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亭间乐的古诗

关于关于亭间乐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亭间乐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亭间乐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关于亭间乐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9) 语录(5k+) 说说(24k+) 名言(1k+) 诗词(91) 祝福(67k+) 心语(199)

  • 古诗独坐敬亭山

  • 小学
  • 古诗独坐敬亭山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独坐敬亭山,欢迎阅读与收藏。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译文及注释】

      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谁也不会觉得满足。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高大的敬亭山了。

      1、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元和郡县志》记载:“在宣城县北十里。山有万松亭、虎窥泉。”《江南通志》卷一六宁国府:“敬亭山在府城北十里。府志云:古名昭亭,东临宛、句二水,南俯城闉,烟市风帆,极目如画。”

      2、尽:没有了。

      3、孤云:陶渊明《咏贫士诗》中有“孤云独无依”的句子。朱谏注:“言我独坐之时,鸟飞云散,有若无情而不相亲者。独有敬亭之山,长相看而不相厌也。”

      4、独去闲:独去,独自去。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孤单的云彩飘来飘去。

      5、厌:满足。

      【赏析】

      前两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看似写眼前之景,其实,把伤心之感写尽了: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静,尽既有消失的意思,又有慢慢消失在天际的感觉。闲,主要是为了表达闲适的感情,是以孤云的.闲适衬托作者心境的闲适。这两个词对“独”有意境上的烘托作用。主要是为了写作者此刻独坐但情意悠然,很符合李白本人的仙道思想。

      因此,这两句是写“动”见“静”,以“动”衬“静”。这种“静”,正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能给读者以联想,并且暗示了诗人在敬亭山游览观望之久,勾画出他“独坐”出神的形象,为下联“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

      这两句的意象以“众星拱月”式并置,前句中心词“鸟”是中心意象,加上“飞”字形成一个复合意象,强化动态表现意义。“众鸟”原可以让读者联想到山中闲静宁谧的场景,群鸟儿在空山中婉转鸣啼,有一种格外的逸趣,而眼前,众鸟高飞,离人越来越远,“高”字起到一个拓展空间的作用,抬头仰望,空阔的蓝天上,鸟儿在远走高飞,直至看不见。一个“尽”字,增强了此句的表现力度,表现出李白此时的万般惆怅。后句“云”为中心词,与“去”复合,默默的云也在渐渐飘走。而云并非满天白云,原本就只是“孤云”无伴,偏偏还悠闲地慢慢地飘离。诗人以“闲”写出了孤云的状态,突出了离去的过程,让读者在品味孤云离去的状态时,感知诗人内心的不忍和无奈。

      “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薄云离散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静。它们都似乎有灵性,不愿与诗人为伴,远离诗人而去,只留下一个阔大茫茫的空间,诗人坐在这样的空间之中,更显孤独和渺小。其实,山林的鸟是飞不尽的,云也不会飘游到天外。在诗中,众鸟孤云都离诗人而去,这是诗人情感外射的结果,是诗人有意创造为表现自己的孤独情感的茫茫空间。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能给读者以联想:李白坐在那里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他眼看着众鸟、孤云渐渐飞去,众鸟和孤云都离开了敬亭山,只有他自己依旧坐在那里欣赏着它,勾画出他“独坐”出神的形象,为下联“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

      三、四两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用浪漫主义手法,将敬亭山人格化、个性化。尽管鸟飞云去,诗人仍没有回去,也不想回去,他久久地凝望着幽静秀丽的敬亭山,觉得敬亭山似乎也正含情脉脉地看着他自己。他们之间不必说什么话,已达到了感情上的交流。“相看两不厌”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深厚感情。“相”、“两”二字同义重复,把诗人与敬亭山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表现出强烈的感情。同时,“相看”也点出此时此刻唯有“山”和“我”的孤寂情景与“两”字相重,山与人的相依之情油然而生。结句中“只有”两字也是经过锤炼的,更突出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鸟飞云去对诗人来说不足挂齿。这两句诗所创造的意境仍然是“静”的,表面看来,是写了诗人与敬亭山相对而视,脉脉含情。实际上,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而他那横遭冷遇,寂寞凄凉的处境,也就在这静谧的场面中透露出来了。

      “众鸟”、“孤云”这种动的意象与“敬亭山”这种静的意象相反并置,时间和空间的维度里仅仅出现了量的变化,而心理的维度却产生着质的变化:有理想、有才能而在政治上遭受压抑的士大夫往往对“逝去”,对“消散”有着特殊的敏感,人事短暂,宇宙永恒,常常是他们不遇时发出的慨叹。诗人引恒久的山为知己,可能是“长安不得见”后,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方式了。就算长安招引他,他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随“众鸟高飞”而去。

      诗人笔下,不见敬亭山秀丽的山色、溪水、小桥,并非敬亭山无物可写,因为敬亭山“东临宛溪,南俯城闉,烟市风帆,极目如画”。从诗中来看,无从知晓诗人相对于山的位置,或许是在山顶,或许在空阔地带,然而这些都不重要了。这首诗的写作目的不是赞美景物或者借景抒情,而是借此地无言之景,抒内心无奈之情。诗人在被拟人化了的敬亭山中寻到慰藉,似乎少了一点孤独感。然而,恰恰在这里,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之情被表现得更加突出。人世间的深重的孤独之情,诗人人生悲剧的气氛充溢在整首诗中。全诗似乎全是景语,无一情语,然而,由于景是情所造,因而,虽句句是景,却句句是情,就像王夫之所说,是“情中景,景中情”。沈德潜在《唐诗别裁》评价说:“传独坐之神。”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李白政途失意后浪迹江湖中的某一年。詹锳《李白诗文系年》系此诗于天宝十二载(753年),并认为与《登敬亭山南望怀古赠窦主簿》为前后之作。天宝十二载,李白南下宣城。行前,有诗《寄从弟宣州长史昭》,其中说道:“尔佐宣城郡,守官清且闲。常夸云月好,邀我敬亭山。”自十年前放还出翰林,李白长期漂泊。长期的飘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然而傲岸倔强的性格仍一如既往。因怀才不遇一直抑郁不*。身心的疲惫,需要得到慰藉。这期间,他写了大量的借游仙、饮酒的方式排遣苦闷的诗,也写了许多寄情山水、倾诉内心情感的诗篇,《独坐敬亭山》即是其一。

