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评论王维的诗句

关于苏轼评论王维的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苏轼评论王维的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苏轼评论王维的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苏轼评论王维的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807) 语录(41) 说说(355) 名言(27) 诗词(1k+) 祝福(2) 心语(43)

  • 苏轼评价王维的诗

  • 苏轼,评价
  • 苏轼评价王维的诗

      王维是唐朝著名诗人,那么诗人苏轼怎么评价王维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轼评价王维的诗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诗人苏轼怎么评价王维

      首先,其实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不论是边塞诗、山水诗、还是绝句等都有脍炙人口的佳作。王维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他独到的造诣。名山大川的壮丽宏伟也好,边疆关塞的壮阔荒寒也罢,甚至是小桥流水的恬静,他都能一一精炼地塑造出无与伦比的生动形象,意境高远,诗情画意融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其次,在苏轼看来,王维的诗,诗中有画。因为在苏轼看来,王维的诗词具有很强的立体结构感,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所以苏轼评价到:诗中有画。另外,在绘画方面,苏轼也给予王维很高的评价:“画中有诗。”因为在王维的画中透着一丝诗意,能给人一种诗情画意的感觉。

      苏轼作为一代大家,在文学、书法、绘画、艺术,甚至是政治上,都有很高的造诣,难得苏轼对王维评价有如此之高,实属难得。所以由此可见,王维的书法、绘画技艺之高超。“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短短八个字,短小精悍,不仅很好地概括突出了王维诗作,画作的特点,也反映了苏轼对王维的极高评价,从侧面反映出苏轼对王维的尊敬和崇敬之意。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苏轼在《东坡题跋》下卷《书摩诘蓝田烟雨图》评论唐代王维的作品中指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意思是:品味王维(摩诘是王维的字),在诗中竟有画的韵味,观看王维的画,画中好像又藏着诗。

      王维既是诗人,又是画家,其所成就,不仅仅能诗善画,而是把艺术中的诗与画,通过他的他作,给以融化。这画有机的结合,是*画的传统,也是*画的特点。

      《宣和画谱》中提到王维的诗句如“落花寂寂啼山鸟,杨柳青青渡水人”、“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之类,说是“皆所画也”。

      王维绘画、创作,其作品笔墨清新。格调高雅,传达出一种诗意的境界 ;苏轼从文艺本质、创作、作品三个方面确立了以诗画"一律"、诗画"略同"为核心思想的诗画关系理论体系。

      他对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评论就是建立在这个理论体系基础之上的。同时,这则评论与苏轼提出的“士人画"这个概念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文章通过对苏轼诗画关系理论的梳理和阐释,进而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内涵和外延作以全面的界定。

      因为这首五绝,苏轼给了王维“诗中有画”的评语

      王维的诗作被誉为“诗中有画”,是因为其诗作当中,有着出色的对于环境的描摹能力。通常就用一联,10个字,就勾勒出景色之美,让人沉醉其中。比如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又比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得到“诗中有画”的赞誉,是苏轼所评价的。而且苏轼在评价王维的诗作给出这个评语的时候,是因为王维的这首简短的五绝。可以说,正是因为这首五绝,苏轼给了王维“诗中有画”的评语。且看: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这首古诗题目是《山中》,是王维对于山中景色的描绘。描写的具体季节乃是秋末初冬。

      首句“荆溪白石出”写的是溪水。因为秋末冬初,溪水变为细流,比*常的流量也少了很多。也正是因为流量太少,溪水中原来被淹没的石头,现在都露出来了。诗人王维仅仅通过这一个细节,就点出了当时的季节特征,这种洞察力不简单。

      次句“天寒红叶稀”,写山中红叶。“霜叶红于二月花”,红叶是秋末的象征,而在此时,秋末冬初,红叶都已经片片凋落,所以因为“天寒”,红叶变得“稀”了,不过,由于第一句诗句所奠定的情感基调,这以句诗并没有给人以强烈的萧瑟凋零之感。

      前两句是写细节,后两句则突出全貌。“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在这样的季节和天气当中,虽然没有雨水,“山路元无雨”,但是整个山色都被笼上了一层薄雾。有些许的寒意,却依然苍松翠柏,蓊郁青葱,这种青翠沁人心脾,就好像微微感觉到一种细雨湿衣似的凉意。

      而这种感觉,我们都能设身处地的感同身受。读到这首诗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就能进入到诗境当中,很容易就能沉浸其中,如身临其境,感受到诗中的'画境,此所谓“诗中有画”。

      所以宋代苏轼《东坡题跋·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曰:“蓝溪白石出,玉川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此摩诘之诗,或曰非也,好事者以补摩诘之遗。

      扩展资料:

      王维山水诗写景如画,在写景的同时,不少诗作也饱含浓情。王维的很多山水诗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表现自己的闲适生活和恬静心情。

      王维的山水诗大都写于后期,与前人比较,他扩大了这类诗的内容,增添了它的艺术风采,使山水诗的成就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他对*古典诗歌的突出贡献。

      其中,写乡村景物和农家生活的田园诗充满着牧歌情调,表现他闲逸萧散的情趣和恬淡自适的心境。如《渭川田家》 ,《春中田园作》。

      《山居秋暝》写暮雨方霁,山村呈现的美景。王诗中那些描绘大自然幽静恬美的山水诗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

      通篇以心照水,用水衬心,物我融成一片,反映一种内在的对美的追求。但有些山水田园诗着力渲染空寂意境与落寞情怀。

      如《竹里馆》 、《辛夷坞》情走淡薄,旨归静趣。这无疑会对后世山水诗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王维具有多种才艺,不同艺术相互渗透对其诗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以画入诗,使其山水诗形成了富有诗情画意的基本特征。

      王诗语言含蓄,清新明快,句式、节奏富于变化,音韵响亮、和谐,具有音乐美。总之,王维的山水诗无论从诗的题材内容,还是诗歌的艺术丰采上都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阅读全文]...

2022-01-18 14:07:35
  • 苏轼《王维吴道子画》

  • 苏轼
  • 王维吴道子画

      作者:苏轼 年代:宋

      何处访吴画,普门与开元。

      开元有东塔,摩诘留手痕。

      吾观画品中,莫如二子尊。

      道子实雄放,浩如海波翻。

      当其下手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

      亭亭双林间,彩晕扶桑暾。

      中有至人谈寂灭,悟者悲涕迷者手自扪。

      蛮君鬼伯千万万,相排竞进头如鼋。

      摩诘本诗老,佩芷袭芳荪。

      今观此壁画,亦若其诗清且敦。

      祗园弟子尽鹤骨,心如死灰不复温。

      门前两丛竹,雪节贯霜根。

      交柯乱叶动无数,一一皆可寻其源。

      吴生虽妙绝,犹以画工论。

      摩诘得之于象外,有如仙翮谢笼樊。

      吾观二子皆神俊,又于维也敛衽无间言。

      【作者小传】: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着名的散文家。他是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的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尚书。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刺新法下御史狱,遭贬。卒后追谥文忠。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文学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

    [阅读全文]...

2022-07-21 00:20:20
  • 王维的诗析评

  • 王维的诗析评

      摘要:十六、十七世纪朝鲜著名诗评家李啐光的《芝峰类说》中有很多王维诗的诗评,通过析评李氏关注的王雏诗之拗体、是否袭用他人句、与同时代人比较、诗风和影响等问题后发现,李氏诗评大都颇富新意而圆满可取,其从王维诗中归结出“用字*仄”和“用律*仄”两种拗体,提出王维非袭用李嘉佑句的新沦据,对贾、王、岑、杜《早朝》四诗之崭新论析,引宋人诗和高丽人诗与王维诗比较,批评黄庭坚点化王维句之生硬不成语处等,俱是道前人所未道。

      朝鲜李睟光(1563-1628),字润卿,号芝峰。 学问渊博,工诗能文,被称为朝鲜16~17世纪最 著名的学者(26—33),有《芝峰类说》20卷.《韩国 诗话中论中国诗资料选粹》中言其:“书中直接评 论中国诗人诗作,篇幅很多,又细分为诗、诗法、 诗评、御制诗、古乐府、古诗、唐诗、五代诗、宋诗、 元诗、明诗、旁流、诗艺等节目,可见作者阅览之 博;其间新意很多。”李氏对王维(701- 761)十分推崇,认为其诗与孟浩然一样诗道纯 正,俱“发自情性”,故“斯为最盛”(198)。他论王 维及其诗的文字主要见于《芝峰类说》。

      一、论王维拗律

      李睟光论王维诗较为突出的一个特色,是甚 为关注王维七律诗的拗体问题:

      王摩诘律诗“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 波澜。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云云, 岑嘉州诗“娇歌急管杂青丝,银烛金尊映翠眉。使君地主能相送,河尹天明坐莫辞”云云,王世贞以为皆拗体。以此言之,今人知用字*仄之为拗体,而不知用律*仄之为拗体也。

