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关于助人的古诗大全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助人的古诗大全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助人的古诗大全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关于助人的古诗大全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孤独无助的古诗句
1、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2、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3、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4、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5、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6、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7、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8、难言处,良窗淡月,疏影尚风流。
9、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10、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1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
12、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13、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14、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15、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
16、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17、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18、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19、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20、穷尽孤独心呐喊,犹入地府失晨昏!
21、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22、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23、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24、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25、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26、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27、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28、*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9、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
得张助甫凉州书以二诗见寄时助甫已移江左二首 其一
欧大任〔明代〕
岁入飞黄净虏尘,上书归似玉门人。边歌醉学伊州曲,河水寒流积石春。
尚有公车留倦客,只今开府用词臣。江南渐*渔樵地,嬴得相逢白发新。
得张助甫凉州书以二诗见寄时助甫已移江左二首 其二
欧大任〔明代〕
苜蓿成花酒作泉,龙沙何似鹭洲前。繁钦赋忆天山夜,王粲军还邺下年。
望阙星光回睥睨,渡江秋色满櫜鞬。知君不浅南楼兴,早晚烟波系客船。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先秦〕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南侍御以石相赠,助成水声,因以绝句谢之
白居易〔唐代〕
泉石磷磷声似琴,闲眠静听洗尘心。
莫轻两片青苔石,一夜潺湲直万金。
黄鹄楼歌送独孤助
顾况〔唐代〕
故人西去黄鹄楼,西江之水上天流,黄鹄杳杳江悠悠。
黄鹄徘徊故人别,离壶酒尽清丝绝。绿屿没馀烟,
白沙连晓月。
软翻鞋 谢人助缘
王处一〔金朝〕
清信出宽怀。都莫乱参猜。累蒙施惠宴重开。又无百回奉,相酬赛,春深去,夏归来。斋会好编排。增福更消灾。始终如一不生乖。守无为清净,真功满,离尘世,赴蓬莱。
附:李助为章武赋
李助〔唐代〕
石沈辽海阔,剑别楚天长。会合知无日,离心满夕阳。
次韵答王敬助 其一
王冕〔元代〕
小隐水南村,喧哗不到门。无言及名利,适意在田园。春雨桑麻长,秋风果蔬繁。生涯有如此,何用觅桃源?
寓意十首次敬助韵 其六
王冕〔元代〕
圣贤不浪出,处士匪怀居。孔明是何人?高卧南阳庐。躬耕良自苦,待时故踌蹰。所为梁父吟,岂比封禅书?
寓意十首次敬助韵 其十
王冕〔元代〕
太行本无险,黄河谅非深。堂堂大丈夫,耻为游子吟。俯仰宇宙间,宁无圣贤心。何当五弦奏?南风听遗音。
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韩非子·大体》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一节》
同恶相助,同好相留,同情相成,同欲相趋,同利相死。——《史记七十列传·吴王濞列传》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孟子及其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一节》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及其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荒烟凉雨助人悲,泪染衣襟不自知。——王安石《送和甫至龙安微雨》
众人助之以力,*者结之以成,远者誉之以名,尊者载之以势。——《韩非子·功名》
野童扶醉舞,山鸟助酣歌。——孟浩然《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 / 浮舟过滕逸人别业》
人之所助者,信也。——《易传·系辞传上·第十二章》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曹雪芹《代别离·秋窗风雨夕》
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墨子·10章 尚贤(下)》
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三节》
故古之能致功名者,众人助之以力,*者结之以成,远者誉之以名,尊者载之以势。——《韩非子·功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孟子及其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佚名《揠苗助长》
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元稹《桃花》
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先秦诸子《诸子喻山水》
弱者仁之助也,强者怨之归也。——《后汉书·列传·吴盖陈臧列传》
云笼月,风弄铁,两般儿助人凄切。——马致远《寿阳曲·云笼月》
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小窗幽记·集灵篇》
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易传·系辞传上·第十二章》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孟子及其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佚名《赵威后问齐使》
天之所助,虽小必大;天之所违,虽成必败——《管子·形势》
风助群鹰击,云随万马来。——屈大均《云州秋望》
北山种了种南山,相助力耕岂有偏。——王禹偁《畲田词五首·其四》
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苏轼《六幺令·天中节》
孝道当竭力,忠勇表丹诚;兄弟互相助,慈悲无过境。——范仲淹《范文正公家训百字铭》
更那堪几处,金戈铁马,把凄凉助。——纳兰性德《水龙吟·再送荪友南还》
叶开随足影,花多助重条。——阴铿《雪里梅花诗》
载输尔载,将伯助予!——佚名《正月》
