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山水画的禅意古诗

关于描写山水画的禅意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描写山水画的禅意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描写山水画的禅意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描写山水画的禅意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459) 语录(61) 说说(43) 名言(1) 诗词(1k+) 祝福(2k+) 心语(1)

  • 描写山水画的诗句

  • 描写山水画的诗句

      一、猫

      得猫於*村以雪儿名之戏为作诗

      陆游

      似虎能缘木,如驹不伏辕。

      但知空鼠穴,无意为鱼餐。

      薄荷时时醉,氍毹夜夜温。

      前生旧童子,伴我老山村。

      赠猫

      陆游

      裹盐迎得小狸奴,尽护山房万卷书。

      惭愧家贫策勋薄,寒无毡坐食无鱼。

      猫捕鼠

      罗大经

      陋室偏遭黠鼠欺,狸奴虽小策勋奇。

      扼喉莫讶无遗力,应记当年骨醉时。

      蝶恋花

      秦观

      紫燕双飞深院静。簟枕纱厨,睡起娇如病。一线碧烟萦藻井。小鬟茶进龙香饼。

      扫除菱花看宝镜。玉指纤纤,捻唾撩云鬓。闲折海榴过翠径。雪猫戏扑风花影。

      得狸奴

      陈郁

      穿鱼新聘一衔蝉,人说狸花量直钱。描写山水画的诗句

      旧日畜来多不捕,于今得此始安眼。

      牡丹影晨嬉成画,薄荷香中醉欲颠。

      倒是能知在从息,有声堪恨复堪怜。

      二、夏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约客》

      芳菲歇去何必恨,夏木阴阴正可儿-----------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宋·陆游《初夏绝句》

      谁将*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唐·韩愈《李花二首》

      三、 秋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春色,山山唯落晖-------------唐·王绩《野望》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唐·杜甫《茅舍为秋风所破歌》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碧云天,黄叶地,春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宋·范仲淹《苏幕遮》

      四、 冬描写山水画的诗句

      忽如一夜东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燕山雪花大如*,纷纷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寒风行》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釣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谁将*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唐·韩愈《李花二首》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唐·高骈《对雪》

    [阅读全文]...

2022-04-18 12:10:43
  • 王维山水诗的禅意

  • 禅意
  • 王维山水诗的禅意

      王维,这位盛唐诗坛杰出的诗人,以其卓越的艺术素养和才能,对“山水自然”进行审美观照。他笔下的山水诗,含蕴山水清音,心境与自然浑然一体。物我两忘、空灵清幽,独具禅思画意、意境之美,在诗苑中独树一帜。王维的这种将山水诗的审美艺术和禅意的空灵宁静结合起来的创作手法,将其创作推向了高峰。下面我们来看看王维山水诗的禅意,欢迎阅读借鉴。

      一、王维的生*及佛教信仰

      王维(701-762),字摩诘,是盛唐时代的杰出诗人。诗人以在诗作中善于描绘山水田园景色与表现诗情画意见长。诗人一生与佛教有着特殊而紧密的联系,其名和字都是取自佛教经典《维摩诘经》。王维号摩诘居士。

      王维信仰佛教,跟他的家庭有很大关系。王维生长在一个佛教气氛很浓的家庭,他的母亲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在其母的熏陶下,王维年轻时即信奉佛教。尽管如此,儒家的仁政学说和积极用世精神仍在其思想上占据主导地位。然而在历经一系列政治上的失意与挫折后,佛禅理念在他的信仰中终于占据了支配地位,以至诗人笃志奉佛,在禅诵中寻找寄托,在大自然中获得解脱。王维以禅诵和游乐山水来摆脱恶浊的政治,排遣内心的郁闷,保持心灵的澄静,又以澄净的心灵去体悟自然,在对自然的吟咏中,表达对禅理的深切体会。

      他对佛教虔诚而笃信,在诗歌创作上常常“以佛入诗”,使诗作充满禅意、禅理、禅趣。后清代诗论家王士祯在《香祖笔记》明确指出:“唐人五言绝句,往往入禅,有得意忘言之妙,与净名默然,达摩得髓,同一关捩。”并在其后来的《居易录》中更强调指出:“会试论唐人诗,王维佛语,盂浩然菩萨语,刘虚、韦应物祖师语”,皆以佛语评论之,透露出王维诗与禅教的内在渊源与紧密联系,其更被人尊称为“诗佛”。

      二、禅宗思想与王维思想的渊源

      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统治者所实行的儒、道、释三教并存、调和的方针,在入唐以后并没有大的改变,随着武后时代重佛教之风的盛行和大规模的寺庙建设、佛经翻译,佛教得到迅速的传播和发展。当时佛教宗派林立,义学发达,各派都有自己的立宗典据、传承系统和理论体系。在社会上,儒与佛的教义并行不悖,许多文人在思想上出入儒释,士大夫学佛佞佛风气极盛。

      王维早期受北宗禅的影响较大,后期则受南宗禅的影响较大,因为南宗禅与北宗禅讲究渐修不同,其特别强调顿悟,认为“我心即佛,佛即我心”,故无需选择山林寺庙趺坐修行,即使“结庐在人境”,也能做到“心远地自偏”,“而无车马喧”。(陶渊明《饮酒》)由于其方法较灵活方便,尤其是能带发修行,为许多文人雅士所乐于按受。士大夫中竟相以谈禅为高雅,而佛门里能诗善文的高僧也很多,因此文人雅士与诗僧的交往是很多的,很多人还成了莫逆之交。诚如张毕来先生说,大和尚无非是“出了家的士大夫”,自命为居士的许多文人则是“在家的大和尚”。王维生活于禅风大炽的唐代,诗人与许多的禅宗僧侣、佛徒有着交往,常与禅师接*谈佛说诗,耳闻传语,于是以禅入诗便很自然而又蔚为风气。

