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筝配音的古诗岳飞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筝配音的古诗岳飞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筝配音的古诗岳飞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古筝配音的古诗岳飞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满江红岳飞古诗
在日常学*、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满江红岳飞古诗,欢迎大家分享。
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注释
怒发冲冠:形容愤怒至极,头发竖了起来。
潇潇:形容雨势急骤。
长啸:感情激动时撮口发出清而长的声音,为古人的一种抒情举动。
三十功名尘与土:年已三十,建立了一些功名,不过很微不足道。
八千里路云和月:形容南征北战、路途遥远、披星戴月。
等闲:轻易,随便。
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
贺兰山:贺兰山脉位于宁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
朝天阙:朝见皇帝。天阙:本指宫殿前的楼观,此指皇帝生活的地方。
《满江红》译文
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地。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满江红》赏析
岳飞此词,激励着中华民族的爱国心。抗战期间这首词曲以其低沉但却雄壮的歌音,感染了中华儿女。
前四字,即司马迁写蔺相如“怒发上冲冠”的妙,表明这是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此仇此恨,因何愈思愈不可忍?正缘独上高楼,自倚阑干,纵目乾坤,俯仰*,不禁热血满怀沸腾激昂。——而此时秋霖乍止,风澄烟净,光景自佳,翻助郁闷之怀,于是仰天长啸,以抒此万斛英雄壮志。着“潇潇雨歇”四字,笔锋微顿,方见气度渊静。
开头凌云壮志,气盖山河,写来气势磅礴。再接下去,作者以“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十四个字,出乎意料,令人叫绝,此十四字,如见将军抚膺自理半生壮志,九曲刚肠,英雄正是多情人物。功名是其所期,岂与尘土同埋;驰驱何足言苦,堪随云月共赏。(此功名即勋业义,因音律而用,宋词屡见)试看此是何等胸襟,何等识见!
过片前后,一片壮怀,喷薄倾吐:靖康之耻,指徽钦两帝被掳,犹不得还;故下言臣子抱恨无穷,此是古代君臣观念。此恨何时得解?功名已委于尘土,三十已去,至此,将军自将上片歇拍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之勉语,说与人体会。雄壮之笔,字字掷地有声!
以下出奇语,现壮怀,英雄忠愤气概,凛凛犹若神明。金兵入据中原,止畏岳家军,不啻闻风丧胆,故自岳飞言,“匈奴”实不足灭,踏破“贺兰”直捣黄龙并非夸大其辞。“饥餐”、“渴饮”一联合掌;然只有如此才足以畅其情、尽其势。未至有复沓之感者,以其中有真气在。
有论者设:贺兰山在西北,与东北之黄龙府,遥距千里,有何交涉?那克敌制胜的抗金名臣老赵鼎,他作《花心动》词,就说:“西北欃枪未灭,千万乡关,梦遥吴越”;那忠义慷慨寄敬胡铨的张元干,他作《虞美人》词,也说:“要斩楼兰三尺剑,遗恨琵琶旧语”!这都是南宋初期的爱国词作,他们说到金兵时,均用“西北”、“楼兰”(汉之西域鄯善国,傅介子计斩楼兰王,典出《汉书·西域传》),可见岳飞用“贺兰山”和“匈奴”,是无可非议的。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满腔忠愤,丹心碧血,倾出肺腑。用文学家眼光视之结束全篇,神气十足,无复豪发遗憾,令人神旺,叫人起舞。然而岳飞头未及白,金兵自陷困境,由于奸计,宋皇朝自弃战败。“莫须有”千古奇冤,闻者发指,岂可指望他率军协同中原父老齐来朝拜天阙哉?悲夫。
词不以文字论长短,若以文字论,亦当击赏其笔力之沉厚,脉络之条鬯,情趣之深婉,皆不同凡响,倚声而歌,乃振兴中华之必修音乐艺术课也。
《满江红》写作背景
岳飞 (1103-1141年),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建炎三年(1129年)秋,兀术南侵,改任建康(今江苏南京)留守的杜充不战而降。金军得以渡过长江天险,很快就攻下临安、越州(今绍兴)、明洲等地,高宗被迫流亡海上。岳飞率孤军坚持敌后作战。他先在广德攻击金军后卫,六战六捷。又在金军进攻常州时,率部驰援,四战四胜。次年,岳飞在牛头山设伏,大破金兀术,收复建康,金军被迫北撤。从此,岳飞威名传遍大江南北,声震河朔。七月,岳飞升任通州镇抚使兼知泰州,拥有人马万余,建立起一支纪律严明、作战骁勇的抗金劲旅“岳家军”。
绍兴三年,岳飞因剿灭李成、张用等“军贼游寇”,得高宗奖“精忠岳飞”的锦旗。次年四月,岳飞挥师北上,击破金傀儡伪齐军,收复襄阳、信阳等六郡。岳飞也因功升任清远军节度使。同年十二月,岳飞又败金兵于庐州(今安徽合肥),金兵被迫北还。绍兴五年(1135年),岳飞率军镇压了杨么起义军,从中收编了五、六万精兵,使“岳家军”实力大增。
绍兴六年,岳飞再次出师北伐,攻占了伊阳、洛阳、商州和虢州,继而围攻陈、蔡地区。但岳飞很快发现自己是孤军深入,既无援兵,又无粮草,不得不撤回鄂州(今湖北武昌)。此次北伐,岳飞壮志未酬,镇守鄂州(今武昌)时写下了千古绝唱的名词《满江红》。
《满江红》创作的具体时间应该是在岳飞入狱前不久。词中有多处可以用来证明这一观点“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这两句历来是考证《满江红》作者问题最为关键的内容,但几乎所有的解释都不够准确。
认为《满江红》是岳飞所作的,都把时间定于岳飞第一次北伐,即岳飞30岁出头时。如邓广铭先生就持此说。
这一观点其实是错误的,理由有五:
一是当时的岳飞无论就其阅历资历还是心境,根本不具备写出像《满江红》那样悲愤交加、气势磅礴的内涵与底气。那时的岳飞正仕途辉煌踌躇满志,怎么可能满腔悲愤“怒发冲冠”?怎么可能觉得“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又何来气度“待重头收拾旧山河”?
