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对中国古诗的贡献

关于杜甫对中国古诗的贡献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杜甫对中国古诗的贡献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杜甫对中国古诗的贡献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杜甫对中国古诗的贡献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972) 语录(126) 说说(77) 名言(62) 诗词(1k+) 祝福(5) 心语(138)

  • 杜甫春望赏析名句(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论文)

  • 杜甫
  • 【作品简介】

    《春望》由杜甫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这首诗是杜甫“安史之乱”期间在长安所作的。“安”,指安禄山;“史”指史思明。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八月,杜甫从鄜(fu)州(现在陕西富县)前往灵武(现在属宁夏)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所俘,后困居长安。该诗作于次年三月。全篇忧国,伤时,念家,悲己,显示了诗人一贯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这正是本诗沉郁悲壮、动慨千古的内在原因。

    这首诗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以写长安城里草木丛生,人烟稀少来衬托国家残破。起首一“国破山河在”,触目惊心,有一种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以物拟人,将花鸟人格化,有感于国家的分裂、国事的艰难,长安的花鸟都为之落泪惊心。诗人由登高远望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地感叹忧愤。国家动乱不安,战火经年不息,人民妻离子散,音书不通,这时候收到家书尤为难能可贵。诗人从侧面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和人民在动乱时期想知道亲人*安与否的迫切心情。同时也以家书的不易得来表现诗人对国家深深地忧虑。结尾两句,写诗人那愈来愈稀疏的白发,连簪子都插不住了,以动作来写诗人忧愤之深广。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原文】

    《春望》

    作者: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解】

    国:国都,即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

    破:被攻破。

    深:茂盛;茂密。

    城:指长安城,当时被叛军占领。

    感时:感伤时局。

    恨别:悲恨离别。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二句互文,意谓因感时恨别而对花落泪,听鸟惊心。

    烽火:这里借指战争。

    连三月:是说战争从去年直到现在,已经一个春天过去了。

    连:连续。

    三:泛指多数。

    抵万金:家书可值几万两黄金,极言家信之难得。

    抵:值。

    白头搔更短:白头发越抓越少了。

    白头:白头发。

    搔:抓,挠。

    短:少。

    浑欲不胜簪: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

    浑:简直。

    欲:将要;就要。

    不:禁不住。

    胜:能承受。

    簪:用来绾住头发的一种针形首饰。古代男子束发,所以用簪。

    【韵译】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

    感伤国事面对繁花,难禁涕泪四溅,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

    立春以来战火频连,已经蔓延三月,家在州音讯难得,一信抵值万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

    【翻译1】

    国家已经破碎不堪,只有山河还在。长安城里又是春天了,但是经过叛军的烧杀抢掠,早已满目荒凉,到处长着又深又密的草木。虽然春花盛开,但看了不是使人愉快,而是让人流泪,觉得花好像也在流泪;虽然到处是春鸟和鸣,但心里由于和家人离别而忧伤,听了鸟鸣,不仅不高兴,还让人惊心。战乱持续了很长时间了,家里已久无音讯,一封家信可以抵得上一万两黄金那么宝贵。由于忧伤烦恼,头上的白发越来越稀少,简直连簪子也戴不了了。

    【翻译2】

    故国沦亡,空留下山河依旧,春天来临,长安城中荒草深深。感叹时局,看到花开也不由得流下眼泪,怨恨别离,听到鸟鸣也禁不住心中惊悸。战火连绵,如今已是暮春三月,家书珍贵,足抵得上万两黄金。痛苦中我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插不上头簪。

    【评析】

    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七月,安禄山起兵反唐,由于唐玄宗宠妃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误导唐玄宗,把守潼关的哥舒翰派到关外攻打叛军大本营,中途哥舒翰被俘。安禄山没有了劲敌,一下子就攻下长安。唐玄宗带领妃妾皇子,与大臣们逃往灵武。玄宗退位,太子李亨在灵武称帝。

    唐肃宗至徳元年(756年)八月,杜甫从鄜(Fu,第一声)州(现在陕西富县)前往灵武(现在属宁夏)投奔唐肃宗,途中为叛军所俘,后被困居住在长安。这首诗作于次年(至德二年)三月。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当时长安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满目凄凉。杜甫眼见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在此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之际,不禁触景伤情,发出深重的忧伤和感慨。诗的一、二两联,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三、四两联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诗人在这首诗中表现了爱国之情。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祖国,眷怀家人的感情。今人徐应佩、周溶泉等评此诗曰:“意脉贯通而*直,情景兼备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此论颇为妥帖。“家书抵万金”亦为流传千古之名言。

    【讲解】

    1756年六月,安史叛军攻下长安。七月,唐肃宗在灵武即位,杜甫听到消息后去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俘获,带到长安。《春望》写于次年三月。它集中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感人至深。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营造了气氛。同时此联对仗工整,圆熟自然,诗意跌宕。“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表;“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

    [阅读全文]...

