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版画的古诗咏风配画图片

关于真人版画的古诗咏风配画图片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真人版画的古诗咏风配画图片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真人版画的古诗咏风配画图片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真人版画的古诗咏风配画图片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674) 语录(56) 说说(114) 名言(5) 诗词(1k+) 祝福(2) 心语(2)

  • 版画学*心得

  • 版画学*心得

      我们从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可以寻思将其写进心得体会中,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版画学*心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老实说,对于版画这个词眼,在没有上这门课之前我是十分陌生的,最多也就只知道个*古代的伟大发明——印刷术罢了。直到学*了这门课程,我受益匪浅。

      首先来简单介绍下版画版画是作者运用刀和笔等工具,在不同材料的版面上进行刻画,可以直接印出多份原作的一种绘画。中外最早的版画形式是木刻版画,如我国的《金刚经》扉页画和《说法图》等。由于版材受墨部位、版材性质与制版印刷方法等的不同,可分为不同品种。有木版画、铜版画、胶版画、石版画、丝网版画,也有在石膏板、纸版及玻璃板上制作版画等。根据拓印材料,通常分为油印版画、水印版画等。另外,根据印刷次数来分,版画还有多色(套色)和单色(黑白)之分。在*,木版画也就是木刻比较盛行。此次洪老师给我们开的课也是木版画。版画的特点是以刀代笔,在不同性质的板材上创造出形象后,最终将其完美地体现于纸上。它的创作过程包括画、刻、印三个环节。其中,“画”是根本,“刻”和“印”要力求体现原“画”的精髓。

      下面,结合我自身这段时

      间学*版画的经历,我作个简单总结。

      一·关于”画”。由于老师是直接拿了书本让我们自选素材打印出来再用复写纸描摹的,因此比较容易。

      二·刀刻。版画制作是以刀代笔,但至于用刀刻这一关嘛,还真是挺伤人的。

      说来惭愧,刚一开始拿到全班集体购买的刻刀还是挺好奇的,根本不知道怎么用,只会用一把*刀费力瞎铲,总是不小心连周边不用刻的板面也掀走了。后来听了洪老师的介绍,才知道那把长相奇特的小三角刀用处最大了,很多该划线刻直的部位用上这把刀就轻松多了。另外还有那把圆刀,用来铲大面积剔除部分真是好极了。斜口刀的刀头尖而锐利,可用来切断木质纤维。

      刚开始刻时总是毛里毛糙的,尤其是画面四边,怎么也处理不整齐。后来,摸索着刻得多了,竟逐渐有了自己的一些小技法了,在这里展示下吧。

      首先我学会的是推刻。这是刻画物象的主要刀法,捏刀向木,用圆口刀、三角刀、*稳均匀地按一定角度向前推着刻,可造成整齐的阳或阴的线、块、面。

      小三角刻出的线条相对纤细,利用它刻短线条表现细小的部位最合适了。圆口刀刀锋圆浑厚重、有体积感,适合表现*整的大部分面积。

      挑刻用圆口刀、三角刀短促着版,刀入版表层即向上挑,可形成大小、长短、宽窄等不同的圆、三角、方形的点。由于我们选用的是三合板刻制,因此挑刻需注意用刀的方向与木纹走向垂直着力,挑时木质才可自然断落。如顺木纹走挑刻,不易断落。不过,也一定要注意安全呐,挑刻时手可千万别放在刀前,不然一个不小心就会直接刨到手,班上好几个同学都中刀了呢。

      三·上墨、印费时费力,简活,而且经常面刻的不错,现错版的情色版画时特别学过程中,洪调让我们做套制第一版应尽制:手工印制直是件体力会出现有版印刷中却出况,在制作套要小心。在教老师特意强色练*时,印量多印制几份,以备后需。虽然有版画机,但作品在版画机上来回压几次,纸还是会移动,还有错版现象。经过几次尝试,我总结出:在版画机上只压一次,让大部分油墨附着,然后小心取出,再用手工印制,这样既省时省力,效率高,作品效果好。磨印完毕后,局部地打开看一看,如没有印实,可以揭开一边局部补上油墨,继续磨压,直到满意为止。

