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诗中的龟兹意象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中的龟兹意象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中的龟兹意象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古诗中的龟兹意象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古诗中月的意象赏析
在古诗中,月亮通常是一种怎样的意象呢?以下是小编收集的相关信息,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一、以“残月”写忧愁
古人常以残月来衬托内心的痛楚与忧愁。“残”本身就给人一种凄清的感觉,残月这一意象则更加重了这份感伤与悲愁。
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文天祥《酹江月》
这是作者被囚禁之后,想想过去,面对当时的处境而产生的`壮志未酬的伤感与悲愁。而这伤感与悲愁的宣泄,所借助的就是那“残月”,读来,使人深受感染。
借残月言愁的诗词很多,下面再举几例:
1、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曹组《青玉案》
2、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晚霞。——仲殊《南柯子·忆旧》
3、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牛希济《生查子》
4、惆怅小莺残月,相别,从此隔音尘。——韦庄《荷叶杯》
5、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二、以“明月”写忧愁
古人常用明月来营造清丽、冷寂的氛围,用明月与亲人相离、恋人相隔等心境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烘托相别之意,感伤之情。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
词人为倾吐对恋人的思念之情,营造了一种凄冷静寂的氛围。作者心中那因思念而引发的感伤,也借助月亮这一意象,比较委婉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借助明月写忧愁的词句也很多,下面再举几例:
1、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江城子》
2、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温庭筠《菩萨蛮》
3、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苏轼《永遇乐》
4、谁共我,醉明月?——辛弃疾《贺新郎》
5、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临江仙》
三、以“淡月”写忧愁
人散后,一钩淡月天如水。——谢逸《千秋岁》
词人借助淡月这一意象,来写人们散去后莫名的惆怅,可谓形单影只,淡月相共,伤感无限!
借助淡月来咏愁的词句还有:
1、春啼细雨,笼愁淡月。——卢祖皋《安清都·初春》
2、正销魂,又是疏烟淡月,子规声断。——陈亮《水龙吟·春恨》
四、借“新月”写忧愁
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林新月人归后。——冯延巳《鹊踏枝》
作者借助新月这一意象,把那在风中伫立,由朝至暮的难以抛却的新愁,写得淋漓尽致。
五、借“缺月”写忧愁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词人借助缺月这一特有的意象,将晴空幽绝的境界,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这种境界也正是作者被贬之后,寓居时愁闷难遣的生动体现。
带月的古诗句
1、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孟浩然《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2、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3、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4、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5、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干。王安石《春夜》
6、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纳兰性德《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
7、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李煜《长相思一重山》
8、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谢灵运《岁暮》
9、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杜甫《月夜忆舍弟》
10、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李商隐《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
11、五月渔郎相忆否。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12、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李商隐《代赠二首其一》
13、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张九龄《望月怀远》
14、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李白《长相思其一》
15、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司空曙《江村即事》
16、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
古诗中常见的意象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战争以前*的诗歌作品。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中常见的意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植物类(比喻或象征):芳草、芭蕉、梧桐、松柏、竹子、梅花、兰花、菊花、牡丹、桃花、扬花。
1、芳草:
(1)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乐府诗: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2)表现生生不息和希望: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3、梅花:洁、不屈不挠的品格。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游《卜算子》: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4、松柏:象征孤直顽强、坚贞不屈。《论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5、竹:苍翠挺拔、蒸蒸日上、不屈不挠。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6、“柳”的意象
(1)“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三句,表现了柳永对恋人的怀念。
(2)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抒发了许浑对故乡的无限牵挂。
(3)”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凭借。“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几句,形象地诠释了贺铸此时忧愁的深刻程度。
7、黍离:《诗经·黍离》有”彼黍离离”的句子,是说东周大夫过西周故都,看到故都长满黍,由此悲叹宫室宗庙的毁坏。后来常用”黍离”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8、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等。桑榆《淮南子》:“日西垂,景在树端,谓之桑榆。”“桑榆”指日落时余光所照之处,后比喻垂老之年。如王勃《滕王阁序》:“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9、菊花象征高洁、隐逸、脱俗;桃花象征美女的容颜;牡丹象征高贵、富贵;杨花象征飘零、离散。
二、动物类:杜鹃、乌鸦、鸿雁、青鸟、鹧鸪/沙鸥、蟋蟀、鸣蝉、猿猴、燕、鱼
1、乌鸦: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现在坟头等荒凉之处,在古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有时比喻小人或凡夫俗客。秦观: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
2、鸿雁、青鸟:在古代诗歌中是传书的信使,代指音讯。青鸟,传说西王母有三只青鸟,一只先被遣为信使,前来给汉武帝报信,另外两只随西王母而来,并服侍在王母身旁。李商隐: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璟: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清照: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3、蟋蟀:又名促织,表示惆怅。诗经·豳风·七月》:“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描写蟋蟀的活动规律十分细致。那时古人已觉得蟋蟀的鸣声同织机的声音相仿,时令又届深秋,因而就跟促人纺织、准备冬衣以至怀念征人等联系起来.
皎皎光,促织鸣东壁。
4、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比喻高洁的人品。咏蝉诗“三绝”
骆宾王《在狱咏蝉》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
虞世南《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5、燕子(1)燕子因结伴飞行而成为爱情的象征。
(2)燕子眷恋旧巢的*性,成为古典诗词表现时事变迁,抒发人事代谢的寄托。“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既暗示了乌衣巷往日的繁华,又袒露了诗人面对今昔变化的无限感慨。
(3)春天的象征,表示喜庆。白居易: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6、鹧鸪:鹧鸪的鸣叫声似“行不得也哥哥”,后来多用衬托处境的艰难或心情的惆怅。如辛弃疾《菩萨蛮》;“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李白《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这首诗主要选取了哪些意象?渗入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些意象是怎样表达情感的?
