈加浓郁。这里在塑造戏剧人物的同时,也直接抒发了作者对历史变迁、人生无常的感受。
《荐福碑》也是马致远的早期剧作,写落魄书生张镐时运不济,一再倒霉,甚至荐福寺长老让他拓印庙中碑文,卖钱作进京赶考的盘缠,半夜里都会有雷电把碑文击毁。后时来运转,在范仲淹资助下考取状元,飞黄腾达。剧中多处表现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如:“这壁拦住贤路,那壁又挡住仕途。如今这越聪明越受聪明苦,越痴呆越享了痴呆福,越糊突越有了糊突富。”这个剧本集中反映了作者怀才不遇的牢骚和宿命的人生观,也反映出当代许多文人在社会地位极端低落的处境下的苦闷。
《青衫泪》是由白居易的《琵琶行》敷演而成的爱情剧,虚构白居易与**裴兴奴的悲欢离合故事,中间插入商人与鸨母的欺骗破坏,造成戏剧纠葛。在士人、商人、**构成的`三角关系中,**终究是爱士人而不爱商人,这也是落魄文人的一种自我陶醉。
马致远写得最多的是“神仙道化”剧。《岳阳楼》、《陈抟高卧》、《任风子》以及《黄粱梦》,都是演述全真教事迹,宣扬全真教教义的。这些道教神仙故事,主要倾向都是宣扬浮生若梦、富贵功名不足凭,要人们一空人我是非,摆脱家庭妻小在内的一切羁绊,在山林隐逸和寻仙访道中获得解脱与自由。剧中主张回避现实矛盾,反对人们为争取自身的现实利益而斗争,这是一种懦弱的悲观厌世的态度。但另一方面,剧中也对社会现状提出了批判,对以功名事业为核心的传统价值观提出了否定,把人生的“自适”放在更重要的地位,这也包涵着重视个体存在价值的意义,虽然作者未能找到实现个体价值的合理途径。在众多的元杂剧作家中,马致远的创作最集中地表现了当代文人的内心矛盾和思想苦闷,并由此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文化特征。与此相关联,马致远的剧作,大抵写实的能力并不强,人物形象的塑造也不怎么突出,戏剧冲突通常缺乏紧张性,而自我表现的成分却很多。包括《汉宫秋》这样的历史题材的作品在内,剧中人物往往游离戏剧冲突,作大段的抒情,这常常是作者在借剧中人物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如《岳阳楼》中吕洞宾所唱《贺新郎》一曲:你看那龙争虎斗旧江山,我笑那曹操奸雄,我哭呵哀哉霸王好汉。为兴亡笑罢还悲叹,不觉的斜阳又晚。想咱这百年人,则在这捻指中间。空听得楼前茶客闹,争似江上野鸥闲,百年人光景皆虚幻。这实际是作者在其散曲中写过多次的一种人生感受。如上所述,马致远大多数杂剧的戏剧效果不是很强的。前人对他的杂剧评价很高,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剧中所抒发的人生情绪容易引起旧时代文人的共鸣,再就是语言艺术的高超。马致远杂剧的语言偏于典丽,但又不像《西厢记》、《梧桐雨》那样华美,而是把比较朴实自然的语句锤炼得精致而富有表现力。如《汉宫秋》中写“惊雁”的一支《尧民歌》:呀呀的飞过蓼花汀,孤雁儿不离了凤凰城。画檐间铁马响丁丁,宝殿中御榻冷清清。寒也波更,萧萧落叶声,烛暗长门静。
散曲作品
马致远同时是撰写散曲的高手,是元代散曲大家,有“曲状元”之称。今存散曲约130多首,他的写景作如《秋思》,如诗如画,余韵无穷。他的叹世之作也能挥洒淋漓地表达情性,他在元代散曲作家中,被看做是“豪放”派的主将。
作品风格
他的作品具有豪放中显其飘逸、沉郁中见通脱之风格。
马致远杂剧的语言清丽,善于把比较朴实自然的语句锤炼得精致而富有表现力。曲文充满强烈的抒情性和主观性。
马致远的散曲。扩大题材领域,提高艺术意境。声调和谐优美,语言疏宕豪爽,雅俗兼。
词采清朗俊雅,而不浓艳,《太和正音谱》评为「马东篱之词,如朝阳鸣凤。其词典雅清丽,可与灵光景福两相颉颃,有振鬣长鸣万马皆瘖之意。又若神凤飞于九霄,岂可与凡鸟共语哉!宜列群英之上。
马致远的散曲大致可分为4大类:写景、叹世、闺情、世象,作者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人物形象鲜明等艺术特点。有“曲状元”之称。今存散曲约130多首,他的叹世之作也能挥洒淋漓地表达情性,他在元代散曲作家中,被看做是“豪放”派的主将,他虽也有清婉的作品,但以疏宕宏放为主,他的语言熔诗词与口语为一炉,创造了曲的独特意境。
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字致远,晚号“东篱”),汉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说(马致远是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人,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马致远是河北省沧州市东光县人,因《天净沙·秋思》而被称为秋思之祖(已选入7年级上人教版语文15课古代诗歌四首之一)。另据考证,马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人能克己身无患,事不欺心睡自安。
百岁光阴如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今日春来,明朝花谢。急罚盏夜阑灯灭。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醉了由他。
咸阳百二山河:两字“功名”,几阵干戈!项废东吴,刘兴西蜀:梦里南柯。韩信功兀的般证果?蒯通言哪尽是风魔?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醉了由他!
