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诗悯农写的图画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悯农写的图画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悯农写的图画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古诗悯农写的图画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夏天来临了,七色的彩虹飘在天空中,那云彩可真是五彩斑斓。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作者是宋代家杨万里。其全文如下: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翻译】
到底是西湖的六月时节,此时的风光与春夏秋冬四季相比确实不同。碧绿的莲叶无边无际,一直延伸到水天相接的远方,在阳光的照映下,荷花显得格外艳丽鲜红。
《四时田园杂兴》作者是宋代文学家范成大。其诗句全文如下:
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翻译】
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采莲曲》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昌龄。其诗句全文如下: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翻译】
绿罗裙融入荷叶仿佛一色裁剪,荷花与采莲女的面容相映争艳。那么多莲舟荡入池塘都看不见,听到歌声才觉察人在荷塘采莲。
《山亭夏日》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高骈。其诗句全文如下: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翻译】
绿叶茂盛,树荫下显得格外清凉,白昼比其它季节要长,楼台的影子倒映在清澈的池水里。微风轻轻吹拂色泽莹澈的水晶珠帘,而满架的蔷薇散发出一股清香,整个庭院弥漫着沁人心脾的香气。
《幽居初夏》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诗句全文如下: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翻译】
那湖光山色的美丽地方,就是我放翁的家。槐柳树阴满满啊,小径幽幽,归途袅袅。湖水满溢时白鹭翩翩,湖畔草长鸣蛙处处。新茬的笋早已成熟,木笔花却刚刚绽放。时光流逝人亦老,不见当年相识。午时梦回茶前,谁人共话当年。
《小池》是作者宋代文学家杨万里。其诗句全文如下: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翻译】
小泉无声像珍惜泉水淌着细流,映在水上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鲜嫩的荷叶那尖尖的角刚露出水面,早早就已经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
《夏日绝句》作者是宋代文学家。其诗句全文如下: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翻译】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应该做人中的豪杰!即使是已经死了,也应该成为鬼中的英雄!我至今还在怀念楚汉争雄时的项羽,即便是自刎于乌江,也不逃离江东的场景。
《夏日绝句》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其诗句全文如下:
不但春妍夏亦佳,随缘花草是生涯。
鹿葱解插纤长柄,金凤仍开最小花。
《闲居初夏午睡起》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其诗句全文如下: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翻译】
梅子味道很酸,吃过之后,余酸还残留在牙齿之间;芭蕉初长,而绿阴映衬到纱窗上。春去夏来,日长人倦,午睡后起来,情绪无聊,闲着无事观看儿童戏捉空中飘飞的柳絮。
《夏日南亭怀辛大》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诗句全文如下: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冬天最富有诗味,雪是它的使者,像一群群飞舞的银蝶,像春天飘落着的花瓣,在空中跳着优美的舞蹈,给麦苗盖上了一床厚被子,给大地铺上一张银毯。
《绝句》
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露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终南望余雪》
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江雪》
唐·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问刘十九》
唐·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梅花》
宋·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冬至夜怀湘灵》
唐·白居易
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
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塞下曲》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冬夕》
唐·岑参
浩汗霜风刮天地,温泉火井无生意。
泽国龙蛇冻不伸,南山瘦柏消残翠。
《初冬夜饮》
唐·杜牧
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干?
《冬夜送人》
唐·贾岛
*明走马上村桥,花落梅溪雪未消。
日短天寒愁送客,楚山无限路迢迢。
《穷冬曲江闲步》
唐·裴夷直
夏天的味道,滚烫的岁月,总是让人难以清晰,曾经路过你的热情,曾经读懂你的多情,还是熟悉的感觉。
《晚晴》
唐·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乾后,归飞体更轻。
《夏夜叹》
唐·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
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
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
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
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
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
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仲夏》
唐·樊旬
江南仲夏天,时雨下如川。
卢桔垂金弹,甘蕉吐白莲。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观刈麦》
唐·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背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夏日山中》
唐·
懒摇白羽扇,*青林中。
古诗《悯农》及解释
《悯农》一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古诗《悯农》及解释,希望有所帮助!
