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含有截字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含有截字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含有截字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含有截字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截竿入城
邯郸淳〔魏晋〕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世之愚,莫之及也。
夜合花·冷截龙腰
史达祖〔宋代〕
冷截龙腰,偷拿鸾爪,楚山长锁秋云。梅华未落,年年怨入江城。千嶂碧,一声清。杜人间、儿女箫笙。共凄凉处,琵琶湓浦,长啸苏门。当时低度西邻。天澹阑干欲暮,曾赋高情。子期老矣,不堪带酒重听。纤手静,七星明。有新声、应更魂惊。梦回人世,寥寥夜月,空照天津。
净翠园截句十二首姑录其三馀从删汰
唐赞衮〔清代〕
晓风残月酒醒迟,半榻茶烟一卷诗。秋色满园关不住,东篱又*菊花时。
病起截句之一
先著〔清代〕
移植甘蕉为绿阴,经年长大已成林。天寒霜落休轻剪,恐有秋来未死心。
截树
白居易〔唐代〕
种树当前轩,树高柯叶繁。惜哉远山色,隐此蒙笼间。
一朝持斧斤,手自截其端。万叶落头上,千峰来面前。
忽似决云雾,豁达睹青天。又如所念人,久别一款颜。
始有清风至,稍见飞鸟还。开怀东南望,目远心辽然。
人各有偏好,物莫能两全。岂不爱柔条,不如见青山。
夏日戏作六言截句
张藻〔清代〕
拨火炉香飏来,卷帘梁燕飞去。吴门六月犹寒,雨在江南何处?
为秦伯未之济画梅繫以截句四首 其一
曹家达〔清代〕
休将往迹问林逋,老鹤归来觅旧株。除是孤山一卷石,不随春涨过西湖。
为秦伯未之济画梅繫以截句四首 其二
曹家达〔清代〕
疏树垂垂弱不支,几经开折渐离披。何郎已别扬州月,江上元宵属阿谁。
为秦伯未之济画梅繫以截句四首 其三
曹家达〔清代〕
疏影倚斜落片云,一声翠羽夜初分。酒香十里山灵醉,微雪消时说与君。
为秦伯未之济画梅繫以截句四首 其四
曹家达〔清代〕
蜀王小苑报春回,杳霭东风动地来。最是不堪追忆处,江南江北旧楼台。
小舟横截春江,卧看翠壁红楼起。——苏轼《水龙吟·闾丘大夫孝终公显尝守黄州》
夜凉河汉截天流,宫阙锁清秋。——夏竦《喜迁莺·霞散绮》
烟分顶上三层绿,剑截眸中一寸光。——崔珏《有赠》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湖。——*《水调歌头·游泳》
小桥横截,缺月初弓。——辛弃疾《沁园春·灵山斋庵赋时筑偃湖未成》
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牛群食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角。——李涉《牧童词》
不用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白居易《题李次云窗竹》
圣贤学问是一套,行王道必本天德;后世学问是两截,不修己只管治人。——《格言联璧·学问类》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念奴娇·昆仑》
羽箭雕弓,忆呼鹰古垒,截虎*川。——陆游《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
实见得是时,便要斩钉截铁,脱然爽洁,做成一件事,不可拖泥带水,靠壁倚墙。——《**语·卷三·射集·应务》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邯郸淳 撰《截竿入城》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念奴娇·昆仑》
一挥截断紫云腰,仔细看、嫦娥体态。——完颜亮《鹊桥仙·待月》
牛牛食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角。——张籍《牧童词》
挼丝团金悬簏簌,神光欲截蓝田玉。——李贺《春坊正字剑子歌》
宝刀截流水,无有断绝时。——李白《自代内赠》
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陆游《浪淘沙·丹阳浮玉亭*上作》
冰雪截肌肤,风飘无止期。——王粲《七哀诗三首·其三》
截江组练驱山去,鏖战未收貔虎。——辛弃疾《摸鱼儿·观潮上叶丞相》
一麾发伏雁行出,山下奄截成重围。——苏舜钦《庆州败》
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横截,缺月初弓。——辛弃疾《沁园春·灵山斋庵赋时筑偃湖未成》
匠人爱芳直,裁截为厦屋。——白居易《有木诗八首·其八》
其描写刻画,微入毫发,然又找截干净,并不唠叨。——张岱《柳敬亭说书》
去年灾疫牛囤空,截绢买刀都市中。——戴叔伦《女耕田行》
一粒米针穿着吃,一文钱剪截充,但开口昧神灵。——佚名《梧叶儿·嘲贪汉》
鼓帆迅越,䞟涨截泂。——郭璞《江赋》
截来辕于谷口,杜妄辔于郊端。——孔稚珪《北山移文》
径截辎重,横攻士卒。——李华《吊古战场文》
待把尘劳截愁住。——王国维《青玉案·江南秋色垂垂暮》
好是正直,女回予匡;海外有截,隼逝鹰扬。——孔融《离合郡姓名字诗》
〔幺〕恨残霞不*人情,截断玉虹南去。——冯子振《鹦鹉曲·农夫渴雨》
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邯郸淳 撰《截竿入城》