2022-01-16 14:11:51
  • 小满的中国古诗

  • 小满
  • 小满的中国古诗

      在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两类。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满的中国古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小满》

      长卿

      昨夜玉盘沉大江,夜来忽梦荠麦香。

      时人但只餐中饱,莫忘旧时苦菜黄。

      2.《晨征》

      巩丰

      静观群动亦劳哉,岂独吾为旅食催。

      鸡唱未圆天已晓,蛙鸣初散雨还来。

      清和入序殊无暑,小满先时政有雷。

      酒贱茶饶新而熟,不妨乘兴且徘徊。

      3.《小满》

      欧阳修

      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

      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4.《小满》

      左河水

      江南沃野过插秧,江北麦麸便灌浆。

      西子湖边人好客,茶商后脚款丝商。

      5.《小满》

      吴藕汀

      白桐落尽破檐牙,或恐年年梓树花。

      小满田塍寻草药,农闲莫问动三车。

      6.吴藕汀《诗画》

      白桐落尽破檐牙,

      或恐年年梓树花。

      小满田塍寻草药,

      农闲莫问动三车。

      7.小满 欧阳修《归田园四时乐春夏二首(其二)》

      "南风原头吹百草,草木丛深茅舍小。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正肥蚕食饱。

      老翁但喜岁年熟,饷妇安知时节好。野棠梨密啼晚莺,海石榴红啭山鸟。

      田家此乐知者谁?我独知之归不早。乞身当及强健时,顾我蹉跎已衰老。"

      8.五绝 小满(宋 欧阳修)

      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9.晨征(宋 巩丰)

      静观群动亦劳哉,岂独吾为旅食催。鸡唱未圆天已晓,蛙鸣初散雨还来。

      清和入序殊无暑,小满先时政有雷。酒贱茶饶新而熟,不妨乘兴且徘徊。

      10.遣兴(宋 王之道)

      步屧随儿辈,临池得凭栏。久阴东虹断,小满北风寒。

      点水荷三叠,依墙竹数竿。乍晴何所喜,云际远山攒。

    [阅读全文]...

2022-01-07 02:00:47
  • 汉乐府对中国诗歌发展有何突出贡献?

  • 诗歌,发展
  •   中国诗歌的源头是风骚,也就是《诗经》和《离骚》,开启了中国抒情诗的滥觞,但它们对于诗歌的叙事性贡献不大,而这一空白正是由汉乐府来弥补的。

      汉乐府在诸多方面对于诗歌发展都有着重大意义,如在诗歌形式方面基本上确立了五言诗的地位,继承和进一步丰富了《诗经》现实主义精神等,但这些贡献还不是最突出的。中国诗歌的源头是“风骚”,也就是《诗经》和《离骚》,成为中国抒情诗的滥觞,但它们对于诗歌的叙事性开创贡献不大,而这项任务正是由汉乐府来完成的。因为有了汉乐府,才使得中国诗歌在抒情和叙事两个方面都有收获,这是汉代乐府为中国诗歌发展做出的最大贡献。

      如汉乐府中的《东门行》叙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出了城门东就再也不想回家了,可那毕竟是自己家,毕竟还有老婆孩子,再难心也得回去。可刚进家门悲愁再由心起,米罐不足斗米,衣服架空空如也。这可怎么活?无奈之下,他选择了反抗,再次准备拔剑而去,孩子的母亲见状牵着丈夫的衣襟哭起得死去活来,哀求道:别人家希望富贵,我情愿和你喝粥度日,求只求咱们一家人团团圆圆。你这一去一旦有个三长两短,你让我们这孤儿寡母何以卒岁?岂不是家破人亡嘛!你不冲我的面儿,还要冲老天爷和我们的孩子的面儿,千万不要犯傻。丈夫听罢也犹豫起来,但最终还是狠下心来,大声怒斥妻子说:你给我闭嘴,我已走得很晚了,咱们家现在就这个样子,假若不豁出命去恐怕也都得饿死。再如《十五从军征》:说一个人十五岁就去前线玩命,到了八十岁才侥幸全命而归。

      刚到村口,碰到一个乡下的邻居,迫不及待地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老乡黯然神伤,指着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说,那就是你们家。老兵走到家门前看见的不是亲人迎接,而是无比苍凉的景象:本来看家护院的狗通道现在经常出入的竟是野兔;家禽见不到了,取而代之的竟然是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在外经年,回归故里,本应有家人热情招待,哪怕是粗茶淡饭,可现在要想果腹只能自寻出路,老兵无奈,就地取材,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煮汤算是菜,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可孤零零一人而已,哪有吃饭的心情,不觉走出大门呆呆地望着东方,老泪纵横。

      这两首诗显然就像我们今天看到的悲剧小品一样,有人物,有对话,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无疑是非常具有美学意义的完整的叙事诗。这类诗歌在汉乐府中占到一半还多。要补充说明的是,说汉乐府对我国叙事性诗歌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不是说汉乐府里面就没有抒情诗了,那篇“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乃敢与君绝”就是典型的优秀的抒情诗。

      当然,最能代表汉乐府,最能说明汉乐府对于叙事诗贡献的还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叙事长诗《孔雀东南飞》和《陌上桑》,尤其是《孔雀东南飞》,正文357句,将*1800字,情节完整,叙事曲折,有生动的对话,鲜明人物形象,渲染烘托等叙述艺术手法运用的炉火纯青。诸君若是记不住汉乐府叙事性的巨大贡献,想想《孔雀东南飞》,想想刘兰芝与焦仲卿曲折的爱情悲剧故事就会恍然大悟了。

    [阅读全文]...