助秋风雨来何速?——曹雪芹《代别离·秋窗风雨夕》
绸缪主中馈,奉礼助蒸尝。——张衡《同声歌》
多肉更怜卿八足,助情谁劝我千觞。——曹雪芹《螃蟹咏》
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曹雪芹《香菱咏月·其一》
助我者少,啖瓜者多。——佚名《孤儿行》
按剑赫凭怒,风雷助号呼。——柳宗元《咏荆轲》
虽非助帝功,其乐莫可涯。——李清照《晓梦》
鬼神来助,梦嘉祥。——柳宗元《唐铙歌鼓吹曲十二首·其四》
爱莫助之。——佚名《烝民》
助雠抗有德,惟人之灾。——柳宗元《唐铙歌鼓吹曲·河右*》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佚名《揠苗助长》
劝渔家,共樵家,从今莫讲贤愚话,得道多助失道寡。——陈草庵《中吕·山坡羊》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佚名《孔雀东南飞 /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下虽有逆行之臣,必无响应之助。——贾谊《过秦论》
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韩愈《进学解》
南顿张助于田中植禾,见李核,欲持去,顾见空桑中有土,因植种,以余浆灌溉,后人见桑中复生李,转相告语。——佚名《桑中生李》
贫穷患难,亲戚相救;婚姻死丧,邻里相助。
雨的古诗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雨的.古诗,欢迎大家分享!
1、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2、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宋.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
4、忽闻疏雨打新荷,有梦都惊破。———(元·盍西村《越调小桃红·临川八景·荷塘雨声》)
5、宋李清照的《声声慢》下阙:……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6、宋贺铸《青玉案》下阙:……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7、月胧胧,一树梨花细雨中。———(宋·陈克《豆叶黄》)
8、腾云似涌烟,密雨如散丝。———(晋.张协《杂诗十首》)
9、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宋·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10、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11、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之一)
12、涧底松摇千尺雨,庭中竹撼一窗秋。———(唐.杜荀鹤《夏日留题张山人林亭》)
13、宋王灼《减字木兰花》:飞霞半缕,收尽天风和雨。
14、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15、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绿。———五代前蜀·韦庄《谒金门》)
16、宋吕渭老《一落索》:秋风有意染黄花,下几点凄凉雨。
17、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唐.刘长卿《别严士元》)
18、柳枝经雨重,松色带烟深。———(唐.张谓《郡南亭子宴》)
19、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诗.郑风.风雨》)
20、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唐.许浑《咸阳城东楼》)
21、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唐.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22、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元.虞集《听雨》)
23、残虹收度雨,缺岸上新流。———(《南朝陈.张正见《后湖泛舟》》
24、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5、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宋.陈与义《春寒》)
26、雷声千嶂落,雨色万峰来。———(明.李攀龙《广阳山道中》)
27、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8、宋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呤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生。
29、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30、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伶仃洋》
31、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唐.杜甫《水槛遣心二首》之一)
32、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唐.杜枚《秋思》)
33、小楼忽洒夜窗声,卧听潇潇还淅淅,湿了清明。———(清·郑燮《浪淘沙·暮春》)
34、元人贯云石的《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35、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宋·秦观《好事*·梦中作》)
36、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宋.欧阳修《田家》)
37、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38、一雁下投天尽处,万山浮动雨来初。———(清.查慎行《登宝婺楼》)
39、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花。———(宋.赵师秀《有约》)
40、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宋.徐俯《春游湖》)
41、五代南唐李璟的《浣溪沙》下阙: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接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莫,接天流。
42、风如拔山努,雨如决河倾。———(宋.陆游《大风雨中作》)
43、沾衣欲湿桃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唐.僧志南《绝句》)
44、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45、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46、宋李重元《忆王孙·春词》:……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47、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唐.李商隐《夜雨寄北》)
48、雨急山溪涨,云迷岭树低。———(唐.戴叔伦《宿灵岩寺》)
49、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在我国灿若星辰的古诗词里,亲情、爱情和友情是永恒的主题,佳作频出,异彩纷呈。
古诗词中关于友情的名句,可谓不胜枚举。比如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比如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比如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都写得纸短情长,读来感人肺腑。
在众多的友情诗中,有一类专门描写冬天里的友情,比如围炉夜话,言真意切;比如雪中送炭,情比金坚……这些冬天里的友情诗,也许没有华丽词藻,却特别能给人贴心的温暖,给人雄起的力量,给人醉美的享受。
白居易: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问刘十九》(唐) 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这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小诗,语言简练精致,场面温馨动人。
该诗的大意是:端来刚刚酿好的淡绿的米酒,清香扑鼻;烧旺了小小的泥火炉,暖意融融。天色将晚,雪意渐浓,能否一顾寒舍,一道小酌一杯?
