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苏轼描写的秋天古诗大全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苏轼描写的秋天古诗大全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苏轼描写的秋天古诗大全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苏轼描写的秋天古诗大全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苏轼秋天的诗句
苏轼一生作诗无数,关于秋天的诗句又是那些呢?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 —— 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墙里秋千墙外道。 —— 苏轼《蝶恋花·春景》
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 苏轼《念奴娇·中秋》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 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 暮云收尽溢清寒。 —— 苏轼《阳关曲 》
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 —— 苏轼《念奴娇·中秋》
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 —— 苏轼《减字木兰花·春月》
我醉拍手狂歌,举怀邀月,对影成三客。 —— 苏轼《念奴娇·中秋》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 —— 苏轼《念奴娇·中秋》
燕歌行二首·其一
魏晋:曹丕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鹄南翔 一作 雁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行香子·秋与
宋代:苏轼
昨夜霜风。先入梧桐。浑无处、回避衰容。问公何事,不语书空。但一回醉,一回病,一回慵;
朝来庭下,光阴如箭,似无言、有意伤侬。都将万事,付与千钟。任酒花白,眼花乱,烛花红。
秋风辞
两汉:刘彻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秋词二首
唐代: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菩萨蛮·*林漠漠烟如织
唐代:李白
*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连短亭 一作:更短亭)
秋风引
唐代: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思吴江歌
魏晋:张翰
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
苏轼一生作诗无数,关于秋天的诗句又是那些呢?
苏轼写的关于秋天的诗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 —— 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墙里秋千墙外道。 —— 苏轼《蝶恋花·春景》
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 苏轼《念奴娇·中秋》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 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 暮云收尽溢清寒。 —— 苏轼《阳关曲 》
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 —— 苏轼《念奴娇·中秋》
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 —— 苏轼《减字木兰花·春月》
我醉拍手狂歌,举怀邀月,对影成三客。 —— 苏轼《念奴娇·中秋》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 —— 苏轼《念奴娇·中秋》
关于秋天的诗
燕歌行二首·其一
魏晋:曹丕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鹄南翔 一作 雁南翔)
苏轼一生作诗无数,关于秋天的又是那些呢?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 —— 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 苏轼《·丙辰中秋》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墙里秋千墙外道。 —— 苏轼《·春景》
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 苏轼《念奴娇·中秋》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 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 暮云收尽溢清寒。 —— 苏轼《阳关曲 》
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 —— 苏轼《念奴娇·中秋》
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 —— 苏轼《减字木兰花·春月》
我醉拍手狂歌,举怀邀月,对影成三客。 —— 苏轼《念奴娇·中秋》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 —— 苏轼《念奴娇·中秋》
燕歌行二首·其一
魏晋:曹丕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鹄南翔 一作 雁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行香子·秋与
宋代:苏轼
昨夜霜风。先入梧桐。浑无处、回避衰容。问公何事,不语书空。但一回醉,一回病,一回慵;
朝来庭下,光阴如箭,似无言、有意伤侬。都将万事,付与千钟。任酒花白,眼花乱,烛花红。
秋风辞
两汉:刘彻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秋词二首
唐代: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菩萨蛮·*林漠漠烟如织
唐代:
*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连短亭 一作:更短亭)
秋风引
唐代: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思吴江歌
魏晋:张翰
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
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禁兮仰天悲。
苏轼中秋节的古诗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苏轼中秋节的古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北宋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苏轼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苏轼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苏轼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注:《水浒·施恩三人死囚牢 武松大闹飞云浦》(上海古籍出版社《水浒传》266页)中曾出现过词曲,下片首句为“高卷珠帘”,其余相同。
【注释】
(1) 把酒:端起酒杯。
(2) 宫阙:宫殿。
(3) 今夕是何年:古代神话传说,天上只三日,世间已千年。古人认为天上神仙世界年月的编排与人间是不相同的。所以作者有此一问。
(4) 乘风归去:驾著风,回到天上去。作者在这里浪漫地认为自己是下凡的神仙。
(5) 琼楼玉宇:白玉砌成的楼阁,相传月亮上有这样美丽建筑。指月宫。
(6) 不胜:忍受不住。
(7) 弄清影,在月光下起舞,自己的影子也翻动不已,仿佛自己和影子一起嬉戏。
(8) 朱阁:朱红色的楼阁。
(9) 绮户:刻有纹饰门窗。
(10)照无眠:照著有心事的睡不着的人。
(11)婵娟:美丽的月光,代指月亮。
另注:
(12)大曲《水调歌》的首段,故曰“歌头”。双调,九十五字,*韵。
(13)丙辰:熙宁九年(1076)。苏辙字子由。
(14)李白《把酒问天》:“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15)牛僧孺《周秦行纪》:“共道人间惆怅事,不知今夕是何年。”
(16)司马光《温公诗话》记石曼卿诗:“月如无恨月长圆。”
(17)[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化用李白<<把酒问月>>诗句"青天明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把,握着
(18)起舞弄清影:在月下起舞,身影摇曳.
