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咏物的古诗视频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小学咏物的古诗视频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小学咏物的古诗视频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小学咏物的古诗视频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小学咏物言志的诗句
借景抒情诗(写景抒情诗)或借景表达自己的美好志向,或表达作者对所写景物的喜爱之情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或借景体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或借景抒发对人生世事的感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咏物言志的诗句,欢迎参考!
怨歌行
班婕妤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
裁作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言情之作。作者借秋扇见捐喻嫔妃(作者自己)受帝王玩弄终遭遗弃的不幸命运和内心中的幽怨。前六句是第一层意思。起首二句写纨扇素质之美;从织机上新裁(裂)下来的一块齐国出产的精美丝绢,像霜雪一般鲜明皎洁。纨和素,皆精美柔细的丝绢,本来就皎洁无暇,更加是“新”织成,又是以盛产丝绢著称的齐国的名产,当然就更加精美绝伦,“鲜洁如霜雪”了。二句喻中套喻,暗示了少女出身名门,品质纯美,志节高尚。三四句写纨扇制作之工“把这块名贵精美的丝绢裁制成绘有合欢图案的双面团扇,那团团的形状和皎洁的色泽,仿佛天上一轮月亮。
后四句为第二层意思:团扇在夏季虽受主人宠爱,然而却为自己恩宠难以持久而常常担心恐惧,因为转瞬间秋季将临,凉风吹走了炎热,也就夺去了主人对自己的爱宠;那时,团扇将被弃置在竹箱里,从前与主人的恩情也就半途断绝了。“秋节”隐含韶华已衰,“凉飙”,象征另有新欢;“炎热”,比爱恋炽热;“箧笥”,喻冷宫幽闭,也都是语义双关。封建帝王充陈后宫的佳丽常是成千上万,皇帝对他们只是以貌取人,满足淫乐,对谁都不可能有专一持久的爱情;所以,即使最受宠幸的嫔妃,最终也难逃色衰爱弛的悲剧命运。嫔妃制度又使后宫必然争宠相妒,互相倾轧,阴谋谗陷,斑婕妤不就为赵飞燕所谗而失宠了吗?“常恐”,正说明光中伏悲,居安思危;这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乃是封建嫔妃的普通心理状态。此诗本是女诗人失宠后之作,而这里说“常恐”、用失宠前语气,更显得她早知此事已属必然之势,正不待夺宠之后,方始恍然醒悟。诗人用语之隐微、怨怨之幽深,借扇拟人,巧言宫怨之情;设喻取象,无不物我双关,贴切生动,似人似物,浑然难分。而以秋扇见捐以喻女子似玩物遭弃,尤为新奇而警策,是前无古人的创造。正因为如此,其形象就大于思想,超越了宫怨范围而具有更典型更普遍的意义,即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妇女被玩弄被遗弃的普遍悲剧命运。这正是本诗最突出的艺术成就所在。在后代诗词中,团扇几乎成为红颜薄命、佳人失时的象征,就是明证。
葬花吟
林黛玉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赏析:
这首诗在风格上仿效初唐体的歌行体,名为咏花,实则写人,是一首咏物言情之作。全诗血泪怨怒凝聚,通过丰富而奇特的想象,暗淡而凄清的画面,浓烈而忧伤的情调,展现了黛玉多愁善感的性格、内心的矛盾与痛苦、细微而复杂的心理活动,表达了其在生与死、爱与恨复杂的斗争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对自身存在焦虑不安的体验。将花拟人,以花喻人,把花的命运与人的命运紧相联系,有力地控诉了那些摧残花的自然界和扼**的黑暗社会恶势力。明写花,实写人,将人物的遭遇、命运、思想、感情融汇于景与物的描绘之中,创造出内涵丰富、形象鲜明生动的意境,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整首诗是林黛玉生命理念和人生价值的真实写照。全诗抒情淋漓尽致,语言如泣如诉,声声悲音,字字血泪,满篇无一字不是发自肺腑、无一字不是血泪凝成,把林黛玉对身世的遭遇和感叹表现得入木三分。《葬花吟》写出主人公在幻想自由幸福而不可得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不愿**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和对生命迷茫的感情。
唐多令·咏柳絮
林黛玉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队成毬。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言情之作。表面是咏柳絮,实则自怜身世之作。黛玉从飘游无定的柳絮,联想到自己孤苦无依的身世,预感到薄命的结局,把一腔哀惋缠绵的思绪写到词中去。曾游百花洲的西施,居住燕子楼的关盼盼,都是薄命的女子,似乎是信手引来,实际是有意自喻。柳絮任东风摆布,正是象征黛玉在命运面前无能为力。除了这类悲戚语外,这个可怜的少女还能说出什么更乐观的话呢?抒发了自己寄人篱下、孤苦无依、身世飘零、红颜易老、难以把握自己命运的哀愁。
临江仙·咏柳絮
薛宝钗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
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小学咏物言志的诗句(通用5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对诗句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诗句以强烈的节奏、美妙的韵律、精炼的语言、奇特的想象,丰富的感情展现其语言的艺术。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诗句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咏物言志的诗句,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怨歌行
班婕妤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