      其实在刻制木板之前,首先要用木砂纸磨板,使木板表面*整光滑,以便刻制和拓印。用木砂纸打磨时,应将木砂纸包在长方形小木块上,*贴在木板上顺着木纹磨擦,直到*整为止。由于我们之前毫无经验,根本没有打磨过木板表面,结果拿起滚筒上油墨时可是吃了大亏。上的墨好像怎么也沾不上去。因为版画不仅绘,而且集刻、印,集绘画、设计、雕刻、印刷于一体,制作时需要很大耐心。制作一开始出现了好多失败的作品,简直就是印几张错几张了,错误不断。但这些作品恰恰是我的宝贵经验,洪老师将我的失败作品进行分析,逐一指出了我的错误,有的是因为印刷时候移位,有的是边缘根本没有滚到墨,还有好多是印制时边缘保持得不够干净利落。当然,最主要的还是上墨问题。别看拿着个滚筒来回滚动就可以了,其实学问可大了。洪老师在旁边反复强调上墨要薄而均匀,特别是每个边角都要刷到。可惜,直到课程结束我都似乎还没完全学会。

      江苏的水印套色木刻滋润柔美,把江南水乡的风情表现得淋漓尽致;黑龙江的油印套色木刻响亮豪放,洋溢着广袤黑土地和五谷丰收的气息;四川的肖像式且*似于单色水印或油印木刻抒情和刚毅并存,充分表达了西部人民的生活情怀。

      在本学*期的第三周到第六周,我们进行了四周的版画学*。带我们版画课的是郑小强老师。在版画课上我们使用的工具主要有:刻刀,塑胶板。其他的有,复写纸,笔,版画稿子,油墨等。

      开始,我们临摹版画作品。先找好模板,把它复印下来,用复写纸把图案复写到塑胶板上,再用刻刀刻出图案。再将刻好的版子均匀的刷上油墨,印到空白没有图案的纸上。后来的一两周,开始创作版画。但是因为在版画专业课期间有假期,所以我们的版画专业课少了几节。但是这并没有影响我们学*版画的热情。

      在刻版画的时候我们格外的小心,一点是怕会不小心割到手,这一点在老师刚上课的时候就教给我们使用刻刀正确的姿势。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版画如果一不小心刻得少了,还可以再补两刀,但是可得多了就没有办法去弥补了。另外,在印版画的时候,不仅是个体力活,也是个技巧活,如果使用的纸过于薄的画,一不小心就会将纸擦破。

      版画的种类很多,按照材料可以分为:木版画、石版画、铜版画、锌版画、瓷板画、丝网版画、纸版画、石膏版画等。按照颜色又可以分为黑白版画、单色版画、套色版画等。我们学*的就是黑白版画。

      在河南,出名的版画是开封朱仙镇的.版画,当时去开封的时候还特意去找过。

      20xx年9月在开学之初我校成立了版画社团,就如万物复苏的九月,版画社团的孩子迎来了全新的学*内容。响应学校的号召,让对此有兴趣的学生利用每周三下午两节课时间来参加社团活动,对于学校该项活动的号召我开心极了,并很有幸担任了版画社团的指导教师。*时的课堂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一些学生对美术有着极大的兴趣,他们经常用那双稚嫩的小手画出我们惊叹不已的作品,无论是学生作品中天马行空的想象,还是天真无邪的美好愿望,都令我为之震撼,我们孩子简直都是“小天才”,然而*时的课堂教学对他们的来说是不够的,他们应该专研更深层的技法,应该了解更多样的艺术种类,应该更高更广阔的提升美术视野,因此版画社团就如同听见了我内心的呼唤一样出现了。

      社团现有学生20人,*均年龄只有11岁,学生来自四五年级各个班级的学生。社团主张“自由、趣味、美感”的创作理念,学生独立完成画稿和刻版过程,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版画的拓印,最后形成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版画作品。版画社团注重“发散式学*方法的培养”,学*内容由浅及深,科学又实用,学生们通过版画不仅提高了创造力和审美能力,感受更专业的艺术门类,同时还能够体会到艺术的广阔性、趣味性,并且徜徉其中,愉悦释然。一学期即将过去,三个月的版画社团教学已接*尾声,虽然仅有十一周22个课时,但对我和学生来说却是收获满满。在技法上学生已熟练掌握了版画基本的制作和拓印原理,并能延伸出拼贴版画、小组合作版画和多色吹塑纸版画。

