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爱晚亭的古诗

关于描写爱晚亭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描写爱晚亭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描写爱晚亭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描写爱晚亭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1) 语录(35k+) 说说(1) 名言(3k+) 诗词(120) 祝福(3k+) 心语(3)

  • 描写爱晚亭的诗句

  • 描写爱晚亭的诗句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诗句都很熟悉吧,诗句是组成诗词的、高度凝练的句子。那么什么样的.诗句才是好的诗句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描写爱晚亭的诗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首)

      此亭不与众亭同,昂立山中有虎风。

      宜在深秋寻梦色,潇潇诗意满枫红。

      (第二首)

      岳麓伸来手,楚天阔上居。

      峡云深翠滴,石径晚红舒。

      藉叶一番静,枉名百遍书。

      江山原霸业,乐者爱樵渔。

      (第三首)

      儿时吟爱晚,梦里漫山红。

      霜叶今不醉,溪亭意自浓。

      停车行古道,登岳沐唐风。

      饮过长沙水,悄摘几片枫。

      (第四首)

      忆曾登岳麓,兴在赏秋容。

      路出清风峡,声闻古寺钟。

      林亭怀小杜,行客惬幽踪。

      缱绻寒山晚,霜枫色染彤。

      (第五首)

      翼生亭角八銮风,览尽湘江气象雄。

      七彩峡林枫绣叶,几声鸣啭岳横空。

      骚人爱晚题佳句,伟哲求真绘碧穹。

      今日枝头燃似火,或凭先烈血流红。

      (第六首)

      登临爱晚赏春芳,兰涧清风草树香。

      去岁枫林输柳叶,今朝桃蕊染金光。

      纵然鬓角催华发,还是青山送夕阳。

      六十二年如梦过,欲招仙鹤见朱张。

      (第七首)

      初来爱晚亭,岳麓恰秋暝。

      树色燃丹桂,池波漾绿萍。

      锦鳞云水动,兰涧雨花泠。

      小憩怡神处,游踪入画屏。

      (第八首)

      倦客应歇爱晚亭,溪泉流尽雨中情。

      池塘长草连昨夜,桃柳成林慰远行。

      红叶相思秋且去,清风回梦月该逢。

      深山小径随缘走,看淡白云紫气升。

      (第九首)

      闲赋诗词登岳麓,青春早去问秋因。

      心鸣竹素枫衔翠,神驭山亭月吐津。

      真假常添灵圣彩,实虚不尽雾霞新。

      君皇百姓仙凡态,都是浮空一粒尘。

      (第十首)

      久慕长沙爱晚亭,琉璃翘角欲开屏。

      枫林木落霜丹叶,书院门生太白星。

      俯眺湘江秋水碧,坐闻麓寺暮钟泠。

      廊檐小杜诗篇在,远客柴车不敢停!

    [阅读全文]...

2022-01-02 04:53:21
  • 古诗独坐敬亭山

  • 小学
  • 古诗独坐敬亭山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独坐敬亭山,欢迎阅读与收藏。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译文及注释】

      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谁也不会觉得满足。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高大的敬亭山了。

      1、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元和郡县志》记载:“在宣城县北十里。山有万松亭、虎窥泉。”《江南通志》卷一六宁国府:“敬亭山在府城北十里。府志云:古名昭亭,东临宛、句二水,南俯城闉,烟市风帆,极目如画。”

      2、尽:没有了。

      3、孤云:陶渊明《咏贫士诗》中有“孤云独无依”的句子。朱谏注:“言我独坐之时,鸟飞云散,有若无情而不相亲者。独有敬亭之山,长相看而不相厌也。”

      4、独去闲:独去,独自去。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孤单的云彩飘来飘去。

      5、厌:满足。

      【赏析】

      前两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看似写眼前之景,其实,把伤心之感写尽了: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静,尽既有消失的意思,又有慢慢消失在天际的感觉。闲,主要是为了表达闲适的感情,是以孤云的.闲适衬托作者心境的闲适。这两个词对“独”有意境上的烘托作用。主要是为了写作者此刻独坐但情意悠然,很符合李白本人的仙道思想。

      因此,这两句是写“动”见“静”,以“动”衬“静”。这种“静”,正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能给读者以联想,并且暗示了诗人在敬亭山游览观望之久,勾画出他“独坐”出神的形象,为下联“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

      这两句的意象以“众星拱月”式并置,前句中心词“鸟”是中心意象,加上“飞”字形成一个复合意象,强化动态表现意义。“众鸟”原可以让读者联想到山中闲静宁谧的场景,群鸟儿在空山中婉转鸣啼,有一种格外的逸趣,而眼前,众鸟高飞,离人越来越远,“高”字起到一个拓展空间的作用,抬头仰望,空阔的蓝天上,鸟儿在远走高飞,直至看不见。一个“尽”字,增强了此句的表现力度,表现出李白此时的万般惆怅。后句“云”为中心词,与“去”复合,默默的云也在渐渐飘走。而云并非满天白云,原本就只是“孤云”无伴,偏偏还悠闲地慢慢地飘离。诗人以“闲”写出了孤云的状态,突出了离去的过程,让读者在品味孤云离去的状态时,感知诗人内心的不忍和无奈。