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邯郸淳 撰《截竿入城》
计无所出。——邯郸淳 撰《截竿入城》
英风截云霓,超世发奇声。——阮籍《咏怀八十二首》
其辞曰: 铄王师兮征荒裔, 剿凶虐兮截海外。——班固《封燕然山铭》
手援天矛,截脩鳞。——柳宗元《唐铙歌鼓吹曲·奔鲸沛》
海外有截。——佚名《商颂·长发》
安定美人截黄绶,脱落缨裾暝朝酒。——李贺《仁和里杂叙皇甫湜》
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蔡琰《悲愤诗》
下有狂蛟锯为尾,裂帆截棹磨霜齿。——温庭筠《拂舞词 / 公无渡河》
有截其所,汤孙之绪。——佚名《商颂·殷武》
九有有截,韦顾既伐,昆吾夏桀。——佚名《商颂·长发》
截彼淮浦,王师之所。——佚名《大雅·常武》
夏小伙又请来了风婆婆,怕热着我们,风婆婆轻轻的摇动了一下身子,就出现了一道道的风,凉爽极了!
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仲夏》
唐·樊旬
江南仲夏天,时雨下如川。
卢桔垂金弹,甘蕉吐白莲。
3、《孟夏》
唐·贾龠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
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4、《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5、《夏景》
明·朱瞻基
景雨初过爽气清,玉波荡漾画桥*。
穿帘小燕双双好,泛水闲鸥个个轻。
6、《夏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7、《闻蝉》
唐·耒鹄
绿槐影里一声新,雾薄风轻力未匀。
莫道闻时总惆怅,有愁人有不愁人。
8、《夏日六言》
宋·
溪涨清风拂面,月落繁星满天。
数只船横浦口,一声笛起山前。
9、《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10、《夏日对雨》
唐·裴度
登楼逃盛夏,万象正埃尘。
对面雷嗔树,当街雨趁人。
檐疏蛛网重,地湿燕泥新。
吟罢清风起,荷香满四邻。
11、《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2、《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绝句古诗凝练而隽永,情深而意长,在写作中,掌握经典的绝句古诗能让您的文章增色不少。为此,好句摘抄网为您整理精华《春的古诗》,愿对您有所启发。
春的古诗
1、《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
2、《春思》
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3、《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4、《春宿左省》
唐杜甫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5、《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6、《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7、《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
8、《相思》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9、《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10、《春词》
唐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11、《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12、《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
13、《春思》
唐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14、《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15、《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16、《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17、《绝句》
古诗《风》
《风》这首古诗的作者是李峤,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诗《风》,欢迎大家分享。
《风》古诗原文: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风》注释:
1、解落:吹落,散落。解:解开,这里指吹。
2、三秋:秋季。一说指农历九月。
3、能:能够。二月:农历二月,指春季。
4、过:经过。
5、斜:倾斜。
《风》译文:
风能吹落秋天金黄的树叶,能吹开春天美丽的鲜花。
刮过江面能掀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
《风》赏析1: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这是一首描写风的小诗,它是从动态上对风的一种诠释和理解。