      也有人提出不同看法,认为《独坐敬亭山》的写作年代值得商榷。这首诗写于何年,在李白留存的诗稿中并没有注明,而认为这首诗写于天宝十二载只是后人推测所得出的结论。这首诗或许不是作于天宝十二载,而是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的可能性更大。上元二年,李白已岁逾花甲,在经历了安史之乱后的漂泊流离,经历了蒙冤被囚禁的牢狱之灾,经历了带罪流放的屈辱之后,李白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来到宣城时,再也没有昔日友朋如云、迎来送往的场面了,再也没有北楼纵酒、敬亭论诗的潇洒了。他兀自一人步履蹒跚地爬上敬亭山,独坐许久,触景生情,十分伤感,孤独凄凉袭上心头,情不自禁地吟下了《独坐敬亭山》这首千古绝唱。这比较符合李白创作此诗的时空背景。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

    [阅读全文]...

2022-06-21 21:03:30
  • 独坐敬亭山古诗

  • 写作
  • 独坐敬亭山古诗

      在日常学*、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独坐敬亭山古诗,欢迎阅读与收藏。


      独坐敬亭山

      唐 ·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译文

      群鸟高飞无影无踪,孤云独去自在悠闲。

      你看我,我看你,彼此之间两不相厌,只有我和眼前的敬亭山了。

      赏析

      敬亭山在现在的安徽省宣城市,古代叫做宣州。这首五言绝句是李白离开长安后在宣州秋游时所写。经过了长达十年的漫游,过着长期飘泊的生活,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然而孤傲倔强的性格依旧。此诗正是作者带着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与寂寞的感情,到大自然怀抱中寻求安慰的生活写照。

      前两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表面上是写所见之景,其实是把作者的孤独之感写尽了: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辽阔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不愿和诗人在一起,只留下他自己。

      通过这两句我们可以看出,李白坐在那里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他眼看着众鸟、孤云渐渐飞去,都离开了敬亭山,只有自己依旧坐在那里欣赏着它,勾画出他“独坐”出神的形象,为下句的“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

      三、四两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用浪漫主义手法,将敬亭山看作一个人。尽管鸟和云都飞去了,诗人却没有回去,也不想回去,他久久地凝望着幽静秀丽的敬亭山,觉得敬亭山似乎也正含情脉脉地看着自己。他们之间不必说什么话,已达到了感情上的交流,表达了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从诗句的表面看来,是写了诗人与敬亭山的感情。实际上,诗人越是写山的“有情”,越是表现出人的'“无情”。从而将自己因怀才不遇而孤独与寂寞,到大自然怀抱中寻求安慰的生活写照描绘的淋漓尽致。

      作者介绍

      这首诗的作者是我们最熟悉的唐朝诗人李白,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他性格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欢结交朋友,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后人常把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或者“大李杜”。

      《独坐敬亭山》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绝,是诗人表现自己精神世界的佳作。此诗表面是写独游敬亭山的情趣,而其深含之意则是诗人生命历程中旷世的孤独感。

      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构思,赋予山水景物以生命,将敬亭山拟人化,写得十分生动。作者写的是自己的孤独和自己的怀才不遇,但更是自己的坚定,在大自然中寻求安慰和寄托。

      扩展资料: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表达了作者闲适的感情,是以孤云的闲适衬托作者心境的闲适。这两个词对“独”有意境上的烘托作用。

      诗人以“闲”写出了孤云的状态,突出了离去的过程,让读者在品味孤云离去的状态时,感知诗人内心的不忍和无奈。这两句是写“动”见“静”,以“动”衬“静”。这种“静”,正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

      这首诗的写作目的不是赞美景物,而是借景抒情,借此地无言之景,抒内心无奈之情。诗人在被拟人化了的敬亭山中寻到慰藉,似乎少了一点孤独感。然而,恰恰在这里,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之情被表现得更加突出。

    [阅读全文]...

2022-05-16 23:26:02
  • 写关于亭子的古诗

  • 写关于亭子的古诗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写关于亭子的古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高亭

      【唐】白居易

      亭脊太高君莫拆,东家留取当西山。

      好看落日斜衔处,一片春岚映半环。

      2、江亭夕望

      【唐】白居易

      凭高望远思悠哉,晚上江亭夜未回。

      日欲没时红浪沸,月初生处白烟开。

      辞枝雪蕊将春去,满镊霜毛送老来。

      争敢三年作归计,心知不及贾生才。

      3、曲江亭晚望

      【唐】白居易

      曲江岸北凭栏干,水面阴生日脚残。

      尘路行多绿袍故,风亭立久白须寒。

      诗成暗著闲心记,山好遥偷病眼看。

      不被马前提省印,何人信道是郎官?

      4、新涧亭

      【唐】白居易

      烟萝初合涧新开,闲上西亭日几回?