(19)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照进雕花的窗户,照到不眠的人.绮户,装饰着花纹或图案的窗户.
(20)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月亮不应对人间有什么遗憾,为什么总是在人离别之时圆呢?
(2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希望人们都能身体康健,即使相隔千里,也可共同沐浴在同样的月光中.婵娟,指月亮.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这一时期,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展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这一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转眼已七年未得团聚了。此刻,苏轼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很明显,这首词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一方面,说明作者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当时虽已41岁,并且身处远离京都的密州,政治上很不得意,但他对现实、对理想仍充满了信心;另方面,由于政治失意,理想不能实现,才能不得施展,因而对现实产生一种强烈的不满,滋长了消极避世的思想感情。不过,贯穿始终的却是词中所表现出的那种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1、《春宵》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亭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2、《上元侍宴》
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
侍臣鹄立通明殿,一朵红云捧玉皇。
3、《花影》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4、《守岁诗》
儿童强不食,相守应欢哗。
晨鸡旦勿鸣,更鼓畏添过。
5、《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6、《儋耳》
霹雳收威暮雨开,独凭栏槛倚崔嵬。
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
野老已歌丰岁语,除书欲放逐臣回。
残年饱饭东坡老,一壑能专万事灰。
7、《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生。
8、《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9、《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0、《饮》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1、《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12、《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3、《采桑子》
多情多感仍多病。
多景楼中,尊酒相逢,乐事回头一笑空。
停杯且听琵琶语。
细捻轻扰,醉脸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红。
14、《蝶恋花》
一颗樱桃樊素口。不爱黄金,只爱人长久。
学画鸦儿犹未就。眉间已作伤春皱。
扑蝶西园随伴走。花落花开,渐解相思瘦。
在夏天来,一切当时,阳光倾洒,万物生气勃勃,愈加灵动。
苏轼写夏天的
绿槐高柳咽新蝉。 —— 苏轼《阮郎归·初夏》
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 —— 苏轼《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
石榴半吐红巾蹙。 —— 苏轼《贺新郎·夏景》
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 —— 苏轼《贺新郎·夏景》
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 —— 苏轼《贺新郎·夏景》
描写夏的优美诗句
1、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唐·《夏夜叹》
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
3、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王令《暑旱苦热》
4、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唐·张蠙《夏日题老将林亭》
5、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夏日杂诗》
6、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夏夜追凉》
7、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8、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水中鸥。——《江村》
9、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宋·《三月晦日偶题》