风无形,空气流动形成风。但它又是有形的,一阵微风掠过,小草含笑向人们点头,花儿在风中摇曳着,变着法儿撒欢儿,炊烟随着风的节奏跳起直上重霄的舞蹈,纤细的柳枝轻拂着树下游人的脸庞。
风也有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当它欢欣的时候,往往伴着细雨洋洋洒洒飘落,春天来临的时候,风过千山秀、二月春风似剪刀,春风拂拂,像“飞天”的裙裾在梳理着,春风吹醒冬眠的柳绦,春风送来翩飞的燕子,春风吹绿了千沟万壑,春风摇醒了小草的青春,也在人们心中播下了盎然的春意。
当它发怒的时候,过江卷起漫天狂澜,有苏轼的《赤壁怀古》来证明: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它引发海啸,将参天大树连根拨起,用掌击碎轿车甩向路沟,用衣袖挥断成片树木,狂笑着,轻蔑地看着对它束手无策的人们,视自己为一列战车,而世上万物如螳臂。
当它悲哀的时候,会发出呜呜咽咽的声音,似在诉说心中的悲怨与委屈,似小孩在哭泣,听之也不得不为之动容。
风是神奇的,风是千变万化的,风是柔弱的,风又是强悍的。敏感的风,多情的风,凄婉的风,千姿百态的风,你是人类的朋友,却也给人类带来无尽的灾难,风,你让人不得不爱,同时也让人惧之三分。
《风》赏析2:
这首诗写出了风的力量。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前两句就“风”的季节功能而言:秋风能令万木凋零,春风却又能教百花绽放;后两句则就“风”所到之处,呈不同景象来描写:风过江上时,则水面波浪滔滔;入竹林时,只见竹竿一齐倾斜。风,为自然界之物象,本是看不见摸不着,只能经由生命个体用心去感受或通过外物的变化知晓。因此,全诗无出现一个“风”字,也没有直接描写风之外部形态与外显特点,而是通过外物在风的作用下原质或原态的改变去表现风之柔情与强悍。可见诗人对物态常识的熟知与了然。在这种生活常识的支撑下,诗人熟练地通过外物的形变来显发风之特点,以间接描写来表现风的种种情态,让人真切感受风的温存与魅力。
“赋、比、兴”为古典诗歌表现的基本手法。所谓的“兴”意指“兴发”“感兴”,由物及心,即因为外物的作用而产生内心“情变”。“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叶落”与“花开”,乃事物发展到极态而自然产生的质变,外力的作用只能是加速或减缓其变化的速度。在此处,诗人把叶落花开归因于风的作用,表现出作者观察的细微与内心的细腻,把自然万物的变化同风——外力的作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隐性地昭示着风之生命力及其给外物的温情关怀。
“解落”,“解”字用得好。常言道“秋风扫落叶”,秋风之蛮横可见一斑。不用“扫”“吹”,也不用“刮”“剥”,就用一个“解”。“解”,是细心,是用心,是专心地去化解,不急不慢,不狂不躁,让叶儿怡然清爽地离开了母体,找到了很好的归宿。风之柔情让人感动。“能开”,“开”,是唤醒,是催生,是召唤,在寒冬中沉睡的花儿,在风儿的轻轻抚摸下,睁开惺忪的睡眼,伸伸懒腰,又将迎来一个美丽、美好、美妙的.春意。风之温情让人舒坦。“解落”与“能开”,把风的温存柔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也深深地触动了读者那或许早有些漠然的心绪,重新唤醒人们对美好生命的感念。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风,“过江”卷起“千尺浪”,风急浪高,直冲云宵,风之气力是何等威风;风,“入竹”引来“万竿斜”,风狂竹伏,万般无奈,风之外力是何等潇洒。此处,风之强悍,风之强劲,风之强势,同之前风之温情,风之柔情,风之痴情形成强烈的反差。任何一种生命都有其“喜怒哀乐”之表现,“风”也不例外。风的变幻莫测便是很好的例证。
讲究对仗或对偶,《风》一诗亦如此。例,“解落”对“能开”,“三秋叶”对“二月花”工整有序。“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如果说,诗的前两句在“兴发”方面更为出色的话,则后两行在“对仗”则更显特色,“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一过”“一入”,“一高”“一低”,“一直”“一斜”,把风对自然界物象在风的作用下所产生的变幻鲜活而传神地表现出来。
这首诗的妙处在于写风,全诗除诗名外,却不见风字。每一句都表达了风的作用,如果将四句诗连续起来,反映了世间的欢乐和悲伤,表达了“世风”和“人风”,风是善变的,有柔弱,又有彪悍,风是多情的,姿态丰盈,万竹起舞,短短的四句诗,以动态的描述诠释了风的性格。
作者简介:
李峤(645~714年),字巨山,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唐朝时期宰相。
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早年进士及第,历任安定小尉、长安尉、监察御史、给事中、润州司马、凤阁舍人、麟台少监等职。武周时期,依附张易之兄弟。中宗年间,依附韦皇后和梁王武三思,官至中书令、特进,封为赵国公。唐睿宗时,贬为怀州刺史,以年老致仕。唐玄宗时,再贬滁州别驾,迁庐州别驾。开元二年(714年)病逝于庐州,终年七十岁。
李峤生前以文辞著称,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苏味道、杜审言、崔融合称“文章四友”,晚年成为“文章宿老”。先后历仕五朝,趋炎附势,史家评价以贬义居多。
雨的古诗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雨的.古诗,欢迎大家分享!