悯农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作者背景
李绅(772-846),唐代诗人。字公垂,无锡(今江苏无锡)人。他是新乐府运动的积极参加者,而且是写新乐府诗,最早的实践者,和白居易、元稹的关系很密切。
注词释义
禾:禾苗。
盘中餐:碗里的饭食。
古诗今译
农民辛勤锄禾正当中午,汗水滴滴落入禾下泥土。谁知道盘中的颗颗饭食,每一粒都是农民的辛苦。
名句赏析——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诗的开头就与了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种田的辛苦,提醒人们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诗中表达了对农民深深的同情和敬重。诗人用非常粗疏的笔调,勾勒出一幅田间劳动的场景:农民们不避烈日,正挥汗如雨地锄着庄稼地,它提醒人们每一颗粮食都来之不易。
这一场景在诗歌中非常突出,它也能使我们联想到,还有多少人正在阴凉处避暑消热,并且心安理得地享受着农民的劳动成果呢?那些富贵人家丰盛的盘中餐,正是农民风雨之中、烈日之下辛勤劳作流下的汗水换来的呵!这一鲜明的对比,又使我们看到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对不*等的现实的不满。
注释:
1、悯:怜悯。这里有同情的意思。诗一作《古风二首》。这两首诗的排序各版本有所不同。
2、粟:泛指谷类。
3、秋收:一作“秋成”。子:指粮食颗粒。
4、四海:指全国。闲田:没有耕种的田。
5、犹:仍然。
6、禾:谷类植物的统称。
7、餐:一作“飧”。熟食的通称。
作者简介:
李绅(772年-846年),字公垂。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古城镇人)。唐朝宰相、诗人,中书令李敬玄曾孙。
扩展资料:
首先,这两首诗所抒写的内容是人们经常接触到的最熟悉的事情。但是,最熟悉不一定真知道,生活中就有许多熟视无睹的情况,如果一旦有人加以点拨,或道明实质,或指出所包含的某种道理,就会觉得很醒目,很清楚,从而加深了认识。这两首小诗所以有生命力,就有这一方面的道理。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个春种秋收的景象大概是人人*见,众人皆知的,然而往往难于像诗人那样去联系社会、阶级而思考一些问题。
诗人却想到了,他从“四海无闲田”的大丰收景象里看到“农夫犹饿死”的残酷现实。这一点拨就异常惊人醒目,自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如“盘中餐”,这原是人们天天接触,顿顿必食的,然而并没有谁想到把这粒粒粮食和农民在烈日之下的汗水联系在一起。
诗人敏锐地观察到了,并凝聚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这就给人们以启迪,引人去思索其中的道理,从而使那些不知珍惜粮食的人受到深刻的教育。
其次,诗人在阐明上述的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采用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像第一首的前三句,从总体意义来说都是采用了鲜明的形象概括了农民在广大田野里春种秋收等繁重劳动的辛苦。
这些辛苦并换来了大量的粮食,该说是可以生活下去的,但最后一句却凌空一转,来了个“农夫犹饿死”的事实。这样,前后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引发读者从对比中去思考问题,得出结论,如此就比作者直接把观点告诉读者要深刻有力得多。
再如第二首,作者在前两句并没有说农民种田怎样辛苦,庄稼的长成如何不易,只是把农民在烈日之下锄禾而汗流不止的情节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就使人把这种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体、深刻且真实。
所以诗人最后用反问语气道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说服力。尤其是把粒粒粮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体微察细,形象而贴切。
《悯农》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注释:
1、悯:怜悯。
2、锄禾:用锄头松禾苗周围的土。
作者简介:
李绅(772-846),字公垂,泣州无锡(今江苏无锡)人。唐代诗人。
译文:
农民在中午的时候在田地里除草,
一滴滴的汗掉在了土地里。
又有谁能知道这饭菜的来历,
每一粒都是那么的辛苦。
简析:
这首诗是写劳动的艰辛,劳动果实来之不易。第一、二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描绘出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仍然在田里劳动,这两句诗选择特定的场景,形象生动地写出劳动的艰辛。有了这两句具体的描写,就使得第三、四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感叹和告诫免于空洞抽象的说教,而成为有血有肉、意蕴深远的格言。
这首诗没有从具体人、事落笔,它所反映的不是个别人的遭遇,而是整个农民的生活和命运。诗人选择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深刻揭露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在表现手法上,作者采用相互对比,前后映衬的方法,不仅给人以鲜明强烈的印象,而且发人深省,将问题留给读者自己去思考,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
走过了春的旎旖,迎来了夏的蓬勃,是这般的缤纷着绚丽,灿烂着热烈。这夏天很美丽啊,承接着春的生机,蕴含着秋的成熟,展现了抖擞激荡着夏的精神。
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仲夏》
唐·樊旬
江南仲夏天,时雨下如川。
卢桔垂金弹,甘蕉吐白莲。
3、《孟夏》
唐·贾龠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
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4、《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5、《夏景》
明·朱瞻基
景雨初过爽气清,玉波荡漾画桥*。
穿帘小燕双双好,泛水闲鸥个个轻。
6、《夏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7、《闻蝉》
唐·耒鹄
绿槐影里一声新,雾薄风轻力未匀。
莫道闻时总惆怅,有愁人有不愁人。
8、《夏日六言》
宋·
溪涨清风拂面,月落繁星满天。
数只船横浦口,一声笛起山前。
9、《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10、《夏日对雨》
唐·裴度
登楼逃盛夏,万象正埃尘。
对面雷嗔树,当街雨趁人。
檐疏蛛网重,地湿燕泥新。
吟罢清风起,荷香满四邻。
11、《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2、《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李绅《悯农》古诗翻译赏析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李绅《悯农》古诗翻译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悯农
李绅
chūn zhòng yī lì sù
春 种 一 粒 粟 ,
qiū shōu wàn kē zǐ
秋 收 万 颗 子 。
sì hǎi wú xián tián
四 海 无 闲 田 ,
nóng fū yóu è sǐ
农 夫 犹 饿 死 !