      “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薄云离散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静。它们都似乎有灵性,不愿与诗人为伴,远离诗人而去,只留下一个阔大茫茫的空间,诗人坐在这样的空间之中,更显孤独和渺小。其实,山林的鸟是飞不尽的,云也不会飘游到天外。在诗中,众鸟孤云都离诗人而去,这是诗人情感外射的结果,是诗人有意创造为表现自己的孤独情感的茫茫空间。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能给读者以联想:李白坐在那里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他眼看着众鸟、孤云渐渐飞去,众鸟和孤云都离开了敬亭山,只有他自己依旧坐在那里欣赏着它,勾画出他“独坐”出神的形象,为下联“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

      三、四两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用浪漫主义手法,将敬亭山人格化、个性化。尽管鸟飞云去,诗人仍没有回去,也不想回去,他久久地凝望着幽静秀丽的敬亭山,觉得敬亭山似乎也正含情脉脉地看着他自己。他们之间不必说什么话,已达到了感情上的交流。“相看两不厌”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深厚感情。“相”、“两”二字同义重复,把诗人与敬亭山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表现出强烈的感情。同时,“相看”也点出此时此刻唯有“山”和“我”的孤寂情景与“两”字相重,山与人的相依之情油然而生。结句中“只有”两字也是经过锤炼的,更突出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鸟飞云去对诗人来说不足挂齿。这两句诗所创造的意境仍然是“静”的,表面看来,是写了诗人与敬亭山相对而视,脉脉含情。实际上,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而他那横遭冷遇,寂寞凄凉的处境,也就在这静谧的场面中透露出来了。

      “众鸟”、“孤云”这种动的意象与“敬亭山”这种静的意象相反并置,时间和空间的维度里仅仅出现了量的变化,而心理的维度却产生着质的变化:有理想、有才能而在政治上遭受压抑的士大夫往往对“逝去”,对“消散”有着特殊的敏感,人事短暂,宇宙永恒,常常是他们不遇时发出的慨叹。诗人引恒久的山为知己,可能是“长安不得见”后,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方式了。就算长安招引他,他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随“众鸟高飞”而去。

      诗人笔下,不见敬亭山秀丽的山色、溪水、小桥,并非敬亭山无物可写,因为敬亭山“东临宛溪,南俯城闉,烟市风帆,极目如画”。从诗中来看,无从知晓诗人相对于山的位置,或许是在山顶,或许在空阔地带,然而这些都不重要了。这首诗的写作目的不是赞美景物或者借景抒情,而是借此地无言之景,抒内心无奈之情。诗人在被拟人化了的敬亭山中寻到慰藉,似乎少了一点孤独感。然而,恰恰在这里,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之情被表现得更加突出。人世间的深重的孤独之情,诗人人生悲剧的气氛充溢在整首诗中。全诗似乎全是景语,无一情语,然而,由于景是情所造,因而,虽句句是景,却句句是情,就像王夫之所说,是“情中景,景中情”。沈德潜在《唐诗别裁》评价说:“传独坐之神。”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李白政途失意后浪迹江湖中的某一年。詹锳《李白诗文系年》系此诗于天宝十二载(753年),并认为与《登敬亭山南望怀古赠窦主簿》为前后之作。天宝十二载,李白南下宣城。行前,有诗《寄从弟宣州长史昭》,其中说道:“尔佐宣城郡,守官清且闲。常夸云月好,邀我敬亭山。”自十年前放还出翰林,李白长期漂泊。长期的飘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然而傲岸倔强的性格仍一如既往。因怀才不遇一直抑郁不*。身心的疲惫,需要得到慰藉。这期间,他写了大量的借游仙、饮酒的方式排遣苦闷的诗,也写了许多寄情山水、倾诉内心情感的诗篇,《独坐敬亭山》即是其一。

      也有人提出不同看法,认为《独坐敬亭山》的写作年代值得商榷。这首诗写于何年,在李白留存的诗稿中并没有注明,而认为这首诗写于天宝十二载只是后人推测所得出的结论。这首诗或许不是作于天宝十二载,而是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的可能性更大。上元二年,李白已岁逾花甲,在经历了安史之乱后的漂泊流离,经历了蒙冤被囚禁的牢狱之灾,经历了带罪流放的屈辱之后,李白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来到宣城时,再也没有昔日友朋如云、迎来送往的场面了,再也没有北楼纵酒、敬亭论诗的潇洒了。他兀自一人步履蹒跚地爬上敬亭山,独坐许久,触景生情,十分伤感,孤独凄凉袭上心头,情不自禁地吟下了《独坐敬亭山》这首千古绝唱。这比较符合李白创作此诗的时空背景。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

    [阅读全文]...