      这里所引王维诗句出自《酌酒与裴迪》,原诗是:“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波澜。自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李睟光所引王世贞(1526-1590)语出自世贞《全唐诗说》:“王摩诘‘酌酒与君……’,岑嘉州‘娇歌急管杂青丝,银烛金尊映翠眉……’……八句皆拗体也。”王世贞认为王维诗与岑参《使君*夜送严河南赴长水》都是拗体。就王维此诗格律观之,确是拗体,八句*仄是:“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四联都失粘,虽然没有失对,但不合一般律诗定制。后来黄周星(1611-1680)看到这一点:“律诗八句皆失粘,此拗体也。然语气岸兀不群,亦何必以常格绳之。”施补华(1835 -1890)亦日:“唐初七律有*仄一顺者。至摩诘、少陵犹未改。如摩诘“酌酒与君”一首,第三联“草色全经”*仄一顺;少陵“天门射日”一首,第三联“云*蓬莱”*仄一顺,此类甚多,要是当时初创此体,格调未严,今人不必学也。”施氏所云“*仄一顺”应指律诗中第三联与第二联之*仄重复。像杜诗《宣政殿退朝晚出左掖》的二三联:“宫草微微承委佩,炉烟细细驻游丝。云*蓬莱常好色,雪残鳷鹊亦多时。”三联与二联都重复*体基本句“仄仄***仄仄,**仄仄仄**”,称为“*仄一顺”。再看王诗“草色”与“白首”联亦是重复此两个基本句。可知施氏的“*仄一顺”所指的就是诗中用拗体,乃一般律诗所无。李睟光虽直引王说,却加了“今人知用字*仄之为拗体,而不知用律*仄之为拗体”的评语,颇见新意。“用字*仄之为拗体”当指诗句中的拗,王力谓:“凡不合*仄格式的字,叫做‘拗’。”王维《酌酒>一诗就有拗的地方,首句第三字本*而用仄声字“与”,“草色”联中第五字该*而用仄声字“细”,均不符一般律诗规范,即李氏说“用字*仄之为拗体”的例子。李氏所谓“而不知用律*仄之为拗体”,乃指整首诗句间不合一般七律格式,与上述句中字拗折不同。王维此诗每联都差不多由“仄仄***仄仄,**仄仄仄**”两个七律基本句组成,其间虽有个别字的拗体,但都不出这联基本句。王维将此二句重叠四次成为一首七律,失粘而没有失对,就整首而言属于拗体,故称为“用律*仄之为拗体”。王诗之拗折,正如后来施补华所言,应是“当时初创此体,格调未严”的结果。王世贞虽然比李氏更早看到此诗是拗体,但李氏看得较深入,提出“用字*仄之为拗体”、“用律*仄之为拗体”两种细致分类,实乃新说。这已牵涉到律诗中拗调的问题,也就是句与句、联与联的问题,而不是一句中字词的拗折,后来到清代李宗文《律诗四辨》中的《辩调》一卷才确切详尽地作出各种拗调的分析,但较李啐光年代要延后很多。清代黄周星和施补华虽也意识到此问题,但亦已是后于李睟光,且未如李氏讲得明晰。

      李氏亦反对王维七律诗多用仄法的倾向:“王世贞言:‘摩诘七言律,一二首外多用仄法,不足学也。’此言似然矣。”引王氏语,说王维七律除一二首外,其它多用“仄法”,不足为学。王氏原文日:“摩诘七言律,自‘应制’、‘早朝’诸篇外,往往不拘常调。至‘酌酒与君,-篇,四联皆用仄法,此是初盛唐所无,尤不可学。”仔细分析王维的20首七律诗,<应制》(即《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篇*仄的确符合一般七律标准。但《早朝》一篇却不符合,其末联“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向凤池头”与上联“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失粘。王世贞可能看了前六句没问题,就不看末二句,故不知此首也是“不拘常调”,导致李氏直引之而不觉。事实上,20首七律中,除《应制》一首外,还有《大同殿生玉芝龙池上有庆云百官共睹圣恩便赐宴乐敢书即事》、《敕赐百官樱桃》、《敕借岐王九成宫避暑应教》、《酬郭给事》、《既蒙宥罪旋复拜官伏感圣恩窃书鄙意兼奉简新除使君等诸公》、《早秋山中作》、《送杨少府贬郴州》等共8首符合一般七律规范,余下12首都不合,故王世贞说“自《应制》、《早朝》诸篇外,往往不拘常调”。

      王氏又谓王维《酌酒》一诗四联皆用仄法,上文已提到此首四联都由“仄仄***仄仄,**仄仄仄**”两个基本句组成,每联上句首二字都用“仄仄”,不符合一般律诗规定,这应是王氏“皆

      用仄法”之意。李睟光引用王说,却说王维七律一二首外多用仄法,这并非王世贞原意,他只说王维《酌酒》一首用仄法,并非李氏所言“一二首外多用仄法”。另外,王世贞说王维“往往不拘常调”,已含贬意,其“四联皆用仄法,此是初盛唐所无,尤不可学”之说更见其反对四联皆用仄法的拗体。李睟光亦反对用拗体为诗,并谓王氏之说“似然”,但细审李氏“一二首外多用仄法,不足学也”句意,他主要反对用仄法的拗体,与王氏既反对“不拘常调”的拗体,尤其反对用仄法的拗体有所不同。王、李二人认为拗体不可学确有道理,诚如施补华所言:“此类甚多,要是当时初创此体,格调未严,今人不必学也。”到了王、李所处的明朝,律诗发展已臻完善,若反过来再模仿格律未成熟时的律诗写法,实是退步,故二人评语虽较主观,却没说错。

      二、论王维诗有没有袭用他人诗句

      李睟光对王维诗的第二个关注点是王维诗有没有袭用李嘉佑诗句的问题,这是历来讨论不绝的公案。李氏谓:

      《小说》云:“王维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文苑英华》集中句也。‘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李嘉佑诗也。”至以好窃人作訾之。按嘉佑乃维后辈人,维岂至于生吞活剥者乎?恐不然矣。杨升庵集引《青史子》日“柳者,夏木也。”此夏木,盖谓柳也。

      李睟光所引《小说>是指刘餗的《隋唐嘉话》。刘觫是唐玄宗时人,刘知几之子,程毅中考证日:“今本《隋唐嘉话》,实即《传记》(亦即《国史异纂》)及《小说》的异名。”可知《小说》与《隋唐嘉话》同指一书。“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出自王维《终南别业》,而他被认为袭用李嘉佑“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的“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则出自《积雨辋川庄作》。稍后的李肇《唐国史补》所说亦类*:“维有诗名,然好取人文章嘉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英华集》中诗也。‘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李嘉佑诗也。”

      *多认为王维并非抄袭李嘉佑诗,宋叶梦得说:“唐人记‘水田……’为李嘉佑诗,王摩诘窃取之,非也。此两句好处,正在添‘漠漠,、‘阴阴,四字,此乃摩诘为嘉佑点化,以自见其妙……”(445-446)宋周紫芝日:“‘水田……,此李嘉佑诗也。王摩诘乃云:‘漠漠水田……。,摩诘四字下得最为稳切。”宋李錞日:“唐人诗流传讹谬,有一诗传为两人者。如‘漠漠水田……,,既日王维,又日李嘉佑,以全篇考之,摩诘诗也。”宋晁公武日:“李肇记维‘漠漠水田……’之句,以为窃李嘉佑者,今嘉佑之集无之,岂肇厚诬乎?”(446)叶梦得认为王维是为李嘉佑诗点化,周紫芝则认为王维用“漠漠”、“阴阴”两叠词甚妙。两人虽然认为王诗胜于李诗,但都不否定王维可能看过李嘉佑诗。李錞则认为“漠漠”二句乃王维自创,晁公武更提出李嘉佑集中无“水田”二句,认为李肇厚诬王维。可见他们多不认为王维袭用李句,即便看过,也是助其点化。

      李睟光引《小说》,指出有人质疑王维窃人诗句,但李氏认为李嘉佑是王维后辈人,王应不至于活剥李句,观其“维岂至于生吞活剥者乎?”一句,其意应为:王维作为长辈,应不屑做生吞活剥后辈诗句的事情。比李睟光稍长的胡应麟也认为王不是袭李句,但论据不同:“世谓摩诘好用他人诗,如‘漠漠水田……’,乃李嘉佑语,此极可笑。摩诘盛唐,嘉佑中唐,安得前人预偷来者?此正嘉佑用摩诘诗。宋人*见摩诘,偶读嘉佑集,得此便为奇货。”(446)认为王维是盛唐人,不能预先窃袭中唐人诗句,并认为李用王句。其论据是因年代先后而不能偷用,与李睟光的论据是因辈份而不屑袭用不同。清沈德潜受胡应麟影响,其《唐诗别集》云:“俗说谓‘水田……’,乃李嘉佑句,右丞袭用之,不知本句之妙,全在‘漠漠,、‘阴阴,,去上二字,乃死句也,况王在李前,安得云王袭李耶?”(446-447)对于胡、沈二人之观点,清人张宗楠却不以为然:“又案李嘉佑天宝七年(748)进士,视右丞开元登第时后二十载,然考右丞之殁在上元初年(761),固非渺不相及也。”(447)认为李嘉佑虽登第迟于王维二十年,但王维至上元初年才逝世,故他仍有可能袭用李句。