注词释义
粟:谷子,去皮后就小米。这里指粮食作物的种子。
子:谷子。
四海:全国之内。
闲田:空闲的、没有利用的土地。
犹:还是。
悯:怜悯。
【译文】
春天,这个播种的季节里,农民们种下一粒谷子,
待到收获的秋天,就可以收获千万粒的谷子。
即使普天下荒地都变成了良田,
农民还是会饿死。
赏析:
这是李绅《悯农》诗中的一首。诗一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第三句再推而广之,展现出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黄金”的生动景象。然而,诗人的本意并不是要赞美农民的劳动,这样层层递进的写法,是为了下文制造悬念。是的,丰收了又怎样呢?“农夫犹饿死”于是,问题就出现了,勤劳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呢,还是两手空空,惨遭饿死。诗迫使人们不得不带着沉重的心情思索:是谁制造了这人间的悲剧?答案是很清楚的。诗人把这一切放在幕后,让读者去寻找,去思索。
古诗今译
农民辛勤锄禾正当中午,汗水滴滴落入禾下泥土。谁知道盘中的颗颗饭食,每一粒都是农民的辛苦。
名句赏析——“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诗的开头就与了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种田的辛苦,提醒人们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诗中表达了对农民深深的同情和敬重。诗人用非常粗疏的笔调,勾勒出一幅田 间劳动的场景:农民们不避烈日,正挥汗如雨地锄着庄稼地,它提醒人们每一颗粮食都来之不易。这一场景在诗歌中非常突出,它也能使我们联想到,还有多少人正 在阴凉处避暑消热,并且心安理得地享受着农民的劳动成果呢?那些富贵人家丰盛的“盘中餐”,正是农民风雨之中、烈日之下辛勤劳作流下的汗水换来的呵!这一 鲜明的对比,又使我们看到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对不*等的现实的不满。
*清明,风絮巷陌,烟草池塘,尽堪图画。——柳永《抛球乐·晓来天气浓淡》
三十六峰图画,张素锦,列冰柱。——张可久《越调·霜角》
半世交亲随逝水,几人图画入凌烟?——黄庭坚《次元明韵寄子由》
白云中涌出蓬莱,俯视西湖,图画天开。——徐再思《双调·蟾宫曲·西湖》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杜荀鹤《闽中秋思》
半窗图画梅花月,一枕波涛松树风。——赵范《绝句》
钿镜飞孤鹊,江图画水荭。——李贺《恼公》
粉墙丹柱动光彩,鬼物图画填青红。——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农父渔翁,贪营活计,不知他在图画里。——张养浩《中吕·朝天曲》
天然图画间,恼离人情绪艰难。——汤式《湘妃引·京口道中》
飞阁卷帘图画里,虚无只少对潇湘。——杜甫《即事》
冷眼尽归图画上,认隔岸、微茫云屋。——史达祖《八归·秋江带雨》
更远树斜阳,风景怎生图画?——辛弃疾《丑奴儿*·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
见疏从道迷图画,知屈那教配虏庭。——白居易《昭君怨》
有时乘兴扫龙蛇,图画纸素动成疋。——方回《送赵子昂提调写金经》
秋千住管弦,打秋千,花开美人图画展。——张可久《越调·寨儿今·春晚次韵红》
皇天不遗言,兀与图画同。——苏轼《和叔盎画马次韵》
忠贤良可惜,图画入丹青。——李峤《武三思挽歌》
金华洞中竹暖鹤梳翅,树香鹿养茸,好景神仙图画中。——张可久《金字经·稽山春晚若》
奇事流传见图画,炼师何意穷雕锼。——宋琬《古银槎歌》
休运终四百,图画在云台。——杜甫《述古三首》
天阴对图画,最觉润龙鳞。——杜甫《大云寺赞公房四首》
施行圣泽山川润,图画天文彩色新。——王建《上崔相公》
云龙风虎知有会,丹青图画红麒麟。——刘黄裳《赠邺下王大刀挥使维藩歌》
丹青作图画,梦想存容姿。——屈大均《为夏子题奉母图》
紫霄作重阳,白鹿见图画。——赵蕃《闰七月二十日侍知府寺簿先生为石鼓山向园之》
莫拟丹青图画,且看造物工夫。——赵蕃《衡山道中遇雪四首·骤落真成点缀》
麒麟图画鸿雁行,紫极出入黄金印。——杜甫《惜别行,送向卿进奉端午御衣之上都》
置向汉宫图画里,入胡应不数昭君。——罗虬《比红儿诗(并序)》
不殊图画倪黄境,真是楼台烟雨中。——乾隆《烟雨楼用韩子祁诗韵》
欢声田野间,乐事图画里。——曾几《喜晴》
倾玉醪,荐瑶芝,招君来游慎勿辞,无为漫对图画日夕遥相思。——高启《题黄大痴天池石壁图》
我虽未到景略序,尽录无心图画为。——楼钥《林和叔侍郎龟潭庄》
图画失天真,容华坐误人。——梁献《相和歌辞·王昭君》
许身报明主,图画惊麒麟。——卢楠《闻张鹅山侍御巡按甘肃比岁当还敬以此寄上》
高人独凭此江上,图画坐中开晃漾。——杭济《雪江为友人赋》
学校一新衿佩来,市井再复图画开。——陈著《关邑簿李大用任满》
八境见图画,郁孤如旧游。——苏轼《郁孤台》
他年此会应图画,传入谁家屏障新。——苏辙《次韵王君贶尚书会六同年》
