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中的名草古诗

关于草书中的名草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草书中的名草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草书中的名草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草书中的名草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508) 语录(43) 说说(39) 名言(19) 诗词(1k+) 祝福(4) 心语(223)

  • 赵壹非草书原文翻译

  • 古诗文
  • 赵壹非草书原文翻译

      赵壹为东汉灵帝光和年间著名的辞赋家,善写抒情小赋,曾作《刺世疾邪赋》,表现了对当时奸邪当道,政治黑暗的不*。本篇《非草书》则以长篇专论强烈非议当时刚新兴的草书艺术,下面是小编带来的赵壹非草书原文翻译,希望对你有帮助。

      原文

      余郡士有梁孔达、姜孟颖,皆当世之彦哲也,然慕张生之草书过于希孔、颜焉。孔达写书以示孟颖,皆口诵其文,手楷其篇,无怠倦焉。于是后学之徒竞慕二贤,守令作篇,人撰一卷,以为秘玩。余惧其背经而趋俗,此非所以弘道兴世也,又想罗、赵之所见嗤沮,故为说草书本末,以慰罗、赵,息梁、姜焉。

      窃览有道张君所与朱使君书,称正气可以消邪,人无其衅,妖不自作,诚可谓信道抱真,知命乐天者也。若夫褒杜、崔,沮罗、赵,欣欣有自臧之意者,无乃*于矜忮,贱彼贵我哉!

      夫草书之兴也,其于*古乎?上非天象所垂,下非河洛所吐,中非圣人所造。盖秦之末,刑峻网密,官书烦冗,战攻并作,军书交驰,羽檄纷飞,故为隶草,趋急速耳,示简易之指,非圣人之业也。但贵删难省烦,损复为单,务取易为易知,非常仪也,故其赞曰:「临事从宜」。而今之学草书者,不思其简易之旨,直以为杜、崔之法,龟龙所见也,其蛮扶拄挃,诘屈犮乙,不可失也。龀齿以上,苟任涉学,皆废苍颉、史籀,竞以杜、崔为楷;私书相兴:「庶独就书,云适迫遽,故不及草。」草本易而速,今反难而迟,失指多矣。

      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心兴手,可强为哉?若人颜有美恶,岂可学以相若耶?昔西施心疹,捧胸而颦,众愚效之,只增其丑;赵女善舞,行步媚蛊,学者弗获,失节匍匐。夫杜、崔、张子,皆有超俗绝世之才,博学余暇,游手于斯。后世慕焉,专用为务;钻坚仰高,忘其疲劳;夕惕不息,仄不暇食。十日一笔,月数丸墨。领袖如皂,唇齿常黑。虽处众座,不惶谈戏,展指画地,以草刿壁,臂穿皮刮,指爪摧折,见(角思)出血,犹不休辍。然其为字,无益于工拙,亦如效颦者之增丑,学步者之失节也。

      且草书之人,盖伎艺之细者耳;乡邑不以此较能;朝廷不以此科吏;博士不以此讲试;四科不以此求备;正聘不问此意;考绩不课此字。善既不达于政,而拙无损于治,推斯言之,岂不细哉?

      夫务内者必阙外;志小者必忽大。仰而贯针,不暇见天;俯而扪虱,不暇见地。天地至大而不见者,方锐精于针虱,乃不暇焉。第以此篇研思锐精,岂若用之于彼七;稽历协律,推步期程;探赜钓深,幽赞神明。览天地之心,推圣人之情;折疑论之中,理俗儒之诤;依正道于邪说,侪「雅」乐于郑声;兴至德之和睦,宏大伦之玄清。穷可以守身遗名,达可以尊主致*,以兹命世,永鉴后生,不以渊乎?

      翻译

      与我同郡(今甘肃天水县)有两个读书人梁孔达(名宣)、姜孟颖(名诩),都是当代的硕彦贤晢,然而他们仰慕张芝的草书却超过了对孔子、颜渊的仰慕。梁孔达写信给姜孟颖时,都还口里诵念着张芝的文章,手里效法着张芝的书法,毫无倦怠。于是许多有志向学的晚辈竞相仰慕这两位贤者,就连郡太守都命令他们背离常道,趋向流俗,这不是弘扬儒道、振兴风俗的作法;又想到当日罗晖、赵袭曾经受到张芝的讥笑、贬低(张芝〈与太仆朱赐书〉曾自谓:『上比崔、杜不足,下方罗、赵有余』),因此特地为大家说明草书的来源始末,以此来安忍罗晖、赵袭,停息梁孔达、姜孟颖所带起来的不良风气。

      我私下曾观览过张有道(芝)写给朱使君(赐)的信,信上说「正气可以化除邪恶,人若自身没有疏失(衅,音信,即『衅』,指瑕隙)则妖妄邪恶的事情是不会自己发作的。」这真可以说是笃信正道,抱持真性,知晓天命,乐天行理的人了。至于他褒扬杜度(本名操,字伯度,光武至和帝时人,魏时因避曹操名讳而改)、崔瑗(明帝至灵帝时人,字子王,亦章草名家,为今草启蒙者之一),贬低罗晖、赵袭,欣然自得,自以为善,这岂不*于夸耀自己,猜忌别人、看轻他人,贵重自己的情况了吗?