      综上所论,王维袭李嘉佑句的说法不成立,大家认为王维非袭李诗之理据有五:其一,从诗风上证明“漠漠”二句是王维自创,如李錞之见;其二,以嘉佑集中无“水田”二句以证诗句属王维,晁公武持此见;其三,即使王维看过李诗,但也只是为其增益点化,而非袭用,叶梦得、周紫芝持此见;其四,因嘉佑年代后于王维,故王维不能预偷其句,如胡应麟、沈德潜之见;其五,王维是嘉佑长辈,王维应不至于窃用其句,李睟光持此见。五说中,以其四、其五之说服力较强,其一从诗风上辨识较主观,难以作准;其二虽有说服力,但亦不排除有此诗句散佚的可能;其三虽说是王维点化李句,但其实就等于默认王维活用其句了。其四甚具说服力,据陈铁民的编年,王维《积雨辋川庄作》一诗属《辋川之什》,此诗“收入天宝初得辋川别业之后至安史之乱爆发以前所写与隐居辋川有关的诗歌”。换言之,此诗作于天宝初(742)至天宝十四载(755)14年间。而根据沈文凡、王海霞的考证,李嘉佑生年应在“开元十三年至开元十七、八年间(729~730)”,卒年应在“建中三、四年间(783~784)”。那么王维,作此诗时最小已有41岁,最大已是54岁;而李嘉佑此时最多只有20岁或33岁,故李袭王句的可能性反而更大。不过,正如张宗楠的见解,王维至上元初年(761)才逝世,故王维仍有可能袭用李句。所以,笔者反觉得其五即李睟光之说较可取,原因是王维最少较李嘉佑大21年,王维又怎么会至于厚颜至袭用一个比自己年轻21载且诗名远逊于自己的诗人之句呢?而且李睟光引用资料上溯至刘觫的《隋唐嘉话》,比一般人引用较后的李肇《唐国史补》为优,也是其诗评较有价值之处。

      三、论王维《早朝》诗高下

      《早朝》诗乃贾至原唱,岑参、王维、杜甫和之,历来对四诗的优劣排名多有讨论。自宋以来,诗评家对四者先后多有论评,兹按年代先后罗列如下:宋胡仔:“老杜《和早朝大明宫》诗,贾至为唱首,王维、岑参皆有之,四诗皆佳绝。”宋杨万里:“七言褒颂功德,如少陵、贾至诸人倡和<早朝大明官》,乃为典雅重大。和此诗者,岑参云:‘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最佳。”(元方回:“四人《早朝》之作,俱伟丽可喜,不但东坡所赏子美‘龙蛇’、‘燕雀’一联也。”元杨载:“荣遇之

      诗,要富贵尊严,典雅温厚。写意要闲雅,美丽清细,如王维、贾至诸公《早朝》之作,气格雄深,句意严整……。”明顾磷:“右丞此篇,直与老杜颉颃,后惟岑参及之,他皆不及。盖气概阔大,音律雄浑,句法典重,用字清新,无所不备故也。或犹未全美,以用衣服字太多耳。”胡应麟:“《蚤朝》四诗妙绝今古。贾舍人起结宏响,其工语在‘千条弱柳’一联,第非作者所难也。工部诗全首轻扬,较他篇沉着浑雄,如出二手。……王、岑二作俱神妙,间未易优劣。昔人谓王服色太多,余以它句犹可,至‘冕旒,、‘龙衮’之犯,断不能为词。嘉州较似工密,乃‘曙光,、‘晓钟’,亦觉微纇。又‘春’字两见篇中,则二君之作,尚匪绝瑕之璧也。”胡震亨:“早朝四诗,名手汇此一题,觉右丞擅场,嘉州称亚,独老杜为滞钝无色。……”唐汝询:“岑王矫矫不相下,舍人则雁行,少陵当退舍。”吴昌祺:“岑诗用意周密,格律精严,当为第一,贾至亦不能胜杜。”毛奇龄:“律,律也,既题早朝,则鸡鸣晓钟衣冠闾阖律法如是矣。王维歉于岑参者。岑能以《花迎柳拂阳春》一曲补舍人原唱“春色”二字,则王稍减耳。其它则无不同者。何则?律故也。杜即不然,王母仙桃,非朝事也。堂成而燕雀贺,非朝时境也。五夜便日暖夜耶?舛也。且日暖非早时也。若夫旌旗之动,宫殿之高,未尝朝者也。日朝罢,乱也。诗成与早朝半四句,乏主客也。如是非律矣。”沈德潜:“早朝倡和诗右丞正大;嘉州明秀,有鲁卫之目;贾作**;杜作无朝之正位,不存可也。”赵殿成:“《早朝》四作,气格雄深,句调工丽,皆律诗之佳者。结句俱用凤池事,惟老杜独别,此其妙处不容掩者也。若评较全篇,定其轩轾,则岑为上,王次之,杜、贾为下……”纪昀:“四公皆盛唐巨手,同时唱和,世所艳称。然此种题目无性情风旨之可言,仍是初唐应制之体。但色较鲜明,气较生动,各能不失本质耳。”方东树:“岑参……起二句‘早’字,三四句大明宫早朝,五六正写朝时。收和诗,匀称。原唱及摩诘、子美,无以过之。”施补华:“和贾至舍人早朝诗究以岑参为第一,‘花迎剑佩,柳拂旌旗’,何等华贵自然。摩诘‘九天阊阖,一联失之廓落。少陵‘九重春色醉仙桃’更不妥矣。”他们评论的角度各有不同,限于本文主题,不拟细致展开,现根据这15家对四诗的排名,列表如下:

      一,认为岑作最佳者有8位,王作6位,其余排名各1位。二,就最多人认可的排位组合而言,认为四诗不分轩轾者有3位,优劣排序依次为王岑贾杜的有两位,岑王贾杜的有1位。三,有4位认为杜作最劣,有两位认为贾作最劣。配合这三个分析结果,按票多者的原则细察之,则四诗中,以岑诗最佳,王诗次之,贾诗再次,杜诗最后,也就是毛奇龄的排名占主导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李睟光对四诗亦甚为着意:

      《早朝大明宫》诗,古人以岑参为第一,王维为第二,杜甫为第三,贾至为第四。余谓四诗俱绝佳,未易优劣。若言其微瑕,则岑参“莺啭皇州春色阑”似馁。而连用“曙”“晓”二字。且“花迎剑佩”一联好矣,而“星初落”三字,似不衬矣。王维诗叠使衣色字,且“翠云裘”“冕旒”“衮龙”等语,似叠矣。杜甫诗“五夜漏声催晓箭”。既日“五夜”,则似不当言晓。且“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工则工矣,但于早朝似泛矣。贾至诗首句甚佳,而“剑佩声随玉墀步”一联,似松矣。大抵四诗结句皆用凤池,所谓和也,杜作乃用凤毛以结之,最妙。余僭论至此,不敢质言,故着六“似”字以俟知者。

      李睟光“余谓四诗俱绝佳,未易优劣”的评论*于胡仔、方回,即四诗不分轩轾,然而他又有独到见解,认为岑作连用“曙”、“晓”二字未佳,这是受胡应麟影响。李氏又说岑作“莺啭”一句似软弱无力,“星初落”三字未衬“花迎剑佩”一联。这的确有理,盖此二句扣“早”着笔,而第二句却写暮春莺啭,使“早”之意味减退,又使全诗的堂*彩变淡,故李氏说第二句“似馁”;“花迎”一联写花朵迎接着佩剑的官员,柳条吹动旗帜而露水未干,但岑作却用了星刚隐落的寂寥景象作衬,衬不起官员的飒爽雄姿。此二点俱为前人所未道。对于王维诗,李氏谓其“翠云裘”、“冕旒”、“衮龙”等衣色语“似叠矣”,这是受顾磷“用衣服字太多耳”及胡应麟“至‘冕旒’‘龙衮”’之犯,断不能为词”意见的影响。惟此诗虽多用衣色词,但层次各有不同,“翠云裘”是写皇帝视朝的御衣,“冕旒”是皇帝的朝冠,“衮龙”是龙袍上的衮龙,虽然都可象征皇帝,但“翠云裘”句是写女官刚把翠裘送来皇上视朝,扣“早”字;而“冕旒”句是写各国官员来朝拜,乃朝见情境;“衮龙”句是写香烟似浮起龙袍上的衮龙,乃朝见之景色,对象、层次、词义俱有不同,不至于犯叠。至于杜诗,李氏谓“五夜漏声催晓箭”一句,“既日‘五夜’,则似不当言晓”,此说有误,因五更滴漏之声,催促晓箭出来,正说明时间的转移,而非“五夜”即“晓”,故并无问题。李氏又谓杜诗“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联“工则工矣,但于早朝似泛矣”,说未稳,盖杜甫和此诗时,正值唐室*定安史之乱后,肃宗还京,入主大明官,唐室正转危为安,恢复国力之际,故上句表面上是说旌旗上的龙蛇图案在飘动,实际比喻隐退之贤士因为日暖(唐室复兴)而出来辅弼君主。下句则表面上说宫殿檐角有燕雀高飞,实际是指于唐室复盛之际,连燕雀般昔日出身不高的人也可在此圣明之时获得厚遇,可见此联极富深意。最后李氏谓贾诗首句“银烛朝天紫陌长”甚佳,这确是事实,一副早朝时恢宏兴盛之貌活现眼前,而谓其“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一联“似松矣”亦颇有见地,盖“剑佩声随”、“衣冠身惹”之构词不够紧密,可各自以二字表达,毋需四字,“声随”、“身惹”两词实可多写一层意思,而且整联