或即境挥毫,图画入缣楮。——郑清之《江汉亭百韵》
他日为霖不将去,也须图画取风流。——曹松《南海陪郑司空游荔园》
*想像作图画,但见耋稚咸嬉嬉。——楼钥《桃源图》
此日卿家看图画,秋官一味诧清贫。——杨士奇《题菜》
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李白《王昭君二首》
秋原是处堪图画,豆子花红稻半黄。——汪莘《潘别驾自祁门回》
回首俱陈迹,君看图画中。——姚文奂《题西园雅集图》
羡君图画能殊胜,愧我田园卒未安。——赵承孙《题钱德钧水村隐居图(事详本传)》
图画简介
图画,汉语词语,读音是tú huà,意思是绘画。
《悯农二首》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古诗今译:
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
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却仍有劳苦农民被饿死。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注释解说:
⑴悯:怜悯。这里有同情的意思。诗一作《古风二首》。这两首诗的排序各版本有所不同。⑵粟:泛指谷类。⑶秋收:一作“秋成”。子:指粮食颗粒。⑷四海:指全国。闲田:没有耕种的田。⑸犹:仍然。⑹禾:谷类植物的统称。⑺餐:一作“飧”。熟食的通称。
品鉴鉴赏:
壹
第一首诗一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第三句再推而广之,展现出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黄金”的生动景象。“引满”是为了更有力的“发”,这三句诗人用层层递进的笔法,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巨大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这就使下文的反结变得更为凝重,更为沉痛。“农夫犹饿死”,它不仅使前后的内容连贯起来了,也把问题突出出来了。勤劳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还是两手空空,惨遭饿死。诗迫使人们不得不带着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谁制造了这人间的悲剧”这一问题。诗人把这一切放在幕后,让读者去寻找,去思索。要把这两方综合起来,那就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劳动替富者生产了惊人作品(奇迹),然而,劳动替劳动者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替劳动者生产了洞窟。劳动生产了美,但是给劳动者生产了畸形。”
贰
第二首诗,一开头就描绘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那一滴滴的汗珠,洒在灼热的土地上。这就补叙出由“一粒粟”到“万颗子”,到“四海无闲田”,乃是千千万万个农民用血汗浇灌起来的;这也为下面“粒粒皆辛苦”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可谓一以当十。它概括地表现了农民不避严寒酷暑、雨雪风霜,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是空洞的说教,不是无病的*;它*似蕴意深远的格言,但又不仅以它的说服力取胜,而且还由于在这一深沉的慨叹之中,凝聚了诗人无限的愤懑和真挚的同情。
叁
这两首小诗在百花竞丽的唐代诗苑,同那些名篇相比算不上精品,但它却流传极广,妇孺皆知,不断地被人们所吟诵、品味,其中不是没有原因的。
肆
首先,这两首诗所抒写的内容是人们经常接触到的最熟悉的事情。但是,最熟悉不一定真知道,生活中就有许多熟视无睹的情况,如果一旦有人加以点拨,或道明实质,或指出所包含的某种道理,就会觉得很醒目,很清楚,从而加深了认识。这两首小诗所以有生命力,就有这一方面的道理。
伍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个春种秋收的景象大概是人人*见,众人皆知的,然而往往难于像诗人那样去联系社会、阶级而思考一些问题。诗人却想到了,他从“四海无闲田”的大丰收景象里看到“农夫犹饿死”的残酷现实。这一点拨就异常惊人醒目,自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如“盘中餐”,这原是人们天天接触,顿顿必食的,然而并没有谁想到把这粒粒粮食和农民在烈日之下的汗水联系在一起。诗人敏锐地观察到了,并凝聚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这就给人们以启迪,引人去思索其中的道理,从而使那些不知珍惜粮食的人受到深刻的教育。
陆