1、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2、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宋.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
4、忽闻疏雨打新荷,有梦都惊破。———(元·盍西村《越调小桃红·临川八景·荷塘雨声》)
5、宋李清照的《声声慢》下阙:……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6、宋贺铸《青玉案》下阙:……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7、月胧胧,一树梨花细雨中。———(宋·陈克《豆叶黄》)
8、腾云似涌烟,密雨如散丝。———(晋.张协《杂诗十首》)
9、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宋·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10、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11、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之一)
12、涧底松摇千尺雨,庭中竹撼一窗秋。———(唐.杜荀鹤《夏日留题张山人林亭》)
13、宋王灼《减字木兰花》:飞霞半缕,收尽天风和雨。
14、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15、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绿。———五代前蜀·韦庄《谒金门》)
16、宋吕渭老《一落索》:秋风有意染黄花,下几点凄凉雨。
17、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唐.刘长卿《别严士元》)
18、柳枝经雨重,松色带烟深。———(唐.张谓《郡南亭子宴》)
19、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诗.郑风.风雨》)
20、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唐.许浑《咸阳城东楼》)
21、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唐.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22、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元.虞集《听雨》)
23、残虹收度雨,缺岸上新流。———(《南朝陈.张正见《后湖泛舟》》
24、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5、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宋.陈与义《春寒》)
26、雷声千嶂落,雨色万峰来。———(明.李攀龙《广阳山道中》)
27、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8、宋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呤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生。
29、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30、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伶仃洋》
31、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唐.杜甫《水槛遣心二首》之一)
32、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唐.杜枚《秋思》)
33、小楼忽洒夜窗声,卧听潇潇还淅淅,湿了清明。———(清·郑燮《浪淘沙·暮春》)
34、元人贯云石的《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35、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宋·秦观《好事*·梦中作》)
36、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宋.欧阳修《田家》)
37、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38、一雁下投天尽处,万山浮动雨来初。———(清.查慎行《登宝婺楼》)
39、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花。———(宋.赵师秀《有约》)
40、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宋.徐俯《春游湖》)
41、五代南唐李璟的《浣溪沙》下阙: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接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莫,接天流。
42、风如拔山努,雨如决河倾。———(宋.陆游《大风雨中作》)
43、沾衣欲湿桃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唐.僧志南《绝句》)
44、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45、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46、宋李重元《忆王孙·春词》:……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47、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唐.李商隐《夜雨寄北》)
48、雨急山溪涨,云迷岭树低。———(唐.戴叔伦《宿灵岩寺》)
49、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古诗夏天的古诗句
炎热的夏天,晴空万里,天上没有一丝云彩,太阳把地面烤得滚烫滚烫。
1、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2、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3、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4、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5、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6、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贾弇《孟夏》