      意思不够丰富,与首句相比稍逊。李氏又谓四诗之结句都切凤池,拍合和诗主题,是前人未道的。盖贾诗首唱用“凤池”,扣官署,余三人既是两省僚友,必须就此二字发挥,方缴足和意。那么原唱能否紧扣“凤池”,余三人能否扣合“凤池”之意唱和,就成了四诗分出高下的其中一个标准,李氏能看出此点甚佳。李氏又谓四诗以杜作结得最妙,此论亦富新意,“凤毛”是子承父业之典,贾至父亲贾曾在开元初年曾拜中书舍人,后贾至从玄宗幸蜀,拜起居舍人知制诰,历中书舍人。贾至承家学,与父亲都做过中书舍人,故杜诗结句之妙乃在此。李睟光论得甚有深度,到了后来赵殿成才发表“结句俱用凤池事,惟老杜独别,此其妙处不容掩者也”的议论,已与李氏相隔百多年。

      总之,李睟光评语可取处有三:一,四首《早朝》诗的确有优点有微疵,难分高下;二,李氏对诸诗评语有超越前人处,如对岑诗写景未衬合处,对贾作首句之称赏及“剑佩”一联结构松散之见,以及指出四诗归结“凤池”之妙和杜诗以“凤毛”结句最妙等,都是前人所未道。三,李氏评王维诗衣色字略多,虽未摆脱顾磷及胡应麟的影响,惟他对王作只有此点批评,足见他对王维诗甚为称赏。四、论王维诗风李睟光论及王维诗风时谓:

      王维诗日:“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坐看青苔色,欲上人衣来。”又“人家在仙掌,云气欲生衣。”孟浩然诗:“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皆佳,而不载本集,可惜。孟诗主于恬淡,而读王维“云气生衣”之句,令人飘飘有凌云想。(316—317)

      “轻阴”四句乃王维《书事》诗,“人家”二句是残句,李睟光认为两者都是王维诗,其说来自杨慎的《诗话补遗》。本文采用陈铁民《(王维集校注)》前言》说法,暂不以此二句为王维作。李睟光谓:“读王维‘云气生衣’之句,令人飘飘有凌云想。”暂勿论此二句是否王维作,“令人飘飘有凌云想”确是王维诗(尤其是绝句)的特色。观其《书事》一诗:小雨已停止,天色微阴;深院之门,白日也懒去开启;且看经小雨滋润的青苔,光泽亮丽,绿色映满衣襟,似欲上人衣而来。写绿意充满生机,形象鲜明,余味无穷,诚如洪觉范《天厨禁脔》所云:“含有不尽之意,子由所谓不带声色者也。”李氏评语当指此意。 五、论王维诗对*影响 《芝峰类说》中也曾将王维诗与宋诗和高丽 诗作比较:

      王维诗:“为客黄金尽,还家白发新。”宋唐子西云:“桂玉黄金尽,风尘白发新。”高丽郑圃隐效之日:“游说黄金尽,思归白发生。”此二诗皆不及王维为有味,乃优劣之辨也。

      王维句出自<送丘为落第归江东》,原诗日:“怜君不得意,况复柳条春。为客黄金尽,还家白发新。五湖三亩宅,万里一归人。知祢不能荐,羞为献纳臣。”李睟光引两诗作比较,一为宋人唐庚(字子西,1069 -1120)的《次韵强幼安冬日旅舍》:“残岁无多日,此身犹旅人。客情安枕少,天色举杯频。桂玉黄金尽,风尘白发新。异乡梅信远,谁寄一枝春。”另一首是高丽人郑梦周(号圃隐,1337-1392)的《旅怀》:.“水国春光动,天涯客未行。草连千里绿,月共故乡明。游说黄金尽,思归白发生。男儿四方志,不独为功名。”

      以唐、郑诗与王维诗比较,确如李氏所言,当以王诗为胜。王诗“为客黄金尽”一句用苏秦说秦王典,《战国策》云:“(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诗句谓丘为作客京师,黄金(盘缠)已用尽,但如苏秦一样,其说不行,丘为不能登第。但此句之妙在于含有预祝丘为再接再厉而高中之意,因为苏秦后来是成功的,其说得行。这就是李氏说王诗有余味之意。王诗下句“还家白发新”,谓丘为未能中进士,失意颓唐,加上饱历逆旅之苦,故新生白发,同时此句也指出丘为留京时间不短。自首联“怜君不得意,况复柳条春”可知,“柳条春”指第二年春天已到,这说明丘为已两次下第,因为唐代进士试在每年正月初春,二三月间放榜,常有举子落第后不即归乡,留待明年再试。证之历史,《唐才子传》日:“为,嘉兴人。初累举不第,归山读书数年。天宝初,刘单榜进土。”丘为确是累举不第后才中举,长年不第,不得已作还家之计,亦不免白发增生。故此二句其情甚深。就全诗而言,首三句写落第,第四句转入写归及引出落拓之貌,五六句写丘为只身返江东,最后写王维自身,谓可惜自己不能如孔融荐祢衡般推荐丘为。可见,李氏说“为客”联“有味”,除上述用苏秦典之深远喻义(包括丘为下第而盘缠用尽、王维对他再接再厉的祝愿、白发新生、久客京师、多次下第等)之外,亦在于此联接上联之“不得意”,开下联之“归”,章法井然,作者之“怜”及丘为之“不得意”的情感贯穿全篇,余味盎然。

      再看唐庚的“桂玉黄金尽,风尘白发新”。前句“桂玉”是“桂玉之地”的简称,指京师,谓在京师盘缠已用尽;后句“风尘”指行旅之苦,谓奔波在外而致白发新生。此诗写年纪老迈,异乡人在京师作客、孤独之苦,情感虽真而限于个人,且“说不行”之意不显,未够王维“为客”句情深;且整联亦未如王诗般以“为客”接上,“还家”连下,故稍欠浑成;加上王诗在前,唐作受其影响而新意无多,故被李睟光评为不及王句有味。至于郑梦周“游说黄金尽,思归白发生”一联,更等而下之。此联上句直用苏秦典,“游说”二字欠精炼,盖“黄金尽”已含“游说”意,因游说而致盘缠用尽,因思归而白发生出,用词亦过于直露。“白发生”亦不及“白发新”意义丰富,盖前者只谓白发生出;而后者是白发新*生出。加上全诗只是写旅居日本未返的思家之感,为一般抒怀,比不上唐庚客老他乡之情深,更比不上王维怜悯挚友不得意又爱莫能助之有味。李氏以是否“有味”(余味情深)作为评三诗优劣的.标准,其说甚稳。

      王维诗对后世影响深远,模仿其诗或点化其句者甚多,但李睟光对宋人黄庭坚点化王维句的做法甚为不满,认为是“不成语”:

      王维诗:“拔剑已断天骄臂,归鞍共饮月支头。”山谷用之日:“幄中已断匈奴臂,军前更饮月支头。”只换“幄中”“军前”四字,而优劣判矣。山谷诗又日:“归鞍悬月支。”则尤不成语矣。

      王诗出自《燕支行》,李睟光谓黄庭坚诗句中只换“幄中”、“军前”四字,而优劣已定,观李氏此条末句“尤不成语”四字可知,“优劣判矣”当指王诗优而山谷诗劣。山谷此诗出自《和游景叔月报三捷》,他刻意将王句点化,将“拔剑”改成“幄中”,将“归鞍”改成“军前”,其意应是:在军帐中已能断匈奴之臂,在军前对着将士以月支头颅饮酒。其目的是强调将军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英明,及加强杀敌立功、炫耀战功的效果。但在幄中而断匈奴之臂较费解,况且前文用“幄中”,读者自会期待下文是识破敌方计谋之类,

