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个字的古诗句子

关于十三个字的古诗句子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十三个字的古诗句子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十三个字的古诗句子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十三个字的古诗句子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490) 语录(22) 说说(58) 名言(4) 诗词(3k+) 祝福(44) 心语(5)

  •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古诗赏析

  •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古诗赏析

      《马诗二十三首》是唐代诗人李贺的组诗作品。这组诗名为咏马,实际上是借物抒怀,抒发诗人怀才不遇的感叹和愤慨,以及建功立业的抱负和愿望。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马诗二十三首其五》古诗赏析,希望大家喜欢。

      【作品介绍】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的作者是李贺,被选入《全唐诗》的第391卷。李贺的二十三首咏马诗,全都写马,以短小的篇幅,勾勒了马的形象。例如“其二",写马在腊月雪天“未知口硬软,先拟蒺藜衔”,表现马的吃苦精神,“其三”写项羽自杀后他的乌锥马对英雄的思念:“君王今解剑,何处逐英雄?”“其四"千甲马在遭遇很坏的情况下,仍能保持其美好的素质:“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其二十三”则嘲讽封建统治者弃置好马,而只养一些无用的“肉马”。这些马诗,其实都是托物咏志,写物抒怀之作,通过对马的吟咏,或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或讽刺封建统治阶级不爱惜人才,或寄寓自己希望得遇明主的情思。

      【原文】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作者: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注释】

      大漠:广大的沙漠。

      燕山:在河北省,东西走向,构成了一些重要隘口,如古北口,喜峰口等。一说为燕然山,即今之杭爱山,在蒙古人民共和国西部。

      何当:何时,何日。

      金络脑;即金络头,用黄金妆饰的马笼头。

      踏:走,跑。此处有“奔驰”之意。

      清秋:清朗的秋天。

      【译文】

      广阔的沙漠如万里铺雪,燕然山上悬挂着如钩的弯月。

      何时能够配上金饰的络头,在清爽的秋天奔驰向前。

      【赏析】

      李贺的《马诗》共二十三首,这是第五首。《马诗》是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其表现方法属比体。而这首诗在比兴手法的运用上却特有意味。

      四句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景非实地,情是真情;情景相衬,鲜明地表达了诗人意图立功疆场的强烈感情。

      一、二句展现出一片富于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如同运用赋的手法: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沙万里,在月光下像是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这幅战场景色,一般人也许只觉悲凉肃杀,但对于志在报国之士却有异乎寻常的吸引力。“燕山月似钩”与“晓月当帘挂玉弓”(《南园·寻章摘句老雕虫》)匠心正同,“钩”是一种弯刀,与“玉弓”均属武器,从明晃晃的月牙联想到武器的形象,也就含有思战斗之意。作者所处的贞元(785年-805年)、元和(806年-820年)之际,正是藩镇极为跋扈的时代,而“燕山”暗示的幽州蓟门一带又是藩镇肆虐为时最久、为祸最烈的地带,所以诗意是颇有现实感慨的。思战之意也有针对性。*沙如雪的疆场寒气凛凛,但它是英雄用武之地。所以这两句写景,实际上是开启后两句的抒情,又具有兴起的意义。

      三、四句,诗人借马以抒情:“什么时候才能披上威武的鞍具,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树功勋呢?”《马诗·龙脊贴连钱》里说:“龙背铁连钱,银蹄白踏烟。无人织锦襜,谁为铸金鞭?”其中“无人织锦襜”二句的慨叹与“何当金络脑”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就是企盼把良马当作良马对待,以效大用。“金络脑”、“锦襜”、“金鞭”统属贵重鞍具,都是象征马受重用。这是作者热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所发出的嘶鸣。

      这首诗与《南园·男儿何不带吴钩》都是写同一种投笔从戎、削*藩镇、为国建功的热切愿望。但《南园十三首》是直抒胸臆,此诗则属寓言体或比体。直抒胸臆,较为痛快淋漓;而用比体,则显得委婉含蓄,耐人寻味。而诗的一、二句中,以雪比喻沙,以钩比喻月,也是比;从一个富有特征性的景色写起以引出抒情,又是兴。短短二十字中,比中见兴,兴中有比,大大丰富了诗的表现力。从句法上看,后二句一气呵成,以“何当”领起作设问,强烈传出无限企盼之意,而且富有唱叹的意味;而“踏清秋”三字,声调铿锵,词语搭配新奇,“清秋”的时候草黄马肥,正好驰驱,冠以“快走”二字,形象暗示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所以字句的锻炼,也是此诗艺术表现上不可忽略的成功因素。

      【作者介绍】

      李贺(790-816)字长吉,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李昌谷、李奉礼,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是唐朝宗室的后裔,但早已没落破败,家境贫困。他才华出众,少年时就获诗名,但一生只作了一个职掌祭祀的九品小官,郁郁不得志,穷困潦倒,死时年仅27岁。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他喜欢在神话故事、鬼魅世界里驰骋,以其大胆、诡异的想象力,构造出波谲云诡、迷离惝恍的艺术境界,抒发好景不长、时光易逝的感伤情绪,他因此被后人称为“诗鬼”。其诗被称为“鬼仙之词”或“李长吉体”。

      赏析

      这是一组咏马诗,通过对马和与马有关的许多历史故事的咏叹,表现了英杰异士的抱负和愿望,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感叹和愤慨。合观组诗,浑然天成,紧紧围绕着主旋律弹奏;分而观之,每首又各有侧重而自成一体。

      清苦贫寒的家庭,怀才不遇的命运,使李贺的内心充满了凄苦、愤懑和牢骚。咏马诗,正是诗人此遇此情的写照。清代诗评家王琦对李贺的《马诗二十三首》“言马也而初意不在马也”的评论非常贴切到位,诗人确是“言马”“而初意不在马”。