二是岳飞当时对功名非常重视,并在其诗词中经常有所流露。如写于绍兴二、三年秋屯驻江州时的《题翠岩寺》中“功名直欲镇边圻”,以后的《小重山》中“白首为功名”,表明当时岳飞头发已白,仍然有心功名。直至绍兴十年大破金军前,岳飞在《寄浮图慧海》中依然表明“功业要刊燕石上”。这些同期及以后的诗词表明,当时的岳飞非常重视功名。
三是《满江红》一经问世即广泛流传,如此非同寻常之作,如果真是岳飞三十岁青云直上之时所作,岂能就此湮没不见踪影?
四是不理解“三十”与“八千”。这是关键中的关键,几乎所有研究此词的学者都把“三十”看作是“三十岁”,因此认定此词作于岳飞30岁出头。实际上这里是指“三十年”,即三十年的功名。封建社会的功名是从幼时求学开始的,并非一出生就能追求的。岳飞自幼时*武读书到入狱前,正好30年上下,是个约数。“八千”也是个约数,只是表示征战路程的艰辛和漫长。
五是不理解“尘与土”与“云和月”的含义。前者是指一钱不值,因为岳飞到入狱时才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历来非常重视的功名原来毫无价值。后者是指竹篮打水,岳飞十年征战,功毁一旦。如此,此二句就一目了然了:一生追求的功名其实一钱不值,一生漫长的征战最后前功尽弃。
由此可以大致框定:《满江红》应该诞生在岳飞于绍兴十年七月下旬奉诏被迫班师到入狱之间的一年多时间里。 “怒发冲冠”和“仰天长啸”。此二句从未有人做过详细考证,却是界定《满江红》具体创作时间的重要依据之一。从字面看,显示岳飞的愤怒到了极致。在那段时间里,岳飞究竟何时最为愤怒?在班师途中,岳飞撕心裂肺悲愤交加:“所得诸郡,一旦都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随后,岳飞又被剥夺了兵权,听命于可耻屈辱的和谈。但真正令岳飞“怒发冲冠”的,当是得知对自己的陷害之时。有位好心的部将设法通知正在庐山的岳飞关于王俊上告张宪“背叛” 的消息。岳飞立刻明白这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从不许胜利到屈膝求和,再到陷害忠良,要加害自己,此时的岳飞终于忍不住“怒发冲冠”而“仰天长啸”,应该是顺理成章的。查张宪入狱应该是在绍兴十一年九月上旬后,岳飞是十月上旬下庐山的。因此,《满江红》的诞生理当就在其间的二十多天里。 “潇潇雨歇”。此句亦从未有人考证,诗词是情景交融的,“潇雨”一词诗人总是用来形容秋天的冷雨,“歇”显然是指雨的断断续续。于是此句也就清楚了:秋雨绵绵时断时续。此句既点明了作者是在秋雨中创作,也反映了作者心情的郁闷和沉重。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人们历来总是把“等闲”看作虚词,其实不然,它应该是岳飞当时真实处境的具体写照。在此前数年岳飞所作的词中,已有“白首为功名”,表明岳飞那时的头发已经斑白。在随后军事上指挥的一系列重大战役,以及在政治上受到的一系列沉重打击,显然在催白岳飞的头发。因此,岳飞当然不甘心少年时就有的理想就此破灭。查岳飞一生征战,三十岁时正忙得不可开交,谈何“等闲”,唯独到快四十岁时却成为一个无职无权之人而被迫闲散在野,其内心之悲切和壮志之不已的激烈冲突可想而知。
上述考证表明,《满江红》的内容完全符合岳飞入狱前的年龄、心情和处境。 岳飞创作《满江红》的具体地点是在庐山东林寺,解读的密码,就隐藏在词的字里行间 东林寺建于东晋大元九年(384年),南面庐山,北倚东林山,环合四抱,有如城廓,是佛教净土宗(又称莲宗)的发源地。岳飞与庐山有不解之缘。绍兴六年,岳飞因母亡守丧,岳母坟就在庐山。绍兴七年,也因故回到庐山。岳飞与东林寺主持慧海关系非常密切,曾专门作诗《寄浮图慧海》。《满江红》中有三处“密码” 可以用来界定其诞生地点就在东林寺。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历来都公认《满江红》是登高而作,却不知岳飞的`具体所处,只得含糊解释成某处高楼,其实当时岳飞就在东林寺,因为《满江红》的开篇就隐藏着创作地点的秘密。 庐山东林寺有一则著名的典故。东林寺门口有一条清澈的小溪,名虎溪,要进东林寺就必须经小溪上的虎溪桥。据传说,东晋时东林寺主持慧远在寺院深居简出,人们称之为“影不出山,迹不入俗”。他送客或散步,从不逾越寺门前的虎溪。如果过了虎溪,寺后山林中的神虎就会吼叫起来。有一次,慧远与来访的诗人陶渊明和道士陆修静谈得投机,送行时不觉过了虎溪桥,后山的神虎立刻就长吼不止,三人相视大笑。这个文坛佳话,称为“虎溪三笑”,一直流传至今。由于此虎是守寺护僧之神,因此在虎溪桥畔有一头石虎怒目而视凭栏而踞。了解了虎溪桥畔的神虎和这则典故,就很容易看出,岳飞看着秋雨中威武不屈的石虎触景生情,利用情景交融的手法把自己比作了护国看家的神虎,眼看着赵构们“越界”而“仰天长啸”,这才有后面的“饥餐胡虏肉”和“渴饮匈奴血”之词。
《满江红》的词韵隐藏着其诞生地点的第二个秘密。唐朝大诗人李白在游东林寺时有一首诗,名为《庐山东林寺夜怀》:我寻青莲宇,独往谢城阙。霜清东林钟,水白虎溪月。天香生虚空,天乐鸣不歇。冥坐寂不动,大千入毫发。湛然冥真心,旷绝断出没。李白写诗是抒怀,岳飞作词也是抒怀,而且《满江红》正是步了《庐山东林寺夜怀》的韵,特别是“阙”、“月”和“歇”这三个押韵的字都是来自李白的诗。更能说明问题的是《满江红》中有 “壮怀”与“壮志”。按理说,同一首诗词中用两个相同的字是犯忌的,因此比较少见。但李白的诗却有“天香”与“天乐”。两个“壮”对两个“天”,显然绝非巧合。而且,还能明显看出《满江红》的“天阙”也应该是受到了李白两个“天”的影响。 李白在东林寺还写过另一首诗,名为《别东林寺僧》:“东林送客处,月出白猿啼,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 《满江红》中也可以看出追随这首诗的痕迹。“凭栏处”正是“送客处”的模仿,“长啸”无疑是“猿啼”的翻版。《满江红》中的神虎精神更是与李白“过虎溪” 的畏惧形成鲜明比照。 “朝天(金)阙”。此句隐藏着解读《满江红》诞生地点的第三个秘密。此句自《满江红》现世以来从未见有人作出过合乎逻辑的解释,因为不了解其中也隐藏着一个东林寺的典故。 一般寺院的主殿称为大雄宝殿,但东林寺的主殿称“神运宝殿”。相传慧远初到庐山选择结庐之处,认为东林寺址在丛林之中,无法结庐,打算移到香谷山去结庐。夜梦神告:“此处幽静,足以栖佛”。是夜雷雨大作,狂风拔树。翌日该地化为*地,池中多盛良木,作为建寺之材。“神运”之名,由此而来。 有了这则典故和前述的铺垫,此句就能理解了,其实很简单,也很直白,就是在功成之日再来朝拜东林寺的“神运宝殿”,因为神是天神,“神运宝殿”就象征着天上的宫阙。岳飞自比神虎,理当朝拜天阙。 还要解释一下,此句为何历来有“天”与“金”二说。很可能岳飞在奋笔疾书一气呵成《满江红》之际,于最后收笔时有了点犹豫。他先用了“金”字,当然决不是朝拜皇帝的金銮宝殿,而是朝拜金碧辉煌的神运宝殿。岳飞在诗词中把佛像称为“金仙”,如建炎四年四月十二日《广德军金沙寺壁题记》中的“陪僧僚谒金仙”。毕竟是身在佛寺,理当朝拜佛祖金身。但岳飞继而又改为“天”字,一来以避深恶痛绝的“胡虏”之“金”,二来受李白的影响以映衬东林寺神运宝殿的典故,三来更能暗合自比的神虎形象。由于“天”与“金”在词中的基本含义相通,就不能排除岳飞原作中的修改,而抄者忠于原词照录的可能。由于后来者在誊抄或刻录时只能二选其一,于是有了“朝天阙”与“朝金阙”两种版本。