酒杯深,故人心,相逢切莫推辞饮,君若歌时我慢斟。
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清泪
绿鬓衰,朱颜改,羞把尘容画麟台,故园风景依然在。三顷田,五亩宅,归去来。绿水边,青山侧,二顷良田一区宅,闲身跳出红尘外。紫蟹肥,黄菊开,归去来。翠竹边,青松侧,竹影松声两茅斋,太*幸得闲身在。三径修,五柳栽,归去来。酒旋沽,鱼新买,满眼云山画图开,清风明月还债。本是个懒散人,又无甚经济才,归去来。
背井离乡卧雪眠霜
蔷薇露,荷叶雨,菊花霜冷香庭户。梅梢月斜人影孤,恨薄情四时辜负。
天无不覆,地无不载
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
无也闲愁,有也闲愁,有无间愁得白头。花能助喜,酒解忘忧。对东篱,思北海,忆南楼。
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椒房;*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螿;泣寒螿,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马头咫尺天涯远,易去难相见。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落梅风·人初静》——马致远人初静,月正明。纱窗外玉梅斜映。梅花笑人偏弄影,月沉时一般孤零。
[双调]寿阳曲 潇湘八景山市晴岚花村外,草店西,晚霞明雨收天霁。四围山一竿残照里,锦屏风又添铺翠。远浦帆归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沙落雁南传信,北寄书,半栖*岸花汀树。似鸳鸯失群迷伴侣,两三行海门斜去。潇湘夜雨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情泪。烟寺晚钟寒烟细,古寺清,*黄昏礼佛人静。顺西风晚钟三四声,怎生教老僧禅定?[3] 渔村夕照鸣榔罢,闪暮光。绿杨堤数声渔唱,挂柴门几家闲晒网,都撮在捕鱼图上。散曲作品散曲作品江天暮雪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花开但愿人长久,閒来难得花依旧,夕阳暂留花中仙尘外客林间友
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椒房*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蛩qiong2泣寒蛩,緑纱窗緑纱窗,不思量
对东篱,思北海,忆南楼。
[南吕]四块玉 叹世五首两鬓皤,中年过;图甚区区苦张罗,人间宠辱都参破。种春风二顷田,远红尘千丈波,倒大来闲快活。子孝顺,妻贤惠;使碎心机为他谁,到头来难免无常日。争名利,夺富贵,都是痴。带野花,携村酒,烦恼如何到心头。谁能跃马常食肉?二顷田,一具牛,饱后休。佐国心,拿云手,命里无时莫刚求。随时过遣休生受。几叶绵,一片绸,暖后休。带月行,披星走,孤馆寒食故乡秋。妻儿胖了咱消瘦。枕上忧,马上愁,死后休。
四块玉.叹世三首带野花,携村酒,烦恼如何到心头.谁能跃马常食肉?二顷田,一具牛,饱后休.佐国心,拿云手,命里无时莫刚求.随时过遣休生受.几叶绵,一片绸,暖后休. 带月行,披星走,孤馆寒食故乡秋.妻儿胖了咱消瘦.枕上忧,马上愁,死后休.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蟾宫曲·叹世【作者】马致远 【朝代】元东篱半世蹉跎,竹里游亭,小宇婆娑。有个池塘,醒时渔笛,醉后渔歌。严子陵他应笑我,孟光台我待学他。笑我如何?倒大江湖,也避风波。咸阳百二山河,两字功名,几阵干戈。项废东吴,刘兴西蜀,梦说南柯。韩信功兀的般证果,蒯通言那里是风魔?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醉了由他。
花开但愿人长久,人闲难得花依旧,夕阳暂留。酒中仙,尘外客,林间友。黄橙带露时,紫蟹迎霜候,香醪羡篘,酒和花,人共我,无何有。细杖藜,宽袍袖,断送了西风罢手。常待做快活头,永休开是非口。
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
采药童,乘鸾客;怨感刘郎下天台。春风再到人何在?桃花又不见开。命薄的穷秀才,谁叫你回去来?