      老病归山应未得,且移泉石就身来。

      5、暮春日宴溪亭

      【唐】成彦雄

      寒食寻芳游不足,溪亭还醉绿杨烟。

      谁家花落临流树,数片残红到槛前。

      6、苏溪亭

      【唐】戴叔伦

      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7、章梓州水亭

      【唐】杜甫

      城晚通云雾,亭深到芰荷。吏人桥外少,秋水*边多。

      *属淮王至,高门蓟子过。荆州爱山简,吾醉亦长歌。

      8、灞陵亭

      【唐】高蟾

      一条归梦朱弦直,一片离心白羽轻。

      明日灞陵新霁后,马头烟树绿相迎。

      9、南亭

      【唐】韩偓

      每日在南亭,南亭似僧院。人语静先闻,鸟啼深不见。

      松瘦石棱棱,山光溪淀淀。堑蔓坠长茸,岛花垂小蒨。

      行簪隐士冠,卧读先贤传。更有兴来时,取琴弹一遍。

      10、颍亭

      【唐】韩琮

      颍上新亭瞰一川,几重旧址敞幽关。寒声北下当轩水,

      翠影西来扑槛山。远目静随孤鹤去,高情常共白云闲。

      知君久负巢由志,早晚相忘寂寞间。

      11、津亭

      【唐】胡宿

      津亭欲阕戒棠舟,五两风来不暂留。

    [阅读全文]...

2022-03-17 04:55:39
  • 李白:独坐敬亭山古诗

  • 李白
  •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唯有敬亭山。

      注释:

      1、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元和郡县志》记载:“在宣城县北十里。山有万松亭、虎窥泉。”《江南通志》卷一六宁国府:“敬亭山在府城北十里。府志云:古名昭亭,东临宛、句二水,南俯城闉,烟市风帆,极目如画。”

      2、尽:没有了。

      3、孤云:陶渊明《咏贫士》中有“孤云独无依”的句子。朱谏注:“言我独坐之时,鸟飞云散,有若无情而不相亲者。独有敬亭之山,长相看而不相厌也。”

      5、独去闲:独去,独自去。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孤单的云彩飘来飘去。

      6、厌:满足。

      译文:

      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谁也不会觉得满足。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高大的敬亭山了。

      创作背景:

      敬亭山在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宣州是六朝以来江南名郡,大诗人如谢灵运、谢朓等曾在这里做过太守。李白一生一共七次游览宣城,这首五绝作于753年(天宝十二载)秋游宣州时,是李白被迫离开长安后,经过了长达十年的漫游,来到宣城时所写。长期飘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然而傲岸倔强的性格仍一如既往。这期间,他写了大量的借游仙、饮酒的方式排遣苦闷的诗,也写了许多寄情山水、倾诉内心情感的诗。

      赏析:

      前两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看似写眼前之景,其实,把伤心之感写尽了: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静,尽既有消失的意思,又有慢慢消失在天际的感觉。闲,主要是为了表达闲适的感情,是以孤云的闲适衬托作者心境的闲适。这两个词对“独”有意境上的烘托作用。主要是为了写作者此刻独坐但情意悠然,很符合李白本人的仙道思想。

      因此,这两句是写“动”见“静”,以“动”衬“静”。这种“静”,正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能给读者以联想,并且暗示了诗人在敬亭山游览观望之久,勾画出他“独坐”出神的形象,为下联“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

      这两句的意象以“众星拱月”式并置,前句中心词“鸟”是中心意象,加上“飞”字形成一个复合意象,强化动态表现意义。“众鸟”原可以让读者联想到山中闲静宁谧的场景,群鸟儿在空山中婉转鸣啼,有一种格外的逸趣,而眼前,众鸟高飞,离人越来越远,“高”字起到一个拓展空间的作用,抬头仰望,空阔的蓝天上,鸟儿在远走高飞,直至看不见。一个“尽”字,增强了此句的表现力度,表现出李白此时的万般惆怅。后句“云”为中心词,与“去”复合,默默的云也在渐渐飘走。而云并非满天白云,原本就只是“孤云”无伴,偏偏还悠闲地慢慢地飘离。诗人以“闲”写出了孤云的状态,突出了离去的过程,让读者在品味孤云离去的状态时,感知诗人内心的不忍和无奈。

      “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薄云离散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静。它们都似乎有灵性,不愿与诗人为伴,远离诗人而去,只留下一个阔大茫茫的空间,诗人坐在这样的空间之中,更显孤独和渺小。其实,山林的鸟是飞不尽的,云也不会飘游到天外。在诗中,众鸟孤云都离诗人而去,这是诗人情感外射的结果,是诗人有意创造为表现自己的孤独情感的茫茫空间。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能给读者以联想:李白坐在那里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他眼看着众鸟、孤云渐渐飞去,众鸟和孤云都离开了敬亭山,只有他自己依旧坐在那里欣赏着它,勾画出他“独坐”出神的形象,为下联“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

      三、四两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用浪漫主义手法,将敬亭山人格化、个性化。尽管鸟飞云去,诗人仍没有回去,也不想回去,他久久地凝望着幽静秀丽的敬亭山,觉得敬亭山似乎也正含情脉脉地看着他自己。他们之间不必说什么话,已达到了感情上的交流。“相看两不厌”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深厚感情。“相”、“两”二字同义重复,把诗人与敬亭山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表现出强烈的感情。同时,“相看”也点出此时此刻唯有“山”和“我”的孤寂情景与“两”字相重,山与人的相依之情油然而生。结句中“只有”两字也是经过锤炼的,更突出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鸟飞云去对诗人来说不足挂齿。这两句诗所创造的意境仍然是“静”的,表面看来,是写了诗人与敬亭山相对而视,脉脉含情。实际上,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而他那横遭冷遇,寂寞凄凉的处境,也就在这静谧的场面中透露出来了。

      “众鸟”、“孤云”这种动的意象与“敬亭山”这种静的意象相反并置,时间和空间的维度里仅仅出现了量的变化,而心理的维度却产生着质的变化:有理想、有才能而在政治上遭受压抑的士大夫往往对“逝去”,对“消散”有着特殊的敏感,人事短暂,宇宙永恒,常常是他们不遇时发出的慨叹。诗人引恒久的山为知己,可能是“长安不得见”后,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方式了。就算长安招引他,他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随“众鸟高飞”而去。