      怀才不遇是李贺在这组诗中所寄寓的第一层意思,也是这组诗中的重点所在,开篇第一首,描绘了一匹神采奕奕的良马形象:“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它的脊背上有黑色连钱花,奋起银奔跑起来时,脚下是一片白色的云烟,简直如腾云驾雾一般。可惜的是,这样的一匹好马却“无人织锦韂”,更没人为之“铸金鞭”,诗人在这里寄寓了自己空有满腹才华却无人赏识的感慨,其失落感显得异常强烈!在《马诗》其三中,诗人写道:“忽忆周天子,驱车上玉山。鸣驺辞凤苑,赤骥最承恩。”此诗引用《穆天子传》的典故,说周穆王驱车去西王母所居之王山,巡行天下,在八骏之中,赤骥最出力、也最受恩宠;可自己虽才如赤骥,却遇不上像周穆王这样赏识贤才的天子。此诗从对赤骥的赞赏和羡慕中,委婉地流露出诗人浓重的怀才不遇之情。

      在怀才不遇这一主导感情的支配下,择明主而事则是李贺这组咏马诗所寄寓的第二层意思。如《马诗》其十:“催榜渡鸟江,神骓泣向风。君王今解剑,何处逐英雄?”这首诗写得十分感人。项羽在乌江口战败以后,不愿再回江东去,就将自己心爱的乌骓赠给了亭长,当亭长船载乌骓匆忙离开时,乌骓恋主,迎风垂润:“项王已经解剑自刎,我今后又到何处去追寻这样的英雄之主呢?”诗中慨叹世无英主之情是多么浓烈啊!在《马诗》其十六中,诗人咏叹道:“唐剑斩隋公,拳毛属太宗。莫嫌金甲重,且去捉风。”骏马遇到英主,便能充分发挥其潜力,哪怕唐太宗身上的黄金甲再沉重,这拳毛瞩奔走起来仍像旋风一样轻快迅捷!在《马诗》其八中诗人感喟:“赤免无人用,须当吕布骑。吾闻果下马,羁策任蛮儿。”据《曹瞒传》载:“吕布乘马名赤兔,能驰城飞堑。语日:“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这两首诗,前者写出了诗人向往英主的迫切心情;后者用典,暗示杰出人才必须遇到英明的主子才能发挥作用。其渴望明主之情,充满于字里行间。

      而遇上英主,则尽量发挥自己的才能,以显示英才本色,则是李贺咏马诗寄托的第三层意思。《马诗》其五写道:“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前两句写燕然山一带环境的酷寒荒僻,以暗示骏马之艰辛,但骏马却不以为苦,渴望笼上黄金马络头,在漠北战场上轻快奔驰,就像清秋季节外出郊游一样。此诗透露出企盼知遇、一展所长的意思。《马诗》其十二表达了同样的愿望“批竹初攒耳,桃花朱上身。他时须搅阵,牵去借将军。”这匹良马还很稚嫩,批竹般的耳朵刚聚到额头上,毛色还没能像桃花马那样鲜明,但它毕竟是一匹良马,将来一定能去冲锋陷阵,帮助将军成就一番功业的。诗中暗示自已虽然年少而未盛头角,但自信是英俊之才,将来一定能辅佐君王,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业绩来的。

      君主不识俊才,必重庸才,是李贺咏马诗寄托的第四层意思。其二十三写道:“武帝爱神仙,烧金得紫烟。厩中皆凡马,不解上青天!”汉武帝迷信神仙,招来一批批道士为他炼丹烧金,结果一无所得,只见袅袅上升的一缕缕紫烟罢了。他厩中所豢养的,都是长了一身肥肉的凡马,是根本不可能驮着汉武帝去升仙的!在这种情况下,骏马必然遭到虐待,受尽折磨。作者以此比喻统治者对人才的推残,而这是李贺咏马组诗所寄托的第五层意思。在《马诗》其六中,诗人写了一匹饥饿困顿的良马,瘦骨突露,毛长得非常粗糙杂乱,朱色的毛变成灰黑色,一根很粗的麻绳勒着马头,把马头上的毛都勒断了:“饥卧骨査牙,粗毛刺破花。焦朱色落,发断锯长麻。”此诗将一匹良马受折磨后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充分描写了封建社会优秀人才受尽摧残的情景,抒泄了诗人满腔愤懑的情绪。在《马诗》其九中,诗人忍不住对马的同情,又一次痛心地吟咏:“飂叔去匆匆,如今不豢龙。夜来霜压机,骏马折西风。”优秀人オ受尽推折的情景已跃然于纸上。

      借用马,李贺于诗中寄寓了自己怀才不遇和报国无路的愤懑情绪,表达了自己的人才观,因而组诗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这组诗的表现形式大都是托物寄怀,意在言外,字面写马,字底却是在写自己,物我融混,真正体现了“寄托遥深”,因而十分耐人寻味和深思。