百岁光阴一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今日春来,明朝花谢,急罚盏夜阑灯灭。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古道西风瘦马
拉拉手那你随便吧睡觉觉是撒巴萨
登楼意,恨无天上梯!
菊花开,正归来。伴虎溪僧、鹤林友、龙山客;似杜工部、陶渊明、李太白;在洞庭柑、东阳酒、西湖蟹。哎,楚三闾休怪!
【双调】寿阳曲●*沙落雁南传信,北寄书,半栖*岸花汀树。似鸳鸯失群迷伴侣,两三行海门斜去。【双调】寿阳曲●山市晴岚花村外,草店西,晚霞明雨收天霁。四围山一竿残照里,锦屏风又添铺翠。【双调】寿阳曲●远浦帆归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双调】寿阳曲●潇湘夜雨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情泪。【双调】寿阳曲●烟寺晚钟寒烟细,古寺清,*黄昏礼佛人静。顺西风晚钟三四声,怎生教老僧禅定?【双调】寿阳曲●渔村夕照鸣榔罢,闪暮光,绿杨堤数声渔唱。挂柴门几家闲晒网,都撮在捕鱼图上。【双调】寿阳曲●江天暮雪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酒旋沽, 鱼新买. 满眼云山画图开, 清风明月还诗债. 本是个懒散人, 又无甚经济才. 归去来!
人初静,月正明。纱窗外玉梅斜映。梅花笑人偏弄影,月沉时一般孤零。
路见不*,拔刀相助。
马致远的诗句集锦
1、拨不断——马致远
酒杯深,故人心,相逢且莫推辞饮。
君若歌时我慢斟,屈原清死由他恁。
醉和醒争甚?
2、拨不断——马致远
叹寒儒,谩读书,读书须索题桥柱。
题柱虽乘驷马车,乘车谁买《长门赋》?
且看了长安回去!
3、落梅风——马致远
蔷薇露,荷叶雨,菊花霜冷香庭户。
梅梢月斜人影孤,恨薄情四时辜负。
4、落梅风——马致远
人初静,月正明。纱窗外玉梅斜映。
梅花笑人偏弄影,月沉时一般孤零。
5、落梅风——马致远
因他害,染病疾,相识每劝咱是好意。
相识若知咱就里,和相识也一般憔悴。
6、清江引——马致远
林泉隐居谁到此,有客清风至。
会作山中相,不管人间事。
争甚么半张名利纸!
7、清江引——马致远
西村日长人事少,一个新蝉噪。
恰待葵花开,又早蜂儿闹,
高枕上梦随蝶去了。
8、双调·拨不断——马致远
酒杯深,故人心。相逢且莫推辞饮,
君若歌时我慢斟。屈原清死由他恁,
醉和醒争甚!
9、双调·拨不断——马致远
叹寒儒,谩读书,读书须索题桥柱。
桥柱虽乘驷马车,乘车谁买长门赋。
且看了长安回去。
10、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1、金字经——马致远
絮飞飘白雪,鲊香荷叶风。且向江头作钓翁。
穷,男儿未济中。风波梦,一场幻化中。
12、双调·夜行船——马致远
百岁光阴如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
今日春来,明朝花谢。急罚盏夜阑灯灭。
13、小桃红——马致远
画堂春暖绣帏重,宝篆香微动。
此外虚名要何用?醉乡中,东风唤醒梨花梦。
主人爱客,寻常迎送,鹦鹉在金笼。
14、水仙子——马致远
春风骄马五陵儿,暖日西湖三月时,管弦触水莺花市。
不知音不到此,宜歌宜酒宜诗。
山过雨颦眉黛,柳拖烟堆鬓丝,可喜杀睡足的西施!
著名曲作家马致远的代表作是什么
马致远是历来所说的“元曲四大家”之一,被尊称为“曲状元”,在元代的文学史上具有极高的声誉。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马致远的代表作介绍,希望能帮到大家了解!
