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名字有洞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名字有洞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名字有洞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名字有洞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湘中纪行十首。洞山阳(一作洞阳山)
刘长卿〔唐代〕
旧日仙成处,荒林客到稀。白云将犬去,芳草任人归。
空谷无行径,深山少落晖。桃园几家住,谁为扫荆扉。
洞庭题咏十一首·洞庭留别
王阮〔宋代〕
岭松岁古欲无根,水石秋深未有痕。无限好山将不去,又依帆影过前村。
四游白云洞次前明张忠敏重游白云洞韵
许传霈〔清代〕
春游结伴计经年,探胜寻幽思渺然。酒味不嫌茶味澹,道心争似石心坚。
一堂风雨泉声护,万古台池花气妍。自愧数来无可献,白云袖得有前缘。
游乳泉洞入石云复登莲华岩至白云洞
薛雪〔清代〕
渴掬乳泉饮,坐听山禽弄。再憩复再登,渐失同游众。
风来老树香,云起危峦动。攀缘绝人境,回头谢尘梦。
仙人不可即,玄鹤何年控。落日淡寒烟,茫茫堪一恸。
摄衣下层冈,白云封古洞。
循烟霞洞下岭至石屋洞
袁启旭〔清代〕
晨兴涉乱山,亭午憩修畛。岩高哀狖吟,树密春禽隐。
交藤路渐披,独鹤径徐引。石窦閟玄冥,巨灵吝真境。
开凿自何年,潜虬遁虚牝。海气通*远,寒烟锢深迥。
雕锼非一壑,险仄有孤岭。仙室越阴凉,人世异朝冥。
渴欲漱乳泉,饥将摘松菌。于此托赏心,无劳慕张邴。
腊月中游发生洞裴回之际见双白蝙蝠三飞洞门…口号
韦洪〔唐代〕
欲验发生洞,先开冰雪行。窥临见二翼,色素飞无声。
状类白蝙蝠,幽感腾化精。应知五马来,启蛰迎春荣。
露冕□之久,鸣驺还慰情。
游洞霄栖真洞
张炜〔宋代〕
笋舆摇兀到山前,就宿栖真古洞天。老木椅风清鹤唳,湿云拖雨护龙眠。尘凡夐出几千仞,足迹经由已半仙。到此岂容闲咏笔,重来知复是何年。
洞庭东山诗七首 其七 游洞庭将归再赋
文徵明〔明代〕
城中遥指一螺苍,到此依然自一乡。晓鼓隔溪渔作市,秋风吹枳橘连墙。
名山更倚湖增胜,清赏刚临月有光。正尔会心空又去,不如僧住竹间房。
再和昌国游洞庭西山诗八首 其五 左神洞
文徵明〔明代〕
裹粱怀炬探幽玄,稍即唅呀复旷然。荡潏微闻头上浪,光晶别有地中天。
千年何物扃丹刻,一勺怜君负紫泉。莫叹虚酬十年愿,秪应凡骨未能仙。
石洞杂赋三首 其一 石洞
刘诜〔元代〕
蜿蜒辞夷皋,迢递陟穹巘。绵绵千万峰,苍秀入遥见。
既疲犹穿云,小息仍下阪。崎岖到祠庵,高桧挂日晚。
人家绕稻田,窅然复*远。园庐接烟火,篱落散鸡犬。
虽知非仙源,谅亦乐农畎。卜居兹未能,抚景徒缱绻。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第五回》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李白《游洞庭湖五首·其二》
八月湖水*,涵虚混太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临洞庭》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朱庆馀《*试上张籍水部 / *试上张水部 / 闺意献张水部》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清谈可以饱,梦想接无由。——韩愈《洞庭湖阻风赠张十一署·时自阳山徙掾江陵》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杜甫《登岳阳楼》
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苏轼《洞仙歌·冰肌玉骨》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苏轼《洞仙歌·冰肌玉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
相逢不饮空归去,洞口桃花也笑人。——《增广贤文·上集》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李白《游洞庭湖五首·其二》
洞庭青草,*中秋,更无一点风色。——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李存勖《如梦令·曾宴桃源深洞》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不可吃尽,不可穿尽,不可说尽;又要洞得,又要做得,又要耐得。——《格言联璧·持躬类》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张旭《桃花溪》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江海相逢客恨多,秋风叶下洞庭波。——温庭筠《赠少年》
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柳恽《江南曲》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湘夫人》
洞房昨夜春风起,故人尚隔湘江水。——岑参《春梦》
夜凉船影浸疏星。——张孝祥《浣溪沙·洞庭》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柳永《昼夜乐·洞房记得初相遇》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
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李白《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桃花洞,瑶台梦,一片春愁谁与共?——和凝《天仙子·柳色披衫金缕凤》
长记别伊时,和泪出门相送。——李存勖《如梦令·曾宴桃源深洞》
