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思乡诗句

关于苏轼的思乡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苏轼的思乡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苏轼的思乡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苏轼的思乡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556) 语录(19) 说说(47) 名言(24) 诗词(2k+) 祝福(1k+) 心语(58)

  • 苏轼的中秋思乡诗句

  • 苏轼,中秋,思乡
  • 苏轼的中秋思乡诗句

      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以下是小编收集的苏轼的中秋思乡诗句,欢迎查看!

      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    ——苏轼

      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苏轼

      我思君处君思我.    ——苏轼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苏轼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

      唐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唐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帡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唐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十五夜望月

      王 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入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宋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 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 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宋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阅读全文]...

2022-01-22 05:16:43
  • 苏轼思乡的诗句有哪些

  • 思乡,苏轼,文学
  • 苏轼思乡的诗句有哪些

      在*日的学*、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接触过比较经典的诗句吧,诗句通常按照诗文的格式体例,限定每句字数的多少。什么样的诗句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苏轼思乡的诗句有哪些,欢迎大家分享。

      (一)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宋代:苏轼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译文

      常常羡慕这世间如玉雕琢般丰神俊朗的男子,就连上天也怜惜他,赠予他柔美聪慧的佳人与之相伴。人人称道那女子歌声轻妙,笑容柔美,风起时,那歌声如雪片飞过炎热的夏日使世界变得清凉。

      你从遥远的地方归来却看起来更加年轻了,笑容依旧,笑颜里好像还带着岭南梅花的清香;我问你:“岭南的风土应该不是很好吧?”你却坦然答道:“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我的故乡。”

      注释

      ⑴定风波:词牌名。一作“定风波令”,又名“卷春空”、“醉琼枝”。双调六十二字,上片五句三*韵,二仄韵,下片六句四仄韵,二*韵。

      ⑵王定国:王巩,作者友人。寓娘:王巩的歌妓。

      ⑶柔奴:即寓娘。

      ⑷玉郎:是女子对丈夫或情人的爱称,泛指男子青年。

      ⑸点酥娘:谓肤如凝脂般光洁细腻的美女。

      ⑹皓齿:雪白的牙齿。

      ⑺炎海:喻酷热。

      ⑻岭:指大庾岭,沟通岭南岭北咽喉要道。

      ⑼试问:试着提出问题,试探性地问。

      ⑽此心安处是吾乡:这个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我的故乡。

      (二)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

      宋代:苏轼

      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译文

      明月如霜般洁白,好风就如同清水一样清凉,秋天的夜景清幽无限。弯弯的水渠中,鱼儿跳出水面,圆圆的荷叶上,露珠随风落下,但夜深人静,这样好的.美景却无人看见。三更鼓声,声声响彻夜空,一片树叶悄悄落到地上,轻音竟把我的梦惊断。夜色茫茫,再也见不到黄昏时的景色,醒来后我把小园处处寻遍。

      那长期在外地的游子早已疲倦,看那山中的归路,对着故乡家园苦苦地思念。看如今燕子楼空空荡荡,佳人盼盼已经不在,楼中的画堂里空留着那呢喃双燕。古今万事皆成空,还有几人能从梦中醒来,有的只是难了的旧欢新怨。后世有人,面对着这黄楼夜色,定会为我深深长叹。

      注释

      ⑴彭城:今江苏徐州。燕子楼:唐徐州尚书张建封(一说张建封之子张愔)为其爱妓盼盼在宅邸所筑小楼。

      ⑵紞如:击鼓声。

      ⑶铿然:清越的音响。

      ⑷梦云:夜梦神女朝云。云,喻盼盼。典出宋玉《高唐赋》楚王梦见神女:“朝为行云,暮为行雨”。惊断:惊醒。

      ⑸心眼:心愿。

      ⑹黄楼:徐州东门上的大楼,苏轼徐州知州时建造。

      (三)蝶恋花·春景

      宋代: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译文

      春天将尽,百花凋零,杏树上已经长出了青涩的果实。燕子飞过天空,清澈的河流围绕着村落人家。柳枝上的柳絮已被吹得越来越少,怛不要担心,到处都可见茂盛的芳草。

      围墙里面,有一位少女正在荡秋千,少女发出动听的笑声,墙外的行人都可听见。慢慢地,围墙里边的笑声就听不见了,行人惘然若失,仿佛多情的自己被无情的少女所伤害。

      注释

      ①“蝶恋花·春景”,原本无题,傅本存目缺词。

      ②“花褪残红”:褪,脱去,小:毛本作“子”。

      ③“子”,毛本误作“小”。“飞”,《二妙集》、毛本注“一作来。”