      草书的兴起,想必是张距今不远的秦末吧!对上来说,它既非天象所垂示的自然现象;对下来说,它也不同于水里涌现的河图洛书;对中来说,更不是圣人所创造的。大致说来,是因秦代末年,刑罚严峻,法网严水密,官方文书又烦又多,战端齐发,***文书来往迅速,紧急公文又急又多,到处飞送,所以才产生隶书带着草书笔法的「隶草」,纯是为了应付急速的需求,显示简易的方向,并不是圣人的事业。它只是贵于能够删省烦难,减少烦复,走向简单,一心只求能容易做,容易知道,乃权宜之计,不是常态。所以古书有此解释:「遇到事情的时候,为了便宜行事,权且如此。」然而现在学草书的人,没考虑它走向「简易」的用意,径自认为杜度、崔瑗的书法,等于上古龙马所负的图、洛水之龟所显示的象(指河图&S231;洛书),其草书中牵连萦绕、转折勺趯的笔法,是不可抛弃的。七、八岁以上的人,如果任由他们涉猎学*,都抛弃了仓颉、史籀所造的正规文字,而争相以杜度、崔瑗的草书为楷模。张芝在他私人书信互相往来时,还写道:「几乎是个人一想到就写,时间正好很紧迫仓促,所以来不及用草书写。」写草书本来是为求简易而迅速,现在反而变得既困难又缓慢,真是大大地失去它的意义了。

      每个人的气血、筋骨都不相同。心思有粗、精密之别,运笔技巧也有巧妙、钝拙之异。因此书迹的美与丑,端赖作者心思与运笔技巧的不同,怎能勉强得来?就像人的容颜有美丑之分,怎能因为学*而使其相像呢?以前西施心痛时,捧着胸口皱着眉头,许人愚人效法她,只有增加他们的丑陋罢了;赵国的美女善于舞蹈,走起路来真是漂亮迷人,而学*她们的人不得要领,反而失去原来走路的步法,变得只会在地上爬行。你看那杜度、崔瑗、张芝,他们都有超越凡俗,无人可继的才华,以博学之余的一点点休闲时间,放手在草书中游乐创作,后世的人仰慕他们,却专心致志地学*草书,钻研艰难,仰望高度,忘了疲劳。天都晚了还警掦自己不肯休息,太阳偏西了都还没空吃午饭。*均每人十天就写坏一支笔,一个月就用掉数丸的墨;衣服的领袖子都像墨布一样;嘴唇和齿也常常是黑的;即使和大家群坐在一堂,也没时间谈天、博戏,只顾着伸出手指在地上画来画去,以草书在墙上刮来刮去,以至于手臂都破皮了、刮伤了,指甲都断了,甚至指甲都外露、出血了,也还不肯休息、停止。然而他们所写出来的字(指草书),对写字的工巧也没什么帮助,就像那些效法西施皱眉的人更加丑陋,学*赵女美姿的人失其故步那般啊!

      而且草书对人来说,大致只是琐细才艺罢了:地方不以之考较才能;朝廷不以之科试取吏;博士(教授官)不以之讲考核学生;察举孝廉的四科(儒学、文吏、孝悌、能从政者)不要求它写得完善;中央征聘贤者,不问他此中的道理;考核绩效升迁时,也不察核他字体的才艺。就算写得好,也不能通晓政情;写得不好,也无损于治事。由此说来,草书难道不是琐细的才艺吗?

      专注于的一定会外部有所缺漏;用心在小地方的一定会疏忽了大地方。抬头穿针,便无暇看天空;低头抓虱,便无暇看地面。天地那么广大,却写草费尽心思、用尽精神,不如将心力放在七种经书上:用来稽考历法、协调律吕、一步步走向预期目标;探讨钓勒其中幽微深奥的道理,暗中助行圣光明的旨意。观览天地的本心,推究圣人的情怀;分析疑义使归于*正恰当,清理俗儒的争议;在邪说之中能依止于正道之上,在郑声(淫声)之中能向雅乐看齐;兴起和睦的至大德行,宏扬玄妙清和的伟大伦常。如此则失意时可以明哲保身,留名后世,得意时可以尊崇明君、*治天下,以此著名于当世,永为后代借鉴,影响不是很深远吗?

      拓展阅读

      简介

      在国家的社会意识形态的统一下,汉代人的学*主要限于儒家经术。“黜罢百家,独尊儒术”,经术作为官方一种公开的思想,是朝廷用以取仕的重要依据,在社会中占据着十分煊赫的位置,士人趋之若鹜,为学笃甚。当然,在经术之外,还是允许别有所*的。只不过是有所节制的,是不能背离儒学之大要的。其他的术道只能是作为辅政的一种手段,其功能也无法游离出“政”这一核心。诸如天文、历数、阴阳占候、医术卜噬等。

      后汉的这种“重儒术、轻艺道”的思想是十分普遍而公开的。

      《后汉书·窦融传》载:窦融上疏曰:“有子年十五,质性顽钝。臣融朝夕教导以经艺,不得令其观天文、见谶记。诚欲令恭肃畏事,恂恂循道,不愿其有才能。”

      王充称巧*、技能诸事为“小贱之能,非尊大之职。”、“大道未足,而小伎过多。”[4]

      仲长统在《昌言》中轻蔑地说:“故知天道而无人事者,是巫医卜祝之伍,下愚不耻之民也。”

      针对草书风气炽盛这一现象,赵壹的看法是承绪传统的儒家观点的,士大夫的使命在于精通圣人经典,“穷则守身遗名,达可以尊主致*”,这才是士大夫的大业。对草书的痴迷无疑是与儒家重经、兴世弘道思想相叛离的,只是一种世俗之人所追求的雕虫小技而已。

      这应该是赵壹所处时代的大的社会、文化背景所决定的。世人所*的草书,也只是“技艺之末”,是无益于“治”的俗学小道。是与现实的、重大的政治功用相背离的,是不值得人们朝夕操持、用精致力的。“齐国治天下”,经术之于政治、功业是士人应该去且值得花毕生之精力去学*的。于此,赵壹认为“夫务内者必阙外,志小者必忽大。俯而扪虱,不暇见天。天地至大而不见者,方锐精于虮虱,乃不暇焉。”