10、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1、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唐·韦应物《游开元精舍》
12、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夏日南亭怀辛大》
13、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暑旱苦热》
14、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杜甫《江村》
15、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北周·庾信《奉和夏日应令》
16、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夏日山中》
17、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8、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宋·《初夏即事》
19、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蔡确的《夏日登车盖亭》
20、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笋根稚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七》
21、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观刈麦》
2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3、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幽居初夏》
24、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西江月》
25、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喜晴》
26、僧舍清凉竹树新,初经一雨洗诸尘。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施肩吾《夏雨后题青荷兰若》
27、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司马光《客中初夏》
28、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
29、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夏雨后题》
30、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纳凉》
31、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宋·周邦彦《满庭芳·夏景》
32、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客中初夏》
33、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唐·方干《题报恩寺上方》
34、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35、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初夏午睡起》
36、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37、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晚晴》
38、水窗低傍画栏开,枕簟萧疏玉漏催。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陈文述《夏日杂诗》
39、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幽居初夏》
40、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两陂。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王安石《初夏即事》
41、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唐·韩愈《送刘师服》
42、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秦观《纳凉》
苏轼的诗词有名的古诗
苏轼是*古代文人中的著名诗人,他的诗、词、散文成就非常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苏轼的诗词有名的古诗,希望大家喜欢。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鉴赏: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不过李白这里的语气比较舒缓,苏轼因为是想飞往月宫,所以语气更关注、更迫切。“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
最后两句是千古名句,“婵娟”就是月亮的意思。两个人像个千里,但却可以共同凝望天上的月亮。王勃有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味深长,传为佳句,与“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外,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许浑的《秋霁寄远》说:“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与东坡诗句颇有同趣。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暧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鉴赏:画以鲜明的形象,使人有具体的视觉感受,但它只能表现一个特定的画面,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一首好诗,虽无可视的图像,却能用形象的语言,吸引读者进入一个通过诗人独特构思而形成的美的意境,以弥补某些画面所不能表现的东西。