      李贺的诗向来以想象丰富、构思奇巧出名,这组诗也不例外。在《马诗》其二中诗人写道:“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未知口硬软,先拟蒺藜衔。”牧草到了腊月里,苗叶枯萎,只有根还在,想象它味甜可口;但又被似盐的大雪所覆盖。为了取食,马也顾不上嘴巴是软是硬,只好用嘴到雪中去拱取,即使被蒺藜所刺伤,也在所不惜了!王琦说:“此首盖为困饿而不能择食者悲款。奇情苦思,须溪(按指南宋诗人刘辰翁)所谓‘赋马多矣,此独取不经人道者’,知言哉!”这首诗构想的奇特之处主要体现在:第一,诗人想象这匹良马受人虐待至深,已到了饥不择食的地步,居然像猪一样用嘴去拱食雪中的草根,显得多么沉痛!第二,大雪似盐的比喻,不仅活用了《世说新语·言语篇》中谢安与儿女们讨论如何吟雪的典故,而且还进步以盐味之咸苦,去烘托草根之甜美,从而深刻显示出此马饥饿困苦情急不可耐的情状,真是一种绝妙的联想!第三,古代,写马诗的人很多,从来没有人想到马饥饿至极时的心理活动,而李贺这种构想,的确是“独取不经人道者”,具有极大的创造性和感染力。在《马诗》其四中诗人写道:“此马非凡马,房星是本星。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首先,此诗运用了《瑞应图》中“马为房星之精”的典故,以此马能上应天上二十八宿之一的房星,气骨自然不凡接着想象此马瘦骨嶙峋,又进而想象去敲击它时居然能发出像敲击铜器那样的铿锵之声。初读感到简直是匪夷所思,细品却又感到极其生动、极其符合情理,从而使读者不得不佩服诗人想象力之丰富及构思之新颖奇特。

      此外,这组诗中用典十分灵活,如《马诗》其七中,诗人用了一个古代神话:“西母酒将阑,东王饭已干。君王若燕去,谁为拽车辕?”西王母和东王公那里宴会快要结束,已经酒阑饭罢了,如果君王要像周穆王那样去赴宴的话,没有良马,又怎能去驾车拉辕?此诗将神话故事与现实情况捏合起来,从而对当时统治者*时不重视人才的收集与培养,等到需要人才时却束手无策这种现象痛下针砭。在这里,西王母与东王公的典故运用得多么灵活而精彩!在《马诗》十五中诗人又用了一个历史故事:“不从桓公猜,何能伏虎威?一朝沟陇出,看取拂云飞!”据《管子》载:(齐)桓公乘马,虎望见之而伏。桓公问管仲曰:“今者寡人乘马,虎望见寡人而不敢行,其故何也?”管仲对曰:“意者君乘驳马而盘桓,迎日而驰乎?”公曰:“然。”管仲曰:“此驳马也,驳食虎豹,故虎疑焉。”此诗活用这一典故,说明有才能的人伏处草野之中,得不到君主的赏识和重用,即使像驳马那样智勇过人、威震虎豹,又有谁能知晓?只有当其跃出沟陇,建功立业,就像骏马掠云飞驰,才会使人刮目相看!在这里,齐桓公乘驳马而使虎不敢行的典故,用得十分贴切。由此可见,这组诗构思之奇巧、用典之灵活,是非常突出的。

      李贺属于苦吟派诗人,写诗时十分注意炼字炼意,出语务为劲拔,注意独创,不屑经人道过。《新唐书·李贺传》中载述:“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其中”;晚间回归后,把白天所得反复吟咏,整理成篇。因此诗人的许多佳词名句,得以流传于秋。在《马诗二十三首》中,作者为了充分表达其深沉的感情,十分讲究字句的琢炼。《马诗》其四写了这样一匹马:“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前句写马的形态——“瘦骨”,表现马的`处境;后句写马的素质——“铜声”。作者不仅从这匹马瘦骨嶙峋的形象中写出马的境遇,而且发挥想象,采用移觉的修辞手法,从其形“瘦骨”(视觉)联想其质如“铜声”(听觉)。“铜声”二字读来浑厚凝重,其包含的意思也很丰富:铜是金属,其声铮铮,从而生动地显示马的骨力坚劲、内质精良,使马的内在外现为可闻可听的声响;素质原很抽象,声音也比较难于捉摸,它们都是虚的,但诗人以虚写虚又化虚为实,只用几个字就做到了“状难写之境如在目前”,其形象化的技法可以说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诗人炼字炼句,写马也即写自己,深沉委婉地表达了心中怀才不遇的郁闷。《马诗》其十:“催榜渡乌江,神骓泣向风。”诗人把神马乌骓与英雄霸王生离死别的场面刻画得十分悲壮动人。兵败垓下的英雄,在末路危难之际,竟不顾自己的生命,首先顾惜跟随自己出生入死的战马,硬是送它登船东渡,而此时的乌骓也已明白,现在要与英雄永别了,于是它迎风悲鸣而泪下!一个“泣”字,写出了乌雅无比哀伤的神情,更表露了乌骓无法表达的恋主心态,给读者以无限的遐想余地。如将“泣”换成“哭”字,那诗味必将锐减;如以“鸣”“嘶”代替,更是索然无味也。

      《马诗》其五是作者写得十分精心、颇有意境的一首好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诗人开头只用了两个简洁的比喻,就展现了一片富于特色的边疆战场的景色:连绵的燕山山脉,一弯明月当空,*沙万里,在月光下好似铺了一层白皑皑的霜雪,画面清新开阔;同时“燕山月似钩”中的喻体“钩”是一种弯刀,诗人从明亮的月牙联想到闪着寒光的兵器形象,就延伸出了向往征战之意。这幅战场景色,寒气森森,但在渴望驰骋疆场、建功立业的战马看来,却正是它的用武之地,诗人以“何当”两字作设问,传达出千里马坚决自信而迫切执着的企盼之意。“金络脑”与马诗其一中的“无人织锦鞴,谁为铸金鞭”中的“锦”“金鞭”一样统属贵重的鞍具,象征马受重用。最后一句,诗人不仅以“清秋”写出正是草原马肥草黄适于驱驰的季节,以“快走”形象地写出了马轻捷矫健的风姿,而且写出了骏马对上战场纵横骁腾不以为苦、反似获得无限轻松快意的感觉。全诗前半部分比中有兴,兴中带比;后半部分一气呵成,抒**感。寥寥20个字,诗人既炼字又炼意,表达了作者企盼重用、热望建树功勋的强烈心愿。