      针对这种因小失大、务内阙外、不务正业的肖小之道,充其量只能是政事之余的业余消遣,而不应该成为士大夫之族成就功业的障碍,不应该在他们的`社会政治生活中公开地占据地位。明经善政、匡国*治是士大夫的第一要务,而是否符合经术,是否有益于政道成为判定一切事物的尊卑、大小、高下的唯一标准。

      在现实的社会面前,对那些通过辞赋书画这条终南捷径入仕的,根本不具备明经善政之才,相反只会搬弄是非、残害忠良,却位居庙堂之上的屑小之徒,赵壹是嗤之以鼻、深恶痛绝之的;同样,对那些企图通过此捷径而在劳神费思、竭智尽虑的人们也给予了当头棒喝,晓之以大义,明之以要理,在国家衰微、汉室倾颓的危急存亡之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是一个文化人必须肩负的,“家事”、“国事”,孰轻孰重,不辩自明。

      草书的民俗化因素

      从文字的普及和文化的传播上看,书体的使用一直是依附于文字的功用的而贯穿于文字的发展和演化的。文字的广泛使用促成了书体的分化与演进,可以说正是基于“文字之为用”的这种文字本身与生俱来的民俗基因,推动了书法艺术的形成。

      书体演化的最为剧烈和彻底的时期正是赵壹所处的这一特殊时期,书法正以一种艺术的形式从早期的交织发展,逐渐从日常的书写应用当中剥离开来,并一直与文字的书写相互补充、相互约束而交相发展。这使得书法的艺术性表现因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在纯艺术的理论思想指导下得以提升,而文字的书写应用也因其功用的不同融入了不同的、或多或少的艺术因素,并从中获得稳定的艺术审美元素,从而达到雅俗共赏,但又不失去其实用性的社会功用。二者完全是一种共生的联合体,一方面,文字的艺术性是与生俱来的,在长期的演化与应用中,由于文字的民俗因素和中华民族延绵不绝的、强大的民族生命力,以及华夏民族天生的一双审美的眼睛,赋予了文字超强的艺术生命力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这种艺术性在文字的发展、演变过程中,通过不断的承续与积淀,升华、发散而形成异彩纷呈的艺术表现形式。对于浩瀚如烟的古人书写遗迹,我们很难通过它所蕴涵的艺术表现来界定它到底是属于艺术创作,还是实用书写。

      另一方面,从书写到书法艺术的表现,都具有一种与其他文化艺术特殊的、坚韧的亲和力。从艺术创作的观念上来看,创作与实用性的书写相互揉杂、生发,反映出书法艺术的独特的、广泛的、复杂的文化因素。这也是为什么中外学者一直认同“书法是*传统文化的核心的核心”的根源之所在。

      从赵壹的《非草书》中考察,从草书的技巧的复杂化到对名人草书的仰慕与摹*,虽然有汉赋的夸张成份在,但从“匆匆不暇草书”与“今反迟而难”“其扶拄挃,诘屈乙”正是书法从实用性走向艺术化的一个显著时期。这种汉文字本身所具有的较强的普及性和亲和力的民俗性基因,是汉文字所独有的并赖以持续发展,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艺术特质的生命本原。

      其中书写材料改变是催生作为艺术形式的草书又一重要因素。

      从秦八书到汉六书,从甲骨文到金文、籀文,再到小篆、隶书,书体的演变无不与书写(或类书写)的材料和文字的功用密切相关。书写工具与书写材料,加上文字的民俗基因,决定了文字的表现具有丰富的可塑性与延展性。在以实用性为基调的文字演化过程中,从书写到识记整体上始终是贯穿着由繁到简、由难到易的发展规律的。其中,书写材料的更替与广泛的介入直接影响着、推进着书体的嬗变。

      从战国末期到西汉末期简牍缣帛作为主要的书写材料催生出字体扁宽、书写便捷的隶书书体的产生。形扁,在单行书写的简牍上,因简与简之间形成自然的间隔,故既醒目又容量大,满足了较大量的文字书写要求,又能达到阅读者清楚易识的目的。

      碑刻作为书写媒介的引入,使得以单行主要表现形式的简牍式的书写一下变得开阔起来,(这里我们还可以从西汉到东汉早期简牍式的碑刻向东汉)行与行的联系给书法艺术的表现提供了新的形式。尽管我们看到的所有碑刻的铭石书体还只是局限在隶书上,但隶书(铭石书体)的字距大、行距小的行与行的痛痒相关(包括行间字与字的收放、穿插、揖让等技巧的运用)便足以说明了大的书写空间给书写整体所带来的刺激与思考。这也是草书得以滋生和发展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如果说碑刻作为一种整体空间形式,激发了书写者对书写章法的探索。那么题壁书法的盛行与纸张的产生,则是草书得以发展并与实用性的书写逐步分离的催化剂。题壁书法的目的十分明确——展示艺术个性与艺术魅力,(关于题壁书法,可以参阅侯开嘉先生的《书法史新论》一书)从师宜官、陈遵等人的题壁行为和影响来看,题壁书似乎已深入人心,有着极大的群众基础。况且这种大块面的题壁书写,其最适宜表现的书体就草书。

      草书从产生与发展,其最初只是作为快捷书写的,运用于下层官吏的一种便捷的书写形体,到逐步的演化成为艺术技巧丰富细腻,表现形式复杂多变,最能体现书家书写情趣和书写情感的一种书体,这可能是赵壹怎么也没有想到的。

      艺术之与政治,书法作为艺术的特殊形式的一种,由于其天生的与实用书写共生式的交互影响,又因为其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因政治的功用性的干预使得书法艺术在其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字体和书体,甚至书法的审美取向等影响应该是十分巨大的。我们艺术发展相对自由,书法艺术应该说与实用性的书写也早已呈相离之势,书法艺术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可喜局面,书法艺术的学科化、科学化也势必会促进书法艺术健康、稳定的向前发展。当然这正是我们大家所共同企盼的。

    [阅读全文]...