《满江红》蕴含的典故,清楚地表明其诞生地就在庐山东林寺。 多少年来,人们研究《满江红》,为寻找岳飞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费尽周折而不得。对《满江红》的上述破解,终于使人看到了岳飞真实的内心世界。
作者简介
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男,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人。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书法家、诗人,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岳飞从二十岁起,曾先后四次从军。自建炎二年(1128年)遇宗泽至绍兴十一年(1141年)止,先后参与、指挥大小战斗数百次。金军攻打江南时,独树一帜,力主抗金,收复建康。绍兴四年(1134年),收复襄阳六郡。绍兴六年(1136年),率师北伐,顺利攻取商州、虢州等地。绍兴十年(1140年),完颜宗弼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两河人民奔走相告,各地义军纷纷响应,夹击金军。岳家军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在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宋高宗赵构和宰相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催令班师。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诬陷入狱。1142年1月,以莫须有的罪名,与长子岳云、部将张宪一同遇害。宋孝宗时,*昭雪,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
岳飞是南宋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民间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以收复失地;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率领的“岳家军”号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金军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评语,以示对岳家军的由衷敬佩。
岳飞的文才同样卓越,其代表词作《满江红·怒发冲冠》是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后人辑有文集传世。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宋代: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译文
昨天秋夜的蟋蟀止不住的鸣叫声将我从遥远的梦境中惊醒,已是三更时分。起来独自绕着台阶踽踽行。四周静悄悄没有人声,帘外一轮淡月正朦胧。
为国建功留青史,未老已白头。家乡的山上松竹已长大变老,无奈议和声起、阻断了归程。想把满腹心事付与瑶琴弹一曲。可高山流水知音稀,纵然琴弦弹断,又有谁来听?
创作背景
绍兴六年(1136)至绍兴七年(1137)岳飞准备大举收复中原,北上灭金。但宋高宗赵构及朝内主和派对其大加干涉和阻挠,迫害主战派。多人被罢免和杀害,大好的抗金复国形势,有付诸东流的危险。这首词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写出的。岳飞内心的极度郁闷,对投降派猖獗的极度愤慨,均写于词中。
赏析
这首《小重山》虽然没有《满江红》家喻户晓,但是通过不同的风格特点和艺术手法表达了作者隐忧时事的爱国情怀。
上片着重写景。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昨天夜里蟋蟀一直鸣叫不停,使作者从金戈铁马对抗金兵的梦中惊醒了,而此时已经是深夜的三更天了。“寒蛩”点明了季节是深秋。山河飘摇,国家残破,作者夙夜忧患,而昨夜深秋的蟋蟀却小停地呜叫,催逼着词人心中的隐忧和悲愤,使克复中原的责任更加沉重,“惊”字充分表达了在秋夜蟋蟀的凄清呜叫中作者终夜难眠的情景。“千里”暗示梦回到包括家乡在内的中原地区,说明了词人在睡梦之中也不忘收复中原的爱国之情。这一句通过叙写被梦惊醒来表现作者日夜牵挂的都是国家的战事和兴衰。
“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被梦惊醒后,因梦见战场战事而忧国忧民再无睡意,独自在台阶前徘徊。周围静悄悄的,人们都在熟睡,只有天上的明月散下淡淡的冷光。深秋的月夜,凄清冷淡,表达了作者“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的孤独与凄凉心境。“独自”写出词人的孤独寂寞,心事无法向人诉说,可见其苦闷之深。结拍“人悄悄,帘外月胧明”以景收束上片,映衬词人不能成眠,更见孤独之感。上阕用简洁的语言和*淡的叙述质朴地展现出作者所面临的困境,其简沽有力、朴素真切的文风,确实展现出一代英雄的真性情和其所面对的历史情景的复杂性。