白居易留下的作中,提到刘二十八、二十八使君的很多,但提到刘十九的不多,仅三首。
刘二十八就是刘禹锡,白居易和刘禹锡互相唱和,有诸多佳作传世。刘十九是刘禹锡的堂兄刘禹铜,当时是洛阳富商,与白居易常有应酬。
白居易另外一首提到刘十九的七言绝句《刘十九同宿(时淮寇初破)》:
红旗破贼非吾事,黄纸除书无我名。
唯共嵩阳刘处士,围棋赌酒到天明。
有道是:“十年修得同船渡,百世修得共枕眠。”这首诗题目点明白居易与刘十九关系非同寻常,“同宿”即他们志同道合的有力证明。至于诗中最后一句“围棋赌酒到天明”,更是说明了他们意气相投,相见恨晚。
白居易还有一首提到刘十九的七言律诗《蔷薇正开春酒初熟因招刘十九张大夫崔二十四同饮》:
瓮头竹叶经春熟,阶底蔷薇入夏开。
似火浅深红压架,如饧气味绿粘台。
试将诗句相招去,倘有风情或可来。
明日早花应更好,心期同醉卯时杯。
这首诗也是写白居易与刘十九等人一起把酒言欢,赏花吟诗,还一起对未来充满希望。
古人云:“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现代社会,也都说知音难觅,“千里难寻是朋友”。扪心自问,是否在社交时,真正向对方敞开了自己的心扉?
杜耒: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寒夜》 (宋) 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南宋诗人杜耒这首《寒夜》,因为朗朗上口而入选《千家诗》,继而广为传播,堪称妇孺皆知。
这首诗的大意是:冬天的夜晚,寒气袭人,家里来了贵客,用茶当酒,吩咐小童煮茗,火炉中的火苗开始红了起来了,水在壶里沸腾着,热气腾腾,整个屋子里暖烘烘的。
皎洁的月光照射在窗前,与*时并没有什么两样。只是窗前有几枝稀疏的梅花,在月光下幽幽地开放,芳香袭人。这使得今夜的月色显得非同寻常了。
诗人写梅,几乎是顺手拈来,自然有赞叹梅花高洁的涵义在内,更多的却是暗赞志同道合的来客,其品格如同三九梅花一样高洁清幽。
嘉宾来访,蓬荜生辉。诗人别出心裁地写出“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两句,不仅诗意盎然,韵味绵长,更是引人入胜,耐人寻味。
范成大 :不是雪中须送炭,聊装风景要诗来。
《大雪送炭与芥隐 》(宋)范成大
无因同拨地炉灰,想见柴荆晚未开。
不是雪中须送炭,聊装风景要诗来。
这是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写的一首“雪中送炭”诗。柴荆,即紫荆树,借指兄弟,这里用来比喻范成大和芥隐兄弟般的友谊。“想见柴荆晚未开”,指范成大想念芥隐,前来拜访他却没有遇到他。
这首诗歌的绝妙之处就在于说“反话”。明明大雪天很想念友人,很关心友人,担心友人天寒受冻,于是顶风冒雪雪中送炭,却非要说是自己只是为了应景写诗,顺手之力举手之劳。
有道是:“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范成大贵为朝廷*,却毫无势利之眼,非常体谅落魄寒士朋友的心情。他要芥隐不要将送炭小事放在心上,只不过是重视他们之间的友谊罢了。于大雪天送炭,既写出了赏心悦目的好诗,又加固了情比金坚的友谊,此情温暖人间。
时已寒冬,北国大雪纷纷,江南也雨雪霏霏。感恩人世间能遇见范成大这样的知心好友,少一些锦秀添花,多一些雪中送炭。
与冬天有关的古诗词,还有很多。
比如唐朝边塞诗人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还比如另一位唐朝边塞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有道是:“患难见真情。”真正的朋友,不一定要穿在宅过户,不一定要交杯换盏,而是在困难时悄无声息地拉你一把的那个人,或者是默默无闻地支持你而并不寻求回报的那个人。
雪中送炭,情比金坚。人生知己难觅,遇见就是缘分,无须互相吹捧,只要相互鼓励。一起在路上,且行且珍惜。寒冬腊月里,
品读与冬天里的友情有关的古诗词,真可谓“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古诗《风》
《风》这首古诗的作者是李峤,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诗《风》,欢迎大家分享。
《风》古诗原文: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风》注释:
1、解落:吹落,散落。解:解开,这里指吹。
2、三秋:秋季。一说指农历九月。