2022-02-08 13:56:24
  • 《草书屏风》赏析

  • 草书屏风  韩偓

      何处一屏风?

      分明怀素踪。

      虽多尘色染,

      犹见墨痕浓。

      怪石奔秋涧,

      寒藤挂古松。

      若教临水畔,

      字字恐成龙。

      韩偓诗鉴赏

      “屏风”是室内挡风或作为障蔽的器具,为美观计,上面一般都绘有图画或写有文字,所以它在适用中还有书画的艺术价值 。这首诗看似咏“屏风”,实 际上是咏“屏风”上怀素的草书。它“通过生动精辟的语言形式,极其深刻地描述了怀素草书的飞动气势和苍劲形象,以及它那无穷的生命力。是为唐人论书名篇之一”(洪丕谟《书论选读》)。

      怀素,字藏真,湖南长沙人。原姓钱,幼年便出家做了和尚 。生卒年月不可考 ,活动当在公元八世纪,即唐代中叶。他曾师事张旭、颜真卿等着名书法大师,勤奋好学,后遂以狂草知名,兴到笔运,如骤雨急旋,随手万变,而合乎法度,成为一代大师。他的草书名盛一时,到后来 ,他的书迹更为人所珍爱, 虽片纸只字,亦价值连城。他留存下来的墨迹有《自叙帖》、《苦笋帖》、《食鱼帖》和《千字文》等,皆系草书,有影印本传世。其中尤以狂草《自叙帖》为最出众有名。

      怀素的草书到了韩所在的晚唐、五代,愈来愈为世所珍爱。韩偓本人不仅精于诗歌,对书法也有一定造诣。据宋代《宣和书谱》卷十载:“考其(指韩偓)字画 ,虽无誉于当世,然而行书亦复可喜 。尝读其《题怀素草书诗》(按即《草书屏风》)云云,非潜心字学 ,其作语不能迨此。*有得其《 石本诗》以赠,谓字体遒丽,辞句清逸 。”由于韩偓本人对书法 有爱好和研究 , 因而他对怀素遗留在屏风上的草书墨迹表示了极大的爱好 。“ 何处一屏风 ?分明怀素 踪 。”一开始就以问句突起,好象十分激动地在问主 人:“您从哪里得到的这个屏风啊?”惊喜万分之态,溢于言外。而且紧接着就立刻判断,这个分明是怀素的笔迹(“踪”是踪迹,这里指笔迹)!这充分说明他*日对书法极为留心,尤其是对怀素的草书风格十分熟悉,如故人相逢,一眼便认了出来。接下来,作者在惊喜中对屏风上的整幅墨迹作了审视 :“虽多尘色 染,犹见墨痕浓。”前一句从“尘色染”中 ,看出墨 迹流传已久,古色古香,弥足珍贵;但由于长期辗转流传,字幅上侵蚀了尘色,有些斑驳,诗人在极端爱惜中也流露出一丝惋惜之意。后一句说虽然蒙上了很多尘色 ,但还是可以看见那浓黑的墨迹 ,从“墨色浓”三字中 ,仍满含着诗人的惊喜爱惜之情 。这里一个“浓”字,生动地描述出怀素草书中那种笔酣墨饱、痛快淋漓的特点,已经把整幅字中体现的风格和意境初步传达给读者,十分形象准确。

      前四句一句一转,“何处”、“分明”、虽多”、“犹见 ”,在转折中步步顿宕,峰回路转,引人入胜,作 者的惊悦之情在诗行中不停地跃跃。但一气贯通,流如,其欢欣的情绪,犹如一条活泼的小溪,在曲折中畅流而下。这四句显得极为自然,完全是一片真情的流露,读来仿佛如见当时情形。到后四句,作者采用比喻的手法,对字幅中的点画作了具体描述,把这一高度抽象的艺术 ,十分具体 、形象地再现在读者面前 ,而且具有怀素书法的特点 ,使人欣赏赞叹不已。

      “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 。”这两句先是从点 画来赞美怀素书法的刚劲有力。前一句是说怀素草书中的点,好象怪石正在向秋涧奔走。这一比喻形象奇特,但有由来。晋代卫夫人(笔阵图)说:点,要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这里在“石”前加一“怪”字 ,就表明它不同一般 ,体现出怀素草书的“狂”的特色 。在“怪石”与“秋涧”间着一“奔” 字,充分表现了草书中“点”画在映带时那种迅疾有力的动势,十分形象生动。后一句是说怀素草书中竖和弧钩笔画,真象枯藤(即“ 寒藤 ”)挂在古松上,这个比喻从欧阳询来。欧阳询 《八诀》说 :竖,要如“万岁之枯藤”;弧钩,要如“劲松倒折 ,落挂石 崖”。“藤”、“松”已有劲健意味,再用“寒”、“古”来形容,就更具苍劲感。两句中虽只点出点、竖和弧钩这些个别笔画,但却在怀素草书中具有代表性,其他笔画概可想见,那种中锋运笔时饱满、刚劲、浑厚的效果,鲜明地凸现出来 。而且 ,这些“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的点画,构成了狂放、豪纵的整幅气度,无一字不飞动,无一字不活泼,体现了生动活泼的气韵。这是书法作品中很难达到的高妙境界。这屏风上生动的草书,激动着诗人的心,不禁萌发奇妙的想象:“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如果把屏风搬到水边,每个字恐怕都要化成龙,游到水里去了。这一想象更为奇特,但也并非无来处。古人把写草书比为“笔走龙蛇 ”,如李白《草书歌行》:“时时只见龙 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 。”因为笔画的盘绕曲折,有如龙蛇迅速有力的游动。从这个比喻中,可见怀素草书是何等的笔势飞矫 ,生动活泼 ,显现了旺盛的活力。另外,古人常以“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来比喻“书圣”王羲之的字,此处隐然以怀素比王羲之,可见推许之高 。“恐”字,不仅有估计的意思,也还恐 怕它真化为龙,从水中飞走,而失去这珍贵难得的字幅的意思,有一种风趣的意味隐含其中,曲折委婉地表达了对怀素草书遗墨的万分珍爱之情,使前四句那种惊喜神情一直贯穿到结束 , 全诗洋溢着充沛的激情。诗人从屏风写起,然后写怀素草书,写怀素草书又先表现整体感觉,然后再以形象的笔墨作具体的描述,全诗层层深入,步步递进,最后又以神奇的想象结尾,留下回味不尽的余意,同篇首暗中照应,在章法上显得严谨、完整,表现出精心的安排。特别是形象的生动描写,激情的强烈抒发,使全篇荡漾着盎然诗意,语语动人心弦,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整理:zhl201704