7、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王安石《初夏即事》
8、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陆游《初夏绝句》
9、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10、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11、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12、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庾信《奉和夏日应令》
13、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王僧儒《侍宴》
14、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有约》
15、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张蠙《夏日题老将林亭》
16、夏潭荫修竹,高岸坐长枫。——杨广《夏日临江》
17、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陶渊明《读山海经》
18、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19、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韦应物《游开元精舍》
20、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21、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22、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朱淑真《即景》
23、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24、水窗低傍画栏开,枕簟萧疏玉漏催。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陈文述的《夏日杂诗》
25、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夏意》
26、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水宿淹晨暮,阴霞屡兴没。周览倦瀛壖,况乃陵穷发。川后时安流,天吴静不发。——谢灵运的《游赤石进帆海》
27、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两陂。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王安石的《初夏即事》
28、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李商隐的《晚晴》
29、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唐代诗人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30、僧舍清凉竹树新,初经一雨洗诸尘。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施肩吾的《夏雨后题青荷兰若》
31、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笋根稚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杜甫的《绝句漫兴九首·其七》
32、日长睡起无情思, 闲看儿童捉柳花。《初夏午睡起》
33、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的《小池》
34、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宋·王安石《初夏即事》
35、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杜甫的《江村》
36、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王令的《暑旱苦热》
37、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唐·张蠙《夏日题老将林亭》
38、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柳宗元的《夏昼偶作》
39、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40、梅子留酸软齿牙, 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 闲看儿童捉柳花。——杨万里的.《闲居初夏午睡起二首·其一》
41、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曾畿的《三衢道中》
42、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北周·庾信《奉和夏日应令》
43、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三衢道中》
44、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唐·韦应物《游开元精舍》
45、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盛一院香。唐·高骈《山亭夏日》
46、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
47、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翁卷的《乡村四月》
4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喜晴》
49、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1、《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2、《春思》
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3、《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春宿左省》