2022-06-21 21:03:30
  • 独坐敬亭山古诗

  • 写作
  • 独坐敬亭山古诗

      在日常学*、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独坐敬亭山古诗,欢迎阅读与收藏。


      独坐敬亭山

      唐 ·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译文

      群鸟高飞无影无踪,孤云独去自在悠闲。

      你看我,我看你,彼此之间两不相厌,只有我和眼前的敬亭山了。

      赏析

      敬亭山在现在的安徽省宣城市,古代叫做宣州。这首五言绝句是李白离开长安后在宣州秋游时所写。经过了长达十年的漫游,过着长期飘泊的生活,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然而孤傲倔强的性格依旧。此诗正是作者带着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与寂寞的感情,到大自然怀抱中寻求安慰的生活写照。

      前两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表面上是写所见之景,其实是把作者的孤独之感写尽了: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辽阔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不愿和诗人在一起,只留下他自己。

      通过这两句我们可以看出,李白坐在那里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他眼看着众鸟、孤云渐渐飞去,都离开了敬亭山,只有自己依旧坐在那里欣赏着它,勾画出他“独坐”出神的形象,为下句的“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

      三、四两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用浪漫主义手法,将敬亭山看作一个人。尽管鸟和云都飞去了,诗人却没有回去,也不想回去,他久久地凝望着幽静秀丽的敬亭山,觉得敬亭山似乎也正含情脉脉地看着自己。他们之间不必说什么话,已达到了感情上的交流,表达了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从诗句的表面看来,是写了诗人与敬亭山的感情。实际上,诗人越是写山的“有情”,越是表现出人的'“无情”。从而将自己因怀才不遇而孤独与寂寞,到大自然怀抱中寻求安慰的生活写照描绘的淋漓尽致。

      作者介绍

      这首诗的作者是我们最熟悉的唐朝诗人李白,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他性格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欢结交朋友,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后人常把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或者“大李杜”。

      《独坐敬亭山》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绝,是诗人表现自己精神世界的佳作。此诗表面是写独游敬亭山的情趣,而其深含之意则是诗人生命历程中旷世的孤独感。

      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构思,赋予山水景物以生命,将敬亭山拟人化,写得十分生动。作者写的是自己的孤独和自己的怀才不遇,但更是自己的坚定,在大自然中寻求安慰和寄托。

      扩展资料: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表达了作者闲适的感情,是以孤云的闲适衬托作者心境的闲适。这两个词对“独”有意境上的烘托作用。

      诗人以“闲”写出了孤云的状态,突出了离去的过程,让读者在品味孤云离去的状态时,感知诗人内心的不忍和无奈。这两句是写“动”见“静”,以“动”衬“静”。这种“静”,正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

      这首诗的写作目的不是赞美景物,而是借景抒情,借此地无言之景,抒内心无奈之情。诗人在被拟人化了的敬亭山中寻到慰藉,似乎少了一点孤独感。然而,恰恰在这里,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之情被表现得更加突出。

    [阅读全文]...

2022-05-16 23:26:02
  • 谢亭送别古诗赏析

  • 送别,文学
  • 谢亭送别古诗赏析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谢亭送别古诗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

      谢亭送别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赏析】

      《谢亭送别》是唐代诗人许浑所作。主要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惆怅。诗歌以描写景色作为反衬的手法表达情感。

      这是许浑在宣城送别友人后写的一首诗。谢亭,又叫谢公亭,在宣城北面,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他曾在这里送别朋友范云,后来谢亭就成为宣城著名的送别之地。李白《谢公亭》诗说:“谢亭离别处,风景每生愁。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反复不断的离别,使优美的谢亭风景也染上一层离愁了。

      第一句写友人乘舟离去。古代有唱歌送行的*俗。“劳歌”,原本指在劳劳亭(旧址在今南京市南面,也是一个著名的送别之地)送客时唱的歌,后来遂成为送别歌的代称。劳歌一曲,缆解舟行,从送别者眼中写出一种匆遽而无奈的情景气氛。

      第二句写友人乘舟出发后所见江上景色。时值深秋,*青山,霜林尽染,满目红叶丹枫,映衬着一江碧绿的秋水,显得色彩格外鲜艳。这明丽之景乍看似与别离之情不大协调,实际上前者恰恰是对后者的有力反衬。景色越美,越显出欢聚的可恋,别离的难堪,大好秋光反倒成为添愁增恨的因素了。江淹《别赋》说:“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借美好的春色反衬别离之悲,与此同一机杼。这也正是王夫之所揭示的:“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姜斋诗话》)的艺术辩证法。