晚风收暑,小池塘荷净。——刘光祖《洞仙歌·荷花》
一剑横空,飞过洞庭,又为此来。——刘过《沁园春·卢蒲江*上时有新第宗室》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陈与义《登岳阳楼》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雍陶《题君山 / 洞庭诗》
刬却君山好,*铺湘水流。——李白《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
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李益《春夜闻笛》
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洞门高阁霭馀辉,桃李阴阴柳絮飞。——王维《酬郭给事 / 赠郭给事》
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释:
1、洞庭:湖名,在湖南省。
2、和: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3、潭面:指湖面。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水面无风,波*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两说均可。
4、白银盘:形容洞庭湖。青螺:一种青黑色的螺形的墨,古代妇女用以画眉。这里是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译文: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
水面波*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
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
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赏析:
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关于描写洞庭湖的古诗
古体诗是与*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体诗形成前,各种汉族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有“歌”、“行”、“吟”三种载体。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描写洞庭湖的古诗名句,欢迎大家分享。
1、星河尽涵水,俯仰迷上下。唐韩愈
2、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岳阳楼》
3、海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宋黄庭坚
4、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宋黄庭坚
5、洞庭秋月生湖心,层波万倾如熔金。唐刘禹锡
6、洞庭九州间,厥大谁与让?南汇群崖水,北注何奔放。韩愈《登岳阳楼》
7、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阳,气象万千。范仲淹
8、洞庭湖西秋月辉。潇湘江北早鸿飞。醉客满船歌白苎。不知霜露入秋衣。李白
9、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临洞庭湖赠章丞相》
10、欲为*生一散愁,洞庭湖上岳阳楼。可怜万里堪乘兴,枉是蛟龙解覆舟。李商隐岳阳楼
11、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雍陶《题君山》
12、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唐杜甫
13、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
14、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唐李白
15、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16、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唐刘禹锡《望洞庭》
17、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宋黄庭坚
1、游洞庭——李白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2、游洞庭——李白
刬却君山好,*铺湘水流。
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八月湖水*,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4、登岳阳楼——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5、望洞庭——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1、游洞庭——李白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2、游洞庭——李白
刬却君山好,*铺湘水流。
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八月湖水*,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中国五千年悠久文化,产生了许多的文字与文体,其中最有特色的,高度凝炼的便是诗歌,一首诗,就是一篇文章,甚至一本书,古诗散发出一种难以抗拒的魅力!