2022-06-04 23:54:04
  • 杜甫古诗《中宵》的赏析

  • 杜甫
  • 杜甫古诗《中宵》的赏析

      古体诗是诗歌体裁。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和杂言诗等形式。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称为*体诗,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而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杜甫古诗《中宵》的赏析的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中宵 原文:

      西阁百寻馀,中宵步绮疏。

      飞星过水白,落月动沙虚。

      择木知幽鸟,潜波想巨鱼。

      亲朋满天地,兵甲少来书。

      翻译:无

      中宵赏析:

      【鹤注】当是大历元年在西阁作。中夜,指长夜言,中宵,尚在黄昏以后。陶潜诗:“中宵伫遥念。”

      西阁百寻余①,中宵步绮疏②。飞星过水白,落月动沙虚。择木知幽鸟,潜波想巨鱼③。亲朋满天地④,兵甲少来书⑤。

      (中宵独步,领起通章。星月属赋,中宵所见。鱼鸟属比,中宵所感。未伤孤身飘泊,不如物情之自适也。飞星过水而白,下半因上。落月动于沙虚,上半因下。一就迅疾中取象,一从恍惚中描神。【黄生注】五六,即“水深鱼极乐,林茂鸟知归”意,此系夜景,故以知想字面钩画之。言外则以物之得所,形人之失所,而人之失所,由亲朋不相存济也。)

      ①阁在山上,故高至百寻。《西京赋》:“巨兽百寻。”②《梁冀传》:“窗牖皆有绮疏。”注:“绮疏,镂为绮文也。”陆机诗:“振风薄绮疏。”③过字、动字,白字、虚字,知字、想字,皆句中眼。《天文志》:“星自上而降曰流,自下而升曰飞。”庾信诗:“沙虚马迹深。”《左传》:“鸟能择木,木岂能择鸟?”郭璞诗:“潜波涣鳞起。”王褒颂:“沛乎若巨鱼之纵大壑。”④《晋书·谢安传》:“亲朋毕集。”⑤《韩国策》:“缮治兵甲,以益其强。”

      作者资料: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杜甫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家世背景

      杜甫出身于京兆杜氏,乃北方的大士族。其远祖为汉武帝有名的酷吏杜周,祖父杜审言。杜甫与唐代另一大诗人即“小李杜”的杜牧同为晋代大学者、名将杜预之后。不过两支派甚远,杜甫出自杜预次子杜耽,而杜牧出自杜预少子杜尹。杜甫青少年时因家庭环境优越,因此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他自小好学,七岁能作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少年时也很顽皮,“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年少优游

      开元十九年十九岁时,杜甫出游郇瑕(今山东临沂)。二十岁时,漫游吴越,历时数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杜甫回故乡参加“乡贡”。二十四年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落第。杜甫的父亲时任兖州司马一职,杜甫于是赴兖州省亲,开始齐赵之游。

      天宝三年(744年)四月,杜甫在洛阳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李白相遇,两人相约同游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一带)。之后,杜甫又到齐州(今山东济南)。天宝七年(748年)秋,杜甫转赴兖州与李白相会,二人一同寻仙访道,谈诗论文,结下了“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友谊。秋末,二人握手相别,杜甫结束了“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漫游生活,回到长安。

      仕途不顺

      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杜甫出身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学渊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现理想抱负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则表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间许多作品 反映当时的民生疾苦、揭露统治者的丑恶行径,从此踏上了忧国忧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随着唐玄宗后期政治越来越腐败,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贫困失望的境地。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

      天宝六年(747年),玄宗诏天下“通一艺者”到长安应试,杜甫也参加了考试。由于权相李林甫编导了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参加考试的士子全部落选。科举之路既然行不通,杜甫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得不转走权贵之门,投赠干谒等,但都无结果。他客居长安十年,奔走献赋,郁郁不得志,仕途失意,过著贫困的生活,“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天宝十年(751年)正月,玄宗将举行祭祀太清宫、太庙和天地的三大盛典,杜甫于是在天宝九载冬天预献三《大礼赋》,得到玄宗的赏识,命待制在集贤院,然而仅得“参列选序”资格,等候分配,因主试者仍为李林甫所以没有得到官职。

      天宝十四年(755年),杜甫被授予一个河西尉这种小官,但杜甫不愿意任此“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的官职,朝廷就将之改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低阶官职,负责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门禁锁钥)。杜甫因已年四十四,至长安也十年有余,为生计而接受了这所学无用之职。十一月,杜甫往奉先省家,杜甫刚刚进到家门就听到哭泣声,原来小儿子饿死了。就长安十年的感受和沿途见闻,写成著名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战乱流离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六月,潼关失守,玄宗仓惶西逃。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是为肃宗。这时的杜甫已将家搬到鄜州(今陕西富县)羌村避难,他听说了肃宗即位,就在八月只身北上,投奔灵武,途中不幸为叛军俘虏,押至长安。同被俘的王维被严加看管,杜甫因为官小,没有被囚禁。尽管个人遭遇了不幸,但杜甫无时无刻不忧国忧民。