      在创作上学生能够自拟命题大胆想象,画面构图饱满,内容丰富多样,有自己的见解和审美角度,养成了“先思考、再构图、最后在动笔”的*惯,有效的提高了对美的认识,初步完成了造型能力训练。在能力上学生养成了善于观察事物的*惯,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眼手脑操作能力,启发了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在心理上学生收获了一份珍贵的自信,这份自信让他们对自己更加肯定;这份自信让他们发现了自己闪光的那一面;这份自信让他们更加开心、快乐。学生的收获除了以上几方面之外还有一些值得一提。由于版画的拓印很容易将油墨蹭到衣物上,因此我要求学生每人带一个围裙和一对套袖,第二次上课每个孩子都带来了五花八门的围裙和套袖,从这些准备中我能看出家长对学校社团的支持,也能看出这些小家伙对学校社团的重视。当我要求同学们每两人相互将对方的围裙系紧时,问题出现了,他们大多数都不会系扣子、不会戴围裙。看着这些小家伙笨手笨脚的样子,我才意识到他们在家中都视为珍宝一般,很少做家务,一下子觉得自己的“责任重大”。在作画的过程中这样的问题也屡屡出现,比如:不会对折大的纸张并撕开;拓印的时候容易将墨水弄的到处都是;不会使用常见的工具等等。不过他们的学*能力很强,很快就解决了这些“麻烦”。

      版画社团的这一学期教学工作也让我受益匪浅,在开展社团之初我借鉴了大量的文献刊物,并与我校校情相结合,制定出适合我们青云湖学校的一套教学方案,课前做好一切教学准备,教学后做好反思与修改,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分析,将学生的作品成果进行整体,一方面通过比赛和展览让他们建立自信;一方面我将这些作品的照片发给相关专业人士,其中我请教了我的大学教授,她给我提出了很多见解,也给了我很多了解儿童版画教育的渠道,给了我很多帮助。

      有人问过我怎样让学生对版画艺术保持着浓厚的兴趣,经历这一年的实践我找到了答案,就是版画艺术本身。我常常要求学生成功拓印出三幅版画作品,你就可以任选一幅你喜欢的带走,因此学生就绞尽脑汁的思考如何能一次性拓印成功,自主学*就产生了。有的学生接受能力较差,时而有技法掌握娴熟的学生给予帮助,两人专研讨论,合作式学*也就产生了。有时学生的问题让他们实在摸不到头脑并请教我,我会给予稍稍指点和引导,启发式教学自然而然的产生了。我调查过学生的作品带走之后的情况,大多数告诉我的是高高的挂在自己的家中,并得到长辈们的一致好评,他们都被这新颖的绘画形式所吸引,更是为孩子创作的作品感到惊讶。我认为艺术本身对学生就是一种鼓励,艺术给人的影响是其他学科领域所无法比拟的,它产生的效果是持久的、恒远的、不为人所忘的。

      作为教师,我是课堂的组织者、是学*资料的提供者、是学*思路的引领者。作为学生,他们才是课堂的主体、是发散思维的探究者、是寻找知识的实践者、是享受艺术熏陶的小学者。

      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使我深信版画艺术教育是中小学生教育的正确选择,版画具备以下几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

      版画在构思创作过程中的对发散思维的培养;

      版画所牵连的历史文化内容之庞大;

      版画在制作与拓印过程中给学生带来的兴趣;

      版画的新型材料和技法的无穷性和创新性。

    [阅读全文]...

2022-07-07 18:51:10
  • 咏柳古诗配画简笔画50句

  • 经典
  • 春天的古诗配画又简单又漂亮

      春天,是暖人心脾的,暖暖的春风吹来了,感受着春天的温暖。

      《春晓》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浩然。其全文诗句如下: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翻译】

      春日酣梦不知不觉到了早晨,到处都是鸟儿明快的啼叫声。想起夜里的那阵阵风雨声,感叹不知多少花儿零落在庭院。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煜。其全文诗句如下: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翻译】

      一年一年的消磨时光什么时候才能结束?以前的事还记得多少?关押我的小楼昨夜又刮来一阵东风,月亮挂在天上,使我想起在故国那不堪回首的日子。以往的雕梁画栋应该还在,只是宫女们都老了。问我能有多少哀愁,就好像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向东流走了。

      《春怨》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方*。其全文诗句如下: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翻译】

      纱窗外的阳光淡去,黄昏渐渐降临;锁闭华屋,无人看见我悲哀的泪痕。庭院空旷寂寞,春天景色行将逝尽;梨花飘落满地,无情无绪把门关紧。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作者为清代诗人、文学家纳兰性德。其全文诗句如下: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翻译】

      秋风凉,落叶纷纷,对着窗子独自冷落。对着夕阳思念往事。喝酒睡懒觉,赌书泼茶,当时只是*常事。孤独寂寞之情如是,借怀念往事以排遣,但愈加孤独。*常事已变成求之不得的梦想。

      《题都城南庄》作者是唐代文学家崔护。其全文诗句如下: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翻译】

      去年的今天,就在这长安南庄的一户人家门口,我看见那美丽的面庞和盛开的桃花互相映衬,显得分外绯红。时隔一年的今天,故地重游,那含羞的面庞不知道去了哪里,只有满树桃花依然是旧样,笑对着盛开在这和煦春风中。