其次,诗人在阐明上述的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采用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像第一首的前三句,从总体意义来说都是采用了鲜明的形象概括了农民在广大田野里春种秋收等繁重劳动的辛苦。这些辛苦并换来了大量的粮食,该说是可以生活下去的,但最后一句却凌空一转,来了个“农夫犹饿死”的事实。这样,前后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引发读者从对比中去思考问题,得出结论,如此就比作者直接把观点告诉读者要深刻有力得多。再如第二首,作者在前两句并没有说农民种田怎样辛苦,庄稼的长成如何不易,只是把农民在烈日之下锄禾而汗流不止的情节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就使人把这种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体、深刻且真实。所以诗人最后用反问语气道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说服力。尤其是把粒粒粮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体微察细,形象而贴切。
柒
最后,诗的语言通俗、质朴,音节和谐明快,朗朗上口,容易背诵,也是这两首小诗长期在人民中流传的原因。
作者简介:
李绅(772年-846年),字公垂。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古城镇人)。唐朝宰相、诗人,中书令李敬玄曾孙。六岁时丧父,随母亲迁居润州无锡。三十五岁时中进士,补国子助教。后历任中书侍郎、尚书右仆射、淮南节度使等职,会昌六年(846年)在扬州逝世,年七十四。追赠太尉,谥号“文肃”。李绅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为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
清明节的诗句图画
在**淡淡的日常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诗句吧,诗句能使人们自然而然地受到语言的触动。那些被广泛运用的诗句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清明节的诗句图画,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出处: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2、淡荡春光寒食天。 ——出处: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3、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出处: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4、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出处: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5、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出处: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6、听风听雨过清明。 ——出处: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7、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出处: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8、马上逢寒食,愁中属暮春。 ——出处: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9、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出处:黄庭坚《清明》
10、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出处:高翥《清明日对酒》
11、驿骑明朝发何处?猿声今夜断君肠。 ——出处:宋之问《寒食江州满塘驿》
12、燕子重来,往事东流去。 ——出处:吴文英《点绛唇时霎清明》
13、斩新衣踏尽,还似去年时。 ——出处:王建《寒食》
14、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李月。 ——出处: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
15、清明节,雨晴天,得意正当年。 ——出处:薛昭蕴《喜迁莺清明节》
16、丹心终不改,白发为谁新。 ——出处:胡皓《和宋之问寒食题临江驿》