选取的意象有:尽锦衣的战士、如花的宫女、宫殿、鹧鸪等。抒发了昔盛今衰的深沉感慨。(或“表达盛衰无常的感慨”)前三句极写威武、胜利、荣华,最后一句只见破败荒凉。前后强烈的对比将昔盛今衰的感慨抒发得淋漓尽致。
三、器乐类:羌笛(羌管、笛)、胡笳、琵琶、戍角
1、羌笛、胡笳: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凄切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往往表示戍边思归。王之涣: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2、有关音乐曲调
古诗词中常在语句里出现有些乐曲名称,而这些乐曲又往往有特定的含义、情感或寓意,而这又对全诗的整体意象或情感表达有直接的作用。
(1)关山月——乐府曲调,多写征戍离别之情。如:“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王昌龄《从军行七首》之二)
(2)梅花落——曲调名。如:“黄鹤楼上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由《梅花落》的笛声想象梅花满天飘落的景象,再由梅花的飘落产生凛然生寒的感觉,表思念。古诗十九首:明月
(3)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相传是南朝后主所制的乐曲,为绮靡之音。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4)霓裳羽衣曲——相传是唐玄宗改编的乐舞曲,主要表现歌舞升*的景象。如:“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白居易《长恨歌》)
(5)杨柳曲:乐府曲调“杨柳枝”,有时也作“折杨柳”,主要写军旅生活,从梁、陈到唐代,多为伤别之词,以怀念征人为多。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6)行路难:古曲名,多言世路艰难及离别伤悲之情。如:”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李益《从军北征》)
四、自然类:白云、明月、水、冰雪
1、浮云:往往与远行的游子相联系。李白《送友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有时也比喻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小人。如: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2、冰雪:心志忠贞,品格高尚。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五、场所类:南浦、灞陵、长亭、西楼(借代)
1、西楼:西楼仅仅是一个象征性的概念,或指代闺房,或指代曾经聚会之所,或指代孤独寂寞的居所,或指代登高望月怀远的地点。在诗词中,西楼多属泛指,常指伤心地,是排遣忧伤或遥望故国、爱人、友人的'处所。李煜《乌夜啼》: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清照《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辛弃疾《为赋新词强说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2、凭栏:意为“依靠着栏杆站着”,但在诗词中使用“凭栏”“倚栏”“凭阑”等词语,却有多种不同的意味。
一凭一倚,虽是两个细小的动作,但那动态、情态和心态委实是大相径庭,很值得品味的。凭则两手抚栏,直立远视,有慷慨悲凉之态,倚则身体重心全凭栏干依托,有娇弱无力之姿,词作家正是着眼于这两个动词,把“凭栏”与“倚楼”写得几乎是风情万种,仪态万端。
或者表示怀远,或者表示凭吊,或者表示抑郁愁苦,或者表示慷慨激昂。
古诗中鸟的意象浅析
诗歌是文学上的一种文体,是人类内心情感所释放的窗口之一。只有细细品味,才会感受到藏在诗歌深处的灵魂的跳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诗中鸟的意象浅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摘要:
诗的欣赏起兴于意象。自古以来“飞鸟”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古典诗赋意象。它内涵丰富,意境深远,而在诗歌中飞鸟不仅化**恨情仇的象征,还寄予着诗人迥异的心境与纷杂的世事。
关键词:
诗歌;飞鸟;意象
纵观*古典诗词就会发现,诗歌与意象的关系紧密相连。“意象是詩人主观情志的具体载体,是诗歌的灵魂,是我们探寻诗人内心世界的桥梁。”在历史的长河中,以“飞鸟”为意象表达自身情感的篇目更是不计其数。
“飞鸟”本身就有深远的渊源。它的源头可以追溯到神话时代对飞鸟的崇拜。古时候先民把飞鸟想象成开天辟地的英雄,(载于《山海经》的《精卫填海》)反映了先民们对理想的追求,对自然奥秘的探索,同时更是一种精神寄托。后世又有“五柳先生”的“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用以歌颂精卫的精神。诗人常借它展开丰富的想象:无论是喜出望外,还是痛不欲生。不同的心境写出不同的诗歌,不同的诗歌反映不同的人生。这些作品中的“飞鸟”或是带着比兴的色彩,或是运用象征的手法,或以飞鸟为隐喻表达爱情愁思的邈邈恋歌,或为实现人生理想的远大抱负,或为沉郁悲愤的国仇家恨,更或是闲世隐居的世外桃源。*古典作品本身风格迥异,而以“飞鸟”为意象的作品风格更不是单一的。本文所要探讨的是“飞鸟”意象中的悲欢情爱、壮志难酬、郁愤愁思与归隐田园的四方面特征。
悲欢怨爱的爱情鸟
在我国诗歌的源头《诗经》中,《周南·关雎》也曾出现过以“飞鸟”为意象的篇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雎鸠是一种鱼鹰类的水鸟,传说此鸟终生相守。而此诗以雎鸠为隐喻,直率的引出下文,表达青年男子对女子的爱慕,并渴望永结为伴侣的憧憬。它是一首恋曲,在此诗句中,以鸟朦胧优美的意象,抒发出对恋人的脉脉情思。闻一多先生在《诗经通义》中解释“关关雎鸠”时,仍沿用“雌雄情意专一”、“尤笃于伉俪之情”之词,可见一斑。正如《诗大序》中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
这种“相与咏歌,各言其情”的特点一直延续到汉乐府民歌。在《乐府诗集》中有一首广为传颂的《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此二句作为全诗的起兴,以喻夫妇二人离别。这在全篇中遣词巧妙,在文首以孔雀作为意象抒发对爱情可悲可叹的情感。而在文末“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鸳鸯双飞这样一个具有浓厚理想色彩的结尾,抒发作者对爱情忠贞不渝的向往。而“飞鸟”的出现不仅渲染气氛更给人以强烈的代入感,能够更加充分的体会到诗人所想要表达的对爱情与美好生活的寄托。同时在传统诗歌中,相爱之人不能相守,我们则称之“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出自《乐府诗集·东飞伯劳歌》)“劳燕分飞”恰恰是这种悲欢怨爱无法聚首的离别典型。
此时的“飞鸟”正是带着浪漫主义色彩的起兴对象,所兴之物对全诗起到了联想、想象的作用。无论是雎鸠、孔雀还是鸳鸯,无一不是以飞鸟来展现爱情,或凄苦、或幸福、亦或是哀怨的.情感。恰恰正是这一振翅的盘旋,一低头的眼眸,一哀伤的浅叹,才造就无数爱情题材里让人可歌可泣的爱情飞鸟。
满腔抱负的大鹏鸟
不同时代放飞不同的“飞鸟”。早在先秦时期,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飞鸟”来自庄子的《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此中的这只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大鹏,身上背负着却是寻常鸟儿无法想象的远大抱负,不屑与世俗同流合污,对自由与理想有极度的渴望与追求,这一切无疑对李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白生于充满奋勇向上精神的唐朝,满怀抱负的他以大鹏喻己,畅快淋漓的写出:“其辞曰:……谈北溟之有鱼。吾不知其几千里,其名曰鲲。化成大鹏,质凝胚浑……燀赫乎宇宙,凭陵乎昆仑。一鼓一舞,烟朦沙昏。五岳为之震荡,百川为之崩奔……”(《大鹏赋》)此辞赋中的大鹏源于《庄子·逍遥游》的“鲲鹏”,虽与庄子不同,但却不谋而合同样是理想之情下的产物。
李白深刻描绘了“燀赫乎宇宙,凭陵乎昆仑……簸鸿蒙,扇雷霆,斗转而天动,山摇而海倾”的大鹏形象,借以表达自己想要振翅高飞的崇高人生理想与实现自身伟大抱负的宏伟愿望。后来的仕途中,李白在官场失意,受到朝中权贵排挤,即使被唐玄宗"赐金放还"之后,也没有心灰意冷,在其诗歌中仍运用大鹏展现自身拼搏抗争的精神。最脍炙人口的就是在《上李邕》中的“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这时的大鹏鸟虽然已经不再似在《大鹏赋》中的那样目空一切,勇往直前,但是仍然带着希望东山再起的的昂扬斗志。到了晚年,当真是力不从心,但临终之际,他仍在高呼“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临路歌》)辞赋中的大鹏鸟带着壮士未酬的决绝直冲九霄云外,声势浩大,气势磅礴,即使被折断羽翼,仍热报国情深!