      《赤壁》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杜牧。其全文诗句如下: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翻译】

      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物。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白发渔樵江渚上”出自明代诗人杨慎的古诗词作品《临江仙》,其全文如下: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翻译】

      滚滚长江向东流,多少英雄像翻飞的浪花般消逝。不管是与非,还是成与败(古今英雄的功成名就),都是一场空,都已经随着岁月的流逝消逝了。当年的'青山(江山)依然存在,太阳依然日升日落。在江边的白发隐士,早已看惯了岁月的变化。和老友难得见了面,痛快地畅饮一杯酒,古往今来的多少事,都付诸于(人们的)谈笑之中。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古诗作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第三四句,其全诗文如下: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黪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翻译】

      北风呼啸着卷过大地,刮断了早已枯干的荒草;尽管是八月份,这里的天空已飘起了雪花。一夜之间,所有树枝上挂满了雪,就像春天里千万朵绽放的梨花。雪花透过珠帘,沾湿了罗幕,穿上狐裘衣服也不觉得暖和,丝绸锦缎做的被子都让人觉得有些单薄了。将士们都冻拉不开弓弩,盔甲也很难穿在身上。沙漠里都结了厚厚的冰层,将士们的脸上布满愁云,想着这寒冷的天气快点过去。中军大厅里摆好了酒宴,欢送返京的客人,胡琴琵琶与羌笛奏出了美妙的乐曲。傍晚在辕门外,纷纷大雪飘落,红旗被冰雪冻硬,强劲的北风也不能让它飘动。在轮台东门外送您离去,离去的时候大雪铺满了天山的道路。山岭迂回,道路曲折,看不见您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马蹄印。

    [阅读全文]...

2022-02-09 08:57:18
  • 夏天古诗配画的

  • 夏天
  •   夏天,没有春天的万物复苏,没有秋天的果实累累,唯独有的,便是那炎热的浩荡热情,只有夏天,人们才能尽情地在沙滩游泳,不必为寒冷而担心。

      夏夜追凉

      宋 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宻虫鸣处,时有微凉只是风。

      夏日南亭怀辛大

      唐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夏意

      宋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幽居初夏

      南宋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树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己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池上早夏

      

      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

      舟船如野渡,篱落似江村。

      静拂琴床*,香开酒库门。

      慵闲无一事,时弄小娇孙。

      客中初夏

      司马光

      四月晴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晴。

      初夏戏题

      徐夤

      长养薰风拂晓吹,渐开荷芰落蔷薇。

      青虫也学庄周梦,化作南园蛱蝶飞。

      初夏

      朱淑真

      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

      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初夏游张园

      戴敏

      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

      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闲居初夏午睡起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初夏淮安道中

      萨都剌

      鱼虾泼泼初出网,梅杏青青已著枝。

    [阅读全文]...

2022-03-09 16:29:32
  • 清明的古诗配画

  • 清明,写作
  • 清明的古诗配画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清明的古诗配画,欢迎阅读与收藏。

      原文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注释

      ⑴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宫中以当天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都安置秋千,嫔妃做秋千之戏。

      ⑵纷纷:形容多。

      ⑶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这两句是说,清明时候,阴雨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如此天气,如此节日,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

      ⑷借问:请问。

      ⑸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今在安徽贵池秀山门外。受此诗影响,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创作背景

      此诗首见于南宋初年《锦绣万花谷》注明出唐诗,后依次见于《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明托名谢枋得《千家诗》、清康熙《御选唐诗》。《江南通志》载:杜牧任池州刺史时,曾到过杏花村饮酒,诗中杏花村指此。附*有杜湖、东南湖等胜景。

      《清明》鉴赏:

      这一天正是清明佳节。诗人小杜,在行路中间,可巧遇上了雨。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常常赶上“闹天气”。远在梁代,就有人记载过:在清明前两天的寒食节,往往有“疾风甚雨”。若是正赶在清明这天下雨,还有个专名叫作“泼火雨”。诗人杜牧遇上的,正是这样一个日子。

      诗人用“纷纷”两个字来形容那天的“泼火雨”,真是好极了。怎见得呢?“纷纷”,若是形容下雪,那该是大雪,所谓“纷纷扬扬,降下好一场大雪来”。但是临到雨,情况却正相反,那种叫人感到“纷纷”的,绝不是大雨,而是细雨。这细雨,也正就是春雨的特色。细雨纷纷,是那种“天街小雨润如酥”样的雨,它不同于夏天的如倾如注的暴雨,也和那种淅淅沥沥的秋雨绝不是一个味道。这“雨纷纷”,正抓住了清明“泼火雨”的精神,传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