下片抒写收复失地受阻、心事无人理解的苦闷。
换头三句,慨叹岁月如流,家乡长久沦陷,归期遥遥无望。作者自二十岁从军,出生入死,与金兵浴血奋战,决心迎二圣归京阙,取故地上版图(《五岳祠盟记》),为国家建立丰功伟业。可是十多年已经过去,头发也白了,仍未能返回故园,实现还我河山的伟大抱负。每当他想到这里,怎能不义愤填膺、忧心如焚呢?所谓阻归程,实际并非指山高水深,道路遥远,难以归去,而是暗喻着对投降派屈辱求和、阻挠抗金斗争的不满和谴责。因为当时正是秦桧弄权,气焰十分嚣张时候,作者不便明言,所以用含蓄的表现手法,弹出弦外之音,让读者去体会。
结拍三句,用俞伯牙与钟子期的典故,表达自己处境孤危,缺少指引,深感寂寞的心情。据《吕氏春秋本味》,春秋时俞伯牙善鼓琴,唯有钟子期能从琴声中体会出他的心事。后来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秦桧上台后,迎合赵构的旨意,对坚持抗金的主战派进行无情的打击和迫害,将他的亲信和爪牙安置在朝廷的重要位置上,以便实现其卖国求荣的罪恶目的。这三句表达了作者抱负难以实现的痛苦,反映了投降派统治下南宋的黑暗现实。
上片是即景抒情,寓情于景,忧国忧民使他愁怀难遣,在凄清的月色下独自徘徊。下片写他收复失地受阻,要抗金却是“知音少”,内心郁闷焦急,用了比兴手法。作者隐忧时事,吞吐曲折,委婉含蓄,流露出悲凉悱恻之思。全词所展现的沉郁悲怆情怀,节制而深层,忧思而压抑。至其《小重山》词,则真有寄托之作也。故国怕回首,而托诸惊梦;所愿不得偿,则托诸空阶明月;咎忠贞不见谅于当轴,致坐失机宜,而托诸瑶琴独奏,赏音无人。盖托体比兴也”,如此评断,亦可谓知套岳帅之良苦用心也。
从写作手法说,《满江红·怒发冲冠》多用赋体,直陈其事,慷慨激昂,凝聚着岳飞忠贞报国的豪迈精神和战斗雄姿。这首《小重山》则多用比喻,曲折地道出心事,含蓄委婉,抑扬顿挫,情景交融,艺术手法是很高超的。这首词虽然短小。但含蓄隽永,明丽婉转,寓情于景,深切地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和忧国忧民的悲苦心境。
曾有一段时间,对古典诗词的评论,有人以情调的高昂与低沉分高下,于是认为,岳飞这首《小重山》情调低沉,不如他的《满江红》创意高。其实,对事物的评论,应当对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而不可以表面上的一刀切。情调高昂的作品固然好,但不能把高昂误作为粗犷叫嚣。情调低沉也并非消极。岳飞的《满江红》与《小重山》词均表达了他的抗金以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只因作词的时间与心境不同,因此在作法上遂不免有所差异,实际上异曲同工,又焉可用情调的高昂与低沉区分其高下呢?
况且作词常是要用以兴浑融、含蓄蕴藉的方法以表达作者的幽情远旨,使读者吟诵体会,馀味无穷。岳飞因为壮志难酬,胸中抑塞,所以作这首《小重山》词,用沉郁蕴藉的艺术手法表达,这也正是运用词体特长,正如张惠言论词时所谓道贤人君子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低徊要眇以喻其致(《词选序》)。对诗词评赏也应明白这一道理。
关于岳飞爱国的古诗词汇总
在中华民族不断抗击外敌侵略斗争的历史中,涌现出一大批捍卫本民族的独立、自由和利益的民族英雄,岳飞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之一。接下来小编搜集了关于岳飞爱国的古诗词,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岳飞爱国的古诗词
1、《满江红·怒发冲冠》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这首《满江红》是脍灸人口的爱国佳作,表现了作者抗击金兵、收复故土、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精神,流传很广,深受人民的喜爱。这首词感情激荡,气势磅礴,风格豪放,结构严谨,一气呵成,有着强烈的感染力。此词,激励着中华民族的爱国心。抗战期间这首词曲以其低沉但却雄壮的歌音,感染了中华儿女。
2、《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
想当年,花遮柳护,*龙阁。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
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
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这首诗通过不同的画面,形成今昔鲜明的对比,又利用短句,问语等形式,表现出强烈的感情,有极强的感染力。同时,刻画了一位以国事为己任,决心“北逾沙漠,喋血虏廷,尽屠夷种。迎二圣归京阙,取故土上版图的爱国形象。
3、《小重山》
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这首《小重山》是元帅帐内夜深人静时岳飞诉说自己内心的苦闷——他反对妥协投降,他相信抗金事业能成功,他已以取得了多少重大战役的胜利,但现在他遇到了来自朝廷权要的掣肘,一种束缚他的手脚、遏制他的行动,使他无法反抗的命令,这就是绍兴八年(1138)宋金“议和”而不准动兵的历史时期。岳飞内心的极度郁闷,对投降派猖獗的极度愤慨,身为朝臣又极无可奈何的种种复杂心情,均写于词中。
4、《五岳祠盟记》
自中原板荡,夷狄交侵,
余发愤河朔,起自相台。
总发从军,历二百余战。
虽未能远入夷荒,洗荡巢穴,
亦且快国仇之万一。
今又提一旅孤军,振起宜兴、
建康之城,一鼓败虏,
恨未能使匹马不回耳。
故且养兵休卒,蓄锐待敌。
嗣当激励士卒,功期再战,
北逾沙漠,蹀血虏廷,尽屠夷种,
迎二圣归京阙,取故地上版图,
朝廷无虞,主上奠枕,余之愿也。
本文是在作者行军途中,题在五岳祠(神祠名)壁间的誓词(即盟记)。文辞慷慨,表露出作者高度的爱国思想和消灭敌人,恢复中原的意志。
关于岳飞爱国的古诗词汇总