      诗人笔下,不见敬亭山秀丽的山色、溪水、小桥,并非敬亭山无物可写,因为敬亭山“东临宛溪,南俯城闉,烟市风帆,极目如画”。从诗中来看,无从知晓诗人相对于山的位置,或许是在山顶,或许在空阔地带,然而这些都不重要了。这首诗的写作目的不是赞美景物或者借景抒情,而是借此地无言之景,抒内心无奈之情。诗人在被拟人化了的敬亭山中寻到慰藉,似乎少了一点孤独感。然而,恰恰在这里,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之情被表现得更加突出。人世间的深重的孤独之情,诗人人生悲剧的气氛充溢在整首诗中。全诗似乎全是景语,无一情语,然而,由于景是情所造,因而,虽句句是景,却句句是情,就像王夫之所说,是“情中景,景中情”。沈德潜在《唐诗别裁》评价说:“传独坐之神。”

    [阅读全文]...

2022-05-12 08:07:33
  • 古诗独坐敬亭山的诗句

  • 经典
  • 独坐敬亭山 古诗

    1、译文  鸟儿们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意留下,慢慢向远去。

    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谁也不会觉得满足。

    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高大的敬亭山了。

      2、原文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3、注释  ⑴尽:没有了。

      ⑵孤云:陶渊明《咏贫士诗》中有“孤云独无依”的句子。

    朱谏注:“言我独坐之时,鸟飞云散,有若无情而不相亲者。

    独有敬亭之山,长相看而不相厌也。

    ” 独去闲:独去,独自去。

    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

    孤单的云彩飘来飘去。

      ⑶两不厌:指诗人和敬亭山而言。

      ⑷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

      4、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自称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西域碎叶(唐时属安西都护府,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

    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

    少年即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并好行侠。

    独坐敬亭山【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译文 注释群鸟高飞无影无踪,孤云独去自在悠闲。

    你看我,我看你,彼此之间两不相厌,只有我和眼前的敬亭山了。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1、《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2、《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

    4、《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5、《终南别业》唐·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6、《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7、《终南山》唐·王维太乙*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8、《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9、《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孟浩然八月湖水*,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阅读全文]...

2021-12-11 15:48:07
  • 集兰亭序古诗赏析

  • 集兰亭序古诗赏析

      导语:王羲之的《兰亭序》,尽管它来历不明,聚讼纷纭,至少在唐朝以后,总可以算是古文名篇了吧?本文是一篇书序。文章先序兰亭修楔事,因修禊而“群贤毕至”,实际上是说明做诗的缘由;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集兰亭序古诗赏析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兰亭集序 / 兰亭序

      魏晋: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不知老之将至 一作:曾不知老之将至)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赏析

      东晋永和九年(353)的三月三日,王羲之与孙绰、谢安、支遁等四十一人,*于会稽山阴的兰亭,在水边游赏嬉戏。他们一起流觞饮酒,感兴赋诗,畅叙幽情。事后,将全部诗歌结集成册,由王羲之写成此序。

      《兰亭集序》记叙的是东晋时期清谈家们的一次大*,表达了他们的共同意志。文章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文笔腾挪跌宕,变化奇特精警,以适应表现富有哲理的思辨的需要。全文可分前后两个部分。前一部分主要是叙事、写景,先叙述*的时间、地点。然后点染出兰亭优美的自然环境:山岭蜿蜒,清流映带;又风和日丽,天朗气清,仰可以观宇宙之无穷,俯可以察万类之繁盛。在这里足以“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可以自由地观察、思考,满足人们目视耳闻的需求。这里正是与会者“畅叙幽情”、尽兴尽欢的绝好处所。这些描写都富有诗情画意,作者的情感也是*静、闲适的。

      后一部分,笔锋一转,变为抒情、议论,由欣赏良辰美景、流觞畅饮,而引发出乐与忧、生与死的感慨,作者的情绪顿时由*静转向激荡。他说:人生的快乐是极有限的,待快乐得到满足时,就会感觉兴味索然。往事转眼间便成为了历史,人到了生命的尽头都是要死的。由乐而生悲,由生而到死,这就是他此时产生的哲理思辨。他认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从而进一步深入地探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并产生了一种珍惜时间、眷恋生活、热爱文明的思考。寿夭、生死既是一种人力不能左右的自然规律,他在文中就难免流露出一种感伤情绪。但到篇末作者的情绪又趋于*静,他感到人事在变迁,历史在发展,由盛到衰,由生到死,都是必然的.。正因人生无常,时不我待,所以他才要著文章留传后世,以承袭前人,以启示来者。

      综观全篇,本文描绘了兰亭的景致和王羲之等人*的乐趣,抒发了作者盛事不常、“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感叹。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文章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静,极尽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之美,所以《兰亭集序》才成为千古盛传的名篇佳作。

      创作背景

      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农历三月初三,“初渡浙江有终焉之志”的王羲之,曾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今绍兴城外的兰渚山下),与名流高士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举行风雅*。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抄录成集,大家公推此次聚会的召集人,德高望重的王羲之写一序文,记录这次雅集,即《兰亭集序》。

      简介

      《兰亭集序》文字灿烂,字字玑珠,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优美散文,它打破成规,自辟径蹊,不落窠臼,隽妙雅逸,不论绘景抒情,还是评史述志,都令人耳目一新。虽然前后心态矛盾,但总体看,还是积极向上的,特别是在当时谈玄成风的东晋时代气氛中,提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尤为可贵。《兰亭集序》的更大成就在于它的书法艺术。通篇气息淡和空灵、潇洒自然;用笔遒媚飘逸;手法既*和又奇崛,大小参差 ,既有精心安排艺术匠心,又没有做作雕琢的痕迹,自然天成。其中,凡是相同的字, 写法各不相同,如“之”、“以”、“为”等字,各有变化,特别是“之”字,达到了 艺术上多样与统一的效果。《兰亭集序》是王羲之书法艺术的代表作,是中国书法艺术 史上的一座高峰,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书法家。