      接敌人身体部位,实在不自然。

      反观王维原句,“拔剑”已断匈奴之臂,鲜明地写出杀敌之快乃在电光火石间,突出将士骁勇,盖拔剑确能断匈奴臂,与幄中断人臂之费解不同,运词自然,胜于山谷点化。至于王维下句“归鞍共饮”亦胜过山谷的“军前更饮”,盖后者只是强调个人英勇形象,前者则既道出杀敌速度快,瞬间已回到马上,也勾勒出与同袍共庆胜利之兴奋形象,再看山谷另一个点化的例子,其《次韵奉送公定》有诗句谓“胜箭洗蹀血,归鞍悬月支”,以“月支”借指“月支头”,但“月支”是国名或民族名,不宜指月支之头,山谷虽想用“悬”字补充其意,但确实有点不成词,故李睟光评为“尤不成语”。总之,李氏评山谷点化此等诗句弱于王维原句的意见是可取的。 六、结论 朝鲜人李睟光评王维诗时,关注的问题有五个方面:格律拗体,是否有袭用,与*同时诗之比较,诗风,对*(包括朝鲜人)的影响等,涉及王诗的内容、形式、影响等诸多方面。其中更包括有关王维研究的两个著名公案:是否袭用李嘉佑句,《早朝》诗四家优劣。足见李氏评论面甚广。

      不仅如此,李氏诗评颇有富于新意而圆满可取者。如从王维诗中归结出拗体分为“用字*仄之为拗体”、“用律*仄之为拗体”,此看法要到清代才有较明晰的解说;李氏指出王维因长辈身份不会袭用李嘉佑句,论据新而较有说服力;李氏既引中国诗,又引高丽诗以证明王维句较有余味,客观而富有新意;李氏论王维《早朝》诗虽然部分因循旧说,但仍富新意而可取;李氏所提意见部分未稳,但如评王维诗“令人飘飘有凌云想”却深中肯綮。

      李睟光十分肯定王维诗的成就和影响,但又敢于批评王维诗,且有理有据,态度客观。而他本人是十六、十七世纪朝鲜极具影响力的人物,其看法及其所代表的朝鲜人赏诗的独到视野,对王维诗的研究起到了补充和发展的作用,富有积极和崭新的意义。

      李氏诗评中部分因循中国诗话之见不值得称许,但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诗学对朝鲜诗学的影响和贡献。同时,李氏解王维诗时采取的条列、印象式的评鉴方式,与中国诗话相类,亦是十六、十七世纪我国诗话对朝鲜人影响的明证。此是李氏诗评所附带的一种意义。

    [阅读全文]...

2022-03-21 02:43:05
  • 苏轼评价陶渊明的诗句

  • 评价,苏轼,文学
  • 苏轼评价陶渊明的诗句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三起三落,他最重要的历史成就不在于政治,而在于文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苏轼评价陶渊明的诗句的相关内容,欢迎借鉴!

      如果说唐人还是以无意学陶为主,那么自宋苏轼以来,则掀起了一股“和陶”的热潮。苏轼为一代文坛领袖,他的口味嗜好自然会影响一大批文人。从历史上来讲,陶渊明有两大“粉丝”:第一是萧统,第二是苏轼。粉丝之间还有倾轧,苏轼因萧统非议陶渊明的《闲情赋》,则说萧统是“此乃小儿强作解事者”。他连萧统的《文选》也看不上眼,说:“舟中读《文选》,恨其编次无法,去取失当。齐、梁文章衰陋,而萧统尤为卑弱《文选》引斯可见矣。”(《东坡题跋·题文选》)不过咱们要客观的讲《文选》对*文学的正面影响是非常大的。

      苏轼崇拜陶渊明,到了什么程度呢?舍不得读陶渊明的诗!

      每体中不佳,辄取读,不过一篇,唯恐读尽后,无以自遣耳。(苏轼《东坡题跋·书渊明羲农去我久诗》)

      他身体不舒服时,就找陶渊明的诗来读,但每次只读一篇,因为陶渊明的诗很少,他怕读完了,以后就没有用来排忧遣闷的了。当然,苏轼肯定没少读陶诗,他以前也肯定通读过。但好的文学作品给人带来的那种感动,当你对文辞烂熟之后,就容易消失。我也有过这种感觉,我非常喜欢韩愈的《祭十二郎文》,真是感动得掉眼泪。但我既不背,也不常读。因为我很珍视这种感动,往往是隔了好久,才再拿出来读一遍。后来课本里选了这篇文章,没有办法,但我除了教学生时读此文,*时还是只字不看。当然,我不是对待所有的好作品都这样,这是很特殊的情况。所以我也能理解苏轼舍不得读陶诗的心理,怕失去那份感动。

      对于陶诗,苏轼有很多赞美,也都说得到点上。比如他评渊明的“*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两句说:“非古之耦耕植杖者,不能道此语;非余之世农,亦不能识此语之妙也。”他因为也干农活,所以能体会到渊明此语的妙处。这正是一种别有会心的共鸣,与王维的“羡闲逸”有天壤之别了。另外,他说陶渊明的诗:“所贵乎枯澹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澹而实美。”这也是大多数人都认可的评语。他在读陶渊明“种豆南山下”一首诗后说:“览渊明此诗,相与太息。噫嘻,以夕露沾衣之故,而犯所愧者多矣!”他不但读出了陶诗的寄托,也更为陶坚守节操而叹服。王维讥讽陶渊明《乞食》,而苏轼则说:

      孔子不取微生高,孟子不取于陵仲子,恶其不情也。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延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书李简夫诗集后》)

      总之,他对于渊明,真是没有一句微词,没有一点批评,除了仰慕还是仰慕。他在给弟弟苏辙的信中说:

      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则始于吾。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我前后和其诗凡一百有九篇,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其为我志之。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渊明临终,疏告俨等:“吾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黾勉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渊明此语,盖实录也。吾真有此病,而不早知,半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愧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苏轼《与苏辙书》)

      苏轼说他和陶渊明的诗,和了一百零九篇,还说自己并不是只好陶诗,更是仰慕陶的为人。所以宋代方回在《病后夏初杂书*况十首》中说:“折腰彭泽不归去,未必东坡肯和陶。”也是有道理的。

      可是苏轼和了那么多陶诗,后世还有很多人说他和的不像。比如朱熹认为苏轼和陶不够自然:“渊明诗所以为高,正在不待安排,胸中自然流出。东坡乃篇篇句句依韵而和之,虽其高才,似不费力,然已失其自然之趣矣。”(《论陶》)而刘克庄则认为天下只有苏轼一人配和陶诗:“陶公如天地间之有醴泉庆云,是惟无出,出则为祥瑞,且饶坡公一人和陶可也。”(《后村诗话》)苏轼和陶到底如何?姑选两首看看:

      和陶读《山海经》

      今日天始霜,众木敛以疏。幽人掩关卧,明景翻空庐。

      开心无良友,寓眼得奇书。建德有遗民,道远我无车。

      无粮食自足,岂谓谷与蔬。愧此稚川翁,千载与我俱。

      画我与渊明,可作三士图。学道虽恨晚,赋诗岂不如。

      和陶读《山海经》

      东坡信畸人,涉世真散材。仇池有归路,罗浮岂徒来。

      践蛇及茹蛊,心空了无猜。携手葛与陶,归哉复归哉。

      其实要说,苏轼和陶还真不是很像。陶渊明是个不卖弄聪明的人,而苏轼时时还卖弄一下自己聪明。比如他说自己和陶渊明比起来“学道虽恨晚,赋诗岂不如”,就是说我虽然不如陶公悟道早,但是我写诗也不比他差啊。检渊明全集,没有一首有这样的语气。而另一首上来就说自己是“畸人”是“散材”,看似自贬,实则自矜。还说要和陶渊明携手做朋友,这个想法很可爱,也很真实。但渊明提到敬仰的古人,从不是这种语气与态度。可见东坡与陶,性格上还是有不小的区别的。对于这种区别,有人认同,有人批评。认同者如李重华《贞一斋诗说》:“至坡老和陶,好在不学状貌。”批评的则如吴觐文:“坡公才情飘逸豪放,晚年率归*淡,乃悉取渊明集中诗追和之,此是其好陶之至,不自知其言之病也。”(《陶渊明集批语》)

      不过与其从苏轼和陶中寻找他与陶的相似之处,倒不如从他非刻意和陶拟陶的诗中寻找一点神似的风味:

      东坡尝曰:渊明诗初看若散缓,熟看有奇句……大率才高意远,则所寓得其妙,造语精到之至,遂能如此,似大匠运斤,不见斧凿之痕,不知者困疲精力,至死不之悟,而俗人亦谓之佳。如曰:“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又曰:“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又曰:“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皆如寒乞相,一览便尽,初如秀整,熟视无神气,以其字露也。东坡作对则不然,如曰“山中老宿依然在,案上《楞严》已不看”之类,更无龃龉之态,细味对甚的,而字不露,此其得渊明之遗意耳。(惠洪《冷斋夜话·东坡得陶渊明之遗意》)

      苏轼的一生,贬谪占据了大半。他南迁时,还和过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他还把《归去来兮辞》檃栝到词里。因为他觉得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写得非常好,但在当时不能唱。于是他就把《归去来兮辞》的语句拆散了,填到一首当时有音乐的词牌名为《哨遍》的词中去。没事就让人唱来听听:

      哨遍并序

      陶渊明赋归去来,有其词而无其声。余治东坡,筑雪堂于上,人俱笑其陋。独鄱阳董毅夫过而悦之,有卜邻之意。乃取归去来词,稍加櫽括,使就声律,以遗毅夫。使家僮歌之,时相从于东坡,释耒而和之,扣牛角而为之节,不亦乐乎?