      三、王维山水诗意境中的禅境与诗境美

      (一)诗中“云”意象的赏析

      在王维的山水题材诗歌创作中,“云”做为一种意象常常出现,而且他常以白云作为随遇而安、自由自在的生活的象征,表现出对超然世外的隐逸生活的向往。

      在对自然山水意象的体察和描写中,王维与同时代其它诗人的观物视点与处物心态不同。他既不是把山水当作暂时解脱自己尘世心身之累的一种精神寄托,也不是借对隐逸生活的崇尚来标榜自己的清高逸远,而是旨在打破尘俗生活中的“物执”、“我执”。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如他诗中所写的山水物象,均被诗人看做是有佛性的生命存在形式和自己禅悟心态的外化形式,并全心身地投注其中。

      王维总能以一种禅宗的洞观淡如的态度来对待世间的一切,使他对宇宙对人生都能始终保持着一种任运自在的恬淡心境,并将这种心境融入到对一切自然景物的观赏当中,融入到了对宇宙自然哲理的理解之中,也融入到自然山水的诗歌创作之中。因而他的诗歌就常常透露出一种*淡空澈、心气容和的人生态度,理事无碍、物我圆融的情感心态。王维诗中的白云意象所传达出来的正是这样的一种意蕴。

      例如他的《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村叟,谈笑无还期。”这诗作于王维中年退隐终南山之时,诗中最富禅意的是颈联:“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诗人经中年时宦海沉浮,不再为功名利禄所拘系。他隐迹林莽,乘兴出游,自在信步,来到水穷之处,因地而坐,但见山间浮云,自浮自动,自长自消。云的漂浮与心的自适,云的静穆与心的澹泊,云的淡如与心的空灵,彼此圆融地合成一体。在此,人所常见的如焦虑、忧憾、烦恼等统统不见了,只有*淡、恬静和自在。这正是禅家所说的“不住心”和“*常心”的境界。

      (二)诗中“山水”意象的赏析

      王维的诗,往往以禅趣入诗,对于山水自然,他并不是竭力融入其中,而是超然物外,以澄心静观的审美态度体察默想,在对自然景物的观照中,获得“那个常住不灭的本体佛性”,感悟到真如的永恒存在。王士《带经堂诗话》卷三中就曾说王维诗“字字入禅”,后人也因其多以禅悟诗,以诗体禅,诗禅一致,冠之以“诗佛”美誉。那么,王维诗中的禅趣到底体现在哪里呢?

      在他的山水诗中,以自然山水之具象来表示本体,通过营造一种寂静清幽的意境来显露禅趣禅心。以《书事》一诗为例:“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诗中描绘的是:细雨刚停,天气转晴,深深院静,门户懒开这一寂静清幽的环境;主人独坐,闲看苍苔,恍兮惚兮,悠然心驰这一清闲静谧的心境。尘世的喧嚣,生活的荣辱,恐怕此时早已忘却,连这青苔也似有若无了。是青苔**上人衣来,还是人心已在青苔色?自然妙趣,宛如天成,达到了“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超然境界。

      他的《鸟鸣涧》一诗也是刻画了一个极其幽静的境界:“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客观世界是夜静山空,桂花纷落,其境地已是何等的空寂了,而“月出惊山鸟”更微妙地点缀出夜中山谷的万籁无声,这一瞬间的“动”更反衬出广袤夜空的无比沉寂。

      (三)诗中“空、闲、静”意境的`赏析

      王维山水诗中所蕴含的禅意,集中地体现为闲静空寂的境界。这不难理解,空寂地境界是禅宗所追求的一种“乐境”。要想达到这种境界,最好的去处自然是绝无人间烟火的山水之间,借助寂静清幽的山林来摒心绝虑,忘却尘世纷扰,从而进入空寂的禅境。在这里,“闲静空寂”既是禅境的写照,也是自然山水的写照。王维以“澄净”的心境观照空山寂林,进入除尘净虑的“寂静界”,直觉体验山林之乐。仍以《山居秋暝》为例: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是“空”的,雨是“新”的,既“静”且“净”,雨后空山清湛静谧,晚景宜人。皎洁的月光朗照松林,树影斑驳,姗姗可爱。林中一股清泉,漫过山石流淌,发出淙淙的悦耳之声,以声衬静,更烘托出山林的闲静。幽静的世界中传出一点枝叶的窸窣碎响,目光到处,原来是洗衣浣纱的少女归来了;山涧中有荷花涌动,因为沿水而下的渔舟推动了视觉、听觉、感觉器官,并加以综合运用,出色地描绘了一幅色彩绚烂而又幽雅静谧的雨后秋山图。尾联的“随意春芳歇”,正是“无念”、“无作意”、于此无所住心的生动写照。

      王维喜用“空”、“闲”、“静”等字样。“空”,并非指空无一物,而是诗人以虚静的心境观照山林时,所获得的那种空明洁净的总体印象,是“心静如空”时的一种空灵清静的审美体验。“闲”并不是指无所事事,而是诗人随遇而安、淡泊于名利的心情的生动写照。“静”也不是死寂无声,静中有动,静中有声,是禅宗推举的般若静观。王维有众多诗句描写了这种闲静空寂的境界。这里再举两首: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鹿柴》)

      前一首《鸟鸣涧》,诗中虽是有动有声,然而绝非噪闹,恰是一种空、静之境,以动态托静态。“人闲”、“夜静”、“花落”、“山空”,是心境亦是处境,在空旷宁静之中,明月乍出,有光而无声,却“惊”动了山鸟,虽着一“惊”字,依然是静的延伸。桂花轻轻飞落,山鸟啼鸣宛转,更显出春涧的幽深。这是灵动的静氛,传出了不着一物的空静心境,这也是宇宙精灵恒在状态的通然了悟,明月千古复万古,山鸟“时鸣春涧中”,亘古与时下打成一片,高妙的衔接组合,令人深深地感觉到“见心”、“见性”的玄冥禅意。

      第二首是《辋川集》中的《鹿柴》,所写的完全是一种空明寂静的意境:空山里静寂无人,只能听到人语的回响,那回响仿佛来自天边。林深幽暗,一抹残阳透过密林照在青苔上,这点亮色使深林与青苔的幽暗愈发深重,更衬托出空山的寂静之深。这正是王维所追求的那种远离尘嚣,空而又寂的境界。动静相形,喧寂相衬,这就是诗人从禅宗那里借鉴来的艺术辩证法。同时,这也是宴坐静观的禅所必然带来的艺术思维方式,“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澄净之心映照着大千世界的动静喧寂。