      这一句并没有直接写到友人的行舟。但通过“水急流”的刻画,舟行的迅疾读者可以想见,诗人目送行舟穿行于夹岸青山红叶的江面上的情景也生动地表现了出来。“急”字暗透出送行者“流水何太急”的心理状态,也使整个诗句所表现的意境带有一点逼仄忧伤、骚屑不宁的意味。这和诗人当时那种并不和谐安闲的心境是相一致的`。

      诗的前后联之间有一个较长的时间间隔。朋友乘舟走远后,诗人并没有离开送别的谢亭,而是在原地小憩了一会。别前喝了点酒,微有醉意,朋友走后,心绪不佳,竟不胜酒力睡着了。一觉醒来,已是薄暮时分。天色变了,下起了雨,四望一片迷蒙。眼前的江面,*的青山红叶都已经笼罩在蒙蒙雨雾和沉沉暮色之中。而朋友的船,此刻更不知道随着急流驶到云山雾嶂之外的什么地方去了。暮色的苍茫黯淡,风雨的迷蒙凄清,酒醒后的朦胧,追忆别时情景所感到的怅惘空虚,使诗人此刻的情怀特别凄黯孤寂,感到无法承受这种环境气氛的包围,于是默默无言地独自从风雨笼罩的西楼上走了下来。(西楼即指送别的谢亭,古代诗词中“南浦”、“西楼”都常指送别之处。)

      第三句极写别后酒醒的怅惘空寂,第四句却并不接着直抒离愁,而是宕开写景。但由于这景物所特具的凄黯迷茫色彩与诗人当时的心境正相契合,因此读者完全可以从中感受到诗人的萧瑟凄清情怀。这样借景寓情,以景结情,比起直抒别情的难堪来,不但更富含蕴,更有感染力,而且使结尾别具一种不言而神伤的情韵。

      这首诗前后两联分别由两个不同时间和色调的场景组成。前联以青山红叶的明丽景色反衬别绪,后联以风雨凄其的黯淡景色正衬离情,笔法富于变化。而一、三两句分别点出舟发与人远,二、四两句纯用景物烘托渲染,则又异中有同,使全篇在变化中显出统一。

    [阅读全文]...

2022-05-23 22:22:59
  • 古诗独坐敬亭山的诗句

  • 经典
  • 独坐敬亭山 古诗

    1、译文  鸟儿们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意留下,慢慢向远去。

    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谁也不会觉得满足。

    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高大的敬亭山了。

      2、原文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3、注释  ⑴尽:没有了。

      ⑵孤云:陶渊明《咏贫士诗》中有“孤云独无依”的句子。

    朱谏注:“言我独坐之时,鸟飞云散,有若无情而不相亲者。

    独有敬亭之山,长相看而不相厌也。

    ” 独去闲:独去,独自去。

    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

    孤单的云彩飘来飘去。

      ⑶两不厌:指诗人和敬亭山而言。

      ⑷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

      4、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自称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西域碎叶(唐时属安西都护府,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

    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

    少年即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并好行侠。

    独坐敬亭山【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译文 注释群鸟高飞无影无踪,孤云独去自在悠闲。

    你看我,我看你,彼此之间两不相厌,只有我和眼前的敬亭山了。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1、《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2、《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

    4、《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5、《终南别业》唐·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6、《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7、《终南山》唐·王维太乙*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8、《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9、《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孟浩然八月湖水*,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阅读全文]...

2021-12-11 15:48:07
  • 写关于亭子的古诗

  • 写关于亭子的古诗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写关于亭子的古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高亭

      【唐】白居易

      亭脊太高君莫拆,东家留取当西山。

      好看落日斜衔处,一片春岚映半环。

      2、江亭夕望

      【唐】白居易

      凭高望远思悠哉,晚上江亭夜未回。

      日欲没时红浪沸,月初生处白烟开。

      辞枝雪蕊将春去,满镊霜毛送老来。

      争敢三年作归计,心知不及贾生才。

      3、曲江亭晚望

      【唐】白居易

      曲江岸北凭栏干,水面阴生日脚残。

      尘路行多绿袍故,风亭立久白须寒。

      诗成暗著闲心记,山好遥偷病眼看。

      不被马前提省印,何人信道是郎官?

      4、新涧亭

      【唐】白居易

      烟萝初合涧新开,闲上西亭日几回?