      李贺笔下的马是各种各样、千姿百态的。诗人写马既有整体形象(如《马诗》其六的饿马形象)又有细部刻画(如《马诗》其一的“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既有外部的形体描绘又有内在心理的揣摩(如《马诗》其十中鸟雅的心理活动),笔法多变,即便同是写骏马也写出不同的风姿神态,绝不雷同,从而使其笔下的马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如诗人用“捉飘风”写出了骏马快过旋风的飞速迅捷之姿,用“拂云飞”写出了骏马追云逐月的潇酒俊逸之性;诗人还写出了具有不凡之质的骏马:“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正是由于诗人精心推敲,注意字句的琢炼,因而在描绘马的形象时达到了形象毕肖、神韵非凡的水准,而在表达诗人的情思时则显得既深沉、又执着。一生遭受统治者冷遇的诗人对世道看得相当透彻,但他渴求受到重用的心理却非常强烈,渴望一展抱负、建功立业的执着企盼全都蕴藏在这些佳词名句中了。

    [阅读全文]...

2022-03-13 19:41:15
  • 关于十三陵的诗句

  • 却忆年年寒食节,朱侯亲上十三陵。——王国维《颐和园词》

    斜日十三陵下,过新丰猎骑。——纳兰容若《好事*·马首望青山》

    莫倚危栏频北望,十三陵树几曾青?——朱彝尊《来青轩》

    山色江声共寂寥,十三陵树晚萧萧。——纳兰容若《秣陵怀古》

    好待收京传露布,十三陵畔奠*。——柳亚子《阙题》

    白头遗老在,指点十三陵。——洪升《京东杂感》

    重闻百五日,遥祭十三陵。——顾炎武《金陵杂诗·其二》

    万岁山前野火焚,十三陵树黯秋云。——陈文述《雨夜题彭甘亭周忠武公墓纪事诗后》

    百二关河悲故垒,十三陵寝识前朝。——王戬《送人出居庸》

    前年北谒十三陵,鬓丝如雪须有冰。——陈恭尹《高固斋以长歌赠别赋答》

    蓦忆去年今日,十三陵下归来。——纳兰容若《清*乐·角声哀咽》

    十三陵简介

    明十三陵,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明十三陵坐落于北京市昌*区天寿山麓,总面积一百二十余*方公里,距离*约五十公里。十三陵地处东、西、北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区周围群山环抱,中部为*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两位太监。截止2021年,已开放景点有长陵、定陵、昭陵、神路、康陵。

    [阅读全文]...

2022-07-25 20:59:54
  • 夏天的古诗十三首诗配画

  • 夏天
  •   初夏,石榴花渐渐开放了,绿叶衬红花,美丽极了。远望,它像一片烘烘燃烧的烈火,又像黄昏升起的红艳艳的晚霞。

      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仲夏》

      唐·樊旬

      江南仲夏天,时雨下如川。

      卢桔垂金弹,甘蕉吐白莲。

      3、《孟夏》

      唐·贾龠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

      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4、《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5、《夏景》

      明·朱瞻基

      景雨初过爽气清,玉波荡漾画桥*。

      穿帘小燕双双好,泛水闲鸥个个轻。

      6、《夏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7、《闻蝉》

      唐·耒鹄

      绿槐影里一声新,雾薄风轻力未匀。

      莫道闻时总惆怅,有愁人有不愁人。

      8、《夏日六言》

      宋·

      溪涨清风拂面,月落繁星满天。

      数只船横浦口,一声笛起山前。

      9、《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10、《夏日对雨》

      唐·裴度

      登楼逃盛夏,万象正埃尘。

      对面雷嗔树,当街雨趁人。

      檐疏蛛网重,地湿燕泥新。

      吟罢清风起,荷香满四邻。

      11、《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2、《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阅读全文]...

2021-12-05 18:27:00
  • 孟浩然《和卢明府送郑十三还京兼寄之什》古诗

  • 孟浩然《和卢明府送郑十三还京兼寄之什》古诗

      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指古代*人创作的诗歌作品。广义的古诗包括诗、词、散曲,狭义的古诗仅指诗,包括古体诗和*体诗。下面小编整理的孟浩然《和卢明府送郑十三还京兼寄之什》古诗,欢迎阅读收藏。

      《和卢明府送郑十三还京兼寄之什》原文

      作者:唐·孟浩然

      昔时风景登临地,今日衣冠送别筵。

      醉坐自倾彭泽酒,思归长望白云天。

      洞庭一叶惊秋早,濩落空嗟滞江岛。

      寄语朝廷当世人,何时重见长安道。

      《和卢明府送郑十三还京兼寄之什》注释

      ①卢明府:卢僎,开元中为襄阳令。说详《全唐诗人名考证》。参见卷八八卢僎小传。郑十三:或是郑倩之。王士源《孟浩然集序》云:“丞相范阳张九龄……尚书郎……范阳卢僎·,……华阴太守郑倩,(太)守河南独孤策,率与浩然为忘形之交。”然无确据,供参考。盖卢先有送郑十三还京诗,此为酬和之作。

      ②登临地:指岘山。

      ③衣冠:指士绅。

      ④醉坐:全诗校:“一作闲卧。”彭泽酒:陶渊明尝为彭泽令,性嗜酒,故称。

      ⑤白云天:《庄子·天地》:“乘彼白云,至于帝乡。”又,杨素《赠薛播州》 ;“还望白云天,日暮秋风起;岘山君傥游,泪落应无已。”