裁作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言情之作。作者借秋扇见捐喻嫔妃(作者自己)受帝王玩弄终遭遗弃的不幸命运和内心中的幽怨。前六句是第一层意思。起首二句写纨扇素质之美;从织机上新裁(裂)下来的一块齐国出产的精美丝绢,像霜雪一般鲜明皎洁。纨和素,皆精美柔细的丝绢,本来就皎洁无暇,更加是“新”织成,又是以盛产丝绢著称的齐国的名产,当然就更加精美绝伦,“鲜洁如霜雪”了。二句喻中套喻,暗示了少女出身名门,品质纯美,志节高尚。三四句写纨扇制作之工“把这块名贵精美的丝绢裁制成绘有合欢图案的双面团扇,那团团的形状和皎洁的色泽,仿佛天上一轮月亮。
后四句为第二层意思:团扇在夏季虽受主人宠爱,然而却为自己恩宠难以持久而常常担心恐惧,因为转瞬间秋季将临,凉风吹走了炎热,也就夺去了主人对自己的爱宠;那时,团扇将被弃置在竹箱里,从前与主人的恩情也就半途断绝了。“秋节”隐含韶华已衰,“凉飙”,象征另有新欢;“炎热”,比爱恋炽热;“箧笥”,喻冷宫幽闭,也都是语义双关。封建帝王充陈后宫的佳丽常是成千上万,皇帝对他们只是以貌取人,满足淫乐,对谁都不可能有专一持久的爱情;所以,即使最受宠幸的嫔妃,最终也难逃色衰爱弛的.悲剧命运。嫔妃制度又使后宫必然争宠相妒,互相倾轧,阴谋谗陷,斑婕妤不就为赵飞燕所谗而失宠了吗?“常恐”,正说明光中伏悲,居安思危;这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乃是封建嫔妃的普通心理状态。此诗本是女诗人失宠后之作,而这里说“常恐”、用失宠前语气,更显得她早知此事已属必然之势,正不待夺宠之后,方始恍然醒悟。诗人用语之隐微、怨怨之幽深,
借扇拟人,巧言宫怨之情;设喻取象,无不物我双关,贴切生动,似人似物,浑然难分。而以秋扇见捐以喻女子似玩物遭弃,尤为新奇而警策,是前无古人的创造。正因为如此,其形象就大于思想,超越了宫怨范围而具有更典型更普遍的意义,即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妇女被玩弄被遗弃的普遍悲剧命运。这正是本诗最突出的艺术成就所在。在后代诗词中,团扇几乎成为红颜薄命、佳人失时的象征,就是明证。
葬花吟
林黛玉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赏析:
这首诗在风格上仿效初唐体的歌行体,名为咏花,实则写人,是一首咏物言情之作。全诗血泪怨怒凝聚,通过丰富而奇特的想象,暗淡而凄清的画面,浓烈而忧伤的情调,展现了黛玉多愁善感的性格、内心的矛盾与痛苦、细微而复杂的心理活动,表达了其在生与死、爱与恨复杂的斗争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对自身存在焦虑不安的体验。将花拟人,以花喻人,把花的命运与人的命运紧相联系,有力地控诉了那些摧残花的自然界和扼**的黑暗社会恶势力。明写花,实写人,将人物的遭遇、命运、思想、感情融汇于景与物的描绘之中,创造出内涵丰富、形象鲜明生动的意境,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整首诗是林黛玉生命理念和人生价值的真实写照。全诗抒情淋漓尽致,语言如泣如诉,声声悲音,字字血泪,满篇无一字不
是发自肺腑、无一字不是血泪凝成,把林黛玉对身世的遭遇和感叹表现得入木三分。《葬花吟》写出主人公在幻想自由幸福而不可得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不愿**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和对生命迷茫的感情。
唐多令·咏柳絮
林黛玉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队成毬。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言情之作。表面是咏柳絮,实则自怜身世之作。黛玉从飘游无定的柳絮,联想到自己孤苦无依的身世,预感到薄命的结局,把一腔哀惋缠绵的思绪写到词中去。曾游百花洲的西施,居住燕子楼的关盼盼,都是薄命的女子,似乎是信手引来,实际是有意自喻。柳絮任东风摆布,正是象征黛玉在命运面前无能为力。除了这类悲戚语外,这个可怜的少女还能说出什么更乐观的话呢?抒发了自己寄人篱下、孤苦无依、身世飘零、红颜易老、难以把握自己命运的哀愁。
二、托物言志
临江仙·咏柳絮
薛宝钗
咏物的古诗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咏物的古诗,欢迎阅读与收藏。
1、《在狱咏蝉》
唐·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2、《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3、《青松》
现代·*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4、《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5、《竹石》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6、《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7、《画菊》
宋·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8、《菊花》
唐·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9、《题菊花》
唐·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10、《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1、《归燕诗》
唐·张九龄
海燕岁微渺,乘春亦暂来。
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
绣户时双入,华堂日几回。
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
12、《咏梧桐》
咏物的古诗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咏物的古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注释】
①赋得:凡是指定、限定的诗题例在题目上加“赋得”二字。
②离离:形容野草茂盛,长长下垂的叶子随风摇摆的样子。
③枯:枯萎。
④荣:繁荣茂盛。
⑤远芳:蔓延到远方的野草。
⑥侵:侵占,覆盖。
⑦晴翠:晴朗的阳光下的一片野草。
⑧荒城:荒凉、破损的城镇。
⑨王孙:贵族子孙、公子,这里指作者的朋友。
⑩萋萋:野草茂盛的样子,形容野草连绵。[3]【译文】 草原上的野草长得很旺,每年都会经历枯萎和繁荣的过程。野火也无法将它烧尽,春风一吹,它又生长了出来。芳香在古老的道路上弥漫,阳光下,翠绿的野草通向那荒凉的城镇。又送走了亲密的好朋友,这繁茂的草儿也充满着离别之情。
2、《感遇》唐·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花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注解】:
1)葳蕤:枝叶茂盛而纷披。
2)坐:因而。
3)本心:天性。 【韵译】: 泽兰逢春茂盛芳馨, 桂花遇秋皎洁清新。 兰桂欣欣生机勃发, 春秋自成佳节良辰。 谁能领悟山中隐士, 闻香深生仰慕之情? 花卉流香原为天性, 何求美人采撷扬名。
3、《杨柳枝》唐·白居易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南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4、《蝉》唐·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注释:
垂緌:是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带子,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
清露:纯净的露水。古人以为蝉是喝露水生活的,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
流响:指接连不断的蝉鸣叫的声音。
藉 :凭借。
5、《水龙吟》宋·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妖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 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注释
1、这首词大约是宋神宗元佑四年(公元1081年)春,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次韵:用原作之韵,并按照原作用韵次序进行创作,称为次韵。章质夫:名楶,浦城(今福建蒲城县)人。当时正任荆湖北路提点刑狱,经常和苏轼诗词酬唱。他的《水龙吟·咏杨花》原文如下:“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柳花飘坠。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沾琼缀。绣床渐满,香毬无数,才圆却碎。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吞池水。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2、从教:任凭。
3、无情有思:言杨花看似无情,却自有它的愁思。韩愈《晚春》诗“杨花榆荚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这里反用其意。 思:心绪,情思。
4、萦:萦绕、牵念。柔肠:柳枝细长柔软,故以柔肠为喻。 白居易《杨柳枝》:“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如柳枝。”
5、困酣:困倦之极。娇眼:美人娇媚的眼睛,比喻柳叶。古人诗赋中常称初生的柳叶为柳眼。
6、“梦随”三句:化用唐代金昌绪《春怨》诗:“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7、落红:落花。缀:连结。
咏物的古诗4篇
在学*、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两类。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咏物的古诗,欢迎大家分享。
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两个娘子小身材,捏着腰儿脚便开。若要尝中滋味好,除非伸出舌头来。
3.亭亭玉立晚风前,一片清芬透碧天。尽有污泥不能染,昂头浑欲学飞仙。
4.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
5.远看山有色,*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6.若飞天上去,定做月边星。雨打灯难灭,风吹色更明。
7.一朵芙蓉顶上栽,彩衣不用剪刀裁。*生不敢轻言语,一唱千门万户开。
8.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层浪,入竹万竿斜。
9.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0.奴家好比一支花,荣华富贵不爱他。称心如意人儿来,奴家立即许给他。
11.害了相思病,身体瘦如柴。巴得团圆日,不觉泪满腮。
12.路迢迢而非远,石叠叠而无山,雷轰轰而未雨,雪飘飘而不寒。
13.凿开混沌得乌金,蓄藏阳和意最深。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鼎彝元赖生成力,铁心犹存死后心。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1、《浣溪沙·杨花》
明·陈子龙
百尺章台撩乱飞,重重帘幕弄春晖。
怜他飘泊奈他飞。
澹日滚残花影下,软风吹送玉楼西。
天涯心事少人知。
2、《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3、《青松》
现代·*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4、《在狱咏蝉》
唐·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5、《竹石》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6、《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7、《画菊》
宋·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8、《菊花》
唐·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咏物的古诗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咏物的古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浣溪沙·杨花》
明·陈子龙
百尺章台撩乱飞,重重帘幕弄春晖。
怜他飘泊奈他飞。
澹日滚残花影下,软风吹送玉楼西。
天涯心事少人知。
2、《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3、《青松》
现代·*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4、《在狱咏蝉》