      这“纷纷”在此自然毫无疑问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还有一层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实际上还在形容着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且看下面一句:“路上行人欲断魂”。“行人”,是出门在外的行旅之人,“行人”不等于“游人”,不是那些游春逛景的人。那么什么是“断魂”呢?“魂”就是“三魂七魄”的灵魂吗?不是的。在诗歌里,“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绪方面的事情。“断魂”,是极力形容那一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现在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比方相爱相思、惆怅失意、暗愁深恨等等。当诗人有这类情绪的时候,就常常爱用“断魂”这一词语来表达他的心境。

      清明这个节日,在古人感觉起来,和我们今天对它的观念不是完全一样的。在当时,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是主要的礼节风俗。除了那些贪花恋酒的公子王孙等人之外,有些头脑的,特别是感情丰富的诗人,他们心头的'滋味是相当复杂的。倘若再赶上孤身行路,触景伤怀,那就更容易惹动了他的心事。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春衫尽湿,这给行人就又增添了一层愁绪。这样来体会,才能理解为什么诗人在这当口儿要写“断魂”两个字;否则,下了一点小雨,就值得“断魂”,那不太没来由了吗?

      这样,我们就又可回到“纷纷”二字上来了。本来,佳节行路之人,已经有不少心事,再加上身在雨丝风片之中,纷纷洒洒,冒雨趱[zǎn]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纷乱了。所以说,纷纷是形容春雨,可也形容情绪;甚至不妨说,形容春雨,也就是为了形容情绪。这正是我国古典诗歌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一种绝艺,一种胜境。

      前二句交代了情景,问题也发生了。怎么办呢?须得寻求一个解决的途径。行人在这时不禁想到:往哪里找个小酒店才好。事情很明白:寻到一个小酒店,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小饮三杯,解解料峭中人的春寒,暖暖被雨淋湿的衣服;最要紧的是,借此也就能散散心头的愁绪。于是,向人问路了。

      是向谁问路的呢?诗人在第三句里并没有告诉我们,妙莫妙于第四句:“牧童遥指杏花村”。在语法上讲,“牧童”是这一句的主语,可它实在又是上句“借问”的宾词——它补足了上句宾主问答的双方。牧童答话了吗?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以“行动”为答复,比答话还要鲜明有力。我们看《小放牛》这出戏,当有人向牧童哥问路时,他将手一指,说:“您顺着我的手儿瞧!”是连答话带行动——也就是连“音乐”带“画面”,两者同时都使观者获得了美的享受;如今诗人手法却更简捷,更高超:他只将“画面”给予读者,而省去了“音乐”。不,不如说是包括了“音乐”,读者欣赏了那一指路的优美“画面”,同时也就隐隐听到了答话的“音乐”。

      “遥”,字面意义是远。但我们读诗的人,切不可处处拘守字面意义,认为杏花村一定离这里还有十分遥远的路程。这一指,已经使我们如同看到,隐约红杏梢头,分明挑出一个酒帘——“酒望子”来了。若真的距离遥远,就难以发生艺术联系,若真的就在眼前,那又失去了含蓄无尽的兴味:妙就妙在不远不*之间。《红楼梦》里大观园中有一处景子题作“杏帘在望”,那“在望”的神情,正是由这里体会脱化而来,正好为杜郎此句作注脚。《小放牛》里的牧童也说,“我这里,用手儿一指,……前面的高坡,有几户人家,那杨柳树上挂着一个大招牌”,然后他叫女客人“你要吃好酒就在杏花村”,也是从这里脱化出来的。“杏花村”不一定是真村名,也不一定即指酒家。这只需要说明指往这个美丽的杏花深处的村庄就够了,不言而喻,那里是有一家小小的酒店在等候接待雨中行路的客人的。

      不但如此。在实际生活中,问路只是手段,目的是得真的奔到了酒店,而且喝到了酒,才算一回事。在诗里就不必然了,它恰恰只写到“遥指杏花村”就戛然而止,再不多费一句话。剩下的,行人怎样地闻讯而喜,怎样地加把劲儿趱上前去,怎样地兴奋地找着了酒店,怎样地欣慰地获得了避雨、消愁两方面的满足和快意……,这些诗人就能“不管”了。他把这些都含蓄在篇幅之外,付与读者的想象,由读者自去寻求领会。他只将读者引入一个诗的境界,他可并不负责导游全景;另一面,他却为读者开展了一处远比诗篇语文字句所显示的更为广阔得多的想象余地。这就是艺术的“有余不尽”。