      禅境是一种独特的美。这种美就如同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所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蓦然见到的“那人”,犹如迦叶尊者在灵山会上心有妙悟时的破颜一笑。这时,诗的意境实际上是表现为禅境。*古典美学认为意境的高处即是进入了不可思议的禅境。禅宗的悟道,忘却心机,忘却物我的境界,与意境的心物合一,物我神游是统一的。王维诗作的魅力所致,相当程度上在于不仅创造了意境,并且变化为禅境。正是由于王维得之于禅宗的影响,并将意境统一于禅境,从而在诗歌艺术上开创了一个新局面。

      四、王维诗中的禅趣空静之美在“诗中有画”中体现出来

      艺术的语言是相通的。诗与画在表现艺术上有共通之处,画理往往可用于诗理。就山水诗而言,实写可以描绘物的形态,虚写则有助于传达出物的神韵。实以引虚,虚中孕实,能使欣赏者回味无穷。好的作品,总是直接性与间接性的统一,虚与实、形与神的有机结合。

      兼为诗人和画家两大身份的王维,历来被推许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高手。王维诗南宗山水画之祖,开创了“意在笔先”的写意派画风,体现了先神后形的法则,而他的山水诗同样具有写意画的艺术效果。《辋川集》中的二十首绝句,活脱脱就是二十祯写意山水小品。诗人善从情景交融入手构思,略去景物的次要部分,突出其主要特征和最动人处,力求写出辋川山水的精神、气象及其丰富的个性色彩,表现自己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情趣,自然,也融入了诗人所追求的禅意。来看《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山中,涧户、芙蓉花,眼前能看到的似乎就是这些东西,其它地方均为空白。就诗的审美层面看,诗人以极其*淡的笔调,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的幽独世界,在绝无人迹的山涧旁,火红的芙蓉花默默地开放,又默默地凋落。这里一方面可以将芙蓉花的孤高看作诗人追求超尘脱俗之精神境界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此超尘脱俗的精神境界的陶醉与赞颂;另一方面,这里也借花开花落的“象”,寄寓了佛家“无我”的禅理。这生长在静寂无人之山涧的芙蓉花,其存在完全依循着自然的律动,花开花落,生生死死,都顺应着自然的本性,既没有绽放的欢乐,也没有凋谢的悲哀。绚丽之极,终归*淡。这正是禅家所赞誉的“亦空亦有,色空一如”的境界。

      王维往往善于凭借丰富的想象力,寄情于物,达到物我交融,情景合一的境界。借写景以写情,虚中蕴实,象中寓理,从而描绘出虽虚幻却又逼真的意境,表达出不同的感受。如《山居秋暝》中,“空山”二字既描绘了秋雨初霁、夜静山空的实景,又点明了诗人此时宁静闲适,恬淡自如的心境。颈联实写竹喧、莲动,间接却描绘了人的活动,从字面上看,是见物不见人,但实实在在又有人在活动着。这样描写,令人有更多的想象余地,无形之中扩展了诗的内涵。此外又如借明月之象表心之澄澈,借白云之象表心之闲淡,借柴扉之象表心之隐逸,借钟声之象表心之清静,借林之象表心之空寂……虚实相生的意境,隐约迷离的感情,给王维的诗抹上了一层禅的色彩。

      五、王维山水诗的艺术成就以及留给后世的价值

      综上所述,好的山水诗中禅理与诗意能够很完美地融合。正如金代诗人元好问所云:“诗为禅客添化锦,禅是诗家切玉刀。”王维的山水诗是禅意诗,这些诗不但禅味浓、诗味浓,是王维诗中的上品,也是唐诗中的精华。其诗艺术成就可粗略归结如下:悠远开阔的艺术境界,清幽空灵的意向,“微言”的表意方法以及动静互衬的表现手法。由于王维本人的人生哲学和生活方式深受禅宗思想的影响,他的审美情趣也必然会打上禅宗的烙印。王维的高明之处,在于不一味地拘泥于眼前的事实,而能以禅心净化环境,从而将山水景物表现得形神兼备,将自然美的境界与诗的意境融合无间,凸现出极其扣人心弦的美学意义,并使山水诗这一特殊类型的诗歌完全成熟,达到了艺术的高峰。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借香菱学诗一事对王维诗作倍加推崇。事实上,早在唐代,人们便已将王维与李白、杜甫并举,认为他们分别代表着佛、道、儒三家风格。的确,禅宗思想陶冶了王维的精神生活,也对他的艺术思维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王维诗作的那种“澄澈精致”、“深厚闲雅”的艺术特色正得力于他的禅学修养。他将深奥晦涩的禅意佛理巧妙地、不着痕迹地糅合在山水诗中,并通过寓虚于实的手法将所感之情寄于所见之景中,借山水意象表现内心。禅境与诗境在他的笔下达到了美学层次上的统一,也深深地影响了其身后众多的*禅诗人。

    [阅读全文]...

2022-06-24 19:16:58
  • *山水画的意义和功能

  • 意义
  • *山水画的意义和功能

      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山水画的意义和功能,一起来看看吧。

      摘要:

      本文从*山水画的内涵、表现形式、笔墨精神、思想意境和诗意等方面来阐述其艺术特征,表达了*山水画作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是如何传递其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的。

      关键词:

      山水画;艺术特征;意境;分析

      山水画是*画传统画种之一,主要以自然风景为主要的描绘对象,题材古老,源远流长,涉及祖国大江南北的风景名胜、名山大川、田园乡村、城市园林、楼台寺院等。

      古往今来,*文人对祖国的山河情有独钟,无论是诗人,还是画家,千百年来,他们的笔下熠熠生辉,为历史积淀了不少经典之作,这些都是我们的文化瑰宝。作为一门传递*式审美和承载*传统文化的艺术,*山水画的艺术特征是什么呢?