唐·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5、《竹石》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6、《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7、《画菊》
宋·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8、《菊花》
唐·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9、《题菊花》
唐·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10、《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1、《归燕诗》
唐·张九龄
海燕岁微渺,乘春亦暂来。
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
绣户时双入,华堂日几回。
咏柳小学古诗
在*日的学*、工作和生活里,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咏柳古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贺知章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译文及注释】
1.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2.妆:装饰,打扮。
3.丝绦:丝线编成的带子。这里形容随风飘拂的柳枝。
【赏析1】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诗的前三句都是描写柳树的。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是写整体,说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用“碧玉”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写柳枝,说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突出它的轻柔美。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叶,突出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三句诗分写柳树的各部位,句句有特点。而第三句又与第四句构成一个设问句。“不知细叶谁裁出?”——自问;“二月春风似剪刀。”——自答。这样一问一答,就由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春风。说裁出这些细巧的柳叶,当然也能裁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的创造力的象征。这首诗就是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
【赏析2】
这是一首咏物小诗,诗人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内心深处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诗的前二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在集中笔墨描写那高高的、亭亭玉立的、婀娜妩媚飘逸的柳树。
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是从整体上写柳树,说高高的柳树像是用碧玉妆扮起来的,用“碧玉”形容柳树的晶莹翠绿,突出了柳树的色彩美。俨然妙龄少女,亭亭玉立,妩媚婀娜,魅力无限。
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在写柳枝,诗人将垂挂披拂的柳枝比喻为少女盛装垂挂的千万条精美的丝带,巧妙地写出了柳树的轻柔婀娜的盛装之美。
在第三句中,诗人以疑问的形式巧妙地写了柳叶儿。“不知细叶谁裁出”,从形态上突出了柳叶精巧细致匀称的美。这一句同时又与第四句构成一种设问关系。“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是诗人自问自答,这一问一答,再加上一句形象化的比喻,将诗作由描写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描写春风。春风是大自然力量的`象征,也是大自然创造力的象征。它既然能裁剪出细致匀称碧绿的柳叶,自然也就能裁出嫩绿鲜红的满园春色,裁出繁花似锦的整个春天,这就为读者想象江南“千里莺啼绿映红”“拂堤杨柳醉春烟”那般万紫千红的烂漫春天提供了一个丰富的想象空间。
从整体上看,诗的前二句诗分别描写了柳树的整体形象和千万条垂挂的枝条,第三句在设问问题提出的同时,又有意无意地写到均匀细致碧绿的柳叶,三个句子分别写了柳树的不同方面,句句有内容,笔笔有特点。另外,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的表现手法,咏唱了柳树,赞美了春天,讴歌了春的活力和大自然的无限创造力。
初中咏物古诗
在**淡淡的'日常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咏物古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白居易《望驿台》
2、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曹雪芹《菱荇鹅儿水》
3、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赵翼《野步》
4、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李商隐《赠荷花》
5、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6、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7、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其一》
8、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刘彻《秋风辞》
9、今岁早梅开,依旧年时月。——张孝祥《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10、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王安石《初夏即事》
1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花/梅》