这首题画诗既保留了画面的形象美,也发挥了诗的长处。诗人用他饶有风味、虚实相间的笔墨,将原画所描绘的春色展现得那样令人神往。在根据画面进行描写的同时,苏轼又有新的构思,从而使得画中的优美形象更富有诗的感情和引人入胜的意境。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
多情却被无情恼。
鉴赏:这首词上下句之间、上下阕之间,往往体现出种种错综复杂的矛盾。例如上片结尾二句,“枝上柳绵吹又少”,感情低沉;“天涯何处无芳草”,强自振奋。这情与情的矛盾是因在现实中,词人屡遭迁谪,这里反映出思想与现实的矛盾。上片侧重哀情,下片侧重欢乐,这也是情与情的矛盾。而“多情却被无情恼”,不仅写出了情与情的矛盾,也写出了情与理的矛盾。佳人洒下一片笑声,杳然而去;行人凝望秋千,空自多情。词人虽然写的是情,但其中也渗透着人生哲理。
在江南暮春的景色中,作者借墙里、墙外、佳人、行人一个无情,一个多情的故事,寄寓了他的忧愤之情,也蕴含了他充满矛盾的人生悖论的思索。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鬃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
鉴赏:苏轼在宋词中属于豪放派,境界开阔,宏大。这首词具有明显的豪放派的特质。此作是千古传诵的东坡豪放词代表作之一。词中写出猎之行,抒兴国安邦之志,拓展了词境,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为词的创作开创了崭新的道路。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形成豪放风格,多角度、多层次地从行动和心理上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风与豪气。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鉴赏:这是苏轼最有名的词作之一,也是最能代表他风格的作品。这首词从总的方面来看,气象磅礴,格调雄浑,高唱入云,其境界之宏大,是前所未有的。通大笔挥洒,却也衬以谐婉之句,英俊将军与妙龄美人相映生辉,昂奋豪情与感慨超旷的思绪迭相递转,做到了庄中含谐,直中有曲。特别是它第一次以空前的气魄和艺术力量塑造了一个英气勃发的人物形象,透露了作者有志报国、壮怀难酬的感慨,为用词体表达重大的社会题材,开拓了新的道路,产生了重大影响。
关于苏轼描写春天的古诗
春天气候温暖适中,*内陆大部分地区有降雨,万物生机萌发,气候多变,乍暖还寒。小编精心为你整理了描写春天的诗句,希望对你有所借鉴作用哟。
一、题都城南庄
唐代: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译文
去年春天,就在这扇门里,姑娘脸庞,相映鲜艳桃花。
今日再来此地,姑娘不知去向何处,只有桃花依旧,含笑怒放春风之中。
注释
⑴都:国都,指唐朝京城长安。
⑵人面:指姑娘的脸。第三句中“人面”指代姑娘。
⑶不知:一作“秖(zhǐ)今”。去:一作“在”。
⑷笑:形容桃花盛开的样子。
赏析
全诗四句,这四句诗包含着一前一后两个场景相同、相互映照的场面。第一个场面:寻春遇艳——“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苏轼诗人抓住了“寻春遇艳”整个过程中最美丽动人的一幕。“人面桃花相映红”,不仅为艳若桃花的“人面”设置了美好的背景,衬出了少女光彩照人的面影,而且含蓄地表现出苏轼诗人目注神驰、情摇意夺的情状,和双方脉脉含情、未通言语的情景。
第二个场面:重寻不遇。还是春光烂漫、百花吐艳的季节,还是花木扶疏、桃树掩映的门户,然而,使这一切都增光添彩的“人面”却不知何处去,只剩下门前一树桃花仍旧在春风中凝情含笑。桃花在春风中含笑的联想,本从“人面桃花相映红”得来。去年今日,伫立桃树下的那位不期而遇的少女,想必是凝睇含笑,脉脉含情的;而今,人面杳然,依旧含笑的桃花只能引动对往事的美好回忆和好景不常的感慨了。“依旧”二字,正含有无限怅惘。
整首诗其实就是用“人面”、“桃花”作为贯串线索,通过“去年”和“今日”同时同地同景而“人不同”的映照对比,把苏轼诗人因这两次不同的遇合而产生的感慨,回环往复、曲折尽致地表达了出来。对比映照,在这首诗中起着极重要的作用。因为是在回忆中写已经失去的美好事物,所以回忆便特别珍贵、美好,充满感情,这才有“人面桃花相映红”的传神描绘;正因为有那样美好的记忆,才特别感到失去美好事物的怅惘,因而有“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感慨。
尽管这首诗有某种情节性,有富于传奇色彩的“本事”,甚至带有戏剧性,但它并不是一首小叙事诗,而是一首抒情诗。“本事”可能有助于它的广泛流传,但它本身所具的典型意义却在于抒写了某种人生体验,而不在于叙述了一个人们感兴趣的故事。它诠释了一种普遍性的人生体验:在偶然、不经意的情况下遇到某种美好事物,而当自己去有意追求时,却再也不可复得。这也许正是这首诗保持经久不衰的艺术生命力的原因之一。“寻春遇艳”和“重寻不遇”是可以写成叙事诗的。作者没有这样写,正说明唐人更*惯于以抒情苏轼诗人的眼光、感情来感受生活中的情事。
二、春宵
宋代:苏轼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译文
春天的夜晚,即便是极短的时间也十分珍贵。花儿散发着丝丝缕缕的清香,月光在花下投射出朦胧的阴影。
楼台深处,富贵人家还在轻歌曼舞,那轻轻的歌声和管乐声还不时地弥散于醉人的夜色中。夜已经很深了,挂着秋千的庭院已是一片寂静。