      为米折腰,因酒弃家,口体交相累。归去来,谁不遣君归?觉从前皆非今是。露未晞。征夫指予归路,门前笑语喧童稚。嗟旧菊都荒,新松暗老,吾年今已如此。但小窗容膝闭柴扉。策杖看孤云暮鸿飞。云出无心,鸟倦知还,本非有意。

      噫。归去来兮。我今忘我兼忘世。亲戚无浪语,琴书中有真味。步翠麓崎岖,泛溪窈窕,涓涓暗谷流春水。观草木欣荣,幽人自感,吾生行且休矣。念寓形宇内复几时?不自觉皇皇欲何之。委吾心、去留谁计。神仙知在何处,富贵非吾志。但知临水登山啸咏,自引壶觞自醉。此生天命更何疑。且乘流、遇坎还止。

      对于东坡的这种作法,后人有些不以为然。如王若虚《滹南诗话》说:“东坡酷爱《归去来辞》,既次其韵,又衍为长短句,又裂为集字诗,破碎甚矣。陶文信美,亦何必尔,是亦未免*俗也。”然而王若虚对于苏轼和陶诗,看法倒是很通达,他说:

      东坡和陶诗……渠亦因彼之意以见吾意云尔,何尝心竞而较其胜劣耶?故但观其眼目旨趣之何如,则可矣。

      拓展:

      揭秘苏轼对韩愈评价极高的原因

      有“文起八代之衰”美誉的韩愈,其作品继承了先秦两汉散文的传统,反对六朝以来骈偶之风。韩愈文章气势雄伟,说理透彻,逻辑性强,因而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韩愈与柳宗元共同倡导的古文运动,开辟了唐朝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韩愈的诗力求新奇,极重气势,富有独创能力,以文为诗也成为了韩诗又一亮点,把新的古文语言、章法、技巧引入诗坛,增强了诗的表达能力,扩大了诗的情感领域,纠正了大历年以来的*庸诗风。

      在韩愈的众多诗作中,以长篇古诗为主,其表达的主要内容大都为揭露现实矛盾、表现个人失意的佳作,如《归彭城》、《龊龊》、《县斋有怀》等,这类文章行文*实顺畅,以写实为主。还有一部分的诗作文风大为不同,以清新、富于神韵的特点为主,*似盛唐时期的诗风,如《晚雨》、《盆池五首》,最为著名的就是《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

      虽然韩愈在揭露现实矛盾与追求神韵的诗作风格上极有建树,但真正能代表其诗文成就的则是那些以雄大气势见长和怪奇意象的诗作,这可能与韩愈本人的性格特征有关,韩愈天生就有一种雄强豪放的资质,性格中充溢着对新鲜奇异、雄奇壮美之事物、景物、情感的追求,并且他一再提倡的“养气”之说,更使他在提高自我的`修养的同时增添了一股敢作敢为、睥睨万物的气概,发而为诗,便是气豪势猛,声宏调激,宛如江河破堤,一泻千里。

      苏轼评价韩愈

      韩愈,生长在唐代没落的唐朝文学家,苏轼,长于开始出现政治危机的北宋,两个人的朝代足足跨越了三百年,但两个人却又如此相似。两人都是唐宋八大家的文人。

      韩愈,自幼研究古训,关心朝政,但却郁郁不得志,皇科开选,韩愈考了四次才勉强考上,他一面专心研究,一心继续科考,想谋取一官半职,为朝廷效力,为百姓造福。后来入朝为官,性格过于傲然,先后与宦官、权贵相对抗,仕途并不顺利。

      韩愈的政治环境与苏轼非常相似,苏轼也是满腹才华,一心想报效朝廷,苏轼的仕途经历了三起三落,经过反复的党羽、官宦斗争,苏东坡对韩愈的不幸感同身受,虽然两个人生活的朝代不同,但是惺惺相惜。

      一向清高的苏轼甚至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一文中,对韩愈做出了极高的评价,认为韩愈在政治上忠君爱国,志向宏远,在文章上,更是针砭时弊,发人深省,“文起八代之衰”就是他对韩愈文学上做出的最高评价,意思是指,韩愈的文章已经超越了以前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中任何一个时代的,也就是因为韩愈在唐代中气,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古文运动,为散文开创了另一片天地,更是为古典散文注入了活力,不再是单纯*,纸上谈兵。

      韩愈的成就深得后世人的尊敬,大家将他封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对韩愈的评价

      韩愈字退之,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韩愈有着极强的思维逻辑,对当时盛行的佛老之学有着自己的看法并且有着自己的一套理论见解,韩愈所总结出来的“道统”一说更是成为宋明理学的先声。韩愈在政治上也是直言直谏,没有丝毫的保留和顾及,所以后人对他的评价是极为高的。

      同是一个朝代的刘禹锡就评价韩愈是个,三十年内,使得声名塞天的巨人。李翱曾经和韩愈同时在吏部为官,共同处事过的李翱认为当时只有柳宗元和刘禹锡才能和韩愈相比。而韩愈到宋朝,则更是被世人所推崇,大家欧阳修就对他评价颇高。欧阳修认为韩愈的文笔无所不可,尤其喜欢用诗句来作文章,不过他又喜欢将谈笑、人情、物态统统赋予在诗中,文笔功力常人难及。欧阳修更推崇韩愈在文学作品中的韵味,出入会合中都是不拘泥的,奇巧难得,就像那些奇险的山峻,越是险峻就越是奇特的耐人寻味。大文豪苏轼也是尊崇韩愈,他认为东汉以来,道统早已丧失,文学弊端日益凸显,即便是唐初的那些房玄龄、杜如晦等大家豪杰们也是不能挽救这种颓势,唯有韩愈为人先,以一介布衣令天下恢复,重新归于正道。

      可见韩愈是*历史上不可多得的人才,他作为一个文学家,敢于劈开当时浮靡的文学弊端,用气势磅礴的诗文重开清新俊朗的文风,回归古文。而韩愈作为一个个体,又是个正义凌然的大丈夫,在政治上不向权贵低头,而是敢于发声。

      韩愈主张

      韩愈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自幼就因为家风的影响而对文学有着多于常人的兴趣和认知。韩愈七岁时就能言,十二岁时就能下笔成文,所以他能够对文学对当时的文学创作有着自己的见解。韩愈认为当时的文学创作一味地追求对仗工整讲究声律的骈体文,是不利于内容的表达。所以自韩愈开始,就倡导古文运动。

      韩愈所主张倡导的古文运动,不是简简单单的创作古时的文章,那样反而不利于当时文学创作的发展,而是学*先秦两汉时期散文创作的精华。韩愈认为文章的一大重要目的和作用,就是说理明道,不是在文章表明做花式的修饰功夫。纵观韩愈自己所创作的诗句文章就可以看出,他的文章有着雄伟的气势,说理极为透彻达点,逻辑性思维也是极为清楚清晰的。所以唐时的杜牧将韩愈的文章和杜甫的诗句并称为“杜诗韩笔”,苏轼更认为他是“文起八代之衰”。

      韩愈主张文学创作要重视内容的表达,这也被他用到自己的文学创作实践中。韩愈的文章最大的特点就是直言不讳,率真无比,就是敢于讲真话,这也是同他积极有为的政治素养相关联的。韩愈所创作的《论天旱人饥状》和《论淮西事宜壮》还有《论佛骨表》都是很好的表现,其中《论佛骨表》更是指出了为官的人不敢指出皇帝过错的事实。这一篇文章还差点要了韩愈的性命,幸亏有人求亲,才降为被贬潮州的结局。

      韩愈的文学主张无论是对当时还是后世,影响都是巨大的。自南北朝以来的浮华文化,也自此渐渐被抛弃,一股文学清风开始吹起。

    [阅读全文]...