3、能:能够。二月:农历二月,指春季。
4、过:经过。
5、斜:倾斜。
《风》译文:
风能吹落秋天金黄的树叶,能吹开春天美丽的鲜花。
刮过江面能掀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
《风》赏析1: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这是一首描写风的小诗,它是从动态上对风的一种诠释和理解。
风无形,空气流动形成风。但它又是有形的,一阵微风掠过,小草含笑向人们点头,花儿在风中摇曳着,变着法儿撒欢儿,炊烟随着风的节奏跳起直上重霄的舞蹈,纤细的柳枝轻拂着树下游人的脸庞。
风也有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当它欢欣的时候,往往伴着细雨洋洋洒洒飘落,春天来临的时候,风过千山秀、二月春风似剪刀,春风拂拂,像“飞天”的裙裾在梳理着,春风吹醒冬眠的柳绦,春风送来翩飞的燕子,春风吹绿了千沟万壑,春风摇醒了小草的青春,也在人们心中播下了盎然的春意。
当它发怒的时候,过江卷起漫天狂澜,有苏轼的《赤壁怀古》来证明: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它引发海啸,将参天大树连根拨起,用掌击碎轿车甩向路沟,用衣袖挥断成片树木,狂笑着,轻蔑地看着对它束手无策的人们,视自己为一列战车,而世上万物如螳臂。
当它悲哀的时候,会发出呜呜咽咽的声音,似在诉说心中的悲怨与委屈,似小孩在哭泣,听之也不得不为之动容。
风是神奇的,风是千变万化的,风是柔弱的,风又是强悍的。敏感的风,多情的风,凄婉的风,千姿百态的风,你是人类的朋友,却也给人类带来无尽的灾难,风,你让人不得不爱,同时也让人惧之三分。
《风》赏析2:
这首诗写出了风的力量。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前两句就“风”的季节功能而言:秋风能令万木凋零,春风却又能教百花绽放;后两句则就“风”所到之处,呈不同景象来描写:风过江上时,则水面波浪滔滔;入竹林时,只见竹竿一齐倾斜。风,为自然界之物象,本是看不见摸不着,只能经由生命个体用心去感受或通过外物的变化知晓。因此,全诗无出现一个“风”字,也没有直接描写风之外部形态与外显特点,而是通过外物在风的作用下原质或原态的改变去表现风之柔情与强悍。可见诗人对物态常识的熟知与了然。在这种生活常识的支撑下,诗人熟练地通过外物的形变来显发风之特点,以间接描写来表现风的种种情态,让人真切感受风的温存与魅力。
“赋、比、兴”为古典诗歌表现的基本手法。所谓的“兴”意指“兴发”“感兴”,由物及心,即因为外物的作用而产生内心“情变”。“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叶落”与“花开”,乃事物发展到极态而自然产生的质变,外力的作用只能是加速或减缓其变化的速度。在此处,诗人把叶落花开归因于风的作用,表现出作者观察的细微与内心的细腻,把自然万物的变化同风——外力的作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隐性地昭示着风之生命力及其给外物的温情关怀。
“解落”,“解”字用得好。常言道“秋风扫落叶”,秋风之蛮横可见一斑。不用“扫”“吹”,也不用“刮”“剥”,就用一个“解”。“解”,是细心,是用心,是专心地去化解,不急不慢,不狂不躁,让叶儿怡然清爽地离开了母体,找到了很好的归宿。风之柔情让人感动。“能开”,“开”,是唤醒,是催生,是召唤,在寒冬中沉睡的花儿,在风儿的轻轻抚摸下,睁开惺忪的睡眼,伸伸懒腰,又将迎来一个美丽、美好、美妙的.春意。风之温情让人舒坦。“解落”与“能开”,把风的温存柔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也深深地触动了读者那或许早有些漠然的心绪,重新唤醒人们对美好生命的感念。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风,“过江”卷起“千尺浪”,风急浪高,直冲云宵,风之气力是何等威风;风,“入竹”引来“万竿斜”,风狂竹伏,万般无奈,风之外力是何等潇洒。此处,风之强悍,风之强劲,风之强势,同之前风之温情,风之柔情,风之痴情形成强烈的反差。任何一种生命都有其“喜怒哀乐”之表现,“风”也不例外。风的变幻莫测便是很好的例证。