      在结构和章法上以情感为线索,叙中有情,以情说理。第一段在清丽的境界中,着重写一“乐”字,由乐而转入沉思,引出第二段的“痛”字,在经过一番痛苦的思考后,不觉感到无限的悲哀,最后以一“悲”字作结。情感色彩迥乎不同,前后过渡却妥帖自然。

      作者以其精妙绝伦的书法书写这篇文章,真迹据说被李世民置其墓中,但从唐人的摹本中,仍可见其“龙跳虎卧”的神采。《禊帖》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说:“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大或小,随手所如,皆入法则。”

      现在陈列在兰亭王右军祠内的冯承素摹本(复制品),真本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上面钤有“神龙”(唐中宗年号)小印,是断为唐摹的一个铁证。“神龙本”是现存最接*王羲之真迹的摹本。因其钩摹细心,故而线条的使转惟妙惟肖,不但墨色燥润浓淡相当自然,而且下笔的锋芒、破笔的分叉和使转间的游丝也十分逼真,从中可窥王羲之书写时的用笔的徐疾、顿挫、一波三折的绝妙笔意。

      《兰亭集序》是世人公认的瑰宝,始终珍藏在王氏家族之中,一直传到他的七世孙智永,智永少年时即出家在绍兴永欣寺为僧,临*羲之真迹达三十余年。智永临终前,将《兰亭集序》传给弟子辩才。辩才擅长书画,对《兰亭集序》极其珍爱,将其密藏在阁房梁上,从不示人。后被唐太宗派去的监察史萧翼骗走。唐太宗得到《兰亭集序》后,如获至宝。并命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书家临写。以冯承素为首的弘文馆拓书人,也奉命将原迹双钩填廓摹成数副本,分赐皇子*臣。唐太宗死后,侍臣们遵照他的遗诏将《兰亭集序》真迹作为殉葬品埋藏在昭陵。

      东晋穆帝(司马聃)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日,王羲之和当时名士孙绰、谢安和释支遁等四十一人,为禊事活动,在兰亭宴集。与会的人士都有诗作,事后把这些诗篇汇编成集,《兰亭集序》就是王羲之为这个诗集所写的序言。序,文体名,是对书籍和文章举其纲要、论其大旨的一种文字,相当于引言。

    [阅读全文]...

2022-03-09 20:28:56
  • 《潼关河亭》古诗原文及赏析

  • 《潼关河亭》古诗原文及赏析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两类。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潼关河亭》古诗原文及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潼关河亭

      唐代:薛逢

      重岗如抱岳如蹲,屈曲秦川势自尊。

      天地并功开帝宅,山河相凑束龙门。

      橹声呕轧中流度,柳色微茫远岸村。

      满眼波涛终古事,年来惆怅与谁论。

      鉴赏

      诗的前四句以浑灏之笔写潼关形胜。“重岗如抱岳如蹲”一句造境雄奇挺健,“抱”、“蹲”二字勾画潼关一带山峦面貌,将西岳华山雄镇潼关的独尊传神地描摹出来,与杜甫诗句“西岳崚。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山孙”(《望岳》)同为传神妙笔。这第一句从潼关附*山岳的垂直空间下笔,给人以峻峭之感。“屈曲秦川势自尊”,由横向空间承接上句,潼关诸山曲折起伏,拱卫关中,形成天然屏障,自古以来,许多帝王凭借此处险峻,建金城千里,为帝王之业。战国末年,七雄逐鹿,商鞅说秦孝公“拒河山之固,东向以制诸侯,此帝王之业也”(《史记·商君列传》),秦国借着关中地利一统天下。杜甫在《秋兴八首》中曾称“秦中自古帝王州”,可见秦川地形确有至尊之势。薛逢在这里巧妙地化用前人语句,将秦*居的尊严与潼关天险联系起来,更突出了潼关的山河形胜。

      “天地并工开帝宅”,写秦中之“尊”,作为帝居的秦川山河,是天造地设,天地同力开辟出来的,它的险峻,决非区区人工雕琢所能为之的,这句驱天地于笔端,很能见出诗人的气魄和诗才。“山河相凑束龙门”,笔力不减出句。龙门,在今山西河津县西北与陕西韩城县东北之间,此地*峭壁对峙,形如阙门,黄河流至此地,因河床变窄,水流湍急,气势壮阔。相传大禹治水,导河积石于此,故又称禹门。龙门景象,非潼关河亭之可望,为了写出“天地并功开帝宅”的自然壮观,作者凭借想象用一“凑”字,一“束”字,写出万壑群山与黄河同赴龙门的'景象,以陡健之笔将龙门峡谷,千岩如奔,水流激射写得逼真,使人如临其境,闻其声,见其势,奇险吓人。这句与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咏怀古迹五首》其三)写长江气势的雄奇壮丽同工。首二联就潼关河亭展开粗线条的描绘。值得重视的是,诗人在这四句诗中,融时空为一体,而具体又以空间形式设置意象,在空间意象后面,潜藏着以潼关为屏障的秦中帝业发展史,这种潜伏的时间意识,为尾联抒情留下伏笔。

      “橹声呕轧中流渡,柳色微茫远岸村”二句,收诗人思绪于眼前,将视线放在河亭四周。正当诗人伫立潼关河亭,沉浸在潼关形胜与秦中帝尊的冥想之际,“呕轧”一声橹响,将他惊醒,觅声望去,只见一叶扁舟中流横渡,在它的背后是柳色茫茫的远岸,和依稀可辨的村庄。这两句诗,以淡墨描出一个宁静莽远的场景,与首二联雄伟惊险境界恍如两个迥然不同的世界,隐隐传达出诗人冥想初醒时那种茫然的心情。

      “满眼波涛终古事,年来惆怅与谁论”,由亭下满目东去的波涛,诗人心中升起无穷感慨。山河形胜终古如斯,人间盛衰之事,却如眼前波涛一去不返,即使是声势煊赫的秦皇汉武,他们辉煌的帝业,也成为古事,一去不复返。诗人想道:自己一介寒士,宦途落魄,岁月蹉跎,*年来心中出现的那股人生之谜难以解释的怅惘情绪不觉泛起,而在自己悲惨的生活中,此情可与谁诉?