马致远的代表作
马致远的作品多的数不胜数,他被世人称作“曲状元”。其中小令《天净沙·秋思》,是他的经典代表作。很多人提及《天净沙·秋思》,那可是脍炙人口啊,被很多的名人作家评论:“一切景语皆情语”。
《天净沙·秋思》整个风格都是独具匠心,它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是浑然天成的,特别普通的语句放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完美的夕阳画。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完美的写出了一个作为背井离乡在外漂泊的游子内心的悲凉情感。马致远的《落梅风.远浦归帆》也甚是不错的,很好的描述了江边夜晚的景色,非常的惬意与安逸。三三两两的船只,花落,飘香,让人浮想联翩,这样的美景,让人瞬间觉得心旷神怡,却在后面一句埋下伏笔。“断桥头卖鱼人散。”人散了,各自都回家了,独他一人欣赏这种美景,反倒让人生出一种怜惜。天涯游子的凄凉,浓浓的情绪涌上心头。
《岳阳楼》也是马致远的散曲作品,杂剧之一。主要写的就是写仙人吕洞宾三人到岳阳楼,一起度化柳树精和白梅花精成仙的故事。主要是来反应自己对现实的不满意,反对大家只顾自己的利益,为了自己的利益去奋斗,从而来突出自己不得志的悲苦人生,希望有人能够赏识他,自己空有报国之心,却不遇伯乐的忿忿不*以及不甘心。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介绍
《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很有名的小令,当然也是远*闻名的著名的散曲。《天净沙·秋思》是由当时专门写散曲的著名作家马致远先生所写的,这首曲子可谓是图文并茂,虽然没有图片,但是单单看到诗句就能让人立马联想到,那秋分时节郊外夕阳天边挂的美不胜收的景色图画。
寥寥几行而已,意境却非常的强大,抑扬顿挫。而作者马致远也因为这部作品,被后来的人称为“秋思之祖”,这绝对是有根有据的。
《天净沙·秋思》主要写的是,在一派萧条,凄凉而又悲戚戚的环境里,一位背井离乡的游子骑着瘦骨嶙峋的老马,在万物的自然环境前,一切都是那么的渺小,那么的卑微。使得阅读这篇曲子的人,无时无刻不感觉到深深的哀愁的情绪。
《天净沙·秋思》它抒发了一位孤身在外的天涯游子,无依无靠,非常思念家乡的种种,那种极其凄苦的愁楚。“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个人在外的孤单,厌倦了漫无目的得漂泊,心里难以*复的哀愁,一字一句砸入人心啊。
《天净沙·秋思》是作者马致远在人生最低落的时候,在去往蜀山的'路途中深有感触而创作的。马致远年少时非常热爱功名,热切的去追求过,可是苦于当时的名族高压政策,空有一副热心肠却预报无门,才能终究都没有好好的施展过,最后啊他依旧穷困潦倒的过完了一生。
马致远落梅风的内容
*古代有唐诗,宋词,元曲。分别是不同的朝代的产物,唐诗从小就伴随着大家成长。唐诗三百首。古人的文思泉涌。李白,杜甫,苏轼……许多的伟大的诗人。都是在那个时代崭露头角。宋词:是相对于唐诗来说,一种崭新的载体,宋词的句子字数不再拘泥于固定,而是有长有短,标志着宋代文学的最高点。
因为句子的长短不一,所以便于歌唱。其实宋词是始于唐朝的,但是在宋代盛行,所以称之为宋词,而在唐诗宋词之后,还有一个元曲,这个是相较于唐诗宋词而言,比较稀少的一类。
元曲又称为夹心。包括了散曲,杂剧等等。元曲是汉族的文化海洋中非常重要的一朵浪花。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成就上,都有着极高的声誉。和唐诗宋词明清的小说齐名。可以说是我们国家的重要的里程碑。
落梅风是元曲中的一个曲牌名,就好像宋词中的词牌名。落梅风还可以称之为《寿阳曲》,《落梅引》。曲牌名都是有一个曲谱的,而落梅风的曲谱是**仄,仄仄*,仄**仄**去,**仄**去上,仄**仄**去。
马致远是元代著名的大戏剧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成为“元曲四大家”。其中最为出名的作品是:
蔷薇露,荷叶雨,菊花霜冷香户。梅梢月斜人影孤,恨薄情四时辜负。
在唐宋元明清的那个年代,一代代一个个诗人词人曲人,用他们的一生,书写了一篇壮丽的诗歌。
马致远故居介绍
马致远故居坐西朝东,是一座大四合院。故居门前有小桥流水,门前的影背墙上现在写着“马致远故居”,并有马致远生*介绍。绕过影壁跨过一间东房的大门就来到院子里。院子很大,西北东南四面都有房间,每边为三五间。因长久没有人居住,现在破旧得很厉害,院内野草丛生,杂物堆放。
马致远的名曲《天净沙·秋思》中的佳句广为人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细细地观察,发现故居门前的景物和《天净沙·秋思》的意境很相似。
在我国文学史上,元代的戏剧可以说是灿烂辉煌。而且很多著名的大戏剧家都是大都(北京)人,如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都是大都人。他们的剧本经常在大都西城砖塔胡同里的勾阑、瓦舍(剧场)中演出,有时他们还亲自粉墨登场。元代的很多剧本,如关汉卿的《窦娥冤》、《望江亭》;王实甫的《西厢记》;马致远的《汉宫秋》、《青衫泪》、《荐福碑》等,久演不衰。北京可以说是我国戏剧的发祥地。
据《*文学史》和其它一些资料记载,马致远 (1250—1324年)字千里,号东篱。大都(北京)人。他是我国元代著名大戏剧家,有“姓名香贯满梨园”之称,是当时文学组织“贞元书会”的主要成员,为“元曲四大家”之一。马致远还被尊为“曲状元”,在文学史上有极高的声誉。马致远因不满官府的腐败,后隐居山林,过着“酒中仙、尘外客、林中友、曲中游”的生活。