望 洞 庭
朝代:唐 代 ‖ 作者:刘禹锡
原文: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山水色 一作:山水翠)
译文:
秋夜明月清辉,遍洒澄净湖面,湖面*静无风,犹如铁磨铜镜。
遥望美丽洞庭的湖光山色。真的令人浮想联翩。那翠绿的君山,真像银盘里的一枚玲珑青螺。
注释:
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湖光:湖面的波光。两:指湖光和秋月。和:和谐。指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
潭面:指湖面。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山水色:也作“山水翠”。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白银盘:形容*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白银:一作“白云”。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赏析:
诗中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微波不兴,*静秀美,分外怡人。诗人飞驰想像,以清新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诗从一个“望”字着眼,“水月交融”、“湖*如镜”,是*望所见;“洞庭山水”、“犹如青螺”,是遥望所得。虽都是写望中景象,差异却显而易见。*景美妙、别致;远景迷潆、奇丽。潭面如镜,湖水如盘,君山如螺。银盘与青螺相映,明月与湖光互衬,更觉情景相容、相得益彰。诗人笔下的君山犹如镶嵌在明镜洞庭湖上一颗精美绝伦的翡翠,令人美不胜收。其用词也极精到。
首句描写澄彻空明的湖水与素月青光交相辉映,俨如琼田玉鉴,是一派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境界。表现出天水一色,玉字无尘的融和画面。“和”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境。而且,似乎还把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演漾的月光与湖水吞吐的韵律,传达给读者了。
第二句描绘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镜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浪静、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否则,湖面狂风怒号,浊浪排空,湖光和秋月便无法辉映成趣,也就无有“两相和”可言了。
第三、四句诗人的视线从广阔的湖光月色的整体画面集中到君山一点。在皓月银辉之下,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诗人笔下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珍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白银盘里一青螺”,真是匪夷所思的妙句。此句的擅胜之处,不止表现在设譬的精警上,还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寄托了诗人高卓清奇的情致。在诗人眼里,千里洞庭不过是妆楼奁镜、案上杯盘而已。举重若轻,自然凑泊,毫无矜气作色之态,这是十分难得的。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得这样亲切,把湖山的景物描写得这样高旷清超,这正是诗人性格、情操和美学趣味的反映。没有荡思八极、纳须弥于芥子的气魄,没有振衣千仞、涅而不缁的襟抱,极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壮采。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作者:刘宇耘(山西大学文学院博士)
刘禹锡《望洞庭》云:“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这首诗不仅被选入多种古典文学普及读物,而且多次入选小学语文教材。2018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教材将此诗前移到三年级上册,表示其更当早点学*。瞿蜕园称“此诗颇为古今传颂”(《刘禹锡集笺证》),可知此言非虚。
那么,此诗“可传颂处”何在?当代诸家几乎把目光都集中在秋月下的湖光美景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集体编撰的《唐诗选注》,于此诗的“说明”一栏中说:“诗人把秋夜的湖光山色描写得优美动人,俨如山水画一般。”刘学锴先生品赏此诗云:“在明月的映照下,浩瀚的湖面与澄清的天宇连成一片,呈现出月光如水水如天的浩茫、静谧而和谐的景象,也秀出诗人目接此景时内心的安恬愉悦。”(《唐诗选注评览鉴》)。周笃文先生说:“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在皓月银辉下,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剔透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萧涤非等编《唐诗鉴赏辞典》)。不难看出,认为《望洞庭》描写的是月下湖光景物,已成为学术界共识。而且他们认为其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夜景,如瞿蜕园先生说,此诗“必至其地者尤知其赋物之工也”(《刘禹锡集笺证》)。
其实,若“至其地”,临其景,反而会感到这种描写是完全不合逻辑的。第一,“望”是远视之义,汉代刘熙《释名·释姿容》云:“望,茫也,远视茫茫也。”月夜并非远望观景之佳时,因其看远所得只能是一片朦胧,什么也看不清,缘何诗题要名《望洞庭》?诗中也特意提到“遥望”,亦可证明诗人作诗之时的远视视角。并不是说夜不能望,而是说夜望之景与白天不同,故古诗词描写夜望时,其诗题则要加“夜”字以明之,如江总有《三善殿夜望山灯》,李端有《早春夜望》,陆游有《江楼夜望》等,皆是证明。第二,“潭面无风镜未磨”,显然写的是洞庭湖面的整体形象,但在月下所能看清的只能是局部,即如查慎行《中秋夜洞庭对月歌》所云“镜面横开十余丈”,缘何能看到广阔的湖面像镜子一样*静而透亮?第三,月下不观色,这是基本生活常识,缘何能看到山水的青翠之色?第四,湖水在日光的强照射下才有可能反射出大面积的白光,月下的湖水只能是“层波万顷如熔金”(刘禹锡《洞庭秋月行》)、“月光浸水水浸天”(查慎行《中秋夜洞庭对月歌》),缘何能看到如同“白银盘”一般的色泽?且“白银盘”更像是完整的湖面形状,再次与月下的局部视角产生矛盾。显然这都是违背常理的。诗中的“镜未磨”“白银盘”“青螺”历来被赞誉设譬精警,显然是建立在现实视觉基础之上的,而还原诗中场景,不但看不出其精警之处,反而疑点重重。问题何在?