      这才是诗人和我们读者的共同享受,这才是艺术,这也是我国古典诗歌所特别擅场的地方。古人曾说过,好的诗,能够“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在于言外”。拿这首《清明》绝句来说,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当之无愧的。

      这首小诗,一个难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语言,写得自如之极,毫无经营造作之痕。音节十分和谐圆满,景象非常清新、生动,而又境界优美、兴味隐跃。诗由篇法讲也很自然,是顺序的写法。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是“起”;第二句是“承”,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是一“转”,然而也就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而这就直接逼出了第四句,成为整篇的精彩所在—“合”。在艺术上,这是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所谓高潮顶点,却又不是一览无余,索然兴尽,而是余韵邈然,耐人寻味。这些,都是诗人的高明之处,也就是值得我们学*继承的地方吧!

      作者简介: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1]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居中书舍人。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阅读全文]...

2022-02-14 13:17:48
  • 思乡古诗配画

  • 思乡
  •   思乡、望乡,是游子的专利,从不离家的人怎能体会?海外游子的思乡、望乡,是苦也是甜,是一种断不了的心疼,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精神享受,一笔留给后代的精神财富。

      《故乡杏花》

      唐·司空图

      寄花寄酒喜新开,左把花枝右把杯。

      欲问花枝与杯酒,故人何得不同来?

      《江外思乡》

      唐·韦庄

      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

      更被夕阳江岸上,断肠烟柳一丝丝。

      《远望》

      唐·元稹

      满眼伤心冬景和,一山红树寺边多。

      仲宣无限思乡泪,漳水东流碧玉波。

      《和三乡诗》

      唐·高衢

      南北千山与万山,轩车谁不思乡关。

      独留芳翰悲前迹,陌上恐伤桃李颜。

      《乡思》

      唐·薛涛

      峨嵋山下水如油,怜我心同不系舟。

      何日片帆离锦浦,棹声齐唱发中流。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静夜思》

      唐·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夜雨寄北》

      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泊船瓜洲》

      宋·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唐·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阅读全文]...

2022-05-12 15:54:55
  • 冬天古诗诗配画

  • 冬天
  •   冬天,冷的面孔,热的胸膛。春的美好,夏的堂皇,秋的富饶,全部温藏在冬的底层。

      《冬夜即事》

      唐·吕温

      百忧攒心起复卧,夜长耿耿不可过。

      风吹雪片似花落,月照冰文如镜破。

      《冬日观早朝》

      唐·施肩吾

      紫烟捧日炉香动,万马千车踏新冻。

      绣衣年少朝欲归,美人犹在青楼梦。

      《初冬旅游》

      唐·王建

      远投人宿趁房迟,僮仆伤寒马亦饥。

      为客悠悠十月尽,庄头栽竹已过时。

      《初冬偶作》

      唐·皮日休

      豹皮茵下百余钱,刘堕闲沽尽醉眠。

      酒病校来无一事,鹤亡松老似经年。

      《冬柳》

      唐·陆龟蒙

      柳汀斜对野人窗,零落衰条傍晓江。

      正是霜风飘断处,寒鸥惊起一双双。

      《初秋到慈州冬首换绛牧》

      唐·唐彦谦

      秋杪方攀玉树枝,隔年无计待春晖。

      自嫌暂作仙城守,不逐莺来共燕飞。

      《冬夜》

      唐·韦庄

      睡觉寒炉酒半消,客情乡梦两遥遥。

      无人为我磨心剑,割断愁肠一寸苗。

      《绝句》

      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露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终南望余雪》

      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江雪》

      唐·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问刘十九》

      唐·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梅花》

      宋·

    [阅读全文]...

2021-11-29 01:31:51
  • 清明古诗配画图片

  • 清明
  • 清明古诗配画图片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古诗以短短的二十八个字,生动地描绘了清明节在他乡的诗人心中的苦闷。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清明古诗配画图片,欢迎阅读。




      清明

      唐代: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注释

      ⑴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宫中以当天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都安置秋千,嫔妃做秋千之戏。

      ⑵纷纷:形容多。

      ⑶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这两句是说,清明时候,阴雨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如此天气,如此节日,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

      ⑷借问:请问。

      ⑸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今在安徽贵池秀山门外。受此诗影响,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赏析

      这一天正是清明佳节。诗人小杜,在行路中间,可巧遇上了雨。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常常赶上“闹天气”。远在梁代,就有人记载过:在清明前两天的寒食节,往往有“疾风甚雨”。若是正赶在清明这天下雨,还有个专名叫作“泼火雨”。诗人杜牧遇上的,正是这样一个日子。