注释
春宵:春夜。
一刻:刻,计时单位,古代用漏壶记时,一昼夜共分为一百刻。一刻,比喻时间短暂。
花有清香:意思是花朵散发出清香。
月有阴:指月光在花下投射出朦胧的阴影。
歌管:歌声和管乐声。
赏析
开篇两句写春夜美景。春天的夜晚十分宝贵,花朵盛开,月色醉人。这两句不仅写出了夜景的清幽和夜色的宜人,更是在告诉人们光阴的宝贵。后两句写的是官宦贵族阶层尽情享乐的情景。夜已经很深了,院落里一片沉寂,他们却还在楼台里尽情地享受着歌舞和管乐,对于他们来说,这样的良辰美景更显得珍贵。作者的描写不无讽刺意味。
全篇写得明白如画却又立意深沉。在冷静自然的描写中,含蓄委婉地透露出作者对醉生梦死、贪图享乐、不惜光阴的人的深深谴责。诗句华美而含蓄,耐人寻味。特别是“春宵一刻值千金”,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人们常常用来形容良辰美景的短暂和宝贵。
三、《望江南 超然台作》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作品赏析
【注释】: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秋,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今山东诸城)。次年八月,他命人修葺城北旧台,并由其弟苏辙题名“ 超然”,取《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之义。熙宁九年暮春,苏轼登超然台,眺望春色烟雨,触动乡思,写下了此作。这首豪迈与婉约相兼的`词,通过春日景象和作者感情、神态的复杂变化,表达了词人豁达超脱的襟怀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人生态度。
词的上片写登台时所见暮春时节的郊外景色。首句以春柳在春风中的姿态——“风细柳斜斜 ”,点明当时的季节特征:春已暮而未老。“试上”二句 ,直说登临远眺,而“ 半壕春水一城花 ”,在句中设对,以春水、春花,将眼前图景铺排开来。然后,以“烟雨暗千家”作结,居高临下,说烟雨笼罩着千家万户。
于是,满城风光,尽收眼底。作者写景,注意色彩上的强烈对比作用,把春日里不同时空的色彩变幻,用明暗相衬的手法传神地传达出来。下片写情,乃触景生情,与上片所写之景,关系紧密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进一步将登临的时间点明。寒食,在清明前二日,相传为纪念介子推,从这一天起,禁火三天;寒食过后,重新点火,称为“新火”。此处点明“寒食后”,一是说,寒食过后,可以另起“新火”,二是说,寒食过后,正是清明节,应当返乡扫墓。但是,此时却欲归而归不得。以上两句 ,词情荡漾,曲折有致,寄寓了作者对故国、故人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写作者为摆脱思乡之苦,借煮茶来作为对故国思念之情的自我排遣,既隐含着词人难以解脱的苦闷,又表达出词人解脱苦闷的自我心理调适。“诗酒趁年华”,进一步申明:必须超然物外,忘却尘世间一切,而抓紧时机,借诗酒以自娱。“年华”,指好时光,与开头所说“春未老”相应合。全词所写 ,紧紧围绕着“超然”二字,至此,即进入了“超然”的最高境界。这一境界,便是苏轼在密州时期心境与词境的具体体现。
这首词情由景发,情景交融。词中浑然一体的斜柳、楼台、春水、城花、烟雨等暮春景象,以及烧新火、试新茶的细节,细腻、生动的表现了作者细微而复杂的内心活动,表达了游子炽烈的思乡之情。将写异乡之景与抒思乡之情结合得如此天衣无缝,足见作者艺术功力之深。
四、《一丛花 初春病起》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今年春浅腊侵年。冰雪破春妍。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寒夜纵长,孤衾易暖,钟鼓渐清圆。朝来初日半含山。楼阁淡疏烟。游人便作寻芳计,小桃杏、应已争先。衰病少情,疏慵自放,惟爱日高眠。
作品赏析
【注释】:
此词抓住“初春”和病愈初起这一特殊情景和特有的心理感受,描写词人初春病愈后既喜悦又疏慵的心绪。
苏轼的古诗及赏析
遥遥地,苏轼从岁月深处中走来。擦肩而过的瞬间,我会回眸,俯首,捡拾你两袖间遗落的千年前的文字花瓣。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苏轼的古诗及赏析,如果可以,我想去宋代,去邂逅苏轼这位宋代文化孕育出的旷世奇才。
1、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赏析: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横看”即正面看,从山前山后看,山横在眼前,所以说横看。庐山总的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岭”即顶端有道路可走的山,形状长而*。“侧”即侧看,从侧面看,从山的一端——南端或北端看。“峰”即山顶端,形状尖而高。这两句意思是说,横看庐山是雄奇的大岭,侧看则是陡峭的高峰,随着视线的转移,从高处、低处、远处、*处等不同角度去看,景象各不相同。从写作方法来说,我们可以从“远*、高、低”这些方位词看出诗人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方法,似乎在诗句中浓缩了一路走来所看到的景象,仅仅用“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把千姿万态的庐山特点概括出来,虽说是“务虚”的笔法,但给人以审美想象的空间。
2、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赏析:
诗人先从身边写起:初春,大地复苏,竹林已被新叶染成一片嫩绿,更引人注目的是桃树上也已绽开了三两枝早开的桃花,色彩鲜明,向人们报告春的信息。接着,诗人的视线由江边转到江中,那在岸边期待了整整一个冬季的鸭群,早已按捺不住,抢着下水嬉戏了。