12、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13、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袁宏道《满井游记》
14、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山无数。乱红如雨。——秦观《点绛唇·桃源》
15、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刘过《柳梢青·送卢梅坡》
16、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白朴《天净沙·夏》
17、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秦观《纳凉》
18、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戎昱《桂州腊夜》
19、千点寒梅晓角中,一番春信画楼东。——杨慎《鹧鸪天·元宵后独酌》
20、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卢仝《有所思》
21、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叶绍翁《夜书所见》
22、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佚名《庭中有奇树》
23、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24、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马戴《灞上秋居》
25、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何逊《咏早梅/扬州法曹梅花盛开》
26、可有梅花寄一枝?雪来翠羽飞。——吴锡麒《长相思·以书寄西泠诸友即题其后》
27、东风吹柳日初长,雨余芳草斜阳。——秦观《画堂春·春情》
28、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李白《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29、应是夜寒凝。恼得梅花睡不成。——黄升《南乡子·冬夜》
30、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31、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黄蘖禅师《上堂开示颂》
32、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晏殊《清*乐·金风细细》
33、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吴融《途中见杏花》
34、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3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惠崇春江晓景》
36、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李贺《李凭箜篌引》
37、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郑燮《新竹》
38、黄莺百舌正相呼,玉树后庭花带雨。——牛殳《琵琶行》
39、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朱庭玉《天净沙·秋》
40、楝花飘砌。蔌蔌清香细。——谢逸《千秋岁·咏夏景》
41、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42、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佚名《长歌行》
43、长安白日照春空,绿杨结烟垂袅风。——李白《阳春歌》
44、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45、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一》
46、碧水惊秋,黄云凝暮,败叶零乱空阶。——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47、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48、雪粉华,舞梨花,再不见烟村四五家。——关汉卿《大德歌·冬景》
49、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刘方*《春怨》
巧借咏物抒壮志
上小学时就曾经读过黄巢的《题菊花》: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那时只是记住了诗句,还不太懂其中的含义。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多,就从诗中读出了一种强烈的不*之气。凭什么让菊花在肃杀的秋风中开放啊?花蕊是寒的,花香是冷的,哪有蝴蝶来花间飞舞嬉戏,捉虫授粉啊!凭什么杏花桃花可以在阳春三月春风和暖的季节开放, 而菊花却独战秋风,独享肃杀?这太不公*了。将来有一天如果我能成为掌管百花的青帝,一定向菊花报知,允许她也在阳春三月和桃花一起开放。
花木无知,物性有别。桃花沐春,菊花凛寒,造化所主,物性使然。黄巢当然知道,在此他不过借替菊花鸣不*,表达他的人生抱负:要改变那些生活在社会下层的苦难老百姓的命运,让他们也能过上衣食丰足的幸福生活。用诗句张扬出他要推翻唐朝统治,建立农民革命*的远大志向。这也许是我最早读到的咏物言志诗。吟咏诗句,我常常心生感慨,黄巢的志向是多么雄伟大胆和令人敬佩啊!
在古典文学作品中,借咏物抒发人生壮志的比比皆是。相传唐宣宗李忱,在当上皇帝之前,为了躲避别人的政治谋害,曾经逃进山中,在香严智闲和尚门下剃度为僧。后随智闲和尚来到江西庐山,一同观赏瀑布。智闲禅师看宣宗貌似闲云野鹤,但眉宇间英气凝聚,表情上似有心思,其气度,其举止,都在隐隐透露出一种不凡之气。于是想通过作诗联句,以判断其来历底细。于是仰望瀑布,先吟出两句诗来:“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宣宗接着吟到:“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智闲禅师一听,便哈哈大笑起来。说到:白居易有诗:“何必奔冲下山去,更添波浪向人间。”你们是一个要留在山上,一个要冲下山去,可见你怀抱宏图,志向远大啊!
在这首诗里,李忱不知不觉地把自己的身份给暴露了。前两句,智闲借瀑布暗示自己对李忱来历的推测;后两句,李忱借瀑布表明自己不会长久留在山上当僧人,一定还会回到朝廷,夺回皇帝的位置,实现自己治理国家、复兴大唐王朝的远大抱负。诗蕴凌云志,壮志隐于诗中啊!