      一、*山水画重思想尚人文、讲感情

      *山水画的精神内核就是传递*的智慧与哲学,它以笔墨为基础,以意境为宗旨,倾注画家的思想和才情,进而寓情于画、以画言志、以画抒情。千百年来,*山水画不断地在诠释着*文化的博大崇高,不断地演绎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作为古老东方艺术的代表,*山水画其实就是*的历史社会和中华民族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潘天寿说:“幗画的基础是哲学。”可见,*山水画与*的哲学思想血脉相承。

      二、*山水画讲笔墨精神

      这里我們所言的“笔墨”,既是说*画的技法,也是说*画的格调。从技法来说,笔”是指勾、描、勒、点等笔法,墨”是指破.积、烘、染等墨法;而从格调来说,笔墨精神的体现需要画家的艺术修养与生活阅历。技法和格调是有机结合的,也就是说*山水画不仅仅要以笔墨的技法作为创作基础,更加需要艺术思想和感情的投入,前者是形,后者则是神,只有形神兼备,才可见真正的笔墨精神。石涛在《画语录》云:笔与墨会,是为氤氳,氤氲不分,是为混沌,辟混沌者,舍一画而谁耶?画于山则灵之,画于水则动之,画于林则生之,画于人则逸之。得笔墨之会,解氤氲之分,作辟浑沌手,传诸古今,自成一家,是皆智得之也……”

      三、*山水画讲气韵

      历代*山水画家都将气韵视为至高境界。清方薰在《山静居画论》中说:“气韵生动为第一义。然必以气为主。气盛则纵横挥洒,机无滞碍,其间韵自生动矣”。黄宾虹先生在其著《古画微》中载:“气原骨力,韵在涵蓄;气韵生动,全关笔墨。”气韵对*山水画的创作和欣赏是非常重要的。气韵真正体现了*画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价值。画家要使得自己的画作达到气韵生动的境界,不仅仅在于笔墨功夫,更不仅仅是画面经营,还要能够在画外下苦心。黄宾虹先生还认为,除了“气韵出自笔墨”外,重要的还在于“诵古今之书,睹古人之迹”,更在于“气韵生动,本于自然。由人之学力有深浅,其效果所得有高下”,“屡变者体貌,不变者精神。精神所到,气韵以生,本于规矩准绳之中,超乎形状迹象之外,”“夫理法人于笔墨,气韵出于精神”。由此可见,气韵对于*山水画的意义。

      四、*山水画注重意境

      *山水画讲究情景交融的意境。在意境中,“意”是指画家的思想感情,而“境”是指画家的描绘物象。只有“意”和“境”在作品中达到和谐统一,才能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追求意境是自古以来画家的传统。画家通过山水画来抒情,将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其中,从而达到精神的高度与艺术的深度。*山水画的意境,能使欣赏者通过联想产生共鸣、受到感染。有句古话说:人生有三个境界,一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三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我认为用这句话来形容*画的意境是再合适不过了。

      五、*画有诗的气质与灵性

      *画也被称为是无声之诗。*山水画与诗意密不可分,山水画可以将诗意展现得淋漓尽致,诗意也同样表现在*山水画笔墨构造的境界之中。山水画与诗意的融合,成为了*山水画的特有的审美标准。诗与画的交相辉映,也极大地丰富了*山水画的表现力和创作理念。*画以诗为魂的创作,将画中的诗意之境成为笔墨的语言,成为*画的独特风格和精神内涵。

      有着悠久历史的*山水画,它将我们的传统文化、哲学思想巧妙地融合进来了,如果真正懂了*山水画,了解了*山水画的艺术特征,也就懂得了*的美学思想,也就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摘要:

      我国是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古国,在这五千年的历史当中诞生出了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其中以山水画最具代表性,山水画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五代和北宋时期趋于成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山水画风。早期的山水画创作的题材往往是人,而画中的`山水只是作为补景出现,这时候人们对于山水画的定义还很模糊,在创作风格、理念方面还未突山水画的主体,直到魏晋时期的山水诗才确立了山水题材的地位。

      关键词:

      *山水画;意境;创作风格

      在*画的发展历程当中,*画的创作题材经历了由人到山水的转变。这主要源于不同时期人们思想观念不同所导致的。在魏晋时期,山水诗的出现将*的山水画推向了一个高峰。在后世的文学当中,文人墨客总喜欢以山水抒**感,山水也就成了*文学史上至高的存在。山水的取景、构景和创作决定了最终成品的艺术价值,以山作为题材来讲,从不同角度描绘山就会有不同的感受,像是诗歌当中“遥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都是在描写山地从不同角度所表现出的意境不同。

      一、高远

      古人在将绘制山水画时常会思索如何能将巍峨挺拔的群山呈现在仅有数尺的画卷上,毕竟山的高远很难在画卷上呈现。针对这个问题古代的文学家们想出了用简单的竖笔来代替山的千仞之高,用横笔来体现山的百里之远。这样山水的样子便能以缩小的比例呈现在画卷上,虽然解决了山体的主要结构,但是人存在构图撒花姑娘的问题,古代画家范宽便在著作《溪山行旅图》上对山的高远再次进行了详细的描绘,该画的主峰虽有千仞,但是画卷上主峰后的峰头仍能观察到。这种意境的呈现完全是站在比主峰还高的位置俯瞰的结果,如果只是尽可能地把画卷中的人物缩小,也无法突出主峰的雄伟。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法便是采用对比构图法,若是人们将视线从远处的山峰慢慢转移到眼前的主峰,这时由*及远的转折就能突出主峰的雄伟,使观者感受到山体的巨大。需要弄清的是高远一词指代的是由下及上,而在实际的绘图当中,常常是自上而下俯瞰群山,来整体表现山的壮观宏伟。而有些画家采取与范宽不同的构图法,像是郭熙的代表作《早春图》采取的就是由*及远和范宽相反的构图法,这种构图法是以突出远处的主峰为主,而深周在代表作《庐山高图》中则采用将人缩小的方法,来体现山的宏观。