      时值安史之乱,他时刻注视着时局的发展,在此期间写了两篇文章:《为华州郭使君进灭残冠形势图状》和《乾元元年华州试进士策问五首》,为剿灭安史叛军献策,考虑如何减轻人民的负担。当讨伐叛军的劲旅——镇西北庭节度使李嗣业的兵马路过华州时,他写了《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的诗,表达了爱国的热情。

      为官时期

      至德二年(757年)四月,郭子仪大军来到长安北方,杜甫冒险从成西金光门逃出长安穿过对峙的两军到凤翔(今陕西宝鸡)投奔肃宗,五月十六日,被肃宗授为左拾遗,故世称“杜拾遗”。不料杜甫很快因营救房琯,触怒肃宗,被贬到华州(今华县),负责祭祀、礼乐、学校、选举、医筮、考课等事。到华州后,杜甫心情十分苦闷和烦恼。他常游西溪畔的郑县亭子(在今杏林镇老官台附*),以排忧遣闷。他在《题郑县亭子》、《早秋苦热堆案相仍》、《独立》和《瘦马行》等诗中,抒发了对仕途失意、世态炎凉、奸佞进谗的感叹和愤懑。疏救房琯这件事,杜甫经宰相张镐力救而得释放。但“帝自是不甚省录”,从此之后,肃宗对杜甫不再重用。这一年九月,长安收复。十一月杜甫回到长安,仍任左拾遗,虽忠于职守,但终因受房琯案牵连,于乾元元年(758年)六月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乾元元年(758年)底,杜甫暂离华州,到洛阳、偃师(均在今河南省)探亲。第二年三月,唐军与安史叛军的邺城(今河南安阳)之战爆发,唐军大败。杜甫从洛阳返回华州的途中,见到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和人民忍辱负重参军参战的爱国行为,感慨万千,便奋笔创作了不朽的史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并在回华州后,将其修订脱稿。“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

      西南漂泊

      乾元二年(759年)夏天,华州及关中大旱,杜甫写下《夏日叹》和《夏夜叹》,忧时伤乱,咏叹国难民苦。这年立秋后,杜甫因对污浊的时政痛心疾首,而放弃了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西去秦州(今甘肃省天水一带)。杜甫在华州司功任内,共作诗30多首。杜甫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 也称“浣花草堂”。后被严武荐为节都,全家寄居在四川奉节县。

      广德二年(764年)春,严武再镇蜀,杜甫才又回到草堂,此前漂泊在外将*两年。严武表荐杜甫为检校工部员外郎,做了严武的参谋,后人又称杜甫为杜工部。不久杜甫又辞了职。这五、六年间,杜甫寄人篱下,生活依然很苦,他说:“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狂夫》)“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他用一些生活细节来表现自己生活的困苦,他说他的孩子那种还没有懂事的孩子不知道对父亲很尊重,不知夫子礼,饿了的时候不管是不是爸爸,是不是要遵循父子之礼,饿了就吵着要饭吃,在东门外号哭,到了秋风暴雨之中,杜甫的茅屋破败,饥儿老妻,彻夜难眠,他写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广德三年(765年)四月,严武去世,杜甫离开了成都。经嘉州、戎州(宜宾)、渝州(重庆)、忠州(忠县)、云安(云阳),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到达夔州(奉节)。由于夔州都督柏茂林的照顾,杜甫得以在此暂住,为公家代管东屯公田一百顷,自己也租了一些公田,买了四十亩果园,雇了几个雇工,自己和家人也参加了一些劳动。这一时期,诗人创作达到了高潮,不到两年,作诗四百三十多首,占现存作品的百分之三十。这时期,其作品有《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登岳阳楼》等大量名作。其中最为著名的诗句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而《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更是千古绝唱。

      江舟长逝

      大历三年(768年),杜甫思乡心切,乘舟出峡,先到江陵,又转*,年底又漂泊到湖南岳阳,这一段时间杜甫一直住在船上。由于生活困难,不但不能北归,还被迫更往南行。大历四年正月,由岳阳到潭州(长沙),又由潭州到衡州(衡阳),复折回潭州。

      大历五年(770年),臧玠在潭州作乱,杜甫又逃往衡州,原打算再往郴州投靠舅父崔湋,但行到耒阳,遇江水暴涨,只得停泊方田驿,五天没吃到东西,幸亏县令聂某派人送来酒肉而得救。后来杜甫由耒阳到郴州,需逆流而上二百多里,这时洪水又未退,杜甫原一心要北归,这时便改变计划,顺流而下,折回潭州。大历五年(770年)冬,杜甫在由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去世。时年五十九岁。

    [阅读全文]...