从以上辞赋中我们看到,大鹏在诗人眼中是一个充满斗志的英雄,他能感受到大鹏恢弘的翅膀与绝尘而去高飞的背影。大鹏鸟即是李白,他一生的宿命就是功成,名遂,身退。而振翅高飞、神游天外的鹏鸟形象无疑不是李白上下求索最真实的写照。他的一生跌宕起伏,但是在他的诗歌中大鹏鸟始终是奋勇向上、满腔抱负的最好传达者,代替他用自己的羽翼在历史上化作一曲千古绝唱。
乱世悲歌的惊心鸟
“飞鸟”的意象汇集着古代文人对当时社会、人生、历史、现实丰富而复杂的思考与反映,不仅在历代文学作品中层出不穷,更是在思想性与艺术性两方面颇具个人的独特风格,在古典文学创作的大河中仍然闪闪发光。飞鸟一面飞出了当时世人对实现伟大抱负的强烈情感,另一面也飞出了在复杂的历史长河中诗人坎坷的命运与长存的国仇家恨。
在大家所熟知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是一首怎样的诗歌,作者何以表达自己内心的愤懑之情?诗人杜甫当时所处山河依旧,但长安不在的社会现实里。困于时局,见花开时落泪,听鸟鸣却更加揪心,内心百感交加,以“感时”、“恨别”花鸟更添迷惘忧愁,完全熔铸在浓郁的怨恨的意境之中,以乐景写哀情来表现自己强烈的国恨家仇。诗中哀怨的飞鸟意象,尖利的鸟鸣使诗人更添悲苦之情,这才道出:“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千古名句!诗者多舛的命运与强烈的爱国情怀跃然纸上,使他不由得又陷入无尽的哀怨悲伤中来,埋怨无情的鸟鸣更使人心惊。
这种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的飞鸟意象,也深刻体现在阮籍的《咏怀诗》中,“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衿。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当时时局动荡不安,深夜辗转反侧无法安睡,诗者内心彷徨幽怨。虽与清风,明月做伴,但孤鸿的哀嚎,翔鸟的尖鸣却更添愁苦。独自彷徨徘徊,更是以孤鸿,翔鸟作为自身真实的写照。是独自徘徊无人可诉的内心的煎熬与痛苦,还是在当时黑暗的统治下,以尖利的鸣声来表达内心的不羁与对虚伪世事的蔑视!又如其《咏怀诗》之四十三首:“鸿鹄相随飞,飞飞适荒裔。双翮凌长风,须臾万里逝……抗身青云中,网罗孰能制。”
此诗以鸿鹄作为感情强烈的喷发点,道出对现实的不满、孤寂处境的苦闷,而在那动荡不安的天空下徘徊飞翔。阮籍一生写鸟的诗歌数量之多,通常都是以比兴来借“飞鸟”抒发其惊惧苦闷的心境,“借鸟达情”也是他一贯的手法。
杜甫与阮籍二人诗中的“飞鸟”在一鸣一翔中喻己、喻人、喻情、喻景中成为千古绝唱,在诗歌中自成一体。我们在诗人所描绘的自然风光与世间万物中逐渐走进作者的内心乃至身临其境的深处在当时社会的局势中,从中读出了诗人的愤懑,读出了诗人的温度,读出了诗人的生命。
向往自由的田园鸟
“飞鸟”有时也是归隐田园的精神寄托,是一种人生境界,是后来世人所崇仰的一种人生追求。“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的早期诗歌中,“飞鸟”意象多用来表达对“大济苍生”的丰功伟绩。在《杂诗四首》其三云:“春燕应节起,高飞拂尘梁”就表达了积极入仕的理想追求。当时局势复杂,陶渊明受到官场上的强大冲击,于是将自己比作羁鸟,不禁感叹“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之后对官宦生活的无尽矛盾令他开始充满了对田园的向往与依恋,最終壮志难酬的陶渊明写下了心声“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回到了自己的自由王国。其后期作品主要以田园诗歌为主,涉及飞鸟意象的多达三十几首。
隐居后的陶渊明有一首广为流传的诗歌——《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中此鸟非彼鸟,困于官场的羁鸟化作了自由象征的飞鸟。作者创造出了一个“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悠然自得的精神世界。山林中充斥着朝霞与雨露,在傍晚黄昏时分,鸟儿轻快的结伴回巢,鸟声啁啾,呈现一派生机盎然、远离俗世的田园风光,最终道出诗人“心远地自偏”的心声。而诗中的“归鸟”正是这样一种从容自得的生命归属,更显诗人陶醉其中,田园风光跃然纸上。无论是诗人还是读者都能在天人合一中感悟自由。
总结
在几千年的*古典诗歌史上,以飞鸟意象作为当时诗人所特有的一种思想感情,始终伴随着文学创作。诗歌中有如爱恨情仇的爱情鸟,壮志难酬的大鹏鸟,忧虑不安的乱世鸟,再到向往自由的田园鸟,都是不同的“飞鸟”意象,它们在起兴的同时又承载着诗人本身的情感,无论是以“飞鸟”咏全诗的通体比兴,以鸟喻己,借以言志;还是仅以“飞鸟”作为陪衬,直抒胸怀,点缀全诗;都是在创造着情与鸟的相互融合的鲜明的意境。
诗人的感情与表达的诗意密切相关。愉悦时,看崇山飞鸟万物生机盎然。乱世时,阴山凄雨尖鸣万念俱灰。诗人以“飞鸟”传情,情又反衬“飞鸟”,恰恰是情景契合无间的诗的境界。飞鸟是一种本原的生命,它既是合乎自然法则,又是展现内在之美,独具个性的诗化形态。每一种鸟儿都有其独特的个性与鲜明的感情,代表着众生万象的情怀,这无疑不是诗人抒**感最好的诗歌意象。它不仅仅局限于眼前我们所看到的,更是其展现的人生意义与人格价值,在史诗中仍然闪现着无尽的光辉。
解读古诗词中的荷花意象
莲花意象,多姿多彩,荷为人而生,文因荷而贵,人荷相映,演绎了一首首洋溢着生命情愫的华彩诗章。以下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解读古诗词中的荷花意象,欢迎大家阅读参考!谢谢!