笔者认为,此有两种可能:一是作者根本没有认真观察过洞庭湖的景观,像古籍中许多以“潇湘八景”之“洞庭秋月”为题的诗一样,像是在画卷上题诗,只是从概念出发,凭空虚构,因此这类诗中就出现了“玻瓈万顷清无滓,只有君山一点青”(元杨公远)、“望中青似粟,约莫是君山”(元程文海)、“光浮梦泽千潭碧,影谯君山一点青”(清聂铣敏《蓉峰诗话》卷四)、“几峰森列青崔嵬”(宋叶茵)、“一碧九万里”(宋刘克庄)、“扁舟泛碧波”(明黎扩)之类的诗句。二是版本有误,现通行的本子不是刘禹锡的原作。
刘禹锡《历阳书事七十韵》序云:“长庆四年八月,予自夔州刺史转历阳,浮岷江,观洞庭。”可以肯定,诗人确实于秋天到过洞庭湖。在作者的集子中有两首与洞庭秋景相关的诗,一是《望洞庭》,另一是《洞庭秋月行》。据卞孝萱《刘禹锡年谱》,诗人“离夔州时,于巫山神女庙,遍览古今题诗”,“沿途游览名胜古迹…至宣州宴游”。从而可见途中行程松快、社交活动也丰富,而洞庭二首疏朗*和、意境悠远的景色描绘,正符合诗人游山玩水的心境。这两首诗应作于同一时期,若是一写白天景观,一写月夜风色,那么上述疑点则可解答。前者突出的是“望”,诗人身在远处遥望湖明山翠,全为日下之景。后者突出的是洞庭月色,诗人在月下游湖,故看到的是“孤轮徐转光不定,游气濛濛隔寒镜”。两者皆为实景描写,一脉相承。由此可以肯定,此诗违背逻辑的问题不在作者,而是版本上出了问题。
考《望洞庭》一诗的版本,大约有三个系统。一是别集、总集和各种选本系统,二是诗话系统,三是类书系统。在前两个系统中,诗的首句都作“洞庭秋月两相和”。类书系统如宋潘自牧《记纂渊海》卷十四、祝穆《事文类聚前集》卷十四、谢维新《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卷五、清《御定渊鉴类函》卷二十四等,引此诗首句“秋月”皆作“秋色”。就一般规律而言,类书重在分类抄写,对原文不作修改。而集部之书,由其文学性质所规定的价值取向,编撰者往往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判断对文字进行改动,以符合其审美追求。因此关于此诗的第三句,在集部中就出现了好几个不同的版本。笔者认为,类书中的“湖光秋色”比“湖光秋月”应更接*于原作,它所依据的应该是未改动前的本子。若据此改“秋月”为“秋色”,则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翠色、白银盘、青螺皆为“秋色”的呈现,也皆是白天的景观。“洞庭秋色”本是历代文人所关注的美景,《楚辞·九歌·湘夫人》篇云:“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张说《送梁六自洞庭山作》“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李白《秋登巴陵望洞庭》“明湖映天光,彻底见秋色”,清张英《廷瓒承命致祭衡岳》“木落洞庭秋色好”等,皆可以证明。因此刘禹锡秋日经其地赋其景特意强调“秋色”之美,也在常理之中。
当然版本问题比较复杂,比如此诗之第三句,就出现了“遥望洞庭山水翠”“遥望洞庭山翠小”“遥望洞庭山水色”“遥望洞庭山正翠”等几种不同的传本,孰是孰非,这里暂不作讨论。我们关注的是这种违背常识的“改版”是如何出现的。这个问题至关重要,因为它普遍存在于古典诗歌中。从作者的角度考虑,写景诗一般是诗人亲临其景、触景生情的创作,因而多是实景实情的描写。一旦形成文字向外传播开来,读者便会脱离开事物本身,仅从诗的文本出发,通过想象还原诗境,有时还会凭着自己的体会,对文本作适度修改,使其在虚拟的世界里更具有美感和广泛性。如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最早的版本第三句作“家童相见不相识”,而现在通行版本则作“儿童相见不相识”。