讲究对仗或对偶,《风》一诗亦如此。例,“解落”对“能开”,“三秋叶”对“二月花”工整有序。“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如果说,诗的前两句在“兴发”方面更为出色的话,则后两行在“对仗”则更显特色,“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一过”“一入”,“一高”“一低”,“一直”“一斜”,把风对自然界物象在风的作用下所产生的变幻鲜活而传神地表现出来。
这首诗的妙处在于写风,全诗除诗名外,却不见风字。每一句都表达了风的作用,如果将四句诗连续起来,反映了世间的欢乐和悲伤,表达了“世风”和“人风”,风是善变的,有柔弱,又有彪悍,风是多情的,姿态丰盈,万竹起舞,短短的四句诗,以动态的描述诠释了风的性格。
作者简介:
李峤(645~714年),字巨山,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唐朝时期宰相。
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早年进士及第,历任安定小尉、长安尉、监察御史、给事中、润州司马、凤阁舍人、麟台少监等职。武周时期,依附张易之兄弟。中宗年间,依附韦皇后和梁王武三思,官至中书令、特进,封为赵国公。唐睿宗时,贬为怀州刺史,以年老致仕。唐玄宗时,再贬滁州别驾,迁庐州别驾。开元二年(714年)病逝于庐州,终年七十岁。
李峤生前以文辞著称,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苏味道、杜审言、崔融合称“文章四友”,晚年成为“文章宿老”。先后历仕五朝,趋炎附势,史家评价以贬义居多。
1、《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2、《春思》
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3、《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春宿左省》
唐·杜甫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5、《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6、《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7、《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8、《相思》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9、《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0、《春词》
唐·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1、《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秋夜曲》
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3、《子夜秋歌》
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胡虏,良人罢远征。
4、《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5、《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
6、《秋登兰山寄张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7、《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8、《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9、《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0、《中秋月》
唐·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效古诗古诗词
古诗原文
寒沙四面*,飞雪千里惊。
风断阴山树,雾失交河城。
朝驱左贤阵,夜薄休屠营。
昔事前军幕,今逐嫖姚兵。
失道刑既重,迟留法未轻。
所赖今天子,汉道日休明。
诗文赏析
也许是长久偏安于江左的青山绿水,不闻飞骑击虏、角声马鸣之故吧,南朝稍有壮心的文人士子,往往热衷于*出塞千里、勒铭燕然的军戎生涯和辉煌业绩。因此,仿“古诗”、叙汉事,借以抒写自己的怀抱和感慨,也成了他们作诗的一大爱好。范云这首诗,正以“效古”为题,倒转时空,把自身带入了六百年前边塞征战的戎马倥偬之中。