      ⑥《楚辞·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⑦濩落:犹瓠落、廓落,言其无可为用,以指失志。《庄子·逍遥游》:“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空:徒然。滞:久留。江岛:似指襄阳。其地东临汉水,水中有鱼梁洲等岛屿。

      ⑧朝廷当世人:犹言朝端、执政。

      拓展阅读

      基本信息

      【作品名称】《和卢明府送郑十三还京兼寄之什》

      【创作年代】盛唐

      【作者姓名】孟浩然

      【文学体裁】七言古诗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被称为孟山人。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曾隐居鹿门山。年四十,游长安,应进士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后为荆州从事,患疽卒。曾游历东南各地。诗与王维并称“王孟”。其诗清淡,长于写景,多反映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有《孟浩然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译文

      从前登高临下赏风景的地方,现在我正整理衣冠摆下送别的筵*。

      喝醉坐下,自己倾倒陶潜的`酒,想要归乡而深深的仰望满是白云的天空。

      在洞庭湖畔看到树叶落下惊叹秋天的早,而我只能滞留在江上小岛上失落的空叹。

      能否给此时在朝廷工作的人带话,试问我什么时候才能重新见到长安的大路呢?

    [阅读全文]...

2021-11-27 08:31:12
  • 十三经

  • 语文
  • 十三经

      十三经是由汉朝的五经逐渐发展而来的,最终形成于南宋。汉代儒家的最早经典,称为六经,为《易》、《书》、《诗》、《礼》、《乐》、《春秋》,《乐经》早佚,便只有五经。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十三经,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十三经:《易经》《尚书》《诗经》《周礼》《仪礼》《左传》《礼记》《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孟子》《孝经》《尔雅》

      简介:

      经书在南宋后通常包括十三部儒家著作,称为十三经。分别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左传》、《公羊传》、《穀梁传》、《周礼》、《仪礼》、《论语》、《孝经》、《尔雅》、《孟子》。十三经是从先秦到南宋,经书逐渐增删的结果,历代研究十三经的学问称为经学。

      详细解释:

      十三经是指在南宋形成的十三部儒家经典。分别是《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易经》、《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其形成过程为: 汉立《诗》、《书》、《易》、《礼》、《春秋》于学官,为五经;唐加《周礼》、《仪礼》、《公羊》、《谷梁》为九经;至开成间刻石国子学,又加《孝经》、《论语》、《尔雅》为十二经;宋复增《孟子》,因有十三经之称。 清孔尚任《桃花扇·逮社》:"你看十三经、廿一史、九流三教、诸子百家、腐烂时文、新奇小说,上下充箱盈架,高低列肆连楼。" 清昭梿《啸亭续录·石经》:"雍正中,有生员蒋衡字湘帆者善书法,立志书十三经,十馀年乃成。"参阅清顾炎武《日知录》卷十八;清钱泰吉《曝书杂记》卷上。此外,佛家与道家各有其十三经的经典著作,分别代表了佛与道理念。

      缘起:

      儒家的最早经典,称为六经,为《易》、《书》、《诗》、《礼》、《乐》、《春秋》,《乐经》早佚,便只有五经。其中《易》、《书》、《诗》在孔子之前早已流传,《左传》中曾多次引用,《礼》是对当时社会礼仪的总结,不知成书为何时。相传孔子立学,曾以这四部书作为教材。(按,这四经在当时都有实用意义,《易》卜筮,据《左传》当时人在作重大决定前,均要卜筮;《书》,主要记载了古代先王的话语、政令、以及重要事迹,为史书;《诗》又称《诗三百》,当时社交场合常常赋诗以言志,通过吟诵不同的诗来表达各自的意思;《礼》即《仪礼》,是对当时各种礼仪仪式的规定和说解,比如成年的冠礼、葬礼的'丧服等等。都有实用意义,掌握这些,也是当时社会对一个合格的士所作的要求。)《春秋》本是当时各国史书的通称,《春秋经》即传说为孔子删改《鲁春秋》而成,其中微言大义表达了孔子对历史的褒贬。

      至汉武帝独尊儒术,将儒家思想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罢黜百家后,将五经列为官学,设五经博士。《易》、《书》、《诗》、《礼》、《春秋》便由儒家的教材,升格为"经",正式称为《五经》。其中《春秋》一书,魏晋时,学人为了方便,将《春秋》的传文(传,即解经的文字)附在《经文》的后面,《春秋》经便不再单行了。

    [阅读全文]...

2022-03-31 11:31:49
  • 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十三》赏析

  • 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十三》赏析

      《马诗二十三首·其十三》的作者是李贺,被选入《全唐诗》的第391卷。宝玦(jué)是环状有缺口的玉。这首其实在咏伯乐:戴宝玦的公子有侠义之风,抛出重金买下千里马的骨头,赠给楚襄王。见“千金买马骨”典。李贺的诗神话情结常常很浓,诗意还是期盼伯乐。下面我们一起来阅读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十三》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原文】

      马诗二十三首·其十三

      作者:唐·李贺

      宝玦谁家子,长闻侠骨香。

      堆金买骏骨,将送楚襄王。

      【注释】

      ①玦:玉,其状如半环。

      ②楚襄王:即楚顷襄王,怀王之子。史无襄王好马之记载,则本诗乃感叹骏马所投非人。

      【赏析】

      这首诗感慨能够赏识良马的人不多。戴宝玦的公子是谁家的公子,很早就听说他有侠义的'声誉。此人抛出重金买下千里马的骨头,将送给楚襄王这个不识好马的人。古书载,有人欲得千里马而未果,连千里马之骨也买下,此事传开后从各地送来千里马。