莲花,又名荷花、芙蕖、菡萏、水旦、草芙蓉、水芙蓉、六月春、*莲、六月花神等。荷花入诗,情彩飞扬,雅俗共赏。
1、君子之花。周敦颐说,“莲,花之君子者也”。清代叶申芗《荷叶杯·盆莲》:“双心千瓣斗鲜奇,出水不沾泥。试问花中何比?君子,风度胜张郎。碧纱窗下晚风凉,花叶两俱香。”这一朵并蒂莲开得鲜奇,送来花香,出水不染,它难道不是君子形象的写照?“秋至皆空落,凌波独吐红。托根方得所,未肯即从风”(隋·弘执恭《秋池一株莲》),诗人笔下的莲花,独立坚强,令人钦佩。宋代诗人苏辙更为追慕莲的高洁:“白莲生淤泥,清浊不相干”(《盆池白莲》),“开花油水中,抱性一何洁”(《和文与可菡萏轩》)。
2、佳人之花。用莲花代表佳人形象也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王昌龄《采莲曲二首》(其二):“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荷叶罗裙,人面荷花,浑然一体,相映成趣,乍一看去,几乎分辨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哪是荷花,哪是脸庞。她,就是诗人的梦中情人。再如宋代杜衍《莲花》:“凿破苍苔作小池,芰荷分得绿差差。晓来一朵烟波上,似画真妃出浴时。”写的是莲美如画,如出浴的真妃。
3、爱情之花。由于“莲”与“怜”同音,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州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情”。这里虚实结合,谐音双关,表达了对所爱的男子深长的思念。孟郊的《怨诗》以痴心傻气的想象来抒发女主人公愁苦深重的相思之情:“试妾与君泪,两处滴池水。看取芙蓉花,今年为谁死!”滴泪成池,泪淹芙蓉,见证爱情,此等痴心透骨的情语非性情中人断不能说出。
4、怀旧之花。唐代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夜深人静之时,诗人置身荷香美景,欲抚琴弦,却恨无知音共赏。元代王翰《题败荷》:“曾向西湖载酒归,香风十里弄晴晖。芳菲今日凋零尽,却送秋声到客衣。”诗人借败荷之声传送到旅人的手段,把怀人写得凄楚动人。
5、清闲散淡之花。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怀辛大》抒写诗人夏夜水亭纳凉的清爽闲适和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霄劳梦想。”一、二两句遇景入咏,融情于景。夕阳西下,素月东升,“夏日”可畏而“忽”落,明月可爱而“渐”起,一快一慢凸现诗人的愉悦心理。三、四两句即事抒怀,活灵活现。诗人沐浴之后,洞开亭户,披头散发,靠窗而卧,逍遥自在,令人羡慕。五、六两句细化身心快感。清风送爽,荷花飘香,如丝如缕,沁人心脾;翠竹滴露,清脆悦耳,如丝如筝,清幽绝俗。写荷以“气”,写竹以“响”,意境幽深静谧,情调高雅别致,荷香和佳竹巧妙地烘托出诗人悠然自得,闲适自乐的素淡情怀,为下文抒发诗人渴盼知音,怀想故人创设了氛围。
6、青春意趣之花。王昌龄的《采莲曲二首》(其二)刻绘田田荷叶之中、艳艳荷花之下采莲少女的美丽形象,意境优美,情调欢快。“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一、二两句写诗人伫立凝望,人花一体,难以分辨的情景。罗裙舒展,绿如荷叶,宛见采莲少女亭亭玉立之姿;笑脸相迎,艳若荷花,如睹采莲少女欢声笑语之态。荷叶罗裙,人面荷花,浑然一体,相映成趣,乍一看去,几乎分辨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哪是荷花,哪是脸庞。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成了美丽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说竟是荷花精灵!三、四两句写诗人眼花缭乱之际,走神错意之时的意外发现,展示青春少女的无限活力。采莲少女与绿荷红莲融为一体,忽然不见踪影,诗人踟蹰怅惘,惊奇不已。可是,没过多久,莲塘之中歌声四起,热闹非凡,诗人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那些“看不见”的采莲女子仍然在这绿叶红花的荷塘之中,仿佛是和诗人这样的观望者开了个玩笑。这群江南女子啊,聪明美丽,天真活泼,出没绿波红花之中,歌唱劳动,歌唱生活,充满着青春活力。从她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如荷飘香,如花美丽的青春风采。
7、相思愁苦之花。孟郊的《怨诗》以痴心傻气的想象来抒发女主人公愁苦深重的相思之情。“试妾与君泪,两处滴池水。看取芙蓉花,今年为谁死!”两地相思的闲愁苦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也是没大小,没体积,不具形象的东西,测定起来很不容易,可是诗中女主人公却异想天开:试把我们两个人的眼泪,分别滴在荷花池中,看一看今夏美丽的荷花被谁的泪水浸泡而死。显然,在她心目中看来,谁滴的泪多,谁的泪更苦涩,荷花就将为谁而“死”,那么,谁的相思之情更深,自然也就测定出来了。比试滴泪,滴泪成池,泪淹芙蓉,见证爱情,此等痴心透骨的情语非性情中人不能设想。出污泥而不染的“芙蓉花”成了男女主人公相思离情的可靠见证。李商隐的《板桥晓别》化用典故,抒写情人的离别苦情。“回望高城落晓河,长亭窗户压微波。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一、二两句远眺*观,点明离别的时间、地点和朦胧奇幻的环境氛围。三、四两句分别化用典故写行者和送者。“水仙”句暗用琴高事。《列仙传》上说,琴高是战国时赵人,行神仙道术,曾乘赤鲤来,留月余复入水而去,诗人此处把远行之人比着乘鲤凌波而去的水仙,化实为虚,奇幻天真。“红泪”句暗用薛灵芸事。据《拾遗记》记载,魏文帝美人薛灵芸离别父母登车上路,用玉唾壶承泪,壶呈红色,到了京师壶中泪凝如血,诗人此处将送行者(女主人公)暗喻为水中芙蓉,以表现了她的红润美艳;又由红色芙蓉进而想象出它的泪也应该是“红泪”。这样,一朵艳艳芙蓉勾画出了俏丽佳人泣血神伤的情景。
“芙蓉”又称为“荷”、“莲”。“芙蓉”给人的印象往往是极娉婷,极高洁的,容易让人想起“出水芙蓉”、“芙蓉仙子”般的绝代佳人。
8、而芙蓉作为意象,被文人骚客运用于诗歌中,则大体可分为三大类象征义:一是取荷美好形象营造一种雅致的'景象,或宁静或欢愉;二是取败荷的形象营造一种衰败意境,或对逝去光阴叹惋,或对生活环境破败惋惜;三是取“芙蓉出污泥而不染”的品质,托物言志,寄寓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9、王维的《山居秋暝》营造了一种美丽、和谐、恬静的意境。全诗的精妙所在也许就是那句“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喧声、莲动、舟行,让人以为他是在为热闹作铺排,而恰恰相反,诗人妙笔生花,借“动”显“静”,着力表现幽静的意趣。正如“蝉噪林愈静”,写动态是为了更好的烘托静。这句诗中“莲”被动态化,不仅不与幽静基调抵触,还生发出摇曳生姿的美丽。周邦彦《苏幕遮》一句“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将雨后初晴的仲夏荷塘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无怪乎五国维赞曰:“真能得荷之神理。”此句的“神”就在于一个“举”字,它使全诗富有立体感,荷花亭亭出水,迎风摆动的清新淡雅便款款而出。“故乡梦,何曰去?……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这般美景便自然地引出了思念故乡荷塘的情怀。杨万里的《昭君怨?咏荷上雨》“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蓬声,梦初惊。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珍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泻清波。”从整体上创造了这样一番景象:梦的氤氲带来的是泛舟西湖,荷满莲香,烟雨交加的如诗如画的仙境,觉醒后池荷跳雨,清波涟涟,美不胜收。此情此景与柳永的“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又该是别有一番滋味吧!看来同样是写荷之美,不同的作者的切入点,便构造出芙蓉不同神韵。
10、与荷之姣好容貌相对,该是残荷衰败的凄凉景象。孟郊《怨诗》中的那句“看取芙蓉花,今年为谁死!”,看得让人触目伤怀,撼人心魄!是啊,闺中怨妇的情思与被抛弃的痛苦尽在一看芙蓉中!“试妾与君泪,两处滴池水”,芙蓉般的妙龄却要做垂死残荷,那满池荷花大概是用泪水浇注的吧!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则诉尽了离愁别绪、相思之苦。这与姚燧《普天乐》“芙蓉谢,冷雨清灯读书舍,待离别怎忍离别?”有相同怀念之情和凄美意境。败荷给人带来视觉上的颓废,没有美的感受,但是它若与作者心境结合,便是一种凄美,一种令人悸动的美。