2022-06-29 11:45:04
  • 苏轼的诗句

  • 苏轼,古诗文
  • 苏轼的诗句

      在**淡淡的日常中,说到诗句,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诗句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诗句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苏轼的诗句,欢迎阅读与收藏!

      1、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苏轼

      2、成书在理不在势,服人以诚不以言——苏轼

      3、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苏轼

      4、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赤壁怀古》

      5、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苏轼《江城子》

      6、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苏轼

      7、昨夜秋风来万里。月上屏帏,冷透人衣袂。有客抱衾愁不寐。那堪玉漏长如岁。羁舍留连归计未。梦断魂销,一枕相思泪。衣带渐宽无别意。新书报我添憔悴——苏轼《蝶恋花·昨夜秋风来万里》

      8、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竹外桃花二三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东坡

      9、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樯橹一作:强掳)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人生一作:人间;尊通:樽)——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0、音音音,尔负心,真负心,辜负我,到于今。记得当年低低唱,浅浅斟,一曲值千金。如今抛我古墙阴,秋风荒草白云深,断桥流水无故人。凄凄切切,冷冷清清。——苏轼《古琴吟》

      1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苏轼《前赤壁赋》

      12、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苏轼《江城子》

      13、绮*才终。欢意犹浓。酒阑时、高兴无穷。共夸君赐,初拆臣封。看分香饼,黄金缕,密云龙。斗赢一水,功敌千钟。觉凉生、两腋清风。暂留红袖,少却纱笼。放笙歌散,庭馆静,略从容。——苏轼《行香子》

      14、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苏东坡《赤壁赋》

      15、一篇向人写肝肺,四海知我霜鬓须——苏轼

      16、末不可以强于本,指不可以大于臂——苏轼

      17、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杳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苏轼《南乡子》

      18、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也知物有深意,故遣幽人在空谷——苏轼

      19、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苏轼《水龙吟》

      20、云海,天涯两渺茫!功成,名遂还乡!醉笑陪君三万场不诉离殇!——苏东坡《南乡子》

      21、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苏轼《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22、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蝶恋花》

      23、一蓑烟雨任*生,也无风雨也无情。——苏轼

      24、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苏轼《南乡子》

      25、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苏轼《东栏梨花》

      26、陂塘水落荷将尽,城市人归虎欲行——苏轼

      27、孰知鹰的特性,才能让鹰抓住猎物——苏轼

      28、别梦已随流水,泪巾犹裛香泉。相如依旧是臞仙。人在瑶台阆苑。花雾萦风缥缈,歌珠滴水清圆。蛾眉新作十分妍。走马归来便面——苏轼《西江月》

      29、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0、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苏轼

      31、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分付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苏轼《少年游·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32、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趣被无情恼——苏轼《蝶恋花》

      3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34、"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35、知君仙骨无寒暑,千载相逢犹旦暮。——苏轼《木兰花令·次马中玉韵》

      36、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苏轼

      37、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苏轼《前赤壁赋》

      38、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苏轼《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39、夕阳无语燕归愁——苏轼

      40、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1、似花还似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爱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苏轼

      42、有关兴趣的问题毋须争论——苏轼

      4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

      44、昔者晁错尽忠为汉,谋弱山东之诸侯,山东诸侯并起,以诛错为名;而天子不以察,以错为之说。天下悲错之以忠而受祸,不知有以取之也。——苏轼《晁错论》

      45、天下大治,千载一时——苏轼

      46、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47、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8、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49、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中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苏轼《永遇乐》

    [阅读全文]...

2022-03-15 05:03:08
  • 苏轼的诗句

  • 苏轼
  •   1、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蝶恋花》

      2、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3、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江城子》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

      5、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江城子》

      6、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西江月》

      7、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

      8、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西江月》

      9、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10、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浣溪沙》

      1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12、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13、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西江月》

      14、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浣溪沙》

      15、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水调歌头》

      16、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

      17、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m.ju.51tietu.net)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18、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水龙吟》

      19、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

      20、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西江月》

      21、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

      22、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蝶恋花》

      23、人间有味是清欢。——《浣溪沙》

      24、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临江仙》

      25、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26、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阳关曲》

      27、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临江仙》

      28、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29、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八声甘州》

      30、人生如梦,一尊(通“樽”)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

    [阅读全文]...

2022-01-29 15:13:46
  • 苏轼的名句诗句

  • 苏轼
  • 苏轼的名句诗句

      苏轼大家都知道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轼的.名句诗句,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尽见西山遮岱岭,迥分东野隔新罗。《登表海亭》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

      3、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江城子》

      4、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食荔支二首》

      5、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临江仙》

      6、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惊我顽。《游金山寺》

      7、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8、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9、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晁错论》

      10、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浣溪沙》

      11、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浣溪沙》

      12、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江城子》

      13、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后赤壁赋》

      14、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

      15、生前富贵草头露,身后风流陌上花。《陌上花》

      16、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西江月》

      17、人间有味是清欢。《浣溪沙》

      18、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和子由渑池怀旧》

      19、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

      20、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21、请得一日假,来游半月泉。何人施大手,擘破水中天《半月泉苏轼、曹辅、刘季孙、鲍朝懋、郑嘉会、苏固同游,元佑六年三月十一日》

      22、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23、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

      24、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生。《定风波》

      25、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26、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陌上花》

      27、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水龙吟》

      28、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西江月》

      29、人生如梦,一尊(通“樽”)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

      30、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

      31、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吉祥寺赏牡丹》

      3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惠崇春江晓景》

      33、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34、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蝶恋花》

      35、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庐山烟雨》

      36、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蝶恋花》

      37、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

      38、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临江仙》

      39、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有美堂暴雨》

      40、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西江月》

      41、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42、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生!《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4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

      44、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

      45、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澄迈驿通潮阁》

      46、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春夜》

      47、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东栏梨花》

      48、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西江月》

      49、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阳关曲》

    [阅读全文]...

2022-02-17 19:27:27
  • 王维的诗句

  • 王维的诗句

      导语王维    是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王维    的诗句大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远看山有色,*听水无声。——王维    出自于:《画》

      2、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王维    出自于:《送别》

      3、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    出自于:《鹿柴》

      4、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王维    出自于:《观猎》

      5、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王维    出自于:《送别》

      6、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    出自于:《观猎》

      7、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王维    出自于:《青溪》

      8、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王维    出自于:《送别》

      9、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    出自于:《山中》

      10、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王维    出自于:《观猎》

      11、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王维    出自于:《山中》

      12、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    出自于:《观猎》

      13、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    出自于:《竹里馆》

      14、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王维    出自于:《终南山》

      15、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    出自于:《鸟鸣涧》

      16、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王维    出自于:《终南山》

      17、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王维    出自于:《辛夷坞》

      1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    出自于:《鸟鸣涧》

      19、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王维    出自于:《竹里馆》

      20、太乙*天都,连山接海隅。——王维    出自于:《终南山》

      21、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王维    出自于:《终南山》

      22、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王维    出自于:《新晴野望》

      2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出自于:《山居秋暝》

      24、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王维    出自于:《汉江临泛》

      25、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王维    出自于:《归嵩山作》

      26、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王维    出自于:《过香积寺》

      27、城下沧江水,江边黄鹤楼。——王维    出自于:《送康太守》

      28、朱阑将粉堞,江水映悠悠。——王维    出自于:《送康太守》

      29、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王维    出自于:《归嵩山作》

      30、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王维    出自于:《杂诗三首》

      31、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王维    出自于:《汉江临泛》

      32、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王维    出自于:《渭川田家》

      3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    出自于:《使至塞上》

      34、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王维    出自于:《山居即事》

      35、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王维    出自于:《归嵩山作》

      36、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王维    出自于:《过香积寺》

      37、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    出自于:《山居秋暝》

      38、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王维    出自于:《酬张少府》

      39、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王维    出自于:《归嵩山作》

      40、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    出自于:《山居秋暝》

      41、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    出自于:《终南别业》

      42、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王维    出自于:《终南别业》

      43、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王维    出自于:《终南别业》

      44、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王维    出自于:《过香积寺》

      45、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王维    出自于:《渭川田家》

      46、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王维    出自于:《终南别业》

      47、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    出自于:《山居秋暝》

      48、郭门临渡头,村树连谿口。——王维    出自于:《新晴野望》

      49、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王维    出自于:《渭川田家》

    [阅读全文]...