“家童”指家里的仆人,显然对作者的身份是一种限定。而“儿童”是小孩,则是游子还乡都可能遇到的情景。李白《静夜思》第三句,唐宋时的版本都作“举头望山月”,而明以后则出现了“举头望明月”版本,现在通行的则是后者。“山月”对作者所处之境是一个限定,而“明月”则是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的。这样的修改实际上是“意境再造”。就《望洞庭》诗而言,“秋色”本是实景的书写,改为“秋月”则变为虚拟之景,秋天的皓月与青螺般的小山、明镜般的湖面、银白色的湖光组合在一起,使诗境具有了童话般的幻想色彩。这一再造的诗境,在读者的冥想中更具有感染力,这也是*选择此一版本的原因。但这已背离了事物本身,也已经不是刘禹锡的《望洞庭》了。大量“改版”后的经典诗歌,其实都面临这样的问题。它们不再是诗人个体的原创,而变成了公共艺术产品,当读者接受“改版”的同时,接受的可能只是语言层面的意义,却无法深入作者的心灵世界。
1.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2.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
3.洞庭青草,*中秋,更无一点风色。——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4.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杜甫《登岳阳楼》
5.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张说《送梁六自洞庭山作》
6.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 ——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7.八月洞庭秋,潇湘水北流。——张谓《同王徵君湘中有怀》
8.明到衡山与洞庭,若为秋月听猿声。——王维《送杨少府贬郴州》
9.青枫何不种,林在洞庭村。——贾岛《题张博士新居》
10.岘首白云起,洞庭秋月悬。——王贞白《送友人南归》
11.洞庭孤月在,秋色望无边。——皎然《与朝阳山人张朝夜集湖亭,赋得各言其志》
12.秋成玄圃外,景物洞庭旁。 ——杜甫《奉观严郑公厅事岷山沱江画图十韵》
13.秋枯洞庭石,风飒长沙柳。 ——杜甫《奉赠李八丈判官》
14.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七律·答友人》
15.水国叶黄时,洞庭霜落夜。——李端《古别离二首》
16.洞庭张乐地, 潇湘帝子游。——谢朓《新亭渚别范零陵云》
17.日晚湘水绿,孤舟无端倪。明湖涨秋月,独泛巴陵西。 ——李白《夜泛洞庭寻裴侍御清酌》
18.卧有洞庭梦,坐无长安储。——孟郊《靖安寄居》
19.东屯沧海阔,南让洞庭宽。——刘禹锡《句》
20.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 ——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21.惟怜万里外,离别洞庭头。——刘长卿《巡去岳阳却归鄂州使院留别郑洵侍御侍御先曾谪居此州》
22.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陈与义《登岳阳楼二首》
23.十月阴气盛,北风无时休。苍茫洞庭岸,与子维双舟。——韩愈《洞庭湖阻风赠张十一署·时自阳山徙掾江陵》
24.洞庭风落木,天姥月离云——贾岛《夕思》
25.洞庭波冷晓侵云,日日征帆送远人。——李商隐《木兰花》
26.风帆彭蠡疾,云水洞庭宽。——张祜《送韦整尉长沙》
27.斧钺下青冥,楼船过洞庭。——杜甫《衡州送李大夫七丈勉赴广州》