    [阅读全文]...

2022-05-07 09:24:10
  • 喜事对联草书诗句69句

  • 对联,经典
  • 农村喜事对联

      相爱喜逢同读伴;

      结缘恰是共耕人。

      勤劳致富宜同勉;

      和顺理家贵相帮。

      四境谐良风俗美;

      百年庆佳偶天成。

      宜室宜家勤劳为本;

      互帮互学致富争先。

      琴瑟永调月圆花好;

      家风不改女织男耕。

      自主婚姻夫欢妻乐;

      优生计划家富国强。

      联亲戚何必门当户对;

      结良缘只求道合心同。

      喜今日务农能手结情侣;

      看来年致富金花焕彩霞。

      小两口描图绘景心相印;

      好夫妻春播秋收汗共流。

      两口子一条心和和气气;

      一孔窑两个铺简简单单。

      手开翠岭双锄落;

      眉剪青山比翼齐。

      良缘喜结同心谱;

      春光永驻五好家。

      佳偶同偕百年老;

      好花共育一枝红。

    [阅读全文]...

2022-04-28 23:31:56
  • 带有草的古诗名句

  • 古诗文
  • 带有草的古诗名句

      在*日的学*、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带有草的古诗名句,欢迎阅读与收藏。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唐·刘禹锡《陋室铭》

      2、城上草,植根非不高,所恨风霜早。——南朝宋·刘俣《诗一首》

      3、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宋·秦观《八六子》

      4、春草似青袍,秋月如团扇。——南朝梁·何逊《与苏九德别》

      5、野花向客开如笑,芳草留人意自闲。——宋·欧阳修《再至西都》

      6、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7、劲草不随风偃去。——宋·范仲淹《欧伯起相访》

      8、一丛香草足碍人,数尺游丝即横路。——北朝·北周·庚信《春赋》

      9、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10、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宋·苏轼《蝶恋花》

      1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12、草长莺飞二月天。

      1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唐·杜甫《春望》

      14、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15、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唐·戴叔伦《苏溪亭》

      16、嫩绿柔香远更浓,春来无处不茸茸。——明·杨基《春草》

      17、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18、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唐·杜甫《蜀相》

      19、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0、三春时分,南园草木一时新。

      21、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22、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23、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

      24、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

      25、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鹉洲。

      26、一番桃李花开尽,唯有青青草色齐。——宋·曾巩《城南》

      27、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8、细草愁烟,幽花怯露,凭栏总是销魂处。——宋·晏殊《踏莎行》

      29、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30、春尽杂芳歇,夏初芳草深。——唐·白居易《首夏南池独酌》

      31、花如解语迎人笑,草不知名随意生。——宋·李彭《春日怀秦髯》

      32、杜康能散闷,萱草能忘忧。——唐·白居易《酬梦得以萱草见赠》

      33、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南北朝《敕勒歌》

      34、无缘亲至范公亭,也记名言座右铭。

      35、明月楼高谁独倚,君忧天下芳草青。

      36、独倚栏干凝望远,一川烟草*如剪。——宋·谢逸《蝶恋花》

      37、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8、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宋·杨万里《暮热游荷池上》

      39、叶舒春夏绿,花吐浅深红。——唐·李峤《萱》

      40、河里无鱼水自清,疾风劲草子阳名。

      41、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唐·李白《日出入行》

      42、庭草根自浅,造化无遗功。低徊一寸心,不敢怨春风。——唐·曹邺《庭草》

      43、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唐·韩愈《游城南晚春》

      44、佛头着粪绠方短,*悦远来人气生。

      45、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46、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南北朝。陶渊明《归园田居》

      47、草色遥看*却无。——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48、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

      49、去年还是羞花貌,不见新诗吟半分。

    [阅读全文]...

2021-12-26 00:52:41
  • 草书大王阅读答案及翻译

  • 阅读,语文
  • 草书大王阅读答案及翻译

      张丞相喜爱写草书但写得不好,当时的人们都笑话他,丞相对此表现的很镇定。——草书大王,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关于草书大王阅读答案及翻译。欢迎阅读!