11、芙蓉还有另一意象义便是高洁之志的象征,这与梅、竹、松德意义大体相同。且看李白《古风十九首》“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诗人幻想自己飘游于西岳华山的莲花峰上,碰见的玉女是“手把芙蓉,凌空而行”。这里为什么是“手把芙蓉”而不是他物呢?就是因为人们向来认为“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正好寄寓了诗人的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的高尚情怀。再如陆龟蒙的《白莲》,他写:“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瑞合在瑶池。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堕时。”诗中就推崇她的品格像瑶他仙子,与一般凡花俗卉不同。即使很少人赏识它,任她自开自落,然而白莲其实是很美的,她那纯洁之色,她那婷婷之态,她那“出污泥而不染”的品格,只要有晓月清风作伴,又何损于她的美丽呢?文人骚客好咏莲,贺铸的《踏莎行》则借莲感叹自己的际遇——“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莲长于偏僻柳塘,无人知道,无蜂蝶采摘,它的“芳”就在于孤芳自赏,自嗟自叹,所谓“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当年不肯嫁东风”,莲花高洁,不肯嫁春风,实是贺铸不肯阿谀权贵的写照。最后莲之“无端却被秋风误”,与贺之不为世所容,郁郁终生也是吻合的。
以上为芙蓉在古代诗歌中三大意象义,无论是咏荷之美好,还是叹荷之颓败,或是赞莲之高洁,荷花作为一种典型意象已不再是单纯的景物,而是一种感情的象征。鉴赏诗歌时,看到荷花,就看到了作者的感情世界。
荷花,历来为*的文人所偏爱,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荷花,又名藕花、芙蕖、芙蓉、菡萏、净友、芰荷、水芸、泽芒,原产印度,为多年水生草木。夏季开花,白色或粉红色,单瓣或重瓣。民俗以阴历六月二十四日为荷花生日。荷花历来象征着美好与高洁,周敦颐赞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荷花的象征意义,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种:高洁、坚贞、隐者的象征、祥瑞、爱情的象征、怀才不遇者的自况和美的象征等。荷花象征高洁,诗文中不胜枚举。如陆龟蒙的《白莲》:“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古诗词中的荷花意象荷花又称荷、莲、莲花、芙蓉、菡萏等,在传统文学中,荷花具有多方面的品质和特征:荷花作为一种典型的意象已不再是单纯的景物,而是一种感情的象征。
1、以荷花喻高洁的品格。如屈原《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就是以荷花的外表形态之美,象征诗人高洁的品质,以此突出诗人“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人生态度;又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李渔《芙渠》)。
2、以荷花喻女子姣好的容貌或纯洁无瑕的爱情。荷花给人的印象往往是极娉婷,极高洁的,容易让人想起“出水芙蓉”、“芙蓉仙子”般的绝代佳人。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由于“莲”与“怜”同音,“莲子”即“怜子”,“青”即“情”。这里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又如白居易《长恨歌》:“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又如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3、以荷花喻美好的人生理想。如李白《西上莲花山》:“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借荷花写幻想中的超脱,写理想中的情趣,纯洁明净。又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营造了一种美丽,和谐,恬静的意境,寄托着诗人的一种生活理想。
常见古诗意象大全
导语:我们阅读的古诗中运用的许多意象,使得诗歌的意境更为丰满。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收集整理的常见古诗意象大全,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一)高山、奔流、雄关、沧海,大江、长风等
这类意象一般与自己的豪情壮志相关。例如: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宋.陆游《书愤》)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王昌龄《从军行》)
(二)沙漠、古道、落日、寒风、冷雨、梧桐、杜鹃鸟(子规鸟)芭蕉等
这类意象多抒发凄凉悲伤的思绪和孤独惆怅的感情。例如: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唐.王昌龄《长信秋词》)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宋.李清照《声声慢》)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元.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宋.秦观《踏莎行》)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宋.王令《送春》)
(三)冰雪、松、菊、梅、竹
这类意象多用来表达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例如: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宋.张孝祥《念奴娇》)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元稹《菊花》)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宋.陈亮《梅花》)
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李白《赠书侍御黄裳》)
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才高老更刚。曾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
(宋.王安石《华藏院此君亭》)
(四)杨柳、兰舟、长亭、关山(月)鹧鸪鸟等
这类意象多用于挥写离别之苦。例如: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宋.柳永《雨霖铃》)
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李白《忆秦娥》)
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
(五)春日、清风、明月、泉溪、花草等
古代诗人多借这类意象抒发闲情雅致。例如: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唐.王维《山居秋暝》)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
当然,一个意象有时有着丰富多样的寓意,以上我介绍的只是它们最常见的一种。我们在分析和欣赏诗歌时,还是应该整体考虑的。不过在熟知这些基本寓意的基础上,或许能更顺畅些。
酒、饮酒
多表达豪情、悲愁、苦闷和郁郁不得志的情感。
例句及出处
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2、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醉花阴》李清照)
3、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行路难》李白)
4、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傲》范仲淹)
5、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6、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浣溪沙》晏殊)
羌笛
浅释古诗词中砧声意象
根据说文解字来说,意象是意思的形象。“出于更好的理解可以说是在大脑里的意思图象”。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浅释古诗词中砧声意象,希望大家喜欢!