马致远隐居的山林在何处,并没有详细记载。但在韭园村的西落坡村发现有马致远故居,老屋世代相传,也可以看出,韭园村人民对马致远这位大戏剧家的热爱。另外,在马致远的其它曲中也可证明这里为他的故居。如《元曲三百首》中的马致远《清江引·野兴》有:“西村日长人事少,一个新蝉噪。恰待葵花开,又早蜂儿闹,高枕上梦随蝶去了”。这西村应该就是西落坡村,是对东落坡村而言,东落坡为东村,东西两村相连。马致远故居已被有关文物部门确定,因而在故居门口立有说明,现该村正准备复修马致远故居。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译文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也因之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于是在独自漂泊的羁旅途中,他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小编为你整理了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译文,希望对你有所参考帮助。
《天净沙·秋思》原文: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译文: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
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
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
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
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天净沙·秋思》注释:
⑴枯藤:枯萎的枝蔓。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昏:傍晚。
⑵人家:农家。此句写出了诗人对温馨的家庭的渴望。
⑶古道: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老驿道(路)或年代久远的驿道。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瘦马:瘦骨如柴的马。
⑷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
⑸天涯:远离家乡的地方。
《天净沙·秋思》创作背景: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也因之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于是在独自漂泊的羁旅途中,他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
《天净沙·秋思》赏析:
这首小令很短,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全曲无一“秋”字,但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这首被赞为秋思之祖的成功曲作,从多方面体现了*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
一、以景托情,寓情于景,在景情的交融中构成一种凄凉悲苦的意境。
*古典诗歌十分讲究意境的创造。意境是*古典诗歌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的本质特征在于情景交融、心物合一。情与景能否妙合,成为能否构成意境的关键。清王夫之《姜斋诗话》曰:“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王国维《人间词话删稿》云:“一切景语皆情语也。”马致远这首小令,前四句皆写景色,这些景语都是情语,“枯”“老”“昏”“瘦”等字眼使浓郁的秋色之中蕴含着无限凄凉悲苦的情调。而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作为曲眼更具有画龙点睛之妙,使前四句所描之景成为人活动的环境,作为天涯断肠人内心悲凉情感的触发物。曲上的景物既是马致远旅途中之所见,乃眼中物。但同时又是其情感载体,乃心中物。全曲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构成了一种动人的艺术境界。
二、使用众多密集的意象来表达作者的羁旅之苦和悲秋之恨,使作品充满浓郁的诗情。
意象是指出现在诗歌之中的用以传达作者情感,寄寓作者思想的艺术形象。*古典诗歌往往具有使用意象繁复密集的特色。*古代不少诗人常常在诗中紧密地排列众多的意象来表情达意。马致远此曲明显地体现出这一特色。短短的二十八字中排列着十种意象,这些意象既是断肠人生活的真实环境,又是他内心沉重的忧伤悲凉的载体。如果没有这些意象,这首曲也就不复存在了。
与意象的繁复性并存的是意象表意的单一性。在同一作品之中,不同的意象的地位比较均衡,并无刻意突出的个体,其情感指向趋于一致,即众多的意象往往共同传达着作者的同一情感基调。此曲亦如此。作者为了表达自己惆怅感伤的情怀,选用众多的物象入诗。而这些物象能够传达作者的内心情感,情与景的结合,便使作品中意象的情感指向呈现一致性、单一性。众多的意象被作者的同一情感的线索串联起来,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
意象的繁复性与单一性的结合,是造成*古典诗歌意蕴深厚、境界和谐、诗味浓重的重要原因。古典诗歌中意象的安排往往具有多而不乱,层次分明的特点,这种有序性的产生得力于作者以时间、空间的正常顺序来安排意象的*惯。