在中华民族不断抗击外敌侵略斗争的历史中,涌现出一大批捍卫本民族的独立、自由和利益的民族英雄,岳飞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之一。接下来小编搜集了关于岳飞爱国的古诗词,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岳飞爱国的古诗词
1、《满江红·怒发冲冠》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这首《满江红》是脍灸人口的爱国佳作,表现了作者抗击金兵、收复故土、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精神,流传很广,深受人民的喜爱。这首词感情激荡,气势磅礴,风格豪放,结构严谨,一气呵成,有着强烈的感染力。此词,激励着中华民族的爱国心。抗战期间这首词曲以其低沉但却雄壮的歌音,感染了中华儿女。
2、《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
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
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
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这首诗通过不同的画面,形成今昔鲜明的对比,又利用短句,问语等形式,表现出强烈的感情,有极强的感染力。同时,刻画了一位以国事为己任,决心“北逾沙漠,喋血虏廷,尽屠夷种。迎二圣归京阙,取故土上版图的爱国形象。
3、《小重山》
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这首《小重山》是元帅帐内夜深人静时岳飞诉说自己内心的苦闷——他反对妥协投降,他相信抗金事业能成功,他已以取得了多少重大战役的胜利,但现在他遇到了来自朝廷权要的掣肘,一种束缚他的手脚、遏制他的行动,使他无法反抗的命令,这就是绍兴八年(1138)宋金“议和”而不准动兵的历史时期。岳飞内心的极度郁闷,对投降派猖獗的极度愤慨,身为朝臣又极无可奈何的种种复杂心情,均写于词中。
4、《五岳祠盟记》
自中原板荡,夷狄交侵,
余发愤河朔,起自相台。
总发从军,历二百余战。
虽未能远入夷荒,洗荡巢穴,
亦且快国仇之万一。
今又提一旅孤军,振起宜兴、
建康之城,一鼓败虏,
恨未能使匹马不回耳。
故且养兵休卒,蓄锐待敌。
嗣当激励士卒,功期再战,
北逾沙漠,蹀血虏廷,尽屠夷种,
迎二圣归京阙,取故地上版图,
朝廷无虞,主上奠枕,余之愿也。
本文是在作者行军途中,题在五岳祠(神祠名)壁间的誓词(即盟记)。文辞慷慨,表露出作者高度的爱国思想和消灭敌人,恢复中原的意志。
满江红·写怀
朝代:宋代
作者:岳飞
原文: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栏通:阑)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壮志一作:壮士;兰山缺一作:兰山阙)
译文
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帽子被顶飞了。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地。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注释
怒发冲冠:气得头发竖起,以至于将帽子顶起。形容愤怒至极,冠是指帽子而不是头发竖起。
潇潇:形容雨势急骤。
长啸:感情激动时撮口发出清而长的声音,为古人的一种抒情举动。
三十功名尘与土:年已三十,建立了一些功名,不过很微不足道。
八千里路云和月:形容南征北战、路途遥远、披星戴月。
等闲:轻易,随便。
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
贺兰山:贺兰山脉位于宁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
朝天阙:朝见皇帝。天阙:本指宫殿前的楼观,此指皇帝生活的地方。
求描写古筝声音的诗句?
楼主好
不知道这个合适吗
1 白居易:琵琶行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
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2 鲁迅有《赠人》(其二)诗:“秦女端容理玉筝,梁尘踊跃夜风轻,须臾响急冰弦绝,但见奔星劲有声。”
3 古筝诗词
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岳飞《小重山》
鸣筝金栗柱,
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
时时误拂弦。
李端《听筝》
弹筝北窗下,
夜响清音愁。
张高弦易断,
心伤曲不道。
萧纲《弹筝》
多景楼上弹神曲,
欲断哀弦再三促。
江妃出听雾雨愁,
白浪翻空动浮玉。
唤取吾家双凤槽,
遣作三峡孤猿号。
与君合奏芳春调,
啄木飞来霜树杪。
苏轼《甘露寺弹筝》
秦筝吐绝调,
玉柱扬清曲,
弦依高和断,
声随妙指续。
徒闻音绕梁,
宁知颜如玉。
沈约《咏筝》
佳人当窗弄白日,
弦将手语弹鸣筝。
春风吹落君王耳,
岳飞传古文阅读附答案
在日常学*、工作生活中,我们时常需要做些阅读题,而与阅读题如影随形的则是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好的领会题意和知识点,有助于个人提升。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好阅读答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岳飞传古文阅读附答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世为农。父和,能节食以济饥者。飞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因以为名。未弥月,河决内黄,水暴至,母姚抱飞坐瓮中,冲涛及岸得免,人异之。
少负气节,沈厚寡言,家贫力学,尤好《左氏春秋》、孙吴兵法。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同死,朔望设祭于其冢。父义之,曰:汝为时用,其徇国死义乎!