      此诗以景起,以情结,起势雄健,结语惨然。在写景向言情的渐次过渡中,情绪逐渐低沉,最后以世无知音,难论惆怅绾束。这种情绪的起落,除去外界景物的影响,更主要受诗人长期受人排贬,不得意于世的心情影响。史载薛逢与沈询、杨收、王铎等人同年进士,而薛逢最有才华,然诸同年相继作了宰相,薛逢却沉沦下僚,故言辞激烈,得罪当权者,一生抑郁寡欢而卒。这种身世之感,在潼关形胜之中被激发出来,一时豪情,最终被惨淡的心事冲淡,故酿成情绪的大起大落。

    [阅读全文]...

2022-02-01 23:03:45
  • 敬亭山古诗李白(独坐敬亭山的意思全解)

  • 李白
  •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敬亭山在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宣州是六朝以来江南名郡,大诗人如谢灵运、谢朓等曾在这里做过太守。李白一生凡七游宣城,这首五绝作于天宝十二载(753)秋游宣州时,距他被迫于天宝三载离开长安已有整整十年时间了。长期飘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此诗写独坐敬亭山时的情趣,正是诗人带着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与寂寞的感情,到大自然怀抱中寻求安慰的生活写照。

    前二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看似写眼前之景,其实,把孤独之感写尽了: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静。因此,这两句是写“动”见“静”,以“动”衬“静”。这种“静”,正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能给读者以联想,并且暗示了诗人在敬亭山游览观望之久,勾画出他“独坐”出神的形象,为下联“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

    诗的下半运用拟人手法写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鸟飞云去之后,静悄悄地只剩下诗人和敬亭山了。诗人凝视着秀丽的敬亭山,而敬亭山似乎也在一动不动地看着诗人。这使诗人很动情—世界上大概只有它还愿和我作伴吧?“相看两不厌”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深厚感情。“相”“两”二字同义重复,把诗人与敬亭山紧紧地联在一起,表现出强烈的感情。结句中“只有”两字也是经过锤炼的,更突出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鸟飞云去又何足挂齿!这两句诗所创造的意境仍然是“静”的,表面看来,是写了诗人与敬亭山相对而视,脉脉含情。实际上,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而他那横遭冷遇,寂寞凄凉的处境,也就在这静谧的场面中透露出来了。

    “静”是全诗的血脉。这首*淡恬静的诗之所以如此动人,就在于诗人的思想感情与自然景物的高度融合而创造出来的“寂静”的境界,无怪乎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要夸这首诗是“传‘独坐’之神”了。

    [阅读全文]...

2022-07-22 18:36:13
  • 题乌江亭杜牧翻译(题乌江亭古诗带拼音)

  • 杜牧《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首先请你不假思索地回答两个问题:

    1)目的和手段哪个更重要?

    2)如果只能二选一,那么你愿意做一个高贵的失败者,还是做一个不要脸的成功人士?

    在今天这样一个*民时代,我相信有很多人即便嘴上说手段更重要,但心里也会倾向于目的;即便嘴上说不介意高贵地失败,但心里还是羡慕那些凭着卑鄙伎俩赢得成功的人,反正成功之后会有足够的能力把自己的黑历史洗白。

    1. 底线决定成败

    乌江亭在今天的安徽乌江浦,传说是项羽兵败自刎的地方。

    楚汉相争的最后关头,项羽被困垓下,在四面楚歌中带着仅余的八百多名骑兵突围,一路斩将夺旗,跑到乌江岸边的时候,身边只剩下二十多人。

    乌江亭长早早准备好渡船,对项羽说:“江东虽小,毕竟也有幅员千里,人口几十万,您回到江东也足以称王。现在在这里,只有我手上有船,您只要上了船,汉军就算追过来也没办法渡江。”

    但项羽笑一笑,拒绝道:“这是上天要让我死,我又何必渡江呢?况且当初我带领八千名江东子弟渡江西征,如今如果我只身回到江东,就算江东父老对我有感情拥戴我为王,我又有何面目去见他们呢?就算他们什么话都不说,我也抹不去心里的愧疚。”

    这段对话是司马迁写在《史记·项羽本纪》里的,活灵活现。就这样,项羽带着最后的二十几名兄弟下马步行,和汉军短兵相接,重伤之下自刎而死

    这一段惨烈的历史让*反复写诗吟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度。

    在杜牧看来,胜败乃兵家常事,总会受偶然性因素的影响。既然如此,男子汉就不应该计较一时一地的胜败得失。就算败了,正确的做法是“包羞忍耻”,不要让愧疚感和羞耻心压倒理性和勇气,何况在大后方的根据地还有那么多的青年才俊可以为自己所用。