28.洞庭扬波江汉回, 虎牙铜柱皆倾侧。——杜甫《虎牙行》
29.洞庭湘水涨连天,艟艨巨舰直东指。——*《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
30.木落雁嗷嗷,洞庭波浪高。——李端《古别离二首》
31.洞庭春晚,旧传恐是,人间忧物。——辛弃疾《念奴娇·洞庭春晚》
32.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马戴《楚江怀古》
33.地尽天水合,朝及洞庭湖。初日当中涌,莫辨东西隅。 ——宋之问《洞庭湖》
34.洞庭如潇湘,叠翠荡浮碧。——孟郊《游韦七洞庭别业》
35.烟波洞庭路,愧彼扁舟人。——刘禹锡《到郡未浃日登西楼见乐天题诗因即事以寄》
36.帝子潇湘去不还,空馀秋草洞庭间。——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
37.洞庭波渺渺,君去吊灵均。——刘长卿《送李侍御贬郴州》
38.明山雨。白头孤客,洞庭怀古。——陈与义《忆秦娥·五日移舟明山下作》
39.洞庭秋欲雪,鸿雁将安归。 ——杜甫《北风》
40.忆昔与君同贬官, 夜渡洞庭看斗柄。——韩愈《寒食日出游》
41.猿声湘水静,草色洞庭宽。——贾岛《赴南巴留别苏台知己》
42.洞庭湖阔蛟龙恶,却羡杨朱泣路岐。——李商隐《荆门西下》
43.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张说《送梁六自洞庭山作》
44.列宿分穷野,空流注大荒。看山候明月,聊自整云装。——马戴《楚江怀古》
45.洞庭去远*,枫叶早惊秋。——孟浩然《送王昌龄之岭南》
46.洞庭潇湘意渺绵,三江七泽情洄沿。——李白《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
47.人生除泛海,便到洞庭波。——元稹《洞庭湖》
48.襟似潇湘桂岭,带似洞庭春草,紫盖屹东南。——辛弃疾《水调歌头·寒食不小住》
49.远客洞庭至,因兹涤烦襟。——孟郊《汝州南潭陪陆中丞公宴》
50.洞庭白波木叶稀,燕鸿始入吴云飞。——李白《临江王节士歌》
51.洞庭波浪飐晴天,君山一点凝烟。——牛希济《临江仙·洞庭波浪飐晴天》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
唐·张说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
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注释】
⑴梁六:即梁知微,时为潭州(今湖南长沙)刺史,途径岳阳入朝。洞庭山:即君山,位于岳阳市西南的洞庭湖中,风景秀丽。
⑵巴陵:郡名,即岳州,今湖南岳阳。
⑶孤峰:指洞庭山,即君山。
⑷闻道:听说。神仙:指湘君、湘夫人等传说中的神仙。《拾遗记》:“其下有金堂数百间,玉女居之。”
⑸湖:即洞庭湖。悠悠:悠长,自然。
唐诗三百首·018
《汾上惊秋》
唐·苏颋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
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注释】
⑴汾上:指汾阳县(今山西万荣南)。汾:指汾水,为黄河第二大支流。
⑵河汾:黄河与汾水的并称。《史记·晋世家》:“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故曰唐叔虞。”
⑶心绪:此处谓愁绪纷乱。隋孙万寿《远戍江南寄京邑亲友》诗:“心绪乱如麻,空怀畴昔时。”摇落:树叶凋零。
中国五千年悠久文化,产生了许多的文字与文体,其中最有特色的,高度凝炼的便是诗歌,一首诗,就是一篇文章,甚至一本书,古诗散发出一种难以抗拒的魅力!