      草书大王

      张丞相好书而不工。当时流辈①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也②。一日得句③,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④,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诟其侄曰⑤:汝胡不早问⑥,致余忘之。

      注释:①流辈:人们。②自若: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③得句,得到佳句。④波险处: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⑤诟(gòu):责骂。⑥胡:为什么。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 ( )

      (2)使侄录之 ( )

      (3)侄罔然而止 ( )

      (4)执所书问曰 ( )

      2、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代词(4分)

      例:予观夫巴陵胜状(我)

      (1)皆讥笑之 ( )

      (2)诟其侄曰 ( )

      (3)汝胡不早问 ( )

      (4)致余忘之 ( )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此何字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则故事中该责怪的人是谁?为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1)喜欢

      (2)叫,让

      (3)迷惑,认不清

      (4)拿

      2、

      (1)他

      (2)他的

      (3)为什么

      (4)这

      3、这是什么字?丞相仔细看了好久,自己也不认识。

      4、丞相,不听劝告,不改正错误;自己字迹潦草,还埋怨别人。

      翻译:

      张丞相喜好书法但不用功,当时的人们都笑话他,丞相觉得自己应该像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有一次,他得到了一个好的句子,就拿起笔迅速写下来,整张纸上龙飞凤舞。他让侄子抄下来,到写得乱的地方,侄子看不懂写得什么,拿着纸去问他:这是什么字?丞相认真地看了许久,自己也认不出来,便责怪侄子:你为什么不早问?以至于我都忘记了写得什么了。

    [阅读全文]...

2022-06-01 14:26:46
  • 王铎草书的特点及其代表作

  • 教育
  • 王铎草书的特点及其代表作

      王铎是明末清初书画家 。他的书法与董其昌齐名,有“南董北王”之称。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王铎草书的特点的简介,希望能帮到大家!

      王铎草书的特点

      王铎书法在吸收更多古典养分的同时,最终选择了米芾作为自己深入传统的切入点和树立个人风格的突破口,从而创造了自家面目,五十多岁走向成熟。

      王铎草书在用笔上,早年受“二王”的影响,笔势较为*和,行笔温润,中年学*米芾后,笔势、笔法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首先,笔法变圆转为方折处增多。起笔多为方折,这类用笔特征,是以*似90度的直角顿笔入纸,然后迅速弹起收笔,下笔果断,力度较大,极大表现了草书线条的钢性!王铎在米芾笔法的基础上,进而夸张运用,激荡跳跃,方折劲挺。其次,王铎草书的笔画起笔处夸张其落笔形态,一反“二王”、米芾侧锋落笔,匀称铺毫的惯式,而发展成落笔成点,反毫*铺的运笔方法,或圆点、或方点、或侧点,与折角处突出的方折劲挺形态共同构成了王铎的笔法特征,加上笔画的挺拔劲直,形成了其刚健的线质和激荡起伏的用笔节奏。王铎草书行笔速度很快,提按变化明显,提按变化体现在单个线条和线条之间的变化中。线条在运行中动作比较简单明快,线条的粗细变化均呈渐变方式,没有多余的动作,表现了草书的明快爽利。王铎草书很多收笔都是顺势送出,速度感强烈。我们可以透过每根线条的组合,把笔画看成是一个独立的线段来分析其线条组合构成的特点。王铎对一些线条组合一般都是"顿笔起、轻收笔,再顿笔起、再轻收笔这样一个跳跃式的节奏。一般情况下,王铎基本上是通过字型的大小和用墨的浓淡来调整节奏变化的。主要特点是在单字中线条粗细变化不大,但在整幅作品中就产生了粗线条的字和细线条的字的对比。单字中线条粗细的变化主要是通过起笔的粗与收笔的细,以及下一笔画的起笔粗,收笔细这样一种变化造成节奏变化和粗细对比的。

      王铎草书结字上主要体现在:一是正欹变化,整体字做倾斜,或左倾或右倾。二是字内倾斜。左部分左倾,右部分右倾,形成上开下合的结体形式。三是结构疏密。由线条的收放决定。线条收放主要是夸张线条的长短实现的。王铎草书字间正欹分明,联系形式丰富多变,强调欹侧,很少有字在一条中轴线上。但是不向米芾那样趋于左倾态势,而是采取左倾右倾相结合方式,有事多字或一行同方向倾斜。王铎操书字间或连或断,连则数字,断则上下呼应,错落有致。每行字的字间空间紧密,左右空间距离较大,形成了字间空间的疏密鲜明变化。

      王铎草书用墨上,王铎草书表现出对墨法的总结与继承和出类拔萃的创造才华。成片的涨墨与大片的枯墨强烈对比喻示了他雄奇高伟的艺术个性。其作品的墨量由涨到湿,由湿到干,由干到渴。*画中有墨分五彩之说,利用墨之浓、淡、干、湿可以使画面产生出千丝万缕的变化,呈现出无穷的韵味。王铎在*画中悟到用墨之道,并大胆的用到书法创作中,进而增强了书法作品的整体视觉效果。所以说他的作品的冲击力是他巧妙用墨的功劳。历史上在王铎以前没有一个草书大家用“涨墨”法,此法实为王觉斯独创。如《行书奉龚孝升文卷》是一幅典型的“涨墨”佳作,王铎利用墨的枯润、浓淡的大反差,使作品产生了动荡与跳跃。又如《行书文语轴》则用“蓄墨”涨水法,在书写中展现晕、枯、淡之效果,通篇感觉是一幅典雅的.丹青画。再如其48岁所作的《临王羲之小园子帖》,这幅作品更具有涨墨的特点:整幅作品中,起首第一字“仆”字的左偏旁就完全被涨为墨团,当写至第九个字“杂”字时,其涨墨效果比第一个字还要过分,人们的视线完全被这两个突兀而强烈的墨团所吸引,并怀着兴趣读下去。更出奇的是“可”字已经涨成一个逗号形态。王铎通篇有意识的使用涨墨呼应对比也十分明显,如上部第一行第一字的“仆”字和第三行第一字的“故”字的涨墨与右下角“杂”“可”“处”“静”等字呼应,中部第二行的“往”字与的三行的“伦”相呼应,这种不同位置的参差对比,使作品在整体的视觉效果上显示出别具一格、鲜明的特点。王铎涨墨的运用使他的书风有别于典雅婉转、流美新妍的魏晋书风,他先是取法二王又与之面迥然不同。二王用笔圆转秀丽,王铎则是方圆兼施;“二王”用墨均匀润泽,王铎是涨墨浓墨干湿并用,开拓并丰富了书法用笔用墨的空间,形成了极具渲染的视觉艺术效果。他造就了书法艺术的视觉转换,也是一种审美意趣的升华。王铎的涨墨效果的使用对清代以后尚趣书法的发展,特别是*现代书法有很大的影响。