    如果项羽听从了乌江亭长的劝告上船渡江,将来很难说不会卷土重来,洗刷垓下一战的耻辱。创业这种大事,最需要的就是百折不挠的精神。

    换句话说,项羽这一仗虽然败得很惨,但还远没到把老本输光的地步,只要保持赌局不散,永远都还有翻盘的机会。

    话虽然在理,但我们很熟悉的诗里,李清照的一首《夏日绝句》讲出了相反的意见: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在李清照看来,项羽正因为不肯渡江,有这种铮铮铁骨在,才成为了令人尊重的人杰和鬼雄。如果他渡了江,那就不再值得尊重了。

    两首诗貌似都有道理,那么项羽到底该不该渡过乌江呢?这是一个很经典的道德困境。

    我们不妨试想一下,如果换做刘邦,会不会渡江呢?答案是非常肯定的。他不但会渡江,还会把跟随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全部抛弃在岸上甚至抛进江里,只求小船可以减重,逃命能逃得快些。

    这种事刘邦真的做过,他在逃命的时候为了给车子减重,三番五次把亲生的一对小儿女推到车下。是驾车的人看不惯,又三番五次停下车把小孩子抱上来,最后几乎要和刘邦翻脸,这才保住了孩子。刘邦虽然气不过,但为了逃命,毕竟不敢得罪驾车的人。

    2. 不同时局下的不同解

    楚汉相争,项羽是楚国贵族后裔,从小接受贵族式的教育;刘邦却是*民出身,参加公*,入职做了秦朝的基层管理干部,以流氓无赖的作风闻名乡里。

    当两个人都成了创业家,还在同一个市场上竞争的时候,输赢的关键就是拼人品。

    所谓拼人品,不是拼谁的人品更好;恰恰相反,谁的人品更差、底线更低,谁的赢面就更大。于是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刘邦从来不在乎撕毁盟约、背信弃义,也不在乎父母妻儿的死活,更不信任身边出生入死的战友,待人接物也缺乏最基本的尊重和礼数。

    你也许不能理解这样一位领袖怎么可能赢得支持,又怎么可能取得成功。但刘邦的无赖嘴脸自带一种领袖魅力,封官许愿给好处也从来都不含糊,反正等将来局面稳定下来,这些好处都还可以慢慢夺回来。

    刘邦对秦朝也没有任何的深仇大恨,他甚至是这个新兴王朝的既得利益者,所以他的目的比项羽单纯很多,心里只有创业这一个目标。目标既然单一,所有手段自然都是为了这个一个目标服务;对秦朝既然没有仇恨,做决策自然也就不容易被感情蒙蔽。

    项羽却背负着国仇家恨,颠覆秦朝对他来说既是创业,同样也是复仇。两个目标有时候会发生冲突,怎样才是正确的抉择往往说不清楚,也往往会顾此失彼。

    在项羽那里,复仇是最高尚的事业,创业只是复仇的副产品。但在刘邦那里,创业才是唯一的目标,复仇只是跟着大家一起喊出来的一句口号。

    复仇是为了“义”,创业是为了“利”,到底应该重义轻利还是应该重利轻义?

    在项羽那里,既然完成了覆灭秦朝的大业,“义”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接下来的楚汉相争无非是利益之争,不足以在一颗高贵的心灵里激发出百折不挠的耐受力。在乌江岸边保持尊严地战死,也不算什么不能接受的结局。

    所以诗人们对项羽总是寄予更多的同情,还用各种话来挖苦刘邦这位成功人士。在这样的背景下,杜牧这首《题乌江亭》就显得格外标新立异,很让人看不惯。有人批评杜牧为翻案而翻案,只是博人眼球罢了。

    但是,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杜牧的翻案当然也有着当代史视角之下的理由。

    当时的唐朝已经因为安史之乱的后遗症变得不大稳固了,内有宦官专权,外有藩镇割据,中央朝廷的任何一次反抗几乎都以失败告终。所以,对自己的政治能力和军事才华非常自负的杜牧,当然更会看重百折不饶的精神。

    同样道理,李清照那首《夏日绝句》也是为时事而发的:那正是北宋和南宋之交,金兵南下,宋朝君臣仓皇南渡,因此宁死也“不肯过江东”的项羽形象就显得尤其高大,也反衬出宋朝君臣格外的猥琐。

    杜牧的诗在后世不断引起回应,最著名的例子,有北宋王安石的《乌江亭》: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王安石对杜牧的翻案文章再做了一次翻案,认为江东子弟疲于征战,已经不愿意再为项羽卖命了。

    更加令人伤感的是明末清初之际张煌言的一首《过乌江》:

    旌旗垓下亦堪翻,战士其如忆故园。

    纵向江东收烬去,应无子弟到中原

    张煌言是一位反清复明的义士,在接连败北的遭遇里产生出刻骨的绝望。他在追问自己:项羽旗下的战士们真的思念家乡吗?沦陷在清朝统治之下的大明子民真的怀念明朝吗?

    项羽就算渡过乌江,怕也没有江东子弟愿意追随他了,就像自己打起反清复明的义旗,竟然没有几个人真的追随自己一样。

    高贵的操守只存在于遥远的历史和古代圣贤留下的书本里。而那些熟读历史书和圣贤书的当代精英,早已经在心底最深处主动发生了知与行的分裂,变成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高贵的死亡不但得不到呼应,甚至得不到同情。

    总结

    [阅读全文]...