唐·杜甫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5、《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6、《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7、《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8、《相思》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9、《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0、《春词》
唐·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杰出的诗人为千百年来人们所敬仰!脍炙人口的绝句古诗,为历代世人争相传诵,记住这些经典,让我们的前行路更宽更*!为您倾情整理《风的古诗》,希望对您有所启迪。
风的古诗
1、《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2、《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4、《感遇》
唐陈子昂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5、《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6、《大风》
唐黄庭坚
霜重天高日色微,颠狂红叶上阶飞。
7、《大雷口阻风》
唐黄庭坚
号橹下沧江,避风大雷口。
8、《步虚》
宋陆游
微风吹碧海,细细生龙鳞,
9、《风不鸣条》
唐卢肇
**和风至,过条不自鸣。
10、《旅舍对雪赠考功王员外》
唐李端
杨花惊满路,面市忽狂风。
1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12、《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13、《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14、《浣溪沙》
宋苏轼
万顷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
15、《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扩展阅读
关于风的古诗
1、《春晓》
唐孟浩然
效古诗古诗词
古诗原文
寒沙四面*,飞雪千里惊。
风断阴山树,雾失交河城。
朝驱左贤阵,夜薄休屠营。
昔事前军幕,今逐嫖姚兵。
失道刑既重,迟留法未轻。
所赖今天子,汉道日休明。
诗文赏析
也许是长久偏安于江左的青山绿水,不闻飞骑击虏、角声马鸣之故吧,南朝稍有壮心的文人士子,往往热衷于*出塞千里、勒铭燕然的军戎生涯和辉煌业绩。因此,仿“古诗”、叙汉事,借以抒写自己的怀抱和感慨,也成了他们作诗的一大爱好。范云这首诗,正以“效古”为题,倒转时空,把自身带入了六百年前边塞征战的戎马倥偬之中。
诗之开篇以粗放的笔触,勾勒了塞外严冬的苍茫和凛冽:“寒沙四面*”写浩瀚的飞沙,在翻腾如浪中猛然静歇,填*了四野起伏的丘谷。运笔静中寓动,极富气势。“千里飞雪惊”则又动中见静,让荒寂无垠的瀚漠,刹时被纷扬的飞雪所笼盖,境界尤为开阔。一个“惊”字,表现诗人的主观感觉。展现在读者眼前的塞外景象,正如《楚辞·招魂》所述:“增冰峨峨,飞雪千里些”,令人心骇而骨惊。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上,诗人恍已置身于顶盔贯甲的汉卒之中,正冒着风雪,向茫茫阴山、皑皑交河进发。“阴山”横亘于今内蒙古境内,往东遥接内兴安岭。山上本来草木葱茏,而今在狂烈的寒风袭击下,时时可见高大树枝的摧折;“交河城”则远在今新疆吐鲁番西北,正是车师前王的治所。此刻在雾气缥缈之中,它竟像海市蜃楼般,消失得无影无踪。从阴山到交河城,空间相距远不止千里。诗中却以“风断”、“雾失”两句,使之*若比邻。如此巨大的空间转换,不仅表现了塞外瀚漠的辽阔,更为活跃在这一背景上的士卒征战生涯,增添了几多壮色和扑朔迷离之感。
以上四句重在写景,豪情万丈的出塞健儿,似还只在背景中若现若隐。自“朝驱左贤阵”以下,他们终于大显身手了。“朝驱左贤阵”一句,写的是飞将军李广亲自指挥的一场激战。据《史记》记载,当时李广率四千骑出右北*,迎战匈奴左贤王十倍于己的骑兵。李广布圆阵拒敌,“胡急击之,矢下如雨”,“吏士皆失色”。而李广“意气自如”,执大黄弩射杀匈奴偏将数人,终于坚持到援军到来,突围而出。“夜薄(迫*)休屠营”抒写的,则是骠骑将军霍去病的一次胜利远征。公元前127年(元朔二年),霍去病将万骑出陇西,“过焉支山千有余里”,杀折兰王、斩卢胡王、执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首虏八千余级,收休屠祭天金人”,一时名震遐迩。这两次战役,在时间上相隔五、六年。诗中却以“朝驱”、“夜薄”使之紧相承按,大大增添了塞外征战的紧张态势,将出征健儿勇挫强敌的豪迈之气,表现得痛快淋漓!接着“昔事前军幕,今逐嫖姚兵”二句,又回射上文,抒写主人公先后追随前将军李广、嫖姚校尉霍去病屡建奇功的经历。语气沉着,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身为名将部属的深切自豪感。
以上一节描述出塞千里、接战强虏的.英勇业绩,读来令人神旺。不过,军戎生涯除了长驱直进的胜利外,也难免有意外的失误和挫折。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即使功业显赫的名将,也仍要受到军法的惩处。“失道刑既重”,说的正是李广晚年的不幸遭遇:李广率师出征,因为无人向导而迷失道路;大将军卫青追究罪责,李广终于含愤自杀。“迟留法未轻”,则指博望侯张骞,随李广出塞,迟留后期,按法“当斩”,只是由于出钱,方才“赎为庶人”。这样的失误,虽然难免,但军法如山,不可宽贷。这又使充满英勇气概的军戎生活,蒙上了一重悲壮的色彩。唯其如此,它才更加可歌可泣;在诗人眼中,也更富于浪漫气息和奇异的吸引力。汉代的边塞征战,正是这样,以它辉煌的业绩和悲壮的色彩,写在了汗青史上。何况,这些业绩,又是与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分不开的。倘若不是他的果断决策,汉代则不能有此美善旺盛(休明)的壮举。所以,诗之结尾,诗人不禁发出了“所赖今天子(汉武帝),汉道日休明”的热烈赞叹。倘若联系诗人生活的齐梁时代,朝廷积弱,只能坐看北方异族铁骑纵横,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的结句又包含了无限感慨和不尽之意。
“效古诗”名为“效古”,诗中其实总有诗人自己的身影在。范云身为齐梁诗人,写的虽为汉代古事,但因为用了第一人称,在时序上又故意倒“古”为“今”(“今逐”、“今天子”),便在诗中造成了一种古今错综、彼我交融的奇特效果。出现在诗中的主人公,看似汉代士卒,却又融入了诗人的感情。恍惚之中,似乎不是诗人回到了汉代,倒似当年的李广、霍去病,穿过六百年的时空,奇迹般地出现在南朝,正率领着诗人,仰对瀚漠的朔雪、狂风,转战于阴山、交河。而读者呢,也恍惚与诗人一起,参加了“朝驱左贤阵,夜薄休屠营”的战役,为胜利的突围而欢呼,为“失道”名将的陨身而堕泪。这是一种错觉,但它的奇特效果,正是由范云这首《效古诗》的独特表现方式所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