      ④“绕”,元本注“一作晓。”

      ⑤“柳绵”:即柳絮。韩偓《寒食日重游李氏园亭有怀》诗:“往年同在莺桥上,见依朱阑咏柳绵。”

      ⑥“何处无芳草”句:谓春光已晚,芳草长遍天涯。《离骚》:“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

      ⑦“墙里秋千”五句: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五:“恼,犹撩也。……,言墙里佳人之笑,本出于无心情,而墙外行人闻之,枉自多情,却如被其撩拨也。”又卷一:“却,犹倒也;谨也。”“却被”,反被。唐·胡曾《汉宫》诗:“何事将军封万户,却令红粉为和戎。”多情:这里代指墙外的行人。无情:这里代指墙内的佳人。

      (四)临江仙·送王缄

    [阅读全文]...

2022-07-19 07:12:39
  • 苏轼思乡的诗句月亮

  • 苏轼,思乡,月亮
  • 苏轼思乡的诗句月亮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下面是关于苏轼思乡的诗句月亮的内容,欢迎阅读!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何似 一作:何时;

      又恐 一作:惟 / 唯恐)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长向 一作:偏向)

      译文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够*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注释

      1丙辰:指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这一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任太守。

      2达旦:即到天亮。

      3子由:是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

      4把酒:即端起酒杯。把,执、持。

      5天上宫阙(què):这里指月中宫殿。阙,古代城墙后的石台。

      6归去:回去,这里指回到月宫里去。

      7琼(qióng)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

      8不胜(shèng,旧时读shēng):经受不住。胜:承担、承受。

      9弄清影: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弄:赏玩。

      10何似:何如,哪里比得上。

      11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绮户: 雕饰华丽的门窗。

      12不应有恨,何事长(cháng)向别时圆:(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何事:为什么。

      13此事:指人的“欢”“合” 与月的“晴”“圆”。

      14但:只。

      15千里共婵(chán )娟(juān):只希望两人年年*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够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光。共:一起欣赏。婵娟:指月亮。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苏轼差知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弟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阅读全文]...

2022-05-05 10:12:37
  • 思念家乡亲人的诗句苏轼

  • 思念家乡,亲人,苏轼
  • 思念家乡亲人的诗句苏轼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是苏东坡《水调歌头》中思念家乡亲人的诗句,欢迎大家阅读下文学*苏轼思念家乡亲人的诗句。

      《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注释】

      ①大曲《水调歌》的首段,故曰“歌头”。双调,九十五字,*韵。 ②丙辰: 熙宁九年(1076)。苏辙字子由。 ③李白《把酒问天》:“青天有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 ④牛僧孺《周秦行纪》:“共道人间惆怅事,不知今夕 是何年。” ⑤司马光《温公诗话》记石曼卿诗:“月如无恨月长圆。” ⑦婵娟:月色美好。

      【品评】

      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开 头四句接连问月问年,一似屈原《天问》,起得奇逸。唐人称李白为“谪仙”, 黄庭坚则称苏轼与李白为“两谪仙”,苏轼自已也设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 “乘风归去”之想。但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和入世,两方面同时吸 引着他。相比之下,他还是立足现实,热恋人世,觉得有兄弟亲朋的'人间生活 来得温暖亲切。月下起舞,光影清绝的人生境界胜似月地云阶、广寒清虚的天 上宫阙。虽在尘凡而胸次超旷,一片光明。下片怀人。人生并非没有憾事,悲 欢离合即为其一。苏轼兄弟情谊甚笃。他与苏辙熙宁四年(1071)颍州分别后 已有六年不见了。苏轼原任杭州通判,因苏辙在济南掌*,特地请求北徙。 到了密州还是无缘相会。“咫尺天不相见,实与千里同,人生无离别,谁知恩 爱重”(颍州初别子由),但苏轼认为,人有悲欢离合同月有阴晴圆缺一样, 两者都是自然常理,无须伤感。终于以理遣情,从共同赏月中互致慰籍,离别 这个人生憾事就从友爱的感情中得到了补偿。人生不求长聚,两心相照,明月 与共,未尝不是一个美好的境界。这首词上片执着人生,下片善处人生,表现了苏轼热爱生活、情怀旷达的一面。词中境界高洁,说理通达,情味深厚,并 出以潇洒之笔,一片神行, 不假雕琢, 卷舒自如.