2022-02-10 23:07:28
  • 新亭渚别范零陵云古诗词

  • 新亭渚别范零陵云古诗词

      古诗原文

      洞庭张乐地,潇湘帝子游。

      云去苍梧野,水还江汉流。

      停骖我怅望,辍棹子夷犹。

      广*听方籍,茂陵将见求。

      心事俱己矣,江上徒离忧。

      译文翻译

      洞庭是轩辕黄帝的作乐之地,潇湘是帝尧二女的出游之乡。

      你像白云飘向那苍梧之野,我像流水流向那遥远东方。

      勒住马头我怅然远望,停下船桨你迟疑不航。

      你的广*大守的自喻使人慰藉,你的文采将像相如一样得到识赏。

      浩茫的心事都已付诸东流了,大江上留下的只有离别调怅。

      注释解释

      新亭:在今南京市南。范零陵:范云。零陵:南齐郡名,治所在今湖南省零陵县北。

      洞庭:山名,又称君山,在洞庭湖中。张乐:犹言作乐。传说黄帝在此奏《成池》之乐。

      潇湘:水名。湘水至零陵县西与潇水合流,称潇湘。相传帝尧的二女娥皇、女英随舜不返,死于湘水。帝子:即指尧女。洞庭、潇湘都是范云赴零陵经过的地方。

      苍梧:山名,即九嶷山。传说舜死于苍梧之野。

      水还:零陵的水由江汉金陵东流入海,故云。

      停骖(cān):犹言停车。古代驾车用四马,两旁的马为骖。

      夷犹:犹豫不前。以上二句言一去一留,临别依恋。

      广*:指广*太守郑袤,晋朝人,曾做广*太守,有政绩,为百姓所爱。临去,百姓恋慕涕泣。此句言范将如郑袤在广*,声名藉甚。

      “茂陵”句:汉司马相如谢病居茂陵。武帝遣人往求其书,及至,已卒。此句言自己将如司马相如谢病家居,以遗文见求于世。

      心事:指上面所说的两人的愿望。

      离:同“罹(lí)”,遭。

      创作背景

      南朝齐永明十一年(493年),齐武帝萧赜去世后,王融因企图拥立萧子良被杀。不久,同样也是竟陵八友之一的'范云出为零陵内史。谢脁当时刚从荆州(今湖北一带)返京,送别旧友,作了这首诗。

      诗文赏析

      这首诗一开头,就将诗笔放纵出去,从范云将去之地湖南着笔,从彼地的往古之时写起:“洞庭张乐地,潇湘帝子游。”这里,诗人写了两个古老、美丽而又动人的故事。相传古时黄帝曾在洞庭奏《咸池》之乐;帝尧的二女娥皇、女英曾追随舜前往南方,没有赶上而死于湘水。诗人以此来代指友人将要去的地方,用心良苦。本来,蛮夷之地,瘴烟湿热,无乐可言;但,如果照实写来,对将要前往赴任的朋友来说,该是非常大的刺激。所以,诗人灵心一动,从这两个古老的传说写起,巧妙地引出友人将要去的地方,既回避了触目惊心的刺激,又兼顾到了诗本身结构的整体性和一致性,可谓精巧至极。“云去苍梧野,水还江汉流。”第三、四句,仍承上那个古老的传说写下来,但笔势已开始收束。通过云水往还的景色描写,诗人将诗笔悄悄地收拢回来,从彼时彼地逐渐聚束到此时此地。他的那颗忧愁之心,先到苍梧之野萦回了一圈以后,现在,宛如乘着思绪的木兰之舟,沿着滔滔江水,徘徊到新亭江边。离别就在此地、就在此时。诗人仿佛猛然从浮想联翩中清醒过来,停车驻马,目送已泛舟江中的友人。五六两句一写友人,一写自己,用了一个大的镜头:一个岸边立马,怅然若失;一个江中辍棹,犹豫不舍。形象含蓄地表达出了深沉的依依惜别之情。

      这种离别,交织着复杂的感情。失意,怀才不遇,便是其中的一个主要成份。最后四句,明白地道出了这一心迹。诗人用郑袤的典故,是勉励范云,希望他到任零陵后,能像郑袤那样,政有显绩,声望日隆。而“茂陵”句则是自喻。诗人以司马相如自比,希望自己也能像他那样,受到赏识。这与其说是写理想、抒怀抱,不如说是强打精神,互慰衷肠。因为,现实毕竟是冷酷无情的。好友远往他乡异地,自己寂寞都城,这才是现实,不可能海阔天高,奢谈理想、抱负。所以,透过表象,体会到一种无可奈何的意绪,滋滋漫溢出来,以至最后化作了无可奈何的感叹:“心事俱已矣,江上徒离忧”。远大的抱负,宏伟的理想,都已随着滚滚波涛,飘然而逝了,而今只有江上离别,只有无穷无尽的忧愁而已。离别的痛苦,加上失意的寥落,在诗人的心头上蒙上了一层巨大的失落之感,忧愁、苦闷、沉寂、怅惘,多重意绪深深地纠缠着诗人,使他始终怅然独立新亭,望着滔滔江水,任凭它带走诚挚的友情,搅扰五味俱全的情怀,荡涤无限渺茫、无限悠远的“心事”。

      这首诗的艺术结构很奇特。一般说来,送别诗都是从此地遥想彼地,从现时憧憬将来;而谢脁此诗,率皆反其道而行之。他在时空的安排上设置了一个超乎寻常的大逆转:时间,从往古的黄帝奏乐、二妃南行写起——先将时间倒退回去,然后再慢慢收束回来,一直写到与友人送别之现时;地域,从范云将在之地洞庭潇湘(实指零陵)写起——先将地域推宕开去,然后再悄悄拉拢过来,由江汉之水,顺流直下,一直写到离别之此地。在此基础之上,再由物境而入心境,将诗笔深入到心灵深处,抒发怀友之思和惜别之情,描绘失意之志和失落之感。这样一条由远及*、由景入情的线索,蜿蜒络绎于诗的始终,表现出诗人构思上的精巧和诗篇结构上的戛戛独造。

    [阅读全文]...

2022-06-13 20:59:48
关于亭间乐的古诗 - 句子
关于亭间乐的古诗 - 语录
关于亭间乐的古诗 - 说说
关于亭间乐的古诗 - 名言
关于亭间乐的古诗 - 诗词
关于亭间乐的古诗 - 祝福
关于亭间乐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