望 洞 庭
朝代:唐 代 ‖ 作者:刘禹锡
原文: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山水色 一作:山水翠)
译文:
秋夜明月清辉,遍洒澄净湖面,湖面*静无风,犹如铁磨铜镜。
遥望美丽洞庭的湖光山色。真的令人浮想联翩。那翠绿的君山,真像银盘里的一枚玲珑青螺。
注释:
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湖光:湖面的波光。两:指湖光和秋月。和:和谐。指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
潭面:指湖面。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山水色:也作“山水翠”。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白银盘:形容*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白银:一作“白云”。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赏析:
诗中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微波不兴,*静秀美,分外怡人。诗人飞驰想像,以清新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诗从一个“望”字着眼,“水月交融”、“湖*如镜”,是*望所见;“洞庭山水”、“犹如青螺”,是遥望所得。虽都是写望中景象,差异却显而易见。*景美妙、别致;远景迷潆、奇丽。潭面如镜,湖水如盘,君山如螺。银盘与青螺相映,明月与湖光互衬,更觉情景相容、相得益彰。诗人笔下的君山犹如镶嵌在明镜洞庭湖上一颗精美绝伦的翡翠,令人美不胜收。其用词也极精到。
首句描写澄彻空明的湖水与素月青光交相辉映,俨如琼田玉鉴,是一派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境界。表现出天水一色,玉字无尘的融和画面。“和”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境。而且,似乎还把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演漾的月光与湖水吞吐的韵律,传达给读者了。
第二句描绘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镜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浪静、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否则,湖面狂风怒号,浊浪排空,湖光和秋月便无法辉映成趣,也就无有“两相和”可言了。
第三、四句诗人的视线从广阔的湖光月色的整体画面集中到君山一点。在皓月银辉之下,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诗人笔下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珍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白银盘里一青螺”,真是匪夷所思的妙句。此句的擅胜之处,不止表现在设譬的精警上,还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寄托了诗人高卓清奇的情致。在诗人眼里,千里洞庭不过是妆楼奁镜、案上杯盘而已。举重若轻,自然凑泊,毫无矜气作色之态,这是十分难得的。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得这样亲切,把湖山的景物描写得这样高旷清超,这正是诗人性格、情操和美学趣味的反映。没有荡思八极、纳须弥于芥子的气魄,没有振衣千仞、涅而不缁的襟抱,极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壮采。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带洞的古诗名
名字有洞的古诗
望洞庭古诗的名句
出名的洞庭湖的古诗
关于洞庭的古诗名句
有洞的古诗
洞的古诗
边洞的古诗
张之洞名言
望洞庭名句
探洞的古诗
幽洞的古诗
关于洞头沙滩的名言古诗
洞庭湖的古诗词名句
关于洞的古诗
山洞的古诗
含有洞的古诗
描写洞庭湖的古诗名句
洞庭湖的名句
溶洞的古诗
石洞的古诗
洞仙歌的古诗
吕洞宾的古诗有
望洞庭的古诗很
山溶洞的古诗
望洞庭古诗的
有关崔洞的古诗
有关于洞的古诗
蝴蝶洞的古诗
有关冰洞的古诗
好基友的幽默句子
新房子的祝福的句子
描写春天好天气的句子
形容自己命苦的句子
形容公园景色美的句子
励志青春句子简短的
有关森林的句子
暗示自己在恋爱的句子
最火歌词句子
描写陪伴的唯美句子
有关美食的句子
失落的句子图片带字
形容自己很矛盾的句子
女人不将就的句子
描写逝去的青春的句子
紫霞仙子的句子
请大家援助捐款的句子
完美的句子加图片
形容认真读书的句子
儿童快乐成长的句子
赞美戏曲的句子
调整心态的句子图片
阳光明媚心情好的句子
伤心过后的坚强的句子
晚安能量句子
freestyle句子
关于台风搞笑的句子
感动对象的留言句子
卖竹筒酒的推销句子
人与人相互利用的句子
关于围棋的的优美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