      二、深远

      现实当中山体往往是绵延数千里的,当画家在画卷上呈现群山时必须要考虑到群山的深远,画卷往往呈现的景物缺乏立体感和空间感,一般的绘图方法难以将群山的深远地表现出来,在高远、深远以及*远这三种山体特征最难表现的便是深远,以郭熙的《早春图》为例,郭溪在绘画山体时,常常需要借助水、路、林木、云这种元素来表现山的秀丽和神韵,前面提到了郭熙表现山的高原的绘画手法,而在体现山的深远方面,郭熙则是通过对全景构图来体现山外山的意境,画中用一条延伸到远处的未经开凿的小路来突破画卷空间对其景色绘画的束缚,同时在利用树的高低,溪水的流动以及木桥上的人来突出山的深远,有一种曲径通幽的既视感。

      三、*远

      *远并不是直接的*视,而是从水*方向展现出山体左右的辽阔。从山水画出现至今,已经形成了两种独具特色的*远构图法首先是通过对比构图的方式,在层次上体现为矮山丘陵和*远山水。通过错落有致的风景构图来体现出山两面的辽阔,而另外一种方式则是画卷上只显示出*原河流两种元素,这两种方法都突出了*远的特点,使整个画面更加的苍茫辽阔。在山水画的构图当中,山依旧是作为主体存在,为了体现山的辽阔*远,画家常采用对比构图的方法对整体的画面景色进行布局,从而营造出一种*山而望远的感觉,这才是*远的真正意义。

      四、结语

      总的来说,*山水画的發展体现在构图上,从不断完善的构图法就能看出画家们为了山水画事业付出的心血和努力,以山体绘图为例,为了能将画卷上的山体显现得更加真实,需要从高远、*远、深远三方面进行考虑,三远当中主要体现的是“远”一词,在画卷上的体现则是空间感。

      参考文献:

      [1]温泉沁.谈意境在*山水画中的表现[J].美术教育研究,2018(7):10-11.

      [2]张洋.浅谈意境在*山水画中的表现[J].艺术教育,2017(Z4):150-151.

      [3]李新生.意境:在审美空间的想象和再造中发生--论*山水画的审美理想及其艺术表达[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2):135-139.

      [4]赖晓迪.浅析*山水画的意境美[J].美术教育研究,2016(14):22.

      [5]柯川.儒释道思想与*山水画中水的意境[J].美术教育研究,2015(11):22.

      [6]钟滢.简析*艺术审美之意境特性--*山水画的审美意境[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10):247-248.

      摘要:

      *山水画追求意境的渊源,是传统美学思想的组成部分,是形象思维与自然景物结合而产生,归根结底是艺术境界的创造。

      关键词:

      山水画;意境;形象思维;虚与实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03-0032-01

      *人关于山水画的观念源于原始的宗教。在对山灵的崇拜、对水神的敬畏中,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在那时的人们看来,一切神灵无不隐匿于山水之中,山水是神灵之母,山之高,水之深,蕴含了天体宇宙的无限奥妙。为了表达对山水神灵的崇拜和敬畏,人们刻画山水神灵的形象,用于祭祀或瞻仰。这在无形之中启发了山水画的独立形成。春夏秋冬,风霜雨雪,山水表现出的不同面貌,体现了人们对生命永恒的意义。自然山水和人一样,具有内在的生命运动和精神力量。

      *山水画反映的是一种*文化。*山水画的意境已经表现的是天人合一。正是这种思想模式才有了今天的山水画的意境。所以从*山水画的内容上根本上就摆脱不了传统儒家哲学的影响,每幅山水画的意境都表现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山水画中能看出复杂的感情色彩。其次就是写意山水画而言他追求的是一种意境。是通过画者主观的想法加工,表达山的精神。在作画的时候有一种情感在里面,为了表达这种情感而写出来的。没有这种情感,画出来的东西没有灵性、没有意境、没有内涵、就称不上*山水画,更没有山水画的意境。

      山水画的意境是山水画的生命。一幅有意境的山水画,会把你带入其中,让你心驰神往,并使你在遐想中,与作品交融在一起,达到“画我合一”的美妙境地。追求意境的表现是*传统美学思想重要组成部分,是*山水画的重要特征之一。山水画创作也当以巧妙构思意境为宗旨。

      意境的魅力是神奇的,他为欣赏者提供了宏达深邃的审美空间。可以说,山水画的创作归根结底就是艺术境界的创作,亦即审美空间的创造。山水画是*人所特有的一个文化概念。*的山水画不同于外国的风景画,他不是再现自然景观,而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表现,赋予自然以文化的内涵和审美的观照。“天人合一”一人与自然的亲和,是山水画的基础。

      除了画家独特的笔墨韵致外,景物的选取也是山水画意境形成的重要因素。不同的景物构成不同的意境。其理如诗:李白的“*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写出了*林寒山景色,把你带到一种旷寂清寒的特定氛围中,而秦观的“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则以迥然不同的景物构成一种苍茫的境界。因此,山水画所选取的景物必须是典型的,形象的,有机的和谐的组合。画家应该选取最使自己动情、最富有意义的部分,而将其他那些与情,与意无关的部分通通舍去,把景物表现得尽量概括、单纯些。所以景物越单纯,画面越鲜明,其境界才得以体现。而凌乱的,拼凑的景物,不能构成为一个和谐的,统一的、有特点的画面,因而也就缺乏了动人的意境。

      *人的思维特征是“意象”思维,*山水画的意境注重笔墨神韵,传统的山水画着力追求,大格局,大气象、大境界,突出画面整体的神韵的把握,强调画家的主体意识,注重画家的意趣和意态的表达,体现了画家主观情感的文化精神内涵,*山水画的笔墨程式是画家们长期实践的结果,是*传统绘画的重要的基因,他是根植于*悠久的民族文化和艺术精神。山水画有着无与伦比的魅力,他之所以令人怀念,主要在于山水画是以黑白为主来构成的艺术,尤其是深刻的哲学内涵,由于水墨的透明性和交融性,加之生宣纸的奇妙渗化的不确定性和魔幻般的可遇不可求的唯一性,往往带来人们一种出其不意的愉悦,充分体现了山水画所追求的笔墨中蕴含的韵律与大千世界同构美。