2022-05-23 18:40:26
  • 苏轼带月的诗句

  • 苏轼,诗人
  • 苏轼带月的诗句

      苏轼这个人,是*古代文坛的一株瑞木,*的精气全被他采去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叫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叫化子,他是不出世的人杰。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了苏轼带月的诗句,希望能帮助到您。

      明月几时有——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宋·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宋·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宋·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宋·苏轼《海棠》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宋·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正月十七日,梦扁舟渡江,中流回望,楼中歌乐杂作——宋·苏轼《水龙吟·闾丘大夫孝终公显尝守黄州》

      推枕惘然不见,但空江、月明千里——宋·苏轼《水龙吟·闾丘大夫孝终公显尝守黄州》

      刚被太阳收拾去,又叫明月送将来——宋·苏轼《花影》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宋·苏轼《春宵》

      我醉拍手狂歌,举怀邀月,对影成三客——宋·苏轼《念奴娇·中秋》

      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是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宋·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宋·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宋·苏轼《西江月·顷在黄州》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宋·苏轼《西江月·顷在黄州》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宋·苏轼《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

      云散月明谁点缀——宋·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风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宋·苏轼《鹊桥仙·七夕》

      莫使匆匆云雨散,今夜里,月婵娟——宋·苏轼《江城子·前瞻马耳九仙山》

      月上屏帏,冷透人衣袂——宋·苏轼《蝶恋花·昨夜秋风来万里》

      拓展:

      一、 作者简介

      诗人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时追谥文忠。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传诵甚广。 题解及写作背景

      ——水调歌头,是词牌名。相传隋炀帝开汴河时曾制《水调歌》。唐代演变为宫廷乐舞的“大曲”。截取大曲《水调》开头的一段,另填新词,因而得名。(参见教材P111注释1) ——序言中,“中秋”、“兼怀子由”,透露了写作本词的时间和目的。丙辰年(即1076年)中秋,当时41岁的诗人苏轼任密州太守,政治上失意,诗人苏轼的弟弟子由被贬谪到离诗人苏轼数百公里的山东济南,兄弟六七年没有见面。望月思亲,心情抑郁惆怅。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二、注释

      1、把酒:端起酒杯。

      2、宫阙(qùe):宫殿。

      3、归去:回到天上。

      4、琼楼玉宇:指想象中的宫殿。

      5、不胜(shēng):经不住,承担不了。

      6、弄清影:指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

      7、何似:哪像是,怎比得上。

      8、不应:不该。

      9、何事:为什么。

      10、别时圆:在人们分别时圆。

      11、此事:指人的“欢”和“合”和月的“晴”和“圆”。

      12、千里:相隔千里的人。

      13、共婵娟:共同享受美好的月光。

      三、译文: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怀念(弟弟)子由。

      明月什么时候出现的?(我)端着酒杯问青天。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宫阙里,现在是什么年代了。(传说神仙世界里只过几天,地下已是几千年,故此设问。)我想乘着风回到天上(好象自己本来就是从天上下到人间来的,所以说“归去”),只怕玉石砌成的美丽月宫,在高空中经受不住寒冷(传说月中宫殿叫广寒宫)。在浮想联翩中,对月起舞,清影随人,仿佛乘云御风,置身天上,哪里象在人间!

      月亮转动,照遍了华美的楼阁,夜深时,月光又低低地透进雕花的门窗里,照着心事重重不能安眠的人。月亮既圆,便不应有恨了,但为什么常常要趁着人们离别的时候团圆呢?人的遭遇,有悲哀、有欢乐、有离别、也有团聚;月亮呢,也会遇到阴、睛、圆、缺;这种情况,自古以来如此,难得十全十美。只愿我们都健康和长在,虽然远离千里,却能共同欣赏这美丽的月色。

      四、诗歌赏析

      (一)、选择题

      1、宋代作家中,在诗词文赋以及书画等方面都有很高造诣的是____B_____

      A、欧阳修 B、诗人苏轼 C、陆游 D、辛弃疾

    [阅读全文]...

2021-12-09 01:24:22
  • 苏轼带风的诗句

  • 苏轼
  • 苏轼带风的诗句

      我们都知道苏轼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接下来小编搜集了苏轼带风的诗句,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1) 白衣送酒舞渊明,急扫风轩洗破觥。——《章质夫送酒六壶书至而酒不达戏作小诗问之》

      2) 残磬风中袅,孤灯雪后青。——《观台》

      3) 鼓角谁能试,风雷果致不。——《壬寅二月,有诏令郡吏分往属县灭决囚禁。自》

      4) 秋月堕城角,春风摇酒杯。——《送郑户曹》

      5) 门前歌舞斗分朋,一室清风冷欲冰。——《上元过祥符僧可久房,萧然无灯火》

      6) 云碓水自舂,松门风为关。——《峡山寺(传奇所记孙恪袁氏事,即此寺,至今》

      7) 风岩水穴旧闻名,只隔山溪夜不行。——《往富阳新城李节推先行三日留风水洞见待》

      8) 风吹河汉扫微云,步屟中庭月趁人。——《台头寺步月得人字》

      9) 梦回拾得吹来句,十里南风草木香。——《山光寺回次芝上人韵?一作扬州同晁无咎、芝》

      10) 无事久留童仆怪,此风聊得妻孥忏。——《大风留金山两日》

      11) 沙泉半涸草堂在,破窗无纸风颸颸。——《渚宫》

      12) 西风高正厉,落叶纷可扫。——《过云龙山人张天骥》

      13)昨夜清风眠北牖,朝来爽气在西山。——《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吏隐亭》

      14) 溪堂醉卧呼不醒,落花如雪春风颠。——《寄*仁兼简陈季常》

      15) 霏霏止还作,盎盎风与气。——《次韵王觌正言喜雪》

      16) 忽见秋风吹洛水,遥知霜叶满长安。——《次韵刘景文赠傅义秀才》

      17) 细雨晓风柔,春声入御沟。——《夫人阁四首其一》

      18) 从此西风瘐梅谢,却迎谁与马毵毵。——《过岭寄子由》

      19) 谁道茅檐劣容膝,海天风雨看纷披。——《东亭》

      20) 卧闻百舌呼春风,起寻花柳村村同。——《安国寺寻春》

      21) 暑雨避麦秋,温风送蚕老。——《和陶饮酒二十首其一》

      22) 曈曈晓日上三竿,客向东风竞倚栏。——《题潭州徐氏春晖亭》

      23) 待得春风几枝在,年来杀菽有飞霜。——《山茶》

      24)风回响答君听取,我亦到处随君轩。——《介亭饯杨杰次公》

      25) 遇胜即徜徉,风餐兼露宿。——《游山呈通判承议写寄参寥师?此诗为释道潜作》

      26) 蛮珍海错闻名久,怪雨腥风入座寒。——《丁公默送蝤蛑》

      27) 新霜著疏柳,大风起江涛。——《题李伯时渊明东篱图》

      28) 空阔轻红歇,风和约柳春。——《南歌子·楚守周豫出舞鬟,因作二首赠之》

      29) 昨夜雨鸣渠,晓来风袭月。——《与王郎昆仲及儿子迈绕城观荷花登岘山亭晚入》

      30) 地殊风雨隔,臭味终祖祢。——《人参》

      31) 萧萧南山松,黄叶陨劲风。——《山茶》

      32) 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其一》

      33) 四山眩转风掠耳,但见流沫生千涡。——《百步洪二首其一》

      34) 松风溜溜作春寒,伴我饥肠响夜阑。——《除夕,访子野食烧芋,戏作》

      35) 湖光非鬼亦非仙,风恬浪静光满川。——《夜泛西湖五绝》

      36) 不妆艳已绝,无风香自远。——《杜沂游武昌以酴醿花菩萨泉见饷二首其一》

      37) 清风卷地收残暑,素月流天扫积阴。——《答仲屯田次韵》

      38) 庭内菊归酒,窗前风入琴。——《归去来集字十首其一》

      39) 回首球场尤醒眼,一番风送监重磨。——《和人登海表亭》

      40) 江左风流人,醉中亦求名。——《和陶饮酒二十首其一》

      41) 袅袅春风送渡关,娟娟霜月照生还。——《和王斿二首(斿,*父子。)》

      42) 长江大欲见庇,探支八月凉风。——《和何长官六言次韵五首其一》

      43) 香风过莲芡,惊枕裂鲂鲤。——《七月一日出城舟中苦热》

      44) 西风初作十分凉,喜见新橙透甲香。——《初自径山归述古召饮介亭以病先起》

      45) 风流别*人忆,才器归来种种长。——《和子由四首送李供备*上和李诗》

      46) 柳絮飞时笋箨斑,风流二老对开关。——《次韵完夫再赠之什某已卜居毗陵与完夫有庐里》

      47) 秋来未云几,风日已清亮。——《同年王中甫挽词先帝亲收十五人,四方争看击》

      48) 瘴风作坚顽,导利时有补。——《食槟榔》

      49) 微生偶脱风波地,晚岁犹存铁石心。——《轼以去岁春夏,侍立迩英,而秋冬之交,子由》

    [阅读全文]...

2022-03-31 19:24:26
苏轼评论王维的诗句 - 句子
苏轼评论王维的诗句 - 语录
苏轼评论王维的诗句 - 说说
苏轼评论王维的诗句 - 名言
苏轼评论王维的诗句 - 诗词
苏轼评论王维的诗句 - 祝福
苏轼评论王维的诗句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