      老病归山应未得,且移泉石就身来。

      5、暮春日宴溪亭

      【唐】成彦雄

      寒食寻芳游不足,溪亭还醉绿杨烟。

      谁家花落临流树,数片残红到槛前。

      6、苏溪亭

      【唐】戴叔伦

      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7、章梓州水亭

      【唐】杜甫

      城晚通云雾,亭深到芰荷。吏人桥外少,秋水*边多。

      *属淮王至,高门蓟子过。荆州爱山简,吾醉亦长歌。

      8、灞陵亭

      【唐】高蟾

      一条归梦朱弦直,一片离心白羽轻。

      明日灞陵新霁后,马头烟树绿相迎。

      9、南亭

      【唐】韩偓

      每日在南亭,南亭似僧院。人语静先闻,鸟啼深不见。

      松瘦石棱棱,山光溪淀淀。堑蔓坠长茸,岛花垂小蒨。

      行簪隐士冠,卧读先贤传。更有兴来时,取琴弹一遍。

      10、颍亭

      【唐】韩琮

      颍上新亭瞰一川,几重旧址敞幽关。寒声北下当轩水,

      翠影西来扑槛山。远目静随孤鹤去,高情常共白云闲。

      知君久负巢由志,早晚相忘寂寞间。

      11、津亭

      【唐】胡宿

      津亭欲阕戒棠舟,五两风来不暂留。

    [阅读全文]...

2022-03-17 04:55:39
  • 敬亭山古诗李白(独坐敬亭山的意思全解)

  • 李白
  •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敬亭山在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宣州是六朝以来江南名郡,大诗人如谢灵运、谢朓等曾在这里做过太守。李白一生凡七游宣城,这首五绝作于天宝十二载(753)秋游宣州时,距他被迫于天宝三载离开长安已有整整十年时间了。长期飘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此诗写独坐敬亭山时的情趣,正是诗人带着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与寂寞的感情,到大自然怀抱中寻求安慰的生活写照。

    前二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看似写眼前之景,其实,把孤独之感写尽了: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静。因此,这两句是写“动”见“静”,以“动”衬“静”。这种“静”,正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能给读者以联想,并且暗示了诗人在敬亭山游览观望之久,勾画出他“独坐”出神的形象,为下联“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

    诗的下半运用拟人手法写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鸟飞云去之后,静悄悄地只剩下诗人和敬亭山了。诗人凝视着秀丽的敬亭山,而敬亭山似乎也在一动不动地看着诗人。这使诗人很动情—世界上大概只有它还愿和我作伴吧?“相看两不厌”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深厚感情。“相”“两”二字同义重复,把诗人与敬亭山紧紧地联在一起,表现出强烈的感情。结句中“只有”两字也是经过锤炼的,更突出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鸟飞云去又何足挂齿!这两句诗所创造的意境仍然是“静”的,表面看来,是写了诗人与敬亭山相对而视,脉脉含情。实际上,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而他那横遭冷遇,寂寞凄凉的处境,也就在这静谧的场面中透露出来了。

    “静”是全诗的血脉。这首*淡恬静的诗之所以如此动人,就在于诗人的思想感情与自然景物的高度融合而创造出来的“寂静”的境界,无怪乎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要夸这首诗是“传‘独坐’之神”了。

    [阅读全文]...

2022-07-22 18:36:13
  • 题乌江亭杜牧翻译(题乌江亭古诗带拼音)

  • 杜牧《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首先请你不假思索地回答两个问题:

    1)目的和手段哪个更重要?

    2)如果只能二选一,那么你愿意做一个高贵的失败者,还是做一个不要脸的成功人士?

    在今天这样一个*民时代,我相信有很多人即便嘴上说手段更重要,但心里也会倾向于目的;即便嘴上说不介意高贵地失败,但心里还是羡慕那些凭着卑鄙伎俩赢得成功的人,反正成功之后会有足够的能力把自己的黑历史洗白。

    1. 底线决定成败

    乌江亭在今天的安徽乌江浦,传说是项羽兵败自刎的地方。

    楚汉相争的最后关头,项羽被困垓下,在四面楚歌中带着仅余的八百多名骑兵突围,一路斩将夺旗,跑到乌江岸边的时候,身边只剩下二十多人。

    乌江亭长早早准备好渡船,对项羽说:“江东虽小,毕竟也有幅员千里,人口几十万,您回到江东也足以称王。现在在这里,只有我手上有船,您只要上了船,汉军就算追过来也没办法渡江。”

    但项羽笑一笑,拒绝道:“这是上天要让我死,我又何必渡江呢?况且当初我带领八千名江东子弟渡江西征,如今如果我只身回到江东,就算江东父老对我有感情拥戴我为王,我又有何面目去见他们呢?就算他们什么话都不说,我也抹不去心里的愧疚。”

    这段对话是司马迁写在《史记·项羽本纪》里的,活灵活现。就这样,项羽带着最后的二十几名兄弟下马步行,和汉军短兵相接,重伤之下自刎而死

    这一段惨烈的历史让*反复写诗吟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度。

    在杜牧看来,胜败乃兵家常事,总会受偶然性因素的影响。既然如此,男子汉就不应该计较一时一地的胜败得失。就算败了,正确的做法是“包羞忍耻”,不要让愧疚感和羞耻心压倒理性和勇气,何况在大后方的根据地还有那么多的青年才俊可以为自己所用。