      1: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唐.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3:胡马依冬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4: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

      5: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6: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7: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8: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9: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0:密锁重关掩绿苔,廊深阁迥此徘徊。先知风起月含晕,尚自露寒花未开。蝙拂帘旌终展转,鼠翻窗网小惊猜。背灯独共余香语,不觉犹歌起夜来。

      11: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12: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13:世间万物抵春愁,今向苍冥一哭休。

      14: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15: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6: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17: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泣尽风檐夜雨铃。

      18: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9: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20:满眼伤心冬景和,一山红树寺边多。仲宣无限思乡泪,漳水东流碧玉波

      21: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阅读全文]...

2022-05-16 03:59:04
  • 苏轼思念诗句

  • 思念,苏轼,古诗文
  • 苏轼思念诗句

      导语:苏轼是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苏轼思念诗句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一)望江南·超然台作

      宋代: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译文

      春天还没有过去,微风细细,柳枝斜斜随之起舞。登上超然台远远眺望,护城河只半满的春水微微闪动,城内则是缤纷竞放的春花。更远处,家家瓦房均在雨影之中。

      寒食节过后,酒醒反而因思乡而叹息不已,只得自我安慰: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乡了,姑且点上新火来烹煮一杯刚采的新茶,作诗醉酒都要趁年华尚在啊。

      注释

      ⑴望江南: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忆江南”。

      ⑵超然台:筑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北城上,登台可眺望全城。

      ⑶壕:护城河。

      ⑷寒食:节令。旧时清明前一天(一说二天)为寒食节。

      ⑸咨嗟:叹息、慨叹。

      ⑹故国:这里指故乡、故园。

      ⑺新火:唐宋*俗,清明前二天起,禁火三日。节后另取榆柳之火称“新火”。新茶:指清明前采摘的“雨前茶”。

      创作背景

      本词作于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暮春。朱孝臧校注《东坡乐府》纪年录:“乙卯,于超然台作望江南。”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秋,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今山东诸城)。次年八月,他命人修葺城北旧台,并由其弟苏辙题名“超然”,取《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之义。苏轼《超然台记》谓:“移守胶西,处之期年。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公元1076年(熙宁九年)暮春,苏轼登超然台,眺望春色烟雨,触动乡思,写下了本词。

      (二)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宋代:苏轼

      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缲 通:缫)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三)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宋代:苏轼

      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

      崖崩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搀天长。

      客舟何处来,棹歌中流声抑扬。

      沙*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船低昂。

      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

      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创作背景

      李思训是*“北宗”山水画的创始人。他曾在江都(今属江苏扬州)、益州(州治在今四川成都)做过官,一路上,长江风景是他亲身观赏过的,本画虽然不是对景写生,画中景色也是经过画家灵敏的眼光取得了印象的,和向壁虚构和对前人山水的'临摹不同。诗中所叙的“大孤小孤”在江西境内,两山遥遥相对。“崖崩”两句,极写山势险峻,乔木苍然,是为画面最惹眼的中心。“客舟”以下四句,写画中小船,直如诗人身在画境之中,忽闻棹歌,不觉船之骤至。更进一步,诗人俨然进入了小舟之中,亲自体会着船在江上低昂浮泛之势。诗人曾有《出颖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一诗,其颔联“长淮忽迷天远*,青山久与船低昂”,和第七句“波*风软望不到”,与这首诗的“沙*”两句,上下只改动了两个字,可见这两句是他舟行时亲身体会而获得的得意之句,重又用于这首题画诗上。至此,画面上所见的已完全写毕,照一般题画诗的惯例,应该是发表点评价,或对画上的景物发点感叹了,但苏轼却异军突起地用了一个特别的结束法,引入了有关画中风景的当地民间故事,使诗篇更加余音袅袅。