      王铎的个人作品

      立轴

      《临阁帖》《临王献之愿馀帖》《临王羲之永嘉敬豫帖》《临王献之省前书帖》《临王筠帖行书轴》《行书忆过中条山语轴》《草书高适七绝万骑争歌杨柳春诗立轴》《香山寺作五律诗轴》《行书沙河镇作》《突兀岩峦气五律条幅》《行书飞人五言诗一首》《自作太*庵五律诗》《五律夜渡作行书诗轴》《行书燕矶书事轴》《宿江上作诗轴》《五律夜高邮作书诗轴》《临王昙首昨服散帖》《杜子美赠陈补阀诗》《行书杜甫戏呈杨四员外绾诗轴》《临王献之鹅还诸女帖》《临王献之省前书帖轴》《春过长春寺》《草书临帖》《临柳公权辱问帖轴》《临张芝帖》《行书赠单大年家丈立轴》《节临褚遂良家侄帖》《行书嘉兴作诗》《为宿松书诗》《碧水澄潭七律诗》《行书立轴》《至顿庄作》《行书济宁闻多英轴》《临王羲之帖》《临欧阳询行书胜事帖》《书画虽遣怀文语》《临王献之敬祖、鄱阳》《草书临王献之奉别帖》《节临来迟帖》《行书昨日聒烦出轴》《评米一段》《行书五言诗轴》《行草辛卯仲春书轴》《咏陈路若山水》《行书五言律诗立轴》《行书五律诗轴》《临王昙首昨服散帖》《行书文语》《行书俗氛轴》《行书容易语轴》《行书五言律诗立轴》《草书临古帖》《戊辰自都来再芝园作》《自作怪此秦淮月五言诗》《行草五言律诗轴》《行书五律京中春日留苏州友人作》《草书临古轴》《赠文吉大词坛行书轴》《赞谢安书》《草书临豹奴帖》《单椒秀泽轴》《行书五言诗立轴》等。

      扇面

      《草书扇面》《草书临帖扇面》《临淳化阁帖无名氏法帖扇》《小楷跋张复画山水扇面》《七律太行顶星船驿作扇面》《七律步杜甫秋兴之七韵作扇面》《登太行最高处驿作扇面》《步杜甫秋兴之七韵作扇面》《七律广陵怀古二首作扇面》《七律广陵怀古二首作扇面》《偕友登中岳天中阁作扇面》《偕王龙友登太室绝顶扇面》《雨中无事扇面》《临古法帖扇面》《草书临帖扇面》《草书临帖扇面》等。

      手卷

      《临阁帖》《草书五言律诗四首》《赠张抱一草书诗卷》《赠张抱一行书诗卷》《草书赠郑公度草书诗卷》《草书临阁帖卷》《行楷王维诗》《隶书五律诗册》《隶书三潭诗卷》《草书杜律卷局部》《自书石湖等五首卷》《杜甫秋兴》《王屋图诗卷》《草书诗卷》《枯兰复花图卷》《为葆光张老亲翁书》《草书唐人诗九首》《蘜潭纂峨眉山纪游诗》《题野鹤陆舫斋》等。

      绘画

      《山水册》《书画卷》(1635年)《家山卧游图轴》(1639年)《西山卧游图轴》(1646年)《书画合璧卷》(1649年)《枯兰复花诗图卷》(1649年)《崇山兰若图轴》《雪景山水图》(1650年)《渔舟萧闲图》《兰石图》等。

      其他

      《草书册》《赠汤若望诗翰》《书唐人诗册》《行草诗稿》《临兰亭序并律诗帖》《临禇摹兰亭》《临王凝之书》(页)《行书李贺诗帖》《报寇葵衷书》《跋韩熙载夜宴图》等。

      王铎书法的风格

      王铎工正、行、草书,得力于钟繇、王献之、颜真卿、米芾,笔力雄健,长于布局。有北宋大家之风。当时书坛流行董其昌书风,王铎与黄道周、倪元璐、傅山等人提倡取法高古,于时风中另树一帜。

      在书法上王铎是一位各体皆能、风格多样的书法全才。无论是伟岸遒劲的大楷、高古朴厚的小楷书,还是他那飞腾跳踯的行草书,在晚明书坛上都应说是一流的。正书在王铎作品中不多见,源于唐人而能自出胸襟。

      王铎降清后八、九年时间,书风更趋成熟老辣,其狂草技法已臻化境。书法成了其“贰臣”的心理矛盾和落寞情怀的排遣,故作品已失去崇祯朝的扛鼎之力和奋发之气,而转为理性和孤冷。

      王铎行草书艺术特点

      成就最高最能代表他的艺术个性的还是要数他的行草书。尤其是晚年之后,他的行草每每风格沉雄豪迈,奇矫怪伟,魄力之大,远非赵、董所能及。他的行草的特点是承继二王的秀逸灵动,而又兼取李邕、颜真卿、米芾诸家之长,在超长的条幅或横卷上恣意挥洒、意尽方休。其作品中那厚实的笔力,繁密的结体,飞动的态势,如钱塘海潮,连绵不断,势不可挡。纵逸中每有横笔崛出,使转中又巧以折笔顿挫。笔法方圆并举,墨忽涨忽渴,散乱之间又自有章法可寻,左之右之,颠之倒之,收放自如,情绪跌宕,极其酣畅淋漓。

    [阅读全文]...