      东晋画家顾恺之的“迁想妙得”准确概括地说出了形象思维的深刻意义。形象思维是艺术的想象。画家心中先有景物的自然形象,然后化为意象。客观景物激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的思想感情又寻求形象的表现形式,这是形象思维的特点、想象思维的结果,不是形成抽象的概念,不是生活现象、自然现象的简单罗列,而是用具体的、感性的形象来表达作者对客观事物的看法,并通过想象、联想、立意、組合、概括、取舍、找出符合自身艺术表现的若干因子,去粗取精,强化夸张,取得和谐,使之富有情趣,意味。还要达到形神兼备,使主观意想和自然形态相结合,笔墨表现和色彩运用相交融。形象思维的过程是立意、表象的过程。在山水画创作中,想象甚至幻想,能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栩栩如生的虚构,会使作品充满生机和诗意,出神入化的幻想,将使作品具有非同凡响的生命力。

    [阅读全文]...

2022-03-01 12:41:35
  • 描写山水画的诗句赏析

  • 描写山水画的诗句赏析

      一、春

      -全宋诗-陆游

      裹盐迎得小狸奴,尽护山房万卷书。

      惭愧家贫策勋薄,寒无毡坐食无鱼。

      猫捕鼠

      -全宋诗-罗大经

      陋室偏遭黠鼠欺,狸奴虽小策勋奇。

      扼喉莫讶无遗力,应记当年骨醉时。

      蝶恋花【秦观】

      紫燕双飞深院静。簟枕纱厨,睡起娇如病。一线碧烟萦藻井。小鬟茶进龙香饼。

      扫除菱花看宝镜。玉指纤纤,捻唾撩云鬓。闲折海榴过翠径。雪猫戏扑风花影。

      得狸奴

      -全宋诗-陈郁

      穿鱼新聘一衔蝉,人说狸花量直钱。描写山水画的诗句

      旧日畜来多不捕,于今得此始安眼。

      牡丹影晨嬉成画,薄荷香中醉欲颠。

      倒是能知在从息,有声堪恨复堪怜。

      二、夏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约客》

      芳菲歇去何必恨,夏木阴阴正可儿-----------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宋·陆游《初夏绝句》

      谁将*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唐·韩愈《李花二首》

      三、 秋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春色,山山唯落晖-------------唐·王绩《野望》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唐·杜甫《茅舍为秋风所破歌》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碧云天,黄叶地,春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宋·范仲淹《苏幕遮》

      四、 冬

      忽如一夜东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燕山雪花大如*,纷纷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寒风行》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釣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谁将*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唐·韩愈《李花二首》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唐·高骈《对雪》

    [阅读全文]...

2022-04-18 17:01:54
  • 王维描写山水画的诗句

  • 古诗文
  • 王维描写山水画的诗句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诗句都很熟悉吧,诗句节奏上鲜明有序,音谐韵美。究竟什么样的诗句才是好的`诗句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王维描写山水画的诗句,欢迎阅读与收藏。

      1、《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3、《斤竹岭》

      檀栾映空曲,青翠漾涟漪。

      暗入商山路,樵人不可知。

      4、《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5、《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6、《山中》

      溪清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7、《山居即事》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8、《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9、《终南山》

      太乙*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10、《华子冈》

      飞鸟去不穷,连山复秋色。

      上下华子冈,惆怅情何极。

      1、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王维《辛夷坞》

      2、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王维《春中田园作》

      3、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王维《过香积寺》

      4、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王维《归嵩山作》

      5、远看山有色,*听水无声。——王维《画》

      6、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王维《过香积寺》

      7、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观猎》

      8、想君行县日,其出从如云。——王维《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9、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阅读全文]...

2022-01-17 14:17:11
  • 最有禅意的古诗词

  • 禅意,古诗文
  • 最有禅意的古诗词

       禅意是一个汉语词汇,犹禅心,指清空安宁的心。也做佛教术语。出自(唐) 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诗:“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以下是小编整理最有禅意的十首诗词,以供参考。

      1.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神秀大师《修行偈颂》

      神秀是北宗禅的创始人。他将人的身心比做菩提树与明镜台。人身本是佛身,心性也本来清净。只是由于执着,生起了相对间识,以致于经常为尘垢所染。

      因此,要保持心的澄明清净,就必须“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即通过坚韧不拨的修*,才能渐次领悟到佛理而成为佛。

      神秀的诗偈,形象地浓缩了佛家修持过程的三个阶段:戒、定、慧,这三个阶段体现着佛教基本世界观。

      2.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王维《终南别业》

      王维的诗与画极富禅机禅意,文学史上尊他为「诗佛」。「水穷处」指的是什么?登山时溯流而上,走到最后溪流不见了。登山者索性坐下来,看见山岭上云朵涌起。原来水上了天了,变成了云,云又可以变成雨,到时山涧又会有水了,何必绝望?

      人生境界也是如此。从水穷到云起到下雨的过程,正如一个人在修行过程中遇到很大的困难,有身体的障碍,有心理的障碍,还有环境的障碍。如果因此而退心,就要把念头回到初发心的观点上。初发心时什么也没有,但回溯当时的情形再看看目前,不是已经走了相当长的路了吗?