      【作者介绍】

      李贺(790-816)字长吉,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李昌谷、李奉礼,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是唐朝宗室的后裔,但早已没落破败,家境贫困。他才华出众,少年时就获诗名,但一生只作了一个职掌祭祀的九品小官,郁郁不得志,穷困潦倒,死时年仅27岁。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他喜欢在神话故事、鬼魅世界里驰骋,以其大胆、诡异的想象力,构造出波谲云诡、迷离惝恍的艺术境界,抒发好景不长、时光易逝的感伤情绪,他因此被后人称为“诗鬼”。其诗被称为“鬼仙之词”或“李长吉体”。

      【繁体对照】

      全唐詩卷391_4【馬詩二十三首·其拾叁】李賀

      寶玦誰家子,長聞俠骨香。

      堆金買駿骨,將送楚襄王。

      拓展:李贺人物生*

      宗室王孙

      李贺于唐德宗贞元六年(公元790年),出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洛阳宜阳县三乡)一个破落贵族之家,远祖是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大郑王),属于唐宗室的远支,武则天执政时大量杀戮高祖子孙,到李贺父亲李晋肃时,早已世远名微,家道中落,隐沦昌谷。李贺对自己有李唐宗室高贵血统这一点十分自豪,在他的降里一再提起:“唐诸王孙李长吉”、“宗孙不调为谁怜”、“为谒皇孙请曹植”。但实际上,他这个“宗室王孙”恐怕连大郑王房的嫡脉也不是,至少是家道早就衰落了。

      李贺自述家境时说:“我在山上舍,一亩嵩硗田。夜雨叫租吏,舂声暗交关。”(《送韦仁实兄弟入关》)父亲李晋肃,早年被雇为“边上从事”。大历三年(768)去蜀任职,曾与表兄杜甫相遇于*,“漂泊”一生,到李贺出生的贞元年间,晋肃稍得升迁,任陕县令,但不久老死。母亲郑氏,生一女二子,长守昌谷。大女出嫁后,家境愈贫寒。李贺兄弟二人外出谋生,欲饱肌腹。“欲将千里别,特此易斗粟”(《勉爱行二首送小季之庐山》),凄凉之状,于此可见。

      李贺自幼体形细瘦,通眉长爪,长相极有特征。他才思聪颖,七岁能诗,又擅长“疾书”。相传贞元十二年(公元796)李贺正值七岁,韩愈、皇甫湜造访,李贺援笔辄就写就《高轩过》一诗,韩愈与皇甫湜大吃一惊,李贺从此名扬京洛[10-12] 。年纪稍长,李贺白日骑驴觅句,暮则探囊整理,焚膏继晷,十分刻苦。李商隐作《小传》云:“恒从小奚奴,骑巨驴,背一古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所见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耳!’”。贞元二十年(804年),十五岁的李贺就已经誉满京华与李益齐名了。

      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李贺十六岁,当年顺宗带病继位(中风),任用王叔文、韦执谊等除弊革新,史称永贞革新。八月宦官俱文珍勾结贵族官僚改元永贞,逼顺宗称病退位,新政遂败。次年,顺宗病亡。唐人(刘禹锡、柳宗元等)在诗文中有影射,指称顺宗并非病故,而是遇害而死。李贺成年后,得知此事,做《汉唐姬饮酒歌》讽刺。

      仕途失意

      唐宪宗元和二年(公元807年),李贺十八岁岁左右,即已诗名远播,元和三、四年间(公元808~809年),李贺写《雁门太守行》谒韩愈,又闻韩愈在洛阳,李贺往谒。据说,韩愈与皇甫湜曾一同回访,贺写了有名的《高轩过》诗。本可早登科第,振其家声,但“年未弱冠”,即遭父丧。当时,服丧“务必以三年全期为限,所以直到元和五年(810年)韩愈才与李贺书,劝其举进士。该年初冬,二十一岁的李贺参加房式主持,韩愈参与组织的河南府试,作《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并闰月》,并一举获隽,年底即赴长安应进士举。可是“阖扇未开逢猰犬”,妒才者放出流言,谓李贺父名“晋肃”、“晋”与“进”犯“嫌名”。尽管韩愈“质之于律”“稽之于典”为其辩解,终无可奈何,李贺不得不愤离试院。元和三年(公元808年)春,十九岁的李贺离京返回昌谷,作《出城》,当年十月间,再次西入长安。经停洛阳,韩愈、皇甫湜到访慰藉落第之人,李贺作《高轩过》答谢。十月十四日,李贺在洛阳仁和里坊的宅院中,与前辈话别,作《仁和里杂叙皇甫湜》。

      元和五年(810年),这一年李贺二十一岁,韩愈调为河南令(河南府,治所洛阳),有诗《燕河南府秀才》,诗中有“惟求文章写,不敢妒与争”。可能是感怀此前李贺的不幸遭遇,诫勉本届考生。

      未能参加进士考试,对李贺打击甚重,他曾写了不少抒愤之诗,当年回到昌谷。大约因其为李唐宗室的后裔,又有韩愈为之推奖,元和六年(811年)五月,李贺又返回长安,经宗人推荐,考核后,父荫得官,任奉礼郎,从九品。从此,“牢落长安”长达3年,为官3年间,李贺亲身经历,耳闻目睹了许多事情,结交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对当时社会状况有了深刻的认识。个人生活虽不如意,却创作了一系列反映现实、鞭挞黑暗的诗篇。虽然此间心情“瞧悴如刍狗”,但增长了生活阅历,扩充了知识领域,在诗歌创作上大获丰收。所谓贺诗“深刺当世之弊,切中当世之隐”(清姚文燮语),大多数作品就产生在这一时期。他在中唐诗坛乃至整个唐代文坛的杰出地位,应该说主要是这一时期写下的*60首作品奠定的。