有人称马致远的这首《天净沙·秋思》为“并列式意象组合”,其实并列之中依然体现出一定的顺序来。全曲十个意象,前九个自然地分为三组。藤缠树,树上落鸦,第一组是由下及上的排列;桥、桥下水、水边住家,第二组是由*由远的排列;古驿道、道上西风瘦马,第三组是从远方而到目前的排列,中间略有变化。由于中间插入“西风”写触感,变换了描写角度,因而增加了意象的跳跃感,但这种跳跃仍是局部的,不超出秋景的范围。最后一个意象“夕阳西下”,是全曲的大背景,它将前九个意象全部统摄起来,造成一时多空的场面。由于它本身也是放远目光的产物,因此作品在整体上也表现出由*及远的空间排列顺序。从老树到流水,到古道,再到夕阳,作者的视野层层扩大,步步拓开。这也是意象有序性的表现之一。
三、善于加工提炼,用极其简练的白描手法,勾勒出一由游子深秋远行图。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小令中出现的意象并不新颖。其中“古道”一词,最早出现在署名为李白《忆秦娥·箫声咽》词中“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宋张炎《壶中天·扬舲万里》词中也有“老柳官河,斜阳古道,风定波犹直”。董解元《西厢记》中有一曲《赏花时》:“落日*林噪晚鸦,风袖翩翩吹瘦马,一经入天涯,荒凉古岸,衰草带霜滑。瞥见个孤林端入画,蓠落萧疏带浅沙。一个老大伯捕鱼虾,横桥流水。茅舍映荻花。”其中有六个意象出现在马曲之中。又有元代无名氏小令《醉中天》(见《乐府新声》):“老树悬藤挂,落日映残霞。隐隐*林噪晓鸦。一带山如画,懒设设鞭催瘦马。夕阳西下,竹篱茅舍人家。”也有六个意象与马曲相同。十分明显,《醉中天》是从《赏花时》中脱化而来,模拟痕迹犹在,二曲中出现的意象虽与马曲多有相同之处,但相比之下,皆不如《天净沙·秋思》纯朴、自然、精练。
马致远在创作《天净沙·秋思》时受到董曲的影响和启发,这是无疑的,但他不是一味模仿,而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与审美目光进行了重新创作。在景物的`选择上,他为了突出与强化凄惨凉悲苦的情感,选取了最能体现秋季凄凉萧条景色,最能表现羁旅行人孤苦惆怅情怀的十个意象入曲,将自己的情感浓缩于这十个意象之中,最后才以点晴之笔揭示全曲主题。他删了一些虽然很美,但与表达的情感不合的景物。如茅舍映荻花,落日映残霞,一带山如画,使全曲的意象在表达情感上具有统一性。
在词句的锤炼上,马致远充分显示了他的才能,前三句十八个字中,全是名词和形容词,无一动词,各种景物的关系以及它们各自的动态与形状,全靠读者根据意象之间的组织排列顺序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把握。这种奇妙的用字法,实在为古之所罕见,温庭筠《商山早行》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与马曲用字法相似,但其容量仍不如马曲大。马曲用字之简练已达到不能再减的程度,用最少的文字来表达丰富的情感,这正是《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艺术上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四、采用悲秋这一审美情感体验方式,来抒发羁旅游子的悲苦情怀,使个人的情感获得普遍的社会意义。
悲秋,是人们面对秋景所产生的一种悲哀忧愁的情绪体验,由于秋景(特别是晚秋)多是冷落、萧瑟、凄暗,多与黄昏、残阳、落叶、枯枝相伴,成为万物衰亡的象征,故秋景一方面确能给人以生理上的寒感,另一方面又能引发人心之中固有的种种悲哀之情。宋玉首开*以悲秋为主要审美体验形式的感伤主义文学先河,他通过描写秋日“草木摇落而变衰”的萧瑟景象,抒发自己对人生仕途的失意之感,而且他将自己面对秋色所产生的凄苦悲凉的意绪形容成犹如远行一般,“僚僳兮(凄凉),若在远行”,“廓落兮(孤独空寂),羁旅而无友生”。这就说明悲秋与悲远行在情绪体验上有着相同之处。宋玉之后悲秋逐渐成为*文人最为普遍的审美体验形式之一,而且将悲秋与身世之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便是一例。马致远这首小令也是如此。虽然曲中的意象不算新颖,所表达的情感也不算新鲜,但是由于它使用精练的艺术表达方式,表达出*文人一种传统的情感体验,因此它获得了不朽的生命力,可以引起后世文人的共鸣。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天净沙·秋思》属于*古典诗歌之中最为成熟的作品之一。尽管它是元曲(曲体),但实际上,在诸多方面体现着*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
作者简介:
马致远,元代杂剧家、散曲家。号东篱,一说字千里。大都(今北京)人。曾任江浙行省务官(一作江浙省务提举)。晚年隐退。所作杂剧今知有十五种,现存七种。作品多写神仙道化,有“马神仙”之称。曲词豪放洒脱。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称“元曲四大家”。其散曲成就尤为世所称,有辑本《东篱乐府》,存小令百余首,套数二十三套。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全诗赏析
马致远,元代杰出的戏剧家、散曲家,他的《天净沙秋思》历来被人们推为小令中出类拔萃的杰作,被誉为“秋思之祖”,几百年来,它以其“深得唐人绝句妙境”(王国维《人间词话》)的艺术魅力而脍炙人口,久诵不衰。今天,小编为您带来的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全诗赏析,一起来看看吧!