相传朱元璋即位后,为了网络人才,曾经微服出访。一天他走到一个村子,见一个年轻木匠在干活休息之间,拿起经书诵读,便觉得此人志向不凡。与之交谈,言语间透出抱负远大,心在魏阙的勃勃雄心。为了测试一下这个小伙子的才华,朱元璋便让小木匠以《寸木》为题作诗。小木匠稍加思索,口占一绝:“寸木原从斧削成,每于低处立功名。他年若得台端用,敢向人间治不*。”
这首小诗抓住寸木的特征,写出寸木的来历,寸木*时的作用。想那寸木,*时只能在地面不*的时候,支一支家具腿什么的。说它“每于低处立功名”,确实非常生动形象。后两句看似写寸木的志向,用在台面上,敢于整治人间的不公*,实际上是表达这个小木匠自己的志向。可能小木匠看到人间有很多不*之事,郁结胸中,常常有为下层人民打抱不*之意,于是就借对寸木的咏叹,表达出来了。这是非常典型的托物言志诗。据说,朱元璋回京之后,让吏部官员召这个小木匠进京,对他说:你要向人间治不*,我封你监察御史,大胆为百姓治不*吧。小木匠吟诗明志得*,也算一种人生奇迹。
*小时候写过一首《七古. 咏蛙》:“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此诗作于1909年秋。16岁的*当时在离家乡50里的湘乡县东山书院读书。在那里读书的大多数是那些地主豪绅的纨绔子弟,他们看不起衣着土气,来自穷乡僻壤的*。因为被许多同学疏远,*在精神上有些压抑,一种“知音世所稀”的孤独感不时袭上心头。因此之故,*写了这首题为《咏蛙》的诗。
这首诗通过对青蛙所处的环境和它的形象以及心态的描述,深刻地表现出*少年时期的远大抱负和博大的胸怀。既对那些富豪子弟嘲讽蔑视,又表达了年轻的*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尚还朦胧的领导群伦的英雄意识。
据说,这首诗并不是*的原创,有人考证发现历史上有5个人写过类似的诗。
唐太宗李世民:独坐井边如虎形,柳烟树下养精神。春来唯君先开口,却无鱼鳖敢作声。
明正统考官薛瑄:蛤蟆本是地中生,独卧地上似虎形。春来我不先张嘴,哪个鱼鳖敢吭声。
明嘉靖张璁: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明奸相严嵩:独坐池边似虎形,绿杨树下弹鸣琴。春来我不先开口,谁个虫儿敢出声。
清末名士郑正鹄:小小青蛙似虎形,河边大树好遮荫。明春我不先开口,那个虫儿敢做声。
也许这首诗真的是少年*抄写或者改写别人的,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小小年纪就敢借青蛙的形象,表现出一种雄视天下、睥睨众人、舍我其谁、唯我独尊的霸气。莫非这种霸气正是他成为开国领袖的潜在基因?
《》是一首对春雨的描述,也寄托了诗人的感情。
唐代: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注释
⑴知:明白,知道。说雨知时节,是一种拟人化的写法。
⑵乃:就。发生:萌发生长。
⑶潜(qián):暗暗地,悄悄地。这里指春雨在夜里悄悄地随风而至。
⑷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
⑸野径:田野间的小路。
⑹这两句意谓满天黑云,连小路、江面、江上的船只都看不见,只能看见江船上的点点灯火,暗示雨意正浓。
⑺晓:天刚亮的时候。红湿处:雨水湿润的花丛。
⑻花重(zhòng):花因为饱含雨水而显得沉重。锦官城:故址在今成都市南,亦称锦城。三国蜀汉时管理织锦之官驻此,故名。*有用作成都的别称。此句是说露水盈花的美景。
译文
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辰,降临在万物萌生之春。
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
浓浓乌云,笼罩田野小路,点点灯火,闪烁江上渔船。
明早再看带露的鲜花,成都满城必将繁花盛开。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小学咏物的古诗视频
咏物言志的古诗小学
小学带拼音咏物的古诗
小学学过的咏物言志的古诗
小学咏物言志的古诗词
小学讲古诗的视频
小学古诗的教学视频
小学古诗的舞蹈视频
小学寒食的古诗视频
小学读的古诗词视频
小学生做古诗的视频
小学古诗画的视频播放
学咏柳的古诗视频
关于小学古诗的舞蹈视频
小学生讲古诗的视频
关于秋天的古诗小学视频
小学生写的古诗视频
小学古诗的说课视频下载
小学生关于古诗的视频
小学生必读古诗中的咏物诗
小学生学古诗词的视频
小学古诗词的试讲视频
小学生的古诗舞蹈视频
小学古诗变成儿歌的视频
小学生用古诗写字的视频
古诗咏鹅的小视频
咏鹅古诗的教学视频
古诗的舞蹈视频小学生
朗诵古诗的视频小学生
春夜喜雨的小学古诗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