康王(赵构)至相,飞因刘浩见,补承信郎。以铁骑三百往李固渡尝敌,败之。从浩解东京围,与敌相持于滑南,领百骑*兵河上。敌猝至,飞麾其徒曰:敌虽众,未知吾虚实,当及其未定击之。乃独驰迎敌。有枭将舞刀而前,飞斩之,敌大败。迁秉义郎,隶留守宗泽。战开德、曹州皆有功,泽大奇之,曰:尔勇智才艺,古良将不能过,然好野战,非万全计。因授以阵图。
康王即位,飞上书数千言,欲复中原。书闻,以越职夺官归。诣河北招讨使张所,所待以国士,借补修武郎,充中军统领。命从王彦渡河,至新乡,金兵盛,彦不敢进。飞独引所部鏖战,夺其纛而舞,诸军争奋,遂拔新乡。翌日,战侯兆川,身被十余创,士皆死战,又败之。夜屯石门山下,或传金兵复至,一军皆惊,飞坚卧不动,金兵卒不来。食尽,走彦壁乞粮,彦不许。飞自知与彦有隙,复归宗泽,为留守司统制。
泽卒,杜充代之,飞居故职。杜充将还建康,飞曰:中原地尺寸不可弃,今一举足,此地非我有,他日欲复取之,非数十万众不可。充不听,遂与俱归。时命充守建康,金人与成合寇乌江,充闭门不出。飞泣谏请视师,充竟不出。金人遂由马家渡渡江,充遣飞等迎战,王燮先遁,诸将皆溃,独飞力战。
会充已降金,诸将多行剽掠,惟飞军秋毫无所犯。兀术趋杭州,飞要击至广德境中,六战皆捷,擒其将王权,俘叛军首领四十余。察其可用者,结以恩遣还,令夜斫营纵火,飞乘乱纵击,大败之。驻军钟村,军无见粮,将士忍饥,不敢扰民。金所籍兵相谓曰:此岳爷爷军。争来降附。
飞数见帝,论恢复之略。飞方图大举,会秦桧主和。时和议既决,桧患飞异己,桧亦以飞不死,终梗和议,己必及祸,故力谋杀之。桧遣使捕飞父子。岁暮,狱不成,桧手书小纸付狱,即报飞死,时年三十九。
初,狱之将上也,韩世忠不*,诣桧诘其实,桧曰: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世忠曰: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诸酋闻其死,酌酒相贺。
初,桧恶岳州同飞姓,改为纯州,至是仍旧。孝宗诏复飞官,以礼改葬,赐钱百万,求其后悉官之。建庙于鄂,号忠烈。淳熙六年,谥武穆。嘉定四年,追封鄂王。五子:云、雷、霖、震、霆。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汝为时用,其徇国死义乎 徇:殉,为某种目的而死
B.古良将不能过 过:超过
C.桧亦以飞不死,终梗和议 梗:阻挠
D.岁暮,狱不成 狱:监狱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最能表现岳飞智勇双全的一组是(3分)()
①敌虽众,未知吾虚实,当及其未定击之 ②尔勇智才艺,古良将不能过
③飞上书数千言,欲复中原④飞独引所部鏖战,夺其纛而舞
⑤中原地尺寸不可弃⑥诸将多行剽掠,惟飞军秋毫无所犯
A.①③⑥B.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⑤⑥
【小题3】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岳飞家世代为农,父亲岳和心底善良,经常节衣缩食来救济贫困饥饿的人。岳飞出生的时候,黄河内黄处决堤溃坝,洪水虽将岳飞连同他的母亲冲走,但未淹死,人们也惊异于此。
B.岳飞年少时很是愿意学*兵法,而且还用心向周同学*射箭的本领。师傅周同去世后,岳飞每个月都要祭拜师傅两次,岳和认为儿子很是仁义。
C.岳飞在侯兆川与金兵作战的时候,率先垂范,冲锋陷阵,身受多处创伤,打败金兵,可是王彦不给军粮,岳飞被迫又投奔了宗泽将军。
D.秦桧十分厌恶岳飞,最终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其杀害,而且把与岳飞姓氏有相同之处的岳州改为纯州,可见一斑。最终朝廷为岳飞洗去冤屈,并为岳飞建造忠烈祠。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10分)
(1)飞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因以为名。
(2)以铁骑三百往李固渡尝敌,败之。
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A
【小题4】(1)岳飞出生的时候,有一只像天鹅一样的大鸟,在屋顶飞过并鸣叫,因此就起名叫岳飞(因此就用这个作为他的名字)
(2)(岳飞)率领三百名铁骑前往李固渡试探敌兵实力,打败了敌兵。 答案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狱:案件。
【小题2】
试题分析:③报国之愿;⑤是岳飞自己说的话,说明中原的重要性;⑥管理军队严格,不是很明显的智勇。
【小题3】
试题分析:A项不是出生的时候,而是未满一个月。
【小题4】
试题分析:主要语言点:(1)若鹄:像天鹅一样,飞鸣室上,省略的介词于,因:根据;(2)以:用三百定语后置,尝敌:试探敌情
【参考译文】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岳飞家世代务农,父亲岳和,经常节衣缩食来救济贫困饥饿的人,岳飞出生的时候,有一只向天鹅一样的大鸟,在屋顶飞过并鸣叫,因此就起名叫岳飞(因此就用这个作为他的名字)。还没满月,黄河在内黄这个地方决口,岳飞的母亲姚氏抱着岳飞坐在大瓮中,被河水冲到河岸边得以幸免,大家对此感到很神奇。
岳飞小的时候就很有气节,沉默忠厚很少言语,家里虽穷但学*勤奋,很喜欢兵法《左氏春秋》和孙膑吴起的兵法。岳飞天生就有惊人的力量,还不到二十岁,就可以拉开三百斤的弓,八石的弩,跟名师周同学*射箭,学到了所有的本领,能左右开弓射击。周同死后,岳飞每到月初、月中都在师傅坟前摆上供品祭拜。岳飞的父亲认为他很仁义,说:如果你能够赶上时代浪潮,应该能够报国死义(为国殉难为义而死)吧。
当时还是康王的赵构来到相州,岳飞通过刘浩的引荐见到康王,后来岳飞被提升为承信郎。岳飞率领三百名铁骑前往李固渡试探敌兵实力,打败了敌兵。又跟随刘浩解除了东京之围,跟敌兵相持在滑县以南,岳飞率领一百名骑兵在黄河上练兵。敌兵突然间袭击而来,岳飞指挥手下:敌兵虽然很多,却不知道我们的实际情况,应当在他们还没有稳定下来的时候攻击他们。于是自己先驰马迎敌。敌军有为勇猛之将舞者大刀迎上前来,岳飞杀掉了他,敌兵打败。后来升迁为秉义郎,归属宗泽将军。在开德和曹州战役中都立下战功,宗泽很惊讶,赞扬岳飞说:你的智勇才略,古代优秀将领相比也不一定能超过你,但是你喜欢好敌人野战,这不是完全之策。因此把作战列陈的图本授予岳飞。
赵构继位之后,岳飞上书请战,想要收复中原。奏书传了上去,岳飞却因为这次上书超越了职权而被剥夺了官职。岳飞去拜见河北招讨使张所,张所以国士的待遇来对待岳飞,让岳飞担任修武郎,充中军统领。岳飞被命令跟随王彦的不对度过黄河,到了新乡,金兵不对众多,王彦不敢前进。岳飞肚子率领部队和敌军激战,夺得了敌军的大旗,其他部队因此士气大涨,于是攻下新乡。第二天,在侯兆川作战,岳飞全身带伤十几处,部下都死战不退,又一次击败了敌人。当天晚上在石门山下驻扎,有人说金兵会再回来,部队都很惊慌,只有岳飞坚持躺着不动,金兵最终也没有来。这时候军粮耗尽,岳飞到王彦的部队请求军粮,王彦不给,岳飞知道自己已经和王彦有了矛盾,只好再次投奔宗泽,做了留守司统制。
宗泽死后,杜充代替了宗泽的官位,岳飞还是担任就职位。杜充要回到建康,岳飞说:中原一尺一寸的土地都不能放弃,如果现在抬脚走了,这个地方就不是我大宋国所有了,他日再想得到这些地方,非得以几十万士兵换来不可。杜充没有听从岳飞的建议,于是岳飞跟着他一起回到了建康。当命令杜充守卫建康时,金国军队和贼人李成一起侵犯乌江,杜充紧闭城门不出兵救援,岳飞哭着进谏请求视察军队,杜充最终也没有出兵。金兵于是从马家渡渡过长江,这是杜充派遣岳飞等人迎敌作战,王燮先逃跑了,其他将领都打了败仗,唯独岳飞奋力作战。