砧声,也作捣衣声。古时制衣的料子大多是生料,质地较硬,必须捶捣,让它变得柔软熨贴,做成的衣服才能穿着舒适。妇女把织好的布帛铺在*滑的板(一般为石制,称为“砧”)上,用木槌(称为“杵”),均匀地有节奏地逐次捶击,这个过程称为“捣衣”,也叫“捣练”。
由于妇女白天要忙于操持家务,照料孩子,一般只有晚上才有时间为家人准备衣物,而且往往是在寒冬来临之前的秋夜进行。因而每当秋风吹起,开始缝制寒衣时,妇女们就会趁着“八月九月正夜长”,相约一同去捣衣,于是就形成“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了。
凉风冷月下持续不断的砧杵之声,在古典诗歌中经常被称为“寒砧”“清砧”或“暮砧”,主要有以下两层内涵:
思妇怀人。为家人缝制衣服,为征人赶制军衣,是古代妇女的主要职责之一。在进行捣衣这种机械重复的劳作之时,她们有足够的时间用于思念远离家乡的亲人、出征在外的征人。因此捣衣的动作以及与之相关的砧声,不仅只是一种家务劳动,而是最易牵动思妇感情的事,所以,后来也成为古典诗歌中表现思妇怀人的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胡虏,良人罢远征? (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圣泽如垂饵,沙场会息兵。凉风当为我,一一送砧声。(郑准《代寄边人》)
杵影弄寒月,砧声调夜风。裁缝双泪尽,万里寄云中。(吴大江《捣衣》)
飞鸿影里,捣衣砧外,总是玉关情。 (晏几道《少年游》)
砧面莹,杵声齐,捣就征衣泪墨题。寄到玉关应万里,戍人犹在玉关西。
(贺铸《捣练子》)
月明之夜,闺妇不辞疲倦地捣制军衣,将要寄往遥远的边塞。这种工作虽然劳累,但对她来说也算不得什么,让她悲伤的是,飞鸿已逝,远方亲人依然音书渺茫。砧声带走的,是她无尽的思念之情。
游子思乡。清幽月夜,捣衣砧声,不仅思妇伤情,也最易触动游子的情怀,因此这种声响也是华夏民族思乡主题的传统意象之一: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杜甫《秋兴八首》)
异乡岁晚怅离怀,游子驱驰愧不才。夜夜砧声催客去,年年雁影带寒来。
(牟融《客中作》)
江城向晚西流急,无限乡心闻捣衣。 (杜牧《冬日五湖馆水亭怀别》)
西风繁杵捣征衣,客子关情正此时。 (陆游《感秋》)
一天霜月明,几处砧声起。客梦已难成,秋色无边际。(辛弃疾《生查子》)
“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旅途风霜渐侵的秋季,听到异乡捣衣砧声,游子的心中怎能不掀起阵阵波澜?异乡的砧声让他想起故乡同样的声音,让他向往家庭的温暖,思念捣衣的母亲或妻子,也伤感自己只身漂泊的命运,心中自然涌起无尽的乡愁。
傍晚,暮钟敲过,月华澹澹,从远远的河滩上或是密林掩映的小溪边传来阵阵砧声,会传递一种怎样凄清而又寂寥的况味!又会唤起多少人无尽的愁思!这哪里仅仅是捣衣之声?它已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特有的一种意象,是华夏民族一首古老的无词歌,更是一种缠绵深淳的人文音乐。
拓展:意象分类
古代诗歌中意象主要种类:
方式一
1、树木类
2、花草类
3、动物类
4、风霜雨雪水云类
5、器物类
6、颜色类
7、关于人的品质、行为活动的
8、地点
9、其他类
方式二
1、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2、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3、愁苦类意象(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
4、抒怀类意象(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
5、爱情类意象(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
6、战争类意象(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的向往)
7、闲适类意象(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方式三
1、自然意象
(1)自然景观类:月、流水、斜阳、风、烟、霜等。
(2)植物类:杨柳、落花、松、菊、梅、梧桐、萍、芭蕉等。
(3)动物类:鸦、杜鹃(杜宇、布谷、子规)、猿、蝉、鸿、雁、青鸟、鱼、鸳鸯、鹧鸪等。
2、人或事意象
村夫
一秋夜有怀
瑟瑟秋风长,吹乱薄衣裳。
满城秋叶落,一夜桂花香。
广步此凉天,人与月相望。
千古留名句,从来是孤芳。
二秋景
西日浮云暗,暮风新雨凉
*湖起清露,老树落晖苍。
秋径怜芳草,寺钟鸣夕阳。
空山随客至,临水看花香。
三秋吟
节序露为霜,风飘叶正黄。
寒蝉惊梦浅,夕月待茶香。
相对怡秋意,吟哦倚旧章。
共怜花语怯,分韵入诗囊。
四菊花。
披著黄金甲,淡雅潜溢香。
与君清心液,持吾枯亦芳。
秋萧未改色,冬寒正收藏。
几时禁重露,实是却残阳。
五秋海棠
一处红烂漫,报开秋海棠。
阿谀自颜色,暗叹在寒霜。
春茂娇欲滴,秋深艳恐伤。
只存心情好,无復计较长。
六桂花香
十月桂花香,重阳柿子黄。
天高云画彩,峰笔妙书章。
鸿雁写人祥,秋蝉恋故乡。
清泉弹乐曲,玉露润肤霜。
七重阳
夜露寒窗挂,重阳不见阳。
微风催落叶,细雨送清凉。
梦蝶依稀绕,相思缱绻长。
登高南望远,独赏菊花黄。
八秋日早步
东升红太阳,西悬银月亮。
风携群树舞,勤鸟高声唱。
晨步马路上,轻嗅泥土香。
慢赏晚秋景,舒心怡肝肠。
提到菊花,你会想到什么?是菊花酒,菊花茶还是祭奠逝者。今天我们聊聊菊的意象,意象又可分为表情与表意意象。
首先菊花有哪些特点?我们可以想到的有傲雪凌霜,开在秋季,坠落多整朵消亡。
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曾说”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此隐逸之说来自于陶渊明的《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归隐田园的陶渊明极爱菊花,所以菊花成了隐者的代称。*也多用此意象,如元稹《菊花》里:
再如李商隐:
但其实最早提到爱菊花的是屈原,最早吃菊花的也是他,《离骚》中”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喝露水吃菊花,来表明内心高洁到不食人间烟火。古代文人之傲岸风骨,可见一斑。今天亦有此*自然之人,例如永保仙姿的舞蹈艺术家杨丽萍,食花瓣又居山川。
花儿多在春夏两季开花,而菊花却开在秋高气爽之际,领导农民起义的大诗人黄巢就曾言: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便是见秋菊无蜂蝶欣赏,”蕊寒香冷”亦是人的高洁,古人托物言志,常借花喻人。他也曾在《菊花》诗里说: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是在为自己的起义助势,菊花晚开却傲杀百花,他那次的起义真的成功攻克了。张艺谋的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亦是造反,便用了此典故。
由物及人菊花之晚开又有怀才不遇之意,我们知春兰秋菊不同时,但皆指美好的事物即有美好有才能之意。李商隐《菊花》诗中: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不避禁露重,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李商隐虽极富才华,但是却一生身陷牛李党争而郁郁不得志,他不怕现实的打击与阻碍,而怕光阴的逝去,像菊花虽在早上可禁霜露侵袭却畏惧傍晚残阳的到来。美才美貌都是极美好的事物,但是美人怕迟暮,就像众芳恐凋零。人才怕怀才不遇,得志太晚,出名太晚。又如黄庭坚《鹧鸪天》里: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
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黄山谷和眉山道人的词,同时此词印证了重阳日簪菊花的*惯,可见二人都是不怕老的,古代又没有染发技术,他们不怕世人的冷眼,仍旧在白发上簪上黄菊且言自己身体健壮,还可唱歌跳舞呢,仍要加餐,古人的加餐既有多吃饭之意又有努力之意,仍旧热爱生活又充满干劲。今天的我们也要有那份黄花满头君莫笑的勇敢与洒脱,就像赵雅芝与刘晓庆等明星仍敢于演十八岁少女,我们亦觉得好美。
有个成语叫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价值的新闻,也指时过境迁。为何明日就无价值了呢?这与重阳节有极大关系,重阳节赏菊插菊又吃菊饮菊,菊花可清热解毒又可清肝明目嘛,但是菊花一年之中也只有重阳那一时受重视,九月九一过,就又不赏菊了,所以范成大有诗云:
“,后来郑板桥看不下去菊花在九月初十所受的冷遇了,便作《题十日菊》:
十日菊花看更黄,破篱笆外斗秋霜。
不妨更看十余日,避得暖风禁得凉。
同人一样,菊花是人品极正的君子,但人们却不会在九月九之后去欣赏它的傲雪凌霜的品行,正如我们看人常注重外表,却忽略其内心。每个人都希望他丰富的内心被看到吧,不管是惊艳型的,耐看型的还是大众型的,尤其是你爱他的时候,爱他的外形,更爱他心灵的美好。
菊花的傲雪凌霜,如苏轼的《赠刘景文》:
如果大家留意生活,就会发现诗人所言极是,大部分菊花都是要么烁于枝头,要么归于泥土,整朵整朵地消亡(当然也有例外的品种),当秋荷已枯去听雨了,菊花仍傲于霜中,”菊花如志士,蒲柳如懦夫。”菊花可谓生命顽强有骨气,而蒲柳则早衰且软弱。以此意象言志的亦有很多,如四大才女之一的朱淑真:
即言菊花不是片片凋落,而是整朵老于枝上,当时的朱淑真面临的是什么?是丈夫出轨又转诬陷她不检点,而她则用菊花自喻,不会像黄叶一样随风飞舞,即我从未变过心,失过名节与操守,才不像夫君你呢。还有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郑思肖面临的处境亦是变不变节,只是体现在国家层面,国亡了,自己纵死也不叛国。一老一死,字字是泪,声声含情,我们古人的风骨气节今人又能存有多少呢?