2022-03-26 08:52:19
  • 关于杜甫爱国的古诗词

  • 爱国,杜甫,文学
  • 关于杜甫爱国的古诗词

      杜甫是河南巩县人,出生于“奉儒守官”的地主家庭。杜甫是一个创作天地很广阔的'诗人。现存诗一千四百多首。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杜甫爱国的古诗词,欢迎阅读!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陽向洛陽。

      登楼

      花*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一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庭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咏怀古迹五首之二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一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咏怀古迹五首之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咏怀古迹五首之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一毛一。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

      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一流今尚存。

      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开元之中常引见,承恩数上南薰殿。

      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

      良相头上进贤冠,猛将腰间大羽箭。

      褒公鄂公一毛一发动,英姿飒爽来酣战。

      先帝御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阊阖生长风。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玉花却在御榻上,榻上庭前屹相向。

      至尊含笑催赐金,圉人太仆皆惆怅。

      弟子韩干早入室,亦能画马穷殊相。

      干惟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

      将军画善盖有神,必逢佳士亦写一真。

      即今漂泊干戈际,屡貌寻常行路人。

    [阅读全文]...

2022-02-05 18:36:54
  • 关于杜甫爱国的古诗词

  • 杜甫
  • 关于杜甫爱国的古诗词

      杜甫是河南巩县人,出生于“奉儒守官”的地主家庭。杜甫是一个创作天地很广阔的'诗人。现存诗一千四百多首。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杜甫爱国的古诗词,欢迎阅读!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陽向洛陽。

      登楼

      花*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一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庭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咏怀古迹五首之二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一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咏怀古迹五首之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咏怀古迹五首之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一毛一。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

      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一流今尚存。

      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开元之中常引见,承恩数上南薰殿。

      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

      良相头上进贤冠,猛将腰间大羽箭。

      褒公鄂公一毛一发动,英姿飒爽来酣战。

      先帝御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阊阖生长风。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玉花却在御榻上,榻上庭前屹相向。

      至尊含笑催赐金,圉人太仆皆惆怅。

      弟子韩干早入室,亦能画马穷殊相。

      干惟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

      将军画善盖有神,必逢佳士亦写一真。

      即今漂泊干戈际,屡貌寻常行路人。

    [阅读全文]...

2022-07-25 17:27:44
  • 绝句杜甫古诗

  • 杜甫,文学
  • 绝句杜甫古诗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泛指*古代诗歌。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绝句杜甫古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绝句

      作者: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

      两只黄鹂在空中鸣叫,

      一行白鹭在天空中飞翔。

      窗口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

      门口停泊着从东吴万里开来的船只。

      《绝句》鉴赏:

      这首《绝句》是诗人住在成都垸花溪草堂时写的,描写了草堂周围明媚秀丽的春天景色。诗歌以一副富有生机的自然美景切入,给人营造出一种清新轻松的情调氛围。前两句,诗人以不同的角度对这副美景进行了细微的刻画。翠是新绿,是初春时节万物复苏,萌发生机时的颜色。“两”和“一”相对;一横一纵,就展开了一个非常明媚的自然景色。这句诗中以“鸣”字最为传神,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黄鹂描写的更加生动活泼,鸟儿成双成对,构成了一幅具有喜庆气息的生机勃勃的画面。而黄鹂居柳上而鸣,这是在静中寓动的生机,下句则以更明显的动势写大自然的生气,白鹭在这个清新的天际中飞翔,这不仅是一种自由自在的舒适,还有一种向上的奋发。再者,首句写黄鹂居柳上而鸣,与下句写白鹭飞翔上天,空间开阔了不少,由下而上,由*而远,使诗人所能看到的、所能感受到的生机充盈着整个环境,这样就再从另一角度显出早春生机之盛。

      第三句,“窗含西岭千秋雪”,诗人凭窗远眺,因早春空气清新,晴天丽日,所以能看见西岭雪山。上两句已点明,当时正是早春之际,冬季的秋雪欲融未融,这就给读者一种湿润的感受,此句“窗”与“雪”间着一“含” 字,表现出积雪初融之际湿气润泽了冬冻过的窗棂,这更能写出诗人对那种带着湿气的早春生机的感受。而“西岭”,正是诗人看到窗前初融的冰雪而想起草堂*旁的西岭,想到西岭山上的长久积雪,以西岭上的千秋积雪代替窗上的残雪,这就使所表达的意境更为广远。另外,诗人从少年时就怀有报国的志向,在历经数十年的重重阻扼之后终于有重展的机会,多年战乱得以*定,这与诗人看到窗前的融雪而想到西岭,并以岭上千年雪代窗上残雪,进而给诗人以顽雪消融之感正好相联系。

      末句更进一步写出了杜甫当时的复杂心情。一说船来自“东吴”,此句表战乱*定,交通恢复,诗人睹物生情,想念故乡。用一个“泊”字,有其深意,杜甫多年来飘泊不定,没有着落,虽然他心中始终还有那么一点希冀,但那种希冀,已经大大消减了。“泊”字,正好写出了诗人这种处于希望与失望之间的复杂心情。而“万里”则暗示了目的达到的远难,这与第三句中的“千秋”并列,一从时间上,一从空间上,同写出那种达到目的之难。三国孙权自古就被不少士人誉为明主,作者借东吴代指孙权,暗示了杜甫对当朝皇帝的希望。而以“泊”、“万里”、“东吴船”合而为一句,正是为了写出那个“难”字。