      小孤山状如女子的发髻,故俗名髻山。小孤山又讹音作小姑山,山所在的附*江岸有澎浪矶,民间将“澎浪”谐转为“彭郎”,说彭郎是小姑的夫婿。南唐时,陈致雍曾有请改大姑、小姑庙中妇女神像的奏疏,吴曾《能改斋漫录》载有此事,可见民间流传的神幻故事已定型为一种神祇的祀典。苏轼将江面和湖面喻为“晓镜”,将大小孤山比作在晓镜里梳妆的女子的发髻,正是从民间故事而来。“舟中贾客”两句,与画中“客舟”呼应,遂使画中事物和民间故事融成一体,以当地的民间故事丰富了画境,实际上是对李思训作品的肯定。而这一肯定却不露痕迹。清人方东树《昭昧詹言》评此诗时,称其“神完气足,遒转空妙”。“空妙”的品评,对诗的结尾,恰切之至。

      (四)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

      宋代:苏轼

      江汉西来,高楼下、蒲萄深碧。犹自带、岷峨云浪,锦江春色。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对此间、风物岂无情,殷勤说。

      江表传,君休读。狂处士,真堪惜。空洲对鹦鹉,苇花萧瑟。不独笑书生争底事,曹公黄祖俱飘忽。愿使君、还赋谪仙诗,追黄鹤。

      (五)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宋代:苏轼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正暮 一作:正春)

      译文

      有情风从万里之外卷潮扑来,无情时又送潮返回。请问在钱塘江上或西兴渡口,我俩共赏过几次夕阳斜晖?用不着仔细思量古今的变迁,一俯一仰的工夫,早已物是人非。谁像我东坡苏老。白首之年,淡忘了仕进的机会。

      记住西湖的西岸,春日最美的山隈,就是那空明的翠微,如烟的云霏。算起来诗人中相处得宜。如我与您这样的友情,确实稀微,弥足珍贵。约定日后,像东晋宰相谢安那样,沿着直通大海的长江航道,向东引退、回归。别让这一高雅志向与未来事实彼此违背。不应在西州路上回首恸哭,为了我而沾湿衣襟,洒落泪水。

      【拓展】苏轼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李志敏评价:“苏轼是全才式的艺术巨匠。”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枯木怪石图》等。

    [阅读全文]...

2022-06-18 22:01:46
  • 苏轼关于思乡的古诗

  • 苏轼,思乡
  • 苏轼关于思乡的古诗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苏轼思乡的古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苏轼思乡的古诗

      《望江南·超然台作

      作者: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赏析】: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秋,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今山东诸城)。次年八月,他命人修葺城北旧台,并由其弟苏辙题名“ 超然”,取《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之义。熙宁九年暮春,苏轼登超然台,眺望春色烟雨,触动乡思,写下了此作。这首豪迈与婉约相兼的词,通过春日景象和作者感情、神态的复杂变化,表达了词人豁达超脱的襟怀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人生态度。

      词的上片写登台时所见暮春时节的郊外景色。首句以春柳在春风中的姿态——“风细柳斜斜 ”,点明当时的季节特征:春已暮而未老。“试上”二句 ,直说登临远眺,而“ 半壕春水一城花 ”,在句中设对,以春水、春花,将眼前图景铺排开来。然后,以“烟雨暗千家”作结,居高临下,说烟雨笼罩着千家万户。

      于是,满城风光,尽收眼底。作者写景,注意色彩上的强烈对比作用,把春日里不同时空的色彩变幻,用明暗相衬的.手法传神地传达出来。下片写情,乃触景生情,与上片所写之景,关系紧密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进一步将登临的时间点明。寒食,在清明前二日,相传为纪念介子推,从这一天起,禁火三天;寒食过后,重新点火,称为“新火”。此处点明“寒食后”,一是说,寒食过后,可以另起“新火”,二是说,寒食过后,正是清明节,应当返乡扫墓。但是,此时却欲归而归不得。以上两句 ,词情荡漾,曲折有致,寄寓了作者对故国、故人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写作者为摆脱思乡之苦,借煮茶来作为对故国思念之情的自我排遣,既隐含着词人难以解脱的苦闷,又表达出词人解脱苦闷的自我心理调适。“诗酒趁年华”,进一步申明:必须超然物外,忘却尘世间一切,而抓紧时机,借诗酒以自娱。“年华”,指好时光,与开头所说“春未老”相应合。全词所写 ,紧紧围绕着“超然”二字,至此,即进入了“超然”的最高境界。这一境界,便是苏轼在密州时期心境与词境的具体体现。