然后,诗人由江中写到江岸,更细致地观察描写初春景象:由于得到了春江水的滋润,满地的蒌蒿长出新枝了,芦芽儿吐尖了;这一切无不显示了春天的活力,惹人怜爱。诗人进而联想到,这正是河豚肥美上市的时节,引人更广阔地遐想。全诗洋溢着一股浓厚而清新的生活气息。
3、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赏析:
这首小诗前两句是描写:写晴天的水、雨天的山,从两种地貌、两种天气表现西湖山水风光之美和晴雨多变的特征,写得具体、传神,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以致有人评论说,古来多少西湖诗全被这两句扫尽了。后两句是比喻:天地之间,人类最灵;人类之中,西子最美。在前两句描写的基础上,把西湖比做美女西施,说它和西施一样同为天下灵与美的极至,何况又经过淡妆或浓抹的精心打扮呢!然而,极写西湖之美还不是这个比喻的全部奥妙。
历史上有些女子,美名和西子不相上下,诗人何以偏偏要拿西子来和西湖相比呢?这是因为,西子除了她灵秀美丽,她和西湖还有两点独特的契合:一是西子家乡离西湖不远,同属古越之地;二是西子、西湖,头上都有“西”字,叫起来自然天成。
由于种种原因,苏轼这个妙手偶得的比喻,博得了后人的称道,西湖也就被称作西子湖了。这首诗概括性很强,它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评价。这首诗的流传,使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也表达了作者喜爱西湖。
4、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初冬的景色。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中说此诗咏初冬景致,“曲尽其妙”。作者说,虽然秋去冬来,荷尽菊残,但仍是橙黄橘绿的美好时光。诗中用“傲霜枝”作比,意在歌颂刘景文孤高傲世的高洁品格。“菊残犹有傲霜枝”,后来有人借用它比喻坚贞不屈的人。
5、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赏析:
此词怀古抒情,写自己消磨壮心殆尽,转而以旷达之心关注历史和人生。上阕以描写赤壁矶风起浪涌的自然风景为主,意境开阔博大,感慨隐约深沉。起笔凌云健举,包举有力。将浩荡江流与千古人事并收笔下。抒发了词人对昔日英雄人物的无限怀念和敬仰之情以及词人对自己坎坷人生的感慨之情。“人生如梦”,抑郁沉挫地表达了词人对怀才不遇的无限感慨。“一樽还酹江月”,借酒抒情,思接古今,感情沉郁,是全词余音袅袅的尾声。
6、定风波
三月三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仗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赏析:
此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警,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 ”,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 ,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 ,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
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竹杖芒鞋轻胜马 ”,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
“一蓑烟雨任*生 ”,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7、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 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赏析:
这首词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时期。
词的上阕描绘兰溪美景:浸在溪中的兰草的嫩芽,不见泥泞的松间小路,下个不停的潇潇暮雨,婉啭啼鸣的杜鹃,构成了一幅清丽、洁净又富有生机乐趣的图画,抒写出诗人轻松、愉悦、恬然自得的心情,为下文抒怀做了很好的铺垫。下阕以反诘起句:谁说人生只会变老,不能再次变得年轻?然后即景取喻,道出了富有人生哲理意味的诗句:“门前流水尚能西。”意思是门前的溪水还能东流转为西行!言外之意,人不应把老视为畏途,只要心态好,老也可变为年轻。结句又反用白居易的诗意,再次奉劝人们不要叹息年华易逝,人生也会返老还童的。
苏轼在被贬中尚能不以逆境为患,唱出如此乐观的曲调,展现了他旷达的胸怀,给人深刻的启示。 该篇为词人远谪黄州,托病游清泉寺所作,上片写请泉寺风光,下片融景生情,迸发一段坦荡、乐观、奋发向上的议论。
8、浣溪沙
簌簌衣巾落枣花, 村南村北响缫车。 牛衣古柳卖黄瓜。
苏轼写风古诗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苏轼写风古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碧纱窗下水沈烟。——苏轼《阮郎归·初夏》
2、谁家水调唱歌头。——苏轼《南歌子·游赏》
3、蓝桥何处觅云英。——苏轼《南歌子·寓意》
4、枝上柳绵吹又少。——苏轼《蝶恋花·春景》
5、绿槐高柳咽新蝉。——苏轼《阮郎归·初夏》
6、又恐被、秋风惊绿。——苏轼《贺新郎·夏景》
7、黄鸡白酒渔樵社。——苏轼《阳羡歌·山秀芙蓉》
8、卷起杨花似雪花。——苏轼《减字木兰花·立春》
9、真游洞穴沧波下。——苏轼《阳羡歌·山秀芙蓉》
10、水殿风来暗香满。——苏轼《洞仙歌·冰肌玉骨》
11、解佩投簪,求田问舍。——苏轼《阳羡歌·山秀芙蓉》
12、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苏轼《念奴娇·中秋》
13、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苏轼《卜算子·感旧》