2022-03-18 09:16:57
  • 关于草原的古诗

  • 草原
  •   1、《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2、《敕勒歌》

      南北·无名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3、《出塞作》

      唐·王维

      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

      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原好躲雕。

      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

      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雪嫖姚。

      4、《丰乐亭游春》

      宋·欧阳修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5、《塞上行》

      唐·鲍溶

      西风应时筋角坚,承露牧马水草冷。

      可怜黄河九曲尽,毡馆牢落胡无影。

      6、《边方春兴》

      唐·高骈

      草*青柳色浓,玉壶倾酒满金钟。

      笙歌嘹亮随风去,知尽关山第几重。

      7、《送别》

      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8、《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9、《初春小雨》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0、《立春偶成》

      宋·张轼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11、《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2、《北山》

      宋·王安石

    [阅读全文]...

2022-05-11 00:31:32
  • 草的古诗诗句

  • 草的古诗诗句

      在*时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草的古诗诗句,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春思》【唐】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春词》【唐】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春思》【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

      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2、《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春宿左省》【唐】杜甫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4、《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5、《相思》【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6、《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描写春天的诗句有很多,本文收集了关于春天的诗句。为您整理推荐的描写春天的诗句,欢迎参考阅读。

      1、“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出自唐朝诗人雍陶的古诗作品《访城西友人别墅》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澧水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

      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

      【译文】

      这首随笔式的小诗,写的是春郊访友的感受。作者从*常的题材中,发掘出不*常的情致;用新鲜的构思,揭示了村园**特有的美。作品本身就象诗中写到的枳树花,色彩淡素而又清香袭人,不失为一篇别具风姿的佳品。

      2、“若道春风不解意,何因吹送落花来”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戏题盘石》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可怜盘石临泉水,复有垂杨拂酒杯。

      若道春风不解意,何因吹送落花来。

      【译文】

      可爱的巨石大如*,下面濒临泉水。垂杨拂水,临泉举杯,是多么高雅的情趣。春风飞花低吟高唱,春风啊难道不解人意?如果说你不解人意的话,为什么又要吹送落花来。

    [阅读全文]...

2022-02-11 18:10:02
  • 古诗《草》教案

  • 古诗《草》教案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草》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谈话引出课题。

      1、教师手拿一棵小草提问:这是什么?你们知道它有什么特点吗?你对什么季节的草最感兴趣?为什么呢?

      2、今天我们来学*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所写的古诗《草》,看看诗中写了小草的什么特点?

      二、范读课文,学生领会。

      三、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借助拼音自己读课文。

      2、指名读(1)注意两个“一”的读法,前一个“一”读yí,后一个“一”读yì。(2)注意纠正错音。(3)注意读出节奏。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四、理解诗句,熟读成诵。

      1、放课件,整体感知诗的意境。

      先出现生长着茂盛野草的大草原。配音: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再出现草叶枯黄的秋景,在烈烈劲风中,野火燎原。最后展现春回大地,小草钻出灰烬,一派勃勃生机的画面。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谈谈对诗句的理解。

      3、全班交流,教师做重点指导。

      离离:形容野草茂盛的样子。

      岁:年。

      尽:完。

      生:生长。

      荣:茂盛。

      4、质疑问难,深入理解诗句。

      提问: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为什么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呢?

      议答:野火只能烧掉草的茎叶,草根理在泥土里,是烧不掉的,所以来年春天,草还会重新长出来,从而体会到野草旺盛的生命力。

      生:白居易为什么要写草呢?

      议答:白居易赞赏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告诉人们要学*草顽强的精神,不怕挫折。

      5、学生边想象诗意,边练*背诵。

      五、自学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自己分析字形。

      2、班内交流。

      3、指导书写。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字。

      2、朗诵古诗,熟读成诵。

      3、通过看图读诗,使学生体会到作者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过程:

      一、图画激趣,孕伏导入

      1、出示课件:以书上图画为基本,加上“古道”“荒城”和远行的人,再配以春风吹拂草地的动感,在学生眼前展现一幅生机盎然的草原美景图。

      2、在出示课件的同时,响起悠扬、凄婉的古筝曲,渲染草原的空旷和离别的愁绪。

      3、孩子们,用你们的心去静静地听,用你们的眼睛仔细地看,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

      4、给孩子们一分钟时间欣赏音乐和动画,放手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音画之中,像诗人一样,尽情地去感受、去体验。

      5、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什么?感受到什么?分层要求,孩子有哪一层能力就回答哪一层问题。

      6、学生自由表达,谈谈自己此时的感受。在孩子回答过中,相机引导孩子们赞叹草原的一碧千里、生机盎然;引导孩子观察图中主要人物的面部表情,感受送朋友时的离别愁绪。

      7、大家的耳朵会听,眼睛会看,小嘴会说。刚才你们这么多精彩的发言,老师可以用短短的40个字全说出来。课件上出示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

      想读这首诗吗?先要认识5个字宝宝。

      二、整体通读,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片,卡片外形像小草,指名认读。

      2、请自信、声音响亮、读音正确的孩子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生字。

    [阅读全文]...

2022-04-01 01:48:13
  • 关于草的古诗中的佳句90句

  • 经典
  • 带有草的古诗名句

      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2.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5.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

      6.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7.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陶渊明:《归园田居》)

      8.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韦应物:《滁州西涧》)

      9.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0.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阅读全文]...

2022-04-15 09:22:25
草书中的名草古诗 - 句子
草书中的名草古诗 - 语录
草书中的名草古诗 - 说说
草书中的名草古诗 - 名言
草书中的名草古诗 - 诗词
草书中的名草古诗 - 祝福
草书中的名草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