      这首词情由景发,情景交融。词中浑然一体的斜柳、楼台、春水、城花、烟雨等暮春景象,以及烧新火、试新茶的细节,细腻、生动的表现了作者细微而复杂的内心活动,表达了游子炽烈的思乡之情。将写异乡之景与抒思乡之情结合得如此天衣无缝,足见作者艺术功力之深。

      《临江仙·送王缄》

      作者: 苏轼

      忘却成都来十载,因君未免思量。凭将清泪洒江阳。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凉。

      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殷勤且更尽离觞。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

      【赏析】:

      此词将送别的惆怅 、悼亡的悲痛、政治的失意、乡思的愁闷交织在一起,表达了词人极度伤感悲苦的心绪。词的上片写悲苦的由来、发展和不能自己的情状,下片写送别的情怀及内心的自我排遣。

      开头两句“忘却成都来十载 ,因君未免思量”,写的是作者十年来对亡妻的彻骨相思。苏轼爱妻王弗自至和元年(1054)嫁到苏家以后,一直很细心地照顾着丈夫的生活。苏轼于婚后五年开始宦游生涯,王弗便在苏轼身边充当贤内助。苏轼性格豪爽,毫无防人之心,王弗有时还要提醒丈夫提防那些惯于逢迎的所谓“朋友”,夫妻感情极为深笃 。不料到治*二年(1065),王弗突然染病身亡 ,年仅二十六岁。这对苏轼来说,打击非常之大。为了摆脱悲痛的缠绕,他只好努力设法“忘却”过去的一切。而大凡人之至情,越是要“忘却 ”,越是不易忘却。从王弗归葬眉山至妻弟王缄到钱塘看望苏轼 ,其间相隔正好“十载”,这“十载”苏轼没有一年不在想念王弗 。“忘却”所起的作用不过是把纷繁堆积的难以忍受的悲痛,化为长久的有节制的悲痛而已。但是王缄的到来,一下子勾起了往日的回忆;日渐*复的感情创伤重又陷入了极度的痛楚之中。“凭将清泪洒江阳”,凭,凭仗,烦请。这句的意思是:今日送别,请你将我伤心之泪带回家乡 ,洒向江头一吊。王缄此来 ,与苏轼盘桓数日,苏轼得知“故山好在 ”,自感宽慰,但又觉得自己宦迹飘零,赋归无日,成为天涯孤客,于是,不禁悲从中来。所谓“悲凉 ”,意蕴颇丰。苏轼当时因为与变法派政见不合而被迫到杭州任通判,内心本来就有一种压抑、孤独之感,眼下与乡愁、旅思及丧妻之痛搅混在一起,其心情之坏,更是莫可名状了。

      过片“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 ”,切入送别的词旨。毋庸置疑,王缄的到来,在苏轼悲凉的感情中多少增添了几分暖意,而现在王缄又要匆匆离去,作者自然感到难以为怀了,于是国忧、乡思、家恨,统统融进了“别愁”之中,从而使这别愁的分量更有千钧之重。“归来欲断无肠”,是说这次相见之前及相见之后 ,愁肠皆已断尽,以后虽再遇伤心之事,亦已无肠可断了 。“殷勤且更尽离觞”一句,意在借酒浇愁 ,排遣离怀,而无可奈何之意,亦见于言表。

      结尾两句 ,苏轼吐露将整个人生一切看破之意。《汉书·盖宽饶传》云:“富贵无常 ,忽则易人。此如传舍,阅人多矣 。”本词“此身如传舍”一句借用上述典故而略加变通,以寓“人生如寄”之意。又《列子·天瑞篇》云 :“古者谓死人为归人。夫言死人为归人,则生人为行人矣 。行而不知归,失家者也。”歇拍“何处是吾乡”暗用其意。对此,顾随评曰 :“人有丧其爱子者 ,既哭之痛,不能自堪 ,遂引石孝友《西江月》词句,指其子之棺而詈之曰 :‘譬似当初没你。’常人闻之,或谓其彻悟 ,识者闻之,以为悲痛之极致也。此词结尾二句与此正同 。”

      苏轼思乡的古诗大全参考

      1、题西林壁——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惠崇春江晚景——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3、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4、赠刘景文——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5、海棠——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6、春宵——苏轼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7、浣溪沙——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8、磻溪石——苏轼

      墨突不暇黔,孔*未尝暖。安知渭上叟,跪石留双骭。

      一朝婴世故,辛苦*多难。亦欲就安眠,旅人讥客懒。

      9、守岁——苏轼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阅读全文]...