      全诗看起来一句一景,是四幅独立的图景,但诗人的内在情感使其内容一以贯之,以清新轻快的景色寄托诗人内心复杂的情绪,构成一个统一的意境。一开始表现出草堂的春色,诗人的情绪是陶然的,而随着视线的游移、景物的转换,江船的出现,便触动了他的乡情。表面上表现的是生机盎然的画面,而在欢快明亮的景象内,却寄托着诗人对时光流逝,孤独而无聊的失落之意,更写出了诗人在重有一线希望之时的复杂心绪,在那希望之外,更多的是诗人对失望的感伤。

      创作背景

      公元762年,唐朝鼎盛时期,成都尹严武入朝,当时由于“安史之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第二年,叛乱得以*定,严武还镇成都。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当时,他的心情很好,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情不自禁,写下这一首即景小诗。

      “绝句”是诗的名称,并不直接表示诗的内容。这种形式便于用来写一景一物,抒发作者一瞬间的感受。诗人偶有所见,触发了内心的激情,信手把诗人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一时不去拟题,便用诗的格律“绝句”作为题目。杜甫用这一形式写了一组诗,共四首,用“绝句”为总题。《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是其中的一首。

      绝句(一)

      堂西长笋别开门,堑北行椒却背村。

      梅熟许同朱老吃,松高拟对阮生论。

      译文

      厅堂西边的竹笋长得茂盛,都挡住了门头,堑北种的行椒也郁郁葱葱长成一行却隔开了邻村。

      看到园中即将熟的`梅子,便到待梅熟时邀朱老一同尝新;看到堂前的松树,便希望和阮生在松荫下尽情地谈古论今。

      赏析

      先写草堂,举其四景:堂西的竹笋,堑北的行椒,园中的梅子,久七前的松树。诗人处在这远离闹市的幽静环境之中,因看到园中将熟的梅子,便想到待梅熟时邀朱老一同尝新;因看到堂前的松树,便希望和阮生在松荫下尽情地谈古论今。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草堂的爱赏,以及他对生活的朴素的要求。他久经奔波,只要有一个安身之地就已经满足了。显然,这首诗虽属赋体却兼比兴,于*淡的写景叙事中寓含着诗人的淡泊心情,以作为组诗之纲。当时杜甫因好友严武再镇而重返草堂,足证严武在诗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但这里他所想到的草堂的座上宾都不是严武,而是普普通通的朱老和阮生。这就可见诗人当时的心境和志趣了。

      绝句(二)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

      黄鹂在新绿的柳条间叫着春天,成双作对好喜庆;白鹭排成行迎着春风飞上青天,队列整齐真优美。

      那西岭的雪峰啊,像一幅美丽的画嵌在窗框里;这门前的航船啊,竟是从万里之外的东吴而来。

      赏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两个黄鹂在鸣,这就有声音了。“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就有一个行为、一个行动。一横一纵,“两”和“一”相对;一横一纵,就展开了一个非常明媚的自然景色。这句诗中以“鸣”字最为传神,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黄鹂描写的更加生动活泼。那么接下来杜甫又讲到“窗含西岭千秋雪”,我的窗子里包含了岷山千万年累积的雪,西面的岷山,是千年的积雪的一个岷山。“门泊东吴万里船”我的门口停着长万里的船只。这样就形成了一迎一送,迎这个积雪的山头来进入你的视野,送这个船到下游去。那么这个“万里船”能够通行,也说明这个“安史之乱”已经进入了尾声了,已经接*要*定了,这个时候那航船也可以通行了,做生意的人可以在这条江上来来往往了。 那么这么一首诗,它本身是非常有修饰之美的,在加之它四句都是对仗的。从六朝开始就有绝句,到了唐代以后绝句就形成了非常圆熟的一种艺术,我们很多著名的诗都用绝句。绝句就是四句,四句往往或者四句都不对仗,或者四句前面两句写景对仗后面两句抒情不对仗,或者是前面两句不对仗后面两句对仗,那么现在他这首诗四句都对仗,可以说是一首非常工整的、写得非常认真的一首诗。杜甫有一个写诗的时候让人“语不惊人誓不休”,所以他就把这首诗千锤百炼。

      绝句(三)

      欲作鱼梁云复湍,因惊四月雨声寒。

      青溪先有蛟龙窟,竹石如山不敢安。

      译文

      原想筑个鱼梁忽然乌云盖住了急流,随后又惊讶四月的雨声如此凄寒。

      也许这青溪里面早有蛟龙居住,筑堤用的竹石虽堆积如山也不敢再去冒险。

      赏析

      本诗写浣花溪,状其水势浩大,借“欲作鱼梁”而抒情,非真“欲作鱼梁”也。因为“作鱼梁,须劈竹沉石,横截中流,以为聚鱼之区,因溪有蛟龙,时兴云雨,故公不敢冒险以取利。”(《杜诗详注》卷十三引)对此解说,浦起龙《读杜心解》认为“是为公所愚也”。他说:“须知‘蛟龙,之想,只从‘云覆、‘雨寒,生出,值云雨而墩起文情也。”是有道理的。但浦氏以为这首诗“为作鱼梁而赋,而自况不凡”,则未免有点牵强。其实,这首诗并非什么“自况”,只是流露出诗人对能否在洗花溪畔的草堂安居下去的担心情绪。这才是“不敢安”三字的真实含意。诗人觉得自己在草堂尽管心境淡泊,无所奢求,但仍难保不测。诗中谓溪下有坟龙,时兴云雨,固是一种迷信的说法,却也十分形象化,隐隐可以显示出诗人身居草堂对成都局势的担心情状。这也正是诗人当时“三年奔走空皮骨”的心理状态。