17、寂寂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记年华。 ——出处:赵鼎《寒食》
18、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 ——出处:王安石《壬辰寒食》
19、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冯延巳《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20、尘香明日城南陌。 ——出处:吴文英《菩萨蛮落花夜雨辞寒食》
21、一郡官闲唯副使,一年冷节是清明。 ——出处:王禹偁《清明日独酌》
22、吴洲春草兰杜芳,感物思归怀故乡。 ——出处:宋之问《寒食江州满塘驿》
23、大堤欲上谁相伴,马踏春泥半是花。——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24、丹灶初开火,仙桃正落花。 ——出处: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
25、汉寝唐陵无麦饭,山溪野径有梨花。 ——出处:赵鼎《寒食》
26、双缕绣盘金,*沙油壁侵。 ——出处:陈子龙《唐多令寒食》
27、红船满湖歌吹,花外有高楼。 ——出处:仲殊《诉衷情寒食》
28、夜深微雨润堤沙,香风万家。 ——出处:王元鼎《醉太*寒食》
29、算韶华,又因循过了,清明时候。 ——出处:王雱《倦寻芳慢露晞向晚》
30、春空云淡禁烟中,冷落那堪客里逢。 ——出处:朱孟德《西夏寒食遣兴》
31、到归时、定有残英,待客携尊俎。 ——出处: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32、懒更妆梳,自知新来憔悴。 ——出处:杜安世《鹤冲天清明天气》
33、一樽径籍青苔卧,莫管城头奏暮笳。 ——出处:赵鼎《寒食》
34、一箭流光,又趁寒食去。 ——出处:吴文英《西子妆慢湖上清明薄游》
35、天笑道,此不由乎我,也不由他。 ——出处:谢枋得《沁园春寒食郓州道中》
36、雨下飞花花上泪,吹不去,两难禁。 ——出处:陈子龙《唐多令寒食》
37、媪引浓妆女,儿扶烂醉翁。 ——出处: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38、半晌试开奁,娇多直自嫌。 ——出处:纳兰性德《菩萨蛮阑风伏雨催寒食》
39、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出处:温庭筠《清明日》
40、鸣玉惭时辈,垂丝学老翁。 ——出处:张继《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岩村有怀》
41、巷陌秋千,犹未清明过。 ——出处:苏轼《蝶恋花雨霰疏疏经泼火》
42、名字因农具,襟怀属钓蓑。 ——出处:张镃《寒食》
43、山黛暝,尘波澹绿无痕。 ——出处:吴文英《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
44、就解佩旗亭,故人相遇。 ——出处:吴文英《扫花游西湖寒食》
45、田舍清明日,家家出火迟。 ——出处:王建《寒食》
46、旗亭唤酒,付与高阳俦侣。 ——出处: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47、有个关心处,难相见、空凝睇。 ——出处:杜安世《鹤冲天清明天气》
48、东风惆怅欲清明,公子桥边沉醉。 ——出处:张泌《满宫花花正芳》
49、宿醉头仍重,晨游眼乍明。 ——出处: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古诗悯农二的图画
古诗悯农写的图画
对于悯农古诗的图画
悯农古诗的简易图画
古诗悯农的美术图画
悯农其一的古诗图画简单
悯农古诗锄禾日当午的图画
悯农其一古诗的简单配图画
悯农古诗的图片画法
悯农古诗画的古诗配图
关于农村古诗的图画
古诗悯农的简笔画配图
悯农古诗的图片简笔画
描写农村的古诗和图画
悯农的画和古诗
悯农古诗的配画
悯农的图片古诗
《悯农》的古诗图片
悯农带图的古诗
悯农其一的古诗画
简单画的古诗悯农
竖版的悯农古诗配画
悯农古诗其一的画
与古诗的图画
悯农古诗里的树绘画
图画的古诗
没有图片的悯农古诗
简单悯农的古诗配画
悯农的儿童古诗配画
关于古诗悯农的插画
关于夏天的古诗词五言律诗
鼓励同学努力上进的古诗
适合赠送学姐的古诗
有缩字的古诗
关于汉字的古诗六行
春节古诗改编的歌
中考对古诗词的阅读和鉴赏
写青年志向远大的古诗
古诗四帖的价值
语言活动古诗的设计意图
470字左右的古诗词
三国曹植白马篇的古诗
中秋月苏轼的古诗带拼音
讲人际关系更重要古诗的
有关防溺水的古诗歌
超逸出尘的古诗词
画古诗的画简笔画
学好古诗的重要
形容来生的古诗
爱能战胜一切的古诗
带星和木字的古诗
我想背锄禾日当午的古诗
和蜂一样的古诗
日字在古诗中的寓意
回乡偶书古诗的欧楷毛笔字
两人相对饮酒的古诗
带朦朦的古诗
为老人无私奉献的古诗
带曲的古诗
冬天酌酒的古诗
古诗的格式横格九个竖格十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