2022-07-08 00:00:23
  • 苏轼梅的诗句

  • 苏轼
  • 苏轼梅的诗句

      在古代,诗人喜欢用梅花作诗,赞美梅花的坚强、毅力、不屈不挠等高尚品格,接下来小编搜集了苏轼梅的诗句,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苏轼梅的诗句

      1、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苏轼《西江月·梅花》

      2、高情已逐晓云空。——苏轼《西江月·梅花》

      3、诗老不知梅格在,吟咏,更看绿叶与青枝。——苏轼《少年游·咏红梅》

      4、笑时犹带岭梅香。——苏轼《少年游·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5、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苏轼《西江月·梅花》

      6、争抱寒柯看玉蕤。——苏轼《南乡子·梅花词和杨元素》

      7、一点微酸已著枝。——苏轼《南乡子·梅花词和杨元素》

      8、好睡慵开莫厌迟。——苏轼《少年游·咏红梅》

      9、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馀孤瘦雪霜姿。——苏轼《少年游·咏红梅》

      10、江南腊尽,早梅花开后,分付新春与垂柳。——苏轼《洞仙歌·咏柳》

      11、海仙时遣探芳丛。——苏轼《西江月·梅花》

      12、坐客无毡醉不知。——苏轼《南乡子·梅花词和杨元素》

      13、休把闲心随物态,何事,酒生微晕沁瑶肌。——苏轼《少年游·咏红梅》

      14、忽见客来花下坐,惊飞。——苏轼《南乡子·梅花词和杨元素》

      15、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婉香。——苏轼《减字木兰花·春月》

      16、花尽酒阑春到也,离离。——苏轼《南乡子·梅花词和杨元素》

      17、蹋散芳英落酒卮。——苏轼《南乡子·梅花词和杨元素》

      18、自怜冰脸不时宜。——苏轼《少年游·咏红梅》

      19、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苏轼《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

      拓展:苏轼《定风波·红梅》赏析

      《定风波·红梅》是一首咏物词,通过红梅傲然挺立的性格,来书写自己迁谪后的艰难处境和复杂心情,表现了苏轼不愿屈节从流的态度和达观洒脱的品格。

      作品的显著特点是融写物、抒情、议论于一体,并通过意境来表达思想感情。词以“好睡”发端,以“自怜”相承,从红梅的特征来展示红梅清冷、自爱的形象。红梅的一个明显特点,是苞芽期相当漫长,因谓“好睡”;虽然红梅好睡,但并非沉睡不醒,而是深藏暗香,有所期待,故曰“莫厌迟“。句中一“慵”字,悄悄透露了红梅的孤寂苦衷和艰难处境。红梅自身也明白,在这百花凋残的严寒时节,唯独自己含苞育蕾,岂非有不合时宜之感。苞蕾外部过着密集光洁的白茸,尽管如同玉兔霜花般的洁白可爱,也只能自我顾恋,悲叹“名花苦幽独”(苏轼《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枝,土人不知贵也》)罢了。词以“冰脸”来刻画红梅的玉洁冰清,既恰如其分的写出了红梅的仪表,也生动地写出了红梅不流*俗的超然之气,它赋予了红梅以生命和丰富的感情,形象逼真,发人深思。

      “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馀孤瘦雪霜姿”在这三句是“词眼”,绘形绘神,正面画出红梅的'美姿丰神。“小红桃杏色”,说她色如桃杏,鲜艳娇丽,切红梅的一个“红”字。“孤瘦雪霜姿”,说她斗雪凌霜,归结到梅花孤傲瘦劲的本性。“偶作”一词上下关联,天生妙语。不说红梅天生红色,却说美人因“自怜冰脸不时宜”,才“偶作”红色以趋时风。但以下之意立转,虽偶露红妆,光彩照人,却仍保留雪霜之姿质,依然还她“冰脸”本色。形神兼备,尤贵于神,这才是真正的“梅格”!