      3.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慧开禅师《颂*常心是道》

      这几句诗有着高山流水的味道,天生有些人一看就能明白。禅宗讲究顿悟,这首诗在某种程度上也给未开悟者呈现了以手指月的姿势。闲事,也即烦心之事。关键在于是否能在任何环境中都找到通往风花雪月的境界之路。

      春天有百花,夏天有凉风,秋天有明月,冬天有白雪,风、花、雪、月这些在不同时刻都能象征着令人心境豁达之意的事物,便是开悟的.人能够保持淡定从容的绵绵无绝之力。说白了就是:若心境豁达,淡定从容,不为琐事所扰,那每一天每一季都是好时节。

      4.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

      依然一笑作春温。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樽前不用翠眉颦。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人生如寄,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云:“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既然人人都是天地间的过客,又何必计较眼前聚散和江南江北呢?以对友人的慰勉和开释胸怀总收全词,既动之以情,又揭示出得失两忘、万物齐一的人生态度。

      苏轼一生虽积极入世,具有鲜明的政治理想和政治主张,但另一方面又受老庄及佛家思想影响颇深,每当官场失意、处境艰难时,他总能“游于物之外”,“无所往而不乐”,以一种恬淡自安、闲雅自适的态度来应对外界的纷纷扰扰,表现出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旷达、洒脱情怀。

      5.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

      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

      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

      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

      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妙色王求法偈》

      大多数的男男女女,世间纠葛,总难离爱恨二字。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讲的是佛道修行,讲的是人的七情六欲,贪嗔痴念。

      佛教修行更多的讲究反查自身,通过禅达到悟的境界。什么是禅?大概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身的“禅”,从现代人的观念出发,禅更具有广泛的含义,一花一木是禅,吃喝拉撒亦是禅,世间万物,莫不有禅,莫不有佛性真如。

      禅是梵文“禅那”的音译,在梵文中的本意是“静虑”,通过瑜珈禅坐的方式澄心静虑,返观自身,去除爱恨纠葛,截断贪嗔痴念,从而消除一切外界加诸的影响,以人的本心去悟到世间万物的真理,去掌握无处不在的佛性真如。

      6.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饮酒·其五》

      世人多熟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而有人则更喜欢“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那天然、如璞玉一般的诗词直抒胸臆,没有一点矫揉造作的成分。“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种意境更是每一个现代人毕生追求但却永远无法达到。

      其实,有时候,我们应该让我们收拢身心,远离一些名利、物质、世俗的追求,心情自然会变得宁静起来,渐渐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将会更加真率,更为自然!

    [阅读全文]...

2022-05-04 13:44:22
  • 描写山水的古诗名句(描写山水意境的古诗)

  • 山水,意境
  • 我们中国的大好山河是那么的壮观美丽,在古代更是如此,古代的诗人们都喜欢讲那一幅幅美丽壮观的美景写入了一首首诗中。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参考,希望大家喜欢。

    1、《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2、《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人。

    3、《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4、《竹里馆》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5、《鹿柴》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6、《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7、《山中》王维

    荆溪白石出,

    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

    空翠湿人衣。

    8、《山中留客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

    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

    入云深处亦沾衣。

    9、《滁州西涧》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10、《野望》翁卷

    一天秋色冷晴湾,

    无数峰峦远*间。

    闲上山来看野水,

    忽于水底见青山。

    [阅读全文]...

2021-11-26 05:02:35
  • 手机山水画壁纸及有关好句子45条

  • 手机,山水,经典
  • 1.黄土高原的画家有一副地道的黄土高原厚实憨态的脸庞,也有那种黄土高原豪放狂颠的性格,花白的头发,飘逸的胡须,深邃的眼睛,构勒出黄土高原沟壑深塬的显著特征。

    2.夏天不知不觉地到了,山上的大树参天入云,郁郁苍苍,树下绿草如茵,还有许多千姿百态的蘑菇,有的弯着腰;有的低下头;有的挺直身子;还有的只伸出了头,好奇地望着这个美丽的世界。山脚下有一个清澈透亮的小湖,犹如镶嵌在碧绿的草地上的一面明镜。微风吹来,湖面波纹阵阵,小朋友们都把自己的脚伸进湖里,让湖水舔他们的小脚丫,脸上露出满脸笑容。

    3.大地何其广袤,而山其实更壮阔。山的面积是陆地的三倍。山虽然以石为怀,却从不嫌弃泥土,始终与泥土相依相伴。山虽然雄奇伟岸,却甘愿把泥土表露在自体周围。人们赞叹山之伟大,而山却把泥土捧在自己的峰巅。山因为有泥土,孕育了坚贞不渝的青松,青松以其苍翠葱茏描绘着大山永远不老的情怀。山正因为有泥土为伴,方衬出挺拔茂盛英姿勃发青春常在。

    4.《八百里洞庭全图》共分八个部分:“四水归湖” “大地春回” “渔歌互答” “湿甸珍禽” “芦荡高秋” “洞庭烟雨” “*湖晓月” “浩荡长流” ,用水墨语言写洞庭水流所展示的力和美,写山水景色的千变万化和宝贵的农田 西洋画侧重于写实,中国画侧重于写意,这也是“形”与“神”一个重要的关系,各家对于所谓的“神”的理解可能还有所不同,但画贵“神似”的看法是一致的。

    5.画者,今论传统或古典,非现代派也。

    6.看,漓江的水是绿色的,在象山的衬托下,漓江绿的像是一晶莹碧透的翡翠;看,漓江是那样静,只能看到船桨激起的微波和那雄伟,千姿百态,奇妙无比的山,没有山舟,似乎就感觉不到漓江的存在。

    7.水墨丹青,栩栩如生。浓墨重彩,山清水秀。

    8.优美逶迤的山岭,蜿蜒盘旋,犹如一条正在酣睡的巨龙。俯瞰足下,白云弥漫,环观群峰,云雾缭绕,一个个山顶探出云雾处,似朵朵芙蓉出水。

    9.山虽无言,然非无声。那飞流直下的瀑布,是它地裂般的怒吼;那潺潺而流的小溪,是它优美的琴声倾诉;那汩汩而涌的泉水,是它靓丽的歌喉展示;那怒吼的松涛,是山对肆虐狂风之*;那清脆的滴嗒,是山对流逝岁月之记录。

    10.山和水的融合,是静和动的搭配,单调与精彩的结合,也就组成了最美的风景。在青山间探索,在绿水间泛舟,多么美妙!