      晚年漂泊

      由于迁调无望,功名无成,哀愤孤激之思日深。加之妻又病卒,李贺忧郁病笃,元和八年(813年)春告病回昌谷休养了一段时日。但他不甘沉沦,又举足南游,希望在南楚或吴越一展才华。离长安时,他的友人无可和尚(青龙寺高僧)也曾写过一首《送李长吉之任东井》的诗,预祝他南游成功,但结果大约也不妙。“九州人事皆如此”,他折回洛阳,告别长辈皇甫湜等亲友,同年十月十四日又西进长安。元和九年(814年),他决然辞去奉礼郎之职,重回昌谷“归卧”。然后取道宜阳、洛阳、经河阳,入太行,过长*、高*,于深秋到达潞州(今山西长治市)。此后在潞州张彻的荐举下,做了3个年头的幕僚,为昭义军节度使郗士美的军队服务,帮办公文。元和十一年(816年),因北方藩镇跋扈,分裂势力猖獗,郗士美讨叛无功,告病到洛阳休养,友人张彻也抽身回长安。李贺无路可走,只得强撑病躯,回到昌谷故居,整理所存诗作,不久病卒,时年二十七岁。

    [阅读全文]...

2021-12-28 00:04:56
  • 马诗二十三首原文李贺

  • 马诗二十三首原文李贺

      《马诗》是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其表现方法属比体。而这首诗在比兴手法的运用上却特有意味。全诗如下;

      原文

      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

      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

      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

      未知口硬软,先拟蒺藜衔。

      忽忆周天子,驱车上玉山。

      鸣驺辞凤苑,赤骥最承恩。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精。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饥卧骨查牙,粗毛刺破花。

      鬣焦珠色落,发断锯长麻。

      西母酒将阑,东王饭已干。

      君王若燕去,谁为曳车辕?

      赤兔无人用,当须吕布骑。

      吾闻果下马,羁策任蛮儿。

      飂叔去匆匆,如今不豢龙。

      夜来霜压栈,骏骨折西风。

      催榜渡乌江,神骓泣向风。

      君王今解剑,何处逐英雄?

      内马赐宫人,银鞯刺麒麟。

      午时盐坂上,蹭蹬溘风尘。

      批竹初攒耳,桃花未上身。

      他时须搅阵,牵去借将军。

      宝玦谁家子,长闻侠骨香。

      堆金买骏骨,将送楚襄王。

      香幞赭罗新,盘龙蹙蹬鳞。

      回看南陌上,谁道不逢春?

      不从桓公猎,何能伏虎威?

      一朝沟陇出,看取拂云飞。

      唐剑斩隋公,拳毛属太宗。

      莫嫌金甲重,且去捉飘风。

      白铁锉青禾,砧间落细莎。

      世人怜小颈,金埒畏长牙。

      伯乐向前看,旋毛在腹间。

      只今掊白草,何日蓦青山?

      萧寺驮经马,元从竺国来。

      空知有善相,不解走章台。

      重围如燕尾,宝剑似鱼肠。

      欲求千里脚,先采眼中光。

      暂系腾黄马,仙人上彩楼。

      须鞭玉勒吏,何事谪高州?

      汉血到王家,随鸾撼玉珂。

      少君骑海上,人见是青骡。

      武帝爱神仙,烧金得紫烟。

      厩中皆肉马,不解上青天。

      译文

      其五

    [阅读全文]...

2022-01-05 10:33:02
  • 2022十三字春联

  • 春联,语文,对联
  • 2022十三字春联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大家都看到过春联吧,春联的张贴,要符合传统的规矩,春联要竖贴。还苦于找不到好的春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十三字春联,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几十载新*承前启后已扬帆,数千年古神州继往开来正逢春

      克服*处处为群众着想,发扬民主作风事事同大家商量

      勤奋浇灌同催文化百花花万朵,勇敢攻关共攀科学高峰峰千里

      好时代好风光处处有好人好事,新社会新气象天天谱新曲新歌

      铁肩担重任为现代化架桥铺路,妙手绘宏图给新时代斩棘劈荆

      忆往昔路艰途险莫忘实事求是,看未来任重道远牢记谦虚谨慎

      奔富强迎来今日祖国一派新貌,搞改革展示未来神州无限光明

      建设精神文明社会风尚天天好,加强安定团结神州面貌日日新

      老前辈打江山谱出千秋创业史,新一代搞改革开来万年幸福泉

      铁肩担道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妙手著文章人民忧乐公仆当知

      碧水长流永唱*恩深似海,苍松不老常记*功高如山

      莫做盆里小景只在斗室吐芬芳,应学山中劲松傲对风雪显英姿

      度佳节常思台湾同胞情深似海,庆团圆更盼骨肉兄弟回归有期

      江山如画不忘老一辈开创艰苦,前程似锦更需新一代披荆斩棘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生活年年好,加强人民民主*江山日日牢