《天净沙·秋思》原文: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注释:
1、天净沙:曲牌名,属越调。又名“塞上秋”。
2、枯藤:枯萎的枝蔓。昏鸦:黄昏时的乌鸦。昏:傍晚。
3、人家:农家。此句写出了诗人对温馨的家庭的渴望。
4、古道:古老荒凉的道路。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瘦马:瘦骨如柴的马。
5、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处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天涯:远离家乡的地方。
《天净沙·秋思》译文:
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游子前行。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极度忧伤的旅人还漂泊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创作背景: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也因之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于是在独自漂泊的羁旅途中,他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
《天净沙·秋思》赏析:
这首小令很短,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全曲无一“秋”字,但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这首被赞为秋思之祖的成功曲作,从多方面体现了*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
一、以景托情,寓情于景,在景情的交融中构成一种凄凉悲苦的意境。
*古典诗歌十分讲究意境的创造。意境是*古典诗歌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的本质特征在于情景交融、心物合一。情与景能否妙合,成为能否构成意境的关键。清王夫之《姜斋诗话》曰:“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王国维《人间词话删稿》云:“一切景语皆情语也。”马致远这首小令,前四句皆写景色,这些景语都是情语,“枯”“老”“昏”“瘦”等字眼使浓郁的秋色之中蕴含着无限凄凉悲苦的情调。而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作为曲眼更具有画龙点睛之妙,使前四句所描之景成为人活动的环境,作为天涯断肠人内心悲凉情感的触发物。曲上的景物既是马致远旅途中之所见,乃眼中物。但同时又是其情感载体,乃心中物。全曲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构成了一种动人的艺术境界。
二、使用众多密集的意象来表达作者的羁旅之苦和悲秋之恨,使作品充满浓郁的诗情。
意象是指出现在诗歌之中的用以传达作者情感,寄寓作者思想的艺术形象。*古典诗歌往往具有使用意象繁复密集的特色。*古代不少诗人常常在诗中紧密地排列众多的意象来表情达意。马致远此曲明显地体现出这一特色。短短的二十八字中排列着十种意象,这些意象既是断肠人生活的真实环境,又是他内心沉重的忧伤悲凉的载体。如果没有这些意象,这首曲也就不复存在了。
与意象的繁复性并存的是意象表意的单一性。在同一作品之中,不同的意象的地位比较均衡,并无刻意突出的个体,其情感指向趋于一致,即众多的意象往往共同传达着作者的同一情感基调。此曲亦如此。作者为了表达自己惆怅感伤的情怀,选用众多的物象入诗。而这些物象能够传达作者的内心情感,情与景的结合,便使作品中意象的'情感指向呈现一致性、单一性。众多的意象被作者的同一情感的线索串联起来,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
意象的繁复性与单一性的结合,是造成*古典诗歌意蕴深厚、境界和谐、诗味浓重的重要原因。古典诗歌中意象的安排往往具有多而不乱,层次分明的特点,这种有序性的产生得力于作者以时间、空间的正常顺序来安排意象的*惯。
有人称马致远的这首《天净沙·秋思》为“并列式意象组合”,其实并列之中依然体现出一定的顺序来。全曲十个意象,前九个自然地分为三组。藤缠树,树上落鸦,第一组是由下及上的排列;桥、桥下水、水边住家,第二组是由*由远的排列;古驿道、道上西风瘦马,第三组是从远方而到目前的排列,中间略有变化。由于中间插入“西风”写触感,变换了描写角度,因而增加了意象的跳跃感,但这种跳跃仍是局部的,不超出秋景的范围。最后一个意象“夕阳西下”,是全曲的大背景,它将前九个意象全部统摄起来,造成一时多空的场面。由于它本身也是放远目光的产物,因此作品在整体上也表现出由*及远的空间排列顺序。从老树到流水,到古道,再到夕阳,作者的视野层层扩大,步步拓开。这也是意象有序性的表现之一。
三、善于加工提炼,用极其简练的白描手法,勾勒出一由游子深秋远行图。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小令中出现的意象并不新颖。其中“古道”一词,最早出现在署名为李白《忆秦娥·箫声咽》词中“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宋张炎《壶中天·扬舲万里》词中也有“老柳官河,斜阳古道,风定波犹直”。董解元《西厢记》中有一曲《赏花时》:“落日*林噪晚鸦,风袖翩翩吹瘦马,一经入天涯,荒凉古岸,衰草带霜滑。瞥见个孤林端入画,蓠落萧疏带浅沙。一个老大伯捕鱼虾,横桥流水。茅舍映荻花。”其中有六个意象出现在马曲之中。又有元代无名氏小令《醉中天》(见《乐府新声》):“老树悬藤挂,落日映残霞。隐隐*林噪晓鸦。一带山如画,懒设设鞭催瘦马。夕阳西下,竹篱茅舍人家。”也有六个意象与马曲相同。十分明显,《醉中天》是从《赏花时》中脱化而来,模拟痕迹犹在,二曲中出现的意象虽与马曲多有相同之处,但相比之下,皆不如《天净沙·秋思》纯朴、自然、精练。