      诗人用“纷纷”两个字来形容那天的“泼火雨”,真是好极了。怎见得呢?“纷纷”,若是形容下雪,那该是大雪,所谓“纷纷扬扬,降下好一场大雪来”。但是临到雨,情况却正相反,那种叫人感到“纷纷”的,绝不是大雨,而是细雨。这细雨,也正就是春雨的特色。细雨纷纷,是那种“天街小雨润如酥”样的雨,它不同于夏天的如倾如注的暴雨,也和那种淅淅沥沥的秋雨绝不是一个味道。这“雨纷纷”,正抓住了清明“泼火雨”的精神,传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

      这“纷纷”在此自然毫无疑问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还有一层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实际上还在形容着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且看下面一句:“路上行人欲断魂”。“行人”,是出门在外的行旅之人,“行人”不等于“游人”,不是那些游春逛景的人。那么什么是“断魂”呢?“魂”就是“三魂七魄”的灵魂吗?不是的。在诗歌里,“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绪方面的事情。“断魂”,是极力形容那一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现在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比方相爱相思、惆怅失意、暗愁深恨等等。当诗人有这类情绪的时候,就常常爱用“断魂”这一词语来表达他的心境。

      清明这个节日,在古人感觉起来,和我们今天对它的观念不是完全一样的。在当时,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是主要的礼节风俗。除了那些贪花恋酒的公子王孙等人之外,有些头脑的,特别是感情丰富的诗人,他们心头的`滋味是相当复杂的。倘若再赶上孤身行路,触景伤怀,那就更容易惹动了他的心事。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春衫尽湿,这给行人就又增添了一层愁绪。这样来体会,才能理解为什么诗人在这当口儿要写“断魂”两个字;否则,下了一点小雨,就值得“断魂”,那不太没来由了吗?

      这样,我们就又可回到“纷纷”二字上来了。本来,佳节行路之人,已经有不少心事,再加上身在雨丝风片之中,纷纷洒洒,冒雨趱[zǎn]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纷乱了。所以说,纷纷是形容春雨,可也形容情绪;甚至不妨说,形容春雨,也就是为了形容情绪。这正是我国古典诗歌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一种绝艺,一种胜境。

      前二句交代了情景,问题也发生了。怎么办呢?须得寻求一个解决的途径。行人在这时不禁想到:往哪里找个小酒店才好。事情很明白:寻到一个小酒店,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小饮三杯,解解料峭中人的春寒,暖暖被雨淋湿的衣服;最要紧的是,借此也就能散散心头的愁绪。于是,向人问路了。

      是向谁问路的呢?诗人在第三句里并没有告诉我们,妙莫妙于第四句:“牧童遥指杏花村”。在语法上讲,“牧童”是这一句的主语,可它实在又是上句“借问”的宾词——它补足了上句宾主问答的双方。牧童答话了吗?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以“行动”为答复,比答话还要鲜明有力。我们看《小放牛》这出戏,当有人向牧童哥问路时,他将手一指,说:“您顺着我的手儿瞧!”是连答话带行动——也就是连“音乐”带“画面”,两者同时都使观者获得了美的享受;如今诗人手法却更简捷,更高超:他只将“画面”给予读者,而省去了“音乐”。不,不如说是包括了“音乐”,读者欣赏了那一指路的优美“画面”,同时也就隐隐听到了答话的“音乐”。

      “遥”,字面意义是远。但我们读诗的人,切不可处处拘守字面意义,认为杏花村一定离这里还有十分遥远的路程。这一指,已经使我们如同看到,隐约红杏梢头,分明挑出一个酒帘——“酒望子”来了。若真的距离遥远,就难以发生艺术联系,若真的就在眼前,那又失去了含蓄无尽的兴味:妙就妙在不远不*之间。《红楼梦》里大观园中有一处景子题作“杏帘在望”,那“在望”的神情,正是由这里体会脱化而来,正好为杜郎此句作注脚。《小放牛》里的牧童也说,“我这里,用手儿一指前面的高坡,有几户人家,那杨柳树上挂着一个大招牌”,然后他叫女客人“你要吃好酒就在杏花村”,也是从这里脱化出来的。“杏花村”不一定是真村名,也不一定即指酒家。这只需要说明指往这个美丽的杏花深处的村庄就够了,不言而喻,那里是有一家小小的酒店在等候接待雨中行路的客人的。