    如果项羽听从了乌江亭长的劝告上船渡江,将来很难说不会卷土重来,洗刷垓下一战的耻辱。创业这种大事,最需要的就是百折不挠的精神。

    换句话说,项羽这一仗虽然败得很惨,但还远没到把老本输光的地步,只要保持赌局不散,永远都还有翻盘的机会。

    话虽然在理,但我们很熟悉的诗里,李清照的一首《夏日绝句》讲出了相反的意见: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在李清照看来,项羽正因为不肯渡江,有这种铮铮铁骨在,才成为了令人尊重的人杰和鬼雄。如果他渡了江,那就不再值得尊重了。

    两首诗貌似都有道理,那么项羽到底该不该渡过乌江呢?这是一个很经典的道德困境。

    我们不妨试想一下,如果换做刘邦,会不会渡江呢?答案是非常肯定的。他不但会渡江,还会把跟随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全部抛弃在岸上甚至抛进江里,只求小船可以减重,逃命能逃得快些。

    这种事刘邦真的做过,他在逃命的时候为了给车子减重,三番五次把亲生的一对小儿女推到车下。是驾车的人看不惯,又三番五次停下车把小孩子抱上来,最后几乎要和刘邦翻脸,这才保住了孩子。刘邦虽然气不过,但为了逃命,毕竟不敢得罪驾车的人。

    2. 不同时局下的不同解

    楚汉相争,项羽是楚国贵族后裔,从小接受贵族式的教育;刘邦却是*民出身,参加公*,入职做了秦朝的基层管理干部,以流氓无赖的作风闻名乡里。

    当两个人都成了创业家,还在同一个市场上竞争的时候,输赢的关键就是拼人品。

    所谓拼人品,不是拼谁的人品更好;恰恰相反,谁的人品更差、底线更低,谁的赢面就更大。于是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刘邦从来不在乎撕毁盟约、背信弃义,也不在乎父母妻儿的死活,更不信任身边出生入死的战友,待人接物也缺乏最基本的尊重和礼数。

    你也许不能理解这样一位领袖怎么可能赢得支持,又怎么可能取得成功。但刘邦的无赖嘴脸自带一种领袖魅力,封官许愿给好处也从来都不含糊,反正等将来局面稳定下来,这些好处都还可以慢慢夺回来。

    刘邦对秦朝也没有任何的深仇大恨,他甚至是这个新兴王朝的既得利益者,所以他的目的比项羽单纯很多,心里只有创业这一个目标。目标既然单一,所有手段自然都是为了这个一个目标服务;对秦朝既然没有仇恨,做决策自然也就不容易被感情蒙蔽。

    项羽却背负着国仇家恨,颠覆秦朝对他来说既是创业,同样也是复仇。两个目标有时候会发生冲突,怎样才是正确的抉择往往说不清楚,也往往会顾此失彼。

    在项羽那里,复仇是最高尚的事业,创业只是复仇的副产品。但在刘邦那里,创业才是唯一的目标,复仇只是跟着大家一起喊出来的一句口号。

    复仇是为了“义”,创业是为了“利”,到底应该重义轻利还是应该重利轻义?

    在项羽那里,既然完成了覆灭秦朝的大业,“义”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接下来的楚汉相争无非是利益之争,不足以在一颗高贵的心灵里激发出百折不挠的耐受力。在乌江岸边保持尊严地战死,也不算什么不能接受的结局。

    所以诗人们对项羽总是寄予更多的同情,还用各种话来挖苦刘邦这位成功人士。在这样的背景下,杜牧这首《题乌江亭》就显得格外标新立异,很让人看不惯。有人批评杜牧为翻案而翻案,只是博人眼球罢了。

    但是,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杜牧的翻案当然也有着当代史视角之下的理由。

    当时的唐朝已经因为安史之乱的后遗症变得不大稳固了,内有宦官专权,外有藩镇割据,中央朝廷的任何一次反抗几乎都以失败告终。所以,对自己的政治能力和军事才华非常自负的杜牧,当然更会看重百折不饶的精神。

    同样道理,李清照那首《夏日绝句》也是为时事而发的:那正是北宋和南宋之交,金兵南下,宋朝君臣仓皇南渡,因此宁死也“不肯过江东”的项羽形象就显得尤其高大,也反衬出宋朝君臣格外的猥琐。

    杜牧的诗在后世不断引起回应,最著名的例子,有北宋王安石的《乌江亭》: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王安石对杜牧的翻案文章再做了一次翻案,认为江东子弟疲于征战,已经不愿意再为项羽卖命了。

    更加令人伤感的是明末清初之际张煌言的一首《过乌江》:

    旌旗垓下亦堪翻,战士其如忆故园。

    纵向江东收烬去,应无子弟到中原

    张煌言是一位反清复明的义士,在接连败北的遭遇里产生出刻骨的绝望。他在追问自己:项羽旗下的战士们真的思念家乡吗?沦陷在清朝统治之下的大明子民真的怀念明朝吗?