马致远在创作《天净沙·秋思》时受到董曲的影响和启发,这是无疑的,但他不是一味模仿,而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与审美目光进行了重新创作。在景物的选择上,他为了突出与强化凄惨凉悲苦的情感,选取了最能体现秋季凄凉萧条景色,最能表现羁旅行人孤苦惆怅情怀的十个意象入曲,将自己的情感浓缩于这十个意象之中,最后才以点晴之笔揭示全曲主题。他删了一些虽然很美,但与表达的情感不合的景物。如茅舍映荻花,落日映残霞,一带山如画,使全曲的意象在表达情感上具有统一性。
在词句的锤炼上,马致远充分显示了他的才能,前三句十八个字中,全是名词和形容词,无一动词,各种景物的关系以及它们各自的动态与形状,全靠读者根据意象之间的组织排列顺序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把握。这种奇妙的用字法,实在为古之所罕见,温庭筠《商山早行》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与马曲用字法相似,但其容量仍不如马曲大。马曲用字之简练已达到不能再减的程度,用最少的文字来表达丰富的情感,这正是《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艺术上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四、采用悲秋这一审美情感体验方式,来抒发羁旅游子的悲苦情怀,使个人的情感获得普遍的社会意义。
悲秋,是人们面对秋景所产生的一种悲哀忧愁的情绪体验,由于秋景(特别是晚秋)多是冷落、萧瑟、凄暗,多与黄昏、残阳、落叶、枯枝相伴,成为万物衰亡的象征,故秋景一方面确能给人以生理上的寒感,另一方面又能引发人心之中固有的种种悲哀之情。宋玉首开*以悲秋为主要审美体验形式的感伤主义文学先河,他通过描写秋日“草木摇落而变衰”的萧瑟景象,抒发自己对人生仕途的失意之感,而且他将自己面对秋色所产生的凄苦悲凉的意绪形容成犹如远行一般,“僚僳兮(凄凉),若在远行”,“廓落兮(孤独空寂),羁旅而无友生”。这就说明悲秋与悲远行在情绪体验上有着相同之处。宋玉之后悲秋逐渐成为*文人最为普遍的审美体验形式之一,而且将悲秋与身世之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便是一例。马致远这首小令也是如此。虽然曲中的意象不算新颖,所表达的情感也不算新鲜,但是由于它使用精练的艺术表达方式,表达出*文人一种传统的情感体验,因此它获得了不朽的生命力,可以引起后世文人的共鸣。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天净沙·秋思》属于*古典诗歌之中最为成熟的作品之一。尽管它是元曲(曲体),但实际上,在诸多方面体现着*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
作者简介:
马致远,元代杂剧家、散曲家。号东篱,一说字千里。大都(今北京)人。曾任江浙行省务官(一作江浙省务提举)。晚年隐退。所作杂剧今知有十五种,现存七种。作品多写神仙道化,有“马神仙”之称。曲词豪放洒脱。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称“元曲四大家”。其散曲成就尤为世所称,有辑本《东篱乐府》,存小令百余首,套数二十三套。
寿阳曲·江天暮雪
朝代:元代作者:马致远
原文: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半梅花半飘柳絮”:把纷飞的雪花比喻为盛开的梅花和飘飞的柳絮,具体形象地表现了“雪乱舞”的景象。这首词是马致远《寿阳曲》三部曲中的第三部,另两部为《寿阳曲·远浦归帆》《寿阳曲·潇湘雨夜》
1.这首
给歌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答:描绘动态的“雪乱舞”的自然景象和钓后归去的人物形象
2.请赏析“半梅花半飘柳絮”的妙处。
答: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十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景之杂乱,美丽,表达出作者心中凄凉的情感,显得十分真实形象。
3.这首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寄托了作者孤独凄凉的情感和归隐的意愿。
马致远的爱国古诗
马致远的诗词
马致远思念的古诗
马致远的古诗荐福碑
关于马致远思乡的古诗
关于马致远的古诗词
马致远写的秋思古诗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古诗
古诗网的诗词马致远
像马致远秋思的古诗
马致远的古诗名句
马致远的秋思古诗
马致远写的关于风的古诗
马致远的古诗关于秋天
古诗中有马致远的古诗
马致远关于七夕的古诗
天净沙秋元马致远的古诗
类似马致远秋思的古诗
马致远的三首思乡怀人的古诗
马致远的古诗文两件句
古诗中含有马致远的诗句
含有马致远的古诗文名句
马致远的代表作是哪一首古诗
有思致远的古诗
关于致远的古诗
致远的诗句
致远方的树古诗
勤学致远的古诗
含有致远的古诗句
行稳致远的古诗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