诗之开篇以粗放的笔触,勾勒了塞外严冬的苍茫和凛冽:“寒沙四面*”写浩瀚的飞沙,在翻腾如浪中猛然静歇,填*了四野起伏的丘谷。运笔静中寓动,极富气势。“千里飞雪惊”则又动中见静,让荒寂无垠的瀚漠,刹时被纷扬的飞雪所笼盖,境界尤为开阔。一个“惊”字,表现诗人的主观感觉。展现在读者眼前的塞外景象,正如《楚辞·招魂》所述:“增冰峨峨,飞雪千里些”,令人心骇而骨惊。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上,诗人恍已置身于顶盔贯甲的汉卒之中,正冒着风雪,向茫茫阴山、皑皑交河进发。“阴山”横亘于今内蒙古境内,往东遥接内兴安岭。山上本来草木葱茏,而今在狂烈的寒风袭击下,时时可见高大树枝的摧折;“交河城”则远在今新疆吐鲁番西北,正是车师前王的治所。此刻在雾气缥缈之中,它竟像海市蜃楼般,消失得无影无踪。从阴山到交河城,空间相距远不止千里。诗中却以“风断”、“雾失”两句,使之*若比邻。如此巨大的空间转换,不仅表现了塞外瀚漠的辽阔,更为活跃在这一背景上的士卒征战生涯,增添了几多壮色和扑朔迷离之感。
以上四句重在写景,豪情万丈的出塞健儿,似还只在背景中若现若隐。自“朝驱左贤阵”以下,他们终于大显身手了。“朝驱左贤阵”一句,写的是飞将军李广亲自指挥的一场激战。据《史记》记载,当时李广率四千骑出右北*,迎战匈奴左贤王十倍于己的骑兵。李广布圆阵拒敌,“胡急击之,矢下如雨”,“吏士皆失色”。而李广“意气自如”,执大黄弩射杀匈奴偏将数人,终于坚持到援军到来,突围而出。“夜薄(迫*)休屠营”抒写的,则是骠骑将军霍去病的一次胜利远征。公元前127年(元朔二年),霍去病将万骑出陇西,“过焉支山千有余里”,杀折兰王、斩卢胡王、执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首虏八千余级,收休屠祭天金人”,一时名震遐迩。这两次战役,在时间上相隔五、六年。诗中却以“朝驱”、“夜薄”使之紧相承按,大大增添了塞外征战的紧张态势,将出征健儿勇挫强敌的豪迈之气,表现得痛快淋漓!接着“昔事前军幕,今逐嫖姚兵”二句,又回射上文,抒写主人公先后追随前将军李广、嫖姚校尉霍去病屡建奇功的经历。语气沉着,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身为名将部属的深切自豪感。
以上一节描述出塞千里、接战强虏的.英勇业绩,读来令人神旺。不过,军戎生涯除了长驱直进的胜利外,也难免有意外的失误和挫折。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即使功业显赫的名将,也仍要受到军法的惩处。“失道刑既重”,说的正是李广晚年的不幸遭遇:李广率师出征,因为无人向导而迷失道路;大将军卫青追究罪责,李广终于含愤自杀。“迟留法未轻”,则指博望侯张骞,随李广出塞,迟留后期,按法“当斩”,只是由于出钱,方才“赎为庶人”。这样的失误,虽然难免,但军法如山,不可宽贷。这又使充满英勇气概的军戎生活,蒙上了一重悲壮的色彩。唯其如此,它才更加可歌可泣;在诗人眼中,也更富于浪漫气息和奇异的吸引力。汉代的边塞征战,正是这样,以它辉煌的业绩和悲壮的色彩,写在了汗青史上。何况,这些业绩,又是与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分不开的。倘若不是他的果断决策,汉代则不能有此美善旺盛(休明)的壮举。所以,诗之结尾,诗人不禁发出了“所赖今天子(汉武帝),汉道日休明”的热烈赞叹。倘若联系诗人生活的齐梁时代,朝廷积弱,只能坐看北方异族铁骑纵横,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的结句又包含了无限感慨和不尽之意。
“效古诗”名为“效古”,诗中其实总有诗人自己的身影在。范云身为齐梁诗人,写的虽为汉代古事,但因为用了第一人称,在时序上又故意倒“古”为“今”(“今逐”、“今天子”),便在诗中造成了一种古今错综、彼我交融的奇特效果。出现在诗中的主人公,看似汉代士卒,却又融入了诗人的感情。恍惚之中,似乎不是诗人回到了汉代,倒似当年的李广、霍去病,穿过六百年的时空,奇迹般地出现在南朝,正率领着诗人,仰对瀚漠的朔雪、狂风,转战于阴山、交河。而读者呢,也恍惚与诗人一起,参加了“朝驱左贤阵,夜薄休屠营”的战役,为胜利的突围而欢呼,为“失道”名将的陨身而堕泪。这是一种错觉,但它的奇特效果,正是由范云这首《效古诗》的独特表现方式所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