      下片三句续对红梅作渲染,笔转而意仍承。“休把闲心随物态”,承“尚余孤瘦雪霜姿”;“酒生微晕沁瑶肌”,承“偶作小红桃杏色”。“闲心”、“瑶肌”,仍以美人喻花,言心性本是闲淡雅致,不应随世态而转移;肌肤本是洁白如玉,何以酒晕生红?“休把”二字一责,“何事”二字一诘,其辞若有憾焉,其意仍为红梅作回护。“物态”,指桃杏娇柔媚人的春态。石氏《红梅》诗云“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其意昭然。这里是词体,故笔意婉转,不像做诗那样明白说出罢了。下面“诗老不知梅格在”,补笔点明,一纵一收,回到本意。红梅之所以不同于桃杏者,岂在于青枝绿叶之有无哉!这正是东坡咏红梅之慧眼独具、匠心独运处,也是他超越石延年《红梅》诗的真谛所在。

      这一首词着意刻绘的红梅,与词人另一首词《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拣尽寒枝不肯栖”的缥缈孤鸿一样,是苏轼身处穷厄而不苟于世、洁身自守的人生态度的写照。花格、人格的契合,造就了作品超绝尘俗、冰清玉洁的词格。

    [阅读全文]...

2022-05-16 13:50:36
  • 苏东坡思乡的诗句

  • 思乡,文学
  • 苏东坡思乡的诗句

      千山万水阻不断殷殷思乡之情,战火硝烟烧不尽拳拳爱国之心。 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正是千百年来萦绕在无数人心头挥之不去的惆怅。 让我们通过这些不朽的篇章,来读懂诗人们对故乡和故国的眷恋。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苏东坡思乡的诗句,一起来学*一下吧!

      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青玉案·和贺方回韵送伯固归吴中故居》

      【宋】苏轼

      三年枕上吴中路。遣黄耳、随君去。

      若到松江呼小渡。

      莫惊鸥鹭,四桥尽是,老子经行处。

      辋川图上看春暮。常记高人右丞句。

      作个归期天已许。

      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

      这是苏轼送别好友苏坚归吴时所作。“三年枕上吴中路”写苏坚随苏轼三年为官未归,枕头上都牵绕着回家的道路,展现了自己思乡心切,也表达了对友人归家的理解和关切之情。

      全词中心在于一个“归字”,既是羡慕苏坚归吴中,亦是悲叹自己归梦难成。词写思念亲人含蓄深沉,风格婉曲而又旷放。

      《浣溪沙·渔父》

      【宋】苏轼

      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

      桃花流水鳜鱼肥。

      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这首词苏轼化用了张志和的《渔歌子》。上片写黄州、黄石一带山光水色和田园风味。三幅画面组缀成色彩斑斓的`乡村长卷。下片写效法张志和,追求“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渔樵杂处”(《答李端叔书》)的超然自由的隐士生活。全词虽属隐括词,但写出了新意。

      1、此心安处是吾乡。 —— 苏轼《少年游·南海归赠王定国侍。》

      2、夜来幽梦忽还乡。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3、墙里秋千墙外道。 —— 苏轼《蝶恋花·春景》

      4、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 苏轼《蝶恋花·春景》

      5、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 —— 苏轼《临江仙·送王缄》

      6、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 —— 苏轼《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

      7、明眸皓齿谁复见,只有丹青余泪痕。 —— 苏轼《虢国夫人夜游图》

      8、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 —— 苏轼《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9、众中闻謦欬,未语知乡里。 —— 苏轼《送金山乡僧归蜀开堂》

      10、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 苏轼《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

      11、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 —— 苏轼《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阅读全文]...

2022-03-10 10:09:53
  • 苏轼的诗句

  • 苏轼
  •   1、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蝶恋花》

      2、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3、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江城子》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

      5、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江城子》

      6、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西江月》

      7、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

      8、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西江月》

      9、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10、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浣溪沙》

      1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12、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13、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西江月》

      14、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浣溪沙》

      15、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水调歌头》

      16、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

      17、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m.ju.51tietu.net)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18、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水龙吟》

      19、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

      20、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西江月》

      21、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

      22、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蝶恋花》

      23、人间有味是清欢。——《浣溪沙》

      24、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临江仙》

      25、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26、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阳关曲》

      27、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临江仙》

      28、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29、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八声甘州》

      30、人生如梦,一尊(通“樽”)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

    [阅读全文]...