      绝句(四)

      药条药甲润青青,色过棕亭入草亭。

      苗满空山惭取誉,根居隙地怯成形。

      译文

      药草的枝叶长得郁郁青青,青青的颜色越过棕亭蔓入草亭。

      “苗满空山”的美誉我愧不敢当,只怕它们根居干裂的土中成不了形。

      赏析

      王嗣爽《杜臆》说:“公常多病,所至必种药,故有‘种药扶衰病,之句。”(《杜诗详注》卷十三引)。今影印本《杜臆》元,仇氏(仇兆鳌)当另有所据。”前两句写药圃景色,种药在两亭之间,青色叠映,临窗望去,油然而喜。后两句虽也是写药物的生长情状,与前两句写药物出土,发苗及枝柯的生长过程相连,对一药物生长于隙地的根部的形状作了描绘,足见诗人对药用植物形态学的认识;但就药寄慨,与首章淡泊之意略同,却不是一般的咏物诗,更绝非某些赏花玩月的作品可比。仇兆鳌注:“彼苗长荒山者,不能遍识其名,此隙地所栽者,又恐日浅术及成形身。”浦起龙亦说:“空山隙地,萧间寂寞之滨也,亦无取于见知矣。”可以参看,以见杜甫虽因严武再镇而重返草堂,但仍担心着“不测风云”,总是把自己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他毕竟不是那种忘乎一切的趋炎附势之人。

    [阅读全文]...

2022-04-27 21:14:14
  • 关于贡献的诗句

  • 修奉贡献,臣节不隆。——曹操《短歌行》

    前朝贡献屡往来,士人往往工词藻。——欧阳修《日本刀歌》

    四海重贡献,珠赆称至珍。——王建《送薛蔓应举》

    封题从泽国,贡献入秦京。——齐己《咏茶十二韵》

    前朝贡献屡往来,士人往往工辞藻。——司马光《和君倚日本刀歌》

    第能吐青红,贡献率奔走。——郑刚中《前山寻兰》

    暂劳致力重,永感贡献烦。——张彪《敕移橘栽》

    贡献屏绝尤物贱,百蛮共仰朝廷尊。——阮元《唐荔园》

    夷狄称番来贡献,君臣际世共明良。——解缙《随驾往观江东桥》

    但使文犀通贡献,不将铜柱隔封疆。——唐顺之《南征歌十二首·其十二》

    嘉禾瑞协当年兆,伫看远夷贡献同。——赵子潚《早朝十绝·廿载承恩侍九重》

    庶邦承覆载,贡献来九译。——朱瞻基《祖德诗九章》

    锦囊封墨到山居,知是蓬莱贡献馀。——陈颢《谢朱士章惠墨》

    万方咸贡献,四海足欢谣。——聂同文《退朝口号·钟鼓逼残宵》

    况复远夷来贡献,故知德泽遍坤维。——黄淮《乙未夏五月初三日夜梦侍朝因追想*日所见成绝句三十八首·其三十》

    白艾最可妙,土产入贡献。——陶安《*山》

    尧舜在上来远人,贡献尽却奇与珍。——杨荣《题竹石泉坡赠南京刘给事中》

    后至*弘治初,大禁贡献民熙和。——王佐(汝学)《藤作·其二》

    践郡右职,三贡献计。——石勋《费凤别碑诗》

    贡献简介

    贡献指的是把自身拥有奉献给别人,或者以自身行动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等,是一种具有自我牺牲性质的精神。

    [阅读全文]...

2022-05-16 02:17:53
  • 古诗春雨杜甫

  • 春雨,杜甫
  •   作了一首关于春雨的名为《》,是一首五言律诗。

      唐代: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译文

      及时的雨好像知道时节似的,在春天来到的时候就伴着春风在夜晚悄悄地下起来,无声地滋润着万物。

      田野小径的天空一片昏黑,唯有江边渔船上的一点渔火放射出一线光芒,显得格外明亮。

      等天亮的时候,那潮湿的泥土上必定布满了红色的花瓣,锦官城的大街小巷也一定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景象。

      注释

      ⑴知:明白,知道。说雨知时节,是一种拟人化的写法。

      ⑵乃:就。发生:萌发生长。

      ⑶潜(qián):暗暗地,悄悄地。这里指春雨在夜里悄悄地随风而至。

      ⑷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

      ⑸野径:田野间的小路。

      ⑹这两句意谓满天黑云,连小路、江面、江上的船只都看不见,只能看见江船上的点点灯火,暗示雨意正浓。

      ⑺晓:天刚亮的时候。红湿处:雨水湿润的花丛。

      ⑻花重(zhòng):花因为饱含雨水而显得沉重。锦官城:故址在今成都市南,亦称锦城。三国蜀汉时管理织锦之官驻此,故名。*有用作成都的别称。此句是说露水盈花的美景。