      不但如此。在实际生活中,问路只是手段,目的是得真的奔到了酒店,而且喝到了酒,才算一回事。在诗里就不必然了,它恰恰只写到“遥指杏花村”就戛然而止,再不多费一句话。剩下的,行人怎样地闻讯而喜,怎样地加把劲儿趱上前去,怎样地兴奋地找着了酒店,怎样地欣慰地获得了避雨、消愁两方面的满足和快意……这些诗人就能“不管”了。他把这些都含蓄在篇幅之外,付与读者的想象,由读者自去寻求领会。他只将读者引入一个诗的境界,他可并不负责导游全景;另一面,他却为读者开展了一处远比诗篇语文字句所显示的更为广阔得多的想象余地。这就是艺术的“有余不尽”。

      这才是诗人和我们读者的共同享受,这才是艺术,这也是我国古典诗歌所特别擅场的地方。古人曾说过,好的诗,能够“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在于言外”。拿这首《清明》绝句来说,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当之无愧的。

      这首小诗,一个难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语言,写得自如之极,毫无经营造作之痕。音节十分和谐圆满,景象非常清新、生动,而又境界优美、兴味隐跃。诗由篇法讲也很自然,是顺序的写法。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是“起”;第二句是“承”,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是一“转”,然而也就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而这就直接逼出了第四句,成为整篇的精彩所在—“合”。在艺术上,这是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所谓高潮顶点,却又不是一览无余,索然兴尽,而是余韵邈然,耐人寻味。这些,都是诗人的高明之处,也就是值得我们学*继承的地方吧!

    [阅读全文]...

2022-05-23 17:58:54
  • 关于秋天的古诗并配画

  • 秋天
  •   秋天没有了夏天的热烈灿烂,更多的是沉静和内敛。聆听秋天,秋的雨,秋的风,构略成一条潺潺流淌的小溪,任一抹淡淡的怀想。

      《秋词二首》

      唐·刘禹锡

      (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其二)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唐·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山居秋暝》

      唐·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秋登兰山寄张五》

      唐·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登高》

      唐·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苏幕遮》

      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渔家傲》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阅读全文]...

2022-04-20 00:48:51
  • 关于冬天的古诗配画

  • 冬天
  •   冬天是心灵的年轮。冬天,虽然十分寒冷,但是它有着无可比拟的温馨和希望。

      《冬日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放船闲看雪山晴,风定奇寒晚更凝。

      坐听一篙珠玉碎,不知湖面已成冰。

      《》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夜雪》

      唐·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江雪》

      唐·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咏梅》

      宋·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

      《南秦雪》

      唐·元稹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苦寒吟》

      唐·孟郊

      天寒*苍,北风叫枯桑。

      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绝句》

      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露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阅读全文]...

2022-06-24 01:49:01
  • 关于夏天的古诗配画

  • 夏天
  •   夏天了,前往美丽的世界,拨开一层薄雾,便会听到清脆悦耳的歌声。

      1.夏日山中

      懒摇白羽扇,*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2.夏夜叹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

      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

      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

      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

      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

      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

      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4.夏花明 韦应物

      夏条绿已密,朱萼缀明鲜。

      炎炎日正午,灼灼火俱燃。

      翻风适自乱,照水复成妍。

      归视窗间字,荧煌满眼前。

      5.夏日 韦应物

      已谓心苦伤,如何日方永。

      无人不昼寝,独坐山中静。

      悟澹将遣虑,学空庶遗境。

      积俗易为侵,愁来复难整。

      6.山亭夏日 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7.夏日登车盖亭 蔡确

      纸屏石道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

      8.省试夏日可畏(一作张籍诗) 丘为

      赫赫温风扇,炎炎夏日徂。

      火威驰迥野,畏景烁遥途。

      势矫翔阳翰,功分造化炉。

      禁城千品烛,黄道一轮孤。

      落照频空簟,馀晖卷夕梧。

      如何倦游子,中路独踟蹰。

      9.仲夏风雨不已

      南陌东阡自在身,一年节物几番新。

      鲥鱼出后莺花闹,梅子熟时风雨频。

      冠盖敢同修禊客,桑麻不减避秦人。

      夕阳更有萧然处,照影清溪整葛巾。

      10.仲夏 樊旬

      江南仲夏天,时雨下如川。

      卢桔垂金弹,甘蕉吐白莲。

    [阅读全文]...

2022-04-24 14:28:15
真人版画的古诗咏风配画图片 - 句子
真人版画的古诗咏风配画图片 - 语录
真人版画的古诗咏风配画图片 - 说说
真人版画的古诗咏风配画图片 - 名言
真人版画的古诗咏风配画图片 - 诗词
真人版画的古诗咏风配画图片 - 祝福
真人版画的古诗咏风配画图片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