2022-01-29 15:13:46
  • 苏轼思念亲人的诗句

  • 苏轼,思念亲人
  • 苏轼思念亲人的诗句

      导语:真情是一方沃土,思念是一粒种子,想给她灌溉施肥,理解是阳光雨露,共同呵护是辛勤耕耘,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苏轼思念亲人的诗句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一)苏轼思念亲人的诗句

      《水调歌头》

      作者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注释】

      ①大曲《水调歌》的首段,故曰“歌头”。双调,九十五字,*韵。 ②丙辰: 熙宁九年(1076)。苏辙字子由。 ③李白《把酒问天》:“青天有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 ④牛僧孺《周秦行纪》:“共道人间惆怅事,不知今夕 是何年。” ⑤司马光《温公诗话》记石曼卿诗:“月如无恨月长圆。” ⑦婵娟:月色美好。

      【品评】

      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开 头前四句接连问月问年,一似屈原《天问》,起得奇逸。唐人称李白为“谪仙”, 黄庭坚则称苏轼与李白为“两谪仙”,苏轼自已也设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 “乘风归去”之想。但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和入世,两方面同时吸 引着他。相比之下,他依旧立足现实,热恋人世,觉得有兄弟亲朋的人间生活 来得温暖亲切。月下起舞,光影清绝的人生境界胜似月地云阶、广寒清虚的天 上宫阙。虽在尘凡而胸次超旷,一片光明。下片怀人。人生并非没有憾事,悲欢离合即为其一。苏轼兄弟情谊甚笃。他与苏辙熙宁四年(1071)颍州分别后 已有六年不见了。苏轼原任杭州通判,因苏辙在济南掌*,特地请求北徙。 到了密州还是无缘相会。“咫尺天不相见,实与千里同,人生无离别,谁知恩 爱重”(颍州初别子由),但苏轼认为,人有悲欢离合同月有阴晴圆缺一样, 两者都是自然常理,无须伤感。终于以理遣情,从共同赏月中互致慰籍,离别 这个人生憾事就从友爱的感情中得到了补偿。人生不求长聚,两心相照,明月与共,何尝不是一个美好的境界。这首词上片执着人生,下片善处人生,表现了苏轼热爱生活、情怀旷达的一面。词中境界高洁,说理通达,情味深厚,并出以潇洒之笔,一片神行, 不假雕琢, 卷舒自如。

      (二)思念亲人的诗句

      《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点评:这是流传最广的一首清明诗。最精彩的词句是“欲断魂”,凭吊的.人那种悲伤之情跃然纸上。*还将这首诗以不同的断句方式改编成情景短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寒食野望吟》白居易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点评:白居易在这首诗中擅长用描写来渲染氛围,那随风而吹的纸钱,那一座座古墓,都给人萧杀之感,也让人顿生幽古之情。棠梨白杨本是风景所在,但在白居易的眼里,“尽是生死离别处”,道出了人生之无常。

      《寒食上冢》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评点:这是作者上坟时的感受。重点渲染上坟的路上那凄凉之景。那孤零零的破屋,那危桥,都给人无依无助的感觉。所以“只愁余”。

      《清明》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点评:由百花盛开想到荒原的逝者,想到人生的价值。虽然无论智愚高低,

      最后都是篷蒿一丘,只是人生的意义却大不相同。这正如当代人所说,无论你作官还是为民,最后都要回到同一个点:老去。只是生命的过程并不一样。作者这首清明诗,立意就深刻了很多,不仅仅是凭吊亡人,更是警醒活着的人。

      《寒食》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点评:与其他写清明的诗作不同,这首诗明显地赋予了政治色彩。唐代于清明前在宫中赐大臣们清明烛火,于是,那些蜡烛之火燃起的烟雾笼罩了宫殿,并四散开去,巧妙地讽刺了特权及*之多。

      《闾门即事》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顷田。试上吴门窥郡廓,清明几处有新烟。

      点评:此诗精妙之句是“清明几处有新烟”,无新烟,说明四处都在凭吊亡人,那燃一烧纸钱的烟分明是去岁的,年年依旧,思念依旧。特别是“试上”一词,把作者不敢窥望凄凉之景的心情生动地勾画出来了。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阅读全文]...

2022-05-29 02:15:20
苏轼的思乡诗句 - 句子
苏轼的思乡诗句 - 语录
苏轼的思乡诗句 - 说说
苏轼的思乡诗句 - 名言
苏轼的思乡诗句 - 诗词
苏轼的思乡诗句 - 祝福
苏轼的思乡诗句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