    11.虽然我学水墨画的时间没有多久,但已经深深地爱上了水墨画。水墨画千变万化,有时变成威武的老虎;有时变成茂密的森林;有时变成绿绿的翠竹;有时又变成了神气的大公鸡;变成了可爱的水鸟。

    12.: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跋涉过连绵起伏的燕山,却从没有看见过桂林这样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呀,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哇,像翠屏,像芙蓉,像玉笋,重峦叠彩,绮丽清秀;桂林的山真险哪,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它就会栽倒下来似的。

    13.中午,太阳那金色的光芒照向大地,大山好像感到有点热似的,让树木把它遮盖住,让它感到凉爽。太阳其实也是一番好意,想让大山变得更加灿烂美丽辉煌。瞧,这不,正如它所愿,大山变得更加美丽了。它变得更加绿,更加光彩夺目了。

    14.我对中国的水墨画是情有独钟的。渺渺数笔,勾勒出一个天堂般的地方,仿佛能置身其中,化作牛背上的牧童,吹响着手中的竹笛,悠长深远的声音令人魂牵梦莹。黑色的山,白色的水,黑白交织的世界,多么清晰,纯洁,简单,朴实。

    15.挺拔天地,粲然四季,垂范千古,启迪万物。这是山给予我的厚重酬报。我对于门前的山,仿佛读懂了李白与敬亭山,产生了“相看两不厌”的情感。

    16.我站在甲板上,头顶是蓝天白云,脚下是碧绿的水远处是奇峰罗列。此情此景,此时此刻,我好像已融入了大自然中,仿佛是在天堂。此情此景,此时时刻,是我这笨拙的笔怎么也描绘不出来的。

    17.再往上走,只能步行爬山,山势陡峭,一条长白瀑布劈面飞来,涛声阵阵,烟水悠悠。瀑布边是一陡峭小路,没有栏杆,下面是万丈深渊,只能手浮峭壁徐徐通过,这是爬长白山最险的一段路。过了这段路,走过瀑布口,远远望去,就是长白山天池了。呵!好个长白天池,它位于长白山主峰火山锥体的顶部,是一座火山口,放眼望去,群山环绕,一池碧水,云遮雾绕,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

    [阅读全文]...

2022-06-05 09:51:19
  • 最有禅意的古诗词

  • 禅意
  • 最有禅意的古诗词

       禅意是一个汉语词汇,犹禅心,指清空安宁的心。也做佛教术语。出自(唐) 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诗:“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以下是小编整理最有禅意的十首诗词,以供参考。

      1.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神秀大师《修行偈颂》

      神秀是北宗禅的创始人。他将人的身心比做菩提树与明镜台。人身本是佛身,心性也本来清净。只是由于执着,生起了相对间识,以致于经常为尘垢所染。

      因此,要保持心的澄明清净,就必须“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即通过坚韧不拨的修*,才能渐次领悟到佛理而成为佛。

      神秀的诗偈,形象地浓缩了佛家修持过程的三个阶段:戒、定、慧,这三个阶段体现着佛教基本世界观。

      2.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王维《终南别业》

      王维的诗与画极富禅机禅意,文学史上尊他为「诗佛」。「水穷处」指的是什么?登山时溯流而上,走到最后溪流不见了。登山者索性坐下来,看见山岭上云朵涌起。原来水上了天了,变成了云,云又可以变成雨,到时山涧又会有水了,何必绝望?

      人生境界也是如此。从水穷到云起到下雨的过程,正如一个人在修行过程中遇到很大的困难,有身体的障碍,有心理的障碍,还有环境的障碍。如果因此而退心,就要把念头回到初发心的观点上。初发心时什么也没有,但回溯当时的情形再看看目前,不是已经走了相当长的路了吗?

      3.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慧开禅师《颂*常心是道》

      这几句诗有着高山流水的味道,天生有些人一看就能明白。禅宗讲究顿悟,这首诗在某种程度上也给未开悟者呈现了以手指月的姿势。闲事,也即烦心之事。关键在于是否能在任何环境中都找到通往风花雪月的境界之路。

      春天有百花,夏天有凉风,秋天有明月,冬天有白雪,风、花、雪、月这些在不同时刻都能象征着令人心境豁达之意的事物,便是开悟的.人能够保持淡定从容的绵绵无绝之力。说白了就是:若心境豁达,淡定从容,不为琐事所扰,那每一天每一季都是好时节。

      4.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

      依然一笑作春温。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樽前不用翠眉颦。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人生如寄,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云:“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既然人人都是天地间的过客,又何必计较眼前聚散和江南江北呢?以对友人的慰勉和开释胸怀总收全词,既动之以情,又揭示出得失两忘、万物齐一的人生态度。

      苏轼一生虽积极入世,具有鲜明的政治理想和政治主张,但另一方面又受老庄及佛家思想影响颇深,每当官场失意、处境艰难时,他总能“游于物之外”,“无所往而不乐”,以一种恬淡自安、闲雅自适的态度来应对外界的纷纷扰扰,表现出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旷达、洒脱情怀。

      5.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

      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

      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

      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

      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妙色王求法偈》

      大多数的男男女女,世间纠葛,总难离爱恨二字。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讲的是佛道修行,讲的是人的七情六欲,贪嗔痴念。

      佛教修行更多的讲究反查自身,通过禅达到悟的境界。什么是禅?大概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身的“禅”,从现代人的观念出发,禅更具有广泛的含义,一花一木是禅,吃喝拉撒亦是禅,世间万物,莫不有禅,莫不有佛性真如。

      禅是梵文“禅那”的音译,在梵文中的本意是“静虑”,通过瑜珈禅坐的方式澄心静虑,返观自身,去除爱恨纠葛,截断贪嗔痴念,从而消除一切外界加诸的影响,以人的本心去悟到世间万物的真理,去掌握无处不在的佛性真如。

      6.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饮酒·其五》

      世人多熟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而有人则更喜欢“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那天然、如璞玉一般的诗词直抒胸臆,没有一点矫揉造作的成分。“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种意境更是每一个现代人毕生追求但却永远无法达到。

      其实,有时候,我们应该让我们收拢身心,远离一些名利、物质、世俗的追求,心情自然会变得宁静起来,渐渐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将会更加真率,更为自然!

    [阅读全文]...

2022-02-23 03:16:06
描写山水画的禅意古诗 - 句子
描写山水画的禅意古诗 - 语录
描写山水画的禅意古诗 - 说说
描写山水画的禅意古诗 - 名言
描写山水画的禅意古诗 - 诗词
描写山水画的禅意古诗 - 祝福
描写山水画的禅意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