      赏析

      这是描绘春夜雨景,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一开头就用一个“好”字赞美“雨”。在生活里,“好”常常被用来赞美那些做好事的人。如今用“好”赞美雨,已经会唤起关于做好事的人的联想。接下去,就把雨拟人化,说它“知时节”,懂得满足客观需要。其中“知”字用得传神,简直把雨给写活了。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来了。它的确很“好”。

      颔联写雨的“发生”,进一步表现雨的“好”,其中“潜”、“润”、“细”等字生动地写出了雨“好”的特点。雨之所以“好”,好就好在适时,好在“润物”。春天的雨,一般是伴随着和风细雨地滋润万物的。然而也有例外。有时候,它会伴随着冷风,受到冷空气影响由雨变成雪。有时候,它会伴随着狂风,下得很凶暴。这时的雨尽管下在春天,但不是典型的春雨,只会损物而不会“润物”,自然不会使人“喜”,也不可能得到“好”评。所以,光有首联的“知时节”,还不足以完全表现雨的“好”。等到第二联写出了典型的春雨──伴随着和风的细雨,那个“好”字才落实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仍然用的是拟人化手法。“潜入夜”和“细无声”相配合,不仅表明那雨是伴随和风而来的细雨,而且表明那雨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如果有意讨“好”,它就会在白天来,就会造一点声势,让人们看得见,听得清。惟其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它才选择了一个不妨碍人们工作和劳动的时间悄悄地来,在人们酣睡的夜晚无声地、细细地下。

      雨这样“好”,就希望它下多下够,下个通宵。倘若只下一会儿,就云散天晴,那“润物”就不很彻底。诗人抓住这一点,写了颈联。在不太阴沉的夜间,小路比田野容易看得见,江面也比岸上容易辨得清。如今放眼四望,“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只有船上的灯火是明的。此外,连江面也看不见,小路也辨不清,天空里全是黑沉沉的云,地上也像云一样黑。看起来这雨准会下到天亮。这两句写出了夜雨的美丽景象,“黑”与“明”相互映衬,不仅点明了云厚雨足,而且给人以强烈的美感。

      尾联是想象中的情景,紧扣题中的“喜”字写想象中的雨后之晨锦官城的迷人景象。如此“好雨”下上一夜,万物就都得到润泽,发荣滋长起来了。万物之一的花,最能代表春色的花,也就带雨开放,红艳欲滴。诗人说:等到明天清早去看看吧,整个锦官城(成都)杂花生树,一片“红湿”,一朵朵红艳艳、沉甸甸,汇成花的海洋。“红湿”“花重”等字词的运用,充分说明诗*物细腻。

      浦起龙说:“写雨切夜易,切春难。”这首“春夜喜雨”诗,不仅切夜、切春,而且写出了典型春雨的、也就是“好雨”的高尚品格,表现了诗人的一切“好人”的高尚人格。

      诗人盼望这样的“好雨”,喜爱这们的“好雨”。所以题目中的那个“喜”字在诗里虽然没有露面,但“‘喜’意都从罅缝里迸透”(浦起龙《读杜心解》)。诗人正在盼望春雨“润物”的时候,雨下起来了,于是一上来就满心欢喜地叫“好”。第二联所写,是诗人听出来的。诗人倾耳细听,听出那雨在春夜里绵绵密密地下,只为“润物”,不求人知,自然“喜”得睡不着觉。由于那雨“润物细无声”,听不真切,生怕它停止了,所以出门去看。第三联所写,是诗人看见的。看见雨意正浓,就情不自禁地想象天明以后春色满城的美景。其无限喜悦的心情,表现得十分生动。中人李约有一首《观祈雨》:“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和那些朱门里看歌舞的人相比,杜甫对春雨“润物”的喜悦之情自然也是一种很崇高的感情。

    [阅读全文]...

2022-06-05 00:48:31
  • 杜甫的古诗词

  • 杜甫
  • 杜甫的古诗词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杜甫的古诗词,欢迎阅读与收藏。

      《武侯庙》

      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

      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

      《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规雁》

      东来千里客,乱定几年归。

      肠断江城雁,高高正北飞。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1、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

      2、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

      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春夜喜雨》

      4、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月夜忆舍弟》

      5、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石壕吏》

      6、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客至》

      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春望》

      8、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着?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旅夜书怀》

      9、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赠花卿》

      10、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秋兴》

      11、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登岳阳楼》

      12、花*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庭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登楼》

      13、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唯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野望》

      14、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

      15、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春宿左省》

      绝句

      唐.杜甫

      其一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阅读全文]...

2022-04-14 04:29:58
杜甫对中国古诗的贡献 - 句子
杜甫对中国古诗的贡献 - 语录
杜甫对中国古诗的贡献 - 说说
杜甫对中国古诗的贡献 - 名言
杜甫对中国古诗的贡献 - 诗词
杜甫对中国古诗的贡献 - 祝福
杜甫对中国古诗的贡献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