除了上述,菊花也有表思乡的意象等等,表情的意象有很多很多,仍需要我们不断地体悟。你也会言菊花也用在葬礼上等等,这是西方的文学,西学东渐的结果,包括各种颜色菊花的花语等,均是西方人的浪漫。
讲完了菊的意象,我还是想用元稹的诗”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结尾,谢谢大家!
花褪残红青杏小。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泪眼问花花不语云想衣裳花想容隔江犹唱*花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簌簌衣巾落枣花日出江花红胜火花谢花飞花满天千树万树梨花开桃花依旧笑春风沾衣欲湿杏花雨
当然也象征不同的意义了1.桃花:隐士,美貌,绯闻2.梨花:洁白3.梅花:孤傲,坚强4.兰花:君子5.菊花:隐士,不屈(很多种菊花谢的时候花瓣是枯萎在茎上的,不染尘)6.水仙:仙人(主要是指洛神)7.竹:谦虚(竹子是空心的,虚)8.荷花:多于佛教有关,也有出淤泥不染的意思9.酴醾:结局,终点(自古以来人们都把酴醾花看做春天的最后开放的花)10.牡丹:富贵,花王11.芍药:富贵,花相(丞相)12.彼岸花:转生、轮回13.玫瑰:爱情14.康乃馨:母爱以下是我补充的几种植物:1.红豆:相思2.芦苇:离爱情最*的植物(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时间有限,先写这么多...您如果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关于花的象征意义,可以给我发消息或者登陆我的空间都可以
现代的:《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踟躇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默默地走*, 走*,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个女郎; 她静静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古代的:《代赠二首》李商隐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中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东南日出照高楼,楼上离人唱石州。
总把春山扫眉黛,不知供得几多愁。
《摊破浣溪沙》 李璟 (南唐中主)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 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更漏子》毛文锡 春夜阑,春恨切,花外子规啼月。
人不见,梦难凭,红纱一点灯。
偏怨别,是芳节,庭下丁香千结。
宵雾散,晓霞晖,梁间双燕飞。
《一斛珠·香口》 李煜 晚妆初过, 沉檀轻注些儿个。
向人微露丁香颗, 一曲清歌, 暂引樱桃破。
罗袖□残殷色可, 杯深旋被香醪□。
绣床斜凭娇无那, 烂嚼红绒, 笑向檀郎唾。
《河传》 李珣 去去
何处
迢迢巴楚,山水相连。
朝云暮雨,依旧十二峰前,猿声到客船。
愁肠岂异丁香结
因离别,故国音书绝。
想佳人花下,对明月春风,恨应同。
《摊破浣溪沙》 李清照 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
风度精神如彦辅,太鲜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
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眼儿媚》 王 雱 杨柳丝丝弄轻柔, 烟缕织成愁。
海棠未雨, 梨花先雷, 一半春休。
而今往事难重省, 归梦绕秦楼。
相思只在, 丁香枝上, 豆蔻梢头。
早 梅 张谓一树寒梅白玉条,回临村路傍溪桥.不知*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墨梅 居简莫恨丹青废画工,不须求异只须同.玉容不及寒鸦色,故托缁尘异汉宫.早梅 齐已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村前深雪里,昨夜一 枝开.墨 梅 张臬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犹恨东风无意思,更吹烟雨暗黄昏.早梅 李公明东风才有又西风,群木山中叶叶空.只有梅花吹不尽,依然新白抱新红.墨梅 赵秉文画师不作粉脂面,却恐傍人嫌我直.相逢莫道不相识,夏馥从来琢玉人.忆梅 李商隐定定住天涯, 依依向物华.寒梅最堪恨, 常作去年花.白梅 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梅 王琪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 王安石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凤城南陌他年忆,香杳难随驿使来.梅 贡性之眼前谁识岁寒交,只有梅花伴寂寥.明月满天天似水,酒醒听彻玉人箫.梅花 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 庚信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真适园梅花盛放 王 鏊花间小坐夕阳迟,香雪千枝与万枝.自入春来无好句, 杖藜到此忽成诗.梅花绝句 陆游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杂诗》之一 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欹穸前,寒梅著花未.杨柳枝词 刘禹锡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请君莫凑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新栽梅 白居易池边新栽七株梅,欲到花时点检来.莫怕长洲桃李嫉,今年好为使君开.初识梅花 卢撰江北不如南地暖,江南好断北人肠.胭脂桃颊梨花粉,共作寒梅一面妆.十一月*花盛开之二 蔡襄日暖香繁巳盛开,开时曾达千百回.春风岂是多情思,相伴花前去又来.次韵中玉早梅 黄庭坚折得寒香不露机,小穸斜日两三枝.罗帷翠叶深调护,已被游蜂圣得知.梅花绝句 陆游当年走马锦西城,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红 梅 苏轼年年芳信负红梅,江畔垂垂又欲开.珍重多情关伊令,直和根拨送春来.红梅 王十朋桃李莫相妒,夭姿元不同.犹余雪霜态,未肯十分红.梅花绝句之二 陆游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着花迟.高标逸韵君知否,正是层冰积雪时.岭上红梅 范大成雾雨胭脂照松竹,江面春风一枝足.满城桃李各焉然,寂寞倾城在空谷.梅花绝句之三陆游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过时自会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题梅花图 杨无咎忽见寒梅树,花开汉水滨.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探梅 杨万里山间幽步不胜奇,正是深夜浅暮时.一枝梅花开一朵,恼人偏在最高枝.圣恩寺看梅 周永年众香国里人来去,花信风中鸟倒悬.更喜水光相映发,横斜疏影托波来.雪梅之一 卢梅坡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题画梅 李方膺挥毫落纸墨痕新,几点梅花最可人.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雪梅之二 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岭梅 张道洽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应酬都不暇,一岭是梅花.观梅有感 刘因东风吹落战尘沙,梦想西湖处士家.只恐江南春意减,此心元不为梅花.赠范晔 陆凯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红楼梦》访妙玉乞红梅 曹雪芹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嫦娥槛外梅.入世冷桃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槎桠谁惜诗肩瘦,衣上犹沾佛院苔.《红楼梦》咏红梅花 (花字) 曹雪芹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竟奢华.