14、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15、山秀芙蓉,溪明罨画。——苏轼《阳羡歌·山秀芙蓉》
16、谁似临*山上塔,亭亭。——苏轼《南乡子·送述古》
17、使君元是此中人。——苏轼《浣溪沙·软草*莎过雨新》
18、苦被多情相折挫。——苏轼《蝶恋花·雨霰疏疏经泼火》
19、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凉。——苏轼《临江仙·送王缄》
20、雪晴江上麦千车。——苏轼《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
21、杖藜徐步转斜阳。——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2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23、众中闻謦欬,未语知乡里。——苏轼《送金山乡僧归蜀开堂》
24、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25、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婉香。——苏轼《减字木兰花·春月》
26、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苏轼《和董传留别》
27、撞钟浮玉山,迎我三千指。——苏轼《送金山乡僧归蜀开堂》
28、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苏轼《少年游·润州作》
29、唤起谪仙泉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苏轼《有美堂暴雨》
30、门外东风雪洒裾。——苏轼《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党学官》
31、涪江与中泠,共此一味水。——苏轼《送金山乡僧归蜀开堂》
32、盆山不见日,草木自苍然。——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33、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3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35、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苏轼《西江月·顷在黄州》
36、犹自带、岷峨云浪,锦江春色。——苏轼《满江红·江汉西来》
37、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苏轼《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38、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39、金鞭争道宝钗落,何人先入明光宫。——苏轼《虢国夫人夜游图》
40、微雨如酥,草色遥看*却无。——苏轼《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
【相关阅读:写风景的优美句子】
1、夏夜,天上缀满了闪闪发光的星星,就像细碎的流沙铺成的银河斜躺在青色的天宇上。大地已经沉睡了。
2、晚秋了,太阳懒洋洋地挂在天上,就像个老公公露着笑脸在打瞌睡。
3、暂且掠过这个人,马路两旁的树被细雨洗的格外清新。树叶绿得发亮,青得逼你的眼。不知从何处传来的几声鸟鸣,给这雨增添了几分朝气。马路上的人渐渐多了,一辆辆汽车驰骋在被雨丝擦洗过的地面上,却没有溅起水花。这条路一直蔓延向远方,远方的车和人也不断地向我走来。靠*又远离。
4、河边的柳枝吐了嫩芽,芦笋也钻出来放叶透青了,河道里*静的水,从冬天的素净中苏醒过来,被大自然的色彩打扮得青青翠翠。
5、随着春姑娘轻快的步伐,青青的小草,破土而出,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在公园里,到处都可以看见这一些生命力顽强的小草。
6、巴黎让人沉醉,让人迷离,而让人震撼的景,我想最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旧金山的金门大桥。只是在一张照片上的一瞥,那般的'金光灿烂,那般的美仑美奂,就像是建在云端,天地都成为她的陪衬,在金色的阳光中熠熠生辉,让人永生难忘。真正的大气磅礴,气吞山河。我甚至不敢去那个地方,怕那时拍这照片的摄影师高超的记忆才制造出的美丽,或者怕自己的身影会玷污了这风景。
7、七月盛夏,瓦蓝瓦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火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河里的水烫手,地里的土冒烟。
8、走在路上,阳光和秋风结伴扑面而来。四周静谧安详,侧耳细听,仿佛可以听见它们在毛衣的纤维间嬉戏穿梭的窸窣声。毛衣就像是摆在烘干机上一样,好像是渐渐的鼓胀起来,热气球一样,暖暖地裹住我,仿佛要带着我飞起来,让我的脚步越来越轻快,心也轻飘起来,化成最温柔的风,飞向更美好的远方。
秋天苏轼的古诗
苏轼的秋天的古诗短
苏轼描写秋天的诗
描写秋天苏轼的古诗
苏轼秋天的古诗两首
苏轼关于写秋天的古诗
苏轼写的秋天古诗四言
苏轼关于秋天的古诗大全
关于苏轼的秋天古诗大全
苏轼描写的秋天古诗大全
关于苏轼秋天节日的古诗
苏轼秋天美景的古诗词
苏轼描写秋天的古诗词
苏轼在黄州写秋天的古诗词
苏轼写了那些关于秋天的古诗
苏轼描写秋天果实累累的古诗
中秋古诗苏轼的
苏轼的秋月古诗
苏轼的春天古诗
苏轼的古诗苏轼
中秋和苏轼的古诗
苏轼的古诗中秋
苏轼的夏天的古诗
苏轼写秋的诗词
苏轼写的春天古诗
苏轼在中秋之节写的古诗
苏轼的山居秋暝古诗
苏轼的冬天的古诗带画
苏轼的古诗
古诗苏轼的天街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