后来当杜充已经投降金国,手下的`将领大多进行抢掠,唯独岳飞的军队丝毫不取。金兀术奔袭杭州,岳飞抗击金兵到广德境内,打了六次仗都获胜了,擒获金国将领王权,还俘虏了叛军四十余位首领。驻军在钟村的时候,军中看不到粮食了,士兵们忍受饥饿,不敢惊扰百姓。全国征集来的士兵互相告诉说:这是岳爷爷的军队。都争相前来投降归附。后来岳飞转而屯兵鄂州,皇帝授予清远军节度使。
岳飞多次拜见皇帝,论说恢复中原的办法。岳飞刚要谋划大规模发兵,正赶上秦桧主张求和。当时求和的决议已经和坚决了,秦桧担心岳飞不同意自己的求和主张,也认为岳飞不死,最终会阻挠求和决议,自己一定遭到祸害,多以极力主张谋划杀掉岳飞。秦桧派人抓捕岳飞父子。到了年底,案件也没有立成,秦桧手写了小纸条交给牢狱,马上报告说岳飞已死,死时三十九岁。
当初,案件将要上报,韩世忠感到不*,到秦桧哪里责问事实,秦桧说:岳飞的儿子岳云与张宪的书信虽然没有查明,这案件的主要事情不须具备。韩式忠说:莫须有三个字,怎么能够让天下信服?金国各首领听说岳飞已死,斟酒互相庆贺。
1.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2.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
3.云锁断崖无觅处,半山松竹撼秋风。
4.归来报明主,恢复旧神州。
5.功业要刊燕石上,归休终伴赤松游。
6.燕绕龙旗舞,莺随凤辇吟。
7.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
8.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9.古今异宜,夷险异地。
10.誓将七尺酬明圣,怒指天涯泪不收。
11.臣有二马,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即不受。介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才也。不幸相继以死。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跃疾驱。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才也。
12.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13.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14.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15.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16.勇冠不足恃,用兵在先定谋。
17.十年之功毁于一旦。
18.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19.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20.大丈夫用兵之诡道无人可测。
21.忠义必期清塞水,功名直欲镇边圻。
22.好水好山看未足,马蹄催趁明月归。
23.兵家之要,在于出奇,不可测识,使能取胜,若*原旷野,猝与敌遇,何暇整阵?
24.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25.敌未灭,何以家为。
26.仁、智、信、勇、严,缺一不可。
27.好生恶死,天下常情。若临大难而不变。视死如归者,非忠臣义士有所不能。
28.主上宵旰,岂大将安乐时。
29.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30.谋者胜负之机也。故为将之道,不患无勇,而患无谋。
31.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不患天下不太*!
32.恢复山河日,捐躯分亦甘。
33.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大家好,欢迎关注《爱乐莉姐》
今天我们一起来一边听着古筝曲,一边欣赏着诗词,你愿意吗?
一,古筝与诗词
古筝,是我们的传统乐器,因为它的音美、域广,极具有表现力而被人们所喜爱。
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流行当时的秦国,粗粗算来已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
在漫长历史中,悠远的筝音,早已经化作出王维笔下的”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了
当你弹着一级曲目《上楼》时,有没有感觉到随着音乐把你带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快乐心情,
而你弹着”关山月”时,在那古朴苍远,荡气回肠的乐声中,想起古代那些保卫祖国的边防战士,在深秋的月夜里思念着故乡呢?
李白写的那一首的”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戌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的场景是不是在你的脑海中呢?
在李白的眼里,古筝里有 “佳人当窗弄白日,弦将手语弹鸣筝”,
顾况诗歌里有 “酌我莫忧狂,老来无逸气”,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中许许多多的文人骚客,都与这古筝有着千丝万缕关联。
二,古筝走向世界,诗词流传更广
一个好的乐器总是源远流长,并且能得到进一步的发扬光大。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程度的加大,古筝也开始走向了世界。
来看看我国著名的古筝演奏家袁莎,当她把在国外演奏《出水莲》的时候,为她伴奏的是一位纽约的竖琴师,这位竖琴师的名字叫迪安娜·辛德莉。
这是她学琴几十年来首次与中国的古筝艺术家同台演出。
演奏结束后,她被深深的震撼了说:”这种看似简单的古筝,竟然有这么大的表现力。古筝的声音把我带到了另外一个世界。如果还需要伴奏的话,我会一直坚持下去,我希望全程享受着这既优雅又激荡的筝声”。
袁莎所弹奏的《出水莲》,全曲旋律清丽、典雅,是一首历史非常悠久的曲调,这一曲调从两晋至南宋时期,已有流传,最初只是潮州一带的词牌。
因潮州人有远离先人居所的历史,所以经常会以《出水莲》为词牌的曲子来表达着离人的忧伤和思乡的愁绪。
有人说此曲与莲花无关,只为抒离情。但是在整个演奏中处处体现出那宁静的意境,虽然出现了快慢的节奏,我们依然可以从古筝的弹奏中听出静静的湖面上有许多荷花,有人在采藕,这白白胖胖的藕,出污泥而不染。您还记得那首《爱莲说》吗?”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我们在古筝的练*中,还可以对许许多多的的诗词进行欣赏,这样可以加深对曲子的理解与演奏。比如,还有有名的唐朝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留给我们下次继续赏析吧,您还知道哪些诗与筝的故事呢?