      瑞雪飞梅花笑捷报张张辞旧岁,红旗舞柳丝飘爆竹声声迎新春

      英雄门第出英雄英雄来自群众,光荣人家增光荣光荣属于人民

      伯乐慧眼辽阔大地驰骋千里马,政策英明全国人民团结一条心

      为中华崛起鲲鹏展翅九天揽月,向未来进军英才奋起斩关夺隘

      改旧貌呈现兴旺气象一元复始,迎新年反对不正之风万象更新

      兴中华得人心四海生辉辞旧岁,正党风顺民意万象更新迎新春

      车窗似画屏摄进满眼诗情画意,公路如玉带牵来万里秀水青山

      上联:春风花香鸟语 下联:夜月书韵琴声

      上联:日丽风和人乐 下联:国富民强年丰

      上联:年丰人寿福满 下联:柳绿花香春浓

      上联:岁岁三春得意 下联:年年万事开心

      上联:窗外红梅最艳 下联:心头美景尤佳

      上联:九州同辞旧岁 下联:*共庆猴年

      上联:春到碧桃树上 下联:莺歌绿柳楼前

      上联:春风春雨春色 下联:新岁新年新风

      上联:户户金花报喜 下联:家家紫燕迎春

      上联:春引百花竟放 下联:福到人寿年丰

      上联:处处明山秀水 下联:家家笑语欢歌

      上联:春光洒满大地 下联:彩霞映遍神州

      上联:傲骨高风亮节 下联:红梅翠竹青松

      上联:百花迎春斗艳 下联:红心共映春秋

      上联:百卉*春斗艳 下联:群芳为国争光

      上联:松下清琴皓月 下联:花边好鸟春风

      上联:展现民族特色 下联:弘扬时代精神

      上联:春织千山锦绣 下联:人和四海康宁

      上联:碧海苍山玉宇 下联:春风丽日神州

      上联:春风春雨春色 下联:新年新岁新景

      上联:福日九州共乐 下联:新年四海同春

      上联:有竹有梅门第 下联:爆竹花灯迎新

      下联:红梅绿柳新春 下联:人人庆贺安康

      上联:事事随心称快 下联:家家惬意欢欣

      上联:水秀山青春艳 下联:月圆花好谷香

      上联:品蛰逢雷欲奋 下联:江山处处皆春

      下联:泰蒸豹雾千层 下联:春风春雨春花

    [阅读全文]...

2022-07-03 14:09:05
  • 关于三峡的诗句古诗(赞美三峡的优美句子)

  • 三峡,赞美,优美
  • 观大坝未具前三峡旧照

    张庆辉

    沧江东下浪飞旋,峡里云安坐野烟。

    市晚几回归钓叟,春来终日听啼鹃。

    月光露井凉侵梦,灯火楼船夜不眠。

    底事夔巫成截断,猿声帆影忆中怜。

    备注:云安,即今之重庆云阳县,余之故乡。杜甫有“峡里云安县,江楼翼瓦齐”之句。

    风二中

    题三峡图步庆辉兄韵

    冲突群峰百折旋,拍天水气散风烟。

    危崖赤豹听山鬼,峭壁红霞映杜鹃。

    影压船头惊已过,波摇枕底正堪眠。

    *湖高峡出今世,往迹须从梦里怜。

    冷浪涛

    庆辉先生属和题三峡旧照诗

    瞿塘滟滪浪回旋,远水连峰衔暮烟。

    飞瀑落端悬怪柏,哀猿啼处有春鹃。

    瑶姬化草何须觅,山鬼吹灯正好眠。

    十数年间幻苍狗,于今披览绝堪怜。

    注:杜诗有“山鬼吹灯灭,厨人语夜阑”句。

    张梦云

    梦回三峡步张庆辉兄韵

    云水苍苍斗柄旋,旧时光景已成烟。

    人随红叶寻神女,舟泛清溪听杜鹃。

    三峡星河疑似梦,九州风雨不成眠。

    江头移植家园树,顾影无言只自怜。

    注:老家万州城江边多黄葛树,为江水淹没前移植而来。

    何革

    观三峡旧照步张庆辉先生韵

    一泻滔滔雪浪旋,奇峰长峡四时烟。

    锁江百丈人圆梦,背井千村夜泣鹃。

    野水期同天意合,大才羞枕禹功眠。

    对图戚戚惟追想,桑海从来事可怜。

    王明全

    十叠和张庆辉三峡诗韵

    北斗阑干南斗旋,长河日落起风烟。

    蚕丛穹古翔丹羽,蜀道危途啼紫鹃。

    细雨骑驴情可寄,孤舟老病鬰难眠。

    川江号子纤夫泪,万谷回声最惹怜。

    .

    浪花飞舞逐风旋,乱石崩云卷暮烟。

    宝剑兵书疑相国,巫峰神女宠山鹃。

    秭归美女昭君怨,祠享离騒屈子眠。

    异代山川依旧在,投江去国允相怜。

    .

    川行滟滪骇濆旋,拍岸回澜腾紫烟。

    高峡*湖沈美梦,移民幽怨诉啼鹃。

    家山面貌凭谁问,异域乡亲应未眠。

    人似飘萍身是客,谋生失计最堪怜。

    [阅读全文]...

2022-06-19 05:15:48
  • 夏季古诗三十首

  • 夏季
  •   夏天来了,我便多了几分“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音”的情趣,沉醉在浓香的花海中。

      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年代: 宋 作者: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客中初夏》

      年代: 宋 作者: 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3、《山亭夏日》

      年代: 唐 作者: 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4、《江村》

      年代: 唐 作者: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多病所须唯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

      5、《夏日南亭怀辛大》

      年代: 唐 作者: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夜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消响。欲取鸣琴弹,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终霄劳梦想。

      6、《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

      年代: 宋 作者: 欧阳修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

      小楼西角断虹明。

      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

      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

      凉波不动簟纹*。

      水精双枕,畔有堕钗横。

      7、《贺新郎·乳燕飞华屋》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

      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

      渐困倚、孤眠清熟。

      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

      又却是,风敲竹。

      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

      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

      又恐被、秋风惊绿。

      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簌簌。

      8、《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年代: 宋 作者: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9、《小池》

      年代: 宋 作者: 杨万里

    [阅读全文]...

2022-06-21 21:15:24
十三个字的古诗句子 - 句子
十三个字的古诗句子 - 语录
十三个字的古诗句子 - 说说
十三个字的古诗句子 - 名言
十三个字的古诗句子 - 诗词
十三个字的古诗句子 - 祝福
十三个字的古诗句子 - 心语