    项羽就算渡过乌江,怕也没有江东子弟愿意追随他了,就像自己打起反清复明的义旗,竟然没有几个人真的追随自己一样。

    高贵的操守只存在于遥远的历史和古代圣贤留下的书本里。而那些熟读历史书和圣贤书的当代精英,早已经在心底最深处主动发生了知与行的分裂,变成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高贵的死亡不但得不到呼应,甚至得不到同情。

    总结

    [阅读全文]...

2022-02-10 23:07:28
  • 初晴游沧浪亭古诗赏析(初晴游沧浪亭古诗翻译)

  • 教科书式品鉴诗词·第481首古诗词

    纯音乐-钱塘湖春行来自唐诗宋词品鉴00:0000:50

    《初晴游沧浪亭》苏舜钦

    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

    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

    古诗今译:

    池塘水涨了起来,是因为昨夜的春雨一直下到天明;春云轻柔,仍有浓厚的云块遮掩天空,阳光偶有射下,时晴时阴,但天气已经渐暖。

    帘内无人,阳光透过稀疏的帘孔,并不怎么强烈,花丛、竹林经过夜雨洗涤,一片寂静,不时从中传出几声小鸟的对鸣声。

    注释解说:

    ⑴沧浪亭:在今江苏苏州城南三元坊附*,原为五代时吴越国广陵王钱镠的花园。五代末此处为吴军节度使孙承祐的别墅。北宋庆历年间为诗人苏舜钦购得,在园内建沧浪亭,后以亭名为园名。后代人在它的遗址上修建了大云庵。春水:春天的河水。⑵连明:直至天明。⑶娇云:彩云,又云的美称。弄:吴越方言,作的意思。阴晴:时阴时晴。⑷帘虚:帘内无人。日薄:日色暗淡。

    品鉴鉴赏:

    首句“夜雨连明春水生”,写诗人目睹池内陡添春水,因而忆及昨夜好一阵春雨。诗由“春水生”带出“夜雨连明”,意在说明雨下得久,而且雨势不小,好为下写“初晴”之景作张本。正因昨夜雨久,虽然今日天已放清,空气中湿度依然很大,天上浓密的云块尚未消散,阴天迹象明显;但毕竟雨停了,阳光从云缝里斜射下来,连轻柔的春云也带上了暖意,天正由阴转晴。以上就是诗中“娇云浓暖弄阴晴”所提供的意境。诗抓住雨后春云的特征来写天气,取材典型。

    第三句“帘虚日薄花竹静”写阳光透过稀疏的帘孔,并不怎么强烈;山上花竹,经过夜雨洗涤,枝叶上雨珠犹在,静静地伫立在那里。如果说这句是直接写静,束句“时有乳鸠相对鸣”则是借声响来突出静,收到的是“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的艺术效果。显然,诗中写由春景构成的幽静境界和题中“初晴”二字扣得很紧。乍看,题中“游”字似乎在诗中没有着落,但从诗中诸种景象的次第出现,就不难表现出诗人在漫游时观春水、望春云、注目帘上日色、端详杂花修竹、细听乳鸠对鸣的神态。诗中有景,而人在景中,只不过诗人没有像韦应物那样明说自己“景煦听禽响,雨余看柳重”(《春游南亭》)而已。

    诗人喜爱这“初晴”时的幽静境界是有缘由的。他以迁客身份退居苏州,内心愁怨很深。在他看来,最能寄托忧思的莫过于沧浪亭的一片静境,所谓“静中情味世无双”(《沧浪静吟》)。他所讲的“静中清味”,无非是自己在静谧境界中感受到的远祸而自得的生活情趣,即他说的“迹与豺狼远,心随鱼鸟闲气(《沧浪亭》)。其实他何曾自得闲适,在同诗中,他在那里曼声低吟“修竹慰愁颜”可见诗人在亥初晴游沧浪亭争中明写“静中物象”,暗写流连其中的情景,表现的仍然是他难以*静的情怀。胡仔说苏舜钦“真能道幽独闲放之趣”(《苕澳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二),此诗可为一例。

    作者简介:

    苏舜钦(1008—1048年),宋诗人。字子美,号沧浪翁,参知政事苏易简之孙。绵州盐泉(今四川绵阳东)人,迁居开封。景佑进士。曾任大理评事。庆历中,范仲淹荐为集贤校理、监进奏院。岳父同*章事兼枢密使杜衍,支持范仲淹改革,他遭反对派倾陷,被勤除名,退居苏州沧浪亭,以诗文寄托愤懑。诗与梅尧臣齐名,风格豪健。文多论政之作,辞气慷慨激切。又工书法。

    [阅读全文]...