三,《筝心筝意》词欣赏
今天我们先来听一首选自明代颇有影响的的音乐家,冷谦的《琴声十六法》的《筝心筝意》吧。
我们现在可以一边听着曲子,一边欣赏诗词。
诗词为 “吾爱此筝,不奢不竞;
吾爱此曲,如雪如冰;
吾爱此韵,松之风,竹之雨,涧之滴,波之涛,
衔落月于弦中,贯清风于指下
中有万古无穷音,音如石上泻流水,
弹虽在指,声在意;听不以耳,而以心
其境若深渊之不可测,若乔岳之不可望
若江河之欲无尽,若天籁之歌无声”
这曲表达了对琴曲意韵的深爱之由,也写出了操琴之人所向往的生活及人生——*淡质朴,有冰雪之纯粹,亦有松竹之高洁。
四 ,琴声就是您自己
弹古筝的关键不在于手上有多少技巧,而在于您懂得用心。
“只要有真实情感的寄托,那么你手上的琴音就会化作你的心声表达出来,就会感染观众。”
琴声就是您自己,当您抚弹琴弦,弹一曲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升时,您是在《春江花月夜》里美的动人;
当您再抚琴弦,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您如《满江红》里的英雄一样铁骨铮铮,美的壮阔。
好了,今天就聊到这里吧,如果您喜欢古筝,喜欢《爱筝莉姐》和您聊筝与诗词,那就点关注吧,还想交流哪些问题可以在下方留言哦,我们一起相伴,一起成长哦!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朝代:宋代
作者:岳飞
原文: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
想当年、花遮柳护,*龙阁。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
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
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译文
登楼远望中原,只见在一片荒烟笼罩下,仿佛有许多城郭。想当年啊!花多得遮住视线,柳多掩护着城墙,楼阁都是雕龙砌凤。万岁山前、蓬壶殿里,宫女成群,歌舞不断,一派富庶升*气象。而现在,胡虏铁骑却践踏包围着京师郊外,战乱频仍,风尘漫漫,形势如此险恶。士兵在哪里?他们血染沙场,鲜血滋润了兵刃。百姓在哪里?他们在战乱中丧生,尸首填满了溪谷。悲叹大好河山依如往昔,却田园荒芜,万户萧疏。何时能有杀敌报国的机会,率领精锐部队出兵北伐,挥鞭渡过长江,扫清横行“郊畿”的胡虏,收复中原。然后归来,重游黄鹤楼,以续今日之游兴。
注释
⑴黄鹤楼:旧址在黄鹤山(武昌之西)西北的黄鹤矶上。陆游《入蜀记》:“黄鹤楼旧传费玮飞升于此,后忽乘黄鹤来归,故以名楼。“
⑵万岁山:即万岁山艮岳,宋徽宗政和年间所造,消耗了大量民力民财。据洪迈《容斋三笔》说:“(万岁)山周十余里,最高一峰九十尺,亭堂楼阁不可殆记。“
蓬壶殿:疑即北宋故宫内的蓬莱殿。这四句形容北宋汴京宫室壮丽,富庶繁华。
⑶铁骑:指金国军队。郊畿:指汴京所在处的千里地面,又指金国铁浮屠重甲骑兵。
⑷风尘:指战乱。杜甫《赠别贺兰铦》:“国步初返正,乾坤尚风尘。“风尘恶,是说敌人占领中原,战乱频仍,形势十分险恶。
⑸膏:滋润,这里做被动词。锋:兵器的尖端。锷:剑刃。《庄子·说剑》:“天子之剑,以燕峪石城为锋,齐岱为锷。“这两句是说兵士们在哪儿呢?他们(的血)滋润了兵器的尖端(意为被刀剑击中而死亡)。
⑹沟壑:溪谷。杜甫《醉时歌》:“但觉高歌有鬼神,焉知饿死填沟壑。“这两句是说老百姓在哪儿呢?他们已因饥寒交迫而死,被丢在溪谷中了。
⑺缨:绳子。请缨,请求杀敌立功的机会。《汉书·终军传》记终军向汉武帝“自*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河洛:黄河、洛水。这里泛指中原。这句是说哪一天能向皇帝请求,并得到他的命令率领精锐部队,挥鞭渡过长江,收复中原。
⑻汉阳:今湖北武汉市(在武昌西北)。
⑼此墨迹见*人徐用仪所编《五千年来中华民族爱国魂》卷端。原系照片;在本词下面,并有谢升孙、宋克、文征明等人的跋。
古筝配音的古诗岳飞
古诗朗诵的配音的古筝
适合古诗配音的古筝曲
望岳古诗的配音
岳飞岳飞高的古诗
可以配古诗的古筝音乐
岳飞作的古诗
含岳飞的古诗
岳飞写的古诗.
岳飞写的古诗
配古诗诵读的古筝音乐
小重山宋岳飞的古诗拼音版
岳飞的古诗写怀
古诗满江红岳飞注音的
岳飞的古诗大全
张飞杀岳飞的古诗
秦桧与岳飞的古诗
岳飞的诗句
岳飞留下的古诗
最早的岳飞古诗是
适合岳飞的古诗
岳飞治军的古诗
出自岳飞的古诗有
赞颂岳飞的古诗
关于岳飞庙的古诗
岳飞的四字古诗
爱国的古诗岳飞
写岳飞的古诗句
岳飞的诗词
岳飞诗句
描写植物花卉的古诗
赞美松果的古诗
关于春天的古诗用比喻
20首关于风的古诗
小学古诗意境教学的实践研究
关于美好誓言的古诗
描写古代田园悠闲生活的古诗
新的工作新的环境用古诗
朋友走了舍不得的古诗
冬夜读书示子津的古诗
古诗词里香的植物
表白的话感人的古诗
重阳节的古诗二十首
以秋为题的古诗朗诵
古诗中作品的称呼
求爱缘分的古诗
生活中的诗意古诗
小学生诵读古诗的活动总结
描写鸟站在莲蓬上的古诗词
关于泰山的山水古诗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配画彩铅
小学生学过月亮的古诗
爱国思恋国家的古诗
月为主题的古诗文
中小学古诗文教学的难度
西湖四季的古诗各一首
赞美家乡的古诗书法作品
首关于花的古诗词
关于喜秋天的古诗
让人细心的古诗
描写春天伤感的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