闲厅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幽梦冷随红袖笛,游仙香泛绛河槎.前身定是瑶台种,无复相疑色相差.《红楼梦》咏红梅花(红字) 曹雪芹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已笑东风.魂飞庾岭春难辨,霞隔罗浮梦未通.绿萼添妆融宝炬,缟仙扶醉跨残虹.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红楼梦》咏红梅花 (梅字) 曹雪芹白梅懒赋赋红梅,逞艳先迎醉眼开.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池脱旧胎.江北江南春灿烂,寄言蜂蝶漫疑猜.早 梅 柳宗元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李商隐匝路亭亭艳,非时袅袅香.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寒夜 杜耒寒夜客来茶当酒, 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穸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雪后梅盛开折置灯下 曾几满城桃李望东君,破蜡红梅未上春.窗几数枝逾静好,园林一雪碧清新.山园小梅 林和靖 唐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擅板共金樽.早梅 南朝•谢燮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江梅 唐•杜甫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 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杂咏 唐•王维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心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江上梅 唐•王适忽见寒梅树,花开汉水滨.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庭梅咏寄人 唐•刘禹锡早花常犯寒,繁实常苦酸. 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阑?夭桃定相笑,游妓肯回看! 君问调金鼎,方知正味难.梅花 唐•崔道融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横笛和愁听,斜技依病看. 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雪里觅梅花 唐•萧纲绝讶梅花晚,争来雪里窥. 下枝低可见,高处远难知.俱羞惜腕露,相让道腰羸. 定须还剪采,学作两三技.梅花 唐•蒋维翰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几家门户重重闭,春色如何入得来?梅花 宋•陈亮疏技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发,百花皆后春.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这句诗隐晦而含蓄的通过梅花这个意像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很出名的。
1、月。
①表达思乡、思亲念友之情,暗寓羁旅情怀,寂寞孤独之感。
例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②历史的见证今昔沧桑感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石头城》③冷寂、凄清的感觉(多用残月来表达)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雨霖铃》(柳永)④清新感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山居秋暝》(王维)2、柳。
“柳者,留也。
《客舍悲秋有怀两省旧游呈幕中诸公》翻译赏析
《客舍悲秋有怀两省旧游呈幕中诸公》作者为唐朝诗人岑参。其古诗全文如下:
三度为郎便白头,一从出守五经秋。
莫言圣主长不用,其那苍生应未休。
人间岁月如流水,客舍秋风今又起。
不知心事向谁论,江上蝉鸣空满耳。
【前言】
《客舍悲秋有怀两省旧游呈幕中诸公》是岑参在嘉州刺史任满后滞留蜀中时的写怀之作。由于戎泸间受乱军阻路,只好折回成都,此诗即作于大历四年(769)成都客舍,离诗人去世仅四五个月的时间。
【注释】
①客舍:旅馆。两省,唐时中央设尚书、中书、门下三省,此指中书、门下两省。旧游,旧友。幕,指剑南节度使幕府,治所在今成都。
②“三度”两句,说自己五次出任郎官便已年老,自从出任刺史以来,也已五年了。岑参自广德元年(七六三)至永泰元年(七六五),曾先后五次出任郎官。这里说“三度”是言其为多数,且不与下文“五”字重复。出守,出任地方官,指作嘉州刺史。五经秋,经历了五个秋天,过了五年。三度为郎:岑参曾五次为郎:祠部员外郎(礼部)、考功员外郎(吏部)、虞部员外郎(工部)、屯田员外郎(工部)、库部员外郎(兵部)。三为虚数。白头:诗人此时五十四岁。
③“莫言”两句:意思是不要说皇帝长久不重用自己,百姓尚未安宁又怎么办呢?说自己关心的不是作官,而是济世。那,奈何的'合音,对……怎么办。未休,未得安宁。莫言:不必说。其那:怎奈。未休:未能休养生息,安居乐业。
④“人间”两句:说岁月如流,秋日又至。
⑤“不知”两句:说满腹心事不知向谁倾诉,只有江上蝉叫伴着自己。空,徒然。
【翻译】
作过几任郎官便已白头,自从来到州县已过五秋。别说圣明君主长不任用,怎奈天下百姓令人生忧!看那人间岁月好似流水,客舍之中又见秋风飕飕。不知满腹心事向谁倾诉,空听江上蝉声吵嚷不休。
【赏析】
大历四年,诗人旅居成都一年余,终未及北归,病殁于成都客舍。此诗如诗人的一生经历的感怀,“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亡,其言也善”。诗人回忆自己五度为郎、二次出塞、三年嘉州的出仕经历,虽没有力拔千钧、扭转乾坤之才,却也已尽绵薄之力,尽职尽责,忠义持身。微官卑职,忝居朝列,自己虽有长风破浪、济世扶危之心,不能施展,又怎可怨声载道,叹世艰难?客舍独坐,凄然北望,诗人百感交集,满腹心事,无人倾诉。全诗写得苍凉悲郁,格调高远,深衷浅貌,句*意远,脱弃繁缛而丰华古韵,天然呈现。诗人晚年诗苍凉*淡中更见老成和浑圆,意境浑涵,更耐人沉思吟咏,回味咀嚼。
诗的开头两句自叙*生。“三度为郎”,“一从出守”概括了诗人的仕途经历。诗人本有济世之志,“为郎”和“出守”在诗人看来是难以施展抱负的。“便白头”说时光之快,有“功业悲后时,光阴叹虚掷”的意思。其中包含“生*未得意”的感叹。以沉重的叹息引起全诗。
诗的次二句承首联倾诉*生感慨。“长不用”不仅指嘉州刺史秩满后未受叙用,更主要的还是指*生不是“为郎”,便是“出守”,从未被重用过。但诗人的关注点在于“苍生”,“苍生未休”,诗人不安。“四海犹未安,一身无所适”,对“圣主”,诗人不能无怨,对“苍生”,诗人不能不忧,格调更为沉重。
诗人在同时期所作《西蜀旅舍春叹寄朝中故人呈狄评事》(上引均见此诗)一诗中写道:“春与人相乖,柳青头转白,生*未得意,览镜心自惜”,是“叹春”。本诗第五、六句点出题目“客舍悲秋”,则是“悲秋”。对春光而兴叹,见秋风而生悲,看似悲叹时光流逝,实则悲叹壮志未酬、*生失意,从而转出正意。
诗的最后两句为诗人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时至暮年,处境维艰。“穷苍草转深,闭门日将夕”(同上),满腹心事,无处倾诉,虽有江上蝉声满耳,却不仅不能排遣思绪,倒反更引出无穷愁烦,恰烘托出诗人晚年的孤独寂寞,诗歌遂在这种更为凄切沉重的情调中结束。
这首诗向故友倾诉情怀,概括了诗人的一生,尤其突出了晚景的凄凉,实为追悼*生之作,写得感情深沉凄切,格调慷慨悲凉,真实地传达出一个关心国事却有志难展的封建文人暮年的沉重悲哀。
古诗中的龟兹意象
古龟兹古轮台的古诗
关于龟兹的古诗句
关于描写龟兹的古诗
峨眉山月歌到龟兹的五首古诗
古诗中的意象书
古诗中的梦意象
古诗中的猿意象
古诗中星的意象
桂古诗中的意象
古诗中的意象剑
冠在古诗中的意象
青在古诗中的意象
珠在古诗中的意象
古诗中的意象词
渚在古诗中的意象
蛙在古诗中的意象
萧在古诗中的意象
古诗中的柳意象
古诗中狗的意象
古诗中窗的意象
古诗中的意象水
古诗中好的意象
古诗中的鹂意象
古诗中的意象酒
古诗中的莲的意象
杏在古诗中的意象
古诗中春的意象
古诗中的镜意象
古诗中的梅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