2022-07-24 21:35:38
  • 李白古诗《劳劳亭》翻译赏析

  • 李白
  •   《劳劳亭》

      

      天下伤心处, 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 不遣柳条青。

      注释:

      劳劳亭,三国时期东吴时建,位于南京,是古时送别之所。又叫“临沧观”、“望远楼”,位于新亭之南。 在古汉语中,劳劳表示非常忧伤。我国成语中,就有“劳燕分飞”之说。

      译文:

      天下最伤心的地方,就是送客的劳劳亭了。春风也知道人间离别的痛苦,所以不吹拂柳条,不使它变青。

      【赏析】:

      劳劳亭,三国吴时建,故址在今南京市区南,是古时送别之所。李白写这首绝句时,春风初到,柳条未青,应当是早春时节。不过,诗人要写的并非这座古亭的春光,只是因地起意,借景抒情,以亭为题来表达人间的离别之苦。

      诗的前两句“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以极其洗炼的笔墨,高度概括的手法,破题而入,直点题旨。就句意而言,这两句就是屈原《九歌。少司命》所说的“悲莫悲兮生别离”和江淹《别赋》所说的“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但诗人既以亭为题,就超越一步,透过一层,不说天下伤心事是离别,只说天下伤心处是离亭。这样直中见曲,越过了离别之事来写离别之地,越过了送别之人来写送客之亭,立言就更高妙,运思就更超脱,而读者自会因地及事,由亭及人。

      不过,这首诗的得力之处,还不是上面这两句,而是它的后两句。在上两句诗里,诗人为了有力地展示主题,极言离别之苦,已经把诗意推到了高峰,似乎再没有什么话好讲,没有进一步盘旋的余地了。如果后两句只就上两句*铺直叙地加以引伸,全诗将纤弱无力,索然寡味。而诗人才思所至,就亭外柳条未青之景,陡然转过笔锋,以“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这样两句,另翻新意,振起全篇。

      这一出人意表的神来之笔,出自诗人的丰富联想。《文心雕龙。物色篇》说:“诗人感物,联类不穷。”诗思往往是与联想俱来的。诗人在构思时要善于由甲及乙,由乙及丙。联类越广,转折和层次越多,诗篇就越有深度,也越耐人寻味。古时有折柳送别的*俗,所以一些诗人写离别时常想到杨柳,在杨柳上做文章。例如的《送别》:“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就是从杨柳生意,构思也很深曲;但就诗人的联想而言,只不过把送别与杨柳这两件本来有联系的事物联在了一起,而在诗中虽然说到杨柳是“东风树”,却没有把送别一事与东风相联。李白的这两句诗却不仅因送别想到折柳,更因杨柳想到柳眼拖青要靠春风吹拂,从而把离别与春风这两件本来毫不相干的事物联在一起了。如果说王诗的联想还是直接的,那么,李诗的联想则是间接的,其联想之翼就飞得更远了。

      应当说,中,从送别写到折柳,再从杨柳写到春风的诗,并非绝无仅有。杨巨源的《折杨柳》:“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憔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写得也具见巧思,但与李白的这两句诗相比,显得巧而不奇,而李白则是把联想与奇想结合为一的。诗人因送别时柳条未青、无枝可折而生奇想,想到这是春风故意不吹到柳条,故意不让它发青,而春风之所以不让柳条发青,是因为深知离别之苦,不忍看到人间折柳送别的场面。从诗人的构思说,这是联想兼奇想;而如果从艺术手法来说,这是托物言情,移情于景,把本来无知无情的春风写得有知有情,使它与相别之人同具惜别、伤别之心,从而化物为我,使它成了诗人的感情化身。李锳在《诗法易简录》中赞美这两句诗“奇警无伦”,指出其“妙在‘知’字、‘不遣’字”,正是一语中的的评论。

      与李白的这首诗异曲同工、相映成趣的有的《离亭赋得折杨柳》诗的第一首:“暂凭樽酒送无憀,莫损愁眉与细腰。人世死前惟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对照之下,两诗都以离亭为题,都是从离别想到杨柳,从杨柳想到春风,也都把春风写得深知离别之苦,对人间的离别满怀同情。但两诗的出发点相同,而结论却完全相反:李白设想春风因不愿见到折柳送别的场面,而不让柳条发青;李商隐却设想春风为了让人们在临别之时从折柳相赠中表达一片情意,得到一点慰藉,而不惜柳条被人攀折。这说明,同一题材,可以有各种不同的构思,不同的写法。诗人的想象是可以自由飞翔的,而想象的天地又是无限广阔的。

    [李白古诗《劳劳亭》翻译赏析]

    [阅读全文]...

2022-04-02 12:34:00
描写爱晚亭的古诗 - 句子
描写爱晚亭的古诗 - 语录
描写爱晚亭的古诗 - 说说
描写爱晚亭的古诗 - 名言
描写爱晚亭的古诗 - 诗词
描写爱晚亭的古诗 - 祝福
描写爱晚亭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